CN103091813B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1813B
CN103091813B CN201310024256.1A CN201310024256A CN103091813B CN 103091813 B CN103091813 B CN 103091813B CN 201310024256 A CN201310024256 A CN 201310024256A CN 103091813 B CN103091813 B CN 103091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yoke ring
hole
lens carrie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1813A (zh
Inventor
陈善忠
何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U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U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U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42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1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1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1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1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1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属于微型照相机技术领域。包括一外廓为矩形或圆形的第一磁轭环;一与所述磁轭环腔适配的绝缘片;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第一簧片和垫片;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具有透镜安置腔的透镜载体和线圈;一组磁石;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并且具有一组第三簧丝的一第二簧片。优点:能由磁石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表现出良好的均匀分布效果而使线圈在有效长度范围内获得的电磁感应力显著增大,以体现良好的驱动特性并且可降低电源驱动功耗;可提高装配效率;能阻止因冲击、振动等引起的腔内异物从透镜载体配合孔掉落到照相机的传感器表面,从而确保图像品质;能满足透镜光轴度的严苛要求;可避免线圈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部件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型照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应用于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高像素微型数字照相机。
背景技术
前述的微型数字照相机并不限于地应用于诸如手机、电脑、汽车、安防、数码摄像机和MP3播放器等等,其透镜的运动通常由马达充任的驱动装置(业界习惯称透镜驱动装置)担当,马达普遍采用音圈马达(英文名称为:Voice Line Motor,简称VCM),音圈马达驱动透镜运动的原理来源于喇叭中线圈在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中,当线圈中通过电流时线圈感应到电磁力而位移,而线圈的位移带动音盘位移(振动)。在音圈马达中,线圈的位移带动安置有镜头的镜头载体发生位移,使镜头前后移动而达到对焦的目的。
近年来,随微型照相机中使用的图像传感器的CMOS技术的发展,高像素和超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得到了普遍应用,从而对透镜驱动装置的镜头光轴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光轴即为通过镜头中心的轴线,光轴度即为安装在透镜驱动装置上的镜头光轴与图像传感器平面的垂线形成的角度。
关于透镜驱动装置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156999776U(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和CN101738704B(一种透镜驱动装置),这两项专利方案的建树之处在于通过改善磁石与线圈之间的尺寸而增大电磁感应力,具体可参见这两项专利的说明书第0003至0008栏;授权公告号CN201273955Y(一种透镜驱动装置),该专利方案针对先有技术中的CN2938165Y(具有稳定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结构)以及CN201035200Y(透镜驱动装置)存在的弊端而作了改进,使磁石产生的磁力线趋于集中而增强对驱动镜头载体的作用力,并且对前、后侧板式弹簧的内周部和外周部之间设计有至少三条在同一平面内的基本并行的臂部,藉由臂部构成缓冲部,相邻两条臂部之间通过弧形连接,并且将构成弧形连接的弧形连接部的弧形方向设计为相反,藉此而相互抵销彼此之间所受到的力的冲击,避免应力集中,使前、后侧板式弹簧的使用寿命延长,同时还可辅助起到保障透镜支撑体(习惯称透镜载体)的运动平稳性,避免透镜支撑体在沿长轴方向移动时产生偏移和摇晃;公布号CN102401968A(透镜驱动装置),该专利申请方案介绍了利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对磁轭固定,使透镜可靠地保持于透镜保持单元(习惯称透镜载体)上,具体可参见说明书第0006至0016栏。
典型公开文献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223047A推荐的“镜头驱动装置”,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相对于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而言兑现了其说明书第0007至0008栏的发明目的和第0012栏阐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通过对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内容的解读可知其磁轭环1(专利称卡箍)与磁石7(专利称磁体)的电磁耦合呈图4所示的状态,由于这种电磁耦合所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并非并行均匀,因此漏磁多,致使在线圈的有效长度内获得的有效的电磁感应力小;其二,由于在对零部件的安装过程中,任一安装步骤均需进行固定连接,因此安装工艺烦琐、费工费时而影响安装效率;其三,存在杂质侵袭透镜而影响图像品质之虞,因为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可阻止杂质从磁轭环与基座相结合的侧面部位渗透入到内部空间,但是无法阻止杂质从磁轭环的上表面的入口孔进入内部空间;其四,与透镜模块耦合的线圈管的光轴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为专利揭示的上、下弹簧的簧丝外周端分别定位在磁轭环上表面的内侧和衬套与基座之间,又因为无论使用何种工艺,各零部件加工尺寸的偏差以及装配间隙的偏差都不可避免,从而使上、下弹簧的组装同心度存在不希望出现但又必然会出现的偏差,最终导致与透镜模块耦合的线圈管的光轴度产生超限偏差。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改善磁石与磁轭环的电磁配合效果并且保障磁石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均匀分布而藉以使线圈在有效长度范围内获得的电磁感应力显著增大以获得理想的驱动特性并且降低电源驱动功耗、有利于方便而快捷地安装而藉以提高装配效率、有益于充分避免杂质渗透入到内部而藉以保障图像品质、有便于提高透镜光轴度和有善于避免线圈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部件产生影响的透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一外廓为矩形或圆形的第一磁轭环,该第一磁轭环构成有一矩形底壁和一磁轭环腔,在矩形底壁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与磁轭环腔相通的透镜载体配合孔,并且在矩形底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配合基准孔和至少一个端脚让位孔,该第一配合基准孔和端脚让位孔均与磁轭环腔相通,所述磁轭环腔为矩形腔;一与所述磁轭环腔适配的绝缘片,该绝缘片置入于磁轭环腔内,与所述矩形底壁朝向磁轭环腔的一侧贴触,并且该绝缘片的绝缘片边缘与磁轭环腔的侧壁贴触,在绝缘片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相一致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透镜载体让位孔,在绝缘片上开设有一组第二配合基准孔、一组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和一对端脚通孔,其中:第二配合基准孔在绝缘片上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一配合基准孔相对应并且数量相等,而端脚通孔与所述的端脚让位孔相对应;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一第一簧片和一垫片,其中,第一簧片位于所述绝缘片与垫片之间,并且该第一簧片由第一簧片瓣和第二簧片瓣彼此配合构成,在第一簧片瓣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第三配合基准孔和一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而在第一簧片瓣的中部开设有一对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并且在第一簧片瓣的两端还各构成有一彼此连结的第一簧丝,所述的第三配合基准孔与所述第二配合基准孔相对应,所述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相对应,在第二簧片瓣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第四配合基准孔和一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而在第二簧片瓣的中部开设有一对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并且在第二簧片瓣的两端还各构成有一彼此连结的第二簧丝,所述的第四配合基准孔与所述的第二配合基准孔相对应,所述的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相对应,在第一簧片瓣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端脚,而在第二簧片瓣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端脚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端脚,第一、第二端脚均依次穿过所述端脚通孔和端脚让位孔,其中,第一、第二端脚是彼此不接触的,垫片的垫片侧面与所述磁轭环腔的腔壁相耦合,在该垫片朝向所述第一簧片的一侧延伸有一组数量与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基准榫,基准榫在穿过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以及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后探入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内,并且在垫片朝向第一簧片的一侧还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第二配合基准孔的数量相等的位置相对应的孔;容纳于所述磁轭环腔内的具有透镜安置腔的一透镜载体和一线圈,该透镜载体朝向第一簧片的一侧同时与所述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以及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固定连接,并且该透镜载体还与透镜载体配合孔相配合,线圈绕设在透镜载体的外周壁上;一组磁石,该组磁石嵌置在所述磁轭环腔内,并且各磁石的磁石内侧圆弧面与所述的线圈相对应;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并且具有一组第三簧丝的一第二簧片,该第二簧片朝向所述磁石的一侧与磁石贴触,并且同时与所述透镜载体背对所述第一簧片的一侧固定连接,该第二簧片的簧片边缘与磁轭环腔的腔壁相贴触,并且在该第二簧片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透镜载体朝向第二磁轭环的一侧相配合,第二磁轭环与所述第一磁轭环嵌配,在该第二磁轭环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透镜载体孔,所述的第二簧片的簧片边缘的一侧与所述磁石接触,另一侧与第二磁轭环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的孔壁的端面上以间隔状态延伸有一组凸起边缘,该组凸起边缘朝着背离所述第一磁轭环的矩形底壁的方向延伸,相邻凸起边缘之间的凹陷部分构成为弧状台阶配合凹腔,在所述透镜载体朝向所述第一磁轭环的一侧的侧面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该侧面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隆起于侧面的密封栈圈,在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弧状台阶配合凹腔的位置构成有突起于侧面的并且数量与弧状台阶配合凹腔相等的用于限制透镜载体旋转的弧状台阶,该弧状台阶位于密封栈圈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的弧状台阶配合凹腔相配合,所述的凸起边缘的端面与所述侧面相对应,并且凸起边缘的外壁与密封栈圈的内壁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密封栈圈的外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翼翅和一第二翼翅,在第一翼翅朝向所述第一簧片瓣的一侧的两端各构成有一第一簧片瓣固定柱,而在第二翼翅朝向所述第二簧片瓣的一侧的两端各构成有一第二簧片瓣固定柱,藉由第一簧片瓣固定柱插入所述的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内以及藉由第二簧片瓣固定柱插入所述的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内而对所述的第一簧片固定,所述的一组磁石的数量为四枚,分别嵌置在所述磁轭环腔的四个角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磁轭环的内壁之间构成有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翼翅和第二翼翅容纳于容纳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第一配合基准孔的数量为四个,该四个第一配合基准孔分布在所述矩形座板的四个角部,所述的第二配合基准孔和孔的数量均为四个,而所述的第三配合基准孔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磁石朝向所述垫片的一侧表面与垫片接触。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透镜载体朝着所述第一磁轭环的所述矩形底壁的方向位移时,所述凸起边缘与所述侧面相接触而对透镜载体限定,所述的一组磁石朝向所述第一翼翅和第二翼翅的一侧与第一翼翅和第二翼翅相对应而对第一翼翅和第二翼翅限位。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二簧片上并且围绕所述的通孔的圆周方向以等距离间隔开设有一组簧片固定孔,而在所述的透镜载体朝向第二簧片的一侧的表面上构成有一组数量与簧片固定孔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柱,藉由该簧片固定柱插入簧片固定孔内而对所述第二簧片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磁轭环的磁轭环腔嵌配的所述的第二磁轭环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突起于第二磁轭环的表面的嵌合栈边,嵌合栈边与所述磁轭环腔嵌配。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二磁轭环与所述的第一磁轭环的磁轭环腔嵌配后,第一、第二磁轭环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电磁屏蔽腔。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嵌合栈边的形状呈多边形或圆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一组磁石与第一磁轭环以及第二磁轭环配合合理并且确保磁石内侧圆弧面与线圈相对应,因而能由磁石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表现出良好的均匀分布效果而使线圈在有效长度范围内获得的电磁感应力显著增大,以体现良好的驱动特性并且可降低电源驱动功耗;之二,由于在构成透镜驱动装置的部件装配的过程中无需逐一固定连接而只需在装配结束后一次性点胶固定,因而可显著提高装配效率;之三,由于透镜载体配合孔的凸起边缘能与透镜载体表现出良好的动密封配合效果,因此能阻止因冲击、振动等引起的腔内异物从透镜载体配合孔掉落到照相机的传感器表面,从而确保图像品质;之四,由于第一、第二簧片的定位基准凭借磁轭环腔的四周腔壁作为同一基准位置,从而使第一、第二簧片的同心度得以保障,最终确保位于第一、第二簧片之间的并且与第一、第二簧片固定连接的透镜载体的光轴度显著提高而藉以满足透镜光轴度的严苛要求;之四,由于第一、第二磁轭环相互配合而对线圈全面包围,因而可避免线圈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部件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磁轭环和第二磁轭环与磁石的电磁耦合示意图。
图4为已有技术中的磁轭环与磁石的电磁耦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具有磁轭环腔的一第一磁轭环1,该第一磁轭环1的外轮廓既可以是矩形即长方形或正方形,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作为优选的形状,本实施例择取矩形,更具体地讲择取正方形。该第一磁轭环1具有一矩形底壁11,本实施例为正方形的底壁,在矩形底壁11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圆形的透镜载体配合孔111,该透镜载体配合孔111与磁轭环腔相通。第一磁轭环1兼作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的外部框体,并且以磁轭环腔的四个面即磁轭环腔的四周面(四个侧面)作为装配基准而保证下面还要提及的零部件轴心的装配精度,以满足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的光轴度要求,更确切地讲,满足下面还要详述的透镜载体5的光轴度要求。
在前述的矩形底壁11(正方形)的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第一配合基准孔112,该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圆形孔,例如还可以是矩形孔或其它类似形状的孔。又,在矩形底壁11的两侧即对应于前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两侧的部位各开设有一端脚让位孔113,虽然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只使用位于一侧的端脚让位孔113,但是设置一对端脚让位孔113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装配时的灵活选择,但是更为积极意义在于:保证第一磁轭环1的磁导率(μ)分布的对称性。及,在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孔壁的端面上并且朝向前述的透镜载体5的一侧构成有一对凸起边缘1111,该对凸起边缘1111围绕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孔壁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一对凸起边缘1111之间的凹隔部分构成为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当然,凸起边缘1111的数量并非限于一对,例如可以有多个,当凸起边缘1111的数量增加时,则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不能以凸起边缘1111的数量变化而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孔壁与磁轭环腔的腔壁之间构成有容纳空间1113,也就是说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外壁与磁轭环腔的内壁之间构成有一容纳空间1113。
一由非金属材料担当的绝缘片2,由于前述的第一磁轭环1的磁轭环腔为矩形腔体,更确切地讲为正方形腔体,因此该绝缘片2为正方体(下面还要提及的其它部件如第一、第二簧片3、8和垫片4同例),在对准于前述的容纳空间1113的位置容纳于前述的磁轭环腔内,并且该绝缘片2朝向矩形底壁11的一侧与矩形底壁11贴触或称接触,也就是说矩形底壁11朝向磁轭环腔的一侧与该绝缘片2的表面接触,而绝缘片2的四周的绝缘片边缘21(也可称边侧面)与磁轭环腔的腔壁相接触。在绝缘片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形状(圆形)和大小(即直径)与前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相适应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透镜载体让位孔22,而在绝缘片2的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第二配合基准孔23,也就是说一组第二配合基准孔23的数量有四个,绝缘片2的四个角部各分配有一个,各第二配合基准孔23与前述的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相对应。此外在绝缘片2上还开设有一组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以及一对端脚通孔25,一组第二配合基准孔23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其中两个位于透镜载体让位孔22的一侧并且彼此上下对应,而另两个位于透镜载体让位孔22的另一侧,并且相互上下对应,一对端脚通孔25与前述的矩形底壁11上的一侧的端脚让位孔113相对应。前述第二配合基准孔23的形状与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相同,具体的形状如同对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的描述。
给出了容纳于前述磁轭环腔内的一第一簧片3和一垫片4,第一簧片3位于前述绝缘片2与所述垫片4之间。由图所示,第一簧片3由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彼此配合构成,也就是说第一簧片3包括第一簧片瓣31和第二簧片瓣32,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第三配合基准孔311和一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而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中部开设有一对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并且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两端还各构成有一第一簧丝314,该两端的第一簧丝314是彼此连结的。第三配合基准孔311与前述的第二配合基准孔23相对应,而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与前述的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相对应,并且第三配合基准孔311的形状与第二配合基准孔23相同,具体如同对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的描述,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相同。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第四配合基准孔321和一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中部开设有一对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23,并且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两端还各构成有一第二簧丝324,该两端的第二簧丝是彼此连结的。第四配合基准孔321与前述第二配合基准孔23相对应,而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与前述的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相对应,并且第四配合基准孔321的形状与第二配合基准孔23相同,具体如同对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的描述,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相同。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端脚315,而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端脚315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端脚325,第一、第二端脚315、325均依次穿过前述的端脚通孔25和端脚让位孔113,并且伸展到端脚让位孔113外,与图中未示出的电路基片或称电路板电连接。又,依据公知常识,第一、第二端脚315、325是彼此不接触的。
前述的垫片4的垫片侧面41(即垫片4的四周朝向外侧的表面)与前述的磁轭环腔的腔壁相耦合,这里边里所称的耦合的概念是指垫片侧面41与磁轭环腔的腔壁精确定位,由磁轭环腔的腔壁对垫片4可靠限定。在垫片4朝向前述第一簧片3即朝向前述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的一侧延伸有一组与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基准榫42,其中:位于垫片4上部的两个基准榫42在穿过第一簧片瓣31上的一对(两个)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后分别插入到四个第一簧片基准孔24中的位于上部的两个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内,而位于垫片4下部的两个基准榫42在穿过第二簧片瓣32上的一对(两个)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后分别插入到四个第一簧片基准孔24中的位于下部的两个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内。由于垫片4通过其垫片侧面41与第一磁轭环1的磁轭环腔的四个腔壁精密定位,又由于基准榫42分别插入并且穿过第一、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322,因此能使垫片4对第一簧片3精确定位即精密定位,并且还同时由垫片4起到对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的保护作用,避免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在装配过程中变形,在垫片4朝向第一簧片3的一侧的四个角部还各开设有一孔43,也就是说上面提及的一组孔43的数量有四个,分布在垫片4的各个角部,并且四个孔43中的上部的两个孔43分别与前述的一对第三配合基准孔311相对应,而四个孔43中的下部的两个孔43与第四配合基准孔321相对应。孔43既可以是盲孔,也强以是通孔。
由前述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共同配合后形成的四周边长即第一簧片3的边长小于前述绝缘片2以及垫片4的四周边长,于是当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构成的第一簧片3被固定装配于绝缘片2与垫片4之间时,可以避免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触及第一磁轭环1,从而不会造成下面将要提及的线圈6的短路。
请继续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上面已经提及的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透镜载体5和线圈6,透镜载体5具有一透镜安置腔51,该透镜安置腔51供安置图中未示出的透镜,由透镜载体5的移动而带动透镜移动。该透镜载体5朝向第一簧片3的一侧同时与前述的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以及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23相固定。由图所示,透镜载体5朝向前述第一磁轭环1的一侧的侧面58的边缘部位(外侧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该侧面58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隆起于侧面58的密封栈圈53,在侧面58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的位置构成有突起侧面58的并且数量与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相等的用于限制透镜载体5旋转的弧状台阶52,弧状台阶52位于密封栈圈53的内侧,并且与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相配合,凸起边缘1111的端面与侧面58相对应,并且凸起边缘1111的外壁与密封栈圈53的内壁滑动配合。
前述的弧状台阶52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并且彼此围绕侧面58的圆周方向相隔180°,这是因为前述的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并且同样围绕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圆周方向相隔180°。因此,如果合理增加前述凸起边缘1111的数量,则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弧状台阶52的数量也是同步增加,可见,凸起边缘1111、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以及弧状台阶52三者的数量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
在前述的密封栈圈53的外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翼翅54和一第二翼翅55,第一、第二翼翅54、55彼此在密封栈圈53的圆周方向相隔180°。在第一翼翅54朝向前述第一簧片瓣31的一侧的两端各构成有一第一簧片瓣固定柱541,而在第二翼翅55朝向第二簧片瓣32的一侧的两端各构成有一第二簧片瓣固定柱551,藉由第一簧片瓣固定柱541插入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内以及藉由第二簧片瓣固定柱551插入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也323内,从而将第一簧片3固定。在装配时,第一、第二翼翅54、55对应前述的容纳空间1113内。
优选地,还可通过热铆或点胶将第一簧片瓣固定柱541与前述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固定,同例,通过热铆或点胶(由于热铆效率高于点胶,因此本实施例择用热铆)将第二簧片瓣固定柱551与前述的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23固定,如此可防止透镜载体5朝着背离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的方向位移时出现与第一、第二簧片31、32脱离的情形,也就是说避免第一、第二簧片瓣固定柱541、551从第一、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323中脱出。
由于本实施例将前述的两个(并不限于两个)凸起边缘1111与密封栈圈53呈交叉配合,从而形成了对磁轭环腔的封闭隔离带,可防止因冲击振动之类的因素引起透镜驱动装置内部不可避免存在的尽管是微渺的微米级的异物掉落到照相机传感器的表面而破坏成像质量。在透镜载体5的外周壁上构成有线圈容纳凹道57,前述的线圈6绕设在该线圈凹道57内。
给出了一组磁石7(也可称磁体),该一组磁石7的数量为四枚,分别嵌置在磁轭环腔的四个角部,也就是说磁轭环腔的每个角部分配有一枚磁石7,各磁石7的磁石内侧圆弧面71与线圈6相对应,也就是说由一组磁石7将线圈6包围,并且各磁石7的表面与前述的垫片4接触。由图所示,各磁石7的外侧边为直角边即直边,而内侧边为斜边呈弧形,从而使磁石7的整体形状趋向于三角形,但是也可根据第一磁轭环的形状变化而使磁石7的形状作适应性变化。
由图示结构可知,由前述的凸起边缘1111对前述的透镜载体5的侧面58进行限位,也就是说在透镜载体5向第一磁轭环1的方向位移时,当凸起边缘1111触及侧面58时,透镜载体5便不再移动,也就是说,当透镜载体5朝向第一磁轭环1的矩形底壁11的方向位移时,该位移方向是相机后侧的方向;由一组磁石7朝向透镜载体5的一侧对前述的第一翼翅54和第二翼翅55的侧面进行限位,该限位实质上是透镜载体5向前侧方向位移的限位。也就是说,在透镜载体5朝着下面还要提及的第二磁轭环9的方向位移时,当磁石7的侧面与第一、第二翼翅54、55的侧面接触时,透镜载体5便不再移动。
给出了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并且具有一组第三簧丝81的第二簧片8,该第二簧片8的簧片边缘82与磁轭环腔的腔壁相接触,并且在第二簧片8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通孔83,该通孔83的直径与前述的透镜载体5朝向第二磁轭环9的一侧端面形状相配合,一组第三簧丝81位于第二簧片8的四个角部并且是彼此联结的。
在前述的第二簧片8上并且围绕通孔83的圆周方向以等距离间隔的状态开设一组簧片固定孔84,而在前述的透镜载体5背对第一簧片3的一侧的侧面上即透镜载体5朝向第二簧片8的一侧的侧面上构成有一组数量与簧片固定孔84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柱56,藉由该一组簧片固定柱56插入簧片固定孔84内而对第二簧片8固定。优选的方案还可通过热铆或用胶粘剂的方式将簧片固定柱56与簧片固定孔84固定,以防止透镜载体5在朝着背离第二簧片8的方向位移时出现与第二簧片8脱离的情形。
给出了一第二磁轭环9,该第二磁轭环9与前述的第一磁轭环1的磁轭环腔嵌配,在该第二磁轭环9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直径与通孔83相同的透镜载体孔91。前述的第二簧片8朝向第二磁轭环9的簧片边缘82既与磁石7接触又与第二磁轭环9接触。由图1所示,第二磁轭环9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突起于第二磁轭环9的表面的嵌合栈边92,嵌合栈边92与磁轭环腔嵌配(图2示)并且第二簧片8的簧片边缘82定位在磁石7和第二磁轭环9的嵌合栈边92之间。第二磁轭环9与第一磁轭环1构成封闭的空间,对前述的线圈6前后左右包围而形成了一电磁屏蔽罩,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线圈6产生电磁辐射对周围的零部件的不良电磁干扰。前述的嵌合栈边92为八边形,但也可是圆形。
在上述装配时,在第二磁轭环9的四个三角区域93内注入胶水即胶粘剂,以可靠地使第二磁轭环9与第一磁轭环1固定,并且还可通过胶水的蔓延渗透而体现一次性地将第二簧片8、磁石7、垫片4、第一簧片3和绝缘片2同时固定,从而体现装配时的快捷高效。
由于第一、第二簧片3、8的四个侧面均与磁轭环腔的四个腔壁作为装配基准面,从而可达到理想的同心度,从而能够从透镜驱动装置的结构上保证透镜载体5的光轴度,满足透镜驱动装置的越来越严苛的光轴度要求。
前述线圈6的正负电极线分别焊接在构成第一簧片3的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的第一、第二簧丝314、324上,通过第一、第二簧丝314、324实现分别与第一、第二端脚315、325的电连接,然后由第一、第二端脚315、325连接到外部驱动电源,构成了透镜驱动装置的电气回路。当线圈6通入电流时,在磁石7、第一、第二磁轭环1、9构成磁场感应出电磁力,在电磁力的推动下使透镜载体5沿光轴方向位移,随位移量的变化,第一、第二簧片3、8形成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变化,当所述的电磁感应力与簧片的反作用力达到平衡时,透镜载体5便停止位移,从而实现照相机的对焦功能。
由上述对图1和图2的描述可知,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的装配或称组装顺序如下:第一步,将由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构成的第一簧片3安置在垫片4上,形成第一簧片组;第二步,将线圈6绕设于透镜载体5的线圈容纳凹腔57内,形成转子组件;第三步,将前述第一簧片组的第一簧片瓣31和第二簧片瓣32分别安置在透镜载体5的第一、第二翼翅54、55上,并进行热铆固定,再将线圈6的正、负极引线分别焊固在第一、第二簧片瓣31、32上;第四步,将绝缘片2安置在第三步获得的组件上;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组件安置到磁轭环腔内;第六步,将磁石7安装在磁轭环腔的四个角部;第七步,将第二簧片8安置在第六步组件中的磁石7和透镜载体5上并使簧片固定柱56与簧片固定孔84热铆固定或点胶固定;第八步,将第二磁轭环9安置在第二簧片8上,然后对四个角部点胶固定。
请参见图3,在由第一、第二磁轭环1、9以及一组磁石7形成的磁场中,磁石7所产生的磁力线分别向第一磁轭环1的前侧(端)端面(前侧端面是指第一磁轭环1朝向第二磁轭环9的一侧的端面)和第二磁轭环9的后侧端面(后侧端面是指第二磁轭环9朝向第一磁轭环1的一侧的端面)散发形分布,从而优化了磁力线的分布形状,使得在磁场中的线圈6的前、后侧得到几乎相等的磁场作用,增强了有效电磁感应,从而提高了电磁感应力,不仅可进一步实现透镜驱动装置的微型化,而且可进一步降低电源驱动功耗。同时,由第一、第二磁轭环1、9形成的电磁屏蔽罩能防止线圈6产生的电磁辐射造成对周围部件的不良电磁干扰影响。

Claims (10)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廓为矩形或圆形的第一磁轭环(1),该第一磁轭环(1)构成有一矩形底壁(11)和一磁轭环腔,在矩形底壁(11)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与磁轭环腔相通的透镜载体配合孔(111),并且在矩形底壁(11)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配合基准孔(112)和至少一个端脚让位孔(113),该第一配合基准孔(112)和端脚让位孔(113)均与磁轭环腔相通,所述磁轭环腔为矩形腔;一与所述磁轭环腔适配的绝缘片(2),该绝缘片(2)置入于磁轭环腔内,与所述矩形底壁(11)朝向磁轭环腔的一侧贴触,并且该绝缘片(2)的绝缘片边缘(21)与磁轭环腔的侧壁贴触,在绝缘片(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相一致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透镜载体让位孔(22),在绝缘片(2)上开设有一组第二配合基准孔(23)、一组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和一对端脚通孔(25),其中:第二配合基准孔(23)在绝缘片(2)上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相对应并且数量相等,而端脚通孔(25)与所述的端脚让位孔(113)相对应;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一第一簧片(3)和一垫片(4),其中,第一簧片(3)位于所述绝缘片(2)与垫片(4)之间,并且该第一簧片(3)由第一簧片瓣(31)和第二簧片瓣(32)彼此配合构成,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第三配合基准孔(311)和一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而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中部开设有一对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并且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两端还各构成有一彼此连结的第一簧丝(314),所述的第三配合基准孔(311)与所述第二配合基准孔(23)相对应,所述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与所述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相对应,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两端各开设有一第四配合基准孔(321)和一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而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中部开设有一对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23),并且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两端还各构成有一彼此连结的第二簧丝(324),所述的第四配合基准孔(321)与所述的第二配合基准孔(23)相对应,所述的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与所述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相对应,在第一簧片瓣(31)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端脚(315),而在第二簧片瓣(32)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端脚(315)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端脚(325),第一、第二端脚(315、325)均依次穿过所述端脚通孔(25)和端脚让位孔(113),其中,第一、第二端脚(315、325)是彼此不接触的,垫片(4)的垫片侧面(41)与所述磁轭环腔的腔壁相耦合,在该垫片(4)朝向所述第一簧片(3)的一侧延伸有一组数量与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基准榫(42),基准榫(42)在穿过第一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12)以及第二簧片瓣基准定位孔(322)后探入第一簧片基准定位孔(24)内,并且在垫片(4)朝向第一簧片(3)的一侧还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第二配合基准孔(23)的数量相等的位置相对应的孔(43);容纳于所述磁轭环腔内的具有透镜安置腔(51)的一透镜载体(5)和一线圈(6),该透镜载体(5)朝向第一簧片(3)的一侧同时与所述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以及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23)固定连接,并且该透镜载体(5)还与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相配合,线圈(6)绕设在透镜载体(5)的外周壁上;一组磁石(7),该组磁石(7)嵌置在所述磁轭环腔内,并且各磁石(7)的磁石内侧圆弧面(71)与所述的线圈(6)相对应;容纳于磁轭环腔内的并且具有一组第三簧丝(81)的一第二簧片(8),该第二簧片(8)朝向所述磁石(7)的一侧与磁石(7)贴触,并且同时与所述透镜载体(5)背对所述第一簧片(3)的一侧固定连接,该第二簧片(8)的簧片边缘(82)与磁轭环腔的腔壁相贴触,并且在该第二簧片(8)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通孔(83),该通孔(83)与所述透镜载体(5)朝向第二磁轭环(9)的一侧相配合,第二磁轭环(9)与所述第一磁轭环(1)嵌配,在该第二磁轭环(9)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与通孔(83)相配合的透镜载体孔(91),所述的第二簧片(8)的簧片边缘(82)的一侧与所述磁石(7)接触,另一侧与第二磁轭环(9)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孔壁的端面上以间隔状态延伸有一组凸起边缘(1111),该组凸起边缘(1111)朝着背离所述第一磁轭环(1)的矩形底壁(11)的方向延伸,相邻凸起边缘(1111)之间的凹陷部分构成为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在所述透镜载体(5)朝向所述第一磁轭环(1)的一侧的侧面(58)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该侧面(58)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隆起于侧面(58)的密封栈圈(53),在侧面(58)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的位置构成有突起于侧面(58)的并且数量与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相等的用于限制透镜载体(5)旋转的弧状台阶(52),该弧状台阶(52)位于密封栈圈(53)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的弧状台阶配合凹腔(1112)相配合,所述的凸起边缘(1111)的端面与所述侧面(58)相对应,并且凸起边缘(1111)的外壁与密封栈圈(53)的内壁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密封栈圈(53)的外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翼翅(54)和一第二翼翅(55),在第一翼翅(54)朝向所述第一簧片瓣(31)的一侧的两端各构成有一第一簧片瓣固定柱(541),而在第二翼翅(55)朝向所述第二簧片瓣(32)的一侧的两端各构成有一第二簧片瓣固定柱(551),藉由第一簧片瓣固定柱(541)插入所述的第一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13)内以及藉由第二簧片瓣固定柱(551)插入所述的第二透镜载体配合突缘孔(323)内而对所述的第一簧片(3)固定,所述的一组磁石(7)的数量为四枚,分别嵌置在所述磁轭环腔的四个角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磁轭环(1)的内壁之间构成有一容纳空间(1113),所述第一翼翅(54)和第二翼翅(55)容纳于容纳空间(11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第一配合基准孔(112)的数量为四个,该四个第一配合基准孔(112)分布在所述矩形座板(11)的四个角部,所述的第二配合基准孔(23)和孔(43)的数量均为四个,而所述的第三配合基准孔(311)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石(7)朝向所述垫片(4)的一侧表面与垫片(4)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透镜载体(5)朝着所述第一磁轭环(1)的所述矩形底壁(11)的方向位移时,所述凸起边缘(1111)与所述侧面(58)相接触而对透镜载体(5)限定,所述的一组磁石(7)朝向所述第一翼翅(54)和第二翼翅(55)的一侧与第一翼翅(54)和第二翼翅(55)相对应而对第一翼翅(54)和第二翼翅(55)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簧片(8)上并且围绕所述的通孔(83)的圆周方向以等距离间隔开设有一组簧片固定孔(84),而在所述的透镜载体(5)朝向第二簧片(8)的一侧的表面上构成有一组数量与簧片固定孔(84)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簧片固定柱(56),藉由该簧片固定柱(56)插入簧片固定孔(84)内而对所述第二簧片(8)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磁轭环(1)的磁轭环腔嵌配的所述的第二磁轭环(9)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突起于第二磁轭环(9)的表面的嵌合栈边(92),嵌合栈边(92)与所述磁轭环腔嵌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二磁轭环(9)与所述的第一磁轭环(1)的磁轭环腔嵌配后,第一、第二磁轭环(1、9)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电磁屏蔽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合栈边(92)的形状呈多边形或圆形。
CN201310024256.1A 2013-01-23 2013-01-23 透镜驱动装置 Active CN103091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256.1A CN103091813B (zh) 2013-01-23 2013-01-23 透镜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256.1A CN103091813B (zh) 2013-01-23 2013-01-23 透镜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1813A CN103091813A (zh) 2013-05-08
CN103091813B true CN103091813B (zh) 2014-10-29

Family

ID=48204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256.1A Active CN103091813B (zh) 2013-01-23 2013-01-23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18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642B (zh) * 2014-01-23 2015-12-09 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3760656B (zh) * 2014-01-23 2015-08-05 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的光轴度测试方法
US10451891B2 (en) 2014-10-17 2019-10-22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WO2016199776A1 (ja) * 2015-06-12 2016-12-1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筐体、これを備えるレンズ駆動装置、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筐体の製造方法
CN105629424B (zh) * 2016-02-23 2018-06-22 绵阳安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12882177B (zh) * 2016-07-21 2023-05-2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设备及包括透镜驱动设备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107329350B (zh) * 2017-08-23 2023-10-20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112835170B (zh) * 2019-11-25 2023-11-14 河源友华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相机的三轴电磁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95812A (ja) * 2004-01-06 2005-07-2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201273955Y (zh) * 2008-08-25 2009-07-15 金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JP2011013702A (ja) * 2010-10-21 2011-01-20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2234136A (ja) * 2011-04-28 2012-11-29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CN203101707U (zh) * 2013-01-23 2013-07-31 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1813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1813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3101707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8141013U (zh) 具有塑料材质的外框的镜头驱动模块
CN203825273U (zh) 镜片固持装置
CN102809798B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
JP201051053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5629424A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2017521951A (ja) サウンド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US20140369547A1 (en) Suspension member with integrated sealing member
CN105372783A (zh) 音圈马达
WO2014197652A1 (en) Multi-way coaxial loudspeaker with internal magnet motor and permanent magnet cylinder
KR101481651B1 (ko) 3 마그넷 마이크로스피커
CN202488695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4166182U (zh) 一种简易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
CN202135034U (zh) 线性振动电机
KR20210084991A (ko) 듀얼 진동 장치
CN203206422U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电路板的受话器及多单元受话器组
CN104407426B (zh) 一种简易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
CN205430599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4661159A (zh) 扬声器
CN202551339U (zh) 扬声器装置
CN103792642B (zh) 透镜驱动装置
KR101653789B1 (ko) 진동모터
CN103295844B (zh) 平衡力式永磁继电器
JP2008070859A (ja)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を用いたフォーカシング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7

Address after: 215000 north, 2nd floor, building C, No. 8, Jinhu South Road, Huayang village, Wangting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uang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 No. 2, building 2, Jianye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Changs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Changshou City 215500, China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IU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Address after: No. 168, Jinshan Road, Luoxi Street, Liny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276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Runmeng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rth, 2nd floor, building C, 8 Jinhu South Road, Huayang village, Wangting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Guang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2, Jiuzhou Industrial Park, No.10, Tongguan Road,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EC-MO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8, Jinshan Road, Luoxi Street, Liny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2760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Runmeng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