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7379A -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7379A
CN103087379A CN2013100473212A CN201310047321A CN103087379A CN 103087379 A CN103087379 A CN 103087379A CN 2013100473212 A CN2013100473212 A CN 2013100473212A CN 201310047321 A CN201310047321 A CN 201310047321A CN 103087379 A CN103087379 A CN 103087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ilane
mixing
oxidation inhibitor
polyole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73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德明
王庆
罗安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NOLT CHEMICAL INDUSTRY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NOLT CHEMICAL INDUSTRY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NOLT CHEMICAL INDUSTRY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NOLT CHEMICAL INDUSTRY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473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7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将聚烯烃在80~10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阻燃填充剂、填料、软化剂、抗氧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混合2~6分钟后取下,得到A料。将聚烯烃在60~9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填料、抗氧剂、产水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硅烷吸收剂的混合物,混炼2~5分钟后取下,得到B料。将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按照重量组分95:4~6的比例在60~90℃混合均匀,混炼4~8分钟出片;用平板硫化机在165~175℃压片10~20分钟,制成样品并在常温下放置24~120小时,得到硅烷交联聚烯烃材料。本发明省去了水煮交联或水蒸气浴交联的环节,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制成的电线电缆护套料弹性和柔性好,阻燃效果佳,耐热性和抗老化性强。

Description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自然条件下不经过水煮或者水蒸气条件而交联的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主要用于低压(10KV)及以下电线电缆护套料。
背景技术
交联聚烯烃聚合物常用过氧化物交联、辐照交联和硅烷交联三种交联技术。硅烷交联是以硅烷作为交联剂,通过接枝与交联两个过程完成聚烯烃聚合物的交联。
传统的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都是要水煮或者水蒸汽浴交联过程,能耗较大。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开始研发在自然条件下可交联的聚烯烃材料。近几年国内也有相关产品的开发专利报道。具体有中国专利CN101245169A:免水煮低烟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1255247A:免水煮硅烷交联聚烯烃组合物,中国专利CN1900130A:一种室温交联制备硅烷交联聚乙烯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1608031A:一种快速硅烷交联聚乙烯用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624038A:室温硅烷交联聚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1173053A:一种室温自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上述这些专利主要是采用聚乙烯类作为基料,采用一步法或者两步法将聚乙烯类基料通过双螺杆或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室温硅烷交联制备电线电缆料。但是这种电缆料主要用于制备电线电缆绝缘料,而不能满足低烟无卤阻燃要求的电线电缆护套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目的是用聚烯烃为基料,通过室温自交联的方式制备低烟无卤阻燃的电缆护套料。本发明采用两步法室温制备硅烷交联聚烯烃,生产工艺简单,用于电线电缆护套料弹性和柔软性好,阻燃效果明显,同时提高了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机械强度高,使用范围广。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包括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其特点是:
①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组分:
催化剂A料:聚烯烃100份,阻燃填充剂120~140份,填料20~50份,软化剂1~5份,抗氧剂0.15~3份,催化剂0.1~2份;
基料B料:聚烯烃100份,填料20~50份,软化剂0.5~5份,抗氧剂0.1~4份,引发剂0.5~3份,硅烷偶联剂10~50份,硅烷吸收剂10~40份,产水剂10~40份;
②催化剂A料中:
所述聚烯烃,选用VA含量25~40%,熔融指数小于5的树脂;
所述阻燃填充剂选用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填料选用煅烧陶土、滑石粉、碳酸钙或者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软化剂选用聚乙烯蜡和/或橡胶流动剂HighFlow;
所述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264或者抗氧剂T501中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选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其中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③基料B料中:
所述聚烯烃选用VA含量25~40%,熔融指数小于5的树脂;
所述的填料选用陶土、滑石粉、碳酸钙或者硅灰石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软化剂选用聚乙烯蜡和/或橡胶流动剂HighFlow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264或者抗氧剂T501其中之一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选用过氧化二异丙苯、特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其中之一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硅烷偶联剂选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其中之一或其中两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硅烷吸收剂选用气相法二氧化硅或者沉淀法二氧化硅;
所述产水剂选用下列之一:氧化锌与硬脂酸质量比1:1的复合物、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干胶粉、磷酸二氢钠(NaH2PO3.2H2O)。
制备所述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原料优选重量组份如下:
催化剂A料:聚烯烃100份,阻燃填充剂130份,填料20份,软化剂2份,抗氧剂0.1份,催化剂0.15份;
基料B料:聚烯烃100份,填料40份,软化剂2份,抗氧剂0.2份,引发剂1份,硅烷偶联剂40份,硅烷吸收剂15份,产水剂30份。
所述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料的制备:将聚烯烃在80~10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阻燃填充剂、填料、抗氧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混合2~6分钟后取下,得到A料;
2)B料的制备:
首先将引发剂充分溶解在硅烷偶联剂中,,然后加入硅烷吸收剂,混合均匀,备用;
将聚烯烃在60~9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填料、抗氧剂、产水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硅烷吸收剂的混合物,混炼2~5分钟后取下,得到B料;
3)将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按照重量组分95:4~6的比例在60~90℃混合均匀,混炼4~8分钟,出片;
4)用平板硫化机在165~175℃压片10~20分钟,制成测试所需的样品,压制的样品在常温下放置24~120小时,得到硅烷交联聚烯烃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聚合物在压制成样片后,省去了水煮交联或水蒸气浴交联的环节,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本发明配方优选了基础树脂、抗氧剂和软化剂,用于电线电缆护套料弹性和柔软性好,阻燃效果明显,易于加工,同时提高了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机械强度高,使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选用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公司的EVA421、EVA40LX、EVA180牌号,VA(乙烯)含量25~40%,熔融指数小于5的树脂。
实施例
A料和B料按重量比95:4~6份混合均匀,经平板硫化机压制成型。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4~120小时,即得到硅烷交联聚烯烃样品。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制品越薄,则需要的放置
A料中:实施例1中,聚烯烃为EVA40LX,实施例2中,聚烯烃为EVA180,实施例3中,聚烯烃为EVA180,实施例4中,聚烯烃为EVA421。
实施例1中,阻燃填充剂为氢氧化镁,实施例2中,阻燃填充剂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4:1混合物,实施例3中,阻燃填充剂为氢氧化镁,实施例4中,阻燃填充剂为氢氧化镁。
实施例1中,填料为滑石粉和陶土1:1的混合物,实施例2中,填料为碳酸钙,实施例3中,填料为煅烧陶土,实施例4中,填料为煅烧陶土。
实施例1中,软化剂为聚乙烯蜡110,实施例2中,软化剂为HighFlow,实施例3中,软化剂为HighFlow,实施例4中,软化剂为HighFlow。
实施例1中,抗氧剂为264,实施例2中,抗氧剂为1010,实施例3中,抗氧剂为1010,实施例4中,抗氧剂为1010。
实施例1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实施例2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实施例3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实施例4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
Figure BDA00002825702600042
B料中:实施例1中,聚烯烃为EVA40LX,实施例2中,聚烯烃为EVA180,实施例3中,聚烯烃为EVA180,实施例4中,聚烯烃为EVA421。
实施例1中,填料为滑石粉和陶土1:1的混合物,实施例2中,填料为碳酸钙,实施例3中,填料为煅烧陶土,实施例4中,填料为煅烧陶土。
实施例1中,软化剂为聚乙烯蜡110,实施例2中,软化剂为HighFlow,实施例3中,软化剂为HighFlow,实施例4中,软化剂为HighFlow。
实施例1中,抗氧剂为264,实施例2中,抗氧剂为1010,实施例3中,抗氧剂为1010,实施例4中,抗氧剂为1010。
实施例1中,引发剂为特丁基过氧化物,实施例2中,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实施例3中,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实施例4中,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实施例1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实施例2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实施例3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实施例4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
实施例1中,硅烷吸收剂为沉淀法二氧化硅,实施例2中,硅烷吸收剂为气相法二氧化硅,实施例3中,硅烷吸收剂为气相法二氧化硅,实施例4中,硅烷吸收剂为沉淀法二氧化硅。
实施例1中,产水剂为氧化锌、硬脂酸质量比1:1的复合物,实施例2中,产水剂为NaH2PO3.2H2O,实施例3中,产水剂为氧化锌、硬脂酸质量比1:1的复合物,实施例4中,产水剂为氧化锌、硬脂酸质量比1:1的复合物。
制备所述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原料优选重量组份如下:
催化剂A料:聚烯烃100份,阻燃填充剂130份,填料20份,软化剂2份,抗氧剂0.15份,催化剂0.2份;
基料B料:聚烯烃100份,填料40份,软化剂2.5份,抗氧剂0.3份,引发剂2份,硅烷偶联剂35份,硅烷吸收剂30份,产水剂25份。
所述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料的制备:将聚烯烃在80~10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阻燃填充剂、填料、抗氧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混合2~6分钟后取下,得到A料;
2)B料的制备:
首先将引发剂充分溶解在硅烷偶联剂中,,然后加入硅烷吸收剂,混合均匀,备用;
将聚烯烃在60~9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填料、抗氧剂、产水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硅烷吸收剂的混合物,混炼2~5分钟后取下,得到B料;
3)将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按照重量组分95:4~6的比例在60~90℃混合均匀,混炼4~8分钟,出片;
4)用平板硫化机在165~175℃压片10~20分钟,制成测试所需的样品,压制的样品在常温下放置24~120小时,得到硅烷交联聚烯烃材料。
对实施例3制得的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护套料进行检测,所得各项指标达到使用要求,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02825702600061
聚烯烃树脂:优选EVA180;
阻燃填充剂:优选氢氧化镁;
填料:优选煅烧陶土;
软化剂:优选HighFlow;
抗氧剂:优选抗氧剂1010;
催化剂:优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引发剂:过氧化物,优选过氧化二异丙苯;
硅烷偶联剂:优选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
硅烷吸收剂:优选气相法二氧化硅;
产水剂:优选氧化锌、硬脂酸质量比1:1的复合物。

Claims (3)

1.一种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包括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其特征在于:
①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组分:
催化剂A料:聚烯烃100份,阻燃填充剂120~140份,填料20~50份,软化剂1~5份,抗氧剂0.15~3份,催化剂0.1~2份;
基料B料:聚烯烃100份,填料20~50份,软化剂0.5~5份,抗氧剂0.1~4份,引发剂0.5~3份,硅烷偶联剂10~50份,硅烷吸收剂10~40份,产水剂10~40份;
②催化剂A料中:
所述聚烯烃,选用VA含量25~40%,熔融指数小于5的树脂;
所述阻燃填充剂选用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填料选用煅烧陶土、滑石粉、碳酸钙或者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软化剂选用聚乙烯蜡和/或橡胶流动剂HighFlow;
所述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264或者抗氧剂T501中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选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其中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③基料B料中:
所述聚烯烃选用VA含量25~40%,熔融指数小于5的树脂;
所述的填料选用陶土、滑石粉、碳酸钙或者硅灰石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软化剂选用聚乙烯蜡和/或橡胶流动剂HighFlow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264或者抗氧剂T501其中之一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选用过氧化二异丙苯、特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其中之一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硅烷偶联剂选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其中之一或其中两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硅烷吸收剂选用气相法二氧化硅或者沉淀法二氧化硅;
所述产水剂选用下列之一:氧化锌与硬脂酸质量比1:1的复合物、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干胶粉、磷酸二氢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其特征在于:优选制备所述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原料重量组份如下:
催化剂A料:聚烯烃100份,阻燃填充剂130份,填料20份,软化剂2份,抗氧剂0.1份,催化剂0.15份;
基料B料:聚烯烃100份,填料40份,软化剂2份,抗氧剂0.2份,引发剂1份,硅烷偶联剂40份,硅烷吸收剂15份,产水剂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A料的制备:将聚烯烃在80~10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阻燃填充剂、填料、抗氧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混合2~6分钟后取下,得到A料;
2)B料的制备:
首先将引发剂充分溶解在硅烷偶联剂中,,然后加入硅烷吸收剂,混合均匀,备用;
将聚烯烃在60~90℃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填料、抗氧剂、产水剂,混炼5~15分钟,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硅烷吸收剂的混合物,混炼2~5分钟后取下,得到B料;
3)将催化剂A料和基料B料按照重量组分95:4~6的比例在60~90℃混合均匀,混炼4~8分钟,出片;
4)用平板硫化机在165~175℃压片10~20分钟,制成测试所需的样品,压制的样品在常温下放置24~120小时,得到硅烷交联聚烯烃材料。
CN2013100473212A 2013-02-06 2013-02-06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087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73212A CN103087379A (zh) 2013-02-06 2013-02-06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73212A CN103087379A (zh) 2013-02-06 2013-02-06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379A true CN103087379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00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73212A Pending CN103087379A (zh) 2013-02-06 2013-02-06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737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4759A (zh) * 2013-12-05 2014-04-16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硅烷自交联聚烯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530A (zh) * 2014-12-22 2015-04-22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挤出低收缩硅烷交联电缆料、制备方法以及硅烷交联电缆
CN104893079A (zh) * 2015-03-26 2015-09-09 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护套级热收缩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978A (zh) * 2015-11-10 2016-01-20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添加新型交联剂的再生聚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865A (zh) * 2016-12-23 2017-05-10 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材料改性的交联双峰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061A (zh) * 2018-07-25 2018-12-25 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 无需水煮的硅烷交联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444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具有超疏水特性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0776710A (zh) * 2019-12-04 2020-02-11 江西南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模口低流延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
CN112480523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无锡鸿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架空电缆用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及制备工艺
CN114672131A (zh) * 2022-05-16 2022-06-28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自动微交联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5169A (zh) * 2008-03-21 2008-08-20 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免水煮低烟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538A (zh) * 2010-11-08 2011-04-13 湖北乐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导热泡棉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5169A (zh) * 2008-03-21 2008-08-20 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免水煮低烟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538A (zh) * 2010-11-08 2011-04-13 湖北乐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导热泡棉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4759A (zh) * 2013-12-05 2014-04-16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硅烷自交联聚烯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759B (zh) * 2013-12-05 2016-04-20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硅烷自交联聚烯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530A (zh) * 2014-12-22 2015-04-22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挤出低收缩硅烷交联电缆料、制备方法以及硅烷交联电缆
CN104893079A (zh) * 2015-03-26 2015-09-09 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护套级热收缩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978A (zh) * 2015-11-10 2016-01-20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添加新型交联剂的再生聚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865A (zh) * 2016-12-23 2017-05-10 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材料改性的交联双峰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061A (zh) * 2018-07-25 2018-12-25 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 无需水煮的硅烷交联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444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具有超疏水特性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0452444B (zh) * 2019-08-27 2022-05-1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具有超疏水特性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0776710A (zh) * 2019-12-04 2020-02-11 江西南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模口低流延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
CN112480523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无锡鸿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架空电缆用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及制备工艺
CN114672131A (zh) * 2022-05-16 2022-06-28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自动微交联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131B (zh) * 2022-05-16 2023-11-28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自动微交联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7379A (zh) 室温硅烷交联聚烯烃及制备方法
CN102276986B (zh) 一种核电站硅橡胶复合电缆绝缘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58657B (zh) 一种双层热缩-冷缩复合套管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102719100B (zh) 低挥发份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325A (zh) 一种耐高温抗压变的耐火阻燃隔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130492A (zh) 一种硅烷一步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7221B (zh) 一种阻燃剂微胶囊及硅橡胶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36369B (zh) 一种硅烷自交联聚烯烃柔软绝缘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759A (zh) 一种无卤阻燃硅烷自交联聚烯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5630A (zh) 高强度特柔软耐油橡皮弹性体的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885A (zh) 一种高抗撕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061A (zh) 无需水煮的硅烷交联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280A (zh) 一种耐高温电缆料
CN101824179A (zh) 一种硅烷快速交联聚乙烯电缆料
CN103408948A (zh) 一种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20007A (zh) 核电站硅橡胶复合电缆用绝缘料
CN103333428A (zh) 一种无卤阻燃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
CN102050999A (zh) 用于制备电缆接头的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363A (zh) 一种新型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14857A (zh) 具备自限温性能的硅橡胶
CN102634108A (zh) 无卤可剥离型半导电绝缘屏蔽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434747A (zh) 竹炭基高导电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9320832A (zh) 可有效交联的乙丙橡胶半导电内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880A (zh) 一种汽车专用电线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309A (zh) 硅烷交联改性的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及其改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