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5957A -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 Google Patents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5957A
CN103085957A CN2009101732167A CN200910173216A CN103085957A CN 103085957 A CN103085957 A CN 103085957A CN 2009101732167 A CN2009101732167 A CN 2009101732167A CN 200910173216 A CN200910173216 A CN 200910173216A CN 103085957 A CN103085957 A CN 103085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ship
gear
bear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32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732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5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5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中:达泵喷气垫升,将船升浮后,再达泵喷水推进,形成船尾多股极强大的射流,使船高速前进;还可使储气罐进水船体达浅潜前进;气泵还可供喷气提速及船上岸。本卧式泵,比立式泵,更适于船中安装;并有水泵结构与气泵结构完全相同的优点。卧式泵的结构:在两根水平配置的平行传动轴上,装有多对相互啮合传动的本齿轮,独立的分泵壳间用“串隔板”成整体,它区别于立式单泵壳。“端盖轴承座”悬臂于泵壳外,内置轴承、密封件,供驱动本泵,使整体结构大大化简,本泵只有齿轮、泵壳、中隔板、端面板、端盖轴承座及传动轴,为数极少零件构成,有高精度易造的特点。为提高本泵的使用性能,适应高速本泵又采取创新措施,以满足本齿轮对中心距要求极高,轴承用循环油润滑,当用于气泵齿根可进油润滑,壳体外有冷却夹套。

Description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大流量泵应用于高速船中:1.达泵喷气垫升,形成船底气垫,将船升浮海面上;2.达泵喷水推进,形成船尾左右二股极强大的射流,使船在气垫升下高速前进;3.当改变用于泵喷气垫升储气罐的用途,进水可使船体下沉,达到浅潜,隐蔽前进。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泵,比立式双圆弧齿轮泵,更适于船中安装;更有水泵结构与气泵结构完全相同,只要泵反转使用即可改变用途的突出优点,因而卧式泵比立式泵更适于在本技术领域内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2.1本人巳有“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专利申请号2008100901799,具有诸多的独创,但因属立式配置,与美国帕沃尔特种动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多次技术交流,本人提供三个立式的设计方案,均感不合适于船用之后,本人又提出本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泵,更适合在高速船中应用的新方案,并将设计图、设计说明书交美方审核,获得认可。因而,有必要阐明本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泵与原“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在结构配置上创新点,以及为适应高速旋转,所采取的诸多创新设计,以满足高速船上的特殊应用的环境。
2.2据2007年5月10日新华社电:“噪音比小鲸鱼的动静还小,可在水下连续巡航25年,英国新型核潜艇揭开面纱。”报道了英国海军“机敏”级核动力攻击潜艇,是迄今世界上隐蔽性最好的潜艇,排水量达7800吨,能携带3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其射程约为2252公里,要耗资72亿美元,建造3艘。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中五国,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用泵喷水推进的核潜艇,可获得战术需要的隐蔽机动性,适宜在恶劣海域作低噪音机动。“机敏”级核潜艇的噪声,如此之低是否用泵喷水推进器?又用何种泵?引起我极大兴趣,当然我不可能了解到详细的资料,但引发了自强创新的热切之情,希望本泵,可扩大用于诸多的船舰用的特大型泵喷水推进器。
2.3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泵推进器,“转速在130转/分左右”,并采用七叶侧斜螺旋桨,以提高效率,降低涡流的噪声(美方还提供照片)。桨转速如此之低,却要推进万吨级船高速前进,我推想其桨径势必很巨大。假定配3万匹马力,在130转/分下,桨轴直径按 D = 71.5 N / τ × n 3 推算必很大(可取[τ]=350kgf/cm2)。整体结构还可通过相关图片上看到,是七叶桨外,增设用于屏蔽噪音的巨大环状导管,有前置定子。它属轴流泵,有导管、定子、转子,结构十分庞大,“其重量更是传统螺旋桨的2至3倍,对船体配平、船尾结构和推进器轴系振动等,都带来较大的影响”。而本泵可在3000至4000转/分下工作(巳知本齿轮最高达到9215转/分,资料又表明:齿轮泵最高可达到8000转/分)。即本泵转速比现高速船用的轴流泵、混流泵可高出20至30倍以上,可以想像在达到相近的泵流量、压力、推进力与船速之下,本泵的体积和重量可降至它的1/20至1/30。即使能降到1/5,也是极其了不起,对船体配平极为有利!这就是本人醉心想通过合作,苦苦去追求用本大流量容积泵,去取代传统的螺旋桨以及轴流泵、混流泵等国外船用新型泵推进器的原因。
2.4船用螺旋桨通常的转速,只能在300转/分以下,转速高了就会产生空泡现象。还有,要提高它的转速,其功率将按三次方函数剧增,以公式表示:N1/NO=(n1/no)3。例如,螺旋桨的转速从no=130转/分,提高3倍至n1=390转/分,其功率从NO要增至N1 27倍之多,这是铁律!这也是为什么船用螺旋桨推进,要配强大功率的原因。凡按离心力作用的离心泵、直升机螺旋桨,其功率与转速之间,都是遵照此三次方函数关系剧增,而本泵是容积泵,不受此规律约束,当流量、压力增大,其功率只是按正比例增大。因为,两者泵的工作原理截然不同,因而本人认为:这是本大流量容积泵工作原理上,极其突出的优越性,借此取代,可达到大幅的节能,当在各船上都广泛应用,以本泵取代传统的螺旋桨,其节能意义将极其巨大!!
2.5日本TSL——新型超高速船开发一文指出:“泵喷水推进比螺旋桨效率更高”而开发“高效率大功率喷水泵”是创造新型超高速船的关键所在,但不知用何种泵?根据技术交流中,美方介绍目前世界上船用的泵喷水推进器,都是采用轴流泵、混流泵。估计日本TSL——新型超高速船,也是采用轴流泵或混流泵,属非容泵,本人构想是用本人创新的齿轮大流量容积泵来取代,获高效率,国内外均无此取代的先例。因通常容积泵,如活寒泵、柱塞泵、渐开线齿轮泵,只能制成高压小流量泵。然而,本泵却能制出超大流量的容积泵,是极突出的优点,如再加上齿轮泵能耐高压(常用工作压力P=12~20Mpa,最高达31。5Mpa),因而本泵可制成“大流量又高压泵”。齿轮泵的齿隙空间大,“对污染不敏感”,即适于有一定非硬杂质的环境,如海水中含有的杂质;当齿轮选用新型优良塑料,可耐海水腐蚀,运转更无噪声,利于潜水隐蔽。
2.6传统的螺旋桨推进系统,是舰船主要噪声源,泵喷水推进器能够在较高速度时减少10~20分贝声信号,同时降低舰船的空气噪声和振动。在海底环境下,每减少20分贝,声呐的测距可减一半。更因本泵是整体安装在船艇之内,齿轮又选用是新型优良塑料,即使有噪声也可屏蔽不外传,还可采用软管连接等减震措施,而不像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推进器有外伸的尾部,噪声无法屏蔽。因而,本人希望船舰上,安装本泵喷水推进器后,可取得类似“机敏”级优良的静音效果。
2.7本泵是整台在船中安装很便捷,没有像螺旋桨那样,要现场安装,精度的要求又很高。因而,本泵安装、保养维修亦方便是突出的优点。如若与螺旋桨对比,本泵与美国高速发动机可直联(最高6000转/分,一般在3000至4000转/分),不用中间的减速箱、变速箱,可用发动机调速,传动链因而极大的化简,不仅减少气垫船的设备自重,对投资也大幅地节约,加工制造的周期亦缩短。
2.8据相关资料:泵喷水推进可以无级变速和倒航,甚至原地回转,使用双机左右泵双喷,甚至能够使舰船横移,“堪比水中直升机”。更因,可通过遥控左右喷射管的关闭,达到船的快速转向,可以省去了船上的舵机系统,投资也因此很大地节约。
2.9与美方技术交流中了解到,为确保气垫船高速下的适航性,船底气垫是在动态下,不断损失船底的压缩空气,又不断及时的补充,以维持船底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压,使船有足够的升力,船好象安在“气弹簧”上,吸收冲波、震荡,人员才感很适应。目前气垫船是用特大型吹风机,形成低压、极大流量的船底气垫,将船升浮海面;又用强力鼓风机,安装于左右船尾,推船高速前进。资料表明:气垫船的尾部,都用鼓风机推进,例如,俄“贼鸥”级气垫船,使用4台NO-10型鼓风机推进;又使用轴向运转2.5米直径的升力风扇,产生船底的空气垫。公知,风扇的风压很低,要极大的流量的低压空气供应船底,风扇的体积势必十分庞大;又因采用鼓风机推进,其风量必须极大极大,但鼓风机的风压也难能很高(通常不超过3kg/cm2)。如改变采用本泵,因属容积式空压机,还可借“多级内串联”及齿轮的齿厚逐级减薄,达到双重增压,即可向船底先提供很高的气压,然后降压,体积涨大,供气垫使用,这样泵的体积小,高速旋转,对船中的安装空间很有限,是很有利的!换言之,采用本气泵有极大的优点:因气泵的转速很高,而体积不大,流量却极大,加之全用铝材、塑料,泵的重量又很轻,很适于船上使用。
2.10现代高速船,诸如气垫船、水翼船、小水线面船、地效翼船、穿浪船、多体船……,当船速超50节(1节=1.852公里/时)通常称超高速船。这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多采多姿的高速船型,再配上各种先进机械设备与电子仪器,完全不同于传统常规排水型船。例如,气垫船以40节巡航,60节为高速航行,还有更高达100节。2003年2月26日,美军在伊拉克,就用180多吨气垫登陆艇,飞速运送主战坦克。如果在我国南沙群岛,我军也用千百艘超高速船来保卫海疆,蚕食将获制伏!
综上所述,在全国气垫船专业会议上指出:“气垫船是介于航空和造船两行业之间的边缘科学,没有现成的设计方法和标准规范可以适用”。我所提供的本水泵、气泵,是大流量齿轮容积泵,梦想取代螺旋桨及非容积泵(轴流泵、混流泵)达喷水推进;同样以本泵,取代非容积泵(鼓风机、风扇)达气垫的要求,奠定现代超高速船的创新动力系统的物质基础。本设计还有许多优越性是:水泵和气泵结构完全相同,即反转就可以,给船上备台带来极大的便利。从制造角度看出:单泵结构与多泵结构,仅仅增加中间的分泵,而两个左右传动支承用的“端盖轴承座”的结构相同,因而制造极其方便。一旦合作成功其意义十分重大!通过上述国内外背景技术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可知本合作开发是船推进动力革命性创举!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将本“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大流量泵”整体装在舰船上,用高速发动机直联本泵,形成高效泵喷气的船底气垫,将船悬浮于海面,取代巨形风扇,稳定供气适航性好;又用高速发动机直联本泵喷水推进,形成船巳在气垫升下,船尾左右多股极强大的射流推船前进,以取代螺旋桨、轴流泵,化简传动链,取得更高效率节能、安装方便、体积小重量轻适船用、达降低噪声提高隐蔽机动性的效果。这种泵喷水推进器,不仅适于气垫船,也适用于:水翼船、小水线面船、地效翼船、穿浪船、多体船、常规船,达到节能。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分步实施:其一是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泵的创新设计;其二是气泵、水泵在船上安装使用。
3.1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大流量泵的创新设计
卧式配置泵好处是:当本齿轮泵供水泵使用时,其吸入的水口,在泵下侧的正中心,即朝向船底。显然,垂直向上吸入海水,极其方便,不增加弯管等阻力,十分适于船上安装。当本齿轮泵反向供气泵用时,吸气口在船的正上方,即垂直向船上方吸进空气,又垂直向船下方送出压缩空气,经降压供气垫之用。现具体详述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泵的结构:
3.1.1在两根水平配置的平行传动轴上,装有多对相互啮合传动的本双圆弧齿轮。在双圆弧齿轮外是泵壳,每对齿轮外均有独立的泵壳,构成各分泵,各泵壳之间则用“串隔板”串联成一个整体。这时各分泵的泵壳呈均呈卧式串联,区别于“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的立式配置的单一泵壳结构。每只卧式水分泵的下侧正中心,均有吸水口,以方接圆与进水管相接;上侧正中心,有出水口,以方接圆与出水管相接;出水管的上方有横卧的大管,将各分水泵的出水汇合成巨大的水流,送向船尾方向,达喷水推进。从结构上,可以概括:多分泵卧式串联装,流体并联。这种结构可使泵的横截面尺寸外型缩小,适于气垫船狭窄的左右双体内安装,泵的纵向尺寸外型因而加长,但船体长,不会造成安装的问题。这种喷水推进器,也适用于其它高速船中,供产生推进的喷射流。
3.1.2将上述多级卧式串联分泵,用螺栓联成一个整体,又在巳联成整体的左右端面,再各加上一只悬臂式“端盖轴承座”,内置轴承、密封件,即可达到以传动轴驱动本泵。
3.1.3为了提高本泵的使用性能,适应高速(及超高速6000转/分),本泵又采取一系列的创新措施。因为,本泵工作环境条件苛刻:a、因泵是在海水中喷水推进,受腐蚀作用,有耐腐蚀使用寿命的要求,海水中还有杂质。b、泵还要成为气泵,在气体压缩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塑料齿轮啮合传动磨擦中也产生热加剧,造成软化失去功效。c、气垫船要求用泵轻巧,体积小。d、泵要求在3000至4000转/分,甚至更高达6000转/分下旋转,当采用320型轴承(内径为100毫米)最高许用也只有3200转/分,即工作转速,早巳超过轴承的最高许用转速……。对工作环境条件如此苛刻,本泵能否适应?提出了严峻考验!当然,一切设想都还要通过实际的试验。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福特说:“干我们这一行,除了试验没有其他办法”。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把握先机,想方设法改善本泵性能,去适应如此苛刻的工作环境条件,是极为必要。
3.1.3.1本齿轮对齿轮副啮合时,中心距的变化极其敏感,即对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是区别于渐开线齿轮。因而,对多对齿轮分泵的啮合传动的结构合理设计,提出难度很大、要求很高的要求。本人吸收前五次改进创新本泵的经验,采用精加工泵壳内孔,又按完全相尺寸用数控铣床,加工“端盖轴承座”(即轴承座连端盖),使位于左右端盖上,呈外伸状的轴承孔,与泵壳内壁有很高的安装同心度。对比“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不是采用这种结构外伸状的轴承孔。
3.1.3.2本呈外伸状的轴承孔结构,很大的好处是:因轴承孔呈外伸状,输海水时齿轮的端面即使泄漏,也不可能进入轴承室腐蚀轴承。本泵在齿轮啮合传动的端面,为防泄漏,巳设有轴向和径向齿状无接触油封,再加上橡胶骨架式油封及外泄通孔,即有三重防泄漏组合密封及排泄的措施,确保轴承寿命。因为,防泵端面泄漏往往是一个难题,困扰设计,当端面泄漏,海水进入轴承室会很快腐蚀轴承。
3.1.3.3本齿轮有“对中心距的变化极其敏感,对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的特殊要求。对比之下,渐开线齿轮对中心的变化不极其敏感,这在设计及制造上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也可以说是本泵的设计难度。总安装后,能达到:在多级齿轮分泵齿轮的顶部与泵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均匀又极小,因而能获高压,回流小效率高;达多级齿轮分泵的同轴度很高,适应高速旋转。总之,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设计、制造、安装要求。数控机床的出现,标志着智能化生产工具方兴未艾,本泵关键件均采用它,否则无法达到精度。泵壳内壁用数控机床精加工,是精基准,又用精加工的“串隔板”来串联,使整体总装后泵壳内孔的精度亦很高。加上“端盖轴承座”是用数控机床精加工,通过精加工的“侧隔板”与泵壳相联,即保证“端盖轴承座”中心的轴承座孔,有很高的位置度。因而,整只泵组装后,能满足:本齿轮有“对中心距的变化极其敏感,对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的特殊要求。
3.1.3.4上述将位于左右端盖上,呈外伸状的“端盖轴承座”,与泵壳内壁分离,其好处还有:端盖连轴承座,形成一个独立的外伸状的铸件的整体,可使位于二侧面的分泵,不受轴承座的牵连,形成各分泵完全相同的结构,极便制造;采用本结构后,泵壳长度因而大大缩短,便于精加工。各泵壳的结构因而也完全相同,极便生产与管理。对比区别于“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只有一只整体的泵壳,轴承座不外伸,即在泵壳之内定位,也不会出现前述的诸多安装精度的问题。
3.1.3.5轴承座内有润滑油循环润滑与冷却,以适用高速旋转的要求。相比之下,仅仅在轴承室内放些固态润滑油脂,很难适应3000-4000转/分或更高的泵,在高速下长期运转。正因为端盖连轴承座,形成一个独立的外伸状的整体,才创造本轴承座内有润滑油循环润滑与冷却的条件,以满足高速旋转的要求。换言之,如“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只有一只整体的泵壳,轴承座不外伸,是极难去实现轴承座内有润滑油循环润滑与冷却。
3.1.3.6被动轴是中空,能放油棉及进润滑油,并从轴上微孔送油至齿轮的根部微孔,再达到润滑齿面。因为,齿面相互啮合中压缩气体时,处于干磨擦状态,进极微薄的润滑油,通过齿轮啮合,再传递给主动齿轮,以达改善干磨擦状态,可延长齿轮副的工作寿命,是独创设计构想。供水泵用时,被动轴内孔,用塞头堵塞即可。
3.1.3.7泵壳体外面,左右二侧,设有制冷液、冷却水夹套,将气体压缩时产生的热及时带走。显然,供水泵用时,不必用此冷却。
综上述,以上创新的结构适应:以二根平行轴为总承,将多对齿轮副、多只串隔板,加上轴上的键,构成组件,先进行检验调试,然后整体移入泵壳之内,最后将左右端盖固定。这种组件式安装极方便,也利于拆开修理。在装好左右端盖,配上定位销紧固之后,再依次向轴承座的内孔中放入密封件、轴承等,盖上小轴盖,安装便捷。
当齿轮用含MoS2的尼龙棒料加工,能耐腐蚀,无噪声,自润滑,低转动惯量,重量轻等突出优点。更因巳采取上述,进极微薄的润滑油于齿面的措施,使本齿轮能满足高速下与海水腐蚀及改用于气泵等苛刻的工作要求。
此外,泵壳与泵壳之间,及泵壳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有很多螺孔。今设计有钻模板,给钻孔加工,带来极方便且十分准确。这属于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以提高制造的精度。
四、附图说明
4.1如附图1所示,主动轴2与被动轴14上,有多对相互啮合传动的双圆弧齿轮副3,齿轮副外有多只卧式泵壳4(ABCD剖面的示图中NM为安装平面),泵壳之间用串隔板1相互串联,并用螺栓13连成整体。泵壳的外端面,通过端面板5,将端盖轴承座8连接在泵壳上,;端盖轴承座的二个内孔,是用于安装轴承组9,再通过轴承及轴,使齿轮啮合传动。因泵壳内孔、串隔板的外廓、端面板外廓、端盖轴承座的内孔,均是用数控机床精密加工出来,因而组装起来可达到很高的位置度,确保齿轮很高的啮合传动精度,以及齿轮的齿顶与泵壳之间的间隙。
4.2附图1所示的泵壳宽度S,各分泵均相同,其余各部结构亦相同,因而制造方便;同样各分泵的齿轮结构相同,因而制造亦方便;左右端盖轴承座的结构相同,长度同为K,制造亦方便;因而本泵化简为只有制造:多只卧式泵壳、多只串隔板、二只端盖轴承座、二只端面板、及主被动轴、轴盖11、齿轮副等为数极其少的专用零件,此外只有外购轴承、橡胶密封件、螺栓、键12等,批量生产组织工作就方便多了。纵观国内外,没有如此化简的多级泵,符合“现代机器合理设计原理及结构工艺性”的设计原则。(本人撰写的百万字书稿的题目)
4.3端面板与齿轮端面之间,有齿形相互插入的密封,轴外也有齿形的密封及橡胶密封构成组合密封6,轴承端面有密封件7,而6、7件之间的端盖轴承座的厚壁上,设有排水孔,并外联接管,使齿轮端面渗透出来的水能外排。
4.4所述气泵是高速下,齿轮的齿面处干磨擦,加润滑油可改善磨擦状态。因而本泵用中空被动轴14的内孔进润滑油,轴孔盖15可进油,置有小塑料引进润滑油。中空被动轴内还可放置油棉之类储油。在齿轮的根部开有微孔,用于接受来自中空轴上,所开设的微孔,流通过来的润滑油。
4.5因气体压缩产生热,泵壳外设有冷却液夹套E。
4.6轴承组用润滑油循环冷却,设有油进出管接头16及油管。
如图1中所示:1.串隔板;2.主动轴;3.双圆弧齿轮副;4.泵壳;5.端面板;6.组合密封;7.轴承密封;8.端盖轴承座;9.轴承组;10.油管接头;11.轴盖;12.键;13.连接螺栓;14.被动轴;15.轴孔盖;16.进出接管;NM为卧式安装基面,S为分泵宽,K为端盖轴承座的长度,E为冷却夹套,“ABCD”为半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设想气垫船的中部,装有二台气泵,其中一台为备台;气垫船的左右双船体内,各装一台水泵,供船喷水推进,今分述水泵及气泵的具体实施方式。
5.1作为水泵用,单泵作用于船,相关数据的初算
5.1.1泵整体配置:今设由三只卧式分泵,经串联合装构成一台泵,三只分泵各自从下侧吸进流体,经齿轮的加压,其流体由上侧输出,并汇合(即并联)至总管形成合流,简称为“卧式多级”。
5.1.2取本分泵的双圆弧齿轮的模数m=25毫米,取齿轮的齿数z=14,齿轮的节圆直径d=350毫米。又选齿轮的齿宽b=320毫米。在泵1500转/分下,每分钟理论流量Q=2∏m2bzn=2×3.14×2.52×32×12×1500=26376000cm3=26.34m3
实际上每只分泵的流量,约在每分钟20多立方米,每小时1200立方米。上巳述今结构上,由三分泵构成一台泵,即合并流量为3600立方米/时。符合美方每小时3600至4000立方米大流量的使用要求。从上面泵流量的公式可知,本泵的流量与齿轮的模数平方成正比剧增,如还要加大泵的流量,可取更大的模数,例如取模数m=50,则流量可增至4倍。但是,大流量绝非本容积泵的唯一优势。即本容积泵有获高压(及超高压)的特点,尚隐藏着未用,只要发动机的动力还有余地,可以再发挥高压的双重优越性,喷射出“大流量又高压”极强大的射流,使航速进一步获得极大的提高,达到超高速船的要求。
5.1.3取本分泵下侧进水管的下口为方形,长270毫米×宽250毫米,其中长270毫米略小于齿轮的宽度320毫米;以方接圆管口外联,外口管子的直径为¢250毫米。即以¢250毫米直径向船底下侧吸水,三分泵均相同。换言之有三根¢250毫米直径向船底吸入水,其总截面S=3×¢250=3×490=1472cm2,相当于一根¢433毫米直径的大管子向船底下吸入水。
5.1.4.本分泵上侧出水管直径,亦略小于齿轮的宽度320毫米,与壳体连接取方口,长270毫米×宽230毫米;以方接圆的管口向上方伸出,外口连接的管子直径为¢230毫米。即以¢230毫米直径向船上侧输水,三分泵均相同。换言之有三根¢230毫米直径向船上方送水,其总截面S=3×¢230=3×415.3=1246cm2,相当于一根¢398.4毫米直径大管子向船上方输出水。为此在泵上方,横有一根¢400毫米直径大管子,通过大月弯输向船后方喷出水。此泵即满足了美方提出:一根¢400直径大管子向船后方喷射输出水的要求。船体的左右双体尾部,各有一台泵在工作,即形成二条¢400毫米直径大管子向船后喷出强大的射流,在推动船高速前进!对射流的压强要求,本容积泵都能满足,最高甚至达到30Mpa。绝非轴流泵、混流泵所能达到的超高压!
5.1.5泵功率的测算。今以很低的压强输出要求,在3-5kg/cm2,今取3kg/cm2。巳知一台分泵理论流量Q=2∏m2bzn=26.34m3’由三台分泵构成总泵理论流量Q=3×26.34=79m3=79000l/min,实际流量约67000l/min。
5.1.6由日本·木村章〖机械设计列线图集〗第181图:《流量、压力与理论功率的关系》有N=10PQ/60×75=10×3×67000/60×75=446Hp,应配备500Hp。据此推算,如P=12kg/cm2则要配备2000Hp。这样才能稍稍显示出本容积泵的优越性!
5.1.7测算射流的喷射速度。巳知单泵流量约79000l/min=1.3167m3/s;今巳知喷管直径¢400毫米,总截面S=0.1256m2;V=Q/S=1.3167/0.1256=10.5m/s=629m/min=37.34Km/h,表明¢400毫米的喷射管,必须收缩直径,否则航速达不到74Km/h巡航速的要求。如果进而按推进力F=S q=0.1256m2×3kg/cm2=3768kg二台合并推力2F=7536kg,如果按推重比取1∶7,则可大约与50吨船相匹配。这是很复杂的,一切要实际上要试验。
5.2作为气泵用,单泵作用于船,形成船底气垫,相关数据
本水泵反转,类似罗茨鼓风机,其风压亦设定与罗茨鼓风机相同为0.9kg/cm2’风量与水泵流量相似,总泵理论流量Q=3×26.34=79m3=79000l/min,实际流量约67000l/min=1.1167m3/s。
5.2.1先按10T气垫船,设船长10米,宽5米,船下形成0.3米的气垫,气垫体积为15立方米,要求每秒钟补充1/3,即5立方米=5m3/s;船底面积50平方米,当气垫压强为0.02kg/cm2时,每平方米升力为200公斤,全船刚好升力为10T。
5.2.2将0.9kg/cm2”气压,降至0.02kg/cm2时,降压到1/45,换言之体积扩大45倍。将1.1167m3/s扩大45倍,达到50m3/s(风压巳降至0.02kg/cm2),现要求补充为5m3/s(风压亦为0.02kg/cm2),即泵供量是所要求补充量的10倍。因而可推算可扩大应用于50吨的气垫船,也还有一倍的余地,美方要求余地大为好。这是船中安装一台气泵时,求出所述的数据。本人也设想,船中可装一备台。当两台同时开动,其气量除供应气垫外,多余的还可向后喷气。即在船后形成:船底下左右喷水,海面上另有喷气管在推进,使船达超高速。
5.2.3将0.9kg/cm2”气压(或较高气压,本泵均能实现)先送至储藏罐,后供船底使用,有利于稳定船底的气体补充。美方介绍:很稳定、足量的补充,适航性才好。当储藏气罐改用水泵适当进水,船体势必略下沉处半潜,继续喷水可达隐蔽前进。
5.2.4气垫船供游艇还可上岸,这时船下的喷水管收起,当然无法再喷水。可借两台气泵,以短时超高速运转(如4000至6000转/分,美国发动机最高达6000转/分,只要用发动机就可变速),其供气量比一台泵1500转/分下,可高出6到8倍,即能满足气垫船还可上岸的需要,达贴地面近距离飞行。无疑,当供游艇使用可增添乐趣,也极具潜在的军事意义!
5.2.5气泵功率概算N=QP/102η式中Q=79m3×60=4740m3/h P=0.9kg/cm2”=0.9×10000=9000kg/m2,取效率η=0.7,代入N=QP/102η=4740×0.9/102×0.7=60kw=81.6Hp,推算气泵应配备100匹马力。
5.3轴及泵壳机械强度校核
轴机械强度校核 d = 71.5 N τn 3 = 71.5 × 0.1025 = 7.3 cm , 式中许用剪切应力,仅仅取310kg/cm2。今d=10cm足够,又选用2C r 13(不锈钢,适于水泵轴),其抗拉强度为66kg/mm2,延伸率为16%,硬度HB=197-248。按交变载荷安全系数n=10,即许用抗拉强度为6.6kg/mm2=660kg/cm2。对比上述直径计算中,许用剪切应力仅仅取310kg/cm2是很安全的。当然也可反求d=10cm下,又选用2C r 13,在n=1500转/分或n=3000转/分时,本轴能承受最大的功率。
5.4泵壳机械强度校核  本结构属仅仅受内压薄壁容器,今最大内径D=745mm薄壁的壁厚t=12mm,内压强p=10kg/cm2”(考虑升压)今按图42有δ=Dp/2t=745×10/2×12=310kg/cm2’。因壳体选用铸造铝合金(YB143-65)ZL5(应用于:受重大冲击负荷耐蚀的零件)其抗拉强度为20kg/mm2,延伸率为2%,硬度HB=60。按IV-V级压力容器,安全系数n=4,即许用抗拉强度为5kg/mm2=500kg/cm2,大于本计算所得310kg/cm2’,表明本泵在内压强p=10kg/cm2”(考虑升压)下仍很安全。本泵壳外,还有加强筋,因而强度很足够。当然,选取壁厚时,还要兼顾铸造铝合金的工艺,因而取壁厚为12mm是合适的。
5.5轴承选用320型一只(滚珠),与2320型(滚柱)一只,并排装构成轴承组,使工作能力系数c大大加强,并用润滑油循环,以适应高速重载。
综上述,如何充分发挥本大流量容积泵的优点,取代现高速船上所有非容泵,是本人苦苦创新的目的,节能则是最最重要的追求;泵转速高,体积小,采用新材料,重量轻,极适于高速气垫船上应用。借泵达喷气垫升,又达泵喷水推进,更有改变储气罐的用途进水,可使船体下沉,浅潜隐蔽前进,具潜在军事意义。本泵相应采取前述结构上的创新,化简结构,适应高速,有气泵水泵结构完全相同,多级泵比单级泵仅增加中间级,极便于制造和船上使用。当增大本泵齿轮的模数,能极大地增加泵的流量,因为泵的流量随模数的平方成正比剧增,以适用于万吨级巨轮。盼望应用本泵,极大地化简船传动链,大幅减少造船的投资,提高船的航速、推进效率及机动性、适航性,收到长期节能的良好效果,为现代海上高速交通服务,为提高国防实力服务,因为我是退伍军人,一天也没忘记国防!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都要实际试验。

Claims (6)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大流量泵应用于高速船中:达泵喷气垫升,形成船底气垫,船上浮后,再以泵喷水推进,形成尾部极强大的射流,使船介于航空飞行器与传统船之间高速前进;当改变泵储气罐的用途,进水使船体浅潜,可隐蔽前进;全力喷气还可上岸;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泵,比立式泵,更适船中安装;有水泵与气泵结构相同,反转即可改用;供水泵时,吸口在下侧正中向船底,垂直吸进海水,方便适船上安装;供气泵用时,吸气口在上方,又向船下方送气,经储罐降压供气垫用;本卧式泵的结构是:在水平配置的二平行传动轴上,装有多对相互啮合传动的本双圆弧齿轮,齿外是分泵壳,壳间用“串隔板”成整体;呈卧式串联,区别于“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单一立式泵壳;在整体壳外,再加呈悬臂的“端盖轴承座”,内置轴承、密封件,即可达到以传动轴驱动本泵;齿轮端面有组合密封;齿啮合面能加入润滑油;壳外有冷却液夹套;轴承组用油循环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大流量泵,在船上安装使用的特征在于:船中安装本泵为气泵,形成船气垫;船中安装本泵为水泵,供喷水推进;当所用于储气的罐进水,船可浅潜前进;多台气泵,除供气垫外,可分流供向船后喷气,可提航速,船也可上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双圆弧大流量齿轮轮泵,其泵的特征在于: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泵的结构:在两根水平配置的平行传动轴上,装有多对相互啮合传动的本双圆弧齿轮,齿轮外是分泵壳,属卧式,它区别于“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专利申请号2008100901799的立式单一泵壳,是配置创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大流量泵,其泵壳的特征在于:多分泵卧式串联装,各分泵的结构相同,用螺栓联成一个整体,在整体的端面,再加悬臂的“端盖轴承座”,内置轴承、密封件;多级泵,比单级仅增中间级的泵壳、齿轮、中隔板及相应加长轴的长度。将“端盖轴承座”从“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原先在单一泵壳内配置,分离出来呈悬臂,是配置创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大流量泵,其齿轮的特征在于:齿轮借减少齿数,增大模数及高转速,来提高泵的流量,当多级分泵流体输出并联,达合并达大流量;齿轮用新型塑料具自润滑性;用于气泵时,齿面能加入润滑油;壳外有冷却夹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多级双圆弧齿轮轮大流量泵,其轴承的特征在于:用组合轴承,通过油循环润滑,提高轴承的寿命和极限转速。
CN2009101732167A 2009-09-11 2009-09-11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Pending CN103085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32167A CN103085957A (zh) 2009-09-11 2009-09-11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32167A CN103085957A (zh) 2009-09-11 2009-09-11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5957A true CN103085957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199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32167A Pending CN103085957A (zh) 2009-09-11 2009-09-11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59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1741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泵体和泵盖适用到不同流量规格机油泵上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8130A (en) * 1992-03-31 1995-01-03 Shimadzu Corporation Tandem type gear pump having an integral inner middle partition wall
CN2217123Y (zh) * 1994-11-10 1996-01-10 青州液压件厂 一种三联齿轮泵
CN1157600A (zh) * 1994-08-13 1997-08-20 约瑟夫·比克有限公司施奥泰尔船厂 喷水推进装置
JP2002161870A (ja) * 2000-11-24 2002-06-07 Shimadzu Corp 多連歯車ポンプ
CN101067417A (zh) * 2007-03-21 2007-11-07 赵明 多级双圆弧齿轮高压大流量泵
CN101251107A (zh) * 2008-04-05 2008-08-27 赵明 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
CN101323359A (zh) * 2007-06-14 2008-12-17 赵明 泵喷水推进双水翼浅潜水航母
CN101337583A (zh) * 2007-07-04 2009-01-07 赵明 能浅潜水的地效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8130A (en) * 1992-03-31 1995-01-03 Shimadzu Corporation Tandem type gear pump having an integral inner middle partition wall
CN1157600A (zh) * 1994-08-13 1997-08-20 约瑟夫·比克有限公司施奥泰尔船厂 喷水推进装置
CN2217123Y (zh) * 1994-11-10 1996-01-10 青州液压件厂 一种三联齿轮泵
JP2002161870A (ja) * 2000-11-24 2002-06-07 Shimadzu Corp 多連歯車ポンプ
CN101067417A (zh) * 2007-03-21 2007-11-07 赵明 多级双圆弧齿轮高压大流量泵
CN101323359A (zh) * 2007-06-14 2008-12-17 赵明 泵喷水推进双水翼浅潜水航母
CN101337583A (zh) * 2007-07-04 2009-01-07 赵明 能浅潜水的地效飞行器
CN101251107A (zh) * 2008-04-05 2008-08-27 赵明 多级内串联双重增压双圆弧齿轮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1741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泵体和泵盖适用到不同流量规格机油泵上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4908A (zh) 五元组合船用泵喷水推进器系统
CN102486169B (zh) 船用高效轴流螺杆组合泵
CN209080133U (zh) 一种带有变速装置喷水推进器
CN212172505U (zh) 一种气体减阻支撑的对转式电力推进器
CN104859820A (zh) 两级涵道式船用螺旋桨
CN105035289A (zh) 全回转串联涵道式船用螺旋桨
CN2832659Y (zh) 组合式侧向推进器
CN104608897A (zh) 一种船用喷水式推进器
CN102849197A (zh) 泵喷推进器及包括其的船舶
CN102795325A (zh) 船用喷水推进装置
CN205602066U (zh) 超小型减摇鳍
CN101314405A (zh) 多级双圆弧齿轮泵用于舰船喷水推进器
CN109178268A (zh) 一种外驱动式船用推进系统
CN103085957A (zh) 卧式双圆弧齿轮轮泵用于高速船
CN202046433U (zh) 小型充油全偏转矢量螺旋桨推进器
CN211731774U (zh) 一种用于油润滑轴系的可调桨桨毂
CN103287560B (zh) 一种涡桨反转增压喷水推进器
CN110562421A (zh) 涵道式螺旋滚筒推进器及侧向控制阀系统
CN103528790A (zh) 船模槽道式推进装置
CN201737150U (zh) 推拉杆式可调桨
CN101205851A (zh) 燃烧喷射发动机
CN201407287Y (zh) 船用液压联轴器和配油器的组合结构
CN107521649A (zh) 船舶对转桨推进装置整机结构
CN209510395U (zh) 一种用于可倒车涡轮鼓风损失试验的悬臂式转子
Stan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GEAR PU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