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1283B -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1283B
CN103081283B CN201180042115.1A CN201180042115A CN103081283B CN 103081283 B CN103081283 B CN 103081283B CN 201180042115 A CN201180042115 A CN 201180042115A CN 103081283 B CN103081283 B CN 103081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side terminal
terminal
maintaining part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1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1283A (zh
Inventor
酒井守
冈村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81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1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1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1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28End pieces consisting of a ferrule or sleeve
    • H01R11/281End pieces consisting of a ferrule or sleeve for connections to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异物去除结构,其设置有插入孔、电池侧端子以及推出部。插入孔设置在电池组中,沿电池组的附接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充电器侧端子能够进入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中。电池侧端子设置在插入孔中,并且当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时与从开口进入插入孔的充电器侧端子相接触。推出部设置在比电池组中的开口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具有与附接方向相交的表面。该异物去除结构构造成使得推出部位于如下区域:即,当电池侧端子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与充电器侧端子接触时,该区域向比充电器侧端子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偏移。

Description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于2010年8月31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公告2010-194344号的优先权,并且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池组以及充电器,电池组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该充电器,并且涉及一种用于对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的异物进行去除的异物去除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充电器设置有滑动盖,该滑动盖覆盖了充电端子的上表面侧,以防止异物粘附到充电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的专利申请公告2004-14736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存在难以仅通过滑动盖来防止异物粘附到充电端子的情况。如果异物粘附到充电端子,则在将电池组附接至充电器之前必须将异物去除。
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物去除结构,该异物去除结构即使在异物粘附到充电侧端子的情况下仍能够容易地去除异物。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粘附充电器的充电器侧端子的异物进行去除的异物去除结构,其中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池组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该充电器。该异物去除结构包括插入孔、电池组侧端子以及推出部。插入孔设置在电池组中,沿着电池组的附接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充电器侧端子能够进入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插入孔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上。电池侧端子设置在插入孔中,并且当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时,电池侧端子将与从开口进入插入口的充电器侧端子相接触。推出部设置在比电池组中的开口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具有与附接方向相交的表面。该异物去除结构构造成使得推出部定位在如下区域处:即,当电池侧端子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与充电器侧端子接触时,该区域向比充电器侧端子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偏移。
在本发明中,当电池组在异物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的情况下附接到充电器时,推出部在电池侧端子与充电器侧端子接触之前与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的异物相接触。因而,如果电池组前进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则异物会响应这种前进而由推出部推动,并且推出到从充电器侧端子偏移的区域。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将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时,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的异物被推出部推出到从充电器侧端子偏移的区域,因此即使在异物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的情况下仍能够容易地去除异物。
另外,从推出部的表面至电池侧端子的尺寸可以大于充电器侧端子中与附接方向平行的区域的尺寸。
另外,充电器侧端子可以从充电器的基部表面沿与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推出部可以具有从电池组的外壁表面沿与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形状。此外,当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时,电池组的外壁表面与充电器的基部表面彼此相对,并且推出部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可以定位成比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更靠近基部表面侧。
另外,异物去除结构可以包括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持部,该保持部相对于充电器侧端子定位在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从基部表面沿与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突出以保持充电器侧端子。保持部高度可等于或小于端子高度,所述保持部高度为从基部表面至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所述端子高度为从基部表面至充电器侧
端子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
替代性地,保持部中的充电器侧端子侧上的保持部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充电器侧端子中的保持部侧上的端子高度。另外,在保持部的充电器侧端子侧上可以设置有渐缩表面。在该渐缩表面中,保持部高度可以随着从充电器侧端子至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另外,插入孔可以具有一对侧壁部,所述一对侧壁部设置成在电池侧端子两侧彼此相对并且从开口延伸到附接方向上的向后侧。另外,推出部可以设置在与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一个对应的区域处。
另外,推出部可以构造为从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一个延伸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的突条。
另外,保持部可以设置在从与推出部对应的区域偏移的位置处。
充电器侧端子和电池侧端子可以是包括由例如充电端子和通信端子的任何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外部视图。
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外观,其中图2A为整个充电器的立体图,而图2B为充电器的充电器侧端子的放大立体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其中图3A为整个电池组的立体图,而图3B为电池组的推出部等的放大立体图。
图4A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的情况下充电器侧端子和推出部的截面图。
图4B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充电器侧端子的侧视图。
图5的说明图示出了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的状态。
图6的说明图示出了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的状态。
图7的说明图示出了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的状态。
图8A至图8D的图示出了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的异物被去除的状态。
图9A和图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其中图9A为整个电池组的立体图,而图9B为电池组的推出部等的放大立体图。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外观,其中图10A为整个充电器的立体图,而图10B为充电器的充电器侧端子的放大立体图。
图11的说明图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的状态。
图12A和图12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电器侧端子的侧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部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工具,2手柄部,3工具本体部,10电池组,11附接部,12插入孔,12A开口,12B侧壁部,13充电端子,13A通信端子,14推出部,14A前端表面,15盖,20充电器,21附接部,22充电端子,23通信端子,24盖,25保持部,25A间隙,25B渐缩表面,40异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异物去除结构应用于电池组和充电器,所述电池组和充电器用于诸如电动螺丝刀和电动钻之类的电动工具。
(第一实施方式)
1.电池组和充电器的概述
如图1中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工具1设置有用于操作者抓握的手柄部2以及设置在手柄部2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上的工具本体部3。电动马达(未图示)容纳在工具本体部3中。
向电动工具1供应电力的电池组10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手柄部2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电池组10能够通过沿与手柄部2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移动而与电动工具1附接或分离。
如图2A中所示,用于为电池组10充电的充电器20设置有附接部21,电池组10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该附接部21。附接部21设置有向电池组10供应电力的一对金属充电端子22。
指定了图2A中所描述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以便于以下描述。在实际使用情况中,这些方向不必局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向。
在一对充电端子22中,附图中的右侧充电端子22为正(+)极端子,而附图中的左侧充电端子22为负(-)极端子。设置在一对充电端子22之间的多个通信端子23为用于在电池组10与充电器20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端子。除非下文中另有说明,否则充电端子22意在表示一对充电端子22。
2.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如图3A中所示,在立方体状电池组10的上表面部上设置有电池组10的附接部11。通过将附接部11附接到充电器20或电动工具1(手柄部2),电池组10电连接到充电器20或电动工具1。
这里,指定了图3A中所描述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以便于以下描述。在实际使用情况中,这些方向不必局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向。
另外,当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时,充电器20的附接部21与电池组10的附接部11彼此相对。因而,例如,如图2A中所示,当充电器20的附接部21位于充电器20的上表面侧时,电池组10的附接部11如图4A中所示面向下。
这里,为方便理解,指定图4A中所描述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以便于与图2A和图3A中所描述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对应。在实际使用情况中,这些方向不必局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向。
然后,如图3A中所示,在电池组10的附接部11中,设置有沿着电池组10的附接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图3A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插入孔12。在这些插入孔1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图3A中所示的前侧)处,设置有充电端子22和通信端子23(在下文中,这些端子被统称为“充电器侧端子22、23”)能够进入的开口12A(见图3B)。
另外,金属充电端子13或金属通信端子13A设置在各个插入孔12中。充电端子13为接触充电端子22的端子,充电端子22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时从开口12A进入插入孔12。通信端子13A为接触通信端子23的端子,通信端子23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时从开口12A进入插入孔12。
如图3B中所示,每个插入孔12在与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图3B中的左右方向)上均为由在充电端子13或通信端子13A两侧彼此面对的一对侧壁部12B形成的凹槽。每个侧壁部12B从开口12A延伸到附接方向上的向后侧(图3A中的后侧)。每个充电端子13和通信端子13A(在下文中,这些端子被统称为“电池侧端子13、13A”)均由对应的一对侧壁部12B保护。
即,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中,由于电池侧端子13、13A设置在插入孔12中,因此施加到电池组10的外力由侧壁部12B接受。因此,能够抑制外力直接施加到电池侧端子13、13A。即使电池组10被粗暴地对待,仍能够阻止电池侧端子13、13A被损坏。
在比电池组10的附接部11中的开口12A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即,在比开口12A更向前的前侧上,设置有多个推出部14,所述多个推出部14各自具有与附接方向正交的平面14A(前端表面14A)。推出部14和侧壁部12B由诸如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与盖15一体成型。
另外,推出部14形成为突条。更具体地,各个推出部14从构成附接部11的盖15处沿与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图3B中的上下方向)突出,并且从与侧壁部12B对应的区域延伸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
另外,如图2B中所示,各个充电器侧端子22、23均从构成附接部21的、由树脂制成的盖24处沿与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B中的上下方向)突出,并且构造成沿附接方向延伸的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描述,充电器侧端子22、23构造成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充电器侧端子22、23可以构造成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的尺寸。
因此,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的情况下,电池组10的盖15(附接部11)与充电器20的盖24(附接部21)彼此相对。此外,如图4A中所示,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的情况下,推出部14从盖15向充电器20的盖24侧突出,同时充电器侧端子22、23(图4中仅示出了充电端子22)从盖24向电池组10的盖15侧突出。
由于从推出部14的前端表面14A至电池侧端子13、13A的长度L1被设定成大于充电器侧端子22、23中与附接方向平行的区域的长度L2,因此当电池侧端子13、13A中的沿附接方向的向前侧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相接触时,推出部14的前端表面14A位于比充电器侧端子22、23更向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图4A中的前侧)偏移的区域。
另外,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的情况下,推出部14的长度L3设定成如下长度:即,该长度使得推出部14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14B定位在比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图4A中仅示出了充电端子22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22A)更低的一侧(盖24侧)处。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出部14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搭接长度L4设定成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长度L5的大约20%或更多。然而,搭接长度L4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长度,而是可以以任意方式设定。
如图2B中所示,充电器侧端子22、23通过嵌件成型或类似方式紧固到盖24,并且由设置在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图2B中的前端侧)上的多个保持部25保持。这些保持部25从盖24沿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突出并且形成为与盖24一体成型的块。
另外,各个保持部25与各个充电器侧端子22、23对应地设置。在保持部25中的每个保持部之间均设置有推出部14能够从中穿过的间隙25A(见图7)。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保持部25保持各个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前端部侧,并且设置在从与推出部14对应的区域偏移的位置处,以避免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时与推出部14干涉。
保持部25形成为当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时覆盖充电器侧端子22、23以及电池组10的开口12A。因此,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的情况下,无法从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间隙25A)接触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和电池组侧端子13、13A。
如图4B中所示,保持部25中的充电器侧端子22、23侧上的保持部高度h1等于或小于充电器侧端子22、23(图4B中仅示出了充电端子22)中的保持部25侧上的端子高度L5。在保持部25中的充电器侧端子22、23侧上,设置有渐缩表面25B,在该渐缩表面25中,保持部高度h2随着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至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图4B中的前侧)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这里,保持部高度指从盖24至保持部25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端子高度指从盖24至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
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出部14设置在比电池组10中的开口12A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因而,如在图5、图6和图7中顺序地示出的,当进行电池组10至充电器20的附接时,推出部14的前端面14A向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移动。
因此,如果电池组10在异物40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附接到充电器20(见图8A和图8B),则推出部14在电池侧端子13、13A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接触之前就开始与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异物40相接触。因此,如图8C和图8D中所示,当电池组10朝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前进时,异物40会响应这种前进而由推出部14推动,并且被推出至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偏移的区域。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时,推出部14将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异物40推出至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偏移的区域。因而,即使异物40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仍可以容易地去除异物40。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25由属于电绝缘材料的树脂制成。因而,如果异物40被至少移动到保持部25,则能够预防由于异物40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而造成的电气故障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器侧端子22、23呈从充电器20的盖24沿与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形式,并且推出部14呈从电池组10的盖15沿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突出的形式。此外,在电池组10附接到充电器20的情况下,如图4A中所示,推出部14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14B定位成比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更靠近盖24侧。因而,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异物40能够被可靠地移动到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偏移的区域(见图8D)。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中所示,渐缩表面25B设置在保持部25的充电器侧端子22、23侧上,在渐缩表面25B中,保持部高度h2随着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至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因而,在保持部25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之间不存在阶梯状台阶。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异物40能够被可靠地移动到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偏移的区域(见图8D)。
4.创造性特征与实施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1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电池组的外壁表面的示例,盖24对应于本发明的充电器的基部表面的示例,充电端子22和通信端子2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充电器侧端子的示例,以及充电端子13和通信端子13A对应于本发明的电池侧端子的示例。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出部14通过将侧壁部12B的一部分延伸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而形成,如图9A和图9B中所示。
另外,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充电器20,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能够附接到该充电器20。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要被附接到充电器20的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2A和图12B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25的保持部高度h1设定成等于或小于充电器侧端子22、23(图12A和图12B中仅示出充电端子22)中的保持部25侧上的端子高度L5。
在图12B中,当保持部高度h1设定成等于或小于端子高度L5时,设置有渐缩表面25C,在该渐缩表面25C中,保持部高度h2随着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至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图12B中的前侧)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粘附到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异物40移动到从充电器侧端子22、23偏移的区域。另外,由推出部14移动到保持部25的异物40能够被容易地移动到保持部25的外侧。
(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推出部14形成为从开口12A到前端表面14A连续的突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中所示,推出部14由具有与附接方向相交的表面14A的突起形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推出部14可以是圆柱状突起或棱柱状突起中的任一个。
(其他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渐缩表面25B仅设置在充电器侧端子22、23侧。本发明不限于此。保持部25的突出方向上的整个末端部都可以形成为渐缩表面25B。
另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已经在充电器20的附接部21位于上表面侧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充电器侧端子22、23形成为带板状,并且电池侧端子13、13A定形成夹住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板表面。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相反地,电池侧端子13、13A可以为带板状,而充电器侧端子22、23可以定形成夹住电池侧端子13、13A的板表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由树脂制成的保持部25。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废除保持部25或者可以将保持部25的宽度减小至与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厚度同等的水平。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孔12为凹槽的形式,其在图3A中的上侧敞开。本发明不限于此。插入孔12可以是从开口12A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后侧的孔。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充电器侧端子22、23形成从保持部25延伸到插入方向上的后侧的杆状并且由保持部25支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上侧在充电器20中敞开。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在充电器侧端子22、23的上侧上设置诸如盖之类的覆盖构件。
另外,在本发明满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意义的时候,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异物去除结构,所述异物去除结构用于去除粘附到充电器的充电器侧端子的异物,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池组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充电器,所述异物去除结构包括:
插入孔,所述插入孔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中,沿着所述电池组的附接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所述充电器侧端子能够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插入孔的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上,
电池侧端子,所述电池侧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入孔中,并且当所述电池组附接到所述充电器时,所述电池侧端子将与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相接触,以及
推出部,所述推出部设置在比所述电池组中的所述开口更向前的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具有与所述附接方向相交的表面,
所述异物去除结构构造成使得所述推出部定位在如下区域:即,当所述电池侧端子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相接触时,所述区域向比所述充电器侧端子更向前的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其中,
从所述推出部的所述表面至所述电池侧端子的尺寸大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中的与所述附接方向平行的区域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其中,
所述充电器侧端子从所述充电器的基部表面沿与所述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
所述推出部具有从所述电池组的外壁表面沿与所述附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形状,
当所述电池组附接到所述充电器时,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外壁表面与所述充电器的所述基部表面彼此相对,并且所述推出部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定位成比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更靠近所述基部表面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还包括: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由电绝缘材料制成,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定位在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从所述基部表面沿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突出以保持所述充电器侧端子,其中,
保持部高度等于或小于端子高度,所述保持部高度为从所述基部表面至所述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所述端子高度为从所述基部表面至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还包括: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由电绝缘材料制成,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定位在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从所述基部表面沿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突出以保持所述充电器侧端子,其中,
所述保持部中的所述充电器侧端子侧上的保持部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中的所述保持部侧上的端子高度,
在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充电器侧端子侧上设置有渐缩表面,在所述渐缩表面中,所述保持部高度随着从所述充电器侧端子至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所述保持部高度为从所述基部表面至所述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以及
所述端子高度为从所述基部表面至所述充电器侧端子的突出方向上的末端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其中,
所述插入孔具有一对侧壁部,所述一对侧壁部设置成在所述电池侧端子的两侧彼此相对并且从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后侧,以及
所述推出部设置在与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一个对应的区域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其中,
所述推出部构造为从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一个延伸到所述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的突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物去除结构,其中,
所述保持部设置在从与所述推出部对应的区域偏移的位置处。
CN201180042115.1A 2010-08-31 2011-08-31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Active CN103081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4344 2010-08-31
JP2010-194344 2010-08-31
PCT/JP2011/069771 WO2012029850A1 (ja) 2010-08-31 2011-08-31 充電器用の異物除去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1283A CN103081283A (zh) 2013-05-01
CN103081283B true CN103081283B (zh) 2015-07-15

Family

ID=45772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115.1A Active CN103081283B (zh) 2010-08-31 2011-08-31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28272B2 (zh)
EP (1) EP2613419B1 (zh)
JP (1) JP5734298B2 (zh)
CN (1) CN103081283B (zh)
RU (1) RU2013114363A (zh)
WO (1) WO2012029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283B (zh) * 2010-08-31 2015-07-15 株式会社牧田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JP2013242992A (ja) * 2012-05-18 2013-12-05 Makita Corp 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充電式電気機器システム
USD743330S1 (en) * 2013-05-31 2015-11-17 Chevron (Hk) Limited Charger
FR3010242B1 (fr) * 2013-08-27 2015-10-02 Virax Sa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d'une sourc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a un appareil electrique, appareil electrique et procede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correspondants
USD711314S1 (en) 2013-12-13 2014-08-19 Techtronic Outdoor Products Technology Limited Charger
USD754510S1 (en) * 2013-12-13 2016-04-26 Techtronic Outdoor Products Technology Limited Interface of a power tool
JP6215088B2 (ja) * 2014-03-03 2017-10-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JP6537856B2 (ja) * 2015-03-13 2019-07-0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給電装置及び電子装置システム
JP6191795B1 (ja) * 2017-02-10 2017-09-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及び接続機器
US20200212414A1 (en) * 2017-08-03 2020-07-02 Koki Holdings Co., Ltd. Electric device
USD892585S1 (en) * 2018-12-21 2020-08-11 Harbor Freight Tools Usa, Inc. Power tool
TWI749816B (zh) * 2020-10-16 2021-12-11 朝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電動工具之公母合一端子及轉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4620B2 (en) * 2002-07-25 2005-08-0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battery charger, electrical system and method of charging a battery
EP1780818A2 (en) * 2005-10-31 2007-05-02 Black & Decker, Inc. Battery pack charger and terminal block arrangements for cordless power tool system
CN101512794A (zh) * 2006-09-07 2009-08-1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和使用该电池组件的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9012B2 (ja) * 1997-06-04 2007-09-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装着装置及び装着システム
JP3173438B2 (ja) 1997-06-04 2001-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及び装着装置
US6057608A (en) * 1998-08-13 2000-05-02 Black & Decker Inc. Cordless power tool system
JP3553835B2 (ja) 1999-10-26 2004-08-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充電器
JP2004147360A (ja) 2002-10-21 2004-05-20 Makita Corp 充電器
JP4212525B2 (ja) * 2004-08-04 2009-01-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AU2007349106C1 (en) * 2007-03-14 2012-11-08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dust cover
JP4569782B2 (ja) * 2007-03-19 2010-10-2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充電器
CN103081283B (zh) * 2010-08-31 2015-07-15 株式会社牧田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USD714722S1 (en) * 2012-03-30 2014-10-07 Techtronic Outdoor Products Technology Limited Tool battery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4620B2 (en) * 2002-07-25 2005-08-0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battery charger, electrical system and method of charging a battery
EP1780818A2 (en) * 2005-10-31 2007-05-02 Black & Decker, Inc. Battery pack charger and terminal block arrangements for cordless power tool system
CN101512794A (zh) * 2006-09-07 2009-08-1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和使用该电池组件的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13419A1 (en) 2013-07-10
CN103081283A (zh) 2013-05-01
RU2013114363A (ru) 2014-10-10
WO2012029850A1 (ja) 2012-03-08
US20130154565A1 (en) 2013-06-20
JP5734298B2 (ja) 2015-06-17
JPWO2012029850A1 (ja) 2013-10-31
US9028272B2 (en) 2015-05-12
EP2613419B1 (en) 2019-01-16
EP2613419A4 (en)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1283B (zh)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USRE43522E1 (en) Male and female connection structure
EP3120977B1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 battery pack
CN101512794B (zh) 电池组件和使用该电池组件的电动工具
DE102015002313B4 (de) Batterieladegeräte
CN103229365B (zh) 防水连接器
US20130052854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terminal retainer
US7445475B2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JP2010114013A (ja) コネクタ
CN101241981A (zh) 电池装置
CN104241920A (zh) 连接器
US10727625B2 (en) Wiring module
CN1848349B (zh) 保险丝盒
EP1233476B1 (en)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engaging arm
US7500860B2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including rotation restricting portion
CN100377440C (zh) 连接器主体部件及包括该连接器主体部件的连接器
KR10061998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리셉터클용 공용플러그, 이를 구비한충전기 및 데이타 케이블
US20200321725A1 (en) Connector
CN202384539U (zh) 电连接器
CN112771730B (zh) 公连接器和具有该公连接器的收容装置
CN202308606U (zh)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CN210006967U (zh) 一种插头
CN201966366U (zh) 一种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JP4268154B2 (ja) コネクタ
KR200288184Y1 (ko) 휴대폰 접속구마개의 보관구조를 갖는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