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8606U -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8606U
CN202308606U CN2011203406786U CN201120340678U CN202308606U CN 202308606 U CN202308606 U CN 202308606U CN 2011203406786 U CN2011203406786 U CN 2011203406786U CN 201120340678 U CN201120340678 U CN 201120340678U CN 202308606 U CN202308606 U CN 202308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lug
buckling parts
storage tank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406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居学
林文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406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8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8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86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包括:一连接器及一插头,该连接器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与一第二容置槽,且该第一容置槽内的底部延伸地设有具有多个通孔与一第一扣合部的一端子包覆体;连接器还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其中该多个第一端子的一第一端分别地穿设于该端子包覆体的该多个通孔内,并形成两舌片。该插头插入连接器主体的该第一容置槽,并通过一扣合机构的一第二扣合部卡扣于该第一扣合部,而与该连接器稳固连接;此外,插头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其中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地插入于多个通孔内,并被第一端子的该两舌片夹持住,使得连接器与插头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尤指一连接器藉由其一第一扣合部与一插头的一第二扣合部扣合,而使得该连接器稳固连接于该插头的一种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所谓的DIN连接器(Deutsches Institut Normung)是一种由德国全国标准组织所规范的连接器,自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多种不同的规格,而无论任何一种规格,一插头皆有可配合的一插座,该插头的部份,一般而言,具有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形成有至少一对准槽,以限制其配合时的角度,使接脚得以互相对准并连接。 
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1C,分别为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座正视图、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座侧视图、及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头立体图,请先看图1A,一现有连接器组合包含有一插座P100,该插座P100具有一绝缘体P110及一第一金属盖P120,该绝缘体P110以塑胶制成,并具有多个收容孔P111及三配合槽P112,在图1B,该插座P100还具有多个金属导电片P130,设置在多个收容孔P111的内侧,并自插座P100的一侧延伸出来,形成导电端P131,以跟任一电子元件电性连接;接下来请看图1C,现有连接器组合还包含有一插头P200,而该插头P200具有一第二金属盖P210及多个端子P220,其中,该第二金属盖P210上形成有三突片P211。 
当插座P100与插头P200连接时,该三突片P211分别对应配合于该三配合槽P112,让该多个端子P220能够对应插入该多个收容孔P111,并与该多个金属导电片P130接触,使插座P100得以与插头P200电性连接在一起。而该第一金属盖P120及该第二金属盖P210用于接地,以消除噪音。 
经由上述,可清楚地了解目前现有连接器组合的组成元件与其结构,并且,经由现有连接器组合的组成元件与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发现现有连接器组合具有下列的缺点: 
(1)容易脱落: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座P100与插头P200连接时,主要是靠三突片P211与三配合槽P112的配合,以及多个端子P220插置于多个收容孔P111内等,所形成的摩擦力作用来防止脱落,然而,摩擦力所能提供的强度并不强,且会随着使用时间越久而逐渐变弱,因此,当插座P100与插头P200受到大于摩擦力的一拉力时,就很容易脱落;而脱落就容易造成资料传输中断,资料遗失等等不便的情事发生。 
(2)接触不良:当多个端子P220插入多个收容孔P111内时,会挤压到金属导电片P130,使金属导电片P130变形,或被挤出收容孔P111外,因而无法与金属导电片P130接触,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 
因此,有鉴于目前现有连接器组合仍具有许多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极力加以研究创作,终于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通过一第一扣合部卡扣于一第二扣合部,使得插头与连接器组合不易脱落,同时,通过按压或扳动扳动部,使插头与连接器得以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中,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端子具有两舌片,使得第二端子被插入第一容置槽时,可被该两舌片稳固地挟持,并避免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接触不良。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提出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包括:一连接器及一插头,其中,该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主体,包括具有一第一容置槽的一第一表面及具有一第二容置槽的一第二表面,且该第一容置槽内的底部延伸地设有一 端子包覆体,其中,该端子包覆体具有多个通孔,且端子包覆体的侧边表面上形成有一第一扣合部;一座体,插入该第二容置槽而与该连接器主体结合;多个第一端子,其一第一端分别地穿设于该多个通孔内,并形成两舌片,此外,该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则自该座体的一侧穿出,用以插入一外部电路板;及一罩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 
该插头,可插入连接器主体的该第一容置槽而与该连接器组合,且还包括:一插头主体;多个第二端子,穿设于该插头主体;及一扣合机构,设置于插头主体的一侧,具有一扳动部及一第二扣合部; 
其中,当插头与连接器组合时,该扣合机构进入该第一容置槽内并位于端子包覆体的侧边表面的上,扣合机构的第二扣合部则与端子包覆体侧边表面的该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使插头得以与连接器稳固连接; 
其中,当插头与连接器组合时,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地插入于该多个通孔内,并被第一端子的该两舌片夹持住,使连接器得以与插头电性连接; 
其中,当施加一作用力至该扳动部时,扣合机构的第二扣合部则脱离端子包覆体侧边的第一扣合部,使得插头易与连接器分离。 
进一步,其中,该连接器主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还包含: 
多个第一凹槽,形成于连接器主体的两侧边表面; 
多个第二凹槽,,形成于连接器主体的底部表面; 
一第二容置槽缺口,形成于该第二容置槽的一侧;及 
两第一卡榫,分别形成于该第二容置槽相对应的两内侧面。 
进一步,其中,该第一扣合部为下列任一种形式:一凹槽及一卡榫。 
进一步,其中,该第一扣合部的为凹槽,该第二扣合部的为卡榫,并与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 
进一步,其中,该第一扣合部的为卡榫,该第二扣合部的为凹槽,并与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 
进一步,其中,该座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两第二卡榫形成 于相对应的两侧,当座体经由该第二容置槽缺口插入该第二容置槽时,该两第二卡榫与该两第一卡榫相互卡扣,使座体与连接器主体稳固结合。 
进一步,其中,该多个第一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其中,该两舌片分别具有一弯折,当该第二端子插入通孔时,两舌片与第二端子紧密接触。 
进一步,其中,该罩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并还包含: 
一罩体主体; 
多个定位件,形成于该罩体主体的相对的两侧; 
一罩体开口,形成于该罩体主体的一侧,并垂直于该复数个定位件; 
至少一插入件,用以插入一外部电路板上的插孔; 
其中,当罩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时,该多个定位件分别定位于该多个第一凹槽的内; 
其中,当罩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时,该罩体开口对应于该第一表面。 
进一步,其中,该扳动部具有粗糙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不易脱落:在本实用新型中,扣合机构23的第二扣合部232与端子包覆体115侧边表面的该第一扣合部1152相互卡扣,使插头2得以与连接器1稳固连接,如此,相较于习用技术使用突片及端子的方式来防止插头自连接器脱落,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二扣合部与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的方式更可有效地将插头稳固于连接器之内;另外,要将插头自连接器取下,只须施与一作用力于插头的扳动部231,即可轻易地将插头自连接器拔出。 
2.避免接触不良:在本创作之中,该第一端子的一端具有两舌片133,如此,当第二端子22插入于通孔1151内时,第一端子的两舌片133可夹持第二端子22,使得连接器1与插头2电性连接,而不会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座正视图; 
图1B为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座侧视图; 
图1C为现有连接器组合的插头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的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的正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的后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的剖面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正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侧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上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与连接器组合的侧视剖面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扣合部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与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连接器 
11:连接器主体 
111:第一表面 
112:第一容置槽 
113:第二表面 
114:第二容置槽 
115:端子包覆体 
1151:通孔 
1152:第一扣合部 
116:第一凹槽 
117:第二凹槽 
118:第二容置槽缺口 
119:第一卡榫 
12:座体 
121:第二卡榫 
13:第一端子 
131:第一端 
132:第二端 
133:舌片 
1331:弯折 
14:罩体 
141:罩体主体 
142:定位件 
143:罩体开口 
144:插入件 
2:插头 
21:插头主体 
22:第二端子 
23:扣合机构 
231:扳动部 
232:第二扣合部 
P100:插座 
P110:绝缘体 
P111:收容孔 
P112:配合槽 
P120:第一金属盖 
P130:金属导电片 
P131:导电端 
P200:插头 
P210:第二金属盖 
P211:突片 
P220: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以下将配合图示,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首先,介绍本实用新型主要构成的元件,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的分解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由一连接器1及一插头2组合而成,该连接器1包括一连接器主体11、一座体12、多个第一端子13、及一罩体14;其中,该连接器主体11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其一第一表面111形成一第一容置槽112,并于该第一容置槽112内的底部延伸地设有一端子包覆体115,其中,该端子包覆体115具有多个通孔1151,且端子包覆体115的侧边表面上则形成一第一扣合部1152;该座体12同样由绝缘材料制成,插入于该连接器主体11,且具有两第二卡榫121形成于相对应的两侧;该多个第一端子13由导电材料制成,且其一第一端131分别地穿设于该多个通孔1151内,并形成相对应且具有弹性的两舌片133,而第一端子13的一第二端132则自该座体12的一侧穿出,用以插入一外部电路板;而该罩体14则用于覆盖于连接器主体11。 
介绍了主要元件,接下来就介绍各元件的细部结构,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元件,请参考图3A至图3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的正视图、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主体的后视图、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主体的剖面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主体11还包括一第二表面113、一第二容置槽114、多个第一凹槽116、多个第二凹槽117、一第二容置槽缺口118、及两第一卡榫119,其中,该第二表面113为相对于第一表面111;该第二容置槽114形成于第二表面113;该多个第一凹槽116,垂直于第一表面111,形成于连接器主体11相对应的两侧;多个第二凹槽117,垂直于第一表面111及该 多个第一凹槽116,而形成于连接器主体11的一侧;一第二容置槽缺口118,形成于该第二容置槽114的一侧;而该两第一卡榫119分别形成于第二容置槽114相对应的两内壁面。 
请继续参考图3A至图3D,并同时参考图2,当座体12具有两第二卡榫121形成于相对应的两侧,并经由该第二容置槽缺口118插入于第二容置槽114,其中,该两第二卡榫121与该两第一卡榫117相互卡扣,使座体12与连接器主体11稳固结合;当连接器1设置于一外部电路板时,该两第二凹槽118用于使连接器1定位于外部电路板。 
请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的立体图,并同时参考图2,其中,第一端子13呈现L形,第一端131的断面呈现倒U形,该两舌片133则自第一端131的一端延伸,且分别各具有一弯折1331,该弯折1331使得两舌片133彼此靠近,甚至接触在一起。 
请参考图5A及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正视图及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侧视图,其中,该罩体14由导电材料制成,并还包含:一罩体主体141;多个定位件142,形成于该罩体主体141的相对应的两侧;一罩体开口143,形成于该罩体主体141的一侧,并垂直于该多个定位件142;至少一插入件144,用以插入一外部电路板上的插孔。 
请继续参考图5A及图5B,同时,请参考图2及图3D,其中,当罩体14覆盖于连接器主体11时,该多个定位件141分别定位于该多个第一凹槽116之内;该开口143对应于该第一表面111,使得插头2经过开口143而与连接器1组合。 
以上已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构造,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插头的结构,请参阅图6A及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正视图,及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上视图,该插头2,可插入连接器主体11的该第一容置槽112而与该连接器1组合,其中,该插头2包括:一插头主体21;多个第二端子22,穿设于该插头主体21;及一扣合机构23,设置于插头主体21的一侧,具有一扳动部231及一第二扣合部232。 
请继续参阅图6A及图6B,并同时参阅图2、图3C及图4,当插头2与连接器1组合时,该多个第二端子22分别插入多个通孔1151中, 且与该两舌片133紧密接触,使得连接器1与插头2电性连接;在图3C中,本实用新型在多个通孔1151的一端形成导角,可便于引导多个第二端子22插入多个通孔1151;该扳动部231为了便于按压或扳动,形成有粗糙表面。 
本实用新型主要为一种DIN连接器,故,该多个通孔1151、该多个第一端子13、及该多个第二端子22的排列及形状符合德国全国标准组织所规范的DIN连接器(Deutsches Institut Normung)。 
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扣合的一实施方式,请参考图7A,为本实用新型插头与连接器组合的侧视剖面图,其中,当该插头2与连接器1组合时,该扣合机构23进入该第一容置槽112内并位于端子包覆体115的侧边表面之上,扣合机构23的第二扣合部232则与端子包覆体115侧边表面的该第一扣合部1152相互卡扣,使得插头2与连接器1稳固连接。 
当插头2与连接器1要分离时,请参阅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扣合部的侧视剖面图,其中,扳动部231受到一作用力时,扣合机构23的第二扣合部232则脱离端子包覆体115侧边的第一扣合部1152,使得插头2可易与连接器1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与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则请参考图8,其中,当插头2与连接器1组合在一起时,扣合机构23在插头2的一侧,以便于按压;多个第二端132自连接器1的一侧穿出,以便与任一电路板以焊接或插入的方式电性连接;而该插入件144则用于插入该电路板上的插孔,以将连接器1固定于电路板。 
上述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的可行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说明。实际上,通过改变第一扣合部1152与第二扣合部232的结构设计,即可轻易地得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的另一可行实施例;如图7A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第一扣合部1152的形式为凹槽,第二扣合部232的形式为卡榫,并得以与第一扣合部1152相互卡扣,而当第一扣合部1152的形式为 卡榫时,第二扣合部232的形式为凹槽,同样得以与第一扣合部1152相互卡扣。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主体,包括具有一第一容置槽的一第一表面及具有一第二容置槽的一第二表面,且该第一容置槽内的底部延伸地设有一端子包覆体,其中,该端子包覆体具有多个通孔,且端子包覆体的侧边表面上形成有一第一扣合部;
一座体,插入该第二容置槽而与该连接器主体结合;
多个第一端子,其一第一端分别地穿设于该多个通孔内,并形成两舌片,此外,该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则自该座体的一侧穿出,用以插入一外部电路板;及
一罩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及
一插头,可插入连接器主体的该第一容置槽而与该连接器组合,该插头包括:
一插头主体;
多个第二端子,穿设于该插头主体;及
一扣合机构,设置于插头主体的一侧,具有一扳动部及一第二扣合部;
其中,当插头与连接器组合时,该扣合机构进入该第一容置槽内并位于端子包覆体的侧边表面之上,扣合机构的第二扣合部则与端子包覆体侧边表面的该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使插头得以与连接器稳固连接;
其中,当插头与连接器组合时,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地插入于该多个通孔内,而与第一端子的该两舌片紧密接触,使连接器得以与插头电性连接;
其中,当施加一作用力至该扳动部时,扣合机构的第二扣合部则脱离端子包覆体侧边的第一扣合部,使得插头易与连接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器主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还包含:
多个第一凹槽,形成于连接器主体的两侧边表面;
多个第二凹槽,,形成于连接器主体的底部表面;
一第二容置槽缺口,形成于该第二容置槽的一侧;及
两第一卡榫,分别形成于该第二容置槽相对应的两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扣合部为下列任一种形式:一凹槽及一卡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扣合部的为凹槽,该第二扣合部的为卡榫,并与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扣合部的为卡榫,该第二扣合部的为凹槽,并与第一扣合部相互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两第二卡榫形成于相对应的两侧,当座体经由该第二容置槽缺口插入该第二容置槽时,该两第二卡榫与该两第一卡榫相互卡扣,使座体与连接器主体稳固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第一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舌片分别具有一弯折,当该第二端子插入通孔时,两舌片与第二端子紧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罩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并还包含:
一罩体主体;
多个定位件,形成于该罩体主体的相对的两侧;
一罩体开口,形成于该罩体主体的一侧,并垂直于该复数个定位件;
至少一插入件,用以插入一外部电路板上的插孔;
其中,当罩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时,该多个定位件分别定位于该多个第一凹槽的内;
其中,当罩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时,该罩体开口对应于该第一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扳动部具有粗糙表面。
CN2011203406786U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8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06786U CN202308606U (zh)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06786U CN202308606U (zh)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8606U true CN202308606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7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4067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8606U (zh)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8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21A (zh) * 2015-06-04 2015-09-02 袁静 一种数据线连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21A (zh) * 2015-06-04 2015-09-02 袁静 一种数据线连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58226A1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461431B1 (en) Dual contact beam terminal
CN108365404B (zh) 连接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93251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erminal with two contact parts and a solder part
US10236628B2 (en) Connector
EP194774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ody having a transverse hold-down Beam for a shroud-integrated Lock Arm
US7485016B2 (en) Female terminal with guiding piece
EP2597729B1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EP000115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624374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876543B2 (en) Connector
US80705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US88145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ing portions for an inserting component
US7963777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20180048078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 spacing component
EP2677606B1 (en) Latching structure for shielded connector
US9912088B2 (en) Micro plug connector including an anti-bending protrusion
US7351103B1 (en) Micro-serial port electric connector
CN201708298U (zh) 卡连接器
US8033874B2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ensuring reliable connection with cables
CN202308606U (zh) 一种具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组合
US9780478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CN104505661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505624B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32541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jump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