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9794A - 口部结晶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部结晶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9794A
CN103079794A CN2011800424198A CN201180042419A CN103079794A CN 103079794 A CN103079794 A CN 103079794A CN 2011800424198 A CN2011800424198 A CN 2011800424198A CN 201180042419 A CN201180042419 A CN 201180042419A CN 103079794 A CN103079794 A CN 103079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ormed products
oral area
road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9794B (zh
Inventor
土屋要一
西尾裕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79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9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2/00Producing hollow articles
    • B29D22/003Containers for packag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e.g. bottles, jars, cans, barrels,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8Ov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preforms or pari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063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changing crystall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29C2035/082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IR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73Grippers
    • B29C49/42075Grippers with pivoting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73Grippers
    • B29C49/42085Grippers holding inside the ne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8Ov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preforms or parisons
    • B29C49/685Rotating the preform in relation to he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41Crystal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将口径较大的成形品的口部结晶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底盘的长边/短边比的增大、降低链等环状部件的挠曲、加快输送速度而提高生产能力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口部结晶化装置具有在俯视中为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底盘(20)、配置在底盘上的多个链轮(30~34)、和挂架在各链轮上的环状部件(35)。形成在配设环状部件的区域中的输送路(40)包括沿着长边的方向延伸、在短边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输送方向为相反的相互平行的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设有沿着至少第1~第3直线输送路配置、将口部加热的多个加热部(50)、至少沿着第4直线输送路配置、将口部冷却的冷却部(60)、在比加热部靠上游侧将成形品供给的成形品供给部(70)、和在冷却部与成形品供给部之间将成形品取出的成形品取出部(80)。

Description

口部结晶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适合于广口容器的口部结晶化装置等。
背景技术
广口容器相对于在一般的饮料容器中较多使用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那样的细口容器,口部的外径相对于躯体部的外径的比率较大,将口部外径例如为43mm以上的容器称作广口容器。广口容器由于填充物的取出较容易,所以填充物并不限定于液体,在果酱等固形物的容器中也较多使用。
特别是,高温填充的广口容器需要使口部结晶化而成为高密度、确保耐热性。
这里,提出了使成形品的口部(颈部)结晶化的装置(专利文献1、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喷吹成形前的预成形坯的颈部结晶化、特别是通过插入在加热的颈部中的冷却芯将颈部冷却、并且将从输送部件拔出的预成形坯输送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输送部件上安装遮光部件、切断来自加热器的热入射到颈部以外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许第3842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4266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2的哪个中,口部被结晶化的成形品的输送路都是在俯视矩形的底盘上、将链挂架在一个驱动链轮和一个从动链轮上、由此具有与矩形的长边平行的两条直线输送路的跑道状的输送路。加热部沿着两条直线输送路配置。
但是,口部被结晶化的成形品的口径越大,能够配置在跑道状的输送路中的成形品的数量越减少,并且由加热部加热的成形品的个数越减少,所以必须使底盘的长边变长。如果这样,则长边/短边比增大而成为细长的装置,配置多个装置的工厂内的布局变难。并且,如果长边变长,则将预成形坯输送驱动的链等环状部件的驱动-从动链轮的间隔变长,还需要挠曲防止对策等。
在专利文献1中,将冷却部配置在圆弧状输送路中,虽说在直线输送路上确保了能够配置加热部的区域,但由于必须在直线输送路中至少配置成形品供给部,所以相应地加热部的配置空间变小。
在专利文献2的图1中也同样,因成形品供给部等的存在,在直线输送路上能够配置加热部的空间变小。除此以外,与排列有细口预成形坯的专利文献1的图1相比,在排列有广口容器的专利文献2的图1中,显然处理的成形品的个数进一步减少。在不使加热区变长的情况下,只能使成形品的输送速度变慢,这样,口部结晶化的生产能力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形态,能够提供即使在将口径较大的成形品的口部结晶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底盘的长边/短边比的增大、降低链等环状部件的挠曲、能够加快输送速度而提高生产能力的口部结晶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形态,能够提供能够提高固定在环状部件上的输送部件的位置精度而平滑地进行成形品的供给的口部结晶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些形态,能够提供使由加热部加热的成形品从输送台离开而热分离、并且将从输送台离开的成形品定心的口部结晶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些形态,能够提供在通过多个加热部的加热时将芯向成形品的口部插入而防止口部的变形、并且抑制在芯的插入的状态下被加热的成形品的不希望的变形的口部结晶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些形态,能够提供能够检测从成形品供给部供给的成形品没有被准确地载置到输送部件上的供给不良、将供给不良品从输送路排除的口部结晶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外的形态,能够提供能够代替供给不良品而将新的成形品向输送路再供给的口部结晶化装置。
(1)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具有:底盘,在俯视中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多个链轮,配置在上述底盘上;环状部件,水平地挂架在上述多个链轮上;输送路,形成在配设上述环状部件的区域中,包括沿着上述长边的方向延伸、在上述短边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输送方向为相反的相互平行的第1~第4直线输送路;多个输送部件,安装在上述环状部件上,将具有口部的成形品分别支承,沿着上述输送路输送;多个加热部,沿着上述第1~第4直线输送路中的上游侧的至少上述第1~第3直线输送路配置,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口部加热;冷却部,沿着比上述多个加热部靠下游侧的至少上述第4直线输送路配置,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口部冷却;成形品供给部,向处于比上述多个加热部靠上述输送路的上游侧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输送部件供给至少一个成形品;成形品取出部,从处于上述冷却部与上述成形品供给部之间的上述输送路上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输送部件将至少一个成形品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包括沿着底盘的长边的方向延伸的第1~第4直线输送路的输送路的全长即使不改变底盘的长边的长度,也确保得比专利文献1、2等的以往装置长。并且,由于能够在至少第1~第3直线输送路中配置多个加热部,所以即使加快搭载有成形品的输送部件的输送速度也能够确保加热总量,用1台口部结晶化装置进行口部结晶化的成形品的处理生产能力提高。这样,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能够将输送路的全长确保得比以往长,所以例如如用于广口容器的预成形坯那样,即使是口径较大的预成形坯,也能够使输送个数增大。并且,即使环状部件的全长变长,也抑制底盘的长边/短边比的增大,通过与多个链轮的啮合,还能够抑制环状部件的挠曲。
(2)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多个链轮包括单一的驱动链轮和第1~第4从动链轮;上述驱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1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上述第1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1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及上述第2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上述第2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2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及上述第3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上述第3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3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及上述第4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上述第4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4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
在上述布局中,能够通过共计5个链轮和环状部件形成第1~第4直线输送路,能够将5个链轮的一个作为驱动链轮,将其他4个作为从动链轮,将多个输送部件输送驱动。
(3)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成形品供给部在上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啮合在上述驱动链轮上的位置,向固定在上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的上述输送部件供给上述成形品。
这样,接纳成形品的输送部件处于环状部件啮合在驱动链轮上的位置,所以能够提高输送部件的位置精度。特别是,形成具有第1~第4直线输送路的较长的输送路的环状部件在唯一的驱动链轮啮合的区域中输送部件的位置精度较高,在其他区域中输送部件的位置精度变差。由此,通过向位置精度较高的输送部件交接成形品,能够平滑地进行向输送路上的成形品的供给动作。
(4)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成形品供给部具有:第1星形轮,与上述驱动链轮同轴地配置,将上述成形品旋转输送,向上述输送部件交接;第2星形轮,将从外部供给的上述成形品向上述第1星形轮交接;驱动源,被上述驱动链轮、上述第1星形轮及上述第2星形轮共用。
被从第2链轮交接成形品的第1链轮能够在环状部件的一部分啮合在驱动链轮上的位置,将成形品向固定在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的输送部件交接,能够提高该输送部件的位置精度。并且,由于第1、第2星形轮共用驱动源,所以容易达到同步旋转。
(5)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底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将上述第1~第3从动链轮的至少一个向在与上述长边平行的方向上不同的多个位置的一个选择安装。
这样,根据成形品的口部的口径等,能够容易地应对口部结晶化装置的加热区及冷却区的长度的变更。
(6)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成形品包括与上述口部相连的躯体部、将上述口部与躯体部分隔的凸缘、和将上述躯体部的一端封闭的底部;上述多个输送部件分别具有:升降杆;输送台,支承在上述环状部件上,以上述成形品的口部朝下的倒立状态载置上述成形品;推起部件,在上述升降杆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和上述冷却部中,将上述成形品推起,使上述输送台和上述成形品非接触;芯,在上述升降杆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和上述冷却部中,配置在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口部;第1凸轮从动件,设在上述升降杆上;自转用链轮,设在上述升降杆上,在上述升降杆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中,使上述成形品自转;上述输送路具有在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和上述冷却部中将上述第1凸轮从动件导引的第1凸轮、和在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中卡合到上述自转用链轮上的固定链。
根据该输送部件,能够将成形品以倒立状态通过输送台输送,并且在至少多个加热部和冷却部中能够通过推起部件将成形品推起,与输送台热分离。此外,在至少多个加热部和冷却部中,将芯插入到成形品的口部中。在通过加热部将自转的预成形坯的口部加热时,通过芯将来自外部的热线反射、或通过芯的保有热,能够将口部从内侧加热。进而,芯限制在冷却部中收缩的口部的变形。
(7)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成形品的上述躯体部具有随着朝向上述底部而直径变小的锥状的内周壁;上述推起部件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内周壁推起驱动。
将使口部朝下使底部朝上而倒立输送的成形品通过推起部件推起,从输送部件拉离。此时,通过推起部件抵接在成形品的锥状内周壁上而推起,能够使由加热部加热的成形品从输送台离开而热分离,并将从输送台离开的成形品定心。由此,能够使从加热部到各成形品的距离大致成为一定,能够进行成形品间的均匀加热。
(8)可以是,在上述多个加热部之间的至少一个非加热区域中,通过上述第1凸轮使上述第1凸轮从动件下降,使上述芯对上述成形品的口部非接触。
这样,在通过多个加热部的加热时,将芯插入到成形品的口部中而防止或矫正口部的变形,并且在芯的插入继续的状态下被加热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集中到从芯离开的躯体部上的不需要的变形。
(9)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多个输送部件分别还具有:筒状的隔热体,支承在相对于上述升降杆能够升降的升降部件上,在上述升降部件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中,将上述成形品的躯体部包围;第2凸轮从动件,与上述隔热体连结;上述输送路还具有在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中将上述第2凸轮从动件导引的第2凸轮从动件。
这样,在加热部中,通过隔热体将成形品的躯体部包围,能够抑制躯体部被加热。特别是,由于隔热体能够与芯及推起部件独立地升降,所以在不需要隔热的冷却部中能够使芯及推起部件维持上升、而使隔热体下降。
(10)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还具有芯预加热部,所述芯预加热部沿着上述成形品取出部与上述成形品供给部之间的上述输送路配置,将上述多个输送部件的上述芯预加热。
这样,在由成形品取出部将成形品取出后,使芯露出,所以能够通过与加热部同样的构造的芯预加热部将芯预加热。由此,能够用多个加热部将口部从内外方向效率良好地加热。
(11)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还具有:检测部,检测通过上述第1星形轮载置到上述输送部件的上述输送台上的上述成形品的载置不良;排出部,配置在比上述检测部靠上述输送路的下游,将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载置不良的上述成形品向上述输送路外排出。
在通过第1星形轮有供给不良、成形品没有被正常地载置在输送部件的输送台上而例如被倾斜支承的情况下,其供给不良被检测部检测到。处于比检测部靠下游的排出部由于将检测到载置不良的成形品向输送路外排出,所以能够将供给不良的成形品给装置带来的不良影响防止于未然。
(12)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在上述排出部与上述多个加热部之间的位置,还具有向由上述排出部排出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输送部件再供给新的成形品的再供给部。
这样,空的输送部件不再通过多个加热部,能够防止空的输送部件的露出的芯被加热部过度地加热。
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可以是,上述再供给部具有对上述输送路上的上述输送部件交接上述新的成形品的输送臂、将上述输送臂以与上述输送部件的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循环输送的循环输送部、和对被上述循环输送部循环输送的上述输送臂补充上述新的成形品的补充部。
这样,将保持有预成形品的输送臂循环输送,所以能够应对不规则地发生的供给不良。并且,以与连续输送的输送部件相同的速度将输送臂循环输送,所以能够确保输送部件中的成形品的再接纳及保持用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上述驱动源也可以被上述循环输送部共用。这样,能够可靠地进行用于将输送部件和输送臂以相同速度输送的同步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口部结晶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口部结晶化装置的输送路输送的输送部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输送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设定为与图2及图3不同的状态的输送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成形品供给部、检测部及排出部的俯视图。
图6是加热部的剖视图。
图7是成形品取出部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检测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9是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口部结晶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成形品再供给部的俯视图。
图11是成形品再供给部的侧视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输送臂的闭状态和开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共同驱动源和其动力传递机构的主视图。
图14是将图13的动力传递机构省略一部分而表示的俯视图。
图15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口部结晶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口部结晶化方法的一例的温度特性图。
图17是表示推起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不是不正当地限定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的全部并不一定作为本发明的解决方式是必须的。
1.第1实施方式
1.1.口部结晶化装置的整体概要
图1是口部结晶化装置的俯视图。在图1中,口部结晶化装置10A具有在俯视中具有长边20A、20B和短边20C、20D的矩形的底盘20。在底盘20上,配置有多个链轮30~3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单一的驱动链轮30和第1~第4从动链轮31~34。在驱动链轮30及第1~第4从动链轮31~34上,水平地挂架着环状部件例如驱动链35。
在配置驱动链35的区域中设有输送路40,所述输送路40包括沿着长边20A、20B的方向延伸、在短边20C、20D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输送方向为相反的相互平行的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在图1中没有图示的输送部件100(参照图2~图4)受驱动链35支承,支承成形品例如预成形坯而沿着输送路40循环输送。
沿着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中的上游侧的至少第1~第3直线输送路41~43设有多个加热部50。此外,沿着比配置多个加热部50的区域靠下游的第3、第4直线输送路43、44设有多个冷却部60。
在比多个加热部50靠输送路40的上游侧,设有供给成形品的成形品供给部70。进而,在多个冷却部60与成形品供给部70之间的输送路40中,设有成形品取出部8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成形品取出部80靠下游域的第4直线输送路44中,设有芯预加热部90。
这样,由于口部结晶化装置10A具有包括沿着长边20A、20B的方向延伸的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的输送路40,所以容易将口部结晶化装置10A的输送路40的全长确保得比以往长。并且,至少能够在第1~第3直线输送路41~43中配置多个加热部50,所以即使加快搭载有成形品的输送部件100(参照图2~图4)的输送速度也能够确保加热总量,由1台口部结晶化装置10A口部结晶化的成形品的处理生产能力提高。口部结晶化装置10A能够将输送路40的全长确保得比以往长,所以例如如用于广口容器的预成形坯那样,即使是口径较大的预成形坯,也能够使输送个数增大。
这里,驱动链轮30配置在第1直线输送路41的上游端。第1从动链轮31配置在第1直线输送路41的下游端及第2直线输送路42的上游端。第2从动链轮32配置在第2直线输送路42的下游端及第3直线输送路43的上游端。第3从动链轮33配置在第3直线输送路43的下游端及第4直线输送路44的上游端。第4从动链轮34配置在第4直线输送路44的下游端。
在图1中,第1~第3从动链轮31~33的外径以D2相等。这样,能够将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在沿着短边20C、20D的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此情况下,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间的距离L为L≈3×D2。即,需要在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间的距离L内配置第1~第3从动链轮31~33。另一方面,在底盘20的短边20C侧,只要配置驱动链轮30和第4从动链轮34的两个就可以。由此,即使使第4从动链轮34的外径与第1~第3从动链轮31~33的外径D2相等,也确保了能够自由地设定驱动链轮30的外径D1的空间。即,驱动链轮30的外径D1相对于第1~第3从动链轮31~33的外径D2,能够选择D1<D2、D1=D2或D1>D2的任一个。另外,第4从动链轮34的外径不需要与第1~第3从动链轮31~33的外径D2相同,也可以比外径D2小或比外径D2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布局中,使驱动链轮30的外径D1例如比第1~第3从动链轮31~33的外径D2大。这样,将单一的驱动链轮30与驱动链35同时啮合的齿数确保得较多。由此,仅通过单一的驱动链轮30,就容易稳定地将驱动链35行进驱动。
接着,对口部结晶化装置10A的细节部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细节部构造对于图1所示的口部结晶化装置10A是适当的,但并不一定限定于在具有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的口部结晶化装置中使用的,在通过在一个驱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上挂架环状部件而形成输送路的结构中也能够应用。即,如专利文献1、2那样,也可以是在一个驱动链轮和一个从动链轮上挂架着链的跑道状输送路。
1.2.输送部件
图2是输送部件的主视图,图3是输送部件的侧视图。图4是与图2及图3不同的状态的输送部件的部分主视图。固定着输送部件100的驱动链35具备在两个内侧板36A、36A间分别支承两个辊36B、36B的多个内侧连杆36、和将相邻的两个内侧连杆36A彼此用两个外侧板37A夹着而分别连结的多个外侧连杆37。
支承在输送部件100上的例如用于广口容器的预成形坯1如图4所示,包括口部2、与口部2相连的躯体部3、将口部2与躯体部3分隔的凸缘4、和将躯体部3的一端封闭的底部5。预成形坯1以使口部2朝下的倒立状态支承在输送部件100上。
支承预成形坯1的输送部件100具有升降杆101。该升降杆101插通在驱动链35的辊36B中,被可升降地支承。
输送部件100被驱动链35支承,具有载置倒立状态的预成形坯1的输送台102。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预成形坯1的口部2载置在例如筒状的输送台102的上端。输送台102被固定在驱动链35的外侧板37A上的例如两个基部103支承。
输送部件100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通过将升降杆101设定在上升位置、将预成形坯1的底部5推起而使输送台102和口部2不接触的推起部件104。由此,将口部2与输送台102热分离。
进而,输送部件100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通过将升降杆101设定在上升位置而配置在预成形坯1的口部2内的芯105。
输送部件100为了将升降杆101升降驱动,具有固定在升降杆101上的第1凸轮从动件10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相邻的两个输送部件100中共用一个第1凸轮从动件106。此外,第1凸轮从动件106设在水平部107的两端,所述水平部107相对于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输送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正交。
由此,第1凸轮从动件106能够通过受在图2中示意地表示的第1凸轮54(参照图6)导引,将推起部件104及芯105维持在上升位置,或者通过使第1凸轮54倾斜,在上升位置与下降位置之间升降。
输送部件100还具有设在升降杆101的例如下端的自转用链轮108。自转用链轮108使预成形坯1绕其纵轴中心自转。
具有上述构造的输送部件100还可以具有将预成形坯1的躯体部3包围的筒状的隔热体110、和与隔热体110连结的第2凸轮从动件111。但是,隔热体110及第2凸轮从动件111并不一定需要设置。这是因为,如果后述的加热器51将预成形坯1的躯体部3加热的热量较少,则不需要将躯体部3隔热。隔热体110及第2凸轮从动件111如图3所示,例如固定在升降部件113上,所述升降部件113受下端固定在驱动链35的外侧板37A侧的导引轴112升降导引。隔热体110固定在比升降部件113向上方延伸的轴114上。由此,能够通过将第2凸轮从动件111用在图2中示意地表示的第2凸轮55(参照图7)导引,将隔热体110维持在上升位置,或者通过使第2凸轮55倾斜,在上升位置与下降位置之间升降。并且,隔热体110能够与上述推起部件104及芯105的升降驱动独立地进行。另外,在基部103上,形成有限制升降部件113的下限位置的止动件103A(图3)。
1.3.成形品供给部
接着,参照图5对图1所示的成形品供给部70进行说明。在图5中,成形品供给部70能够在例如驱动链35的一部分啮合在驱动链轮30上的位置,向固定在驱动链35的一部分上的输送部件100(在图5中省略)供给预成形坯1。
成形品供给部70如图5所示,可以具有第1、第2星形轮200、210。第1星形轮200与驱动链轮30(图1)同心地配置,支承凸缘4而将预成形坯1沿着输送路40(驱动链35的轨道)旋转输送。第2星形轮210将从外部供给的预成形坯1向第1星形轮200旋转输送而交接。第1、第2星形轮200、210都通过设在外周上的半圆状的缺口部接纳预成形坯1而输送导引。第1、第2星形轮200、210被以与驱动链35相同速度同步旋转驱动,而关于其旋转驱动系统在第2实施方式中后述。
将预成形坯1向第2星形轮210导引的导引路220具有第1、第2直线导引部221、222、和第1圆弧状导引部223。这些导引部221~223可以具有导引预成形坯1的凸缘4的槽或载置部。第1、第2直线导引部221、222夹着预成形坯1的路径对置配置。第1圆弧状导引部223以与第2星形轮210同心的曲率半径弯曲形成,配置在第2星形轮210的外侧。第1圆弧状导引部223与第2星形轮210协同作用,将预成形坯1朝向第1星形轮200输送导引。
作为将通过第1、第2直线导引部221、222的预成形坯1制止的制止部件,设有受气缸224进退驱动的止动销225。在装置10A的工作被停止时等,通过止动销225停止预成形坯1的供给。
这里,固定在驱动链35上而被输送的输送部件100(在图5中省略)在通过成形品供给部70时设定为图4所示的状态。即,使推起部件104、芯105及隔热体110下降。由此,成为能够在图4所示的输送台102上载置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端面的状态。由此,被交接在第1星形轮200上的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端面能够载置在输送部件100的输送台102上。预成形坯1载置在输送部件100的输送台102上,并且被以与输送部件100相同速度移动的第1星形轮200导引输送。
在成形品供给部70上,还设有以与第1星形轮200同心的曲率半径弯曲形成、配置在第1星形轮200的外侧的第2圆弧状导引部230。第2圆弧状导引部230能够进行导引以使交接给第1星形轮200的预成形坯1的口部2不从输送部件100的输送台102脱落。
这里,如上述那样,在成形品供给部70中,在驱动链35的一部分与驱动链轮30啮合的位置,向固定在驱动链35的一部分上的输送部件100(在图5中省略)供给预成形坯1。如果这样,则接纳预成形坯1的输送部件100处于驱动链35啮合在驱动链轮30上的位置,所以能够提高输送部件100的位置精度。特别是,图1所示的形成具有第1~第4直线输送路41~44的较长的输送路40的驱动链35在唯一的驱动链轮30啮合的区域中输送部件100的位置精度较高,在其他区域中输送部件100的位置精度变差。由此,通过对位置精度较高的输送部件100交接预成形坯1,能够平滑地进行向输送路40上的预成形坯1的供给动作。
作为其他优点,由于不在第1直线输送路41上配置成形品供给部70就足够,所以与专利文献1、2相比,能够有效地利用第1直线输送路41的全域。例如,能够使配置在第1直线输送路41中的加热部50的个数增大。
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需要而增设检测预成形坯1的供给不良的检测部240、和将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向装置外部排出的排出部250等。关于该检测部240及排出部250在第2实施方式中后述。
1.4.加热部
将图1所示的加热部50以在沿着第1~第3直线输送路41~43的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方式单元化。加热部50如图6所示,在夹着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输送路径的两侧具有加热器51。加热器51可以做成与预成形坯1的输送路40(第1~第3直线输送路41~43)平行的棒状的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器51被兼作为反射镜的支承块52支承。在对置的两个支承块52的对置端形成有凹部52A,在凹部52A中配置加热器51。
在加热部50上,设有将两个支承块52等固定的支承架53。两个支承块52固定在支承架53的上部。在支承架53上,具有将输送部件100的第1凸轮从动件106在上升位置移动导引的第1凸轮54、和将输送部件100的第2凸轮从动件111在上升位置移动导引的第2凸轮55。这样,在加热部50内,能够一边将输送部件100的推起部件104、芯105及隔热体110分别维持在上升位置一边将预成形坯1输送。
加热部50的支承架53可以还具有链导引部56。链导引部56起到矫正为驱动链35的正确的高度位置的作用。为此,链导引部56在驱动链35的两侧具有支承驱动链35的例如内侧板36A的下表面的导引部56A、56B,分别固定在支承架53上。由此,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高度位置精度变高,口部2与两个加热器51正对,能够将口部2的全域加热。
此外,在加热部50中,在预成形坯1的口部2内插入着芯105。芯105可以在例如绝热体的周面上配置形成由具有红外线吸收、红外线反射或其两功能的材质构成的外层体。外层体例如是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不锈钢(SUS)形成。这样,芯105是其自身不具有加热源、而使来自加热器51的热线(红外线)反射、或通过芯105的保有热将口部2从内侧加热的部件。特别是,在用图1所示的芯预加热部90将芯105预加热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从芯105的内侧加热的效率。但是,芯预加热部90并不一定需要设置。这样,通过同时采用从芯105的内侧加热、和从加热器51的外侧加热,能够使口部2的内外温度差缓和、并缩短结晶化时间。并且,由于与预成形坯1一起输送的芯105不具有加热源就足够,所以装置也不会复杂化。
进而,在加热部50中,预成形坯1的躯体部3被筒状的隔热体110包围。通过该隔热体110,能够防止热被向躯体部3侧传递。另外,隔热体110在对加热部50投入预成形坯1之前的阶段中被设定在上升位置,在预成形坯1通过全部的加热部50后将其下降。因此,隔热体110不与加热器51及支承块52干涉而设定在上升位置及下降位置。
在加热部50中,为了将预成形坯1的口部2在周向上均匀地加热,将预成形坯1自转驱动。为此,加热部50的支承架53还支承着与输送部件100的自转用链轮108啮合的链57。链57可以做成固定在支承架53上的固定链。啮合在固定链57上的自转用链轮108通过用驱动链35将输送部件100输送而自转。由此,通过使升降杆101、推起部件104及芯105自转,能够使预成形坯1自转。通过使用固定链57,在加热部50中不需要配置被驱动的部件。此外,通过减小自转用链轮108的直径,能够增大相对于输送部件100的单位输送距离的预成形坯1的转速,担保口部2的周向上的均匀加热。
通过将这样的构造的加热部50在图1所示的第1~第3直线输送路41~43中配置许多个,即使是口径较大的预成形坯1,也能够使其口部2从常温到达结晶化温度而加热。由此,将预成形坯1的口部2结晶化。
另外,在图1所示的配设第1、第2从动链轮31、32的圆弧状输送路中,没有配置加热部50。这是因为,难以将加热器51弯曲加工。相反,通过不设置加热部50而配置非加热区,作为将预成形坯1的口部2处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温度梯度缓和的温度缓和区利用。
1.5.冷却部
在图1所示的冷却部60中,被以结晶化温度加热的口部2被冷却。在冷却部60中,预成形坯1在图2及图3所示的状态下被输送。但是,也可以使隔热体110下降。另外,冷却部60的截面省略,但具有与图7所示的加热部50的支承架53同样的支承架。即,预成形坯1的口部2在至少插入着芯105的状态下被冷却。由此,冷却工序中的口部2的收缩变形被芯105限制。冷却工序既可以是使预成形坯1自转的自然空冷,或者也可以是使用冷媒的强制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部60具有冷却风扇(图示省略),将口部2强制空冷。冷却部60被按照冷却风扇单元化,沿着图1所示的第3直线输送路43的下游域、和第4直线输送路44的上游域,设有多个冷却部60。通过将预成形坯1的口部2用冷却部60冷却,取出后的热变形被抑制,尺寸精度稳定。
1.6.成形品取出部
图1所示的成形品取出部80也如图7所示,在夹着预成形坯1的输送路径的两侧具有一对取出导引部81。在一对取出导引部81的对置端部上,形成有将预成形坯1的凸缘4导引的导引槽81A。
成形品取出部80具有支承一对取出导引部81的支承架82。支承架82具有与图6的链导引部56同样的链导引部83,并且具有将输送部件100的第1凸轮从动件106导引的第1凸轮84。
这里,第1凸轮84如在图7中用实线和虚线所示,根据位置而高度不同。随着输送部件100朝向下游,第1凸轮84的凸轮面变低。在图7中,推起部件104和芯105处于比上限下降的位置,但通过第1凸轮84下降到下限。该状态与图4所示的状态相同,为预成形坯1载置在输送台102上的状态。
如图1所示,一对取出导引部81以随着朝向下游侧而从输送路40离开的方式向外侧弯曲。由此,沿着将载置在输送部件100的输送台102上的预成形坯1的凸缘4导引的一对取出导引部81的形状,将预成形坯1从输送路40离开而向装置外部取出。这样,成形品取出部80能够不附加驱动链35以外的任何动力而将预成形坯1取出。
1.7.芯预加热部
能够作为可选项配置的芯预加热部90可以使用与图6所示的加热部50同样的构造。在通过芯预加热部90的输送部件100上没有搭载预成形坯1。由此,加热器51能够将芯105直接加热。这样,能够在插入到预成形坯1的口部2中之前将芯105预加热。另外,在芯预加热部90中,隔热体110与图6不同,能够预先下降。这是因为,由于不存在预成形坯1,所以不仅不需要隔热,而且在芯预加热部90的上游的成形品取出部80中隔热体110也已经下降。此外,在芯预加热部90的下个输送部件100通过的成形品供给部70中,隔热体110由于在预成形坯1的供给上有障碍,所以需要预先下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送部件100通过成形品取出部80、芯预加热部90及成形品供给部70的期间中,使隔热体110下降。
2.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关于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追加了图5及图8所示的检测部240、图5及图9所示的排出部250、和图9~图11所示的成形品再供给部400的口部结晶化装置10B。
2.1.供给不良的检测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增设为预成形坯1的供给不良准备的构造。如图5所示,可以还设置检测部240,所述检测部240检测通过第1星形轮200载置在输送部件100的输送台102上的预成形坯1的载置不良(供给不良)。
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由口部结晶化装置10B的加热部50等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可能成为装置整体停止运转的主要原因,所以将这样的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在加热部50的上游侧排除。
检测部240如图8所示具有升降部件242,所述升降部件242可升降地支承在固定于底盘20上的多个导引杆241上。在该升降部件242上,形成有卡合在输送部件100的第1凸轮从动件106上的卡合槽242A。由此,通过升降部件242的升降,经由第1凸轮从动件106使图2~图4所示的推起部件104及芯105升降。
检测部240还具有固定在底盘20上的气缸243。被相对于固定在底盘20上的缸243A进退驱动的杆243B的上端固定在升降部件242上。另外,该气缸243受比较低的空气压力驱动。
检测部240还具有检测升降部件242是否处于规定高度位置的传感器244。该传感器244例如通过导引杆241固定在规定高度位置上。传感器244优选的是非接触式,例如可以所以使用在金属制的升降部件242与传感器244之间产生电容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244例如除了利用光的其他非接触式传感器以外,也可以是接触式传感器。
由检测部240检测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的原理如下。通过检测部240的上方的输送部件100的第1凸轮从动件106卡合在卡合槽242A中。此时,通过气缸243使包括卡合槽242A的升降部件242朝向上限位置向上方移动。由此,将图2~图4所示的推起部件104及芯105升降。如果预成形坯1如图2及图3所示那样是使口部2的端面为水平的标准的倒立状态,则例如芯105能够不与预成形坯1的口部2碰撞而上升,推起部件104也是同样的。由此,推起部件104及芯105被设定在图4所示的标准的上升位置。如果处于该标准的上升位置时的升降部件242被传感器244检测到,则可知没有供给不良。另外,搭载有被正常供给的预成形坯1的输送部件100的第1凸轮从动件106被图2所示的第1凸轮54导引,推起部件104及芯105的上升位置被维持。
假如预成形坯1倾斜,则芯105不能插入到预成形坯1的口部2内,芯105与预成形坯1的口部2碰撞,受到朝下的反作用力。
如上述那样,由于气缸243的空气压力较低,所以气缸243作为一种空气垫发挥功能,低于上述反作用力,升降部件242被推下。此时,检测处于标准的上升位置的升降部件242的传感器244对因供给不良而被推下的升降部件242输出不同的信号。由此,检测出供给不良。另外,搭载有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的输送部件100处于推起部件104及芯105没有插入在预成形坯1的口部2中的下降位置。并且,第1凸轮从动件106被处于比图2所示的第1凸轮54低的位置的别的第1凸轮导引,推起部件104及芯105的下降位置被维持。
另外,检测部240并不限于上述构造,只要是能够判别预成形坯1是不是如图4所示那样使口部2的端面为水平的标准的倒立状态的构造就可以。
2.2.供给不良品的排出部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那样配置在比检测部240靠输送路40的下游的排出部250被基于传感器244的信号驱动。在图5中,排出部250具有固定在第1星形轮200的上方的固定板251。排出部250还具有与固定板251经由第1铰链252连结的气缸253、和一端与固定板251经由第2铰链254连结的推杆255。气缸253的缸253A连结在第1铰链252上,杆253B的前端与推杆255的另一端经由第3铰链256连结。
如果如图5的虚线所示杆253B被前进驱动,则推杆255以第2铰链254为中心转动以与输送路40交叉。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被推杆255挡住行进路线,被从输送路40排出。如果如图5的实线所示杆253B被后退驱动,则推杆255不与输送路40交叉,所以容许被正常供给的预成形坯1的通过。
另外,通过图5所示的排出部250的输送部件100被设定为图4所示的状态。即,使推起部件104及芯105下降。由此,将与推杆255干涉的预成形坯1容易地排除到输送路40之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两个输送部件100中共用第1凸轮从动件106,所以通过检测部240检测是否在两个输送部件100的至少一个中有供给不良。通过排出部250,将判断为供给不良的两个输送部件100上的两个预成形坯1向装置外部排出。
2.3.成形品的再供给部
参照图9~图11对成形品再供给部260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排出部250与多个加热部50之间的位置,可以具有向由排出部250排出了预成形坯1的输送部件100(在图9中省略)再供给新的预成形坯1的再供给部260。再供给部260具有向输送路40上的输送部件100交接新的预成形坯1的输送臂270、将输送臂270以与输送部件100的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循环输送的循环输送部280、和对被循环输送部280循环输送的输送臂270补充新的成形品1的补充部290。
这样,能够代替由排出部250排出的供给不良的预成形坯1,而通过成形品再供给部260向空状态的输送部件100再供给新的预成形坯1。特别是,由于以与被连续输送的输送部件100相同的速度将输送臂270循环输送,所以能够确保输送部件100中的预成形坯1的再接纳及保持用的时间。
补充部290具有使再供给的预成形坯1整齐排列输送、能够通过预成形坯1的自重滑降的倾斜输送路291、设在出口端的水平输送路292、和在出口端制止预成形坯1的移动的制止部件293。
如图10所示,制止部件293具有气缸293A、和作为其杆的止动销293B,通过止动销293B的前进驱动,在水平输送路292中使一列的预成形坯1待机。如果将止动销293B后退驱动,则预成形坯1被在列方向上作用的载荷一个个地从出口端供给。
循环输送部280如图10及图11所示,具有挂架在驱动链轮281和从动链轮282上的链283。由此,链283的轨道如图10所示那样成为俯视跑道状,形成与口部结晶化装置10B的第1直线输送路41平行的直线输送路。
如图11所示,在链283上固定着输送台284。输送台284具有固定在链283上的基台284A、设在基台284A上的轨道284B、能够沿着轨道滑动的可动台284C、和将可动台284C向后退位置施力的弹簧284D。弹簧284D挂架在立设于基台284A上的销284A1与立设于可动台284C上的销284C1之间。此外,在基台284A的背面上设有凸轮从动件284A2,与循环输送部280的凸轮面288转动接触。另一方面,在可动台284C上立设有凸轮从动件284C2,当可动台284C处于前进位置时被输送导引。
如图10及图11所示,循环输送部280具有气缸285。在该气缸285的杆上,如图11所示,固定着可动部286,所述可动部286具备卡合到一个输送台284的凸轮从动件284C2上的槽286A。可动部286在图11的实线位置与点划线位置之间移动。
图10表示向4个输送部件100交接新的预成形坯1的状况。在将被循环输送的输送台284输送到与气缸285对置的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输送台284的凸轮从动件284C2卡合到可动部286的槽286A中。此时,如果检测部240没有检测到供给不良,则不驱动气缸285。由此,输送台284的凸轮从动件284C2通过可动部286的槽286A被循环输送。如果检测部240检测到供给不良,则将气缸285驱动,将可动部286及凸轮从动件284C2前进移动到图11的点划线位置。由此,如图10所示,被前进移动的输送台284(可动台284C)的输送臂270到达输送路40上。
被气缸285前进驱动的输送台284(可动台284C)在被链283输送时,凸轮从动件284C2被图10所示的凸轮槽287A或凸轮面287B导引,前进位置被维持。并且,如果将预成形坯1交接给输送路40上的输送部件100,则通过凸轮面287B倾斜,在弹簧284D的作用力下,使输送台284(可动台284C)回到原来的后退位置。此外,对于变空的输送臂270,将被解除了制止部件293的制止的预成形坯1由补充部290供给。
输送臂270如图12(A)、图12(B)所示,具有能够开闭的一对臂片271、272。在一对臂片271、272的后端侧设有弹簧273。通过该弹簧273,一对臂片271、272被向闭状态施力。图12(A)表示一对臂片271、272的闭状态。在该闭状态下,凸缘4被搭载在一对臂片271、272上,预成形坯1在倒立状态下被支承。这样,预成形坯1被输送臂270支承,向与空状态的输送部件100对置的上方位置再供给预成形坯1。
如果如图12(B)所示作用将一对臂片271、272推展的外力F,则一对臂片271、272克服弹簧273的作用力而成为开状态。该外力F如以下这样作用。首先,如果通过输送臂270将预成形坯1配置到与空状态的输送部件100对置的上方位置,则使该输送部件100的推起部件104及芯105上升,将其配置到预成形坯1的口部2内。然后,如果将输送臂270后退驱动,则通过预成形坯1将外力F作用在一对臂片271、272上,一对臂片271、272成为开状态。由此,使输送臂270从预成形坯1脱离。
2.4.驱动链轮及星形轮的共同驱动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将驱动链轮30、281及第1、第2星形轮200、210通过一个驱动源例如马达300驱动。图14表示图13所示的部件中的、来自马达300的旋转力传递系统的部件。
在图13及图14中,在马达300的输出轴301上固定着第1齿轮302,该第1齿轮302与和驱动链轮30及第1星形轮200同心或同轴的第2齿轮303啮合。另外,第2齿轮303与驱动链轮30一体转动自如地支承在驱动链轮30的中心轴30A上。在驱动链轮30上立设有多个支承轴304,在该支承轴304上固定着第1星形轮200。
如图13所示,第2齿轮303与第3齿轮305啮合,在第3齿轮305的轴306上固定着第1带轮307。另一方面,在第2星形轮210的轴308上设有第2带轮309。在该第1、第2带轮307、309上挂架着带310。也可以设置带310的张力调整装置311。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将马达300作为驱动链轮30及第1、第2星形轮200、210的驱动源共用。特别是,第1、第2星形轮200、210为了供给预成形坯1而需要同步旋转,但通过作为驱动源而共用马达300,能够通过齿轮比及带轮径的设定而容易地担保同步旋转。
接着,为了向第2实施方式的成形品再供给部260的驱动链轮281传递动力,在马达输出轴301上设有第3带轮320。在驱动链轮281的轴321上设有第4带轮322。在该第3、第4带轮320、322上挂架着带323。也可以设置调整带323的张力的装置324。在第2实施方式中,需要使驱动链轮30、281同步旋转,但通过作为驱动源而共用马达300,能够通过齿轮比及带轮径的设定而容易地担保同步旋转。
3.第3实施方式
图15表示与图1及图9不同的口部结晶化装置10C。如图1所示,例如第1从动链轮31搭载在基台20上的第1安装部21上,但也可以在基台20上预先设置用于第1从动链轮31的第2安装部22。图15是将第1从动链轮31设在第2安装部22上的结构。由此,图15所示的第1、第2直线输送路41、42的全长比图1长。由此,能够使能够配设在第1、第2直线输送路41、42中的加热部50的个数增大。
根据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口径等,需要变更口部结晶化装置的加热区及冷却区的长度。根据加热区及冷却区的长度,变更包括底盘10的构成部件较烦杂,各机种的零件增加,件的总数也增大。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能够将第1从动链轮31的位置根据要求而变更,所以使零件共同化。此外,同样可以预先准备多个用于第2、第3从动链轮32、33的安装部。
4.口部结晶化方法
图16表示在第1~第3实施方式的口部结晶化装置10A~10C中共同的口部结晶化方法。以下,通过与第1实施方式的口部结晶化装置10A的关系说明口部结晶化方法。
该方法由加热工序和冷却工序构成,加热工序夹着非加热工序被划分为第1~第3工序。在第1工序中,将驱动处于图1所示的第1直线输送路41中的多个加热部50的第1功率设定为全功率的例如80%。图10所示的预成形坯的口部的表面温度TS为每单位时间的温度上升特性比较急剧的倾斜而升温。
加热工序可以还包括第2工序,所述第2工序指将在图1中处于第2直线输送路42中的多个加热部50以比第1功率小的第2功率驱动,将口部2加热直到口部2达到泛白结晶化温度域(例如170~190℃)。在图16所示的第2工序中,将加热部50的功率设定为全功率的例如65~60%。图16所示的预成形坯口部的表面温度TS为每单位时间的温度上升特性比第1工序平缓的倾斜而升温。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2工序的前半的第2-1工序中的功率为65%,使后半的第2-2工序中的功率为60%。
这里,将急加热的第1工序与缓加热的第2工序组合的理由是为了缩短结晶化时间、并使口部2不为过加热。仅通过第1工序,即使能够缩短结晶化时间,在加热工序的后半也成为过加热。另一方面,仅通过第2工序,即使能够控制结晶化温度,结晶化时间也被延长。特别是,由于刚被投入后的预成形坯1的口部2是室温的常温,所以通过用第1工序急加热至不到结晶化温度域的温度,能够缩短结晶化时间。
如图16所示,在第1工序与第2工序之间,包括将预成形坯以非加热输送的工序。这是因为,在图1所示的第1、第2直线输送路41、42间的第1从动链轮31上没有设置加热部50。这样,如图16所示,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表面温度TS为暂且下降的倾向。由此,在第2工序的开始时,能够抑制第1工序的急加热的影响。由此,容易从第2工序的开始时立即使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表面温度TS的温度上升特性成为比第1工序平缓的倾斜。
加热工序可以还包括第3工序,所述第3工序指将处于图1所示的第3直线输送路43中的多个加热部50以包括比第2功率小的功率的第3功率驱动,将口部2以泛白结晶化温度域加热。在图16所示的第3工序中,将驱动加热部50的第3功率设定为全功率的例如60~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工序的前半的第3-1工序中与第2-2工序同样使功率为60%,使后半的第3-2工序中的功率为45%。这样,在口部2的温度暂且达到结晶化温度域后,通过将加热器电力进一步降低功率(特别是第3-2工序),容易将口部2的温度维持为结晶化温度域。这样,能够抑制口部2的过加热。
特别是,在第3工序中,通过越是下游侧越降低功率,如图16所示那样维持升温速度、或使升温速度降低,能够使口部2的温度维持在结晶化温度域。这样,能够防止在第3工序中口部2成为过加热。
这里,如图16所示,在第2工序与第3工序之间,包括将预成形坯以非加热输送的工序。这是因为,在图1所示的第2、第3直线输送路42、43间的第2从动链轮32中没有设置加热部50。如果这样,则如图16所示,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表面温度TS成为暂且下降的倾向。由此,表面温度TS接近于后述的芯温度TC,口部2的内外表面温度被缓和。
在图16中表示芯105的温度TC。在图16中,表示在芯105被向口部2插入之前、通过图1的芯预加热部90将芯105预加热的例子。即,该口部结晶化方法可以还具有在将芯105向口部2插入之前将芯105预加热的工序。但是,如上述那样将芯105预加热的工序不是不可或缺的。
在图16的第1工序中,芯105虽然来自加热部50的加热器51(图7)的热线(例如红外线)经由口部2入射、但通过与常温的口部2接触而温度下降。在第1工序或然后的非加热工序(第2工序开始时)中,芯105的温度与口部2的表面温度实质上为相等。即,继续第1工序或其后的非加热工序,直到口部2的内外温度实质上为相等。在第2工序中,虽然热容比口部2大的芯105的升温速度较低,但随着预成形坯1的口部2的表面温度TS的升温,芯105的温度TC平缓地升温,所以口部2的内外温度差收纳在规定的范围中。另外,由于不一定需要芯105的预加热工序,但通过预加热也能够有利于第1工序时间的缩短。
另外,如上述那样对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容易理解能够进行不从本发明的新事项及效果实质上脱离的许多变形。因而,这样的变形例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例如,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一次与更广义或同义的不同的用语一起记载的用语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何部位都能够替换为该不同的用语。
可以代替图2所示的推起部件104而使用图17所示的推起部件104A。这里,预成形坯1的躯体部3具有随着朝向底部5而直径变小的锥状的内周壁3A。该推起部件104A不是将预成形坯1的底部3、而是将躯体部5的锥状的内周壁3A推起驱动。如果推起部件104A接触在内周壁3A上,则由于内周壁3a是锥状,所以将预成形坯1通过推起部件104a自动地定心。与图2所示的推起部件104相比,通过使用图17的推起部件104A,能够将预成形坯1定心而稳定地支承。结果,预成形坯1的口部2与加热器51之间的距离在多个预成形坯1间成为大致均匀,所以能够进行均匀加热。另外,在图17中,没有设置隔热体110及将其驱动的第2凸轮从动件111及第2凸轮55。
此外,在沿着图1所示的第1~第3直线输送路41~43配置的多个加热部50之间的至少一个非加热区域中,能够通过第1凸轮54使第1凸轮从动件106下降,使芯105相对于预成形坯1的口部2非接触。作为这样的非加热区域,例如可以将图1的箭头A所示的加热部50排除,成为用来将芯105从预成形坯1的口部2拉离的非加热区域。
如果如图6所示将芯105插入到预成形坯1的口部2中并将口部2通过加热器51持续加热,则有没有被芯105限制的躯体部3中的接近于口部2的区域与意图违背而收缩变形的情况。所以,在多个加热部50之间的至少一个非加热区域中使芯105从口部2暂时脱离。由此,收缩变形不会收集到躯体部3中的接近于口部2的区域而扩散。在口部2中再次将芯105插入,所以口部2的收缩被矫正。由此,能够抑制躯体部3处的集中的收缩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 预成形坯,2 口部,3 躯体部,3A 内周壁,4 凸缘,5底部,10A、10B、10C 口部结晶化装置,20 底盘,20A、20B 长边,20C、20D 短边,21、22 安装部,30 驱动链轮,31~34 第1~第4从动链轮,35 环状部件(驱动链),36 内侧连杆,37 外侧连杆,40 输送路,41~44 第1~第4直线输送路,50 加热部,51 加热器,52 支承块,53 支承架,54 第1凸轮,55 第2凸轮,56 链导引部,57 固定链,60 冷却部,70成形品供给部,80 成形品取出部,90 芯预加热部,100 输送部件,101 升降杆,102 输送台,104、104A 推起部件,105 芯,106 第1凸轮从动件,108 自转用链轮,110 隔热体,111 第2凸轮从动件,200 第1星形轮,210 第2星形轮,220 导引路,221、222 第1、第2直线导引部,223 第1圆弧状导引部,230 第2圆弧状导引部,240 检测部,250 排出部,260 成形品再供给部,270 输送臂,280 循环输送部,290 补充部,300 驱动源(马达)。

Claims (12)

1.一种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盘,在俯视中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
多个链轮,配置在上述底盘上;
环状部件,水平地挂架在上述多个链轮上;
输送路,形成在配设上述环状部件的区域中,包括沿着上述长边的方向延伸、在上述短边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输送方向为相反的相互平行的第1~第4直线输送路;
多个输送部件,安装在上述环状部件上,将具有口部的成形品分别支承,沿着上述输送路输送;
多个加热部,沿着上述第1~第4直线输送路中的上游侧的至少上述第1~第3直线输送路配置,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口部加热;
冷却部,沿着比上述多个加热部靠下游侧的至少上述第4直线输送路配置,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口部冷却;
成形品供给部,向处于比上述多个加热部靠上述输送路的上游侧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输送部件供给至少一个成形品;
成形品取出部,从处于上述冷却部与上述成形品供给部之间的上述输送路上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输送部件将至少一个成形品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链轮包括单一的驱动链轮和第1~第4从动链轮;
上述驱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1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
上述第1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1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及上述第2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
上述第2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2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及上述第3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
上述第3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3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及上述第4直线输送路的上游端;
上述第4从动链轮配置在上述第4直线输送路的下游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形品供给部在上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啮合在上述驱动链轮上的位置,向固定在上述环状部件的一部分上的上述输送部件供给上述成形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形品供给部具有:
第1星形轮,与上述驱动链轮同心地配置,将上述成形品旋转输送,向上述输送部件交接;
第2星形轮,将从外部供给的上述成形品向上述第1星形轮交接;
驱动源,被上述驱动链轮、上述第1星形轮及上述第2星形轮共用。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将上述第1~第3从动链轮的至少一个向在与上述长边平行的方向上不同的多个位置的一个选择安装。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形品包括与上述口部相连的躯体部、将上述口部与躯体部分隔的凸缘、和将上述躯体部的一端封闭的底部;
上述多个输送部件分别具有:
升降杆;
输送台,支承在上述环状部件上,以上述成形品的口部朝下的倒立状态载置上述成形品;
推起部件,在上述升降杆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和上述冷却部中,将上述成形品推起,使上述输送台和上述凸缘非接触;
芯,在上述升降杆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和上述冷却部中,配置在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口部;
第1凸轮从动件,设在上述升降杆上;
自转用链轮,设在上述升降杆上,在上述升降杆被设定在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中,使上述成形品自转;
上述输送路具有将上述第1凸轮从动件导引的第1凸轮、和卡合到上述自转用链轮上的固定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成形品的上述躯体部具有随着朝向上述底部而直径变小的锥状的内周壁;
上述推起部件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内周壁推起驱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加热部之间的至少一个非加热区域中,通过上述第1凸轮使上述第1凸轮从动件下降,使上述芯对上述成形品的口部非接触。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输送部件分别还具有:
筒状的隔热体,支承在相对于上述升降杆能够升降的升降部件上,在上述升降部件被设定在上述上升位置上的至少上述多个加热部中,将上述成形品的躯体部包围;
第2凸轮从动件,与上述隔热体连结;
上述输送路还具有将上述第2凸轮从动件导引的第2凸轮从动件。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芯预加热部,所述芯预加热部沿着上述成形品取出部与上述成形品供给部之间的上述输送路配置,将上述多个输送部件的上述芯预加热。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检测部,检测通过上述第1星形轮载置到上述输送部件的上述输送台上的上述成形品的载置不良;
排出部,配置在比上述检测部靠上述输送路的下游,将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载置不良的上述成形品向上述输送路外排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口部结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排出部与上述多个加热部之间的位置,还具有向由上述排出部排出了上述成形品的上述输送部件再供给新的成形品的再供给部。
CN201180042419.8A 2010-09-02 2011-08-12 口部结晶化装置 Active CN1030797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6781 2010-09-02
JP2010-196781 2010-09-02
PCT/JP2011/068415 WO2012029528A1 (ja) 2010-09-02 2011-08-12 口部結晶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9794A true CN103079794A (zh) 2013-05-01
CN103079794B CN103079794B (zh) 2015-06-03

Family

ID=4577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419.8A Active CN103079794B (zh) 2010-09-02 2011-08-12 口部结晶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51036B2 (zh)
EP (1) EP2612744B1 (zh)
JP (1) JP5694335B2 (zh)
CN (1) CN103079794B (zh)
TW (1) TWI485057B (zh)
WO (1) WO20120295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2899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结晶机瓶口冷却生产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5636759A (zh) * 2013-10-15 2016-06-01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预成形品处置装置及吹塑成形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11528A1 (de) * 2013-10-18 2015-04-23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wä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mit motorisch gesteuerten Halteelementen für die Kunststoffvorformlinge
US10065805B2 (en) 2014-09-30 2018-09-04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Molded article supply apparatus
US20220242016A1 (en) * 2019-08-09 2022-08-04 Ching-Wen Chang Foaming apparatus for a paper container
FR3136395A1 (fr) * 2022-06-10 2023-12-15 Sidel Participations Station de chauffage de preformes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refroidissem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0566A (en) * 1972-12-22 1974-11-26 Beloit Corp Parison oven having improved discharge station
CN1128699A (zh) * 1994-11-11 1996-08-14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对耐热容器进行模塑的装置和方法
CN1229714A (zh) * 1998-03-12 1999-09-29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吹塑成形装置
CN1288811A (zh) * 1999-09-22 2001-03-28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预塑形坯的颈部结晶装置
JP2001232677A (ja) * 2000-02-24 2001-08-28 Osaka Reiken:Kk Petプリフォームの供給装置および排出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petプリフォームネック結晶化装置
JP2002361720A (ja) * 2001-06-07 2002-12-1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プリフォームの均熱冷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842067B2 (ja) * 2001-04-20 2006-11-08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ネック部結晶化装置、結晶化方法及び成形品用搬送部材
US7946842B2 (en) * 2005-08-29 2011-05-24 Sidel Participations Transfer chain for a preform heater intended for a container blow-mold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7282A (en) * 1968-01-08 1971-12-14 Phillips Petroleum Co Path arrangement for parison heating
JPS5044259Y2 (zh) * 1971-03-12 1975-12-17
JPS5230182B2 (zh) * 1973-08-24 1977-08-06
GB1497114A (en) 1975-03-19 1978-01-05 Kureha Chemical Ind Co Ltd Moulding of hollow articles
US5188397A (en) 1990-12-04 1993-02-23 Cooper Industries, Inc. Clamp and clamp supporting apparatus
JP3066227B2 (ja) * 1993-07-22 2000-07-17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パリソンの口栓部結晶化方法
FR2766121B1 (fr) * 1997-07-18 1999-09-17 Sidel Sa Proced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steriles,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ITPR20000017A1 (it) * 2000-03-15 2001-09-15 Lino Lanfranchi Apparato per il controllo di contenitori, in particolare preforme
TW473426B (en) * 2000-11-30 2002-01-21 Yuan-Chi Jang Blowing molding machine with secondary heating stretch
FR2848495B1 (fr) * 2002-12-12 2006-11-17 Sidel Sa Four pour chauffer au defile des ebauches de recipients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JP4266686B2 (ja) 2003-04-01 2009-05-20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ネック部結晶化装置及びネック部結晶化方法
JP4474888B2 (ja) * 2003-10-07 2010-06-09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システム及び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方法
TWM267057U (en) * 2004-06-30 2005-06-11 Bau-Cheng Huang Fully automatic pulling and blowing machine
JP5706123B2 (ja) * 2010-09-28 2015-04-22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反転装置およびプリフォーム取り扱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0566A (en) * 1972-12-22 1974-11-26 Beloit Corp Parison oven having improved discharge station
CN1128699A (zh) * 1994-11-11 1996-08-14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对耐热容器进行模塑的装置和方法
CN1229714A (zh) * 1998-03-12 1999-09-29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吹塑成形装置
CN1288811A (zh) * 1999-09-22 2001-03-28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预塑形坯的颈部结晶装置
JP2001232677A (ja) * 2000-02-24 2001-08-28 Osaka Reiken:Kk Petプリフォームの供給装置および排出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petプリフォームネック結晶化装置
JP3842067B2 (ja) * 2001-04-20 2006-11-08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ネック部結晶化装置、結晶化方法及び成形品用搬送部材
JP2002361720A (ja) * 2001-06-07 2002-12-1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プリフォームの均熱冷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7946842B2 (en) * 2005-08-29 2011-05-24 Sidel Participations Transfer chain for a preform heater intended for a container blow-molding machin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6759A (zh) * 2013-10-15 2016-06-01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预成形品处置装置及吹塑成形装置
CN105636759B (zh) * 2013-10-15 2017-11-28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预成形品处置装置及吹塑成形装置
CN104552899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结晶机瓶口冷却生产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WO2016107079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结晶机瓶口冷却生产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US10315351B2 (en) 2014-12-31 2019-06-11 Guangzhou Tech-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rystallizer bottleneck coo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12744B1 (en) 2016-12-28
JPWO2012029528A1 (ja) 2013-10-28
TW201233526A (en) 2012-08-16
EP2612744A4 (en) 2014-12-17
EP2612744A1 (en) 2013-07-10
JP5694335B2 (ja) 2015-04-01
CN103079794B (zh) 2015-06-03
US20130175738A1 (en) 2013-07-11
WO2012029528A1 (ja) 2012-03-08
US8951036B2 (en) 2015-02-10
TWI485057B (zh)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794A (zh) 口部结晶化装置
CN104058122B (zh) 落下辅助装置、填充系统以及填充辅助方法
US10358299B2 (en) Loading device
JPH0784036B2 (ja) Pet製容器をその製造時に熱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1469027U (zh) 用于容器的处理机和用于制造和/或处理容器的机组
CN107530945B (zh) 控制空心体的传送装置穿过加热站的控制方法和相关的传送装置
CN103171841A (zh) 物品运送设备
US8011496B2 (en) Conveyor means for articles
KR100574256B1 (ko) 이송시스템과 용기취입성형장치
CN104401640A (zh) 一种矫直机钢板输送辊道
BRPI0712161A2 (pt) dispositivo de aquecimento de objetos e processo de aquecimento de pelo menos um objeto
CN104057605B (zh) 用于预制型坯的加热段
US20030155212A1 (en) U-shaped accumulator device with endless belts
ITGE20090088A1 (it) Dispositivo per il trasferimento in linea di bottiglie ed apparecchiatura di lavaggio comprendente tale dispositivo
CN104540659A (zh) 吹塑成形机
JPS6117726B2 (zh)
CN101264662A (zh) 用来处理容器的装置
US5026414A (en) High-capacity process for bending glass plates into convex shape
KR102120586B1 (ko) 도병 및 파병방지용 병분기 시스템
EP2287342B1 (en) Heating furnace for press hardening process
ES2203440T3 (es) Horno para el acondicionado termico para una instalacion de fabricacion por soplado de recipientes de material termoplastico.
JP3066227B2 (ja) パリソンの口栓部結晶化方法
ES2813567T3 (es) Sistema y método para pulir al fuego recipientes de vidrio
US20170225905A1 (en) Molded article supply apparatus
CN107718514B (zh) 预成形品处置装置及吹塑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