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2120B - 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2120B
CN103072120B CN201210410442.4A CN201210410442A CN103072120B CN 103072120 B CN103072120 B CN 103072120B CN 201210410442 A CN201210410442 A CN 201210410442A CN 103072120 B CN103072120 B CN 103072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m
chain
drive section
driver
j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04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2120A (zh
Inventor
星野享道
下山悟志
竹崎实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72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2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2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2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其具备引导紧固件的机头部(16)和沿机头部(16)滑动的接触臂(20)。接触臂(20)具备U型前端部(20a)。当接触臂(20)向机头部(16)的底端侧滑动时,机头部(16)的前端进入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的U型部分的内侧。在机头部(16)的前端设置用于承受施加于接触臂(20)的负荷的承受部(22、23)。

Description

打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接触臂的打入工具。
接触臂可滑动地设于打入工具的机头部。接触臂的前端部以易于按压被打入材的方式由弹簧等施力而向紧固件的射出方向突出,并突出到比机头部的前端面更前端。另外,接触臂的另一端侧与用于使打入工具动作的扳机机构间接性地或直接性地卡合。
当将该接触臂的前端向被打入材按压时,接触臂在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相反方向上被压入,接触臂的另一端作用于扳机机构,扳机的操作将有效。即,通过向被打入材按压接触臂的前端,且操作扳机,由此,进行紧固件的打入。换句话说,在未将接触臂的前端按压向被打入材的状态下,即使操作扳机,也不会进行紧固件的打入。
已知接触臂的形状多种多样。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用线材形成的盘条型接触臂。在使用这种盘条型接触臂的情况下,具有可廉价且轻量地制造接触臂的优点。
专利文献1:JP-A-10-286783
专利文献2:US2006/0191973
由于接触臂突出到比机头部的前端面更靠前处,因此,在落下时,一碰到混凝土面等就容易变形。特别是盘条型接触臂较容易变形。
如果增大线的线径或将线的形状进行复杂化,则能够抑制接触臂的变形,但会导致成本增加及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入工具,可有效地抑制盘条型接触臂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打入工具也可以具备引导紧固件的机头部和沿机头部滑动的接触臂。接触臂也可以具备在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交叉的平面内将线材折弯而形成的U型的前端部。机头部和接触臂也可以配置成通过接触臂向机头部的底端侧的滑动使得机头部的前端进入接触臂前端部的U型部分内侧。也可以在机头部的前端设置用于承受施加在接触臂的负荷的承受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的剖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的侧视图,即接触臂被压向被打入材等而滑动了的状态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即接触臂突出了的状态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即接触臂被压入了的状态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图,即从面向射出口的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7(a)~图7(c)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作用的图,即说明接触臂以陡峭的角度落下的情况中的突起部的作用的图;
图8(a)及图8(b)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作用的图,即说明接触臂以平缓的角度落下的情况中的突起部的作用的图;
图9(a)~图9(c)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作用图,即说明加厚部的作用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即接触臂突出了的状态的图;
图11是变形例1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即接触臂被压入了的状态的图;
图12是变形例1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图,即从面向射出口的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13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图,即从面向射出口的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17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机头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8(a)~图18(c)是在现有的打入工具中说明接触臂以陡峭的角度落下时的作用的图;
图19(a)及图19(b)是在现有的打入工具中说明接触臂以平缓的角度落下时的作用的图。
符号说明
10打入工具
11主体壳体
12把手壳体
12a把手部
13冲击气缸
14驱动器
15冲击活塞
16机头部
17射出口
18料盘
19扳机
20接触臂
20a前端部
22突起部(承受部)
22a抵接面
23加厚部(承受部)
23a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对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在收容冲击气缸13的主体壳体11的后方连设有把手壳体12,在冲击气缸13内可滑动地收容有将冲击钉子的驱动器14与下表面侧结合的冲击活塞15。在上述主体壳体11的下部安装有机头部16,机头部16形成有向被打入材打入并引导紧固件的射出口17,与上述冲击活塞15结合的驱动器14在该机头部16内可滑动地收容并受引导。
在机头部16的后方侧连设有装填有多个紧固件的料盘18,料盘18内的紧固件依次向机头部16供给,形成为供给到机头部16的钉子被上述驱动器14冲击并从射出口17向被打入材打出。
在把手部12a的底部配置有扳机19,另外,在把手部12a的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给软管的插头。从该插头供给的压缩空气通过操作扳机19,通过把手部12a的内部供给到冲击气缸13。由此,形成为冲击活塞15滑动,驱动驱动器14而打入紧固件。
在机头部16附近设有沿着机头部16滑动的接触臂20。该接触臂20通过被弹簧施力,前端部20a突出到比机头部16的前端面更前处。另外,该接触臂20的另一端侧与通过扳机19的操作进行动作的扳机机构间接性地或直接性地卡合。
当向被打入材按压接触臂20的前端20a时,接触臂20向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压入,接触臂20的另一端作用在扳机机构上,扳机19的操作将有效。即,在向被打入材按压了接触臂20的前端20a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扳机19,将进行紧固件的打入,换言之,在未向被打入材按压接触臂20的前端20a的状态下,即使操作了扳机19,也不会进行紧固件的打入。另外,操作的顺序也可以在向被打入材按压了接触臂20的前端20a后操作扳机19,也可以在在先操作了扳机19的状态下向被打入材按压接触臂20的前端20a,只在同时输入了接触臂20和扳机19的两个信号时进行紧固件的打入。
另外,上述的扳机机构的构造没有特别图示,但只要采用例如JP-A-2010-023174号公报等公开的公知的机构即可。
如图4~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接触臂20是由线材形成的盘条型接触臂20,在前端部20a进行折返,该前端部20a被弯曲加工成与把手部12a的相反侧大致成直角。
当向被打入材按压该接触臂20时,如图3及图5所示,通过接触臂20向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压入而滑动,机头部16的前端进入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的内侧。
但是,在进入该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的机头部16的前端设有用于承受施加到接触臂20的负荷的承受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承受部,设有加厚部23和突起部22。
如图4~6所示,加厚部23以在接触臂20被压入而滑动时沿着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的内侧且相向的方式设置。即,加厚部23的与射出方向正交的截面以填埋U型前端部20a的内周侧的间隙的方式形成为U型。通过设置该加厚部23,可较小地设定加厚部23和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加厚部23和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之间的间隙为1.4mm以下的方式设定。
另外,如图4~6所示,突起部22是在接触臂20被压入而滑动时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抵接的装置,比接触臂20更向把手部12a的相反方向突出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突起部22的高度设定为约12mm。另外,该突起部22以成为从机头部16的前端倾斜35度以上的高度的方式进行设定(参照图8(a))。
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具备该加厚部23和突起部22,从而即使在打入工具10落下而对接触臂20施加了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防止机构的作用时,首先对使未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防止机构的现有的打入工具10落下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在未具备加厚部23及突起部22的现有的打入工具10中,在接触臂20以陡峭的角度落下的情况下(以紧固件的射出方向相对于地面为35度以上那样的角度落下的情况),接触臂20与混凝土面等碰撞,由此,分力在使接触臂20滑动的方向上起作用,因此,接触臂20被压入而进行滑动(参照图18(b))。然后,由于滑动起来了,因而对接触臂20施加负荷,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等发生变形(参照图18(c))。
另外,如图19所示,在现有的打入工具10中,在接触臂20以平缓的角度落下的情况下(以紧固件的射出方向相对于地面为不足35度那样的角度落下的情况),在接触臂20与混凝土面等碰撞时,在使接触臂20滑动的方向上起作用的分力较小,因此,接触臂20不会滑动,施加使接触臂20向把手部12a的方向弯曲的负荷,接触臂20发生变形。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防止机构可以有效地抑制上述那样的接触臂20的变形。
即,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2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接触臂20以陡峭的角度落下、接触臂20与混凝土面等碰撞(参照图7(a)),接触臂20因与混凝土面等碰撞而被压入而滑动时(参照图7(b)),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与突起部22前端侧的抵接面22a抵接,因此,可以利用突起部22承受要使接触臂20向上方弯曲的负荷,能够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参照图7(c))。
另外,如图8所示,即使在接触臂20以平缓的角度落下的情况下,突起部22也比接触臂20先(或大致同时)着地,因此,能够降低直接施加在接触臂20的负荷,能够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另外,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加厚部23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接触臂20以陡峭的角度落下、接触臂20与混凝土面等碰撞(参照图9(a))、接触臂20因与混凝土面等碰撞而被压入而滑动、机头部16的前端进入到接触臂20时(参照图9(b)),在接触臂20滑动的范围的机头部16的前端形成有加厚部23。通过这样形成有加厚部23,能够利用加厚部23承受使接触臂20向上方弯曲的负荷,能够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参照图9(c))。
另外,在使用了上述图7~9的说明中,为了方便,以单体分别具备加厚部23及突起部22时的作用进行说明,但即使具备加厚部23及突起部22这两者,也不会减少彼此的功能。当然,由于具备两者,从而能够复合地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机头部16前端设置用于承受施加在接触臂20的负荷的承受部,因此,即使落下时接触臂20与混凝土面等碰撞,也能够利用设于机头部16前端的承受部吸收该冲击产生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另外,由于设置当接触臂20被压入而滑动时沿着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的内侧且相向的加厚部23作为上述承受部,因此,利用该加厚部23能够吸收施加于接触臂20的负荷,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另外,由于设置当接触臂20被压入而滑动时与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抵接的突起部22作为上述承受部,因此,利用该突起部22能够吸收施加于接触臂20的负荷,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另外,上述突起部22比接触臂20更向把手部12a的相反方向突出而设置,因此,即使在打入工具10从把手部12a的相反侧落下的情况下,突起部22也能够比接触臂20更先着地,能够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
例如,如图10~12所示,也可以不设置突起部22而仅设置加厚部23。例如,在接触臂20的线材粗的情况等中,即使不设置突起部22,有时也可抑制接触臂20的变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省略突起部22,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通过省略突起部22而缩小机头部16,易于使机头部16进入狭窄的场所,并且能够易于瞄准打入部位。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使突起部22以承受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整体的方式形成,增大承受接触臂20的负荷的面积。
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设置多个突起部22,在多个位置承受接触臂20的负荷。
另外,如图15及图16所示,也可以在加厚部23设置槽部23a。换句话说,加厚部23不限于沿接触臂20的U型前端部20a的内侧且相向的、设于机头部16前端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也可以设于其局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U型”是指通过从一方侧向另一方侧延伸并以另一方侧的端部再次向一方侧折返而形成的形状。作为“U型”的例子,可以考虑“U字状”“V字状”“C字状”。即,“U型前端部”也可以是例如“V字状形状的前端部”。
如图17所示,在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为有棱角的U字型的情况下,对应于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的形状,加厚部23的形状也可以设为有棱角的U字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接触臂20呈沿机头部16两侧延伸的两条线状的臂的前端部20a相连的形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在机头部16内连接沿机头部16两侧延伸的两条线状的臂等而使前端部20a分开的大致U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动作的打入工具10,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接触臂20的打入工具10即可。例如,也可以适用于电动式打入工具10或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10等。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打入工具也可以具备引导紧固件的机头部16、和沿着机头部16滑动的接触臂20。接触臂20也可以具备在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交叉的平面内将线材折弯成U型而形成的U型前端部20a。机头部16和接触臂20也可以以通过接触臂20向机头部16底端侧的滑动而使机头部16的前端进入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的U型部分的内侧的方式配置。也可以在机头部16的前端设置用于承受施加于接触臂20的负荷的承受部22、23。
根据该构造,由于在机头部的前端设置用于承受施加于接触臂的负荷的承受部,因此,即使落下时接触臂与混凝土面等碰撞,也可利用在机头部的前端设置的承受部吸收该冲击产生的负荷。其结果,能够抑制接触臂的变形。
在上述的构造中,承受部也可以具有形成于机头部16且由与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的U型部分的内侧形状对应的U型截面构成的加厚部23。
根据该构造,加厚部在接触臂被压入而滑动时沿着接触臂的大致U型前端部的内侧且相向。利用该加厚部能够吸收施加于接触臂的负荷,抑制接触臂的变形。
即,在落下时接触臂与混凝土面等碰撞的情况下,接触臂被压入而滑动,当没有加厚部时,由于滑动而作用无理的负荷。另一方面,当具有加厚部时,在接触臂滑动了时,尽可能在机头部和接触臂之间不形成间隙,因此,能够使接触臂变形的余地变小,抑制接触臂的变形。
另外,承受部也可以具有通过接触臂20向机头部16的底端侧的滑动而使接触臂20的前端部20a抵接的突起部22。
根据该构造,在接触臂被压入而滑动了时,接触臂的大致U型前端部与突起部抵接。利用该突起部,能够吸收施加于接触臂的负荷,抑制接触臂的变形。即,在接触臂滑动起来了时,接触臂与突起部抵接,突起部直接承受负荷,因此,能够抑制接触臂的变形。
另外,打入工具还可以具备在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把手12a。突起部22也可以比接触臂20更向与把手12a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根据该构造,突起部比接触臂更向把手的相反方向突出而设置。由此,即使在工具从把手的相反侧落下的情况下,突起部也能够比接触臂更先着地,抑制接触臂的变形。

Claims (3)

1.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引导紧固件的机头部(16);以及
沿所述机头部(16)滑动的接触臂(20),
所述接触臂(20)具备在与紧固件的射出方向交叉的平面内将线材折弯而形成的U型的前端部(20a),
所述机头部(16)和所述接触臂(20)配置成通过所述接触臂(20)向所述机头部(16)的底端侧的滑动使得所述机头部(16)的前端进入所述接触臂(20)的所述前端部(20a)的U型部分的内侧,
在所述机头部(16)的前端设置用于承受施加于所述接触臂(20)的负荷的承受部(22、23),
所述承受部具有加厚部(23),该加厚部(23)形成于所述机头部(16)且与所述接触臂(20)的所述前端部(20a)的内侧相向,
所述加厚部(23)以填埋所述前端部(20a)的内周侧的间隙的方式被加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承受部具有突起部(22),通过所述接触臂(20)向所述机头部(16)的底端侧的滑动,所述接触臂(20)的所述前端部(20a)抵接该突起部(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还具备在与所述紧固件的射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把手(12a),
所述突起部(22)比所述接触臂(20)更向与所述把手(12a)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CN201210410442.4A 2011-10-26 2012-10-24 打入工具 Active CN103072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4855A JP5772506B2 (ja) 2011-10-26 2011-10-26 コンタクトアームの変形防止機構
JP2011-234855 2011-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2120A CN103072120A (zh) 2013-05-01
CN103072120B true CN103072120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08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0442.4A Active CN103072120B (zh) 2011-10-26 2012-10-24 打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49920B2 (zh)
EP (1) EP2586571B1 (zh)
JP (1) JP5772506B2 (zh)
CN (1) CN103072120B (zh)
TW (1) TWI586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2506B2 (ja) * 2011-10-26 2015-09-0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アームの変形防止機構
TWM568191U (zh) * 2018-07-16 2018-10-11 金和利股份有限公司 Quick release device for nail gun nail gun panel
US11141849B2 (en) * 2018-11-19 2021-10-12 Brahma Industries LLC Protective shield for use with a staple gu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53C (zh) * 1994-10-21 1999-11-17 森考产品公司 气动紧固件驱动工具及其电子控制系统
JP2010076060A (ja) * 2008-09-26 2010-04-08 Hitachi Koki Co Ltd 燃焼式釘打機
CN102069474A (zh) * 2009-09-15 2011-05-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空射锁定器的紧固件驱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2620A (en) * 1972-05-15 1973-10-02 Fastener Corp Safety assembly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S6237659Y2 (zh) * 1981-04-10 1987-09-25
JPS6328573A (ja) * 1986-07-18 1988-02-0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ガス燃焼式打込機の掃気構造
JP2551812B2 (ja) 1988-05-13 1996-11-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モータに用いられるライニング材の加工方法
US5385286A (en) * 1994-01-07 1995-01-31 Senco Products, Inc. Adjustable depth control for use with a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5685473A (en) * 1996-06-07 1997-11-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astener-driving tool having adjustable controlling mechanism
JPH10286784A (ja) * 1997-04-11 1998-10-27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の打込み深さ調整装置
JPH10286783A (ja) 1997-04-11 1998-10-27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のマガジン取付装置
JP3300677B2 (ja) * 1998-12-10 2002-07-08 株式会社シンコー 釘打機
US6722549B2 (en) * 2002-05-08 2004-04-20 Yury Shkolnikov Arm member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7070079B2 (en) * 2004-03-05 2006-07-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No-mar tip for fastening tool
US20060191973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Basso Industry Corp. Nail stopper for a skew nailing gun
JP4720656B2 (ja) * 2006-07-12 2011-07-1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US7565992B2 (en) * 2007-05-23 2009-07-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llapsible protective tip for fastener driver workpiece contact element
JP5182549B2 (ja) * 2007-09-28 2013-04-1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5188873B2 (ja) * 2008-05-09 2013-04-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工具
JP5266924B2 (ja) 2008-07-18 2013-08-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打ち用釘打機
US8387846B2 (en) * 2009-06-08 2013-03-0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astening tool with blind guide work contact tip
US8631986B2 (en) * 2009-12-04 2014-01-21 Robert Bosch Gmbh Fastener driver with an operating switch
JP5772506B2 (ja) * 2011-10-26 2015-09-0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アームの変形防止機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53C (zh) * 1994-10-21 1999-11-17 森考产品公司 气动紧固件驱动工具及其电子控制系统
JP2010076060A (ja) * 2008-09-26 2010-04-08 Hitachi Koki Co Ltd 燃焼式釘打機
CN102069474A (zh) * 2009-09-15 2011-05-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空射锁定器的紧固件驱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6571B1 (en) 2016-08-31
TWI586493B (zh) 2017-06-11
US20130105541A1 (en) 2013-05-02
JP2013091131A (ja) 2013-05-16
EP2586571A3 (en) 2015-04-08
EP2586571A2 (en) 2013-05-01
TW201334930A (zh) 2013-09-01
JP5772506B2 (ja) 2015-09-02
US9149920B2 (en) 2015-10-06
CN103072120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2120B (zh) 打入工具
US8585407B2 (en) Toy gun backlash vibration mechanism
US1572046A (en) Impression-making tool
EP1749702A3 (en) Vehicle bumper beam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he bumper beam
DE202009018035U1 (de) Nagelvorrichtung
EP1215537A3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RU2293646C2 (ru)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заколачивания крепежных деталей и магази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5146899A (zh) 接发器
EP2199709A3 (fr) Dispositif combiné comprenant un échangeur de chaleur interne et un accumulateur
WO2009005103A1 (ja) ステープラ
EP1762311A3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die cushion mechanism
CN104097056B (zh) 连接螺钉用拧螺钉机的螺钉输送机构及连接螺钉用拧螺钉机
CN102764824A (zh) 穿料定位机构
TWI513555B (zh) 具有省力機構之裝釘機
CN209190557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定位装置的保压机构
CN204867172U (zh) 一种用于二模三冲螺丝机械的顶出装置
CN209157044U (zh) 一种链条配件混合推送装配设备
CN110181462B (zh) 钉枪
US2016466A (en) Staple
US2566000A (en) Compression tool
CN211302046U (zh) 静音麻将机及其运用的推牌装置
CN208607393U (zh) 光纤连接器
US1108279A (en) Tool for driving corrugated fasteners.
CN211761265U (zh) 一种新型敲钉枪
CN209565440U (zh) 自动接料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