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0120B -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0120B
CN103070120B CN201310034096.9A CN201310034096A CN103070120B CN 103070120 B CN103070120 B CN 103070120B CN 201310034096 A CN201310034096 A CN 201310034096A CN 103070120 B CN103070120 B CN 103070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un
milter
yellow cartfish
breeding population
s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40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0120A (zh
Inventor
刘汉勤
管波
田华
徐江
侯昌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Water Engineering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Water Engineering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Water Engineering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Water Engineering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0340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0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0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0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0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0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步骤2、性逆转;步骤3、性逆转鱼的遗传性别鉴定;步骤4、扩群;步骤5、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最终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该发明由于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不用测交方法就能确定XX♂生理雄鱼,缩短了育种时间,与测交方法比较,可以缩短一代。因省略了雌核发育步骤,可以降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对受精卵遗传物质的损伤,提高了XX♀雌鱼的获得率,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的人工性别控制技术,属于一种鱼类生理遗传繁殖的方法,是以人工性逆转、筛选、扩群等技术控制鱼类性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单性雌鱼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如人工选择、雌性激素直接诱导性逆转、雌核发育和性别特异的DNA探针技术等。但因人工挑选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不能准确区分雌雄鱼。雌性激素直接诱导性逆转是给鱼苗投喂雌性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使雄性鱼发生性逆转,成为雌性鱼。这种方法不能达到全雌的目的,且有性激素残留的危险,不利于生产,许多国家早已禁用。雌核发育产生全雌鱼应用于养殖生产最大困难是二倍体出现频率低,仔幼鱼阶段成活率差,个体差异大,能达到性成熟的不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欧美等国的鱼类遗传育种学家将人工雌核生殖与激素诱导性反转结合起来,先后在鲤鱼和鲑鳟鱼类中生产出全雌性鱼类,并成功地用于养殖实践。性别特异的DNA探针与性反转结合生产全雌性养殖群体的技术的局限性是迄今为止,在脊椎动物中克隆的性别特异DNA序列还很少。至于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尤其是采用性逆转和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产生全雌黄颡鱼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黄颡鱼是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类。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以上,因此,发明人发明了采用性逆转和雌核发育持续产生全雄黄颡鱼(专利号:ZL200610166518.8)的方法,建立了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专利号:ZL200810197519.8)。为了持续生产全雄黄颡鱼,需要建立与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配套的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发明人分析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的技术经验,提出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以此达到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体系的目的。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选择体表无伤、腹部膨大柔软、性腺发育良好的普通雌鱼(15‐20尾/kg)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和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对每条鱼胸鳍基部进行一次注射或两次注射,注射总剂量为每kg雌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30~40ug+DOM6~10mg,将雌鱼置于26℃的水中,经24小时后挤出成熟的卵子,将卵子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选取生殖突微红的雄鱼(15‐20尾/kg),每kg雄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15~20ug+DOM6~10mg注射催产,一次注射,催产后对雄鱼进行解剖取出精巢,用剪刀将精巢剪碎,再用精子保存液洗滤出精子,将精子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取卵子和精子混合进行干法人工受精;把受精卵置于27℃生化培养箱中恒温孵育成雄鱼和雌鱼鱼苗并全部出膜;待卵黄吸收后,鱼苗用卤虫幼体作为开口饵料;
步骤2、性逆转:将普通雌性黄颡鱼性逆转成生理雄鱼,以卤虫幼体作为雄激素载体,将卤虫幼体在100~250IU的甲基睾丸溶液中浸泡1小时,再抽滤取出富集雄激素的卤虫投喂已开口摄食的人工繁殖黄颡鱼苗,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准,连续投喂40天,经雄性激素处理后存活的鱼苗中部分XX♀雌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XY♂雄鱼不变;将用甲基睾丸处理过的所有幼鱼转移至水泥池用海马牌幼鳖粉状配合饲料培育至8cm以上,即可从外表区分雌雄;雄鱼的生殖器已开始突起,而雌鱼则无;剔除XX♀黄颡鱼,剩雄性黄颡鱼XX♂、XY♂备用;
步骤3、性逆转鱼的遗传性别鉴定:用Y染色体特异标记Pf‐Y62引物对筛选出的性逆转黄颡鱼(XX♂、XY♂)进行基因型PCR鉴定(Y染色体特异标记Pf‐Y62引物及具体的基因型PCR鉴定方法参照专利ZL200810236650.0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中的相关内容),剔除含有Y染色体的黄颡鱼(即XY♂),留XX♂生理雄鱼备用;
步骤4、扩群: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繁育种群的快速扩群,取步骤3中已被确认的养至性成熟的XX♂生理雄鱼与普通XX♀雌鱼交配,产生100%XX♀雌鱼,在鱼苗开口时,取一部分XX♀雌鱼按步骤2,用雄激素诱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
步骤5、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取步骤4中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交配,可持续生产XX♀雌鱼,重复步骤4和步骤5,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所述的雌鱼的两次注射间隔时间10小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海马牌幼鳖粉状配合饲料(由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粗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
本发明中,为了便于表述黄颡鱼的生理性别,用XX♀表示雌鱼,用XX♂表示生理雄鱼,用XY♂表示雄鱼。
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不用测交方法就能确定XX♂生理雄鱼,缩短了育种时间,与测交方法比较,可以缩短一代。
2.因省略了雌核发育步骤,可以降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对受精卵遗传物质的损伤,提高了XX♀雌鱼的获得率。
3.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采用了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交配法,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的XX♀雌鱼,产品可批量进行,节约了为YY♂超雄黄颡鱼挑选配套雌鱼所产生的大量人力和物力。
鉴此,本发明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技术原理图。
图2为一种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示出了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技术原理图,附图2示出了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方框图,结合附图,具体论述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1、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根据实验或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取若干数量的体表无伤、腹部膨大、柔软的普通雌黄颡鱼(15‐20尾/kg),给每条鱼胸鳍基部进行两次注射,注射总剂量为每kg雌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30~40ug+DOM6~10mg。使用的催产剂及剂量如下:第一针为LRH‐A21ug/尾,第二针为(HCG150IU+LRH‐A21ug+DOM0.5mg)/尾,针距10小时。催产剂HCG、LRH‐A2和DOM均为杭州动物药品厂和萧山第一兽药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将鱼置于26℃的水中,距第二针约20小时后可挤出成熟的卵子,将之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在雌鱼注射第二针的同时选取生殖突微红的雄鱼注射与雌鱼第二针同样剂量的催产剂,即HCG150IU+LRH‐A21ug+DOM0.5mg/尾,雄鱼为(15‐20尾/kg),因其精巢结构呈树枝状,催产后挤不出精液,需对其进行解剖取出精巢,用剪刀剪碎后用精子保存液洗滤出精子,仍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根据需要取数百至千粒卵子与精子混合进行干法人工受精,受精卵在27℃生化培养箱中恒温孵育至鱼苗全部出膜。待卵黄吸收后,鱼苗用卤虫幼体作为开口饵料。
步骤2、性逆转:将普通XX♀黄颡鱼性逆转成XX♂生理雄鱼,以卤虫幼体作为雄激素载体,将其先在200IU的甲基睾丸酮(MT;sigma)溶液中浸泡1小时,再抽滤取出富集雄激素的卤虫投喂已开口4天的人工繁殖黄颡鱼苗,每天上午、下午喝晚上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准,连续投喂40天,实验证明存活率为60%以上,性逆转率达95%以上,由于黄颡鱼是雄性配子异性的鱼类,其性别体制是XX♀/XY♂,雌雄鱼的比例近似为1:1。所以,经性激素处理后成活的鱼苗中,约有50%是XX♀雌鱼性逆转成XX♂生理雄鱼,将经激素性逆转后的幼鱼(包括XX♂、XY♂和XX♀)一并转移至水泥池中,用蛋白质重量含量为40%以上的海马牌幼鳖粉状配合饲料(由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养至8cm以上,根据雌雄黄颡鱼生殖器的区别(雄鱼的生殖器已开始突起,而雌鱼则无),剔除XX♀黄颡鱼,剩雄性黄颡鱼(XX♂、XY♂)备用。
步骤3、性逆转鱼的遗传性别鉴定:用Y染色体特异标记Pf‐Y62引物对性逆转黄颡鱼进行基因型PCR鉴定(具体方法参照专利ZL200810236650.0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被确认为XY♂雄鱼的弃之,留XX♂生理雄鱼备用。
步骤4、扩群:取步骤3中已被确认的XX♂生理雄鱼养至性成熟后与普通的XX♀雌鱼交配,产生100%XX♀雌鱼,当鱼苗开口4天时,取一部分XX♀雌鱼鱼苗按步骤2,用MT诱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
步骤5、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取步骤4中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交配,可持续生产XX♀雌鱼,重复步骤4和步骤5,则可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
至此,即形成了持续生产全雌黄颡鱼的生产过程以及它们的繁育体系。

Claims (3)

1.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选择体表无伤、腹部膨大柔软、性腺发育良好的普通雌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和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对每条鱼胸鳍基部进行一次注射或两次注射,注射总剂量为每kg雌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30~40ug+DOM6~10mg,将雌鱼置于26℃的水中,经24小时后挤出成熟的卵子,将卵子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选取生殖突微红的雄鱼,每kg雄鱼使用HCG2500~3000IU+LRH‐A215~20ug+DOM6~10mg注射催产,一次注射,催产后对雄鱼进行解剖取出精巢,用剪刀将精巢剪碎,再用精子保存液洗滤出精子,将精子置于冰浴上低温保存备用;取卵子和精子混合进行干法人工授精;把受精卵置于27℃生化培养箱中恒温孵育成雄鱼和雌鱼鱼苗并全部出膜;待卵黄吸收后,鱼苗用卤虫幼体作为开口饵料;所述普通雌鱼的大小为15‐20尾/kg,所述雄鱼的大小为15‐20尾/kg;
步骤2、性逆转:将普通雌性黄颡鱼性逆转成生理雄鱼,以卤虫幼体作为雄激素载体,将卤虫幼体在100~250IU的甲基睾丸溶液中浸泡1小时,再抽滤取出富集雄激素的卤虫投喂已开口摄食的人工繁殖黄颡鱼苗,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准,连续投喂40天,经雄性激素处理后存活的鱼苗中部分XX♀雌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XY♂雄鱼不变;将用甲基睾丸处理过的所有幼鱼转移至水泥池用海马牌幼鳖粉状配合饲料培育至8cm以上,即可从外表区分雌雄;雄鱼的生殖器已开始突起,而雌鱼则无;剔除XX♀黄颡鱼,剩雄性黄颡鱼XX♂、XY♂备用;
步骤3、性逆转鱼的遗传性别鉴定:用Y染色体特异标记Pf‐Y62引物对筛选出的性逆转黄颡鱼XX♂、XY♂进行基因型PCR鉴定,剔除含有Y染色体的黄颡鱼XY♂,留XX♂生理雄鱼备用;
步骤4、扩群: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繁育种群的快速扩群,取步骤3中已被确认的养至性成熟的XX♂生理雄鱼与普通XX♀雌鱼交配,产生100%XX♀雌鱼,在鱼苗开口时,取一部分XX♀雌鱼按步骤2,用雄激素诱导性逆转成为XX♂生理雄鱼;
步骤5、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取步骤4中XX♀雌鱼和XX♂生理雄鱼交配,可持续生产XX♀雌鱼,重复步骤4和步骤5,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雌鱼的两次注射间隔时间1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马牌幼鳖粉状配合饲料由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蛋白质重量含量为40%以上。
CN201310034096.9A 2013-01-29 2013-01-29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0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4096.9A CN103070120B (zh) 2013-01-29 2013-01-29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4096.9A CN103070120B (zh) 2013-01-29 2013-01-29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0120A CN103070120A (zh) 2013-05-01
CN103070120B true CN103070120B (zh) 2015-08-05

Family

ID=4814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40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0120B (zh) 2013-01-29 2013-01-29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0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872A (zh) * 2013-08-05 2013-12-11 集美大学 黄姑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方法
CN103583427B (zh) * 2013-11-06 2015-09-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伪雄与全雌尼罗罗非鱼制种方法
CN103548740A (zh) * 2013-11-07 2014-02-05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全雌泥鳅的方法
CN104285863B (zh) * 2014-10-21 2016-08-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诱导雌核发育黄姑鱼伪雄鱼的方法
CN105475202B (zh) * 2015-12-25 2018-07-24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代育成全雌黄颡鱼的方法
CN105918184B (zh) * 2016-06-14 2018-08-21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选育全雄黄颡鱼优良品种的方法
CN106172140A (zh) * 2016-08-10 2016-12-07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黄颡鱼雄性化诱导生产xx♂伪雄鱼的方法
CN106489799B (zh) * 2016-11-16 2019-05-17 唐志发 选育纯系黄颡鱼全雌鱼及超雄鱼大规模生产全雄鱼的方法
CN110583539B (zh) * 2019-10-25 2021-05-28 西南大学 一种高效生产尼罗罗非鱼高繁殖率yy转化雌鱼的方法
CN112535123A (zh) * 2020-11-23 2021-03-23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人工诱导雌性翘嘴鳜性逆转的方法
CN113287547B (zh) * 2021-06-24 2023-04-04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CN113661948A (zh) * 2021-09-06 2021-11-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自体受精获得全雌纯合黄颡鱼克隆系的方法
CN115428752A (zh) * 2022-10-12 2022-12-06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规模化生产全雌草鱼的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546A (zh) * 2006-12-26 2007-07-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半滑舌鳎性逆转的诱导方法
CN101120658A (zh) * 2006-08-08 2008-02-13 白宝海 一种鲑鳟鱼全雌化的方法
CN101390503A (zh) * 2008-11-03 2009-03-25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超雄鱼与生理雌鱼交配建立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N101418347B (zh) * 2008-12-04 2011-07-2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
CN102283149A (zh) * 2011-07-05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雌性鲤鱼性逆转为雄性鲤鱼的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0658A (zh) * 2006-08-08 2008-02-13 白宝海 一种鲑鳟鱼全雌化的方法
CN101002546A (zh) * 2006-12-26 2007-07-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半滑舌鳎性逆转的诱导方法
CN101390503A (zh) * 2008-11-03 2009-03-25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超雄鱼与生理雌鱼交配建立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N101418347B (zh) * 2008-12-04 2011-07-2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
CN102283149A (zh) * 2011-07-05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雌性鲤鱼性逆转为雄性鲤鱼的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筠.养殖鱼类的育种.《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农业出版社,1993,126-129. *
曹克驹.黄颡鱼的养殖.《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第181-184页. *
鱼类人工性别控制;郝汉舟等;《水产科学》;20040725;第23卷(第7期);第42-44页 *
鱼类性别控制研究的进展;楼允东;《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21230;第1卷(第3-4期);第168-173页 *
黄颡鱼性分化及激素诱导性转化研究;姚道霞;《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技辑)》;20071215(第06期);第21-3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0120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0120B (zh)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N101390503B (zh) 超雄鱼与生理雌鱼交配建立超雄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N102742530B (zh) 一种金钱鱼人工诱导自然产卵和受精的方法
CN104642212A (zh)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Targońska et al.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of wild and cultured barbel (Barbus barbus, Cyprinidae)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CN102047851A (zh) 养殖草鱼家系的构建和良种选育方法
CN103461254A (zh) 岩原鲤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
CN105123580A (zh) 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工厂化杂交育苗方法
CN101940184A (zh) 一种改良鲫的育种与养殖方法
CN105475202B (zh) 一代育成全雌黄颡鱼的方法
CN103749361A (zh) 一种提早孵化大口黑鲈的方法
CN108377936B (zh) 一种全雌鳜鱼的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05284679A (zh) 一种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6577393A (zh) 一种养殖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548740A (zh) 一种生产全雌泥鳅的方法
CN104041457B (zh) 一种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方法
CN103798173B (zh) 用于黄颡鱼及乌鳢超雄鱼及全雄鱼开发的后裔测定方法
CN104719199A (zh) 一种黄颡鱼与江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
CN107509667A (zh) 一种斑点叉尾鮰半同胞家系规模化构建方法
CN101999332B (zh) 一种人工授精的尼罗罗非鱼繁殖方法
CN103960188B (zh) 一种长鳍吻鮈人工催产方法
CN104705225A (zh) 一种大口鲶人工繁殖方法
CN106212333A (zh) 一种北方须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4782549A (zh) 黄金鲫人工繁殖方法
CN106259089A (zh) 一种规模化生产全雌泥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