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79A - 通信系统、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79A
CN1030679A CN88101915A CN88101915A CN1030679A CN 1030679 A CN1030679 A CN 1030679A CN 88101915 A CN88101915 A CN 88101915A CN 88101915 A CN88101915 A CN 88101915A CN 1030679 A CN1030679 A CN 1030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entioned
address
processing signals
internal affai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1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翰·布赖恩·特里
理查德·维克斯
史蒂芬·威廉·特里维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RN ELECTRIC COMMUNICATION CO Ltd
Nortel Net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RN ELECTRIC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RN ELECTRIC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ERN ELECTRIC COMMUNIC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64Distributing or queueing
    • H04Q3/66Traffic distributors
    • H04Q3/665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用传输线互联的多个或网络交换节点组成的 通信系统,时分复用信号作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在 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间传送,信号含一报头部分,消 息部分和信令信号。报头部分含一顺序节点出口地 址序列,当信号通过网络时将遇上述各节点。各节点 中引导节点出口地址确定一出口,由该出口,信号离 开该节点到达该序列下一节点。整个节点出口地址 序列由接入设备在入口节点利用一与出口节点的一 出口相连的目的地接口的一唯一地址访问一编路数 据库而产生。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和该系统中所使用的部件以及操作上述系统和部件的方法。本发明特别适合于、但并不仅仅适合于数字时分复用TDM电信网络。
一般来说,数字电信系统使用时分复用TDM信号,通过位于交换中心或交换局中的一个交换网络,以延伸在许多用户之中的两个用户之间的一条暂时通路进行传输。一般这种将信源和收信点互联的暂时通路称为“接续”,并将接续这个术语用于本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在一个典型的系统中,多个来话呼叫在中央局被复接,经由其他各局确定路由,直至其各自的目的地。通常的呼叫顺序是这样的,在传送该用户的信息之先,一个与交换装置相联系的中央控制器确定一种接续,即通过交换网络互联发送者和收信点的一条传输通路,而后发送者发送其信息。当呼叫完毕、中央控制器切断这种接续,即取消这一传输通路。
当前,存在三种主要的正在使用的交换网络类型;线路交换网络、分组数据交换网络和特种业务网络(例如直达通信线路)。上述每种网络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信号而言,其传输效率是最佳的,并且是最经济的。例如,线路交换网络是为传送话音信号(64千赫数字)而设计的,而传送话音信号要求在几分钟的时间间隔范围应具有较低的信息传送延迟。分组数据交换网络是为传送较短的(例如小于1秒的)脉冲串数据而设计的,相对地讲,这种分组交换网络对于延迟不敏感。特种业务网络是设计用于长时间传输(例如几个小时到几年)的点对点的接续,或者是其他类型网络不能很经济地进行处理的那些特殊的信号(例如,宽带的声频或视频信号)。
上述这些交换网络中的每一种网络都仅限于实用在一种类型的信号,对这种信号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因此,一般地讲,分组交换网络不适合于传送语言信号的应用,这是由于交换过程中的延迟和延迟的变化,例如由于存贮和正向交换操作以及在中继缓冲器中的分组排队。另外,话音信号的分组化,在对分组交换网络接入、接出时也带来了延迟。一般说来,常规的线路交换网络不适合于分组数据,因为对于每个数据组来说,都需要交换接续的建立和拆除,并且与每个分组数据的持续期相比较,建立呼叫的时间太长,以致于不能允许对控制交换接续进行常规的呼叫控制。即使这种状态用户可以容忍,但对这种系统能力的低效使用也是极不经济的。
这些完全不同的系统,即线路交换、分组交换和特种业务的互相配合操作,迫使其操作复杂化,在管理上也必须互相协调,而且随着各种新业务(例如综合话音/数据系统)的激增,使这种操作和协调变得更为复杂化,因为一般每种新的业务都需要自己的管理系统。
已经有人提出了可能综合处理话音和数据交换的各种系统,列举在本说明书的附录的各种专利文献中的,由J.S.Turner提出的,称之为“快速分组交换”(“Fast    Packet    Switching”)就是一例。所有列举的文献对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上述文献中特别包括于1985年1月15日颁发,并转让给AT&T    Bell实验室的美国专利4494230号,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可允许在一个信号交换系统中交换话音、数据和一些特种业务。
实际上,快速分组交换使用了一种“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link-by-link)编路方案,即,这种方案使用了在网络的各中间节点上取得编路信息。在一种准备接续建立状态期间,在传送任何用户信息之前,先将一个含有目的地址的接续建立请求信号通过该系统传送到目的地节点。在每个交换节点中,各个交换处理器利用接续建立请求信号从而确定这样一个出口,通过该出口,信号离开这一节点。然后将这一出口的地址连同一个唯一逻辑接续号码一起,存贮在与节点的输入、输出端口有关的各编路表中。当利用这种方法确定了每个出口的地址时,则从目的节点向始发节点返回一个接续建立确认信号,它与接续建立请求信号一样,通过这同一条物理通路。
此后,用户信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传送,数据组的长度在每个数据组的报头部分被指定,由报头预先指定的还包括逻辑接续号码,这个用户信息是通过与接续建立请求同一个通路传送的,因为每一个节点的逻辑接续号码用于对编路表寻址,从而确定一个出口,经由该出口,用户信息应离开该节点。
快速分组交换使用了高速分组传输,并减小了存贮和正向交换延迟,从而减少了网络总延迟。但是,即便如此,上述系统在访问交换网络时将全部信号加以分组化,以及在中继缓冲器中对各分组进行排队,仍然会产生延迟和产生延迟的变化。
在1984年12月11日公开的J.S.Turner的题为“在线路控制器中终点站间信息存贮器的安排”(“End-to-end    Information    Memory    Arrangent    in    a    Line    Controller”)的美国专利4488288号公开了另外一种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分组交换方案(援引于此,以供参考),其中物理节点出口地址包含在数据分组的报头之中,以节约存贮器和控制设备,在分组交换系统的每个节点中可能需要它们来实现逻辑-物理地址转换功能的。这些物理地址是通过传送呼叫建立分组数据和始发与目的地线路控制器之间的呼叫回复分组数据而获得的。在每个节点中,一个中央交换处理器确定该节点的物理出口地址,并将其插入所建立的分组数据组的数据部分。这一编路地址信息到达后便存贮在目的地,作为从该目的地点到该输入点的各个后继的分组数据编路所必需的物理地址信息。而后,目的地点传送一个呼叫回复分组数据给该输入点。这个呼叫回复分组数据包含有要插入到后继的“用户”分组数据中的物理地址信息(作为呼叫建立分组数据与回复分组数据的区别),以便在输入点的目的地点之间选择路由。
这些呼叫建立和回复信号的通过,在贯穿整个网络、从各中间节点导出逻辑通路编路信息的准备阶段引起延迟,并且还要求在每个交换节点中的编路信息不能与其他节点的编路信息无关地进行修改,即不能异步操作。
万一在线路上或者在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编路系统的节点上发生故障,则整个准备建立的程序必须重复。如果许多个逻辑通路由于故障受到影响,则由于阻塞,大量的呼叫建立/回复分组数据会增加在终端之间接续的延迟,甚至丧失接续的可能性。
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编路方式的缺点,在下面论及的、关于在分组网络中所谓的“信源编路”的两个出版物中已经讨论过了。其中一篇是由Carl.A.Sunshine撰写的,刊登在“ACM计算机通信评论”中(ACM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Review    Vol.7,NO.1,January    1977),标题为“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源编路”(“Source    Routing    in    ComputerNetwork”);另外一篇是由J.H.Salter等人撰写的,刊登在北荷兰出版公司1981年出版的“计算机通信的局部网络”一书中(Local    Networks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81.),标题为“校园范围内部传送信息的信源编路”(“Source    Routing    for    Campus-Wide    Interne    transport”),上述两篇出版物援引于此,以供参考。
在列举在附录中的各种论文中(所有这些论文援引于此以供参考,并且读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特别包括一篇由S.R.Amstutz和R.Duane    Packard撰写的,标题为“分布控制结构和脉冲串交换的编译特性”(“Dispersed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Specipication    Compilation    of    Burst    Switching”,IEEE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Systems,Eindhoven,14-18    April    1986),其中公开了一种为了使话音和数据通过同一个交换网络的电信交换技术中的脉冲串交换的研究成果。
就从这些文献中得到的结论而言,一种脉冲串交换网络使用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对目的地编路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进行逻辑接续编路方式,这是因为脉冲串的报头含有一个明确的网络目的地地址,但不包含有逻辑接续号码。这个网络目的地地址是在一个单独的接续建立程序的准备阶段中确定的,除编路信息没有存贮在交换节点的各编路表中外,这一程序类似于快速分组交换技术(Fest    Packet    Switching)中所使用的方式,但是该网络目的地地址总是发送到用户和收信接口,然后该收信地址用于每个后续的脉冲串的报头。网络目的地地址有几个字段,每个字段在不同网络分级级别上提供路由。当一个具有网络目的地地址的脉冲串到达一个交换节点的输入口时,该输入口必须检验几个字段,以便确定哪个字段带着编路信息用于指定该交换装置。
这种设计似乎要求在每个居于中间的节点中具有重要的智能部件或控制装置,以便选择所需的路由,即选择由哪个出口离开系统的那个节点。并且,需要在每个输入口有存贮装置,以存贮(至少)整个一组分级别的地址字段,而不管是否检验整个一组地址或仅检验一个地址,以便确定通过该交换装置的通路。
总的说来,公知的各种系统是不能完全适当前以话音信号为主的通信业务量的需求,而日益增长的新的业务的需要显示出:用常规的接续处理,其整个费用开支将是不能允许的。这一问题很可能由于适宜于采用线路交换的各种视频信号的增加,而变得更为严重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交换系统以及该系统的部件,这种系统和部件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包含着由传输线互联的多个交换节点组成的。在操作中,安排在该系统里的一个第一节点(入口)到一个第二节点(出口)之间,传送一个由消息部分和报头部分组成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该信号的消息部分可以是连续的,并有一个不由该系统确定而是由用户来决定的持续期。每个报头部分包括一组与该节点序列相对应的节点出口地址,在上述一组节点中,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从入口节点到出口节点要通过上述各个节点。
每个节点的出口地址对应着一个节点出口,通过该出口,内部事 务处理信号将离开该节点而到达下一个节点,即在一组节点出口地址中识别出的节点作为节点序列中的下一个节点。因此,这一组节点出口地址预先确定了一个次序,消息部分将依照这个次序,在入口节点到出口节点之间通过交换装置的各个节点。在将由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的节点序列中的每个节点,至少包括用来在报头中检测一个特定的节点出口地址的装置和启动交换其消息部分,使它通过该节点出口而离开那个节点,以便到达序列中的下一个节点的装置。
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离开入口节点之前,要确定节点序列。该系统还包括在上述入口节点中的、用来产生一组节点出口地址和一个识别符的接续控制装置,并将节点出口地址和识别符插入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
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在信号离开入口节点之前,将识别符加到信号的消息部分的装置和用于在一个到来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检测这样一个识别符的装置(可能减去此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报头),并且使这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与一个早些时候传送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发生联系。
上述接续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定时装置和当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被传送到该节点上时启动该定时器和从该节点收到一个相应的应答信号时中止该定时器的装置。到此为止,用于中止定时器的装置还可以用作在“应答”内部处理信号中,检测与输出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有关的一个识别符。
消息部分可以是数字的或者模拟的,并且可以包括话音、数据、视频信号、分组数据或其他形式的用户信息。消息部分可以跟随着其报头而无须等待得到其传输通路(即接续)已经建立的应答。一般情况,所有信号将以TDM信号形式传送,其中包括分组数据信号,该分组数据信号在进入入口节点之前,可以变换成TDM的格式。
有益的是(但不一定如此),仅仅将报头部分加在消息部分的前面,并不改变消息部分的格式、速率或持续时间。因此,以64kb/s产生的话音呼叫将仍以那样的速率通过该系统,并不需要另外分组。另一方面,一个分组化的信号可以采用在每个分组数据之前加上一个其自己的报头部分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一系列短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这些信号像其他任何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一样,在各个节点间通过。
因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传输速率可以和信源产生的速率以及目的地接收的速率一样,在系统的中间节点上不需要进行缓冲处理,并且在那些中间节点上的速度或平行性的程度(degree    of    Parallelism)不必予以扩展到超出通信业务位速率。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取得的突出优点可以归结为“信源编路”和“快速线路交换”两个方面的原因。“信源编路”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在由第一个节点进行交换之前就具有由该信源预先确定的编路报头;以及“线路交换”是因为作为一个线路交换的交换装置,在不需要进行缓冲的情况下,就具有处理潜在的“无穷大”接续持续期的能力。该交换作用是快速的,这是因为该交换系统是“自接线的”,即交换的判决仅需简单地根据报头上的信息。(由于这个原因,交换的判决包括选择出口和实际的交换闭合)。
与每个入口节点相关的接续控制设备应当适合产生一组节点出口地址,该组出口地址取决于含在到来的接续建立请求信号中的目的地信息。最好的方式是,利用这个目的地信息,通过去访问一个编路数据库,例如一个查询表,从而确定该组节点出口的地址。一个合适的查询表可以包含有很多组这种节点出口地址,每组地址对应于由该入口节点可访问的出口节点的多个不同路由中的一条路由。当然,对于一个指定的出口节点,可能有多于一组的节点出口地址,映射多个可供选择的路由,从该入口节点利用有关的查询表到达那个出口节点。每组节点出口地址可能与一个目的地接口地址相关,而那个目的地接口地址在网络中各个目的地接口中是唯一的,这每个目的地接口是与一个出口节点相联系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接续控制设备可能响应那样的一个目的地接口地址。与每个入口节点相关的接入设备可以包括利用目录号码或类似方法访问一个目录数据库的方式产生目的地接口号码的装置。类似于编路数据库,该目录数据库可能是一个查询表。这些查询表可能位于入口节点处,或位于远端,并可能由一个中央系统控制器进行周期性的修改。
将“节点出口地址”看作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和连接瞬间节点到下一个节点的链路,是对理解本发明有所帮助的。利用出口、链路和下一个节点一一对应的关系,实际上节点出口地址包括瞬间节点的出口地址,该地址将引导向节点序列的下一个节点。当然,某个节点出口可能引导向一个瞬间节点自己的目的地接口,而并不引导向别处一个节点,在这种情况下,该瞬间节点会被视为一个“出口”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交换节点中的检测装置将响应于报头中的第一节点出口地址,并且,只有用以指定各后续节点的那些随后的节点出口地址(如果它们存在的话)和消息部分将离开该节点。起识别出口作用(由于这种识别出口作用,使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将离开这个瞬间交换节点)的第一节点出口地址是被淘汰或放弃的。因为在每个交换节点,检测装置仅仅扫描第一节点出口地址,而各节点出口地址并不作存贮或处理,因此实际上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可以以其传播速度迅速地通过该系统,从而提供了一经提出请求就自然地予以接通的接续。
每个节点出口地址可能是一个字段的一部分,它包括一般放在特定的节点出口地址之前的一个“起始”标志。因此,与上述第一或中间交换节点相联系的检测装置将由接收的“起始”标志所启动,从而能根据其地址去识别该节点的出口,此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将经由该出口被交换而离开这一节点。
每个交换节点具有行控制器装置,响应于该“起始”标志去启动多个交叉点,所有上述交叉点接收连续的节点出口地址,但是仅仅其中一个交叉点被识别为“固有交叉点”,并为上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选择路由,使其通向相关的出口。
最好的方式是,每个上述节点交换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但并不涉及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本身,即不涉及报头或任何呼叫处理信息,就将上述信号交换至特定的时隙或信道而使上述信号自该节点输出。
每个出口节点可以包括多个输出端口。交换节点还包括响应于上述报头中的那种出口地址,从而来选择上述多个输出端口之一的装置,所有这些输出端口都联到相同的“下一个”节点。
每个出口节点可以包括响应于包含在消息信号中的一个收信信道号码信息,从而为该消息部分选择到其目的地的路由的装置。这样一种“用来响应的装置”还包括一个信道分配器,用以分配该消息部分到所要求分配给收信点的信道(无论是暂时的,还是物理的)。每个出口节点可以包括用于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检测一个识别符,并中止在一个相关的接入设备中的一个相应的定时器的装置。
根据另外一个方面,本发明包括属于上述第一个方面的通信系统中、或者用于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的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用来从一个输入信号产生一个包括报头的信号,该报头含有如上文已讨论过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该接入设备可以包括一个输入装置,用来接收一个接续建立请求信号和识别上述信号中的一个目的地接口;该接入设备还包括根据所识别后的目的地接口地址产生报头的装置;该接入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报头和消息部分组合起来并将该组合信号送到一个相关的出口节点的输出装置。
根据另外一个方面,接入设备包含有输入装置,该装置响应于包含一个请求信号向输入信号,产生一个收信接口地址,用于建立一个通到与该目的地接口相关的收信点的接续。
在这些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该接入设备可以包括诸如一个呼叫控制器的装置,该装置用于确定与出口节点相对应的目的地接口地址,常规的作法是利用目的地地址对一个网络目录数据库进行寻址。用以产生报头的该装置可以响应于该目的地接口地址从而提供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址,常规的作法是访问一个编路数据库,该数据库存有由要去到的目的地接口地址所编入的完整的许多组节点出口地址。
每个数据库包括一个查询表,每个查询表可以根据映射网络通信业务和/或拓朴变化进行修改。该查询表或每个查询表可位于接入设备中,并由具有一个网络参考数据库的中央控制器进行修改;或者,查询表位于远端,并利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节点进行访问。其优点是修改查询表不需要同步进行,即可以在系统中的某他节点单独地修改查询表。
接入设备可与出口设备相组合,该出口设备包括至少将消息部分的用户信息引导到分配给收信点的信道的装置。该“引导装置”可以响应于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的识别符,从而使该信号与早些时候由相关的接入设备发送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发生联系。
根据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包括一个属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的一个节点中,或用于该通信系统的一个节点中的一个交换装置。该交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入口和多个出口,每个出口与该系统的多条传输线路的单独一条线路相联系。交换装置中的检测装置,一般在交叉点上,用于检测在上述报头中的一个与特定的出口相对应的节点出口地址,在检测该地址的同时,起动为通过那个出口离开该交换装置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至少消息部分选择路由的功能。上述安排是这样的:交换装置本身的的节点出口地址是不通过上述出口进行传送的。实质上,交换装置能适应于删除其自身的节点出口地址。该交换装置特别能与报头相适应,该报头包括一系列字段,每个字段包含一个起始标志,后面跟着的是节点出口地址。然后,交换装置响应于该起始标志而选择路线使信号通过由紧跟着它的节点出口地址所识别的出口,并且删除第一字段。实际上,该交换装置仅仅省略掉第一字段的传送。第一字段只是在确定出口时起作用。利用这样一种节点地址出口的安排次序(即其中各出口当信号通过各节点时都将被遇到),这种删除是变得方便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交换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终结从而当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已经通过后,通过该交换装置中断接续的装置。
交换装置包括一个行控制器,用于引导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多个检测器装置,每个检测器分别与上述多个不同的出口之一相联系。每个检测器装置包括这样的装置:其功能是用于扫描报头、检测该检测器自己的节点出口地址、并且接着这种检测之后启动对所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交换使之通过其相关的出口而送去。
最好的方式是所有节点出口地址的“起始”标志都是相同的,以便当一个节点出口地址已被删除时,由一个相同的“起始”标志引导内部事务处理信号。
因为信号是时分复用的,交换装置还包括一判优装置,以便在出口选择一条信道。对于一种适用的交换装置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参阅A.Graves等人于1986年5月1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NO.864666的美国专利申请。该交换装置还包括响应于上面描述的节点出口地址字段的第三部分的硬件。
本发明的其他各方面包括对诸如上面所描述的各个方面中的通信系统、接入设备或交换装置进行操作的方法。
本发明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应当考虑为是各自独立的。特别是,本发明还包括一个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由传输线路互联的多个交换节点,该系统用于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传输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而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都包括消息部分和报头部分。报头部分包括一组与一个序列相对应的节点出口地址根据这个序列,至少上述消息部分通过第一、第二节点之间的传输而经过该交换节点。至少第一节点和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每个中间节点包含有路由变换装置,该装置响应处于所述交换节点内用于响应于节点出口地址的各状态,在该出口选择一个与特定的节点有关系的特定的端口,上述检测器装置而后响应于上述特定的端口地址,用于检测上述节点出口地址。
这种路由变换装置可以简单地从逻辑上的“下一个节点”地址变换为一个端口的物理地址。
上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同样也适用于这个方面。例如,第一节点或上述中间节点可能适合于仅仅将消息部分传送到出口,而在分离了上述节点出口地址之后,报头部分的这一部分,就留了下来。
本发明的其他各个方面和各种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之中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下面将仅以举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一个TDM(时分复用)数字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一个含有多个交换节点的网络,上述各交换节点中至少有一个节点与一个接入设备相联,用于形成“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该信号包括消息部分和报头部分。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第一节点进行交换之前,上述报头部分就预先确定了信号在信源和目的地之间在各个交换节点中的传送次序;
图2是说明图1的系统中各个点上的信号的信号图;
图3是用于产生报头并将其加到消息部分前面的接入/输出设备的详图;
图4是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示意图和表示什么是“随路信令”(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ling);
图5是一交换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包括在交叉点上由线路交换部件构成的一个矩阵;
图6是该交换装置若干部分简化的方框图,通过这些电路部分建立和中断接续;
图7是交叉点存贮器和交换矩阵的交叉点的接续存贮器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交叉点电路本身的示意图;
图9是一个行控制器的功能方框图,它用于控制交换矩阵的一行中所有交叉点电路;
图10是行控制器的“接续请求”信号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11是说明“接续请求”信号的发生过程的状态变换图;
图12是图5中的交换矩阵的列控制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13是相应的“断开”发生器方框图;
图14是说明“断开请求”信号的发生过程的状态变换图;
图15是说明一种终端之间接续的建立和断开的信号图。
现在参照图1,一种数字TD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节点10、12、14、16、18、20和22。每个节点包括具有多个出口的线路和交换装置,由此,某一节点通过传输线与其他各交换节点相联。与第一节点或输入节点10相联的是一个信源终端24,该终端通过接入设备26与节点10相接口。终端24例如可以由电话机、数据终端,或诸如专用小交换机(PBX)或局部网(LAN)等其他网络终端所组成。接入接口26形成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该信号由报头在前的用户信息所组成,报头用来引导该用户信息通过这一通信系统。
“用户信息”这一术语(见图2)意味着包含有以信源将要传送到收信点的数据,其持续期的长短是不受限制的,例如包括一些短的数据分组或者整个的一次谈话话音传输。“消息部分”这一术语将用于包含用户信息加上终端至终端的控制信息,这些将在下文中予以更为详细的描述。“报头部分”这一术语意味着包含连续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上述地址是在接入接口26中由该接口产生的,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送入网络之前将上述地址组合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之中的,也就是在由输入节点10进行交换之前组合到上述信号之中的,并且这一地址预先确定了一个路由,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将沿此路由到达与收信点相联的输出节点22的出口。
一般来说,接口26如图3所示是双向的,允许向网络接入信号和从网络引出信号。但是对于描述清楚来说,当讨论接入问题时,接口26就叫做“接入”接口,而当讨论输出问题时,接口26就叫做“目的地”接口。
如图1所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8具有由节点出口地址序列21312组成的一个报头,这时上述信号离开接入接口26在线30上进入交换装置的节点10,该节点是接入该网络的各个节点的“输入”节点。
当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8到达交换节点10,由于报头的第一节点出口地址是编号2,则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编号为2的出口离开交换节点10。这个节点出口地址2对于交换节点10来说,自动地识别交换节点14,作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要通过的下一个节点。交换节点10仅仅识别出口(在报头序列中的第一节点出口地址)和选择让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它的路由。节点出口地址序列的其余部分和终端至终端间的控制信息与这一交换操作是不相干的。在论及交换节点10之时,上述节点出口地址序列的其余部分和终端间的控制信息可以方便地被视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消息部分。此外,信道和该出口内的端口不能由信号本身确定。
当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离开交换节点10时,该第一节点出口地址,编号2就失掉了。这是因为实际的交换发生在第一节点出口地址扫描之后。实质上是,第一交换节点“剥离”了与它相联系的出口地址。现在具有由节点出口地址序列2131(见图1)组成的截短了的报头的剩余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传送到下一个交换节点14。现在,引导节点出口地址是编号1,于是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经由其相应的编号1出口,离开交换节点14,向交换节点18传送。此时,引导节点出口地址又被截去一段,留下地址序列213。
在下一个交换节点18,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出口经由编号为3的出口,现在其报头序列被截短为21,并传送到交换节点20,在节点20,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出口是编号为1的出口。依然如此,相应的引导节点出口地址被删除,留下的节点出口地址“序列”的报头是编号2。在下一个交换节点22,即目的地或最终节点,最后的出口编号2也被删去,留下原来的信息部分经编号为2的出口到达相应的目的地接口26A,该接口与接收终端32相联。至此,没有剩下任何出口地址,并且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仅由消息部分所组成。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消息部分中的目的地信道号码将启动目的地接口26A,以确定接收点的物理地址和选择该消息进其信道的路由,以上这些内容在下文中将更为详细地描述。
因为每个节点仅仅需要扫描报头中的第一个节点出口地址,因此在每个交换节点中的路由判决和交换操作非常迅速,大于一个TDM时隙或信道时间,而一般小于一个TDM帧的时间。因为通过节点建立物理接续的时间仅仅是一个TDM帧的时间,从而总的从入口节点到出口节点的接续建立时间,一般小于1mS,这与带有存贮或公共控制的线路交换方式至少要几百毫秒相比较是非常快的。
一旦以这种“自接线”方式通过网络的各节点的接续已经建立,则用户信息立即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过来,并且根据需要要传送多久就传多久。当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结束时,每个交换节点检测一个“终结内部事务处理”标志,并切断通过该节点的接续。每个交换节点执行一种快速的断开功能。因此,以传播速度切断接续是一个为人们所重视的明显优点。当呼叫终结,接入接口产生一个终端对终端的断开控制信息,该信息是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尾巴”进行传送的,启动该终端对终端接续的断开。
必须认识到,系统通常使用时分复用传输(TDM)。一般来说每个节点出口将包括若干个端口,所有这些端口都通向相同的下一个节点(或收信接口)。实际上每个端口还将具有TDM信道,例如24个。
应当指出,通过各个节点的网络建立的接续是单方向性的。双向通信是利用两个单方向的接续实现的,上述两个单方向的接续可以利用、也可不利用同一路由,即倒过来的相同节点序列。在每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传送的呼叫控制信息里的识别符,启动接入接口和目的地接口,使两个单方向的接续发生联系,并进而去联系对一个具体的呼叫实现接续的各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
下面将针对加在消息部分前面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的产生,参照图2和图3进行更为详尽的描述。
如图2(i)所示,在线路34上到达接入设备26的信号由用户信息、加在用户信息前面用来请求接续的“接续信令”信息和跟在后面用来请求断开的“断开信令”信息所组成,上述各信息将在下文予以描述。
一般“接续”信令信息将包括收信点的物理目的地地址,例如是某人拨的电话号码。接入设备26分两步变换该“接续”信令信息为为一组节点出口地址。如图3所示,在接入设备26中,该“接续”信令信息经由信令控制接口42传送到呼叫控制器38。该信令接口42可能包括一个北方电信公司的DMS用户线电路,它是专门制作的,用以分离信令部分并将其导引向呼叫控制器38,同时,或许通过DS30信道传送用户信息到信道分配器50。呼叫控制器首先与远端网络目录数据库36通信,以便得到与收信点终端32相联的目的地接口26A(图1)的目的地接口地址(DIA)。在这一步骤中应该指出,在网络中每个目的地接口具有一个唯一的目的地接口地址,即其DIA。实际上这是相联接着的输出节点的出口。呼叫控制器38还产生随着用户信息予以传送的处理信息。
在第二个步骤中,接续控制器44利用目的地接口地址,产生与各交换节点的序列相对应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通过上述各节点序列,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将被确定一条路由而从接入设备26到达目的地接口26A。如图3所示,呼叫控制器38传送目的地接口地址到接续控制器44,在此上述地址用于访问一个编路表46。该编路表46可方便地由一个存贮器组成,该存贮器含有可以进入该系统的节点10的一个目的地接口地址表,以及对于每个目的地接口地址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每一组节点出口地址对应于一条路由,通过该路由,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应传送到该特定的目的地接口。当然,对于某一给定的出口节点可能有多于一个的路由。应该注意到,与特定的入口节点10相关的各路由表46将是唯一的。每个节点出口地址确定了一个出口,通过该出口,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应该离开那个特定的节点到达节点序列中的下一个节点。路由表46的内容可以周期性地进行修改,或许,可以利用一个中央控制器(未表示出)进行修改,但是没有必要同时修改其他各节点的路由表。
虽然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每个节点出口地址放在一个第三部分信息的前面,这个跟在节点出口地址后面的第三部分信息的作用是校验。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校验部分由下一个节点的识别标志组成,或/和特别是由联到特定出口的目的地接口的识别标志所组成。出口的本身具有一个能够响应于该第三部分信息的装置,用以校验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现行路由是否通向恰当的出口,为此,例如利用的是将目的地接口或者载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报头中的下一个节点的识别标志与存贮在出口中的实际下一个节点地址相匹配的方法。在不一致(不匹配)的情况下,该节点将停止进一步的传送。“校验”设备的位置是放在恰当的出口或列控制器中的,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达线路之前就使其中途停止传送,因此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永远也到不了下一个节点。因为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将不被应答,所以有关故障的信息在入口节点将是有效的。
再参照图2(ⅰ)和2(ⅱ),应当注意到,“接续”信令信息变换为带内(in-band)的内部事务处理信令,它包括报头部分和终端对终端的呼叫控制信息。“断开”信令信息变换为指定给远端呼叫控制器的带内”终端对终端的呼叫控制信息,并且接在用户信息的后面。
接续控制器44从呼叫处理器38提取由节点出口地址序列和由呼叫控制信息组成的报头部分,并将其传送到多路复用器48的来自信道分配器50,并载有用户信息(如有的话)的同一条TDM信道上。该接续控制器44还出于某些原因而启动定时器54,这些原因在下文中将会变得明白。
如果用户信息对于延迟是不敏感的,则呼叫控制器38将允许该用户信息流入信道,但不保证报头和内部包络是完整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可以有某种缓冲措施,从而可以保证不丢失用户信息。在足以容纳最长的报头和最长的内部包络的情况下,缓冲就能够被确定下来,一个适当的持续期的“空白”(“null”)留在报头部分是考虑到较短的路由。
当然,接续控制器44和信道分配器50可以同时建立和存贮用于不同TDM信道的若干个报头,但是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仅仅将一个报头描绘在图中。从复用器48,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如前所述被送入网络并通过该网络到达出口节点22。
为了方便起见,出口节点可以和其他所有节点一样,仅仅要识别适当的出口。收信点线路或信道编号的识别被推迟,直至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剩余部分到达该目的地接口为止。在离开那个出口的情况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剩余部分现在仅由用户信息(如果有的话)和呼叫控制信息所组成,该呼叫控制信息包括通到与出口节点22相联的目的地接口26A的信道编号。如前所述,实际上每个入口节点也将是一个出口节点或目的地节点,其中目的地接口26A可以与那个节点的接入设备26组合在一起。这样一种组合的双向入口/出口接口如图3所示。信源终端24和收信点终端32可以组合在一起。
再参照图3,但是,现在作为一个目的地接口26A,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由多路分离器48进行分离。呼叫控制信息经过接续控制器44传送到呼叫控制器38,同时将用户信息传送到信道分配器50。而后该信道分配器选择正确的信道并传送用户信息使其经由信号接口42到达收信点的目的地终端32。
虽然可能存在一些倒外,例如数据电报消息,按照一般规律,收信点的接续控制器44将向其相对应发送端传送一个应答信号,以证实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已经收到。该应答信号将中止靠近接续控制器44边上的定时器54。至于:是否发送了应答信号,如果发了,是从哪里发的,并且怎样识别接收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等这一类信息都是包含在与输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同时被收到的呼叫控制信息之中的。
再更为详细地研究图2(ⅱ),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由报头部分消息部分和IDLE标志(空闲标志)顺序组成。报头本身的前面放有一个IDLE标志,并且报头包括一组节点出口地址所,每个节点出口地址的前面放有开始标志F1,这些开始标志F1对于每个节点出口地址是相同的。
消息部分包括前面放置有内部包络(IE)的用户信息,该内部包括载有“接续”呼叫控制信息;还包括收信点的信道编号(RCHN)(见图15)。该消息部分的后面放置有载有“断开”呼叫控制信息的一个“尾”信号。在内部包络和尾信号的范围中,各种字段是分隔开的,并由一些标志信号加以区别。附加的各种标志F2、F3、F4分隔报头、内部包络、用户信息和尾信号。另外一个标志F5表示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终结。应当指出,标志F2-F5可以是不同的各个标志F1必须是相同的,因为当前面的F1标志已被删除后,每个后面的F1标志都变成“起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标志。
在内部包络中和在“尾”信号中的呼叫控制信息将包括用来识别作为特定的终端对终端接续的一部分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信息。下文中将对该呼叫控制信息予以更为详尽的描述。
报头部分、内部包络和尾信号构成了带内信令信号。这意味着同一信道既用于信令信号又用于用户信息。不同的信令信号分量以及用户信息,其标志是不同的。很明显,这些标志信号应该是唯一的,并不能在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其他部分出现。为了保持其唯一性,可以采用零码抑制〔在发送器上,位塞满(bit-stuffing)和在接收器上,位删除(bit-removal)〕,例如对于数据分组的HDLC格式。但是,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最好还是使用一般称之为“随路信令信号”,以便在各节点中容易实现高速交换。
于是,参照图4,图中示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带着与主数据信道相联系的随路信令位〔接头位(steeve    bit)〕。为了方便起见,这个随路信令位在下文中将叫做“接头”位。该接头位是由接续控制器44产生的,并与在复用器48中载着报头和消息部分的主信道有联系。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主数据由8比特组成,虽然主数据的位数还可以更多,如同随路信令的位数可以更多一样。
在图4中可以看出,随路信令采取全1或全零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0模式代表空闲,1模式代表工作。从空闲向工作的转变是要求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开始一致,而从工作向空闲的转变是要求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终结一致。
接头位用来当发生同时出现两个信号时,证实某一个“唯一”的F1标志的确是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开始的“起始”标志。
对于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该接入位模式可以扩大为包含若干位。下面所描述的交换系统将包括一种n位的模式,利用在这种模式中的多个位,使得可对IDLE(空闲)、ACTIVE(工作)、“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断开”三种状态进行编码。
因为每个交换节点将透明地交换消息部分,从而在交换中不需要检测位于消息部分中的标志。保证这些“呼叫控制”标志的唯一性的其他方法,例如零码抑制,可在不损害交换速度的情况下利用。
下面参照图5至图13描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一个特定的交换节点的通路。图5表示使用在本发明中的交换矩阵的一部分,而图6表示该交换装置的一些功能部件,通过这些部件建立和解除或中断这种接续。
矩阵部分由两组和行总线100和102以及与之交叉的列总线104和106组成。在该两组行总线100和102的一端分别是行控制器116和118。每个行控制器经由两条光纤线路108、110中相对应的一条,从一个输入端口接收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每个输入端口将联到网络中的前面一个节点或者联到其自己的接入接口24。在每一列总线的一端是一个列控制器120、122。每个列控制器都经由一对相应的光纤线路112、114中的一条,将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传送到相关的输出端口。
行总线100和总线104、106由交叉点电路128和130予以互联。同样,行总线102和列总线104、106分别由交叉点电路124、126互联。行控制器116、118检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始标志,并向该相关行的所有各交叉点发出将要进行接续的命令。列控制器120、122检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终结标志,并启动接续的断开。在每一列中的所有交叉点电路还分别与一对判优总线140、142中的一条相互联。每个行总线100由请求接续线134、时钟线和数据线132组成。另外,每个列总线104由断开请求线138和数据线136组成。
在图8中,更为详细的表示的交叉点电路128利用了图6和图7的简化功能图。
交换交叉点是一种时隙交换器,由交叉点存贮器146和接续存贮器144组成。交叉点存贮器146是一个双端口RAM,来自输入TDM端口108的数据是顺序写入的:来自输入信道1的数据(A)写入存贮器地址1;来自输入信道2的数据(B)写入存贮器地址2等等。信道计数器145用以保证顺序地向交叉点存贮器146的写入。根据从接续存贮器144得到的读地址,将数据从交叉点存贮器146读出,并送入输出TDM出口112。在表示在图7的例子中,读出来自输入的编号3信道的数据(C),然后送到输出的编号为2的信道,读出来自输入的编号为1的信道的数据(A),然后送到输出的编号为3的信道,等等。没有数据读出并送到信道1和4,这表示接续存贮器144没有建立过来自输入总线132至这些信道的接续。
接续存贮器144是一个RAM,为交叉点存贮器146提供读地址。该接续存贮器144含有一个输入信道编号,该信道正请求对相关的出口112的接续。这个请求信道编号和状态标志一起,由信道控制电路147利用写控制信号启动存贮器的写周期而写入接续存贮器144的。信道控制电路147监视输出出口112的数据线136,确定哪些信道是空闲的,并给它们指派新的接续。当该接续被批准给输入信道,则信道控制电路147将那一信道编号和零状态标志写入接续存贮器144。只要这一接续保持着,就维持零状态标志,以便指示其他接续不能占用这一信道。当该信道断开时,这个状态标志置1。根据前面描述过的信道计数器145的状态,数据从接续存贮器144中顺序地读出,这一信道计数器还控制交叉点存贮器146的写周期。
现在解释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交叉点的过程。
当行控制器116或118已检测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始标志F1时,就产生一个接续请求信号,通知在与其相联的这一行的所有交叉点电路(128、130或124、126),指出:应进行接续。这个步骤可以看作是“启动”所有相关的交叉点电路。每个交叉点接收在线134上的“接续请求”信号(图8),使提供在下一个TDM帧中可以找到的引导节点出口地址的相对位置。在下一个TDM帧中,所有的这些交叉点电路(128、130)在TDM帧的那个位置上扫描输入端口数据总线103,找出跟在“起始”标志F1后面的节点出口地址。借助于“目的地”出口地址匹配设备148(图8),每个交叉点电路将这个节点出口地址与其本身的识别符进行比较。只有一个交叉点电路将能够使该节点出口地址与其本身的识别符相匹配上。这种匹配表示,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其余部分将要被路由通过与那特定的交叉点相联系的该列总线和输出端口。因此,来自信道计数器145的输入信道编号在接续请求排队装置150中排队,以便在那个输出列数据总线136上等待一个空闲的信道。
信道计数器145仅对每个帧的时隙进行计数,以便确定各相应信道的位置。输入和输出端口是同步的,同一个信道计数器145用于输出信道的编号。
与在输出列数据总线136上的每一信道有关系的是在时分复用判优总线140上的一个时隙。在该判优总线140上的每一时隙载有一个空闲/占线位和几个判优位。该空闲/占线位用于指示一个信道的状态:占线(已在使用)或者空闲(可供一个新的接续使用)。交叉点利用各判优位写入其信道请求,并读出这种请求的结果。在每一列中的交叉点电路128利用相关的判优总线在相关的出口中到下一个空闲的信道。当某一具体的交叉点电路在其请求信道排队电路150中有一个接续请求时,该交叉点电路利用试图在判优总线140上写入其请求接续的方式,试图进入输出信道。如果成功,则将该时隙的输入端口信道编号写入接续存贮器144。至于合适的判优模式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参阅发明人为S.W.Trevitt,名称为“时分复用总线上的信道分配”,(“Channel    Allocation    o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Bus”),申请号为882.554的美国专利申请文件,(加拿大专利申请号为512940)。
简而言之,在应用到本系统的判优模式中,交叉点电路寻找一个空闲的信道,利用开集电极型驱动器(Open    Collector    type    drivers)(未示出)将其输入端口编号送到并行的判断总线。在一段稳定时间之后,该交叉点电路再从判优总线上读回这个数值。如果这一数值是它自己的端口编号,并且空闲/占线判优位指示那个信道是可用的,则该交叉点电路可以利用这个信道进行接续。如果读回的数值不同于自己端口的编号,该交叉点电路就损失一次与其他交叉点电路进行判优选择的机会,并且必须在下一个时隙/信道时间期间,重复这种接续的尝试。应当指出,利用这种判优模式,具有最高输入端口识别编号的交叉点具有最高的优先权。
如果交叉点不确保在一个完整TDM帧周期内的一个信道,则会导致在该端口的所有信道是满负荷的,并且不可能进行接续。这种情况导致该交叉点电路从它的请求信道排队电路150中取消这个特定的接续请求并告诉相关的行控制器:它已这样做过了(接续失败)。
请求信道排队电路150负责保持尚未完成的接续请求的各信道号码,直至在合适的出口找到一个空闲信道。该排队电路150可以由一个单端口的RAM组成,这个RAM在一个信道时间内可以被访问两次,使信道号排队并且无阻碍地从该排队电路中提取信道编号。
请求信道排队电路150包括排队RAM和两个同步计数器,一个用于排队头地址,一个用于排队尾地址。这些地址在一起被复用,以致于该头地址对应一个“写”操作而被启动;尾地址对应一个“读”操作而被启动。在完成一个有效的“读”周期时,尾地址加1,同样,在完成一个“写”周期时,头地址加1。“写”操作是由通过出口匹配设备148的接续请求信号所控制的,且进入排队电路150的RAM的数据来自信道计数器145。“读”操作是由判优电路151控制的。一共产生两个标志,一个“排队满”标志和一个“排队空”标志。如果排队是满的,则没有附加的写操作可执行。如果排队是空的,则不允许“读”操作。当尾和头地址相等时,这两个标志之一置位。标志是否置位取决于上一操作周期执行的是什么操作。如果执行的是“读”操作,则“空”标志置位,如果执行的是“写”操作,则“满”标志置位。信道判优电路151受来自排队电路150的RAM的“排队空”标志的控制。如果在排队队列中有任何数据,则执行判优操作。这个电路方块对各信道将继续执行判优操作,直至该排队列重新空。当一个判优周期完成,来自排队电路150RAM中的数据(即输入或进来的端口的信道编号)就写入接续存贮器144。在这个周期结束时,排队的尾地址就加1。如果排队RAM仍然设空,则判优操作继续进行。
当在请求信道排队电路150中接续等待时间超过一个预先确定的时间时(例如一个TDM帧),则寿命比较器(age    Compara-tor)电路149(图8)在线153上产生一个“接续”失败指示。
前面描述的涉及图8中的请求信道排队电路150、信道判优电路151和寿命比较器149这三个电路方框相当于如图7所示的信道控制方框147。
接续存贮器144和交叉点存贮器146的工作与图7中所示类似。
接续存贮器144是单端口RAM,具有来自信道计数器145的“写”和“读”周期的地址。“写”地址是由判优电路151启动的,而“读”地址是连续启动的。
如前所述,接续存贮器144含有输入信道编号和状态标志。作为判优总线140空闲/占线位的状态标志,当完成一个接续时,它被写入为一个0;当完成一个断开时它就被写入为一个1。接续存贮器144还将空闲/占线位写入判优总线140。
该接续存贮器144的输出用于产生对交叉点存贮器146的“读”地址。信道编号被用做交叉点存贮器146的“写”周期的地址,写周期是一个信道的第一周期,来自接续存贮器144的数据被用于“读”周期。进入交叉点存贮器146的数据来自输入数据总线132上的输入端口。如果空闲/占线判优位是零的话,来自交叉点存贮器146的数据被选通到列总线104的输出数据总线136上。
控制信号发生器158产生用于交叉点电路128的其余部分的所有控制信号。每个信号与信道时钟以及帧脉冲同步。如上所述,这使两整组存贮器控制信号发生在一个信道时间里。一组用于执行存贮器读;一组执行存贮器写。就请求信道排队150和接续存贮器144而言,第一周期是“读”;第二周期是“写”。而交叉点数据存贮器146的操作相反,“写”周期变成第一周期。
利用图6所示的简化交叉点电路图总结一下,行控制器检测“起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标志,并使各交叉点准备扫描下一个节点出口地址。所有的交叉点都扫描一遍,但仅有其中之一发现第一节点出口地址与该交叉点的列出口的出口编号相匹配。行控制器送“接续请求”信号进入排队队列。空闲信道判优器156争用该出口的一条信道,如果争用成功,则内部事务处理信号通过这条信道传送过去,并且,只要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持续多久,这一接续就持续多久。位于相关列控制器120或122中的终结检测器158监视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当检测列其终结标志时,也就是随着接头位的相伴随的变化,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从工作转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该终结检测器使线路断开,并使所指定的信道被释放。
行控制器116或118较详细地表示在图9。光电接口160接收来自光纤线路108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并提供光-电变换以及时钟恢复。接续请求发生器162当在一个已空闲信道上检测到“起始事务处理信号标志”F1时,识别出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点,从而产生一个“接续请求”信号,并将这一信号传送到“接续请求”线134上,传到所有这一行中的各个交叉点(128、130……)。
逻辑路由变换器164在接续请求发生器162的驱动下,能够将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的节点出口地址变换为一个特定的输出端口(物理的)编号。如果该节点出口地址已经是物理端口编号,这一功能可以省略。逻辑路由变换器164可以包括一个查询表,该查询表由微控制器172来初始化和修改,多半是按一个本地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A&M)交换处理器(未示出)的指令,而完成上述初始化和修改。
奇偶校验位发生器166监视传送到这一行所有交叉点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位,并附加到上述信号上一个奇数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而后还用在列控制器120/122中(见图5),用于检测交叉点在交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差错。
维护位发生器168是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内容无关的。它产生用于每一个载有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信道的串行码流(serial    bitstream),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含有输入端口的编码和信道编号,借助于上述信息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达到该交换装置的输入端。该维护信号使列控制器120/122(见图5)能定位信源端口和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信道,并且与奇偶校验位一起用于维护的目的。
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消息接收器170的功能是获取输入的OA&M消息,这些消息由接续请求发生器162识别,并将它们存在其缓冲器中,以备在本地OA&M交换处理器(未示出)中的进一步处理。
微控制器172是该交换装置的OA&M设备的一部分。它负责从交换装置收集统计信息,用于监视交换装置的性能。微控制器包括一些轮询状态监视器,用来产生通信业务量级别信息、监视光-电接口和传送由接收器170接收到的OA&M消息。它还影响从本地OA&M交换处理器发出的命令,例如通过修改逻辑路由变换器而修改行控制器的操作。
接续请求检测器162是行控制器116/118主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关于它的功能示意,在图10中详述。
接续请求发生器162首先利用识别行数据总线132上的起始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标志F1的方法,去识别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始点。至少两种类型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在此可被区别,方法是通过利用两种不同的“起始”标志:(一)在给定交换节点被交换的内部事物处理信号,(二)指定用于这种交换方式的本地OA&M处理器的一种OA&M内部事务处理信号OA&M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不在行控制器11 116/118中被进行交换而是被检测,并传送到图8中的OA&M的消息接收器。
同时,接头位模式检测器182不断地监视线132上的现行接头位模式。当信道已处于空闲的状态时,如果出现了由报头检测器180检测的“起始”标志,并且这个起始标志不是一个OA&M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始标志,则接头位状态装置184就在线134上产生一个“接续请求”。
当检测到一个OA&M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始标志时,接头位状态装置184不是产生“接续请求”信号,而是在线188上产生一个给OA&M消息接收器170的OA&M起始信号。它还向OA&M消息接收器170指示该OA&M消息的终结。现行状态存贮器186存贮有每个信道的接头位模式的“历史”状态。例如,如果接头位模式有N比特长,则该现行状态存贮器186保持上一个N-1接头位(这是从上一个N-1帧收集来的),该接头位每帧都进行修改:加进一个新的接头位和丢弃一个最老的接头位。这种安排能够立即识别和修改现行接头位模式。“接续请求”产生的状态变换图如图11所示,并较详细地说明“接续请求”信号的产生。在图10中,T-标志表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起始”,OAM-标志表示OA&M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起始”的标志。N帧延迟对应于N比特长度的接头位模式,出现的每一位与一个数据字有关系。最坏的情况下,必须n帧检测n比特长度接头位模式的变化。
列控制器120或122较详细地表示在图12中。
断开发生器190为该列的所有交叉点产生一个“断开请求”信号。该“断开请求”或者表示当检测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终结标志时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正常终了;或者当任何下列情况之一出现时的异常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终了:
-编路报头差错,
-接头位模式和判优信号不匹配,例如:(a)接头位指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正在进行中(工作),但是判优信号处在空闲状态;(b)接头位指示空闲,但是判优信号是占线状态。
列控制器120或122在报头有效性校验电路192中还提供路由的交换后合法性(Post-switching    Validation)信号。由接入设备给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补充上编路地址字段的第三个分量,以表示下一个交换节点。这个第三分量与存在报头有效性校验电路192中的一个“下一个节点”识别符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匹配,则中断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并将发生错误编路的信息送到微控制器198(图12)供诊断。故障发生在交换之后,但被错选路由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可以读出通向下一个节点的线路之前。
列控制器还在奇偶校验方框194中提供一种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数据的奇偶性的交换后检验。奇偶校验差错信息可用于交换装置维护的目的。
维护位接收器196利用行端口的列信道编号和连接着该列信道的信道编号,产生一个连接性表(Connectivity    table)。这个表存在于每个列控制器中,以便使与每个交换装置相联系的OA&M处理器可产生用于整个交换装置的连接图。这个图可以用于通信业务的重新布局、故障诊断和维护目的。
列控制器120的微控制器198类似于行控制器128的微控制器172,但是控制器120具有附加的功能,即利用设置判优位表示占线状态,从而从服务的行中取消某一行,以便别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不能连到这一行上。这个功能可以用于维护目的和作为一种本地通信业务量控制机制。
电-光接口199提供电信号的并行数据总线136至输出的光纤线路112上串行光信号的信号变换。该接口在传输前还去掉奇偶校验位和维护位。
作为列控制器120的主要功能方框部分的断开发生器190,较为详细地表示在图13中。接头位模式检测器识别接头位模式从“空闲”IDLE(例如,接头位为0),到“工作”ACTIVE(例如,接头位为1)的变化,并发送“检测空闲”或“检测工作”信号到接头位状态装置202。
当一个空闲接头位模式在一个信道上被检测到的时    ,而该信道在判优总线上通常又是标以占线的标志,则接头位状态装置202产生一个“断开请求”信号。该接头位状态装置的输出必须与要断开的信道同步,则要求同步延迟等于一个TDM帧时间减去一个信道时间。
如前所述,如果检测出编路报头差错,从报头有效性校验方框192也能产生“断开请求”信号。
“断开请求”产生的状态变换图如图14所示。
用于本发明的另一种交换装置的详细内容,读者可以参阅Alan    F.Graves,Knet    G    Bodell和Jeffrey    J.Brown的申请号为864666,申请日为1986年5月19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加拿大专利申请号为509166,申请日为1986年5月14日)它与本发明都转让给同一受让人,上述专利申请援引于此,以供参考。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个交换节点响应于第一节点出口地址,使得在节点入口和节点出口之间的接续进行得是如此之快,以致于下面的节点出口地址随同着随后的消息部分通过那个选定的出口传送时,其延迟时间不大于一个TDM帧的时间,一般仅为几个信道时间。因此,交换的速度远快于下列情况:例如,必须对沿着路由的每一个节点的全部目的地址都要扫描一遍的交换方式。由于在各交换节点上没有引入较大延迟,从而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基本上以传播速度通过网络,省去那些分别的呼叫建立/回答程序。
下面参照图15,一种基本呼叫的简单描述将说明该系统是怎样操作的。然而应了解,利用各个节点的网络之中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呼叫控制器将能够建立诸如会议电话呼叫那样的更为复杂的呼叫。
如果将系统看成一个圆环状的网络,理解这个系统可能较为容易。在内部是由各节点构成的网络,圆环是接入/输出设备,网络的边缘可以看成一些点,在某个点上接续控制器将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传送进网络。接续的终端是另一个点。在这个点,呼叫控制器识别、并与收信点交换信息,该收信点可以是一个用户,也可以是一个内部信令/消息中心。
当信源端24(图3)“摘机”并“拨”一个收信点的目的地号码(物理地址)时,相关的信令接口42向呼叫控制器38指示这一事件,呼叫控制器38以某种方式产生一个“接续请求”信号,具体方式这里不需描述了。呼叫控制器38利用目的地号码去访问一个网络目录数据库36(图3),以便得到与接收点相联系的目的地/出口接口(26)的唯一地址,以及在连到该收信点的目的地接口中的端口(如果适用的话)和信道编号。
呼叫控制器38在其呼叫/接续表52(图3)中产生一个以信源呼叫号码(SCN)为标记的新入口(entry),并送入收信点的目的地接口地址(RDIA)和收信点的信道号码(RCHN)。还输入发出呼叫的信源终端24(SCHN)的信道编号,以及它自己的“源”目的地接口地址(SDIA),这个地址将用于收信点的接入接口。
呼叫控制器38传送呼叫/接续表入口的内容到接续控制器44,在一段时间之后准备传送用户信息,这段时间足够产生最长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附加到内部包络上,然后发送到复用器48。
接续控制器44利用接收信点的收信接口地址(RDIA)去访问编路数据库46,并获得一组节点出口地址。它把这些信息组合到一个报头之中,并传送到复用器48。该接续控制器44还把呼叫接续表52入口SCN的内容,作为跟在报头后边(而如果此时有用户信息,则处在此用户信息之前)的内部包络插入进去。因为信源信道是“开”,用户信息表示为“话音”。这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在图15中标记为(1)。除了为了方便发送整个表的入口外,收信点目的地接口地址(RDIA)也在内部包络中发送,以便在收信点目的地接口中用来证实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达了正确的接口。
在通过复用器48传送报头和内部包络的瞬间,接续控制器44启动一个定时器54,该定时器是专用于这个特定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并将源呼叫号码(SCN)输入到一个相关的寄存器(未示出)该定时器54被设置一段时间间隔,这一时间间隔对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达距离入口节点(entry    node)最远的目的地接口并返回,是足够的了。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答,或许再加上1毫秒以后,该接续控制器44将假设报头和内部包络没有到达收信点的目的地接口。该接续控制器将再次作试探,一次或两次(不一定每次经同一路由),直至接收接续尝试失败的信令。
假设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如前所述,进入网络建立了其路由,并到达了出口节点的目的地接口,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将通过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离器48。最初在报头上的所有节点出口地址在转接中将予以删除。收信点接续控制器44首先检测信源目的地接口地址(SDIA),并用它去访问自己的编路数据库46,并产生一组节点出口地址,利用这些地址发一个“已接收”应答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图15中的(2))给信源接续控制器44,去终止其定时器54的工作。这一组节点出口地址还包含用于任何后续的“话音”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路由。
实际的应答消息包括信源呼叫号码(SCN),它启动信源接续控制器44去从其定时器寄存器中识别哪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已收到,并因此终止哪个定时器54的工作。可能对于一个给定的呼叫存在着多于一种接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接续编号可用来取代信源呼叫号码SCN,去识别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和该信号的应答。一般该应答信号还要返回信源目的地址(SDIA)作为在信源目的地接口中对正确编路的一种校验。因为对于收信点信道的接续尚未建立,如标号(2)所示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内部包络的后面跟着空闲IDLE信息。
应当指出,因为信源接续控制器44传送其自己的目的地接口地址(SDIA),收信点接续控制器44能立即利用这一地址得到一个路由。收信点接续控制器无需等待呼叫控制器38去访问网络目录数据库36为得到信源的目的地接口地址。
在应答了一个边界对边界(edge-to-edge)的接续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即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已到达,接续控制器44将内部包络的内容传送到相联系的呼叫控制器38。收信点呼叫控制器38将这个信息随同其自己的入口或呼叫编号(RCN)送入它自己的呼叫/接续表52。而后,该收信点呼叫控制器38建立一个至收信点终端32的接续。如果来自源端24的用户信息是数据,则上述数据在内部包络的后面立即予以传送,并直接传送到收信点终端32。
在话音呼叫的情况下,则信源将等待终端对终端接续的确认,接收端呼叫控制器38将振铃音施加到收信点信道上,并产生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3),传送到终端作为终端对终端接续的应答。这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3)将通知源呼叫控制器38使之还送一个振铃音给源信道。同时,收信点呼叫控制器38在内部包络中传送呼叫/接续入口(entry),外加收信点呼叫号码(RCN),借助于RCN,收信点呼叫控制器将输入的内部包络信息记录在其本身的呼叫/接续表52中。
当在信源接入接口收到“振铃”内部事务处理信号(3)时,呼叫控制器利用信源呼叫号码(SCN)去识别它,来自收信点的呼叫/接续表的收信点呼叫号(RCN)被输入到源呼叫/接续表中,去完成原始入口。如前所述,产生“振铃”信号,并送到终端24。另外的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4)将被传送,从而应答该“振铃”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的接收。
这里,信源呼叫/接续表和收信点呼叫/接触表具有对应着载有全部需要识别的信息的入口和使得在交换网的边缘上往返传送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彼此相关联,并且关系到在呼叫控制器38中涉及一次具体呼叫的每一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因此,通过将来自呼叫-接续表的适当的信息加到内部包络中,从而每个事务处理信号可以被标注以“我的标记,你的标记”。
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在相反的方向不需要遵循相同的路由。实际上在同一方向上顺序传送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也不需要遵循相同的路由。
但是,每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到达将予以应答,以便保证相应的接续控制器不超时(time-out)。
对于每个呼叫控制器38访问其呼叫/连接表52以得到信道编号,利用这个信道编号传送输入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用户信息是可能的。然而,更为有效的是在内部包络中包含源和收信点的信道编号,这样,用户信息能够直接地传送到收信点。
一旦以这种方法建立起终端对终端的接续,就能够交换用户信息,没有任何设置限制能够限制由该系统本身建立起来的呼叫持续期。当收信点回答时,将传送一个新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这一次紧跟着是“话音”信号。报头在到达入口或源节点时将得到应答。此后话音信号在两个相独立的路由上可以如图15所示继续传送。
当一方用户决定中止呼叫并挂机时,相联着的呼叫控制器38检测到这一事件,并送一个“断开请求”信号到接续控制器44。接续控制器44将呼叫接续表数据作为一个尾信号而加到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上去。
当这个信号到达出口节点时,尾信号的接收可以用单独的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如同一个报头)予以应答。该尾信息将被呼叫控制器用来清除收信点信道和抹除收信点呼叫-接续表中的入口。在抹掉上述入口之前,该呼叫控制器将产生返回信源呼叫控制器38的一个“断开”应答信号,去启动抹掉其中呼叫/接续表中的入口。
应当看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相关性是两个方面的。第一,在节点网络的边缘,它与一个先前发送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相关,从而使设置于该较早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被发送之时的那个“超时”定时器可被中止。通常,这靠接续控制器来实现。然后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相关于特定的终端对终端的接续,以便使用户信息能够传送到收信点的正确的线路或信道。这通常是由呼叫控制器来实现的。
但是,应当指出,除数据电报(DATAGRAM)类型的呼叫外,仅仅在“边缘”(即在接收的接续控制器)的报头和识别符的到达需要被应答,而不论该终端即终端的接续是否为双向的。
一旦网络目录数据库已被使用,给出目的地接口地址,则终端对终端信号的传送就基本上以传播速度进行。因此与常规的线路交换的终端对终端的接续建立不同,这种新颖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传送途径是如此之快,因此用户信息可以跟在其接续请求信号后面传送,而不需要等待证实接续已经建立的步骤。
这个速度之快不仅归结于快速的线路交换功能,而且还归结于信源编路(即:在到达网络边缘前的编路)和自编路(即信号自载的路由)与网络中“边缘对边缘”的虚接续的组合。
包含在终端对终端接续中呼叫接续表的内容,可以从前面描述的归结于图15中的简化的终端对终端的基本接续中推断出来。
当接续已经建立时,上述两个表中将保持有内部包络,外加其它呼叫处理的信息的内容。
在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各种修改和变形都是可能的。
例如,已经表示出了一个单一的呼叫/接续表,由呼叫控制器利用一个呼叫号码(SCN或RCN)去识别入口而去对它访问。
为了识别一个特定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接续控制器复制由呼叫控制器施加到内部包络上的该呼叫的号码,送入其自己的定时器寄存器。
当在各个呼叫和各个接续之间存在一一相对应关系时,情况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存在那种一一对应,例如,一个多用户呼叫(a    multi-party    call),要求有若干个接续,这种情况最好使用可由接续控制器访问的一个单独的接续表和可由呼叫控制器访问的一个单独的呼叫表。需要在这两个表中都插入一个呼叫/接续协调识别符,对呼叫和接续这两个表进行互相参考,利用这种安排,对一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达的应答,可以由接续控制器直接访问接续表的方式进行。
应该了解,使用不同的接续表的场合,可以由接续控制器将一个“接续识别符”插入到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用来供其对应的接续控制器去识别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达的应答”。当收到其自己的接续识别符时,该第一个接续控制器将识别、并中止相应的定时器。
基本呼叫方法已经描述过了。存在一种信息交换,使位于每个终端的接续控制器能建立各自的呼叫/接续表的入口,直至两个终端之间彼此协调为止。正如已描述过的那样,在每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内部包络中所传送的信息(除到达后的应答外),基本上包括呼叫/接续表入口的整个内容,每个呼叫控制器选择哪些信息是完成其自己的表所必要的,并识别作为必要操作(例如振铃音的产生)所需的特定入口。当考虑到内部包络还将可以传送其他关于呼叫的信息时,上述方法存在着明显多余的信息传输的问题是无足轻重的,但就不在这里加以论述了。
虽然该系统的描述是对一种终端对终端呼叫的方式进行描述的,很明显,该系统将允许呼叫控制器产生的消息传送到用户信号使用的各节点的同一网络。
为了描述简单,曾经假设报头可以载有一个节点出口的地址而不涉及到一个特定的端口。但是,通常,报头可以实际地载有一个具体的出口端口编号
在具体的描述中,逻辑路由变换器164的存在,指示节点出口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而不是物理地址,该逻辑路由变换器用作将一个逻辑的节点出口地址变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端口地址。
虽然随路信令已表示为一个附加位,其它选择也是可能的。例如这个附加位可以被包括进一个64Kb/s的码流中去,比如说,只有56Kb/s传送带内分量节点出口地址。
虽然在本说明书中,许多部分均使用了“时分复用(TDM)”这个术语,然而上述许多用部分复用的信号一般是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取样值。然而也应该注意到某些应用方面,在那里该取样值不是脉冲调制的,而例如是模拟的。
附录
属于美国/加拿大专利申请号(RO2127)
-对于防御通讯系统的脉冲串交换技术应用。(Application    of    the    Burst    Switching    Technology    to    the    Defense    Communications    System),
Joseph    F.Haughney,Proceedings    of    the    1983    IEEE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Confence,Vol.1,1983
-一种分布或脉冲串交换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Distributed    Burst    Switch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J.D.Morse    and    S.J.Kopec,Jr.,2nd    Annual
Phoenix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1983    Coference    Proceedings,41-6    1983
-一种PCM帧交换概念指导下的脉冲串交换网络结构(A    PCM    Frame    Switching    Concept    Leading    to    Burst    Switching    Network    Architecture),E.Fletcher    Haselton,IEEE    1983
-防御通信系统的脉冲串交换技术应用(Application    of    Burst    Switching    Technology    to    the    Defense    Communications    System),Joseph    F.Haughney    IEEE    Communicaticns    Magazine,October    1984    Vol.2,No    10
-综合话音和数据串的新交换概念(New    Switching    Concept    Integrates    Voice    and    Data    Bursts),
E.F.Haselton,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vence,Globecom    1984    Conference    Record,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Vol.1,1984
-脉冲串交换的分布控制结构和规范编辑(Dispersed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Specification    Compilation    of    Burst    Switching),
IEE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    Smitching    System,Eindhoven    14-18,April    1986,S.R.Amstutz    and
    R.Duane    Packard
-计算机网络中的源编路(Source    Rout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ACM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Review,
Vol.7,No.1,January    1977,Car1.A.Sunshine
-校园范围内网络间传输用的源编路,用于计算机通讯的局部网络
(Source    Routing    for    Campus-Wide    Internet    Transport),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1981,J.H.salter等.
-脉冲串交换引论(Burst    Switching-An    Introduction)Stanford    R.Amstutz,
IEEE    Communi    Cations    Magazine    1988

Claims (15)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由多条传输线互联的多个交换节点(10、12、14、16、18、20、22),上述系统适合于在第一节点(10)和第二节点(22)之间传送信号(2ii、28),每个信号包括消息部分(F3-F4)和报头部分(F1-F2),上述报头部分(F1-F2)是在上述信号由上述第一节点(10)进行交换之前确定的,其特征在于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上述地址以相同的顺序出现在上述报头部分(F1-F2),按此顺序,上述消息部分(F3-F4)在通过第一节点(10)和第二节点(22)之间时将遇到上述节点,至少上述第一节点(10)和第一节点(10)与第二节点(22)中间的每个节点(14、18、20)都包括检测器装置(128),用来检测在上述报头部分(F1-F2)中的一个特定的节点出口地址(NEA)并通过该地址确定出口,从而至少上述消息部分(F3-F4)应当以上述顺序离开那个节点到述下一个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系统述包括与上述第一节点(10)相联系的接入装置(26),用来访问编络数据库(46),以便得到上述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系统,其中上述接入装置(26)包括:信令装置(38、42),用于从一个目的地接口地址(RDIA)取得一个与上述第二节点(22)的出口相联系的目的地接口(26A)的地址(DIA);和装置(38、44),用于取得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到达此目的地接口(26A)选择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系统,其中用于取得上述一组出口地址(NEA)的上述装置(38、44)利上述目的地接口地址(DIA)访问一个查询表(46),从而确定上述一组节点出口(NEA)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系统,其中上述查询表(46)包括由许多组节点出口地址(NEA)构成的群,上述群对于第一节点(10)是唯一的,并且每组地址对应着可从那里到达最后节点(22)的不同路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系统,其中所述的接入装置还包括用于得出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址的装置(44),从整体上说,这决取于连接到上述第二节点(22)的一个出口的目的地接口(26A)的目的地接口地址(DI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限定的系统,其中上述接入装置述包括装置(38),该装置取决于与此目的地接口(26A)相联系的一个收信点的目的地编号(DIR·NUM),从而产生上述目的地接口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系统,其中上述装置(38)通过访问一个网络数据库(36)而产生上述目的地接口地址(DIA),上述接入装置(26)还包括装置(44),该装置响应于上述目的地接口地址(DIA)去访问一个编路数据库(46)并提供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系统,还包括交换装置(128),该装置(128)包括检测装置(154、158),用于检测上述报头中的一个特定的节点出口地址(NEA),并从而确那个出口,因而至少上述消息部分能离开这个节点,到达在上述节点序列中的下一个节点,上述交换装置(128)还包括装置(150),用来分配上述报头到上述出口中的一个信道中去,这样安排可以达到如下目的,一旦某个信道已被分配,则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其余部分就可被路由至该信道,从而避免了显著的存贮和正向延迟的问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系统,其中上述第一节点(10)和上述第二节点(22)具有接入装置(26)和目的地接口装置(26A),上述第一节点(10)的接入装置(26)利用上述第二节点(22)的目的地接口装置(26A)的一个唯一地址(DIA),访问一个编路数据库(46),从而得到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NEA),反之亦然。上述接入装置(26)还附加一个识别符(图15(1))到输出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ii)上,并起动定时器54,以及,与同一节点相联系的目的地接口装置(26A)检测在输入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中的相对应的识别符(图15(2))并终止上述定时器(5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系统还包括与上述第一节点(10)相联系的接入装置(26),用于给进入第一节点(10)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ii)加上一个与某一特定的呼叫有关的识别符(F2-F3),上述系统还包括与第二节点(22)相联系的目的地接口装置(26A),用于检测从上述第二节点(22)接收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ii)中的此识别符,并使此接收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ii)与一个特定的收信点(32)相联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系统,其中上述第一节点和上述中间节点(10、14、18、20)的每个节点适合于仅将上述消息部分(F3-F4)和报头部分(F1-F2)中去掉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中自己的那个地址后的剩余部分传送到上述出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系统还包括与上述第一节点(10)相联系的接入装置(26),用于将一个与一个特定的呼叫有关的识别符(F2-F3)加到进入第一节点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ii)上,而另外还包括与上述第二节点(22)相联系的目的地接口装置(26A),用于检测从上述第二节点(22)接收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的此识别符(F2~F3),并使此接收的内部事务处理信号与一个特定的收信点相联系。
14、一种由传输线互联的多个交换节点(10、12、14、16、18、20、22)组成的通信系统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节点(10)和第二节点(22)之间传送内部事务处理信号(2ii、28),上述每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包括一个消息部分(F3-F4),该消息部分可以是连续的并且其持续期是由用户确定的,上述每个内部事务处理信号还包括一个报头部分(F1-F2)该报头部分(F1-F2)是在该内部事务处理信号由上述第一节点(10)进行交换之前确定的,并且包括与一个节点序列相对应的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在上述一个节点序列中至少上述消息部分(F3-F4)通过上述各交换节点(14、18、20)在上述第一节点(10)和上述第二节点(22)之间进行传送,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第一节点(10)和上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22)中间的各中间节点(14、18、20)中的检测步骤(128),检测一个特定的节点出口地址(NEA),并通过该地址确定出口,从而至少上述消息部分(F3-F4)应以上述顺序离开那个节点而到达下一个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限定的方法,还包括利用与上述第二节点(22)的一个出口相连的一个目的地接口(26A)的地址(DIA)访问一个编路数据库(46)的步骤,通过访问,以得到用于从整体上与上述消息部分相结合的上述一组节点出口地址(NEA)。
CN88101915A 1987-03-13 1988-03-12 通信系统、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306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531994 1987-03-13
CA531994 1987-03-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9A true CN1030679A (zh) 1989-01-25

Family

ID=413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1915A Pending CN1030679A (zh) 1987-03-13 1988-03-12 通信系统、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0282198A2 (zh)
JP (1) JPS63250240A (zh)
KR (1) KR880012042A (zh)
CN (1) CN1030679A (zh)
AU (1) AU11998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3315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数据的计算方法、计算引擎及存储介质
WO2022007701A1 (zh) * 2020-07-06 2022-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07331B2 (en) * 1988-05-18 1991-02-28 Telstra Corporation Limited A teleco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4864559A (en) * 1988-09-27 1989-09-05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of multicast message distribution
GB2255257A (en) * 1991-04-24 1992-10-28 Plessey Telecomm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FI91700C (fi) * 1992-08-14 1994-07-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sekä liikkuva asema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ä varten
FI91699C (fi) * 1992-08-14 1994-07-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käyttäjädatan siirtämiseksi pakettimuodossa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ssä sekä liikkuva asema
GB2295751A (en) * 1994-11-30 1996-06-05 Ibm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directory service providing routing information
US5563878A (en) * 1995-01-05 1996-10-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action message routing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5684800A (en) 1995-11-15 1997-11-04 Cabletron Systems, Inc.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restricted broadcast groups in a switched network
ATE326103T1 (de) * 1995-11-15 2006-06-15 Enterasys Networks Inc Verteilte verbindungsorientierte dienste für vermittelte fernmeldenetz
US5959995A (en) * 1996-02-22 1999-09-28 Fujitsu, Ltd. Asynchronous packet switching
US6003064A (en) * 1996-02-22 1999-12-14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MXPA04004719A (es) * 2003-05-19 2004-09-06 Eaton Corp Red ad-hoc y metodo de enrutar comunicaciones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DE10350891A1 (de) * 2003-10-31 2005-06-09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Informatione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unter Verwendung eines Pfades
FR2892877B1 (fr) * 2005-10-28 2008-01-11 Centre Nat Rech Scient Routeur et reseau de routage
KR101408109B1 (ko) 2009-09-14 2014-06-17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통신 시스템, 노드,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JP5573909B2 (ja) * 2012-09-28 2014-08-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制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37289B2 (ja) * 2013-11-11 2014-1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制御サーバ、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3315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数据的计算方法、计算引擎及存储介质
CN111753315B (zh) * 2019-03-29 2023-10-13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数据的计算方法、计算引擎及存储介质
WO2022007701A1 (zh) * 2020-07-06 2022-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1199888A (en) 1988-09-15
JPS63250240A (ja) 1988-10-18
KR880012042A (ko) 1988-10-31
EP0282198A2 (en) 198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79A (zh) 通信系统、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CN87100361A (zh) 数据传输设备
CN1178450C (zh) 扩充寻址方案的方法和系统
CN1125571C (zh) 分配通信到个人和自动呼叫分配代理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72420C (zh) 电话呼叫应答后的改址或迂回
US5638434A (en) Conference system for dial-out telephone calls
CN1229314A (zh) 用于混合光纤双绞线本地环路网络服务结构的网络服务器平台
CN1129505A (zh) 任选总线适配器
CN86101327A (zh) 在分布式控制交换系统中的路径搜索
CN86108527A (zh) 分布式控制电信交换系统的结构
CN1258408A (zh) 电信语音/文本转换和信息传递系统
CN1078338A (zh) 一种组织通信的方法
CN1192310A (zh) 为通信使用记帐
CN87104377A (zh) 综合业务数据网d信道信息处理机
CN1157535A (zh) 电话系统中的路由选择特种功能交互
JPS59143490A (ja) 通信交換装置
CN1099199C (zh) 电话网络用的服务节点及其方法
CN1211863A (zh) 支持n-isdn业务的atm交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86101329A (zh) 用分布式数据库在分布式控制交换系统中终点口的确定
CN1533658A (zh)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相结合
CN1145308C (zh) 综合通信网转换器
CN1023183C (zh) 具有统一命令特征的专用电话系统
CN1043055A (zh) 数字键控电话系统
CN1179522C (zh) 异步传递模式交换网和交换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135790C (zh) 一种异步传递方式信元交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