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4534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4534A
CN103064534A CN2012103993074A CN201210399307A CN103064534A CN 103064534 A CN103064534 A CN 103064534A CN 2012103993074 A CN2012103993074 A CN 2012103993074A CN 201210399307 A CN201210399307 A CN 201210399307A CN 103064534 A CN103064534 A CN 103064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aforesaid operations
input media
vibration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9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野寺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4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4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38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limited linear or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from a neutral position, e.g. isotonic or isometric joysti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入装置,在被固定的操作体或移动范围受限的操作体的操作面上触摸手指并使手指沿着操作面移动时,能够感觉到像操作面跟随手指的移动而移动。具有半球面的操作面(3)的操作体(2)被支撑为能够倾斜微小的角度(α)。通过振动装置对操作体(2)提供振幅(F)朝向上下的连续振动。若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则通过连续振动在手指(30)的触摸部(T)产生朝向切线(S)的振幅成分(Fs),因此在使手指(30)移动时,能够获得像操作面(3)跟随手指(30)的移动而转动的触感。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包括被固定的或被限制为只能移动受限的距离的操作体,在该操作体的表面的操作面上滑动手指来进行输入操作,尤其涉及在使手指沿着操作面滑动时能够向手指提供像操作面移动那样的触感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下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包括用手指操作的操作体、以及向该操作体提供冲击力或振动的振动装置。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轨迹球装置包括向多个方向自由转动的球、检测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距离的编码器、以及向球提供力的螺线管。在操作球时,从螺线管对球不定期(非周期性)地提供力,能够通过操作球的手指感觉到螺线管的力。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轨迹球装置通过手指使球转动,从而能够选择画面上所显示的项目,或移动画面上所显示的滚动条。并且,在所选择的上述项目变迁时,从螺线管向球提供瞬间的力,或在滚动条到达其移动终端时,从螺线管向球提供瞬间的力。
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输入装置设置有环形状或直线形状的凹部和电容耦合的电极。在使手指在触摸到凹部的状态下沿着凹部移动时,通过上述电极检测手指的位置和手指的移动。即,作为操作体的凹部其本身不移动,而是使手指触摸到凹部并滑动,从而进行输入操作。
在该输入装置上设置有振子,若触摸到凹部的手指移动一定距离,则脉冲提供到振子,振子一时地振动,向凹部提供一时的振动。由此,向触摸到凹部的手指提供点击感(日文:クリック感),使操作者能够感觉到手指移动了一定距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5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37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轨迹球装置为用手指使球转动的方式,因此需要用于将球转动自如地支撑的机构,结构复杂。此外,轨迹球装置需要超过球的直径的高度尺寸,因此无法搭载在薄型的设备上。此外,存在附着在球表面上的杂物及灰尘容易随着球的转动而卷入装置的内部的缺点。
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输入装置为使手指触摸到环形状或直线形状的凹部并在其表面滑动的方式,因此不需要转动支撑机构,容易使整体构成为薄型。但是,在使手指触摸到凹部并滑动时摩擦反作用力作用于手指,因此与球实际转动的装置等相比操作触感变差。此外,只能使手指平面滑动来进行操作,无法进行使手指立体地移动的操作,难以应对操作输入的多样性。
在专利文献1的轨迹球装置中,设置有向球提供力的螺线管,在专利文献2的输入装置中,设置有向凹部提供振动的振子。但是,上述螺线管在画面上所显示的项目变迁时等情况下不定期地产生力。此外,上述振子在手指移动一定量时提供瞬间的振动,与在凹部滑动的手指的移动速度对应地,产生振动的间隔发生变化,仍然只能产生不定期的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包括在用手指对操作面进行操作时无法移动或只能移动受限的距离的操作体,在使手指在操作面上滑动时,能够提供像操作面移动那样的触感。
本发明的一种输入装置,包括:操作体,具有手指触摸的操作面;和检测部件,检测手指对上述操作面的操作状态,上述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体被固定为,在触摸到上述操作面的手指沿着上述操作面移动时上述操作体不移动,或者上述操作体的移动被限制为,只能移动比手指沿着上述操作面移动的移动距离短的距离,设置有振动提供机构,该振动提供机构至少在手指触摸到上述操作面的期间,对上述操作体持续提供预先确定的频率的连续振动。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在使手指在被固定或移动量受限制的操作体的表面的操作面上滑动时,操作体产生预先确定的频率的连续振动。因此,操作面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能够减小使手指在操作面上滑动时手指上感觉到的阻力。由此,能够获得像操作面和手指一起移动的感觉,能够提高操作性。
此外,操作体为固定状态或移动受限制的状态,因此不需要使操作体移动的支撑机构,不会像现有的轨迹球装置那样产生附着在球上的杂物及灰尘卷入装置内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上述操作面为朝向与手指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突形状,例如上述操作面为球面的一部分。
或者,上述操作面也可以是朝向与手指相对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凹陷的凹形状,上述操作面也可以是大致平面形状。
本发明可以构成为,上述操作体被弹性体支撑,以使得上述操作面能够移动比手指的移动距离短的距离。
本发明可以构成为,设置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上述振动提供机构,通过上述振动提供机构产生上述连续振动,并且在进行了基于手指的预定操作时,从上述振动提供机构对上述操作体提供不定期的振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从上述振动提供机构对上述操作体提供包含了沿着手指在上述操作面上的移动方向的振幅成分的连续振动。
例如,上述操作面至少在一部分具有相对于从上述振动提供机构向上述操作体提供的连续振动的振幅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上述检测部件为检测上述操作面被手指按压的情况的压力传感器。或者,上述检测部件为检测手指的接近和移动的静电传感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即使操作体不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结构,也能够减小使手指在操作体的表面的操作面上滑动时的阻力,从而获得像操作面跟随手指那样的操作触感。
此外,由于不需要将操作体能够自由转动地支撑的支撑机构,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单,还容易实现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上所设置的静电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输入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输入装置
2操作体
3操作面
3b顶部
4凸缘部
5压力传感器
6弹性部件
8盖部件
9静电传感器
15振动装置
30手指
101输入装置
102操作体
103静电传感器
103a操作面
110按压开关
201输入装置
202操作体
203操作面
301输入装置
302操作体
303操作面
304静电传感器
315振动装置
F振幅
Fs振幅成分
T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所示的输入装置1具有操作体2。操作体2为合成树脂制或金属制。操作体2具有其表面形状为球面的一部分的突形状的操作面3。操作面3形成为比球体表面的全周的角度即360度小的角度,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操作面3具有球体的表面的大致一半的面积。操作面3在其表面具有细微的凹凸面3a。能够减小手指30触摸时的摩擦系数。
操作体2也可以被固定为无法移动,但是在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中,如图4所示,能够向所有方向倾斜角度α。操作体2能够倾斜的角度α与图2所示的操作面3的能够通过手指30操作的角度范围β相比为十分小的值。上述角度α优选为5度以下,更优选为3度以下。
操作体2具有凸缘部4。在图2中表示有通过构成操作面3的球面的曲率中心O并垂直地延伸的中心线CL,上述凸缘部4在与中心线CL垂直的方向上在围绕中心线CL的360度全周上而连续形成。
在输入装置1的基座7上固定有弹性部件6,在其表面固定有第1检测部件即压力传感器5,操作体2的凸缘部4的下表面4a设置在压力传感器5的上方。弹性部件6为合成橡胶片或发泡树脂材料的片。压力传感器5为MEMS传感器,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隔着微小的空隙而对置的作用板,通过压电元件等检测作用板被凸缘部4按压时作用板的变形。
如图1所示,弹性部件6和压力传感器5沿着凸缘部4的圆周方向以90度间隔配置有4组。由于设置有上述弹性部件6,因此如图4所示,操作体2被倾斜自如地支撑为能够向任意方向将其中心线CL倾倒角度α。此外,能够通过4个压力传感器5中的任意压力传感器检测向中心线CL倾倒的方向对操作体2施加的力的方向及其大小。此外,在操作体2被向正下方按压时,能够通过4个压力传感器5检测该按压力。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操作体2的周围设置有盖部件8。盖部件8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盖部件8的中心部形成有孔8a。盖部件8在与中心线CL分离的位置具有外周表面8c,外周表面8c为与中心线CL垂直的平面。在盖部件8的表面上从外周表面8c朝向孔8a形成有凹曲面8b。凹曲面8b为比操作面3的球面大曲率的凹球面的一部分。盖部件8的表面中,外周表面8c最向手指30的操作侧突出,孔8a位于比外周表面8c向非操作侧退避的位置。
操作体2的操作面3位于盖部件8的孔8a的内部,操作面3的球面的顶部3b位于比孔8a向操作侧突出的位置。此外,上述凹曲面8b包围从孔8a突出的操作面3的周围,在通过手指30对操作体2的操作面3进行操作时,该手指30能够接近凹曲面8b,或能够接触凹曲面8b。
如图2所示,在盖部件8的与上述凹曲面8b相反侧的背面8d上设置有第2检测部件即静电传感器9。如图3的俯视图所示,静电传感器9设置有多个,包括在接近中心线CL的位置包围中心线CL而配置的多个内周侧静电传感器9a、以及在远离中心线CL的位置包围中心线CL而配置的多个外周侧静电传感器9b。内周侧静电传感器9a和外周侧静电传感器9b分别向圆周方向以等间距各配置有8个。
内周侧静电传感器9a和外周侧静电传感器9b具有相互独立的导电体层。图3表示各静电传感器9上所设置的导电体层的配置。如图5所示,在各静电传感器9的导电体层上连接有静电检测电路21。从该静电检测电路21向静电传感器9的导电体层提供脉冲状的驱动电流。若手指30接近导电体层,则在导电体层与手指30之间电容耦合,由该耦合电容和电阻器形成延迟电路,由于上述脉冲状的驱动电流而从导电体层导出的检测电流的上升时间延迟。该检测电流的上升时间根据手指30与内周侧静电传感器9a或外周侧静电传感器9b的导电体层的接近距离而变化。
如图5所示,从1个静电检测电路21对多个内周侧静电传感器9a及多个外周侧静电传感器9b的导电体层依次提供脉冲电流,通过上述静电检测电路21分时从各导电体层检测出检测电流。由此,能够检测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的表面的哪个位置。
如图2所示,在输入装置1中设置有对操作体2提供振动的振动装置15。振动装置15包括埋设于操作体2的背部的磁性体的磁轭16、固定在该磁轭16的背部的磁铁17、固定在输入装置1的基座7上的非磁性的线圈架18、以及卷绕在线圈架18上的线圈19。上述磁铁17位于线圈架18的中心孔的内部,上表面17a和下表面17b磁化为不同的磁极。若向线圈19提供预定周期的交流电流,则该振动装置15对操作体2提供振幅F的朝向为沿着中心线CL的方向的振动。
图5表示输入装置1上所设置的检测/驱动电路20。如上所述,在多个静电传感器9上连接有静电检测电路21。此外,在设置于4个部位的压力传感器5上连接有压力检测电路22。该压力检测电路22从4个压力传感器5分别分时获得检测输出。
通过静电检测电路21获得的检测输出经由A/D转换部23提供到控制部25,通过压力检测电路22获得的检测输出经由A/D转换部24提供到控制部25。控制部25由微型计算机的CPU和存储器构成。在控制部25中,根据通过静电检测电路21获得的检测输出,运算与操作体2的操作面3触摸的手指30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多少距离,此外根据通过压力检测电路22获得的检测输出,运算操作体2被手指30向哪个方向按压,其演算输出26提供到搭载有该输入装置1的电子设备的主控制部。并且,通过上述演算输出26控制电子设备上所设置的画面的显示内容。
在图5所示的检测/驱动电路20中,从控制部25向振动驱动电路27提供脉冲状的驱动指令,交流的驱动电流提供到振动装置15的线圈19。在控制部25的任意存储器内存储有振动模式数据库28。在该振动模式数据库28中存储有与各种振动模式对应的脉冲波形。
接着,说明上述输入装置1的动作。
若手指30接近操作体2的操作面3,则多个静电传感器9中的任意静电传感器9检测到该接近,控制部25能够知道该接近。或者,若手指30接触操作面3并轻轻地按压操作体2,则多个压力传感器5中的任意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该情况,在控制部25中能够知道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
在控制部25中,若判断为手指接近或接触到操作面3,则向振动驱动电路27输出指令,从振动驱动电路27向线圈19提供驱动电流,向操作体2提供振动。此时,通过控制部25从振动模式数据库28提取连续振动的脉冲模式并提供到振动驱动电路27,对操作体2提供振幅F为沿着中心线CL的朝向的连续振动。即,振动模式数据库28中所存储的预先确定的频率的连续脉冲提供到振动驱动电路27,向线圈19提供连续的交流驱动电流,操作体2连续振动。这里的连续振动是指,不会使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有振动间断的感觉或不会感觉到间歇的冲击而能够感觉到连续的振动的状态。
作为基本的振动模式,一定频率的脉冲无间断地提供到振动驱动电路27。此时的脉冲频率优选为50~100Hz左右。若向操作体2提供一定周期的连续振动,则在使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向各方向滑动时,能够使手指30感觉到像操作面3跟随手指30的移动方向转动。即,若操作面3以手指30感觉到的频率连续振动,则操作面3与手指30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在时手指30沿着操作面3滑动时,不会向手指30与操作面3的接触部作用大的阻力,其结果,能够获得像操作面3作为球体与手指30一起转动的触感。
尤其,如图2所示,若在操作面3上形成凹凸面3a,则在操作面3振动时,操作面3与手指30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容易获得像操作面3跟随手指30的移动而转动的感觉。上述凹凸面3a不使操作面3成为镜面状态,而是用于使手指30与操作面3难以紧密触摸,优选的是,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为例如10~100μm左右。
向操作体2提供的振动,无论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的哪个位置都不间断地提供,无论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向哪个方向、以多大的速度移动了多少距离都以一定的频率连续提供。即,与手指30对操作面3的操作位置及滑动速度无关地,对操作体2连续提供振动模式数据库28中所存储的预先确定的一定频率的振动。
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输入装置在每次画面的项目切换或手指移动一定的距离时,瞬间的冲击力、振动提供到手指,向手指提供点击(click)触感。用于该点击触感的振动只不过是不定期地与对输入装置进行的操作状态、画面的状态对应地提供的振动,与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那样不拘束于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的移动状态地向操作体2连续提供预先确定的频率的振动并持续的情况完全不同。
在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时,向操作体2提供的连续振动如上所述为一定频率的连续振动这是基本的,还能够进一步根据手指30在操作面3上触摸的位置而改变振动的频率。例如,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的顶部3b或触摸到接近顶部3b的部位(i)时起手指30向接近操作面3的边缘部的位置(ii)移动时,伴随着该移动,改变振动的频率。或者,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使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以接近顶部3b的轨迹(iii)转圈时和以接近边缘部的轨迹(iv)转圈时,改变振动的频率。
其中,在手指30触摸到操作面3时进行改变振动频率的控制的情况下,需要在连续振动中改变频率,以防止向手指30提供振动间断的触感。此时的振动频率如上所述优选为50~100Hz的范围的连续振动。
如图4所示,操作面3为球面的一部分,因此在除了顶部3b以外的大范围内,其表面为相对于连续振动的振幅F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突面)。若使触摸到该倾斜面的手指30移动,则感觉到操作面3跟随手指30而转动的程度更大。
如图4所示,设手指30在操作面3的顶部3b以外的部位接触的接触面积的中心为接触部T。在接触部T向操作面3提供的连续振动的振幅F的朝向为与上下方向即中心线CL平行的方向。在图4中表示有通过接触部T的法线R和通过接触部T的切线S,在接触部T,操作面3的倾斜方向为切线S的方向。因此,连续振动的振幅F的分力即振幅成分Fs沿着切线S的朝向持续提供到接触部T。
在接触部T,从操作面3向手指30提供的振幅F方向即上下方向的力为+f和-f,其绝对值“f”相同。在向手指30提供的力为+f时,在接触部T,对手指30作用有力+f的切线S方向的分力+s,在向手指30提供的力为-f时,在接触部T,对手指30作用切线S方向的分力-s。
在使手指30从顶部3b向凸缘部4滑动时,从手指30向操作面3提供向下的力W,从手指30对操作面3提供朝向切线S的方向的分力Ws。由于上述分力-s向与手指30的滑动力的分力Ws相同的朝向发挥作用,因此在使触摸到接触部T的手指30向凸缘部4滑动时,容易获得像操作面3跟随手指30的滑动而向滑动方向转动的触感。
相反,在使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从接近凸缘部4的边缘部侧向顶部3b滑动时,沿着其滑动力的切线S的分力与由于连续振动的振幅F而向沿着切线S的朝向产生的上述分力+s为相同朝向,因此仍然容易获得像操作面3跟随手指30的移动而转动的触感。
此外,操作体2由弹性部件6支撑,如图4所示,操作体2能够倾斜小角度α。在使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从顶部3b向边缘部滑动,或从边缘部向顶部3b滑动时,由于作用于操作面3的力,操作面3向滑动方向移动与角度α相当的受限的短距离。通过该操作面3的移动和沿着切线S的振幅成分Fs双方的作用,更容易向手指30提供像操作面3转动的触感。
此时的角度α为手指30略微感觉到操作体2的倾斜方向的移动的程度,如上所述,上述角度α优选为5度以下,更优选为3度以下。
如图1所示,若使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30从顶部3b向边缘部滑动,或从边缘部向顶部3b滑动,或沿着轨迹(iii)或轨迹(iv)滑动,则来自按图3的图案排列的内周侧静电传感器9a和外周侧静电传感器9b的各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发生变化,通过该检测输出的变化,能够进行与在轨迹球装置中使球转动相同的输入。
此外,在使手指30在操作面3上滑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5检测作用于操作体2的力的朝向及其大小。通过该检测输出,也能够检测手指30的滑动方向和此时向操作面3提供的力。
此外,通过触摸到操作面3的顶部3b的手指30,能够进行向下按压操作体2整体的开关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在4个压力传感器5全部检测到预定的压力时,在控制部25中判断为进行了开关操作。此时,控制部25从振动模式数据库28提取设定开关操作的点击触感的模式的振动脉冲并提供到振动驱动电路27,从振动驱动电路27向线圈19提供驱动电流。此时,仅短时间向振动驱动电路27提供连续的脉冲,对操作体2提供瞬间的冲击性振动。由此,手指30能够感觉到像受到了开关操作的反作用力的冲击。
产生该开关反作用力的振动在通过操作体2进行开关操作时不定期地产生,不同于感觉到像操作面3转动的连续振动。在感觉到转动的连续振动上重叠用于开关反作用力的不定期的振动而提供到操作体2。
此外,通过振动模式数据库28中所存储的振动模式,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也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画面上所显示的菜单等项目被切换时,从振动装置15向操作体2瞬间提供冲击性的振动,也可以在画面的滚动条移动到其终点位置时,从振动装置15向操作体2瞬间提供冲击性的振动。或者,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也可以在每次触摸到操作面3的手指沿着操作面3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时,即每次感觉到像操作面3转动了一定的距离时,从振动装置15向操作体2瞬间提供冲击性的振动。在上述情况下,各冲击性的振动与感觉到像操作面3转动的连续振动重叠地提供到操作体2。
图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1在操作体102的表面上安装有片状的静电传感器103,其表面成为突出为球面形状的操作面103a。操作面103a从盖部件108的孔108a向上方突出。在静电传感器103中,多个X电极与多个Y电极隔着电介质相互正交地配置,此外表面被绝缘层覆盖。若向各电极选择性地施加脉冲状的驱动电压,在操作面103a上触摸电位与接地电位接近的手指,则从接近手指的电极向手指瞬间漏出电流。通过检测向哪个电极施加了驱动电压时电流发生了变化,能够识别手指接触到操作面103a的哪个位置。
在盖部件108的背面,设置有与图3所示相同的静电传感器9。通过构成操作面103a的静电传感器103和设置于盖部件108的静电传感器9,能够检测手指触摸到操作面103a的哪个位置、以及手指沿着操作面103a向哪个朝向滑动。
操作体102的凸缘部104隔着合成橡胶或发泡树脂材料的弹性部件106设置在可动基座109上。可动基座109的右端部经由轴109a转动自如支撑在固定基座107上。在可动基座109的左端部与固定基座107之间设置有按压开关110。按压开关110为机械式,在上部进退自如地安装有促动器110a,通过内置的弹簧部件,促动器110a受到向突出方向的力。此外,在按压开关110的内部,设置有促动器110a被按压时接触的触点。
此外,在固定基座107与操作体102之间,设置有与图2所示相同结构的振动装置15。
该输入装置101若通过静电传感器103及静电传感器9检测到手指接近,则振动装置15启动,向操作体102提供连续的振动。因此,在使手指沿着操作面103a滑动时,能够感觉到像操作面103a跟随手指的移动而转动。此外,能够通过静电传感器103及静电传感器9知道手指的移动位置,能够根据手指的移动,在电子设备的画面上使光标移动,改变画面。
此外,若操作体102被按压,则按压开关110进行动作,进行开关输入,并且通过按压开关110中所内置的弹簧,能够向按压操作面103a的手指提供机械式开关反作用力的触感(点击触感)。
另外,在图6所示的输入装置101中安装图2所示的压力传感器5并用轻微的力按压操作面103a时,通过压力传感器5检测该按压,通过从振动装置15向操作体102提供的瞬间性振动使手指感觉到开关反作用力,若用更强的力按压操作面103a,则也可以使按压开关110进行动作,使手指能够感觉到机械式的开关反作用力。
图1至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和图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1中,突形状的操作面3、103a构成球面的一部分,但突形状的操作面不限于球面,只要是突曲面形状即可。此外操作面也可以由圆筒面的一部分构成,例如由圆筒面的180度的角度部分构成。此时,若向操作体提供连续振动,使手指沿着操作面移动,则在手指上能够获得操作面像辊的一部分那样转动的感觉。
在图7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201中,操作体202的表面的操作面203为凹曲面,成为凹球面的一部分即大致半球的凹面。在操作面203上沿着凹曲面安装有片状的静电传感器。该静电传感器的检测方式与图6所示的静电传感器103为相同方式。操作体202的凸缘部204经由弹性部件206支撑在基座207上。
在操作体202与基座207之间设置有振动装置15,在手指30接触到操作面203时,对操作体202提供振幅F朝向垂直方向的连续振动。因此,若在凹曲面的操作面203上手指30触摸并滑动,则能够获得像半球的凹曲面跟随手指30的移动而转动的触感。
在图8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301中,操作体302为细长形状,其表面的操作面303为大致平面形状。在操作体302的背面安装有静电传感器304。该静电传感器304与图6所示的静电传感器103为相同种类,能够检测手指30在操作面303上接触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
操作体302经由弹性部件306支撑在基座307上。在操作体302与基座307之间设置有振动装置315。通过该振动装置315向操作体302提供连续信号。该连续振动的振幅方向为与操作面303垂直的Fy方向及与操作面303平行的Fx方向。连续提供Fy方向的振幅的振动和Fx方向的振幅的振动,其合成振动的振幅方向相对于操作面303倾斜地提供。即,操作面303为相对于从振动装置315提供的振动的振幅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因此,在使触摸到操作面303的手指30沿着操作面303向Wx方向移动时,由于操作面303具有沿着Wx方向的振幅成分,因此能够获得像操作面303跟随手指30而向Wx方向移动的触感。

Claims (11)

1.一种输入装置,包括:操作体,具有手指触摸的操作面;以及检测部件,检测手指对上述操作面的操作状态,
上述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体被固定为在触摸到上述操作面的手指沿着上述操作面移动时上述操作体不移动,或者上述操作体的移动被限制为只能移动比手指沿着上述操作面移动的移动距离短的距离,
设置有振动提供机构,该振动提供机构至少在手指触摸到上述操作面的期间,对上述操作体持续提供预先确定的频率的连续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面为朝向与手指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突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面为球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面为朝向与手指相对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凹陷的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面为大致平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体被弹性体支撑,以使得上述操作面能够移动比手指的移动距离短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上述振动提供机构,通过上述振动提供机构产生上述连续振动,并且在进行了基于手指的预定操作时,从上述振动提供机构对上述操作体提供不定期的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振动提供机构对上述操作体提供包含了沿着手指在上述操作面上的移动方向的振幅成分的连续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面至少在一部分具有相对于从上述振动提供机构提供给上述操作体的连续振动的振幅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件为检测上述操作面被手指按压的情况的压力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件为检测手指的接近和移动的静电传感器。
CN2012103993074A 2011-10-20 2012-10-19 输入装置 Pending CN1030645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0828A JP2013089117A (ja) 2011-10-20 2011-10-20 入力装置
JP2011-230828 2011-10-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4534A true CN103064534A (zh) 2013-04-24

Family

ID=4735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93074A Pending CN103064534A (zh) 2011-10-20 2012-10-19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00016A1 (zh)
EP (1) EP2584435A3 (zh)
JP (1) JP2013089117A (zh)
CN (1) CN10306453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5982A (zh) * 2016-06-20 2016-11-16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140595A (zh) * 2014-08-08 2016-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以及输入装置
CN107223225A (zh) * 2014-12-09 2017-09-29 伊斯科恩公司 用于连续检测工具的尖端与具有可变厚度的书写介质之间的接触或非接触状态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08693972A (zh) * 2017-04-12 2018-10-23 阿尔派株式会社 带振动机构的输入装置
CN112823330A (zh) * 2018-11-30 2021-05-18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4727A1 (ko) * 2012-12-26 2014-07-03 전자부품연구원 멀티 포인트 터치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851197B2 (ja) * 2013-05-30 2021-03-31 ティーケ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Tk Holdings Inc. 多次元トラックパッド
KR20180071020A (ko) 2016-12-19 2018-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DE102020120560A1 (de) * 2020-08-04 2022-02-10 Ge-T Gmbh Bedi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ie Steuerung eines Infotainment-Systems
JP2024021132A (ja) * 2022-08-03 2024-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4361A (zh) * 2002-09-19 2004-03-24 ��ʿͨ��ʽ���� 降低漏磁量的磁性激励器及触觉呈现装置
CN2881779Y (zh) * 2004-07-02 2007-03-21 罗技欧洲公司 控制装置、标度盘控制器和鼠标
US20080111788A1 (en) * 1998-06-23 2008-05-15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CN101393480A (zh) * 2007-09-21 2009-03-2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10163635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Jae Kyung Kim Piezoelectric actuator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5485A (en) * 1997-02-13 1999-05-18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Controller with tactile sensor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JPH11305938A (ja) 1998-04-20 1999-11-0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触感提示方法及び触感提示型トラックボール装置
US6822635B2 (en) * 2000-01-19 2004-11-23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interface for laptop computers and other portable devices
CN1582465B (zh) * 2001-11-01 2013-07-24 伊梅森公司 输入设备以及包含该输入设备的移动电话
JP2003337649A (ja) 2002-05-20 2003-11-28 Sony Corp 入力方法及び入力装置
JP4314810B2 (ja) * 2002-11-18 2009-08-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触覚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JP4091871B2 (ja) * 2003-04-16 2008-05-2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174512B2 (en) * 2006-06-02 2012-05-08 Immersion Corporation Hybrid haptic device utilizing mechanical and programmable haptic effects
US9857872B2 (en) * 2007-12-31 2018-01-02 Apple Inc. Multi-touch display screen with localized tactile feedback
KR20100078294A (ko) * 2008-12-30 2010-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동 패턴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
WO2010085007A1 (ko) * 2009-01-21 2010-07-29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진동촉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동 방법
JP5662652B2 (ja) * 2009-05-11 2015-02-04 株式会社プロテックデザイン 触感付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401961B2 (en) * 2009-06-09 2019-09-03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aptic effects using actuators
JP5534429B2 (ja) 2010-04-30 2014-07-0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蓋付きカップ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1788A1 (en) * 1998-06-23 2008-05-15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CN1484361A (zh) * 2002-09-19 2004-03-24 ��ʿͨ��ʽ���� 降低漏磁量的磁性激励器及触觉呈现装置
CN2881779Y (zh) * 2004-07-02 2007-03-21 罗技欧洲公司 控制装置、标度盘控制器和鼠标
CN101393480A (zh) * 2007-09-21 2009-03-2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10163635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Jae Kyung Kim Piezoelectric actuator modul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0595A (zh) * 2014-08-08 2016-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以及输入装置
CN106140595B (zh) * 2014-08-08 2018-09-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以及输入装置
CN107223225A (zh) * 2014-12-09 2017-09-29 伊斯科恩公司 用于连续检测工具的尖端与具有可变厚度的书写介质之间的接触或非接触状态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07223225B (zh) * 2014-12-09 2021-01-12 伊斯科恩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06125982A (zh) * 2016-06-20 2016-11-16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125982B (zh) * 2016-06-20 2019-04-02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入装置
CN108693972A (zh) * 2017-04-12 2018-10-23 阿尔派株式会社 带振动机构的输入装置
CN108693972B (zh) * 2017-04-12 2023-12-15 阿尔派株式会社 带振动机构的输入装置
CN112823330A (zh) * 2018-11-30 2021-05-18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12823330B (zh) * 2018-11-30 2024-03-29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00016A1 (en) 2013-04-25
EP2584435A3 (en) 2013-07-03
EP2584435A2 (en) 2013-04-24
JP2013089117A (ja) 2013-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4534A (zh) 输入装置
US115929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touch inputs with haptic feedback
US105647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low profile haptic actuator
US20220404938A1 (en)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system
US9367150B2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421610B2 (en)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EP3179330B1 (en) Magnetic sensing user interface device
EP1374217B1 (en) Haptic interface for laptop computers and other portable devices
KR101035450B1 (ko) 랩톱 컴퓨터 및 기타 휴대 장치용 햅틱 인터페이스
CN102339163A (zh) 接触压力检测装置和输入装置
EP1927916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medium for outputting tactile feedback on display device
US11455037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6129013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タッチ表面のための磁気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JP7210603B2 (ja) 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を使用してタッチ入力を検出し当該タッチ入力に応答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20206371A1 (en) Direction Sensation Haptic Motion
EP3555733A1 (en) System for human-computer interfacing
JP2022538282A (ja) 容量性タッチインタフェース用の3d制御用デバイス
KR101202734B1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그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