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7384B -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7384B
CN103057384B CN201310003939.9A CN201310003939A CN103057384B CN 103057384 B CN103057384 B CN 103057384B CN 201310003939 A CN201310003939 A CN 201310003939A CN 103057384 B CN103057384 B CN 103057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layer
hard plastic
vehicle
transparent substrates
window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39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7384A (zh
Inventor
聂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filed Critical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riority to CN2013100039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7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7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7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7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7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所述车窗组件包括:透明基底;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所述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基底;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本发明可以提高硬质塑料层与玻璃之间的粘合性,不会发生错位,提高了包边效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包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组件和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玻璃的封装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玻璃的周边一般会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一层软质塑料层,但是由于软质塑料层的强度比较低,且不能防止雨水和空气等的入侵,因此对玻璃的保护能力有限,从而影响车窗玻璃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图1所示,为了增强对玻璃100的保护强度,可以在玻璃100的部分周边上先形成一层硬质塑料层200,然后再形成软质塑料层300。此时具体的形成过程包括:先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单独形成硬质塑料层200,然后将硬质塑料层200悬浮或卡在玻璃100上,并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在包括硬质塑料层200的玻璃100上形成软质塑料层300,由软质塑料层300实现硬质塑料层200和玻璃100之间的固定。
再结合参考图2所示,当玻璃100周边的两个相邻面都设置硬质塑料层时,需要分别单独形成第一硬质塑料层210和第二硬质塑料层220,然后通过拼接的方式使第一硬质塑料层210和第二硬质塑料层220拼接在玻璃100周边的两个相邻面上,最后再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软质塑料层300。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在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软质塑料层300的过程中,由于硬质塑料层200仅悬浮或卡在玻璃上,而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注塑压力很大,从而硬质塑料层200相对于玻璃100很容易会发生错位,最终导致无法将玻璃组件装配到车辆上,影响了玻璃组件的正常使用。
2、由于硬质塑料层200与玻璃100之间是通过软质塑料层300才结合在一起,因此硬质塑料层200与玻璃100的粘合性很差,从而影响了硬质塑料层200的保护作用。
3、在两次注塑成型工艺之间,还需要将硬质塑料层200和玻璃100对应地放置在一起,从而导致包边的效率比较低,且提高了生产成本。
此外,当硬质塑料层200同时覆盖玻璃100的部分上表面、侧表面和部分下表面,即硬质塑料层200同时与玻璃100的三个面相接触(简称为三面包)时,此时若需要使硬质塑料层200同时包围玻璃100周边的三个以上的面,尤其是使硬质塑料层200同时包围玻璃100的所有周边,则上述现有方案无法实现。
更多关于玻璃包边的技术请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478825Y的中国专利。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可以提高硬质塑料层与玻璃之间的粘合性,不会发生错位,提高包边效率,且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组件,包括:
透明基底;
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一个基本思想是使包围在透明基底周边的硬质塑料层为一体的,从而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可以保持精确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错位,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成功率;增强了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的粘合力,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并解决了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周边三个以上面的问题。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的整个周边,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所有周边的问题,扩大了车窗组件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车窗组件还包括:覆盖在至少部分硬质塑料层上的软质塑料层,从而更利于车窗组件的后续装配,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车窗组件还包括:金属饰条,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从而美化了车窗组件的外观,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包括:
提供透明基底;
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一个基本思想是直接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透明基底上形成硬质塑料层,从而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可以保持精确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错位,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成功率;增强了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的粘合力,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提高了包边的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并解决了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周边三个以上面的问题。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的整个周边,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所有周边的问题,扩大了车窗组件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还包括: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至少部分所述硬质塑料层上形成软质塑料层,从而更利于车窗组件的后续装配,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之前,在所述硬质塑料层上放置金属饰条;在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之后,使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从而美化了车窗组件的外观,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玻璃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采用图3方法形成的车窗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采用图3方法形成的第一种车窗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采用图3方法形成的第二种车窗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采用图3方法形成的另一种车窗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采用图8方法形成的车窗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采用图8方法形成的车窗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下文中,为示范目的,产品实施例参照方法实施例描述。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中产品和方法的实现互相独立。也就是说,所公开的产品实施例可以依照其他方法制备,所公开的方法实施例不仅限于实现产品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供透明基底;
步骤S12,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本实施例中由于硬质塑料层是一体的,且其包围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因此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可以保持精确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错位,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成功率,并增强了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的粘合力,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并解决了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周边三个以上面的问题。
首先执行步骤S11,提供透明基底。
本发明中不限制透明基底的具体形状和尺寸。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可以是有机玻璃、聚氯乙烯或无机玻璃等透明材料。以下均以梯形的透明基底为例进行说明,但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接着执行步骤S12,在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硬质塑料层。
所述硬质塑料层的材料可以为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或尼龙66,从而使得硬质塑料层的强度比较大,可以更好地保护透明基底不受外界的损害,且可以防止雨水和空气的透过。
所述硬质塑料层的厚度范围可以包括:1mm~8mm,如:1mm、4mm或8mm等,其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而变化。
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硬质塑料层420同时包覆透明基底410的三个面(即部分上表面、侧表面和部分下表面),从而实现了三面包。
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塑料层420以如此的方式包围所述透明基底410周边的至少三个面:所述透明基底410不能从所述硬质塑料层420中移除。
在第一个具体例子中,参考图5所示,所述硬质塑料层420包围所述透明基底410周边的三个面,透明基底410边长最长的一个面则没有被硬质塑料层包围,此时透明基底410不能从硬质塑料层420中移除。
在第二个具体例子中,参考图6所示,所述硬质塑料层420包围所述透明基底410周边的三个面,透明基底410边长最短的一个面则没有被硬质塑料层包围,此时透明基底410不能从硬质塑料层420中移除。
在第三个具体例子中,参考图7所示,所述硬质塑料层420同时包围所述透明基底410的整个周边,此时硬质塑料层420与透明基底410的结合更紧密,透明基底410更不能从硬质塑料层420中移除。
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图5、图6和图7所示的硬质塑料层420悬浮或卡在所述的梯形的透明基底410上,而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直接在透明基底410上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420,从而可以克服该缺陷,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扩大了车窗组件的应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沿图5中AA方向、沿图6中BB方向与沿图7中CC方向均能得到图4所示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所述硬质塑料层4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透明基底410的形状、尺寸和待形成硬质塑料层420的厚度,形成与硬质塑料层420对应的第一模具;
将透明基底410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中,并进行合模;
通过注塑机将上述硬质塑料注入到第一模具中,使硬质塑料将透明基底410周边的至少三个面进行包围,形成图5、图6或图7所示的车窗组件;
进行保压以及冷却;
进行开模,并将所述车窗组件取出,此时一体的硬质塑料层420会将透明基底410紧紧包裹住且不可分离。
具体地,形成所述硬质塑料层420时的所述注塑成型工艺中注塑压力范围可以为7Mpa~14Mpa,保压时间范围可以为7秒~12秒,注塑温度与所述硬质塑料的熔融温度之差小于或等于10℃,保压时间为30s~40s。
本实施例中硬质塑料层420与透明基底410之间可以保持精确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错位,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成功率;增强了硬质塑料层420与透明基底410之间的粘合力,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降低了产品成本。
参考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包括:
步骤S21,提供透明基底;
步骤S22,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步骤S23,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至少部分所述硬质塑料层上形成软质塑料层。
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在形成硬质塑料层之后,还包括形成软质塑料层的步骤,其余请参考上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软质塑料层的材料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或聚氯乙烯,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与车辆的装配。
所述软质塑料层的厚度范围可以包括:0.4mm~7mm,如:0.4mm、1mm、3.5mm或7mm等。
当硬质塑料层仅包围透明基底的部分周边时,所述软质塑料层会同时形成在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未被硬质塑料层包围的透明基底上;当硬质塑料层同时包围透明基底的所有周边时,所述软质塑料层会同时形成在所述硬质塑料层上。
参考图9和图10所示,以硬质塑料层420同时包围透明基底410所有周边为例,所述软质塑料层430也会包围硬质塑料层420的所有周边,且软质塑料层430也同时包覆硬质塑料层420的三个面(即部分上表面、侧表面和部分下表面),从而实现了三面包。
本实施例中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4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透明基底410的形状和尺寸、硬质塑料层420的形状和尺寸和待形成软质塑料层430的厚度,形成与软质塑料层430对应的第二模具;
将包括硬质塑料层420的透明基底410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中,并进行合模;
通过注塑机将上述软质塑料注入到第二模具中,使软质塑料将硬质塑料层420的所有周边进行包围,形成如图9和图10所示的车窗组件;
进行保压以及冷却;
进行开模,并将所述车窗组件取出,此时一体的软质塑料层430会将硬质塑料层420紧紧包裹住且不可分离。
具体地,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430时的所述注塑成型工艺中注塑压力范围为5.39Mpa~7.35Mpa,保压时间范围为7秒~12秒,注塑温度与所述软质塑料的熔融温度之差小于或等于10℃,保压时间为30s~40s。
本实施例在形成软质塑料层430时,硬质塑料层420和透明基底410已经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因此即使形成软质塑料层430时的注塑压力比较大,也不会使硬质塑料层420和透明基底410之间发生错位,从而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成功率。此外,通过增加软质塑料层430,可以更利于车窗组件的后续装配,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参考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包括:
步骤S31,提供透明基底;
步骤S32,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步骤S33,在所述硬质塑料层上放置金属饰条;
步骤S34,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至少部分所述硬质塑料层上形成软质塑料层,且使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
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在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之前,还在所述硬质塑料层上放置金属饰条;在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软质塑料层时,通过软质塑料层就可以实现金属饰条与硬质塑料层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在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之后,使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从而部分金属饰条就会裸露在外,其余请参考上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进一步美化了车窗组件的外观,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应地,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窗组件,包括:
透明基底;
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本实施例使包围在透明基底周边的硬质塑料层为一体的,从而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可以保持精确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错位,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成功率;增强了硬质塑料层与透明基底之间的粘合力,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并解决了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周边三个以上面的问题。
其中,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可以为有机玻璃、聚氯乙烯或无机玻璃。
其中,所述硬质塑料层以如此的方式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所述透明基底不能从所述硬质塑料层中移除。
具体地,所述硬质塑料层可以包围所述透明基底的整个周边,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塑料层无法包围透明基底所有周边的问题,扩大了车窗组件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车窗组件的强度。
其中,所述硬质塑料层的材料可以为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或尼龙66。
其中,所述硬质塑料层的厚度范围可以包括:1mm~8mm。
优选地,所述车窗组件还可以包括:覆盖在至少部分硬质塑料层上的软质塑料层,从而更利于车窗组件的后续装配,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其中,所述软质塑料层的材料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或聚氯乙烯。
其中,所述软质塑料层的厚度范围可以包括:0.4mm~7mm。
优选地,所述车窗组件还可以包括:金属饰条,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从而美化了车窗组件的外观,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的车窗组件可以分别采用上述包边方法形成,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底;
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覆盖在至少部分硬质塑料层上的软质塑料层;
金属饰条,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以如此的方式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所述透明基底不能从所述硬质塑料层中移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的整个周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的材料为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或尼龙66。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的厚度范围包括:1mm~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塑料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或聚氯乙烯。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塑料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4mm~7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为有机玻璃、聚氯乙烯或无机玻璃。
9.一种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透明基底;
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所述透明基底的周边形成一体的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
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至少部分所述硬质塑料层上形成软质塑料层;
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之前,在所述硬质塑料层上放置金属饰条;在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之后,使部分所述金属饰条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和所述软质塑料层之间,剩余所述金属饰条仅位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以如此的方式包围所述透明基底周边的至少三个面:所述透明基底不能从所述硬质塑料层中移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包围所述透明基底的整个周边。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层的材料为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或尼龙66。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硬质塑料层时的所述注塑成型工艺中注塑压力范围为7Mpa~14Mpa,保压时间范围为7秒~12秒。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塑料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或聚氯乙烯。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软质塑料层时的所述注塑成型工艺中注塑压力范围为5.39Mpa~7.35Mpa,保压时间范围为7秒~12秒。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组件的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为有机玻璃、聚氯乙烯或无机玻璃。
CN201310003939.9A 2013-01-06 2013-01-06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Active CN103057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3939.9A CN103057384B (zh) 2013-01-06 2013-01-06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3939.9A CN103057384B (zh) 2013-01-06 2013-01-06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7384A CN103057384A (zh) 2013-04-24
CN103057384B true CN103057384B (zh) 2015-08-19

Family

ID=4810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3939.9A Active CN103057384B (zh) 2013-01-06 2013-01-06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7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8492B2 (ja) * 1999-07-15 2009-10-21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電池
CN104648093B (zh) * 2013-11-21 2018-02-23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制造车窗组件的方法及车窗组件
CN105437456A (zh) * 2014-08-07 2016-03-30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注塑装置、注塑方法及车窗玻璃
CN106142436B (zh) 2015-03-31 2019-03-08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车窗
DE102020210838A1 (de) * 2020-08-27 2022-03-03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anordnung
CN112590228A (zh) * 2021-03-02 2021-04-02 寿光市炘煜注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精准对接的汽车顶板塑料配件生产用包边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7244A (en) * 1983-09-26 1985-05-09 Libbey Owens Ford Co A peripheral gasket polymerised in situ around a transparent glazing sheet
CN2478825Y (zh) * 2001-04-20 2002-02-27 秦荣华 一种车船用玻璃的包边结构
CN2837135Y (zh) * 2005-08-20 2006-11-1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镶嵌式玻璃包边总成
CN101659101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嵌件成型品
CN202241788U (zh) * 2011-08-03 2012-05-30 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注塑包边汽车三角玻璃
CN203046832U (zh) * 2013-01-06 2013-07-10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车窗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9321A (ja) * 1984-11-28 1986-06-17 Shiraki Kinzoku Kogyo Kk ウインドモ−ルデイン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7244A (en) * 1983-09-26 1985-05-09 Libbey Owens Ford Co A peripheral gasket polymerised in situ around a transparent glazing sheet
CN2478825Y (zh) * 2001-04-20 2002-02-27 秦荣华 一种车船用玻璃的包边结构
CN2837135Y (zh) * 2005-08-20 2006-11-1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镶嵌式玻璃包边总成
CN101659101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嵌件成型品
CN202241788U (zh) * 2011-08-03 2012-05-30 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注塑包边汽车三角玻璃
CN203046832U (zh) * 2013-01-06 2013-07-10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车窗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7384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7384B (zh) 车窗组件及其包边方法
JP5978032B2 (ja) 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142633A (ko)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2859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140100482A (ko) 유리 일체형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 일체형 성형품
CN203472482U (zh) 用于封闭车辆中的开口的覆盖件
US201200333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791753B2 (en) Circuit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140251415A1 (en) Solar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648093B (zh) 制造车窗组件的方法及车窗组件
CN215867631U (zh)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09021804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JP5744062B2 (ja) 液晶素子
CN204883111U (zh) 一种窄边框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
JP2014106425A (ja)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31438A (zh) 具有弧面的触摸屏及电子产品
CN203046832U (zh) 车窗组件
CN202562177U (zh) 玻璃面板和具有其的冰箱门体
CN201523045U (zh) 锂离子电池热熔封装结构
JP2010214601A (ja) フィルムインサート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US84371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60124989A (ko) 이중 사출에 의한 엣지 벤트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보호커버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엣지 벤트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보호커버
US201502377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ly affixing a protective film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098546A1 (en) Method for fixing a crystal to the middle part of a watch case
CN204231816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