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3304B -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3304B
CN103053304B CN201210553429.4A CN201210553429A CN103053304B CN 103053304 B CN103053304 B CN 103053304B CN 201210553429 A CN201210553429 A CN 201210553429A CN 103053304 B CN103053304 B CN 103053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th
cultivation
bacterium
natural pond
earth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34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3304A (zh
Inventor
李国雷
李方勇
韩东道
陈燕华
陆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ONGXING ECOLOG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Xiangshan County Seed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ONGXING ECOLOG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XIANGSH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ONGXING ECOLOG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XIANGSH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NINGBO LONGXING ECOLOG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534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3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3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3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洗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设置至少一个大棚;2)在大棚中设置架子;3)铺设养殖物料;4)在养殖物料顶部平面浇混合液;5)养殖物料发酵腐熟时,并撒上蚯蚓种;6)随后在顶部再浇混合液,保持养殖物料的湿度;7)蚯蚓体用来出售或深加工,剩下物料作为有机肥;8)重复步骤3)到步骤7)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整体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投资较省,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且产出较多的特点。

Description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农业种植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但是,现有技术农业循环种植方法需要较多的土地,且还需要鱼塘或养鸡/鸭场,整体占地面积较大,故投资较大,生产周期较长,且整体的产出也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整体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投资较小,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且产出较多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本发明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设置至少一个大棚,要求大棚的高度至少为2.5米;
2)、在大棚中设置高度为1.8~2.2米的用于藤本植物攀爬的架子,并在架子下方设置通过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方式栽培的藤本植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3)、在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一层,再在第一层上铺设一层菌渣、或粉碎后秸秆、或菌渣与粉碎后秸秆的混合物形成第二层,随后再在秸秆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的质量与第三层的质量的和占三层总质量的50%~70%,所述的第二层秸秆的质量占三层总质量的30%~50%,三层物料总厚度控制在30~40厘米;
4)、将由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从步骤3)中设置好的养殖物料顶部平面均匀的浇下,直至混合液从底部流出为止,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2:1;
5)、在外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膜,在自然环境或大棚封闭环境下发酵10~40天,待养殖物料腐熟时,搅拌养殖物料,搅拌均匀后在养殖物料顶部扒开一条沟,并在沟中撒上蚯蚓种,蚯蚓种的投放密度为1.0~1.5千克/米2
6)、随后在顶部再浇上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使养殖物料的湿度达到60%~70%,并每隔5~10天重复在养殖物料顶部浇上混合液一次,使得养殖物料的湿度保持在60%~70%,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2:1
7)、撒上蚯蚓种40~60天后,将蚯蚓筛除,蚯蚓用来出售或深加工,剩下物料一部分作为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的有机肥,另一部分经过干燥及粉碎后包装即可作为有机肥出售;
8)重复步骤3)到步骤7)的过程。
采用以上方法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在藤本植物的下方的空闲的地面上养殖蚯蚓,则藤本植物可以给下方的蚯蚓遮阴,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和温度过高情况的出现,并且在大棚密闭条件下,藤本植物还为蚯蚓生活提供必需的氧气,从而保证蚯蚓具有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蚯蚓的生长,在整个大棚内形成一个循环,故占地相对较少,投资也相对较低;而蚯蚓繁殖和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及蚯蚓养殖物料二次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提供给藤本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且蚯蚓培养床发酵时可产生热量,使得冬天大棚内的温度相对较高,从而可加快藤本植物的生长,比自然环境下大棚生长的藤本植物成熟期提前至少8天,缩短藤本植物的生长周期;其次经过蚯蚓的处理后的培养床,得到的物料更接近土壤的成份,可有效地提高肥效,不但可作为藤本植物的有机肥,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加入了混合液,又由于EM菌自身具有除臭、抑制、消除氨气味的特性,可消除养殖蚯蚓后剩余物料及蚯蚓粪便的臭味,且EM菌又具有与土壤中放线菌等共生共殖,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质,彻底改良土壤性质,并增强植物新陈代谢,促进光合作用和强化叶片保护膜,抵抗病原菌,促进根系发达,使得制成的有机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含量较多,活性较高,故在施用后可达到预期施肥效果;再者在整个循环生产过程中,不但对土壤进行了修复和改善,并有蚯蚓体产生,还有藤本植物的收成和多余的有机肥料产生,整个生产周期也相对较短,并且在蚯蚓体收取后,还可在大棚里放养的以蚯蚓为食的家畜,进而大幅增加整个过程中的产出。因此本发明具有整体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投资较省,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且产出较多的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的大棚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可启闭,则在大棚内温度较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可以打开窗口,使得大棚内的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正常的温度或浓度;而大棚内温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时,可以关闭窗口,使得大棚内的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正常的域值。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窗口设有卷帘机,卷帘机用于窗口的启闭,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则卷帘机可根据温度传感器上反馈的温度自动打开或关闭窗口,实现自动化操作,保证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减少工人的劳动量。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还设有若干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则卷帘机可根据二氧化碳传感器上反馈的浓度值自动打开或关闭窗口,实现自动化操作,保证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减少工人的劳动量。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处均铺设有滴灌装置,则在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或根域栽培处的湿度较低时,可人工打开滴灌装置进行浇水,使得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或根域栽培处的湿度增加,并保持在所需的湿度范围内,省去了人工浇水的麻烦,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量和人力成本。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处均设有湿度感应器,所述的湿度感应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滴灌装置连接,则滴灌装置根据湿度感应器反馈的湿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打开或关闭阀门,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可进一步降低工人劳动量和人力成本。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大棚内设有至少三个图像采集器;它还包括用于控制的计算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卷帘机、二氧化碳传感器、湿度感应器、滴灌装置和图像采集器均与计算机连接,则工人在计算机上即可根据各个传感器和采集器反馈的信息,判断大棚内的情况,随后还可通过计算机对大棚内各装置的控制,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同时还可通过程序实现全自动控制的目的,工人无需再经常出入大棚,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及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计算机上连接有无线路由器,所述的无线路由器与网络连通,则可通过网络终端设备通网络实时查看并了解大棚内的情况,使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即可实时了解大棚内的情况;再者也可使消费者通过网络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实施例1的大棚结构示意图。
1、大棚,2、架子,3、藤本植物,4、滴灌装置,5、湿度感应器,6、二氧化碳传感器,7、图像采集器,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设置至少一个大棚1(本例设置五个大棚,且控制各个大棚中的蚯蚓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要求大棚的高度至少为2.5米(本例大棚为高2.5米,长16米,宽8米,且顶棚设置四个窗口,每个窗口的宽度为2米),大棚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所用的设备均为现有技术常规的市售设备,且安装方法也同现有技术相同,故附图中为显示全部设备;
2)、在大棚1中设置高度为1.8米的用于藤本植物攀爬的架子2,并在架子2下方设置通过根域栽培(根域栽培也称为根域限制栽培(Rooting-zone restriction,Root confinement)是指利用一些物理或生态的方法将多年生的果树根域封闭在一定的容积内限制其无序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其原理是将果树根系置于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来凋节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一改“根深叶茂”的传统理念,具有肥水高效利用、投产早、产量高、果实糖含量高、风味色泽好和成本低等极显著优点。本例采用的是箱筐式栽培方式,且种植的藤本植物为葡萄)方式栽培的藤本植物3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3)、在相邻两颗藤本植物3之间的土面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一层,再在第一层上铺设一层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又称食用菌废料、菌糠、食用菌下脚料等)、或粉碎后秸秆、或菌渣与粉碎后秸秆的混合物形成第二层,随后再在秸秆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的质量与第三层的质量的和占三层总质量的70%,所述的第二层的质量占三层总质量的30%,三层物料总厚度控制在50厘米;
4)、将由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从步骤3)中设置好的顶部平面均匀的浇下,直至混合液从底部流出为止,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1,(本例每个大棚沼液为200斤(100Kg),红糖为1斤(0.5Kg),EM菌为1斤(0.5Kg));EM菌为市售的常规产品(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教授1968年研究成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6个属56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5)、在外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膜,在自然环境下发酵30天,待养殖物料腐熟时(腐熟是指茎、叶、秆等难分解有机物经发酵腐烂成有效肥分和腐殖质的过程;一般判断为当养殖物料无臭味,及不再产生热量时认为养殖物料已腐熟),搅拌养殖物料,搅拌均匀后在养殖物料顶部扒开一条沟,并在沟中撒上蚯蚓种(本例的蚯蚓种为太平2号),蚯蚓种的投放密度为1.5千克/米2
6)、随后在顶部再浇上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使养殖物料的湿度达到60%~70%,并每隔10天重复在养殖物料顶部浇上混合液一次,使得养殖物料的湿度保持在60%~70%,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1;
7)、撒上蚯蚓种40天后,将蚯蚓筛除,蚯蚓用来出售或深加工,剩下物料一部分作为根域栽培的有机肥,另一部分经过干燥及粉碎后包装即可作为有机肥出售,并且在蚯蚓筛除后,将放养的鸡赶入到大棚中,使得鸡进食大棚剩余的蚯蚓,且在五个大棚内轮流进食,即每一个大棚内的蚯蚓体并筛除后,就将鸡赶入这个大棚,这就增加了鸡和鸡蛋的副产品,同时鸡粪又是蚯蚓的食物,消除鸡粪对环境的影响;
8)重复步骤3)到步骤7)的过程。
所述的大棚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可启闭。
所述的窗口设有卷帘机,卷帘机用于窗口的启闭,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8,所述的温度传感器8与卷帘机连接。
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还设有若干个二氧化碳传感器6,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6与卷帘机连接,一般二氧化碳传感器6均布在大棚内,离地面较近的位置处。
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处均铺设有滴灌装置4。
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处均设有湿度感应器5,所述的湿度感应器5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滴灌装置连接。
所述的大棚内设有至少三个图像采集器7(本例为三个,分别用于观察葡萄的生长情况和蚯蚓的繁殖情况;图像采集器为摄像头)。
它还包括用于控制的计算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8、卷帘机、二氧化碳传感器6、湿度感应器5、滴灌装置4和图像采集器7均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的计算机上连接有无线路由器,所述的无线路由器与网络连通。
实施例2
一种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设置至少一个大棚(本例设置八个大棚,且控制各个大棚中的蚯蚓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要求大棚的高度至少为2.5米(本例大棚为高3米,长24米,宽8米,且顶棚设置四个窗口,每个窗口的宽度为2米);
2)、在大棚中设置高度为2米的用于藤本植物攀爬的架子,并在架子下方设置大地栽培方式栽培的藤本植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本例的藤本植物为西瓜);
3)、在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一层,再在第一层上铺设一层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又称食用菌废料、菌糠、食用菌下脚料等)、或粉碎后秸秆、或菌渣与粉碎后秸秆的混合物形成第二层,随后再在秸秆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的质量与第三层的质量的和占三层总质量的60%,所述的第二层的质量占三层总质量的40%,三层物料总厚度控制在40厘米;
4)、将由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从步骤3)中设置好的顶部平面均匀的浇下,直至混合液从底部流出为止,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1,(本例每个大棚的沼液为300斤(150Kg),红糖为1.5斤(0.75Kg),EM菌为1.5斤(0.75Kg));EM菌为市售的常规产品(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教授1968年研究成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6个属56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5)、在外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膜,在大棚封闭环境下发酵15天,待养殖物料腐熟时(腐熟是指茎、叶、秆等难分解有机物经发酵腐烂成有效肥分和腐殖质的过程;一般判断为当养殖物料无臭味,及不再产生热量时认为养殖物料已腐熟),搅拌养殖物料,搅拌均匀后在养殖物料顶部扒开一条沟,并在沟中撒上蚯蚓种,蚯蚓种的投放密度为1.2千克/米2
6)、随后在顶部再浇上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使养殖物料的湿度达到60%~70%,并每隔7天重复在养殖物料顶部浇上混合液一次,使得养殖物料的湿度保持在60%~70%,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1;
7)、撒上蚯蚓种50天后,将蚯蚓筛除,蚯蚓用来出售或深加工,剩下物料一部分作为大地栽培的有机肥,另一部分经过干燥及粉碎后包装即可作为有机肥出售,并且在蚯蚓筛除后,将放养的鸭赶入到大棚中,使得鸭进食大棚剩余的蚯蚓,且在八个大棚内轮流进食,即每一个大棚内的蚯蚓成虫并筛除后,就将鸭赶入这个大棚,这就增加了鸭和鸭蛋的副产品,同时鸭粪又是蚯蚓的食物,消除鸭粪对环境的影响;
8)重复步骤3)到步骤7)的过程。
所述的大棚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可启闭。
所述的窗口设有卷帘机,卷帘机用于窗口的启闭,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
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还设有若干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
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大地栽培处均铺设有滴灌装置。
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大地栽培处均设有湿度感应器,所述的湿度感应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滴灌装置连接。
所述的大棚内设有至少三个图像采集器(本例为为六个,三个用来观察西瓜生长情况,另外三个用来观察蚯蚓的生长情况)。
它还包括用于控制的计算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卷帘机、二氧化碳传感器、湿度感应器、滴灌装置和图像采集器均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的计算机上连接有无线路由器,所述的无线路由器与网络连通。
实施例3
一种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设置至少一个大棚(本例设置一个十六连栋大棚,且将十六连栋大棚均分为十六个单位,控制十六单位中的蚯蚓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要求大棚的高度至少为2.5米(本例连栋大棚为高3.5米,长48米,宽128米,且顶棚设置三十二个窗口,每个窗口的宽度为2米);
2)、在大棚中设置高度为2.2米的用于藤本植物攀爬的架子,并在架子下方设置通过根域栽培(根域栽培也称为根域限制(Rooting-zone restriction,Root confinement)栽培是指利用一些物理或生态的方法将果树根域封闭在一定的容积内限制其无序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其原理是将果树根系置于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来凋节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一改“根深叶茂”的传统理念,具有肥水高效利用、投产早、产量高、果实糖含量高、风味色泽好和成本低等极显著优点。本例采用的是箱筐式栽培方式)方式栽培的藤本植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本例为葡萄,也可为甜瓜、番茄或西瓜等等);
3)、在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一层,再在第一层上铺设一层菌渣、或粉碎后秸秆、或菌渣与粉碎后秸秆的混合物形成第二层,随后再在秸秆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的质量与第三层的质量的和占三层总质量的50%,所述的第二层秸秆的质量占三层总质量的50%,三层物料总厚度控制在30厘米;
4)、将由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从步骤3)中设置好的顶部平面均匀的浇下,直至混合液从底部流出为止,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2:1,(本例每个单位的沼液为600斤(300Kg),红糖为6斤(3Kg),EM菌为3斤(1.5Kg));EM菌为市售的常规产品(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教授1968年研究成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6个属56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5)、在外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膜,在大棚封闭环境下发酵10天,待养殖物料腐熟时,搅拌养殖物料,搅拌均匀后在养殖物料顶部扒开一条沟,并在沟中撒上蚯蚓种,蚯蚓种的投放密度为1.0千克/米2
6)、随后在顶部再浇上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使养殖物料的湿度达到60%~70%,并每隔5天重复在养殖物料顶部浇上混合液一次,使得养殖物料的湿度保持在60%~70%,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2:1;
7)、撒上蚯蚓种60天后,将蚯蚓筛除,蚯蚓用来出售或深加工,剩下物料一部分作为根域栽培的有机肥,另一部分经过干燥及粉碎后包装即可作为有机肥出售,并且在蚯蚓筛除后,将放养的鸡或鸭赶入到大棚中,使得鸡或鸭进食大棚剩余的蚯蚓,且在一个连栋大棚不同单位区域内轮流进食,即每一个单栋大棚内的蚯蚓体筛除后,就将鸡或鸭赶入这个大棚,这就增加了鸡、鸡蛋或鸭、鸭蛋的副产品,同时鸡粪或鸭粪又是蚯蚓的食物,消除鸡粪或鸭粪对环境的影响;
8)重复步骤3)到步骤7)的过程。
所述的大棚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可启闭。
所述的窗口设有卷帘机,卷帘机用于窗口的启闭,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
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还设有若干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本例十六连栋大棚中各单位分别设置六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
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处均铺设有滴灌装置。
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处均设有湿度感应器,所述的湿度感应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滴灌装置连接。
所述的大棚内设有至少三个图像采集器(本例十六连栋大棚中各单位分别设置六个图像采集器)。
它还包括用于控制的计算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卷帘机、二氧化碳传感器、湿度感应器、滴灌装置和图像采集器均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的计算机上连接有无线路由器,所述的无线路由器与网络连通。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设备均为现有技术常规的市售设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设置至少一个大棚,要求大棚的高度至少为2.5米;
2)、在大棚中设置高度为1.8~2.2米的用于藤本植物攀爬的架子,并在架子下方设置通过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方式栽培的藤本植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3)、在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一层,再在第一层上铺设一层菌渣、或粉碎后秸秆、或菌渣与粉碎后秸秆的混合物形成第二层,随后再在秸秆上铺设一层动物粪便、或沼渣、或动物粪便与沼渣的混合物形成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的质量与第三层的质量的和占三层总质量的50%~70%,所述的第二层秸秆的质量占三层总质量的30%~50%,三层物料总厚度控制在30~40厘米;
4)、将由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从步骤3)中设置好的养殖物料顶部平面均匀的浇下,直至混合液从底部流出为止,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2:1;
5)、在外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膜,在自然环境或大棚封闭环境下发酵10~40天,待养殖物料腐熟时,搅拌养殖物料,搅拌均匀后在养殖物料顶部扒开一条沟,并在沟中撒上蚯蚓种,蚯蚓种的投放密度为1.0~1.5千克/米2
6)、随后在顶部再浇上沼液、红糖和EM菌组成的混合液,使养殖物料的湿度达到60%~70%,并每隔5~10天重复在养殖物料顶部浇上混合液一次,使得养殖物料的湿度保持在60%~70%,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2:1;
7)、撒上蚯蚓种40~60天后,将蚯蚓筛除,蚯蚓用来出售或深加工,剩下物料一部分作为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的有机肥,另一部分经过干燥及粉碎后包装即可作为有机肥出售;
8)重复步骤3)到步骤7)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的顶部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可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设有卷帘机,卷帘机用于窗口的启闭,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的顶部内侧还设有若干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卷帘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处均铺设有滴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颗藤本植物之间的土面上和根域栽培或大地栽培处均设有湿度感应器,所述的湿度感应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滴灌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内设有至少三个图像采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液中沼液:红糖:EM菌的质量比为200:1:1。
9.根据权利要求1、3、4、6或7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控制的计算机,温度传感器、卷帘机、二氧化碳传感器、湿度感应器、滴灌装置和图像采集器均与计算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业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上连接有无线路由器,所述的无线路由器与网络连通。
CN201210553429.4A 2012-12-19 2012-12-19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Active CN103053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3429.4A CN103053304B (zh) 2012-12-19 2012-12-19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3429.4A CN103053304B (zh) 2012-12-19 2012-12-19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3304A CN103053304A (zh) 2013-04-24
CN103053304B true CN103053304B (zh) 2014-11-26

Family

ID=4809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3429.4A Active CN103053304B (zh) 2012-12-19 2012-12-19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3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737B (zh) * 2013-05-22 2014-08-06 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用于冬季循环农业的蚯蚓与攀缘植物套作方法
CN103430906B (zh) * 2013-07-12 2017-09-01 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集成利用的方法
CN103392486B (zh) * 2013-08-12 2014-10-29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深度利用沼液的种养耦合模型与方法
CN104871813A (zh) * 2015-05-07 2015-09-02 黄彩红 菌物植物动物循环经济农业生产系统
CN105359885B (zh) * 2015-11-24 2018-09-04 骆云苹 作物测温立杆
CN106818380A (zh) * 2017-02-22 2017-06-13 镇江市丹徒区艺之林林果专业合作社 立体循环式种植养殖方法
CN108551958A (zh) * 2018-03-30 2018-09-21 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茶树套种绿肥的方法
CN108675840A (zh) * 2018-07-18 2018-10-19 安龙县森圩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废菌棒有机肥制备方法
CN111269071A (zh) * 2020-03-25 2020-06-12 中科国兴(绵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秸秆进行培肥立体种植的方法
CN112243867A (zh) * 2020-12-03 2021-01-22 云南伏羲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态循环牲畜蔬菜温室大棚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901A (zh) * 2009-01-13 2009-07-08 赣州市畜牧研究所 用甜叶菊工业废渣制备蚯蚓饵料及其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2334467A (zh) * 2010-07-17 2012-02-01 曹洪 一种蚯蚓大棚的养殖方法
CN102557370A (zh) * 2012-02-17 2012-07-11 富阳市诚龙蚯蚓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用蚯蚓处理生化污泥或禽畜粪便的方法
CN102691429A (zh) * 2012-06-18 2012-09-26 李嘉 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CN202602714U (zh) * 2012-05-28 2012-12-12 广东顺德宸熙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901A (zh) * 2009-01-13 2009-07-08 赣州市畜牧研究所 用甜叶菊工业废渣制备蚯蚓饵料及其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2334467A (zh) * 2010-07-17 2012-02-01 曹洪 一种蚯蚓大棚的养殖方法
CN102557370A (zh) * 2012-02-17 2012-07-11 富阳市诚龙蚯蚓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用蚯蚓处理生化污泥或禽畜粪便的方法
CN202602714U (zh) * 2012-05-28 2012-12-12 广东顺德宸熙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
CN102691429A (zh) * 2012-06-18 2012-09-26 李嘉 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及其肥效研究;王惠敏;《河北农业科学》;20111015;第15卷(第10期);全文 *
沼液在蚯蚓养殖中的资源化应用效果研究;郝民杰;《河南农业科学》;20110115;全文 *
王惠敏.利用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及其肥效研究.《河北农业科学》.2011,第15卷(第10期),全文. *
蚯蚓养殖技术要点;陈春林;《湖南农业科学》;20111228;全文 *
蚯蚓养殖研究的效益分析;韦曙东;《安徽农学通报》;20100910;全文 *
郝民杰.沼液在蚯蚓养殖中的资源化应用效果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11,全文. *
陈春林.蚯蚓养殖技术要点.《湖南农业科学》.2011,全文. *
韦曙东.蚯蚓养殖研究的效益分析.《安徽农学通报》.201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3304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3304B (zh) 农业循环种植方法
CN102283013B (zh) 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
CN103918536A (zh) 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CN105580719B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营养品质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04844382B (zh) 一种适合莴笋生长的有机复合肥料
CN105325141A (zh) 一种樱桃番茄基质栽培方法
CN106305131A (zh) 一种羊肚菌日光温室仿生境高产栽培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5594567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CN102428807A (zh) 农业有机废弃物阶段发酵及其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
CN105340684B (zh) 一种葡萄园鸭鹅生态混养种植方法
CN101627698A (zh) Ⅲ区制三次发酵双孢菇生产工艺
CN105284398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CN105359921A (zh) 番茄树和蚯蚓配合种植养殖方法
CN106258484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松乳菇高效种植方法
CN105165513A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4447034A (zh) 一种百合活性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863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3250A (zh) 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
CN102960223B (zh) 一种简易快速培育烟草苗的方法
CN106332721A (zh) 一种蜜柚的种植方法
CN104381109B (zh) 大棚蔬菜离土栽培技术
CN103270889B (zh) 一种秀珍菇畦床生料覆土栽培技术
CN104823708A (zh) 一种双孢菇反季节栽培工艺
CN108293635A (zh) 一种林下农业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No. 129 Danfeng West Road, Danxi Street,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700

Patentee after: Xiangshan County Seed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LONGXING ECOLOG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Bureau, No. 442 Xiangshangang Road, Dancheng,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700

Patentee before: XIANGSH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Patentee before: NINGBO LONGXING ECOLOG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