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842A -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842A
CN103052842A CN2011800380467A CN201180038046A CN103052842A CN 103052842 A CN103052842 A CN 103052842A CN 2011800380467 A CN2011800380467 A CN 2011800380467A CN 201180038046 A CN201180038046 A CN 201180038046A CN 103052842 A CN103052842 A CN 103052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ne
control member
flux control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80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2842B (zh
Inventor
关晃伸
高鸟洋
山田恭平
中村真人
龙泽昌代
河原纪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l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52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02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02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 F21V13/08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filters or photoluminescent elements and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06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the fastening being onto or by the lamphol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6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deformation of parts; Snap action mounting
    • F21V17/164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deformation of parts; Snap action mounting the parts being subjected to bending, e.g. snap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1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91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28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refractive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e.g. non-imaging 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6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具有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全反射面,从出射面射出主要以光轴为中心的狭窄角度范围的光;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以包围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的方式被配置。在该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具有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该第二入射面(126a)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中、比射入到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上的光相对于光轴的最大角度更大的角度范围θ的光,所述第二出射面(126b)将已射入第二入射面(126a)的光控制成与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并将其射出。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对板面、天花板、墙面、床面或广告牌等进行照明的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辅助照明、天花板照明或陈列柜用的照明等用途中,使用通过对特定方向照射光来对特定的区域进行照明的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并且,近年来,作为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的光源,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白色LED)。
白色发光二极管具有如下特征:小型且功率效率高且发出颜色鲜艳的光;由于是半导体元件而不会存在保险丝烧断等担心;初始驱动特性优异;耐振动、耐重复开关灯;等等。
另外,作为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公知的有使用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为对称形状的照明用透镜,控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在发光二极管的射出侧配置具有全反射面的透镜,将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中以相对于光轴较大的角度所射出的光射入到透镜内之后,在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从而使配光变窄而射出。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保持透镜的上部并包围其侧面的非透明圆筒状的外装盖,从而能够使在透镜的全反射面进行了全反射的光高效率地向透镜前方照射。
另外,作为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公知的有使用圆柱形状或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为旋转对称形状的照明用透镜的装置。这种照明用透镜配置在发光二极管的射出侧,使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向被照射面侧汇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68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使来自发光装置的射出光倾斜地照射到被照射面,想要对被照射面整体均匀地进行照明时,为了能够使发光装置以足够的光量向远方照射,需要使光的配光变窄。
因此,上述以往的透镜虽然适于向远方照射,但是会使光的配光变窄,因此在从倾斜方向对被照射面均匀地进行照射时,在光源附近无法得到足够的光量,出现光源附近变暗这样的问题。另外,在用于向远方照射的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的照明用透镜中,必须有如下的全反射面,该全反射面用于使从发光二极管所射出的光中以相对于光轴较大角度的光射入到透镜内之后使配光变窄。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为了维持全反射的特性而无法在该全反射面实施用于生成对光源附近的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用的光的粗糙面处理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其设置主要在相对于光轴为较小的角度的范围内向从光源比较远方的被照射面射出光的出射面、以及与此不同向光源附近的被照射面射出光的出射面,从而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照度变高。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该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该光束控制部件被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控制所射入的光的行进方向,其中,所述发光装置配置有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使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以及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而不射入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光,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入射面,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全反射面,其反射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和在所述全反射面所反射的光控制成具有期望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所述第一入射面被形成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上的凹部的内表面,所述全反射面被形成为从所述底面的外边缘向所述第一出射面直径增大,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包括:第二入射面射,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比射入到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上的光相对于所述光轴的最大角度更大的角度范围的光;以及第二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控制成与从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并将其射出。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发光装置;以及被照射面,其被配置成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小的射出光的入射角,比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大的射出光的入射角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发光装置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从而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照度大,该发光装置组合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而成,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全反射面并且从出射面射出主要以光轴为中心的狭小角度范围的光;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配置成包围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主视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主视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底面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
图5A是图2A的A-A线剖面图。
图5B是图2B的C-C线剖面图。
图6A是图2A的B-B线剖面图。
图6B是图2B的D-D线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代替第二光束控制部件而在以往的黑色保持件收容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时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处的照度的测量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处的照度的测量结果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相当于图2的A-A线剖面图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相当于图2的B-B线剖面图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
图14是图13的E-E线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作为与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比较例,将如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那样将相对于光轴平行地形成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取为平滑面时的光的路线的图。
图20是表示如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那样使入射面和出射面这双方相对于光轴倾斜时的光的路线的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四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8是图27的F-F线剖面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部的有效发光区域处的光出射面侧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部的有效发光区域处的光出射面侧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35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
图35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35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主视图。
图36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主视图。
图36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36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
图37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主视图。
图37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37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
【标号说明】
100  发光装置
101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
102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
110  第一入射面
111  凹部
113  全反射面
114  第一出射面
115  凸缘部
116  底面
117  外周部
118  顶点
120  弹性部
121  固定部
126  光束控制部
126a 第二入射面
126b 第二出射面
200  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发光装置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1A~图6B详细说明发光装置100的结构。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的主视图。另外,图1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主视图。另外,图2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的俯视图。另外,图2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俯视图。另外,图3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的侧视图。另外,图3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侧视图。另外,图4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的底面图。另外,图4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底面图。另外,图5A是图2A的A-A线剖面图。另外,图5B是图2B的C-C线剖面图。另外,图6A是图2A的B-B线剖面图。另外,图6B是图2B的D-D线剖面图。另外,在图1A、图2A、图3A、图4A和图6A中,省略发光元件200的记载。
发光装置100主要包括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以及发光元件200。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被收容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内部,以使得中心轴P1与发光元件200的光轴一致。另外,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并对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全反射,由此控制成使所入射的光整体的配光比来自发光元件200的射出光的扩展狭窄,并向未图示的被照射面射出。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具有透明中空的圆筒形状,以其中心轴P1与发光元件200的光轴一致的方式安装在未图示的基板上。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收容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定位在未图示的基板上。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中未射入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光,该光是从发光元件200以相对于射入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光的光轴的角度θ中的大于最大值θ1的角度范围θ>θ1射出的光(参照图5A)。并且,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对所入射的光进行控制以使其成为与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为大的范围内示出比小的范围高的光度,并且能够照射发光元件200附近的未图示的被照射面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因此,与仅利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情况相比,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能够使助行距离缩短。在此,所谓的助行距离指的是如下的距离,即:从使光源即发光元件200投影到被照射面的位置开始,到利用经由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射出的光所照射的被照射面上的照度达到规定值以上的位置为止的距离。此外,对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详细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发光元件200例如是白色发光二极管,而且为发光装置100的光源。另外,发光元件200以其光轴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中心轴P1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中心轴P1一致的方式被安装在未图示的基板上。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以下详细说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结构。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包括第一入射面110、凹部111、全反射面113、第一出射面114、凸缘部115以及底面116。
第一入射面110形成在通过使与发光元件200对置的底面116凹入内部而形成的凹部111的内表面,并且形成为在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另外,第一入射面110包括形成在凹部111的内表面的内顶面110a、以及从内顶面110a的外边缘延伸到凹部111的开口边缘的锥状的内壁面110b。在此,内壁面110b的内径随着从内顶面110a侧朝向凹部111的开口边缘侧而逐渐增大。
全反射面113是从底面116的外周部延伸到凸缘部115的下面的外表面,是以包围中心轴P1的方式形成的旋转对称面。另外,全反射面113形成为从底面116的外边缘向第一出射面114直径增加。全反射面113的外径随着从底面116朝向凸缘部115而逐渐增大。全反射面113的母线具有凸向外侧(远离中心轴P1一侧)的圆弧状曲线。
第一出射面114的投影到平面的形状为在中心轴P1上具有中心的圆形形状。另外,第一出射面114在中心轴P1的规定位置具有顶点118,使从顶点118向第一出射面114的外周部117平滑地倾斜,以使距离底面116的高度逐渐减少。另外,第一出射面114形成为在其上方(远离底面116的方向)弯曲为凸形形状。
凸缘部115从第一出射面114的外周部117向径向外侧突出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
底面116为形成在凹部111的开口边缘的周围的圆环状的平面。
外周部117形成在第一出射面114的外周的周围,与凸缘部115相连接。
顶点118从第一出射面114突出地形成,以使得位于中心轴P1上。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结构。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包括弹性部120、固定部121、甲板部124、开口部125以及光束控制部126。
弹性部120构成作为圆筒形状的壁部的光束控制部126的一部分,在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参照图2A和图2B)。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中心轴P1为线对称的1对弹性部120形成有2对。另外,在弹性部120被形成为,与光束控制部126相连接的基端部成为固定端且作为支点发挥作用的悬臂那样的状态。另外,弹性部120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126的上端侧(在容纳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时,为与底面116相反一侧)向下方装入狭缝,从而将顶端部形成为自由端。另外,弹性部120形成有在顶端部向内部突出的卡合爪120a。另外,弹性部120在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内部时,利用从光束控制部126的下侧插入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凸缘部115向径向外侧按压而在径向外侧发生弹性形变。另外,弹性部120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内部的规定位置时,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凸缘部115通过,从而利用弹性力而恢复,卡合爪120a的上表面与凸缘部115的下表面卡合,从而限制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向下方移动(参照图5A)。
固定部121为耳状,从光束控制部126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21形成为相对于中心轴P1呈线对称(参照图2A和图2B)。另外,固定部121安装在未图示的基板上,从而将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固定在未图示的基板上。
甲板部124构成为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126的上端如房檐那样伸出到内侧,形成为环状而形成开口部125。另外,甲板部124容纳有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时,甲板部124的下表面与凸缘部115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向上方的移动。这样,能够与前述的弹性部120联动地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固定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内部。
开口部125在俯视观察时为上下贯穿以中心轴P1作为中心且具有规定半径的圆的内部的贯穿孔(参照图2A和图2B)。另外,在俯视观察时,开口部125形成为比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第一出射面114小,且形成为甲板部124覆盖第一出射面114的外边缘侧的一部分。此外,在该甲板部124未被要求后述的效果时,开口部125也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出射面114大致相同的大小。
光束控制部126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并具有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该第二入射面126a构成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内壁部,并且是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第一出射面114以外的面泄漏出的光所入射的、进行了粗糙面化处理的入射面,该第二出射面126b构成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外壁部,并且是射出向光束控制部126射入的光的、进行了粗糙面化处理的第二出射面126b。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束控制部126形成为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相对于光轴平行。在此,粗糙面化表示的是为了使光发生漫射和散射地射出而将表面做成凹凸形状。
在此,在对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全反射面113实施光源附近的照度提高用的处理时,无法维持光束控制能力,因此需要使其他面具有光源附近的照度提高功能。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是实现这种作用的部件。
(照明装置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照明装置700的结构。
图7是照明装置700的侧视图。另外,图8是照明装置700的俯视图。
照明装置700主要包括发光装置100-1~100-6、基板300以及被照射部701。此外,发光装置100-1~100-6的结构与图1A、图2A、图3A、图4A、图5A和图6A的发光装置100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发光装置100-1~100-6分别安装在基板300上,以使得在照明装置700的长度方向即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排列。
基板300上的多个发光装置100-1~100-6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排列而安装。另外,基板300配置在照明装置700的底面上。
被照射部701为矩形形状,具有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
被照射面701a为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例如描绘有广告用的文字或图形等,由发光装置100-1~100-6从内部倾斜地照明。另外,被照射面701a被配置成使来自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小的发光装置100-1~100-6的射出光的入射角比来自相对于光轴的角度的发光装置100-1~100-6的射出光的入射角大。
对置被照射面701b是与被照射面701a对置的、与被照射面701a和X-Z平面平行的平面,描绘有例如广告用的文字或图形等,由发光装置100-1~100-6从内部倾斜地照明。另外,对置被照射面701b配置成使来自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小的发光装置100-1~100-6的射出光的入射角比来自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大的发光装置100-1~100-6的射出光的入射角大。
通常,在使来自发光元件200的射出光的配光特性变窄而提高相对于光轴小角度范围的光度的点照明中,在图7那样的被照射部701中使照射区域变窄。即,在距光轴为小角度范围的狭小范围内汇聚光线,因此能够提高在远离发光元件200的位置上的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的照度,但用于照射发光元件200附近的光线不足,被照射部701处的发光元件200附近的照度降低,从而助行距离变长。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被粗糙面化,从而在射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时,以及从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射出时,光发生漫射,该漫射光对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上的发光元件200附近进行照明,因此能够缩短助行距离。另外,通过使助行距离缩短,能够使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中的边框部分变窄。
(照明装置中的测量结果)
接着,使用图9和图10说明照明装置700中的照度的测量结果。图9是表示取代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而在以往的黑色的保持件中容纳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位于被照射部701的外侧的发光面侧)处的照度的测量结果的图,单位为勒克斯(lx)。另外,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700的被照射面701a(位于被照射部701的外侧的发光面侧)处的照度的测量结果的图,单位为勒克斯(Lx)。
在此,说明图9和图10中的X轴和Z轴。在轴所正交的XYZ坐标的X轴上排列发光装置100-1~100-6,将这些发光装置配置成各自的光轴与Z轴平行。并且,将发光装置100-3与发光装置100-4的中点O(参照图8)取为X轴上的原点0。将被照射面701a配置在与XZ平面平行且Y=40mm的位置。发光装置100-1~100-6以50mm节距配置,其中的发光装置100-4配置在(X,Y,Z)=(25,0,0)的位置。图9和图10将处于这种位置关系的照明装置700的被照射面701a上的照度在X轴方向4点、Z轴方向10点共计40点示出。另外,照度比表示固定了X轴方向的位置时的Z轴方向的照度不均,是固定X值而在Z=25mm~475mm的测量位置10点处的照度中以最小值除以最大值而得到的值,该值越小,表示照度不均越小。
根据图9和图10,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700与以往的照明装置相比,在作为光源附近的高度25mm和高度75mm处,照度显著提高,助行距离变短。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700与以往的照明装置相比,在X轴方向的各位置处照度比小,在Z轴方向上的照度不均被抑制。
此外,将在图7和图8所示的照明装置700设为从内部照射被照射部701的内照用照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从外部照射被照射部的外照用照明。在设为外照用照明时,对于被照射面701a的描绘有文字或图形等的面,利用发光装置100-1~100-6从外部进行照明。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具有与使光的配光变窄地射出的出射面不同的、对光源附近进行照射的配光特性的光的出射面,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照度增大,能够使助行距离缩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照明装置设为从内部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内照用照明时,能够使被照射面处的边框部分变窄,因此能够提高在被照射面处记载图形或文字等的空间的自由度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照明装置设为从外部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外照用照明时,能够使被照射面与光源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使照明装置小型化和薄型化,能够使照明装置的配置空间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兼用对光源附近进行照射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和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保持件,从而不需要设置用于对光源附近进行照射的专用透镜。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发光装置的结构)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变形例。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1100的、相当于图2的A-A线剖面图的剖面图。另外,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1100的、相当于图2的B-B线剖面图的剖面图。另外,图13是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101的底面图。另外,图14是图13的E-E线剖面图。此外,在图12中,省略了发光元件200的记载。
图11和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1100与图1A、图2A、图3A、图4A、图5A和图6A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相比,增加了切口部112。此外,在图11~图14中,对于与图1A~图6B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110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101形成有槽状的切口部112,该切口部将形成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底面116上的凹部111的开口边缘的一部分切除而成。切口部112在第一入射面110和全反射面113开口。另外,在相对于中心轴P1对称的位置形成2处切口部112。该切口部112并不使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射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101,而是被形成为以射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侧的方式生成泄露光。
(照明装置的结构)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1500的俯视图。
图15所示的照明装置1500与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700相比,取代发光装置100-1~100-6而具有发光装置1100-1~1100-6。
此外,在图15中,对于与图7和图8相同结构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另外,照明装置1500的侧视图除了取代发光装置100-1~100-6而设置发光装置1100-1~1100-6之外,与图7相同,因此省略其记载和说明。另外,在图15中,为了便于说明,仅记载切口部112-1~112-6。另外,在图15中,发光装置1100-1~1100-6的每一个与图11和图12的发光装置1100的结构相同。另外,在图15中,切口部112-1~112-6的每一个与图11~图14的切口部114的结构相同。
将发光装置1100-1~1100-6配置在基板300上,以使得切口部112-1~112-6的每一个排列在X轴上。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效果)
在为未设置切口部112-1~112-6的发光装置100-1~100-6的情况下,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第二出射面126b的任何位置(整个360度)均射出同等光度的光。因此,通常,在被照射面701a中,与发光装置1100-1~1100-6对置的区域(也就是距离发光装置1100-1~1100-6为距离r1的区域(参照图15),且来自第二出射面126b的光以较小的入射角射入被照射面701a的内侧面的区域)所对应的被照射面701a的发光面(外侧面)处的照度,高于与彼此相邻的发光装置1100-1~1100-6的中央部分对置的区域(也就是距离发光装置1100-1~1100-6为距离r2的区域(参照图15),且来自第二出射面126b的光以较大的入射角射入被照射面701a的内侧面的区域)所对应的被照射面701a的发光面(外侧面)处的照度。此时,由于上述照度差,在被照射面701a产生照度不均。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以所有切口部112-1~112-6在X轴上排列的方式在基板300上分别配置发光装置1100-1~1100-6。由此,在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能够向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射入从发光元件200所射出的光中、利用切口部112-1~112-6不射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而泄露的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在来自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射出光的配光特性中,能够使第二出射面126b的与切口部112-1~112-6分别对应的位置处的光度高于圆周方向的其他位置处的光度。其结果,能够将与距离发光装置1100-1~1100-6为距离r1的区域所对应的被照射面701a的发光面(外侧面)处的照度、和与距离发光装置1100-1~1100-6为距离r2的区域所对应的被照射面701a的发光面(外侧面)处的照度之间的差抑制得较小,能够抑制被照射面701a处的照度不均。此外,在对置被照射面701b也与被照射面701a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虽然从切口部112-1~112-6泄漏出的光为低光度,但以较小的入射角对发光装置附近的被照射面进行射入时,有可能在被照射面上产生异常的亮部。在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设置用于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泄露到外部的切口部,并且使切口部远离被照射面地配置发光装置,以使切口部排列在与被照射面平行的X轴上,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能够增大利用泄露光生成的、来自第二出射面的射出光对被照射面的入射角,由此能够抑制异常的亮部的产生,并能够补充与发光装置间的中央部分对置的被照射面上容易成为暗部的位置处的照射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能够提高与相邻的发光装置间的中央部分对置的被照射面的照度,并能够抑制被照射面处的照度不均。
此外,将图15所示的照明装置1500设为从内部照射被照射部701的内照用照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从外部照射被照射部取的外照用照明。在取为外照用照明时,利用发光装置1100-1~1100-6从外部对被照射面701a的描绘有文字或图形等的面进行照明。
(实施方式2)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1600的剖面图。此外,在图16中,在与图1A~图6B结构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602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1610的厚度从上端部向下端部变化。
光束控制部1610具有第二入射面1610a和第二出射面1610b,该第二入射面1610a与光轴平行地形成,以使得在光轴(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该第二出射面1610b形成为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接近光轴的方式倾斜。光束控制部1610控制第二出射面1610b所倾斜的角度,使光束控制部1610的厚度在Z轴方向变化,从而能够控制从第二出射面1610b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另外,光束控制部1610将第二出射面1610b设为倾斜面,因此虽非必须,但也可以在将第二出射面1610b设为倾斜面之外,还将第二入射面1610a和第二出射面1610b的至少一方进行粗糙面化。即,为了能够生成对被照射部701处的发光装置1600附近位置进行照射的光,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602具有使向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602射入的光发生漫射和折射的至少一方的功能即可。
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1600,使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射入第二入射面1610a,并且使其从作为倾斜面的第二出射面1610b射出。由此,与从非倾斜面的出射面射出光的情况相比,发光装置1600能够使光向上方照射。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除了取代图7和图8中的发光装置100-1~100-6、或者图15中的发光装置1100-1~1100-6而设置与发光装置1600结构相同的发光装置1600-1~1600-6以外,其与图7和图8、或图15相同,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将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出射面做成倾斜面使光向上方射出,因此除了光源附近之外,还能够使光源的稍上侧的被照射面的照度增大。
(实施方式3)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1700的剖面图。此外,在图17中,在与图1A~图6B结构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702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1710的厚度从上端部向下端部变化。
光束控制部1710具有第二入射面1710a和第二出射面1710b,该第二入射面1710a形成为在光轴(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向下端部越来越远离光轴的方式倾斜;该第二出射面1710b与光轴平行地形成,以使得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光束控制部1710控制第二入射面1710a所倾斜的角度,使光束控制部1710的厚度在Z轴方向变化,从而能够控制从第二出射面1710b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另外,光束控制部1710将第二入射面1710a设为倾斜面,因此虽非必须,但也可以在将第二入射面1710a设为倾斜面之外,还将第二入射面1710a和第二出射面1710b的至少一方进行粗糙面化。即,为了能够生成对被照射部701处的发光装置1700附近位置进行照射的光,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702具有使向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702射入的光发生漫射和折射的至少一方的功能即可。
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1700使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射入作为倾斜面的第二入射面1710a,并且使其从第二出射面1710b射出。由此,与使光射入非倾斜面的入射面的情况相比,发光装置1700能够使光向上方射入,能够在射出光时向上方照射光。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除了取代图7和图8中的发光装置100-1~100-6、或者图15中的发光装置1100-1~1100-6而设置结构与发光装置1700相同的发光装置1700-1~1700-6之外,与图7和图8、或者图15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将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入射面做成倾斜面使光向上方射出,因此除了光源附近之外,还能够使光源的稍上侧的被照射面的照度增大。
(实施方式4)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1800的剖面图。此外,在图18中,在与图1A~图6B结构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802与实施方式1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1810的厚度从上端部向下端部变化。
光束控制部1810具有第二入射面1810a和第二出射面1810b,该第二入射面1810a形成为在光轴(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远离光轴的方式倾斜;该第二出射面1810b形成为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接近光轴的方式倾斜。光束控制部1810控制第二入射面1810a和第二出射面1810b所倾斜的角度,使光束控制部1810的厚度在Z轴方向变化,从而能够控制从第二出射面1810b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另外,光束控制部1810将第二入射面1810a和第二出射面1810b设为倾斜面,因此虽非必须,但也可以在将第二入射面1810a和第二出射面1810b设为倾斜面之外,还将第二入射面1810a和第二出射面1810b的至少一方进行粗糙面化。即,为了能够生成对被照射部701处的发光装置1800附近位置进行照射的光,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802具有使向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802射入的光发生漫射和折射的至少一方的功能即可。
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1800,与将光束控制部1810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双方以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的方式与光轴平行地形成的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出射面1810b射出的光朝向上方。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800と的比较例的图,是表示如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那样将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相对于光轴平行地形成,并将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设为平滑面时(无粗糙面化处理)的光的路线S1的图。另外,图20是表示如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800那样使入射面1810a和出射面1810b双方相对于光轴倾斜时的光的路线S2的图。
在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中,如图19所示,从发光元件200以相对于光轴呈80度的角度射出的光经由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而射出的光的角度相对于光轴为约80度。与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800中,如图20所示,经由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802从出射面1810b所射出的光的角度相对于光轴为约75度。即,图20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180与图19的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100相比,能够相差约5度使光向上方射出。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除了取代图7和图8中的发光装置100-1~100-6、或者图15中的发光装置1100-1~1100-6而设置结构与发光装置1800相同的发光装置1800-1~1800-6以外,与图7和图8、或者图15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将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做成倾斜面使光向上方射出,因此除了光源附近之外,能够使光源的稍上侧的被照射面的照度增大。
(实施方式5)
(发光装置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21详细说明发光装置2100的结构。图2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2100的剖面图。
发光装置2100主要包括光束控制部件2150和发光元件200。
光束控制部件2150安装在未图示的基板上,以使得其中心轴P1与发光元件200的光轴一致。另外,光束控制部件2150容纳发光元件200。另外,光束控制部件2150使从发光元件200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射入,并对所射入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全反射,从而控制成使所射入的光整体的配光比来自发光元件200的射出光的扩展狭窄,并使光向未图示的被照射面射出。另外,光束控制部件2150射入从发光元件200所射出的光中的、以角度范围θ>θ1从发光元件200所射出的光。并且,光束控制部件2150对角度范围θ>θ1的光进行控制以使其成为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大的范围内示出比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小的范围高的光度,并且控制为能够照射发光元件200附近的未图示的被照射面的配光特性的光而射出。因此,光束控制部件2150能够使助行距离缩短。
发光元件200例如为白色发光二极管,而且是光源。另外,发光元件200安装在基板上,以使其光轴与光束控制部件2150的中心轴P1一致。
(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光束控制部件2150的结构。
光束控制部件2150包括第一入射面2101、凹部2102、全反射面2103、第一出射面2104、连结部2105、光束控制部2106以及顶部2107。
第一入射面2101形成在将与发光元件200对置的底面2109凹入内部而形成的凹部2102的内表面,并且形成为在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另外,第一入射面2101包括形成在凹部2102的内表面的第一入射面2101的内顶面2101a、以及从内顶面2101a的外边缘延伸到凹部2102的开口边缘的锥状的内壁面2101b。在此,内壁面2101b随着从内顶面2101a侧朝向凹部2102的开口边缘侧,其内径逐渐增加。
全反射面2103是从底面2109的外周部延伸到连结部2105的下面的外表面,并且是形成为包围中心轴P1的旋转对称面。另外,全反射面2103形成为从底面2109的外边缘向第一出射面2104直径增加,其外径随着从底面2109朝向连结部2105而逐渐增加,其母线具有凸向外侧(远离中心轴P1一侧)的圆弧状曲线。
第一出射面2104的投影在平面上的形状是在中心轴P1上具有中心的圆形形状。另外,第一出射面2104在中心轴P1的规定位置上具有顶点2107,以逐渐减少距离底面2109的高度的方式从顶点2107向着第一出射面2104的外周部2105平滑地倾斜。另外,第一出射面2104形成为在其上方(离开底面2109的方向)呈凸形形状弯曲。
连结部2105将全反射面2103及第一出射面2104、与光束控制部2106一体地连结。
光束控制部2106与全反射面2103对置地形成在全反射面2103的周围。另外,光束控制部2106具有第二入射面2106a和第二出射面2106b,该第二入射面2106a被射入从发光元件200所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一出射面2104以外的面所泄漏出的光,并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该第二出射面2106b构成光束控制部2106的外壁部,并且射出入射到光束控制部2106的光,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束控制部2106形成为其入射面2106a和出射面2106b相对于光轴平行。
底面2109为形成在凹部2102的开口边缘的周围的环状的平面。
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2100,使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射入第一入射面2101,将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在全反射面2103进行反射,并且将所反射的光控制成比来自发光元件200的射出光的扩展窄,从而利用第一出射面2104将该光向未图示的被照射面射出。
另外,发光装置2100使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中未射入第一入射面2101的光射入光束控制部2106,该光是从发光元件200以比相对于射入到第一入射面2101的光的光轴的角度的最大值θ1大的角度范围θ>θ1射出的光。并且,发光装置2100对射入光束控制部2106的光进行控制以使其成为与从第一出射面2104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在相对于光轴的角度为大的范围内示出比小的范围高的光度,并且能够照射发光元件200附近的未图示的被照射面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因此,与仅使从第一出射面2104射出的光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情况相比,发光装置2100能够使助行距离缩短。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除了取代图7和图8中的发光装置100-1~100-6、或者图15中的发光装置1100-1~1100-6而设置结构与发光装置2100相同的发光装置2100-1~2100-6以外,与图7和图8、或者图15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具有与使光的配光变窄地射出的出射面不同的、对光源附近进行照射的配光特性的光的出射面,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照度增大,并能够使助行距离缩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照明装置设为从内部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内照用照明时,能够使被照射面中的边框部分变窄,因此能够提高在被照射面处记载图形或文字等的空间的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照明装置设为从外部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外照用照明时,能够使被照射面与光源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使照明装置小型化和薄型化,并能够使照明装置的配置空间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以1个部件构成了具有不同配光特性的多个出射面的光束控制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不限于图21,也可以做成图22所示的结构。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2200的第一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22所示的发光装置2200与图21所示的发光装置2100相比,取代光束控制部2106而具有光束控制部2206。此外,在图22的发光装置2200中,在结构与图21的发光装置2100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光束控制部2206与全反射面2103对置地形成在全反射面2103的周围。另外,光束控制部2206具有第二入射面2206a和第二出射面2206b,该第二入射面2206a被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一出射面2104以外的面泄漏出的光,并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该第二出射面2206b构成光束控制部2206的外壁部,并且射出已射入光束控制部2206的光,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束控制部2206形成为其第二入射面2206a和第二出射面2206b相对于光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形成延长部分以使光束控制部2206高于第一出射面2104的外边缘部的位置,该延长部分成为实施方式1中的甲板部124的替代部分。即,来自第一出射面2104的射出光的一部分,经由该延长部分而到达被照射面。
在发光装置2200中,在光束控制部2206的大致中央部,利用连结部2105连结全反射面2103及第一出射面2104与光束控制部2206。
此外,发光装置2200中的配光特性与发光装置210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发光装置2100或发光装置2200中,使光束控制部2206的第二入射面2206a和第二出射面2206b相对于光轴平行,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光束控制部2206的第二入射面2206a和第二出射面2206b的至少一方倾斜成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接近光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不限于图21或图22,也可以具有图23~图25所示的结构。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剖面图。另外,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剖面图。另外,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第四变形例的剖面图。此外,在图23~图25中,在结构与图1A~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中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在不需要甲板部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和不具有甲板部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一体化的形状。此时,第一光束控制部件与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卡合部处做成一体化即可,并不需要弹性部。
具体而言,在图23所示的发光装置2300中,具有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301和发光元件200。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301与全反射面113对置地形成在全反射面113的周围。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301具有第二入射面2301a和第二射出面2301b,该第二入射面2301a被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一出射面114以外的面泄漏出的光,并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该第二射出面2301b构成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301的外壁部,并射出已射入第二入射面2301a的光,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301利用粘结剂或熔敷等方法,在第二入射面2310a的上端固定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凸缘部115。此外,第二入射面2301a和第二出射面2301b也可以不进行粗糙面化。
第二入射面2301a以在光轴(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的方式与光轴平行地形成。
第二出射面2301b形成为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接近光轴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此外,发光装置2300的配光特性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2400中,具有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401和发光元件200。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401与全反射面113对置地形成在全反射面113的周围。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401具有第二入射面2401a和第二出射面2401b,该第二入射面2401a被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一出射面114以外的面泄漏出的光,并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该第二出射面2401b构成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401的外壁部,并且射出已射入第二入射面2401a的光,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401利用粘结剂或熔敷等方法,在第二入射面2401a的上端固定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凸缘部115。此外,第二入射面2401a和第二出射面2401b也可以不进行粗糙面化。
第二入射面2401a形成为在光轴(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远离光轴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第二出射面2401b以在光轴(中心轴P1)的周围呈旋转对称的方式与光轴平行地形成。
此外,发光装置2400的配光特性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图25所示的发光装置2500中,具有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501和发光元件200。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501与全反射面113对置地形成在全反射面113的周围。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501具有第二入射面2501a和第二出射面2501b,该第二入射面2501a被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一出射面114以外的面泄漏出的光,并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该第二出射面2501b构成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501的外壁部,并且射出已射入第二入射面2501a的光,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另外,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501利用粘结剂或熔敷等方法,在第二入射面2501a的上端固定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凸缘部115。此外,第二入射面2501a和第二出射面2501b也可以不进行粗糙面化。
第二入射面2501a形成为在光轴(中心轴P1)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远离光轴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第二出射面2501b形成为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并且以从上端部到下端部越来越接近光轴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此外,发光装置2500的配光特性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6)
图2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2600的剖面图。此外,在图26中,在结构与图1A~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2602具有光束控制部2610和甲板部2611。
光束控制部2610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另外,光束控制部2610具有第二入射面2610a和第二出射面2610b,该第二入射面2610a以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的方式与光轴平行地形成,该第二出射面2610b以在光轴的周围呈旋转对称的方式与光轴平行地形成。
甲板部2611构成为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2610的上端如房檐那样伸出到内侧,形成为环状而形成开口部125。另外,甲板部2611具有第三入射面2611a和第三出射面2611b,在容纳有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时,该第三入射面2611a覆盖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第一出射面114的外周部117到规定距离为止的范围下的第一出射面114的一部分,并且射入从所覆盖的第一出射面114射出的光;该第三出射面2611b射出从第三入射面2611a射入甲板部2611的光。从第三出射面2611b射出的光与从未以第三入射面2611b覆盖的第一出射面114射出的光的一部分混合在一起,对未图示的被照射部进行照射。另外,甲板部2611形成为越朝向顶端部(开口部125)则第三入射面2611a与第三出射面2611b之间的厚度越薄。另外,甲板部2611含有荧光体、颜料等的颜色修正材料而进行着色,或者含有散射材料而使光散射,或者使第三出射面2611b做成粗糙面,从而射出调整光,以使得经由甲板部2611射出的光与来自未被甲板部2611覆盖的第一出射面114的射出光在被照射部701上相混合时,能够进行颜色修正、照度分布修正。例如,甲板部2611含有荧光体,该荧光体用于使带有黄色的、来自第一出射面114的黄色射出光修正为接近白色的光。另外,甲板部2611不限于将上述调整材料包含在内部的结构,也可以在第三出射面2611b上涂覆含有荧光体等调整材料的涂料,或粘贴贴纸状的材料。
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2600使从第一出射面114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射入到入射面2611a,使所射入的光控制成与从第一出射面114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的光并使该光从第三出射面2611b射出。此外,从光束控制部2610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出射面所射出的光射入甲板部,将射入甲板部的光控制成与出射面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为了倾斜地照射被照射面而将配光变窄地射出的光用于对发光元件附近进行照射的光,能够进一步缩短助行距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甲板部含有用于对射出光的颜色进行修正的颜色修正材料、散射材料等,因此能够控制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的光的颜色、散射程度,能够抑制被照射面中的颜色不均、照度不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含有颜色修正材料、散射材料等的成形材料形成第二光束控制部件,以使在甲板部以外的部分含有颜色修正材料、散射材料等。
(实施方式7)
(发光装置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发光装置2700的结构。图2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2700的俯视图。另外,图28是图27的F-F线剖面图。此外,在图27和图28中,结构与图1A~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2701包括第一入射面110、凹部111、全反射面113、凸缘部115、底面116、缝隙部2710以及第一出射面2711。
缝隙部2710是投影在平面上的形状为圆形形状的第一出射面2711中、从通过中心轴P1的直线上的端部到端部之间,从上端部形成到高度与凸缘部115相同的位置为止的槽。
第一出射面2711的投影在平面上的形状为圆形形状。另外,第一出射面2711具有甲板出射面2711a,该甲板出射面2711a从中心轴P1向外周部117倾斜,并且向上方呈凸形形状地弯曲。另外,第一出射面2711具有侧壁出射面2711b,该侧壁出射面2711b是隔着缝隙部2710而对置的、与中心轴P1平行的平面,并且已进行粗糙面化处理。
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光装置2700使来自侧壁出射面2711b的射出光散射而射出,从而射出照明从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底面到侧壁出射面2711b为止的高度H(参照图28)的被照射面及其附近的光。此外,从甲板出射面2711a射出的光和从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照明装置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照明装置2900的结构。
图2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照明装置2900的俯视图。
图29所示的照明装置2900与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700相比,取代发光装置100-1~100-6而具有发光装置2700-1~2700-6。此外,在图29中,在结构与图7和图8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图29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发光装置2700-1~2700-6中,仅记载缝隙部2710-1~2710-6。
照明装置2900主要包括发光装置2700-1~2700-6、基板300以及被照射部701。此外,发光装置2700-1~2700-6的结构与图27和图28的发光装置2700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发光装置2700-1~2700-6以规定间隔在作为照明装置2900的长度方向的X轴上在基板300上排列。另外,发光装置2700-1~2700-6以缝隙部2710-1~2710-6的长度方向(在图29中为左右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基板300上。
在基板300上,多个发光装置2700-1~2700-6以规定间隔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而被安装。另外,基板300配置在照明装置2900的底面。
被照射面701a为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例如描绘有广告用的文字或图形等,利用发光装置2700-1~2700-6从内部倾斜地照明。
对置被照射面701b是平行于与被照射面701a对置的被照射面701a和X-Z平面的平面,例如描绘有广告用的文字或图形等,利用发光装置2700-1~2700-6从内部倾斜地照明。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2900中,隔着缝隙部2710-1~2710-6相互对置的2个侧壁出射面2711b与被照射面701a或对置被照射面701b相对置。因此,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的高度H附近的区域被侧壁出射面2711b照射,从而能够提高发光元件200的附近的照度,能够使助行距离缩短。另外,通过缩短助行距离,能够使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中的边框部分变窄。
图29所示的照明装置2900设为从内部照射被照射部701的内照用照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从外部照射被照射部的外照用照明。在取为外照用照明时,利用发光装置2700-1~2700-6从外部对描绘有被照射面701a的文字或图形等的面进行照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在第一出射面中还设置与被照射面平行的截面的出射面,从而能够使光源附近的被照射面中的照度提高。
(实施方式8)
图3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发光装置3000的俯视图。此外,在图30中,在结构与图1A~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001中,在对投影在平面上的形状为圆形形状的第一出射面114以同一角度进行四等分而成的区域中的、对相对于中心轴P1呈点对称的区域R1、R2进行粗糙面化处理。
由此,从第一出射面114的区域R1、R2使射出光散射而射出,从而射出对高度与第一出射面114同等程度的被照射面及其附近进行照明的光。
此外,上述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除了取代图7和图8中的发光装置100-1~100-6、或图15中的发光装置1500而设置结构与发光装置3000相同的发光装置3000-1~3000-6以外,与图7和图8、或图15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第一出射面114的一部分粗糙面化,将该粗糙面化的位置配置在图7和图8中的X轴上。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利用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对光源附近进行照射,能够提高光源附近的被照射面处的照度。
(实施方式9)
图3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发光装置3100的俯视图。此外,在图31中,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的结构与图1~图6B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3101包括弹性部120、固定部121、开口部125、光束控制部126以及甲板部3110。此外,在图31中,在结构与图1A~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甲板部3110构成为从圆筒形状的光束控制部126的上端如房檐那样伸出到内侧,形成为环状而形成开口部125。另外,甲板部3110在容纳有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时,甲板部3110的下表面与凸缘部115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向上方的移动。这样,能够与上述弹性部120联动地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固定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的内部。另外,甲板部3110形成为覆盖第一出射面114的外边缘侧的一部分。另外,甲板部3110形成有一对以比甲板部3110的其他部分更粗糙的方式进行了粗糙面化的粗糙面部3111。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3100配置在对置配置的一对被照射部701之间,从而构成照明装置3200。对于照明装置320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说明。形成在甲板部3110上的一对粗糙面部3111为了使成为在一对被照射部701上产生异常亮部的原因的光漫射,形成在覆盖射出该成为原因的光的第一出射面114上的一部分的位置上。即,将与作为被照射部701的光入射侧的被照射面701a、701b正交且含有中心轴P1的面作为虚拟面时,粗糙面部3111形成在与该虚拟面相交的第一出射面114的接近被照射面701a、701b的位置上。粗糙面部3111的形成范围形成在将中心轴P1作为旋转轴、使上述虚拟面与甲板部3110的交线每±θ2/2地进行旋转而成的范围上,并且以比将该交线旋转了±90°的位置上的甲板部3110更为粗糙的方式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参照图31)。
(照明装置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照明装置3200的结构。
图32是照明装置3200的俯视图,图32A是主视图,图32B是侧面剖视图,图32C是底面图。
照明装置3200主要包括发光装置3100-1~3100-12、基板300以及被照射部701。此外,发光装置3100-1~3100-12的结构与图31的发光装置3100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发光装置3100-1~3100-12分别安装在基板300上,以使得按规定间隔排列在与作为照明装置3200的长度方向的X轴平行的方向上。另外,发光装置3100-1~3100-12分别配置成一对的粗糙面部3111-1~3111-12分别位于被照射面701a侧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侧。
在基板300上,多个发光装置3100-1~3100-12以规定间隔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而安装。
被照射面701a利用发光装置3100-1~3100-12从内部倾斜照明。另外,被照射面701a配置成使来自发光装置3100-1~3100-12的射出光中的相对于光轴的角度较小的光对被照射面701a的入射角比相对于光轴的角度较大的光的入射角大。
对置被照射面701b利用发光装置3100-1~3100-12从内部倾斜地照明。另外,对置被照射面701b配置成使来自发光装置3100-1~3100-12的射出光中的、相对于光轴的角度较小的光的入射角比相对于光轴的角度较大的光的入射角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XYZ正交坐标的XY平面上配置基板300,在X轴上,以50mm节距(图32A的距离H=50mm)配置12个发光装置3100。XYZ正交坐标的原点O在基板300上位于在第六个和第七个发光装置3100之间。被照射面701a和被照射面701b各自的一边配置在XY平面上,从XZ平面向Y轴方向距离±40mm(图32B的距离E=80mm)的位置处平行地配置。具有被照射面701a、701b的被照射部701的大小为在X轴方向为650mm(图32A的距离A),在Z轴方向为520mm(图32A的距离C)。图32A中将距被照射部701中心的左右285mm、上下220mm的范围设为有效发光区域(图32A的距离B×距离D=570mm×440mm)。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3200中,从粗糙面部3111-1~3111-12射出的光被粗糙面部3111-1~3111-12漫射。由此,能够抑制被照射部701中的光源附近的亮部的产生。
在图33和图34示出照明装置3200中的被照射面部701的有效发光区域处的光出射面侧的照度分布。图33示出对Z=110mm(图32A的距离G)的位置处的被照射部701的光出射面上的照度以相等节距测量出50点的结果。图34是对Z=260mm(图32A的距离F)的位置处的被照射部701的光出射面上的照度以相等节距测量出50点的结果。此外,纵轴表示相对照度,表示将有效发光区域处的最高照度值设为100%时的各测量点的照度的相对值。横轴表示各测量点的X值。星号(*)是作为发光装置使用实施方式1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的结果,三角(△)是使用本实施方式9中的发光装置3100,将θ2设为45°时的结果,黑圆圈(●)是使用本实施方式9的发光装置3100,将θ2设为60°时的结果。形成粗糙面部3111-1~3111-6的角度范围θ2和面粗糙程度可根据发光装置3100的X轴方向的节距、以及要照明的被照射面701a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的距离发光装置3100的位置等而适当设定成任意的角度范围和面粗糙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被照射部701的光出射面上的照度在角度范围θ2为45°时比为60°时高的倾向(参照图33和图34)。另外,在被照射部701的光出射面上,远离光源的一方受到粗糙面部3111-1~3111-12的影响较少。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甲板部设置粗糙面部,因此能够使成为被照射部的光源附近的照度不均的原因的亮部的照度降低,并能够使被照射部成为均匀的照度分布。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甲板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粗糙面部,因此利用来自粗糙面部以外的甲板部和第一出射面等的射出光,能够以适当的光量对远离被照射面或对置被照射面的光源的部位进行照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甲板部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来形成粗糙面部,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经过粗糙面化处理的薄板粘贴在甲板部的一部分上来形成粗糙面部。另外,也可以对粗糙面部的面粗糙程度设置等级。另外,作为使甲板部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的方法,举出对模型实施蚀刻加工、放电加工、喷射加工等,通过成形而转印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表面上的方法。
(实施方式10)
下面,使用图35A~图35C详细说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的结构。图35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的俯视图。另外,图35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的侧视图。另外,图35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的主视图。此外,在图35中,在结构与图1~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包括第一入射面110(在图35中省略)、凹部111(在图35中省略)、全反射面113、凸缘部115、底面116以及第一出射面3301。
全反射面113形成为从底面116的外边缘向第一出射面3301直径扩大。
第一出射面3301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投影在平面上的形状为在中心轴P1上具有中心的圆形形状。另外,第一出射面3301在中心轴P1的规定位置具有顶点118,从顶点118向着第一出射面3301的外周部117平滑地倾斜,以使从底面116的高度逐渐减少。另外,第一出射面3301形成为在上方(远离底面116的方向)弯曲为凸形状。另外,第一出射面3301沿着与凸缘部115连接的外周部117,形成以比第一出射面3301的其他部分更粗的方式进行粗糙面化的粗糙面部3302。在第一出射面3301上形成一对粗糙面部3302。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与上述照明装置3200的发光装置310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同样地使用。形成在第一出射面3301上的一对粗糙面部3302为了使成为在一对被照射部701上产生异常亮部的原因的光发生漫射,形成在射出该成为原因的光的第一出射面3301上的一部分。即,将与作为被照射部701的光入射侧的被照射面701a、701b正交且含有中心轴P1的面设为虚拟面时,粗糙面部3302形成在与该虚拟面相交的第一出射面3301的接近被照射面701a、701b的位置上。粗糙面部3302的形成范围是将中心轴P1作为旋转轴、使上述虚拟面与第一出射面3301的交线每±θ2/2地进行旋转而成的范围,并且粗糙面部3302呈带状地形成在第一出射面3301的外边缘部,并且以比将该交线旋转了±90°的位置上的第一出射面3301更为粗糙的方式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参照图35A)。
凸缘部115从第一出射面3301的外周部117向径向外侧突出地形成,其为大致圆环状。
外周部117形成在第一出射面3301的外周的周围,与凸缘部115连接。
顶点118从第一出射面3301突出形成以位于中心轴P1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容纳在图1A~图6B所示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而形成发光装置。
另外,在使用了上述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与图32同样,配置上述发光装置以使一对粗糙面部3302分别位于被照射面701a侧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侧。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除了使用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300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的发光装置以外,结构与图32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第一出射面的一部分设置粗糙面部,因此能够降低成为被照射部的光源附近的照度不均的原因的亮部的照度,能够使被照射部成为均匀的照度分布。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第一出射面的一部分形成了粗糙面部,因此利用来自未形成粗糙面部的第一出射面的射出光,能够以适当的光量对远离被照射面或对置被照射面的光源的部位进行照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第一出射面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而形成了粗糙面部,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已进行粗糙面化的薄板粘贴在第一出射面的一部分上而形成粗糙面部。另外,也可以对粗糙面部的面粗糙程度设置等级。另外,作为使甲板部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的方法,举出对模型实施蚀刻加工、放电加工、喷射加工等,通过成形而转印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表面上的方法。
(实施方式11)
下面使用图36A~图36C详细说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的结构。图36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的主视图。另外,图36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的侧视图。另外,图36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的底面图。此外,在图36中,在结构与图1~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包括第一入射面110、凹部111、第一出射面114、凸缘部115、底面116以及全反射面3401。
全反射面3401是从底面116的外周部延伸到凸缘部115的下面的外表面,是以包围中心轴P1的方式形成的旋转对称面。另外,全反射面3401形成为从底面116的外边缘向第一出射面114直径扩大,其外径随着从底面116朝向凸缘部115而逐渐增加,其母线具有凸向外侧(远离中心轴P1一侧)的圆弧状曲线。另外,在全反射面3401上,从底面116与全反射面3401的连接部直到全反射面3401与凸缘部115的连接部为止,形成有以比全反射面3401的其他部分更为粗糙的方式进行了粗糙面化的粗糙面部3402。在全反射面3401上形成一对粗糙面部3402。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与上述照明装置3200的发光装置310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同样地使用。形成在全反射面3401上的一对粗糙面部3402为了使成为在一对被照射部701产生异常的亮部的原因的光漫射,形成在反射该成为原因的光的全反射面3401上。即,将与作为被照射部701的光入射侧的被照射面701a、701b正交且含有中心轴P1的面设为虚拟面时,粗糙面部3402形成在与该虚拟面相交的全反射面3401上。粗糙面部3402的形成范围形成在将中心轴P1作为旋转轴、使上述虚拟面与全反射面3401的交线每±θ2/2地进行旋转而成的范围,并且以比将该交线旋转了±90°的位置上的全反射面3401更为粗糙的方式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参照图36C)。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容纳在图1A~图6B所示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而形成发光装置。
另外,在使用了上述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与图32同样,配置上述发光装置以使得一对粗糙面部3402分别位于被照射面701a侧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除了使用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400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的发光装置以外,结构与图32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的一部分设置粗糙面部,因此能够降低成为被照射部的光源附近的照度不均的原因的亮部的照度,能够使被照射部成为均匀的照度分布。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全反射面的一部分形成粗糙面部,因此能够使用来自未形成粗糙面部的全反射面的射出光,以适当的光量对远离被照射面或对置被照射面的光源的部位进行照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而形成了粗糙面部,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经过粗糙面化处理的薄板粘贴在全反射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粗糙面部。另外,也可以对粗糙面部的面粗糙程度设置等级。另外,作为使甲板部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的方法,举出对模型实施蚀刻加工、放电加工、喷射加工等,通过成形而转印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表面上的方法。
(实施方式12)
下面使用图37A~图37C详细说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的结构。图37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的主视图。另外,图37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的侧视图。另外,图37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的底面图。此外,在图37中,在结构与图1~图6B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包括第一入射面110、凹部111、第一出射面114、凸缘部115、底面116以及全反射面3501。
全反射面3501是从底面116的外周部延伸到凸缘部115的下面的外表面,并且是以包围中心轴P1的方式形成的旋转对称面。另外,全反射面3501形成为从底面116的外边缘向第一出射面114直径增大,其外径随着从底面116向凸缘部115而逐渐增加,其母线具有凸向外侧(远离中心轴P1一侧)的圆弧状曲线。另外,在全反射面3501上,从全反射面3501和凸缘部115的连接部直到凸缘部115和底面116的大致中间部为止,形成以比全反射面3501的其他部分更为粗糙的方式进行了粗糙面化的粗糙面部3502。在全反射面3501上形成一对粗糙面部3502。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与上述照明装置3200的发光装置3100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同样地使用。形成在全反射面3501上的一对粗糙面部3502使成为在一对被照射部701产生异常的亮部的原因的光漫射,形成在反射该成为原因的光的全反射面3501上。即,将与作为被照射部701的光入射侧的被照射面701a、701b正交且含有中心轴P1的面作为虚拟面时,粗糙面部3502形成在与该虚拟面相交的全反射面3501上。粗糙面部3502的形成范围形成在将中心轴P1作为旋转轴、使上述虚拟面与全反射面3501的交线每±θ2/2角度地旋转而成的范围,并且以比将该交线旋转了±90°的位置上的全反射面3501更为粗糙的方式进行粗糙面化处理(参照图37C)。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容纳在图1A~图6B所示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从而形成发光装置。
另外,在使用了上述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与图32同样,配置上述发光装置以使得一对粗糙面部3502分别位于被照射面701a侧和对置被照射面701b侧。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除了使用将第一光束控制部件3500容纳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中的发光装置以外,结构与图32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在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的一部分设置粗糙面部,因此能够降低成为被照射部的光源附近的照度不均的原因的亮部的照度,能够使被照射部成为均匀的照度分布。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全反射面的一部分形成了粗糙面部,因此能够使用来自未形成粗糙面部的全反射面的射出光,以适当的光量对远离被照射面或对置被照射面的光源的部位进行照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的一部分进而粗糙面化而形成了粗糙面部,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经过粗糙面化处理的薄板粘贴在全反射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粗糙面部。另外,也可以对粗糙面部的面粗糙程度设置等级。另外,作为使甲板部的一部分进行粗糙面化的方法,举出对模型实施蚀刻加工、放电加工、喷射加工等,通过成形而转印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表面上的方法。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8中,利用发光装置对相对置的被照射面和对置被照射面进行照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发光装置对1个被照射面进行照明。此时,通过在与被照明的被照射面对置的对置被照射面设置反射板,能够提高被照射面的照度。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8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第二入射面除了射入不向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入的光以外,还能够射入向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入而从全反射面等泄漏出的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8中,也可以是,在第二光束控制部件或光束控制部中的光的入射面的一部分设置镜面,使到达上述入射面的光由镜面进行反射,从而使其作为朝向来自第一光束控制部件或出射面的光的射出方向的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9~实施方式12中,不限于仅使用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粗糙面部使射出光漫射的情况,也可以适当组合各实施方式而在多个不同的部位形成粗糙面部,使来自各个部位的射出光分别漫射。
此外,利用这些实施方式9~实施方式12的发光装置,示出了照明对置的被照射面和对置被照射面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照明1个被照射面。此时,并不需要形成一对(2处)的粗糙面部,仅将与被照射面对应的位置设为粗糙面部即可。
另外,将对置的被照射面和对置被照射面中的一方设为反射面,而将另一方设为光透射面。此时,也可以是,利用光透射面的光出射面侧的照度分布,适当地在与被照射面和对置被照射面对应的位置的双方、或任一方形成粗糙面部。
2010年8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174783和2010年10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234966的日本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摘要中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特别适于对板面、天花板、墙面、床面或广告牌等进行照明。

Claims (16)

1.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该光束控制部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控制所射入的光的行进方向,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配置有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使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以及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而不射入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光,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第一入射面,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
全反射面,其反射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以及
第一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和在所述全反射面所反射的光控制成具有期望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
所述第一入射面被形成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上的凹部的内表面,
所述全反射面被形成为从所述底面的外边缘向所述第一出射面直径增大,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第二入射面,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比射入到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上的光相对于所述光轴的最大角度更大的角度范围的光;以及
第二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控制成与从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并将其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形成为圆筒形状,
将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容纳在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第二出射面和所述第二入射面中的至少一方被进行粗糙面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第二出射面和所述第二入射面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光轴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具有覆盖所述第一出射面的一部分的甲板部,
所述甲板部包括第三入射面和第三出射面,
所述第三入射面射入从由所述第三入射面覆盖的所述第一出射面所射出的光,
所述第三出射面以与从所述第一出射面射出的光混合的方式,射出从所述第三入射面所射入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甲板部含有颜色修正材料或散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含有颜色修正材料或散射材料。
8.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被照射面,其被配置成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小的射出光的入射角,比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大的射出光的入射角大。
9.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被照射面,其被配置成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小的射出光的入射角,比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大的射出光的入射角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三出射面或所述第三入射面中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甲板粗糙面部,所述甲板粗糙面部比所述第三出射面或所述第三入射面的其他部分更粗糙面化,所述甲板粗糙面部被配置在与所述被照射面正交且包含所述光轴的虚拟面与所述甲板部的交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具有槽状的切口部,该切口部通过切开所述凹部的开口边缘的一部分而形成,而且在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所述全反射面开口,所述切口部被定位成在将所述光轴作为旋转轴使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旋转时,距离所述被照射面最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出射面的外边缘部处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粗糙面部,所述第一粗糙面部比其他部分更粗糙面化,在与所述被照射面正交且含有所述光轴的虚拟面和所述第一出射面的交线上,配置有所述第一粗糙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在所述全反射面处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二粗糙面部,所述第二粗糙面部比其他部分更粗糙面化,在与所述被照射面正交且含有所述光轴的虚拟面和所述全反射面的交线上,配置有所述第二粗糙面部。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还包括对置被照射面,该对置被照射面被配置成与所述被照射面对置,并且通过从所述发光装置所射出的光进行照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被照射面和所述对置被照射面中的一方为光透射面,另一方为反射面。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以规定的间隔排列有多个。
CN201180038046.7A 2010-08-03 2011-07-29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Active CN1030528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4783 2010-08-03
JP2010-174783 2010-08-03
JP2010234966 2010-10-19
JP2010-234966 2010-10-19
PCT/JP2011/004332 WO2012017636A1 (ja) 2010-08-03 2011-07-29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842A true CN103052842A (zh) 2013-04-17
CN103052842B CN103052842B (zh) 2015-06-17

Family

ID=4555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8046.7A Active CN103052842B (zh) 2010-08-03 2011-07-29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26156B2 (zh)
EP (1) EP2602540A4 (zh)
JP (1) JP5723368B2 (zh)
CN (1) CN103052842B (zh)
WO (1) WO20120176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7252B2 (ja) 2011-07-12 2015-04-0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照明装置
KR101227527B1 (ko) * 2011-09-05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JP5957340B2 (ja) * 2012-02-10 2016-07-27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光束制御部材および照明装置
TWI465672B (zh) * 2012-02-14 2014-1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照明裝置
WO2013183227A1 (ja) * 2012-06-04 2013-12-12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382812B1 (ko) * 2012-06-19 2014-04-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속 제어 부재, 표시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
US9291331B2 (en) * 2013-03-15 2016-03-22 Cordelia Lighting, Inc. Snap-on lens for LED light fixture
JP6621005B2 (ja) * 2014-08-04 2019-1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CN109477631B (zh) * 2016-07-14 2020-07-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018125245A (ja) * 2017-02-03 2018-08-0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927744B2 (ja) * 2017-05-22 2021-09-0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投射装置
JP6956541B2 (ja) * 2017-06-30 2021-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559862B1 (ja) * 2018-10-02 2019-08-14 株式会社スリーエス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その光学ユニットを使ったled照明器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0090A (ja) * 2004-11-15 2006-06-01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赤外光投光装置
CN1864026A (zh) * 2003-12-10 2006-11-15 冈谷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灯
US20100027256A1 (en) * 2008-08-04 2010-02-04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Optical element for arrayed light sour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32581A (zh) * 1954-01-29
DE3405789C2 (de) * 1983-02-19 1986-01-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Tokio/Tokyo Linsenglied
DE602004024710D1 (de) 2003-12-10 2010-01-28 Okaya Electric Industry Co Anzeigelampe
JP2005268166A (ja) 2004-03-22 2005-09-29 Okay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ランプ
JP4635741B2 (ja) * 2005-06-27 2011-02-23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この発光装置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JP4565652B2 (ja) * 2006-02-16 2010-10-2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Led照明灯具
JP5586119B2 (ja) * 2006-03-28 2014-09-1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JP2007265726A (ja) * 2006-03-28 2007-10-11 Okaya Electric Ind Co Ltd ランプ
AU2007283578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Upstream Engineering Oy Illuminator method and device
EP1970620A1 (en) * 2007-03-14 2008-09-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llumination device
JP2008300194A (ja) * 2007-05-31 2008-12-11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中空式面照明装置
JP5115038B2 (ja) * 2007-06-06 2013-0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129447A (ja) * 2008-11-28 2010-06-10 Enplas Corp 点状光源カバーレンズおよび照明装置
JP5359324B2 (ja) 2009-01-30 2013-12-04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絞り弁
JP5083631B2 (ja) 2009-03-31 2012-11-2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4026A (zh) * 2003-12-10 2006-11-15 冈谷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灯
JP2006140090A (ja) * 2004-11-15 2006-06-01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赤外光投光装置
US20100027256A1 (en) * 2008-08-04 2010-02-04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Optical element for arrayed light sour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3368B2 (ja) 2015-05-27
JPWO2012017636A1 (ja) 2013-10-03
CN103052842B (zh) 2015-06-17
US8926156B2 (en) 2015-01-06
EP2602540A1 (en) 2013-06-12
EP2602540A4 (en) 2016-11-09
US20130128576A1 (en) 2013-05-23
WO2012017636A1 (ja) 201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842A (zh)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1994988B (zh)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EP2276076B1 (en) Light emitting unit with lens
US7201509B2 (en) Lighting unit with light source and optical waveguide
JP5369359B2 (ja) 灯具
CN105102884B (zh) 照明装置和搭载有该照明装置的机动车
CN100504145C (zh) 照明装置
US8089374B2 (en) LED signal light
US20110019425A1 (en) Led lamp
EP1647764A3 (en) Projector type vehicle headlamp unit
JPH05190907A (ja) 屈折レンズ要素を備えた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ンプ
CN101994938A (zh) 发光装置
US11668445B2 (en) Multi-beam vehicle light
CN105042507B (zh)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070236937A1 (en) Lens for side emitting LED device
CN1424632A (zh) 发光指针以及特别是时计中包括该指针的显示装置
US20090040770A1 (en) Light Source Reflector
WO2014054226A1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1971504A (zh) 用于室外照明的照明系统
JP5342077B2 (ja) 指針照明装置
CN209540772U (zh) 灯具
TWI720874B (zh)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JP5736372B2 (ja) 照明装置
CN108087841A (zh) 一种导光中空透镜以及led灯珠
CN220540928U (zh) 一种led雾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