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0772U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0772U
CN209540772U CN201920023736.9U CN201920023736U CN209540772U CN 209540772 U CN209540772 U CN 209540772U CN 201920023736 U CN201920023736 U CN 201920023736U CN 209540772 U CN209540772 U CN 209540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gion
emitting component
injection
ve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237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村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0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0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3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3/14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6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not provided in groups F21S43/235 - F21S43/255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3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3/31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3/315Optical layout thereof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91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设计性优异的灯具。尾灯(1)具备发光元件(23)以及透镜(30),该透镜(30)具有供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射入的射入面(31)以及供从该射入面(31)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面(33)。在透镜(30)的射入面(31)之中具有使射入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第一射入区域(31A),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锥状。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因用途不同而有时要求提高设计性。例如,配置于车辆的外侧的车辆用灯具构成车辆的外观的局部,因此具有重视设计性的趋势。另外,这样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向车外的人提示车辆的存在或者显示车辆的状态。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这样的配置于车辆的外侧的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具备:发光元件,其配置于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并朝向前方射出光;以及透光构件,其配置为从前方侧覆盖该发光元件。该车辆用灯具的透光构件具有:直射光控制部,其位于光轴上且使射入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向前方射出;以及反射光控制部,其位于该直射光控制部的周围且使射入的光进行内部反射而向前方射出。在该灯具中,在从灯具前方观察透光构件时,能够看得见直射光控制部以及反射光控制部的多个位置发光,并能够改善点亮时的车辆用灯具的外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311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发光元件,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激光二极管(LD)等。通常,在从上述那样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该发光元件的光轴附近的光存在光的强度高于从该发光元件射出的其他的光的趋势。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灯具中,如上述那样,直射光控制部位于光轴上且使射入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向前方射出。因此,处于光的强度更高的趋势中的、发光元件的光轴附近的光,有时射入至直射光控制部,并且不太扩散而从直射光控制部射出。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有时可能看到直射光控制部的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从提高外观等观点出发而具有希望抑制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这样的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且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发光元件以及透镜,该透镜具有供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射入的射入面以及供从该射入面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面,所述透镜在所述射入面中的第一射入区域内具有凹部,该第一射入区域使射入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所述射出面射出,该凹部凹陷为与所述发光元件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的锥状。
在该灯具中,如上述那样,透镜在射入面中的第一射入区域内具有凹部,该第一射入区域使射入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射出,该凹部凹陷为与发光元件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的锥状。即,该凹部由相对于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而倾斜的射入面来形成为锥状。因此,从发光元件射出、并射入至凹部中的顶点以及其附近的区域内的光,能够在相对于该直线而倾斜的射入面发生折射,并以该直线为基准而呈放射状分散。因此,能够通过使得例如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强度较高的光射入至凹部中的顶点以及其附近,来使得该强度较高的光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的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并使得该射出面更均匀地发光,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优选的是,所述顶点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上。
如上述那样,通常,从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该发光元件的光轴附近的光处于光的强度高于从该发光元件射出的其他的光的趋势。因此,通过使得顶点位于发光元件的光轴上,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该发光元件的光轴附近的光射入凹部中的顶点以及其附近,并能够使得强度较高的光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的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并使得该射出面更均匀地发光,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优选的是,所述射入面中的所述凹部的所述顶点和外缘之间以连结所述顶点和所述外缘的直线为基准,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凸状。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并射入凹部的光在凹部折射并扩散,并能够使得例如射入凹部的光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内传输。因此,与凹部没有像这样进行弯曲的情况相比,从射出面射出的光的控制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抑制透镜的光学设计变得复杂。
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垂直的剖面中的所述凹部的形状也可以被设为多边形。
通过这样地构成,凹部形成为棱锥状的凹陷,射入凹部的光在形成凹部的多个面中分别向不同方向折射。因此,能够使得射出面中的、起因于射入凹部的光而发光的区域以例如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为中心而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散布。因此,能够提高灯具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优选的是,所述射入面还具有使射入的光进行至少一次内部反射并从所述射出面射出的第二射入区域,在从所述发光元件侧正面观察所述射入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入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射入区域的周围,在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射入区域靠所述发光元件侧的位置。
在该灯具中,如上述那样,在从发光元件侧正面观察射入面的情况下,第二射入区域位于第一射入区域的周围,在与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平行的方向上,第二射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射入区域靠发光元件的一侧。因此,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以远离该发光元件的光轴的方式射出的光、即扩散的光从第二射入区域射入透镜。因此,与不具有第二射入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高效地从透镜射出。另外,由于第二射入区域使射入的光进行至少一次内部反射而从所述射出面射出,因此能够将射入第二射入区域的光从透镜向所希望的方向射出。因此,能够提高灯具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优选的是,在射入面具有第二射入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的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相反一侧的边缘之间以连结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的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相反一侧的边缘的直线为基准,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凸状。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并射入第二射入区域的光在第二射入区域进行折射并扩散,并能够使得例如射入第二射入区域的光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内传输。因此,与第二射入区域没有像这样地弯曲的情况相比,从射出面射出的光的控制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抑制透镜的光学设计变得复杂。
在射入面具有第二射入区域的情况下,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垂直的剖面中的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形状也可以被设为多边形。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连成环状的多个面形成第二射入区域,射入第二射入区域的光在形成第二射入区域的多个面中分别向不同方向折射。因此,能够使得射出面中的、起因于射入第二射入区域的光而发光的区域以例如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为中心而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散布,或者设定为多边形的环状。因此,能够提高灯具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所述射出面中的包括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相交的交点在内的区域也可以被设为平面。
如上述那样,能够将射入凹部中的顶点以及其附近的光以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为基准而呈放射状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并射入凹部的光从射出面中的、与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相交的交点附近的区域射出,即便该区域被设为平面,也能够抑制该区域的局部点状发光。因此,能够使得射出面更加均匀地发光,并且能够提高灯具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或者,所述射出面中的包括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相交的交点在内的区域也可以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凹状或凸状。
与射出面中的包括与穿过发光元件和顶点的直线相交的交点在内的区域被设为平面的情况同样地,即便该区域朝向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凹状或凸状,也能够抑制该区域的局部点状发光。因此,能够使得射出面更加均匀地发光,并且能够提高灯具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实用新型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从而能够提供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表示的图。
图2是放大地表示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概要图。
图3是概要地表示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后视图。
图4是概要地表示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主视图。
图5是概要地表示灯具点亮时的灯具单元的光的射出面的状态的图。
图6是概要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具的灯具单元的后视图。
图7是概要地表示图6所示的灯具单元的主视图。
图8是概要地表示射入面的剖视图。
图9是概要地表示灯具点亮时的灯具单元的光的射出面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尾灯(灯具);
10:壳体;
20:灯具单元;
23:发光元件;
23A:光轴;
30:透镜;
31:射入面;
31A:第一射入区域;
31B:第二射入区域;
32:反射面;
33:射出面;
33A:第一射出区域;
33B:第二射出区域;
33C:第三射出区域;
33D:第四射出区域;
34:顶点;
35:第一射入区域的外缘;
36:第二射入区域的外缘;
37:交点;
38:第一射出区域的外缘;
39:第二射出区域的外缘;
40:第三射出区域的内缘;
41:第三射出区域的外缘;
42:第二射入区域的内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灯具的实施方式进行例示。以下举例示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而作出的,并非用于限定性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偏离其主旨的前提下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改进。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具的一个例子的图,且是概要地表示灯具的水平方向上的剖面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灯具被设为车辆的尾灯1,具备壳体10、以及多个灯具单元20作为主要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具备灯外壳11、以及前罩12作为主要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灯外壳11的前方进行了开口,具有透光性的前罩12固定于灯外壳11上以封堵该开口。通过灯外壳11、以及封堵该灯外壳11的前方的开口的前罩12而形成的空间为灯室R,在该灯室R内容纳有多个灯具单元20。尾灯1所具备的灯具单元20的数量不作特别限定。此外,在图1中,举例示出了具备五个灯具单元20的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个灯具单元20分别具备光源21、以及透镜30作为主要构成,并通过未图示的构成而固定于壳体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灯具单元20被设为彼此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以下仅对一个灯具单元2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光源21具有安装于电路基板22上的发光元件23,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在与电路基板22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经由电路基板22向该发光元件23供给电力,并射出红色的光。作为上述那样的发光元件23,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发光元件。
图2是放大地显示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20的概要图,且是供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穿过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30具有透光性,与光源21的发光元件23对置地进行配置。该透镜30在发光元件23侧具有射入面31以及反射面32,在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射出面33。
射入面31被设为供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向透镜30射入的面,并具有第一射入区域31A、以及第二射入区域31B。图3是概要地表示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20的后视图。此外,在图3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电路基板22的示出,并以虚线来表示发光元件23。如图3所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射入区域31A形成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形。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圆锥状,该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顶点34和外缘35之间的部分以连结顶点34和外缘35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第一射入区域31A也可以不是像这样弯曲,而是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
然而,只要第一射入区域31A作为整体是锥状即可,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包括例如以透镜30在制造阶段产生的程度的曲率半径来变圆的顶点。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射入区域31B以从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外缘35的整周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远离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方式进行延伸。即,如图3所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该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周围,且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另外,如图2所示,在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第一射入区域31A的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比第一射入区域31A靠发光元件23侧的位置。另外,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外缘35和外缘36之间以连结作为第一射入区域31A侧的边缘的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外缘35和作为与第一射入区域31A侧相反一侧的边缘的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外缘36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第二射入区域31B也可以不是像这样弯曲,而是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
反射面32被设为使得从第二射入区域31B射入透镜30的、来自发光元件23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以便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传输的面。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反射面32以从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外缘36的整周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远离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方式进行延伸。另外,如图3所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该反射面32位于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周围,且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
射出面33被设为供从射入面31射入透镜30的、来自发光元件23的光从透镜30射出的面。本实施方式的射出面33具有第一射出区域33A、第二射出区域33B、第三射出区域33C、以及第四射出区域33D。图4是概要地表示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20的主视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电路基板22的示出,并以虚线表示发光元件23。如图4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形。因此,如图2所示,第一射出区域33A具有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另外,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与该光轴23A大体垂直的平面。
第二射出区域33B被设为供从第一射入区域31A射入透镜30的、来自发光元件23的光L1射出的面。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射出区域33B以从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外缘38的整周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远离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方式进行延伸。即,如图4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第二射出区域33B位于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周围,并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另外,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外缘38和外缘39之间以连结作为第一射出区域33A侧的边缘的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外缘38和作为与第一射出区域33A侧相反一侧的边缘的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外缘39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另外,如图4所示,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周向上,第二射出区域33B被大体等间隔地划分,在该划分出的区域内,以连结周向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直线为基准,该一端和另一端之间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将第二射出区域33B划分为八个的方式。第二射出区域33B也可以不是像这样弯曲,而是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另外,可以不是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周向上划分第二射出区域33B,而是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径向上划分为多个第二射出区域33B。另外,划分出的区域可以不是单一的曲面、平面,而可以由多个面形成,例如可以形成鱼眼透镜。
第三射出区域33C被设为供从第二射入区域31B射入透镜30并被反射面32内部反射的、来自发光元件23的光L2射出的面。如图4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射出区域33C位于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周围,并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另外,如图2所示,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第三射出区域33C位于比第二射出区域的外缘39靠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位置。该第三射出区域33C的内缘40和外缘41之间以连结第二射出区域33B侧的内缘40和与第二射出区域33B侧相反一侧的外缘41的直线为基准,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另外,如图4所示,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周向上,第三射出区域33C被大体等间隔地划分,在该划分出的区域内,以连结周向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直线为基准,该一端和另一端之间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与被划分为八个的第二射出区域33B对应地将第三射出区域33C划分为八个的方式。第三射出区域33C也可以不是像这样弯曲,而是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另外,可以不是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周向上划分第三射出区域33C,而是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径向上划分为多个第三射出区域33C。另外,划分出的区域可以不是单一的曲面、平面,而可以由多个面形成,例如可以形成鱼眼透镜。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射出区域33D被设为连接第二射出区域33B以及第三射出区域33C的面。另外,如图4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第四射出区域33D被设为与第二射出区域33B以及第三射出区域33C不重叠的大致圆环状。
接下来,对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的光路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扩散角为规定的角度以下的光L1的大部分射入透镜30的射入面31中的第一射入区域31A。射入第一射入区域的光L1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发生折射,并在透镜30内传输。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圆锥状,该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即,第一射入区域31A由相对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而倾斜的射入面31来形成为圆锥状。因此,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以该光轴23A为基准,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一侧的光以及射入另一侧的光被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折射。另外,第一射入区域31A的顶点34和外缘35之间以连结顶点34和外缘35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从而抑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发生折射并扩散。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将第一射入区域31A设定为弯曲,以使得光L1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30内传输。这样地在透镜30内传输的光L1在第二射出区域33B发生折射,并从该第二射出区域33B射出。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外缘38和外缘39之间以连结外缘38和外缘39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从第二射出区域33B射入的光L1的大部分在第二射出区域33B发生折射并扩散。
这样一来,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第二射出区域33B射出。换言之,第一射入区域31A是射入面31中的、使射入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区域。此外,使射入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并非是指使全部的射入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例如存在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的一部分在透镜30内发生瑞利散射、或者因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形变而扩散的情况。尽管这样的光在射入面31、反射面32、射出面33等发生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但仍认为第一射入区域31A是使射入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区域。
另一方面,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扩散角为规定的角度以上的光L2的大部分射入透镜30的射入面31中的第二射入区域31B。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在第二射入区域31B发生折射,并在透镜30内传输。如上述那样,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外缘35和外缘36之间以连结外缘35和外缘36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从而抑制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在第二射入区域31B发生折射并扩散。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将第二射入区域31B设定为弯曲,以使得光L2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30内传输。这样地在透镜30内传输的光L2在反射面32发生内部反射,并进一步地在透镜30内传输且在第三射出区域33C发生折射,从该第三射出区域33C射出。如上述那样,第三射出区域33C的内缘40和外缘41之间以连结内缘40和外缘41的直线为基准,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从第三射出区域33C射出的光L2的大部分在第三射出区域33C发生折射并被聚光。
这样一来,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在反射面32发生内部反射并从第三射出区域33C射出。换言之,第二射入区域31B是射入面31中的、使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区域。此外,使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并非是指使全部的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例如,存在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的一部分在透镜30内发生瑞利散射、或者因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形变而扩散的情况。尽管这样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但是仍认为第二射入区域31B是射入面31中的使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区域。
然而,射入到射入面31的光中的、因该射入面31的形变而扩散的光、在透镜30内发生瑞利散射的光、以及上述光被反射面32等内部反射的光等有可能从射出面33中的第一射出区域33A、以及第三射出区域33C射出。但是,以使上述光的量比从第二射出区域33B、以及第三射出区域33C射出的光的量少的方式来形成射入面31以及射出面33。
这样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尾灯1中,从各个灯具单元20的发光元件23射出的红色的光射入各个透镜30的射入面31并从射出面33射出。从该射出面33射出的光经由前罩12射出,从而将尾灯1点亮为红色。
图5是概要地表示在灯具点亮时的灯具单元的光的射出面的状态的图。在图5中,以斜线示出的区域A1以及区域A2的光的强度高于未以斜线示出的区域A3以及区域A4。区域A1是起因于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而发光的区域,大体对应于第二射出区域33B中的第一射出区域33A侧。该区域A1的形状被设为以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区域A2是起因于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而发光的区域,大体对应于第三射出区域33C。该区域A2的形状被设为以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体圆环状,该环状的区域包围区域A1。另外,区域A3大体对应于第二射出区域33B中的第四射出区域33D侧以及第四射出区域33D,且位于区域A1和区域A2之间。区域A4大体对应于第一射出区域33A。因此,具有多个灯具单元20的尾灯1在点亮时的外观形成为将这样的中心大体相同的两个圆环状的发光区域排列多个而成的外观。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尾灯1具备发光元件23、以及透镜30,该透镜30具有供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射入的射入面31以及供从该射入面31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面33。透镜30在射入面31之中具有第一射入区域31A,该第一射入区域31A不使射入的光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该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圆锥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该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圆锥状。即,该第一射入区域31A通过相对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而倾斜的射入面31来形成为圆锥状。因此,如图2所示,从发光元件23射出、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的区域内的光LA,能够在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相对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而倾斜的射入面31发生折射,并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而呈放射状分散。因此,通过例如使得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强度较高的光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能够使得该强度较高的光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30的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并使得该射出面33更加均匀地发光,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此外,在抑制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的观点上,优选的是,形成凹陷为圆锥状的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射入面31被设为以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的旋转面。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得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的区域内的光LA,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而大体均等地呈放射状分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通常,从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该发光元件的光轴附近的光存在光的强度高于从该发光元件射出的其他的光的趋势。因此,通过使得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附近的光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并能够使得强度较高的光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30的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并使得该射出面更均匀地发光,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射入区域31A的顶点34和外缘35之间以连结顶点34和外缘35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23射出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2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发生折射并扩散,例如能够将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30内传输。因此,与第一射入区域31A没有像这样进行弯曲的情况相比,从射出面33射出的光的控制变得容易,并能够抑制透镜30的光学设计变得复杂。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具有使射入的光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第二射入区域31B。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该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周围。另外,在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比第一射入区域31A靠发光元件23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以远离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方式射出的光、即扩散的光从第二射入区域31B射入透镜30。因此,与不具有第二射入区域31B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高效地从透镜30射出。另外,第二射入区域31B使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并从射出面33射出,因此能够将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从透镜30向所希望的方向射出。因此,能够提高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在本实施方式中,射出面33中的、包括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在内的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平面。如上述那样,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的光LA能够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而呈放射状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23射出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从射出面33中的第一射出区域33A、即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附近的区域射出。而且,即便将第一射出区域33A设为平面,也能够抑制该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局部点状发光。因此,能够使得射出面33更加均匀地发光,并且能够提高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此外,射出面33中的、包括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在内的第一射出区域33A可以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凹状或凸状。即使这样地构成,也能够抑制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局部点状发光,并能够使得射出面33更加均匀地发光,并且能够提高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构成要素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构成要素,除特别说明的情况外,均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6是概要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具的灯具单元的后视图,图7是概要地表示图6所示的灯具单元的主视图,图8是概要地表示射入面的剖视图。具体地,图8中的(A)是表示第一射入区域31A的与光轴23A垂直的剖面的图,图8中的(B)是表示第二射入区域31B的与光轴23A垂直的剖面的图。此外,在图6、图7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电路基板22的示出,并以虚线表示发光元件23。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尾灯1中的灯具单元20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棱锥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不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的第二射入区域31B以及反射面32的形状被设为多边形的环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不同。另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的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大致多边形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不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的第二射出区域33B、第三射出区域33C、以及第四射出区域33D未被设为圆环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不同。此外,由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的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的、图6的X-X剖面被设为与图2同样,因此省略其示出。另外,上述多边形包括多边形的角变圆的形状、多边形的边发生弯曲的形状。
如图6所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射入区域31A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四边形。另外,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八棱锥状,该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即,第一射入区域31A由连成环状的八个面形成,上述八个面分别穿过顶点34。进而,如图8中的(A)所示,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形状被设为大致八边形。形成第一射入区域31A的上述八个面的顶点34和外缘35之间分别以连结顶点34和外缘35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另外,如图8中的(A)所示,上述八个面分别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内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上述八个面也可以不这样弯曲。
如图6所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周围,并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四边环状。该第二射入区域31B由连成环状的四个面形成。进而,如图8中的(B)所示,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形状被设为大致四边形。形成第二射入区域31B的上述四个面的内缘42和外缘36之间分别以连结作为第一射出区域33A侧的边缘的内缘42、以及作为与第一射出区域33A侧相反一侧的边缘的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外缘36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另外,如图8中的(B)所示,上述四个面分别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内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上述四个面也可以不这样弯曲。
如图6所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反射面32位于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周围,并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四边环状。与第二射入区域31B同样地,该反射面32由连成环状的四个面形成。形成反射面32的上述四个面分别对应于形成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四个面。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射入面31进一步地具有连接区域50。该连接区域50被设为连接第一射入区域31A以及第二射入区域31B的面,并被设为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与第一射入区域31A以及第二射入区域31B不重叠那样的面。
如图7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八边形,并具有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该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与光轴23A大致垂直的平面。
如图7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在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周围设置有八个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射出区域33B,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周向上大体等间隔地配置上述八个第二射出区域33B。上述八个第二射出区域33B分别对应于形成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八个面。该八个第二射出区域33B分别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并且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上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上述八个第二射出区域33B也可以不这样弯曲。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射出面33进一步地具有八个连接区域51。八个连接区域51分别从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外缘38中的与八边形的边对应的部位延伸,并分别位于在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周向上邻接的两个第二射出区域33B之间。进而,邻接的两个第二射出区域33B由该连接区域51连接。
如图7所示,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射出区域33C位于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周围,并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四边环状,由连成环状的四个面形成。上述四个面分别对应于形成反射面32的四个面。另外,上述四个面分别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并且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上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此外,上述四个面也可以不这样弯曲。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射出区域33D连接于在从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正面观察射出面33的情况下的第二射出区域33B的外缘39、第三射出区域33C的第二射出区域33B侧的内缘40、以及连接区域51。第二射出区域33B和第三射出区域33C、以及第三射出区域33C和连接区域51分别由该第四射出区域33D连接。
在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同样地,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扩散角为规定的角度以下的光L1的大部分射入透镜30的射入面31中的第一射入区域31A。如上述那样,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八棱锥状,该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因此,分别射入形成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八个面的光在各个面处被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折射。另外,如上述那样,上述八个面的顶点34和外缘35之间分别以连结顶点34和外缘35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并且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上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抑制射入各个面的光L1在各个面发生折射并扩散。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八个面设定为弯曲,以使得射入各个面的光L1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30内传输。
这样一来,分别射入形成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八个面的光L1朝向各个面所对应的第二射出区域33B而在透镜30内传输,从上述第二射出区域33B分别射出。如上述那样,该八个第二射出区域33B分别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并且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上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从各个第二射出区域33B射入的光L1的大部分在第二射出区域33B发生折射并扩散。这样一来,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第二射出区域33B射出,第一射入区域31A被设为射入面31中的、使射入的光L1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区域。
另一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同样地,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扩散角为规定的角度以上的光L2的大部分射入透镜30的射入面31中的第二射入区域。如上述那样,由于第二射入区域31B由连成环状的四个面形成,因此分别射入形成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四个面的光在各个面被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折射。另外,上述四个面的内缘42和外缘36之间分别以连结内缘42和外缘36的直线为基准,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并且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上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抑制射入各个面的光L2在各个面发生折射并扩散。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四个面设定为弯曲,以使得射入各个面的光L2的大部分大体彼此平行地在透镜30内传输。
这样一来,分别射入形成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四个面的光L2朝向各个面所对应的、形成反射面32的四个面而在透镜30内传输,并在形成反射面32的四个面分别进行内部反射。在形成反射面32的四个面分别进行内部反射的光L2进一步地在透镜30内传输,并从上述四个面所对应的、形成第三射出区域33C的四个面射出。如上述那样,形成该第三射出区域33C的四个面分别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朝向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的一侧而弯曲为凸状,并且在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上朝向光轴23A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穿过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剖面内,分别从形成第三射出区域33C的四个面射出的光L2的大部分在各个面发生折射而被聚光。这样一来,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在反射面32发生内部反射并从第三射出区域33C射出,第二射入区域31B被设为射入面31中的使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区域。
这样,尾灯1中的从各个灯具单元20的发光元件23射出的红色的光射入各个透镜30的射入面31并从射出面33射出。从该射出面33射出的光经由前罩12射出,从而将尾灯1点亮为红色。
图9是概要地表示灯具点亮时的灯具单元的光的射出面的状态的图。在图9中,以斜线示出的区域A1以及A2的光的强度高于未以斜线示出的区域A3。区域A1是起因于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而发光的区域,对应于八个第二射出区域33B中的第一射出区域33A侧,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而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散布。区域A2是起因于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而发光的区域,大体对应于第三射出区域33C。该区域A2的形状被设为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的大致四边的环状,该环状的区域包围八个区域A1。另外,区域A3大体对应于第一射出区域33A、第二射出区域33B中的第四射出区域33D侧、八个连接区域51、以及第四射出区域33D。因此,具有多个灯具单元20的尾灯1的点亮时的外观形成为将这样的四边环状的发光区域和散布于该发光区域的内侧的其他发光区域排列多个而成的外观。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射入区域31A由连成环状的八个面形成,上述八个面分别穿过顶点34。另外,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形状被设为大致八边形。因此,第一射入区域31A形成为八棱锥状的凹陷。因此,从发光元件23射出、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的区域内的光LA能够在形成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八个面发生折射,并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而呈放射状分散。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尾灯1同样地,例如通过使得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强度较高的光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而能够使得该强度较高的光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30的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并使得该射出面33更加均匀地发光,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另外,能够使得射出面33中的、起因于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而发光的区域例如以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中心而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散布。因此,能够提高点亮时的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尾灯1同样地,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通常强度较高的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附近的光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30的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并使得该射出面更均匀地发光,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射入区域31A的顶点34和外缘35之间以连结顶点34和外缘35的直线为基准,该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凸状。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23射出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2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发生折射并扩散,例如能够使得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的大部分以大体彼此平行的方式在透镜30内传输。因此,与第一射入区域31A没有像这样进行弯曲的情况相比,从射出面33射出的光的控制变得容易,并能够抑制透镜30的光学设计变得复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尾灯1同样地,进一步地具有使射入的光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第二射入区域31B。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该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周围。另外,第二射入区域31B位于在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比第一射入区域31A靠发光元件23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得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中的以远离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的方式射出的光、即扩散的光从第二射入区域31B射入透镜30。因此,与不具有第二射入区域31B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高效地从透镜30射出。另外,由于第二射入区域31B使射入的光L2进行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因此能够将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从透镜30向所希望的方向射出。因此,能够提高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射入区域31B由连成环状的四个面形成,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形状被设为四边形。因此,能够将射出面33中的、起因于射入第二射入区域31B的光L2而发光的区域设定为例如四边形的环状。因此,能够提高灯具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此外,通过调节光L2的基于反射面32进行的内部反射的方向,也能够使得该发光的区域以光轴23A为中心而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散布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尾灯1同样地,射出面33中的、包括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在内的第一射出区域33A被设为平面。如上述那样,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的光LA能够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而呈放射状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23射出并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光L1,从射出面33中的第一射出区域33A、即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相交的交点37附近的区域射出。而且,即便将第一射出区域33A设定为平面,也能够抑制该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局部点状发光。因此,能够使得射出面33更加均匀地发光,并且能够提高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此外,该第一射出区域33A也可以朝向发光元件23侧而弯曲为凹状。即使这样地构成,也能够抑制第一射出区域33A的局部点状发光,并能够使得射出面33更加均匀地发光,并且能够提高尾灯1的外观的自由度,从而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尾灯1。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方式。
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凹陷为八棱锥状、且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形状被设为大致八边形的第一射入区域31A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该剖面的形状是多边形即可,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定为五边形等。即,第一射入区域31A也可以凹陷为五棱锥状。此外,优选的是,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五棱锥状的情况下,设置分别对应于形成第一射入区域31A的五个面的五个第二射出区域33B。另外,在抑制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的观点上,优选的是,将凹陷为棱锥状的第一射入区域设为以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的旋转对称。即,优选的是,将与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第一射入区域31A的形状设为以光轴23A为基准的旋转对称。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得射入第一射入区域31A中的顶点34以及其附近的区域内的光LA以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为基准而大体均等地呈放射状分散。因此,能够更加抑制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在从发光元件23侧正面观察射入面31的情况下的形状是大致四边形的第一射入区域31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形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定为圆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圆锥或者棱锥状的第一射入区域31A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第一射入区域31A具有凹陷为与发光元件23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34的大致锥状的凹部即可,第一射入区域31A也可以不是整体凹陷为锥状的方式。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形状被设为大致四边形的第二射入区域31B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该剖面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定为五边形等。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射入区域31A也可以凹陷为圆锥状。此外,优选的是,在第一射入区域31A凹陷为圆锥状的情况下,第二射出区域33B被设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射入区域31B也可以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即,第二射入区域31B也可以构成为,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垂直的剖面中的形状形成为大致圆形。此外,优选的是,在这样地构成第二射入区域31B的情况下,第三射出区域33C被设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使射入的光进行一次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的第二射入区域31B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第二射入区域31B使射入的光进行至少一次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即可,也可以进行多次内部反射而从射出面33射出。另外,透镜30也可以不具有该第二射入区域31B。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但是也可以不位于光轴23A上。然而,从如上述那样更加抑制透镜30的射出面33的局部点状发光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顶点34位于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第一射入区域的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射入区域31A靠发光元件23侧的位置的第二射入区域31B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第二射入区域31B的至少一部分在与穿过发光元件23和第一射入区域31A的顶点34的直线、即发光元件23的光轴23A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射入区域31A靠发光元件23侧的位置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灯具单元20中的透镜30被设为彼此独立。然而,也可以将上述透镜30形成为彼此一体。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灯具单元20中的电路基板22被设为彼此独立。然而,也可以将上述电路基板22形成为彼此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尾灯1具备大体相同的构成的多个灯具单元20。然而,尾灯1可以具备不同的构成的灯具单元20,例如可以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射出红色的光的发光元件23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发光元件23所射出的光的颜色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发光元件23也可以射出白色的光。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下,例如前罩12具有透光性并且着色为红色。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车辆的尾灯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灯具也可以设定为车辆的其他灯,例如制动灯等。另外,也可以将灯具设定为用于建筑物等的灯具。即使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如上述那样提高外观的变更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设定为设计性优异的灯具。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抑制射出面的局部点状发光、设计性优异的灯具,并能够应用在照明等领域。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具备发光元件以及透镜,该透镜具有供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射入的射入面以及供从该射入面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面,
所述透镜在所述射入面中的第一射入区域内具有凹部,该第一射入区域使射入的光不进行内部反射而从所述射出面射出,该凹部凹陷为与所述发光元件侧相反一侧的一端形成为顶点的锥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点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入面中的所述凹部的所述顶点和外缘之间以连结所述顶点和所述外缘的直线为基准,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凸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入面中的所述凹部的所述顶点和外缘之间以连结所述顶点和所述外缘的直线为基准,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凸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垂直的剖面中的所述凹部的形状被设为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入面还具有使射入的光进行至少一次内部反射而从所述射出面射出的第二射入区域,
在从所述发光元件侧正面观察所述射入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射入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射入区域的周围,在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射入区域靠所述发光元件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的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相反一侧的边缘之间以连结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的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一射入区域侧相反一侧的边缘的直线为基准,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凸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垂直的剖面中的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形状被设为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出面中的包括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相交的交点在内的区域被设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出面中的包括与穿过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顶点的直线相交的交点在内的区域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侧而弯曲为凹状或凸状。
CN201920023736.9U 2018-01-18 2019-01-08 灯具 Active CN2095407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6725A JP2019125532A (ja) 2018-01-18 2018-01-18 灯具
JP2018-006725 2018-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0772U true CN20954077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731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23736.9U Active CN209540772U (zh) 2018-01-18 2019-01-08 灯具
CN201910014138.XA Active CN110056833B (zh) 2018-01-18 2019-01-08 灯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4138.XA Active CN110056833B (zh) 2018-01-18 2019-01-08 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25532A (zh)
CN (2) CN209540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833A (zh) * 2018-01-18 2019-07-2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8242B2 (ja) * 2020-05-28 2024-03-2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2022149446A (ja) * 2021-03-25 2022-10-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CN117212734A (zh) * 2023-11-07 2023-12-12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星河点亮效果的车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2321B2 (ja) * 2009-01-27 2014-03-1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DE102009023916B4 (de) * 2009-06-04 2017-06-08 Hella Kgaa Hueck & Co. Leuchte für Fahrzeuge
EP2516920B1 (en) * 2009-12-21 2019-11-27 Harman Professional Denmark ApS Light collector with extended center lens
JP5507370B2 (ja) * 2010-07-20 2014-05-2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2169231A (ja) * 2011-02-17 2012-09-06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TW201447178A (zh) * 2013-06-06 2014-12-16 Tyc Brother Ind Co Ltd 導光透鏡
CN203784831U (zh) * 2014-03-14 2014-08-20 安徽芯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反射式透镜
CN204879962U (zh) * 2015-08-24 2015-12-16 徐朝富 一种适应于cob光源的小角度透镜
DE102015222495A1 (de) * 2015-11-13 2017-05-18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Vorsatzoptik und Vorsatzoptikanordnung mit mehreren Vorsatzoptiken
JP2019125532A (ja) * 2018-01-18 2019-07-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灯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833A (zh) * 2018-01-18 2019-07-2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
CN110056833B (zh) * 2018-01-18 2022-01-18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6833B (zh) 2022-01-18
CN110056833A (zh) 2019-07-26
JP2019125532A (ja)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40772U (zh) 灯具
CN204187529U (zh) 可达到最大集光效果的照明装置
CN100504145C (zh) 照明装置
CN105556374B (zh) 用于产生均匀照明的光学系统
CN102165356B (zh) 光照系统、照明器、准直器和显示设备
CN102829437B (zh) 光罩及具光罩的灯具
CN105066062A (zh) 导光柱与使用其的车用灯具
EP1647764A3 (en) Projector type vehicle headlamp unit
EP3273144B1 (en) Led spotlight
CN105339827A (zh) 照明设备
CN201954462U (zh) 光源透镜结构
CN207501057U (zh) 车灯照明系统、车灯总成及汽车
US851758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light-aggregation, light-mix and light-absorbing components
TWM492444U (zh) 光學透鏡裝置
CN104180200A (zh) 照明装置
CN205424460U (zh) 点光源反射罩、光源组件及灯具
CN201724117U (zh) 光圈灯的改良结构
CN104033843B (zh) 一种混光透镜
JP4329994B2 (ja) 照明装置
WO2018076466A1 (zh) 一种灯罩、灯具及飞行器
CN103003621B (zh) 照明装置
CN209325670U (zh) 车辆用灯具
CN108826110A (zh) 壁挂式灯具
CN210294581U (zh) 一种光学透镜、发光装置及显示器
CN104676468B (zh) 透镜组件及应用该透镜组件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