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2274A -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2274A
CN103012274A CN2013100170135A CN201310017013A CN103012274A CN 103012274 A CN103012274 A CN 103012274A CN 2013100170135 A CN2013100170135 A CN 2013100170135A CN 201310017013 A CN201310017013 A CN 201310017013A CN 103012274 A CN103012274 A CN 103012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ancer
salt
aci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70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2274B (zh
Inventor
程建军
秦继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i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L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L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L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170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2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2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2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为具有以下通式(I)的化合物:
Figure DDA00002745417300011
其中,R1选自烷基,芳基,杂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R2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R3、R4、R5、R6选自氢,烷基,卤素;n=0或1;并且,R1~6中所述的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均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任选地取代,所述的基团包括烷基、烯基、炔基、卤素、烷氧基、芳基、杂芳基、氨基、胺基、氰基、硝基、羧基、酯基、胺甲酰基、磺酰基或磺酰胺基。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作为HDAC抑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药学上的应用。

Description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含有它们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药物的活性成分用以治疗与HDAC相关的疾病,特别是HDAC相关的癌症的用途。
发明背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s,HDAC)是一类Zn2+离子依赖性的金属蛋白酶,它和其逆功能酶——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acetyltransferase,HATs)参与了细胞内许多功能蛋白活性的调节,如:组蛋白、肿瘤抑制因子p21,p53、热休克蛋白90(HSP90)、α-微管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和细胞凋亡、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
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途径,HDACs通过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水解组蛋白中赖氨酸残基侧链末段的ε-氨基上的乙酰基,使组蛋白正电荷密度增加,与带负电荷的DNA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增强,从而使整个染色体结构变紧密,导致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无法与DNA结合,基因转录因此而受到抑制。相反的,抑制HDAC将使染色体结构变疏松,从而使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提高,促进相关蛋白的合成,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1)肿瘤抑制因子p21的表达增强。p21是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的天然抑制剂,能抑制CDKs的活性导致细胞周期G1/S期的停滞。(2)抑制HDAC使p53的乙酰化程度增加,稳定性增强、与DNA的结合能力增强,p53与DNA结合启动凋亡基因转录,促使细胞凋亡。(3)HSP90是细胞内重要的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对宿主蛋白(clientprotein)具有保护作用,真核细胞中有近100种蛋白质是HSP90的宿主蛋白,其中包括一些参与肿瘤发生的蛋白质。HSP90受HDACs的调节,抑制HDAC促使乙酰化的HSP90释放宿主蛋白,后者被泛素标记后即被蛋白酶体降解。
研究表明HDAC抑制剂(HDACi)具有抗肿瘤作用。HDACi能有效抑制结肠癌、肺癌、卵巢癌、骨髓瘤等实体瘤细胞的增殖,对白血病和淋巴癌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有治疗作用。因此,开发HDACi类抗肿瘤药物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HDACi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伏立诺他(Vorinostat)已于2006年上市,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作为HDAC抑制剂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作为HDAC抑制剂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含有作为HDAC抑制剂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四是提供含有作为HDAC抑制剂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为具有以下通式(I)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021
其中,
R1选自烷基,芳基,杂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
R2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
R3、R4、R5、R6选自氢,烷基,卤素;
n=0或1;
并且,R1~6中所述的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均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任选地取代,所述的基团包括烷基、烯基、炔基、卤素、烷氧基、芳基、杂芳基、氨基、胺基、氰基、硝基、羧基、酯基、胺甲酰基、磺酰基或磺酰胺基。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R2、R3、R4、R5、R6选自氢。
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为以下结构式(I--1)至(I--46)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03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041
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为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构象异构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者或三者的混合物。
所述通式(I)化合物为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
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可以以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存在,包括碱性结构与酸所成的盐,例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甲磺酸盐、三氟甲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酒石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或苹果酸盐;或酸性质子被金属离子所取代的钠盐、镁盐、钙盐;或酸性质子与碱性物质所成的盐,例如二甲胺盐、三乙胺盐、氨丁三醇盐、精氨酸盐、赖氨酸盐、组氨酸盐。
作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作为HDAC抑制剂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结构式A的化合物与氯乙基异氰酸酯反应得结构式B的化合物,结构式B的化合物分子环化后得到结构式C的化合物,结构式C的化合物的氮原子烷基化得到结构式D的化合物,结构式D的化合物与羟胺反应得到通式(I)的化合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051
其中,R1~R6如前所述,R’为甲基或乙基。
作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含有作为HDAC抑制剂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
作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的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
作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剂、水性混悬剂、油性混悬剂、可分散的粉剂、颗粒剂、锭剂、乳剂、糖浆剂、乳膏剂、软膏剂、栓剂或注射剂。
作为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其中是通式(I)化合物在制备调节HDAC活性的制品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其中是通式(I)化合物的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调节HDAC活性制品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其中是通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的盐在制备调节HDAC活性制品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其中是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与HDAC有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与HDAC有关的疾病为癌症,所述癌症为头颈部癌症、呼吸系统癌症、消化系统癌症、泌尿系统癌症、骨骼系统癌症、妇科癌症、血液系统癌症或其他类型癌症。
所述头颈部癌症为甲状腺癌、鼻咽癌、脑膜癌、听神经瘤、垂体瘤、口腔癌、颅咽管瘤、丘脑和脑干肿瘤、血管源性肿瘤或颅内转移瘤。
所述呼吸系统癌症为肺癌。
所述消化系统癌症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或胰腺癌。
所述泌尿系统癌症为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或睾丸癌。
所述骨骼系统癌症为骨癌。
所述妇科癌症为乳腺癌、宫颈癌或卵巢癌;
所述血液系统癌症为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
所述其他类型癌症为恶性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或皮肤癌。
本发明所涉及的通式(I)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还可用于组蛋白乙酰化酶的生物学或药理学现象的研究、以及对于新的HDAC抑制剂的比较评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以上所定义的通式(I)化合物、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使用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方法。
以下所列出的是对用于描述本发明化合物的各种术语的定义。将这些定义应用于在说明书各处所使用的术语(除非在特定的情况下另有限定),无论这些术语单独使用还是作为更大基团的部分。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烷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基团的部分)指烷烃衍生的包含1至12个碳原子的一价基团;包括“环烷基”,指3至9个碳原子,优选为3至7个碳原子的完全饱和或部分饱和的烃环。优选的烷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烷基为任选取代的直链、支链或环状饱和烃基。示范性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环丁基、环丙基甲基、戊基、环戊基、己基、异己基、环己基、庚基、4,4-二甲基戊基、辛基、2,2,4-三甲基戊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等。且所述“烷基”可被选自以下的基团任意取代:烷基、卤素(如氟、氯、溴、碘)、烷氧基、氨基/胺基、卤代烷基(如三氯甲基、三氟甲基)、芳基、芳基氧基、烷硫基、羟基、氰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氨甲酰基、脲或巯基。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芳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单环芳族环或多环芳族环,例如苯基、取代的苯基等及稠合的基团例如萘基、菲基等。因而,芳基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至少6个原子的环,包含至多五个这样的环(其中包含至多22个原子),并且相邻的碳原子或合适的杂原子之间具有交替的(共轭的)双键。优选的芳基在环中包含6至14个碳原子。且所述“芳基”可被任选取代有一或多个基团,所述基团包括但不限于卤素(诸如氟、氯、溴)、烷基(诸如甲基、乙基、丙基)、取代烷基(如三氟甲基)、环烷基、烷氧基(诸如甲氧基或乙氧基)、羟基、羧基、胺甲酰基(-C(=O)NR′R″)、烷氧基羰基(-CO2R)、氨基/胺基、硝基、氰基、烯基氧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SO2R)等,其中,R、R′、R″为所述烷基。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杂芳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取代和未取代的芳族5或6元单环基团、9或10元双环基团和11至14元三环基团,这些基团在至少一个环中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O、S或N)。包含杂原子的杂芳基的每个环都可包含一或两个氧原子或硫原子和/或一至四个氮原子,条件为每个环中杂原子的总数均为四个或更少,并且每个环都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形成上述双环基团和三环基团的稠合的环可只包含碳原子,并且可以是饱和或部分饱和的。氮原子和硫原子可以是氧化的,并且氮原子可以是季胺化的。双环或三环的杂芳基必须包括至少一个完全芳族的环,但其它稠合的环或多个环可以是芳族或非芳族的。杂芳基可在任意环的任意可用氮原子或碳原子处连接。
所述“杂芳基”环系可包含零、一、二或三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卤素、烷基、取代的烷基、烯基、块基、芳基、硝基、氰基、羟基、烷氧基、烷硫基、-CO2H、-C(=O)H、-CO2-烷基、-C(=O)烷基、苯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氧基、苯硫基、环烷基、取代的环烷基、杂环烷基、杂芳基、-NR′R″、-C(=O)NR′R″、-CO2NR′R″、-C(=O)NR′R″、-NR′CO2R″、-NR′C(=O)R″、-SO2NR′R″和-NR′SO2R″,其中R′和R″各自独立选自氢、烷基、取代的烷基和环烷基,或R′和R″一起形成杂环烷基或杂芳基环。
单环杂芳基的实例包括吡咯基、吡唑基、吡唑啉基、咪唑基、恶唑基、二唑基、异恶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基、呋喃基、噻吩基、恶二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等。
双环杂芳基的实例包括吲哚基、苯并噻唑基、苯并二氧杂环戊烯基、苯并恶唑基、苯并噻吩基、喹啉基、四氢喹啉基、异喹啉基、四氢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吡喃基、吲嗪基、苯并呋喃基、色酮基、香豆素基、苯并呋喃基、喹喔啉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呋喃并吡啶基等。
三环杂芳基的实例包括咔唑基、苯并吲哚基、菲咯啉基、吖啶基、菲啶基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芳基烷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通过以上所描述的烷基连接的芳族环,其中烷基优选“-CH2-”、“-CH2CH2-”,例如苄基,萘基甲基,苯乙基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杂芳基烷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通过以上所描述的烷基连接的杂芳基,其中烷基优选“-CH2-”、“-CH2CH2-”,例如吡啶基甲基、喹啉基甲基、喹啉基乙基、吲哚基甲基、吲哚基乙基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杂环”(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环中的一个碳原子被选自O、S或N的杂原子代替和至多3个额外碳原子可被所述杂原子代替的环烷基(非芳族)。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杂环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包含5至7个环原子(碳原子和选自氮、硫和/或氧的其它原子)的稳定的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环系。杂环可以是5、6或7元单环,并且包含一、二或三个选自氮、氧和/或硫的杂原子。杂环可以是任选取代的,这意味着杂环可在一或多个可取代的环位置取代有一或多个独立选自以下的基团:烷基、杂环烷基、杂芳基、烷氧基、硝基、单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氰基、卤素、卤代烷基、烷酰基、氨/胺基羰基、单烷基胺基羰基、二烷基胺基羰基、烷基酰胺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基氧基和芳基,所述芳基任选取代有卤素、烷基和烷氧基。这些杂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哌啶、吗啉、高吗啉、哌嗪、硫吗啉、吡咯烷和氮杂环丁烷。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烷氧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通过氧原子连接的优选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诸如-OR,其中R为所述烷基。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氨基”(单独使用或作为另一个基团的部分)指-NH2。“胺基”可任选取代有一或两个取代基(-NR′R″),其中R′和R″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诸如烷基、芳基、芳基烷基、烯基、炔基、杂芳基、杂芳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杂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卤代烷基、羚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烷硫基、羰基或羧基。这些取代基可进一步取代有羧酸或本申请所列出的烷基或芳基取代基中的任意一个。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氨基取代有羧基或羰基,形成N-酰基或N-氨甲酰基衍生基团。
术语“卤素”指独立选择的氟、氯、溴或碘。
术语“抗癌药”包括可用于治疗癌症的任意已知的药物,包括:(1)细胞毒类药物:氮芥类药物,如美法仑、环磷酰胺;铂配位络合物,诸如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2)抗代谢类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甲氨蝶呤、亚叶酸钙、雷替曲塞、嘌呤拮抗剂(例如6-硫代鸟嘌呤和6-巯基嘌呤);(3)激素类:17α-炔雌醇、己烯雌酚、睾酮、泼尼松、氟甲睾酮、丙酸屈他雄酮、睾内酯、醋酸甲地孕酮、甲泼尼龙、甲基睾酮、泼尼松龙、曲安西龙、氯烯雌醚、羟孕酮、氨鲁米特、雌莫司汀、醋酸甲羟孕酮、托瑞米芬;(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抑制剂,包括吉非替尼(Gefitinib)、厄罗替尼(Erlotinib)、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赫赛汀(Herceptin)等;VEGF抑制剂,诸如抗VEGF抗体(阿瓦斯丁(Avastin))和小分子抑制剂诸如Sunitinib、Vandetanib、Cediranib;Bcr-Abl抑制剂如伊马替尼(Imatinib)、达沙替尼(Dasatinib);Src抑制剂、MEK激酶抑制剂、MAPK激酶抑制剂、PI3K激酶抑制剂、c-Met抑制剂、ALK抑制剂等;(5)作用于微管蛋白的药物,诸如长春碱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埃坡霉素类药物如伊沙匹隆(Ixabepilone)等;(6)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如拓扑替康、伊立替康;(7)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他(Vorinostat);(8)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Bortezomib);(9)其他类别的抗癌药如极光激酶(aurora kinase)抑制剂、生物应答调节剂、生长抑制剂、谷氨酸胺拮抗剂、抗血管生成和抗脉管药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家畜,如猫、狗、猪、牛、绵羊、山羊、马、兔等。优选地,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哺乳动物为人类。
“任选(的)”或“任选(地)”表示随后描述的环境事件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并且所述描述包括所述事件或环境发生的情况和不发生的情况。例如,“任选被取代的芳基”表示所述芳基可能被取代或不被取代且所述描述包括取代的芳基和未取代的芳基。
“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表示向接受者给药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抑制性的活性代谢物或残余物的任何无毒的盐、酯、酯的盐、酰胺、酰胺的盐或其他衍生物。
“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包括但不限于已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可用于人类或家畜的任何辅剂、载体、赋形剂、助流剂、甜味剂、分散剂、稀释剂、防腐剂、助悬剂、稳定剂、染料/着色剂、增味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等渗剂、溶剂或乳化剂。
“药学可接受的盐”包括酸加成盐和碱加成盐。
“药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指这样的盐,它们保留了游离碱的生物学效应和性质,不会在生物学或其他方面产生不良后果,并且是与无机酸例如但不限于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以及有机酸例如但不限于下列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乙磺酸、2-羟基乙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2,2-二氯乙酸、己二酸、海藻酸、抗坏血酸、天冬氨酸、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甲酸、樟脑酸、樟脑-10-磺酸、癸酸、己酸、辛酸、碳酸、肉桂酸、柠檬酸、环己烷氨基磺酸、十二烷基硫酸、乙烷-1,2-二磺酸、延胡索酸、半乳糖二酸、龙胆酸、葡庚糖酸、葡糖酸、葡糖醛酸、谷氨酸、戊二酸、2-氧代-戊二酸、甘油磷酸、乙醇酸、马尿酸、异丁酸、乳酸、乳糖酸、月桂酸、马来酸、苹果酸、丙二酸、扁桃酸、粘酸、萘-2-磺酸、萘-1,5-二磺酸、1-羟基-2-萘甲酸、烟酸、油酸、乳清酸、草酸、棕桐酸、双羟萘酸、丙酸、焦谷氨酸、丙酮酸、水杨酸、4-氨基水杨酸、癸二酸、硬脂酸、富马酸、琥珀酸、酒石酸、硫氰酸、十一烯酸等形成。
“药学可接受的碱加成盐”指这样的盐,它们保留了游离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性质,不会在生物学或其他方面不合适。这些盐由将无机碱或有机碱加成到游离酸上而制得。源自无机碱的盐包括但不限于钠、钾、锂、铵、钙、镁、铁、锌、铜、锰、铝盐等。优选的无机盐是铵、钠、钾、钙和镁盐。源自有机碱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物质的盐:伯胺、仲胺和叔胺、取代的胺,包括天然存在的取代胺、环胺和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如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二乙胺、三乙胺、三丙胺、异丙胺、二乙醇胺、乙醇胺、2-二甲氨基乙醇、2-二乙氨基乙醇、二环己胺、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咖啡因、普鲁卡因、海巴明(hydrabamine)、胆碱、甜菜碱、苯乙苄胺、乙二胺、葡糖胺、甲基葡糖胺、可可碱、三乙醇胺、氨丁三醇、嘌呤、哌啶、哌嗪、N-乙基哌啶、聚胺树脂等。优选的有机碱是异丙胺、二乙胺、乙醇胺、三乙胺、二环己胺、胆碱和咖啡因。
“药物组合物”指本发明的化合物与将生物学活性化合物递送至哺乳动物如人类中的通常接受的介质所组成的制剂。这样的介质包括对此的所有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治疗有效量”指当向哺乳动物给药时(优选人类),足以对哺乳动物(优选人类)的相关疾病或病症实现如下文所定义的治疗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量。构成“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量会根据例如所应用的具体化合物的活性;所述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和作用时长;患者的年龄、体重、整体健康、性别和饮食;给药模式和时间;排泄速率;联合用药;特定疾患或病症的严重性;以及经历治疗的个体而变化,但它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其自身知识和本公开常规地确定。
“进行治疗”或“治疗”用于本文时涵盖对具有相关疾病或病症的哺乳动物,优选人类的相关疾病或病症的治疗,并且包括:
(i)预防哺乳动物中发生疾病或病症,尤其是当这样的哺乳动物已患病但还没有诊断出患病时;
(ii)抑制疾病或病症,即阻止它发展;
(iii)缓解疾病或病症,即引起疾病或病症消退;
(iv)稳定疾病或病症。
用于本文时,术语“疾病”和“病症”可以互换使用或者可以不同,原因是特定疾病或病症可能没有己知的诱因(从而还没有研究出病因),因此还没有被认为是疾病而只作为非正常的状况或综合征,其中临床医生已经或多或少地识别出了具体的症候群。
本文所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和它们的结构还表示包括所有异构体(例如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或构象异构)形式,它们可以根据对于氨基酸的绝对立体化学定义为(R)-/(S)-或者(D)-/(L)-或者(R,R)-/(R,S)-/(S,S)-。本发明表示包括所有这些可能的异构体,以及它们的外消旋的、对映体富集的和任选的纯的形式。旋光(+)和(-),(R)-和(S)-以及(R,R)-/(R,S)-/(S,S)-或(D)-和(L)-异构体可以使用手性合成、手性拆分制备,或者可以使用常规技术例如但不限于使用手性柱的高效液相(HPLC)拆分。当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包含烯基双键或其他几何不对称中心时,除非另有说明,所述化合物包括E和Z几何异构体两者。同样,还包括所有互变异构体形式。
“立体异构体”指由相同的原子以相同的化学键键合构成但具有不同三维结构的化合物,它们不可互换。本发明涵盖各种立体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并包括“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指其分子互为不可重叠的镜像的两种立体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是指分子具有两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并且分子间为非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指质子从分子的一个原子从原位置移动到同一分子的另一个位置上。本发明包括任何所述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
另外,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包括结构不同仅在于存在一种或多种同位素富集原子的化合物。例如,具有本发明的结构,除了用“氘”或“氚”代替氢,或者用18F-氟标记(18F同位素)代替氟,或者用11C-,13C-,或者14C-富集的碳(11C-,13C-,或者14C-碳标记;11C-,13C-,或者14C-同位素)代替碳原子的化合物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这样的化合物可用作例如生物学测定中的分析工具或探针,或者可以用作疾病的体内诊断成像示踪剂,或者作为药效学、药动学或受体研究的示踪剂。
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方法:通过将治疗有效量的如以上所定义的通式(I)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其它抗癌药组合给予(同时或先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经由调节PI3K/mTOR信号通路来治疗增生性疾病(诸如癌症)。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增生性疾病为癌症。
具体地,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最具体为依赖于PI3K/mTOR信号活化的那些癌症。通常,可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治疗以下癌症:
1.头颈部癌症,包括甲状腺癌、鼻咽癌、脑膜癌、听神经瘤、垂体瘤、口腔癌、颅咽管瘤、丘脑和脑干肿瘤、血管源性肿瘤、颅内转移瘤;
2.呼吸系统癌症,包括肺癌;
3.消化系统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
4.泌尿系统癌症,包括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
5.骨骼系统癌症,骨癌;
6.妇科癌症,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
7.血液系统癌症,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8.其他类型癌症,包括恶性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皮肤癌。
通式(I)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特征为细胞异常增殖的任意疾病过程,例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神经纤维瘤病、动脉粥样硬化、肺纤维化、关节炎、牛皮癣、肾小球肾炎、血管成形术或脉管手术之后出现的再狭窄、炎性肠病、移植排斥反应、内毒素性休克和真菌感染。
通式(I)化合物可调节细胞RNA和DNA合成的水平。因此,可将这些物质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包括但不限于HIV、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EB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和腺病毒)。
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癌症的化学预防。将化学预防定义为通过阻断初始的致突变事件或通过阻断已遭受损伤的恶变前细胞的进展来抑制侵袭性癌症的发展或抑制肿瘤复发。
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
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与已知的抗癌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抗癌药”中提到的那些)或抗癌治疗(诸如放射治疗)组合使用(一起给予或先后给予)。
某些通式(I)化合物通常可按照以下路线1来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和溶剂化物(例如水合物、乙醇合物)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溶剂化物的制备方法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游离形式或水合物形式。
在下文所述的方法中,中间体化合物的官能团可能需要被适宜的保护基保护。这样的官能团包括羟基、氨基、巯基和羧酸。用于羟基的适合的保护基包括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二芳基烷基甲硅烷基(例如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四氢吡喃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等。用于氨基的适宜保护基包括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乙酰基、苯甲酰基、三氟乙酰基、对甲氧基苄基等。用于羧酸的适宜保护基包括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酯。用于杂芳基比如例如吲哚或吲唑环的NH官能团的适宜保护基包括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乙酰基、苯甲酰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甲基、对甲氧基苄基等。
保护基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Greene,T.W.,Protective Groups inOrganic Synthesis,1999年,第3版,Wiley)和本文所述的标准技术添加或去除。所述保护基也可以是聚合物树脂如Wang树脂、Rink树脂或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
同时,尽管本发明化合物的这些受保护衍生物本身可能不具有药理学活性,但它们可以被给药至哺乳动物,然后在体内代谢以形成具有药理学活性的本发明化合物。这样的衍生物因此被描述为“前药”。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前药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通式(I)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路线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131
将结构式A的化合物与氯乙基异氰酸酯反应得结构式B的化合物,结构式B的化合物分子环化后得到结构式C的化合物,结构式C的化合物的氮原子烷基化得到结构式D的化合物,结构式D的化合物与羟胺反应得到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R1~R6如前所述,R′为甲基或乙基。
其中,下述是常用的缩写: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DMSO:二甲基亚砜;
CDCl3:氘代氯仿;
1HNMR:核磁共振氢谱;
MS:质谱
ESI-MS:电喷雾电离质谱;
s:单峰;
d:双峰;
t:三重峰;
dd:双重双峰;
br:宽峰;
m:多重峰;
℃:摄氏度;
mol:摩尔;
TLC:薄层色谱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适当的原料、采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上文反应路线中没有具体公开的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
通过用适宜的无机或有机碱或酸处理,可以将按照上文制备以游离碱或酸形式存在的所有本发明化合物转化成它们的药学可接受的盐。上文制备的化合物的盐可以通过标准技术转化成它们的游离碱或酸形式。
本发明的化合物包括其所有晶型、无定型形式、脱水物、水合物、溶剂合物和盐。此外,所有包含酯基团和酰胺基团的本发明的化合物都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己知的方法或者通过本文描述的方法转化成相应的酸。同样,包含羧酸基团的本发明化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己知的方法转化为相应的酯和酰胺。也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己知的方法(例如氢化、烷基化、与酰氯反应等)进行分子上的其他取代和替换。
要制备本发明的环糊精包合物,可以将上文发明概述中定义的通式(I)的化合物溶于药理学可接受的溶剂例如(但不限于)醇(优选乙醇)、酮(例如丙酮)或醚(例如乙醚)中,并在20℃至80℃与α-环糊精、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优选β-环糊精的水溶液混合;或者可以将上文发明概述中定义的通式(I)的化合物的酸以其盐(例如钠或钾盐)的水溶液形式与环糊精共混,然后与等当量酸(例如HCl或H2SO4)的溶液共混,以提供相应的环糊精包合物。
此时或者在冷却后,相应的环糊精包合物晶体能够结晶析出。或者当通式(I)化合物为油状和结晶时,通过在室温下长时间的搅拌(例如1小时至14天),加入环糊精的水溶液处理,也可以转化为相应的环糊精包合物。然后通过过滤和干燥,可以将包合物分离为固体或晶体。
用于本发明的环糊精可商购(例如从Aldrich ChemicalCo.),或者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参见例如Croft,A.P.等人,"Synthesis of Chemically ModifiedCyclodextrins″,Tetrahedron 1983,39,9,1417-1474。适宜的环糊精包括与上文所列式(I)的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各种类型。
通过选择适量的环糊精和水,可以按照化学计量组成获得可重复的有效物质含量的包合物。包合物可以为干燥吸水形式或者含水、但较不吸水的形式使用。环糊精与通式(I)的化合物的典型摩尔比为2:1(环糊精:化合物)。
包含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适于口服的形式,例如为片剂、胶囊剂、水性混悬剂、油性混悬剂、可分散的粉剂或颗粒剂、糖浆剂等。可口服使用的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已知的用于制备药物组合物的任意方法来制备,并且这些组合物可包含一或多种选自甜味剂、调味剂、着色剂和防腐剂的物质,以便提供药学上美观和适口的制剂。
片剂包含活性成分,及混有适于制备片剂的无毒可药用赋形剂或载体。这些赋形剂或载体可为惰性稀释剂,诸如碳酸钙、碳酸钠、乳糖、磷酸钙或磷酸钠;造粒剂和崩解剂,例如维晶纤维素、羧甲纤维素钠、玉米淀粉或藻酸;粘合剂,例如淀粉、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或阿拉伯胶;和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硬脂酸或滑石粉。片剂可以是未包衣的,或可通过已知的技术来包衣,从而遮蔽令人不悦的药物味道,或在胃肠道中延迟崩解和吸收,由此在较长的时段内提供持续的作用。例如,可使用水溶性的味道遮蔽物质(诸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纤维素)或时间延迟物质(诸如乙基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
胶囊剂包含硬明胶胶囊剂、软明胶胶囊剂。硬明胶胶囊剂由活性成分与惰性固体稀释剂例如碳酸钙、磷酸钙或高岭土混合;软明胶胶囊剂由活性成分与水溶性载体(诸如聚乙二醇)或油介质(例如花生油、液体石蜡或橄榄油)混合。
水性混悬剂包含活性物质和适于制备水性混悬剂的赋形剂。这些赋形剂为助悬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阿拉伯胶;分散剂或润湿剂,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磷脂(例如卵磷脂)或氧化烯与脂肪酸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氧化乙烯与长链脂肪醇的缩合产物(例如十七氧乙烯鲸蜡醇(heptadecaethylene-oxycetanol))或氧化乙烯与从脂肪酸和己糖醇衍生的偏酯的缩合产物(诸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单油酸酯)或氧化乙烯与从脂肪酸和己糖醇醉混合物衍生的偏酯的缩合产物(例如聚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水性混悬剂也可包含一种或多种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正丙酯)、一或多种着色剂、一或多种调味剂和一或多种甜味剂(诸如蔗糖、糖精或阿司帕坦)。
油性混悬剂可通过将活性成分混悬在植物油(例如花生油、橄榄油、麻油或椰油)或矿物油(诸如液体石蜡)中来配制。油性混悬剂可包含增稠剂,例如蜂蜡、硬石蜡或鲸蜡醇。可添加甜味剂(诸如以上所列出的那些)和调味剂,从而提供适口的口服制剂。这些组合物可通过添加抗氧化剂(诸如丁羟茴醚或α-生育酚)来防腐。
可分散的粉剂和颗粒剂包含活性成分,及混有分散剂或润湿剂、助悬剂和一或多种防腐剂。合适的分散剂或润湿剂和助悬剂的实例为以上所已提及的那些。也可包含其它赋形剂,例如甜味剂、调味剂和着色剂。这些组合物可通过添加抗氧化剂(诸如抗坏血酸)来防腐。可分散的粉剂和颗粒剂可通过添加水来制备水性混悬剂。
糖浆剂可用甜味剂(例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或蔗糖)来配制。这些制剂也可包含缓和剂、防腐剂、调味剂、着色剂和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是水包油型乳剂的形式。油相可以是植物油(例如橄榄油或花生油)或矿物油(例如液体石蜡)或它们的混合物。合适的乳化剂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磷脂(例如大豆卵磷脂)、从脂肪酸和己糖醇混合物衍生的酯或偏酯(例如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和所述偏酯与氧化乙烯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乳剂也可包含甜味剂、调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药物组合物可以是无菌可注射水溶液的形式。可使用的可接受载体和溶剂有水、林格溶液(Ringer′s solution)、等渗的氯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无菌可注射制剂也可以是无菌可注射水包油型微乳,其中将活性成分溶解在油相中。例如,首先将活性成分溶解在大豆油和卵磷脂的混合物中。然后,将所得到的油溶液导入到水和甘油的混合物中并且处理,从而形成微乳。
可注射溶液或微乳可通过局部推注来导入到患者的血流中,或以某种方式给予所述溶液或微乳,从而维持恒定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循环浓度。为了维持这种恒定的浓度,可使用输液泵等连续静脉内给药装置。
药物组合物可以是用于肌内或皮下给药的无菌可注射水性或油性混悬液的形式。这种混悬液可按照已知的技术使用以上所已提及的那些合适的分散剂或润湿剂和助悬剂来配置。无菌可注射制剂也可以是无毒可药用稀释剂或溶剂的无菌可注射溶液或混悬液,例如1,3-丁二醇的溶液。另外,无菌非挥发油可方便地用作溶剂或混悬介质。为了这个目的,任意温和的非挥发油都可使用,包括合成的单甘油酯或二甘油酯。另外,脂肪酸(诸如油酸)可在制备注射剂中使用。
通式(I)化合物也可按用于直肠给药的栓剂的形式来给予。这些组合物可通过混合药物与合适的无刺激性赋形剂来制备,所述赋形剂在常温为固体但在直肠温度为液体,因此在直肠中融化,从而释放药物。这些物质包括可可脂、甘油明胶、氢化植物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混合物和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酯。
就局部使用而言,可制备和使用包含通式(I)化合物的乳膏剂、软膏剂、胶冻剂、溶液剂或混悬剂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通过局部使用合适的鼻内载体和给药装置以鼻内形式来给予,或使用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众所周知的经皮皮肤贴剂的形式通过经皮途径来给予。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按使用诸如以下那样的基质的栓剂的形式来给予:可可脂、甘油明胶、氢化植物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混合物和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醋。
当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给予到人类受试对象体内时,每日剂量一般由开具处方的医生确定,并且所述剂量通常随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和反应及患者的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变化。通常,对于70kg的患者有效日剂量约为0.01mg/kg至100mg/kg,优选为0.01mg/kg至50mg/kg,更优选为1mg/kg至25mg/kg。
如果配制成固定剂量,那么这些组合产品使用在以上所描述的剂量范围内的本发明化合物和在其批准的剂量范围内的其它药用活性剂治疗。当组合制剂不合适时,通式(I)化合物也可与已知的抗癌药或细胞毒性药先后给予。本发明不受给药顺序的限制;通式(I)化合物可在给予已知的抗癌药(多种抗癌药)或细胞毒性药(多种细胞毒性药)之前或之后来给予。
本发明的化合物HDAC相关的疾病或PI3K/mTOR相关的病症的抑制剂。术语“HDAC相关的疾病”和“HDAC相关的病症”表示已知HDAC具有作用的任何疾病状态或其他有害病症。术语“HDAC相关的疾病”和“HDAC相关的病症”还表示通过用HDAC抑制剂治疗得到缓解的那些疾病或病症。这些疾病和病症包括但不限于癌症和其他增殖性疾患。
因此,所述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例如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中的下列疾病或疾患:胃癌、肺癌、食道癌、胰腺癌、肾癌、结肠癌、甲状腺癌、脑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发生;血栓形成和肺纤维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还可用于HDAC相关的生物学或药理学现象的研究、以及对于新的HDAC抑制剂的比较评价。
本文所涉及的化合物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路线1所给出的结构类型,熟知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可通过适当的起始原料,应用类似的方法获得没有具体列举的化合物。
实施例
下列提供的具体合成制备例(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和生物学实施例(用于证明本发明化合物用途的检测)是为了帮助实践本发明,它们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合成制备例1:N-羟基-4-(3-异丁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181
冰浴下,往对氨基苯甲酸乙酯(5g,30.3mmol)的甲苯(50mL)溶液中滴加氯乙基异氰酸酯(3.5g,33.3mmol),搅拌30分钟后逐渐升温至40℃搅拌3小时。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收集滤渣,干燥得4-(3-(2-氯乙基)脲)苯甲酸乙酯(5.6g,62%)。LC-MS(ESI+):271[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182
将4-(3-(2-氯乙基)脲)苯甲酸乙酯(2.0g,7.39mmol)溶于DMF(15mL)中,加入碳酸钾(0.51g,3.69mmol),室温搅拌过夜。反应液倾入水中,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滤渣用水洗涤,干燥得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3g,76%)。LC-MS(ESI+)(m/z):235[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183
氮气保护,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2.14mmol)溶解于DMF(15mL)中,冰水降温,加入NaH(55%,186mg,4.27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加入溴代异丁烷(585mg,4.27mmol),逐渐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小心加水淬灭,充分搅拌,减压过滤,干燥得4-(3-异丁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70mg,60%)。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191
盐酸羟胺(2.34g,33.6mmol)溶解于甲醇(12mL),冷却至0℃,滴加氢氧化钾(2.8g,100mmol)的甲醇(8mL)溶液,加毕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羟胺的甲醇溶液。将新制备的羟胺-甲醇溶液(5mL)置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异丁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00mg,0.689mmol)的二氯甲烷(1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反应以4N盐酸中和至pH6,浓缩,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目标产物N-羟基-4-(3-异丁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170mg,89%)1HNMR(300MHz,DMSO-d6)7.57-7.73(m,4H),3.80(m,2H),3.41-3.46(m,2H),2.94-2.97(m,2H),1.81-1.86(m,1H),0.82-0.89(d,2H)。
合成制备例2:N-羟基-4-(3-(3-吗啉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192
氮气保护,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2.14mmol)溶解于DMF(15mL),冰水降温,加入NaH(55%,186mg,4.27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往上述溶液中加入氯丙基吗啉(700mg,4.27mmol),逐渐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加水淬灭,充分搅拌,稀盐酸调节pH至6,浓缩,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得白色固体:4-(3-(3-吗啉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630mg,81%)。
步骤2:
将盐酸羟胺(2.34g,33.6mmol)的甲醇(12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2.8g,100mmol)的甲醇(8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游离羟胺的甲醇溶液。将新制备的羟胺-甲醇溶液(5mL)置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4-(3-(3-吗啉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60mg,0.443mmol)的二氯甲烷(1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搅拌3小时。用4N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浓缩,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N-羟基-4-(3-(3-吗啉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64mg,41%)。1HNMR(300MHz,DMSO-d6)δ11.11(br,1H),8.91(br,1H),7.60-7.73(m,4H),3.78-3.84(m,4H),3.49-3.52(m,2H),3.25-3.28(m,2H),2.99-3.14(m,6H),1.93-1.977(m,2H),1.17-1.21(m,2H)。
合成制备例3:N-羟基-4-(3-(3-(吡咯烷-1-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氮气保护,冰浴下,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2.14mmol)的DMF(15mL)溶液中加入NaH(55%,325mg,7.45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往上述溶液中加入N-(3-氯丙基)-四氢吡咯烷盐酸盐(785mg,4.27mmol),逐渐升至室温搅拌1小时。加水淬灭,充分搅拌,减压过滤,干燥得4-(3-(3-(吡咯烷-1-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00mg,4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02
将盐酸羟胺(2.34g,33.6mmol)的甲醇(12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2.8g,100mmol)的甲醇(8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游离羟胺的甲醇溶液。将新制备的羟胺-甲醇溶液(5mL)置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3-(吡咯烷-1-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40mg,0.695mmol)的二氯甲烷(1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1小时,LCMS显示化合物2大部分已消失,用4N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8,浓缩,硅胶柱层析得N-羟基-4-(3-(3-(吡咯烷-1-基)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60mg,26%)。1HNMR(300MHz,DMSO-d6)7.60-7.73(m,4H),3.72-3.82(m,2H),3.43-3.49(m,2H),2.97-3.01(m,4H),1.81-1.98(m,6H),1.13-1.21(m,4H)。
合成制备例4:N-羟基4-(2-氧-3-苯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11
将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50mg,1.5mmol)和溴苯(267mg,1.7mmol)加入到1,4二氧六环(5mL)中,再加入Pd2(dba)3(69mg,0.07mmol)、xantphos(87mg,0.02mmol)和Cs2CO3(680mg,2.1mmol),氮气置换数次,此混合物在100℃下搅拌过夜,冷却,拌样,用柱层析法纯化(PE:EA=1:1)得4-(2-氧-3-苯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10mg,24%)。MS:[M+1]=31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12
将4-(2-氧-3-苯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10mg,0.35mmol)在0℃下加入到羟胺(3.5mmol)的甲醇溶液(10mL)中(仿照前述方法制备),缓慢升温至室温并搅拌3小时。过滤,滤饼用水和甲醇洗涤几次,干燥,得目标产物N-羟基4-(2-氧-3-苯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21mg,20%)。MS:[M+1]=298。
合成制备例5:N-羟基4-(2-氧3-(吡啶-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13
将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50mg,1.5mmol)和3-溴吡啶(267mg,1.7mmol)加入到1,4二氧六环(5mL)中,再加入Pd2(dba)3(69mg,0.07mmol)、xantphos(87mg,0.02mmol)和Cs2CO3(680mg,2.1mmol),氮气置换数次,此混合物在100℃下搅拌过夜,冷却,拌样,用柱层析法纯化(PE:EA=1:1)得4-(2-氧-3-(吡啶-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50mg,54%)。MS:[M+1]=312。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14
将4-(2-氧-3-(吡啶-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00mg,0.64mmol)在0℃下加入到羟胺(6.4mmol)的甲醇溶液(10mL)中(仿照前述方法制备),缓慢升温至室温并搅拌3小时。过滤,滤饼用水和甲醇洗涤几次,干燥,得目标产物N-羟基4-(2-氧3-(吡啶-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41mg,21%)。MS:[M+1]=299;1HNMR(300MHz,CDCl3)δ11.18(s,1H),9.47(s,1H),8.97(s,1H),8.28(s,1H),7.99-7.93(m,2H),7.82-7.79(m,4H),7.75-7.72(m,2H),4.12-4.11(m,4H)。
合成制备例6:N-羟基-4-(2-氧-3-(喹啉-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21
将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50mg,1.5mmol)和3-溴喹啉(363mg,1.7mmol)加入到1,4二氧六环(5mL)中,再加入Pd2(dba)3(69mg,0.07mmol)、xantphos(87mg,0.02mmol)和Cs2CO3(680mg,2.1mmol),氮气置换数次,此混合物在100℃下搅拌过夜。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柱层析法纯化(PE:EA=1:1)得4-(2-氧-3-(喹啉-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50mg,46%)。MS:[M+1]=362。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22
将4-(2-氧-3-(喹啉-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50mg,0.42mmol)在0℃下加入到NH2OH的甲醇溶液(4.2mmol,10mL)中,缓慢升温至室温并搅拌3小时。过滤,滤饼用水和甲醇洗涤几次,干燥,得N-羟基-4-(2-氧-3-(喹啉-3-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98mg,68%)。MS:[M+1]=349;1HNMR(300MHz,CDCl3)δ11.18(s,1H),9.47(s,1H),8.97(s,1H),8.28(s,1H),7.99-7.93(m,2H),7.82-7.79(m,4H),7.75-7.72(m,2H),4.12-4.11(m,4H)。
合成制备例7:N-羟基-4-(2-氧-3-苄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冰浴下,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2.14mmol)的DMF(15mL)溶液中加入NaH(171mg,4.27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往上述溶液中加入溴苄(0.73g,4.27mmol),室温搅拌2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醋酸(0.5mL)淬灭,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柱层析纯化得4-(2-氧-3-苄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400mg,58%)。LC-MS(ESI+)(m/z):325[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31
氮气保护,0℃下,4-(2-氧-3-苄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50mg,0.46mmol)溶解于甲醇(3mL)中,缓慢滴加至羟胺的甲醇溶液(9.2mmol,15mL)中,逐渐升至室温,搅拌3小时。用醋酸中和反应液至pH6,直接蒸干,残余物柱层析纯化(DCM:MEOH=50:1)得N-羟基-4-(2-氧-3-苄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50mg,32%)。LC-MS(ESI+)(m/z):312[M+1]+1HNMR(300MHz,DMSO)δ11.07(s,1H),7.74(d,J=8.7Hz,2H),7.65(d,J=8.1Hz,2H),7.40–7.28(m,5H),4.39(s,2H),3.85-3.80(m,2H),3.45-3.41(m,2H)。
以4-氟溴化苄、4-甲氧基氯化苄、4-三氟甲基溴化苄代替合成制备例7中的溴化苄,可分别得到下表化合物: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41
合成制备例11:N-羟基4-(2-氧-3-(吡啶-3-基甲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42
烟酸乙酯(2.0g,13.23mmol)溶于EtOH(80mL)中,加入NaBH4(1.5g,39.69mmol),加热回流搅拌3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40mL),将反应液浓缩干,残余物中加入二氯甲烷(50mL)搅拌,过滤,滤液浓缩干得吡啶-3-甲醇粗品(1.41g,84%)。LC-MS(ESI+):110[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43
将吡啶-3-甲醇(1.18g,10.8mmol)溶于DCM(60mL),加入氯化亚砜(5.58g,47.0mmol),室温下反应4小时。将反应液浓缩干,残余物中加入DCM(60mL),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pH=7左右,再用水洗,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残余物3-氯甲基吡啶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19g,87%)。LC-MS(ESI+):128[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44
将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09g,4.66mmol)溶于DMF(20mL),冷却至0℃,加入NaH(373mg,9.33mmol),搅拌15分钟,再加入上步所得3-氯甲基吡啶粗品(1.19g),升至室温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浓缩干,残余物用1N盐酸调pH至7左右,加入DCM(30mL)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残余物柱层析(PE:EA=1:2)得4-(2-氧-3-(吡啶-3-基甲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37mg,36%)。LC-MS(ESI+):326[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51
新制备的羟胺甲醇溶液(12.3mmol,15mL)放置于50mL的反应瓶中,加入4-(2-氧-3-(吡啶-3-基甲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00mg,0.615mmol),在25-30℃间反应3小时。加入4N盐酸中和至pH=7左右,浓缩反应液,残余物柱层析(DCM:MeOH=10:1)得N-羟基4-(2-氧-3-(吡啶-3-基甲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89mg,46%)。LC-MS(ESI+):313[M+1]+1HNMR(300MHz,DMSO-d6)δ11.08(br,1H),8.90(br,1H),8.48-8.54(m,2H),7.62-7.74(m,5H),7.36-7.43(m,1H),4.43(s,2H),3.84(t,2H,J=8.4Hz),3.39(t,2H,J=8.0Hz)。
合成制备例12:N-羟基4-(2-氧-3-(吡啶-4-基甲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52
仿照合成制备例11的方法,以吡啶-4-甲酸乙酯代替其中的烟酸乙酯,可制备得到N-羟基4-(2-氧-3-(吡啶-4-基甲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LC-MS(ESI+):313[M+1]+1HNMR(300MHz,DMSO-d6)δ11.10(br,1H),8.91(br,1H),8.53(d,2H,J=4.8Hz),7.60-7.81(m,4H),7.32(d,2H,J=4.5Hz),4.44(s,2H),3.87(t,2H,J=8.0Hz),3.44(t,2H,J=4.7Hz)。
合成制备例13:N-羟基-4-(3-(3-(二甲胺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53
冰浴下,将氢化锂铝(2.3g,60.6mmol)加入THF(100mL)中,3-二甲胺基苯甲酸(5.0g,30.3mmol)的THF(10mL)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混悬液中,逐渐升至室温,搅拌1小时,LCMS显示原料消失,主要为产物。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乙酯直至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加入水1mL,甲醇稀释后,硅藻土过滤,得3-二甲胺基苯甲醇(3.5g,78%)。LC-MS(ESI+)(m/z):152[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61
冰浴下,往3-二甲胺基苯甲醇(0.5g,3.3mmol)的甲苯(10mL)溶液中滴加氯化亚砜(788mg,6.6mmol)中,室温下搅拌1小时,LCMS显示原料消失,主要为产物。将反应液减压蒸干,得到3-二甲胺基苄氯(粗产品0.70g),为白色粉末,直接用于下一步。LC-MS(ESI+)(m/z):170[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62
冰浴下,往钠氢(330mg,8.25mmol)的DMF(20mL)溶液中加入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772mg,3.3mmol),搅拌15分钟后,往溶液中加入3-二甲胺基苄氯(步骤2所得0.7g粗产品,3.3mmol),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下搅拌30分钟。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0.5mL),把反应液倒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柱层析(PE:EA=3:1)得4-(3-(3-(二甲胺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65g,54%)。LC-MS(ESI+)(m/z):368[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63
在0℃下,把4-(3-(3-(二甲胺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50mg,0.67mmol)加入到羟胺的甲醇溶液(13.4mmol,5mL)中,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稀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浓缩,用柱层析法纯化(DCM:MeOH=20:1)得N-羟基-4-(3-(3-(二甲胺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150mg,63%)。LC-MS(ESI+)(m/z):355[M+1]+1HNMR(300MHz,DMSO-d6)δ11.08(s,1H),8.91(s,1H),7.74-7.62(m,4H),7.16-7.12(m,1H),6.71-6.10(m,3H),4.31(s,2H),3.84-3.79(m,2H),3.37-3.31(m,2H),2.86(s,6H)。
合成制备例14:N-羟基-4-(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71
冰浴下,往4-氯甲基苯甲酸(3.0g,17.58mmol)的THF(30mL)溶液中加入二甲胺水溶液(33%,12g,87.92mmol),逐渐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反应液直接减压蒸干后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中。得粗产品4-(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3.5g,99%)。LC-MS(ESI+)(m/z):180[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72
冰浴下,往4-(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步骤1所得,投3.0g,计16.76mmol)的甲醇(30mL)溶液中加入氯化亚砜(3.99g,33.52mmol),逐渐升温至70℃,并搅拌过夜,LCMS显示3消失,主要为产物。把反应液蒸干后,用乙酸乙酯溶解,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溶剂后柱层析纯化(PE:EA=10:1)得4-(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甲酯(3.1g,94%)。LC-MS(ESI+)(m/z):194[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73
冰浴下,将氢化锂铝(0.37g,9.66mmol)悬浮于THF(20mL)中,4-(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甲酯(1.0g,4.83mmol)的THF(10mL)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逐渐升至室温,搅拌1小时。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乙酯直至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加入水(1mL),甲醇稀释后,硅藻土过滤,得4-(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醇(0.9g,93%)。LC-MS(ESI+)(m/z):166[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74
冰浴下,往4-(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醇(1.0g,6.06mmol)的甲苯(20mL)溶液中滴加氯化亚砜(3.6g,30.30mmol)中,逐渐升温至50℃,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减压蒸干,得4-(二甲胺基)甲基苄氯盐酸盐(0.65g,99%)。LC-MS(ESI+)(m/z):184[M+1]+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81
冰浴下,往钠氢(0.17g,3.42mmol)的DMF(20mL)溶液中加入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40g,2.05mmol),搅拌15分钟后,往溶液中加入4-(二甲胺基)甲基苄氯盐酸盐(0.54g,2.46mmol),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下搅拌30分钟。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0.5mL),把反应液倒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蒸干后柱层析(PE:EA=3:1)得4-(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20g,26%)。LC-MS(ESI+)(m/z):382[M+1]+。
步骤6: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82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静置10分钟后,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00mg,0.52mmol)的甲醇(5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直接减压蒸干,柱层析纯化(DCM:MeOH=20:1)得目标产物N-羟基-4-(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25mg,15%)。LC-MS(ESI+)(m/z):369[M+1]+1HNMR(300MHz,DMSO)δ11.16(s,1H),8.98(s,1H),7.74(d,J=8.1Hz,2H),7.65(d,J=11.7Hz,2H),7.26–7.23(m,4H),4.37(s,2H),3.85–3.79(m,2H),3.42-3.41(m,2H),2.16(s,6H)。
合成制备例15:N-羟基-3-(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冰浴下,往3-氯甲基苯甲酸(10.0g,58.6mmol)的THF(30mL)溶液中加入33%二甲胺水溶液(40g,290mmol),逐渐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把反应液直接蒸干后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中。得3-(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粗产品10.5g,99%)。LC-MS(ESI+)(m/z):180[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91
冰浴下,往3-(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步骤1所得10.5g,58.6mmol)的甲醇(100mL)溶液中加入氯化亚砜(13.9g,117mmol),逐渐升温至70℃,并搅拌过夜。把反应液蒸干后,用乙酸乙酯溶解,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后柱层析纯化(PE:EA=10:1)得3-(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甲酯(11g,97%)。LC-MS(ESI+)(m/z):194[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92
冰浴下,将氢化锂铝(1.18g,31.09mmol)悬浮于THF(50mL)中,3-(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酸甲酯(3.0g,15.54mmol)的THF(50mL)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逐渐升至室温,搅拌1小时。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乙酯直至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加入水(1mL),甲醇稀释后,硅藻土过滤,得3-(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醇(1.7g,64%)。LC-MS(ESI+)(m/z):166[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93
冰浴下,往3-(二甲胺基)甲基苯甲醇(1.2g,7.27mmol)的甲苯(50mL)溶液中滴加氯化亚砜(4.3g,36.36mmol)中,逐渐升温至50℃,搅拌1小时,LCMS显示6消失,主要为产物。将反应液减压蒸干,得3-(二甲胺基)甲基苄氯盐酸盐(1.2g,75%)。LC-MS(ESI+)(m/z):184[M+1]+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294
冰浴下,往钠氢(0.15g,3.84mmol)的DMF(20mL)溶液中加入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30g,1.28mmol),搅拌15分钟后,往溶液中加入3-(二甲胺基)甲基苄氯盐酸盐(0.42g,1.92mmol),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下搅拌30分钟。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0.5mL),把反应液倒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蒸干后柱层析(PE:EA=3:1)得3-(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90mg,59%)。LC-MS(ESI+)(m/z):382[M+1]+。
步骤6: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01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静置10分钟后,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3-(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90mg,0.76mmol)的甲醇(5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直接蒸干,柱层析纯化(DCM:MeOH=15:1)得N-羟基-3-(3-(4-((二甲胺基)甲基)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30mg,15%)。LC-MS(ESI+)(m/z):369[M+1]+1HNMRHLS249-17-1(300MHz,DMSO-d6)δ11.10(s,1H),8.91(s,1H),7.75(d,J=8.4Hz,2H),7.66(d,J=8.4Hz,2H),7.48–7.35(m,4H),4.42(s,2H),4.18(s,1H),3.88–3.83(m,2H),3.43-3.37(m,2H),2.72(s,6H)。
合成制备例16:N-羟基-4-(3-(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02
氮气保护,冰浴下,往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00mg,1.28mmol)的DMF(9mL)溶液中加入NaH(55%,111mg,2.56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往上述溶液中加入2-溴甲基萘(530mg,2.56mmol),室温搅拌4小时。往反应液中加入醋酸(0.3mL),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4-(3-(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白色固体402mg,84%)。
步骤2: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游离羟胺的甲醇溶液。
将新制备的羟胺-甲醇溶液(5mL)置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00mg,0.80mmol)的二氯甲烷(1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用4N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6,浓缩,硅胶柱层析二次纯化得到N-羟基-4-(3-(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223mg,77%)。LC-MS(ESI+)(m/z):362[M+1]+1HNMR(300MHz,DMSO-d6)δ11.12(br,1H),8.92(br,1H),7.88-7.91(m,3H),7.81(s,1H),7.65-7.76(m,4H),7.42-7.50(m,4H),4.56(s,2H),3.81-3.87(m,2H),3.42-3.48(m,2H)。
合成制备例17:N-羟基-4-(3-(萘-1-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12
以1-溴甲基萘代替合成制备例16中的2-溴甲基萘,采用类似的方法可制备得到N-羟基-4-(3-(萘-1-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LC-MS(ESI+)(m/z):362[M+1]+1HNMR(300MHz,DMSO-d6)δ11.12(br,1H),8.19(d,1H),7.89-7.96(m,2H),7.70-7.78(m,4H),7.50-7.55(m,4H),4.84(s,2H),3.76-3.81(m,2H),3.21-3.25(m,2H)。
合成制备例18:N-羟基-4-(3-(喹啉-5-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13
冰浴下,将氢化锂铝(0.91g,24.06mmol)悬浮于THF(40mL)中,喹啉-6-甲酸甲酯(1.5g,8.02mmol)的THF(10mL)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悬浊液中,逐渐升至室温,搅拌1小时。往反应液中缓慢滴加乙酸乙酯直至无大量的气泡产生,再往其中加入水(1mL),甲醇稀释后,硅藻土过滤,滤液蒸干后柱层析得6-羟甲基喹啉(0.65g,51%)。LC-MS(ESI+)(m/z):160[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21
6-羟甲基喹啉(0.6g,3.75mmol)溶解于甲苯(10mL)中,冰浴冷却下滴加氯化亚砜(5mL),逐渐升温至70oC,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减压蒸干,用甲苯带两次,得6-氯甲基喹啉(0.65g,98%)。LC-MS(ESI+)(m/z):178[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22
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86g,3.67mmol)溶解于无水DMF(2mL),滴加至钠氢(0.91g,24.06mmol)的DMF(20mL)悬浊液中,搅拌15分钟后,加入6-氯甲基喹啉(0.65g,3.67mmol),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下搅拌30分钟。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0.5mL),把反应液倒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蒸干后柱层析得4-(3-(喹啉-5-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0g,75%)。LC-MS(ESI+)(m/z):376[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23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喹啉-5-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1.33mmol)的甲醇(3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1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6,直接蒸干,柱层析纯化(DCM:MEOH=50:1)得目标产物(200mg,42%)。LC-MS(ESI+)(m/z):363[M+1]+1HNMR(300MHz,DMSO)δ11.10(s,1H),8.94(br,1H),8.88(d,J=3.9Hz,1H),8.37(d,J=8.4Hz,1H),8.02(d,J=9.1Hz,1H),7.93(s,1H),7.88–7.68(m,4H),7.53(q,J1=8.4Hz,J2=3.9Hz,1H),4.59(s,2H),3.88-3.83(m,2H),3.45-3.40(m,2H)。
合成制备例19:N-羟基-4-(3-(喹啉-4-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31
仿照合成制备例18的方法,以喹啉-4-甲酸甲酯代替其中的喹啉-6-甲酸甲酯,即可制得N-羟基-4-(3-(喹啉-4-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LC-MS(ESI+)(m/z):363[M+1]+1HNMR(300MHz,DMSO)δ11.10(s,1H),8.94(br,1H),8.47(d,J=8.9Hz,1H),8.04-7.93(m,2H),7.83-7.65(m,4H),7.52-7.37(m,3H),4.63(s,2H),3.88-3.83(m,2H),3.47-3.40(m,2H)。
合成制备例20:N-羟基-4-(3-((1-甲基-1H-吲哚-6-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32
NaH(60%,9.6g,0.24mol)混悬于无水DMF(100mL)中,冰水降温,缓慢滴加吲哚-6-甲酸(16.1g,0.1mol)的DMF(100mL)溶液,加毕室温搅拌4小时。小心加2N稀盐酸淬灭反应,将pH调至中性,将反应液倾入水中,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合并后浓缩得吲哚-1-甲基-6-甲酸甲酯(18.1g,96%粗收率。)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33
步骤1中所得吲哚-1-甲基-6-甲酸甲酯(18.1g)溶解于无水THF(200mL),缓慢滴加至LiAlH4(3.8g,0.1mol)的THF悬浊液(100mL)中,加毕50℃搅拌1小时,小心加10%氢氧化钠(5mL)淬灭。过滤,滤渣以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与滤液合并,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得(1-甲基-1H-吲哚-6-基)甲醇(12.4g,77%)。
步骤3:
(1-甲基-1H-吲哚-6-基)甲醇(1.62g,10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30mL)中,降温至-20℃,加入氯化亚砜(3mL),搅拌1小时后缓慢升至室温,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为6-氯甲基-1-甲基-1H-吲哚盐酸盐粗品(1.9g)。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41
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36g,5mmol)溶解于无水DMF(5mL),滴加至钠氢(60%,0.80g,20.0mmol)的DMF(10mL)悬浊液中,搅拌15分钟后,加入步骤3中所得6-氯甲基-1-甲基-1H-吲哚盐酸盐粗品(1.9g),室温搅拌2小时。反应液倾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浓缩后柱层析纯化,得4-(3-((1-甲基-1H-吲哚-6-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64g,34%)。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42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1-甲基-1H-吲哚-6-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1.32mmol)的甲醇(3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1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6,直接蒸干,柱层析纯化(DCM:MEOH=50:1)得N-羟基-4-(3-((1-甲基-1H-吲哚-6-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110mg,23%)。LC-MS(ESI+)(m/z):365[M+1]+;1HNMR(300MHz,DMSO)δ11.08(br,1H),8.92(s,1H),7.62-7.52(m,5H),7.37(m,1H),7.21-7.10(m,2H),7.10-6.99(m,1H),4.41(s,2H),3.65(s,3H),3.51-3.40(m,4H)。
合成制备例21:N-羟基-4-(3-((1-甲基-1H-吲哚-3-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43
仿照合成制备例20的制备方法,采用吲哚-3-甲酸为原料代替其中的吲哚-6-甲酸,即可制备得到N-羟基-4-(3-((1-甲基-1H-吲哚-3-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LC-MS(ESI+)(m/z):365[M+1]+;1HNMR(300MHz,DMSO)δ11.08(br,1H),8.92(s,1H),7.59-7.37(m,5H),7.21-7.10(m,2H),7.10-6.99(m,1H),6.71(s,1H),4.43(s,2H),3.61(s,3H),3.51-3.41(m,4H)。
合成制备例22:N-羟基-4-(3-((6-((二乙胺基)甲基)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51
冰浴下,往2,6-萘二甲酸(5.0g,23mmol),HATU(8.8g,23mmol),DIPEA(5.96g,46mmol)的DMF(30mL)溶液中加入二乙胺(1.7g,23mmol),逐渐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把反应液直接蒸干后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得6-(二乙胺甲酰基)-2-萘甲酸(粗产品4.5g,73%)。LC-MS(ESI+)(m/z):272[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52
冰浴下,往6-(二乙胺甲酰基)-2-萘甲酸(上步所得,取4.0g,14.74mmol)的甲醇(60mL)溶液中加入氯化亚砜(3.5g,29.49mmol),逐渐升温至70℃,并搅拌过夜。反应液减压蒸干后,用乙酸乙酯溶解,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溶剂后柱层析纯化(PE:EA=10:1)得6-(二乙胺甲酰基)-2-萘甲酸甲酯(3.2g,83%)。LC-MS(ESI+)(m/z):286[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53
冰浴下,往6-(二乙胺甲酰基)-2-萘甲酸甲酯(3.0g,10.52mmol)的THF(100mL)溶液中加入硼烷二甲硫醚复合物(2MinTHF,25mL),逐渐升至室温后搅拌1小时,再逐渐升温至50℃搅拌过夜。往反应液中缓慢滴加2M的盐酸(10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升温至70℃搅拌3小时。反应液减压蒸干后,拌样柱层析(DCM:MeOH=50:1),得(6-((二乙胺基)甲基)萘-2-基)甲醇(2.3g,90%)。LC-MS(ESI+)(m/z):244[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61
冰浴下,往(6-((二乙胺基)甲基)萘-2-基)甲醇(1.5g,6.15mmol)的甲苯(30mL)溶液中滴加氯化亚砜(3.6g,30.74mmol)中,逐渐升温至50℃,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减压蒸干,得N-((6-(氯甲基)萘-2-基)甲基)-N-乙基乙胺盐酸盐(白色粉末1.6g,87%)。LC-MS(ESI+)(m/z):262[M+1]+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62
冰浴下,往钠氢(0.33g,8.34mmol)的DMF(20mL)溶液中加入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50g,2.14mmol),搅拌15分钟后,往溶液中加入N-((6-(氯甲基)萘-2-基)甲基)-N-乙基乙胺盐酸盐(0.82g,2.78mmol),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下搅拌30分钟。往反应液中缓慢加入乙酸(0.5mL),把反应液倒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蒸干后柱层析(PE:EA=3:1)得4-(3-((6-((二乙胺基)甲基)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50mg,36%)。LC-MS(ESI+)(m/z):460[M+1]+
步骤6: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63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静置10分钟后,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6-((二乙胺基)甲基)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00mg,0.65mmol)的甲醇(5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减压蒸干,柱层析纯化(DCM:MeOH=20:1)得N-羟基-4-(3-((6-((二乙胺基)甲基)萘-2-基)甲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80mg,21%)。LC-MS(ESI+)(m/z):447[M+1]+1HNMR(300MHz,DMSO)δ11.12(s,1H),8.93(s,1H),8.13(s,1H),7.97-7.87(m,4H),7.83(d,J=7.9Hz,2H),7.76(d,J=7.9Hz,2H),7.51(d,J=7.5Hz,1H),4.57(s,2H),4.41(s,2H),3.43-3.41(m,2H),3.10–2.98(m,4H),1.31–1.18(m,6H)。
合成制备例23:N-羟基-4-(3-苯乙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71
冰浴下,往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500mg,1.92mmol)的DMF(15mL)溶液中加入NaH(110mg,2.87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往上述溶液中加入β-溴代苯乙烷(0.45g,2.87mmol),室温搅拌2小时。往反应液中加入醋酸(0.5mL),加水(50mL),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蒸干溶剂后,柱层析(PE:EA=1:1)纯化得4-(3-苯乙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50mg,21%)。LC-MS(ESI+)(m/z):365[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72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静置10分钟后,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苯乙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00mg,0.824mmol)的甲醇(5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直接蒸干,粗产品经水洗、DCM洗涤和甲醇洗涤后得N-羟基-4-(3-苯乙基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130mg,45%)。LC-MS(ESI+)(m/z):352[M+1]+1HNMR(300MHz,DMSO)δ10.66(s,1H),8.97(s,1H),7.59(d,J=8.7Hz,2H),7.50(d,J=7.6Hz,2H),7.40–7.18(m,6H),6.35(d,J=16.2Hz,1H),3.79(t,J=7.2Hz,2H),3.47–3.39(m,4H),2.82(m,2H)。
合成制备例24:4-(3-(4-(二甲胺基)苯乙基)-2-咪唑啉酮-1-基)-N-羟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73
4-二甲胺基苯乙酸(8.96g,50mmol)溶解于无水THF(100mL)中,缓慢滴加至LiAlH4(2.1g,55mmol)的THF悬浊液(100mL)中,室温搅拌2小时。冰水降温,缓慢滴加10%氢氧化钠水溶液(3mL)淬灭反应,搅拌片刻后过滤。滤渣以二氯甲烷洗涤,与滤液合并后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得4-二甲胺基苯乙醇(8.1g,98%)。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81
4-二甲胺基苯乙醇(1.62g,10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20mL)中,降温至-20℃,加入二氯亚砜(1.3g,11mmol),加毕升至0℃搅拌1小时。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为4-二甲胺基苯基-2氯苯乙烷盐酸盐(1.73g粗品)。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82
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36g,5mmol)溶解于无水DMF(5mL),滴加至钠氢(60%,0.80g,20.0mmol)的DMF(10mL)悬浊液中,搅拌15分钟后,加入步骤2中所得4-二甲胺基苯基-2氯苯乙烷盐酸盐(1.73g粗品),室温搅拌2小时。反应液倾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浓缩后柱层析纯化,得4-(3-(4-(二甲胺基)苯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0.44g,23%)。LC-MS(ESI+)(m/z):382[M+1]+
步骤4: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4-(3-(4-(二甲胺基)苯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300mg,0.79mmol)的甲醇(3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1小时。用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6,直接蒸干,柱层析纯化(DCM:MEOH=50:1)得4-(3-(4-(二甲胺基)苯乙基)-2-咪唑啉酮-1-基)-N-羟基苯甲酰胺(110mg,38%)。LC-MS(ESI+)(m/z):369[M+1]+1HNMR(300MHz,DMSO)δ11.12(s,1H),8.97(s,1H),7.74(d,J=8.1Hz,2H),7.65(d,J=11.2Hz,2H),7.26-7.23(m,4H),3.79(t,J=7.2Hz,2H),3.47-3.39(m,4H),2.82-2.76(m,2H),2.19(s,6H)。
合成制备例25:4-(3-(2-(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N-羟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91
氢化锂铝(16.28g,42.5mmol)悬浮于无水THF(500mL)中,冰浴冷却下缓慢滴加吲哚-3-乙酸(30.0g,171mmol)的无水THF(10mL)溶液。加毕逐渐升至室温,搅拌过夜。滴加20%的NaOH水溶液(20mL)淬灭反应,搅拌片刻,静置,过滤,滤饼用THF洗涤,滤液浓缩,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浓缩得2-(1H-吲哚-3-基)乙醇(23.0g,85%)。LC-MS(ESI+)(m/z):162[M+1]+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92
2-(1H-吲哚-3-基)乙醇(27g,167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250mL)中,再加入咪唑(5.7g,83mmol),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28.7g,184mmol)和三乙胺(16.9g,167mmol),室温下搅拌过夜。向体系中加水,分出有机相,水相以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得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H-吲哚(35g,78%)。LC-MS(ESI+)(m/z):276[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393
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H-吲哚(15g,54.4mmol)溶解于DMF(100mL)中,冰水冷却,氮气保护下加入NaH(60%,2.4g,60mmol),搅拌0.5小时后加入(Boc)2O(13.1g,60mmol),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小心加水淬灭反应后加水(50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粗品19g,粗收率93%)。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01
上步所得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粗品19g)溶解于THF(300mL)中,加入四正丁基氟化铵(19.8g,76mmol),室温下搅拌过夜。向反应液中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后浓缩柱层析,得3-(2-羟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11.2g,85%)。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02
3-(2-羟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5.60g,21.4mmol)溶解于乙腈-乙醚(20mL/20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咪唑(7.52g,27.8mmol)和三苯基膦(6.75g,25.7mmol),在室温下分批加入碘(7.0g,27.8mmol),室温下搅拌半小时。滴加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得3-(2-碘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4.2g,53%)。
步骤6: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03
氮气保护下,NaH(60%,480mg,12.0mmol)加入到THF(50mL)中,在0℃下加入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22g,4.7mmol),在0℃下搅拌1h,然后再加入3-(2-碘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2.1g,5.7mmol),继续搅拌2h。加入2滴乙酸淬灭反应,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得3-(2-(3-(4-(乙氧羰基)-2-咪唑啉酮-1-基)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410mg,18%)。
步骤7: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04
3-(2-(3-(4-(乙氧羰基)-2-咪唑啉酮-1-基)乙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410mg,0.86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10mL)中,加入三氟乙酸(2mL),室温搅拌2小时。加水(10mL)、二氯甲烷(20mL),分出有机相,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柱层析纯化得4-(3-(2-(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20mg,68%)。LC-MS(ESI+)(m/z):378[M+1]+
步骤8: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11
将盐酸羟胺(5.2g,75mmol)的甲醇(30mL)溶液冷却至0℃,加入KOH(6.26g,112mmol)的甲醇(20mL)溶液。加毕,0℃下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吸取5mL置于反应瓶中,加入4-(3-(2-(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20mg,0.58mmol),0℃下搅拌半小时,升至室温并搅拌2小时。以盐酸(5N)中和反应液pH值至7左右,产生的固体过滤,柱层析纯化,得4-(3-(2-(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N-羟基苯甲酰胺(42mg,20%)。LC-MS(ESI+)(m/z):365[M+1]+1HNMR(300MHz,DMSO-d6)δ11.06(s,1H),8.93(s,1H),7.63-7.50(m,5H),7.36(d,J=18.2Hz,1H),7.21-7.10(m,3H),7.10-6.97(m,1H),,3.84–3.76(m,2H),3.51-3.42(m,4H),2.95-2.88(m,2H)。
合成制备例26:N-羟基-4-(3-(2-(1-甲基-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步骤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12
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H-吲哚(15g,54.5mmol)溶解于DMF(120mL)。冰浴冷却下,加入钠氢(3.3g,81.8mmol),搅拌1h后,往溶液中加入碘甲烷(11.6g,81.8mmol),加毕继续在冰浴下搅拌1h。加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得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甲基-1H-吲哚(13g,83%)。
步骤2:
3-(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氧)乙基)-1-甲基-1H-吲哚(17g,58.8mmol)溶解于THF(100mL)中,加入四正丁基氟化铵(23g,88.23mmol),室温下搅拌过夜。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法得2-(1-甲基-1H-吲哚-3-基)乙醇(8g,78%)。LC-MS(ESI+)(m/z):176[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22
2-(1-甲基-1H-吲哚-3-基)乙醇(4.6g,26.2mmol)溶解于乙腈-乙醚(20mL/20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咪唑(2.3g,34.2mmol)和三苯基膦(8.26g,31.5mmol),在室温下分批加入碘(8.6g,34.2mmol),室温下搅拌半小时。滴加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得3-(2-碘乙基)-1-甲基-1H-吲哚(6.5g,87%)。LC-MS(ESI+)(m/z):286[M+1]+
步骤4: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23
氮气保护下,NaH(560mg,14.0mmol)加入到THF(50mL)中,在0℃下加入4-(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1.46g,5.6mmol),在0oC下搅拌1h,然后再加入3-(2-碘乙基)-1-甲基-1H-吲哚(2.0g,7.0mmol),继续搅拌2h。加入2滴乙酸淬灭反应,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得4-(3-(2-(1-甲基-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460mg,18%)。LC-MS(ESI+)(m/z):378[M+1]+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24
将盐酸羟胺(5.2g,75mmol)的甲醇(30mL)溶液冷却至0℃,加入KOH(6.26g,112mmol)的甲醇(20mL)溶液。加毕,0℃下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吸取5mL置于反应瓶中,加入4-(3-(2-(1-甲基-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酸乙酯(250mg,0.64mmol),0℃下搅拌0.5h,升至室温并搅拌2h。以盐酸(5N)中和反应液pH值至7左右,产生的固体过滤,柱层析纯化,得目标化合物I-26(36mg,15%)。LC-MS(ESI+)(m/z):378[M+1]+1HNMR(300MHz,DMSO)δ11.08(br,1H),8.92(s,1H),7.62-7.52(m,5H),7.37(d,J=19.2Hz,1H),7.21-7.10(m,2H),7.10-6.99(m,1H),3.84–3.73(m,2H),3.65(s,3H),3.51-3.40(m,4H),2.95-2.88(m,2H)。
合成制备例27:N-羟基-4-(3-(2-(1-苄基-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
仿照合成制备例26的方法,以溴化苄代替其步骤1中的碘甲烷,可制备得到N-羟基-4-(3-(2-(1-苄基-1H-吲哚-3-基)乙基)-2-咪唑啉酮-1-基)苯甲酰胺。LC-MS(ESI+)(m/z):481[M+1]+1HNMR(300MHz,DMSO)δ10.72(s,1H),8.97(s,1H),7.61-7.45(m,6H),7.42-7.39(m,3H),7.41-6.98(m,6H),6.39-6.34(m,1H),5.34(s,2H),,3.82–3.73(m,2H),3.54-3.33(m,4H),2.94-2.90(m,2H)。
合成制备例28:(E)-3-(4-(3-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基)-N-羟基丙烯酰胺
步骤1:
将4-硝基肉桂酸乙酯(25g,0.113mol)和还原铁粉(19g,0.339mol),氯化铵(60g,1.13mol)溶于乙醇-水(2:1,300mL)的混合溶剂中,加热至70℃搅拌2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加水(50mL),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合并,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干,得4-氨基肉桂酸乙酯(21g,97%)。
步骤2: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33
4-氨基肉桂酸乙酯(21g,0.110mol)溶解于甲苯(200mL),冰浴冷却下,往该溶液中滴加氯乙基异氰酸酯(12.8g,0.121mol),搅拌30分钟后撤去冰水浴,逐渐升温至40℃搅拌3小时,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冷却反应体系至室温,过滤,滤渣用甲苯洗涤,烘干得(E)-3-(4-(3-(2-氯乙基)脲基)苯基)丙烯酸乙酯(29g,89%)。LC-MS(ESI+):297[M+1]+
步骤3: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41
(E)-3-(4-(3-(2-氯乙基)脲基)苯基)丙烯酸乙酯(31g,0.105mol)溶于DMF(200mL)中,加入碳酸钾粉末(21.8g,0.157mol),室温搅拌过夜。将反应液倒入水中,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滤渣用水洗涤,烘干,得(E)-3-(4-(2-咪唑啉酮-1-基)苯基)丙烯酸乙酯(25g,92%)。LC-MS(ESI+)(m/z):261[M+1]+
步骤4:
(E)-3-(4-(2-咪唑啉酮-1-基)苯基)丙烯酸乙酯(500mg,1.92mmol)溶解于DMF(15mL)中,冰浴冷却下加入NaH(110mg,2.87mmol),室温搅拌15分钟后,往上述溶液中加入溴化苄(0.36g,2.87mmol),室温搅拌2小时。往反应液中加入醋酸(0.5mL)淬灭,减压浓缩得粗产品,柱层析纯化得(E)-3-(4-(3-苯基-2-咪唑啉酮-1-基)苯基)丙烯酸乙酯(600mg,89%)。LC-MS(ESI+)(m/z):351[M+1]+
步骤5: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43
将盐酸羟胺(4.67g,67.2mmol)的甲醇(25mL)溶液冷却至0℃,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5.61g,100mmol)的甲醇(15mL)溶液,加完后,继续在0-5℃下搅拌30分钟。静置10分钟后,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羟胺-甲醇溶液(2mL)过滤后于圆底烧瓶中,冷却至0-5℃,往其中滴加(E)-3-(4-(3-苯基-2-咪唑啉酮-1-基)苯基)丙烯酸乙酯(300mg,0.857mmol)的甲醇(5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室温搅拌3小时。稀盐酸中和反应液至pH=7,减压整除溶剂,粗产品经水洗、二氯甲烷洗和甲醇洗,烘干得(E)-3-(4-(3-苄基-2-咪唑啉酮-1-基)苯基)-N-羟基丙烯酰胺(50mg,17%)。LC-MS(ESI+)(m/z):338[M+1]+1HNMR(300MHz,DMSO-d6)δ10.67(s,1H),8.96(s,1H),7.63–7.56(m,4H),7.52–7,28(m,6H),6.36(d,J=15.6Hz,1H),4.38(s,2H),3.84(t,J=10.2Hz,2H),3.37–3.32(m,2H)。
参照合成制备例28的方法,分别以制备例8至例27中的卤代物中间体代替其中的溴化苄,可分别制备得到下表中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5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71
Figure BDA00002745417200491
生物学实施例1:本发明化合物对HDAC-1的半数抑制浓度测试
一.材料
HDAC1(购自BPS Bioscience公司,目录号50051,批号110601)
384孔板(购自Corning公司,目录号3676,批号07308033)
Boc-Lys(Ac)-AMC(合成自上海吉尔生化有限公司,批号150893)
TSA(购自Sigma公司,目录号T8552-5MG)
二.实验方法
1.化合物粉末溶解于DMSO中,储备液浓度为10mM。
2.配制1x的缓冲液:50mM HEPES,pH7.4,100mM KCl,0.001%Tween-20,0.05%BSA,20μM TCEP。
3.化合物梯度稀释
1)对于20个化合物,在5μl 10mM的化合物中加入95μl DMSO,稀释成0.5mM。
2)3倍梯度稀释化合物。在96孔板上加入60μl的100%DMSO,从第二孔中取30μl化合物加入第三孔,再从第三孔中取30μl化合物加入第四孔,以此类推。共10个浓度。
3)在96孔板的第一孔和最后一孔中加入60μl的100%DMSO,作为无酶对照和无化合物对照。
4)从上述96孔板的每一孔取6μl到另一块96孔板中,加入94μl水。因此化合物溶解于6%DMSO中。
4.配制酶溶液
在1x缓冲液中配制酶溶液。HDAC1的终浓度为6.25nM。
5.配制底物溶液
在1x缓冲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和底物Boc-Lys(Ac)-AMC,配制底物溶液。胰蛋白酶终浓度20μM,底物Boc-Lys(Ac)-AMC终浓度20μM。
6.从梯度稀释板中转5μl化合物和对照到384孔板。
7.转5μl酶溶液到384孔板,以及转5μl1x缓冲液到384孔板的对照孔。
8.室温孵育10分钟。
9.转5μl底物溶液到384孔板,起始反应。
10.振荡60秒,室温孵育。
11.在Synergy MX仪器上读取数据60分钟,荧光设置为355纳米激发,460纳米发射。
12.IC50曲线拟合
1)从Synergy MX仪器导出数据,据公式(1)计算斜率。
斜率取自30分钟到60分钟的数据。
公式(1):Y=Y*Intercept+Slope*X
其中Y为相对荧光单位,X为时间。
2)把斜率值转成抑制百分数,据公式(2)计算抑制百分数。
公式(2):Y=(max-X)/(max-min)*100
其中Y为抑制百分数,X为斜率值,max和min分别为无化合物对照和无酶对照。
3)用XL-fit软件拟合IC50值,据公式(3)拟合。
公式(3):Y=Bottom+(Top-Bottom)/(1+(IC50/X)^HillSlope)
其中Y为抑制百分数,X为化合物浓度。
三、结果
本发明结构式(I--1)至(I--46)化合物对HDAC-1的抑制活性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编号 IC50 化合物编号 IC50
I--1 + I--24 +++
I--2 + I--25 +++
I--3 + I--26 +++
I--4 + I--27 +++
I--5 + I--28 ++
I--6 + I--29 +++
I--7 +++ I--30 ++
I--8 +++ I--31 ++
I--9 +++ I--32 ++
I--10 ++ I--33 ++
I--11 ++ I--34 +++
I--12 ++ I--35 ++
I--13 +++ I--36 ++
I--14 +++ I--37 ++
I--15 +++ I--38 ++
I--16 ++ I--39 ++
I--17 +++ I--40 ++
I--18 ++ I--41 ++
I--19 +++ I--42 ++
I--20 ++ I--43 +++
I--21 +++ I--44 +++
I--22 +++ I--45 +++
I--23 +++ I--46 +
注:“+”表示100nM<IC50<1000nM;“++”表示30nM<IC50<100nM;“+++”表示IC50<30nM。
生物学实施例2:
本发明化合物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测试
1.细胞培养条件:McCoy′s5A培养基,10%(v/v)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细胞培养于37℃5%CO2的二氧化氮培养箱中,传代比例为1:2-1:6。
2.称取化合物粉末,加入相应量的DMSO配制10mM浓度的储备液,再用DMSO梯度稀释成10个浓度进行细胞增殖抑制率测定。用培养基稀释化合物储备液至最终的浓度,DMSO的最终浓度为0.25%。
3.实验步骤
1)培养HCT-116细胞并接种于96或384孔板进行实验。
2)在细胞接种后约24小时加入受试化合物,每个化合物将被测试10个浓度(3倍梯度稀释),每个点测试两个复孔。
3)细胞在37℃,5%CO2培养5天。
4)通过Celltiter Glo的检测方法测试细胞的生长情况。
4.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通过XLFit软件进行分析,通过非线性拟合计算得到出半数抑制浓度。
本发明结构式(I--1)至(I--46)化合物对HCT-116的抑制活性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编号 IC50 化合物编号 IC50
I--1 + I--24 +++
I--2 + I--25 +++
I--3 + I--26 +++
I--4 + I--27 ++
I--5 + I--28 ++
I--6 + I--29 +++
I--7 +++ I--30 ++
I--8 +++ I--31 ++
I--9 +++ I--32 ++
I--10 ++ I--33 ++
I--11 ++ I--34 +++
I--12 ++ I--35 ++
I--13 +++ I--36 ++
I--14 +++ I--37 ++
I--15 +++ I--38 ++
I--16 ++ I--39 ++
I--17 +++ I--40 ++
I--18 ++ I--41 ++
I--19 +++ I--42 ++
I--20 ++ I--43 +++
I--21 +++ I--44 +++
I--22 +++ I--45 +++
I--23 ++ I--46 +
注:“+”表示1μM<IC50<10μM;“++”表示0.5μM<IC50<1μM;“+++”表示IC50<0.5μM。

Claims (30)

1.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为具有以下通式(I)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02745417100011
其中, 
R1选自烷基,芳基,杂芳基,芳基烷基,杂芳基烷基; 
R2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 
R3、R4、R5、R6选自氢,烷基,卤素; 
n=0或1; 
并且,R1~6中所述的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均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任选地取代,所述的基团包括烷基、烯基、炔基、卤素、烷氧基、芳基、杂芳基、氨基、胺基、氰基、硝基、羧基、酯基、胺甲酰基、磺酰基或磺酰胺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R2、R3、R4、R5、R6选自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为以下结构式(I--1)至(I--46)中的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02745417100021
Figure FDA000027454171000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为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构象异构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者或三者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化合物为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化合物以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存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碱性结构与酸所成的盐,或酸性质子被金属离子所取代的钠盐、镁盐、钙盐;或酸性质子与碱性物质所成的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碱性结构与酸所成的盐为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甲磺酸盐、三氟甲磺酸盐、对 甲苯磺酸盐、酒石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或苹果酸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酸性质子与碱性物质所成的盐或为二甲胺盐、三乙胺盐、氨丁三醇盐、精氨酸盐、赖氨酸盐或组氨酸盐。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是将结构式A的化合物与氯乙基异氰酸酯反应得结构式B的化合物,结构式B的化合物分子环化后得到结构式C的化合物,结构式C的化合物的氮原子烷基化得到结构式D的化合物,结构式D的化合物与羟胺反应得到通式(I)的化合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其中,R1~R6如前所述,R’为甲基或乙基。 
11.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剂、水性混悬剂、油性混悬剂、可分散的粉剂、颗粒剂、锭剂、乳剂、糖浆剂、乳膏剂、软膏剂、栓剂或注射剂。 
13.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的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剂、水性混悬剂、油性混悬剂、可分散的粉剂、颗粒剂、锭剂、乳剂、糖浆剂、乳膏剂、软膏剂、栓剂或注射剂。 
15.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剂、水性混悬剂、油性混悬剂、可分散的粉剂、颗粒剂、锭剂、乳剂、糖浆剂、乳膏剂、软膏剂、栓剂或注射剂。 
17.权利要求1-9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是通式(I)化合 物在制备调节HDAC活性的制品中的应用。 
18.权利要求1-9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是通式(I)化合物的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调节HDAC活性制品中的应用。 
19.权利要求1-9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是通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的盐在制备调节HDAC活性制品中的应用。 
20.权利要求1-9所述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是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与HDAC有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与HDAC有关的疾病为癌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癌症为头颈部癌症、呼吸系统癌症、消化系统癌症、泌尿系统癌症、骨骼系统癌症、妇科癌症、血液系统癌症或其他类型癌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头颈部癌症为甲状腺癌、鼻咽癌、脑膜癌、听神经瘤、垂体瘤、口腔癌、颅咽管瘤、丘脑和脑干肿瘤、血管源性肿瘤或颅内转移瘤。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呼吸系统癌症为肺癌。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消化系统癌症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或胰腺癌。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泌尿系统癌症为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或睾丸癌。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骨骼系统癌症为骨癌。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妇科癌症为乳腺癌、宫颈癌或卵巢癌。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血液系统癌症为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其他类型癌症为恶性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或皮肤癌。 
CN201310017013.5A 2013-01-17 2013-01-17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3012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7013.5A CN103012274B (zh) 2013-01-17 2013-01-17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7013.5A CN103012274B (zh) 2013-01-17 2013-01-17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274A true CN103012274A (zh) 2013-04-03
CN103012274B CN103012274B (zh) 2017-08-25

Family

ID=4796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7013.5A Active CN103012274B (zh) 2013-01-17 2013-01-17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227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6038A1 (en) * 1993-08-24 1995-03-02 G.D. Searle & Co.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WO2005040161A1 (en) * 2003-10-27 2005-05-06 S*Bio Pte Ltd Biaryl linked hydroxamates: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US20110053925A1 (en) * 2009-08-28 2011-03-03 Novartis Ag Hydroxamate-Based Inhibitors of Deacetylas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6038A1 (en) * 1993-08-24 1995-03-02 G.D. Searle & Co.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WO2005040161A1 (en) * 2003-10-27 2005-05-06 S*Bio Pte Ltd Biaryl linked hydroxamates: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US20110053925A1 (en) * 2009-08-28 2011-03-03 Novartis Ag Hydroxamate-Based Inhibitors of Deacetylas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欣等: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vol. 16, no. 5, 30 October 2006 (2006-10-30), pages 316 - 3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274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455B (zh) 某些化学实体、组合物及方法
CN102317269B (zh) 新氨基氮杂杂环甲酰胺类
CN106536506A (zh) 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erbb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
CN102816175A (zh) 一种杂环并吡啶酮类化合物,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74842B (zh) 用于抑制pi3激酶的吡啶基咪唑酮衍生物
CN108473502A (zh) 用于治疗癌症的4,6二氢吡咯并[3,4-c]吡唑-5(1h)-腈衍生物
CN105899490A (zh) 嘧啶fgfr4抑制剂
CN104125957A (zh) 取代的苄基吡唑
TW200800899A (en) Novel compounds
CN103261167A (zh) 取代的6,6-稠合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6132963B (zh) (5,6-二氢)嘧啶并[4,5-e]吲嗪
CN102485721A (zh) 取代的2,3-二氮杂萘酮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7531683B (zh) Usp7抑制剂化合物及使用方法
CN104926788B (zh) 取代哌啶类衍生物、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CN107827875B (zh) 一种苯并咪唑类衍生物作为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的应用
CN103119031A (zh) 取代酰胺化合物
CN104557871B (zh) 具有螺环取代基的芳基吗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05493A (zh) 喹唑啉衍生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8530444A (zh) 一种新型nampt和ido双重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4557913B (zh) 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313207B (zh) 一种氰基取代吡啶及氰基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936762B (zh) 吗啉并喹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418867A (zh) 作为PI3K/mTOR抑制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664734A (zh) 杂环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组合物和应用
TW201636345A (zh) 具抗腫瘤活性之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6

Address after: Room 304-12, 665 Zhangjiang Road,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20121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ilu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50-10, Building No. 2, 351 Guoshoujing Road,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LUN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9

Address after: Room 650-10, Building No. 2, 351 Guoshoujing Road,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20120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ILUN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4-12, 665 Zhangjiang Road,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20121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lu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50-10, Building No. 2, 351 Guoshoujing Road,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20120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i Bi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50-10, Building No. 2, 351 Guoshoujing Road,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LUN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241 floor 10, building 5, No. 525, Yuanji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ilun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50-10, building 2, 351 GuoShouJing Roa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 Bio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