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243B - 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光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光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243B
CN103003243B CN201180034670.XA CN201180034670A CN103003243B CN 103003243 B CN103003243 B CN 103003243B CN 201180034670 A CN201180034670 A CN 201180034670A CN 103003243 B CN103003243 B CN 103003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ent
compound
formula
ring
coordinatio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46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243A (zh
Inventor
泽田贵弘
折见崇行
冲村尚志
宫崎常昭
森山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H Neo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wa Hakk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wa Hakk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wa Hakk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2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1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11/02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3Monoamines
    • C07C211/05Mono-, di- or tri-ethylam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1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11/02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3Monoamines
    • C07C211/07Monoamines containing one, two or three alkyl groups, each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excess of thre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1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11/02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3Monoamines
    • C07C211/08Monoamines containing alkyl groups having a different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62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7C211/63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having quaternised nitrogen atom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3/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yridi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together, e.g. bipyridy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3/6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3/78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 C07D213/84Nitriles
    • C07D213/85Nitriles in position 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10Quaternar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so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iso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so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isoquinoline ring system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or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nd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nitrogen-containing ring; Alkylene-bis-isoquinolines
    • C07D217/10Quaternar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four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5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four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7/04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71/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71/16Peri-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8Bridg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91/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07D491/147Ortho-condensed systems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ing one ring with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 and two rings with nitrogen as ring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26/00Hydrazone dyes; Triazene dyes
    • C09B26/02Hydrazone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9/00Dyes not provided for by a single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C09B69/02Dyestuff salts, e.g. salts of acid dyes with basic dyes
    • C09B69/04Dyestuff salts, e.g. salts of acid dyes with basic dyes of anionic dyes with 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11B7/249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 G11B7/249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as an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8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reflective layers
    • G11B7/259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reflective layers based on silv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等、且用于光记录介质的配位化合物,其由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金属、和选自由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构成,式(I)中,R1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等,R2表示氰基等,R3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等,R4表示氢原子等,R5表示式(III)等,式(III)中,环A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该杂环选自嘧啶环、四唑环等。

Description

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光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记录介质等的配位化合物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NA的技术、减小激光波长λ的技术等,进一步进行实现超高密度记录的光记录介质的开发。例如,为了将HDTV(高清晰度电视)的画面信息记录2小时以上,要求在与DVD同尺寸下至少具有23GB以上的容量的光记录介质。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开发了一种光记录介质、即所谓的蓝光光碟(Blu-ray Disc,BD),通过使用蓝紫色激光并且使物镜的NA为0.85来减小激光焦点直径,从而记录更高密度的信息。
对于用于光记录介质的色素,要求优良的耐湿热性等特性。
作为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层形成用色素,已知有:由酰肼化合物配位体和过渡金属阳离子构成的配合物(专利文献1)、由酰肼化合物和金属原子构成的金属螯合物(专利文献2)。但是,这些化合物的耐湿热性等特性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3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45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等的用于光记录介质的配位化合物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4]。
[1]一种配位化合物,其由式(I)所示的化合物、金属、和选自由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构成,
[式中,R1以及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R2表示氢原子、羟基、卤原子、硝基、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R3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R5表示式(II)
(式中,R6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或式(III)
(式中,环A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该杂环选自由嘧啶环、四唑环、三唑环、咪唑环、苯并咪唑环、噻唑环、苯并噻唑环、唑环、苯并唑环、吡啶环、哒嗪环、酞嗪环以及喹唑啉环组成的组)]。
[2]如[1]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1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3]如[1]或[2]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2为氰基。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3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4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5为式(II)。
[7]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5为式(III)。
[8]如[7]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环A为可具有取代基的嘧啶环、可具有取代基的四唑环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并唑环。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金属为钴、铑、铱、铝、镓或铁。
[10]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金属为钴。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选自由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为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
[12]如[11]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胺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叔胺。
[13]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选自由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为季铵离子。
[14]一种光记录介质,其含有[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等的用于光记录介质的配位化合物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称为化合物(I)。对于其他式编号的化合物也同样。
在通式的各基团的定义中,作为烷基以及烷氧基的烷基部分,可以列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叔戊基、己基、庚基、1-异丙基-2-甲基丙基、辛基、壬基、癸基、二十烷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
作为烯基,可以列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2~20的烯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异丁烯基、戊烯基、1-甲基-2-丁烯基、1-乙基-2-丙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二十烯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2~10的烯基。
作为芳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碳原子数7~15的芳烷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苄基、苯乙基、苯丙基、萘甲基等。
作为芳基,可以列举例如碳原子数6~14的芳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苯基、萘基、蒽基、薁基(azulenyl group)等。
作为脂环式烃基中的脂环式烃,可以列举例如:碳原子数3~8的环烷烃、碳原子数3~8的环烯烃、三~八元环稠合而成的双环或三环性脂环式烃等。
作为碳原子数3~8的环烷烃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等。
作为碳原子数3~8的环烯烃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环丙烯、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
作为三~八元环稠合而成的双环或三环性脂环式烃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二氢并环戊二烯、二氢茚、四氢萘、六氢芴等。
作为杂环基中的杂环,可以列举:芳香族杂环以及脂环式杂环。
作为芳香族杂环,可以列举例如:包含选自氮原子、氧原子以及硫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原子的五元或六元单环性芳香族杂环、三~八元环稠合而成的双环或三环性且包含选自氮原子、氧原子以及硫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原子的稠环性芳香族杂环等,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吡啶环、吡嗪环、嘧啶环、哒嗪环、喹啉环、异喹啉环、酞嗪环、喹唑啉环、喹喔啉环、萘啶环、噌啉环、吡咯环、吡唑环、咪唑环、三唑环、三嗪环、四唑环、噻吩环、呋喃环、噻唑环、唑环、异唑环、吲哚环、异吲哚环、吲唑环、苯并咪唑环、苯并噻吩环、苯并三唑环、苯并噻唑环、苯并唑环、嘌呤环、咔唑环、吖啶环、吩嗪环、吩噻嗪环、吩嗪环、菲咯啉环等。
作为脂环式杂环,可以列举例如:包含选自氮原子、氧原子以及硫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原子的五~八元单环性脂环式杂环、三~八元环稠合而成的双环或三环性且包含选自氮原子、氧原子以及硫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原子的稠环性脂环式杂环等,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吡咯烷环、哌啶环、哌嗪环、吗啉环、硫代吗啉环、高哌啶环、高哌嗪环、四氢吡啶环、四氢喹啉环、四氢异喹啉环、四氢呋喃环、四氢吡喃环、二氢苯并呋喃环、二氢吲哚环、四氢咔唑环、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
作为卤原子,可以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为氨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一个或两个烷基等。其中,烷基与上述含义相同。氨基具有两个烷基作为取代基时,该两个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烷基以及烷氧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羟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芳氧基羰基、杂环基等。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烷氧基以及杂环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烷酰基、烷基羰氧基以及烷氧羰基的烷基部分分别与上述烷基含义相同。烷氧基烷氧基的两个烷氧基部分分别与上述烷氧基含义相同。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以及芳氧基羰基的芳基部分分别与上述芳基含义相同。
作为芳烷基、芳基以及脂环式烃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羟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烯基、芳烷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芳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芳氧基羰基、脂环式烃基、杂环基等。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烯基、芳烷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芳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芳氧基羰基、脂环式烃基以及杂环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烯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烷基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等。其中,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杂环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羟基、桥氧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芳烷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芳氧基羰基、杂环基等。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芳烷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芳氧基羰基以及杂环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环A表示的杂环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羟基、桥氧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等。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芳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作为烷酰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烷基以及烷氧基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作为芳酰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芳烷基、芳基以及脂环式烃基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
作为嘧啶环的取代基,优选为相同或不同的1~4个取代基,具体而言,优选为羟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环A为嘧啶环时式(III)所示的基团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可具有取代基的2-嘧啶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的4-嘧啶基。其中,作为2-嘧啶基以及4-嘧啶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嘧啶环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
作为四唑环的取代基,优选为相同或不同的1~2个取代基,具体而言,优选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其中,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环A为四唑环时式(III)所示的基团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可具有取代基的5-四唑基。其中,作为5-四唑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四唑环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
作为苯并唑环的取代基,优选为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具体而言,优选为作为嘧啶环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
作为环A为苯并唑环时式(III)所示的基团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可具有取代基的2-苯并唑基。其中,作为2-苯并唑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嘧啶环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
化合物(I)的各基团中,
作为R1,优选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更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进一步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作为R2,优选为氰基。
作为R3,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更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作为R4,优选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更优选为氢原子。
R5为式(II)时,作为R6,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R5为式(III)时,作为环A,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嘧啶环、可具有取代基的四唑环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并唑环,更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四唑环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并唑环,进一步优选为具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作为取代基的四唑环。
作为化合物(I),优选为如上所示的优选的R1、R2、R3、R4以及R5的基团分别组合而成的化合物。
作为金属,可以列举例如:钴、铑、铱、铝、镓、铁等,其中,优选为钴。
作为选自由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优选为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以上质子而形成的离子或季铵离子,更优选为季铵离子。
作为通过在胺上加上一个或其以上的质子而形成的离子(以下,称为胺的阳离子)中的胺,可以使用具有一个碱性氮原子的胺(单胺)或具有两个以上碱性氮原子的胺(多胺)。作为胺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伯胺且碳原子数1~30的胺(例如,丁胺、乙醇胺、乙二胺等)、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仲胺且碳原子数2~30的胺(例如,二丁胺、二乙醇胺等)、可具有取代基的脂肪族叔胺且碳原子数3~30的胺(例如,三乙胺、三乙醇胺、二异丙基乙胺等)、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30的脂环式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胺、可具有取代基的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喹啉、吲哚、苯并噻唑、联吡啶、菲咯啉、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含有硅的胺(例如,七甲基二硅氮烷等)等。
作为脂环式胺,可以列举例如:具有3~8元单环性脂环式烃环、在碱性氮原子上可具有脂肪族链、在碱性氮原子与该单环性脂环式烃环之间可具有脂肪族链的胺等。其中,作为在碱性氮原子上可具有的脂肪族链,例如可以例示作为烷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作为在碱性氮原子与该单环性脂环式烃环之间可具有的脂肪族链,例如可以例示从作为烷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中除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而形成的亚烷基等。作为脂环式胺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环己胺、(环己基甲基)胺等。
作为芳香族胺,可以列举例如:具有苯环、萘环等芳香族烃环、在碱性氮原子上可具有脂肪族链、在碱性氮原子与该芳香族烃环之间可具有脂肪族链的胺等。其中,在碱性氮原子上可具有的脂肪族链与上述含义相同。作为在碱性氮原子与该芳香族烃环之间可具有的脂肪族链,例如可以例示作为在碱性氮原子与上述单环性脂环式烃环之间可具有的脂肪族链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作为芳香族胺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苯胺、萘胺、苄胺、三苄胺等。
作为脂肪族伯胺、脂肪族仲胺以及脂肪族叔胺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数1~5的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羟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等。其中,卤原子、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以及烷氧羰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在脂环式胺以及芳香族胺的取代基中,作为脂环式胺中的环以及芳香族胺中的环的取代基,可以例示例如:作为脂肪族伯胺、脂肪族仲胺以及脂肪族叔胺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等。其中,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与上述含义相同。作为脂环式胺以及芳香族胺具有脂肪族链时该脂肪族链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例示:作为脂肪族伯胺、脂肪族仲胺以及脂肪族叔胺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
作为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相同或不同的1~5个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羟基、桥氧基、卤原子、硝基、氰基、氨基甲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芳烷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芳氧基羰基等。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芳烷基、烷酰基、烷基羰氧基、烷氧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芳酰基、芳氧基、芳基羰氧基以及芳氧基羰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作为季铵离子,可以列举例如:式(X)所示的离子、式(Y)所示的离子、式(W)所示的离子等。
(式中,L1表示氢原子、羟基、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10个L1各自可以相同或不同,两个L1与它们相邻接的C=C一起可以形成可具有取代基的苯环),
(式中,r表示1~6的整数,L2以及L3表示氢原子、羟基、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六个L2以及两个L3各自可以相同或不同,两个L2与它们相邻接的C=C一起可以形成可具有取代基的苯环,一个L2与一个L3与它们相邻接的C=C一起可以形成可具有取代基的苯环,两个L3与它们相邻接的C=C-C=C一起可以形成可具有取代基的苯环),
(式中,L4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两个L4各自可以相同或不同)。
其中,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芳氧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酰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作为芳氧基以及苯环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作为芳烷基、芳基以及脂环式烃基的取代基如上列举出的基团等。
式(X)中,L1相同或不同,优选为氢原子、羟基、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式(Y)中,L2优选为氢原子,L3优选氢原子或两个L3与它们相邻接的C=C-C=C一起形成可具有取代基的苯环,r优选为2~4的整数。
式(W)中,L4相同或不同,优选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
以下示出季铵离子的具体例。式中,Ph表示苯基。
作为由化合物(I)、金属、和选自由胺的阳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构成的配位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式(Z)所示的化合物等。其中,金属、胺以及季铵离子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n优选为1或2。
(式中,R1、R2、R3、R4以及R5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M表示金属,Qn+表示选自由胺的阳离子、铵离子以及季铵离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n表示1~3的整数)。
接着,对化合物(I)的制造法举例进行说明。
化合物(I)例如可以根据反应式(1)制造。具体而言,根据需要在相对于化合物(IV)为0.1~10倍摩尔的乙酸的存在下,使化合物(IV)与化合物(V)在溶剂中、在10~100℃下反应0.1~30小时,从而能够制造化合物(I)。
(式中,R1、R2、R3、R4以及R5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化合物(IV)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化合物(V)为0.5~5倍摩尔量。
作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等醇类溶剂;己烷、癸烷、十四烷、甲苯、二甲苯等烃类溶剂;乙醚、二丁醚、茴香醚、二苯醚等醚类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氯苯、二氯苯等卤素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溶剂;二甲基亚砜等含硫类溶剂;乙腈等。
化合物(IV)中,R4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可以根据例如“Heterocycles”、2006年、第69卷、p.1825-1835;“Journalof Organic Chemistry”、2003年、第68卷、第21号、p.7943-7950;“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87年、第30卷、第10号、p.1807-1812;“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2006年、第49卷、第5号、p.1562-1575等中记载的式(P)所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式中,R9以及R10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等,R4与上述含义相同)。
其中,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以及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
化合物(IV)中,R4为氢原子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Section B:Organic Chemistry Including Medicinal Chemistry”、1980年、第29B卷、第2号、p.191-193等中记载的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化合物(V)中,R5为式(III)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実験化学講座(第20卷)”、第4版、丸善株式会社、1991年、p.30-46、p.112-185、p.279-290、p.338-342;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実験化学講座(第13卷)”、第5版、丸善株式会社、1991年、p.374-416;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実験化学講座(第14卷)”、第5版、丸善株式会社、2003年、p.289-320;Buehler&Pearson编、“Survey of Organic Synthesis(第1卷)”、Wiley-Interscience、1970年、p.411-512;Buehler&Pearson编、“SurveyofOrganic Synthesis(第2卷)”、Wiley-Interscience、1977年、p.812-853;Saul Patai编、“The Chemistry of the amino group”、John Wiley&Sons、1968年、p.277-347;“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y”、1999年、第64卷、p.5644-5649等中记载的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化合物(V)中,R5为式(II)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実験化学講座(第20卷)有機化合物の合成と反応II”、第1版、丸善株式会社、1956年、p.347-389;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新実験化学講座(第14卷)有機化合物の合成と反応III”、第2版、丸善株式会社、1978年、p.1573-1584;Saul Patai编、“The Chemistry of the hydrazo,azo,andazoxy group(第1卷)”、John Wiley&Sons、1975、p.69-107;Saul Patai编、“The Chemistry of the hydrazo,azo,and azoxy group(第2卷)”、JohnWiley&Sons、1975年、p.599-723;Gilman编、“Organic SynthesesCollective(第1卷)”、Shriner&Shriner、1932年、p.450-453;Blatt编、“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ive(第2卷)”、Shriner&Shriner、1943年、p.85-87;Baumgarten编、“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ive(第5卷)”、Shriner&Shriner、1973年、p.166-170;Bryan Li等著、“OrganicSyntheses(第81卷)”、2005年、p.1108-1111;“Bioorganic and MedicinalChemistry”、2003年、第11卷、p.1381-1387等中记载的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反应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各种色谱法、重结晶法、蒸馏法等)对化合物(I)进行提纯。
化合物(I)中R4为氢原子的[化合物(Ia)],例如可以根据反应式(2)来制造。具体而言,根据需要,在相对于化合物(VI)为0.l~10倍摩尔的乙酸的存在下,使化合物(V)与化合物(VI)在溶剂中、在10~100℃下反应0.1~30小时,从而能够制造化合物(Ia)。
(式中,R1、R2、R3以及R5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R7以及R8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
化合物(VI)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化合物(V)为0.5~5倍摩尔量。
作为溶剂,可以例示作为反应式(1)中能够使用的溶剂列举出的溶剂等。
化合物(VI)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Synthesis”、1999年、第12卷、p.2103-2113等中记载的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反应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各种色谱法、重结晶法、蒸馏法等)对化合物(Ia)进行提纯。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的制造法举例进行说明。
由化合物(I)、钴和胺的阳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化合物(I)、钴的盐或有机钴化合物、和胺在溶剂中、氧存在下、在0~120℃的温度下反应0.5~30小时来制造(以下,将该方法称为制造法1)。
作为钴的盐,可以列举例如:乙酸钴(II)、氯化钴(II)、溴化钴(II)、碘化钴(II)、氟化钴(II)、氟化钴(III)、碳酸钴(II)、氰化钴(II)以及它们的水合物等。
作为有机钴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三羰基羟基钴(III)酸三钠(sodium tris(carbonato)cobaltate(III))、乙酰丙酮钴(II)水合物、乙酰丙酮钴(III)等。
胺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也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実験化学講座(第20卷)有機化合物の合成と反応II”、第1版、丸善株式会社、1956年、p.391-582;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新実験化学講座(第14卷)有機化合物の合成と反応III”、第2版、丸善株式会社、1978年、p.1332-1399;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新実験化学講座(第20卷)有機合成II”、第4版、丸善株式会社、1992年、p.299-313;社団法人日本化学会编、“新実験化学講座(第14卷)有機化合物の合成II”、第5版、丸善株式会社、2005年、p.351-377;Buehler&Pearson编、“Survey of Organic Synthesis(第1卷)”、Wiley-Interscience、1970年、p.411-512;Buehler&Pearson编、“Surveyof Organic Synthesis(第2卷)”、Wiley-Interscience、1977年、p.391-459;Saul Patai编、“The Chemistry of the amino group”、John Wiley&Sons、1968年、p.37-69;Barton&Ollis编、“Comprehensive Organic ChemistryThe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Organic Compounds(第2卷)”、PergamonPress、1979年、p.1-181;Katritzky&Rees编、“ComprehensiveHeterocyclic Chemistry”、Pergamon Press、1984年、p.525-528等中记载的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化合物(I)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钴的盐或有机钴化合物中的钴原子为0.3~4倍摩尔量。
在使用具有m个碱性氮原子的胺时,该胺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钴的盐或有机钴化合物中的钴原子为0.3/m~20/m倍摩尔量。
作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等的醇类溶剂;氯仿、二氯甲烷等卤素类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类溶剂;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等醚类溶剂;乙酸乙酯等酯类溶剂;丙酮、甲乙酮等酮类溶剂;乙腈;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反应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各种柱色谱法、重结晶法、利用溶剂的清洗等)对所得到的配位化合物进行提纯。
使用钴以外的金属的盐或有机金属化合物、即金属为钴以外的化合物代替钴的盐或有机钴化合物,除此以外,与制造法1同样操作,能够制造由化合物(I)和钴以外的金属(例如,铑、铱、铝、镓、铁等)和胺的阳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以下,将该方法称为制造法2)。
作为钴以外的金属的盐或金属为钴以外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铑的盐、有机铑化合物、铱的盐、有机铱化合物、铝的盐、有机铝化合物、镓的盐、有机镓化合物、铁的盐、有机铁化合物等。
作为铑的盐,可以列举例如:乙酸铑(II)二聚物、氯化铑(III)、它们的水合物等。
作为有机铑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乙酰丙酮铑(III)、己酸铑(II)等。
作为铱的盐,可以列举例如:氯化铱(III)、溴化铱(III)、它们的水合物等。
作为有机铱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乙酰丙酮铱(III)等。
作为铝的盐,可以列举例如:乙酸铝(III)、氯化铝(III)、氯化铝(III)四氢呋喃配合物、溴化铝(III)、碘化铝(III)、氢氧化铝(III)、它们的水合物等。
作为有机铝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三(乙酰丙酮)铝(III)、三(乙基乙酰丙酮)铝(III)、异丙醇铝(III)、乙基乙酰丙酮铝(III)二异丙醇盐、异丙醇铝(III)、仲丁醇铝、乙醇铝等。
作为镓的盐,可以列举例如:氯化镓(III)、溴化镓(III)、碘化镓(III)、它们的水合物等。
作为有机镓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乙酰丙酮镓(III)等。
作为铁的盐,可以列举例如:氯化铁(II)、氯化铁(III)、氟化铁(II)、氟化铁(III)、溴化铁(II)、溴化铁(III)、乙酸铁(II)、它们的水合物等。
作为有机铁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乙酰丙酮铁(II)、乙酰丙酮铁(III)、乙醇铁(III)等。
除了使用氨代替胺以外,与制造法1同样操作,能够制造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中由化合物(I)、钴和铵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
除了使用氨代替胺以外,与制造法2同样操作,能够制造由化合物(I)、钴以外的金属和铵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
由化合物(I)、金属和季铵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由化合物(I)、金属和胺的阳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与对应的季铵盐,在溶剂中、在0~120℃下反应0.5~30小时来制造。其中,由化合物(I)、金属和胺的阳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可以根据制造法1或2进行制造而得到。
作为季铵盐中的阴离子,可以列举例如:氟化物离子、氯化物离子、溴化物离子、碘化物离子、乙酸根离子等。
季铵盐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得,或者可以根据公知的方法、例如SaulPatai编、“The Chemistry ofthe amino group”、John Wiley&Sons、1968年、p.161-199;Katritzky&Rees编、“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Chemistry”、Pergamon Press、1984年、p.99-164以及p.515-528;“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06年、第16卷、p.345-34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9年、第131卷、p.9931-9933等中记载的方法等进行制造而得到。
使由化合物(I)、金属和胺的阳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胺的阳离子中的胺具有m个碱性氮原子)与n价的季铵盐反应,制造由化合物(I)、金属和n价的季铵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时,所使用的n价的季铵盐中包含的季铵离子、与所使用的由化合物(I)、金属和胺的阳离子构成的配位化合物中包含的胺的阳离子的摩尔比,优选为0.3m/n~10m/n(季铵离子/胺的阳离子)。
作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等醇类溶剂;氯仿、二氯甲烷等卤素类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类溶剂;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等醚类溶剂;乙酸乙酯等酯类溶剂;丙酮、甲乙酮等酮类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等。反应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在有机合成化学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各种柱色谱法、重结晶法、利用溶剂的清洗等)对所得到的配位化合物进行提纯。
以下,例示化合物(I)的具体例。式中,Ph表示苯基,Et表示乙基,Bu表示丁基,i-Bu表示异丁基,Pr表示丙基。
将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的具体例示于表1。
表1中,阳离子表示胺的阳离子或季铵离子,摩尔比表示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中的各成分的摩尔比[化合物(I):金属:阳离子]。
表1中,A1、A2以及A3表示以下的胺的阳离子。式中,Et表示乙基,i-Pr表示异丙基,Bu表示丁基。
表1
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可以作为光记录介质用色素、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三维记录材料的双光子吸收用色素、短波长激光(例如,蓝紫色激光等)对应的敏化色素等使用。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溶解性、优良的涂膜性、优良的耐光性、优良的耐湿热性、溶液中的优良的保存稳定性等特性。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含有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光性、优良的耐湿热性、优良的记录再生特性等。
作为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可以列举例如具备基板、反射层、记录层、透明保护层以及覆盖层的光记录介质等,优选在基板上依次设置反射层、记录层、透明保护层以及覆盖层的光记录介质。作为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可以列举例如具有包含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的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等。在使用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形成该记录层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
可以将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与其他色素并用。作为其他色素,优选为在记录用激光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吸收的色素。另外,优选使用不阻碍信息记录(通过记录层、反射层或透明保护层、以及覆盖层中的热变形,在激光照射部位形成的记录记号等)的形成这样的色素作为其他色素。作为其他色素,可以列举例如: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以外的含金属偶氮类色素、酞菁类色素、萘酞菁类色素、菁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方酸菁类色素、含金属靛苯胺类色素、三芳基甲烷类色素、部花菁类色素、甘菊环类色素、萘醌类色素、蒽醌类色素、靛酚类色素、呫吨类色素、嗪类色素、吡喃类色素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也可以将其他色素中适合于使用770~830nm的近红外激光、620~690nm的红色激光等激光的记录的色素与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并用,从而制作能够利用多个波长范围的激光记录的光记录介质。
记录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粘合剂。作为粘合剂,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硝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酮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外,为了提高该记录层的稳定性以及耐光性,该记录层可以含有单态氧猝灭剂和记录增感剂等。
作为单态氧猝灭剂,可以列举:过渡金属螯合物(例如,乙酰丙酮、联苯二硫醇、水杨醛肟、双二硫代-α-二酮等与过渡金属的螯合物等)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记录增感剂,是指过渡金属等金属以原子、离子、簇等形式包含在化合物中的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乙二胺类配合物、偶氮甲碱类配合物、苯基羟胺类配合物、菲咯啉类配合物、二羟偶氮苯类配合物物、二肟类配合物、硝基氨基苯酚类配合物、吡啶基三嗪类配合物、乙酰丙酮类配合物、茂金属类配合物、卟啉类配合物等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厚度,优选为1nm~5μm,更优选为5~100nm,进一步优选为15~60nm。
记录层例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刮板法、流延法、旋涂法、浸渍法等公知的薄膜形成法形成,但从量产性、成本方面出发,优选为旋涂法。在通过旋涂法形成记录层的情况下,为了得到适当的膜厚,优选使用将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的浓度调节至0.3~2.5重量%的溶液,优选使转速为500~10000rpm。在通过旋涂法涂布溶液后,可以进行加热、减压干燥、曝露于溶剂蒸气等处理。
作为在通过涂布溶液形成记录层时(例如,刮板法、流延法、旋涂法、浸渍法等)使用的溶液的溶剂,只要是不侵入基板以及在涂布记录层前在基板上形成的层(例如,反射层等)的溶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二丙酮醇、3-羟基-3-甲基-2-丁酮等酮醇类溶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二醇单甲基醚等溶纤剂类溶剂;正己烷、正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二甲基环己烷、正丁基环己烷、叔丁基环己烷、环辛烷等烃类溶剂;二异丙基醚、二丁基醚等醚类溶剂;2,2,3,3-四氟丙醇、八氟戊醇、六氟丁醇等氟代烷基醇类溶剂;乳酸甲酯、乳酸乙酯、异丁酸甲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等酯类溶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基板,为了进行利用激光的记录再生,优选为在表面上形成以螺旋状形成的导向槽的基板。作为基板,优选为容易形成作为窄道间距的微小沟槽的基板,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玻璃、塑料等。作为塑料,可以列举: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化乙烯树脂、乙酸乙烯树脂、硝基纤维素、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脂环式聚烯烃树脂等,从高生产率、成本、耐吸湿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为聚碳酸酯树脂。
基板优选将上述塑料注射成形来制作。作为通过注射成形制作基板的方法,可以列举使用形成有导向槽的由Ni等金属构成的压模的方法等。
用于制作该压模的圆盘,例如如下制作。研磨圆盘状的玻璃基板的表面,使其变平滑。在该基板上涂布根据期望的沟槽深度调节了厚度的光致抗蚀剂。接着,使用与蓝紫色激光相比波长更短的激光或电子束,将光致抗蚀剂曝光,进行显影,由此,制作形成有导向槽的圆盘。
接着,在该圆盘表面上对Ni等的导电膜进行真空制膜,经过镀覆工序,制作形成有导向槽的由Ni等金属构成的压模。使用该压模对上述塑料进行注射成形,由此,制作在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槽的基板。
作为该导向槽,凹凸的顶点面与底边面的高低差(沟槽深度)优选为15~80nm,更优选为25~50nm。作为凸部与凹部的宽度的比率,优选为40%:60%~60%:40%(凸部:凹部)的范围。
反射层优选为金属。作为金属,可以列举例如:金、银、铝或它们的合金等,从对于55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的反射率和表面的平滑性的方面出发,优选银或以银作为主成分的合金。该以银作为主成分的合金优选包含银约90%以上,作为银以外的成分,优选包含选自Cu、Pd、Ni、Si、Au、Al、Ti、Zn、Zr、Nb、Bi以及Mo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反射层可以通过例如蒸镀法、溅射法(例如,DC溅射法等)、离子镀法等在基板上形成。为了使记录再生特性提高,或为了调节反射率等,可以在反射层与记录层之间设置中间层。作为中间层,具体而言,可以列举: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等。反射层的厚度优选为5~300nm,更优选为20~100nm。
作为透明保护层,优选为对于在记录再生时使用的激光没有吸收的层、或者仅略微吸收的层,优选折射率的实数部分比较大、具有1.5~2.0左右的值的层。作为透明保护层,具体地可以列举: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透明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5~50nm。保护层的厚度为5nm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在记录层上产生变形而形成的记录记号能够与该记录记号间的未记录部分明确分离,因此能够得到更良好的信号。另外,保护层的厚度为50nm以下的情况下,由于容易产生透明保护层的变形,因此能够得到更良好的信号。透明保护层可以通过溅射法(例如,RF溅射法等)等在记录层上形成。作为通过溅射法形成透明保护层时使用的靶材,可以列举例如:ZnS-SiO2、氧化铟锡(ITO)等。
覆盖层例如能够如下在透明保护层上形成:使用表面具有相对于记录再生激光透明并且具有粘合力的胶粘层的、厚度约0.1mm的聚碳酸酯树脂制的片,隔着胶粘层将片加压胶粘到透明保护层上。作为胶粘层,优选为在信息记录时不阻碍记录层以及透明保护层的变形的层。覆盖层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作为该紫外线固化树脂,与胶粘层同样,优选在信息记录时不阻碍记录层以及透明保护层的变形的树脂。
优选在覆盖层上形成硬涂层。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含有本发明的配位化合物,因此,在记录时使用的激光的波长优选为350~530nm。通常,在记录时使用的激光的波长越短,越能够进行高密度的记录。
作为激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中心波长为405nm、410nm等的蓝紫色激光、中心波长为515nm的蓝绿色的高输出半导体激光等,其中,优选中心波长为405nm的蓝紫色的高输出半导体激光。
可以使用通过第二谐波产生元件(SHG)对基本振荡波长为740~960nm的能够连续振荡的半导体激光、由半导体激光激发并且基本振荡波长为740~960nm的能够连续振荡的固体激光等进行波长转换而得到的光。作为SHG,只要是缺乏反演对称性的压电元件则可以为任意一种,优选为KDP(KH2PO4)、ADP(NH4H2PO4)、BNN(Ba2NaNb5O15)、KN(KNbO3)、LBO(LiB3O5)、化合物半导体等。
作为通过由SHG进行波长转换而得到的光(第二谐波)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将基本振荡波长为860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波长转换而成的430nm光、将基本振荡波长为860nm的半导体激光激发的固体激光进行波长转换而成的430nm光等。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优选为BD。BD为如下光记录介质,其通过使用波长405nm的蓝紫色激光并且使物镜的NA为0.85来缩小激光焦点直径,从而记录更高密度的信息。对于BD-R而言,在基板上依次层叠反射层、记录层、透明保护层、比基板薄的覆盖层。从覆盖层一侧照射蓝紫色激光,进行记录再生。
实施例
以下,通过合成例、实施例以及试验例,对本发明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
缩写的说明如下所示。
TFP:2,2,3,3-四氟丙醇
DMSO:二甲基亚砜
[化合物(I)的原料的制造]
基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2年、第124卷、p.9431-9447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丁胺、氰基乙酸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得到1-丁基-3-氰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与1-丁基-3-氰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3-氰基-1-异丁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氰基-1-糠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氰基-4-甲基-2,6-二氧代-1-(对甲苯基)-1,2,5,6-四氢吡啶、1-丁基-3-氰基-2,6-二氧代-4-丙基-1,2,5,6-四氢吡啶、以及1-苄基-3-氰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氰基-1-乙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作为市售品(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制)获得。
基于“Synthesis”、1999年、第12卷、p.2103-2113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酐和1-丁基-3-氰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反应,得到1-丁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与1-丁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3-氰基-1-异丁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乙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氰基-1-糠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1-(4-甲基苯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1-丁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2,6-二氧代-4-丙基-1,2,5,6-四氢吡啶、以及1-苄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
基于“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y”、1999年、第64卷、p.5644-5649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2-氯嘧啶与水合肼反应,得到2-肼基嘧啶。与2-肼基嘧啶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5-肼基-1-苯基-1H-四唑以及2-肼基苯并唑。
基于“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2003年、第11卷、p.1381-1387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4-(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与水合肼反应,得到4-(三氟甲基)苯并酰肼。
[季铵盐的制造]
基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06年、第16卷、p.345-347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1,1’-双(2,4-二硝基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与苯胺反应,得到1,1’-二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与1,1’-二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1,1’-双(2-羟基-5-苯基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1,1’-双(3-氟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1,1’-双[3-(三氟甲基)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以及l,l’-双(4-氟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
基于“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9年、第131卷、p.9931-9933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1,10-菲咯啉与l,3-二溴丙烷反应,得到6,7-二氢-5H-[1,4]二氮杂卓并[1,2,3,4-1,m,n][1,10]菲咯啉二二溴化物。与6,7-二氢-5H-[1,4]二氮杂卓并[1,2,3,4-1,m,n][1,10]菲咯啉二二溴化物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
基于“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50年、第72卷、p.2040-2044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异喹啉与1,10-二溴癸烷反应,得到2-[10-(2-异喹啉基)癸基]异喹啉二溴化物。与2-[10-(2-异喹啉基)癸基]异喹啉二溴化物的制造方法同样操作,得到2-[6-(2-异喹啉基)己基]异喹啉二溴化物、1-[4-(1-喹啉基)丁基]喹啉二溴化物、以及N,N’-二苄基-N,N,N’,N’-四甲基-1,4-丁烷二铵二溴化物。
基于“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59年、第24卷、p.1348-1349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与(2-溴乙基)苯反应,得到1,4-双(2-苯基乙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溴化物。
[化合物(I)的制造]
合成例1:化合物(I-1)的制造
将1-丁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1.50g、乙酸1.05g、5-肼基-1-苯基-1H-四唑1.01g以及乙醇15ml混合,在7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20ml,滤取析出的固体,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1)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1)1.47g(收率65%)。
1H-NMR(400MHz)δ(DMSO-d6)ppm:0.90(3H,t,J=7.3Hz)、1.25-1.30(2H,m)、1.46-1.51(2H,m)、2.35(3H,s)、3.83(2H,t,J=7.3Hz)、7.56-7.67(5H,m)、8.38(1H,s)。
合成例2:化合物(I-2)的制造
将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乙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0.50g、乙酸1.05g、2-肼基嘧啶0.24g以及甲醇5ml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2)0.61g(收率95%)。
1H-NMR(400MHz)δ(DMSO-d6)ppm:1.10(3H,t,J=7.1Hz)、2.40(3H,s)、3.88-3.93(2H,m)、6.95(1H,bs)、8.36(1H,s)、8.54(2H,bs)、11.13(1H,bs)。
合成例3:化合物(I-3)的制造
将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乙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0.48g、乙酸3.15g、4-(三氟甲基)苯并酰肼0.42g以及甲醇5ml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3)0.80g(收率99%)。
1H-NMR(400MHz)δ(DMSO-d6)ppm:1.09(3H,t,J=7.1Hz)、2.43(3H,s)、3.88-3.93(2H,m)、7.87(2H,d,J=8.3Hz)、8.12(2H,d,J=8.3Hz)、8.43(1H,s)。
合成例4:化合物(I-4)的制造
将3-氰基-1-异丁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8.80g、乙酸2.26g、5-肼基-1-苯基-1H-四唑6.61g以及乙醇90ml混合,在7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乙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4)10.18g(收率69%)。
1H-NMR(400MHz)δ(DMSO-d6)ppm:0.83(6H,d,J=6.6Hz)、1.96-2.03(1H,m)、2.36(3H,s)、3.67(2H,d,J=7.3Hz)、7.53-7.65(5H,m)、8.37(1H,s)。
合成例5:化合物(I-5)的制造
将3-氰基-1-糠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3.36g、乙酸0.70g、2-肼基苯并唑1.94g以及甲醇35ml混合,在5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5)4.41g(收率96%)。
1H-NMR(400MHz)δ(DMSO-d6)ppm:2.45(3H,s)、5.09(2H,s)、6.23-6.42(2H,m)、7.06-7.31(3H,m)、7.45-7.61(2H,m)、8.41(1H,bs)、12.17(1H,bs)、13.85(1H,bs)。
合成例6:化合物(I-6)的制造
将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4-甲基-1-(4-甲基苯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4.50g、乙酸1.01g、5-肼基-1-苯基-1H-四唑2.96g以及甲醇40ml混合,在5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6)6.09g(收率85%)。
1H-NMR(400MHz)δ(DMSO-d6)ppm:2.35(3H,s)、2.41(3H,s)、7.05-7.27(4H,m)、7.58-7.65(5H,m)、8.42(1H,s)。
合成例7:化合物(I-7)的制造
将1-丁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2,6-二氧代-4-丙基-1,2,5,6-四氢吡啶2.50g、乙酸0.57g、5-肼基-1-苯基-1H-四唑1.68g以及乙醇25ml混合,在7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乙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7)3.28g(收率82%)。
1H-NMR(400MHz)δ(DMSO-d6)ppm:0.88-0.98(6H,m)、1.23-1.33(2H,m)、1.46-1.57(4H,m)、2.73(2H,t,J=7.3Hz)、3.84(2H,t,J=7.3Hz)、7.55-7.69(5H,m)、8.45(1H,s)。
合成例8:化合物(I-8)的制造
将1-苄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10.00g、乙酸2.24g、5-肼基-1-苯基-1H-四唑6.56g以及甲醇100ml混合,在5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8)13.86g(收率87%)。
1H-NMR(400MHz)δ(DMSO-d6)ppm:2.36(3H,s)、5.03(2H,s)、7.22-7.33(5H,m)、7.54-7.65(5H,m)、8.40(1H,s)。
合成例9:化合物(I-9)的制造
将1-苄基-3-氰基-5-(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甲基-2,6-二氧代-1,2,5,6-四氢吡啶5.50g、乙酸1.12g、2-肼基苯并唑2.78g以及甲醇50ml混合,在5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化合物(I-9)7.38g(收率99%)。
1H-NMR(400MHz)δ(DMSO-d6)ppm:2.46(3H,s)、5.10(2H,s)、7.05-7.47(9H,m)、8.42(1H,s)、12.14(1H,bs)、13.88(1H,bs)。
[配位化合物的制造]
(实施例1)
在与合成例1同样操作得到的化合物(I-1)1.50g、二异丙基乙胺0.99g以及乙醇15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0.48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7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10m,滤取析出的固体,用水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2)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1.56g(收率84%)。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6(DMSO-d6)ppm:0.50-0.52(6H,m)、0.74-0.87(4H,m)、0.90-1.08(4H,m)、1.15-1.29(15H,m)、2.65(6H,s)、3.07-3.19(2H,m)、3.56-3.76(6H,m)、7.33-7.41(2H,m)、7.55-7.68(4H,m)、8.00-8.23(5H,m)、9.01(2H,bs)。
(实施例2)
将配位化合物(1)0.30g、1,1’-双(3-氟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0.07g以及乙醇9ml混合,在7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乙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0.29g(收率9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6(DMSO-d6)ppm:0.46(12H,t,J=7.3Hz)、0.79-0.85(8H,m)、0.96-1.00(8H,m)、2.67(12H,s)、3.60-3.73(8H,m)、7.34-8.07(26H,m)、9.0l-9.68(10H,m)。
(实施例3)
将配位化合物(1)0.30g、l,l’-二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0.07g以及乙醇9ml混合,在7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乙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3)0.29g(收率9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6(DMSO-d6)ppm:0.45(12H,t,J=7.1Hz)、0.77-0.83(8H,m)、0.92-1.02(8H,m)、2.65(12H,s)、3.56-3.72(8H,m)、7.33-7.37(4H,m)、7.56-8.99(26H,m)、9.06-9.20(8H,m)、9.71(4H,bs)。
FAB-MS[基质:间硝基苄醇]:(+)310、(-)839
(实施例4)
将配位化合物(1)0.30g、6,7-二氢-5H-[1,4]二氮杂卓并[1,2,3,4-1,m,n][1,10]菲咯啉二二溴化物0.06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7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4)0.26g(收率93%)。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46(12H,t,J=7.3Hz)、0.76-0.85(8H,m)、0.94-1.01(8H,m)、2.67(12H,s)、3.19-3.23(2H,m)、3.60-3.72(8H,m)、5.09(4H,t,J=6.8Hz)、7.37(4H,t,J=7.6Hz)、7.59(8H,t,J=7.6Hz)、8.06(8H,d,J=7.8Hz)、8.07-8.69(4H,m)、9.01(4H,s)、9.53-9.55(2H,m)、9.78-9.79(2H,m)。
FAB-MS[基质:间硝基苄醇]:(+)222、(-)839
(实施例5)
将配位化合物(1)0.30g、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0.06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70℃下3小时搅拌。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5)0.24g(收率85%)。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46(12H,t,J=7.3Hz)、0.75-0.87(8H,m)、0.94-1.04(8H,m)、2.67(12H,s)、2.71-2.79(2H,m)、3.58-3.74(8H,m)、4.42-4.50(2H,m)、5.00-5.03(2H,m)、7.37(4H,t,J=7.3Hz)、7.59(8H,t,J=7.6Hz)、8.06(8H,d,J=7.6Hz)、8.48-8.51(4H,m)、8.95(2H,t,J=8.1Hz)、9.01(4H,s)、9.35(2H,d,J=5.6Hz)。
FAB-MS[基质:间硝基苄醇]:(+)198、(-)839
(实施例6)
在化合物(I-2)0.30g、三乙胺0.31g以及甲醇5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0.13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醚20ml,滤取析出的固体,用乙醚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6)0.36g(收率94%)。
最大吸收波长(TFP):385.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58(6H,t,J=6.8Hz)、1.17(9H,t,J=7.3Hz)、2.60(6H,s)、3.08-3.09(6H,m)、3.62-3.70(6H,m)、5.93-5.96(2H,m)、6.85-6.87(2H,m)、7.91-7.95(2H,m)、8.83(2H,s)。
(实施例7)
将配位化合物(6)0.30g、1,1’-双(2-羟基-5-苯基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0.11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5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7)0.31g(收率87%)。
最大吸收波长(TFP):385.5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56(12H,t,J=7.1Hz)、2.58(12H,s)、3.58-3.70(8H,m)、5.92-5.95(4H,m)、6.84-6.86(4H,m)、7.31(2H,d,J=8.5Hz)、7.37(2H,t,J=7.3Hz)、7.49(4H,t,J=7.3Hz)、7.71-7.73(4H,m)、7.89-7.93(6H,m)、8.10-8.11(2H,m)、8.81(4H,s)、9.02(4H,d,J=7.1Hz)、9.66(4H,d,J=7.1Hz)。
(实施例8)
在化合物(I-3)2.00g、三乙胺1.03g以及甲醇20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0.63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10m,滤取析出的固体,用水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2)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8)2.06g(收率86%)。
最大吸收波长(TFP):381.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47-0.60(6H,m)、1.10-1.22(9H,m)、2.65-2.80(6H,s)、3.01-3.15(6H,m)、3.56-3.70(4H,m)、7.62-7.73(4H,m)、8.01-8.12(4H,m)、9.25(2H,s)。
(实施例9)
将配位化合物(8)0.30g、1,1’-双(2-羟基-5-苯基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0.09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5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9)0.27g(收率77%)。
最大吸收波长(TFP):385.5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55(12H,t,J=6.8Hz)、2.73(12H,s)、3.57-3.66(8H,m)、7.31(2H,d,J=8.5Hz)、7.37(2H,t,J=7.6Hz)、7.48(4H,t,J=7.6Hz)、7.66-7.73(12H,m)、7.88-7.90(2H,m)、8.04(8H,d,J=8.3Hz)、8.10-8.11(2H,m)、9.02(4H,d,J=6.8Hz)、9.25(4H,s)、9.65(4H,d,J=6.8Hz)。
(实施例10)
将配位化合物(8)0.30g、6,7-二氢-5H-[1,4]二氮杂卓并[1,2,3,4-l,m,n][1,10]菲咯啉二二溴化物0.06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0)0.24g(收率80%)。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55(12H,t,J=6.8Hz)、2.73(12H,s)、3.18-3.22(2H,m)、3.36-3.63(8H,m)、5.06-5.09(4H,m)、7.67(8H,d,J=8.1Hz)、8.04(8H,d,J=8.1Hz)、8.63-8.67(4H,m)、9.25(4H,s)、9.53(2H,d,J=8.6Hz)、9.77(2H,d,J=4.9Hz)。
(实施例11)
将配位化合物(8)0.30g、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0.06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1)0.26g(收率88%)。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51-0.59(12H,m)、2.71-2.79(14H,m)、3.57-3.69(8H,m)、4.38-4.41(2H,m)、4.93-5.05(2H,m)、7.66-7.68(8H,m)、8.03-8.05(8H,m)、8.44-8.51(4H,m)、8.94(2H,s)、9.24(4H,s)、9.32-9.35(2H,m)。
(实施例12)
在化合物(I-4)10.00g、三丁胺9.45g以及甲醇80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3.17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2)12.17g(收率93%)。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6-0.47(12H,m)、0.89-0.93(9H,m)、1.27-1.61(14H,m)、2.68(6H,s)、2.92-3.12(6H,m)、3.48(4H,d,J=6.8Hz)、7.35-7.62(6H,m)、8.02-8.46(4H,m)、8.85(1H,bs)、9.02(2H,s)。
(实施例13)
将配位化合物(12)5.00g、1,1’-二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1.02g以及甲醇70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3)4.50g(收率93%)。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3-0.45(24H,m)、1.38-1.45(4H,m)、2.66(12H,s)、3.46(8H,d,J=7.1Hz)、7.34-8.03(30H,m)、9.00(4H,s)、9.06(4H,d,J=6.4Hz)、9.69(4H,d,J=6.4Hz)。
(实施例14)
将配位化合物(12)5.00g、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0.87g以及甲醇7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4)3.92g(收率8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5-0.47(24H,m)、1.40-1.47(4H,m)、2.68(12H,s)、2.55-2.82(2H,m)、3.48(8H,d,J=6.8Hz)、4.42-4.50(2H,m)、5.00-5.03(2H,m)、7.35-7.62(12H,m)、8.02-8.51(12H,m)、8.93-9.01(6H,m)、9.35-9.36(2H,m)。
(实施例15)
将配位化合物(12)3.00g、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1.04g以及甲醇4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5)2.43g(收率69%)。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3-0.45(12H,m)、1.38-1.45(12H,m)、2.66(6H,s)、3.46(4H,d,J=7.1Hz)、7.34-8.35(25H,m)、9.00(2H,s)。
(实施例16)
将配位化合物(12)2.00g、2-[10-(2-异喹啉基)癸基]异喹啉二溴化物0.60g以及甲醇30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6)1.71g(收率84%)。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5-0.47(24H,m)、1.23-1.29(12H,m)、1.40-1.47(4H,m)、1.93-2.07(4H,m)、2.68(12H,s)、3.48(8H,d,J=6.8Hz)、4.69(4H,t,J=7.4Hz)、7.35-7.61(12H,m)、8.01-8.24(10H,m)、8.24-8.80(10H,m)、9.02(4H,s)、10.06(2H,s)。
(实施例17)
将配位化合物(12)2.00g、2-[6-(2-异喹啉基)己基]异喹啉二溴化物0.54g以及甲醇30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7)1.92g(收率97%)。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5-0.46(24H,m)、1.38-1.45(8H,m)、1.96-2.06(4H,m)、2.68(12H,s)、3.47(8H,d,J=7.1Hz)、4.69(4H,t,J=7.3Hz)、7.35-7.61(12H,m)、8.01-8.09(10H,m)、8.25-8.78(10H,m)、9.01(4H,s)、10.05(2H,s)。
(实施例18)
将配位化合物(12)1.00g、盐酸小檗碱水合物(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0.40g以及甲醇1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8)1.12g(收率98%)。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5-0.47(12H,m)、1.40-1.47(2H,m)、2.68(6H,s)、3.19-3.22(2H,m)、3.47(4H,d,J=7.1Hz)、4.07(3H,s)、4.10(3H,s)、4.92-4.95(2H,m)、6.17(2H,s)、7.08(1H,s)、7.35-7.61(6H,m)、7.79(1H,s)、7.97-8.20(6H,m)、8.92(1H,s)、9.02(2H,s)、9.88(1H,s)。
(实施例19)
将配位化合物(12)1.00g、1,1’-双[3-(三氟甲基)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0.29g以及甲醇1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19)0.92g(收率84%)。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4-0.45(24H,m)、1.38-1.45(4H,m)、2.66(12H,s)、3.46(8H,d,J=6.8Hz)、7.34-7.60(12H,m)、8.00-8.46(16H,m)、9.00(4H,s)、9.05-9.20(4H,m)、9.69-9.83(4H,m)。
(实施例20)
将配位化合物(12)5.00g、1,1’-双(4-氟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1.12g以及甲醇7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0)4.22g(收率8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4-0.45(24H,m)、1.39-1.45(4H,m)、2.66(12H,s)、3.46(8H,d,J=7.1Hz)、7.33-7.37(4H,m)、7.56-8.23(24H,m)、9.00-9.16(8H,m)、9.61-9.75(4H,m)。
(实施例21)
将配位化合物(12)5.00g、1-[4-(1-喹啉基)丁基]喹啉二溴化物1.27g以及甲醇7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1)4.78g(收率99%)。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3-0.45(24H,m)、1.38-1.45(4H,m)、2.06-2.15(4H,m)、2.66(12H,s)、3.46(8H,d,J=6.8Hz)、5.05-5.14(4H,m)、7.34-7.60(12H,m)、8.00-8.64(18H,m)、9.00(4H,s)、9.26-9.44(4H,m)。
(实施例22)
将配位化合物(12)1.00g、N,N’-二苄基-N,N,N’,N’-四甲基-1,4-丁烷二铵二溴化物0.25g以及甲醇1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2)0.93g(收率9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34-0.45(24H,m)、1.39-1.46(4H,m)、1.72-1.83(4H,m)、2.67(12H,s)、2.98(12H,s)、3.21-3.31(4H,m)、3.46(8H,d,J=7.2Hz)、4.51(4H,s)、7.34-7.60(22H,m)、8.01-8.03(8H,m)、9.00(4H,s)。
(实施例23)
在化合物(I-5)1.95g、二异丙基乙胺1.29g以及甲醇15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0.62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3)1.93g(收率80%)。
最大吸收波长(TFP):392.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1.20-1.28(15H,m)、2.65(6H,s)、3.05-3.17(2H,m)、3.58-3.64(2H,m)、4.72-4.87(4H,m)、5.67-5.95(4H,m)、6.59-7.09(10H,m)、8.15(1H,bs)、8.98(2H,s)。
(实施例24)
将配位化合物(23)0.6g、1,1’-双(3-氟苯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0.14g以及甲醇6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4)0.61g(收率98%)。
最大吸收波长(TFP):392.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2.67(12H,s)、4.72-4.87(8H,m)、5.67-5.95(8H,m)、6.59-7.09(20H,m)、7.55-8.25(8H,m)、8.98(4H,s)、9.01-9.28(4H,m)、9.63-9.92(4H,m)。
(实施例25)
在化合物(I-6)5.00g、三丁胺4.35g以及甲醇40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1.46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5)6.09g(收率95%)。
最大吸收波长(TFP):380.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89-0.93(9H,m)、1.26-1.36(6H,m)、1.53-1.61(6H,m)、1.92(6H,s),2.61(6H,s)、2.95-3.04(6H,m)、6.34(2H,bs)、6.66(2H,bs)、7.00(4H,bs)、7.33-7.58(6H,m)、7.94-7.96(4H,m)、8.61(2H,s)、8.85(1H,bs)。
(实施例26)
将配位化合物(25)1.50g、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0.25g以及甲醇20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6)1.32g(收率95%)。
最大吸收波长(TFP):380.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2.34(12H,s)、2.60(12H,s)、2.74-2.77(2H,m)、4.40-4.48(2H,m)、4.97-5.01(2H,m)、6.34(4H,bs)、6.66(4H,bs)、7.00(8H,bs)、7.33-7.58(12H,m)、7.93-7.96(8H,m)、8.46-8.49(4H,m)、8.60(4H,s)、8.91-8.95(2H,m)、9.33-9.34(2H,m)。
(实施例27)
在化合物(I-7)1.50g、三丁胺1.32g以及甲醇15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0.44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7)1.33g(收率69%)。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44-1.71(47H,m)、2.78-3.12(8H,m)、3.59-3.68(4H,m)、7.34-7.60(6H,m)、8.02-8.04(4H,m)、8.98(1H,s)。
(实施例28)
将配位化合物(27)1.00g、6,7-二氢-5H-[1,4]二氮杂卓并[1,2,3,4-l,m,n][1,10]菲咯啉二溴化物0.18g以及甲醇30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所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8)0.77g(收率83%)。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44-0.48(12H,m)、0.80-1.12(28H,m)、1.61-1.80(8H,m)、2.98-3.21(10H,m)、3.58-3.69(8H,m)、5.08(4H,t,J=6.8Hz)、7.34-7.60(12H,m)、8.02-8.04(8H,m)、8.63-8.67(4H,m)、8.98(4H,s)、9.52-9.77(4H,m)。
(实施例29)
在化合物(I-8)13.00g、三丁胺11.31g以及甲醇120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3.80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29)15.92g(收率9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0.89-0.93(9H,m)、1.27-1.36(6H,m)、1.53-1.61(6H,m)、2.66(6H,s)、2.93-3.10(6H,m)、4.71-4.82(4H,m)、6.78-6.84(10H,m)、7.37-8.06(10H,m)、8.85(1H,bs)、8.96(2H,s)。
(实施例30)
将配位化合物(29)2.00g、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0.33g以及甲醇30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30)1.80g(收率98%)。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2.66(12H,s)、2.73-2.81(2H,m)、4.41-4.49(2H,m)、4.71-4.81(8H,m)、4.99-5.03(2H,m)、6.78-6.85(20H,m)、7.36-8.05(20H,m)、8.47-9.36(12H,m)。
(实施例31)
将配位化合物(29)1.00g、1,4-双(2-苯基乙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溴化物0.24g以及甲醇15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31)0.95g(收率98%)。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2.65(12H,s)、3.06-3.10(4H,m)、3.72-3.76(4H,m)、3.96(12H,s)、4.70-4.80(8H,m)、6.77-6.84(20H,m)、7.27-8.04(30H,m)、8.94(4H,s)。
(实施例32)
在化合物(I-9)2.00g、N,N-二异丙基乙胺1.29g以及甲醇16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钴(II)四水合物0.62g,在空气气氛下,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32)2.11g(收率86%)。
最大吸收波长(TFP):379.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1.21-1.26(15H,m)、2.59(6H,s)、3.11-3.14(2H,m)、3.58-3.63(2H,m)、4.63-4.91(4H,m)、6.57-7.05(18H,m)、8.13(1H,bs)、8.91(2H,s)。
(实施例33)
将配位化合物(32)0.60g、7,8-二氢-6H-二吡啶并[1,2-a:2’,1’-c][1,4]二氮杂卓二二溴化物0.12g以及甲醇9ml混合,在50℃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固体,用甲醇清洗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配位化合物(33)0.53g(收率91%)。
最大吸收波长(TFP):392.0nm
1H-NMR(400MHz)δ(DMSO-d6)ppm:2.59(12H,s)、2.70-2.82(2H,m)、4.40-5.02(12H,m)、6.57-7.05(36H,m)、8.46-9.35(12H,m)。
(试验例1)
溶解性试验
向20mg的配位化合物(1)~(33)中分别加入980mg的TFP,在室温下施加3分钟超声波振动。通过目视确认20mg的配位化合物(1)~(33)在TFP980mg中完全溶解。
(试验例2)
涂膜性试验
将20mg的配位化合物(1)~(33)分别在TFP980mg中溶解,用テフロン(注册商标)制滤器(沃特曼公司制、孔径0.20μm)进行过滤,分别得到配位化合物(1)~(33)的溶液。作为基板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制的板(太佑机材公司制;直径2英寸、厚度1mm),使用ミカサ公司(Mikasa Co.,Ltd.)制造的1H-SX,通过旋涂法(3000rpm、30秒、溶液的使用量:0.25~0.30g)将该溶液涂布到基板上,将该基板在70℃下在烘箱中干燥30分钟,分别得到配位化合物的薄膜。通过目视确认到所得到的配位化合物(1)~(33)的薄膜均匀,均质地制膜。
(试验例3)
耐光性试验
作为基板使用玻璃板(太佑机材公司制;2cm×2cm、厚度2mm)代替聚碳酸酯树脂制的板,除此以外,与涂膜性试验同样操作,分别得到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的薄膜。使用具备紫外线荧光灯(スガ試験機社(Suga TestInstruments Co.,Ltd.)制、SUGA-FS40、峰波长313nm、照度分布282~373nm)的スガ試験機社制造的デユ一パネル光コントロ一ルウエザ一メ一タ一DPWL-5R型(耐气候测试仪),对该薄膜以15W/m2的光量在45℃下光照射10小时。对于耐光性试验前后的薄膜,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将耐光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a)相对于耐光性试验前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a 0)之比(Ia/Ia 0)示于表2。在此,耐光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表示耐光性试验后的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比(Ia/Ia 0)越大,表示具有越优良的耐光性。
可知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的薄膜分别具有优良的耐光性。
表2
(试验例4)
耐湿热性试验
与涂膜性试验同样操作,分别得到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的薄膜。使用佐竹化学机械工业公司制造的恒温恒湿槽KHWII-40HP,将该薄膜在温度80℃、相对湿度80%的气氛中曝露100小时。对于耐湿热性试验前后的薄膜,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将耐湿热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b)相对于耐湿热性试验前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b 0)之比(Ib/Ib 0)、以及耐湿热性试验前后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变化[Δλmax(b)]示于表3。在此,耐湿热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表示耐湿热性试验后的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比(Ib/Ib 0)越接近1,另外,Δλmax(b)越小,表示具有越优良的耐湿热性。
可知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的薄膜分别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
表3
(试验例5)
溶液中的保存稳定性试验
将13mg的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分别溶解于1ml的TFP中,用テフロン(注册商标)制滤器(沃特曼公司制、孔径0.20μm)过滤,分别得到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的溶液。将所得到的溶液分别转移至带盖的褐色瓶中,在25℃下保存3天。在保存稳定性试验前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将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的溶液稀释至1250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将保存稳定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C)相对于保存稳定性试验前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C 0)之比(IC/IC 0)、以及保存稳定性试验前后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变化[Δλmax(c)]示于表4。在此,保存稳定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表示保存稳定性试验后的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比(IC/IC 0)越接近1,另外,Δλmax(c)越小,表示具有越优良的溶液中的保存稳定性。
可知配位化合物(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分别具有溶液中的优良的保存稳定性。
表4
(试验例6)
耐水性试验
与涂膜性试验同样操作,分别得到配位化合物(2)、(3)、(13)、(19)、以及(20)的薄膜。将该薄膜在75℃的水中浸渍30分钟。对于耐水性试验前后的薄膜,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将耐水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d)相对于耐水性试验前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Id 0)之比(Id/Id 0)、以及耐水性试验前后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变化[Δλmax(d)]示于表5。在此,耐水性试验后的最大吸收波长表示耐水性试验后的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比(Id/Id 0)越接近1,另外,Δλmax(d)越小,表示具有越优良的耐水性。需要说明的是,耐水性试验为苛酷条件的试验,比(Id/Id 0)只要为0.5以上,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可知配位化合物(2)、(3)、(13)、(19)、以及(20)均与季铵离子的结构类似,分别具有优良的耐水性。
表5
(实施例34)
“记录介质的制造”
作为基板,使用在中央具有贯穿孔、并且在表面上具有道间距0.32μm的导向槽的外径120mm、厚度1.1mm的聚碳酸酯树脂制圆盘。在该基板的形成有导向槽的表面上,通过溅射法形成40~60nm厚度的Ag合金的反射层。
将20mg的配位化合物(2)溶解于1980mg的TFP中,用テフロン(注册商标)制滤器(沃特曼公司制、孔径0.20μm)过滤,得到配位化合物(2)的溶液。使用ミカサ公司制1H-SX,通过旋涂法(1200~5000rpm、10秒、溶液的使用量:1ml)将该溶液涂布到该反射层上,在烘箱中、在70℃下、将该基板干燥30分钟,形成记录层。接着,通过使用ZnS-SiO2(组成比:ZnS/SiO2=80重量%/20重量%)作为靶材的RF溅射法,在该记录层上形成10~20nm的厚度的透明保护层。接着,使用リンテツク公司(LintecCorporation)制造的覆盖膜粘贴装置(Opteria MODEL300m/ST),在该透明保护层上粘贴リンテツク公司制造的覆盖膜(D-900),由此,制造记录介质(2)。
除了使用配位化合物(3)~(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代替使用配位化合物(2)以外,与记录介质(2)的制造法同样操作,分别制造记录介质(3)~(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
(试验例7)
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特性评价试验
对于记录介质(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使用记录再生装置(パルステツク工业公司(PulstecIndustrial Co.,Ltd.)制、ODU-1000),在记录用激光的记录功率为3~8mW的范围内,测定记录功率下的抖动的依赖性[测定条件:波长405nm、数值孔径NA0.85、记录速度4.92m/s(1倍速)]。关于所得到的记录功率下的抖动的依赖性,在记录功率为3~8mW的范围内将最小的抖动作为底部抖动。将所得到的底部抖动示于表6。底部抖动越小,表示具有越优良的记录再生特性。
可知记录介质(2)~(5)、(7)、(9)~(11)、(13)~(21)、(24)、(26)、(28)、(30)、(31)、以及(33)分别具有优良的记录再生特性。并且可知,其中,记录介质(2)、(3)、(4)、(5)、(19)、(20)、(21)、(26)、(28)以及(31)具有更优良的记录再生特性。
表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等的用于光记录介质的配位化合物等。

Claims (5)

1.一种配位化合物,其由式(I)所示的化合物、钴和选自由(A1)~(A2)、式(X)所示的季铵离子以及(B4)~(B9)、(B12)~(B14)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构成,
式中,R1表示可具有呋喃基作为取代基的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苄基、可具有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1~10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的苯基,R2表示氰基,R3表示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1~10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R5表示
式(II)或式(III),
式中,R6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为可具有1~5个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1~10的烷基,
式中,环A表示可具有苯基作为取代基的四唑环,
式中,L1表示氢原子、羟基、卤原子、可具有1~5个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苯基,10个L1各自可以相同或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包含由式(Z)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R2、R3、R4以及R5分别与上述含义相同,M表示钴,Qn+表示由(A1)~(A2)、式(X)所示的季铵离子以及(B4)~(B9)、(B12)~(B14)组成的组中的一种,n表示1~3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位化合物,其中,R5为式(III)。
4.一种配位化合物,其由选自下述式(I-4)、式(I-6)、式(I-7)和式(I-8)中任意一个所示的化合物、钴和下述式(A3)以摩尔比2:1:1构成,
5.一种光记录介质,其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位化合物。
CN201180034670.XA 2010-07-14 2011-07-12 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光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9780 2010-07-14
JP2010-159780 2010-07-14
PCT/JP2011/065913 WO2012008468A1 (ja) 2010-07-14 2011-07-12 錯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光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243A CN103003243A (zh) 2013-03-27
CN103003243B true CN103003243B (zh) 2015-03-11

Family

ID=4546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6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243B (zh) 2010-07-14 2011-07-12 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光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23494A1 (zh)
EP (1) EP2594558A4 (zh)
JP (1) JP5323993B2 (zh)
CN (1) CN103003243B (zh)
TW (1) TWI424992B (zh)
WO (1) WO2012008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606660A (en) 2010-07-20 2014-11-28 Vestaron Corp Insecticidal triazines and pyrimidines
JP2015017039A (ja) * 2011-11-11 2015-01-29 Khネオケム株式会社 錯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光記録媒体
JP6257612B2 (ja) * 2012-07-04 2018-01-10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Basf Se ヒドラゾン部分を含有する有機色素及びそれらの色素増感太陽電池における使用
EP2848667B1 (en) * 2013-09-17 2019-04-10 Essilor International Electrochromic single and two-core viologens and optical articles containing th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41325A2 (de) * 1983-10-25 1985-05-15 Bayer Ag Rotes Azinpigment
CN101151164A (zh) * 2005-03-29 2008-03-26 三菱化学媒体株式会社 光学记录介质、金属络合物及有机色素化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1683A5 (zh) * 1973-09-07 1976-11-15 Ciba Geigy Ag
CH606284A5 (zh) * 1974-12-17 1978-10-31 Ciba Geigy Ag
TW200406466A (en) * 2001-11-13 2004-05-01 Ciba Sc Holding A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xonol dye and at least one metal complex
JP2007111887A (ja) * 2005-10-18 2007-05-10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光学記録用色素及び光学記録媒体
JP4483802B2 (ja) * 2006-02-27 2010-06-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記録媒体、その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4483808B2 (ja) * 2006-03-20 2010-06-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
JP4961789B2 (ja) * 2006-03-22 2012-06-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
JP2008045092A (ja) * 2006-08-21 2008-02-2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ヒドラジド化合物、金属キレート錯体化合物および該化合物を用いた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
US8630156B2 (en) * 2011-02-04 2014-01-14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ading method,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ading apparatus,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41325A2 (de) * 1983-10-25 1985-05-15 Bayer Ag Rotes Azinpigment
CN101151164A (zh) * 2005-03-29 2008-03-26 三菱化学媒体株式会社 光学记录介质、金属络合物及有机色素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243A (zh) 2013-03-27
WO2012008468A1 (ja) 2012-01-19
JP5323993B2 (ja) 2013-10-23
EP2594558A1 (en) 2013-05-22
JPWO2012008468A1 (ja) 2013-09-09
TWI424992B (zh) 2014-02-01
TW201229041A (en) 2012-07-16
US20130123494A1 (en) 2013-05-16
EP2594558A4 (en)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5867B (zh) 花青化合物和光学记录材料
US8206806B2 (en) Cyanine compound and optical recording material
CN103003243B (zh) 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光记录介质
CN1330708C (zh) 金属络合物型方形化合物和利用它的光记录介质
CN101031544B (zh) 杂环化合物和光学记录材料
WO2001044375A1 (fr) Composes de squarylium et supports d'information optiques a base de ces composes
US8092891B2 (en) Bridged cyanine compound and optical recording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JP2007223289A (ja) 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記録媒体、その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4483808B2 (ja)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
TW201206892A (en) Complex compound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including the same
Li et al. Synthesis, spectr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some transition metal (II) complexes with a novel ligand derived from thiobarbituric acid
JP2011126815A (ja) 錯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光記録媒体
JP4869018B2 (ja) 光学記録材料
JPWO2010047341A1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の金属錯体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光記録媒体
JP2007321078A (ja) 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記録媒体、その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2007216439A (ja) 光学記録媒体の記録層形成用色素、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JP2006089646A (ja) ジメチン化合物及び該化合物を用いた光学記録媒体
US8277920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aterial, chalcone type compounds and metal complexes
WO2010041691A1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の金属錯体を含有する光記録媒体
WO2011162190A1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の金属錯体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光記録媒体
TW201323414A (zh) 錯合物及含有其之光記錄媒體
JP2010100669A (ja)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の金属錯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媒体
TW200837752A (en) Optical recording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