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1755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1755B
CN103001755B CN201210511394.8A CN201210511394A CN103001755B CN 103001755 B CN103001755 B CN 103001755B CN 201210511394 A CN201210511394 A CN 201210511394A CN 103001755 B CN103001755 B CN 103001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resource
symbol
function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13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1755A (zh
Inventor
皮周月
赵俊暎
法鲁克·卡恩
李周镐
艾瑞斯·帕帕萨克莱锐欧
张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1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1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首先,提出一组新的基于Galois域运算的置换算法。然后,将提出的算法与已知的删节比特倒序(PBRO)算法应用于几种不同的资源映射方案,包括时隙或符号级别的正交掩码(OC)/循环移位(CS)映射、小区特有的时隙级别和符号级别的CS映射图案以及子帧和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跳变图案。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9月19日、申请号为200880107663.6、题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传输资源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实现通信,远程通信能够在较长的距离上传输数据。数据通常由无线电波来携带,并使用有限的传输资源来发送所述数据。也就是说,使用有限的频率范围在一段时间发送无线电波。
在第三(3)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系统中,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使用的一种传输资源被称为用于每个OFDM符号的循环移位(CS,cyclic shift)。例如,PUCCH在一个资源块(RB)中占用12个子载波,因此,PUCCH在一个RB中占用12个CS。
此外,根据关于UL确认(ACK)信道和参考信号(RS)的传输块的当前工作假设,在通过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CS)和正交掩码(OC,orthogonalcover)两者构建的码信道上对确认和非确认(ACK/NAC)信号和用于ACK/NAK解调的上行链路(UL)RS进行复用。基本序列的一个示例是Zadoff-Chu序列。
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符号、时隙或子帧级别的资源重新映射。尽管过去提出了以下方法,例如,在参考文献[5]中公开的基于重新映射表的方式,但是基于重新映射表的方式需要存储重新映射表,因此,这种方式并不能够令人感到满意。在本发明中,我们试图找到一种有效而通用的用于资源重新映射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传输资源有效地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根据特定参数n在第一时隙中的N个资源组合与第二时隙中的N个资源组合之间建立全局资源映射方案。通过下式来建立映射方案:
j=g(i,n),
其中,i指示第一时隙中资源组合的索引,并且i=1,2,…,N,j指示第二时隙中资源组合的索引,并且j=1,2,…,N,g(a,b)是伪随机函数。
伪随机函数可以是通过下式建立的基于Galois域的置换函数:
j=g(i,n)=PG(i,n,N),
其中,从整数集合{1,2,...,N}中选择n。
或者,伪随机函数可以是通过下式建立的删节比特倒序(PBRO,PrunedBitReversal Ordering)函数:
j=g(i,n)=PRBO(mod(i+n-1,N)+1,N)。
参数n可对于通信网络中的所有小区都是相同的。
或者,可根据小区的标识向通信网络中的每个小区分配参数n。
每个资源组合包括从多个正交掩码中选择的正交掩码以及从多个循环移位中选择的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可建立小区特有的符号级别的循环移位跳变图案,使得小区中的子帧中的调制符号上的至少一个资源组合内的循环移位的索引移动由h_sym(c_id,s_id,l_id)指定的量。通过下式来建立第i资源组合内具有前移位索引vi的循环移位的后移位索引vi′:
vi′=cyclic_shift(vi,h_sym(c_id,s_id,l_id),K)
其中,c_id指示小区的标识,s_id指示子帧的标识,l_id指示调制符号的标识,K指示多个循环移位的总数,当按照索引1,2,…,N来排列多个循环移位时,cyclic_shift(a,b,N)=mod(a+b-1,N)+1。
函数h_sym(c_id,s_id,l_id)可以是通过h_sym(c_id,s_id,l_id)=PG(x(l_id,K),r(c_id,n,K),K)建立的基于Galois域的置换函数与基于h_sym(c_id,s_id,l_id)=PBRO(mod(l_id+c_id+n-1,K)+1,K)建立的删节比特倒序(PBRO)函数之一,
其中,x(l_id,K)=mod(l_id-1,K)+1,并且r(c_id,n,K)=mod(c_id+n-1,K)+1。
或者,可建立小区特有的时隙级别的循环移位跳变图案,使得小区中的时隙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合内的循环移位的前缀移动通过h_slot(c_id,sl_id)指定的量。通过下式来建立第i个资源组合内具有前移位索引vi的循环移位的后移位索引vi′:
vi′=cyclic_shift(vi,h_slot(c_id,sl_id),K)
其中,c_id指示小区的标识,sl_id指示时隙的标识,K指示多个循环移位的总数,当按照索引1,2,…,N来排列多个循环移位时,cyclic_shift(a,b,N)=mod(a+b-1,N)+1。函数h_slot(c_id,sl_id)可以是通过h_slot(c_id,sl_id)=PG(sl_id,r(c_id,n,K),K)建立的基于Galois域的置换函数与基于h_slot(c_id,sl_id)=PBRO(mod(sl_id+c_id+n-1,K)+1,K)建立的删节比特倒序(PBRO)函数之一,
其中,r(c_id,n,K)=mod(c_id+n-1,K)+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首先,将多个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内的N个资源组合划分为K个子集,第k子集包括Nk个资源组合,其中k=1,2,...,K。根据特定参数向量在第一时隙中的子集中的资源组合与第二时隙中的子集中的资源组合之间建立子集内资源映射方案,其中,nk相应于第k子集。通过下式来建立映射方案:
i k , d = g ( i , n → ) = g k ( i k , c , n k ) , 其中,k=1,2,...,K
其中,i=ik,c,ik,c指示第一时隙中的N个资源组合内的一个资源组合的索引,k指示第ik,c资源组合所在的子集的索引,c指示第k子集内的第ik,c资源组合的索引,ik,d指示第二时隙中的N个资源组合内的一个资源组合的索引,k指示第ik,d资源组合所在的子集的索引,d指示第k子集内的第ik,d资源组合的索引,ik,c=(k-1)×Nk+c,ik,d=(k-1)×Nk+d,并且g(a,b)是伪随机函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首先,将多个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内的N个资源组合划分为K个子集,第k子集包括Nk个资源组合,其中k=1,2,...,K,N1=N2=…=NK。根据交织参数PG[s1,s2,…,sK],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建立子集间交织方案。通过下式来建立子集间交织方案:
j=w(i,PG[s1,s2,…,sK]),其中,k=1,2,…,K,
其中,w(i,PG[s1,s2,…,sK])指示根据交织参数PG[s1,s2,…,sK]进行交织之后时隙中的第i资源组合,交织参数PG[s1,s2,…,sK]指示具有前交织索引sk的子集具有后交织索引k,并且1≤s1,…,sK≤K。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特定参数n在传输信道的第一调制符号中的M个循环移位与传输信道的第二调制符号中的M个循环移位之间建立符号级别的循环移位映射方案。第一调制符号具有标识号码1,第二调制符号具有大于1的标识号码。通过下式来建立符号级别的循环移位映射方案:
m′=t(m,l_id,n),其中,l_id>1,
其中,m指示第一调制符号内的循环移位的索引,并且m=1,2,…,M,m′指示第二调制符号内的循环移位的索引,并且m′=1,2,…,M,l_id指示第二调制符号的标识号码,并且,t(a,b,c)是伪随机函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特定参数n在传输信道的第一时隙中的M个循环移位与传输信道的第二时隙中的M个循环移位之间建立时隙级别的循环移位映射方案。通过下式来建立时隙级别的循环移位映射方案:
m′=g(m,n),
其中,m指示第一时隙内的循环移位的索引,m=1,2,…,M,m′指示第二时隙内的循环移位的索引,m′=1,2,…,M,并且,g(a,b)是伪随机函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特定参数n在传输信道的第一子帧中的Z个基本序列与传输信道的第二子帧中的Z个基本序列之间建立子帧级别的基本序列映射方案。第一子帧具有标识号码1,第二子帧具有大于1的标识号码。通过下式来建立子帧级别的基本序列映射方案:
z′=s(z,s_id,n),其中,s_id>1,
其中,z指示第一子帧内的基本序列的索引,z=1,2,…,Z,z′指示第二子帧内的基本序列的索引,z′=1,2,…,Z,s_id指示第二子帧的标识号码,s(a,b,c)是伪随机函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特定参数n,在第一时隙中的Z个基本序列与第二时隙中的Z个基本序列之间建立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映射方案。第一时隙具有标识号码1,第二时隙具有大于1的标识号码。通过下式来建立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映射方案:
z′=s(z,sl_id,n),其中,sl_id>1,
其中,z指示第一时隙内的基本序列的索引,z=1,2,…,Z,z′指示第二时隙内的基本序列的索引,z′=1,2,…,Z,sl_id指示第二时隙的标识号码,s(a,b,c)是伪随机函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清楚地对本发明有更加完整的认识,本发明的许多相应的优点将变得清楚,上述内容也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适于实践本发明原理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收发机链的示图;
图2示意性示出一个资源块(RB)内复用六个用户设备(UE)单位的示例;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关于上行链路确认和参考信号信道的当前工作假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引用将下列参考文献并入本发明:
[1]3GPP RAN1#50 Chairman’s Notes,2007年8月,雅典,希腊
[2]R1-073541,“UL ACK/NACK Structure,Samsung,RAN1#50,2007年8月,雅典,希腊
[3]R1-073564,“Selection of Orthogonal Cover and Cyclic Shift forHighSpeed ULACK Channels”,三星公司,RAN1#50,2007年8月,雅典,希腊
[4]R1-072225,“CCE to RE mapping”,三星公司,RAN1#49,神户,2007年5月
[5]R1-073412,“Randomization of intra-cell interference in PUCCH”,ETRI,RAN1#50,雅典,2007年8月
[6]R1-073413,“Sequence allocation and hopping for uplink ACK/NACKchannels”,ETRI,RAN1#50,雅典,2007年8月
[7]R1-073661,“Signaling of implicit ACK/NACK resources”,诺基亚西门子公司,诺基亚公司,RAN1#50,雅典,2007年8月
[8]R1-080983,“Way forward on the Cyclic Shift Hopping for PUCCH”,松下公司,三星公司,ETRI,RAN1#52,索伦托,意大利,2008年2月
[9]3GPP TS 36.211,版本8.3.0,2008年5月
图1示出正交频分复用(OFDM)收发机链。在使用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在发送机链110,控制信号或数据111被调制器112调制为串行的调制符号,所述调制符号随后被串/并(S/P)转换器113进行串行到并行的转换。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单元114用于将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成为多个OFDM符号。由循环前缀(CP)插入单元116将循环前缀(CP)或零前缀(ZP)添加到每个OFDM符号以避免或减轻由于多径衰落造成的影响。结果,通过发送机(Tx)前端处理单元117(诸如天线(未示出))或通过固定线路或线缆来发送上述信号。在接收机链120,假设实现了极好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则由CP去除单元122来处理由接收机(Rx)前端处理单元121接收的信号。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单元124将接收的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OFDM系统中的总带宽被划分为称为子载波的窄带频率单位。子载波的数量等于系统中使用的FFT/IFFT大小N。通常,因为在频谱边缘的某些子载波被保留为保护子载波,所以用于数据的子载波数量小于N。通常,保护子载波上不发送任何信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的上行链路(UL)中,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使用的一种资源被称为用于每个OFDM符号的循环移位(CS)。例如,PUCCH在一个资源块(RB)中占用12个子载波,因此,在一个RB中具有12个CS。在图2中示出在一个RB中复用六个用户设备(UE)单位的一示例。应注意:在该实例中仅使用12个CS中的6个CS。
图3示出关于UL确认(ACK)信道和参考信号(RS)的传输块的当前工作假设。在通过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CS)和正交掩码(OC)两者构建的码信道上对ACK/NAC信号和用于ACK/NAK解调的UL RS进行复用。基本序列的一个示例是Zadoff-Chu序列。
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关于符号、时隙或子帧级别的资源重新映射。尽管过去提出了一些方法,例如,在参考文献[5]中公开的基于重新映射表的方式,但是基于重新映射表的方式需要存储重新映射表,因此,这种方式并不能够令人感到满意。在本发明中,我们试图找到一种有效而通用的用于资源重新映射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我们首先提出一组新的置换算法,然后建议将这些算法和已知的删节比特倒序(PBRO)算法应用于几种不同的资源重新映射/重新分组问题,包括时隙或符号级别的正交掩码(OC)/循环移位(CS)重新映射、小区特有的时隙和符号级别的CS跳变图案的产生、以及子帧和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跳变图案的产生。
此外,我们注意到:删节比特倒序(PBRO,或者某些时候称为PBRI,“I”表示交织)是一种已知的方法,其已经用于许多应用中,例如,在参考文献[4]中公开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到资源元素(RE)的映射。PBRO方法产生大小为M的序列{1,2,...,M}的置换y=PBRO(i,M),其中,y是与输入值i相应的输出值。如下定义PBRO:
令i=i-1,从而i属于序列{0,1,...,M-1}。确定PBRO参数,n,其中,n是使得M≤2n的最小整数。
将计数器i和j初始化为0。
将x定义为使用n比特二进制表示的j的比特倒序值。例如,如果n=4且j=3,则x=12。
如果x<M,则将PBRO(i,M)设置为x,并将i加1。
增加计数器j。
如果i<M,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7。
令j=j+1,从而j属于集合{1,2,...M}。
通过简单地示出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包括用于实现本发明而制定的最佳方式)进行以下的详细描述,从而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特点和优点将更加清楚。本发明还可实现其它不同的各种实施例,可在各个显而易见的方面进行若干细节处的改进,它们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将附图和说明书看作本质上的示例而非限制。在附图中,本发明仅作为示例示出,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
1、提出的置换算法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一实施例中,我们提出基于Galois域运算的资源置换函数。令N为正被置换的资源的总数,通过下式给出置换函数的运算:
j=PG(i,n,N) (1)
其中,因为不同的n提供不同的置换输出,所以i=1,...,N是输入资源索引,j=1,...,N是输出资源索引,n=1,...,N是置换序列索引。
我们首先考虑N是满足N=pm-1的整数的情况,其中,p是质数,m是正整数。在这种情况下,存在Galois域N+1,我们将其表示为GF(N+1)。此外,我们可得出该Galois域的本原元素,并将该本原元素称为α,α满足并且α是整数。此外,GF(N+1)中的所有N个非零元素可被表示为α的指数,或者,换言之,序列α0,α1,…,αN-1包括GF(N+1)中的所有N个非零元素。因此,可将任意输入资源号码i表示为对于某个整数k的本原元素i=αk的幂,从而0≤k≤N-1。利用这种表示法,通过下式来给出资源置换函数PG(i,n,N)的输出:
j=PG,1(i,n,N)=αmod(k+n-1,N),其中,i=1,...,N,并且n=1,...,N, (2)
其中,mod(a,b)是应用于两个整数a和b的取模运算。可如下建立另一相似的置换函数:
j=PG,2(i,n,N)=αmod(k-(n-1),N),其中i=1,...,N,并且n=1,...,N (3)
应注意:我们可恢复到有限域计算,以在上述等式中得到j的自然数表示。
另一方面,我们考虑N是满足N=p1-1的整数的特殊情况,其中,p是质数。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存在Galois域,即,GF(N+1),其同样是基本Galois域(ground Galois field)。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加简单的找到输出置换资源的方式:
j=PG,3(i,n,N)=mod(i×n,N+1),其中,i=1,...,N,并且n=1,...,N。 (4)
此外,如果对于某些质数p和正整数m,N不满足N=pm-1,则我们提出以下基于GF域的方式,将该方式表示为PG,4a(i,n,N):
步骤1:找到M>N的最小整数,使得M满足M=pm-1,其中,p是质数,m是正整数。形成Galois域GF(M+1),找到GF(M+1)的本原元素α。设置变量u=1和v=1。
步骤2:按照以下方式来得到w:如果M=pm-1,其中,p是质数并且m>1,则可通过w=PG,1(v,n,M)或w=PG,2(v,n,M)来产生w;如果M=p-1,其中,p是质数,则可通过上述三个函数w=PG,1(v,n,M)、w=PG,2(v,n,M)和w=PG,3(v,n,M)之一来产生w。
步骤3:如果w>N,则使得v=v+1,并进行步骤2;否则进行步骤4。
步骤4:如果u=i,则进行步骤5;否则使得u=u+1,v=v+1,并进行步骤2。
步骤5:我们已经获得输出资源索引j=w=PG,4a(i,n,N)。
我们还提出一种类似的方法用于以下情况:对于某些质数p,N不满足N=p-1,然后,我们提出以下基于删节基本GF域的方式,将该方式表示为PG,4b(i,n,N)。
步骤1:找到M>N的最小整数,使得M满足M=p-1,其中,p是质数。设置变量u=1和v=1。
步骤2:通过w=PG,3(v,n,M)来得到w。
步骤3:如果w>N,则使得v=v+1,进行步骤2;否则进行步骤4。
步骤4:如果u=i,则进行步骤5;否则,令u=u+1,v=v+1,并进行步骤2。
步骤5:我们已经获得输出资源索引j=w=PG,4b(i,n,N)。
现将概括提出的置换函数。因此,对于一组输入i、n、N,其中,1≤i≤N并且1≤n≤N,通过以下函数来给出置换输出:
应注意:在上述方法中,我们假设输入和输出资源按照索引i=1,...,N和j=1,...,N来排列。如果作为替代方式,输入索引i′和输出索引j′按照i′=0,...,N-1和j′=0,...,N-1来排列,则应按照以下方式来使用上述等式:
j′=PG(i′+1,n,N)-1;其中i′=0,...,N-1,j′=0,...,N-1且n=1,...,N, (6)
2、用于正交掩码/循环移位组合的时隙级别的资源重新映射
我们首先考虑以下情况: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中总共有N个资源可用,每个资源被定义为正交掩码与循环移位的组合(OC/CS组合)。应用这种类型的资源组合分配的示例是上行链路ACK/NACK信道。应注意:上行链路服务授权请求信道可重复使用上行链路ACK/NACK信道的结构。应用这种类型的资源组合分配的另一示例是上行链路解调参考符号(RS)。
正交掩码的一示例是Walsh-Hadmard码。
另一方面,通常对基本序列应用循环移位(CS),基本序列的示例包括ZC(Zadoff-Zhu)码和计算机产生的CAZAC(恒定幅度零自相关)码。对于任意长度为N的基本序列,存在N个循环移位或N个CS资源。
以下,通过将OC/CS组合表示为CB来开始执行处理。通过下式来给出N个资源组合:
CBa[i]=<OCa[ui],CSa[vi]>,其中,i=1,...,N且a=1,2, (7)
其中,ui和vi分别指示用于第i资源组合的OC和CS索引。此外,a=1,2是用于3GPPLTE上行链路传输的子帧内的时隙索引。
2.1全局资源重新映射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二实施例中,令上行链路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存在N个OC/CS资源组合。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方式来关联OC/CS资源组合:如果UE在第一时隙中拾取资源组合CB1[i],则UE必须在第二时隙中被分配CB2[g(i,n)],其中,g(i,n)是伪随机资源重新映射/置换函数,n是参数。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子实施例中,如下来建立伪随机置换函数:
g(i,n)=PG(i,n,N), (8)
其中,从集合{1,2,...,N}或者n=1,...,N中选择n。在先前的部分定义了函数PG(i,n,N)。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子实施例中,伪随机置换函数按照以下方式来使用PBRO函数:
g(i,n)=PBRO(mod(i+n-1,N)+1,N) (9)
先前定义过函数PBRO(a,b),从集合{1,2,...,N}中选择n。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子实施例中,上述两个子实施例中的参数n对于所有的小区是相同的。可通过较高层的信号传输将参数n传送到UE。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子实施例中,参数n是小区ID(c_id)的函数,表示为n=f(c_id)。因此,对于不同的c_id,我们将具有不同的参数n。所述函数的一示例是n=mod(c_id-1,N)+1。
在我们示出用于上述这些实施例的示例之前,如参考文献[3]中所公开的,我们提供四个OC子集S1、S2、S3和S4的表。每个子集中的三个码被表示为Si(A)、Si(B)和Si(C)。
表1:三个OC的所有集合之间的等同映射。
四个子集 A B C
S1 c2 c3 c1
S2 c1 c4 c2
S3 c4 c1 c3
S4 c3 c2 c4
其中,根据参考文献[3]按照Walsh码来给出OC码的集合:
c1=0.5×[1,1,1,1];
c2=0.5×[1,-1,1,-1];
c3=0.5×[1,1,-1,-1];
c4=0.5×[1,-1,-1,1]. (10)
现将继续进行所述实施例的一示例应用。首先,如参考文献[3]中所表示的,在表2(其中,N=18)中给出资源OC/OS组合的分配/定义。
表2:在两个时隙上定义的OC/OS资源组合。
应注意,这里的OC1[1]、OC1[2]、OC1[3]是时隙1中使用的三个OC码,OC2[1]、OC2[2]、OC2[3]是时隙2中使用的三个OC码。通常,每个时隙中的OC码可以是表1中定义的四个长度为4的Walsh码{c1,c2,c3,c4}的任意子集。OC码选择的一示例如下:对于一对整数(i,j),按照OC1[1]=Si(A)、OC1[2]=Si(C)、OC1[3]=Si(B)来给出第一时隙中的OC码,按照OC2[1]=Sj(A)、OC2[2]=Sj(C)、OC2[3]=Sj(B)来给出第二时隙中的OC码(参考文献[3])。例如,如果i=j=2,则我们具有OC1[1]=OC2[1]=S2(A)=c1;OC1[2]=OC2[2]=S2(C)=c2;和OC1[3]=OC2[3]=S2(B)=c4。
现将找出在表2中的18个OC/OS组合的该示例中,时隙1和时隙2中的资源组合之间的关联/重新映射。应注意:相同的关联/重新映射可应用于N=18个OC/CS组合的任何其它情况,诸如在附录中的表19中示出的可选分配方案。由于N=18和N+1=19是质数,并且GF(19)是基本Galois域,所以我们可将g(i,n)=PG,3(i,n,18)=mod(i×n,19)用作置换函数g(i,n),该置换函数g(i,n)将时隙1资源CB1[i]与时隙2资源CB2[g(i,n)]关联。在下面的表3中示出这一资源重新映射函数。应注意:仅示出n=1到n=4,还可将其它参数值n=5到n=18用于产生函数g(i,n)。
表3:资源置换/重新映射函数g(i,n)作为参数n的函数。N=18。
在另一示例中,如以下的表4所示,我们在每个时隙中具有N=12或12个OC/CS资源组合。
表4:如参考文献[3]中所表示的,在两个时隙上定义的OC/OS资源组合。N=12。
现将找出在表4中的该示例中,时隙1和时隙2中的资源组合之间的关联。应注意:相同的关联/重新映射可应用于N=12个OC/CS组合的任何其它情况。由于N=12和N+1=13是质数,并且GF(13)是基本Galois域,所以我们可将g(i,n)=PG,3(i,n,12)=mod(i×n,13)用作置换函数g(i,n),该置换函数g(i,n)将时隙1资源CB1[i]与时隙2资源CB2[g(i,n)]关联。在下面的表5中示出这一资源重新映射函数。应注意:仅示出n=1到n=3,还可将其它参数值n=5到n=12用于产生函数g(i,n)。
表5:资源置换/重新映射函数g(i,n)作为参数n的函数。N=12。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g(i,n),n=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g(i,n),n=2 2 4 6 8 10 12 1 3 5 7 9 11
g(i,n),n=3 3 6 9 12 2 5 8 11 1 4 7 10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三实施例中,我们建议对于给定小区内的所有用户,将子集Si和Sj分配给子帧中的时隙1和时隙2。此外,我们将以将子集的索引,i和j,与由c_id指示的小区ID关联。这种关联的一个示例为:
i=mod(c_id-1,4)+1,j=mod(i+n-1,4)+1 (11)
其中,n是正整数。一旦索引i和j可用,对于小区ID为c_id的这一小区,
对于第一时隙,令:
OC1[1]=Si(A),OC1[2]=Si(C),OC1[3]=Si(B), (12)
对于第二时隙,令:
OC2[1]=Sj(A),OC2[2]=Sj(C),OC2[3]=Sj(B), (13)
应注意:该实施例应用于上述表2和表4示出的N=18和N=12这两个示例。
2.2子集内资源重新映射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四实施例中,我们提出将N个资源划分为K个子集,其中,第k子集具有Nk个元素(k=1,2,...,K),从而此外,时隙#1和时隙#2中的子集具有相同的索引。在下面的图6中示出这些子集的格式。
表6:将N个OC/CS资源组合划分到子集
此外,按照以下方式来关联OC/CS资源组合:时隙#1,子集#k中的资源组合将被置换到时隙#2,子集#k中的资源组合。如果UE拾取属于时隙#1之内的子集#k的第一时隙中的资源组合CB1[ik,c](1≤c≤Nk),则UE在第二时隙中必须被分配CB2[gk(ik,c,nk)],其中,gk(ik,c,nk)是用于子集#k的伪随机资源重新映射/置换函数,nk是子集#k的参数。应注意:ik,c=(k-1)×Nk+c。此外,CB2[gk(ik,c,nk)]还必须是时隙#2之内的子集#k的一部分,从而对于某些1≤d≤Nk,保持gk(ik,c,nk)=ik,d。我们继续示出如何对于每个输入索引ik,c,检索输出资源索引ik,d(从变量c得出变量d)。应注意:ik,d=(k-1)×Nk+d。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子实施例中,每个子集内的资源重新映射/置换使用之前在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基于Galois域的置换函数。在每个子集k中,我们根据下式来关联/重新映射两个资源CB1[ik,c]和CB2[gk(ik,c,nk)]:
gk(ik,c,nk)=ik,d,其中,对于k=1,...,K,d=PG(c,nk,Nk)。 (14)
应注意:这里,nk是用于子集k的参数,从而1≤nk≤Nk。我们还可将所有这些参数收集为向量形式n=[n1,…,nK],可能的参数向量的总数为乘积N1×N2×...×NK。此外,将所有子集中的资源重新映射汇总,然后,对于每个参数向量n,我们已经定义了整个资源集合上的整体重新映射函数,即,我们将其定义为g(i,n),并提供时隙#1中的任意资源CB1[i]与时隙#2中的任意资源CB2[g(i,n)]之间的关联/重新映射。通过首先找到i所属的子集k(即,通过找对存在某个c,使得i=ik,c的子集)来定义函数g(i,n),此外,
对于使得i=ik,c的k、c,g(i,n)=gk(ik,c,nk), (15)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二子实施例中,伪随机置换函数按照以下方式来使用PBPO函数:
g(ik,c,nk)=ik,d,其中,d=PBRO(mod(c+nk-1)+1,Nk), (16)
在前面的介绍中定义了函数PBRO(a,b),从集合{1,2,...,N}中选取nk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三子实施例中,在上述两个子实施例中使用的参数向量n=[n1,…,nK]对于所有小区都是相同的。可通过更高层的信号传输将参数向量n=[n1,…,nK]传送到UE。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四实施例的第四子实施例中,参数向量n=[n1,…,nK]是小区ID的函数,由n=f(c_id)来表示。因此,对于不同的c_id,我们可具有不同的参数向量n=[n1,…,nK]。这种函数的一个示例为:
nk=mod(c_id-1,Nk)+1。 (17)
作为示例,我们将这组实施例应用于表2中的18个资源。我们首先将它们划分到K=3个组,每个组中有六个资源,即,N1=N2=N3=6。表7中示出资源的划分。应注意:在该示例中,对于给定的时隙,属于相同OC码的所有OC/CS组合被分组为子集。
表7:将表2中的资源划分为3个组,每组具有6个资源的一示例
时隙#1中的资源组合 时隙#2中的资源组合
子集1 {CB1[1],…,CB1[6]} {CB2[1],…,CB2[6]}
子集2 {CB1[7],…,CB1[12]} {CB2[7],…,CB2[12]}
子集K {CB1[13],…,CB1[18]} {CB2[13],…,CB2[18]}
此外,可在下面将时隙级别的资源重新映射列出。这里,我们已经使用置换等式d=PG(c,nk,Nk)来从每个输入索引ik,c得出索引ik,d。具体说来,由于Nk+1=7是质数,并且GF(7)是基本Galois域,我们已经使用了选项d=PG,3(c,nk,Nk)=mod(c×nk,Nk+1)。
表8(a):对于子集1的资源重新映射
表8(b)对于子集2的资源重新映射
表8(c)对于子集3的资源重新映射
如我们从上表所见,由于N1=N2=N3=6,所以在每个子集内有六个可能的重新映射函数。因此,一共存在63个参数向量n,因此,在18个OC/CS组合的整个集合中存在g(i,n)个可能的资源重新映射函数。我们将在下面的表中仅列出包括n=[n1,n2,n3]=[2,2,2]、或[1,2,3]、或[2,3,4]的三个示例。
表9:整体资源重新映射表,其中,在每个子集内发生重新映射。
2.3子集间切换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五实施例中,我们提出将N个资源划分为K个子集,其中,每个子集具有N1,N2,…,NK个元素,从而此外,时隙#1和时隙#2中的子集具有相同的索引。与先前的实施例类似,在表6中示出这些子集的格式。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我们假设每个子集内的元素个数均相同,即,N1=N2=…=NK
我们现提出一种资源重新映射方案,其中,我们在不同的子集之间执行子集方面的切换。我们通过PG[s1,s2,…,sK]来表示这一操作,其中,1≤s1,…,sK≤K是按照以下方式指示切换图案的索引:第一时隙中的子集#s1被重新映射到第二时隙中的子集#1,第一时隙中的子集#s2被重新映射到第二时隙中的子集#2等。每个资源元素的子集内索引在该切换操作中不会改变。如果通过CB1[i]来表示第一时隙中的资源,则在重新映射之后,在第二时隙中通过CB2[w(i,PG[s1,s2,…,sK])](或者简言之,CB2[w(i,PG[·])])来表示所述资源。换言之,如果UE在第一时隙中拾取资源组合CB1[i],则UE必须在第二时隙被分配CB2[g(w(i,PG[s1,s2,…,sK]),n)]。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子实施例中,子集间切换图案PG[s1,s2,…,sK]对于所有小区是相同的。可通过更高层的信号传输将参数PG[s1,s2,…,sK]传送到UE。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子实施例中,子集间切换图案PG[s1,s2,…,sK]是小区ID的函数,表示为PG[s1,s2,…,sK]=e(c_id)。因此,对于不同的c_id,我们可具有不同的子集间切换图案PG[s1,s2,…,sK]。
例如,我们可将表2所示的18个OC/CS资源划分为每个时隙中的三个子集。在该示例中,每个子集相应于关于一个OC码的所有资源组合。按照G1[1]={CB1[1],…,CB1[6]}、G1[2]={CB1[7],…,CB1[12]}和G1[3]={CB1[13],…,CB1[18]}来给出时隙#1中的三个子集。将时隙#2中的子集类似地定义为G2[1]、G2[2]和G2[3]。我们现将PG[2,3,1]表示为子集方面的资源映射,其将子集G1[2]映射到子集G2[1],将子集G1[3]映射到子集G2[2],将子集G1[1]映射到子集G2[3]等。类似地,我们可定义PG[1,3,2]、PG[2,1,3]、PG[3,1,2]、PG[3,2,1]。在表10中示出将第一时隙中的资源组合CB1[i]与第二时隙中的资源组合CB2[w(i,PG[·])]关联的函数g(i,PG[.])的几个示例。
表10:子集方面的资源切换的示例
2.4子集内重新映射与子集间切换的组合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六实施例中,我们建议将先前实施例中描述的子集内重新映射和子集间切换进行组合。如果由CB1[i]来表示第一时隙中的资源,则在重新映射之后,在第二时隙中,由CB2[g(w(i,PG[s1,s2,…,sK]),n)](或者简言之,CB2[g(w(i,PG[·]),n)])来表示所述资源。应注意,我们使用复合函数g(w(i,PG[·]),n)来指示子集内切换和子集间置换的组合操作。这里,PG[s1,s2,…,sK]是子集间切换图案,n=[n1,…,nK]是子集内重新映射参数向量。上述内容应用于子集内置换g(·,n)函数如第2.3节所定义的基于GF或基于PBRO。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子实施例中,子集间切换图案PG[s1,s2,…,sK]和/或参数向量n=[n1,…,nK]对于所有小区是相同的。可通过更高层的信号传输将参数PG[s1,s2,…,sK]和n=[n1,…,nK]传送到UE。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二子实施例中,子集间切换图案PG[s1,s2,…,sK]和/或参数向量n=[n1,…,nK]是小区ID的函数,表示为PG[s1,s2,…,sK]=e(c_id)和n=f(c_id)。因此,对于不同的c_id,我们可具有不同的子集间切换图案PG[s1,s2,…,sK]和/或参数向量n=[n1,…,nK]。
我们在下面的表11中示出如何能够通过使用表2中相同的18个资源示例将子集内置换与子集间切换进行组合。在该示例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基于GF的子集内置换函数:
对于使得i=ik,c的k、c,g(i,n)=gk(ik,c,nk)=ik,d; (18)
d=PG,3(c,nk,Nk)=mod(c×nk,Nk+1) (19)
应注意,在该示例中,N1=N2=N3=6,其中,18个资源组合被划分为3个子集。
表11:利用子集内置换和子集间切换的资源重新映射的示例
2.5将OC/CS资源重新映射方案与小区特定CS跳变进行组合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七实施例中,我们建议将上述第2.1-2.4节描述的时隙级别的OC/CS组合资源置换方法与由h_sym(c_id,s_id,l_id)表示的小区特有的符号级别的CS资源跳变图案进行组合,其中,由c_id来表示小区ID,由s_id来表示子帧ID,并由l_id来表示子帧内的OFDM符号(长块)ID。通过将特定OFDM上的CS资源循环移位由h_sym(c_id,s_id,l_id)指定的量来实现附加的小区特有的跳变步骤。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八实施例中,我们建议将第2.1-2.4节的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符号级别的CS资源置换方法与由h_slot(c_id,sl_id)表示的小区特有的时隙级别的CS资源跳变图案进行组合,其中,由c_id来表示小区ID,由sl_id来表示时隙ID。通过将特定OFDM上的CS资源循环移位由h_slot(c_id,sl_id)指定的量来实现附加的小区特有的跳变步骤。
我们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在第七和第八实施例中提出的如何将OC/CS资源组合置换与小区特有的跳变进行组合。令所讨论的所有OC/CS组合中的CS的可能的值为K,K也是最大跳变值。根据第2.1-2.4节描述的任何置换方法,令CB1[i]=<OC1[ui],CS1[vi]>为第一时隙中的资源组合,令CB1[i]=<OC1[ui],CS1[vi]>与第二时隙中的CB2[j]=<OC2[uj],CS2[vj]>关联/重新映射。然后,如果使用第七实施例中的符号级别的小区特有的跳变,则对于具有索引l_id的OFDM符号,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CS索引i将跳变到cyclic_shift(vi,h_sym(c_id,s_id,l_id),K);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CS索引j将跳变到cyclic_shift(vj,j_sym(c_id,s_id,l_id),K)。类似地,如果使用时隙级别的小区特有的跳变,则对于具有索引l_id的OFDM符号,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CS索引i将跳变到cyclic_shift(vi,h_slot(c_id,sl_id),K);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CS索引j将跳变到cyclic_shift(vj,h_slot(c_id,sl_id),K)。
应注意:如果将N个资源按照1,2,…,N进行索引(即在整个文档中描述的情况),则将循环移位操作定义为:cyclic_shift(a,b,N)=mod(a+b-1,N)+1,(20)。
另一方面,如果将N个资源按照0,1,2,…,N-1进行索引,则将循环移位操作定义为:cyclic_shift(a,b,N)=mod(a+b,N)。 (21)
3.对于循环移位资源的符号级别和时隙级别的资源重新映射
CS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可应用于下面的情况:
仅包含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道的上行链路控制RB;
包含CQI和ACK/NACK信道的上行链路控制RB;以及
仅包含ACK/NACK信道的上行链路控制RB。应注意:上行链路服务授权请求信道可重复使用上行链路ACK/NACK信道的结构。
3.1.符号级别的CS重新映射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九实施例中,我们提出按照以下方式来关联CS资源:如果UE的某个信道(例如,CQI、ACK/NACK)在第一OFDM符号(l_id=1)中被分配CS资源CS1[m],则所述信道必须在l_id>1的OFDM符号中被分配CSl_id[t(m,l_id,n)],其中,t(m,l_id,n)是伪随机资源重新映射/置换函数,其为输入资源索引m、OFDM符号索引l_id和参数n(n为整数)的函数。应注意:m=1,2,…,M,并且M是每个OFDM符号中的CS资源的总数。
我们进一步注意到:当将符号级别的CS重新映射应用于ULA/N信道(或服务授权)时,符号级别的CS重新映射可与时隙级别的OC重新映射或OC跳变进行组合。时隙级别的OC重新映射与整个文档中讨论的时隙级别的OC/CS组合资源重新映射非常类似,只是从一个时隙重新映射到下一时隙的资源仅仅为OC资源,而不是OC/CS组合资源。在上下文中,OC跳变与CS跳变的含义相同。
我们注意到:对于考虑中的第一OFDM符号,通过定义,对于l_id=1,t(m,l_id,n)=m。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一子实施例中,通过下式来建立伪随机置换函数:
t(m,l_id,n)=PG(m,r(l_id,n,M),M),其中,l_id>1 (22)
其中,r(l_id,n,M)=mod(l_id+n-1,M)+1。在前面的章节中定义了基于Galois域的重新映射/置换函数PG(m,r,M)。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二子实施例中,伪随机置换函数按照以下方式来使用PBRO函数:
t(m,l_id,n)=PBRO(mod(m+l_id+n-1,M)+1,M),其中,l_id>1 (23)
在前面的介绍中定义了函数PBRO(a,b)。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三子实施例中,上述两个子实施例中的参数n对于所有小区是相同的。可通过更高层的信号传输将参数n传送到UE。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九实施例的第四子实施例中,参数n是小区ID的函数,表示为n=f(c_id)。因此,对于不同的c_id,我们将具有不同的参数n。这种函数的一示例为n=mod(c_id-1,N)+1。
例如,如果每个上行链路OFDM符号中存在六个CS资源,或M=6,并且这里考虑存在L=8个上行链路OFDM符号。然后,一个示例为令n=0,并令t(m,l_id,n)=PG,3(m,r(l_id,0,6),6)。应注意,这里,由于M+1=7且GF(7)是基本Galios域,所以我们能够使用先前定义的PG,3(·,·,·)函数。在以下的表12中示出作为OFDM符号索引l_id的函数的资源重新映射/关联。这里,将参数n选为0。
表12:作为OFDM符号id的函数的CS资源重新映射的示例。M=6,L=8。
3.2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实施例中,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方式来关联CS资源:如果UE的某个信道(例如,CQI、ACK/NACK)在第一时隙中被分配CS资源CS1[m],则所述信道必须在第二时隙中被分配CS2[g(m,n)],其中,g(m,n)是伪随机资源重新映射/置换函数,其为输入资源索引m和参数n(n为整数)的函数。
我们还注意到:当将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应用到UL A/N信道(或服务授权)时,可将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与时隙级别的OC重新映射或OC跳变关联。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一子实施例中,按照下式来建立伪随机置换函数:
g(m,n)=PG(m,n,M), (24)
其中,从集合[1,M]中选择n,或者,n=1,...,M。在先前的章节中定义了函数PG(m,n,M)。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二子实施例中,伪随机置换函数按照以下方式来使用PBRO函数:
g(m,n)=PBRO(mod(m+n-1,M)+1,M)。 (25)
在先前的介绍中定义了函数PBRO(a,b)。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实施例的第三子实施例中,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参数n对于所有小区是相同的。可通过更高层的信号传输将参数n传送到UE。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实施例的第四子实施例中,参数n是小区ID的函数,表示为n=f(c_id)。因此,对于不同的c_id,我们将具有不同的参数n。这种函数的一示例为n=mod(c_id-1,M)+1。
以下,我们在此考虑M=6的示例,其中,n=1,2,3,4。
表13: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的示例,其中,M=6。
m 1 2 3 4 5 6
G(m,n),n=1 1 2 3 4 5 6
G(m,n),n=2 2 4 6 1 3 5
G(m,n),n=3 3 6 2 5 1 4
G(m,n),n=4 4 1 5 2 6 3
G(m,n),n=5 5 3 1 6 4 2
G(m,n),n=6 6 5 4 3 2 1
将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应用到专用CQI或专用A/N上行链路RB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不提供额外的解释。另一方面,将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应用到混合的CQI和A/N上行链路RB并非那么显而易见,我们以下提供其如何应用的示例。
以下,我们示出如何在一个RB(12个子载波)内,在混合ACK/NACK的情况下应用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的示例。这里,由ACK/NACK和CQI使用的CS的总数是8(M=8),共有8个ACK/NACK信道共享5个CS,并有3个CQI信道共享3个CS。在该示例中使用的CS重新映射函数为g(m,n),其中,n=2。应注意:由于M+1=9且GF(9)=GF(32)是Galois域而不是基本Galois域。在下面的表14中给出GF(9)的非零元素。
表14:GF(9)的元素
以下对于M=8(其中,GF(9)且g(m,n)=PG,1(m,n,M)=PG,1(m,2,8)),给出当n=2时g(m,n)的映射表,其中,在第1节中定义了PG,1(m,n,M)。
表15-a:在g(m,2)下的CS重新映射,M=8。
或者,我们可使用基于删节GF域的方法g(m,n)=PG,4b(m,n,M)=PG,4b(m,2,8)来产生下表。
表15-b:在g(i,n)下的时隙级别的重新映射,N=8,n=2。
我们继续示出CS资源重新映射如何在下表中进行。应注意:存在M=8个CS,重新映射仅发生在“已使用”的CS的这一集合之内。我们应用在上面的表15-a中的CS重新映射规则来达到下面的这个表。应注意:如何可将单个A/N信道或CQI信道重新映射到OC/CS表中的不同区域。
表16:混合CQI和ACK/NACK信道上行链路RB中的CS重新映射。
3.3在混合CQI和ACK/NACK情况下用于资源重新映射的可选方法
在表16中,可以看出,在CQI和A/N信道上的联合CS重新映射之后,四个A/N信道A/N#1,2,6,7被分配给邻近CS。这会降低A/N性能。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建议在混合的CQI和ACK/NACK情况下用于资源重新映射的可选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一实施例中,我们建议将一个RB内的全部CS资源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分配给CQI信道,另一部分被分配给ACK/NACK(或服务请求)信道。这种分配在子帧的两个时隙中被固定。此外,在分配给CQI信道的一部分CS之内,可应用在第3.1节提出的符号级别的CS重新映射以及在第3.2节提出的时隙级别的CS。另一方面,在分配到上行链路A/N信道(或服务请求)的CS资源之内,我们可应用以下项中的任何项:(a)在第2.1-2.4节描述的联合时隙级别的联合OC/CS重新映射;(b)在第3.1节描述的符号级别的CS重新映射;(c)在第3.2节描述的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
我们重复使用在表16中使用的八个A/N信道和三个CQI信道的示例以示出上述可选方式。此外,在这一示例中,我们将时隙级别的全局OC/CS重新映射(第2.1节)用于A/N部分,并将时隙级别的CS重新映射用于CQI部分。从表17可看出:分配给A/N部分和CQI部分的CS资源在时隙#1和时隙#2中保持相同。
表17:示出在具有混合的CQI和ACK/NACK的上行链路RB中进行资源重新映射的可选方法。
此外,对于A/N(或服务授权)信道,如果A/N信道在第一时隙被分配资源组CB1[i],则A/N信道必须在第二时隙中被分配CB2[g(i,n)]。令n=2。g(i,n)的一个示例是使得g(i,n)=PG,1(i,2,8)(应注意,该示例中的N=8指示对于A/N信道共有8个OC/CS组合,并且存在GF(9))。如果我们用i来替换m,并用N来替换M,则该映射表与表15-a或表15-b相同。
对于CQI信道,另一方面,如果CQI信道在第一时隙中被分配CS资源CS1[m],则CQI信道必须在第二时隙中被分配CS2[g(m,n)]。类似地,令n=2。g(m,n)的一个示例是令g(m,n)=PG,1(m,2,3)(应注意,该示例中的M=3指示对于A/N信道共有3个CS资源,并且存在GF(4))。为了简洁,在此省略映射表。
3.4组合CS资源映射与小区特有的跳变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二实施例中,我们提出将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符号级别的CS资源置换方法与小区特有的符号级别的CS资源跳变图案进行组合,表示为h_sym(c_id,s_id,l_id),其中,由c_id指示小区ID,由s_id指示子帧ID,并由l_id指示子帧内的OFDM符号(长块)ID。通过将特定OFDM上的CS资源循环移位由h_sym(c_id,s_id,l_id)指定的量来实现附加的小区特有的跳变步骤。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三实施例中,我们提出将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符号级别的CS资源置换方法与小区特有的时隙级别的CS资源跳变图案进行组合,表示为h_slot(c_id,sl_id),其中,由c_id指示小区ID,由sl_id指示时隙ID。通过将特定OFDM上的CS资源循环移位由h_slot(c_id,sl_id)指定的量来实现附加的小区特有的跳变步骤。
我们进一步详细描述如何将上述两个实施例建议的符号级别的CS资源置换与小区特有的跳变进行组合。令讨论中的CS资源数量为K,而K也是最大跳变值。根据先前讨论的符号级别的重新映射算法,令CSl_id[t(m,l_id,n)]指示用于OFDM符号l_id的CS资源。那么,如果符号级别的小区特有的跳变被使用,则对于OFDM符号l_id,CS索引将跳变到cyclic_shift(t(m,l_id,n),h_sym(c_id,s_id,l_id),K)。类似地,如果时隙级别的小区特有的跳变被使用,则在按照sl_id索引排列的时隙中,对于按照l_id索引排列的OFDM符号,第一时隙中的CS索引将跳变到cyclic_shift(t(m,l_id,n),h_slot(c_id,sl_id),K)。
关于时隙级别的CS资源重新映射与时隙或符号级别的小区特有的跳变的组合的描述与以上内容类似,因此,为了简洁,将这部分描述省略。
4.产生时隙级别或符号级别的小区特有的CS跳变图案
将跳变值的最大数值由K来指示。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四实施例中,我们提出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小区特有的图案,其具有K个连续时隙的周期。我们提出小区特有的时隙级别的跳变图案,从而:
h_slot(c_id,sl_id)=PG(sl_id,r(c_id,n,K),K), (26)
或者,
h_slot(c_id,sl_id)=PBRO(mod(sl_id+c_id+n-1,K)+1,K), (27)
其中,函数r被定义为r(c_id,n,K)=mod(c_id+n-1,K)+1。应注意,sl_id=1,…,K是K个连续时隙内的时隙的时隙索引,n是作为整数的参数,c_id指示小区ID。在第1节中定义基于Galois域的重新映射/置换函数PG(c_id,r,K)。先前定义了PBRO函数。
例如,如果在LTE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存在12个子载波,则相应地最大跳变K=12。然后,一个示例是令n=0,并令h_slot(c_id,sl_id)=PG,3(sl_id,r(c_id,0,12),12)=mod(sl_id×r(c_id,0,12),13)。应注意,这里,由于12+1=13且GF(13)是基本Galois域,因此我们能够使用先前定义的PG,3(·,·,·)函数。
再次令K来指示跳变值的最大数值。此外,令L为子帧内感兴趣的OFDM符号的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五实施例中,我们提出每子帧重复的符号级别的基本序列小区特有的图案,即,其不是子帧ID的函数。应注意,s_id作为子帧ID,我们提出小区特有的时隙级别的跳变图案,从而
h_sym(c_id,s_id,l_id)=PG(x(l_id,K),r(c_id,n,K),K), (28)
或者
h_sym(c_id,s_id,l_id)=PBRO(mod(l_id+c_id+n-1,K)+1,K), (29)
其中,函数x和r被定义为x(l_id,K)=mod(l_id-1,K)+1和r(c_id,n,K)=mod(c_id+n-1,K)+1。应注意:l_id=1,…,L指示OFDM符号(长块)ID,n是作为整数的参数,s_id指示子帧ID,c_id指示小区ID。在第1节中定义了基于Galois域的重新映射/置换函数PG(x,r,K)。在前面的介绍中定义了PBRO函数。
例如,如果在LTE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存在12个子载波,则相应地最大跳变K=12。然后,一个示例是令n=0,并令h_sym(c_id,s_id,l_id)=PG,3(x(l_id,12),r(c_id,0,12),12)=mod(x(l_id,12)×r(c_id,0,12),13)。应注意,这里,由于12+1=13且GF(13)是基本Galois域,因此我们能够使用先前定义的PG,3(·,·,·)函数。
5.产生子帧级别或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跳变图案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六实施例中,使得对于上行链路通信共有Z个基本序列。然后,我们提出子帧级别的基本序列跳变图案,其具有Z个连续子帧的周期。此外,对于给定的小区,令BS1[z]=z作为Z个连续子帧的一个周期内的第一子帧中的基本序列索引,然后,在相同小区中的后续子帧中使用的基本序列索引被表示为BSs_id[s(z,s_id,n)]。这里,z=1,…,Z,s_id=1,…,Z,并且,n是作为整数的参数。应注意:s_id指示Z个子帧的周期内的子帧ID。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子实施例中,通过下式来给出伪随机置换函数s(z,s_id,n):
s(z,s_id,n)=PG(z,r(s_id,n,Z),Z), (30)
或者,
s(z,s_id,n)=PBRO(mod(z+s_id+n-1,Z)+1,Z), (31)
其中,函数r被定义为r(s_id,n,Z)=mod(s_id+n-1,Z)+1。在先前的描述中定义了基于Galois域的重新映射/置换函数。在前面的介绍中定义了PBRO(.,.)函数。
例如,如果在蜂窝式系统中正在使用三十个基本序列,或者Z=30。那么,一示例是令n=0,并令s(z,s_id,n)=PG,3(z,r(s_id,0,30),30)=mod(z×s_id,31)。应注意,这里,由于Z+1=31且GF(31)是基本Galois域,所以我们能够使用之前定义的PG,3(·,·,·)函数。
在上行链路传输的一个子帧内可存在多个时隙。例如,在3GPP LTE标准中,在上行链路中的每个子帧内存在2个时隙。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七实施例中,使得对于上行链路通信共有Z个基本序列。然后,我们提出时隙级别的基本序列跳变图案,其具有Z个连续时隙的周期。此外,对于给定小区,令BS1[z]=z为Z个连续时隙的一个周期内的第一时隙中的基本序列索引,然后,在相同小区中的后续时隙中使用的基本序列索引被表示为BSs_id[s(z,sl_id,n)]。这里,z=1,…,Z,sl_id=1,…,Z,且n是作为整数的参数。应注意:sl_id指示Z个时隙的周期内的时隙ID。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七实施例的一子实施例中,通过下式来给出伪随机置换函数s(z,sl_id,n):
s(z,sl_id,n)=PG(z,r(sl_id,n,Z),Z), (32)
或者
s(z,sl_id,n)=PBRO(mod(z+sl_id+n-1,Z)+1,Z), (33)
其中,r函数被定义为r(sl_id,n,Z)=mod(sl_id+n-1,Z)+1。在先前的描述中定义了基于Galois域的重新映射/置换函数PG(z,r,Z)。
例如,如果在蜂窝式系统中正在使用三十个基本序列,或者Z=30。那么,一示例是令n=0,并令s(z,sl_id,n)=PG,3(z,r(sl_id,0,30),30)=mod(z×sl_id,31)。应注意,这里,由于Z+1=31且GF(31)是基本Galois域,所以我们能够使用之前定义的PG,3(·,·,·)函数。在前面的介绍中定义了PBRO(.,.)函数。
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十八实施例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支持如表18所示的多个格式。仅对于普通循环前缀支持格式2a和2b。
表18:支持的PUCCH格式
通过下式来给出PUCCH映射到的子帧的两个时隙中两个资源块内的资源索引:
其中,对于nsmod2=0,
对于nsmod2=1,
在上述等式中,ns指示时隙号码,指示资源索引,指示在用于格式1/1a/1b和2/2a/2b的混合的资源块中用于PUCCH格式1/1a/1b的循环移位的数量, 是由更高层设置的量值,并表示为:
以及
由资源索引来识别用于PUCCH格式2/2a/2b的传输的资源,可根据下式从所述资源索引来确定循环移位α:
&alpha; ( n s ) = 2 &pi; &CenterDot; n cs ( n s ) / N sc RB - - - ( 38 )
其中,
对于nsmod2=0,
对于nsmod2=1,
附录:用于个资源的可选OC/CS资源分配(摘自文献[6])
表19:用于N=18的可选OC/CS分配方案
尽管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示出并描述了对本发明原理的上述解释,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清楚: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发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调制将被发送的数据以产生调制的数据;
基于第一符号索引或第一时隙索引的函数来选择将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中使用的第一资源;
基于第二符号索引或第二时隙索引的函数来选择将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
将调制的数据分别映射到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的第一资源和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的第二资源;以及
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和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的每一个发送调制的数据,
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基本序列的正交码和循环移位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将被发送的调制的数据是确认和非确认(ACK/NACK)数据,
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基于符号索引在每符号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正交码基于时隙索引在每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时隙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将被发送的调制的数据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数据时,所述资源是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分别基于符号索引或时隙索引在每符号级别或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将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的步骤基于第一符号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符号索引的第二函数,或者基于第一时隙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时隙索引的第二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将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中使用的第一资源的步骤以及选择将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的步骤基于与相应的符号索引的函数或相应的时隙索引的函数相关的总资源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总资源由CQI传输和ACK/NACK传输来共享时,总资源被划分为用于CQI传输的部分以及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相应的符号或相应的时隙,用于CQI传输的资源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资源分别在用于CQI传输的部分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中被选择。
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发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发送器链,包括调制器,所述调制器被配置为用于:
调制将被发送的数据以产生调制的数据;
基于第一符号索引或第一时隙索引的函数来选择将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中使用的第一资源;
基于第二符号索引或第二时隙索引的函数来选择将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
将调制的数据分别映射到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的第一资源和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的第二资源;以及
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和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的每一个发送调制的数据,
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基本序列的正交码和循环移位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将被发送的调制的数据是确认和非确认(ACK/NACK)数据,
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基于符号索引在每符号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正交码基于时隙索引在每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时隙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将被发送的调制的数据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数据时,所述资源是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分别基于符号索引或时隙索引在每符号级别或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发送器链被配置为基于第一符号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符号索引的第二函数,或者基于第一时隙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时隙索引的第二函数来选择将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发送器链被配置为用于基于与相应的符号索引的函数或相应的时隙索引的函数相关的总资源量来选择将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中使用的第一资源和选择将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总资源由CQI传输和ACK/NACK传输来共享时,总资源被划分为用于CQI传输的部分以及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每个相应的符号或相应的时隙,用于CQI传输的资源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资源分别在用于CQI传输的部分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中被选择。
15.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接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符号索引或第一时隙索引的函数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接收被映射到第一资源的调制的数据;以及
基于第二符号索引或第二时隙索引的函数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接收被映射到第二资源的调制的数据,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基本序列的正交码和循环移位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将被发送的调制的数据是确认和非确认(ACK/NACK)数据,
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基于符号索引在每符号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正交码基于时隙索引在每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时隙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接收的数据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数据时,所述资源是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分别基于符号索引或时隙索引在每符号级别或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基于第一符号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符号索引的第二函数,或者基于第一时隙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时隙索引的第二函数。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中使用的第一资源以及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基于与相应的符号的函数或相应的时隙的函数相关的总资源量被选择。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总资源由CQI传输和ACK/NACK传输来共享时,总资源被划分为用于CQI传输的部分以及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相应的符号或相应的时隙,用于CQI传输的资源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资源分别在用于CQI传输的部分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中被选择。
22.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接收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器链,包括解调器,所述解调器被配置为用于:
基于第一符号索引或第一时隙索引的函数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接收被映射到第一资源的调制的数据;以及
基于第二符号索引或第二时隙索引的函数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接收被映射到第二资源的调制的数据,
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基本序列的正交码和循环移位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将被发送的调制的数据是确认和非确认(ACK/NACK)数据,
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基于符号索引在每符号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正交码基于时隙索引在每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其中,时隙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接收的数据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数据时,所述资源是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分别基于符号索引或时隙索引在每符号级别或时隙级别上被定义。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基于第一符号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符号索引的第二函数,或者基于第一时隙索引的第一函数和第二时隙索引的第二函数。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在第一符号或第一时隙中使用的第一资源以及在第二符号或第二时隙中使用的第二资源基于与相应的符号索引的函数或相应的时隙索引的函数相关的总资源量被选择。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总资源由CQI传输和ACK/NACK传输来共享时,总资源被划分为用于CQI传输的部分以及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每个相应的符号或相应的时隙,用于CQI传输的资源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资源分别在用于CQI传输的部分和用于ACK/NACK传输的部分中被选择。
CN201210511394.8A 2007-09-19 2008-09-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3001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019107P 2007-09-19 2007-09-19
US60/960,191 2007-09-19
US96049707P 2007-10-01 2007-10-01
US60/960,497 2007-10-01
US12/200,462 2008-08-28
US12/200,462 US8077693B2 (en) 2007-09-19 2008-08-28 Resource remapping and regrou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08801076636A CN101803243B (zh) 2007-09-19 2008-09-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76636A Division CN101803243B (zh) 2007-09-19 2008-09-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755A CN103001755A (zh) 2013-03-27
CN103001755B true CN103001755B (zh) 2016-11-02

Family

ID=4021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76636A Active CN101803243B (zh) 2007-09-19 2008-09-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CN201210511394.8A Active CN103001755B (zh) 2007-09-19 2008-09-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76636A Active CN101803243B (zh) 2007-09-19 2008-09-19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4) US8077693B2 (zh)
EP (3) EP2040409B1 (zh)
JP (4) JP5144761B2 (zh)
KR (3) KR101487556B1 (zh)
CN (2) CN101803243B (zh)
IN (1) IN2014CN03348A (zh)
MY (2) MY159544A (zh)
WO (1) WO200903839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5758B2 (en) * 2006-09-15 2011-06-21 Itron, Inc. Cell isolation through quasi-orthogonal sequences in a frequency hopping network
US9065714B2 (en) * 2007-01-10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cyclically shifted sequences
RU2453038C2 (ru) * 2007-10-01 2012-06-1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расширения ответного сигнала
US8848913B2 (en) 2007-10-04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sequence gen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473172C2 (ru) * 2007-10-29 2013-01-2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овокупностью
US8917598B2 (en) 2007-12-21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flow control
US8503285B2 (en) 2008-01-04 2013-08-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8787181B2 (en) * 2008-01-14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randomization
US8774156B2 (en) * 2008-01-29 2014-07-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KNAK and CQI channel mapping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065646B2 (en) * 2008-02-04 2015-06-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CK/NACK channelization for resource blocks containing both ACK/NACK and CQI
US8699487B2 (en) * 2008-02-04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elay budget feedback
US8656239B2 (en) * 2008-02-12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23249B2 (en) * 2008-03-2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ambling sequence gen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71566B1 (ko) * 2008-08-11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KR20100019947A (ko)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646249B1 (ko) * 2008-08-11 2016-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03338B1 (ko)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97573B1 (ko) *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WO2010021489A2 (ko) * 2008-08-19 2010-02-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신 성공 여부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047510A2 (en) * 2008-10-20 2010-04-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6078A2 (ko) 2008-11-14 2010-05-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08793B2 (en) * 2008-11-14 2014-1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56513B (zh) 2008-12-10 2019-05-03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P2211515B1 (en) * 2009-01-22 2016-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ounding signal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91876A (ko) 2009-02-11 201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KR101759933B1 (ko) * 2009-05-07 2017-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436137A1 (en) * 2009-05-27 2012-04-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ple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with reduced cubic metric
US8437332B2 (en) * 2009-06-22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complexity unified control channel processing
US8340211B2 (en) * 2009-06-23 2012-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ncode bandwidth request message
WO2011014019A2 (ko) * 2009-07-29 2011-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의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25131A2 (en) * 2009-08-28 2011-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ilo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0290233B2 (en) * 2009-09-07 2014-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81679B2 (en) 2009-12-21 2014-03-25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WO2011084038A2 (ko) 2010-01-11 2011-07-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집성
CN102158449B (zh) * 2010-02-1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1835263B (zh) * 2010-04-01 2012-08-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行参考信号的信令资源分配方法
US8923206B2 (en) 2010-04-30 2014-12-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471555B (zh) * 2010-05-04 2019-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1148984A1 (ja) 2010-05-25 2011-12-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51968B2 (ja) * 2010-05-25 2014-07-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51969B2 (ja) * 2010-05-25 2014-07-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GB2481051B (en) 2010-06-10 201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apping and de-mapping of non-binary symbols i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972074A (zh) * 2010-06-16 2013-03-13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和解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76079B1 (ko) * 2010-06-16 2016-11-14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기준 신호를 전송 및 디코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111942A (ko) * 2010-07-12 2013-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 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572397B1 (ko) 2011-08-16 2015-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350510B2 (en) * 2011-09-28 2016-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19888B2 (en) 2011-12-22 2016-08-16 Itron, Inc. Cell router failure detection in a mesh network
JP5210441B1 (ja) * 2012-01-10 2013-06-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リソース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装置
US8964561B2 (en) * 2012-05-04 2015-0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sequence root
TWI615050B (zh) 2013-01-18 2018-02-11 諾基亞對策與網路公司 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分配中用於分時雙工的增強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確認/負確認資源偏移値
KR102622879B1 (ko) 2016-02-03 2024-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대역 동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DE102016205052A1 (de) * 2016-03-24 2017-09-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Telegrammaufteilungsübertragungsverfahren für bidirektionale netze
CN107425947B (zh) * 2016-05-24 2021-02-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与多址接入资源的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10383923B (zh) * 2017-06-16 2023-01-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2332957B (zh) * 2017-06-16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184883B2 (en) * 2017-06-29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sequence configuration
KR20200027043A (ko) * 2017-08-02 2020-03-11 애플 인크. Nr pucch에 대한 시퀀스 설계 및 자원 할당
EP3681128B1 (en) * 2017-09-06 2021-07-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indication
CN109818895B (zh) 2017-11-17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序列组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循环移位的方法及装置
EP4008069B1 (en) * 2019-08-01 2024-02-2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adapted to support a partial omiss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288A (zh) * 1998-08-18 2001-10-24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和构造准正交矢量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3147B2 (ja) 1995-03-07 2004-09-0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457107B2 (ja) 1995-09-29 2003-10-14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電子機器ユニット,電子機器および結線構造
US5886995A (en) * 1996-09-05 1999-03-23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ynamic mapping of broadcast resources
FI104142B1 (fi) * 1996-10-25 1999-11-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adioresurssien käytön ohjausmenetelmä
US6185244B1 (en) 1997-08-29 2001-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ell searching in a C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34197B1 (en) 1998-08-17 2001-12-25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urbo code interleaver with near optimal performance
US6925068B1 (en) * 1999-05-21 2005-08-02 Wi-L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73467B1 (en) 2000-03-22 2002-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370452B (en) * 2000-12-19 2004-10-20 Inmarsat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031292B2 (en) * 2001-03-09 2006-04-18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scheduling regula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system
KR20020084517A (ko) 2001-05-02 2002-11-0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비동기 전송 모드 적응 계층 2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목적지그룹핑에 의한 자원할당 방법
US6912240B2 (en) * 2001-11-26 2005-06-28 Time Domai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large number of codes having desirable correlation properties
US7317680B2 (en) * 2002-10-01 2008-01-0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hannel mapping for OFDM
KR20050015119A (ko) * 2003-08-04 2005-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신호 변조 장치및 방법
US7245877B2 (en) 2003-08-12 2007-07-17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etection
US8477809B2 (en) * 2003-09-02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lized slot-to-interlace mapping
US7123580B2 (en) * 2004-01-16 2006-10-17 Nokia Corporation Multiple user adaptive modulation scheme for MC-CDMA
US7423989B2 (en) 2004-02-13 2008-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Preamble formats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4575059B2 (ja) 2004-07-21 2010-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
JP2008510433A (ja) 2004-08-16 2008-04-03 クゥアルコム・フラリオン・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グループ通信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715845B2 (en) * 2004-10-14 2010-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ne hopp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WO2006069826A1 (fr) 2004-12-23 2006-07-06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mission de signaux multiporteuses dans un reseau multicellulaire a macro-diversite planifiee, reseau, signal,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s.
US8446892B2 (en) 2005-03-16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s for a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KR101276797B1 (ko) * 2005-08-24 2013-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다이버시티 방법 및 기지국송신기
TWI378690B (en) * 2005-11-28 2012-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 and transmitting code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05153B2 (en) 2006-01-25 2011-08-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orthogonal signals using block spreading
US8094638B2 (en) * 2006-08-22 2012-01-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reference signals
CN104821868B (zh) * 2007-04-30 2018-06-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94002B1 (ko) * 2007-06-11 2015-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및 그에 따른 수신 장치 및방법
WO2008153367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acquiring ack/nack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310383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 sequence for code modulation of data and channel estimation
KR20090006708A (ko) * 2007-07-12 2009-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548324B1 (ko) 2007-08-08 2015-09-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형성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288A (zh) * 1998-08-18 2001-10-24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和构造准正交矢量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RI.Sequence allocation and hopping for uplink ACK/NAK channel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0 R1-073413》.2007, *
Summary of Reflector Discussions on EUTRA DL R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0 R1-073569》;20070824;全文 *
Toshiba.CAZAC sequence for PUCCH.《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0 R1-073316》.2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755A (zh) 2013-03-27
KR101487556B1 (ko) 2015-02-04
USRE47374E1 (en) 2019-04-30
JP2013070417A (ja) 2013-04-18
IN2014CN03348A (zh) 2015-07-03
JP5144761B2 (ja) 2013-02-13
WO2009038392A2 (en) 2009-03-26
EP3211818B1 (en) 2020-09-02
CN101803243B (zh) 2013-08-21
JP2014222876A (ja) 2014-11-27
WO2009038392A3 (en) 2009-05-07
US20090092148A1 (en) 2009-04-09
EP2040409A2 (en) 2009-03-25
EP2753017B1 (en) 2019-05-15
JP2014131355A (ja) 2014-07-10
KR20140064742A (ko) 2014-05-28
EP2040409B1 (en) 2019-11-06
MY159544A (en) 2017-01-13
JP2010539846A (ja) 2010-12-16
MY177550A (en) 2020-09-18
JP5513592B2 (ja) 2014-06-04
KR101548074B1 (ko) 2015-08-27
EP2040409A3 (en) 2014-08-06
EP3211818A1 (en) 2017-08-30
KR20090030242A (ko) 2009-03-24
US20110305226A1 (en) 2011-12-15
US8077693B2 (en) 2011-12-13
KR101485249B1 (ko) 2015-01-21
US8681766B2 (en) 2014-03-25
CN101803243A (zh) 2010-08-11
USRE47486E1 (en) 2019-07-02
EP2753017A1 (en) 2014-07-09
KR20130093573A (ko) 201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175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CN103401662B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息的设备及其方法
AU2008320506B2 (en) Control channel data allocation method in OFDM systems
CN10157877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和映射
US8681717B2 (en) Frequency hopping scheme for OFDMA system
CN103401648B (zh) 控制信道单元的干扰随机化
CN10846255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751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68097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68057A (zh) 基于下行链路虚拟资源块来映射上行链路确认传输
KR20070055845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신호 전송 방법,송신 장치, 코드 시퀀스 및 코드 시퀀스 세트
JP2006054745A (ja) 無線通信装置
RU245480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и перегруппировк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Papasakellariou et al. Zhang et a].(45) Date of Patent: Mar. 25, 2014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