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8942B - 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8942B
CN102998942B CN201210339649.7A CN201210339649A CN102998942B CN 102998942 B CN102998942 B CN 102998942B CN 201210339649 A CN201210339649 A CN 201210339649A CN 102998942 B CN102998942 B CN 102998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oller
developer
periphery
flexible memb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96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8942A (zh
Inventor
松井谦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98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8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9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像装置包括:框体,收容显像剂的框体;磁辊,配置在框体内,具有转动轴,并且通过绕转动轴转动,在圆周面上以磁性方式承载显像剂;搅拌部件,在框体内与磁辊相对配置,并且具有轴心和配置在该轴心周围的螺旋状部,该搅拌部件边转动边搅拌并输送显像剂;层厚限制部件,与磁辊相对配置,并且将从搅拌部件向磁辊提供的显像剂的层厚限制为规定厚度;显像剂辅助储存部,在比层厚限制部件靠向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与磁辊的圆周面相对,且沿磁辊的转动轴方向配置;板状可弯曲部件,朝向磁辊的圆周面延伸设置,并且形成显像剂辅助储存部中位于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壁面。

Description

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像装置,特别是涉及采用了双组分显像剂的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双组分显像剂包含载体和调色剂。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像装置,公知如下所述的显像装置。上述显像装置通过将螺旋送料器(搅拌部件)、磁辊和层厚限制部件安装在显像外壳内构成。螺旋送料器通过绕轴心转动来搅拌调色剂。磁辊与上述螺旋送料器平行配置,从螺旋送料器输送来的调色剂绕轴心转动,从而被提供到感光鼓的圆周面一侧。层厚限制部件向磁辊的轴心方向延伸,并且限制磁辊上的显像剂量。层厚限制部件的前端边缘部与磁辊的圆周面相对。
通过螺旋送料器绕轴心转动,装填在框体内的显像剂边被搅拌边向上方、通过与螺旋送料器相对配置的压缩部件和螺旋送料器之间的间隙(以下称为显像剂压缩间隙)而被压缩。此后,该显像剂通过层厚限制部件和磁辊之间,在被设定成规定厚度的状态下,提供到磁辊的圆周面。由于利用上述显像剂压缩间隙,显像剂朝向层厚限制部件并保持压缩状态被顺畅地送入,所以不会产生以不充分的压缩状态被送向层厚限制部件的不良现象。
以往的技术中,在显像外壳内的显像剂量比较少,离开磁辊并落下的显像剂被送入螺旋送料器的下方后,被再次向上方输送,在这种条件下,由于显像剂能够通过所述显像剂压缩间隙,所以具有如上所述的效果。但是,当显像外壳内的显像剂量比较多时,则产生以下不良现象。即,当显像剂以覆盖螺旋送料器上方附近的程度积存在显像外壳内时,在将显像剂提供给感光鼓一侧的显像部通过后,显像剂离开磁辊并落下,上述显像剂不能进入螺旋送料器的下方。因此,所述落下的显像剂被螺旋送料器的转动动作引导,再次附着在磁辊上。由于在所述落下的显像剂中调色剂和载体的比率与显像外壳内的显像剂中调色剂和载体的比率不同,所以在磁辊上产生调色剂浓度分布不均,其结果,形成在薄片体上的图像发生浓度不均。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技术中,由于分离后的显像剂不能通过显像剂压缩间隙,所以难以消除磁辊上的调色剂浓度不均。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在显像装置的磁辊上的调色剂浓度不均的问题的显像装置和具备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像装置,其包括框体,收容显像剂;磁辊,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具有转动轴,并且通过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在该磁辊圆周面上以磁性方式承载所述显像剂;搅拌部件,在所述框体内与所述磁辊相对配置,并且具有轴心和配置在所述轴心周围的螺旋状部,所述搅拌部件边转动边搅拌并输送所述显像剂;层厚限制部件,与所述磁辊相对配置,并且将从所述搅拌部件向所述磁辊提供的所述显像剂的层厚限制为规定厚度;显像剂辅助储存部,在比所述层厚限制部件靠向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与所述磁辊的圆周面相对,且沿所述磁辊的转动轴方向配置;以及板状的可弯曲部件,朝向所述磁辊的圆周面延伸设置,并且形成所述显像剂辅助储存部中位于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壁面,且形成所述显像剂辅助储存部的底部,所述可弯曲部件的前端与所述磁辊的圆周面隔开规定距离而接近配置,当所述磁辊转动时,所述可弯曲部件的前端能向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且上方弯曲,当所述磁辊的转动停止时,所述可弯曲部件的前端能向下方弯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像载体和如上所述的显像装置。所述像载体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利用从所述磁辊提供来的显像剂,显像成显像剂像。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在显像装置的磁辊上的调色剂浓度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显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显像装置内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弯曲部件作用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弯曲部件作用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弯曲部件作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在此,虽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举例说明了具有打印功能和复印功能的数码复合机,但是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具有大体长方体形状的框体结构;自动送稿装置20,配置在装置主体10上;以及手动供纸盘46,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10R的下方。在装置主体10的内部收容有:读取单元25,以光学方式读取被复印的原稿图像;图像形成部30,在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部60,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上;供纸部40,储存向图像形成部30输送的一定规格的薄片体;输送路径50,将一定规格的薄片体从供纸部40或手动供纸盘46经由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60,输送到薄片体排出口10E;以及输送单元55,在其内部具有构成该输送路径50一部分的薄片体输送通道。
自动送稿装置(ADF:Auto Document Feeder)20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上表面上。ADF20将要被复印的原稿薄片体自动输送提供到装置主体10的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组装有第一接触玻璃241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当使用者用手把原稿薄片体放置在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配置有第二接触玻璃242的位置)上时,则将ADF20向上方打开。ADF20包括:原稿盘21,用于放置原稿薄片体;原稿输送部22,经由自动原稿读取位置输送原稿薄片体;以及原稿排出盘23,排出读取后的原稿薄片体。
读取单元25以光学方式读取通过第一接触玻璃241或第二接触玻璃242的原稿薄片体的图像,该第一接触玻璃241用于读取从装置主体10上表面的ADF20自动送出的原稿薄片体的图像,该第二接触玻璃242用于读取手动放置的原稿薄片体的图像。在读取单元25内收容有扫描机构和拍摄元件(省略图示),上述扫描机构包括光源、移动支架、反射镜等。扫描机构向原稿薄片体照射光,并把原稿薄片体的反射光导向拍摄元件。拍摄元件将所述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转换成模拟电信号。所述模拟电信号在通过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之后,被输入到图像形成部30。
图像形成部30进行生成全色调色剂图像并将其转印在薄片体上的处理,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32,包含串列配置的四个单元32Y、32M、32C、32Bk,分别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k)的各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单元33,邻接配置在该图像形成单元32的上方;以及调色剂补给部34,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33的上方。
各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32Bk分别包括感光鼓321(像载体)以及配置在该感光鼓321周围的带电器322、曝光器323、显像装置324、一次转印辊325和清洁装置326。
感光鼓321绕其轴转动,并且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像。感光鼓321可以采用使用非晶态硅(a-Si)类材料制成的感光鼓。带电器322使感光鼓321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器323具有激光光源、反射镜和透镜等光学设备,并向感光鼓321的圆周面照射基于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生成的光,来形成静电潜像。
显像装置324向感光鼓32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鼓321上的静电潜像显像。显像装置324是双组分显像剂用的显像装置,其包括螺旋送料器85、86、磁辊82和显像辊83。将在后面对该显像装置324进行详细说明。
一次转印辊325隔着中间转印单元33所具有的中间转印带331与感光鼓321形成夹缝部,感光鼓321上的调色剂像被第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1上。清洁装置326具有清洁辊等,用于清扫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321的圆周面。
中间转印单元33包括中间转印带331、驱动辊332和从动辊333。中间转印带331是环形带,架设在驱动辊332和从动辊333上,调色剂像从多个感光鼓321重叠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331外周面的同一个部位上(第一次转印)。
与驱动辊332的圆周面相对,配置有二次转印辊35。驱动辊332和二次转印辊35之间的夹缝部为二次转印部35A,该二次转印部35A将重叠涂覆在中间转印带331上的全色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在驱动辊332或二次转印辊35的任意一个辊上施加与调色剂像极性相反的第二次转印偏置电压,并且使另一个辊接地。
调色剂补给部34包括黄色用调色剂容器34Y、品红色用调色剂容器34M、青色用调色剂容器34C和黑色用调色剂容器34Bk。这些调色剂容器34Y、34C、34M、34Bk分别储存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并且通过省略图示的供给路径,向对应于Y、M、C、Bk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32Bk的显像装置324提供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在各调色剂容器34Y、34C、34M、34Bk内包括螺旋式输送器341,上述螺旋式输送器341将该容器内的调色剂向省略图示的调色剂排出口输送。该螺旋式输送器341通过被驱动部(未图示)驱动而转动,向显像装置324内补充调色剂。
供纸部40具有两层供纸盒40A、40B,用于收容将要被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薄片体中的薄片体S1。这些供纸盒40A、40B可以从装置主体10的前方向眼前方向拉出。
供纸盒40A(40B)包括:薄片体收容部41,收纳有由薄片体S1层叠而成的薄片体摞;以及提升板42,为了提供所述薄片体摞而抬起。在供纸盒40A(40B)右端一侧的上部配置有搓纸辊43以及供纸辊44和减速辊45的辊对。利用搓纸辊43和供纸辊44的驱动,把供纸盒40A内的薄片体摞最上层的薄片体S1一张张地抽出,并送入输送路径50的上游端。
在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10R上设置有手动供纸用的供纸盘46。供纸盘46安装成能够绕其下端部相对于装置主体10开关自如。当进行手动供纸时,如图所示,使用者打开供纸盘46,将薄片体放置在其上表面上。放置在供纸盘46上的薄片体利用搓纸辊461和供纸辊462的驱动,被送入输送路径50。
输送路径50包括:主输送通道50A,将薄片体从供纸部40经由图像形成部30输送到定影部60的出口;翻转输送通道50B,当对薄片体进行两面印刷时,用于使单面印刷后的薄片体返回到图像形成部30;转回输送通道50C,用于使薄片体从主输送通道50A的下游端朝向翻转输送通道50B的上游端;以及水平输送通道50D,将薄片体从主输送通道50A的下游端,沿水平方向输送到设置在装置主体10的左侧面10L上的薄片体排出口10E。该水平输送通道50D的大部分由输送单元55内部所具有的薄片体输送通道构成。
定影部60是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用于进行使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其包括:加热辊61、定影辊62、加压辊63、定影带64和感应加热单元65。加压辊63与定影辊62压力接触,从而形成定影夹缝部。加热辊61和定影带64被感应加热单元65感应加热,并将热量提供给所述定影夹缝部。使薄片体通过定影夹缝部,从而将转印到薄片体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该薄片体上。
<显像装置的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显像装置324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示意性表示显像装置324内部结构的垂直方向的剖视图。显像装置324包括确定该显像装置324内部空间的显像外壳80(框体)。显像外壳80包括:盖部802,从上方覆盖收容在其内部的各辊;以及底部803,与该盖部802连接,形成显像外壳80的下表面部。
在该显像外壳80内具有显像剂储存部81,该显像剂储存部81是空腔,用于储存包含非磁性体调色剂和磁性体载体的显像剂,并且能够边搅拌边输送显像剂。此外,在显像外壳80的内部配置有:磁辊82(显像剂载体),配置在显像剂储存部81的上方;显像辊83,在磁辊82的斜上方位置与磁辊82相对配置;显像剂限制刮板84(层厚限制部件),与磁辊82相对配置;以及螺旋送料器85、86(搅拌部件),搅拌并输送显像剂。
显像剂储存部81包括沿显像装置324长边方向延伸的两个相邻的显像剂储存室81a和显像剂储存室81b。虽然显像剂储存室81a和显像剂储存室81b被隔板801相互隔开,但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通过连通通道804和连通通道805相互连通,该隔板801与显像外壳80的底部803一体形成且沿长边方向延伸(参照图3)。螺旋送料器85、86分别收容在显像剂储存室81a和显像剂储存室81b内,并通过绕轴转动来搅拌并输送显像剂。螺旋送料器86具有:轴心862,在显像外壳80内与磁辊82相对配置;以及螺旋状部861,配置在轴心862的周围,边转动边搅拌并输送显像剂。所述螺旋状部861具有配置在轴心862周围的螺旋形状。螺旋送料器85、86由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而转动,但设定成在轴向上显像剂的输送方向彼此相反。由此,如图3箭头D1、D2所示,在显像剂储存室81a和显像剂储存室81b之间,搅拌并循环输送显像剂。利用上述搅拌,使调色剂和载体混合,从而使调色剂例如带负电。
磁辊82沿显像装置324的长边方向配置,并且在图2中能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磁辊82的内部配置有固定式的磁性辊。磁性辊具有多个磁极,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吸取极821、限制极822和主极823,并且还具有输送极824、分离极825。吸取极821与显像剂储存部81相对,限制极822与显像剂限制刮板84相对,主极823与显像辊83相对。此外,输送极824配置在限制极822和主极823之间,分离极825与主极823相对,配置在磁辊82的转动方向下游。
如图2的箭头F1所示,磁辊82利用吸取极821的磁力,以磁性方式将显像剂从显像剂储存室81b的螺旋送料器86吸取(接收)到其圆周面82A上。吸取来的显像剂以磁性方式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被保持成显像剂层(磁刷层),并且伴随磁辊82的转动被送向显像剂限制刮板84一侧。显像剂限制刮板84从磁辊82的转动方向观察,配置成比显像辊83靠向上游一侧,并且显像剂限制刮板84限制以磁性方式附着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的显像剂层的层厚。
显像剂限制刮板84是板部件,由沿磁辊82长边方向延伸的磁性材料构成,并且被固定在显像外壳80适当位置的支撑部件841支撑。此外,显像剂限制刮板84与磁辊82的圆周面82A之间具有形成规定尺寸的限制间隙的限制面842(即显像剂限制刮板84的前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间隙设定为0.3mm。
支撑部件841的断面为大体梯形形状,并形成为沿磁辊82转动轴方向延伸设置的棱柱形状。此外,支撑部件841具有对置面843,该对置面843为支撑部件841的长边方向的一个面,与显像剂限制刮板84交叉并与磁辊82相对。对置面843与磁辊82的转动圆周面隔开比显像剂限制刮板84的限制间隙更宽的间隙而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面843和磁辊82之间的间隙最大设定为3.0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显像剂限制刮板84的配置位置靠向磁辊82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薄片体部件90(可弯曲部件),该薄片体部件90朝向磁辊82的圆周面,以从下方向上方具有规定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薄片体部件90是具有可弯曲性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厚度为100微米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薄片体部件90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在支撑部件841的下面部(与对置面843交叉的面),其另一端为自由端,朝向磁辊82的圆周面延伸设置。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自由端)与磁辊82的圆周面82A隔开规定距离而接近配置,并且薄片体部件90与在圆周面82A上输送的显像剂层接触。此外,为了避免薄片体部件90与设置于磁辊82内部的磁极之间产生磁场,较为理想的是薄片体部件90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薄片体部件90和支撑部件841之间的固定可以采用各种固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磁辊82的转动轴方向用两面胶带粘接薄片体部件90的端面和支撑部件841的下面部。另外,也可以采用沿磁辊82的转动轴方向,例如在多个位置用螺钉固定的方法。显像剂限制刮板84、对置面843和薄片体部件90与磁辊82的圆周面82A之间,形成空间部T(显像剂辅助储存部)。特别是,薄片体部件90形成显像剂辅助储存部中位于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且重力方向下方的壁面(也称为底部)。
以上内容换句话说,层厚限制部件84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841中与对置面843交叉的上面部。此外,薄片体部件90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841中与对置面843交叉的下面部。并且,空间部T由层厚限制部件84、对置面843、薄片体部件90以及磁辊82的圆周面而界定。
利用吸取极821附着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的显像剂层的一部分与薄片体部件90接触,剩余的部分边通过薄片体部件90和磁辊82之间、边被送向空间部T。此外,在空间部T内显像剂边循环、滞留,边被送向显像剂限制刮板84。
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显像剂限制刮板84被磁辊82的限制极822磁化。由此,在显像剂限制刮板84的限制面842和限制极822之间、即限制间隙内形成磁路。如果伴随磁辊82的转动,从空间部T向限制间隙内输送显像剂,则在限制间隙限制显像剂层的层厚。由此,在圆周面82A上形成规定厚度且均匀的显像剂层。
显像辊83配置成沿显像装置324的长边方向、且与磁辊82平行延伸,在图2中能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显像辊83以与保持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的显像剂层接触的状态转动,并且具有圆周面83A,该圆周面83A从所述显像剂层接收调色剂并承载调色剂层。在显像辊83的内部、且在与磁辊82的主极823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对置主极831。在主极823与对置主极831之间形成磁场,并且通过在圆周面82A和圆周面83A之间(即显像部)设定规定的电压,使圆周面82A的所述显像剂层上的调色剂向圆周面83A移动。当进行显像动作显像时,圆周面83A上的调色剂被提供到感光鼓321的圆周面上。通过与显像辊83相对部分后的磁辊82上的显像剂被分离极825从圆周面82A上剥离,并落下到下方的收容有螺旋送料器86的显像剂储存室81b,并且再次被搅拌。
另外,显像辊83和磁辊82被驱动源(未图示)驱动而转动。在显像辊83的圆周面83A和磁辊82的圆周面82A之间,形成有规定尺寸的间隙。间隙例如设定为大约130μm。显像辊83配置成通过形成在显像外壳80上的开口、且面向感光鼓321,在圆周面83A和感光鼓321的圆周面之间也形成有规定尺寸的间隙。
<产生调色剂浓度分布不均的原因>
接着,利用图2、图3,对不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薄片体部件90时产生的显像装置内的现象进行说明。图3是从上方表示整个磁辊82长边方向的显像装置324内部结构的图。图3表示图2中取下显像外壳80的盖部802,从磁辊82和螺旋送料器85之间观察螺旋送料器86的样子。另外,图3中,省略了显像辊83的图示。
在显像外壳80的内部,大体水平相邻的螺旋送料器85、86分别沿磁辊82的转动轴方向、朝相反方向输送显像剂(图3的箭头D2、D1)。此外,这些螺旋送料器85、86轴向端部上的显像剂输送通道,由设置在显像外壳80的底部803的连通通道804、805连通,从而整体形成顺时针方向的显像剂的循环通道。
磁辊82在第一位置(图2的A1)相对配置在螺旋送料器86的上方。磁辊82在图2、图3中向R1方向转动,螺旋送料器86在所述第一位置向与磁辊82相反方向(R2方向)转动。显像剂的一部分从螺旋送料器86提供到磁辊82的圆周面82A(图2的箭头F1),并且沿轴向搅拌并输送剩余的显像剂(图3的箭头D1)。此外,调色剂在向显像辊83移动后,被磁辊82的分离极825(图2)从其圆周面82A剥离后的显像剂再次流入螺旋送料器86的输送通道(图2的箭头F2)。
在此,根据形成在感光鼓321上的静电潜像,在主极823上、且在显像辊83一侧,消耗磁辊82上的一部分调色剂。因此,在离开上述磁辊82并再次流入螺旋送料器86内的显像剂中,构成双组分显像剂的相对于载体的调色剂的比率(T/C)下降。由此,离开磁辊82的显像剂与在螺旋送料器86内沿箭头D1方向搅拌并输送来的显像剂,它们的载体和调色剂的比率(T/C)不同。
但是,如果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较少,则如图2的箭头F2所示,分离后的显像剂向螺旋送料器86的下方落下。此后,该显像剂以向显像外壳80的底部803一侧沉积的方式被输送后,在与周围的显像剂充分搅拌的基础上,再次提供给磁辊82。因此,不容易产生载体和调色剂比率局部不均匀性。
另一方面,在显像装置324的使用条件中,当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较多时(例如400g),离开磁辊82的显像剂不能利用螺旋送料器86的螺旋状部861的转动力,进入到螺旋送料器86的下方。相反该显像剂被压向上方,容易再附着于磁辊82一侧(图2的箭头F3)。另外,根据显像装置的使用状况,不仅补充调色剂而且补充载体,在所谓的连续补充显像方式中,由于显像剂储存部81内的显像剂量的变动较大,所以上述现象较为显著。
分离显像剂再附着到上述磁辊82上的现象与螺旋送料器86的形状相关。与旋送料器86的螺旋状部861的形状(螺旋状)对应,分离显像剂再附着的显著部分在磁辊82上周期性分布。所述周期性分布与螺旋送料器86转动时将螺旋状部861外周边缘描绘的轨迹投影到对置面(磁辊82的圆周面)后的线近似。其结果,在磁辊82上产生调色剂浓度不均匀分布。
图3中,磁辊82的圆周面上所示的虚线部P表示在磁辊82的背面一侧(与螺旋送料器86相对的一侧)分离显像剂再附着的分布,其周期和分布形状与相对的螺旋送料器86的螺旋状部861外周边缘(螺旋状)的形状对应。即,由于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且在与螺旋送料器86的螺旋状部861相对的位置上,分离显像剂的再附着显著,所以附着有T/C(调色剂浓度)较低的显像剂。另一方面,在与螺旋送料器86的轴部862对应的位置上,由于沿轴部862半径方向的输送力较小,所以分离显像剂难以再附着在磁辊82上。因此,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附着有T/C较高的显像剂,上述显像剂进入到螺旋送料器86的下方并被充分搅拌(图2的F1)。
这样,当磁辊82和螺旋送料器86相互转动时,再附着显像剂的分布与使螺旋送料器86上的螺旋状部861的外周边缘描绘的轨迹投影到磁辊82圆周面上的形状对应。另外,图3中实线部P’表示上述再附着显像剂伴随磁辊82的转动,被送向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侧时的分布。
此外,T/C(调色剂浓度)不同的显像剂的流动性也不同。因此,在上述的磁辊82上分布的再附着显像剂和从螺旋送料器86下方提供来的再附着显像剂周边的显像剂,附着在磁辊82的圆周面82A上的显像剂量产生差异。换句话说,圆周面82A上的显像剂层产生局部的高低差。
由于这种磁辊82上的T/C(调色剂浓度)偏差或显像剂量不均匀,也会残留在使调色剂从磁辊82移动来的显像辊83上以及感光鼓321上的显像剂像上,所以其结果导致产生图像质量问题。
<关于薄片体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分离显像剂的再附着(产生再附着显像剂)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体部件90配置在磁辊82的下方、且在比显像剂限制刮板84靠向磁辊82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图4至图6是表示具备该薄片体部件90时磁辊82周围的显像剂流动的图。图4的(a)表示不具备薄片体部件90时磁辊82和螺旋送料器86之间显像剂的流动,图4的(b)表示具备薄片体部件90时显像剂的流动。
在图4的(a)中,磁辊82向R1方向转动,螺旋送料器86向R2方向转动。如上所述,显像剂的流动良好时,离开磁辊82后的显像剂如图中箭头F2所示流入螺旋送料器86内,并在螺旋送料器86内与输送来的其他显像剂(图3中箭头D1)一起被搅拌。此后,搅拌后的显像剂如箭头F1所示利用吸取极821的磁力被提供给磁辊82。另一方面,当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较多时,如箭头F3所示,分离后的显像剂不会被充分搅拌而再附着在磁辊82上。
而在图4的(b)中,薄片体部件90朝向比配置在磁辊82内侧的吸取极821靠向磁辊82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磁辊82的圆周面延伸设置。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配置成与磁辊82上的显像剂层(未图示)接触。因此,即使显像剂利用如箭头F1和箭头F3所示的流动而被提供到磁辊82上、并沿磁辊82的转动轴方向周期性混在时,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也具有搅乱这些显像剂层的效果,从而缓和上述周期性分布。
其中,薄片体部件90由可弯曲材料PET材料制成。因此,利用磁辊82的转动力和输送来的显像剂的压力,像图5的(a)那样,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容易向磁辊82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弯曲。在由该弯曲后的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和磁辊82的圆周面82A形成的楔状空间中,像图5的(a)的箭头那样,容易产生显像剂的滞留。因此,利用如箭头F1和箭头F3(图4的(b))所示的流动而分别提供来的显像剂,在该楔状的区域内被相互搅拌后,越过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并流入空间部T。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比固定配置于磁辊82中的吸取极821靠向磁辊82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薄片体部件90朝向磁辊82的圆周面82A延伸设置。因此,沿磁辊82的转动方向顺序进行由吸取极821实施的显像剂的吸取以及由薄片体部件90前端部实施的显像剂的搅拌。所以,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不容易妨碍由吸取极821进行的显像剂的吸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体部件90从显像剂限制刮板84的支撑部件841的最下部朝向磁辊82的圆周面82A延伸。该薄片体部件90兼用作空间部T重力方向下方的壁面部(也称作底部),该空间部T配置在比显像剂限制刮板84靠向磁辊82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从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和磁辊82的圆周面82A之间流入空间部T的显像剂,利用磁辊82的输送力,移动到显像剂限制刮板84,其一部分被显像剂限制刮板84的侧面845限制并被刮落。因此,在空间部T内,产生如图5的(b)中箭头Fr所示的显像剂的循环流动。在空间部T内产生的显像剂的循环流动向磁辊82上输送的显像剂提供规定的压力,并且具有辅助性地向调色剂浓度较低部分的载体表面提供调色剂的作用。因此,即使在所述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的搅拌不充分时,也可以针对于残留的调色剂浓度偏差向空间部T补充调色剂。因此,在进一步抑制调色剂浓度分布不均的状态下,由显像剂限制刮板84进行层厚限制。
当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较少时,从空间部T向薄片体部件90朝下方施加的按压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薄片体部件90由具有可弯曲性的PET材料制成,所以利用磁辊82的转动力和圆周面82A上输送来的显像剂的压力,薄片体部件90更容易向上方弯曲(图6的(a))。因此,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和磁辊82的圆周面82A之间的间隙扩大,从而促进显像剂流入空间部T(箭头F4)。即,当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较少时,薄片体部件90具有容易使由磁辊82的吸取极821吸取的显像剂流入空间部T的作用。
另一方面,当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较多时,从空间部T向薄片体部件90朝下方施加的按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薄片体部件90受到磁辊82的转动力和圆周面82A上输送的显像剂的压力,也不易向上方弯曲。因此,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和磁辊82的圆周面82A之间的间隙不会扩大,所以流入空间部T的显像剂量被保持成不会增加。即,当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较多时,薄片体部件90具有限制由磁辊82的吸取极821吸取的显像剂流入空间部T的量的作用。
此外,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较多、其流动性恶化的情况下,当磁辊82的转动停止时,薄片体部件90能够向下方弯曲。因此,空间部T内显像剂的一部分向螺旋送料器86一侧落下,从而可以调整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量(图6的(b)的箭头F5)。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薄片体部件90由具有可弯曲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在空间部T(显像剂辅助储存部)内配置成兼用作磁辊82转动方向上游的壁面部。因此,与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对应,薄片体部件90的形状和相对于磁辊82的姿势发生变化。其结果,有效地调整了流入空间部T的显像剂量。特别是薄片体部件90形成空间部T重力方向下方的底部。因此,与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量对应,薄片体部件90容易变形,容易调整显像剂流入的间隙。所以,与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量对应,能进一步使必要量的显像剂容易地流入空间部T。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体部件90在第二位置A2(图2)与螺旋送料器86相对配置,上述第二位置A2比显像螺旋送料器86和磁辊82最接近且相对的第一位置A1靠向螺旋送料器86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更具体地说,在与螺旋送料器86相对的第二位置A2上,薄片体部件90沿着螺旋送料器86的螺旋状部861的外周边缘转动所描绘的轨迹(即圆筒体)的切线方向,从支撑部件841延伸设置。因此,利用所述薄片体部件90的弯曲,显像剂的供给通道从螺旋送料器86向磁辊82变化,从而有效地调整提供的显像剂量。例如,当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量急剧减少时,薄片体部件90向上方弯曲(图6的(a))。由此,显像剂的供给通道从螺旋送料器86朝向磁辊82变宽,从而迅速地补充显像剂。其结果,使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量稳定化,从而能够保持消除磁辊82上的调色剂浓度分布不均的功能。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薄片体部件90,通过使在磁辊82上输送的显像剂与该薄片体部件90碰撞、并被搅拌,抑制了沿轴向分布的调色剂浓度偏差。此外,显像剂在薄片体部件90形成底部的空间部T内储存并循环,边向磁辊82上的显像剂施加压力、边相互混合。此时,由于从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向磁辊82上补充调色剂,所以可以进一步降低上述调色剂浓度的偏差。此外,与在空间部T内循环的显像剂量对应,薄片体部件90的形状和相对于磁辊82的姿势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调整流入空间部T的显像剂量。
其结果,即使当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较多时(例如400mg/mm2),也能够降低因分离显像剂再附着在磁辊82上而产生的周期性调色剂浓度分布。此外,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该周期性调色剂浓度分布而导致的图像质量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像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变形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薄片体部件90采用由PET材料(树脂材料)制成的板状部件进行了说明,但薄片体部件90并不限定于此,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此,为了使内置于磁辊82的磁极之间不形成磁场,薄片体部件90优选使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薄片体部件90前端部的显像剂的搅拌和显像剂向空间部T(显像剂辅助储存部)的流入不容易被所述磁场妨碍,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磁辊82上的调色剂浓度偏差。
(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薄片体部件90兼用作空间部T重力方向下方的壁面部(底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该空间部T配置在比显像剂限制刮板84靠向磁辊82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但薄片体部件90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形成空间部T的磁辊82转动方向上游的壁面即可,也可以是侧壁等。与薄片体部件90形成空间部T底部的情况相比,当薄片体部件90形成空间部T的侧壁时,薄片体部件90承受的来自空间部T的显像剂的负荷减少。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磁辊82的转动力,使薄片体部件90向磁辊82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弯曲。因此,在薄片体部件90前端部可以进行显像剂的搅拌,并且从空间部T内的显像剂向磁辊上补充调色剂,从而可以降低磁辊82上的调色剂浓度偏差。
[实施例]
接着,对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为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薄片体部件90,来缓和在磁辊82上的再附着显像剂的分布,从而有效地改善影响打印画面质量的螺旋式浓度不均(因螺旋状部的形状产生的浓度不均)。
另外,实施例和比较例中都是在以下各规格和条件下进行图像输出。
<装置条件>
·图像形成装置:京瓷美达(Kyocera Mita)制TASKalfa5550ci
·感光鼓:直径圆周速度300mm/sec、表面电位(暗电位)300V、明电位10V
·显像辊的转动套筒:材质为铝、直径圆周速度450mm/sec
·磁辊的转动套筒:材质为铝、直径φ20mm、圆周速度675mm/sec
·调色剂平均粒径:6.8μm
·载体平均粒径:35μm
·调色剂/载体重量比率:11%
·磁辊82和显像辊83表面之间的最近设定距离:350μm
·显像辊83和感光鼓321表面之间的最近设定距离:150μm
·显像辊上施加的电压:直流电压Vdc2=300V、交流电压的峰间Vpp=1.6kV、频率f=2.7kHz、Duty比(占空比)=50%
·磁辊上施加的电压:直流电压Vdc1=400V、交流电压的峰间(在与显像辊外加电压Vpp相同周期时相反相位)Vpp=2.8kV、频率f=2.7kHz、Duty比=70%
<薄片体部件90>
实施例1:具有如下薄片体部件90。
薄片体部件90的厚度:100μm
薄片体部件90的材料:PET
薄片体部件90的自由端长度(从支撑部件的突出量):3.0mm
磁辊82和薄片体部件前端部之间的间隔:1.5mm
实施例2:具有如下薄片体部件90。
薄片体部件90的厚度:1mm
薄片体部件90的材料:铝板
薄片体部件90的自由端长度(从支撑部件的突出量):3.0mm
磁辊82和薄片体部件前端部之间的间隔:1.5mm
实施例3:具有如下薄片体部件90。
薄片体部件90的厚度:100μm
薄片体部件90的材料:磁性不锈钢(SUS403)
薄片体部件90的自由端长度(从支撑部件841的突出量):3.0mm
磁辊82和薄片体部件前端部之间的间隔:1.5mm
比较例1:不具备薄片体部件90的情况。
比较例2:不具备薄片体部件90的情况。但是,具有形成显像剂压缩部的压缩部件,该压缩部件与螺旋送料器86相对配置。
表1
显影剂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比较例2
300 ×
325
350
375 × ×
400 × ×
表1是螺旋式浓度不均(因螺旋状部的形状产生的浓度不均)的评价结果,是在A3整面打印、制作高浓度图像时,用目视来评价因螺旋送料器86的螺旋形状出现的浓度不均(螺旋式浓度不均)的表。○表示未出现螺旋式浓度不均、△表示出现了略微且在允许范围内的螺旋式浓度不均的状态、×表示出现了显著的螺旋式浓度不均的状态。均为使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变化,来评价是否出现了螺旋式浓度不均。
表1所示的实施例1、2与比较例1比较,可以确认即使在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较多的状态(375~400g)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螺旋式浓度不均。此外,在采用磁性金属材料的实施例3中,由于在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和吸取极821之间形成有磁场,所以虽然可以认为限制了显像剂流入空间部T,但薄片体部件90的前端部仍具有对显像剂的搅拌效果,所以在显像剂量375g的条件下,可以防止螺旋式浓度不均。另一方面,在采用压缩部件的比较例2中,虽然在磁辊82上的显像剂量较少的条件(300mg/cm2)下能够看到效果,但在显像剂量较多的条件下没有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薄片体部件90,即使在显像装置324内的显像剂量较多的状态(375~400g)下,也可以利用薄片体部件90的搅拌效果和从空间部T(显像剂辅助储存部)补充调色剂,来有效防止产生螺旋式浓度不均。

Claims (7)

1.一种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收容显像剂;
磁辊,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具有转动轴,通过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在该磁辊的圆周面上以磁性方式承载所述显像剂;
搅拌部件,在所述框体内与所述磁辊相对配置,并且具有轴心和配置在所述轴心周围的螺旋状部,所述搅拌部件边转动边搅拌并输送所述显像剂;
层厚限制部件,与所述磁辊相对配置,并且将从所述搅拌部件向所述磁辊提供的所述显像剂的层厚限制为规定厚度;
显像剂辅助储存部,在比所述层厚限制部件靠向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与所述磁辊的圆周面相对,且沿所述磁辊的转动轴方向配置;以及
板状的可弯曲部件,朝向所述磁辊的圆周面延伸设置,形成所述显像剂辅助储存部中位于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壁面,且形成所述显像剂辅助储存部的底部,
所述可弯曲部件的前端与所述磁辊的圆周面隔开规定距离而接近配置,
当所述磁辊转动时,所述可弯曲部件的前端能向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且上方弯曲,当所述磁辊的转动停止时,所述可弯曲部件的前端能向下方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磁辊的转动停止时,所述可弯曲部件向下方弯曲,所述显像剂辅助储存部内的显像剂的一部分向所述搅拌部件一侧落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辊具有固定配置在内部的多个磁极,
所述可弯曲部件朝向比所述多个磁极中的吸取极靠向所述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所述磁辊的圆周面延伸设置,所述吸取极与所述搅拌部件相对配置,并且将显像剂从所述搅拌部件吸取到所述磁辊的圆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部件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辊和所述搅拌部件在规定的第一位置最接近且相对,并且彼此朝相反方向转动,
所述可弯曲部件在比所述第一位置靠向所述搅拌部件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搅拌部件相对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沿着所述螺旋状部的外周边缘转动所描绘的圆筒体的切线方向朝向所述磁辊的圆周面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与所述磁辊隔开间隔相对配置的对置面,其中,
所述层厚限制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中与对置面交叉的上面部,
所述可弯曲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中与对置面交叉的下面部,
所述显像剂辅助储存部由所述层厚限制部件、所述对置面、所述可弯曲部件和所述磁辊的圆周面而界定。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像装置;以及
像载体,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利用从所述磁辊提供来的显像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现为显像剂像。
CN201210339649.7A 2011-09-15 2012-09-13 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8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077 2011-09-15
JP2011202077A JP5597611B2 (ja) 2011-09-15 2011-09-15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942A CN102998942A (zh) 2013-03-27
CN102998942B true CN102998942B (zh) 2014-12-03

Family

ID=4711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96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8942B (zh) 2011-09-15 2012-09-13 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24937B2 (zh)
EP (1) EP2570857B1 (zh)
JP (1) JP5597611B2 (zh)
CN (1) CN1029989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6330A (ja) * 2015-04-20 2016-1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68220B2 (ja) * 2016-03-02 2019-02-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7024543B2 (ja) * 2018-03-23 2022-02-2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器、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8630A (ja) * 1983-04-12 1984-10-26 Mita Ind Co Ltd 静電複写機
JPH0652448B2 (ja) * 1984-03-29 1994-07-06 株式会社東芝 現像方法
US5239345A (en) * 1990-03-06 1993-08-2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unction of dust removal
JPH0980918A (ja) * 1995-09-11 1997-03-28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316491A (ja) * 1998-05-06 1999-11-16 Hitachi Metals Ltd 現像装置
JP2000056566A (ja) * 1998-08-10 2000-02-25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4070387B2 (ja) * 1999-06-21 2008-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40543B2 (ja) 2000-04-10 2007-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07860A (ja) * 2001-09-27 2003-04-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二成分現像装置
JP2004184941A (ja) * 2002-12-06 2004-07-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147120B2 (ja) * 2002-12-26 2008-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2成分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3659355B2 (ja) * 2003-09-09 2005-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61471B1 (ko) * 2003-10-20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토너 카트리지
JP4505282B2 (ja) * 2004-06-04 2010-07-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1483A (ja) * 2004-09-24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2707A (ja) 2006-05-31 2007-12-13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
JP2009025747A (ja) * 2007-07-23 2009-02-05 Sharp Corp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69881B2 (ja) * 2007-08-10 2010-06-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2267B2 (ja) * 2007-11-01 2013-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00524B2 (ja) * 2008-06-10 2010-12-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WO2010016374A1 (ja) * 2008-08-08 2010-02-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8346137B2 (en) * 2009-08-26 2013-01-0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JP2011064782A (ja) * 2009-09-15 2011-03-3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現像装置
JP5603629B2 (ja) 2010-03-26 2014-10-08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の製造方法、熱可塑性樹脂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8204413B2 (en) * 2010-06-30 2012-06-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ing job with developer removal
KR101293000B1 (ko) * 2011-02-04 2013-08-02 교세라 도큐멘트 솔루션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현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JP5597610B2 (ja) * 2011-09-15 2014-10-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942602B2 (en) * 2011-12-26 2015-01-2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5751716B2 (ja) * 2012-02-14 2015-07-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0857B1 (en) 2017-11-22
US8824937B2 (en) 2014-09-02
CN102998942A (zh) 2013-03-27
JP2013064783A (ja) 2013-04-11
EP2570857A1 (en) 2013-03-20
JP5597611B2 (ja) 2014-10-01
US20130071146A1 (en)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4743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820689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69544A1 (en) Development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KR101457760B1 (ko) 현상제 수용 용기 및 이것이 장착된 화상 형성 장치
JP6016393B2 (ja) 現像装置
JP20070110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08257A (ja) 現像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JP2007183340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98945B (zh) 显像装置和具备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55144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9636A (ja) 現像装置、可視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98942B (zh) 显像装置和具有该显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29093B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2645873A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JP52922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130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6975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EP2735913B1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481319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2612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64691A (ja) 現像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879236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1367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64251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3207A (ja) トナー移送機構、現像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