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8472A -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8472A
CN102988472A CN2012105368538A CN201210536853A CN102988472A CN 102988472 A CN102988472 A CN 102988472A CN 2012105368538 A CN2012105368538 A CN 2012105368538A CN 201210536853 A CN201210536853 A CN 201210536853A CN 102988472 A CN102988472 A CN 102988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inese medicine
fructus perillae
acne rosacea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68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8472B (zh
Inventor
杨奎杰
杨广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5368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8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8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8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8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84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外用擦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酒糟鼻的外用油剂,所述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85%,苏子油5~15%,白芥子油10~15%。本发明中,薄荷油止痛止痒的功效能使患者治疗期间皮肤感觉舒适,并且其具有显著的除螨功效;白芥子油具有杀灭其他各种真菌、促进药效吸收的作用;而苏子油的加入可有效的提高其抗过敏效果。所以本发明从抑菌除瞒、疏通调理皮肤组织的代谢及抗过敏性等方面对病灶进行了多维有效的治疗,治愈效果彻底,治疗过程愉快无疼痛骚痒的感觉,容易被患者接受,治愈的同时皮肤可完好修复,此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本药对牙龈出血、高烧不退、鼻炎等其他细菌类微生物感染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外用擦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酒糟鼻的外用油剂。
背景技术
酒糟鼻(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进而可出现红色小丘疹、脓疤。严重者鼻端肥大、毛囊大开而形成鼻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毛囊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消化、内分泌障碍等也可促发本病。
一般的医学书籍认为酒糟鼻的治病原因主要是螨虫感染,在感染的创口多见其他多种细菌感染,所以,又称酒糟鼻为螨虫性皮炎,过去治疗酒糟鼻以单纯地杀灭螨虫为主,多外用硫磺软膏、甲硝唑软膏、口服甲硝唑、替硝唑等杀瞒药,有些症状严重的病例通过服用抗菌素,如四环素、强力霉素,或者二甲胺四环素,数年临床观察证实,此类疗法对酒糟鼻的疗效并不理想。由于酒糟鼻患者鼻部的真皮内血管扩张,血管和皮脂周围有少量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见真皮内炎症细胞浸润加重,呈弥漫性,脓疱内可见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增生和扩张,弥漫性炎症浸润,皮脂腺数目增多,腺体肥大,皮脂腺导管扩张,管内充塞着蛋白物质,使鼻部肿大,皮肤毛孔被撑破成为创口,使用单一的灭螨类化学药物虽然可以除螨,但是酒糟鼻的症状很难被彻底治好,创口,疤痕的遗留一样让患者困扰,另外酒糟鼻的治疗一般是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治好,长期使用这类药对皮肤也不好,毒负作用累积或者容易在面部留下药物引起的色素,口服抗生素的弊端更是一目了然,而且依然不能解决疤痕创口遗留的问题。
对于酒糟鼻的防治,首先应该注意不要吃刺激性太大的辛辣食品,尤其应当忌酒,注意避免冷和热刺激,不要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减少刺激。虽然灭杀瞒虫的西药名目繁多,药效突出,但仅灭杀螨虫而不调理皮肤的抗病能力很难彻底治好该病,且由于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中药成分的外用药更安全,刺激性小,能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一种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来治疗酒糟鼻,并且此药剂不仅可清除皮肤上的螨虫,而且还可以一并杀灭皮肤上的其他真菌,可以从本质上调节患者的体质,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85%,苏子油5~15%,白芥子油10~15%。
其优先方案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0%,苏子油10%,白芥子油10%。
其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苏子油15%,白芥子油15%。
其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5%,苏子油5%,白芥子油10%。
技术方案中,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80-130℃;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80-120℃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
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15~30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
薄荷油,苏薄荷、水薄荷、鱼香草、人丹草、蕃荷菜,唇形科植物薄荷全草。薄荷油:性味“辛,凉,无毒”,功用,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功用:可用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宜,主疼痛。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杀菌的作用。对于酒糟鼻的治疗采用薄荷疏风散热、解毒、刺激皮肤细胞发汗、散风热和止痒,止痛的作用,促进汗腺正常代谢,排出毒素拥塞物,使鼻部皮下组织代谢正常。
白芥子油:性味辛、温,归肺、胃经脉,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具有利气散结,止痛消肿,辟恶之功。白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它在本方剂内的主要功用是,利用其挥发性极强的辛温利散之气,令药力速到达皮下组织,通经行络,消肿止痛;白芥子油还具有湿润剂效用,迅速引药发热,并携药快速透皮吸收;并且白芥子具有抗真菌作用,实验证实其对接皮肤上不同种类的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苏子油被认为是富含α-亚麻酸的最好的食用油,α-亚麻酸(a-LNA)含量高达50%~70%。α-亚麻酸属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之一,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α-亚麻酸可降低多核白细胞(RMNS)及肥大细胞膜磷脂中花生四烯酸(AA)的含量,使过敏反应发生时AA释放量减少,从而降低LT4(白三烯)的生成;代谢产物EPA还有与AA竞争Δ5去饱和酶的作用;α-亚麻酸对过敏反应的中间体PAF(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有抑制作用。所以认为,苏子油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薄荷油止痛止痒的功效能使患者治疗期间皮肤感觉舒适,防止抓挠等行为,并且其具有显著的除螨功效;白芥子油具有杀灭其他各种真菌、促进药效吸收的作用;而苏子油的加入可有效的提高其抗过敏效果。所以本发明从抑菌除瞒、疏通调理皮肤组织的代谢及抗过敏性等方面对病灶进行了多维有效的治疗,治愈效果彻底,治疗过程愉快无疼痛骚痒的感觉,容易被患者接受,治愈的同时皮肤可完好修复;并且其药用成分中的薄荷味清香,可掩盖其它药用成分的味道,使用起来清凉芳香。轻度症状的酒糟鼻一般连续涂抹1-3个月即可痊愈,重症酒糟鼻连续涂抹3-5个月即可痊愈,而无任何毒副作用,本药对牙龈出血、高烧不退、鼻炎等其他细菌类微生物感染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0%,苏子油10%,白芥子油10%。
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130℃;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80℃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
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保鲜膜覆盖,覆盖30分钟后,去除薄膜,早中晚各一次。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5%,苏子油5%,白芥子油10%。
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80℃;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120℃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
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15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苏子油15%,白芥子油15%。
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100℃;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100℃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
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20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0%,苏子油8%,白芥子油12%。
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120℃;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110℃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
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30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
实施例5:临床观察
入选标准选择临床诊断为酒糟鼻(不包括鼻赘期,仅包括红斑期,丘疹脓疱期),2周前未经过皮质类固醇、维A酸类药物口服治疗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所有患者共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18~62岁,平均34.3岁,病程1个月~6年。
疗效标准:痊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75%~100%;显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50%~74%;有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20%~49%;无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不足20%。
治疗结果:痊愈32例,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
佟××,20岁,女,表现症状,面部以鼻子为中心起疙瘩,鼻子水肿,痛痒,皮肤不光滑,做面部活检查有较多的活性螨虫,患病半年多,用本发明所述药品,一个月后痊愈,随后五年内,均未复发。
张××,25岁,男,其鼻部肥厚增生,表面凹凸不平,有时奇痒难忍,症状时重时轻,非常无奈。经诊断为严重性酒糟鼻。擦涂本药物两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三年内随诊,病症再未复发。
廖××,42岁,男,患病2年多,诊断酒渣鼻,鼻头布满黑头、白头粉刺,中间夹杂脓疮型暗疮,面部丘疹和结节突出。使用本发明所述油剂三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十分满意。

Claims (5)

1.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85%,苏子油5~15%,白芥子油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5%,苏子油5%,白芥子油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苏子油15%,白芥子油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80-130℃;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80-120℃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15~30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
CN201210536853.8A 2012-12-13 2012-12-13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8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6853.8A CN102988472B (zh) 2012-12-13 2012-12-13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6853.8A CN102988472B (zh) 2012-12-13 2012-12-13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8472A true CN102988472A (zh) 2013-03-27
CN102988472B CN102988472B (zh) 2014-05-14

Family

ID=4791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685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8472B (zh) 2012-12-13 2012-12-13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847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254A (zh) * 1999-03-09 1999-11-10 李胤良 止咳平喘保健饮料
CN1448081A (zh) * 2002-12-18 2003-10-15 李永胜 一种预防治疗咳嗽气喘梨桃杏蜜糖块
CN101181553A (zh) * 2007-12-05 2008-05-21 荣玉明 应用于感冒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1347612A (zh) * 2008-09-02 2009-01-21 陕西关爱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感冒咳嗽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254A (zh) * 1999-03-09 1999-11-10 李胤良 止咳平喘保健饮料
CN1448081A (zh) * 2002-12-18 2003-10-15 李永胜 一种预防治疗咳嗽气喘梨桃杏蜜糖块
CN101181553A (zh) * 2007-12-05 2008-05-21 荣玉明 应用于感冒的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1347612A (zh) * 2008-09-02 2009-01-21 陕西关爱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感冒咳嗽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脏毒质", 《医学文选》 *
张清旺,郭蕊,张清旭: "轻硫冰红膏治疗酒糟鼻123例", 《浙江中医杂志》 *
无: "祝谌予:过敏煎治过敏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沈丽: ""老慢支"的食疗方", 《山西老年》 *
纪钧: "黄芩清肺饮的临床应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8472B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3916B (zh) 一种治疗皮炎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3272199A (zh) 一种治疗冻伤的药物
CN102940865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275A (zh) 化瘀去腐生肌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698A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搽剂及制备方法
CN104095970B (zh) 一种治疗寻常疣的外敷药酒
CN102988655A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535822A (zh) 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906A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酒糟鼻及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472B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CN103393951B (zh) 冻疮酊
CN102600343A (zh) 治疗口腔疾病和/或牙痛中药制剂
CN106728166A (zh) 治疗湿疹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08687B (zh) 一种治疗足跟痛的中药散剂
CN109432262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49643A (zh) 一种用于皮肤护理和治疗皮炎的药膏
CN101554432B (zh) 治疗痔疮的熏洗药
CN107137649A (zh) 一种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1559185A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用药物
CN106138628A (zh) 一种壮药痔疮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2909A (zh) 一种治疗皮肤坏死性溃疡的中药制剂
CN106074572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xe et al. The Essential Oils Home Remedy Guide
CN107198763A (zh) 一种防治小腿静脉曲张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187A (zh) 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外用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