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5772A -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5772A
CN102985772A CN2011800347219A CN201180034721A CN102985772A CN 102985772 A CN102985772 A CN 102985772A CN 2011800347219 A CN2011800347219 A CN 2011800347219A CN 201180034721 A CN201180034721 A CN 201180034721A CN 102985772 A CN102985772 A CN 102985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housing
drink
agitation member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47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5772B (zh
Inventor
赵燕禹
金亮圭
李允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671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20006628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684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20007773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682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20007617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684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20007768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693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3711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1155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7822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1155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8962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628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5283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85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5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77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1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through special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freez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3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31/80Type of cooled receptacles
    • F25D2331/803Bott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3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31/80Type of cooled receptacles
    • F25D2331/805C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28Quick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02Sensors detecting door op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冰箱以及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其被构造成容纳保持液体的容器;摇动构件,其位于壳体内,且其被构造成摇动保持液体的容器;以及动力发生器,其被构造成产生驱动力,该驱动力引起摇动构件摇动保持液体的容器。并且,动力发生器包括:电机,其被构造成产生旋转力;以及动力传送单元,其连接到电机,其连接到摇动构件,且其被构造成基于电机所产生的旋转力移动摇动构件。

Description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家用电器,其提供能够通过门来打开和关闭的用于以低温储存食物的低温储存空间。为此目的,利用在制冷循环中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冷却的空气来使冰箱的储存空间急冷(chilled)。
随着人们饮食样式和偏好的改变,已经引进了大型和多功能的冰箱,并且冰箱已经添加了多种令人舒适的结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包括饮料在内的食物在短时间内被快速地冷却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该冰箱被设置在例如现有的冰箱这样的储存装置上。
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冷却装置被构造成将由位于冷却装置中的容器所保持的液体冷却到冷藏温度,该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其被构造成容纳保持液体的容器;摇动构件,其位于该壳体内,且其被构造成摇动保持液体的容器;以及动力发生器,其被构造成产生驱动力,该驱动力引起摇动构件摇动保持液体的容器。动力发生器包括:电机,其被构造成产生旋转力;以及动力传送单元,其连接到电机,且连接到摇动构件,且该动力传送单元被构造成基于电机产生的旋转力移动摇动构件。
另一方面,一种冰箱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其被构造成保持不同的运行温度,其中冷冻室的运行温度低于冷藏室的运行温度;以及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装置。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附图以及以下的文字描述中提出。其他特征通过文字描述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将是显而易见的。
有益效果
本申请自始至终描述的冷却装置、以及本申请自始至终描述的包括冷却装置的冰箱可产生以下一种或多种效果。
第一,冰箱的驱动组件可摇摆摇动构件,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因此,饮料在饮料容器中被摇动,从而减少饮料的温度变化并且使饮料快速地急冷。
第二,冰箱可包括吸入风扇以增大冷空气的流速,因此,增大饮料容器与冷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被供应到壳体内的冷空气可具有较高的流速,并且能够以直角与饮料容器碰撞,由此增大每一单位时间的热交换量,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第三,当盖打开时,盖的上端被设置在盖的旋转轴的上部的外侧。因此,在这种状态下,无需单独的操作,通过使门关闭,盖就能够与冰箱的门配合关闭,从而提高使用冰箱的便利性。
第四,由于冰箱可包括单个驱动电机来驱动吸入风扇和摇动构件,所以当驱动冷却装置或急冷装置(chilling device)时,能够减小(例如最小化)冰箱的热负载,从而减少能耗。
第五,摇动构件可包括由弹性构件支撑的颈部托架。因此,具有任意尺寸的一个饮料容器或者多个饮料容器能够被稳定地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并且摇动构件能够稳定地运行。
第六,排放到饮料容器的冷空气可与饮料容器碰撞,并且之后可通过空气引导件被再次定向至饮料容器。因此,饮料容器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大,并且饮料容器能够被多次急冷,从而提高急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冰箱的正视图;
图2是当处于打开位置的方向时示出冰箱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包括急冷装置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急冷装置、抽屉以及冷空气通道的联结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示出急冷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急冷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线8-8'截取的剖开立体图;
图9是示出急冷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示出急冷装置的下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急冷装置的后视图;
图12是示出摇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摇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示出在饮料容器被放置在图12的摇动构件上的状态下冷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摇动构件的摇摆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的饮料容器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的两个饮料容器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的瓶子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急冷装置的盖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和图22是示出盖和冰箱的门关闭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冰箱的控制过程的方块图;
图24是示出控制冰箱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当冷藏室门打开时强制停止急冷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当处于除霜操作中时强制停止急冷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强制性地停止处于过载状态的急冷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当冰箱处于初始操作状态时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包括急冷装置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0是沿图29中的线30-30'截取的剖视图;
图31是示出急冷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沿图31中的线32-32'截取的剖视图;
图33是沿图31中的线33-33'截取的剖开立体图;
图34是示出急冷装置的前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35是示出摇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36是示出摇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7是示出空气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锁定元件的剖视图;
图39是示出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0是在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的状态下冷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41是示出当急冷装置运转时冷空气的流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图像;
图42是示出急冷装置的立体图;
图43是示出急冷装置的摇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44是示出摇动构件的俯视图;
图45是示出摇动构件和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46是示出摇动构件的俯视图;
图47是示出摇动构件中的冷空气的流动的立体图;
图48是示出急冷装置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49是示出急冷装置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50是示出急冷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1是示出急冷装置中的齿轮组件的外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52是示出急冷装置的运转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技术用于快速地冷却容器(如饮料容器)的内含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冷却装置被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并且与冷藏室相比,将由容器保持的液体更快地冷却到冷藏温度。冷藏温度是低温,但高于冷冻温度。冷却装置可包括:壳体,其容纳保持液体的容器;以及摇动构件,其位于壳体内,且其摇动保持液体的容器。冷却装置还可包括产生驱动力的动力发生器,驱动力引起摇动构件摇动保持液体的容器。动力发生器可包括:电机,其被构造成产生旋转力;以及动力传送单元,该动力传送单元被连接到电机,且被连接到摇动构件,并且基于电机所产生的旋转力来移动摇动构件。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包括入口和出口,并且在出口处设置有吸入风扇。在这些示例中,吸入风扇通过入口将空气吸入壳体中、使进入壳体的空气流过位于冷却装置中的保持液体的容器、并通过出口从壳体排出空气。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基于冰箱的一个或多个条件,利用控制器来控制冷却装置的运转。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检测冰箱的条件,并基于检测到的冰箱的条件来控制冷却装置的运转。检测的条件可包括:冰箱门的一次或多次打开,由冰箱执行的除霜操作,冷却装置的过度工作,冰箱的温度,或者冰箱和/或冷却装置的任何其他条件。基于条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器可停止冷却装置的运转、防止冷却装置的运转、或者修改冷却装置的运行参数(例如阻尼器位置、风扇速度等等)同时允许冷却装置运转。
在一些示例中,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容置饮料容器;盖,其打开和关闭壳体的敞开的入口;以及摇动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中。有待冷却的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示例中,急冷装置包括:风扇电机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的侧部,用以将冷空气吸入壳体内、急冷饮料容器、并将冷空气从壳体排放;以及驱动组件,其被连接到摇动构件,并且供应动力以摇摆摇动构件。
风扇电机组件可包括产生扭矩的风扇电机,以及由风扇电机来旋转以将空气吸入壳体内的吸入风扇。风扇电机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并且可被设置在吸入风扇的后方。风扇电机组件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
壳体可具有设有吸入风扇的后表面,以及冷空气经此被吸入的底表面。在这种构造中,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敞开的。
壳体的后表面可设有容纳吸入风扇的风扇外壳,并且风扇外壳可引导被吸入其中心的冷空气向下排放。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容置饮料容器;盖,其打开和关闭壳体的敞开入口;以及摇动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中。有待冷却的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包括风扇电机组件;风扇电机组件被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并且强制性地移动冷空气穿过壳体以使饮料容器急冷。壳体上设置有用以提供扭矩的驱动电机;而且传送单元将驱动电机连接到摇动构件,并将驱动电机的旋转转化为往复运动以摇摆摇动构件。
驱动电机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传送单元可被设置在壳体中。传送单元可包括:旋转构件,其连接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并与旋转轴一起旋转;以及连接杆,其被可旋转地联结到从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偏心的旋转构件的侧部以及从摇动构件的旋转中心偏心的摇动构件的侧部二者。旋转构件可包括:轴联结器,其连接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以及延伸件,其从轴联结器的旋转中心偏心,并从轴联结器的侧部延伸。
摇动构件可被可旋转地轴联结(shaft-coupled)到壳体的底表面,并且传送单元可连接到摇动构件的位于摇动构件的旋转轴下方的那一部分。摇动构件可被可旋转地轴联结到壳体的上部,并且传送单元可被连接到摇动构件的位于摇动构件的旋转轴下方的那一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容置饮料容器;盖,其打开和关闭壳体的敞开的入口;以及摇动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中。有待冷却的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示例中,急冷装置包括:风扇,其被设置在壳体上,用以移动冷空气以急冷饮料容器;以及传送单元,其被设置在壳体上,并且被连接到摇动构件以摇摆摇动构件。急冷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其被设置在壳体上,用以同时地驱动风扇和传送单元;以及齿轮组件,其被联结到驱动电机、风扇以及传送单元,且其将扭矩从驱动电机传送到风扇和传送单元。
驱动电机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后方。风扇的转数可大于驱动电机的转数,而传送单元的转数可小于驱动电机的转数。
齿轮组件可包括:驱动轴,其用于将扭矩从驱动电机传送到风扇;传动轴,其将扭矩传送到传送单元;以及变速器齿轮,其将被设置在驱动轴上的驱动轴齿轮连接到被设置在传动轴上的传动轴齿轮,并减小传动轴的转速。
急冷装置还可包括:第一风扇齿轮,其被设置在风扇的旋转轴上;以及第二风扇齿轮,其被设置在驱动轴上,并且连接到第一风扇齿轮。风扇的转速是根据第一风扇齿轮与第二风扇齿轮的传动比来确定的。
风扇外壳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并且可容置风扇。齿轮组件可设置到风扇外壳上。风扇可包括吸入风扇,其将冷空气吸入壳体内并且从壳体排放冷空气。
在一些示例中,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容置饮料容器;盖,其打开和关闭壳体的敞开的入口;以及摇动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中。有待冷却的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示例中,急冷装置包括风扇电机组件;风扇电机组件被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将冷空气吸入壳体内以急冷饮料容器,并且从壳体排放冷空气。急冷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其连接到摇动构件且提供动力以摇摆摇动构件;以及多个气孔,其被设置到壳体,并且将冷空气排放到饮料容器的侧部外表面。
吸入格栅可被可拆卸地附接到壳体的侧部开口,并且这些气孔可被设置在吸入格栅中。这些气孔可沿与饮料容器的外表面交叉的方向敞开。气孔可沿与饮料容器的纵向交叉的方向敞开。这些气孔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底表面中。这些气孔可被设置在壳体的表面中以对应于放置饮料容器的位置。这些气孔可从壳体的表面排列以对应于摇动构件的前端。
摇动构件可包括颈部托架,颈部托架与摇动构件一起移动,并且限定饮料容器被放置在其中的空间。这些气孔可被设置在对应于颈部托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容置饮料容器;盖,其打开和关闭壳体的敞开的入口;以及摇动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中。有待冷却的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包括风扇电机组件;风扇电机组件被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并且强制性地移动冷空气以急冷饮料容器,使得冷空气穿过壳体。急冷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其连接到摇动构件,并提供动力以摇摆摇动构件。摇动构件包括:至少一对托架轴,其在左侧和右侧彼此间隔开,并且限定饮料容器被放置在其中的空间;前支撑件,其将上述托架轴的前端彼此连接;以及后支撑件,其将上述托架轴的后端彼此连接。
这些托架轴可被成对设置在摇动构件的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侧,并且处在上侧的托架轴之间的距离可大于处在下侧的托架轴之间的距离。前支撑件的下端与后支撑件的下端可被轴联结到壳体的底表面。
位于前支撑件与后支撑件之间的托架轴可设有引导支撑件,以使得摇动构件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的顶表面上。托架轴上可安装有颈部托架;颈部托架用以沿托架轴移动,并且限定饮料容器被放置在其中的空间。颈部托架可被设置在前支撑件与后支撑件之间。
托架轴可设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颈部托架返回其原始位置。颈部托架可具有弯曲的顶表面,顶表面设有底座,呈瓶子状外形的饮料容器的颈部被放置在底座上。
托架轴可设有凹进部(indent);这些凹进部连续地弯曲,以减小(例如防止)与被吸入的冷空气的碰撞。壳体可包括用于引入冷空气的多个气孔,并且托架轴可包括多个凹进部,这些凹进部被设置在托架轴的内侧和外侧以对应于这些气孔的位置,并且减小(例如防止)与从这些气孔排放出的冷空气的碰撞。这些凹进部可连续地排列在托架轴的内侧和外侧。
托架轴可设有空气引导件,空气引导件将穿过凹进部的冷空气引导到饮料容器的表面。空气引导件可分成多个空间以容纳这些凹进部,并具有弯曲的内表面。
空气引导件可包括:外部引导件,其接触被设置在内侧的凹进部,并且限定冷空气穿过的内部空间;以及弯曲的内部引导件,其处于对应于被设置在外侧的凹进部的位置,并且限定冷空气穿过的通道。托架轴可设有空气引导件,空气引导件沿饮料容器的表面引导冷空气。气孔可被设置在壳体的底表面中,用以引入冷空气,并且可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托架轴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限定容置饮料容器的空间,用以引入和排放冷空气;风扇电机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的侧部,且将冷空气供应到壳体内;气孔,其被设置在壳体中,用以引入冷空气;以及摇动构件,其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其被连接到摇动构件,且其将摇动构件前后摇摆,借以摇动饮料容器中的饮料;以及空气引导件,其被设置在饮料容器的两侧以围绕饮料容器的一部分,并且将冷空气引导到饮料容器。
这些空气引导件可被安装在摇动构件上。这些空气引导件的下端可被设置在气孔的外侧。这些空气引导件可具有弯曲的内表面,以沿饮料容器的表面引导冷空气。这些空气引导件可包括位于其内表面上的引导安装部,引导安装部用以将这些空气引导件固定到摇动构件的侧部。
这些空气引导件可包括位于其内表面上的圆形导板,并且圆形导板可沿向上的方向增大向内的长度,以将冷空气引导到饮料容器。导板可被设置为多个,并且这些导板可从这些空气引导件的前端到后端被排列。这些空气引导件可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突出的多个导板,并且这些导板可彼此间隔恒定距离,以将冷空气均匀地引导到饮料容器。
在一些示例中,冰箱包括:机壳,其限定用于储存食物的储存空间;以及蒸发室,其容置用于产生冷空气的蒸发器。在这些示例中,急冷装置被设置在储存空间中,以借助由蒸发器供应的冷空气快速地急冷饮料容器。急冷装置包括:壳体,其在储存空间中具有单独的空间,并且容置饮料容器;冷空气通道,其将壳体连接到容置蒸发器的热交换空间,用以引导冷空气;风扇电机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将冷空气供应到壳体;以及摇动构件,其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驱动组件被连接到摇动构件并且摇摆摇动构件。
储存空间可通过分隔部,被分成处于其上侧的冷藏室以及处于其下侧的冷冻室。壳体可被安装在分隔部的顶表面上。壳体可接触位于冷藏室的底表面与侧表面之间的角部。
冷空气通道可穿过分隔部并且连接到壳体。冷空气通道可包括:吸入导管,其将蒸发室连接到壳体,并且将冷空气供应到壳体;以及返回导管,其将壳体连接到冷冻室,并且使冷空气从壳体返回到冷冻室。返回导管可在冷冻室的顶表面中敞开。吸入导管的出口和返回导管的入口可在分隔部的顶表面中敞开。
分隔部可设有抽屉组件,抽屉从抽屉组件中拉出和推入,并且抽屉的侧部可设有急冷装置容置部,急冷装置被安装在急冷装置容置部上。急冷装置的顶表面可由抽屉组件来封闭。冷空气通道可设有阻尼器;当风扇电机组件停止时,阻尼器关闭冷空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冰箱包括:机壳,其限定至少一个储存空间;门,其打开和关闭储存空间;壳体,其在冰箱中具有单独的空间,并且容置饮料容器;风扇电机组件,其将冷空气供应到壳体内以急冷饮料容器;以及摇动构件,其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急冷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其被连接到摇动构件,并且前后摇摆摇动构件,借以摇动饮料容器中的饮料;以及盖,其旋转以打开和关闭壳体的入口。当门在盖打开的情况下被关闭时,门接触盖从而使盖旋转并且关闭壳体。
门的旋转轴的方向可与盖的旋转轴的方向交叉。盖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以便看见壳体的内部。冰箱还可包括衬垫;衬垫位于壳体与盖之间,用以减少冷空气的渗漏。
壳体可设有盖固定部,并且盖可设有固定构件。当盖关闭时,固定构件被插入盖内以维持盖的关闭。
盖可设有锁定单元,锁定单元被操纵以打开和关闭盖。锁定单元包括:操纵部,其暴露于盖的外部,并且由用户操纵;接合部,其从盖的一端突出,并且当盖关闭时被锁定到壳体的侧部;以及弹性构件,其被设置在盖中,并且提供弹性力以使接合部返回。
把手可从盖下凹,并且可由用户握持。盖的下端可被轴联结到壳体的前部的下端。盖可竖直地旋转。
当门旋转时,门与盖之间的接触点可被设置在盖的旋转轴的上方。当盖打开时,盖的至少一部分可突出于冰箱之外。
盖可包括:第一表面,其构成盖的顶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构成盖的前表面。第一表面接触第二表面以限定钝角。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接触部可以是圆的。
盖可包括:第一表面,其构成盖的顶表面并且向下倾斜;以及第二表面,其以比第一表面的角度更大的角度从第一表面的下端延伸,以构成盖的前表面。
壳体的入口可在长度方向上向下突出,以形成向下倾斜的斜坡,并且盖可被放置在入口的斜坡上。当盖打开时,摇动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通过入口而暴露。
门可设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急冷装置的驱动状态,并用于操纵急冷装置。
在一些示例中,冰箱包括:机壳,其限定至少一个储存空间;壳体,其在冰箱中具有单独的空间以及容置饮料容器的空间;风扇电机组件,其将冷空气供应到壳体内以急冷饮料容器;以及摇动构件,其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饮料容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在这些示例中,急冷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其被连接到摇动构件,驱动构件摇摆摇动构件,借以摇动饮料容器中的饮料;以及减振构件,其被设置在壳体的底表面上。减振构件包括弹性材料,并且减小当壳体被安装时所产生的振动。
第一安装部可从壳体的底表面下凹,并且具有与减振构件对应的形状以容纳减振构件。减振构件可包括:联结部,其穿过减振构件的中心,并且被联结到用于固定螺钉;以及凹部,其沿减振构件的边缘下凹,并且被压合到目标。
风扇电机组件可包括:风扇电机,其提供扭矩;吸入风扇,其由风扇电机旋转,并且吸入冷空气以使冷空气穿过壳体;风扇电机外壳,其容置风扇电机;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其被设置在风扇电机外壳的接触壳体的侧部的那一侧,并且设有减振构件。第二安装部可呈环形,凹部被安装在其上。减振构件可被设置在壳体与风扇电机外壳之间。
风扇电机外壳的底表面上可设置有第三安装部,减振构件被安装在第三安装部上,并且风扇电机外壳可由减振构件来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冰箱的方法包括:将饮料容器容置在急冷装置中以快速地急冷饮料容器,急冷装置被设置在冰箱内的储存空间中;以及操纵用于设定急冷装置的运行的输入装置。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本方法还包括:驱动被设置到急冷装置上的风扇电机组件,以从蒸发室通过冷空气通道将冷空气吸入急冷装置内;并且同时地,驱动用于重复地摇摆饮料容器以急冷饮料容器的驱动组件。本方法还包括:通过输出构件来输出急冷装置的运行完成的信息,或者急冷装置的运行将在设定的时间之后完成的信息。
在饮料容器的急冷过程中,当打开和关闭储存空间的门被打开时,急冷装置可被停止,并且对急冷装置的驱动时间(此驱动时间是利用显示单元来设定的)的计时可停止。当门被再次关闭,并且输入用于操作急冷装置的信号时,急冷装置可在余下的设定时间被驱动。在门被关闭之后,除非在预设时段内输入用于操作急冷装置的信号,急冷装置的驱动时间可被初始化。
当输入用于停止驱动组件的信号,并且之后门被打开时,急冷装置的驱动时间可被初始化。当饮料容器的急冷完成时,风扇电机组件和驱动组件可被关断,并且被设置到冷空气通道上的阻尼器可关闭。
急冷装置可被设置在由分隔部分离的冷藏室中,并且在对饮料容器进行急冷时,冷藏室的急冷可被停止,而且冷空气可被供应到急冷装置。
在饮料容器的急冷期间,当输入用于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信号时,急冷装置可在设定的驱动时间的剩余部分被驱动,并且之后可被停止。当输入用于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信号时,急冷装置可停止预设的停止时间。
当急冷装置以预设的次数或预设的时间连续地操作时,可输入用于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信号。在蒸发器的除霜操作期间、或者除霜操作之前/之后,在预设的时间内可输入用于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信号。当门打开时可输入用于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信号。在冰箱开始启动之后的预设时间内可用于输入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信号。
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冰箱。图2示出了处于敞开位置的示例性的冰箱门。图3示出了包括示例性的急冷装置的示例性的冰箱的示例性的内部结构。
急冷装置(或者冷却装置)可设置在用于以低温储存食物的冰箱的储存空间中。
详细地,急冷装置设置在冰箱中以借助冰箱中产生的冷空气执行快速的急冷操作。
虽然急冷装置被设置在讨论的示例中的冰箱中,但是急冷装置可被安装在用于产生冷空气的任何装置上,或者可以是单独的器具。
参考图1到图3,冰箱包括:机壳1,其限定有冷藏室103和冷冻室104;以及多个门,其打开和关闭冷藏室103和冷冻室104。机壳1和这些门形成冰箱的外观。
另外,机壳1包括:外部壳体102,其构成外观;内部壳体101,其安装在外部壳体102的内部上,并且限定内部储存空间;以及隔离构件,其填充处于内部壳体101与外部壳体102之间的空间。
内部储存空间可包括:冷藏室103,其用于冷藏食物;以及冷冻室104,其用于冷冻食物。冷藏室103利用一对冷藏室门2的旋转来打开和关闭,而冷冻室104利用冷冻室门3的滑动来打开和关闭。在图1到图3所示的示例中,储存空间被分隔部105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冷藏室103被设置在冷冻室104的上方以形成底部冷冻式冰箱。
此外,急冷装置可被安装在顶部安装式冰箱(其中冷冻室被设置在冷藏室上方)、并列式冰箱(其中冷冻室与冷藏室被并列设置)、或者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的任何类型的冰箱上。
蒸发室107(参考图4)借助蒸发室壁106被限定在冷冻室104的后表面处,并且蒸发室107容置蒸发器108。蒸发室壁106可设有:冷空气排放开口106a,其用于将冷空气排放到冷冻室104内;以及冷空气吸入开口106b,其用于使冷空气从冷冻室104返回到蒸发室107。因此,来自冷冻室104和蒸发室107的冷空气通过冷空气排放开口106a和冷空气吸入开口106b而循环,以连续地急冷冷冻室104。
冷藏室导管109在冷藏室103的后表面上竖直地延伸,并且冷藏室导管109的下端与蒸发室107连通。冷藏室导管109的前表面可设有冷空气排放开口109a,并且分隔部105的上表面可设有冷空气吸入开口。因此,来自冷藏室103和/或蒸发室107的冷空气通过冷空气排放开口109a和上述冷空气吸入开口而循环,以急冷冷藏室103。
用于快速地急冷饮料或含酒精饮料的急冷装置10可设置在分隔部105的顶表面上的侧部。急冷装置10可被独立地设置在分隔部105的顶表面上,或者联结到安装在分隔部105上的抽屉组件13。急冷装置10可包括:通道,其连接到蒸发室107和/或冷冻室104,以与蒸发室107和/或冷冻室104流体连通。例如,在蒸发室107中产生的冷空气可被供应到急冷装置10内。容纳在急冷装置10中的饮料容器6(参考图4)可通过被供应到急冷装置10内的冷空气来急冷。冷空气在急冷装置10中通过与饮料容器6的热交换而升温,并且可返回蒸发室107。在此,流体连通可代表冷空气能够借助诸如导管之类的通道结构,在蒸发室107与急冷装置10之间循环。而且,饮料容器6可包括多种容器,这些容器包括瓶子或罐头,在这些容器中容纳水、饮料、含酒精饮料或者任何液体。而且,急冷装置10可包括急冷室,急冷室限定用于容纳容器6、和/或将急冷室与冷冻室104以及蒸发室107彼此连接的通道的空间。
多个冷藏室门2中的一个的前表面可设有分配器4,分配器用于在冰箱的外侧分配冰或净化水。分配器4可设有显示单元5。显示单元5可通过冷藏室门2的前表面而暴露出来,或者可独立于分配器4被设置在另一冷藏室门2上。
显示单元5显示冰箱的运行状态并被用来操纵冰箱的运行,并且可包括典型的按钮和显示器的结合,而且显示器可以是用于显示信息的触摸式显示器。
显示单元5显示急冷装置10的运行状态或者用于操纵急冷装置10的运行。即,显示单元5被操纵以启动和关闭急冷装置10并选择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或模式,从而快速地急冷饮料容器。显示单元5可向用户显示急冷装置10的运行状态以及急冷装置10的异常操作。
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急冷装置、抽屉以及冷空气通道的示例性的联结。
参考图4和图5,急冷装置10可设置在冷藏室103中的右下角处,并且可设置在分隔部105的顶表面上以连接到冷空气通道。
详细地,抽屉组件13可设置在冷藏室103的下部,并且可包括用于容置急冷装置10的急冷装置容置部133。抽屉组件13可包括:抽屉131,其可被推入和拉出;以及框架132,其限定容纳抽屉131和急冷装置10的空间。急冷装置10可容置在急冷装置容置部133中,并且可与抽屉131一体地形成。
抽屉组件13可被安装在分隔部105的顶表面上,并且可限定冷藏室103的最低容置空间。如果需要,抽屉组件13的上方可设置有另一抽屉组件13。
冷空气通道包括:吸入导管11,其用于将冷空气从蒸发室107供应到急冷装置10;以及返回导管12,其用于将冷空气从急冷装置10返回到蒸发室107。吸入导管11和返回导管12可设置在分隔部105中,或者穿过分隔部105。
详细地,吸入导管11的出口和返回导管12的入口可暴露于分隔部105的顶表面,并且当安装急冷装置10时与急冷装置10连通。吸入导管11的入口通向蒸发室107,并且返回导管12的出口通向冷冻室104。
返回导管12的入口中可设置有阻尼器122。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阻尼器122被打开以将冷空气从急冷装置10的壳体排放到冷冻室104。当急冷装置10未被驱动时,阻尼器122关闭返回导管12以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的流动。替代性地,阻尼器122可被设置在吸入导管11中,或者可被设置在吸入导管11和返回导管12的每一个中。
吸入导管11和返回导管12可通过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由塑性材料形成,并且可设置在分隔部105中。当急冷装置10被置于分隔部105上时,吸入导管11和返回导管12可联结到急冷装置10。吸入导管11、返回导管12以及分隔部105可一体地形成。在此,可限定通道以使得急冷装置10、冷冻室104以及蒸发室107彼此连通。
冷空气通道将蒸发室107连接到急冷装置10,以将冷空气从蒸发室107供应到急冷装置10,并且经过热交换的冷空气可返回蒸发室107。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急冷装置10的构造、操作以及功能。
图6示出了示例性的急冷装置。图7示出了示例性的急冷装置。图8是沿图6中的线8-8'截取的剖开立体图。图9示出了示例性的急冷装置。
参考图6到图9,急冷装置10可包括急冷室(chilling compartment)和连接到急冷室的冷空气通道。
详细地,急冷室可包括:壳体20,其限定用于饮料容器6的储存空间;盖60,其可打开和关闭壳体20的入口;以及摇动构件50,其被选择性地容置在壳体20中。饮料容器6被置于摇动构件50上。急冷室还可包括:风扇电机组件30,其被安装在壳体20上,用以强制性地移动冷空气;以及驱动组件40,其联结到壳体20,用以驱动摇动构件50。
更详细地,壳体20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并且具有容置摇动构件50和饮料容器6的空间。壳体20的后开口可设有驱动组件40,并且驱动组件40可关闭壳体20的后开口。
壳体20可包括上壳体201和联结到上壳体201的下壳体202。上壳体201提供壳体20的顶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并且可围绕下壳体202。下壳体202设置在上壳体201的内侧,并且提供壳体20的后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和底表面。多个肋设置在下壳体202的侧表面上。当下壳体202与上壳体201彼此联结时,它们之间存在预定空间。因此,壳体20的壁中设置有用于隔离的空气层,并且因冲击而造成的变形可减小(例如防止)。替代性地,隔离构件可设置在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之间,用以隔离处于急冷装置10与冷藏室103之间的空间。
壳体20的前表面设有入口21,入口21用于接收饮料容器6。入口21的长度向下增大,并且因此向下倾斜,从而有利于存取饮料容器6。入口21利用盖60来打开和关闭,盖60具有与入口21对应的形状。盖60构成急冷装置10的前部外观,并且可具有至少一个透明部以便看见壳体20的内部。
盖60的边缘或者壳体20的前端可设置有衬垫61,衬垫用以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在盖60与壳体20之间渗漏。此外,盖60的边缘或壳体20的前端可设置有固定构件,固定构件用以使盖60的关闭固定。当急冷装置10运行时,壳体20的内部可处于负压状态,以维持盖60的关闭。因此,可不使用单独的固定构件。
入口21的下端设有盖联结部212。这些盖联结部212通过轴来联结到盖60的下端。因此,盖60可围绕作为轴的盖联结部212而转动,以打开和关闭入口21。
吸入格栅23可被可拆卸地附接到壳体20的底表面,并且可被设置在吸入导管11的出口处。吸入格栅23被安装在处于壳体20的底表面中的冷空气引入开口24上。
冷空气引入开口24被设置在壳体20上的设定位置处。在此情况下,冷空气引入开口24的设定位置可以是对应于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一个饮料容器6的位置。因此,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被完全地定向至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急冷饮料容器6。
吸入格栅23的底表面可设有多个气孔231。详细地,由于气孔231的直径小,所以经过吸入导管11的出口(即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流速快速地增大。因此,由于经过气孔231的冷空气形成喷射蒸汽,所以气孔231可被称为喷射孔。这些气孔231彼此间隔恒定距离,并且均匀地分布在吸入格栅23的表面中。
气孔231沿跨越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的较大区域的方向排放冷空气。即,由于饮料容器6(如典型的瓶子或罐头)的较大区域可以是其侧表面,所以饮料容器6被置于摇动构件50上,并且冷空气可从气孔231排放到饮料容器6的侧表面。因此,在从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垂直地接触饮料容器6时,用于急冷饮料容器6的效率提高(例如被最大化)。
吸入格栅23的上端向外弯曲并且伸出,以安置在壳体20的底部上,使得吸入格栅23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20的底部上。在此情况下,可设置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以阻止吸入格栅23由于所吸入的空气而从壳体20的底部被去除。
摇动构件50能够在壳体20中摇摆。详细地,摇动构件50的后端联结到作为轴的摇动构件支撑部25,并且摇动构件另一端作为轴联结到位于前侧的支撑框架26。
详细地,支撑框架26在壳体20的内上部分中横向地(例如沿图6中的左右方向)延伸。支撑框架26可作为单独的构件设置在壳体20中,并且摇动构件50的引导支撑件54的部分可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框架26上。
因此,摇动构件50被轴联结(shaft-coupled),以在壳体20中前后摇摆,并且被连接到驱动组件40以重复地和连续地摇摆预定角度,从而摇动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摇动构件50的构造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急冷室可包括驱动组件40,以向在壳体20中重复地左右旋转的摇动构件50提供驱动力。
风扇电机组件30可包括:吸入风扇31,其用于强制性地移动空气;风扇外壳32,其容置吸入风扇31,并被安装在壳体20的后表面上;以及风扇电机33,其被设置在风扇外壳32的后方,并且向吸入风扇31提供扭矩。
风扇电机33被设置在壳体20的后方,并且被连接到位于壳体20中的吸入风扇31。风扇电机33被容置在一风扇电机外壳331中,该风扇电机外壳被固定到风扇外壳32或壳体20,使得风扇电机33能够被安装在风扇电机外壳中。风扇电机外壳331可由分隔部105支撑。
详细地,由蒸发室107产生的冷空气通过吸入风扇31,以相对较高的吸力被吸入。沿着冷空气通道被引入壳体20内的空气借助吸入风扇31的吸力,以相对较高的速度移动到壳体20的后侧。在此,空气接触被设置在壳体20中的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进行热交换。通过吸入风扇31吸入的空气的流速可高于由鼓风机吹出的空气。这种情况可在吸入风扇31的前侧与后侧之间的压力差快速地增大时发生。另外,由于通过吸入风扇31吸入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饮料容器6与空气之间交换的热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通过吸入风扇31被吸入的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进行热交换,而饮料容器在壳体20中位于驱动吸入风扇31的风扇电机33的前方。因此,能够增大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之间交换的热量,并且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如果鼓风机吹出空气,由鼓风机吹出的空气就会经过用于驱动鼓风机的风扇电机,并且之后再与饮料容器6进行热交换。即,吹出的冷空气会先经过风扇电机吸收热量,并且之后再与饮料容器6进行热交换。因此,吸入风扇31的热交换效率可高于鼓风机的热交换效率。
吸入风扇31可以是离心式风扇,其轴向地吸入空气而径向地排出空气。经过壳体20的空气总体上沿水平方向流动,并且向下运动以返回蒸发室107。即,经过壳体20的空气的方向与从吸入风扇31排放的空气的方向相交。因此,离心式风扇被设置为形成空气的方向彼此相交的通道。
吸入风扇31的气动阻力可小于鼓风机。例如,由鼓风机吹出的空气可不经过空气通道中的狭窄的间隙或者障碍物,并且可分散或流回。对于吸入风扇,吸入风扇31在入口处吸入空气从而造成压力差。因此,由于狭窄的间隙或障碍物前侧与后侧之间的压力差,处于狭窄的间隙或障碍物的前侧的空气就会穿过狭窄的间隙或障碍物。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吸入风扇31吸入的空气的气动阻力可小于由鼓风机吹出的空气的气动阻力,并且通过吸入风扇31吸入的空气的流速可大于由鼓风机吹出的空气的流速。
另外,虽然吸入风扇31可以是离心式风扇,但吸入风扇31的结构可不同于典型的离心式风扇的结构。详细地,吸入风扇31包括:背板311,其具有圆形板的形状;叶片312,其设置在背板311的前表面上;以及吸入引导件313,其设置在叶片312的前端上。这些叶片312具有预定宽度,并且从背板311的前表面向前突出。叶片312呈从背板311的中心沿径向的具有预定曲率的圆形。吸入引导件313作为喇叭口(bell mouth)与孔口(orifice)的结合。即,吸入引导件313将气流从风扇外壳32的前侧平滑地引导到吸入风扇31内,并且减小(例如防止)沿着叶片312的表面沿径向排放的空气的回流。
详细地,吸入引导件313从圆形底部向前突出,并且直径逐渐减小。在这一点上,吸入引导件313的垂直截面可具有圆形结构,其中,吸入引导件313的水平截面从底部到顶端直径逐渐减小,并且其水平截面在预定位置处具有恒定的直径。因此,由于吸入引导件313的外表面呈平滑圆形,所以施加在被吸入空气上的气动阻力能够减小(例如最小化),从而提供孔口的功能。另外,吸入引导件313呈从吸入引导件313的底部伸出预定长度的桶状,以减少(例如最小化)通过吸入引导件313的入口被吸入的空气的回流,从而提供喇叭口的功能。吸入引导件313的前侧可设置有格栅314,格栅314用以减小(例如防止)引入异物。
冷空气通道可包括:吸入导管11,其用于将冷空气从蒸发室107供应到壳体20;以及返回导管12,其用于将冷空气从壳体20排放到冷冻室104。详细地,吸入导管11的入口(或吸入开口)可与蒸发室107连通,并且其出口(或排放开口)可与壳体20的底部连通。返回导管12的入口可连接到风扇外壳32的底部,其出口(或排放开口)可连接到冷冻室104。即,吸入导管11将冷空气从蒸发室107引入壳体20内,并且返回导管12通过风扇外壳32将冷空气从壳体20排放到冷冻室104内。
驱动组件40产生扭矩,并且可包括:驱动电机41,其容置在驱动电机外壳411中(驱动电机外壳被安装在壳体20上);以及传送单元42,其将驱动电机41连接到摇动构件50,以旋转摇动构件50,这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图10示出了示例性的急冷装置的下部。图11是示出示例性的急冷装置的后视图。
参考图10和图11,由于急冷装置10包括旋转和摇摆部,所以可产生振动。为了减小振动,急冷装置10可包括减振构件80。
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减振构件80减小因风扇电机33和吸入风扇31以高速旋转而产生的振动。减振构件80被设置到壳体20和风扇电机外壳331。减振构件80可具有一般适用于多个位置的形状。
详细地,减振构件80可由弹性材料(如硅和橡胶)形成。减振构件80呈具有预定高度的圆柱形,并且可包括经过其中心的联结部81以及沿着其边缘的凹部82。
联结部81用于固定减振构件80,且具有联结到螺钉83的尺寸,而且垂直地经过减振构件80的中心。因此,螺钉被插入联结部81内,从而固定减振构件80。由于联结部81具有内台阶部,所以螺钉83的头部被联结到内台阶部,以固定减振构件80。
凹部82在减振构件80的大约中间高度延伸,并被插入第二安装部332(稍后描述)中。即,当减振构件80被压入第二安装部332内时,第二安装部332即插入凹部82内,并且凹部82的上部和下部与第二安装部332相抵靠,以固定减振构件80。
减振构件80被设置到八个部分以减小振动,这八个部分包括壳体20的底部和风扇电机外壳331。
详细地,减振构件80被安装在第一安装部27上,这些第一安装部27被置于壳体20的底部的四角。第一安装部27在形状上对应于减振构件80的形状而下凹,以容纳减振构件80。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部27的深度可小于减振构件80的高度。
因此,当减振构件80被插入第一安装部27内时,减振构件80突出至第一安装部27之外。因此,当壳体20被安装时,减振构件80接触分隔部105或者被设置到分隔部105上的其他结构,从而减小壳体20的振动。
螺钉83可被插入联结部81中,以固定减振构件80。螺钉83可联结到第一安装部27的底部,以固定减振构件80。
多个第二安装部332中的三个以及第三安装部333可被设置到风扇电机外壳331。
详细地,这三个第二安装部332可被设置在风扇电机外壳331的敞开的前部的上端和下端上,并且在不同的位置具有相同的形状。
第二安装部332呈环形以容纳减振构件80。第二安装部332的内径对应于凹部82的外径,并且第二安装部332的宽度对应于凹部82的宽度。
因此,当减振构件80被安装时,减振构件80能够插入第二安装部332中。在此状态下,第二安装部332可被置于凹部82中,并且减振构件80可突出到第二安装部332的两侧。在此状态下,螺钉84可联结到减振构件80的联结部81,以将风扇电机外壳331以及减振构件80固定到风扇外壳32或壳体20。第二安装部332中的一个被设置在风扇电机外壳331的上端的中心处,而且第二安装部332中的两个被设置在风扇电机外壳331的下端的左右两侧,以稳定地固定风扇电机外壳331。
当风扇电机外壳331被安装时,减振构件80接触风扇外壳32或壳体20,以减小当风扇电机33被驱动时所产生的振动。
向下突出的第三安装部333可被设置在风扇电机外壳331的下端,并且减振构件80被安装在第三安装部333上。第三安装部333呈向下突出的突出状,并被压入联结部81内。减振构件80被构造成,在安装时接触分隔部105或用于安装急冷装置10的结构。因此,当急冷装置10被安装时,减振构件80从下侧支撑风扇电机33,并减小当风扇电机33被驱动时所产生的振动。
图12示出了示例性的摇动构件。图13是示出图12的摇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4示出了在饮料容器被放置在图12的摇动构件上的状态下,冷空气的示例性流动。
参考图12到图14,摇动构件50容置饮料容器6,借以摇动饮料容器6。详细地,摇动构件50可包括:前支撑件51,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前表面;后支撑件52,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后表面;以及一对托架轴53,其将前支撑件51连接到后支撑件52。饮料容器6放置在托架轴53上。引导支撑件54(例如颈部托架)可被设置在前支撑件51与后支撑件52之间。
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构成摇动构件50的前端和后端,而托架轴53被设置在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之间。
托架轴53的前端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并且可通过前支撑件51而彼此连接。前支撑件51的前表面可设有前支撑件延伸部511,前支撑件延伸部向后延伸以容纳托架轴53的前端。前支撑件延伸部511可连接到引导支撑件54,以使引导支撑件54与前支撑件51一体化。前支撑件51可由与用于形成引导支撑件54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向前与引导支撑件54间隔开。
后支撑件52的除了其边缘之外的剩余部分是构成环形或者类似于环形的形状的通孔,从而有效地使冷空气穿过。后支撑件52的上端设有摇动构件支撑部521,以使得摇动构件50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20的后表面上。旋转轴522穿过摇动构件支撑部521,被联结到壳体20的后部,以使得摇动构件50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20的后表面上。旋转轴522可穿过摇动构件50,并且联结到风扇外壳32或壳体20的后壁。
驱动连接件523在摇动构件支撑部521的下方向下突出。驱动连接件523被联结到传送单元42以使摇动构件50摇摆,并且可朝向后支撑件52的中心延伸。相应地,驱动连接件523被左右移动以摇摆摇动构件50。
轴插入部524在后支撑件52的下端的左侧和右侧向前突出。轴插入部524呈管状以容纳安装构件545,并且突出预定长度以稳定地安装托架轴53。
引导支撑件54可被设置在前支撑件51与后支撑件52之间。引导支撑件54被构造成使壳体20中的摇动构件50摇摆,并且引导从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沿饮料容器6流动。引导支撑件54可包括:支撑件541,用于安装引导支撑件54;以及空气引导件55,用于引导冷空气。
详细地,支撑件541可呈环状或者下部缺失的环形带状。支撑件54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542被可旋转地联结到支撑框架26。支撑件541可在支撑件541的上端的左侧和右侧以预定曲率向下延伸。
空气引导件55引导从吸入格栅23的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以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在与饮料容器6碰撞之后扩散,由此使冷空气重新沿饮料容器6流动以急冷饮料容器6。
空气引导件55从支撑件541的左侧和右侧向下延伸。空气引导件55的长度可对应于或大于吸入格栅23的长度,并具有预定竖直宽度。因此,当引导支撑件54被安装时,空气引导件55被设置在吸入格栅23上方,并且位于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在左侧和右侧被空气引导件55围绕。
详细地,空气引导件55是圆的,以围绕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这些空气引导件55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以对应于吸入格栅23,从而引导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冷空气。空气引导件55的下端延伸到吸入格栅23的左端和右端之外,以将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所有冷空气都引导到位于这些空气引导件55之间的空间内。
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被设置在空气引导件55的内表面上,使得托架轴53固定空气引导件55。这些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被设置在托架轴53的外侧,并且彼此间隔恒定距离。托架轴53被压合到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因此,即使在冷空气快速地在壳体20中流动时,也能减小(例如防止)空气引导件55的振动。
空气引导件55的内侧上部可设有导板552。这些导板552从空气引导件55的内侧上部以预定曲率向内突出。导板552可从空气引导件55的前端向空气引导件的后端延伸预定长度。因此,即使在空气引导件55的上部,冷空气也能够通过导板552被引导而不会沿饮料容器6扩散。
空气引导件55的前端可接触前支撑件延伸部511,并且可连接到前支撑件延伸部511、或者与前支撑件延伸部511一体地形成,以更稳定地组装摇动构件50。
参考图14,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从蒸发器108吸入的冷空气通过吸入格栅23的气孔231向上移动。经过气孔231的冷空气的速度增大,并且冷空气随后与壳体20中的饮料容器6垂直地碰撞。
接触饮料容器6的下端的冷空气沿着饮料容器6的表面被分配到两侧,并且被分配的冷空气借助空气引导件55而沿饮料容器6的表面被引导流动。沿具有预定曲率的空气引导件55流动的冷空气还在上侧借助导板552而沿饮料容器6被引导,因此,冷空气能够沿饮料容器6的表面流动,直到到达饮料容器6的上部为止。
冷空气在饮料容器6的表面上与饮料容器6以及饮料容器中的饮料连续地进行热交换,并移动到壳体20的后侧而且通过吸入风扇31的旋转被排放到壳体20之外。
托架轴53作为轴或杆水平地延伸,并且连接到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这些托架轴53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并且彼此以预定距离间隔开,以使得具有任意尺寸的饮料容器6能够容置在由托架轴53限定的空间中。冷空气可有效地流入由托架轴53限定的空间内。
颈部托架54可被安装在托架轴53上,用以支撑饮料容器(如酒瓶)的颈部。颈部托架54能够根据瓶子的尺寸沿托架轴53移动。
颈部托架54被安装在处于下侧的托架轴53上;并且这些托架轴53穿过颈部托架54的左部和右部,以使颈部托架54沿托架轴53前后移动。颈部托架54的上端设有圆形底座545,圆形底座的中心部位于左部和右部的下方。因此,当放置饮料容器(如瓶子)时,饮料容器的颈部被安置在底座545上。
颈部托架54与后支撑件5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543。当颈部托架54向后移动时,弹性构件543被压缩以向颈部托架54提供弹性力,使得颈部托架54能够返回其原始位置。
详细地,弹性构件543的前端和后端接触颈部托架54和后支撑件52的轴插入部524。托架轴53穿过弹性构件543,使得弹性构件543能够沿托架轴53的纵向压缩。当弹性构件543未被压缩时,弹性构件543可接触空气引导件55。在此状态下,由颈部托架54、空气引导件55、以及前支撑件51限定的空间的尺寸可容置作为饮料容器6的罐头。当有多个饮料容器6、或者饮料容器6较长时,颈部托架54向后移动以压缩弹性构件543。
当弹性构件543未被压缩时,颈部托架54被置于吸入格栅23的后端。因此,当放置饮料容器6,并且饮料容器6的端部接触颈部托架54时,来自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在较大(例如最大化的)表面区域上接触饮料容器6的表面。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驱动组件。
驱动组件40可包括:驱动电机41,其产生扭矩;以及传送单元42,其传送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以旋转摇动构件50。
驱动电机41用于驱动摇动构件50,并且可与风扇电机33分离地被设置在风扇电机33的侧部上。驱动电机41被设置在壳体20的后方,并且被固定地容置在联结到壳体20的驱动电机外壳411中。
驱动电机41具有与典型的电机相同的结构,并且可被设置在壳体20的外侧。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可延伸到壳体20内,并且联结到壳体20中的传送单元42。虽然驱动电机41可被设置在壳体20中,但驱动电机41也可被设置在壳体20之外,以减小(例如防止)急冷装置10的急冷效率因来自驱动电机41的热量而下降。
驱动电机41可以是典型的直流(DC)电机。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通过传送单元42而被转化,用以摇摆摇动构件50。驱动电机41可以是步进电机,其能够以恒定角度向前旋转和倒转。因此,驱动电机41能够以恒定角度重复地向前旋转和倒转,使得摇动构件50能够摇摆。
传送单元42被安装在驱动电机41上。传送单元42包括:旋转构件421,其连接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以及连接杆422,其将旋转构件421连接到驱动连接件523。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平行于托架轴53的延长线。
详细地,旋转构件421联结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并且当旋转轴412旋转时与旋转轴412一起旋转。旋转构件421和旋转轴412沿相同的方向延伸。旋转构件421可包括:轴联结器421a,其联结到旋转轴412;以及延伸部421b,其从一个与轴联结器421a的旋转中心偏心的部分延伸。
轴联结器421a具有形状对应于旋转轴412的凹部,凹部用以容纳旋转轴412并接受来自旋转轴412的动力。因此,当旋转轴412旋转时,旋转构件421也旋转。
延伸部421b从轴联结器421a的前端延伸,并且相对于轴联结器421a的旋转中心偏心。延伸部421b被可旋转地联结到连接杆422。因此,当轴联结器421a旋转时,延伸部421b围绕作为轴线的轴联结器421a的旋转中心,沿预定轨道旋转,并且连接杆422以恒定位移量往复运动。
连接杆422与旋转轴412和托架轴53的延伸方向相交,并且可呈具有预定长度的杆状。连接杆422的两端设置有用以容纳轴的联结孔422a。因此,设置在连接杆422的端部的一个联结孔422a通过旋转轴424被可旋转地联结到延伸部421b,而另一个联结孔422a则通过旋转轴424被可旋转地联结到驱动连接件523。
连接杆422的联结孔422a可设有衬套423(这些衬套联结到延伸件421b)以及作为轴的驱动连接件523。衬套423可由塑性材料形成,以减小(例如防止)因在连接杆422旋转期间产生的摩擦而导致的磨损和噪音。
连接杆422靠近后支撑件52,并且可被设置在用以最小化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的长度的位置。
图15和图16示出了示例性的摇动构件的示例性的摇摆。
参考图15和图16来描述摇动构件的摇摆。当驱动电机41旋转时,旋转构件421也旋转,并且连接杆422往复运动。当连接杆422往复运动时,摇动构件50重复地旋转,即通过预定角度摇摆。
详细地,当驱动电机41旋转时,旋转构件421与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一起旋转。如图15所示,当旋转构件421的延伸部421b被设置在左侧时,连接杆422将驱动连接件523拉到左侧。由于驱动连接件523被设置在后支撑件52的旋转轴522的下方,所以当连接杆422将驱动连接件523拉到左侧时,摇动构件50就围绕旋转轴522顺时针旋转并且向右侧移动。
如图16所示,当旋转构件421的延伸部421b被设置在右侧时,连接杆422将驱动连接件523拉到右侧。因此,摇动构件50围绕旋转轴522逆时针旋转并且向左侧移动。
由此,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通过传送单元42被传送到摇动构件50。因此,当驱动电机41连续地旋转时,摇动构件50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重复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因此,摇动构件50左右摇摆。因此,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被摇动,使得饮料的急冷速度增大。
图17示出了放置在示例性摇动构件上的饮料容器。图18示出了放置在示例性摇动构件上的两个饮料容器。图19示出了放置在示例性摇动构件上的瓶子。
以下,将参照图17到图19描述根据饮料容器的形状布置的饮料容器的状态。
参考图17,作为饮料容器6的罐头被设置在壳体20中。详细地,盖60打开,并且饮料容器6通过壳体20的入口21被插入。此时,饮料容器6的上端或下端接触颈部托架54,并且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在此状态下,空气引导件55围绕饮料容器6的两侧。
此时,设置在颈部托架54的后侧(例如,图17的右侧)的弹性构件543不被压缩。当饮料容器6大于设定尺寸时,弹性构件543可被压缩,并且颈部托架54可向后移动。
当一个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时,饮料容器6的一端对应于吸入格栅23的后端。因此,饮料容器6的全部或大部分被设置在吸入格栅23的垂直上侧,并且饮料容器6被最大程度地暴露于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冷空气。因此,饮料容器6能够被快速地急冷。
参考图18,作为饮料容器6的两个罐头被设置在壳体20中。详细地,盖60打开,并且饮料容器6通过壳体20的入口21被插入。饮料容器6中的一个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并且另一个被随后放置。
此时,被首先放置的饮料容器6能够向后移动,并且之后,颈部托架54向后移动以膨胀用于放置饮料容器6的空间。
在放置这两个饮料容器6之后,饮料容器6接触前支撑件51和颈部托架54。由于饮料容器6借助弹性构件542的弹性紧密地接触前支撑件51和颈部托架54,所以在摇动构件50的摇摆期间饮料容器6被稳定地放置。
此时,吸入格栅23的中间位于这些饮料容器6之间。因此,穿过吸入格栅23排放的冷空气能够被均匀地供应到饮料容器6,并且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之间的接触面积可最大化。
在此状态下,当饮料容器6中的一个被取出时,颈部托架54借助弹性构件543的弹性而向前移动以返回其原始位置。由于颈部托架54返回其原始位置,所以饮料容器6返回图17中示出的状态。
参考图19,被放入壳体20中的饮料容器6具有瓶子的形状。详细地,盖60打开,并且饮料容器6通过壳体20的入口21被插入。
此时,饮料容器6的颈部被向后定向,并被放置在颈部托架54上。当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时,底座541被设置在饮料容器6的颈部和本体之间,以稳定地支撑和固定饮料容器6。
图20示出了示例性的急冷装置的示例性的盖打开的状态。图21和图22示出了盖和冰箱门被关闭的示例性过程。
参考图20到图22,盖60被操纵以打开壳体20的入口21,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容置在壳体20中。当盖60被操纵以关闭壳体20时,可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从壳体20渗漏。
壳体20的入口21的下端比该入口的上端更进一步地突出。入口21的突出长度从上侧到下侧增加,并且因此,入口21向下倾斜。因此,当盖60打开时,摇动构件50和饮料容器6通过入口21从壳体20暴露出来,并且因此能够被容易地观察和操纵。
盖60具有用以打开和关闭入口21的形状。因此,当盖60关闭时,盖60的后边缘(此边缘接触入口21)的倾角对应于入口21的倾角;并且盖60的后表面向内下凹,以与壳体20限定出预定空间。
盖60包括:第一表面64,其构成盖60的顶表面,并且向前和向下倾斜;以及第二表面65,其构成盖60的前表面,并且从第一表面64的前端向前和向下倾斜。
详细地,第一表面64从盖60的顶表面的后端延伸到第二表面65的后端。第一表面64的后端的水平面等于或低于壳体20的前端的水平面。第一表面64向下和向前延伸。
第二表面65从第一表面64的前端延伸到盖60的前下端。第二表面65的后端被设置在盖旋转轴66的后方,并且第二表面的前端构成急冷装置10的前端。第二表面65沿与第一表面64相交的方向延伸,以构成盖60的前表面。
位于第一表面64与第二表面65之间的接触部被设置在盖60的旋转中心的后方。第一表面64与第二表面65之间的接触部可以是圆的。因此,当冰箱的门2关闭时,盖60与门2的后表面之间的接触点能够从第一表面64平滑地移动到第二表面65。
第一表面64设有供用户握持的把手67。因此,用户能够握持把手67以打开和关闭盖60。
当盖60和门2如图21所示被完全地打开时,第一表面64的上端变成急冷装置10的前端。第一表面64的上端被设置在冰箱之外,并且当门2关闭时接触门2。此时,第一表面64的上端被设置在盖旋转轴66的上侧和前侧。在此状态下,饮料容器6能够被取出或放入急冷装置10。
在此状态下,门2能够被关闭而无需操纵盖60。在此状态下,当门2关闭时,门2的后表面接触第一表面64的上端。之后,当门3进一步关闭以推动第一表面64的上端时,盖60会围绕盖旋转轴66逆时针旋转。因此,盖60自然地关闭。
当盖60关闭时,门2的后表面继续地接触第一表面64的上端以及第二表面65的下端。当门2完全关闭时,如图22所示,门2的后表面接触第二表面65的下端。因此,盖60完全地关闭壳体20的入口21。
即,由于仅通过关闭门2就能够关闭盖60,而无需单独的过程来关闭盖60,所以能够减少(例如防止)盖60因不小心而导致的破坏。另外,冰箱可被方便地使用。
门2的后表面可由门内衬、门堤(door dike)、安装在门2上的单独的容置构件、或设置在门2上的任意结构形成。
当盖60关闭时,被安装在盖60上的衬垫61接触壳体20的入口21的边缘,以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的渗漏。在此状态下,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吸入风扇31在壳体20中造成负压状态,并且盖60更紧密地接触壳体20。另外,当急冷装置10运行时,冷空气的渗漏减少(例如被防止)。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被如上所述构造出的冰箱的操作。
图23示出冰箱的示例性的控制过程。图24示出控制冰箱的示例性方法。
参照图23和图24,冰箱执行制冷循环以在蒸发器108中产生冷空气。之后,冷藏室风扇81和冷冻室风扇82分别将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103和冷冻室104,并且冷空气使冷藏室103和冷冻室104急冷以维持设定温度。
在此状态下,为了快速急冷饮料容器6和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冷藏室门2被打开,之后,盖60被打开,且随后饮料容器6被放入。此时,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并且饮料容器的位置可根据饮料容器的数量而改变。
在此状态下,盖60和冷藏室门2被顺序地关闭。替代性地,盖60可与冷藏室门2配合移动。因此,当冷藏室门2被关闭时,盖60被自动地关闭。当盖60关闭时,急冷装置10的内部空间可被密封从而阻挡冷空气在急冷装置10的运行期间渗漏到急冷装置10之外。在此状态下,急冷装置10准备运行,并且开始根据用户的操纵来运行。
显示单元5被操纵以驱动急冷装置10。显示单元5显示急冷装置10的运行状态,并且用于急冷装置10的运行信息可被输入到显示单元5。
在此,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可根据被容置在急冷装置10中的饮料容器的类型和数量来设定。即,急冷装置10可在至少两种运行模式中运行,运行模式可通过显示单元5来选择。例如,急冷装置10可运行4到8分钟,并且运行时间可根据有待被急冷的饮料的类型通过显示单元5来设定,以急冷饮料容器6。
当用于测量饮料容器的温度的传感器或器件被设置在急冷装置10中时,急冷装置10可设定为被驱动直至饮料容器6达到目标温度为止。
当急冷装置10的运行通过显示单元5被设定,并且运行信号被输入时,控制部7控制急冷装置10运行,以快速地急冷被设置在急冷装置10中的饮料容器6。
当急冷装置10开始运行时,用于执行制冷循环的压缩机83以最大功率旋转,并且用于向冷藏室103供应冷空气的冷藏室风扇81停止。因此,急冷装置10更有效地执行急冷操作。用于将冷空气供应到冷冻室104的冷冻室风扇82可停止或以低速旋转。在此状态下,由蒸发器108产生的所有冷空气均能被供应到急冷装置10,以最大化急冷装置10的急冷性能。
当蒸发器108被设置为多个时,这些蒸发器108中的一个可急冷冷冻室104,而另一个可急冷冷藏室103。在此情况下,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分支到蒸发器108的阀84可被切换,以阻挡向用于急冷冷藏室103的那个蒸发器108供应的制冷剂,而增加向用于急冷冷冻室104的那个蒸发器108供应的制冷剂,以使得急冷装置10能够有效地执行急冷操作。
当急冷装置10的运行信号被输入时,阻尼器122打开。之后风扇电机33和驱动电机41同时被驱动。风扇电机33被驱动,从而使连接到风扇电机33的吸入风扇31旋转,并且因此,来自蒸发器108的冷空气沿着吸入导管11被引导至吸入格栅23,并且被引入壳体20内。
详细地,吸入导管11的排放端连接到壳体20的底部。吸入格栅23被设置在连接到吸入导管11的排放端的壳体20的底部,并且通过吸入导管11被吸入的空气在穿过吸入格栅23时速度增大。如上所述,这是因为气孔231被设置在吸入格栅23中。
以高速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沿垂直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的方向排放。由于饮料容器6为圆柱形,所以当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垂直地碰撞时,热交换效率增大(例如最大化)。当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不垂直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时,一部分冷空气可排放到壳体20之外,而不与饮料容器6碰撞。即,穿过吸入格栅23被吸入的冷空气可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垂直地碰撞,以减少(例如最小化)没有进行热交换而被排放的冷空气量。
借助空气引导件55,穿过吸入格栅23被吸入的冷空气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受到引导,从而增大(例如最大化)接触饮料容器6的冷空气量,由此更快速地急冷饮料容器6。
吸入风扇31轴向地吸入冷空气而径向地排放冷空气,并且风扇外壳32通过返回导管12将冷空气引导到冷冻室104。此时,阻尼器122打开,以允许冷空气通过返回导管12返回到冷冻室104。
当吸入风扇31旋转时,摇动构件50摇摆。为此目的,驱动电机41被驱动。驱动电机41可连续地旋转,或者以恒定角度向前旋转和倒转。摇动构件50根据连接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的传送单元42的运行,而重复地摇摆。
当吸入风扇31吸入冷空气时,摇动构件50摇摆,借以摇动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从而快速地急冷饮料。由于空气引导件55,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冷空气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从而更快速和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
计时器85可对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进行计时。急冷装置10运行设定时间T1,并随后停止。当用于急冷装置10的停止信号被传送时,阻尼器122关闭以使返回导管12密封,并且风扇电机33和驱动电机41停止。因此,冷空气在蒸发室107、急冷装置10与冷冻室104之间的循环停止。
当风扇电机33与驱动电机41停止,并且急冷装置10的急冷完成时,计时器85被初始化以再次驱动急冷装置10。当急冷装置10被再次驱动时,计时器85重新启动并且监控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
当急冷装置10的驱动完成时,驱动完成的信息通过显示单元5来显示。单独的输出构件86(如扬声器)可使用信号(如声音)来通知用户急冷装置10的驱动已完成。
在急冷装置10的驱动完成之后,冷藏室风扇81和冷冻室风扇82在正常运行中以设定温度急冷冷藏室103和冷冻室104;并且阀84被关闭或打开,以将冷冻室104和冷藏室103维持在设定温度。
虽然急冷装置10在正常运行中如上所述地运行,但在诸如除霜操作、过载状态、冰箱安装之后的初始操作或者停电的条件下,以及冷藏室门2被打开的情况下,急冷装置10的运行也可被强制性地停止。
为了确定是否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10,控制部7可连接到:门开关87,其用于检测冷藏室门2的打开和关闭;除霜传感器88,其用于检测除霜操作;除霜加热器89;以及计时器85或计数器,其用于检测急冷装置10的过载。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10的过程。
图25示出了当冷藏室门打开时,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示例性过程。
参考图25,为了停止急冷装置10,可将停止信号输入到显示单元5,或者打开冷藏室门2。
详细地,显示单元5被操纵以停止急冷装置10。之后,正好当冷藏室门2被打开时,门开关87检测冷藏室门2的打开,阻尼器122关闭,并且急冷装置10停止。当急冷装置10停止时,计时器85停止对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的计时。冷藏室门2打开的信息通过显示单元5或输出构件86来输出。
在此状态下,急冷装置10停止,并且饮料容器6可从急冷装置10被取出,或者食物可被放入冰箱中。
当冷藏室门2关闭时,门开关87检测冷藏室门2的关闭以将信号传送到控制部7。当冷藏室门2关闭时,计时器85对冷藏室门2关闭之后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时间等于或大于设定时间T2时,确定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等于设定时间T1,并且急冷装置10停止。当冷藏室门2关闭后的时间小于设定时间T2时,显示单元5被操纵以重启急冷装置10,并且阻尼器122打开,并且急冷装置10重启。此时,计时器85重新对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进行计时,并且急冷装置10在剩余的时间被驱动。
当冷藏室门2在没有操纵显示单元5的情况下打开时,阻尼器122关闭,并且急冷装置10立即停止。此时,认为由计时器85进行计时的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1,并且急冷装置10停止。
即,当在没有执行用于停止急冷装置10的操纵过程的情况下冷藏室门2被打开并随后关闭时,急冷装置10立即停止并随后返回到正常运行。当执行用于停止急冷装置10的操纵过程,之后冷藏室门2被打开和关闭,并随后执行用于启动急冷装置10的操纵过程时,急冷装置10在剩余的设定时间T1被驱动。
图26示出了当冰箱处于除霜操作中时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示例性过程。
参考图26,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如果除霜加热器89运行,或者如果除霜信号根据除霜检测器88的检测而被输入,则在急冷装置10被驱动之后执行除霜操作。
详细地,如果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除霜信号被输入,则除霜操作被延迟,并且急冷装置10仍然在计时器85连续地对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进行计时的情况下被驱动。之后,当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等于设定时间T1时,阻尼器122关闭,并且急冷装置10停止。之后,急冷装置10停止的信息通过显示单元5被输出。
由此,当急冷装置10停止时,执行除霜操作。在除霜操作期间,计时器85对除霜操作的时间进行计时。被计时的除霜操作时间或者除霜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间T3例如等于30分钟,急冷装置10的停止结束。
即,如果在急冷装置10的运行期间,除霜信号被输入,则除霜操作被延迟,直到急冷装置10的运行完成为止。在除霜操作时间或设定时间T3之后,急冷装置10再次运行。
图27示出了强制性地停止处于过载状态的急冷装置的示例性过程。
参考图27,当急冷装置10连续地运行时,急冷装置10的风扇电机可能过载。可基于运行时间、急冷装置10在预定时间段中的运行次数、或者冰箱的温度(例如冷藏室的温度、冷冻室的温度,等等),来确定急冷装置10是否过载。例如,如果在30分钟的时间段中,急冷装置10的运行时间等于或大于25分钟,或者如果在30分钟的时间段中,急冷装置10的运行次数等于或大于5次,则控制部7可认为急冷装置10过载。
如果当急冷装置10被驱动时检测到急冷装置10过载,则急冷装置10的驱动被维持,直到由计时器85计时的驱动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1为止。在由计时器85来计时的驱动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1之后,阻尼器122关闭,并且急冷装置10停止。急冷装置10停止的信息通过输出构件86来输出。
如果检测到急冷装置10过载,则急冷装置10被强制性地停止设定时间T4,例如,三十分钟。在设定时间T4之后,急冷装置10再次运行。
图28示出了当冰箱处于初始运行时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的示例性过程。
参考图28,在冰箱的初始运行结束以前,急冷装置10不运行。
详细地,当冰箱被安装或连接到电源时,阻尼器122关闭,并且急冷装置10停止。在初始运行期间,初始运行的信息通过输出构件86来输出。
当初始运行结束时,例如,在制冷剂通过制冷循环而循环之后,阻尼器122打开,并且急冷装置10的驱动开始。当急冷装置10的驱动由于初始运行而暂时地停止时,急冷装置10的驱动能够在初始运行之后重新开始。
当强制性地停止急冷装置10的过程结束时,冰箱返回到其正常运行状态,并且急冷装置10的驱动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而重新开始。
可使用包括根据多个其他示例的急冷装置的冰箱。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另一示例的急冷装置。
图29示出了包括示例性急冷装置的示例性冰箱的示例性的内部结构。图30是沿图29中的线30-30'截取的剖视图。
冰箱的机壳1包括:外部壳体102,其构成冰箱的外观;内部壳体101,其被安装在外部壳体102的内部上,并且限定内部储存空间;以及隔离构件,其填充内部壳体101与外部壳体102之间的空间。
内部储存空间被分隔部105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可包括用于冷藏食物的冷藏室103以及用于冷冻食物的冷冻室104。
详细地,蒸发室107借助蒸发室壁106被设置在冷冻室104的后表面处,并且蒸发室107容置蒸发器108。蒸发室壁106可设有冷空气排放开口106a,冷空气排放开口用于将冷空气排放到冷冻室104内;并且冷冻室104的后底部设有冷空气吸入开口106b,冷空气吸入开口用于使冷空气从冷冻室104返回到蒸发室107。
冷藏室导管在冷藏室103的后表面上竖直地延伸,并且冷藏室导管的下端与蒸发室107连通。冷藏室导管的前表面可设有冷空气排放开口,冷空气排放开口用以将由蒸发室107产生的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103。分隔部105的顶表面上的侧部设置有冷空气吸入开口,冷空气吸入开口用以使冷空气从冷藏室103返回到蒸发室107。
急冷装置10可设置在分隔部105的顶表面上的侧部。急冷装置10可包括连接到蒸发室107和/或冷冻室104的通道,以与蒸发室107和/或冷冻室104流体连通。例如,来自蒸发室107的冷空气可供应到急冷装置10,并且供应到急冷装置10的冷空气可使急冷装置10中的饮料容器6急冷。通过与急冷装置10中的饮料容器6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的冷空气可返回到蒸发室107。
图31示出了示例性的急冷装置。图32是沿图31中的线32-32'截取的剖视图。图33是沿图31中的线33-33'截取的剖开立体图。图34示出示例性急冷装置的前部。
参照图31到图34,急冷装置10可包括急冷室和连接到急冷室的冷空气通道。
详细地,急冷室可包括:壳体20,其限定用于饮料容器6的储存空间;盖60,其可打开和关闭壳体20的入口;以及摇动构件50,其选择性地容置在壳体20中。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风扇电机组件30被安装在壳体20上,用以强制性地移动冷空气;并且驱动组件40联结到壳体20,用以驱动摇动构件50。
更详细地,壳体20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并具有容置摇动构件50和饮料容器6的空间。壳体20的后开口可设有驱动组件40,并且驱动组件40可关闭壳体20的后开口。
壳体20的前表面设有用于容纳饮料容器6的入口21。入口21的长度向下增大,并因此向下倾斜,从而有利于存取饮料容器6。入口21利用盖60来打开和关闭,盖60具有与入口21对应的形状。衬垫61可设置在盖60的边缘或者壳体20的前端。当盖60关闭时,衬垫61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从壳体20渗漏。
在壳体20的设有入口21的前端设置有盖固定部211。固定构件62被设置到盖60上;这些固定构件被插入盖固定部211中并且固定到盖固定部211,用以维持盖60的关闭。盖固定部211和固定构件62被设置在急冷装置10的左侧和右侧,以稳定地维持盖60的关闭
入口21的下端设有盖联结部212。这些盖联结部212通过轴来联结到盖60的下端。因此,盖60可围绕作为轴的盖联结部212而转动,以打开和关闭入口21。
壳体20的顶表面中设置有开口22,开口用以检查壳体20的内部以及装配和修理内部零件。开口22可被开口盖221覆盖。开口22的位置可在壳体20上被改变。
吸入格栅23可被可拆卸地附接到壳体20的底表面,并且可被设置在吸入导管11的出口处。吸入格栅23被安装在处于壳体20的底表面中的冷空气引入开口24上。
冷空气引入开口24被设置在壳体20的设定位置处。在此情况下,冷空气引入开口24的设定位置可以是对应于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一个饮料容器6的位置。因此,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被完全地定向至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急冷饮料容器6。
吸入格栅23的底表面可设有多个气孔231。详细地,由于气孔231具有较小的直径,所以经过吸入导管11的出口(即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的流速快速地增大。因此,由于经过气孔231的冷空气形成喷射气流,所以气孔231可被称为喷射孔。气孔231彼此间隔恒定的距离,并且均匀地分布在吸入格栅23的表面中。
吸入格栅23的上端向外弯曲并且伸出,以安置到壳体20的底部上,使得吸入格栅23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20的底部上。在此情况下,可设置锁定结构,锁定装置用以阻止吸入格栅23由于所吸入的空气而从壳体20的底部被去除。
冷空气从吸入格栅23的气孔231垂直地排放到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的较大区域,即排放到饮料容器的侧表面。在从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垂直地接触饮料容器6时,饮料容器6的急冷效率被最大化。
摇动构件50被设置在壳体20中,并且被安装在摇动构件支撑部25上,摇动构件支撑部被设置在壳体20的底部中。摇动构件50能够围绕在壳体20中作为轴的摇动构件支撑部25而左右摇摆,并且被连接到驱动组件40以重复地和连续地摇摆预定角度,从而摇动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以下将描述摇动构件50的详细构造。
急冷室可包括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用以向在壳体20中重复地左右旋转的摇动构件50提供驱动力。
风扇电机组件30可包括:吸入风扇31,其用于强制性地移动空气;风扇外壳32,其容置吸入风扇31,并被安装在壳体20的后表面上;以及风扇电机33,其被设置在风扇外壳32的后方,并且向吸入风扇31提供扭矩。
详细地,由蒸发室107产生的冷空气通过吸入风扇31,以较大吸力被吸入。沿着冷空气通道被引入到壳体20内的空气借助吸入风扇31的较大吸力,以高速移动到壳体20的后侧。在此,空气接触被设置在壳体20中的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进行热交换。
详细地,吸入风扇31包括:背板311,其具有圆形板的形状;叶片312,其设置在背板311的前表面上;以及吸入引导件313,其设置在叶片312的前端上。这些叶片312具有预定宽度,并且从背板311的前表面向前突出,而且叶片呈从背板311的中心沿径向的具有预定曲率的圆形。吸入引导件313作为典型的喇叭口与典型的孔口的结合。即,吸入引导件313将气流从风扇外壳32的前侧平滑地引导到吸入风扇31内,并且减小(例如防止)沿着叶片312的表面沿径向排放的空气的回流。吸入引导件313的前侧可设置有格栅314,格栅用以阻挡异物的引入。
冷空气通道可包括:吸入导管11,其用于将冷空气从蒸发室107供应到壳体20;以及返回导管12,其用于将冷空气从壳体20排放到冷冻室104。详细地,吸入导管11的入口(或吸入开口)可与蒸发室107连通,并且其出口(或排放开口)可与壳体20的底部连通。返回导管12的入口可连接到风扇外壳32的底部,其出口(或排放开口)可连接到冷冻室104。参考图31,返回导管12的排放开口121可设置在冷冻室104的后表面上。
驱动组件40可包括:驱动电机41,其产生扭矩;以及传送单元42,其将驱动电机41连接到摇动构件50,以旋转摇动构件50,这将在以下描述。
图35示出了示例性的摇动构件。图36是示出示例性摇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7示出了示例性的空气引导件。
参考图35到图37,驱动组件40可包括:驱动电机41,其产生扭矩;以及传送单元42,其将传送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以使摇动构件50旋转。
详细地,驱动电机41具有与典型的电动机相同的结构,并且可被设置在壳体20的外侧。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可延伸到壳体20内,并且联结到壳体20中的传送单元42。虽然驱动电机41可被设置在壳体20中,但驱动电机41也可被设置在壳体20之外,以减少(例如防止)急冷装置10的急冷效率因来自驱动电机41的热量而下降。
驱动电机41可以是典型的DC电机。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借助传送单元42而被转化,用以摇摆摇动构件50。驱动电机41可以是步进电机,其能够以恒定角度向前旋转和倒转。因此,驱动电机41能够以恒定角度重复地向前旋转和倒转,使得摇动构件50能够摇摆。
传送单元42被安装在驱动电机41上。传送单元42包括:旋转构件421,其连接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以及连接杆422,其将旋转构件421连接到托架轴53。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平行于托架轴53的延长线。
详细地,旋转构件421联结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并且当旋转轴412旋转时与旋转轴412一起旋转。旋转构件421和旋转轴412沿相同的方向延伸。旋转构件421可包括:轴联结器421a,其联结到旋转轴412;以及延伸部421b,其从轴联结器421a的端部沿与轴联结器421a相交的方向延伸。
轴联结器421a的内部具有与旋转轴412对应的形状,用以容纳旋转轴412并接受来自旋转轴412的动力。因此,当旋转轴412旋转时,旋转构件421也旋转。延伸件421b从轴联结器421a的侧部延伸。在与轴联结器421a间隔开的延伸件421b的侧部设置有连接杆联结器421c,连接杆422被可旋转地联结到连接杆联结器。因此,当轴联结器421a旋转时,连接杆联结器421c沿围绕轴联结器421a的预定轨道旋转,因此,连接杆422以恒定位移量往复运动。
连接杆422与旋转轴412和托架轴53的延伸方向相交,并且可呈具有预定长度的杆状。连接杆422的两端设置有用以容纳轴的联结孔422a。因此,设置在连接杆422的端部的那个联结孔422a被可旋转地联结到连接杆联结器421c,而另一个联结孔422a被连接到托架轴53。
连接杆422可被直接地连接到托架轴53,或者被连接到连接件423(连接件423被设置到托架轴53上)。托架轴53穿过连接件423,该连接件可被设置在托架轴53的端部上。连接件423可被可旋转地联结到连接杆422的联结孔422a。连接件423可由塑性材料形成,以减少因在连接杆422的旋转期间所产生的摩擦而导致的磨损和噪音。
连接杆422靠近后支撑件52,并且被联结到托架轴53。因此,传送单元42被设置在用以最小化旋转轴412的长度的位置(旋转轴从传送单元42的后侧穿过传送单元42)。
因此,当驱动电机41旋转时,旋转构件421旋转,并且连接杆422往复运动。当连接杆422往复运动时,摇动构件50重复地旋转,即通过预定角度摇摆。
摇动构件50容置饮料容器6,借以摇动饮料容器6。详细地,摇动构件50可包括:前支撑件51,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前表面;后支撑件52,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后表面;以及一对托架轴53,其将前支撑件51连接到后支撑件52。饮料容器6放置在托架轴53上。
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联结到托架轴53。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可被安装在壳体20的底部上以左右摇摆。由于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具有相同的形状,以下将主要描述前支撑件51。
前支撑件51可包括:联结部511,其联结到联结构件513;以及延伸部512,其从联结部511的左侧和右侧向上延伸,并且联结到托架轴53。
联结部511被设置在前支撑件51的中间,并且向下延伸。联结构件513呈轴状,并且被联结到联结部511以与联结部511相交。联结构件513穿过联结部511和壳体20的摇动构件支撑部25,以使得前支撑件51能够围绕作为轴的联结构件513而左右旋转。
延伸部512被设置在联结部511的上端。延伸部512被设置在前支撑件51的左侧和右侧,并且这些延伸部512中的每一个联结到托架轴53中的两个,以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放置在托架轴53上。
托架轴53作为轴或杆水平地延伸,并且连接到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这些托架轴53被成对设置在延伸部512的上部和下部上,并且彼此间隔预定距离,以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容置在由托架轴53限定的空间中。冷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入由托架轴53限定的空间内。由于处于下侧的那些托架轴53之间的距离小于处于上侧的那些托架轴53之间的距离,饮料容器6能够被更稳定地放置在托架轴53上。托架轴53可被设置在前支撑件51和后支撑件52的边缘。
颈部托架54可被安装在托架轴53上,用以支撑饮料容器(如酒瓶)的颈部。颈部托架54能够根据瓶子的尺寸沿着托架轴53移动。
颈部托架54被安装在处于下侧的托架轴53上,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构件541和第二构件542,以及设置在第一构件541与第二构件542之间的弹性构件543。因此,当第二构件542移动而第一构件541固定时,弹性构件543被压缩。
详细地,弹性构件543被设置在第一构件541与第二构件542之间,并被设置到托架轴53上(第一构件541和第二构件542被安装在托架轴上)。因此,当第二构件542移动时,弹性构件543可根据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的尺寸而被压缩。托架轴53穿过弹性构件543,使得弹性构件542能够沿托架轴53的纵向压缩。
第一构件541呈板状,并且其中心部低于其呈圆形的左部和右部。因此,当具有较长颈部的瓶子如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时,颈部能够被放置在第一构件541上。第一构件541处在第二构件542的后方,并且可靠近后支撑件52,并且可被固定到托架轴53。
第二构件542被设置在第一构件541之前,并且被安装在穿过第二构件542的托架轴53上。当弹性构件543未被压缩时,第二构件542被设置在对应于吸入格栅23的后端的位置。因此,当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时,饮料容器6接触第二构件542,并且吸入格栅23被设置在与饮料容器6对应的位置,从而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
当作为饮料容器6的长瓶子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时,或者当作为饮料容器6的两个罐头被放置在摇动构件上时,第二构件542沿托架轴53移动,以将饮料容器6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当弹性构件543被压缩时,第二构件542可压缩并且固定饮料容器6。因此,饮料容器6能够被稳定地固定到摇动构件50。当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两个罐头中的一个被去除时,第二构件542借助弹性构件543的弹性而向前移动,并且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另一个罐头也向前移动,这使得另一个罐头能够被容易地取出。
第二构件542的中心部可低于其由托架轴53固定的左部和右部,从而形成圆形。第二构件542具有预定厚度,并且第二构件542的圆形顶部上设置有底座引导件542a。底座引导件542a的前侧或后侧相对于第二构件542的顶部中心可以是圆的或者倾斜的。即,第二构件542的横截面朝向其中心在高度上增大。因此,当例如饮料容器6这样的瓶子通过入口21被放入壳体20内时,即使在饮料容器6接触第二构件542的底座引导件542a的情况下,饮料容器6也能够在底座引导件542a上平滑地滑动,并且被放置在颈部托架54上。底座引导件542a的上端可被设置在第二构件542的中心之外,并且具有高度向前减小的倾斜的或弯曲的表面。
摇动构件50设有空气引导件55。空气引导件55引导从吸入格栅23的气孔231排放出的冷空气,以减少(例如防止)冷空气在碰撞饮料容器6之后扩散,使得冷空气沿饮料容器6流动从而再次急冷饮料容器6。
这些空气引导件55被设置在摇动构件50的左侧和右侧。空气引导件55的长度可对应于或大于吸入格栅23的长度,并且具有预定竖直宽度。因此,空气引导件55被安装在处于上侧的托架轴53上,使得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能够由处在左侧和右侧的空气引导件55围绕。
空气引导件55呈圆形,以围绕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这些空气引导件55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以对应于吸入格栅23,从而引导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冷空气。空气引导件55的下端延伸到吸入格栅23的左端和右端之外,以将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所有冷空气都引导到位于这些空气引导件55之间的空间内。
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被设置在空气引导件55的上端,用以安装空气引导件55。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从空气引导件55的上端下凹,并且从空气引导件55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因此,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能够被固定到托架轴53上。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可联结到处于上侧的托架轴53,并且被压合到托架轴53,或者由固定构件(如粘合剂)来固定。
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的下方设置有引导件552。引导件552具有预定曲率,以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引导冷空气。
引导件552设有导板553,这些导板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导板553引导冷空气以使其在空气引导件55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流动,冷空气能够在饮料容器6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流动。
详细地,导板553可呈竖直延伸的板状,并且横向地排列,且这些导板间具有预定间隙。因此,用于使冷空气穿过的通道554被设置在相邻的导板553之间。导板553可从引导件552的侧部延伸到空气引导件安装部551,并且具有倾斜的或圆的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替代固定构件62,锁定单元68可限制盖60。
图38示出了示例性的锁定单元。
参照图38,急冷装置10的盖60可设有锁定单元68。锁定单元68联结到壳体20,以保持盖60的关闭。锁定单元68被设置在盖60中,并且从把手67的一侧和盖60的后端(图38的右侧)暴露出来。
更详细地,锁定单元68沿盖60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锁定单元68的前端(图38的左侧)设有由用户操纵的操纵部681。操纵部681暴露于下凹的把手67。因此,用户能够握住把手67和操纵部681以旋转盖60。
锁定单元68由盖60中的弹性构件682来支撑。因此,当锁定单元68被操纵时,弹性构件682能够被压缩或伸展。当锁定单元68的操纵完成时,锁定单元68借助弹性构件682的弹性而返回其原始位置。
锁定单元68的后端通过盖60的后表面突出。锁定单元68的后端设有接合部683。接合部683呈钩状。当盖60关闭时,接合部683被插入并且锁定在锁定单元联结孔213中,锁定单元联结孔213在壳体20的前端中下凹或者穿过前端。
当盖60关闭时,用户握住把手67以打开急冷装置10。此时,当用户也握住并且拉动暴露于把手67的操纵部681时,锁定单元68向前移动,因此,接合部683从锁定单元联结孔213被释放。
当锁定单元68的接合部683从锁定单元联结孔213被移除时,盖60能够自由地旋转。因此,盖60能够被逆时针旋转,并被完全地打开。之后,饮料容器6能够被放入壳体20或从壳体被取出。
盖60被顺时针旋转,以使盖60关闭。当盖60被旋转设定角度时,锁定单元68的接合部683插入锁定单元联结孔213内。此时,接合部683接触锁定单元联结孔213,并且当盖60进一步旋转时,锁定单元68能够沿接合部683的斜面而被平滑地插入。当盖60完全关闭时,接合部683的阶梯部分被锁定到锁定单元联结孔213,以保持盖60的关闭。
以下,将描述急冷装置的示例性操作。
图39示出了饮料容器被放置在示例性摇动构件上的状态。图40示出了在饮料容器被放置在示例性摇动构件上的状态下冷空气的示例性流动。图41是示出当急冷装置运转时冷空气的流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图像。
参照图39到图41,急冷室的底部,尤其是壳体20的底部被连接到吸入导管11的排放端。吸入格栅23设置在壳体20的被连接到吸入导管11的排放端的底部上,并且通过吸入导管11被吸入的空气在经过吸入格栅23时速度增大。如上所述,这是因为气孔231被设置在吸入格栅23中所以才发生的。
以高速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可沿垂直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的方向排放。由于饮料容器6呈圆柱形,所以当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垂直地碰撞时,热交换效率增大(例如被最大化)。当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不垂直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时,冷空气的一部分就会被排放到壳体20之外,而不与饮料容器6碰撞。即,通过吸入格栅23吸入的冷空气可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垂直地碰撞,这样能够减少(例如最小化)没有进行热交换就被排放的冷空气的量。
大部分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以垂直的方向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碰撞。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垂直地碰撞,并且流出饮料容器6的冷空气由空气引导件55引导。
详细地,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垂直地碰撞的冷空气沿空气引导件55的引导部552移动,并且再次接触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即,接触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主要地急冷饮料容器6的冷空气,会再次接触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第二次地急冷饮料容器6。穿过吸入格栅23并且流到饮料容器6之外的冷空气由空气引导件55引导到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以急冷饮料容器6。由空气引导件55引导的冷空气借助导板553被均匀地提供至饮料容器6上,因此饮料容器6能够被均匀地急冷。
吸入风扇31轴向地吸入冷空气而径向地排放冷空气,并且风扇外壳32通过返回导管12将冷空气引导到冷冻室104。
当吸入风扇31旋转时,摇动构件50摇摆。为此目的,驱动电机41旋转。驱动电机41可连续地旋转,或者以恒定的角度向前旋转或倒转。摇动构件50根据连接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的传送单元42的运行,而重复地摇摆。
详细地,当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旋转时,联结到旋转轴412的旋转构件421也旋转;并且从旋转构件421的侧部延伸的连接杆422往复运动,以移动摇动构件50的托架轴53。由于摇动构件50的下端被轴联结到摇动构件支撑部25,所以摇动构件50围绕作为轴的摇动构件支撑部25通过预定角度左右摇摆。
当吸入风扇31吸入冷空气时,摇动构件50摇摆,借以摇动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从而快速地急冷饮料。由于空气引导件55,从吸入格栅23排放的冷空气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从而更快速地和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可按照多种示例性构造来实施。以下,将描述根据另一示例的冰箱。
在本示例中,摇动构件的托架轴具有凹进部,这些凹进部用以减小(例如最小化)托架轴与穿过吸入格栅的冷空气之间的干扰,从而改善冷空气的流动。
因此,在本示例中,除了托架轴的形状之外,多个部分与以上描述的相似。关于之前已描述的部分的说明将不再重复,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42示出了示例性急冷装置。图43示出了示例性急冷装置的示例性摇动构件。图44示出了示例性摇动构件。
参照图42到图44,急冷装置10包括风扇电机组件30,风扇电机组件用以强制性地吸入和循环冷空气,并且用于透过冷空气的吸入格栅23被设置在壳体20中。吸入格栅23包括气孔231,气孔用以沿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相交的方向排放冷空气。壳体20通过盖60来打开和关闭,以使得有待急冷的饮料容器6能够被设置在壳体20中。
摇动构件50通过驱动组件40而被重复地摇摆,摇动构件50可被设置在急冷装置10的壳体20中。摇动构件50可包括:前支撑件51,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前表面;后支撑件52,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后表面;以及多个托架轴53,其将前支撑件51连接到后支撑件52。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托架轴53上。
托架轴53被成对设置在摇动构件5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处在摇动构件50的下侧的那些托架轴53之间的距离小于处在上侧的那些托架轴53之间的距离,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稳定地放置在托架轴53上。
处在下侧的托架轴53包括一系列凹进部531,凹进部用于便利冷空气的流动。这些凹进部531被连续地排列在对应于吸入格栅23的区域中,用以减小(例如最小化)托架轴53与从下侧排放的冷空气之间的干扰。
详细地,这些凹进部531中的每一个凹进部均被设置在与吸入格栅23的多个气孔231中的每一个气孔对应的位置。相邻的凹进部531在彼此相对的侧面凹进。多个凹进部531被交替地设置在靠近气孔231的位置以及远离气孔231的位置。
通过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碰撞,并且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流动。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流动的冷空气中的一部分经过设置在下侧的托架轴53。冷空气的一部分通过设置在托架轴53内侧的凹进部531被引导到托架轴53的内侧,而其他冷空气则通过设置在托架轴53外侧的凹进部531被引导到托架轴53的外侧。即,来自气孔231的冷空气能够通过凹进部531的内侧和外侧来排放,而不与托架轴53碰撞。
因此,通过与设置在托架轴53的内侧的凹进部531对应的那些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通过凹进部531的内侧排放,而通过与设置在托架轴53的外侧的凹进部531对应的那些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通过凹进部531的外侧排放。设置在托架轴53的内侧的凹进部531接触被置于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稳定地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即,托架轴53的凹进部531稳定地固定饮料容器6,并且有利于通过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的流动。
托架轴53设有可移动的颈部托架54,以使得具有任意尺寸的饮料容器6能够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颈部托架54包括第一构件541、第二构件542以及设置在第一构件541与第二构件542之间的弹性构件543,从而稳定地固定具有任意尺寸的一个饮料容器或者多个饮料容器。
传送单元42连接到托架轴53的侧部。传送单元42包括:旋转构件421,其连接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以及连接杆422,其将旋转构件421连接到托架轴53。因此,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被转化以重复地摇摆摇动构件50。
因此,风扇电机组件30被驱动以移动壳体20中的冷空气,从而急冷饮料容器6。此时,驱动组件40被驱动以摇摆摇动构件50,使得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能够在被急冷的同时被摇动。由于穿过吸入格栅23并且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流动的的冷空气中的一部分经过托架轴53的凹进部531,所以冷空气有效地流动,从而更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可包括多种实施方案。以下,将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冰箱。
在当前的实施方案中,摇动构件的托架轴具有凹进部,并且这些凹进部的外侧设置有引导构件用以引导冷空气,从而改善急冷装置中的冷空气的流动。
因此,在当前的实施方案中,除了托架轴的形状之外,其他部分与以上描述的相似。对之前描述的部分的说明将不再重复,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45示出了示例性摇动构件和示例性引导构件。图46示出了示例性摇动构件。图47示出了示例性摇动构件中的冷空气的流动。
参考图45到图47,急冷装置10包括风扇电机组件30,风扇电机组件用以强制性地吸入和循环冷空气,并且用于透过冷空气的吸入格栅23被设置在壳体20中。吸入格栅23包括气孔231,这些气孔用以沿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相交的方向排放冷空气。壳体20通过盖60来打开和关闭,以使得有待急冷的饮料容器6能够被设置在壳体20中。
摇动构件50通过驱动组件40而被重复地摇摆,摇动构件50可被设置在急冷装置10的壳体20中。摇动构件50可包括:前支撑件51,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前表面;后支撑件52,其限定摇动构件50的后表面;以及一对托架轴53,其将前支撑件51连接到后支撑件52。饮料容器6被放置在托架轴53上。
托架轴53被成对设置在摇动构件5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处在摇动构件50的下侧的那些托架轴53之间的距离小于处在上侧的那些托架轴53之间的距离,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稳定地放置在托架轴53上。
处在下侧的托架轴53包括用于便利冷空气的流动的一系列凹进部531。凹进部531被连续地排列在对应于吸入格栅23的区域中,用以减小(例如最小化)托架轴53与从下侧排放的冷空气之间的干扰。
详细地,这些凹进部531中的每一个凹进部均被设置在与吸入格栅23的多个气孔231中的每一个气孔对应的位置。相邻的凹进部531在彼此相对的侧面凹进。多个凹进部531被交替地设置在靠近气孔231的位置以及远离气孔231的位置。
通过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与饮料容器6碰撞,并且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流动。沿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流动的冷空气中的一部分经过设置在下侧的托架轴53。冷空气的一部分借助设置在托架轴53内侧的凹进部531引导到托架轴53的内侧,并且其他的冷空气通过设置在托架轴53外侧的凹进部531引导到托架轴53的外侧。即,来自气孔231的冷空气能够通过凹进部531的内侧和外侧来排放,而不与托架轴53碰撞。
因此,通过与设置在托架轴53的内侧的凹进部531对应的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通过凹进部531的内侧排放,而通过与设置在托架轴53的外侧的凹进部531对应的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通过凹进部531的外侧排放。设置在托架轴53的内侧的凹进部531接触被置于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使得饮料容器6能够被稳定地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即,托架轴53的凹进部531稳定地固定饮料容器6,并且有利于通过气孔231排放的冷空气的流动。
设有凹进部531的托架轴53上可安装有空气引导件56。流经凹进部531的内侧和外侧的冷空气通过空气引导件56被引导到饮料容器6。
详细地,空气引导件56被安装在托架轴53的外侧部分上,并且其长度对应于一系列凹进部531的整个长度。因此,空气引导件56完全地覆盖凹进部531。空气引导件56的内表面设有凹部564。因此,空气引导件56在被安装时,紧密地接触托架轴53的外表面。这些凹部564从空气引导件56的一端排列到另一端,以接触所有的凹进部531。因此,空气引导件56能够被更稳定地安装在托架轴53上。
空气引导件56的内表面具有预定曲率,以朝向饮料容器6引导接触空气引导件56的冷空气。空气引导件56的内部被分成多个空间,用以独立地引导经过每个凹进部531的冷空气。
详细地,空气引导件56的内表面设有内部引导件561和外部引导件562,内部引导件和外部引导件被设置在对应于凹进部531的位置。内部引导件561接触被设置在托架轴53外侧的凹进部531的外表面,以引导经过凹进部531的冷空气。外部引导件562接触被设置在托架轴53的内侧的凹进部531,并且支撑凹进部531的外表面,而且用于使冷空气穿过的空间563被设置在凹进部531与空气引导件56之间。因此,经过凹进部531的外侧的冷空气能够被引导穿过由外部引导件562限定的空间563。之后,穿过空间563的冷空气根据空气引导件56的内表面的曲率朝向饮料容器6被引导。
因此,穿过吸入格栅23的冷空气的一部分与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碰撞,并且沿外表面移动。因此,冷空气流经凹进部531的内侧和外侧,并且通过内部引导件561和外部引导件562而被引向饮料容器6,从而再次急冷饮料容器6。
托架轴53设有可移动的颈部托架54,以使得具有任意尺寸的饮料容器6能够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颈部托架54包括第一构件541、第二构件542以及设置在第一构件541与第二构件542之间的弹性构件543,从而稳定地固定具有任意尺寸的一个饮料容器或者多个饮料容器。
传送单元42连接到托架轴53的侧部。传送单元42包括:旋转构件421,其连接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2;以及连接杆422,其将旋转构件421连接到托架轴53。因此,来自驱动电机41的扭矩被转化,以重复地摇摆摇动构件50。
因此,风扇电机组件30被驱动以移动壳体20中的冷空气,从而急冷饮料容器6。此时,驱动组件40被驱动以摇摆摇动构件50,使得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能够在被急冷的同时被摇动。空气引导件56将与饮料容器6和托架轴53碰撞的冷空气引向饮料容器6的外表面,从而更有效地急冷饮料容器6。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可包括多种示例。以下,将描述根据另一示例的冰箱。
在本示例中,单个驱动电机驱动吸入风扇和摇动构件,使得冷空气的吸入和饮料的摇动在急冷装置的驱动期间被同时执行。
因此,在本示例中,除了驱动组件之外的部分之外,多个部件与以上描述的相似。对之前描述的部分的说明将不再重复,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48示出了示例性急冷装置的前部。图49示出了示例性急冷装置的后部。图50是示出示例性急冷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1示出了示例性急冷装置的示例性齿轮组件的示例性外壳。
参考图48到图51,急冷装置10包括:壳体20,其限定急冷装置10的外观;以及摇动构件50,其被设置在壳体20中。壳体20的底表面中设置有吸入格栅23;吸入格栅连接到吸入导管11,以将冷空气供应到壳体20内。
壳体20的后方可设置有吸入风扇31,吸入风扇用以提供壳体20中的气流。传送单元73可被设置在壳体20中,用以摇摆摇动构件50。壳体20的后方可设置有驱动组件70,驱动组件用以同时地驱动吸入风扇31和传送单元73。
驱动组件70可包括:驱动电机71,其产生扭矩;以及齿轮组件72,其将扭矩从驱动电机71传送到吸入风扇31和传送单元73。驱动电机71和齿轮组件72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
风扇外壳32包括:主体321,其限定容置吸入风扇31、齿轮组件72以及阻尼构件74的空间;以及盖322,其覆盖主体321的侧面。
主体321具有侧面开口(此侧面开口被盖322覆盖),并且与盖322限定预定空间。盖322包括吸入开口322a,吸入开口322a可设有格栅322b,格栅322b用于减少(例如防止)异物的引入。
主体321具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与返回导管12连通。阻尼构件74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主体321的底部开口。阻尼构件74与驱动电机71配合运行,且因此在驱动电机71被驱动时打开,以使得冷空气能够在急冷装置10与冷冻室104或蒸发室107之间循环。当驱动电机71停止时,阻尼构件74关闭,以使得冷空气停止在急冷装置10与冷冻室104或蒸发室107之间循环。
因此,当阻尼构件74通过驱动电机71的驱动而打开时,借助吸入风扇31通过吸入导管11和吸入格栅23被吸入的冷空气使壳体20中的饮料容器6急冷,之后经过吸入风扇31,之后由风扇外壳32来引导,并随后通过返回导管12排放。
驱动电机71被设置在风扇外壳32的后方。驱动电机71的旋转轴711穿过风扇外壳32,并且被设置在风扇外壳32中。旋转轴711联结到被设置在风扇外壳32中的齿轮组件72,用以驱动齿轮组件72。齿轮组件72联结到吸入风扇31和传送单元73,用以操作吸入风扇31和传送单元73。
详细地,齿轮组件72包括:外壳721,其容置多个齿轮;以及安装板722,其用于封闭外壳721和安装齿轮。安装板722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轴723。驱动轴723穿过安装板722,并且联结到驱动电机71的旋转轴711,以在驱动电机71被驱动时旋转。
安装板722的前表面设有第一风扇齿轮724;第一风扇齿轮联结到吸入风扇31的旋转轴,以与吸入风扇31的旋转轴一起旋转。驱动轴723上设置有第二风扇齿轮725,第二风扇齿轮位于安装板722的前侧。第二风扇齿轮725与第一风扇齿轮724啮合,以传送来自驱动电机71的扭矩。因此,当驱动电机71被驱动时,第一风扇齿轮724和第二风扇齿轮725旋转。吸入风扇31根据第二风扇齿轮725的旋转而旋转。此时,吸入风扇31的转数根据第一风扇齿轮724与第二风扇齿轮725的传动比来确定。
安装板722的另一侧设有传动轴726,传动轴用于将动力传送到传送单元73。传动轴726穿过安装板722,并且传动轴的端部联结到位于壳体20中的传送单元73的旋转构件421。
传动轴齿轮726a被设置在安装板722的后方,并且是在传动轴726上形成的。驱动轴齿轮723a被设置在安装板722的后方,并且是在驱动轴723上形成的。安装板722的后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变速器齿轮727,以使得传动轴齿轮726a与驱动轴齿轮723a配合运动。变速器齿轮727的数量及其传动比可被改变。
由于吸入风扇31的旋转频率可高于传送单元42的驱动频率,变速器齿轮727可被构造成,使得传动轴726的转数小于驱动轴723的转数。因此,不同于在壳体20中以高速旋转的吸入风扇31,摇动构件50能够通过传送单元73而以恒定的频率摇摆。
图52示出了急冷装置的运行的示例。
参考图52,当用于操作急冷装置10的信号根据用户的操作而被输入时,驱动组件70同时操作吸入风扇31和摇动构件50。
详细地,当驱动电机71被操作时,驱动电机71的旋转轴711旋转驱动轴723。来自驱动轴723的扭矩被传送到彼此啮合的驱动轴齿轮723a、变速器齿轮727以及传动轴齿轮726a,且因此传动轴726旋转。因此,转动轴726旋转传送单元73的旋转构件421。之后,传送单元73摇摆摇动构件50,从而摇动被放置在摇动构件50上的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由于除了传送单元73被联结到传动轴726之外,传送单元73在构造上与之前的示例相同,所以将不再重复对传送单元的结构的描述。
来自驱动轴723的扭矩被传送到彼此啮合的第一风扇齿轮724和第二风扇齿轮725,以旋转吸入风扇31。因此,吸入风扇31与摇动构件50的摇摆同时地被驱动,以急冷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
当吸入风扇31旋转时产生吸力。之后,来自蒸发室107的冷空气顺序地经过吸入导管11和吸入格栅23,并且通过吸力被吸入壳体20内。吸入风扇31从壳体20轴向地吸入冷空气以径向地排放冷空气,并且风扇外壳32通过返回导管12将冷空气引导到冷冻室104。
当吸入风扇31吸入冷空气时,摇动构件50摇摆,借以摇动饮料容器6中的饮料,从而快速地急冷饮料。
驱动电机71同时地驱动吸入风扇31和驱动单元73,从而使结构简单,且因此能够减小(例如最小化)缺陷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冰箱中产生的热量减小(例如最小化),从而提高了冰箱的急冷效率。
风扇外壳32中的阻尼构件74在驱动电机71的运行期间打开,并且在驱动电机71的停止期间关闭,从而减小(例如防止)了冷空气的损失。
应理解,尚可作出多种变型而不背离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如果本申请公开的技术中的多个步骤以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和/或如果在本申请公开的系统中的多个部件以不同的方式来结合和/或由其他部件来替代或补充的话,仍然可取得有益的结果。因此,其他的实施方案处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冷却装置,其被构造成将被置于所述冷却装置中的容器所保持的液体冷却到冷藏温度,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壳体,其被构造成容纳保持液体的所述容器;
摇动构件,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其被构造成摇动保持液体的所述容器;以及
动力发生器,其被构造成产生驱动力,所述驱动力引起所述摇动构件摇动保持液体的所述容器,所述动力发生器包括:
电机,其被构造成产生旋转力;以及
动力传送单元,其连接到所述电机,且连接到所述摇动构件,且所述动力传送单元被构造成基于所述电机所产生的旋转力移动所述摇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中,所述摇动构件被构造成摇摆保持液体的所述容器;并且
其中,所述动力传送单元被构造成将所述电机所产生的旋转力转化为引起所述摇动构件摇摆的驱动力。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送单元包括:
旋转构件,其连接到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以及
杆,其具有连接到所述旋转构件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所述摇动构件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杆的第一端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偏心的位置,使得所述杆的长度方向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所述摇动构件的摇摆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构件,其将所述杆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摇动构件的旋转轴;
其中,所述杆的第二端被连接到所述连接构件的位置,所述位置在相对于所述摇动构件的旋转中心被偏心地设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摇动构件包括:
多个托架轴,其彼此间隔有距离,且其被构造成支撑由所述摇动构件摇动的所述容器;
前支撑件,其连接到所述托架轴的前端;以及
后支撑件,其连接到所述托架轴的后端,所述托架轴的后端与所述托架轴的前端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送单元连接到所述摇动构件的后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摇动构件还包括:引导支撑件,其联结到位于所述前支撑件与所述后支撑件之间的托架轴,且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方式使得所述引导支撑件能够至少部分地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6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托架轴设有颈部托架;所述颈部托架被构造成沿托架轴移动,且所述颈部托架基于所述颈部托架的运动改变所述托架轴的能用来支撑所述容器的空间。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开口,保持液体的所述容器通过所述开口被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及从所述壳体被取出;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盖,其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壳体的开口;当所述盖关闭所述壳体的开口而且所述冷却装置运行时,所述盖阻止空气通过所述开口而逸出所述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开口向下倾斜,并且所述盖旋转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壳体的开口。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吸入风扇,所述吸入风扇位于所述出口处,且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入口将空气吸入所述壳体内、使进入壳体的空气流过位于所述冷却装置中的保持液体的所述容器、并且通过所述出口从所述壳体排出空气。
13.一种冰箱,其包括:
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被构造成保持不同的运行温度,所述冷冻室的运行温度低于所述冷藏室的运行温度;以及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冷藏室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分隔壁,其分隔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冻室;其中,所述冷却装置位于分隔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冻室的所述分隔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却装置被构造成比所述冷藏室更快速地将由位于所述冷却装置中的容器所保持的液体冷却到冷藏温度。
CN201180034721.9A 2010-07-13 2011-07-13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Active CN102985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67196A KR20120006628A (ko) 2010-07-13 2010-07-13 냉각 장치
KR10-2010-0067196 2010-07-13
KR10-2010-0068244 2010-07-15
KR10-2010-0068466 2010-07-15
KR1020100068466A KR20120007773A (ko) 2010-07-15 2010-07-15 냉각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KR1020100068461A KR20120007768A (ko) 2010-07-15 2010-07-15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저장 장치
KR1020100068244A KR20120007617A (ko) 2010-07-15 2010-07-15 냉각 장치
KR10-2010-0068461 2010-07-15
KR1020100069358A KR101737118B1 (ko) 2010-07-19 2010-07-19 냉각 장치 및 냉각 장치가 구비된 냉장고
KR10-2010-0069358 2010-07-19
US41553710P 2010-11-19 2010-11-19
US41551910P 2010-11-19 2010-11-19
US61/415,537 2010-11-19
US61/415,519 2010-11-19
KR10-2010-0115549 2010-11-19
KR1020100115549A KR101678224B1 (ko) 2010-11-19 2010-11-19 냉각 장치 및 냉각 장치가 구비된 냉장고
KR10-2010-0115536 2010-11-19
KR1020100115536A KR101989621B1 (ko) 2010-11-19 2010-11-19 냉각 장치 및 냉각 장치가 구비된 냉장고
KR10-2011-0062878 2011-06-28
KR1020110062878A KR101852831B1 (ko) 2011-06-28 2011-06-28 냉각 장치 및 냉각 장치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PCT/KR2011/005158 WO2012008754A2 (en) 2010-07-13 2011-07-13 Refrigerator and cool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5772A true CN102985772A (zh) 2013-03-20
CN102985772B CN102985772B (zh) 2015-05-13

Family

ID=454658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527.0A Active CN103003648B (zh) 2010-07-13 2011-07-13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CN201180034721.9A Active CN102985772B (zh) 2010-07-13 2011-07-13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CN201180034617.XA Active CN103003649B (zh) 2010-07-13 2011-07-13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527.0A Active CN103003648B (zh) 2010-07-13 2011-07-13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617.XA Active CN103003649B (zh) 2010-07-13 2011-07-13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8935939B2 (zh)
EP (3) EP2593733B1 (zh)
CN (3) CN103003648B (zh)
WO (3) WO201200875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7306A (zh) * 2013-06-03 2016-01-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8752A2 (en) * 2010-07-13 2012-01-19 Lg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US9310121B2 (en) 2011-10-19 2016-04-12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High performance refrigerator having sacrificial evaporator
US9285153B2 (en) 2011-10-19 2016-03-15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High performance refrigerator having passive sublimation defrost of evaporator
US20130247600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B/E Aerospace, Inc. Vehicl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Having a Vapor Cycle System
KR101902583B1 (ko) 2012-06-12 2018-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902582B1 (ko) 2012-06-12 2018-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916462B1 (ko) 2012-06-22 2019-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ITMO20120196A1 (it) * 2012-08-06 2014-02-07 Giorgio Berselli Macchina per la conservazione di liquidi coloranti per la stampa digitale su manufatti ceramici
US9175904B2 (en) * 2012-08-21 2015-11-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Chilling device for a domestic refrigerator
KR102051897B1 (ko) * 2013-10-07 2020-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각 장치
CN105339745B (zh) * 2014-01-10 2017-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US20150285552A1 (en) * 2014-04-07 2015-10-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appliance and a method for defrosting a food item
US10332768B2 (en) * 2014-12-01 2019-06-25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ct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inter-device transport system for production line
KR101705644B1 (ko) * 2015-06-18 2017-02-10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70227276A1 (en) 2016-02-04 2017-08-10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Rotary damper
US11346591B2 (en) * 2018-03-02 2022-05-31 Electrolux Do Brasil S.A. Single air passageway and damper assembly in a variable climate zone compartment
KR102630194B1 (ko) 2019-01-10 2024-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665527B1 (ko) * 2019-01-10 2024-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11442588A (zh) * 2020-03-02 2020-07-2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冷却装置的冰箱
US11719483B2 (en) 2020-04-09 2023-08-0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Ice maker for a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n implementation of an ice making cycle and an implementation of a defrost cycle of an evaporator in a refrigerator
CN112539600B (zh) * 2020-12-24 2022-08-19 澳必福(洪湖)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牛肉加工流态化速冻设备
SI26309A (sl) * 2021-12-30 2023-07-31 Gorenje Gospodinjski Aparati, D.O.O. Hladilni in/ali zamrzovalni apara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09208A (ko) * 1998-07-22 2000-02-15 윤종용 냉장고의 급속 냉각실
KR20020027724A (ko) * 2000-10-04 2002-04-15 구자홍 급속냉각장치 및 급속냉각방법
CN1459611A (zh) * 2002-05-13 2003-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速冷装置
CN1517647A (zh) * 2003-01-24 2004-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快速冷却装置
KR20050109757A (ko) * 2004-05-17 2005-11-22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냉장고의 회전 냉각장치
KR100569892B1 (ko) * 2003-10-29 2006-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2006200786A (ja) * 2005-01-19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の急冷装置
CN1856687A (zh) * 2003-07-23 2006-11-01 约斯·雷蒙·康德·海纳约瑟 快速冷却包装饮料的方法和设备
JP2009024979A (ja) * 2007-07-23 2009-02-05 Toshiba Corp 冷凍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9576A (ja) * 1983-07-25 1985-02-14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KR0129521B1 (ko) * 1990-10-15 1998-04-08 강진구 김치발효 및 저장실을 구비한 냉장고
US5207762A (en) * 1991-09-04 1993-05-04 Synexas Corporation Quick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0182534B1 (ko) * 1994-11-17 1999-05-01 윤종용 냉장고의 제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356257B2 (ja) * 1996-06-06 2002-12-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KR20000000951U (ko) * 1998-06-18 2000-01-15 전주범 냉장고의 음료수 급속 냉각장치
US5966964A (en) * 1998-07-28 1999-10-19 Pattee; Clark C. Beverage cool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6463752B2 (en) * 1999-02-26 2002-10-15 Maytag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food storage compartment with quick chill feature
KR100557492B1 (ko) * 1999-11-26 2006-03-07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냉장고의 음료 급속냉각장치
US6671459B1 (en) * 2000-06-30 2003-12-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C moto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802369B2 (en) * 2001-01-05 2004-10-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quick chill and thaw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707848B2 (en) * 2001-03-01 2010-05-04 The Cooper Un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Art Rapid fluid cooling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having same
US6557369B1 (en) * 2001-11-26 2003-05-06 Vin Valet, Inc. Cooling system for wine or champagne preservation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JP3914792B2 (ja) * 2002-03-07 2007-05-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蔵庫
KR20040067643A (ko) * 2003-01-24 2004-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온도조절 챔버를 구비한 냉장고
US6865899B2 (en) * 2003-03-22 2005-03-15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50126765A1 (en) * 2003-12-01 2005-06-16 Carlambrogio Bianchi Bent coil for ducted unit
US7343748B2 (en) * 2005-12-29 2008-03-18 Whirlpool Corporation Device for rapidly chilling articles in a refrigerator
KR20070075670A (ko) * 2006-01-14 2007-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US7685837B2 (en) * 2006-12-28 2010-03-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reezer storage assembly for a refrigerator
CN101669001B (zh) * 2007-04-26 2015-0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US8250875B2 (en) * 2009-07-16 2012-08-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ual evaporator defrost system for an appliance
KR101685353B1 (ko) * 2009-07-21 2016-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09208A (ko) * 1998-07-22 2000-02-15 윤종용 냉장고의 급속 냉각실
KR20020027724A (ko) * 2000-10-04 2002-04-15 구자홍 급속냉각장치 및 급속냉각방법
CN1459611A (zh) * 2002-05-13 2003-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速冷装置
CN1517647A (zh) * 2003-01-24 2004-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快速冷却装置
CN1856687A (zh) * 2003-07-23 2006-11-01 约斯·雷蒙·康德·海纳约瑟 快速冷却包装饮料的方法和设备
KR100569892B1 (ko) * 2003-10-29 2006-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050109757A (ko) * 2004-05-17 2005-11-22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냉장고의 회전 냉각장치
JP2006200786A (ja) * 2005-01-19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の急冷装置
JP2009024979A (ja) * 2007-07-23 2009-02-05 Toshiba Corp 冷凍冷蔵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7306A (zh) * 2013-06-03 2016-01-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247306B (zh) * 2013-06-03 2017-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976802B2 (en) 2013-06-03 2018-05-22 Lg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3731A2 (en) 2013-05-22
WO2012008758A2 (en) 2012-01-19
EP2593733A4 (en) 2018-02-14
WO2012008754A2 (en) 2012-01-19
US8935939B2 (en) 2015-01-20
CN103003648B (zh) 2015-11-25
WO2012008754A3 (en) 2012-05-31
US20120011882A1 (en) 2012-01-19
EP2593731B1 (en) 2020-01-08
EP2593732B1 (en) 2021-09-08
EP2593733B1 (en) 2022-09-07
US20120011884A1 (en) 2012-01-19
CN103003649A (zh) 2013-03-27
CN103003648A (zh) 2013-03-27
CN103003649B (zh) 2016-01-20
US8863549B2 (en) 2014-10-21
EP2593733A2 (en) 2013-05-22
WO2012008756A3 (en) 2012-05-31
EP2593732A2 (en) 2013-05-22
EP2593732A4 (en) 2018-02-14
US20120011885A1 (en) 2012-01-19
WO2012008756A2 (en) 2012-01-19
WO2012008758A3 (en) 2012-05-31
CN102985772B (zh) 2015-05-13
EP2593731A4 (en) 201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5772B (zh) 冰箱以及冷却装置
US20120011883A1 (en) Cool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03423939B (zh) 冰箱
US20160047591A1 (en) Refrigerator
KR20160023282A (ko) 냉장고
CN103052855A (zh) 制冷装置及具有该制冷装置的冰箱
CN100549592C (zh) 冰箱
CN103930740B (zh) 冷藏库
KR102344627B1 (ko) 냉장고
KR101852831B1 (ko) 냉각 장치 및 냉각 장치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CN103512294B (zh) 冰箱
US9976802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device
CN103486813B (zh) 冰箱
CN201047692Y (zh) 冰箱
JPH09189470A (ja) 自動製氷機付き冷蔵庫
KR102012472B1 (ko) 냉각 장치
KR20130138903A (ko) 냉장고
CN101603759B (zh) 制冷设备
CN115875921A (zh) 一种冰箱
KR20210072581A (ko) 냉장고용 그릴팬어셈블리
KR20000005168U (ko) 냉장고 음료수 급속 냉각을 위한 가습장치
KR19990037953U (ko) 차량용 냉온수기 겸 음료자동판매기
KR20000003835U (ko) 냉장고 음료수 급속 냉각을 위한 가습장치
JPH09145213A (ja) 自動製氷機付き冷蔵庫
KR20150040539A (ko) 냉각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