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615B -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 Google Patents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4615B
CN102984615B CN201210468178.XA CN201210468178A CN102984615B CN 102984615 B CN102984615 B CN 102984615B CN 201210468178 A CN201210468178 A CN 201210468178A CN 102984615 B CN102984615 B CN 102984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telecommunication
signal
light intensity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681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4615A (zh
Inventor
杨云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681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4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4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615A/zh
Priority to AU2013265798A priority patent/AU2013265798B2/en
Priority to US14/443,452 priority patent/US9462104B2/en
Priority to EP13793246.3A priority patent/EP2922309B1/en
Priority to JP2015542140A priority patent/JP6149119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3/079897 priority patent/WO20131743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4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线感应耳机。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案,由于采用光线感应耳机智能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简化了操作;由于根据光线强度进行相应的判断,不容易误操作,且无需使用线控开关,减小了耳机的损耗。

Description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多媒体电子设备基本都支持通过耳机播放的功能,并且许多多媒体电子设备也已经配置有配套的线控耳机,通过线控耳机操控该多媒体电子设备的开关及其他相应的功能,通过线控耳机上的线控开关可以控制接听/挂断电话或者播放音乐等,而无论是线控耳机还是非线控耳机,都必须在屏幕上进行控制或者控制线控开关上才能实现耳机播放。因此,目前所使用的耳机,在来电时,用户要戴上耳机,并在屏幕上或者通过线控操作,比较忙乱;线控耳机的多功能线控开关按键较为复杂,容易误操作,并且线控开关属于硬件,多次使用容易有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旨在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智能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从而能够简化操作,并且不容易误操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
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
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所述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至少包括接听/拨打电话模式和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
优选地,所述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包括:
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优选地,在执行所述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之后,还包括:
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线感应耳机,包括:
近耳侧光线感应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的光线强度;
耳外侧光线感应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
电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大小的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所述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电信号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第二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信号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三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然后,对比所检测到的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采用光线感应耳机智能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简化了操作;由于根据光线强度进行相应的判断,不容易误操作,且无需使用线控开关,减小了耳机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中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线感应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光线感应耳机的电信号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光线感应耳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并生成相应的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电信号,供电子设备操控相应的功能。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本实施例中,在光线感应耳机的近耳侧和耳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线感应模块,并在接收到光信号后,通过相应的光线感应模块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当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来完成电子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时,首先将光线感应耳机与电子设备连接,即启动光线感应耳机,而后将其塞入耳朵;当用户无需使用耳机时,便会将光线感应耳机从耳朵中取出。在光线感应耳机位于耳朵中时和从耳朵中取出后,通过近耳侧所设置的光线感应模块感应耳朵内侧的光线,并检测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同时通过耳外侧所设置的光线感应模块感应耳朵外侧的光线,并检测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步骤S20,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
感应到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并分别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后,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至少包括接听/拨打电话模式和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等模式。
由于在光线感应耳机位于耳朵中时,位于耳朵内侧的光线感应模块接收不到光信号,而位于耳外侧的光线感应模块接收光信号,此时,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可得知,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差距较大,便可判断出此时用户将光线感应耳机塞入耳朵中;而如用户将光线感应耳机从耳朵中取出后,由于近耳侧和耳外侧所处的环境相同,其所接收到的光信号相同,此时对比出的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便较为接近。
步骤S30,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
当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生成对应的电信号后,将该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相应的电信号,操控接听/拨打电话模式和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等模式下的接听/拨打电话功能,以及切换至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的功能;并且,还可以根据光线感应耳机发送的电信号,控制关闭光线感应耳机功能,同时关闭相应模式下的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然后,对比所检测到的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采用光线感应耳机智能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简化了操作;由于根据光线强度进行相应的判断,不容易误操作,且无需使用线控开关,减小了耳机的损耗。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中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步骤S22,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对比出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说明此时用户将光线感应耳机塞入耳朵中。若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电话的场景,并且用户塞入光线感应耳机,则说明用户需要接听电话,此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电话的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号后便操控接听电话;若用户输入号码,或打开联系人记录、通话记录等条目,即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拨打电话的场景,并且用户塞入光线感应耳机,则说明用户需要拨打电话,此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拨打电话的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号后便操控拨打电话;若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拨打电话以外的场景,并且用户塞入光线感应耳机,则说明用户需要进入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此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号后便操控播放多媒体文件。
当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得出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即用户已经将光线感应耳机从耳朵中取出,此时,无论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拨打电话模式还是播放多媒体文件,均说明用户想要退出当前模式,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由于单侧耳机意外脱落而造成的误操作,必须当判断出左、右两侧耳机的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均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才能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当电子设备根据电信号关闭光线感应耳机后,同时根据当前所处的模式下的场景,完成挂断电话或暂停播放多媒体文件等操作。
将近耳侧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进行对比,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而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根据对近耳侧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不同的对比结果,生成相应的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电信号,进一步保证了不容易误操作。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步骤S21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当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拨打电话模式以外的其他模式时,并且判断出光线感应耳机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即根据用户的需要进入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时,如用户需要切换上一个或下一个多媒体文件,可以通过手势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用户在光线感应耳机的外侧快速来回晃动两次以上的手势为上一个或下一个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并且设置用户在左侧耳机外侧晃动为切换到上一个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而用户在右侧耳机外侧晃动为切换到下一个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
当光线感应耳机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说明此时用户需要切换多媒体文件,然后,根据切换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是来自左侧耳机还是右侧耳机,生成相应的切换到上一个或下一个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使得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的操作更为简化、更为智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线感应耳机。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光线感应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感应耳机,包括:
近耳侧光线感应模块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的光线强度;
耳外侧光线感应模块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对比模块30,用于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
电信号生成模块40,用于根据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大小的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
发送模块50,用于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在光线感应耳机的近耳侧和耳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线感应模块10,并在接收到光信号后,通过近耳侧光线感应模块10和耳外侧光线感应模块20分别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当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来完成电子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时,首先将光线感应耳机与电子设备连接,即启动光线感应耳机,而后将其塞入耳朵;当用户无需使用耳机时,便会将光线感应耳机从耳朵中取出。在光线感应耳机位于耳朵中时和从耳朵中取出后,通过近耳侧所设置的光线感应模块感应耳朵内侧的光线,并检测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同时通过耳外侧所设置的光线感应模块感应耳朵外侧的光线,并检测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感应到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并分别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后,通过对比模块30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通过电信号生成模块40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至少包括接听/拨打电话模式和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等模式。
由于在光线感应耳机位于耳朵中时,位于耳朵内侧的光线感应模块接收不到光信号,而位于耳外侧的光线感应模块接收光信号,此时,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可得知,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差距较大,便可判断出此时用户将光线感应耳机塞入耳朵中;而如用户将光线感应耳机从耳朵中取出后,由于近耳侧和耳外侧所处的环境相同,其所接收到的光信号相同,此时对比出的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便较为接近。
当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生成对应的电信号后,发送模块50将该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相应的电信号,操控接听/拨打电话模式和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等模式下的接听/拨打电话功能,以及切换至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的功能;并且,还可以根据光线感应耳机发送的电信号,控制关闭光线感应耳机功能,同时关闭相应模式下的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然后,对比所检测到的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采用光线感应耳机智能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简化了操作;由于根据光线强度进行相应的判断,不容易误操作,且无需使用线控开关,减小了耳机的损耗。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光线感应耳机的电信号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信号生成模块40包括:
第一电信号生成单元41,用于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第二电信号生成单元42,用于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对比出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说明此时用户将光线感应耳机塞入耳朵中。若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电话的场景,并且用户塞入光线感应耳机,则说明用户需要接听电话,此时,第一电信号生成单元41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电话的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号后便操控接听电话;若用户输入号码,或打开联系人记录、通话记录等条目,即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拨打电话的场景,并且用户塞入光线感应耳机,则说明用户需要拨打电话,此时,第一电信号生成单元41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拨打电话的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号后便操控拨打电话;若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拨打电话以外的场景,并且用户塞入光线感应耳机,则说明用户需要进入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此时,第一电信号生成单元41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号后便操控播放多媒体文件。
当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得出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即用户已经将光线感应耳机从耳朵中取出,此时,无论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拨打电话模式还是播放多媒体文件,均说明用户想要退出当前模式,第二电信号生成单元42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由于单侧耳机意外脱落而造成的误操作,必须当判断出左、右两侧耳机的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均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才能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当电子设备根据电信号关闭光线感应耳机后,同时根据当前所处的模式下的场景,完成挂断电话或暂停播放多媒体文件等操作。
将近耳侧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进行对比,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而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根据对近耳侧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不同的对比结果,生成相应的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电信号,进一步保证了不容易误操作。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光线感应耳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电信号生成模块40还包括:
第三电信号生成单元43,用于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当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接听/拨打电话模式以外的其他模式时,并且判断出光线感应耳机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即根据用户的需要进入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时,如用户需要切换上一个或下一个多媒体文件,可以通过手势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用户在光线感应耳机的外侧快速来回晃动两次以上的手势为上一个或下一个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并且设置用户在左侧耳机外侧晃动为切换到上一个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而用户在右侧耳机外侧晃动为切换到下一个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
当光线感应耳机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说明此时用户需要切换多媒体文件,然后,根据切换多媒体文件的切换指令是来自左侧耳机还是右侧耳机,第三电信号生成单元43生成相应的切换到上一个或下一个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使得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控制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的操作更为简化、更为智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线感应耳机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 
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所述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 
所述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包括: 
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当判断出左、右两侧耳机的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均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才能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至少包括接听/拨打电话模式和多媒体文件播放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之后,还包括: 
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4.一种光线感应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耳侧光线感应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近耳侧的光线强度; 
耳外侧光线感应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耳外侧的光线强度;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的大小; 
电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近耳侧和耳外侧的光线强度大小的对比结果 生成电子设备当前模式所对应的电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供其根据所述电信号操控当前模式下相应的功能;
所述电信号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接听/拨打电话或播放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第二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近耳侧的光线强度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第二电信号生成单元,还用于在判断出左、右两侧耳机的近耳侧的光线强度均接近耳外侧的光线强度时,生成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关闭耳机功能的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感应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三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为播放多媒体文件模式时,若检测到用户操作手势而产生的光线反复变化,则生成切换多媒体文件的电信号。 
CN201210468178.XA 2012-11-19 2012-11-19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Active CN102984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8178.XA CN102984615B (zh) 2012-11-19 2012-11-19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AU2013265798A AU2013265798B2 (en) 2012-11-19 2013-07-23 Method of using light sensor earphone to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 sensor earphone
US14/443,452 US9462104B2 (en) 2012-11-19 2013-07-23 Method of using light sensor earphone to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 sensor earphone
EP13793246.3A EP2922309B1 (en) 2012-11-19 2013-07-23 Method of using light sensor earphone to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 sensor earphone
JP2015542140A JP6149119B2 (ja) 2012-11-19 2013-07-23 光センサイヤホンによる電子機器のコントロール方法及び光センサイヤホン
PCT/CN2013/079897 WO2013174324A1 (zh) 2012-11-19 2013-07-23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8178.XA CN102984615B (zh) 2012-11-19 2012-11-19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4615A CN102984615A (zh) 2013-03-20
CN102984615B true CN102984615B (zh) 2015-05-20

Family

ID=4785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68178.XA Active CN102984615B (zh) 2012-11-19 2012-11-19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62104B2 (zh)
EP (1) EP2922309B1 (zh)
JP (1) JP6149119B2 (zh)
CN (1) CN102984615B (zh)
AU (1) AU2013265798B2 (zh)
WO (1) WO2013174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615B (zh) * 2012-11-19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TWI533719B (zh) 2013-09-18 2016-05-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耳機及其音源播放的控制方法
WO2015042907A1 (en) * 2013-09-29 2015-04-0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ontrol input mod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481152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耳机拨号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设备
JP2017511632A (ja) * 2014-03-31 2017-04-20 ハーマン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ジェスチャー制御イヤホン
CN105024714A (zh) * 2014-04-23 2015-11-04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终端天线性能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TWI590640B (zh) * 2014-04-25 2017-07-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話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US10409394B2 (en) * 2015-08-29 2019-09-10 Bragi GmbH Gesture based control system based upon device orie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2063342B1 (ko) * 2018-09-13 2020-01-07 네이버 주식회사 이어셋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324746B (zh) * 2019-07-23 2020-11-24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防误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耳机
DE102020208682A1 (de) 2020-07-10 2022-01-13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eines Tragezustands eines Ohrhörers und Ohrhörersystem
CN112019978B (zh) * 2020-08-06 2022-04-26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的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耳机
DE102020211299A1 (de) 2020-09-09 2022-03-10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Ohrhörer und Verfahren zum Erkennen, ob ein Ohrhörer in ein Ohr eines Benutzers eingebracht wird
CN112584268B (zh) * 2020-12-10 2024-05-03 南京天易合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光感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12770215A (zh) * 2021-02-25 2021-05-07 厦门中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势的耳机控制装置、方法以及耳机装置
CN114449405B (zh) * 2022-04-08 2022-10-21 中测智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运动防误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4383A (ja) * 2005-12-22 2007-07-0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ワイヤレスヘッドホン装置
CN2901444Y (zh) * 2006-05-24 2007-05-16 樊生良 语音提示开伞预警器
JP2008103827A (ja) * 2006-10-17 2008-05-01 Sharp Corp ワイヤレスヘッドホン
US8979762B2 (en) * 2008-01-07 2015-03-17 Well Being Digital Limited Method of determining body parameters during exercise
KR20100088833A (ko) 2009-02-02 2010-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어폰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02946795A (zh) 2010-04-05 2013-02-27 Kaz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医疗探针的插入检测器
CN101951534A (zh) * 2010-07-09 2011-01-19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耳机上增设传感器以调节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
US8795184B2 (en) * 2010-07-12 2014-08-05 Rohm Co., Ltd. Wireless plethysmogram sensor unit, a processing unit for plethysmogram and a plethysmogram system
US20130279724A1 (en) 2012-04-19 2013-10-2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Auto detection of headphone orientation
CN102984615B (zh) 2012-11-19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3265798A1 (en) 2015-06-04
EP2922309B1 (en) 2018-01-10
AU2013265798B2 (en) 2017-01-19
JP2016500233A (ja) 2016-01-07
US20150281421A1 (en) 2015-10-01
CN102984615A (zh) 2013-03-20
EP2922309A4 (en) 2015-12-23
US9462104B2 (en) 2016-10-04
WO2013174324A1 (zh) 2013-11-28
EP2922309A1 (en) 2015-09-23
JP6149119B2 (ja) 201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4615B (zh) 通过光线感应耳机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和光线感应耳机
EP31638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main microphone
CN107481721A (zh) 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语音交互方法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6210356A (zh) 关闭终端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6794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170180533A1 (en) Microphone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5656523A (zh) 一种蓝牙主设备的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蓝牙主设备
CN103024709A (zh)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2938819A (zh) 移动终端音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100330A (zh) 一种设备声响效果优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231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849417B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453980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85708A (zh)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40215A (zh) 声音输入装置、通信装置、及声音输入装置的动作方法
KR20110065052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6571878A (zh) 一种射频故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792141B (zh) 电视机音频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60274A (zh) 一种环境光传感器数据的上报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99267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关闭背光的方法
CN104468955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814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应用于电子设备的通信事件提示方法
CN1041848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通过触摸屏设置音量的方法
CN102185960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播放器节目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873657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