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117B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23117B CN104023117B CN201310066167.3A CN201310066167A CN104023117B CN 104023117 B CN104023117 B CN 104023117B CN 201310066167 A CN201310066167 A CN 201310066167A CN 104023117 B CN104023117 B CN 1040231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call mode
- voice output
- mode
- c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
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朋友之间进行语音通话、可视电话、视频通话等。目前,当主叫用户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即被叫用户时,需要一直手持着智能手机,将其贴近耳朵,但是这样用户会不舒服,用户体验差。于是,智能手机便出现了免提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扬声器与被叫用户进行通话,这样就不用一直手持着手机。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当主叫用户在打电话时,主叫设备处于一种通话模式,如免提模式或者听筒模式,那么,无论电话是否接通,手机一直保持处于该模式,如果用户想要从免提模式切为听筒模式,或者从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的话,就需要手动去按下电子设备上的“免提”按钮来打开或者关闭免提模式,所以,导致了主叫用户必须手动操作才能对电子设备进行通话模式的切换,并且因为手动操作就要将手机拿离耳朵,便于看着手机操作界面,可能错过对方说什么或者不能听清楚,进而,存在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含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和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所述第二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所述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包括: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听筒模式;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具体为:控制扬声器停止工作;所述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将所述话音信号发送给听筒。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耳机模式;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具体为:控制扬声器停止工作;所述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将所述话音信号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耳机。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子设备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含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和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所述第二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扬声器;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听筒模式;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听筒。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扬声器;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耳机模式;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免提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比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主叫第二电子设备是否通话接通,当通话接通时,就生成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免提模式切换为听筒通话模式,或者,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听筒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就自动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这样就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了,并且不会出现因为手动操作就要将手机拿离耳朵,便于看着手机操作界面,可能错过对方说什么或者不能听清楚的情况,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在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免提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比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主叫第二电子设备是否通话接通,当通话接通时,就生成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免提模式切换为听筒通话模式,或者,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听筒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就自动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这样就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了,并且不会出现因为手动操作就要将手机拿离耳朵,便于看着手机操作界面,可能错过对方说什么或者不能听清楚的情况,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该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通话模式可以为免提模式,第二通话模式可以为听筒模式,还可以为耳机模式;第一通话模式还可以为多方通话模式,第二通话模式还可以为单方通话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在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
S2:当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
S3: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
下面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第一通话模式为免提模式为例,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即主叫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即被叫用户拨号后,主叫用户按下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免提”按键,开启第一电子设备的免提模式,此时,执行S1,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1可以包括: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当第一电子设备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其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时,表明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
具体来说,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判断此次呼叫是否由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即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为主叫方,比如检测当前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正在接收回铃音,再比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发出通话请求信息,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检测,只要能够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然后,当判断出第一电子设备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正在接收回铃音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发出通话请求信息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比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连接成功信号,或者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正在接收回铃音,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连接成功信号,或者结束接收回铃音时,就表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此时,认为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
接下来,执行S2,即:当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
最后,根据S2所生成的模式切换指令,执行S3,即: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即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免提模式切换为听筒模式,或者由免提模式切换为耳机模式。
此时,就完成了根据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来切换第一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的过程。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含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和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其中,第一通话模式与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对应,第二通话模式与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对应。也就是说,由第一声音输出装置输出话音信号,即为第一通话模式;由第二声音输出装置输出话音信号,即为第二通话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通话模式为免提模式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就为扬声器;当第二通话模式为听筒模式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就为听筒;当第二通话模式为耳机模式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就为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耳机。
此时,S3可以包括: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并控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
具体来说,执行上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比如,控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上电,使得第二声音输出装置能够正常工作。接着,将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来的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使得其输出该话音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比如,控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掉电,这样就完成了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向第二通话模式切换到过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听筒模式时,控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具体可以为:控制扬声器停止工作;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可以为:将话音信号发送给听筒。
进一步,当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耳机模式时,控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具体可以为:控制扬声器停止工作;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可以为:将话音信号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耳机。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介绍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下面的实施例主要介绍了所述信息处理的方法的一个可能的应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一切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知道应该如何根据本发明的思想进行变形。
实施例一: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也为智能手机。此时第一电子设备用户想要向第二电子设备用户拨打电话,那么,在第一电子设备用户,即主叫用户拨号之后,按下“免提”按键,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就处于第一通话模式,即免提状态,话音信号是通过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如扬声器输出的。首先,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比如,此时第一电子设备正在接收回铃音,就表明此次通话是由第一电子设备主动发起的,那么,接下来,第一电子设备进一步检测此时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比如,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其此刻已经终止接收回铃音了,也就表明通话接通,即主叫用户已经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用户,即被叫用户,进行正常的通话了,第一电子设备就会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并执行该指令,控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如听筒上电,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同时,控制第一声音装置掉电,停止工作,那么,之后主叫用户就可以通过听筒来接收被叫用户的声音,至此,第一电子设备就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到了第二通话模式。
由上面的描述可知,由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免提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比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主叫第二电子设备是否通话接通,当通话接通时,就生成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免提模式切换为听筒通话模式,或者,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听筒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就自动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这样就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了,并且不会出现因为手动操作就要将手机拿离耳朵,便于看着手机操作界面,可能错过对方说什么或者不能听清楚的情况,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10,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生成单元20,用于当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单元30,用于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检测单元10、生成单元20以及控制单元30可以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主板上的一个或者多个芯片,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检测单元10,具体包括: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子单元,用于当电子设备主动呼叫第二电子设备时,检测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其中,当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时,表明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
进一步,电子设备至少包含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和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其中,第一通话模式与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对应,第二通话模式与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控制单元30,具体用于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并控制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电子设备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
进一步,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扬声器;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听筒模式;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听筒。
进一步,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扬声器;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耳机模式;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耳机。
根据上面的描述,上述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信息处理的方法,所以,该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第一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执行模式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第二通话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免提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比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主叫第二电子设备是否通话接通,当通话接通时,就生成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免提模式切换为听筒通话模式,或者,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听筒模式时,检测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就自动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由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这样就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了,并且不会出现因为手动操作就要将手机拿离耳朵,便于看着手机操作界面,可能错过对方说什么或者不能听清楚的情况,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能自动切换通话模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
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含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和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所述第二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对应;
所述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包括:
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听筒模式;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具体为:控制扬声器停止工作;
所述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将所述话音信号发送给听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耳机模式;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具体为:控制扬声器停止工作;
所述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将所述话音信号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耳机。
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话,具有第一通话模式和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不同的第二通话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时,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子设备主动呼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是否接通;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话接通时,生成一模式切换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含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和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对应,所述第二通话模式与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对应;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将话音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通话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扬声器;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听筒模式;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听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具体为免提模式;所述第一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扬声器;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具体为耳机模式;所述第二声音输出装置具体为耳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6167.3A CN104023117B (zh) | 2013-03-01 | 2013-03-01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6167.3A CN104023117B (zh) | 2013-03-01 | 2013-03-01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3117A CN104023117A (zh) | 2014-09-03 |
CN104023117B true CN104023117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143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66167.3A Active CN104023117B (zh) | 2013-03-01 | 2013-03-01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231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88321A (zh) * | 2017-01-24 | 2017-06-23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通讯设备切换静音模式的方法 |
CN106943754A (zh) * | 2017-04-28 | 2017-07-14 | 董宇 | 智能终端信息交互移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
JP2019205114A (ja) | 2018-05-25 | 2019-11-28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
CN109788114B (zh) * | 2019-03-12 | 2021-04-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
CN110995930B (zh) * | 2019-12-06 | 2021-06-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音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60609B1 (ko) * | 2008-05-23 | 2014-1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단말기의 전화 수신 모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610307A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手机接听模式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1668086B (zh) * | 2009-09-21 | 2014-09-2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语音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2013
- 2013-03-01 CN CN201310066167.3A patent/CN10402311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3117A (zh) | 2014-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11793A (zh) | 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5611055B (zh) | 通话方法及装置 | |
CN101860626A (zh) | 应用提供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023117B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2843464A (zh) | 一种通过距离感应器调整通话音频输出方式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2857807A (zh) | 语音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及数字电视终端 | |
JP2022528683A (ja) | 音声通話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2984374A (zh) | 通信终端及其通话方式的切换方法 | |
JP2011125015A (ja) | 携帯用端末機におけるイヤホン装着を認識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CN115190197B (zh) | 基于蓝牙耳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4967730A (zh) | 通话方式及终端 | |
CN107621933B (zh) |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和装置和相关介质产品 | |
CN114040373A (zh) | 音频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243684A (zh) | 无线通讯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 |
CN101557444A (zh) | 一种协同操作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 |
CN111556439A (zh) | 一种终端的连接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8566221B (zh) | 通话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5516439A (zh) | 一种电话接听、挂断方法及终端 | |
CN111277697B (zh) |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2695289A (zh) | 移动终端的双通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203537386U (zh) | 蓝牙会议扬声器及相应的会议电话系统 | |
US9635165B2 (en)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connection switchover for headphone jack adaptor device | |
CN104468955A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1808148A (zh) | 一种双模终端及双模切换方法 | |
CN107872566A (zh) | 一种终端的通话切换方法、系统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