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132A - 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由其制作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由其制作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132A
CN102971132A CN2011800332707A CN201180033270A CN102971132A CN 102971132 A CN102971132 A CN 102971132A CN 2011800332707 A CN2011800332707 A CN 2011800332707A CN 201180033270 A CN201180033270 A CN 201180033270A CN 102971132 A CN102971132 A CN 102971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ank
container
partition wall
blow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2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良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ol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ol Tech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1/00352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1142611A2/ko
Publication of CN102971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09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63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by contact heating or cooling, e.g. mandrels or co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Stretching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73Auxiliary operations after the blow-moulding oper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09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36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 B29C49/6445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through the preform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2/00Producing hollow articles
    • B29D22/003Containers for packag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e.g. bottles, jars, cans, barrels,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4Multi-cavity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了由隔墙分割了收容空间的内部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成型方法及由其制作的容器,更详细地说,在加热区(heating zone)为了对坯件均匀加热而引进了加热机构与空冷机构,而且,在吹塑区(blowing zone)引进了随着坯件伸展而后退的抵抗件,即使提高了生产速度也不会让所制成的容器出现品质问题或不良率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由其制作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了由隔墙分割了收容空间的内部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成型方法及由其制作的容器,更详细地说,在加热区(heating zone)为了对坯件均匀加热而引进了加热机构与空冷机构,而且,在吹塑区(blowing zone)引进了随着坯件伸展而后退的抵抗件,即使提高了生产速度也不会让所制成的容器出现品质问题或不良率增加的问题。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人的专利第0845737号(2008年07月07日)“具备了分割的收容空间的容器的吹塑成型方法及该容器”所公开的技术中,针对具备准隔墙的坯件进行吹塑成型时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改变吹塑压力而能够让外墙及隔墙厚度维持一定地进行生产,也提供了作为产业技术开发中的核心因素的批量生产性。
但是在上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中为了满足需求而需要更快地生产,而且为了在相对较高速度生产时能够大幅减少产品不良率而需要改善工序,从而提出了本发明。
为了满足各种类型的容器需求而生产由隔墙分割的分隔区可互相疏通的容器时,也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品质与生产性的最主要课题的技术,本发明人为此提供一种适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课题】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了由隔墙分割了收容空间的内部分隔区的容器的制作用吹塑成型装置及利用它的成型方法的相关技术,该技术能够确保批量生产性,即使适用所需生产速度也不会提高不良率或出现个别容器品质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容器及吹塑成型装置,该容器为了让隔墙所分割的分隔区能够互相疏通而在隔墙形成通孔部,该吹塑成型装置则为此而具备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 Zone)。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容器及其成型装置,为了解决由于分割容器本体内部收容空间的隔墙所致光线折射而使得外观与现有容器相比有些生疏的问题,该容器在与上述隔墙重叠的本体位置形成了凹入部,而且为了阻止从侧面看到隔墙而在上述凹入部形成遮蔽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为了保障生产性及品质而引进加热区(Heating Zone),该加热区在吹塑区(Blowing Zone)针对注射成型的坯件进行吹塑之前予以加热,而且为了对坯件的准外墙与准隔墙均匀地加热而一起排列加热机构与冷却机构,尤其是一起排列空冷机构。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其引进了安置构件,该安置构件安置上述坯件的开口侧并且具有让上述准隔墙插入的插入部而使得通过加热区时允许坯件自转,之后在吹塑区为了让具有分歧体的伸展杆能够准确地投入而限定开口位置,该分歧体则投入坯件的每个准分隔区。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加热区还引进了遮蔽件,该遮蔽件阻止上述坯件的嘴部被加热机构加热。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吹塑区引进抵抗件,该抵抗件在针对上述坯件的开口相反侧底面部加压的状态下随着上述坯件伸展而后退,即使提高了生产速度也不会让所制成的容器出现品质问题或不良率增加的问题。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吹塑成型装置包括:加热机构,其加热坯件,该坯件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加热区(heating zone),具备空冷机构,该空冷机构让上述坯件被均匀地加热;及吹塑区(blowing zone),具备空气吹风机(air blower),该空气吹风机通过上述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在上述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装置中,上述加热区还包括安置构件,该安置构件安置上述坯件的开口侧并且具有让上述准隔墙插入的插入部;
而且,在上述加热区中,还包括防止上述坯件的嘴部被加热机构加热的遮蔽件,而上述坯件还包括嘴部;
上述加热区还包括自转机构,其驱使上述坯件回转,
较佳地,上述吹塑区还包括:模具架(mold),形成于上述坯件外表面;伸展杆,投入上述坯件的准分隔区;及抵抗件,在针对上述坯件的开口相反侧底面部加压的状态下随着上述坯件伸展而后退。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制作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方法按照下列步骤制造具备分隔区的容器:在加热区(heating zone),通过加热机构对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的坯件进行加热并且为了均匀地加热上述坯件而凭借空冷机构实行冷却,然后,在吹塑区(blowing zone)凭借通过上述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的空气吹风机予以成型。
本发明吹塑成型装置的其它实现例包括:
吹塑区(blowing zone),其包括空气吹风机,该空气吹风机通过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的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及
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 zone),其包括穿孔机构,该穿孔机构在吹塑成型后具有被隔墙分割的分隔区的容器本体的隔墙形成通孔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一实现例的容器包括:开口;外墙,在上述开口延伸;及隔墙,排列在上述外墙内并形成分隔区,具有通孔部。
而且,本发明容器包括:开口;外墙,在上述开口延伸;隔墙,排列在上述外墙内并形成分隔区;及凹入部,形成于和上述隔墙重叠的外墙位置。
更进一步,本发明容器的上述凹入部还形成有阻止隔墙被显示的遮蔽部,较佳地,上述外墙在与上述凹入部错开的位置形成分型线,或者上述外墙在与上述凹入部重叠的位置形成分型线。
另一方面,本发明吹塑成型装置的再一个实现例包括吹塑区(blowing zone),该吹塑区(blowing zone)包括:模具架,位于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的坯件的外表面;空气吹风机,通过上述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及抵抗件,在针对上述坯件的开口相反侧底面部加压的状态下随着上述坯件伸展而后退;较佳地,上述吹塑区还包括投入上述坯件的准分隔区的伸展杆。
而且,上述再一个实现例的吹塑成型装置包括:
加热机构,其加热坯件,该坯件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还包括排列在上述吹塑区之前的加热区(heating zone),上述加热区还包括防止上述坯件的嘴部被加热机构加热的遮蔽件,上述坯件还包括嘴部;
上述加热区还包括自转机构,其驱使上述坯件回转;
上述加热区还包括安置构件,该安置构件安置上述坯件的开口侧并且具有让上述准隔墙插入的插入部;
还包括装载区(loading zone),其包括:照相机,拍摄坯件的准隔墙角度;及变位机构,为了让插入部与上述照相机所判读的准隔墙角度维持一致而驱使上述安置构件回转。
【有益效果】
对于如前所述的本发明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用吹塑成型装置、利用该装置的吹塑成型方法、及、由其制作的容器,
首先,提供一种容器及吹塑成型装置,该容器为了让隔墙所分割的分隔区能够互相疏通而在隔墙形成通孔部,该吹塑成型装置则为此而具备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Zone);
更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及吹塑成型装置,为了解决由于分割容器本体内部收容空间的隔墙所致光线折射而使得外观与现有容器相比有些生疏的问题,该容器在与上述隔墙重叠的本体位置形成了凹入部,而且为了阻止从侧面看到隔墙而在上述凹入部形成遮蔽部;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为了保障生产性及品质而引进加热区(Heating Zone),该加热区在吹塑区(Blowing Zone)针对注射成型的坯件进行吹塑之前予以加热,而且为了对坯件的准外墙与准隔墙均匀地加热而一起排列加热机构与冷却机构,尤其是一起排列空冷机构;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其引进了安置构件,该安置构件安置上述坯件的开口侧并且具有让上述准隔墙插入的插入部而使得通过加热区时允许坯件自转,之后在吹塑区为了让具有分歧体的伸展杆能够准确地投入而限定开口位置,该分歧体则投入坯件的每个准分隔区;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加热区还引进了遮蔽件,该遮蔽件阻止上述坯件的嘴部被加热机构加热。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吹塑区引进抵抗件,该抵抗件在针对上述坯件的开口相反侧底面部加压的状态下随着上述坯件伸展而后退,即使提高了生产速度也不会让所制成的容器出现品质问题或不良率增加的问题;
其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了由隔墙分割了收容空间的内部分隔区的容器的制作用吹塑成型装置及利用它的成型方法的相关技术,该技术能够确保批量生产性,即使适用所需生产速度也不会提高不良率或出现个别容器品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备隔墙的容器用吹塑成型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转移区(Transfer Zone)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加热区(Heating Zone)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进入吹塑区(Blowing Zone)之前限定坯件隔墙方向的位移回转机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吹塑区的模具架(mold)及伸展杆等的相关概略侧视图。
图6是吹塑区的抵抗件的相关概略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7是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 Zone)的概略剖视图。
图8及图9是本发明的具备隔墙的容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具备隔墙的容器的结合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具备隔墙的容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12是其它形态的容器的剖视图。
<主要图形标记的说明>
C:容器             10:本体
11:外墙            11A:凹入部
13:隔墙            13S:分隔区
15:开口            15A;嘴部
15B:凸缘(flange)   15a:螺旋部
20:盖              21:盖体
21A:通孔           21B:相应螺旋部
23:变位构件        23A:排放路径
23B:被收容体       25:密封件
27:辅助盖          27A:收容槽
30:坯件(pre-form)  31:准外墙
33:准隔墙                     33S:准分隔区
35:开口                       35A:嘴部
35B:凸缘(flange)
B:成型装置                    B1:控制部
110:转移区                    111:储存部
113、115、117:移送机构        120:装载区
121:移送体                    123:照相机
125:变位机构                  127:翻转机构
130:加热区                    131:安置构件
131A:插入部                   133:加热机构
135:空冷机构                  137:遮蔽件
140:吹塑区                    141:伸展杆
143:固定块                    143A:供气口
145:抵抗件                    145A:抵抗杆
145B:缸                       145C:弹性机构
147:吹风机                    140A:主模具架(main mold)
140B:下块                     140C:停止块
140D:上块                     140E:位移回转机构
140F:固定导件                 150:后处理区
151:穿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修改,也能具有各种实施例,本说明书将详细说明实现例(或实施例)。然而,不能因此把本发明局限在所公开的实施形态,应该理解为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所进行的各种置换、变形及修改都包含在内。
各附图的同一图形标记,尤其是十位数与个位数、或者十位数、个位数及英文字母相同的图形标记表示具有同一或相似功能的构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各图形标记所代表的构件是符合该基准的部件。
为了阅读者容易理解等目的,把各附图中构成要素的尺寸或厚度夸张地放大(或增厚)或缩小(或减薄)地显示、简单地显示,但不得因此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为说明特定实现例(或实施例)而使用,不得因此局限本发明。除非在句子的脉理中可以明显地加以区分,否则单数表现方式也包括复数的情形。本申请的“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只是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不得视为事先排除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的存在。
除非另外给予不同的定义,否则此处所使用的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的一切术语所表示的意义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人们通常了解的意义相同。在一般辞典中有所定义的术语的意义应该被解释为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文章脉理所具有的意义一致,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地给予定义,否则不得异常地或过度形式主义地予以解释。
首先,图1是吹塑成型装置(B)的概略俯视图,其能够制作由盖(20)与本体(10)所构成的容器(C)中的本体(10),如图8所示的该容器(C)是通常由注射成型方法制成的坯件(30)被吹塑成型后制成的。
在图8中,坯件(30)在开口(35)周边具有嘴部(35A),嘴部的外周面则形成了让成型的容器与盖进行螺纹结合的螺旋部(35a),螺旋部(35a)的下端则具备有构成突槛的凸缘(35B)。
而且,具备有准外墙(31)与准隔墙(33),其凭借伸展杆与吹塑压力而扩展并构成容器的外墙与隔墙,凭借上述准隔墙(33)分割而形成准分隔区(33S),虽然附图所示为2个,但上述准分隔区(33S)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形成为3个以上,而且,各准分隔区(33S)的体积可以根据需要而以规则或不规则的方式形成不同体积。
由该坯件(30)吹塑成型的容器(C)的本体(10)也在开口(15)周边具有和坯件(30)尺寸及形状相同的(最终没有吹塑成型的)嘴部(15A)、螺旋部(15a)、凸缘(15B)。为了显示出该点,坯件的外墙、隔墙、分隔区使用了术语“准”而开口、嘴部、凸缘、螺旋部则没有使用术语“准”,但不得因此限制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而使得坯件嘴部(35A)下部的一定部分不进行吹塑成型,也可根据需要而使得坯件的嘴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吹塑成型。
而且,上述容器本体(10)中被外墙(11)围绕的收容空间(S)被隔墙(13)分割而形成分隔区(13S)。
吹塑成型的容器的嘴部可以根据需要而形成为没有螺旋部的形态或者其横截面不是近似圆形而是椭圆、三角形、矩形、其它多角形之类的各种形状,图8所示容器本体的横截面也是在其大略对称位置具有直线部的类似椭圆形。
而且,所制成的容器本体的隔墙(13)虽然具有上升到嘴部(15A)上端的形态,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上升到突出于嘴部上端或者上升到低于嘴部上端的位置。
如图1所示,制作具备该隔墙(13)的容器(C)本体(10)的吹塑成型装置(B)依次包括下列主要区域:转移区(110)(Transfer Zone),依次供应坯件(30);装载区(120)(LoadingZone),把供应过来的坯件加以排列后依次供应到下一个阶段;加热区(130)(HeatingZone),把已经完全硬化的坯件加以重新加热或者维持坯件的可吹塑成型的温度状态(保温概念);吹塑区(140)(Blowing Zone),通过伸展杆与吹风机放大坯件;后处理区(150)(Postprocessing Zone),执行所需要的收尾加工。
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把上述各区(110、120、130、140、150)不连续排列而以具备有意义的工序时间差的形态另行排列到某一个地点,或者排列在完全不同的地点。
各区可以视需要而予以省略,但不能省略上述吹塑区(140)。
但是在利用另行成型并完全硬化的坯件的吹塑成型(在吹塑成型中通常称为双级(stage)工艺)中加热区(130)是必须具备的。然而,像单级(stage)工艺一样接着进行坯件注射成型与吹塑成型的吹塑成型则可以省略。
下面结合图1说明时虽然记载为各区(110、120、130、140、150)连续,但不能因此排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吹塑成型装置及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的请求范围内所实施的各种变形。
更具体地说,在图1及图2中转移区(110)包括:储存部(111),收容注射成型的坯件(30);移送机构,从上述储存部(111)把坯件(30)移送到装载区(120)。
首先,第一移送机构(113)由形成有多个承斗(scoop)(113B)的输送带(113A)构成,其能够从具备倾斜部而使得坯件(30)自然聚集的储存部(111)一个一个地用坯件。
第二移送机构(115)包括:漏斗(115B),呈上宽下窄状,可以接受从上述第一移送机构的带子(113A)上端下落的坯件;多个滚轮(roller)(115A),连续排列并且在漏斗下端让坯件(30)的嘴部(35A)朝上排列对齐。
第三移送机构(117)由两个导杆(117A)构成,其形成倾斜而得以让坯件凭借自重滑落而投入装载区,邻接于第二移送机构的后端滚轮(115A)地排列。
转移区(110)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便按照一定时差连续供应坯件。
如图2与图1所示,邻接于上述第三移送机构(117)地排列的装载区(120)为了在导杆(117A)后端接受开口(35)朝上的坯件(30)而包含具备插入部(121a)的移送体(121)。
上述移送体(121)通过连接件(121A)互相连接而从上部到下部地循环旋转(请参考图1所示箭头)。
而且,上述装载区(120)的开始部分安装有照相机(123)而拍摄位于移送体(121)的插入部(121a)的坯件(30)的准隔墙(33)方向,以便在供应给加热区(130)之前让坯件(30)的准隔墙(33)方向排列成一定方向。
其具体方法为,照相机(123)所拍摄的映像被传输到控制部(B1)(尤其是,其可以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方式),控制部(B1)(图1利用“~~~~”指示控制关系)则控制装载区(120)后端的变位机构(125)而使得坯件(30)的准隔墙(33)按照一定方向排列。
如图1右侧的虚线椭圆内的侧视概念图所示,上述变位机构(125)包括分歧件(125C),其被角度调整回转机构(例:电机(125A))驱动而回转并且被升降体(例:气压或液压活塞(125B))驱动而升降。
控制部(B1)根据照相机(123)所传输的映像而控制上述电机(125A)驱使分歧件(125C)的槽(125c)回转以便插入坯件的准隔墙(33),当相应的坯件位于下部时则受到升降体(125B)的驱动而下降,电机(125A)再驱使分歧件(125C)回转时,坯件(30)的隔墙(33)将按照一个方向排列对齐。
而且,上述装载区(120)的后端具备有翻转机构(127),把上述变位机构(125)所排列对齐的准隔墙(33)的坯件翻转后供应到加热区(130)。
如图1上部的虚线椭圆内的侧视概念图所示,上述翻转机构(127)包括夹钳(127A)与被旋转机构(例:电机(127C))驱动而回转的回转臂(127B),利用夹钳(127A)夹注排列对齐的坯件(30)的嘴部(35A)(突出于装载区(120)移送体(121)的上部)时,电机(127C)驱使回转臂(127B)旋转而放置到构成加热区(130)的安置构件(131)上,夹钳(127A)则张开。
上述电机(125A)(127C)或活塞(125B)可以由其它公知的旋转机构与升降机构替代,各致动件(125A、125B、127A、127C)(121(让移送体循环的电机))的控制则由控制部(B1))实现。
为了方便起见,把安置构件(131)记载为其构成加热区(130),该安置构件(131)通过翻转机构(127)接受由上述装载区(120)的变位机构(25)所排列对齐的坯件(30)。
但,上述安置构件(131)在循环于加热区(130)与吹塑区(140)及后处理区(150)之间的输送带(130A)上部按照一定间距排列并循环,由于安置构件(131)随着上述输送带(130A)移动而在加热区(130)发挥出让坯件(30)进行公转(revolution)(在中央以点划线循环箭头标示)的功能。
更具体地说,上述加热区(130)包括安置构件(131)、加热机构(133)、空冷机构(135)、遮蔽件(137)。
图3及图4有更具体的图示,上述安置构件(131)安置上述坯件(30)的开口(35)侧并且具有让上述准隔墙(33)插入的插入部(131A)。
上述插入部(131A)相当于横截面形状大略为半圆形的两个突出分体(131A')之间的间隙,其尺寸与形状按照坯件的准隔墙而于以变形。
而且,如图3侧剖视图及图3下部的左边点划线圆内俯视图所示,较佳地,为了让装载区(120)的翻转机构(127)所翻转后供应的坯件(30)的准隔墙(33)容易插入,上述插入部(131A)具有上宽下窄形状,而且,较佳地,上述两个突出分体(131A')为了让坯件(30)的开口(35)容易插入而具有上窄下宽的形状,更佳地,具备有能够在坯件被安置的状态下尽量防止坯件(30)晃动的尺寸。
上述安置构件(131)的两个突出分体(131A')之间形成有投入孔(131a)以便以后在吹塑区(40)允许伸展杆(141)投入及空气(或其体)吹塑。
而且,上述安置构件(131)在上述突出分体(131A')的下部备有接触盘(131B)而得以和构成位移回转机构(140E)的带子(140e)进行摩擦回转,该位移回转机构(140E)把准隔墙(33)重新排列成一定方向,该准隔墙(33)由于坯件在加热区(130)后端进入吹塑区(140)之前自转而朝向任意方向。
而且,上述盘(131B)的下部备有大略呈菱形的块(131D),在相当于该块的长对角线部位的顶点部分则形成有固定孔(131d),该固定孔(131d)能够在位移回转机构(140E)让坯件的准隔墙方向对齐在特定方向后确实地固定该状态。
上述块(131D)下部则备有固定杆(131b),该固定杆(131b)能够把坯件的准隔墙方向被对齐到特定排列的状态加以固定后让坯件投入吹塑区(140),上述固定杆(131b)的横截面形状基本呈非圆形之类的形状即可,如图3下部的中间点划线圆内的横剖视图概念所示,其为具有对称的两个直线部的类似椭圆形状。
而且,上述固定杆(131b)的下部备有链轮(131C),如图1及图3下部的右边点划线圆内所示,凭借链条(131c)(在图1中,以虚线图示了在加热区(130)领域于链轮(131c')之间循环的形态)回转而使得安置构件(131)回转,从而让安置构件及坯件能够自转。
该坯件(30)的自转(rotation)应该在整个加热区(130)区段实现(在图1中以双点划领域表示),和经过加热区(130)及吹塑区(140)的坯件(30)的公转(revolution)(在图1中央以点划线循环箭头表示)一样都是为了均匀加热坯件而不可或缺的事项,该坯件的公转机构及自转机构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而且,在构成加热区(130)的安置构件(131)的结构中安置坯件隔墙(33)的插入部(131A)和吹塑区的吹塑成型(为了在坯件(30)的每个准分隔区(33S)投入伸展杆(141)的分歧体(141A)而把准隔墙(请参阅图5及图6)排列对齐)一样,都是一种考虑到生产性、坯件自转及设计、制造、控制的便利性等方面而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其它构成要素则可以根据需要而予以变形设计。
从概念上来说,上述安置构件(131)能够以适当的夹具(Clamp)替代插入部(131A)后保障吹塑区中隔墙方向的特定排列对齐状态并且保障加热区中的坯件自转。
如图1与图3所示,较佳地,加热区(130)形成一种导管(D)结构而得以防止热损失,较佳地,包括:加热机构,针对具有被准隔墙(33)分割的准分隔区(33S)的坯件(30)进行加热;空冷机构,可以让上述坯件,尤其是准外墙(31)与准隔墙(33)得到均匀加热;其中,上述空冷机构是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核心概念之一。
较佳地,上述加热机构(133)由加热器,尤其是由波长较长而适合低温加热的红外线灯构成,由于在加热区实行坯件自转,因此只要在一侧安装即可,在整个加热区按照一定间距排列。
上述空冷机构(135)由送风机构(135A)及排出风量的喷嘴(135a)构成,其供应室温空气,可以根据需要而供应控制了温度的空气(或其它气体)。
上述空冷机构(135)所供应的空气把上述加热机构(133)所加热的坯件加以冷却而使得上述坯件的准外墙(31)与准隔墙(33)得以均匀地加热(没有空冷机构时准外墙的加热将相对地快于准隔墙,坯件的不均匀加热、合成树脂种类及温度特性所导致的问题(例:PET加热时达到一定温度以上时所发生的白化现象)会让完成的容器的品质(例:透明度、外墙及隔墙厚度不均匀等)上出现问题),
为了冷却而流入的空气将排放到导管(D)的上吸气口(135b"),较佳地,包含上述吸气口的吸气装置(135B)为了控制上的便利而另外包括吸气风机(135b)。
而且,在坯件(30)与容器(10)中不发生形状及尺寸变化的嘴部(35A)(15A)不需要加热,加热反而会成为不良原因,因此加热区(130)以包括遮蔽件(137)较佳,该遮蔽件(137)能够阻止上述坯件的嘴部被加热机构加热。当然,除了嘴部以外,还能根据需要而选择坯件中不需要加热的部位,遮蔽件(137)也会随其变形。
而且,较佳地,上述遮蔽件(137)具备冷却水循环路(137a)。
接着,经过了具有一定区段长度的加热区(130)的坯件将被投入吹塑区(140),如前所述,为了在坯件(30)的每个准分隔区(33S)正确地投入伸展杆(141)的分歧体(141A)而在加热区(130)的后端备有位移回转机构(140E)。
如图1与图4所示,位移回转机构(140E)具备有包括连接到电机(140e')的驱动滑轮在内的三个滑轮,还备有在三个滑轮之间循环的带子(140e)。
上述带子(140e)让上述安置构件(131)的接触盘(131B)回转而使得安置构件回转,从而让坯件(30)回转并改变准隔墙(33)的方向。
在该状态下,如图4的右边中间点划线椭圆内的概念所示,当相当于安置构件(131)的菱形块(131D)的长对角线部位的顶点部分位于传感器,尤其是接近传感器(140d')可感应的距离内时,上述电机(140e')将在控制部(B1)的控制下停止,上块(140D)在该状态下移动而使得上块的固定销(140d)投入块(131D)的固定孔(131d)而得以把变位状态确实地固定。
而且,位于上述安置构件(131)的块(131D)下部的固定杆(131b)的两直线部(130b')与驱动机构(140f)所驱动的可动导件(140f)接触,因此也能发挥出让坯件的准隔墙方向维持特定排列对齐状态的作用。
可动导件(140f)连接到吹塑区(140)的固定导件(140F),之后进行吹塑工序。
如图5与图6所示,在吹塑区(140)中,模具架(M)包括:对称的两个主模具架(140A),包裹所完成的容器(C)本体(10)的主要部分(互相咬合的两个模具架分体的境界区域使得容器本体上形成分型线(parting line)),下块(140B),位于上述模具架(mold)上部(术语“bottom”指的是容器本体的开口相反侧下侧部分,本领域通常以容器为基准来指称);
停止块(140C),在吹塑过程中防止上述下块后退到上部而固定在上述模具架(140A);还包括上块(Upper bloack)(140D)(术语“upper”也是以所制作的容器本体的嘴部为基准进行选择),其具备固定销(140d),该固定销(140d)为了固定上述安置构件(131)而被插入块(131D)的固定孔(131d)里。
上述模具架(M)的主模具架(140A)及下块(140B)为了形成后述的容器本体(10)的凹入部(11A)而备有突出部(140p)。
接着,在上块(140D)后下块(140B)也下降而排列在正确位置,接着,[主模具架(140A)及停止块(140C)结合体]朝坯件侧移动而完成了排列后,伸展杆(141)的分歧体(141A)投入坯件(30)的每个准分隔区(33S)并且同时在控制部(B1)的控制下由吹风机(147)驱使空气流经坯件(30)的开口(35)流入各准分隔区(33S)而实现坯件的伸展。
吹塑空气经过固定块(143)的供气口(143A)及通气路(143a)后通过轴衬(Bushing)(143B)的通气槽(143b)流入坯件的准分隔区(33S)。
上述轴衬(143B)用来防止形成于固定块(143)中心并允许伸展杆(141)投入的中空(143a')与通气路(143a)干涉,如图5的右边中央点划线圆内的纵剖视图所示,上述通气槽(143b)具有辐射型结构。
而且,如专利第0845737号所公开的内容,通过吹风机(147)供应的空气经过了凭借第一次吹塑形成所设形状的第一次吹塑成型阶段后,再经过凭借第二次吹塑得到符合吹塑模具形状的容器形状的第二次吹塑成型阶段。
例如,上述第一次吹塑压力大略为8bar,第二次吹塑压力可以是25~30bar。
接着,下面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另一核心的抵抗件。
吹塑区的抵抗件与加热区的空冷机构一样构成技术核心,能够在通过吹塑成型制成的具备隔墙的容器上确保批量生产性、即使适用所需生产速度也不会提高不良率或出现个别容器品质问题。
如图5与图6所示,上述抵抗件(145)包括:抵抗杆(145A),具有接触部(145a);缸(145B),驱使上述抵抗杆升降;及弹性机构,在抵抗杆随着坯件的伸展而上升后退时发挥一定的抵抗力。
在吹塑区(140)中模具架(M)的各构成要素(140A、140B、140C)移动而完成了吹塑准备作业后,供应到上述下块(140B)所具备的缸(145B)的空气孔(145b)的空气将被遮蔽,使得朝上加压抵抗杆(145A)的盘(145a')的压力消失,构成弹性机构的弹簧(145C)将发挥出弹性而让弹簧张开,从而让抵抗杆(145A)下降并使得接触部(145a)与坯件(30)的底部(bottom)接触。
在该状态下,吹塑压力及伸展杆所导致的坯件伸展将让抵抗杆(145A)上升后退,弹簧(145C)则收缩。
坯件吹塑完毕而完成了容器本体时,控制部(B1)重新把空气供应到缸(145B)的空气孔(145b)而对连接到抵抗杆的盘(145a')加压并且把抵抗杆的上升状态加以固定,从而能够为下一个吹塑成型而等待。
在本发明中,吹塑区(140)的抵抗件(145)是抵抗杆(145A)的必要构成要素,其余的缸、抵抗件的升降机构、弹性机构等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弹簧(145C)可以变形为其它结构的螺旋弹簧或板弹簧,包含弹簧概念的弹性机构则可以通过气压(或液压)实现。
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而使得该气压(或液压)弹性机构由驱使抵抗杆升降的致动气压(或液压)实现。
例如,为了把上升后退的抵抗杆加以固定而让空气流入缸(145B)下部空气孔(145b)的空气进出结构可以被下列方式替代,在缸上下部构成空气孔而让空气从盘(145a)的上下部进出以控制抵抗杆的升降并且在坯件吹塑时抑制抵抗杆的上升后退,图6所示形态是一种单动(single movement)控制,上述变形例则是双动(doublemovement)控制。
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而让抵抗杆的自重发挥出坯件吹塑时抑制抵抗杆上升后退的功能(此时不需要弹性机构)。
另外,在图6中抵抗杆(145A)在开始吹塑之前下降时,为了防止因为抵抗杆自由下落碰撞坯件(30)的底部(bottom)而造成被加热的坯件变形,较佳地,弹簧(145C)能够发挥出减低抵抗杆下落速度的功能。
而且,较佳地,上述盘(145a')具备有适当的密封件而得以保障气密性或润滑性或保障两者。
如前所述地经过吹塑区(140)后完成的容器本体可以直接排放,或者根据需要经过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 Zone)进行分型线(parting line)或毛边(burr)清除等过程。
如图7与图12所示,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 Zone)可以包括穿孔机构,该穿孔机构在容器本体(10)的隔墙形成通孔部(13A),该容器本体(10)被吹塑成型并具有被隔墙(13)分割的分隔区(13S)。
如图7所示,上述穿孔机构(151)包括:冲头(151A),投入容器本体的开口(15)并具有刀具(cutter)(151a)(其刀刃类似于作为一种文具的打孔器(Puncher));支撑件(151B),投入容器本体的开口(15)并且在冲头动作时支撑容器本体(10)的隔墙(13)而使得轻易地穿孔。
上述支撑件(151B)可以根据需要而具备吸入排放通路(151b),其能够清除容器隔墙穿孔时发生的切屑,较佳地,具备有能够生成吸力以吸入切屑的适当的吸力生成机构。
可以根据需要而以钻头替代上述穿孔机构(151)的冲头,较佳地,此时也引进能够清除切屑的适当的吸入清除机构。
作为一个替案,上述穿孔机构可以适用以加热方式切断合成树脂的烙铁(hot iron)概念,烙铁概念也可以一起适用于能够在容器本体(10)的隔墙形成通孔部(13A)的上述冲头。
接着,结合图8与图9详细说明凭借前述本发明吹塑成型装置及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而制作的容器(C)。
本说明书在记载容器时术语“容器”与“本体”会有一部分混用现象,基本上,术语“本体”与“盖”一起记载时其意义将有别于“容器”。
本发明的容器(C)主要包括本体(10)及分割上述本体的收容空间(S)的隔墙(13),在上述本体(10)的开口(15)上结合有盖(20)。
容器本体(10)的模样可以是入口较窄的瓶或其它形状,被隔墙分割的分隔区(13S)虽然是体积互相相同并对称的两个,但是在技术开发过程中随时可以增加其数量或实现体积的非对称化,所以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容器(C)中具有内部收容空间(S)的本体(10)被隔墙(13)分割空间(11),首先,上述本体(10)外部所形成的分型线(11B)与上述隔墙(13)以排列在互相错开的位置较佳。
这是因为,进行容器成型的两个模具分体(虽然考虑到批量生产性而一般利用两个模具分体,但不能因此排除为了回避本发明而利用3个以上模具分体的成型方法)的境界线所导致的本体的分型线(11B)通常指的是在模具之类的模子中翻制出来的成型品中与模子接触的部位所留下的痕迹,一般成为块状细线或者像鳍片之类的薄膜,该分型线(11B)如果形成于和隔墙(13)重复的位置则会发生互相不一致的情形(因为分型线会迎合一般模具形状地形成垂直,但是在成型过程中伸展的隔墙却无法完整地维持垂直),此时,虽然实际分割的空间体积几乎相同但看起来似乎存在着较大的体积差异而可能被识别为不良品,分型线(11B)与上述隔墙(13)位于互相错开的位置时,尤其是在平面上查看时成为90度间隔排列则能够解决该问题。
图8及图9把较细而肉眼难以观察的分型线予以放大后以虚线显示。
然而,也可以根据产品种类及需要而把分型线(11B)与隔墙(13)排列在互相一致的位置,针对此点,在图8右边的放大点划线内以侧视图概念予以图示。
更进一步,本发明可以在与上述隔墙(13)重叠的本体外墙位置引进遮蔽隔墙的遮蔽部以解决下列问题,亦即,分割容器(C)本体(10)内部收容空间(S)的隔墙(13)导致光线折射而使得外观与现有容器相比有些生疏。
例如,该遮蔽部可以如图8所示地是凹入部(11A)。
更进一步,该凹入部(11A)在容器吹塑成型时通常利用坯件(preform)(一般利用公知的注射成型法制造),该坯件为了与完成的容器对应而具备了由隔墙分割的分割空间,这是因为,在坯件(30)的放大过程中,隔墙下端部虽然可以充分地完全伸展放大,但一般水瓶之类的瓶(bottle)型容器或其它容器为了确保稳定的直立性及实现外观设计的差别化而采取了容器底面朝上部上升的形态或底面采取凹凸结构的情形较多,使得底面不平坦或不均匀的情形频繁地发生,根据客户多样化的订单外观设计而可能会在容器(10)隔墙(13)下端部的成型形状上发生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墙(20)与本体侧墙连接面的光线折射所致透明度(或透射率)均匀性(是一种提供内容物的一贯色感的重要因素)无法维持的问题并且迎合容器底面外观设计的多样化需求,较佳地,本发明的容器(C)应该引进凹入部,尤其是应该引进上窄下宽形状的凹入部(11A)。
而且,阻止外侧观看上述隔墙(13)的遮蔽部可以在吹塑成型时以模具架的形状实现或者在吹塑成型后利用后加工过程实现的去光泽(matte)加工法来处理。
更进一步,上述遮蔽部可以重复而连续地使用较小的凹凸(以凭借模具架形成的较佳)而阻止隔墙被查看,此外,也可以利用各种遮蔽部解决隔墙侧面部分的透明度不均匀性问题。
而且,通过该去光泽(matte)加工或重复的凹凸形状方式得到的遮蔽部也可以和凹入部一起形成。
然后,下面说明盖(20),其如图8到图11所示地结合在容器(C)本体(10)的开口(15),尤其是结合在符合瓶(bottle)形状的窄嘴部(15A)。
上述盖(20)包括盖体(21)、变位构件(23)、密封件(25)及辅助盖(27)。
上述盖体(21)结合在上述本体(10)的开口(15)并具有与开口(15)周边嘴部(15A)的螺旋部(15a)结合的相应螺旋部(21B),两个螺旋部(15a)(21B)完全结合时密封件(25)的第二密封部(25B)与隔墙(13)应该如图10所示地完全一致。
而且,变位构件(23)通过被收容体(23B)结合在上述盖体(21)的通孔(21A)周缘的收容部(21C),上述被收容体(23B)的截面形状是圆形,但三维形状不是球形而是类似于直角六面体的形状,因此其符合由隔墙(13)分割的内部空间(11)为两个的容器(C)。然而,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被收容体(23B)的形状以构成能够与三个以上的内部收容空间各自连通的变位构件(23)(例:制成球形状(此时,改变喷嘴式连接部的形状就能准确地位于本体的各内部空间))。
上述变位构件(23)在连接到被收容体(23B)的喷嘴式连接部形成有排放路径(23A)。
上述盖体(21)的通孔(21A)上部形成有阻挡槛(21c),该阻挡槛(21c)能够限制位于收容部(21C)的变位构件(23)的变位角度,让排放路径(23A)准确地与两个分隔区(13S)连通。
接着,密封件(25)可以防止上述变位构件(23)朝盖体(21)下部脱离并防止内容物泄漏,其包括:第一密封部(25A),本体(10)与盖(20)的盖体(21)结合时适用于上述本体的开口(15)上部(紧靠在嘴部的上部面);第二密封部(25B),适用于上述隔墙上部(紧靠在隔墙的上部面)。
而且,上述密封件(25)在上述两个密封部(25A)(25B)之间备有排放部(25C),该排放部(25C)与上述本体的内部分隔区(13S)连通,与上述变位构件(23)的排放路径(23A)选择性地连接,较佳地,制成一体型。
更进一步,可以根据需要而另外具备能够更加完美地包裹上述变位构件(23)的被收容体(23B)的辅助密封件(25D),该辅助密封件可以和密封件(25)互相分离地制作,也能制成一体型。
接着,为了在流通或保管时防止变位构件(23)擅自回转而导致内容物流出的情形发生,在上述盖(20)的盖体(21)上部还具备有辅助盖(27),该辅助盖(27)可以维持上述变位构件(23)的排放路径(23A)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亦即,排放路径(23A)被上述第二密封部(25B)堵住的状态,上述辅助盖的中央形成有结合变位构件(23)上端部的收容槽(27A)。
如图11所示,分离辅助盖(27),而且如果根据需要而引进了贴附在本体(10)的开口(15)上部面与隔墙(13)上部面的密封膜(未图示)以防止内容物泄漏则先把它清除,然后让变位构件(23)朝左或右回转,就会通过分隔区(13S)-密封件(25)的排放部(25C)-变位构件(23)的排放路径(23A)选择性地排放,因此可以在隔墙(13)所分离的两个分隔区(13S)中任意选择所储存而种类相异的内容物后饮用。
接着,图12显示了前面结合图1与图7说明的具备下列结构的容器,在后处理区(postprocessing zone)凭借穿孔机构(151)在容器本体的隔墙(13)形成通孔部(13A)而使得内部收容空间互相疏通以作为各种容器加以运用。
上述通孔部(13A)的形成方法及其形状有很多种,作为一例,可以如图12右边的放大点划线圆内所示地形成单纯的多圆形态或间隙(slit)形态或其它各种形态。
该容器在泡制绿茶之类的各种茶叶后排放内容物时阻止茶叶(T)排放,还能适用于其它需要分离汤料与汤的容器领域。
在图12中,所图示的盖(20A)如上部的放大点划线圆内所示,开放分体(20b)通过铰链(hinge)(20c)结合在固定分体(20a)以使其只能开放容器本体(10)的右侧分隔区(13S),整体上则呈菱形形状。
前文省略了有关构成坯件及容器的合成树脂种类或其它吹塑成型工艺的公知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对其进行推测及推论而予以实现。
前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说明主要着重于具有特定构成及结构的吹塑成型装置,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修改及置换,因此该变形、修改及置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是理所当然的。

Claims (12)

1.一种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包括:
加热机构,其加热坯件,该坯件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
加热区,具备空冷机构,该空冷机构让上述坯件被均匀地加热;及
吹塑区,具备空气吹风机,该空气吹风机通过上述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区还包括安置构件,该安置构件安置上述坯件的开口侧并且具有让上述准隔墙插入的插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热区中,
上述坯件还包括嘴部,
还包括防止上述坯件的嘴部被加热机构加热的遮蔽件。
4.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3之任何一项所述的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区还包括自转机构,其驱使上述坯件回转。
5.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3之任何一项所述的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塑区还包括:
模具架,形成于上述坯件外表面;
伸展杆,投入上述坯件的准分隔区;及
抵抗件,在针对上述坯件的开口相反侧底面部加压的状态下随着上述坯件伸展而后退。
6.一种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吹塑区,该吹塑区包括:
模具架,位于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的坯件的外表面;
空气吹风机,通过上述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及
抵抗件,在针对上述坯件的开口相反侧底面部加压的状态下随着上述坯件伸展而后退。
7.根据权利要求1、2、3、6之任何一项所述的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装载区,该装载区包括:
照相机,拍摄坯件的准隔墙角度;及
变位机构,为了让插入部与上述照相机所判读的准隔墙角度维持一致而驱使上述安置构件回转。
8.一种吹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下列步骤制造具备分隔区的容器:
在加热区,通过加热机构对具有开口及被准隔墙分割的准分隔区的坯件进行加热并且为了均匀地加热上述坯件而凭借空冷机构实行冷却,然后,在吹塑区凭借通过上述坯件的开口注入空气的空气吹风机予以成型。
9.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开口;
外墙,在上述开口延伸;及
隔墙,排列在上述外墙内并形成分隔区,具有通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凹入部,形成于和上述隔墙重叠的外墙位置。
1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开口;
外墙,在上述开口延伸;
隔墙,排列在上述外墙内并形成分隔区;及
凹入部,形成于和上述隔墙重叠的外墙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到权利要求11之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墙还形成有阻止隔墙被显示的遮蔽部。
CN2011800332707A 2010-05-13 2011-05-12 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由其制作的容器 Pending CN1029711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044908 2010-05-13
KR10-2010-0044908 2010-05-13
KR10-2010-0079081 2010-08-17
KR1020100079081A KR101095429B1 (ko) 2010-05-13 2010-08-17 구획부를 갖는 용기의 블로잉 성형장치
PCT/KR2011/003524 WO2011142611A2 (ko) 2010-05-13 2011-05-12 구획부를 갖는 용기의 블로잉 성형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블로잉 성형방법,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용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132A true CN102971132A (zh) 2013-03-13

Family

ID=4539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2707A Pending CN102971132A (zh) 2010-05-13 2011-05-12 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由其制作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5) KR101095430B1 (zh)
CN (1) CN1029711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858B (zh) * 2014-10-17 2015-12-11 Quanta Comp Inc 直接氣冷成型物的模具成型系統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8270B1 (ko) * 2012-04-25 2014-10-13 (주)쿨테크 분할용기의 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프리폼
KR101399074B1 (ko) * 2012-10-17 2014-05-27 주식회사 청아람 구획된 용기의 음료자동주입장치
KR101389991B1 (ko) * 2012-10-17 2014-04-30 주식회사 청아람 구획된 용기의 음료자동주입장치
KR101497006B1 (ko) * 2013-01-30 2015-03-02 (주) 유일이앤티 음료용기 자동세척 및 음료주입 시스템
KR101497005B1 (ko) * 2013-01-30 2015-03-02 (주) 유일이앤티 음료용기 자동세척 및 음료주입 시스템
KR200485248Y1 (ko) * 2016-04-29 2017-12-12 동아정밀공업(주) 이중 용기와 뚜껑의 결합구조
WO2017204375A1 (ko) * 2016-05-24 2017-11-30 김부성 음료 용기용 뚜껑
KR200487556Y1 (ko) * 2017-04-28 2018-10-08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포장 용기
KR102438498B1 (ko) * 2020-11-25 2022-08-31 주식회사 이지고 공간 분할 용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13A (ja) * 1995-06-22 1997-01-07 Nissei Asb Mach Co Ltd 射出装置のシリンダ温度調整装置
CN1359327A (zh) * 1999-07-05 2002-07-17 西德尔公司 双型腔模吹制机
CN1473102A (zh) * 2000-09-05 2004-02-04 利用回收材料制造具有阻挡特性的多层容器和型坯
US20050098527A1 (en) * 2003-09-15 2005-05-12 Yates William M.Iii Multiple cavity bott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845737B1 (ko) * 2007-09-05 2008-07-11 김양수 분할된 수용공간을 갖는 용기의 블로잉 성형방법 및 그용기
CN101279502A (zh) * 2008-05-27 2008-10-08 李岩 一种能吹制多个独立空间瓶子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739A (ja) 1996-07-01 1998-01-20 Yoichi Sato 茶こしの付いた湯飲み容器
KR200181615Y1 (ko) * 1999-12-06 2000-05-15 주식회사다향산방 녹차용 다기
KR200283390Y1 (ko) 2002-05-04 2002-07-26 주식회사 제이엠피 이중용기
KR100541265B1 (ko) 2002-12-12 2006-01-11 신현확 적층이 가능한 2분할 음료용기
KR100929786B1 (ko) * 2007-11-06 2009-12-07 김양수 분할된 수용부를 갖는 용기
KR200450854Y1 (ko) 2009-06-26 2010-11-05 (주)쿨테크 선택적인 내용물 배출 뚜껑을 구비한 분할 용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13A (ja) * 1995-06-22 1997-01-07 Nissei Asb Mach Co Ltd 射出装置のシリンダ温度調整装置
CN1359327A (zh) * 1999-07-05 2002-07-17 西德尔公司 双型腔模吹制机
CN1473102A (zh) * 2000-09-05 2004-02-04 利用回收材料制造具有阻挡特性的多层容器和型坯
US20050098527A1 (en) * 2003-09-15 2005-05-12 Yates William M.Iii Multiple cavity bott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845737B1 (ko) * 2007-09-05 2008-07-11 김양수 분할된 수용공간을 갖는 용기의 블로잉 성형방법 및 그용기
CN101279502A (zh) * 2008-05-27 2008-10-08 李岩 一种能吹制多个独立空间瓶子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858B (zh) * 2014-10-17 2015-12-11 Quanta Comp Inc 直接氣冷成型物的模具成型系統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25573A (ko) 2011-11-21
KR101095430B1 (ko) 2011-12-16
KR101311865B1 (ko) 2013-09-27
KR20110125572A (ko) 2011-11-21
KR20120024522A (ko) 2012-03-14
KR20110010822U (ko) 2011-11-21
KR20110125571A (ko) 2011-11-21
KR101095429B1 (ko) 2011-12-16
KR101095431B1 (ko) 201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1132A (zh) 具备分隔区的容器的吹塑成型装置、利用它的吹塑成型方法、由其制作的容器
US9409316B2 (en) Device for forcibly inserting drop into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and molding die follow-up type device for supplying drop
CN109414865A (zh) 注射成形单元和具有该注射成形单元的吹塑成形装置
CN103354780A (zh) 吹塑成形机
EP1907186B1 (en) Compression molding apparatus
JP2003508265A (ja) 延伸ロッドの磁気制御装置を含む回転延伸ブロー成形機械
JP6012683B2 (ja) 熱可塑性材料製容器の成形機械及び成形方法
CN100534758C (zh) 用于抽取塑料制品的装置和方法
US9956708B2 (en) Injection mold plate and injection mold having such an injection mold plate
CN204604878U (zh) 复合式多层射出吹气成型机
CN102756470A (zh) 一种单片水平出料车用油箱吹塑成型装置及方法
KR101327173B1 (ko) 격벽을 갖는 용기를 위한 블로잉 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프리폼
CN104010979B (zh) 玻璃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成型体的制造装置
CN102205579A (zh) 设有可侧向滑动运动式顶出机构的模具
EP3366655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container
CN112752642B (zh) 容器输送单元
TWM505395U (zh) 複合式多層射出吹氣成型機
CN111605163A (zh) 转盘式容器成型系统、容器成型方法及其制品
KR101448270B1 (ko) 분할용기의 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프리폼
JP2001088201A (ja) 取手付き容器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取手付き容器及び取手付きプリフォーム
CN102765183A (zh)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