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798B - 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798B
CN102958798B CN201180031622.5A CN201180031622A CN102958798B CN 102958798 B CN102958798 B CN 102958798B CN 201180031622 A CN201180031622 A CN 201180031622A CN 102958798 B CN102958798 B CN 102958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independent tank
strengthening part
storage tank
suppor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16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798A (zh
Inventor
冈藤孝史
大塚浩友
宫崎智
三浦一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8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B63B25/1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 B63B25/16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heat-insul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70Reinforcements for carrying localised loads, e.g. propulsion plant, gu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12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8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8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vessels
    • F17C13/082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vessels for large sea-borne storage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B63B2025/087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omprising self-contained tanks installed in the ship structure as separat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1Shape
    • F17C2201/0147Shape complex
    • F17C2201/0157Polygon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5Size
    • F17C2201/052Size large (>1000 m3)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1Mounting arrangements
    • F17C2205/0153Details of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17C2205/018Supporting fe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1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hase
    • F17C2223/0146Two-phase
    • F17C2223/0153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 F17C2223/0161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cryogenic, e.g. LNG, GNL, PL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70/00Applications
    • F17C2270/01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 F17C2270/0102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on or in the water
    • F17C2270/0105Sh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包括:多个储罐侧支承座(2),其固定设置于独立储罐的底面(51);多个船体侧支承座(3),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91);隔热性支承材料(4),其介于储罐侧支承座(2)与船体侧支承座(3)之间,形成为与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在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1)中,独立储罐的底面(51)构成为因温差而以相对于底板(91)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在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包含偏心区域(8)的部位设置有加强部件(22,32),该偏心区域(8)是储罐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P1)与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P2)因底面(51)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

Description

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将与船体在结构上相互分离的独立储罐支承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内,特别是涉及一种因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而热伸缩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搭载于船舶的储罐多采用在结构上与船体分离的独立储罐。在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LPG(液化石油气)用油轮的构成。在此,图6是在船体内部搭载有独立储罐的独立式油轮的示意图,(A)是船体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图,(B)是船体长度方向上的剖面图。独立储罐5设置在船体9的储罐收纳空间6内。此时,通过支承结构1来承受独立储罐5在铅直方向上的载荷。在储罐收纳空间6的侧壁或顶棚与独立储罐5之间形成有保持空间7,并安装有锚栓(未图示)。锚栓是为了在航海过程中船体在宽度方向上摆动从而引起左右摇晃时制止该运动而设置的。
如图7所示,以往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1具有:多个储罐侧支承座2,其固定设置于储罐底面51;多个船体侧支承座3,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91;隔热性支承材料4,其介于储罐侧支承座2与船体侧支承座3之间。隔热性支承材料4在铅直方向上传递载荷,但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拘束,而配置为与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并且,通过在储罐侧支承座2与隔热性支承材料4的抵接面或船体侧支承座3与隔热性支承材料4的抵接面产生的摩擦力来保持独立储罐5的位置。
作为采用这样的支承结构的理由之一,可以列举是为了应对独立储罐的热伸缩对策。例如,在LPG用油轮或LNG(液化天然气)用油轮中,储存于储罐内的货物是约-160℃左右的低温或约-45℃左右的低温的液化气。当这些低温的货物储存于独立储罐内时独立储罐收缩,而处于空的状态时独立储罐膨胀。另外,当高温的货物储存于独立储罐内时独立储罐膨胀,而处于空的状态时独立储罐收缩。不将独立储罐的底面固定于船体,而使储罐侧支承座与船体侧支承座隔着隔热性支承材料相对滑动自如,以能够对应这样的随着装卸货物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独立储罐的伸缩。
作为相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特开昭61-81287号公报)中公开有独立储罐的支承方法。在该专利文献1的支承方法中,在固定于船体底板之上的支承座之上经由隔热材料支承独立储罐时,在储罐底板与隔热材料之间插入钢板。能够通过这样插入钢板来分散储罐载荷的应力。
并且,在专利文献2(特开2000-190891号公报)中公开有船载储罐的支承结构。该专利文献2的支承结构构成为:在储罐侧支承座与船体侧支承座之间设有多个由隔热性支承材料构成的片材。进一步使储罐端部的隔热性支承材料以低于另外隔热性支承材料的杨氏模量来缓解对储罐的应力集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812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08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8是说明以往的独立储罐的偏心应力的图,(A)是支承结构的侧视图,(B)是表示储罐侧支承座与船体侧支承座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公开的以往的支承结构中,随着装卸货物时的温度变化,独立储罐进行热伸缩,由此,如图8(A)所示,储罐侧支承座2的载荷中心P1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载荷中心P2错开,向支承座2,3、支承材料4施加偏心应力。因此,存在可能储罐侧支承座2或船体侧支承座3因偏心载荷的应力集中而产生变形。当支承座2,3发生变形时不能够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
另外,为了将储罐侧支承座2或船体侧支承座3构成为能够承受偏心应力,需要充分的板厚。但是,由于设置多个这样的支承座2,3,因此存在将支承座2,3的板厚形成为厚时重量变大的问题。图8(B)中的箭头表示热伸缩所引起的储罐侧支承座2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错位。独立储罐与船体的温差变得越大错位就变得越大,储罐侧支承座2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偏心量和偏心载荷变大,从而偏心载荷所导致的支承座的强度不足成为问题。
因而,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在随着独立储罐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伸缩使储罐侧支承部和船体侧支承部的载荷中心相互偏心的情况下,也能够缓解对这些支承部的应力集中,能够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发明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是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具有:多个储罐侧支承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独立储罐的底面;多个船体侧支承座,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隔热性支承材料,其介于所述储罐侧支承座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之间,形成为与所述储罐侧支承座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储罐的底面构成为因所述温差而以相对于所述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在所述储罐侧支承座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各自的包含偏心区域的部位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所述支承座的加强部件,该偏心区域是所述储罐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因所述底面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
在本第一方面发明中,在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上设置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进一步设置于包含因独立储罐的热伸缩而使储罐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与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相互偏心的偏心区域的部位。通过该加强部件,能够缓解偏心载荷所引起的对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的应力集中。因而,能够防止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的变形,能够构成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并且,通过设置加强部件,不需要作为应对偏心载荷的对策将板厚构成为较厚,能够防止支承结构的重量增加。
并且,由于使用分别设置有加强部件的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因此独立储罐能够采用现有的储罐。
进一步而言,由于独立储罐的底面构成为以相对于船体的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的偏心区域,能够将加强部件准确地设置于必要部位。
另外,外部气温是指储罐周围的温度,储罐周围可以是室外也可以是室内。
第二方面发明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是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具有:多个船体侧支承座,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隔热性支承材料,其介于所述独立储罐的位于底部内构件位置的底面部位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之间,形成为与所述底面部位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储罐的底面因所述温差而以相对于所述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在所述底部内构件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各自的包含偏心区域的部位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所述底部内构件或所述船体侧支承座的加强部件,该偏心区域是所述底部内构件的底面支承点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因所述底面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
在本第二发明中,在底部内构件和船体侧支承座上设置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进一步设置于包含因独立储罐的热伸缩而使底部内构件的底面支承点与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相互偏心的偏心区域的部位。通过该加强部件,能够缓解偏心载荷所导致的对底面和船体侧支承座的应力集中。因而,能够防止储罐底面的变形,且能够防止船体侧支承座的变形,能够构成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并且,通过设置加强部件,不需要作为应对偏心载荷的对策将储罐底面或船体侧支承座的板厚设置为较厚,能够防止储罐、支承结构的重量增加。
在此,所述底部内构件是以加强独立储罐自身为目的而设置于储罐底面的内侧的构件(包括骨材)。优选所述底部内构件的底面支承点是连接有底部内构件的底面位置的至少一点,尤其是多个底部内构件交差从而在底面中变形强度最高的点。
并且,由于没有在独立储罐侧设置支承座,而是在底部内构件上设置有加强部件,因此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通过减少工时来降低成本。
进一步而言,由于独立储罐的底面构成为以相对于船体的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偏心区域,能够将加强部件准确地设置于必要部位。
上述第一方面发明和第二方面发明也可以具有以下构成。
所述加强部件也可以设置于局部,以包含所述载荷中心周围的所述偏心区域。
由此,能够进行应对偏心载荷导致的应力集中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加强,且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并且,所述加强部件也可以设置于遍及所述载荷中心周围的整周上。
由此,无需考虑加强部件的相对于储罐底面的伸缩方向的位置。因而,在支承座上设置加强部件的情况下,容易进行将支承座安装于独立储罐的作业,而在底部内构件上设置加强部件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安装加强部件的作业。
进一步优选所述储罐侧支承座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具有:顶板部,其与所述隔热性支承材料面接触;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的脚部,其配置为一侧边缘部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且通过与该顶板部正交的载荷中心轴;所述加强部件,其一侧边缘部与所述顶板部接触且架设于相邻的所述平板部件彼此之间。
通过本构成,形成脚部的多个平板部件以载荷中心轴为中心配置为放射状。进而,通过在相邻的平板部件彼此之间架设加强部件,能够使偏心载荷作为轴力传递到载荷中心轴,能够减小载荷中心的偏心所产生的应力。
并且,所述加强部件也可以设置为遍及从所述顶板部开始到所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
通过本构成,由于加强部件的上下端部分别与顶板部和储罐底面抵接或者分别与顶板部和船体的底板抵接而支承顶板部,因此除了载荷中心轴以外,在加强部件上也能够沿铅直方向传递储罐载荷,能够应对更大的偏心载荷。
并且,所述加强部件也可以设置为遍及从所述顶板部到与所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
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部件形成为,相邻的所述板状部件之间的中央部与连接在该板状部件上的端部侧相比在铅直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在支承座中由顶板承受的载荷自加强部件传递到板状部件。因而,通过将对传递载荷不起作用的板状部件之间的中央部的加强部件设置为比端部侧短,能够进一步使加强部件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在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上设置加强部件,或者在储罐的底部内构件和船体侧支承座上设置加强部件,且将该加强部件设置于包含载荷中心的偏心区域的部位,由此,能够缓解偏心载荷所导致的应力集中。因而,能够防止储罐侧支承座和船体侧支承座的变形或储罐底面和船体侧支承座的变形,能够构成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并且,通过设置加强部件,无需作为应对偏心载荷的对策将板厚加厚,能够防止支承结构的重量增加。
并且,由于独立储罐的底面构成为以相对于船体的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偏心区域,能够将加强部件准确地设置于必要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图,(A)是支承结构的侧视图,(B)是表示储罐侧支承座与船体侧支承座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独立储罐的底面的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在(A)~(G)各图中,上图是支承座的俯视图,下图是支承座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底部内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在船体内部搭载有独立储罐的独立式油轮的示意图,(A)是船体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图,(B)是船体长度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现有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独立储罐的偏心载荷的图,(A)是支承结构的侧视图,(B)是表示储罐侧支承座与船体侧支承座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记载在该实施方式中的构成零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进行特定的记载,就意味着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其限定,而不过是单纯的说明例。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是在将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的独立储罐支承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内时使用的。在此,外部气温是指储罐周围的温度,储罐周围可以是室外,也可以是室内。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图,(A)是支承结构的侧视图,(B)是表示储罐侧支承座与船体侧支承座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图1(B)是从上方看支承结构1的图,分别省略了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顶板21,31。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1具有:储罐侧支承座2,其固定设置于独立储罐的底面51;船体侧支承座3,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91;隔热性支承材料4,其介于储罐侧支承座2与船体侧支承座3之间。
储罐侧支承座2用于支承独立储罐的载荷,多个储罐侧支承座2隔着规定间隔固定设置于独立储罐的底面51。作为储罐侧支承座2,采用刚性高的材料,例如采用钢材。
进而,储罐侧支承座2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储罐侧支承座2的加强部件23。对于该加强部件23的构成将在后面叙述。
优选储罐侧支承座2构成为,储罐侧支承座2包括:顶板部21,其与隔热性支承材料4面接触;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的脚部22,其配置为一侧边缘部与顶板部21接触,且通过与该顶板部21正交的载荷中心轴P1。进一步还包括加强部件23,其一侧边缘部与顶板部21连接,且架设在脚部22的相邻的平板部件彼此之间。优选该加强部件23为板状。
船体侧支承座3用于经由储罐侧支承座2和隔热性支承材料4支承独立储罐的载荷,多个船体侧支承座3隔着规定间隔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91。
进而,船体侧支承座3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船体侧支承座3的加强部件33。关于该加强部件33的构成将与储罐侧支承座2的加强部件23一同在后面叙述。
船体侧支承座3优选构成为能够采用与上述储罐侧支承座2相同的构成。即,船体侧支承座3包括顶板部31、脚部32、加强部件33。
隔热性支承材料4支承独立储罐的载荷,并且起到独立储罐的底面51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91之间的隔热材料的作用。作为该隔热性支承材料4,采用浸渍树脂而增加了强度的木材、树脂、或者利用布等加强的树脂等。进一步优选采用将这些薄板状材料层叠而成的材料。具体而言,隔热性支承材料4例如可以列举酚醛树脂作为层叠材料,将酚醛塑料布一边用酚醛树脂凝固一边进行层叠,或在木材上浸渍树脂并使其凝固的材料等。
并且,隔热性支承材料4介于储罐侧支承座2与船体侧支承座3之间,形成为与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即,可以将隔热性支承材料4与储罐侧支承座2固定,或者将隔热性支承材料4与船体侧支承座3固定,使没有与隔热性支承材料4固定的一侧的支承座与隔热性支承材料4相对滑动,也可以使隔热性支承材料4与两支承座相对滑动。此时,优选隔热性支承材料4的表面具有摩擦系数,该摩擦系数使隔热性支承材料4应对船体的摆动而保持独立储罐,并针对独立储罐的热伸缩而与储罐侧支承座2或船体侧支承座3相对滑动。
在此,说明独立储罐和船体的构成。另外,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船舶例如是像LPG(液化石油气)用油轮或LNG(液化天然气)用油轮等那样搭载有独立储罐的船舶,该独立储罐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
图6是在船体内部搭载有独立储罐的独立式油轮的示意图,(A)是船体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图,(B)是船体长度方向上的剖面图。
如上所述,在独立式油轮中,将独立储罐5搭载于船体9的储罐收纳空间6内。在储罐收纳空间6的侧壁或天井与独立储罐5之间形成有保持空间7,在此安装有锚栓(省略图示)。锚栓是为了在航海过程中船体在宽度方向上摆动而引起左右摇晃时制止该运动而设置的。进而,在储罐收纳空间6与独立储罐5之间的保持空间7内设置有承受独立储罐5的铅直方向上的载荷的支承结构1。
图2是表示独立储罐的底面的图。
如上所述,在独立储罐5的底面51上隔着规定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储罐侧支承座2。即,在该储罐侧支承座2的位置配置支承结构1。
独立储罐5储存与外部气温相比温度低或高的货物,因此在装卸货物时独立储罐5热伸缩。本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5构成为,独立储罐5的底面51因温差而以相对于储罐收纳空间6的底板91(参照图6)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50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独立储罐5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底面51上设置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来固定起点50,且其他底面部位位移自如,也可以构成为,将独立储罐5从储罐收纳空间6上部悬挂固定,以使底面51中只有起点50不位移。
图2是作为一个例子表示独立储罐5处于空的状态且常温(与外部气温相同)的情况,图中的箭头表示将与外部气温相比温度低的货物装载于储罐内时独立储罐5的底面51收缩的方向。如该图所示,独立储罐5的底面51以起点50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
回到图1,储罐侧支承座2的加强部件23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加强部件33分别设置在包含偏心区域8的部位,该偏心区域8是储罐侧支承座2的载荷中心P1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载荷中心P2因底面51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
独立储罐5为常温时,储罐侧支承座2的载荷中心P1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载荷中心P2配置在同一轴上。在此,在独立储罐5内装载有货物时独立储罐5热伸缩。随之,固定设置于底面51的储罐侧支承座2例如向图1(B)的箭头方向滑移。此时,储罐侧支承座2的载荷中心P1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载荷中心P2错开而配置为偏心。由此,在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上产生偏心应力。
对此,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座2,3上设置有加强部件23,33,因此能够缓解偏心载荷所导致的对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应力集中。因而,能够防止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变形,构成能够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5的支承结构1。并且,通过设置加强部件23,33,不需要作为应对偏心载荷的对策使支承座2,3的板厚构成为较厚,能够防止支承结构1的重量增加。
并且,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分别设置有加强部件23,33的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因此独立储罐5能够使用现有的储罐。
进而,由于独立储罐5的底面51构成为以相对于船体9的底板91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偏心区域8,能够将加强部件23,33准确地设置于必要部位。
进一步而言,如上所述,优选本实施方式中的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构成为,储罐侧支承座2和船体侧支承座3包括顶板部21,31、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的脚部22,32、加强部件23,33。此时,形成脚部22,32的多个平板部件以载荷中心轴为中心配置为放射状。进一步通过在相邻的平板部件彼此之间架设加强部件23,33,能够使偏心载荷作为轴力传递到载荷中心轴,能够减小因载荷中心的偏心而产生的应力。
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变形例。图3(A)~(G)各图中,上图为支承座的俯视图,下图为支承座的侧视图。另外,在此虽然对船体侧支承座3进行说明,但对于储罐侧支承座2而言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构成。
在图3(A)~(G)中,船体侧支承座3包括顶板部31、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的脚部32、加强部件33。脚部32呈平板部件十字交差的形状。即,脚部32构成为,以载荷中心P2为中心,以90度间隔配置四个平板部件。
在图3(A)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a的加强部件33a设置于局部,以包含载荷中心P2a的周围的偏心区域8(参照图1)。具体而言,圆弧状的加强部件33a构成为架设于相邻的板状部件之间。由此,进行应对偏心载荷所导致的应力集中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加强,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并且,该加强部件33a设置为从顶板部31a到与脚部32a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没有与底板91连接。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33a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该加强部件33a进一步形成为:相邻的板状部件之间的中央部与连接于该板状部件的端部侧相比在铅直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即,在板状部件之间的中央部,加强部件33a成为局部切口的形状。这使在船体侧支承座3a中由顶板31a承受的载荷自加强部件33a传递到脚部32a的板状部件。因而,通过将对传递载荷不起作用的板状部件之间的中央部的加强部件33a设置为比端部侧短,能够进一步使加强部件33a小型化,能够进一步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在图3(B)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b的加强部件33b形成为圆弧状,且设置于局部以包含载荷中心P2b周围的偏心区域8(参照图1)。由此能够减轻支承结构1b的重量。
并且,该加强部件33b设置为从顶板部31b开始到脚部32b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由此,加强部件33b的上下端部分别与顶板部31b和底板91抵接以支承顶板部31b,因此,除了载荷中心轴以外,在加强部件33b上也能够沿铅直方向传递储罐载荷,能够应对更大的偏心载荷。
在图3(C)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c的加强部件33c在载荷中心P2c周围的整周上设置为圆环状。由此,无需考虑加强部件33c的相对于储罐底面51的伸缩方向的位置。因而,容易进行船体侧支承座3c的安装作业。
并且,该加强部件33c从顶板部31c设置到与脚部32c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没有与底板91连接。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33c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在图3(D)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d的加强部件33d在载荷中心P2d周围的整周上设置为圆环状。由此,无需考虑加强部件33d的相对于储罐底面51的伸缩方向的位置。因而,容易进行船体侧支承座3d的安装作业。
并且,该加强部件33d设置为从顶板部31d开始到脚部32d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因而,能够应对更大的偏心载荷。
在图3(E)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e的加强部件33e在载荷中心P2e周围的整周上设置为环状。由此,容易进行船体侧支承座3c的安装作业。该加强部件33e进一步呈平板形状,以相对于脚部32的板状部件呈45度的角度进行安装,整体上形成为方形环状。
并且,该加强部件33e设置为从顶板部31e到与脚部32e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没有与底板91连接。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33e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在图3(F)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f的加强部件33f在载荷中心P2f周围隔着规定间隔设置多个。具体而言,平板状的加强部件33f以载荷中心P2f为中心设置为放射状。由此,容易进行船体侧支承座3f的安装作业。
并且,该加强部件33f设置为从顶板部31f到与脚部32f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没有与底板91连接。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33f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在图3(G)的支承结构中,船体侧支承座3g的加强部件33g在载荷中心P2g周围的整周上设置为环状。由此,容易进行船体侧支承座3g的安装作业。该加强部件33g进一步呈弯折为90度的形状,整体上形成为方形环状。
并且,该加强部件33f设置从顶板部31f与脚部32f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没有与底板91连接。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33f小型化,能够减轻支承结构的重量。
另外,在图3(E)~图3(G)的支承结构中,可以件在载荷中心的周围将加强部设置于局部,也可以进一步设置为遍及从顶板部开始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另外,在下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1′具有:多个船体侧支承座3′,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91;隔热性支承材料4′,其介于储罐底面51与船体侧支承座3′之间。
船体侧支承座3′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具有顶板31′、脚部32′、加强部件33′。
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独立储罐5的底面51构成为因温差而以相对于底板91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不设置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储罐侧支承座2。因而,隔热性支承材料4′介于独立储罐5的位于底部内构件52位置的底面部位51a与船体侧支承座3′之间。进一步在底部内构件52的包含偏心区域的部位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底部内构件52的加强部件25,该偏心区域是该底部内构件52的底面支承点P3与船体侧支承座3′的载荷中心因底面51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底部内构件52的底面支承点P3是连接有底部内构件52的底面位置的至少一点,尤其优选多个底部内构件52交差从而在底面51中变形强度最高的点。
在此,在图5中表示底部内构件52的立体图。底部内构件52是以加强独立储罐本身为目的而设置于储罐底面51的内侧的构件(包括骨材)。底部内构件52通常构成为宽度方向骨材与纵向骨材交差。优选将该底部内构件52交差的位置作为底面部位51a,将交差的点作为底面支承点P3。其理由是因为底部内构件52交差的位置是变形强度最高的点。
这样,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底部内构件52和船体侧支承座3′上设置有加强部件25,33′。通过该加强部件25,33′能够缓解偏心载荷所导致的对底面51和船体侧支承座3′的应力集中。因而,能够防止储罐底面51的变形,并且能够防止船体侧支承座3′的变形,能够构成稳定地支承独立储罐5的支承结构1′。并且,通过设置加强部件25,33′,不需要作为应对偏心载荷的对策将储罐底面51或船体侧支承座3′的板厚设置为较厚,能够防止储罐5或支承结构1′的重量增加。
并且,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没有在独立储罐侧设置支承座,而是在底部内构件52上设置加强部件25,因此能够减轻支承结构1′的重量或通过减少工时来降低成本。
独立储罐5的底面51进一步以相对于船体9的底板91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偏心区域,能够将加强部件25,33′准确地设置于必要部位。

Claims (14)

1.一种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该独立储罐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
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具有:多个储罐侧支承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独立储罐的底面;多个船体侧支承座,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隔热性支承材料,其介于所述储罐侧支承座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之间,形成为与所述储罐侧支承座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储罐的底面构成为因所述温差而以相对于所述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
在所述储罐侧支承座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各自的包含偏心区域的部位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所述支承座的加强部件,该偏心区域是所述储罐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因所述底面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
2.一种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该独立储罐储存相对于外部气温具有温差的货物,
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具有:多个船体侧支承座,其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储罐收纳空间的底板;隔热性支承材料,其介于所述独立储罐的位于底部内构件位置的底面部位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之间,形成为与所述底面部位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中的至少一方相对滑动自如,该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储罐的底面因所述温差而以相对于所述底板不进行相对位移的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状伸缩,
在所述底部内构件和所述船体侧支承座各自的包含偏心区域的部位设置有针对储罐载荷而加强所述底部内构件或所述船体侧支承座的加强部件,该偏心区域是所述底部内构件的底面支承点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的载荷中心因所述底面的伸缩而相互偏心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局部,以包含所述载荷中心周围的所述偏心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局部,以包含所述载荷中心周围的所述偏心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遍及所述载荷中心周围的整周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遍及所述载荷中心周围的整周上。
7.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侧支承座具有:顶板部,其与所述隔热性支承材料面接触;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的脚部,其配置为一侧边缘部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且通过与该顶板部正交的载荷中心轴;所述加强部件,其一侧边缘部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且架设于相邻的所述平板部件彼此之间。
8.如权利要求2、4、6中任一项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侧支承座具有:顶板部,其与所述隔热性支承材料面接触;由多个平板部件构成的脚部,其配置为一侧边缘部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且通过与该顶板部正交的载荷中心轴;所述加强部件,其一侧边缘部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且架设于相邻的所述平板部件彼此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遍及从所述顶板部开始到所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遍及从所述顶板部开始到所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顶板部设置到与所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从所述顶板部设置到与所述脚部的铅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比较短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形成为,相邻的所述平板部件之间的中央部与连接在该平板部件的端部侧相比在铅直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形成为,相邻的所述平板部件之间的中央部与连接在该平板部件的端部侧相比在铅直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CN201180031622.5A 2010-12-13 2011-11-22 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Active CN102958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7282 2010-12-13
JP2010277282A JP5737920B2 (ja) 2010-12-13 2010-12-13 独立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PCT/JP2011/076846 WO2012081365A1 (ja) 2010-12-13 2011-11-22 独立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798A CN102958798A (zh) 2013-03-06
CN102958798B true CN102958798B (zh) 2015-07-15

Family

ID=4624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622.5A Active CN102958798B (zh) 2010-12-13 2011-11-22 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37920B2 (zh)
KR (1) KR101503989B1 (zh)
CN (1) CN102958798B (zh)
WO (1) WO20120813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7920B2 (ja) * 2010-12-13 2015-06-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独立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BR112015025794A2 (pt) * 2013-04-23 2017-07-25 Kawasaki Heavy Ind Ltd estrutura de sustentação de tanque de navio e carreador de gás liquefeito
FR3008163B1 (fr) * 2013-07-02 2015-11-13 Gaztransp Et Technigaz Element calorifuge convenant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barriere isolante dans une cuve etanche et isolante
KR200482843Y1 (ko) 2013-10-04 2017-03-0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독립형 탱크의 지지 구조물
KR101422624B1 (ko) * 2013-10-29 2014-07-23 (주)건양선박설계 잭을 포함하는 독립 탱크용 지지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운반선
DE102014203351B4 (de) * 2014-02-25 2017-10-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flager zur Lagerung und zur thermischen Isolation von Fluidtanks
KR101674724B1 (ko) * 2014-08-25 2016-11-09 주식회사 엔케이 단열블록 고정턱이 형성된 서포트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2중벽 탱크
CN105711737B (zh) * 2014-12-03 2017-10-2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型独立液货舱底面中间防横摇支座绝缘的安装方法
CN105416514A (zh) * 2015-12-21 2016-03-23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Lng运输船液货罐底座安装方法及液货罐底座结构
KR101969534B1 (ko) * 2017-05-30 2019-04-16 주식회사 엔케이 단열블록을 구비하는 lng 저장탱크용 지지장치
CN112654567A (zh) * 2018-09-26 2021-04-13 株式会社海泰 带秤的储罐
US20220097807A1 (en) * 2020-09-28 2022-03-31 Arcosa Marine Products, Inc. Container hopper barge with pedestal support system
DE102021102749A1 (de) * 2021-02-05 2022-08-11 Deutsche Holzveredelung Schmeing GmbH & Co. KG Lagerblock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9372A (ja) * 1991-11-22 1993-06-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Lpg船のカーゴタンク支持構造
JP2000177681A (ja) * 1998-12-15 2000-06-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独立タンク支持システム
JP2000190891A (ja) * 1998-12-28 2000-07-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舶載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JP2001122187A (ja) * 1999-10-22 2001-05-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液化ガス運搬船のタンク支持構造
CN1596214A (zh) * 2001-10-05 2005-03-16 电艇制造公司 半膜罐壁的支撑装置
JP2005247038A (ja) * 2004-03-02 2005-09-15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独立タンク据付架台および据付方法
CN101321662A (zh) * 2005-12-01 2008-12-10 塔格海底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在船只中支承贮存箱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1287A (ja) * 1984-09-28 1986-04-24 Hitachi Zosen Corp 独立タンクの支持方法
JP3196421B2 (ja) 1993-05-27 2001-08-06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運搬船用自立角型タンクの支持装置
JP5737920B2 (ja) * 2010-12-13 2015-06-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独立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9372A (ja) * 1991-11-22 1993-06-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Lpg船のカーゴタンク支持構造
JP2000177681A (ja) * 1998-12-15 2000-06-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独立タンク支持システム
JP2000190891A (ja) * 1998-12-28 2000-07-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舶載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JP2001122187A (ja) * 1999-10-22 2001-05-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液化ガス運搬船のタンク支持構造
CN1596214A (zh) * 2001-10-05 2005-03-16 电艇制造公司 半膜罐壁的支撑装置
JP2005247038A (ja) * 2004-03-02 2005-09-15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独立タンク据付架台および据付方法
CN101321662A (zh) * 2005-12-01 2008-12-10 塔格海底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在船只中支承贮存箱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798A (zh) 2013-03-06
KR20120130340A (ko) 2012-11-30
JP5737920B2 (ja) 2015-06-17
WO2012081365A1 (ja) 2012-06-21
KR101503989B1 (ko) 2015-03-18
JP2012126173A (ja) 201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798B (zh) 独立储罐的支承结构
EP2743172B1 (en) Tank support structure and floating construction
CN101473163B (zh) 用于船上的运输低温液化气的圆筒形容器的结构
KR101812621B1 (ko) 액화가스 탱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상구조물
JP5785118B2 (ja) 船舶、洋上浮体式設備、及び液化天然ガス貯蔵方法
JP6121900B2 (ja) 船中のタンクの支持
US20090158986A1 (en) Deep Draft Semi-Submersible LNG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Vessel
KR101670869B1 (ko) Lng 저장 탱크의 슬로싱 저감 장치
KR20120139286A (ko) 독립형 lng 저장탱크의 지지구조물
KR101041782B1 (ko) 독립형 lng 저장탱크를 갖는 부유식 해상 구조물
WO2015098069A1 (ja) 縦置き燃料用タンク及び支持構造
KR101867035B1 (ko) 액화가스 화물창의 멤브레인 타입 단열박스 및 그의 고정장치
JP3938591B1 (ja) 舶用荷液タンクのパイプタワー固有振動数設定方法とその構造
KR20190135459A (ko) 액화가스 화물창의 단열 시스템
KR101903089B1 (ko) 슬로싱 저감판 및 이를 갖는 해양 구조물의 액화가스 저장탱크
KR101288345B1 (ko) 독립형 lng 저장탱크의 밀봉구조체
KR101984981B1 (ko) 해양 구조물의 액화가스 저장탱크
KR20100125627A (ko) 선박용 수직 배치형 압력탱크
JP6277554B2 (ja) 運搬船
KR20190135458A (ko) 액화가스 화물창의 단열 시스템
KR102478287B1 (ko) 액화가스용 독립탱크의 안티 롤링 초크 배치
KR102277373B1 (ko) 탱크 지지구조 및 선박
KR200482045Y1 (ko) 해양구조물의 밸브 배관 진동저감장치
KR101847022B1 (ko) 액화가스 화물창의 멤브레인 타입 단열박스 및 그의 고정장치
WO2016071557A1 (en) Stable tank for liquefied gas or liqu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