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453B - 触感灵敏化手套 - Google Patents

触感灵敏化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453B
CN102958453B CN201180032400.5A CN201180032400A CN102958453B CN 102958453 B CN102958453 B CN 102958453B CN 201180032400 A CN201180032400 A CN 201180032400A CN 102958453 B CN102958453 B CN 102958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lm
sensitization
hands
bloc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24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453A (zh
Inventor
横井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S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CS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ST CORP filed Critical ICS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8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1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70Manipul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76Manipulators having means for providing feel, e.g.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42/00Surgical gloves; Finger-sta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Devices for handling or treat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nc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obotics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触感灵敏化手套,能够不对微小的触感带来影响地使指尖在大范围内平滑地移动并且能够高精度且顺利地通过触诊进行检查。本发明的手套(1),通过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隔着灵敏化层(2)检测对象物的微小凹凸,灵敏化层(2)具有:第一膜(10),与对象物相接触,第二膜(12),层叠在第一膜(10)上,空气导入口(14),将空气导入至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之间,使第二膜(12)能够相对于第一膜(10)滑动;外部套(3)或者灵敏化层(2)具有阻挡件(20),该阻挡件(20)使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前端位于灵敏化层(2)的周缘的内侧。

Description

触感灵敏化手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进行医疗用的触诊或确认工业制品的表面完成状态等时使手的感觉灵敏的手套。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现场等进行通过手的触感诊断患者的身体表面或身体内的状态的触诊。通过手准确地判断到身体的状态,能够提前查明疾病的原因。另外,由于患者自己也可以进行触诊,因此在自我健康检查等方面也很有意义。例如,在乳腺癌诊察中,一般通过手确认胸部的状态。尤其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增加,由此早期发现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乳腺癌在胸部发病时形成“肿块”,因此若能在肿块小的期间通过触诊发现该肿块,则能够通过早期治疗来降低死亡率。
通常,在洗浴时等,在皮肤淋湿或者由肥皂覆盖皮肤时,通过手横过胸部进行触诊,来确认是否存在形成于胸部内的肿块。这是为了减小手和胸部之间的摩擦阻力,以便能够敏感地感觉到体内的状況。另一方面,在除了洗浴时之外的环境下,在手和胸部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因此手的敏感度会降低,存在无法准确地发现肿块的状況。
因此,已知一种垫,无论身体的皮肤状态如何,该垫都会使手的触感灵敏,由此能够提前发现体内的肿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垫的结构为,在由乳胶材料或天然橡胶材料形成的外皮(袋)中保持硅或乙二醇等润滑液。一边在胸部和手之间保持该垫一边移动手,由此通过润滑液的作用减小摩擦,隔着该润滑液和乳胶材料等外皮来对胸部进行触诊。
另外,还存在将手插入到内部来使用的袋状的检查用手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检查用手套中,与胸部接触的接触侧的面料形成为两层结构,通过使两层面料相对地滑动来使手的触感灵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92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16938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垫存在如下问题,即,当外皮因某些外部冲击而破坏时,内部的润滑液漏出而不能使用,并且该液体污染周围。另外,必须选定各材料以不从外皮渗出润滑液,当选定错误时,存在润滑液渗透外皮而逐渐渗出的问题。
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即,虽然硅材料的润滑液和乳胶材料的外皮等的组合具有彼此难以渗透的特性,但是原材料本身昂贵。因此,虽然垫本身的需求极高,但现状是一般没有广泛地普及。
而且,当以立起的状态使用该垫时,存在如下问题,即,内部的润滑液因重力而积存在外皮内的下方部,因此从垫的中央到上方部的位置润滑液不足,由此难以进行触诊。
另一方面,上述检查用手套不使用润滑液,而且能够固定在手上,因此比上述垫容易使用。但是,上述检查用手套存在如下问题,即,将尺寸比外侧片的尺寸稍大的内侧片,以产生褶(tuck)的方式缝上,因此在内侧片上容易产生皱折或折痕,对指尖的微小的触感带来影响,并且难以使内侧片相对于外侧片平滑地滑动。
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即,将手插入至手套内的很深的位置,使指尖位于手套前端的接缝附近来使用,因此该接缝阻碍内侧片和外侧片的相对的移动。具体地讲,存在如下问题,即,在通过指尖一边使内侧片相对于外侧片滑动一边进行触诊时,最近的接缝限制指尖的移动,因此容易导致检查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对微小的触感带来影响地使指尖在大范围内平滑地移动并且能够高精度且顺利地通过触诊进行检查的触感灵敏化手套。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触感灵敏化手套,具有与对象物相接触的灵敏化层以及将手固定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外部套,通过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隔着上述灵敏化层检测对象物的微小凹凸,其特征在于,上述灵敏化层具有:第一膜,与对象物相接触,第二膜,层叠在上述第一膜上,空气导入口,将空气导入至上述第一膜和第二膜之间,使上述第二膜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一膜滑动;上述外部套或者上述灵敏化层具有阻挡件,该阻挡件使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前端位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的内侧。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与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指尖相抵接。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与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手指之间的部位相抵接。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与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部位相抵接。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阻挡件形成为,堵住用于将手插入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开口的一部分来防止拇指插入。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外部套具有比上述灵敏化层的尺寸小的尺寸,上述外部套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的内侧,位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的内侧的上述外部套的周缘形成上述阻挡件。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用于将手插入于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开口具有能够插入手的一部分的宽度,上述开口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上述阻挡件。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将上述阻挡件设置为左右对称,以便左右两只手都能够使用。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通过使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至少局部结合,来形成上述阻挡件。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使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指尖位于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相距5mm以上的内侧。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使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指尖位于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相距20mm至40mm的内侧。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中,上述外部套的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触感灵敏化手套,能够得到如下优良的效果,即,能够不对微小的触感带来影响地使指尖在大范围内平滑地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且顺利地通过触诊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触感灵敏化手套的俯视图,图1中的(b)是沿着图1中的(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2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开始使用手套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将手插入到手套中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中的(a)至(c)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手套用于乳腺癌诊察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构成与插入到灵敏化层和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手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6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构成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7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构成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的部分结合部的其它形状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8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通过堵住插入用开口的一部分来构成阻挡件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了以能够将手局部插入的宽度形成插入用开口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10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使外部套的俯视时的尺寸小于灵敏化层的尺寸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11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使外部套的前端侧(指尖一侧)开放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中的(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感灵敏化手套(下面称为手套)1的俯视图,图1中的(b)是沿着图1中的(a)的A-A线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中的(b)以及下面的各附图的手套1的剖视图中,为了容易理解而放大示出了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中的(a)以及(b)所示,手套1形成为将俯视时的形状为卵形的一部分沿着直线切掉而成的形状,其具有:灵敏化层2,与对象物相接触;外部套3,用于将手固定在该灵敏化层2上。
灵敏化层2具有:第一膜10,与对象物接触;第二膜12,层叠在该第一膜10上。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在周缘的结合部4粘接在一起,并且能够在结合部4的内侧的部分相对移动。
另外,在该灵敏化层2上形成有空气导入口14,该空气导入口14将空气导入至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之间,来防止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彼此紧贴。由此,第二膜12能够相对于第一膜10顺利地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导入口14在第一膜10的直线状的周缘的内侧附近形成为狭缝状。另外,通过在第一膜10一侧形成空气导入口14,来使该空气导入口14向对象物一侧开口。
外部套3层叠在灵敏化层2的第二膜12上,与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同样地,在周缘的结合部4与第二膜12粘接。但是,外部套3的周缘中的直线状的部分不与第二膜12粘接,该部分成为用于将手插入于灵敏化层2(的第二膜12)和外部套3之间的插入用开口5。即,灵敏化层2以及外部套3的周缘彼此结合而成为袋状,通过插入用开口5将手插入于灵敏化层2(的第二膜12)和外部套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插入用开口5配置于灵敏化层2的周缘的直线状的部分的稍内侧。这样,能够容易分辨出插入用开口5的位置,并且能够容易插入手。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外部套3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该通气孔用于向外部放出手的湿气,由此在长时间使用时也能够防止闷湿来舒适地使用。
外部套3和灵敏化层2的第二膜12在设置于周缘的稍内侧的部分上的部分结合部6彼此结合(粘接)。该部分结合部6构成阻挡件20,该阻挡件20用于决定插入到第二膜1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设置阻挡件20,来防止在第二膜12和外部套3之间插入得深,能够将进行触诊的指尖配置在能够与第二膜12一起平滑地移动的位置上。对于阻挡件20的功能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作为构成灵敏化层2以及外部套3的材料,使用透明性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灵敏化层2(即,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上使用无色透明材料,而在外部套3上使用粉色的有色透明材料。这样,通过使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成为彼此不同的颜色(包括透明色),利用者能够易于肉眼辨认出插入手的插入用开口5。此外,也可以不对材料本身染色,而在各膜上局部地印刷色彩、花样、图形或者记号等,由此来突出插入用开口5。
在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上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0.10mm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膜。各膜的厚度优选为0.10mm以下,更优选为0.03mm以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虽然价格低,但是膜彼此的滑动性能良好,而且其柔软度也适于使触感灵敏化。另外,与氯类材料不同地,具有在废弃时难以产生有害物质的优点。
此外,除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之外,例如还可以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系,聚苯乙烯(PS)、二甲酯(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Polyethylene isophthalate)等聚酯系,尼龙(NY)、聚氯乙烯(PVC)、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均聚合物(homopolyme)或者共聚物(copolymer)等合成树脂材料,其中,聚乙烯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是优选的材料。
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可以使用将这些合成树脂单独或者混合制成的膜,也可以使用将这些合成树脂层叠而成的层叠膜。而且,为了赋予易滑性、抗静电性(antistatic)等,也可以在这些合成树脂膜的表面上涂上公知的涂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的硬度计(Durometer)的压入D级硬度设定在36(SHORE D)以下。这样,在使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相对滑动时各膜容易弯曲,因此能够不使材料本身的刚性成为阻力。此外,该硬度计的压入D级硬度(SHORE D级硬度),在ISO7619和ISO868等中有规定,是将测量针压入材料中而测量出的值。
另外,优选将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的拉伸率设定在700%以上。由此,在进行触诊时能够使膜容易伸缩,而能够跟随皮肤的伸缩。而且,优选将膜厚为0.03mm的情况下的断裂强度设定在2.7牛顿以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制造工序容易,外部套3也使用与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完全相同的材料,但是也可以使用相互不同的另外的材料。
图2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开始使用手套1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在此,图2中的(a)示出了将手套1作为商品提供给利用者时的包装的状态。在包装状态的手套1的第一膜10一侧暂时粘接有纸制的基片30。该基片30在开始使用时容易剥掉。这样,通过在使用前的包装状态下利用该基片30覆盖空气导入口14,能够防止利用者误将手插入到空气导入口14的情况,并且能够防止尘埃等经由该空气导入口14进入灵敏化层2的内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纸制的基片30,但是构成基片20的材料不被特别限定,也可以是薄膜材料或其它材料。
如图2中的(b)所示,在经由插入用开口5插入手之后剥掉基片30,使空气导入口14实际打开。由此,空气导入至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之间,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能够相对地滑动。即,手套1成为能够使用的状态。
图3是示出了将手插入于手套1中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前端即指尖与阻挡件20相抵接,由此指尖不到达灵敏化层2的周缘而定位于最适合于进行触诊的位置上。具体地讲,插入的手不被将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结合的结合部4限制,而配置于能够通过指尖使第二膜12相对于第一膜10平滑地滑动的位置上。
为了在不受结合部4的影响的状态下使第二膜12相对于第一膜10平滑地滑动,优选使指尖位于具有结合部4的手套1的周缘的稍内侧。从该手套1的周缘至指尖的距离不被特别限定,可以按照手套1的用途等适当地设定,但是为了使指尖平滑地移动,优选使从手套1的周缘的结合部4至进行触诊的指尖(尤其是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距离为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最优选为15mm以上。另外,在诊察乳腺癌等时,如后述那样,一边使指尖以描画直径为50~70mm的圆的方式大幅移动,一边进行触诊,但是在这样的用途中,优选从手套1的周缘的结合部4至进行触诊的指尖的距离为20~40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形成为圆弧状的部分结合部6构成阻挡件20,但是还例如可以由与指尖配合的波形等其它形状的部分结合部6来构成阻挡件20。另外,也可以针对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等的各指尖分别单独地设置部分结合部6来构成阻挡件20。
图4中的(a)至(c)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手套1用于乳腺癌诊察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在诊察乳腺癌时,如图4中的(a)所示,首先将手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使灵敏化层2与胸部的乳房N接触。然后,在将灵敏化层2按压于乳房N的状态下,例如一边使用3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的第一关节描画直径为5~7cm左右的圆一边触摸乳房N。详细地讲,首先一边轻轻按压乳房N一边进行诊察,接着,将一边稍稍用力按压一边进行诊察,并使这样的动作反复多次,来对于乳房N的肿起多的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这样,在一边用手描画5~7cm左右的圆一边进行触诊的情况下,如图4中的(b)以及(c)所示,一边使第二膜12相对于第一膜10滑动一边移动指尖。此时,第一膜10一侧与皮肤紧贴而成为与皮肤一体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第二膜12与利用者的手紧贴而成为与指尖一体化的状态。并且,来自外部的空气A经由空气导入口14导入至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之间,因此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本身不会因负压等而紧贴在一起。由此,降低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之间的滑动阻力。结果,通过隔着灵敏化层2,能够使指尖沿着皮肤极平滑地移动,能够敏感地发现乳房N的表面的微小的凹凸和在内部存在的肿块S等。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阻挡件20使指尖配置于具有结合部4的手套1的周缘的内侧,因此如图4中的(b)所示,在使指尖移动来靠近手套1的周缘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膜12以及外部套3在指尖和结合部4之间适当地弯曲。另外,在使指尖移动来远离手套1的周缘的情况下,如图4中的(c)所示,能够使第一膜10在指尖和结合部4之间适当地弯曲。结果,不必改变指尖和第二膜12的位置关系,能够使指尖与第二膜一起在大范围内平滑地移动。而且,即使在使指尖移动来靠近手套1的周缘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指尖与结合部4相抵接而整个手套1被按压,导致第一膜10相对于皮肤的位置改变的情况,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检查。
接着,对手套1的其它形式进行说明。
图5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构成与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手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20的例子的俯视图。在该例子中,在插入的手的各手指之间的部位的位置形成直线状的部分结合部6来构成阻挡件20。在该情况下,能够更明确地规定各手指的位置,因此能够按照用途等更高效地使触感灵敏化。这样,阻挡件20只要能够与手的某个部位相抵接来决定指尖的位置即可。
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5中的(a)所示,可以与右手(或者左手)相配合地设置阻挡件20,也可以如图5中的(b)所示,通过将阻挡件20设置为在俯视时左右对称,来使左右两只手都能够使用。即,也可以如图5中的(b)所示,将阻挡件20(部分结合部6)配置为相对于手套1的中心线C线对称,由此使左右两只手都能够使用。另外,构成阻挡件20的部分结合部6,也例如可以形成为点状、圆形、点线状等其它形状。另外,阻挡件20可以如图5中的(a)以及(b)所示设置在所有手指之间,也可以设置在一部分的手指之间。
图6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构成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20的例子的俯视图。在该例子中,在插入的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位置形成大致U字状的部分结合部6来构成阻挡件20。在该情况下,在进行触诊的指尖的附近不存在结合第二膜12和外部套3的部分结合部6,因此能够使指尖更平滑地移动。
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6中的(a)所示,可以在与右手(或者左手)相配合的一处设置阻挡件20,也可以如图6中的(b)所示,将阻挡件20设置于在俯视时左右对称(相对于中心线C线对称)的两处,由此使左右两只手都能够使用。
图7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构成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20的部分结合部6的其它形状的例子的俯视图。构成该情况下的阻挡件20的部分结合部6,例如可以如图7中的(a)所示形成为点状,也可以如图7中的(b)所示形成为圆形。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是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V字状等其它形状。而且,为了使阻挡件20可靠地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也可以标注表示适当的拇指位置的标记。
图8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通过堵住插入用开口5的一部分来构成阻挡件20的例子的俯视图。在该例子中,通过在插入用开口5的俯视时的左侧端部(或者右侧端部)设置部分结合部6来堵住插入用开口5的一部分,由此不能将拇指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这样将指尖的位置配置于适当的位置上。即,在该例子中,通过堵住插入用开口5的一部分的部分结合部6,来构成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20。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外部套3的内部不存在部分结合部6,因此能够使指尖更平滑地移动。另外,在该情况下,插入到第二膜1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插入部分变短,因此能够与手的插入部分相配合地紧凑地构成手套1,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流通成本并且能够使操作容易。
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如图8中的(a)所示,可以在与右手(或者左手)相配合的一处设置阻挡件20,也可以如图8中的(b)所示,将阻挡件20设置于在俯视时左右对称(相对于中心线C线对称)的两处,使左右两只手都能够使用。另外,构成阻挡件20的部分结合部6,也可以如图8中的(b)所示,形成为从插入用开口5向内侧延伸的形状。
而且,在该情况下,构成阻挡件20的部分结合部6,并不限定于仅将第二膜12和外部套3结合,也可以将第一膜10、第二膜12以及外部套3结合。使部分结合部6成为将第一膜10、第二膜12以及外部套3结合的结构,由此能够通过一个工序形成结合部4和部分结合部6,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标注表示将拇指放在外部的意思的标志。
图9是示出了以能够将手局部地插入的宽度形成插入用开口5的例子的俯视图。在该例子中,通过缩小手套1的插入用开口5一侧的宽度,使插入用开口5的宽度成为,仅能够使拇指的根部的前面的食指到小拇指的部分插入的宽度。因此,在该例子中,由插入用开口5的周缘的一部分构成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抵接的阻挡件20。
在该情况下,不必设置部分结合部6,因此能够使指尖更平滑地移动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在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能够与手的插入部分相配合来极紧凑地构成手套1,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流通成本并且能够使手套1的操作容易。此外,在该情况下,例如还可以以仅能使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插入的宽度或仅能使食指以及中指插入的宽度等来形成插入用开口5。
图10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使外部套3的俯视时的尺寸小于灵敏化层2的尺寸的例子的俯视图。在该例子中,通过使外部套3的俯视时的尺寸小于灵敏化层2的尺寸,由此在外部套3的周缘使外部套3和第二膜12结合的外部套结合部7位于灵敏化层2的周缘的俯视时的内侧。因此,在该例子中,外部套结合部7构成阻挡件20。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设定外部套3的尺寸形状以及位置,能够更明确地限定手的位置。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判断哪个面为与对象物接触的灵敏化层2,因此能够防止出现使外部套3与对象物接触来使用这样的错误的使用方法。
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10中的(a)所示,可以以能够插入大致整个手的尺寸构成外部套3,也可以如图10中的(b)所示,例如以仅能够插入指尖的尺寸构成外部套3。另外,也可以与图8所示的例子同样地,例如以仅能使拇指的根部的前面的食指到小拇指的部分插入的尺寸或仅能使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插入的尺寸等来构成外部套3。另外,外部套3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与手和手指的形状相配合的形状等其它形状。
图11中的(a)以及(b)是示出了外部套3的前端侧(指尖一侧)开放的例子的图。在图11中的(a)所示的例子中,大致以带状构成外部套3,并且不使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前端侧(指尖一侧)与第二膜12结合,由此外部套3的前端侧开放。另外,在图11中的(b)所示的例子中,在外部套3的前端侧设置有大致为圆弧状的缺口部8,不使该缺口部8与第二膜12结合,由此外部套3的前端侧开放。
这样,不使外部套3构成为袋状,而至少使外部套3的前端侧局部开放,由此使进行触诊的指尖的移动更平滑,并且提高透气性,从而能够形成舒适的使用感。而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辨别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因此能够防止出现使外部套3与对象物接触来使用这样的错误的使用方法。
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11中的(a)所示,可以使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指尖露出,也可以如图11中的(b)所示,不使指尖露出。另外,缺口部8的形状,不被特别限定,而能够采用梯形或直线状等适当的形状。而且,也可以设置多个缺口部8。另外,当然也可以在图1、图5、图6、图7以及图10所示的其它形式中开放外部套3的前端侧。
如上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手套1是一种触感灵敏化手套,具有与对象物接触的灵敏化层2以及将手固定于灵敏化层2的外部套3,通过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隔着灵敏化层2检测对象物的微小凹凸;灵敏化层2具有:第一膜10,与对象物相接触;第二膜12,层叠在第一膜10上;空气导入口14,将空气导入至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之间,使第二膜12能够相对于第一膜10滑动;外部套3或者灵敏化层2具有阻挡件20,该阻挡件20使插入到灵敏化层2和外部套3之间的手的前端位于灵敏化层2的周缘的内侧。
通过这样设置阻挡件20,基于设置在灵敏化层2的周缘的结合部4,能够将指尖配置在不阻碍第一膜10和第二膜12的相对的移动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不对微小的触感带来影响地使指尖在大的范围内平滑地移动,能够高精度且顺利地通过触诊进行检查。一般,在将手插入到手套状的物体中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上将手插入得很深,但是通过设置阻挡件20可以防止上述情况,由此能够将进行触诊的指尖配置在能够进行恰当的检查的位置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在内部使用润滑液,而使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直接滑动,因此无需担心液体漏出等情况,从而能够实现紧凑化和轻型化。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基片30上粘接的状态的手套1(参照图2中的(a))折叠得小,由此能够以各边的大小大约为5厘米、厚度为2毫米左右、重量为10g以下的包装状态在市场上流通。
另外,利用基片30封闭空气导入口14,由此能够防止误将手插入到空气导入口14的情况,并且能够防止尘埃等侵入到灵敏化层2的内部而影响触诊的判断的情况,因此能够成为在从流通过程至使用过程的全部过程中容易使用的制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制造成本比以往降低很多,因此能够将手套1作为一次性手套来使用。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每次检查时都更换手套1,因此能够保持较高的卫生状态来进行检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材料使用低公害的聚合物材料,因此即使在手套1变为一次性手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化。
此外,手套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形状,也例如可以是长方形、五边形等其它形状。而且,也可以以能够使各手指都独立插入的手套形状或仅能够使拇指独立插入的连指手套形状构成手套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合成树脂形成第一膜10、第二膜12以及外部套3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例如可以使用各种面料、无纺织布等其它材料。而且,也可以使第一膜10、第二膜12以及外部套3的一部分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仅使外部套3由无纺织布构成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两张膜来构成灵敏化层2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层叠3张以上的膜来构成灵敏化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没有在灵敏化层2的第一膜10以及第二膜12之间使用润滑剂等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按照各膜的材料和手套1的用途等来在膜之间放入各种液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各种粉末等。
另外,空气导入口1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形状,也可以例如是由多个圆形的孔形成空气导入口14等的其它形状。
另外,对于在结合部4、部分结合部6以及外部套结合部7上的第一膜10、第二膜12以及外部套3上的结合方法,不特别限定,能够采用热粘接、熔敷、通过粘接剂进行的粘接或者缝合等方法,能够按照材料的特性和制造工序等采用适当的已知的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结合第二膜12和外部套3来构成阻挡件2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如下的另外的已知的方法来构成阻挡件20,例如通过在第二膜12和外部套3之间配置能够与手的某个部位抵接的另外的构件,来构成阻挡件20等。
另外,外部套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形状,而能够采用各种形状,例如使插入用开口5的形状成为圆弧状,或者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各种形状的缺口部8等。而且,也可以在外部套3的表面通过印刷等标注不是与对象物接触的面的标记。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示出了乳腺癌诊察等以医疗/治疗为目的的应用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而能够应用于必须使触感灵敏的所有情况下。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最终检查工业用制品的表面完成状态的情况,或者确认美术工艺品的表面凹凸的情况等其它的用途上。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触感灵敏化手套除了乳腺癌诊察等医疗领域之外,还能够利用于工业制品或美术工艺品等各种物品的表面检查的领域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触感灵敏化手套
2灵敏化层
3外部套
4结合部
5插入用开口
6部分结合部
7外部套结合部
10第一膜
12第二膜
14空气导入口
20阻挡件

Claims (12)

1.一种触感灵敏化手套,具有与对象物相接触的灵敏化层以及将手固定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外部套,通过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隔着上述灵敏化层检测对象物的微小凹凸,其特征在于,
上述灵敏化层具有:
第一膜,与对象物相接触,
第二膜,层叠在上述第一膜上,
空气导入口,将空气导入至上述第一膜和第二膜之间,使上述第二膜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一膜滑动;
上述外部套或者上述灵敏化层具有阻挡件,该阻挡件使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前端位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与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指尖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与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手指之间的部位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与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件形成为,堵住用于将手插入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开口的一部分来防止拇指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套具有比上述灵敏化层的尺寸小的尺寸,上述外部套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的内侧,位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的内侧的上述外部套的周缘形成上述阻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手插入于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开口具有能够插入手的一部分的宽度,上述开口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上述阻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阻挡件设置为左右对称,以便左右两只手都能够使用上述阻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至少局部结合,来形成上述阻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使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指尖位于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相距5mm以上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件形成为,使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指尖位于与上述灵敏化层的周缘相距20mm至40mm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感灵敏化手套,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套的插入到上述灵敏化层和上述外部套之间的手的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CN201180032400.5A 2010-09-01 2011-07-15 触感灵敏化手套 Active CN102958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5328A JP4852167B1 (ja) 2010-09-01 2010-09-01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JP2010-195328 2010-09-01
PCT/JP2011/066191 WO2012029419A1 (ja) 2010-09-01 2011-07-15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453A CN102958453A (zh) 2013-03-06
CN102958453B true CN102958453B (zh) 2015-02-18

Family

ID=4554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2400.5A Active CN102958453B (zh) 2010-09-01 2011-07-15 触感灵敏化手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25939A1 (zh)
EP (2) EP3524169B1 (zh)
JP (1) JP4852167B1 (zh)
CN (1) CN102958453B (zh)
EA (1) EA021166B1 (zh)
WO (1) WO20120294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2167B1 (ja) 2010-09-01 2012-01-11 株式会社Icst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TWI498106B (zh) * 2011-07-20 2015-09-01 Crystalvue Medical Corp 非侵入式檢測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JP6490364B2 (ja) * 2014-08-27 2019-03-27 有限会社ワンリッチ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乳房自己検診補助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DE102018222633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Fingersegment für einen Handschu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6170B2 (en) * 2001-05-10 2003-01-14 Judith A. Morrison Examination mitt
JP3102495U (ja) * 2003-12-25 2004-07-08 株式会社アクシス・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乳癌検診用具
CN201303933Y (zh) * 2008-12-13 2009-09-09 季永炳 乳腺检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7021A (en) * 1985-04-24 1987-04-14 Earl Wright Company Touch enhancing pad
US4772259A (en) * 1987-06-12 1988-09-20 Ballard Medical Products Hyperbaric oxyge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H03102495U (zh) * 1990-02-09 1991-10-24
US5810795A (en) * 1996-05-13 1998-09-22 Westwood; Joseph R. Hyperbaric device with secondary pressure zone
US5946727A (en) * 1998-08-14 1999-09-07 Inventive Products, Inc. Touch enhancing mitt
US20030195437A1 (en) * 2002-04-10 2003-10-16 Chiu-Chan Ho Detec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tumor structures in subcutaneous tissue
JP2005185448A (ja) * 2003-12-25 2005-07-14 Axis International:Kk 乳癌検診用具
JP4467457B2 (ja) * 2004-04-02 2010-05-26 有限会社グローバ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WO2005099608A1 (ja) * 2004-04-02 2005-10-27 Global Any Co., Ltd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US7254842B2 (en) * 2004-11-01 2007-08-14 Sante Feminine Limited Self-examination device
CA2712466A1 (en) * 2007-01-19 2008-07-31 Beth Bromberg Improved breast self-exam device
CN101925340B (zh) * 2008-06-27 2014-10-08 中村正一 气雾压浴装置
KR20110033898A (ko) * 2008-06-27 2011-04-01 쇼이치 나카무라 가스미스트 압욕 장치
JP4852167B1 (ja) 2010-09-01 2012-01-11 株式会社Icst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6170B2 (en) * 2001-05-10 2003-01-14 Judith A. Morrison Examination mitt
JP3102495U (ja) * 2003-12-25 2004-07-08 株式会社アクシス・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乳癌検診用具
CN201303933Y (zh) * 2008-12-13 2009-09-09 季永炳 乳腺检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021166B1 (ru) 2015-04-30
EP3524169A1 (en) 2019-08-14
EP3524169B1 (en) 2021-01-06
EP2612602A1 (en) 2013-07-10
CN102958453A (zh) 2013-03-06
WO2012029419A1 (ja) 2012-03-08
EP2612602B1 (en) 2019-06-26
EP2612602A4 (en) 2017-05-03
JP2012050662A (ja) 2012-03-15
EA201201630A1 (ru) 2013-04-30
US20130225939A1 (en) 2013-08-29
JP4852167B1 (ja)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91565C (en) Intermittently bonded nonwoven disposable surgical laminates
CN102958453B (zh) 触感灵敏化手套
AU2009278789B2 (en) Garment with interior surface indicator
USRE36778E (en) Coded health-care glove
EP0972458B1 (en) Glove insert
MX2007012135A (es) Manga quirurgica para retencion de guante.
US20070000014A1 (en) Surgical gown with a film sleeve for glove retention and wearer protection
JP4467457B2 (ja) 触感鋭敏化グローブ
JP6265416B2 (ja) 無縫の衣類
EP1738707B1 (en) Touch sensitization glove
CN106604707A (zh) 用于保持指示器的装置
JP2015232190A (ja) 美容用品
JP3083971U (ja) 耐溶剤性およびガスバリアー性二重手袋
CN202355472U (zh) 乳癌触诊用手套
JP7229832B2 (ja)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袋
KR101957780B1 (ko) 일회용 비닐장갑
TWM617285U (zh) 便利型運動貼布
JP6490364B2 (ja) 乳房自己検診補助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