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051B - 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051B
CN102957051B CN201210239640.9A CN201210239640A CN102957051B CN 102957051 B CN102957051 B CN 102957051B CN 201210239640 A CN201210239640 A CN 201210239640A CN 102957051 B CN102957051 B CN 102957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entioned
ground connection
contact chip
connectio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96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7051A (zh
Inventor
宫崎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7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7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在具备具有接地连接部和接地接触片的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中,特别地减小嵌合方向上的装置尺寸等。电连接器装置具备通过将第1连接器的嵌合部插入第2连接器的内部而能够相互嵌合的连接器。各连接器具有覆盖外周的金属罩。特别是在第2连接器的金属罩上设置有:通过使一部分向基板侧突出而形成的接地连接部;通过向第2连接器的内部切割立起为悬臂梁状而形成的接地接触片。在形成接地接触片时在接地接触片的周围出现的金属罩的孔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不是配置于与嵌合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而是在与正交于嵌合方向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至少使它们的一部分处于一条直线上。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119152号公报中,公开有由能够嵌合的2个连接器的组合构成的电连接器装置。这两个连接器的外周分别被金属罩覆盖,另外,通过将一方的连接器的嵌合部插入另一方的连接器的内部来相互嵌合,并且电连接。
特别地,在另一方的连接器上,设有实装于基板的接地连接部、和以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部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连接器的内部的接地接触片。接地连接部通过使金属罩的一部分向基板侧突出而形成,另一方面,接地接触片通过将金属罩的一部分向连接器的内部切割立起为悬臂梁状而形成,从而在一方的连接器插入到另一方的连接器的内部时与一方的连接器的金属罩接触。
特别是,在形成接地接触片时,必然的会在接地接触片的周围形成有孔,但是在以上的以往装置中,这些孔的区域和接地连接部配置于与嵌合方向大致平行延伸的一条直线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9152号公报
然而,在如以上的以往装置的那样、孔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配置于与嵌合方向大致平行延伸的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在嵌合方向上,至少,最低程度也需要孔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的合计尺寸,其结果是存在不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装置中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对于由能够嵌合的两个连接器的组合构成的电连接器装置,特别是,其中一方的连接器具备具有实装于基板的接地连接部和以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部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连接器的内部的接地接触片的电连接器装置,特别地,能够减小嵌合方向上的装置尺寸等。
本发明是由第1连接器和设置于基板而使用的第2连接器的组合而构成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是通过将上述第1连接器的嵌合部插入上述第2连接器的内部而相互嵌合并且电连接的,上述第1连接器具有覆盖其外周的第1金属罩,上述第2连接器具有覆盖其外周的第2金属罩,在上述第2连接器的第2金属罩上设有:接地连接部,其形成在面向上述基板的一侧的一部分;接地接触片,其通过将面向上述基板的一侧的一部分向上述第2连接器的内部切割立起为悬臂梁状而形成,并且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嵌合部插入到上述第2连接器的内部时,能够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金属罩接触,在形成上述接地接触片时在该接地接触片的周围出现的上述第2金属罩的孔的区域、和上述接地连接部,不是配置在与上述嵌合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而是在与正交于上述嵌合方向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至少使它们的一部分处于一条直线上。
由此,能够减小设计所需的装置尺寸,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上述电连接器装置中,上述接地连接部可以通过将上述第2金属罩的一部分向上述基板侧折弯而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将上述第2金属罩的一部分向上述基板侧打出为凸出状而形成。
由此,因为设置接地连接部,所以不需要设置其它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另外,在上述电连接器装置中,上述接地连接部和上述接地接触片沿上述正交的方向设置多个也可以。
由此,能够使其与插塞式连接器10、基板的接地接触更可靠。
并且,在上述电连接器装置中,上述接地连接部和上述接地接触片隔开规定的距离交替设置也可以。
由此,通过接地连接部拉开孔彼此之间,能够解决焊剂飞散的问题,并且,在插塞式连接器与插座式连接器嵌合时,能够使插座式连接器从插塞式连接器等受到的力在插座式连接器60的长边方向(与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均匀地分散。
并且,在上述电连接器装置中,上述接地接触片沿上述嵌合方向设置为悬臂梁状也可以。
由此,接地接触片在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的嵌合时能够顺畅地与第1连接器的第1金属罩接触。
另外,在上述电连接器装置中,优选上述接地接触片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插入侧被支承,并且在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插入侧相反的一侧具有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对于由能够嵌合的两个连接器的组合构成的电连接器装置,特别是具备具有实装于基板的接地连接部、和以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部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连接器的内部的接地接触片的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特别能够减小沿嵌合方向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座式连接器60单独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接地连接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连接器装置;10…插塞式连接器(第1连接器);11…接触器;12…壳体;13…嵌合部;14…金属罩;14A…上侧罩;14B…下侧罩;20…电缆;60…插座式连接器(第2连接器);62…壳体;63…嵌合口;64…金属罩;65B…接地连接部;68…简易锁止孔;70…接触器;72…接触器的触点部;73…接触器基板连接部;80…接地接触片;82…接地接触片的触点部;83…孔;84…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本装置1由能够相互嵌合的插塞式连接器10和插座式连接器60的组合构成。插塞式连接器10作为电缆侧连接器而形成,还能够在与插座式连接器60嵌合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安装多个电缆20。另一方面,插座式连接器60作为基板侧连接器而形成,实装于基板(未图示)而被使用。上述插塞式连接器10和插座式连接器60分别沿着各连接器的长边方向(接触器的间距方向)A延伸,换言之,沿着与嵌合方向B正交的方向延伸,在该长边方向A上具有左右对称形状。
插塞式连接器10主要具备:接触器11;保持这些接触器11的壳体12;以及以覆盖壳体1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金属制的罩14。相同地,插座式连接器60主要具备:接触器70;保持这些接触器70的壳体62;以覆盖壳体6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金属制的罩64。
插塞式连接器10与插座式连接器60通过以下方式相互嵌合:将插塞式连接器10的嵌合部13通过插座式连接器60的嵌合口63,沿嵌合方向B插入插座式连接器60的内部。
在嵌合时,设置于插塞式连接器10的多个接触器11、与设置于插座式连接器60的对应接触器70相互接触,通过这些接触器的接触,插塞式连接器10侧的多个电缆20与基板电连接。另外,插塞式连接器10的罩14、与插座式连接器60的罩64相互接触,能够使屏蔽(shield)效果增大。
插塞式连接器10的罩14由覆盖壳体12上侧的上侧罩14A、和覆盖壳体12下侧的下侧罩14B构成。也可以利用上述上侧罩14A和下侧罩14B,在插塞式连接器10的长边方向A的左右各端部,形成出用于支承旋转牵引杆(未图示)的保持部15。
插座式连接器60的罩64也可以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冲切、折弯加工而形成。图2表示图1所示的插座式连接器60单独的仰视图,图3、图4中分别表示图2的A-A线、B-B线剖视图。
在罩64底面的长边方向A上的左右各端部,通过将罩64的端部折弯而各设置有一个焊接部65A。这些焊接部65A在将插座式连接器60实装于基板时被焊接于基板,通过与基板接触来接地。
另外,除了具有与罩64的焊接部65A类似的焊接部65C和接地连接部65B之外,罩64还具有接地接触片80以及简易锁止孔68。通过使插塞式连接器10侧的卡止部(未图示)与简易锁止孔68卡合,插塞式连接器10能够被简单地锁止于插座式连接器60。
焊接部65C通过在罩64的底面、即面向基板侧的长边方向A上的左右各端部上,使底面的一部分向基板侧突出而各形成一个。由于使其向基板侧突出,焊接部65C与其周围的面相比容易与基板接触,从而容易焊接。这些焊接部65C与焊接部65A相同,在将插座式连接器60实装于基板时被焊接于基板,通过与基板的接触来接地。
接地连接部65B,与焊接部65C相同,通过使面向基板侧的一部分向基板侧突出而形成,在将插座式连接器60实装于基板时被焊接于基板,通过与基板的接触而接地。如图3等所示,接地连接部65B例如还可以通过将罩64的一部分向基板侧打出为凸出状而形成,另外,还可以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将罩64’的一部分向基板侧折弯从而作为接地连接部65B’形成。另外,图5是表示插座式连接器60’的仰视立体图的图,其基本构成与图1~图4所示的构成相同。在图5中,对与图1乃至图4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记相同的参照编号。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使罩64的一部分向基板侧突出,由此,在将插座式连接器60实装到基板时,能够容易并且可靠地使罩64的一部分与基板的接地部分接触。另外,在这样通过打出或折弯的方式形成接地连接部65B、65B’的情况下,由于在设置有焊锡的该接地连接部65B、65B’的周围没有形成孔,所以还具有即使焊剂飞散,也不会进入嵌合口内的优点。
接地接触片80通过将面向基板侧的一部分向插座式连接器60的内部切割立起为悬臂梁状而形成。接地接触片80在上下方向上能够弹性位移,在嵌合部13插入到插座式连接器60的内部时,在其触点部82(参照图4)附近,能够与插塞式连接器10的金属罩14,特别是下侧罩14B弹性接触或者接地接触。另外,与此同时,接触器70在其触点部72,与插塞式连接器的接触器(图1所示的“11”)接触。另外,接触器70在其下端部的基板连接部73被焊接于基板。
如图2等所示,设置于插座式连接器60的内部的接地接触片80优选沿嵌合方向B设置,另外,优选设置为支承在插塞式连接器10的插入侧并且在与插塞式连接器10的插入侧相反的一侧具有自由端84。根据这样的构成,伴随嵌合部13在插座式连接器60内部的移动,能够使接地接触片80缓缓地位移,能够使接地接触片80与下侧罩14B顺畅地接触,避免接地接触片80的破损。
图6中表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将罩64的一部分切割立起而形成接地接触片80时,必然会在接地接触片80的周围形成规定大小的孔83,但是如图6中清楚地所示,在本发明中,这些孔83的区域和接地连接部65B没有配置于与嵌合方向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例如,虚线所示的直线“a”)上,而是配置成,在与正交于嵌合方向B的方向(长边方向)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例如,单点划线所示的直线“b”)上,至少使它们的一部分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孔83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65B在与嵌合方向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例如,用虚线表示的直线“a”)上存在于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意味着插座式连接器60在该嵌合方向B上至少需要孔83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65B的合计尺寸,其结果是不能使装置小型化。并且,此时,由于接地连接部65B接近孔83,因而存在对接地连接部65B进行焊接时飞散的焊剂,通过孔83附着到配置于内部的端子70上,从而妨碍端子间的电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在与嵌合方向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孔83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65B没有必要存在于一条直线上。
另外,即使在孔83的区域和接地连接部65B在与嵌合方向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不存在于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如果在与正交于嵌合方向B的方向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例如,用点划线表示的直线“b”)上,不至少使孔83的区域和接地连接部65B的一部分位于一条直线上,则因为与上述相同的理由,也不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孔83的区域与接地连接部65B需要以如下方式排列,即,不配置于与嵌合方向B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而是在与正交于嵌合方向B的方向(长边方向)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至少使它们的一部分处于一条直线上。
另外,接地接触片80优选与接地连接部65B一起沿插座式连接器60的长边方向A设置多个。由此,能够使得与插塞式连接器10、基板的接地接触更可靠。另外,这些接地接触片80优选和接地连接部65B在长边方向A上隔着规定的距离交替设置。由此,通过接地连接部65B拉开孔83彼此之间,由此能够解决上述焊剂飞散的问题,并且,在插塞式连接器10与插座式连接器60嵌合时,能够使插座式连接器60从插塞式连接器10等受到的力在插座式连接器60的长边方向A上均匀地分散。
另外,以上对将插塞式连接器10作为电缆侧连接器,即、将电缆20与插塞式连接器10连接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设置电缆的情况下,或者在对插座式连接器60设置电缆的情况下,本发明显然也是成立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由能够嵌合的两个连接器的组合构成的电连接器装置,特别是具备下述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具有:实装于基板的接地连接部;以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部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连接器的内部的接地接触片。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其是由第1连接器、和设置于基板而使用的第2连接器的组合而构成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是通过将上述第1连接器的嵌合部插入上述第2连接器的内部而相互嵌合并且电连接的,
上述第1连接器具有覆盖其外周的第1金属罩,
上述第2连接器具有覆盖其外周的第2金属罩,
在上述第2连接器的第2金属罩上设有:
接地连接部,其形成在面向上述基板的一侧的一部分;
接地接触片,其通过将面向上述基板的一侧的一部分向上述第2连接器的内部切割立起为悬臂梁状而形成,并且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嵌合部插入到上述第2连接器的内部时,能够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金属罩接触,
在形成上述接地接触片时在该接地接触片的周围出现的上述第2金属罩的孔的区域和上述接地连接部,不是配置在与上述第1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条直线上,而是在与正交于上述嵌合方向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直线上,至少使它们的一部分处于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连接部通过将上述第2金属罩的一部分向上述基板侧折弯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连接部通过将上述第2金属罩的一部分向上述基板侧打出为凸出状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连接部和上述接地接触片沿上述正交的方向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连接部与上述接地接触片隔着规定的距离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接触片沿上述嵌合方向设置为悬臂梁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接触片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插入侧被支承,并且在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插入侧相反的一侧具有自由端。
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是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上述第2连接器。
CN201210239640.9A 2011-08-11 2012-07-10 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Active CN102957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6088A JP5507507B2 (ja) 2011-08-11 2011-08-11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の電気コネクタ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コネクタ
JP2011-176088 2011-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051A CN102957051A (zh) 2013-03-06
CN102957051B true CN102957051B (zh) 2015-10-07

Family

ID=47677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9640.9A Active CN102957051B (zh) 2011-08-11 2012-07-10 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51922B2 (zh)
JP (1) JP5507507B2 (zh)
KR (1) KR101493842B1 (zh)
CN (1) CN102957051B (zh)
TW (1) TWI533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9733B2 (ja) 2015-11-18 2018-03-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M595913U (zh) * 2020-01-10 2020-05-21 啟貿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之接地片改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359A (zh) * 2005-07-15 2007-01-17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强化夹持性能的电连接器
CN201000957Y (zh) * 2006-12-27 2008-01-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088152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爱沛斯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2144B2 (ja) * 2004-05-21 2010-08-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605591B2 (ja) * 2004-12-14 2011-01-05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電気コネクタ
TWI313527B (en) * 2006-11-03 2009-08-11 Ks Terminal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391560B2 (ja) * 2007-11-29 2009-12-2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コネクタ
CN201204309Y (zh) * 2008-03-25 2009-03-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493710B2 (ja) * 2008-09-19 2010-06-30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電気コネクタ
JP5480652B2 (ja) * 2010-02-03 2014-04-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22420B2 (ja) * 2010-02-23 2012-04-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516040B2 (ja) * 2010-05-07 2014-06-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063748B2 (ja) * 2010-06-30 2012-10-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13349B2 (ja) * 2011-03-29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対象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359A (zh) * 2005-07-15 2007-01-17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强化夹持性能的电连接器
CN201000957Y (zh) * 2006-12-27 2008-01-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088152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爱沛斯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3528B (zh) 2016-05-11
CN102957051A (zh) 2013-03-06
US20130040474A1 (en) 2013-02-14
KR101493842B1 (ko) 2015-02-16
JP2013041679A (ja) 2013-02-28
KR20130018111A (ko) 2013-02-20
US8851922B2 (en) 2014-10-07
JP5507507B2 (ja) 2014-05-28
TW201320491A (zh) 201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1868C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4222617B2 (ja) コネクタ
JP5818016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2437482B (zh) 电连接器
CN101438462B (zh) 在成排接线端子结构中的多极的过压放电器
CN109088200B (zh) 多触点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2668270B (zh) 插头转接器
US9257797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circuit board
US73778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228145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CN102377035A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路板组件
US20170256894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CN103050801B (zh) 引线框架、制造接触件组的方法和连接器
CN105098516A (zh) 夹层插座连接器
JP2017022028A (ja) コネクタ
JP6097165B2 (ja) コネクタ
CN102957051B (zh) 电连接器装置以及在该电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
CN107925200B (zh) 通信用连接器以及带电线的通信用连接器
CN106663901A (zh) 通信用连接器
US8187040B2 (en) Mounting feature for the contact array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6872292U (zh) 电连接器以及具备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套件
CN203277702U (zh) 连接器
JP578708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5098426A (zh) 夹层式插座连接器
JP661544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