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8087B -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8087B
CN102948087B CN201080067637.2A CN201080067637A CN102948087B CN 102948087 B CN102948087 B CN 102948087B CN 201080067637 A CN201080067637 A CN 201080067637A CN 102948087 B CN102948087 B CN 102948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
subset
cell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6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8087A (zh
Inventor
I.西奥米纳
L.林德博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16100069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1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8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8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ining sequences per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基站(503)中的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并且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501)关联。基站(503)确定从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的小区集(501)。基站在所确定的小区集(501)的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确定天线端口的子集来实现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并且从天线端口的子集传送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一般而言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测量,并且特别地涉及管理和协调来自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的干扰。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蜂窝系统(也被称作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终端(也作为移动台和/或用户设备单元(UE)已知)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与核心网络(CN)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台或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也作为蜂窝电话已知)以及具有无线能力的膝上型计算机(例如,移动终端),并且因此可以是,例如,便携式、袖珍型、手持式、包含计算机的、或车载的移动装置(其与无线电接入网络通信语音和/或数据)。无线电接入网络覆盖被分为小区区域的地理区域,其中每个小区区域由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基站)服务,在一些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无线电网络节点也被称作演进型基站(eNodeB,eNB)、节点B(Node B)或基站。小区是由处于基站站点的无线电基站所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由在小区中广播的本地无线电区域内的身份来识别每个小区。基站通过在射频上操作的空中接口与基站范围内的用户设备通信。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无线电网络节点/基站,例如宏节点/基站、微微节点/基站、家庭演进型基站或毫微微基站。典型地,基站的类型与不同电力等级关联,例如典型的宏基站(又称作广域基站)的最大传送功率超过40 dBm,而较低功率的基站(例如,微微或毫微微基站)典型地具有低于30 dBm的输出功率。
近几年来,已经不断地增加对部署低功率节点(例如微微基站、家庭演进型基站(HeNB,HBS)、中继器、远程无线电头端等)的兴趣,用于在网络覆盖、容量、以及个别用户的服务体验方面增强宏网络性能。同时,已经意识到需要增强的干扰管理技术来解决干扰问题,例如,由不同小区之间的大的传送功率变化以及早先为更均匀的网络开发的小区关联技术导致的干扰问题。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已经将异构网络部署定义为遍布于宏小区布局放置不同传送功率的低功率节点的部署(也暗含着不均匀的业务分布)。例如,这样的部署对某些区域中的容量扩展是有效的,这些区域是所谓的业务热点,即,具有更高用户密度和/或更高业务强度的小型地理区域,其中可以考虑微微节点的安装来增强性能。异构部署还可视为使网络增加密度的方式来适用于业务需要和环境。然而,异构部署也带来挑战,对于该挑战网络必须准备好确保有效的网络操作和较好的用户体验。
在异构网络中,部署不同大小并且重叠的覆盖区域的小区的混合。小区是其中由基站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一个基站可以与多于一个小区关联。这样的小区部署的一个示例可以是包括部署在宏小区的覆盖区域内的微微小区的网络。微微小区和宏小区每个都可以包括基站。基站可以例如为微微基站、宏基站、家庭基站(HBS)、无线电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基站、中继器、远程无线电头端等。
基站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0。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从基站传送并且接收信号到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
异构网络中的低功率节点的其它示例是家庭基站(HBS)和中继器。如以下所论述的,所传送的输出功率的巨大差别(例如,宏小区中的46 dBm和微微小区中的小于30 dBm)导致不同于所有基站具有相同输出功率的网络中所见的干扰情况。
长期演进(LTE)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作为从系统节点到用户设备(UE)505的下行链路中的OFDM接入技术(OFDMA),和从用户设备505到eNB的上行链路中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频OFDM。除其它规格以外,在3GPP技术规格(TS)36.211 V9.1.0中描述LTE信道,在LTE的版本9中描述物理信道和调制。在此文档中,使用LTE系统作为示例。然而,也可应用其它网络标准,例如GPRS、WiMAX、UMTS等。
在时域中,将LTE下行链路传送组织成10毫秒(ms)持续时间的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101包括如图1中所图示的1 ms持续时间的十个相等大小的子帧103。子帧103被分成两个时隙,每个为0.5 ms持续时间。时域是用来关于时间描述物理信号的分析的术语。
在资源块方面描述LTE中的资源分配,其中资源块对应于时域中的一个时隙和频域中的12个邻近15 kHz副载波。两个连续的(即时间连续的)资源块表示资源块对并且对应于调度操作于其上的时间间隔。
参考信号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三代(3G)LTE系统)中,多个天线的使用对于实现改进的系统性能(包含容量和覆盖、以及服务供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送器或接收器上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得对于多天线技术的适当实现很重要。一般而言,通过发送和接收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训练序列(还可被称为参考信号(RS))来估计信道特性(例如,脉冲响应)。例如,为估计DL的信道特性,基站503传送参考信号给用户设备505,该用户设备505使用已知参考信号的所接收的型式(version)来估计DL信道,例如提供所估计的信道矩阵。然后,用户设备可以将所估计的信道矩阵用于所接收的DL信号的相干解调,并且获取可能的波束形成增益、空间分集增益、以及空间复用增益(用多个天线可获得)。此外,参考信号可用于作出信道质量测量来支持链路自适应。
波束形成是用来控制信号的接收或传送的方向性的信号处理技术。空间分集是指使用两个或者更多天线来改进无线链路的质量和可靠性。使用多个天线为接收器提供相同信号的若干观测。当系统在单独的空间维度中从相同无线电资源传送不同数据流时,获取空间复用增益。因此,在多个天线上,通过链接到不同导频的多个信道发送和接收数据。
使用OFDM的网络中的传送可以看做时间和频率中的网格。基站中的调度器可将具体时间期间的具体数量的副载波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为简化系统,不能将太小的单元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并且OFDM内的最小单元被称作资源单元,并且资源单元是在一个载波上传递的一个OFDM符号。在OFDM传送的情况下,参考信号的直接设计是在OFDM频率对时间网格中传送已知的参考符号。在3GPP TS 36.211的条款6.10和6.11中描述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和符号。规定了对应于演进型基站的多达四个传送天线的多达四个小区专用参考信号。每个下行链路天线端口传送一个参考信号。在前述参考信号之中,在每个下行链路子帧中只需要传送CRS,并且在由网络所配置的具体时机传送其它RS。
LTE使用四种类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其与非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单频网络(MBSFN)传送关联。
●MBSFN参考信号,与MBSFN传送关联。
●UE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些图中,参考信号被称作RS。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每个子帧并且在整个系统带宽上,从天线端口0、1、2或3从eNB、或基站在下行链路中将CRS传送给用户设备或终端。在非MBSFN子帧中,对于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在图2a-c中所示出的资源单元上传送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在电信中,术语循环前缀是指有结尾的重复的符号的前缀。在用于MBSFN传送的子帧中,仅前两个符号可用于CRS。图2a-c图示天线端口的副载波和可用OFDM符号的资源网格。资源网格中的每个单元被称为资源单元。每个资源单元用于在一个天线端口上传送参考信号。
图2a图示从一个天线端口的CRS传送,图2b图示从两个天线端口的CRS传送,以及图2c图示从四个天线端口的CRS传送。图2a-c的x轴是时隙。在图2a-c中,记号Rp用于指代用于在天线端口p上的参考信号传送的资源单元。没有任何文本的带阴影的资源单元指示不用于在感兴趣的天线端口上的传送的资源单元。有文本的带阴影的资源单元Rp指示在感兴趣的天线端口上所传送的参考符号。例如,在图2b中,参考信号R1位于第一OFDM符号(第一RS)和第三到最后OFDM符号(第二RS)中。
不同小区可以使用6个不同频移,并且存在504个不同信号。频移是小区专用的并且取决于物理层小区身份(PCI)。由给出PCI与CRS频移之间的关系,即,形式上可为CRS配置多达六个再用。然而,在实践中,有效的再用取决于传送天线端口的数量。如可从图3所看出的,CRS具有从天线端口1所传送的再用六的模式以及天线端口2到4的再用三。
CRS测量至少用于控制信道解调、移动性测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以及信道估计。当测量RSRP和RSRQ时,用户设备505在测量带宽上测量,该测量带宽可以小于系统带宽,系统带宽可由用户设备而决定。由网络配置用于CRS传送的天线端口数量并且将用于CRS传送的天线端口数量作为在小区中广播的系统信息的一部分通信到用户设备,但用户设备期望至少从一个天线端口(例如端口0)传送CRS。
从多个天线端口传送CRS的一个优势在于更高的处理增益以及因此更准确的测量和潜在地更短的测量时间。该测量是指在CRS上执行的测量,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定位测量等。此外,用于多天线传送(其中在不同天线端口上传送不同数据流)的信道估计需要来自多个天线端口的CRS。在后者的情况下,需要在多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上所传送的CRS是不同的,即天线端口专用CRS。
LTE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在每个子帧中动态调度LTE中的传送,其中基站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将分配和/或许可传送到某些用户设备,PDCCH是在每个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传送的并且在整个系统带宽上展宽。已经解码由PDCCH携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用户设备知道子帧中的哪个资源单元包含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
所接收的数据的解调要求无线电信道的估计,该估计是通过使用所传送的参考符号(即,接收器已知的符号)而完成的。例如,在LTE中,在所有下行链路子帧中传送小区专用参考符号,并且除辅助下行链路信道估计以外,它们也用于由用户设备所执行的移动性测量。LTE也支持仅针对用于辅助信道估计的UE专用参考符号。
图3图示物理控制和数据信道以及下行链路子帧中的资源单元上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示范性映射。在此示例中,PDCCH占用三个可能的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301,并且因此在此特定情况下,数据的映射可能已经在第二个303 OFDM符号开始。
在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中运送控制区域的长度(其对每个子帧可不同),其在用户设备已知的位置在控制区域内传送。在用户设备已经解码PCFICH之后,它知道控制区域的大小以及数据传送开始于哪个OFDM符号。也在控制区域中传送物理混合准入请求(HARQ)指示符信道,它将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响应携带到用户设备来通知基站是否成功解码以前的子帧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送。
用于RS的干扰管理
为确保可靠的以及高比特率的传送,在无线网络中要求维持良好的信号质量。由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它与由接收器所接收的总干扰和噪声的关系来确定信号质量。好的网络规划(其包含小区规划以及其它事项)是成功的网络操作的先决条件,但它是静态的。对于更有效的无线电资源利用,它至少是由半静态以及动态无线电资源管理机制(这些机制也旨在促进干扰管理)补充并且部署更先进的天线技术和算法。
例如,处理干扰的一个方式是采用更先进的收发器技术,例如,通过终端中的干扰消除机制的实现。可以是前者的补充的另一方式是设计网络中的有效干扰协调算法和传送方案。
已经在LTE的版本8中规定用于协调小区之间的数据传送的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方法,其中根据所规定的X2-AP协议经由X2接口实现LTE中的小区之间的ICIC信息的交换。X2接口是相邻基站之间的接口。基于此信息,网络可以在时域-频域中以及也通过功率控制来动态地协调不同小区中的数据传送以使小区间干扰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在当前的3GPP规格中,控制信道的ICIC可能性更有限。在图4中图示处理控制信道上的干扰的一种方式,其中干扰小区(例如,宏小区)在一些子帧401中不传送PDCCH,并且因此不传送数据(尽管仍然可传送其它控制信道)。其它小区(例如,微微小区)及时地意识到这些低干扰子帧401的位置并且可以在那些子帧中优先调度否则可能潜在地强烈地遭受由干扰小区所导致的干扰的用户设备。从遗留终端的观点,仍然需要在所有子帧中传送CRS,因此将有来自CRS的小区间干扰。在图4中,薄方框图示控制区域,并且宽方框图示数据区域。子帧401包括一个控制区域和一个数据区域。
考虑到更多灵活性,存在着用于管理到数据信道以及来自数据信道的干扰的许多技术,例如,各种时分和频分复用方案。利用当前标准,有效地减轻到控制信道以及来自控制信道的小区间干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一些示例是交织、时移、以及空白。甚至存在更少的灵活性用于处理到物理信号以及来自物理信号的干扰,物理信号在时频空间中典型地具有预定义的静态资源分配。物理信号的示例是参考信号。
现有技术已知的减轻小区间干扰的一些技术是:
●信号消除,由此测量信道并且用来恢复来自有限数量的最强干扰源的信号。对接收器实现以及它的复杂性的影响;在实践中信道估计对可以减去多少信号能量作出了限制。
●符号级时移。对标准没有影响,但无关于时分双工(TDD)网络和提供MBMS服务的网络。
●子帧中的完全信号静默(muting),例如在一些子帧中不传送CRS用于早先在3GPP中提出的能量效率原因。非后向兼容版本8/9的用户设备期望至少在天线端口0上传送CRS。
考虑到以上列出的非常有限的可能性集,强烈需要简单而有效的新技术来解决CRS干扰问题。
天线端口的数量指示
存在着允许终端盲检测天线端口的数量的技术,但这样的技术增加了终端复杂性并且由于一般而言标准不要求这些技术,所以在终端中可不实现这些技术。
网络可将天线端口的数量发信号到用户设备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例如,作为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的一部分),例如,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在AntennaInfoDedicated或AntennaInfoCommon信息元素中,其对于所有用户设备是公共的并且可选地包括在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中。由网络动态调度SIB2的传送并且将调度信息传送到用户设备作为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的一部分,其经由广播信道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用80 ms的固定周期传送并且在80 ms内重复。有可能更频繁地传送最重要的系统信息(例如系统带宽、PHICH配置或系统帧数量),为此规定了在广播信道上用40 ms的固定周期传送并且在40ms内重复的主信息块(MIB),但MIB不包含关于天线端口的信息。
还可由PresenceAntennaPort1信息元素指示天线端口1的存在,该PresenceAntennaPort1信息元素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所传送的演进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测量对象的一部分。当PresenceAntennaPort1设置为真(TRUE)时,用户设备可假设在所有相邻小区中使用至少两个小区专用天线端口。
由于一直传送CRS,所以CRS是对相邻小区的干扰的永久源。此外,当多于一个天线端口用于小区中的CRS时,可以利用来自相同符号中的从另一天线端口传送的未使用的CRS资源单元的无载功率(free power)以高于参考功率电平的功率电平来传送CRS。可以在不同于CRS符号的其它符号中传送数据;控制信道具有更少的灵活性并且因此与其它小区的CRS冲突的概率更高。对于CRS测量,在同步网络中的情况是最差的,其中根据例如图2中示范出的CRS传送模式的相同符号用于所有小区中的CRS传送并且具有总是传送的CRS的这些符号总是冲突。在异步网络中,一般而言CRS上的干扰是更随机化的;然而,还可发生CRS符号与传送同步信号(例如,主要同步信号(PSS)或次要同步信号(SSS))或广播信号的符号冲突,这可能降低那些信号的测量质量(相较于在它们与低负荷网络中的数据符号冲突时)。
此外,尽管在LTE中使用循环前缀以便使相邻符号中的传送正交,但当延迟扩展超过循环前缀(其可能发生在大型小区或挑战性城市环境的小区中)时,它可以使在符号之间不维持正交性(即使具有仔细地设计的小区之间正交的模式)。存在着用于符号间干扰消除的技术,但先进的技术可显著地增加用户设备复杂性。这意味着优选减少永久地分配给传送的RE的数量,尤其是当这样的RE是高干扰的来源时。
在异构网络部署中CRS所生成的干扰变得特别地关键,其中传送功率可随小区而显著地改变,例如,宏小区可以在46 dBm上传送并且微微小区可以在24 dBm上传送,进一步增大了接收干扰与接收测量信号功率之间的间隙。因此,3GPP中的许多公司已经指示了在测量来自较低功率节点的信号时应对来自宏小区CRS的干扰的必要性。
由于跨子帧传送CRS,所以CRS干扰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物理信号(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CRS)。在每种情况下的影响可以有不同的重要性,但一般而言管理CRS干扰对于改进整个系统性能是重要的。
例如,当在网络中配置低干扰子帧或几乎空白的子帧时现存的信令对允许天线端口的动态转换而言不够动态和灵活。
发明内容
本文的实施例的目标是消除以上缺点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提供通信网络中的改进的干扰管理。
根据第一方面,由基站中的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来实现该目标。该基站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关联。基站确定从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reduced set)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的小区集。基站在所确定的小区集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天线端口的子集来实现网络中的干扰协调。基站从天线端口的子集传送参考信号。
根据第二方面,由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的基站来实现该目标。基站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关联。基站还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确定从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的小区集。该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所确定的小区集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天线端口的子集来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基站还包括传送器,该传送器配置为从天线端口的该子集传送参考信号。
根据第三方面,由用户设备中的方法来实现该目标。用户设备确定是否从与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的子集包括在基站中。该天线端口的子集与至少一个小区关联。用户设备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
根据第四方面,由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来实现该目标。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其配置为确定是否从与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的子集包括在基站中。该天线端口的子集与至少一个小区关联。该处理器还配置为从该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
根据第五方面,由用户设备中的方法来实现该目标。用户设备包括在通信网络中。该方法执行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用户设备包括在通信网络中的多个小区中的小区中。用户设备获得关于多个小区之中的干扰小区集的信息。用户设备识别受干扰小区集影响的时间频率资源集,并且对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执行穿刺(puncturing)。
根据第六方面,由用户设备来实现该目标。用户设备与通信网络中的多个小区中的小区关联。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获得关于多个小区之中的干扰小区集的信息。该处理器还配置为识别受干扰小区集影响的时间频率资源集,并且对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执行穿刺。
根据第七方面,由网络节点中的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来实现该目标。网络节点与小区关联。网络节点包括关于干扰小区集的信息。网络节点获得关于多个小区之中的干扰小区集的信息。网络节点将关于多个小区之中的干扰小区集的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从而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
根据第八方面,由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的网络节点来实现该目标。网络节点与小区关联。网络节点包括关于干扰小区集的信息。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获得关于多个小区之中的干扰小区集的信息。网络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配置为将关于多个小区之中的干扰小区集的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从而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所传送的信息是基于所获得的信息。
根据第九方面,由网络节点中的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来实现该目标。这提供了异构网络部署所采用的增强的小区规划。网络节点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根据信号模式来传送参考信号。网络节点基于与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个层关联的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来从多个天线端口决定天线端口的活动集(active set)。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与低干扰子帧关联并且是从多个信号模式或对信号模式的指示保留的。网络节点根据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来从所决定的天线端口的活动集传送参考信号,从而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
根据第十方面,由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的网络节点来实现该目标。网络节点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根据信号模式来传送参考信号。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基于与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个层关联的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而从多个天线端口决定天线端口的活动集。信号模式的子集与低干扰子帧关联并且是从多个信号模式或对信号模式的指示保留的。网络节点还包括传送器,配置为根据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来从所决定的天线端口的活动集传送参考信号,从而实现通信网络中的干扰协调。
本文的实施例提供许多优势,对于这些优势的示例的非穷举列表如下:
在CRS上的控制区域以及数据信道中的减少的CRS干扰引起改进的系统性能,并且特别是在异构部署中。
另一优势在于利用根据本方案的一些所公开的方法通过引入减少用户设备复杂性的新的信令而促进用户设备测量。
另外,本文的实施例提供减少遗留宏用户设备的无线电信道质量的过高估计的优势,其可包括干扰测量中的低干扰子帧,尽管它们将仅可在具有潜在地更高干扰的子帧中调度。
增强的小区规划和干扰协调改进异构部署的性能。
从多个天线端口传送CRS的一个优势是更高的处理增益以及因此更准确的测量以及潜在地更短的测量时间。此外,多天线传送(其中在不同天线端口上传送不同数据流)的信道估计需要来自多个天线端口的CRS。在后者的情况下,在多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上所传送的CRS需要是不同的,即天线端口专用CRS。
本文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特征和优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之后将认识到附加的特征和优势。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参照图示本文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的附图在下文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更详细地描述本方案,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示范性LTE时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2a-c是图示一个子帧内的LTE中的CRS的示范性资源单元分配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物理控制/数据信道与下行链路子帧中的资源单元上的信号的映射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在下行链路中使用低干扰子帧的ICIC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通信网络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描绘方法的实施例的组合的信令图和流程图。
图7a-c是图示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基站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图示基站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0是图示用户设备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用户设备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2和图13是图示用户设备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4是图示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是图示网络节点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6是图示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7是图示网络节点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8是图示传送器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9是图示用户设备布置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不一定按比例,所强调的反而放在图示方案的原理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配置为以下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和器件:
●促进用于物理信号传送的活动天线端口集的控制,以便减少物理信号干扰,
●用于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以及
●用于异构网络部署所采用的增强小区规划。
这三个部分可视为单独的实施例或可形成任何组合。
图5描绘通信网络500的实施例。通信网络500可使用例如LTE、WiMAX等技术。在网络500中,可部署不同大小并且重叠覆盖区域的小区的混合。小区是其中由基站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例如,网络500可包括部署在宏小区501b的覆盖区域内的微微小区501a。微微小区501a可与微微基站503a关联。微微基站503a服务微微小区501a。宏小区501b可与宏基站503b关联。宏基站503b服务宏小区501b。在下文描述中,参考标号501一般而言将用于指示小区,并且参考标号503一般而言将用于指示基站。基站503可以例如为微微基站、宏基站、家庭基站(HBS)、无线电基站、演进型基站(eNB)、基站、中继器、远程无线电头端等、或能够通过无线电载波与用户设备505通信的任何其它网络单元。用户设备505可出现在小区501中并且由基站503服务。多于一个小区可以与一个基站关联。由于网络500可包括多个节点,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被称作网络节点。基站503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未示出),例如天线端口0。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从基站503传送和接收信号到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505。换句话说,每个天线端口包括接收器和传送器。网络节点的其它示例例如是定位节点、操作和维护(O&M)节点等。
下行链路(DL)是从基站503下行到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505的链路,并且上行链路(UL)是从用户设备505上行到基站503的链路。将包括在网络500中的用户设备505分配给某个小区(其被称作服务小区)。
在下文中,用户设备505包括例如移动电话、寻呼机、头戴式耳机、膝上计算机以及其它移动终端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用户设备505还可理解为通用无线装置或装配有无线电接口的任何装置并且甚至能够在下行链路中接收信号的小基站、传感器、中继器等落入此类别并且由当前发明所覆盖。
物理信号传送的活动天线端口集的动态控制
出于后向兼容性的原因,在如图1和图4所图示的子帧103、401中不能完全关闭CRS。例如,3GPP标准要求对于RSRP确定应使用CRS R0(即天线端口0上的CRS),意味着CRS至少必须一直从天线端口0传送。如果用户设备505可以可靠地检测到R1(即天线端口1上的CRS)是可用的,则除R0以外用户设备505还可以使用R1来确定RSRP。存在用于天线信息信令的一些方法,但它们对支持如上解释的异构网络的操作而言不够动态和灵活。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可以动态地激活/停用活动天线端口集来控制RS干扰。在具体示例中,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与低干扰子帧(其用来改进一些用户设备的性能)关联来最小化或避免来自强干扰小区的RS干扰。强干扰小区可以由它们的绝对信号强度或例如相对于服务小区的相对信号强度来定义。当小区或基站与更高功率等级的基站503关联时,有时也可将它们分类为强干扰源,例如,以此方式可将宏小区视为相较于微微小区的更强干扰源。
从用户设备505的角度来看的低干扰子帧暗含着减少的接收干扰水平。例如,可通过在数据信道上调度更少的用户设备来实现减少的干扰水平。可通过配置定位子帧或空的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SFN)单频网络(MBSFN)子帧而不传送广播数据来实现类似效果。另外,通过包含对应于这样的子帧的时间来改进网络中的干扰。还可通过使用几乎空白子帧(ABS)实现减少的接收干扰水平。ABS可定义为具有减少的传送功率和/或活性的子帧。低干扰子帧可与具有具体干扰条件的时间关联。
关于与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应注意这涉及由面对不同干扰的接收器侧所看到的天线端口。因此,传送器不面对任何干扰。
现在将参考图6中所描绘的组合的信令图和流程图并且参考图示通信网络500的实施例的图5来描述合适的方法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些,也可以用与以下所描述的不同的另一合适的顺序来实现这些步骤。
步骤601
基站503确定必须从更少的天线端口执行RS传送的时间,即当希望减少的或低的干扰的时间。该时间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子帧可表示时间间隔或时间段。
步骤602
基站503确定将应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小区集。
步骤603
基站503从步骤602中所确定的集确定至少一个小区中的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更少的天线端口可包括天线端口的原始集的子集。
步骤604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活动天线端口集的临时改变以及(可选地)关于在其期间将应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时间间隔。换句话说,基站503可以或可以不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时间间隔。
步骤605
基站503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传送RS。
步骤606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执行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中的测量和报告。
步骤607
基站503重新发起或恢复从天线端口的原始集的RS传送。
步骤608
基站503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恢复的RS传送。
那些步骤不必用以上所列出的精确顺序来实现并且可以省略一些步骤。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步骤,并且每个步骤描述对应于相应单独的实施例集。还可组合这些实施例。
步骤601:确定必须从更少的天线端口执行RS传送的时间
到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切换时间(即,到临时改变的切换时间)可根据发信号的模式发生、或周期性地发生或通过触发发生。
发信号模式可与低干扰子帧或几乎空白子帧(该子帧旨在改进用户设备505的干扰情况,否则用户设备505可能具有差的性能)的模式相同。
用于临时改变的触发可基于例如所确定的指示,其指示来自某个小区(例如,小区1)的干扰导致另一小区(例如,小区2)的一些区域中的不可接受的性能下降。可以从测量(例如,那个区域中的小区2中的信号质量测量)推导出该指示,并且其中可经由X2接口由小区2将该指示通信到小区1。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网络节点(例如,操作和维护(O&M)节点(未示出))接收小区1中的指示,该网络节点从不同小区收集不同测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1自身基于可用的测量而推导出小区1中的指示。
步骤602:确定将应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小区集
以下是用于决定在其中可减少活动天线端口集(即,活动天线端口的临时改变)的小区的可能选项:
(a).可在网络500的所有小区中改变活动天线端口集,或
(b).可在所有宏小区105中改变活动天线端口集,或
(c).可在例如对应于某些频移具有给定重叠RS模式的小区中改变活动天线端口集,或
(d).可在具有与在其附近的较低功率节点的RS模式重叠的RS模式的宏小区中改变活动天线端口集,或
(e).可由所选择的小区中的操作员来预配置或由O&M来配置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
步骤603:确定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的天线端口的简化集
在示例中,CRS天线端口的数量从2或更大减少到1个天线端口,这意味着有效再用因子或非重叠的频移从3增加到6。活动天线端口集配置为避免来自至少一个强干扰源的干扰。在一个示例中,可将宏小区视为相较于微微小区的强干扰源。在另一示例中,可将CSG毫微微小区视为例如相较于微微小区或宏小区的强干扰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端口0会总是包含在活动天线端口集内(例如当参考信号是CRS并且从至少天线端口0要求CRS传送时),但这在本方案的其它实施例中可能并不需要。
在另一实施例中,选择节点的一个层(例如,宏层)中的活动天线端口集来避免与为另一层(例如,微微节点)保留的模式的重叠。以下提供关于保留的模式的更多细节。
在又一实施例中,取决于干扰相邻小区中的活动天线端口集和/或CRS传送模式来决定活动天线端口集,可通过X2接口在相邻小区之间交换关于天线端口的活动集的信息。
步骤604:通知UE关于活动天线端口集的临时改变以及(可选地)关于在其期间应 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时间段
预想由用户设备505获得此信息的至少两个方式:信息是预定的并且对于用户设备505是已知的(a),或它由网络发信号给用户设备505(b)。
(a)预定的信息可包括:
●天线端口的简化集。
●应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时的时间间隔的周期性。
●应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时的连续时间间隔。
●在其中应用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配置带宽。
●它是否仅应用于控制区域的指示。
(b)将信息发信号给用户设备505:
●在具有预定义的周期性的预定义的间隔期间可使用预定义的简化集的指示,或
●在604(a)中所描述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些部分。
例如,如果希望,则可以只发信号简化集内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所发信号的信息就其本质而言是用户设备专用的(例如挑战性区域中的用户设备505)或小区专用的,并且因此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合适的SIB中的一个或多个合适的信息单元而广播。
(c)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行为是这样的以使用户设备505可假定预定义的、预配置的或所发信号的简化集配置应用开始于用户设备505具有关于它的信息的低干扰或几乎空白子帧。用户设备可接收的这样的信息的一些实例是几乎空白子帧(ABS)模式(定义为具有减少的传送功率和/或活性的子帧)以及由服务基站通过RRC所发信号的测量模式。另一示例是为促进定位而由网络发信号的定位子帧配置。因此,可将关于这样的子帧中的活动天线端口集的信息连同低干扰子帧或几乎空白子帧配置一起发信号。
步骤605: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传送RS
(a)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RS的传送可以是周期性的。
(b)由事件调用小区中的预定义的或预配置的或动态配置的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例如,与低干扰子帧一起触发。
步骤606: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中的测量和报告
一些用户设备505可以仅在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传送RS的时间期间进行一些测量,并且其它用户设备(未示出)可不使用用于测量的这些子帧,例如,当在具有低可能性的这样的子帧中调度这些用户设备505时。还可将所进行的测量报告给网络或在用户设备505中内部使用。例如,当预期一些子帧中的高干扰时这样的测量协调可以是优势,以使连接到微微小区501a的一些用户设备505不能够执行子帧中的测量。
步骤607:恢复从小区中的原始天线端口集的RS传送
(a)可由停止-触发来执行恢复,或
(b)可在配置间隔结束之后执行恢复,或
(c)可与低干扰子帧的结束关联来执行恢复。
步骤608: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恢复的RS传送
(a)用户设备505的行为可以是这样的以使用户设备505可假定在低干扰子帧的结束时将小区切换到用于RS的原始天线端口配置,因此由用户设备505自主地作出决定,或
(b)例如,可经由小区中的合适的SIB通过广播把将恢复原始天线端口集的指示符发送给用户设备505。
其中可以应用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时间频率资源:
图7a-c图示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示例。阴影区域图示控制区域。方形图示用于天线端口0的CRS参考信号,并且圆形图示用于天线端口1的CRS参考信号。在以下场景中应用活动天线端口的简化集:
(1)如图7a中所图示的,在系统带宽或配置带宽(其可小于系统带宽)上,时间中的一个子帧,在整个资源块内。或
(2)如图7b中所图示的,在系统带宽或配置带宽(其可小于系统带宽)上在子帧的控制区域内。或
(3)如图7c中所图示的,在系统带宽或配置带宽(其可小于系统带宽)上并且在副载波的子集和/或给定子帧内的每个资源块的符号的子集内。
(a)在部分子帧中使用更少的传送天线端口的示例是当那个部分与例如异步网络中的其它小区中的同步信号冲突时,其中这样的空白可以是预定用于给定同步要求的,该给定同步要求又也可以预定用户设备测量的行为。
(b)在一个实施例中(不遵循版本8),基于传送副载波所允许的数量来选择天线端口的活动集。
RS传送功率
利用多于一个活动天线端口,小区有可能仅通过再用来自资源单元(也被称作RE)的电力而将CRS功率升高3dB,其中从另一天线传送另一CRS。通过配置一个天线端口,小区中的每资源单元的CRS能量(EPRE)更可能在假定跨传送带宽的常数EPRE的水平上,其可以视为控制CRS EPRE并因此将来自给定小区的CRS干扰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一种方式。
现在将从基站503的角度来描述上述方法。图8是描述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基站503中的本方法的流程图。基站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即使在其它场景中用户设备505可接收一些辅助,但参考信号不具体地传送到任何用户设备505。参考信号到用户设备的信令不是专属信号。可由多个用户设备505接收参考信号。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101、105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天线端口与每个相应小区101、105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小区的高干扰区域实现干扰协调。该方法包括将由基站503执行的步骤:
步骤801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确定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传送参考信号的时间。该时间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在所确定的时间上将参考信号从天线端口的子集传送到用户设备505。
步骤8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所确定的时间。
步骤803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2。基站503确定从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的小区101、105的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确定的天线端口的子集配置为避免来自干扰小区101、105的干扰或减少对另一小区501的干扰。
步骤804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3。基站503在所确定的小区101、105集的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确定天线端口的子集。该天线端口的子集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子集是预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通信网络(500)中的网络节点(未示出)获取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子集的所确定的时间和信息。网络节点可以是不同于基站503的基站(即经由X2)。网络节点可以是例如无线电网络节点(BS)或另一网络节点(例如O&M节点)。
步骤805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天线端口的子集。
步骤806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确定在其期间将应用天线端口集的子集的时间间隔。
步骤807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时间间隔。
步骤808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5。基站503从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传送参考信号,从而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参考信号传送到用户设备505。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传送应用于部分系统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小区101、105中的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传送是周期性的或由事件调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基站503的信令不专属于具体用户设备505,但可传送到通信网络500中的多个用户设备505,例如,信令可以是小区专用的并且在小区区域之上传送,并且因此潜在地可由执行对那个小区的测量的任何用户设备505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基站503的信令专属于具体用户设备505。
步骤809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7。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重新发起从多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传送。
步骤810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7。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重新发起的参考信号传送。
步骤811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503从用户设备505接收测量。
为执行图8中所示出的方法步骤来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基站503包括如图9中所示出的基站布置。基站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101、105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小区的高干扰区域实现干扰协调。
基站503还包括处理器901,其配置为确定小区101、105的集,其中从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处理器901还配置为在所确定的小区101、105集的至少一个小区101、105中确定天线端口的子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确定的天线端口的子集配置为避免来自干扰小区101、105或来自另一小区501的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子集是预配置的。
基站503还包括传送器1800,配置为从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传送参考信号,从而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以下关于图18更详细地描述传送器1800。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传送应用于部分系统带宽。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小区101、105中的天线端口的简化集的传送是周期性的或由事件调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还配置为确定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传送参考信号的时间。该时间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在所确定的时间上从天线端口的子集传送参考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还配置为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所确定的时间,并且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天线端口的子集。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网络节点获取天线端口的子集的信息和所确定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配置为确定在其期间将应用天线端口的子集的时间间隔,并且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还配置为重新发起从多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传送,并且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重新发起的参考信号传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配置为从用户设备505接收测量。
现在将描述从用户设备505的角度所看到的上述方法。图10是描述用户设备505中的本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505所执行的另外的步骤:
步骤1001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1。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从基站503接收关于时间的信息。该时间指示何时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该时间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
步骤1002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4。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从基站503接收关于天线端口的子集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子集是预定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子集对于节点的层是预定义的。
步骤1003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4。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从基站503接收关于时间间隔的信息。该时间间隔指示在其期间将应用天线端口集的子集的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时间间隔的信息包括关于在与低干扰子帧(即,具体干扰条件)关联的时间中是否应用天线端口的子集的指示,例如当仅传送微微小区并且因此仅来自微微小区的期望干扰时。
步骤1004
用户设备505确定是否在具体干扰条件期间接收参考信号。换句话说,用户设备505确定是否从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的子集包括在基站503中。天线端口的子集与至少一个小区501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的确定是基于干扰相邻小区501中的参考信号模式和活动天线端口集中的至少一个。在X2接口上交换天线端口信息。取决于干扰相邻小区中的CRS传送模式和/或活动天线端口集而确定活动天线端口集。换句话说,可通过X2接口在相邻小区之间交换关于天线端口的活动集的信息。
步骤1005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5。用户设备505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子集包括在基站50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时间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
步骤1006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7。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从基站503接收关于重新发起的参考信号传送的信息。
步骤1007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执行对天线端口的子集的测量。
步骤1008
此步骤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0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将测量传送到基站503。
为执行图10中所示出的方法步骤,用户设备505包括如图11和图19所示出的用户设备布置。用户设备505包括处理器1916,其配置为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子集包括在基站50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子集是预定义的,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子集对于节点的层是预定义的。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确定是否从包括在基站503中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子集与至少一个小区501关联。以下关于图19进一步描述用户设备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基站503接收关于时间的信息。该时间指示何时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并且该时间与低干扰(即,低干扰子帧)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时间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基站503接收关于天线端口的子集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基站503接收关于时间间隔的信息。时间间隔指示在其期间将应用天线端口集的子集的时间段。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时间间隔的信息包括关于在与低干扰子帧关联(即,与具体干扰条件关联)的时间中是否应用天线端口的子集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基站503接收关于重新发起的参考信号传送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执行对天线端口的子集的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902还配置为将测量传送给基站503。
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的方法和器件
用户设备505从网络接收关于最强干扰源的辅助信息,并且基于此信息,用户设备505选择所希望的数量的最关键干扰源并且使用该信息例如通过不包含信道信息的不可靠部分等来改进控制信道解码、CRS测量、信道估计。
辅助数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
●PCI(物理小区标识符)集,用户设备505可以例如基于其来确定RS模式。
●干扰源的传送带宽。
●信道相关信息或可以基于其例如使用TDD中的信道互易性来推导出信道信息的信息。
●天线端口的数量。
辅助信息可以与确定何时发生低干扰子帧或几乎空白子帧的低传送活动模式的配置一起发信号。辅助数据可具体地适合异构网络,例如,包括用于具体层节点的信息(例如,仅关于具有比当前小区更高的传送功率的小区或仅关于CSG小区的信息)。
典型地将辅助数据传送到某个用户设备505。那个用户设备505连接到网络500并且分配给某个小区(其随后为服务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数据由服务小区发信号,服务小区又自主地获取此信息(例如,基于所收集的测量或从O&M),或从另一节点接收此信息,例如,干扰宏小区经由到位于宏小区501b覆盖范围内的微微小区501a的X2接口来“识别”自身。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辅助数据传送给用户设备505来在所识别的具体挑战性干扰条件中在它的操作中进行辅助并且因此可在检测到这样的条件时触发。例如,当用户设备505进入封闭组订购者(CSG)小区覆盖区域但不能连接到小区时,宏小区501b可以将辅助信息发信号给用户设备505(其也包含家庭eNB(HeNB)的身份)。家庭节点B是CSG小区的基站505。因为即使用户设备505可以检测到那个小区的强信号以及好的信号质量,用户设备505也不能连接到那个小区(即,封闭),所以CSG被称为“封闭订购者组”。这使宏小区501b成为那个用户设备505的服务小区。
在又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自主地从由网络500所发信号的专用辅助数据提取辅助数据,例如:
●从OTDOA定位辅助数据,用户设备505可接收定位辅助数据来定位或可通过发送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可指示优选定位方法,例如所观察的到达时间差(OTDOA),对于它可以期望感兴趣的辅助数据)而从网络请求。
●从包括至少相邻小区的身份的移动性列表,相邻小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将是最强干扰源。
现在将参考图12中所描绘的流程图来描述用于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的方法和器件。该方法和器件配置为实现至少以下:
步骤1201
用户设备505使用上述方法中的一个来识别最强干扰源集。
步骤1202
用户设备505决定最关键干扰源集,即,由于例如用户设备505能力,该集可小于在步骤1201中所获取的集。该决定还可考虑到有效的小区分组,并且通过利用RS传送模式的知识来识别导出受这些干扰源影响的时间频率资源集。
步骤1203
当在用户设备505侧测量信号时,用户设备对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执行穿刺。更详细地,当执行测量时,时间频率资源的穿刺等效于排除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或将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上的权重设置为零。
现在将描述从用户设备505的角度所看到的用于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的上述方法。用户设备中的方法对网络可以是透明的,并且将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减轻。用户设备505与通信网络500中的多个小区中的小区501关联。图13是描述用户设备505中的本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505执行的步骤:
步骤1301
此步骤对应于图12中的步骤1201。用户设备505获得关于多个小区501之中的干扰小区集501的信息。干扰小区集是强干扰。可通过提取(参见步骤1302)或接收信息来执行信息的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小区集中的每个小区与强干扰信号关联,其中强干扰信号具有超过阈值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包括辅助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数据包括物理层小区身份集、干扰小区501的传送带宽、信道相关信息、以及天线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通信网络500内的服务小区或网络节点(未示出)获得(即,接收)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
网络节点可以是无线电网络节点和非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定位节点或其它协调节点)。为简洁起见,在图5中仅示出无线电网络节点。
例如,可从网络节点(其不是无线电节点,但例如是核心网络中的定位节点)接收OTDOA辅助数据。最终在物理层中,无线电基站通过无线电链路将数据传送给用户设备505,但在定位节点和用户设备505之间的更高层协议上传送信息并且然后所传送的数据对无线电基站是透明的。在另一示例中,由服务或其它无线电基站传送信息,并且在此情况下是任何无线电网络节点5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小区集501是干扰小区集的子集。小区的子集可基于用户设备能力、小区分组、考虑穿刺的最关键干扰小区的所希望的数量、以及对干扰水平的影响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1302
此步骤对应于图12中的步骤1201。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5从所获得的信息自主地提取辅助数据。
步骤1303
此步骤对应于图12中的步骤1203。用户设备505识别受干扰小区501的子集影响的时间频率资源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频率资源集的识别是基于参考信号传送模式。
步骤1304
此步骤对应于图12中的步骤1203。用户设备505对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执行穿刺。更详细地,时间频率资源的穿刺等效于排除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或将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设置为零。
为执行图13中所示出的用于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的方法步骤,用户设备505包括如图11和图19中所示出的用户设备布置。用户设备505与通信网络500中的多个小区501中的小区501关联。
用户设备505包括处理器1916,配置为获得(即提取或接收)关于多个小区501之中的干扰小区集501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通信网络500内的服务小区或网络节点接收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小区集501是干扰小区集的子集,其中小区子集是基于用户设备能力、小区分组、考虑穿刺的最关键干扰小区的所希望的数量、以及对干扰水平的影响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识别受干扰小区集501影响的时间频率资源集,并且对所识别的时间频率资源执行穿刺。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频率资源集的识别是基于参考信号传送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数据包括物理层小区身份集、干扰小区501的传送带宽、信道相关信息以及天线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所获得的信息自主地提取辅助数据。
现在将描述从网络节点503的角度所看到的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用于辅助用户设备测量处理的上述方法。网络节点503与小区501关联。网络节点503包括关于干扰小区101、105的集的信息。图14是描述网络节点503中的本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由网络节点503执行的步骤:
步骤1401
此步骤对应于图12中的步骤1201。网络节点503获得关于多个小区501之中的干扰小区集501的信息。干扰小区集是强干扰。可通过提取或接收信息来执行信息的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包括辅助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数据包括物理层小区身份集、干扰小区501的传送带宽、信道相关信息、以及天线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通信网络500内的服务小区或另一网络节点(未示出)获得(即接收)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小区集501是干扰小区集的子集,小区的该子集是基于用户设备能力、小区分组、考虑穿刺的最关键干扰小区的所希望的数量、以及对干扰水平的影响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小区集中的每个小区与强干扰信号关联,其中强干扰信号具有超过阈值的信号强度。
步骤1402
此步骤对应于图12中的步骤1201。网络节点503将关于多个小区501之中的干扰小区集501的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505。干扰小区集501是强干扰源,从而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包括辅助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数据包括物理层小区身份集、干扰小区501的传送带宽、信道相关信息、以及天线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503与干扰宏小区501b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干扰小区集的信息的传送是在检测到通信网络500中的用户设备505的挑战性干扰条件时触发的。
为执行图14中所示出的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步骤,网络节点503包括如图15中所示出的网络节点布置。网络节点503与小区501关联。
网络节点503包括关于干扰小区101、105的集的信息。
网络节点503包括处理器1501,配置为获得关于多个小区501之中的干扰小区集501的信息。
另外,网络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902,配置为将关于多个小区501之中的干扰小区集501的信息传送1201给用户设备505。所传送的信息是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干扰小区集501是强干扰源,从而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干扰小区501的信息包括辅助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503与干扰宏小区501b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天线1902还配置为当在通信网络500中检测到用户设备505的挑战性干扰条件时,将关于干扰小区集的信息到用户设备505。例如,挑战性干扰条件可包括由用户设备505报告的低于某个阈值的接收信号质量水平、那个用户设备505的无线电链路失效统计、或用户设备505的期望的低信号质量(基于关于那个用户设备505的服务小区和干扰相邻小区的网络知识,其还可用关于用户设备505的这些小区的期望相对接收信号强度的知识来补充)。
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5中所描绘的处理器1501)连同用于执行本方案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用于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本机制。
异构网络部署所采用的增强的小区规划的方法和器件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为节点(例如,低功率节点)的至少一个层保留RS模式的子集(例如,CRS的6个可能频移的子集),并且将此信息用于决定天线端口的活动集。利用这样的保留,可避免对低功率节点的CRS的宏小区CRS干扰。信号模式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式身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低功率节点从宏网络(例如,从O&M)取得(即,请求)保留的模式身份,或备选地自己的PCI,宏网络在回复中发信号此信息。这可以由“加入”网络500的新安装的低功率节点来完成。
在具有稀疏分布的低功率节点的场景中,保留的集包括一个RS模式。但一般而言,由网络500(例如,驻留的宏小区)动态维持可用的保留模式身份集,并且它取决于区域中所使用的模式。
结合几乎空白子帧(即,没有控制和/或数据传送)使用一个层(例如,微微节点)的保留模式集,当一个层的保留模式正交于其它层节点所使用的保留模式时,允许完全避免层之间的CRS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将由低干扰或几乎空白子帧中的其它层所使用的活动天线端口集而设计保留模式集。例如:
●如果活动天线端口集为空(对于一些区域中的宏层,其在未来的3GPP版本中是可能的),则相同区域中的节点的其它层可再用所有模式。
●如果宏层使用一个天线端口(例如,活动天线端口集包括一个天线端口),则有效CRS模式再用是六个,因此取决于低功率节点密度可以为其它层保留一个或两个模式或更多。
●如果宏层使用两个到四个天线端口,则有效CRS模式再用是三个,因此可为其它层保留一个模式并将两个正交模式留给宏层。
直接可以为网络中的节点的任何数量的层设计这样的保留方案。
现在将描述从网络节点503的角度所看到的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异构网络部署所采用的增强小区规划的上述方法。网络节点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根据信号模式来传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的传送并不是专属的,即它可以被多个用户设备505接收。图16是描述网络节点503中的本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由网络节点503执行的步骤:
步骤1601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503为网络节点503的至少一个层保留信号模式的子集。信号模式的子集是从多个信号模式或到这些信号模式的指示中保留的,并且信号模式的子集与低干扰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小区的组或网络节点503的组保留信号模式的子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小区集与无线电网络节点关联,并且小区集包括至少一个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503的组属于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通信网络500动态维持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是考虑低干扰或空白子帧中的另一层所使用的活动天线端口集而设计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空白子帧是几乎空白子帧。
步骤1602
网络节点503基于与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个层关联的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或对这些信号模式的指示而从多个天线端口中决定天线端口的活动集。信号模式的子集与低干扰子帧关联并且是从多个信号模式或对信号模式的指示而保留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决定和天线端口的活动集还基于低干扰子帧。低干扰子帧与具有减少的干扰的时间段关联。
步骤1603
网络节点503根据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而将参考信号从所决定的天线端口的活动集传送给用户设备505,从而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信号参考信号的传送并不是专属的,即它可以被多个用户设备505接收。
为执行图16中所示的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步骤,网络节点503包括如图17中所示的网络节点布置。网络节点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根据信号模式传送参考信号。网络节点503包括处理器1701,配置为基于与网络节点503的至少一个层关联的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来从多个天线端口中决定天线端口的活动集。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信号模式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式身份。信号模式的子集与低干扰子帧关联并且是从多个信号模式或对这些信号模式的指示而保留的。网络节点503还包括传送器1800,配置为根据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而将参考信号从所决定的天线端口的活动集传送给用户设备505,从而实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信号参考信号的传送并不是专属的,即它可以被多个用户设备505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基于空白子帧来决定天线端口的活动集。在一些实施例中,空白子帧是几乎空白子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701还配置为为网络节点503的至少一个层保留信号模式的子集。信号模式的子集是从多个信号模式保留的,并且信号模式的子集与低干扰子帧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网络节点503的组保留信号模式的子集。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503的组属于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信号模式或对信号模式的指示在网络节点中预配置,或基于从通信网络中的第二网络节点所接收的信息而配置、或基于从与基站503关联的宏小区501b所获取的信息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由通信网络500动态维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模式的保留子集是考虑低干扰或几乎空白子帧中的另一层所使用的活动天线端口集而设计的。
如以上所描述的,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方法和器件实现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
●促进用于RS传送的活动天线端口集的控制,以便减少RS干扰。
○包含该方法中所涉及的信令和接口。
●辅助UE测量处理。
○包含该方法中所涉及的信令和接口。
●异构网络部署所采用的增强小区规划。
这样的方法和器件具有至少以下技术优势:
●在控制区域中的关于CRS的减少的CRS干扰,以及导致改进的系统性能(并且特别是在异构部署中)的数据信道。
●通过引入减少UE复杂性的新的信令来用一些所公开的方法促进UE测量。
●遗留宏UE的无线电信道质量的减少的过高估计,其可包含干扰测量中的低干扰子帧,尽管它们将仅在具有潜在地更高干扰的子帧中调度。
●旨在具有异构部署的改进的性能的增强小区规划。
图18是使用上述信号(即参考信号)的通信系统的传送器1800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框图。例如,传送器1900可包括在基站503、网络节点503等中。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通信系统等效于通信网络500。例如,在3GPP TS 36.211的条款6.3和6.4中已知并且描述这样的传送器1800的若干部分。合适的生成器1802产生具有如上所述的符号的参考信号并且将参考信号提供给产生复杂值调制符号的调制映射器1804。层映射器1806将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或多个传送层,其通常对应于如上所述的天线端口。资源单元(RE)映射器1808将每个天线端口的调制符号映射到相应RE 1808,并且OFDM信号生成器1810产生一个或多个复杂值时域OFDM信号用于最后的传送。
将意识到,可以用各种等效方式来组合并重排图18中所描绘的功能块,并且许多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合适地编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例如,图9中所图示的处理器901、图15中所图示的处理器1501、以及图17中所图示的处理器1701)来执行。此外,可以用各种方式变更图18中所描绘的功能块之间的连接和由功能块所提供或交换的信息来使装置能实现上述方法以及数字通信系统的装置的操作中所涉及的其它方法。
图19是可实现上述方法的用户设备505中的布置1900的框图。将意识到,可以用各种等效方式来组合并重排图19中所描绘的功能块,并且许多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合适地编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例如,图11中所图示的处理器1916和图19中所图示的处理器1916)来执行。此外,可以用各种方式变更图19中所描绘的功能块之间的连接和由功能块所提供或交换的信息来使用户设备505能实现用户设备505的操作中所涉及的其它方法。
如图19中所描绘的,用户设备505通过天线1902来接收下行链路(DL)无线电信号并且典型地在前端接收器(Fe RX)1904中将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下变频成模拟基带信号。具有带宽BW0的模拟滤波器1906对基带信号进行频谱整形,并且模数转换器(ADC)1908将由滤波器1906生成的整形基带信号从模拟形式转换成数字形式。
具有带宽BWsync的数字滤波器1910进一步对数字化的基带信号进行频谱整形,带宽BWsync对应于包含在DL信号中的同步信号或符号的带宽。将由滤波器1910所生成的整形信号提供给小区搜索单元1912,该小区搜索单元1912实现搜索如对于特定通信系统(例如,3G LTE)所规定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典型地,这样的方法涉及在所接收的信号中检测预定的主要和/或次要同步信道(P/S-SCH)信号。
ADC 1908也将数字化基带信号提供给具有带宽BW0的数字滤波器1914,并且将滤波的数字基带信号提供给处理器1916,处理器1916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生成基带信号的频域(频谱)表示的其它合适的算法。信道估计单元1918从处理器1916接收信号并且基于由控制单元1920所提供的控制和定时信号而生成若干副载波i和小区j中的每个的信道估计Hi,j,控制单元1920也将这样的控制和定时信息提供给处理器1916。
估计器1918将信道估计Hi提供给解码器1922和信号功率估计单元1924。合适地配置解码器1922(其也从处理器1916接收信号)来从RRC或如上所述的其它消息提取信息并且典型地生成在UE 505(未示出)中受到进一步处理的信号。估计器1924生成接收信号功率测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估计、接收副载波功率Si、信号干扰比(SIR)等。估计器1924可以响应于由控制单元1920所提供的控制信号而以各种方式生成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接收副载波功率Si、SIR、以及其它有关测量的估计。由估计器1924所生成的功率估计典型地用在UE 505中的进一步信号处理中。
估计器1924(或搜索器1912,就这一点而言)配置为包含合适的信号相关器,用于处理RS和上述的其它信号。
在图19中所描绘的布置中,控制单元1920保持配置搜索器1912、处理器1916、估计单元1918以及估计器1924所需要的大体上每件事的追踪。对于估计单元1918,这包含方法以及小区身份,用于参考信号提取和参考信号的小区专用扰频。搜索器1912和控制单元1920之间的通信包含小区身份以及例如循环前缀配置。
控制单元1920确定估计器1918和/或估计器1924对于如上所述的对检测到的小区的测量使用哪个估计方法。特别地,控制单元1920(它典型地可以包含相关器或实现相关器的功能)可以接收由eNB 503发信号的信息并且可以控制如上所述的Fe RX 2004的开/关时间。
可以由处理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存储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合适地编程的电子处理器、逻辑门集合等来实现UE 505的控制单元和其它块。所存储的信息可以包含使控制单元能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将意识到,控制单元典型地包含促进其操作的定时器等。
可以在异构部署中实现所描述的方法和器件,但该方法和器件不限于异构部署,并且该方法和器件不限于异构网络部署的3GPP定义。例如,也可以采用方法和器件来用于操作多于一个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常规的宏部署和/或网络。该方法特别有助于用预定义的时间频率模式和有限的可用模式集而传送的信号,其暗含着高的冲突概率以及因此在频谱的某些部分中的高干扰。LTE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是这样的信号的示例。
将意识到,可以用各种等效方式来组合并重排上述方法和装置,并且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合适地编程或配置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其它已知电子电路(例如,互连来执行专用功能的离散逻辑门、或专用集成电路)来执行该方法。在可以由例如可编程计算机系统的元件执行的动作序列方面描述了本文的实施例的许多方面。实施本文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505例如包含移动电话、寻呼机、头戴式耳机、膝上计算机以及其它移动终端等。此外,本文的实施例还可被认为是整个地实施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已经存储适当的指令集)内,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器件、或装置(例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含处理器的系统、或可以从介质取得指令并且执行该指令的其它系统)使用或结合其使用。
将意识到,可以必要地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以例如响应于传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通信信道的时变性质。此外,将理解可以在各种系统节点中实现此处所描述的方法和器件。
为有助于理解,在可以由例如可编程计算机系统的元件执行的动作序列方面描述了本文的实施例的许多方面。将认识到,可以由专用电路(例如,互连来执行专用功能的离散逻辑门或专用集成电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两者的组合来执行各种动作。实现本文的实施例的无线装置可包含在例如移动电话、寻呼机、头戴式耳机、膝上计算机以及其它移动终端、基站等中。
此外,本文的实施例可被认为是整个地实施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已经存储适当的指令集)内,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器件、或装置(例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含处理器的系统、或可以从介质取得指令并且执行该指令的其它系统)使用或结合其使用。如此处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包含、存储、或传输程序的任何装备,该程序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器件、或装置使用或结合其使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器件或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不穷尽列表)包含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软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以及光纤。
因此,可以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本文的实施例,以上没有描述所有的这些形式,并且预期所有这样的形式处于本文的实施例的范围内。对于实施例的各方面中的每个,任何这样的形式可被称作“逻辑配置为”执行所描述的动作,或备选地被称作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
应该注意到词汇“包括”并不排除除了那些所列出的之外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并且在元件之前的词汇“一”并不排除多个这样的元件的存在。

Claims (27)

1.一种基站(503)中的实现异构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方法,所述基站(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其中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并且其中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501)关联,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602、803)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的小区集(501),
在所确定的小区集(501)的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确定(603、804)天线端口的子集来实现所述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
通知(604、805)用户设备(505)关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以及
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传送(605、808)所述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601、801)从天线端口的简化集传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所述时间与低干扰子帧关联,并且其中在所确定的时间上从所述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知(601、802)所述用户设备(505)关于所确定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604、806)在其期间将应用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知(604、807)所述用户设备(505)关于所述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重新发起(607、809)所述参考信号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知(607、810)所述用户设备(505)关于重新发起的参考信号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用户设备(505)接收(606、811)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确定的天线端口的子集配置为避免来自干扰小区(501)的干扰或减少对另一小区(501)的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小区的高干扰区域实现所述干扰协调。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是预配置的。
12.根据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通信网络(500)中的网络节点获取所确定的时间以及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天线端口的所述简化集的传送应用于部分系统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小区(501)中的天线端口的所述简化集的传送是周期性的或由事件调用。
15.一种实现异构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的基站(503),所述基站(503)包括多个天线端口,其中每个天线端口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并且其中每个天线端口与相应小区(501)关联,所述基站(503)还包括:
处理器(901),配置为
确定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简化集执行参考信号的传送的小区集(501),
在所确定的小区集(501)的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确定天线端口的子集来实现所述通信网络(500)中的干扰协调,
通知用户设备(505)关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
以及
传送器(1900),配置为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16.一种用户设备(505)中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505)包括在异构通信网络(500)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1004)是否从与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包括在基站(503)中,并且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与至少一个小区(501)关联,
从所述基站(503)接收(604、1002)关于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的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其中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所接收的关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
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接收(605、1005)所述参考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503)接收(601、1001)关于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指示何时从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并且其中所述时间与低干扰子帧关联;
并且其中
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从所述基站(503)所接收的关于所述时间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503)接收(604、1003)关于时间间隔的信息,所述时间间隔指示在其期间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将应用于至少一个小区(501)的时间段,以及
其中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所接收的关于所述时间间隔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时间间隔的信息包括关于天线端口的子集是否应用于与低干扰子帧关联的时间的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基站(503)接收(607、1006)关于重新发起的参考信号传送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执行(606、1007)对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测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测量传送(606、1008)给所述基站(503)。
23.根据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是预定义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干扰相邻小区(501)中的活动天线端口集和参考信号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25.一种异构通信网络(500)中的用户设备(505),所述用户设备(505)包括:
处理器(1916),配置为:
确定是否从与低干扰子帧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包括在基站(503)中,并且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与至少一个小区(501)关联;
从所述基站(503)接收(604、1002)关于至少一个小区(501)中的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其中所述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所接收的关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以及
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505),其中所述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所述基站(503)接收关于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指示何时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所接收的关于所述时间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505),其中所述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从所述基站(503)接收关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1916)还配置为确定是否从天线端口的子集接收参考信号是基于所接收的关于天线端口的所述子集的信息。
CN201080067637.2A 2010-06-23 2010-12-20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Active CN102948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980.5A CN105611548B (zh) 2010-06-23 2010-12-20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788410P 2010-06-23 2010-06-23
US61/357884 2010-06-23
PCT/SE2010/051432 WO2011162663A1 (en) 2010-06-23 2010-12-20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deployment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980.5A Division CN105611548B (zh) 2010-06-23 2010-12-20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8087A CN102948087A (zh) 2013-02-27
CN102948087B true CN102948087B (zh) 2017-04-19

Family

ID=4379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637.2A Active CN102948087B (zh) 2010-06-23 2010-12-20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CN201610006980.5A Active CN105611548B (zh) 2010-06-23 2010-12-20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980.5A Active CN105611548B (zh) 2010-06-23 2010-12-20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8489029B2 (zh)
EP (2) EP2586137B1 (zh)
CN (2) CN102948087B (zh)
DK (1) DK3002888T3 (zh)
ES (2) ES2639643T3 (zh)
PL (1) PL2586137T3 (zh)
WO (1) WO2011162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2254B2 (en) * 2004-10-05 2008-08-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ower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ed schedu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0104437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1029473A1 (en) * 2009-09-09 2011-03-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te 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bandwidth reduction
US8731083B2 (en) * 2010-02-16 2014-05-20 Nec Corporation Receiver and signal received power estimation method
US9295014B2 (en) * 2010-04-16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minishing the impact of timing delay in downlink signals
EP2586137B1 (en) * 2010-06-23 2017-03-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deployments
JP5814246B2 (ja) * 2010-09-03 2015-11-1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低送信電力セル基地局、マクロセル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負荷分散方法
US20120082047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Zte (Usa) Inc.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ith femto cells
US8600393B2 (en) * 2010-10-04 2013-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807633B2 (en) * 2010-11-05 2017-10-3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figuring unscheduled periods to enable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895992B1 (ko) * 2010-11-08 2018-10-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중첩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간섭 관리 방법
EP2456267A1 (en) * 2010-11-19 2012-05-23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signals transferred by at least one home base station
KR20140001226A (ko) * 2011-01-06 2014-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 실패를 회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537751B2 (en) * 2011-02-01 2013-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inimizing tracking area updates in heterogeneous radio access network
US9544108B2 (en) 2011-02-11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US8995400B2 (en) 2011-02-11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US9426703B2 (en) 2011-02-11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054842B2 (en) * 2011-02-14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S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s (RRHs)
JP5809647B2 (ja) * 2011-02-15 2015-11-1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報告方法
WO2012138079A2 (ko) * 2011-04-03 2012-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전송 여부 결정 방법
US9019928B2 (en) * 2011-04-06 2015-04-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colli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32107B1 (ko) * 2011-05-02 2018-12-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access 수행 및 제어 방법과 장치
US8983391B2 (en) * 2011-08-12 2015-03-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ignaling power allocation parameters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US8914028B2 (en) * 2011-08-15 2014-12-16 Alcatel Lucent Automated triggers for application of cell association bias and/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s
CN103024751B (zh) * 2011-09-26 2016-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13067694A1 (en) * 2011-11-09 2013-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lmost-blank subframe configuration detec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28214B2 (en) * 2011-11-09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mismatch of control spans between serving cell and interfering cells for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161364B2 (en) * 2011-12-21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ment dependent downlink channel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3188811B (zh) * 2011-12-31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子帧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015798B2 (en) * 2012-01-05 2018-07-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on a traffic channel
CN103220803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小区参考信号干扰消除的方法
JP5827899B2 (ja) * 2012-01-30 2015-12-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9425939B2 (en) 2012-02-23 2016-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MBSFN subframe
US9515761B2 (en) * 2012-02-29 2016-12-06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consideration of carrier type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JP6045801B2 (ja) * 2012-03-16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509460B2 (en) * 2012-04-06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9078109B2 (en) * 2012-04-09 2015-07-07 Intel Corporation Frame structure design for new carrier type (NCT)
CN103379531B (zh) * 2012-04-12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几乎空白子帧的检测方法及基站
KR20150013444A (ko) * 2012-05-02 2015-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abs 구간 추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91576B (zh) 2012-05-11 2017-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WO2013166717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异构网分层组网中的干扰抑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91552B (zh) * 2012-05-11 2016-04-13 北京邮电大学 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系统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CN103797834B (zh) 2012-06-04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接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US9503927B2 (en) 2012-06-13 2016-11-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Multiple-use wireless network
US8565689B1 (en) 2012-06-13 2013-10-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timized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through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 server
US9882950B2 (en) 2012-06-13 2018-01-30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n all purpose broadband network
US9125064B2 (en) * 2012-06-13 2015-09-01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reduc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RF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084143B2 (en) 2012-06-13 2015-07-14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Network migration queuing ser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79392B2 (en) 2012-06-13 2015-11-03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delivery of real-time asynchronous ser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9179352B2 (en) 2012-06-13 2015-11-03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delivery of real-time synchronous services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9219541B2 (en) 2012-06-13 2015-12-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n LTE wireless base station employing periodically scanning RF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137675B2 (en) 2012-06-13 2015-09-15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in LTE TDD systems using RF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KR20150035705A (ko) * 2012-07-03 2015-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차원 빔포밍을 위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84889B2 (en) * 2012-08-08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hav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new carrier types
US9509482B2 (en) 2012-08-31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Receiving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terminal
WO2014058878A1 (en) * 2012-10-08 2014-04-17 Kyocera Corporation Advanc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notif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overlapping service areas
US9270441B2 (en) 2012-10-24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ource usag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WO2014112934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9521637B2 (en) * 2013-02-14 2016-12-13 Blackberry Limited Small cel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US9337982B2 (en) * 2013-04-05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antenna management in LTE
JP6151108B2 (ja) * 2013-06-28 2017-06-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参照信号送信方法
US9451625B2 (en) * 2013-09-19 2016-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0687225B2 (en) 2013-09-19 2020-06-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673957B2 (en) * 2013-09-19 2017-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4995860B (zh) * 2013-10-28 2019-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的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782159A (zh) * 2013-10-28 2015-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的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5061952A1 (zh) * 2013-10-28 2015-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的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5069055A1 (ko) * 2013-11-07 2015-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통신 상태 측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108594B1 (en) * 2014-02-19 2018-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reduced number of physical antennas
US10701685B2 (en) * 2014-03-31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ynchronous OFDMA/SC-FDMA
US9351307B2 (en) * 2014-03-3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port with different receiver capabilities
US9554367B1 (en) 2014-05-05 2017-01-24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 access node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10470116B1 (en) * 2014-05-05 2019-11-05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 access node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05099964B (zh) * 2014-05-07 2018-09-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功率强度估计和确定干扰小区的方法及设备
JP5850979B2 (ja) * 2014-05-09 2016-0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セル選択制御方法、及びパラメータ送信方法
US20150382362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pecifi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1303403B2 (en) * 2014-08-05 2022-04-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Signaling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system
US10721640B2 (en) * 2014-08-08 2020-07-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102301826B1 (ko) * 2014-08-27 2021-09-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US10218482B2 (en) * 2014-08-28 2019-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of cell reference symbols
US9961487B1 (en) * 2014-11-27 2018-05-01 Guowang Mia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proximity services in mobile networks
US9549411B2 (en) * 2014-11-27 2017-01-17 Guowang Mia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proximity services in mobile networks
WO2016142001A1 (en) 2015-03-12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6146163A1 (en) * 2015-03-16 2016-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193674B2 (en) * 2015-12-18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a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ignal
US9736794B1 (en) * 2016-03-30 2017-08-15 T-Mobile Usa, Inc. Dynamic antenna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90098626A1 (en) * 2016-04-26 2019-03-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24408B1 (en) * 2016-08-24 2018-03-20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cell search
US10498593B2 (en) * 2016-09-07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CRS) and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321421B2 (en) * 2016-11-03 2019-06-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link acquisition in cellular wireless systems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EP3563490A1 (en) * 2017-01-02 2019-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431779B (zh) * 2017-03-24 2022-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检测由于数据打孔损坏的数据传输的节点、ue及方法
EP3703423A4 (en) * 2017-11-14 2020-10-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F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ERVER
US11026090B2 (en) 2018-01-08 2021-06-01 All Purpose Networks, Inc.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with efficient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827019B2 (en) 2018-01-08 2020-11-03 All Purpose Networks, Inc. Publish-subscribe broker network overlay system
CN108712227B (zh) * 2018-05-08 2019-09-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大气波导精准定位及自动优化方法
AU2018427424A1 (en) * 2018-06-15 2021-01-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032839A1 (en) * 2018-08-05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bs-to-bs interference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0831021B (zh) * 2018-08-07 2023-03-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0831043B (zh) * 2018-08-10 2022-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757623B2 (en) 2018-11-27 2020-08-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gnitive analysis of temporal obstructions
US20210314958A1 (en) * 2020-04-02 2021-10-07 Loon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haps that provid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KR20230049086A (ko) * 2020-08-11 2023-04-12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사용자 장비 전력 절약들을 위한 포지셔닝 기준 신호들의 서브세트 표시
WO2023201527A1 (en) * 2022-04-19 2023-10-2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measurement in a radio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1190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of pilot pattern adapted to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for an ofdm system
CN10117486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多发射天线系统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CN101379840A (zh) * 2005-05-18 2009-03-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更软切换和软切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709A (en) 1995-12-28 1998-05-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time slot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d-points in an ATM network
JP3940490B2 (ja) * 1998-03-13 2007-07-04 株式会社東芝 分散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US6680934B1 (en) 1999-12-02 2004-01-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pediting control flow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89358B1 (en) 2000-09-13 2008-06-17 Fortinet, Inc. Distributed virtual system to support managed, network-based services
US6959002B2 (en) 2001-05-01 2005-10-25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Traffic manager for network switch port
US7860120B1 (en) 2001-07-27 2010-12-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Network interface supporting of virtual path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with dynamic buffer allocation
US8095668B2 (en) 2001-11-09 2012-01-10 Rockstar Bidco Lp Middlebox control
US20040204105A1 (en) * 2002-05-24 2004-10-14 Ying-Chang Li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base station with multiple distributed antennas to communicate with mobile stations
GB0222555D0 (en) * 2002-09-28 2002-11-0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7016319B2 (en) * 2003-03-24 2006-03-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22017A1 (en) 2003-06-24 2005-01-27 Maufer Thomas A. Data structures and state tracking for network protocol processing
US7369500B1 (en) 2003-06-30 2008-05-06 Juniper Networks, Inc. Dynamic queue threshold extensions to random early detection
US7336675B2 (en) 2003-12-22 2008-02-26 Intel Corporation Optimized back-to-back enqueue/dequeue via physical queue parallelism
US20050207407A1 (en) 2004-03-16 2005-09-22 Baumberger Daniel P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packet demultiplexing on a host virtual machine
US20050228971A1 (en) 2004-04-08 2005-10-13 Samra Nicholas G Buffer virtualization
ATE385098T1 (de) * 2004-05-04 2008-02-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r interzell-interferenzskoordination mit leistungsplanung in einem ofd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US7536205B2 (en) * 2004-06-15 2009-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936770B1 (en) 2005-03-08 2011-05-03 Enterasys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virtual class of service and logical queue representation through network traffic distribution over multiple port interfaces
US7623538B1 (en) 2005-04-22 2009-11-24 Sun Microsystems, Inc. Hardware-based network interface per-ring resource accounting
US7721299B2 (en) 2005-08-05 2010-05-18 Red Hat, Inc. Zero-copy network I/O for virtual hosts
US7996569B2 (en) 2006-01-12 2011-08-09 Broadcom Israel Research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zero copy in a virtualized network environment
US8856862B2 (en) 2006-03-02 2014-10-0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8295275B2 (en) 2006-03-20 2012-10-23 Intel Corporation Tagging network I/O transactions in a virtual machine run-time environment
WO2007117468A2 (en) * 2006-03-30 2007-10-18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coordinated recep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US8635388B2 (en) 2006-03-31 2014-01-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OS virtualization-awar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US8665892B2 (en) 2006-05-30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queue and buffer control based on monitoring in a packet network switch
US7574179B2 (en) * 2006-07-13 2009-08-11 Designart Networks Lt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chanism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within a cluster during multipl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WO2008011898A1 (en) * 2006-07-27 2008-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ierarchical broadcast transmission via multiple transmitters
EP2052571B1 (en) * 2006-08-18 2018-10-10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bcmcs)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base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US8014413B2 (en) 2006-08-28 2011-09-06 Intel Corporation Shared input-output device
US8204982B2 (en) 2006-09-14 2012-06-19 Quova,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middlebox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7904034B2 (en) * 2006-12-18 2011-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89769A1 (en) 2007-02-01 2008-08-07 Martin Casado Secure network switching infrastructure
US20080268833A1 (en) * 2007-03-30 2008-10-30 Leping Hu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Optimization of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455541B (zh) * 2007-04-20 2014-10-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imo通訊高效預編碼資訊認證方法及裝置
US8279960B2 (en) * 2007-05-23 2012-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enabling the method
US8798056B2 (en) 2007-09-24 2014-08-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 port communications
US20090097495A1 (en) 2007-10-11 2009-04-1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Flexible virtual queues
US7855982B2 (en) 2007-11-19 2010-12-21 Rajesh Ramankutty Providing services to packet flows in a network
US8160085B2 (en) 2007-12-21 2012-04-17 Juniper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buffers based on priority levels
CN101217801B (zh) * 2008-01-08 2011-12-21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频点组网系统中的选择同频干扰小区的方法
US8990799B1 (en) 2008-01-30 2015-03-24 Emc Corporation Direct memory access through virtual switch in device driver
SG188115A1 (en) * 2008-02-04 2013-03-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237708B (zh) * 2008-03-06 2011-01-05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Td-scdma终端同频干扰小区初始化及更新的方法
US8331309B2 (en) * 2008-03-10 2012-12-11 Wi-Lan, Inc. Efficient and consistent wireless downlink channel configuration
CN101540625B (zh) * 2008-03-21 2012-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接收检测方法、移动终端、信号发送方法和设备
WO2009131162A1 (ja) * 2008-04-25 2009-10-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
EP2297872A1 (en) * 2008-07-10 2011-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sertion of signals by an intermediate device
KR101573072B1 (ko) * 2008-08-27 2015-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US8667187B2 (en) 2008-09-15 2014-03-04 Vm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ommunication overhead between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s and virtual machines
US8676133B2 (en) * 2008-09-19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LTE A
US8315225B2 (en) * 2008-09-22 2012-11-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spects to support LTE-A downlink hi-order MIMO
CN101686550B (zh) * 2008-09-27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KR101619446B1 (ko) * 2008-12-02 2016-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mimo시스템에 있어서 rs 전송 방법
CN101772086B (zh) * 2009-01-04 2014-02-05 夏普株式会社 实现中继节点透明传输与非透明传输共存的方法
US7948986B1 (en) 2009-02-02 2011-05-24 Juniper Networks, Inc. Applying services within MPLS networks
US20100205381A1 (en) 2009-02-06 2010-08-12 Canion Rodney 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mory in a Multiprocessor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8837396B2 (en) * 2009-02-10 2014-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pping user data onto a time-frequency resource grid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tem
KR101476205B1 (ko) * 2009-03-17 2014-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기반 서비스를 위한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537724B2 (en) * 2009-03-17 2013-09-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lay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73615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下行链路接收功率检测方法
US8018961B2 (en) 2009-06-22 2011-09-13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e and transmission queue processing in a multi-core architecture
US8566822B2 (en) 2009-07-22 2013-10-2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hypervisor functionality over multiple physical devices in a network and configuring sub-hypervisor to control the virtual machines
US8238324B2 (en) 2009-07-24 2012-08-0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aware virtual machines
CN102511130B (zh) * 2009-08-14 2015-08-12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协作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9031032B2 (en) * 2009-10-05 2015-05-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8600398B2 (en) * 2009-11-03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fining positioning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537860B2 (en) 2009-11-03 2013-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traffic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WO2011055989A2 (en) * 2009-11-08 2011-05-12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and a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nd a method and a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a pdsch
US8346999B2 (en) 2009-12-15 2013-01-01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receive queue balancing with high and low thresholds
CN102835163B (zh) * 2010-02-11 2016-08-10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ii中继网络中的链路自适应
KR101850721B1 (ko) * 2010-03-24 2018-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저감방법 및 장치
US8589941B2 (en) 2010-04-23 2013-1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source affinity via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for multi-queue network adapters
US9136997B2 (en) * 2010-05-04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9276722B2 (en) * 2010-05-05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panded search space for R-PDCCH in LTE-A
US8477610B2 (en) 2010-05-31 2013-07-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pplying policies to schedule network bandwidth among virtual machines
US8654734B2 (en) * 2010-06-01 2014-02-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cel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ymbol pattern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extended cyclic prefix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time multiplexing
US8446872B2 (en) * 2010-06-18 2013-05-21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WO2011162660A1 (en) * 2010-06-21 2011-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ignaling of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586137B1 (en) * 2010-06-23 2017-03-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deployments
US9680750B2 (en) 2010-07-06 2017-06-13 Nicira, Inc. Use of tunnels to hide network addresses
ES2670579T3 (es) * 2010-08-16 2018-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odos y métodos para mejorar el posicionamiento
US8675560B2 (en) * 2010-09-0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receiver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that utilizes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US8576742B2 (en) * 2010-10-06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resource element puncturing in a co-channel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2055070A1 (en) 2010-10-28 2012-05-03 Intel Corporation Cooperated approach to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US8837301B2 (en) * 2010-11-08 2014-09-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US9072110B2 (en) * 2010-11-08 2015-06-30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UE pattern indication and measurement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008113B2 (en) 2010-12-20 2015-04-14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Inc. Mapped FIFO buffering
US9426703B2 (en) * 2011-02-11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P5706297B2 (ja) 2011-02-18 2015-04-22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及びQoS制御回路の電力供給制御方法
US8761187B2 (en) 2011-06-14 2014-06-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server virtual switch
US8381224B2 (en) 2011-06-16 2013-02-19 uCIRRUS Software virtual machine for data ingestion
US8989742B2 (en) * 2011-06-17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rat cell reselection
US9742516B2 (en) * 2011-07-28 2017-08-2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format detection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9332516B2 (en) * 2011-08-11 2016-05-0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179363B2 (en) * 2011-08-12 2015-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755316B2 (en) * 2011-08-15 2014-06-17 Broadcom Corporation Coordination of DRX and eICIC
US9319459B2 (en) 2011-09-19 2016-04-19 Cisco Technology, Inc. Services controlled session based flow interceptor
US8782128B2 (en) 2011-10-18 2014-07-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lobal queue pair management in a point-to-point computer network
US8665893B2 (en) 2011-10-21 2014-03-04 Red Hat Israel, Ltd. Switching of a receive queue associated with a virtual machine
US8745237B2 (en) 2011-10-21 2014-06-03 Red Hat Israel, Ltd. Mapping of queues for virtual machines
US8665725B2 (en) 2011-12-20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adaptive dynamic egress port and queue buffer management
US8954964B2 (en) 2012-02-27 2015-02-10 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solated virtual image and appliance communication within a cloud environment
US9304801B2 (en) 2012-06-12 2016-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RICSSON (publ) Elastic enforcement layer for cloud security using SDN
US9092269B2 (en) 2012-06-21 2015-07-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ffloading virtual machine flows to physical queues
US9104492B2 (en) 2012-09-04 2015-08-11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loud-based middlebox management system
JP5954074B2 (ja) 2012-09-20 2016-07-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71507B2 (en) 2012-10-21 2017-02-14 Mcafee, Inc. Providing a virtual security appliance architecture to a virtual cloud infrastructure
US10069903B2 (en) 2013-04-16 2018-09-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load balancer
US9030936B2 (en) 2013-06-12 2015-05-12 Intel Corporation Flow control with reduced buffer usage for network devices
EP2843891B1 (en) 2013-08-26 2016-10-19 VMWare, Inc. Traffic and load aware dynamic queue management
US9571426B2 (en) 2013-08-26 2017-02-14 Vmware, Inc. Traffic and load aware dynamic queu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840A (zh) * 2005-05-18 2009-03-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更软切换和软切换
WO2007051190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of pilot pattern adapted to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for an ofdm system
CN10117486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多发射天线系统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39643T3 (es) 2017-10-27
PL2586137T3 (pl) 2017-09-29
EP2586137B1 (en) 2017-03-22
US20110319025A1 (en) 2011-12-29
WO2011162663A1 (en) 2011-12-29
CN102948087A (zh) 2013-02-27
US20170054537A9 (en) 2017-02-23
US20130301456A1 (en) 2013-11-14
CN105611548A (zh) 2016-05-25
USRE49804E1 (en) 2024-01-16
CN105611548B (zh) 2019-09-13
EP3002888B1 (en) 2017-06-14
EP2586137A1 (en) 2013-05-01
DK3002888T3 (en) 2017-09-04
US20170111151A1 (en) 2017-04-20
US8489029B2 (en) 2013-07-16
EP3002888A1 (en) 2016-04-06
US10225057B2 (en) 2019-03-05
US9571246B2 (en) 2017-02-14
ES2629311T3 (es)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8087B (zh)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US10348431B2 (en) Methods of discovery and measurements for small cells in OFDM/OFDMA systems
CN103718636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TWI451712B (zh) 用於測量信號之發信的方法及設備
EP2730122B1 (en) CSI-RS insertion period configuration
KR101479481B1 (ko) 매크로 셀과 소형 셀 사이의 제어 채널 간섭을 완화하기 위한 방법들
CN104094633B (zh) 在tdd‑lte中禁用短随机接入信道(rach)
CN109196799A (zh) 发送用于控制信道的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发送用于上行链路drs的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发送指示子帧/时隙类型的指示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发送下行链路符号的数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6038A (zh) 用于在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共存的增强型信道预留
CN107148794A (zh) 通信系统
CN109863815A (zh) Rts的分隙传送和定向接收
CN107211347A (zh) 用于无许可频谱中的发现的定时信息
CN104025489B (zh)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传输点
CN106465167A (zh)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启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用户设备、网络节点以及其中的方法
WO20141107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l/u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 a tdd system
CN105324969B (zh) 小功率基站、通信系统及信息传输方法
KR101665683B1 (ko) 펨토셀 기지국 장치 및 자기 설정 방법
López-Pérez et al. Guest editorial: Recent advances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Part 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