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7664A - 包括具有与端板的改进连接的外部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包括具有与端板的改进连接的外部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7664A
CN102947664A CN2011800299183A CN201180029918A CN102947664A CN 102947664 A CN102947664 A CN 102947664A CN 2011800299183 A CN2011800299183 A CN 2011800299183A CN 201180029918 A CN201180029918 A CN 201180029918A CN 102947664 A CN102947664 A CN 102947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late
end plate
gusset
flui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99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7664B (zh
Inventor
米尔恰·蒂努列斯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7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7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76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3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also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heat-exchange media travelling at an angle to one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1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26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allowing differential expansion betwee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102),其具有换热器组件(104)、端板(106)以及连接端板(106)的端板连接件(107)。换热器组件(104)具有一组换热板(112)以及位于换热器组件(104)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外部换热板(114)。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机械地连接至相邻端板(106),并具有面向相邻端板(106)的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该外部主要表面部分热地连接至相邻端板(106)的端板接触区(125)。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面内热膨胀特性与端板接触区(125)的面内热膨胀特性相同。

Description

包括具有与端板的改进连接的外部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背景技术
传统板式换热器通常由形成空间地分离但热地连接的流体通道的多个换热板(heat exchanger plate)组成,允许具有不同温度的流体流从这些流体通道中流过。这使得进行从较热流体至较冷流体的热传递。
从美国专利5,383,516已知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具有由换热板构成的换热器组件或中心部分(core),该换热器组件或中心部分密封在由角梁(corner beam)和端板(end plate)组成的刚性框架内。中心部分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中心部分和角梁之间设置有四个密封元件,以避免供给至流体通道的流体泄漏。此外,中心部分与顶部端板和底部端板之间设置有两对密封元件。
已知的换热器的缺点在于:在换热器中心部分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中,后面的密封元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使用中换热器中心部分和框架之间存在预期的不同热膨胀。构造和安装这些密封元件是一个精细的且易出错的过程,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板式换热器:对于该板式换热器,构造得以简化,同时考虑到换热器组件与框架之间的不同热膨胀特性,并且保持换热器的性能。这一目的通过一种板式换热器得以实现,该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组件、端板以及连接端板的端板连接件。换热器组件包括一组(stack)换热板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外部换热板。端板位于换热器组件的相对侧附近。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机械地连接至相邻端板,并具有外部主要表面部分,该外部主要表面部分面向相邻端板并基本完全热地连接至相邻端板的端板接触区。外部主要表面部分的面内热膨胀特性与端板接触区的面内热膨胀特性基本相同。
有利的是,这种板式换热器具有外部换热板,这些外部换热板与其相邻端板处于热平衡中,特别是在使用中。外部换热板与端板之间的热接触,加之这些元件的面内热膨胀特性之间的可以忽略的差异导致外部换热板与接触端板区之间的不同面内热膨胀特性被认为是可以忽略的。如此,在将换热器组件连接至板式换热器的端板时,无需额外的弹性元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的端板连接件包括在角梁连接区中连接端板的角梁。换热器还具有至少一个柔性角板,该柔性角板具有靠近相应的角梁连接区机械地连接至端板的第一角板连接区。此外,柔性角板具有机械地连接至外部换热板的外部主要表面角区的第二角板连接区。第一角板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角板连接区不重合。
由于添加了作为具有与外部主要表面角区和端板连接的不重合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区的中间附接装置的柔性角板,允许换热板和换热器组件的角在垂直于端板的方向上变形。因此允许在板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中出现换热器组件和角梁之间的不同横向热膨胀,并且不会造成柔性角板或换热器整体的永久损坏。
在又一实施例中,柔性角板沿着角板横贯线区机械地连接至外部换热板,并且沿着角板外围线区机械地连接至端板。在此,对于角板外围线区上的所有点,角板横贯线区上的最远点与角板外围线区上的任一点之间的面内距离最大化。
通过对于角板外围线区上的所有点最大化面内距离,梁与换热器组件的最近的角之间的允许变形(由垂直于端板的不同热膨胀产生)最大化。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实例的方式结合所附的示意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图中,对应的参考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并且在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呈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中的换热板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呈现根据不同实施例的换热器中的换热板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示出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中的端板分离和附接的外部换热板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连接区的细节。
这些图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作为对由权利要求主张的范围和保护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板式换热器102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板式换热器102包括换热器组件104、端板106以及连接端板106的端板连接件107。通常,端板连接件107可设置为在端板106的多个区中连接端板106。在图1的实施例中,端板连接件107包括与角梁连接区118中连接端板106的角梁108。
换热器组件104包括一组换热板112和位于换热器组件104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外部换热板114。换热板112和外部换热板114被图示为处于相互隔开且平行的构造中。
图中还示出端板106,其位于换热器组件104的相对侧附近。端板106被图示为平行于外部换热板114。端板106可以是结构加强板,保护换热器102的外表面。端板连接件107可以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承受换热器组件和/或端板106的重量,而不产生可察觉到的变形(例如缩短、扭曲或弯曲)。图1所示的每个角梁108在角梁连接区118中连接至端板106,形成换热器组件可以安装在其中的框架结构。
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机械地连接至相邻端板106,并且具有基本完全热地连接至相邻端板106的端板接触区125的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面内热膨胀特性与端板接触区125的面内热膨胀特性基本相同。在换热器102的工作过程中,外部换热板114和端板106处于热接触中。由于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和端板106的平面中的相当的热膨胀特性,在这些部件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加热而导致的变形是相当的。因而可以忽略由此产生的不同热膨胀,即,热引发的两个不同物体的膨胀率的差异。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可以忽略的”表示面内膨胀差异达到约0.1%。外部换热板114于是可以具有足够的柔性,以适应产生的小变形,而不会损坏。
实际上,端板106和外部换热板114的工作温度和/或热膨胀特性之间的一些差异是可以接受的。端板106以及换热板112、114的共有构造材料为各种类型的钢,其热膨胀系数·通常在1.3×10-5至1.8×10-5K-1的范围。例如,如果端板106和外部换热板114都具有等于1.8×10-5K-1的·,那么端板106和外部换热板114之间的50℃的温差将产生约为0.1%的面内热膨胀差异。如此的温差通常可以发生在换热器102的工作温度超过500℃的情形中。
如果连接的端板106和外部化热板114具有略微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则因此可以限制最大工作温度。例如,对于·=1.8×10-5K-1的碳钢端板106以及·=1.5×10-5K-1的不锈钢外部换热板114,可通过限制换热器102的最大工作温度来将面内膨胀差异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工作温度低于200℃时,端板106和外部外热板114之间的温差通常小,例如5℃-10℃。
由于可以忽略热膨胀差异,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弹性密封元件来获得外部换热器114和端板106的防漏附接。
外部换热板114的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和端板接触区125之间的密封可以通过将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焊接至端板106来实现。
尽管不是必须的,但外部换热板114相较于其它(内部)换热板112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这将参照图2A-图3B进一步说明。为方便起见,组件104中的最接近外部换热板114的换热板进一步表示为相邻换热板112’。
如图1所示,换热器102可以具有输送在工作过程中交换热能的流体的多个流体通道。换热板112形成第一流体通道126和第二流体通道128。此外,外部换热板114和最接近外部换热板114的相邻换热板112’形成外部流体通道129。如所述的,这些第一流体通道126、第二流体通道128以及外部流体通道129构成用于输送流体的空间地分离但热地连接的管道。
如图1所示的换热器组件104被称为错流(cross-flow)板式换热器组件。错流板式换热器组件具有流体通道126,该流体通道垂直于第二流体通道128,并且具有交替地位于换热器组件104的相邻表面处的通道孔。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所示出的错流构造,而是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换热器,例如基于并流或逆流原理的换热器和/或具有U型或Z型构造的换热器。
在图1所示的错流板式换热器中,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126和128出现在换热器组件104的不同侧上。这些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126、128可以划分成两个不同的通道组,这些通道组可连接至用于具有不同温度的流体流的不同供给和排放通道。对于图1所示的构造,位于最接近端板106的外部流体通道129可以属于第一流体通道126的通道组。可替代地,外部流体通道129可以属于第二流体通道128的通道组。在这两种情形中,相同类型的流体将流经外部流体通道129。
可替代地,一个外部流体通道129可以属于第一流体通道126的通道组,而剩余的外部流体通道129可以属于第二流体通道128的通道组。对具有如此构造的错流换热器而言,两个外部流体通道129将位于换热器组件104的不同侧上(未示出)。
根据一个实施例,板式换热器102具有密封装置134,该密封装置设置在角梁108和换热器组件104之间。该密封装置134在端板106之间并沿着角梁108延伸。密封装置134的用途在于防止具有不同温度且在不同通道组中流动的流体流之间的泄漏。因此,流体将保持受限制,并在其预定的流体通道126、128、129内流动。
密封装置134可以设置在每个角梁108和换热器组件104的特定区之间。图1所示的密封装置134为凸出的波纹管,每个波纹管附接在角梁108和箱形换热器组件104的肋之间。这些波纹管沿着第一流体通道126和外部流体通道129(其在图1中最接近端板106)定向。在可替代实施例中(未示出),凸出的波纹管可以沿着第二流体通道128定向。其它形式的密封装置亦可想象。
流体通道126、128、129和热或冷流体供给和排放通道的优选连接、以及密封装置134的优选方向将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由换热器的期望工作条件决定。
图2
图2A和图2B呈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102中的换热板的立体图。所示实施例示出一组换热板112、112’以及外部换热板114的特定几何形状。在此,换热板112、112’由四边形板坯制成。该四边形板坯可以具有一对相对的第一板边缘204和一对相对的第二板边缘206。该四边形板坯可以具有第一表面部分208,每个第一表面部分208沿着第一板边缘204定位且弯曲至第一换热器板侧212。弯曲的第一表面部分208构成第一部分流体通道216。该四边形板坯可以还具有第二表面部分210,每个第二表面部分沿着第二板边缘206定位。第二表面部分210可弯曲至换热板112的第二侧,形成第二部分流体通道218。例如,可以使用长方形板坯,具有平行相对的第一板边缘204和平行相对的第二板边缘206。特别地,加倍弯曲的第一表面部分208可以具有两个长方形细长区,弯曲在中间,形成平行于第一板边缘204延伸的第一部分流体通道216。类似地,第二表面区210和形成的第二部分流体通道218可以具有相似的结构。此构造在图2A中示出。
在可替代实施例中,换热板112可以按照曲线弯曲和/或可以沿着相应的板边缘204、206不同地成形。例如,换热板112的一个或多个板边缘204、206可以具有没有弯曲至板的特定侧的第一和/或第二表面区208、210。剩余的表面部分可以不弯曲,并且与换热板112的主要表面部分219共面(未示出)。
除此之外,每个外部换热板114可以设置有朝着面向相邻换热板112’的外部换热板侧弯曲的外部表面部分220。弯曲的外部表面部分220形成外部部分流体通道224。如图2A和图2B所示,外部部分流体通道224平行于第一部分流体通道216延伸。
图2B示出包括三块换热板112、112’以及外部换热板114的一组换热板。该组换热板仅表示换热器组件104的一部分,并且图示为浮于端板接触区125上方,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将连接至该端板接触区。外部换热板114和相邻换热板112’的连接形成如图2B所示的外部流体通道129。
有利的是,根据图2A和图2B所示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4包括仅需要四边形板坯来构造的换热板112、112’以及外部换热板114。
在另一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102具有沿着外部板边缘222机械地连接至相邻端板106的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该外部板边缘与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基本共面。沿着该板边缘222和端板106的机械连接提供这样的附接:该附接可以充分地密封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和端板接触区125而防止流体流经外部流体通道129。可替代地或此外,剩余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边缘或表面区可以机械地连接至端板接触区125。通常,机械连接可以通过多种传统方法(例如焊接和钎焊)获得。
图3
图3A和图3B呈现根据可替代实施例的换热器102中的换热板112、112’、114的立体图。图3A表示与图2B所示实施例互补的实施例。在图3A中,相邻换热板112’是图2A所示的相邻换热板112’的面内镜像。因此,图3A中的外部换热板114的外部表面部分220与相邻换热板112’的第二表面区210相对地定位。类似地,外部换热板边缘222位于相邻换热板112’的第一表面区208附近。该实施例同样使得能够从四边形板坯制造换热板112、112’以及外部换热板114。
图3B为板式换热器的一部分,其中,换热板112包括相对于第一部分流体通道216向内弯曲的角表面部分302。两块相连的换热板112的角表面部分302形成具有四边形形状的第一流体孔(未示出)。此外,外部换热板114设置有朝着外部部分流体通道224弯曲的多边形形状的外部角表面部分306。一个外部换热板114的外部角表面部分306和相邻换热板112’的角表面部分302相连,形成同样具有四边形形状的外部流体孔305。这些四边形流体孔的聚集呈现出可容易地连接至用于供给或排放流体的通道的汇合。换热板112的弯曲角表面部分302的构造的详细描述在荷兰专利申请NL2003983中介绍。外部换热板114具有多边形形状的外部角表面部分306,并且由非四边形板坯制造。外部角表面部分306的所需多边形形状要求在将角表面部分306弯曲成具有图3B所示的角形状的外部部分流体通道224之前对板坯进行额外的倒角和切割。
在换热器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换热板114的外部表面部分220和相邻换热板112’的第一或第二表面部分208、210可布置为接触表面。由此产生的接触表面部分可以利用夹紧元件(未示出)在其整个长度上附接。可替代地或此外,邻接板112、112’、114的接触表面部分208、210、220可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焊接和钎焊)连接。
图4
图4A和图4B示出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102中的端板106分离和附接的外部换热板114的立体图。虽然消除了角梁108和换热器组件104的面内膨胀差异,但是角梁108和换热器组件104之间的在垂直于端板106且沿着角梁108的方向上的热膨胀差异仍然可能出现。为预见此垂直方向的热膨胀差异(期望其特别出现在角梁108和换热器组件104的肋(图1所示的垂直肋)之间),图4A和图4B示出,端板106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角板402。在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柔性角板402每个位于角梁连接区118附近。柔性角板402可以具有靠近相应的角梁连接区118机械地连接至端板106的第一角板连接区408。柔性角板402还可以具有机械地连接至外部换热板114的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的第二角板连接区409。
为使得柔性角板402垂直于端板106移动,第一角板连接区408和第二角板连接区409不重合。当第一角板连接区408和第二角板连接区409可以位于柔性角板402的不同侧上时,可以满足,投影在平行于柔性角板402的平面内的第一角板连接区408的投影和第二角板连接区409的投影不重合。此外,可以满足,柔性角板402的区位于第一或第二角板连接区408、409(其投影)之间,和/或第一或第二角板连接区408、409(其投影)仅具有至多一个重合点。
由于添加了作为具有不重合的连接区408、409的中间附接装置的柔性角板402,因此允许换热器组件104的角在垂直于端板106的方向上自由移动。因此允许在板式换热器102的工作过程中出现垂直于端板106的以及换热器组件104和任意角梁108之间的横向热膨胀差异,并且不产生对任何柔性角板402、相应的机械连接或者换热器102整体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朝着外部换热板114的背离端板106的一侧弯曲。如图2A-图3B所示,该侧指向相邻换热板112’。该弯曲在面对端板106的相对侧上形成凸起(embossment)或保留空间(saving)410。该凸起410适合容纳柔性角板402的至少一部分,特别当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连接至端板连接区125时。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的这种弯曲并不一定通过外部换热板的预处理而得到。特别地,制造外部换热板114的板坯可以来自这样的金属片:例如厚度为1mm-2mm数量级的钢,具有足够的柔性(弹性和塑性变形)特性,以在将外部换热板114附接至柔性角板402和端板106时形成保留空间410。形成在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和柔性角板402之间的任意间隙可以随后填充,例如使用焊接材料。
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102具有第一角板连接区408,该第一角板连接区包括机械地连接至端板106的角板外围线区412。在图4B中,进一步示出,第二角板连接区409可以包括机械地连接至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的角板横贯线区414。特别地,图4B示出角板横贯线区414焊接至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的外部主要表面角边缘部分415。优选地,外部板边缘222部分焊接至端板106。结合形成外部板边缘222的连续的焊接的外部主要表面角边缘部分415,图4B所示的外部换热板114的全部外部板边缘222焊接有从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两个角延伸的连续的焊缝。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剩余边缘(在图4A和图4B中示出为垂直于外部板边缘222)也可以焊接至端板接触区125和/或柔性角板402,虽然这不是必须的。
图5
图5A进一步示出之前介绍的角板外围线区412和角板横贯线区414。根据一个实施例,对于角板外围线区412中的所有点q,角板横贯线区414中的最远点p和角板外围线区412中的点q的面内距离d2最大化。该最远点P与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端点或角重合,并且假定为接近角梁108。据此,柔性角板402的垂直于端板106靠近角梁108的允许移动最大化。
通常,换热器102在不同于工作状况的情况下组装。特别地,处于低温平衡状态中的换热器102的温度与存在于工作的换热器102中的温度分布显著不同。为消除这点,图5B示出,板式换热器102还可以设置有介于柔性角板402和端板106之间的间隔502。在制造换热器102时设置的该间隔502将使得柔性角板402的至少一部分朝着端板106移动垂直距离d1。在换热器102的冷态中,间隔502可以具有垂直于柔性角板402和端板106的最大间隙尺寸d1。该最大间隙尺寸d1指代柔性角板402和端板106之间的最大距离,柔性角板和端板机械地连接但是并非完全平行地定向。
已证明,对于具有面积达到1500×6000mm2的(外部)换热板112、112’、114的错流板式换热器102而言,2mm-3mm的最大间隙尺寸d1是足够的。这些钢换热板安装在面积达到1800×6300mm2的端板106上。
以上描述旨在说明,而非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在不违背下文所述权利要求的范围情况下,可构思和变为实施本发明的可替代和等效实施例。
图中元件列表
102板式换热器
104换热器组件
105框架
106端板
107端板连接件
108角梁
110组
112换热板
113相邻换热板
114外部换热板
116相对侧
118角梁连接区
122外部主要表面部分
124外部表面
125端板接触区
126第一流体通道
128第二流体通道
129外部流体通道
134密封装置
202四边形板
204第一板边缘
206第二板边缘
208第一表面部分
210第二表面部分
212第一换热板侧
214第二换热板侧
216第一部分流体通道
218第二部分流体通道
219主要表面部分
220外部表面部分
222外部板边缘
223外部换热板侧
224外部部分流体通道
302角表面部分
303第一流体孔
304第二流体孔
305外部流体孔
306外部角表面部分
402柔性角板
404端板角
406外部主要表面角区
408第一角板连接区
409第二角板连接区
410保留空间
412角板外围线区
414角板横贯线区
415外部主要表面角边缘部分
418柔性部分
502间隙
d1垂直距离
d2面内距离
p最远点
q点
A平面

Claims (14)

1.一种板式换热器(102),包括:换热器组件(104)、端板(106)以及连接所述端板(106)的端板连接件(107),其中,所述换热器组件(104)包括一组换热板(112)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104)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外部换热板(114),其中,所述端板(106)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104)的相对侧附近,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机械地连接至相邻端板(106),并具有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所述外部主要表面部分面向所述相邻端板(106)并基本完全热地连接至所述相邻端板(106)的端板接触区(125),并且其中,所述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的面内热膨胀特性与所述端板接触区(125)的面内热膨胀特性基本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换热板(112)形成第一流体通道(126)和第二流体通道(128),其中,每个外部换热板(114)和最接近所述外部换热板(114)的相邻换热板(112’)形成外部流体通道(129),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126)、所述第二流体通道(128)以及所述外部流体通道(129)形成空间地分离且热地连接的用于输送流体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端板连接件(107)包括在角梁连接区(118)中连接所述端板(106)的角梁(108),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角梁(108)与所述换热器组件(104)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134),所述密封装置(134)在所述端板(106)之间且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角梁(108)延伸,其中,所述密封装置(134)布置成防止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126)、所述第二流体通道(128)以及所述外部流体通道(129)内流动的流体在使用中的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换热板(112)由四边形板形成,所述四边形板具有一对相对的第一板边缘(204)以及一对相对的第二板边缘(206),并具有第一表面部分(208)以及第二表面部分(210),每个所述第一表面部分沿着一个第一板边缘(204)并弯曲至第一换热板侧,形成第一部分流体通道(216),每个所述第二表面部分沿着一个第二板边缘(206)并弯曲至第二换热板侧,形成第二部分流体通道(218)。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设置有外部表面部分(220),所述外部表面部分朝向背离所述端板(106)的外部换热板侧弯曲,并形成外部部分流体通道(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沿着外部板边缘(222)机械地连接至所述相邻端板(106),所述外部板边缘与所述外部主要表面部分(122)基本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相邻换热板(112’)包括角表面部分(302),所述角表面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流体通道(216)向内弯曲,其中,至少一个外部换热板(114)设置有多边形形状的外部角表面部分(306),所述外部角表面部分朝向所述外部部分流体通道(224)弯曲,并且其中,所述外部角表面部分(306)和所述角表面部分(302)相连接,形成具有四边形形状的外部流体孔(305)。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角板(402),所述柔性角板具有第一角板连接区(408),所述第一角板连接区靠近相应的角梁连接区(118)机械地连接至所述端板(106),其中,所述柔性角板(402)具有第二角板连接区(409),所述第二角板连接区机械地连接至所述外部换热板(114)的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角板连接区(408)和所述第二角板连接区(409)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朝向所述外部换热板(114)的背离所述端板(106)的一侧弯曲,在所述外部换热板(114)的面向所述端板(106)的一侧上提供保留空间(410),所述保留空间(410)适合容纳所述柔性角板(402)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在所述柔性角板(402)与所述端板(106)之间设置有间隔(502),允许所述柔性角板(402)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端板(106)移动垂直距离d1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第一角板连接区(408)包括机械地连接至所述端板(106)的角板外围线区(412)。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第二角板连接区(409)包括机械地连接至所述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的角板横贯线区(41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所述角板横贯线区(414)焊接至所述外部主要表面角区(406)的外部主要表面角边缘部分(415)。
14.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1的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2),其中,对于所述角板外围线区(412)中的所有点q而言,所述角板横贯线区(414)中的最远点p与所述角板外围线区(412)中的点q之间的距离d2最大化。
CN201180029918.3A 2010-04-16 2011-04-14 包括具有与端板的改进连接的外部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7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04565 2010-04-16
NL2004565A NL2004565C2 (en) 2010-04-16 2010-04-16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having outer heat exchanger plates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s to end panels.
PCT/NL2011/050252 WO2011129695A2 (en) 2010-04-16 2011-04-14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having outer heat exchanger plates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s to end pan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7664A true CN102947664A (zh) 2013-02-27
CN102947664B CN102947664B (zh) 2015-12-02

Family

ID=42801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99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7664B (zh) 2010-04-16 2011-04-14 包括具有与端板的改进连接的外部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273907B2 (zh)
EP (1) EP2558809B1 (zh)
KR (1) KR101996089B1 (zh)
CN (1) CN102947664B (zh)
BR (1) BR112012026474B1 (zh)
NL (1) NL2004565C2 (zh)
RU (1) RU2565142C2 (zh)
WO (1) WO201112969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368A (zh) * 2015-12-08 2017-06-16 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板式空气换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1548B2 (en) * 2011-08-11 2015-10-0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corner metal temperature attenuator
RU2516743C1 (ru) * 2012-12-13 2014-05-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Уфимское агрегат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Гидравлика"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 компланарными каналами
FR3003637B1 (fr) * 2013-03-21 2015-04-17 Nexson Group Plaque pour echangeur thermique et echangeur thermique incorporant une telle plaque
US9545037B2 (en) * 2014-01-24 2017-01-10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ic drives
CN108603734B (zh) * 2016-02-19 2020-01-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换气装置
FR3052549B1 (fr) * 2016-06-10 2019-10-11 Hutchinson Echangeur stockeur d'energie thermique
US10113767B1 (en) 2018-02-01 2018-10-30 Berg Companies, Inc. Air handling unit
US11022384B2 (en) * 2018-02-19 2021-06-0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ramed heat exchanger core design-fabrication
US11255534B2 (en) * 2018-10-03 2022-02-22 Coretronic Corporation Thermal module and projector
DE102020210660A1 (de) * 2020-08-21 2022-02-2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Verbunds aus Kühlplatte und Strukturbautei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886A (en) * 1982-04-19 1984-04-17 North Atlantic Technologies, Inc. Floating plate heat exchanger
US5383516A (en) * 1990-11-23 1995-01-24 Dinulescu; Mircea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CN1293750A (zh) * 1998-01-16 2001-05-02 佩萨赫塞德尔 平板式热交换器及其所用的平板
US20030116305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Beddome David W. Heat exchanger with biased and expandable core support structure
CN101672587A (zh) * 2009-09-28 2010-03-17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板式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62421A (en) * 1944-10-26 1949-02-22 Solar Aircraft Co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
US3216732A (en) * 1962-12-14 1965-11-09 Ford Motor Co Bimetal seal
US3986549A (en) * 1975-07-14 1976-10-19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SU561440A1 (ru) * 1976-06-11 1986-02-23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665 Пакет пластинчатого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
US4308915A (en) * 1980-10-27 1982-01-05 Sanders Nicholas A Thin sheet heat exchanger
FR2575279B1 (fr) * 1984-12-21 1989-07-07 Barriquand Echangeur a plaques
JPS62252891A (ja) * 1986-04-25 1987-11-04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向流式浮動プレ−ト型熱交換器
SU1383946A1 (ru) * 1986-07-07 1996-09-27 А.В. Барсуков Пакет пластинчатого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JPS63135790A (ja) * 1986-11-27 1988-06-08 Mikio Kususe 直交流熱交換器
JPH01106768U (zh) * 1987-12-26 1989-07-18
US5082050A (en) * 1990-05-29 1992-01-21 Solar Turbines Incorporated Thermal restraint system for a circular heat exchanger
FR2691528B1 (fr) * 1992-05-22 1997-05-23 Packinox Sa Faisceau de plaques pour echangeur thermique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tel faisceau de plaques.
US6516874B2 (en) * 2001-06-29 2003-02-11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All welded plate heat exchanger
JP4666142B2 (ja) * 2005-03-08 2011-04-06 株式会社ゼネシス 熱交換器外殻構造
DE102005055482A1 (de) * 2005-11-18 2007-05-24 Behr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US7896064B2 (en) * 2006-06-27 2011-03-01 Tranter, Inc.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KR101203998B1 (ko) * 2006-07-18 2012-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와 이를 가지는 환기장치
DE102007056182A1 (de) * 2006-11-21 2008-05-29 Behr Gmbh & Co. Kg Schichtwärmeübertrager mit Entkopplungsvorrichtung
DE102006060603A1 (de) * 2006-12-21 2008-06-26 Audi Ag Wärmetauscher, Kühlkreislauf und Verfahren zur Vermeidung von thermischen Druck- und/oder Druck-Zug-Wechselbeanspruchungen von Wärmetauscherrohren
DE102007003099A1 (de) * 2007-01-16 2008-07-17 Oesterle, Hans-Joachim, Dipl.-Ing. Kühler
KR100909490B1 (ko) * 2008-07-09 2009-07-28 (주)신한아펙스 열교환기용 전열쉘, 전열조립체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US20110017436A1 (en) * 2009-07-21 2011-01-27 Shin Han Apex Corporation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NL2003983C2 (en) 2009-12-18 2011-06-21 Mircea Dinulescu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exchanger plat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886A (en) * 1982-04-19 1984-04-17 North Atlantic Technologies, Inc. Floating plate heat exchanger
US5383516A (en) * 1990-11-23 1995-01-24 Dinulescu; Mircea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CN1293750A (zh) * 1998-01-16 2001-05-02 佩萨赫塞德尔 平板式热交换器及其所用的平板
US20030116305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Beddome David W. Heat exchanger with biased and expandable core support structure
CN101672587A (zh) * 2009-09-28 2010-03-17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板式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368A (zh) * 2015-12-08 2017-06-16 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板式空气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29695A2 (en) 2011-10-20
RU2565142C2 (ru) 2015-10-20
EP2558809B1 (en) 2019-07-10
NL2004565C2 (en) 2011-10-18
KR101996089B1 (ko) 2019-07-03
KR20130069627A (ko) 2013-06-26
BR112012026474A2 (pt) 2017-12-19
RU2012148703A (ru) 2014-05-27
WO2011129695A3 (en) 2012-01-19
CN102947664B (zh) 2015-12-02
EP2558809A2 (en) 2013-02-20
US20130062042A1 (en) 2013-03-14
US9273907B2 (en) 2016-03-01
BR112012026474B1 (pt)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7664A (zh) 包括具有与端板的改进连接的外部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CN102792115B (zh) 板式热交换器和制造热交换器板的方法
US2959401A (en) Plate-fin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A2839884C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separating elements
US7044207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lated exchange module
CN100585319C (zh) 热交换器
JP2010249495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CN107167000A (zh) 板式热交换器和制造板式热交换器的方法
US10222129B2 (en)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CN109210964A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包含其的空调
US5094290A (en) Seal means for preventing flow of hot gases through a gap
CN105180691A (zh) 板式换热器
CN201722401U (zh) 全焊式三流程波纹板空气预热器
JPS63129296A (ja) 交差流型プレ−ト熱交換器
CN206037804U (zh) 一种热交换器板组定位装置
KR20030071249A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105526814A (zh) 用于焊接式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换热板对、板组及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KR20210065990A (ko)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용 플레이트
CN106017190A (zh) 一种热交换器板组定位装置
CN106403670A (zh) 一种非焊接式纯逆流板式换热器
JP2021197273A (ja) 温度調節装置
JP2022089387A (ja) 冷却器
JPS63297998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008249266A (ja) 一次伝面型熱交換器
CN116242174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