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3427A - 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3427A
CN102933427A CN2011800277447A CN201180027744A CN102933427A CN 102933427 A CN102933427 A CN 102933427A CN 2011800277447 A CN2011800277447 A CN 2011800277447A CN 201180027744 A CN201180027744 A CN 201180027744A CN 102933427 A CN102933427 A CN 102933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writing
instruction
outside
writ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7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3427B (zh
Inventor
田代勇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888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21892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888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923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33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3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该车辆用控制装置能够通信连接到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且具有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控制部,根据从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进行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所述控制部在每次接收所述改写指令时,基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判别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Description

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0年4月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088810号以及2010年4月7日申请的特愿2010-088811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等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存储了控制程序。在以下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车辆上搭载车辆用控制装置的状态下能够改写控制程序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232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在ECU等车辆用控制装置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使用车辆用控制装置的开发专用的外部改写装置(改写器)。由于开发用改写器以仅在车辆开发现场使用作为前提而制作,因此在车辆开发现场以外的地方无法使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汽车的电子控制变得复杂,无法忽略搭载了在控制程序中具有缺陷的ECU的汽车被提供给市场上的可能性。因此,对提供给市场上的汽车上搭载的控制装置导入了能够改写控制程序的市场用改写器。
但是,并不限定在开发用改写器与市场用改写器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必须一致。设想在不远将来,需要通过开发用改写器与市场用改写器的任一改写器均能够改写控制程序,认为此时会产生在ECU侧进行通信协议的判别(即,改写机型的判别)的需要。
在利用了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以及仅利用了以往的开发用改写器改写控制程序时,由于仅考虑利用了单一的通信协议的改写方法,因此无法应对开发用改写器与市场用改写器中的通信协议互相不同的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应对通信协议分别不同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式。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状态下,作为车辆用控制装置的第1解决手段,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通信连接,包含: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控制部,根据从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进行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所述控制部在每次接收所述改写指令时,基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判别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2)作为在上述(1)中记载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第2解决手段,在上述第1解决手段中,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所述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所述控制部在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的各通信协议中,使用与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而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3)进而,在本发明的状态下,作为程序改写方法的第1解决手段,一种程序改写方法,通过从使用互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中的任一个向车辆用控制装置发送改写指令,进行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改写,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在每次接收所述改写指令时,基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判别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4)作为在上述(3)中记载的程序改写方法的第2解决手段,在上述第1解决手段中,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存储与所述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而且,利用与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来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5)作为车辆用控制装置的第1解决手段,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具有: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控制部,根据从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进行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所述控制部基于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6)作为在上述(5)中记载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第2解决手段,在上述第1解决手段中,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所述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各通信协议中,使用与基于所述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7)在本发明中,作为程序改写方法的第1解决手段,一种程序改写方法,通过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的任一个向车辆用控制装置发送改写指令,进行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改写,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8)在本发明中,作为程序改写方法的第2解决手段,在上述第1解决手段中,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存储与所述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而利用与基于所述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而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中记载的方案下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即使是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共存的状况下,也能够判别对本装置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根据上述(2)中记载的方案,除了上述(1)的效果之外,根据这样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判别对本装置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利用与该判别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能够进行与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控制程序的改写。
根据上述(3)、(4)中记载的方案,能够提供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共存的状况下也能够应对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根据在上述(5)中记载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即使是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共存的状况下,也能够判别对本装置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根据上述(6)中记载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判别对本装置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能够利用与该判别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来进行与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控制程序的改写。
根据上述的(7)、(8)中记载的程序改写方法,能够提供即使是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共存的状况下也能够应对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ECU1(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表示CPU1d在改写控制程序时执行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了从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发送的改写指令的数据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4A是表示CPU1d在改写控制程序时执行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4B是表示CPU1d在改写控制程序时执行的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了从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发送的改写指令的数据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变形例中的指令判断处理中包含的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以下,称为ECU)1的方框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ECU1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两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开发用改写器A、市场用改写器B)通信连接。ECU1内置了通信I/F1a、ROM(只读存储器)1b、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c、CPU(中央处理单元)1d。
通信I/F1a是能够经由未图示的通信线而与开发用改写器A和市场用改写器B连接的通信接口。通信I/F1a在CPU1d的控制下,进行开发用改写器A或市场用改写器B与ECU1之间的数据通信。
另外,在图1中,图示了开发用改写器A连接到通信I/F1a的状态,但也可以代替开发用改写器A而连接市场用改写器B。
ROM1b(存储部)是预先存储了用于实现CPU1d的车辆控制功能的控制程序、与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等的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RAM1c是在CPU1d根据控制程序执行各种处理时,被作用数据的临时保存目的地的易失性的工作存储器。
CPU1d(控制部)是根据在ROM1b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执行车辆控制所需的各种处理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
此外,该CPU1d还具有根据从与本装置(ECU1)通信连接的开发用改写器A或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改写指令,改写在ROM1b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的功能。
以下,对于该CPU1d具有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功能,参照图2和图3详细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CPU1d在改写控制程序时执行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CPU1d若经由通信I/F1a从开发用改写器A或市场用改写器B(在该时刻,无法判断连接的是哪个改写器)接收改写指令,则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提取开头的第一个字节的数据作为报头信息(步骤S1)。
图3表示从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的改写指令的数据内容的一例。
如图3所示,从开发用改写器A发送的改写指令的开头第一个字节的数据成为“7B”或者“7C”。另一方面,从市场用改写器B发送的改写指令的开头第一个字节的数据成为“7D”或者“7E”。
从而,通过确认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开头第一个字节的数据,能够判别连接到ECU1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开发用改写器A还是市场用改写器B)。
这样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通信连接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有用于存储控制程序的存储部以及根据与从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而改写控制程序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每次接收到改写指令时,基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能够判别与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此外,如图3所示,存储部存储了与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每一个对应的通信协议。由此,控制部在存储部中存储的各通信协议中,利用与基于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从而能够与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进行通信,并进行与所述改写指令对应的控制程序的改写。
在图2中,CPU1d基于在上述步骤S1中提取到的数据,判定接收指令是否是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否为开发用改写器A)(步骤S2)。
然后,在该步骤S2中为“是”时,即,判别为ECU1与开发用改写器A连接时,CPU1d利用与开发用改写器A对应的通信协议,执行在与开发用改写器A之间的通信(返回对于指令的响应等)、以及基于改写指令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步骤S3)。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中为“否”时,CPU1d基于在上述步骤S1中提取的数据,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否为市场用改写器B)(步骤S4)。
在该步骤S4中为“是”时,即在判别为ECU1与市场用改写器B连接时,CPU1d利用与市场用改写器B对应的通信协议,执行在与市场用改写器B之间的通信(返回对于指令的响应等)、以及基于改写指令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步骤S5)。
这样,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种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有: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控制部,根据从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进行控制程序的改写,控制部能够基于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4中为“否”时,即在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为既不是开发用改写器A也不是市场用改写器B时,CPU1d不进行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而结束指令判断处理。
另外,CPU1d每次经由通信I/F1a接收改写指令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1~S4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图2的步骤S2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是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4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是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这些步骤的内容。
即,也可以在图2的步骤S2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4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
当然,此时步骤S3和S5的内容也需要调换。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ECU1,进行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判别(通信协议的判别),之后能够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因此,能够应对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开发用改写器A与市场用改写器B共存的状况。
此外,说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ECU1d具有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功能。
以下,对于该CPU1d具有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功能,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5详细进行说明。
图4A是表示在CPU1d控制程序的改写时执行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4A所示,CPU1d若经由通信I/F1a从开发用改写器A或市场用改写器B(在该时刻无法判断连接了哪个改写器)接收改写指令,则判定本次是否为指令执行的首次(步骤S101)。
在上述步骤S101中为“否”时,CPU1d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03,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1中为“是”时,执行图4B所示的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步骤S102)。
如图4B所示,在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中,CPU1d基于接收到的改写指令,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否为开发用改写器A)(步骤S102a)。
图5表示从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发送的改写指令的数据内容的一例。
如图5所示,从开发用改写器A发送的改写指令与从市场用改写器B发送的改写指令其数据内容不同。由此,基于接收指令能够判别连接到ECU1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开发用改写器A还是市场用改写器B)。
在图4B中,在上述步骤102a中为“是”时,CPU1d判别(确定)为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是开发用改写器A而结束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步骤S102b)。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步骤S102a中为“否”时,CPU1d基于接收到的改写指令,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否为市场用改写器B)(步骤S102c)。
在上述步骤S102c中为“是”时,CPU1d判别(确定)为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B而结束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步骤S102d)。在上述步骤S102c中为“否”时,CPU1d直接结束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
然后,CPU1d结束上述那样的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之后,返回图4A的步骤S103,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是开发用改写器A(步骤S103)。
在该步骤S103中为“是”时,CPU1d利用与开发用改写器A对应的通信协议来执行与开发用改写器A之间的通信(返回对于指令的响应等)、以及基于改写指令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步骤S104)。
在上述步骤S103中为“否”时,CPU1d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B(步骤S105)。
在该步骤S105中为“是”时,CPU1d利用与市场用改写器B对应的通信协议来执行与市场用改写器B之间的通信(返回对于指令的响应等)、以及基于改写指令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步骤S106)。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5中为“否”时,结束指令判断处理。
另外,CPU1d在每次经由通信I/F1a来接收改写指令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101~S106的处理。
这样,在通过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的任一个向车辆用控制装置发送改写指令,从而进行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改写的程序改写方法中,车辆用控制装置基于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能够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ECU1,由于进行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的机型判别(通信协议的判别),之后能够仅接受来自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因此在使用各自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中的任意一个时都能够应对。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ECU1,由于能够进行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的机型判别(通信协议的判别),因此在使用各自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开发用改写器A以及市场用改写器B中的任意一个时都能够应对。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举出以下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两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开发用改写器A、市场用改写器B)的哪一个都能够使用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此,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三个机型以上的外部改写装置共存的状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图6是假设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三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开发用改写器A、市场用改写器B、市场改写器C)的哪一个都能够使用的情况,表示CPU1d在改写控制程序时执行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另外,在图6中,对与图2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的标号。
如该图6所示,在开发用改写器A、市场用改写器B以及市场改写器C哪一个都能够使用的状况下,在步骤S4中为“否”时,CPU1d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C接收到的(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否为市场用改写器C)(步骤S6)。
在该步骤S6中为“是”时,即在判别为ECU1与市场用改写器C连接时,CPU1d利用与市场用改写器C对应的通信协议来执行与市场用改写器C之间的通信(返回对于指令的响应等)、以及基于改写指令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步骤S7)。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6中为“否”时,即在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机型既不是开发用改写器A、也不是市场用改写器B和市场用改写器C时,CPU1d不进行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而结束指令判断处理。
同样,在上述变形例中,例示了在图6的步骤S2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4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6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C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这些步骤的内容。
图7是表示在假设了例如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三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开发用改写器A、市场用改写器B、市场改写器C)共存的状况的情况下,CPU1d在控制程序的改写时执行的指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此外,图8是表示在图7的指令判断处理中包含的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的流程图。
另外,在这些图7以及图8中,对与图4A以及图4B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标号。
如该图7所示,在开发用改写器A、市场用改写器B以及市场改写器C共存的状况下,在步骤S105中为“否”时,CPU1d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C(步骤S107)。
在该步骤S107中为“是”时,CPU1d利用与市场用改写器C对应的通信协议来执行与市场用改写器C之间的通信(返回对于指令的响应等)、以及基于改写指令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处理(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7中为“否”时,CPU1d结束指令判断处理。
此外,如图8所示,在首次接收分割处理中,在步骤S102c中为“否”时,CPU1d基于接收到的改写指令,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C接收到的指令(通信连接到本装置上的改写器的机型是否为市场用改写器C)(步骤S102e)。
在该步骤S102e中为“是”时,CPU1d判别(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C,结束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步骤S102f),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2e中为“否”时,直接结束首次接收指令分割处理。
在与图4A以及图4B有关的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图4A的步骤S103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开发用改写器A,在步骤S105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B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这些步骤的内容。
即,也可以在图4A的步骤S103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B,在步骤S105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开发用改写器A。
当然,此时步骤S104和S106的内容也需要调换。
此外,例示了在图4B的步骤S102a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102c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这些步骤的内容。
即,也可以在图4B的步骤S102a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102c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
当然,此时步骤S102b和S102d的内容也需要调换。
此外,在与图7有关的上述变形例中,例示了在图7的步骤S103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开发用改写器A,在步骤S105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B,在步骤S107中判定是否已经确定为对本装置连接的改写器是市场用改写器C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这些步骤的内容。
此外,在与图8有关的上述变形例中,例示了在图8的步骤S102a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开发用改写器A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102c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B接收到的指令,在步骤S102e中判定接收指令是否为从市场用改写器C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步骤S102c与步骤S102e的内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共存的状况下也能够应对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标号说明
1ECU(车辆用控制装置)
1a通信I/F
1bROM
1cRAM
1d……CPU
A开发用改写器(外部改写装置)
B市场用改写器(外部改写装置)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包含:
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
控制部,根据从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进行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所述控制部在每次接收所述改写指令时,基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判别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所述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
所述控制部在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的各通信协议中,使用与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而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3.一种程序改写方法,通过从使用互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中的任一个向车辆用控制装置发送改写指令,进行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在每次接收所述改写指令时,基于该接收到的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判别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程序改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存储与所述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
而且,利用与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报头信息来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5.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能够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进行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具有:
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
控制部,根据从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接收到的改写指令,进行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所述控制部基于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所述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各通信协议中,使用与基于所述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7.一种程序改写方法,通过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机型的外部改写装置的任一个向车辆用控制装置发送改写指令,进行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改写,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判别对本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之后仅接受来自该判别的外部改写装置的改写指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序改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控制装置存储与所述各外部改写装置分别对应的通信协议,
进而利用与基于所述最初确定了协议的改写指令而判别的所述外部改写装置的机型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对所述本装置通信连接的外部改写装置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所述改写指令的所述控制程序的改写。
CN201180027744.7A 2010-04-07 2011-04-05 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3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8810A JP2011218922A (ja) 2010-04-07 2010-04-07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書換え方法
JP2010088811A JP5292354B2 (ja) 2010-04-07 2010-04-07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書換え方法
JP2010-088810 2010-04-07
JP2010-088811 2010-04-07
PCT/JP2011/058602 WO2011126004A1 (ja) 2010-04-07 2011-04-05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書換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427A true CN102933427A (zh) 2013-02-13
CN102933427B CN10293342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76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74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3427B (zh) 2010-04-07 2011-04-05 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56998A4 (zh)
CN (1) CN102933427B (zh)
TW (1) TWI539274B (zh)
WO (1) WO201112600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7076A (ja) * 2000-08-30 2002-03-15 Ntt Docomo Inc 情報配信サーバおよ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情報配信方法
CN1696900A (zh) * 2004-05-13 2005-11-16 通用汽车公司 远程刷新的方法和系统
JP2006347258A (ja) * 2005-06-14 2006-12-2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通信用アダプタおよび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940872A (zh) * 2002-12-19 2007-04-04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车载程序的改写控制装置
CN101369153A (zh) * 2008-08-13 2009-02-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子控制器软件can线烧写的控制方法
JP2009123226A (ja) * 2008-12-18 2009-06-04 Omron Corp 車載制御装置の運用システム及び車載制御装置
CN101458524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的掌上型诊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0452B2 (ja) * 2002-03-19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実現するプログラム
JP4617816B2 (ja) * 2004-10-12 2011-01-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書き換えプログラム受信・起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7076A (ja) * 2000-08-30 2002-03-15 Ntt Docomo Inc 情報配信サーバおよ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情報配信方法
CN1940872A (zh) * 2002-12-19 2007-04-04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车载程序的改写控制装置
CN1696900A (zh) * 2004-05-13 2005-11-16 通用汽车公司 远程刷新的方法和系统
JP2006347258A (ja) * 2005-06-14 2006-12-2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通信用アダプタおよび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1458524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的掌上型诊断器
CN101369153A (zh) * 2008-08-13 2009-02-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子控制器软件can线烧写的控制方法
JP2009123226A (ja) * 2008-12-18 2009-06-04 Omron Corp 車載制御装置の運用システム及び車載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5275A (en) 2012-02-01
EP2556998A4 (en) 2014-06-18
WO2011126004A1 (ja) 2011-10-13
TWI539274B (zh) 2016-06-21
EP2556998A1 (en) 2013-02-13
CN102933427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8632B (zh) 一种光模块的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2804126B (zh) 车辆通信接口及其操作方法
WO2002037923A3 (de) Datenbus, insbesondere in kraftfahrzeugen
JP6627571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70055388A1 (en) PLC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CN109240971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13858B (zh) 信息处理装置的联机调试系统及联机调试方法
KR20090020463A (ko) 데이터 전송장치의 제조방법, 시험방법 및 데이터 전송장치
CN107735802A (zh) 电子单元与在该电子单元中执行的方法
CN104427012B (zh) 端口协商方法和设备
EP1887756A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adapter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router
CN103676911A (zh) 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844305A (zh) 嵌入式设备的软件升级方法及嵌入式设备
US20170187567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JP6895373B2 (ja) 自動車用電子制御装置
CN103155732A (zh) 操纵自动化技术设备的模块的操纵装置和方法
JP2004310221A (ja) データ書換方法及び電子制御装置
JP2003172199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書き換えシステム
CN102933427A (zh) 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改写方法
JP547695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5202594A (ja) 電子制御装置へのデータ書込みシステムおよび書込み方法
US11435950B2 (en) Data rewriting method and data rewriting system
JP5292354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書換え方法
JP7397402B2 (ja) 電子情報記憶媒体、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10851A (ja) 車載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KEIHIN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