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1447B - 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1447B
CN102931447B CN201210032401.6A CN201210032401A CN102931447B CN 102931447 B CN102931447 B CN 102931447B CN 201210032401 A CN201210032401 A CN 201210032401A CN 102931447 B CN102931447 B CN 102931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s
linear structure
group
battery uni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24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1447A (zh
Inventor
金明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931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1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1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1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1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parameters specified by a numeric value or mathematical formula, e.g. ratios, sizes or concent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至少一个阻隔件,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邻接。阻隔件包括:多个线性构件,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一组线性构件,以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的通道的形式限定倾斜的开口区域。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9日提交到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第61/521,512号美国临时申请和于2011年12月22日提交到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发明名称为“Battery Module”的第13/335,230号非临时申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通常,二次电池是一种通过充电和放电可反复使用的电池。由一个电池单元形成的二次电池可用于,例如,便携式小尺寸电子装置(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相机、便携式摄像机等)。由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形成的二次电池可用于,例如高输出混合动力电动车(HEV)、电动车(EV)等的电机驱动电源。
发明内容
实施例可通过提供一种电池模块来实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至少一个阻隔件,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邻接。阻隔件包括:多个线性构件,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多个线性构件中的一组线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的通道的形式限定倾斜的开口区域。
倾斜的开口区域可朝向该倾斜的开口区域所处的开口的中心变窄,从而倾斜的开口区域形成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的通道。倾斜的开口区域可在一组线性构件之间具有变化的距离,从而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随着通道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而增加。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从远离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向内逐渐地减小。
由所述一组线性构件限定的倾斜的开口区域可包括:第一宽区域,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第二宽区域,朝向阻隔件的另一个侧边变宽;窄区域,在第一宽区域和第二宽区域之间。在第一宽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增加,在第二宽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朝向阻隔件的另一个侧边增加,在窄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是恒定的。
由所述一组线性构件限定的倾斜的开口区域可包括:第一宽区域,第一宽区域朝向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变宽;窄区域,窄区域位于阻隔件的另一个侧边。在第一宽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朝向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增加,在窄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是恒定的。
由所述一组线性构件限定的倾斜的开口区域可朝向阻隔件的另一侧边变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可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第一方向可与线性构件的横跨方向交叉。
阻隔件可包括多个侧壁,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邻接,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可限定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可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所述多个侧壁可在多个电池单元中的一对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延伸。
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可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可沿第一方向仅朝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一个电池单元延伸。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所述一个侧壁可包括其中主孔缝,用于提供倾斜的开口区域和阻隔件的外部之间的连通。所述多个线性构件中的其他组线性构件可限定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的其他开口区域。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所述一个侧壁可包括多个次孔缝,用于提供其他开口区域与阻隔件的外部之间的连通。所述主孔缝的面积可大于次孔缝的面积。
实施例还可通过提供一种电池模块来实现,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和至少一个阻隔件。阻隔件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邻近的电池单元之间,并包括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的多个线性构件。所述多个线性构件中的一组线性构件限定第一通道和连接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比第一通道窄,从而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流动集中在第二通道中。
第一通道可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所述一组线性构件还可限定连接到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第二通道可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第三通道可朝向阻隔件的另一侧边变宽。第一通道可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第二通道可位于阻隔件的另一个侧边处。第一通道可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第二通道可在阻隔件的中央。
实施例还可通过提供一种电池模块来实现,该电池模块包括:沿一个方向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和置于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阻隔件。阻隔件包括:多个线性构件;多个开口,设置在邻近的线性构件之间;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分别连接到线性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在所述多个开口中,位于阻隔件中央的中央开口具有从阻隔件的一端或相对端向阻隔件的中央变窄或变宽的斜度的倾斜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会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池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置于电池单元之间的阻隔件的透视图;
图4A、图4B和图4C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且不应当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且本公开将会把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使图示清楚,元件的尺寸可被夸大。还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当元件被描述为“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之下”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下,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此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描述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所述元件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不必要的部件或元件的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电池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置于电池单元之间的阻隔件的透视图。图4A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的主视图,图4B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的主视图,图4C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的主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的透视图。
参照图1到图3,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0可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10。电池模块100可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并置于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相邻的电池单元10之间的至少一个阻隔件150。例如,多个电池单元10和多个阻隔件150可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使得每个阻隔件150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0邻接。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阻隔件150可包括多个线性构件155和设置于相邻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多个开口O。阻隔件150中的线性构件155可沿第二方向布置,例如,第二方向可与第一方向垂直。例如,第一方向可与线性构件155的横跨方向(crosswise direction)交叉。线性构件155在横跨方向上可具有波浪形状,例如,线性构件155可沿着在相邻的电池单元10之间延伸且横过阻隔件150的方向被弯曲和/或成曲线。
阻隔件150可包括与至少一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邻接的多个侧壁。例如,每个侧壁可与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侧边邻接。多个侧壁可限定阻隔件150的侧边。例如,阻隔件150的侧壁可包括连接到线性构件155的相对两端的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例如,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可沿第二方向延伸,以在第二方向上连接到每个线性构件155。每个开口O可由线性构件155、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中的至少一个来限定。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可与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侧边交迭。
阻隔件150的侧壁还可包括连接到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二者的第三侧构件153和第四侧构件154。例如,第三侧构件153可连接到第一侧构件151的上侧和第二侧构件152的上侧。第三侧构件153可与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上侧毗连。第四侧构件154可连接到第一侧构件151的下侧和第二侧构件152的下侧。第四侧构件154可与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下侧毗连。第三侧构件153和第四侧构件154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上侧和下侧交迭。
阻隔件150的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可包括孔缝156。阻隔件150的侧壁可包括位于其中的孔缝156,用于例如提供相应开口O与阻隔件150的外部之间的连通。例如,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都可包括与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之间的开口O的布置对应的孔缝156。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可包括多个孔缝156,每个孔缝156可与开口O中的一个相对应(例如,与其交迭)。
侧壁可包括至少一个主孔缝156和至少一个次孔缝156。主孔缝156可与具有倾斜的开口区域的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对应。多个次孔缝156可与其他开口区域(例如,侧开口Os)相对应。孔缝156的尺寸可与相应开口O的尺寸对应,例如,与侧壁相邻的开口O的区域的尺寸越大则侧壁中的相应孔缝156的尺寸也越大。例如,主孔缝156的面积可比次孔缝156的面积大。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多个次孔缝156的面积可以是相同的。
在阻隔件150中的开口O中,一个开口O可以是设置在阻隔件150的中央和/或在阻隔件150的中央附近的中央开口Oc。中央开口Oc可由一组相邻的线性构件155来限定。中央开口Oc可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部分SI,从而,例如,线性构件155具有波浪、弯曲和/或曲线形状。例如,倾斜部分SI可形成中央开口Oc的这样一个区域,在中央开口Oc的所述区域中,中央开口Oc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改变。其他开口O(例如,侧开口Os)可设置在中央开口Oc的上方或下方。其他开口O可不具有倾斜部分SI,例如,其他开口可具有在第二方向上恒定的宽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限定中央开口Oc的一组线性构件155可至少限定第一通道和连接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可比第一通道窄,从而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流动集中在第二通道中。例如,阻隔件150中的一个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倾斜的开口区域可包括朝向开口O的中央变窄的倾斜部分SI,使得倾斜的开口区域的倾斜部分SI从集中的通道E1敞开,以形成朝向阻隔件150的至少一个侧边的变宽的通道。倾斜的开口区域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可具有变化的距离,从而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距离可随着通道朝向阻隔件150中的至少一个侧边变宽而增加。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距离可随着向内远离阻隔件150的一个侧边(例如,沿着朝向开口O的中央的方向)而逐渐减小。所述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距离在更加远离阻隔件150的所述侧边的区域可更快地减小。
参照图4A,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倾斜的开口区域(例如,倾斜部分SI)可具有由一组线性构件155限定的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第一倾斜部分S1可具有沿着从第一侧构件151朝向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中央的方向变窄的第一斜度。第一倾斜部分S1的宽度在第一侧构件151附近可逐渐地减小。第一倾斜部分S1的宽度在远离第一侧构件151的距离处可更大程度地减小。第二倾斜部分S2可具有沿着从第二侧构件152朝向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中央的方向变窄的第二斜度。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可包括在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之间的第一平坦部分E1。第一平坦部分E1可连接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例如,在二者之间提供流动连接)。中央开口Oc的中央可包括第一平坦部分E1。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倾斜部分S1可以是朝向阻隔件150的一个例边变宽的第一宽区域。第二倾斜部分S2可以是朝向阻隔件150的另一个侧边变宽的第二宽区域。第一平坦部分E1可以是在第一倾斜部分S1的第一宽区域和第二倾斜部分S2的第二宽区域之间的窄区域(例如,具有恒定的宽度的区域)。在第一倾斜部分S1的第一宽区域中,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距离可朝向阻隔件150的一个侧边(例如,朝向第一侧构件151)增加。在第二倾斜部分S2的第二宽区域中,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距离可朝向阻隔件150的另一个侧边(例如,朝向第二侧构件152)增加。在第一平坦部分E1的窄区域中,一组线性构件155之间的距离可基本上恒定,例如,第一平坦部分E1可不具有倾斜部分SI
第一倾斜部分S1可限定朝向阻隔件155的一个侧边变宽的第一通道(例如,连接到第一侧构件151中的主孔缝156的热传递介质入口通道)。第二倾斜部分S2可限定第三通道(例如,连接到第二侧构件152中的主孔缝156的热传递介质出口通道)。第三通道可朝向第二侧构件152变宽。第一平坦部分E1可限定在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的第二通道(例如,集中的热传递介质通道)。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通道的布置和/或数量可以改变。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斜度和第二斜度可具有相同的大小,例如,第一斜度和第二斜度可相对于彼此对称。第一平坦部分E1在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之间可直接具有恒定的宽度,从而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可相对于其中心线对称。
其他多个线性构件155可顺序设置在中央开口Oc上方和/或下方,以限定阻隔件150的其他开口O(例如,侧开口Os)。例如,其他组的线性构件155可限定沿横过阻隔件150的横跨方向延伸的侧开口Os。其他开口O可具有一致的宽度。例如,线性构件155可具有一致的波浪、弯曲和/或成曲线的形状,使得其他开口O的宽度是一致的。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线性构件155还可以依据目的形成各种形状。其他开口O的相对两端可与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上的孔缝156相对应。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多个侧开口Os可形成在中央开口Oc的相对两侧上,其中,各个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但是可以依据线性构件155的形状和目的形成各种形状。例如,侧开口Os的形状可以依据限定中央开口Oc的一组线性构件155的形状来改变。限定中央开口Oc上方的侧开口Os的每个线性构件155可具有与限定中央开口Oc的一组线性构件155中的上部线性构件155相对应的弯曲的图案和/或形状。限定中央开口Oc下方的侧开口Os的每个线性构件155可具有与限定中央开口Oc的一组线性构件155中的下部线性构件155相对应的弯曲的图案和/或形状。
包括多个线性构件155的阻隔件150可设置在邻近的电池单元10之间,以在相对两侧容纳电池单元10。例如,多个线性构件155可连接到(例如,直接接触)第一侧构件151的第一内侧151a。第一内侧151a可与第一侧构件151的第一外侧151b相反,从而第一外侧151b面对阻隔件150的外部。多个线性构件155的另一端可连接到(例如,直接接触)第二侧构件152的第二内侧152a。第二内侧152a可与第二侧构件152的第二外侧152b相反,从而第二外侧152b面对阻隔件150的外部。第一侧构件151和第二侧构件152可与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0接触。多个线性构件155可位于(例如,附着)与第一内侧151a的中心线附近以及第二内侧152a的中心线附近。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基于阻隔件150的特点,开口O(Oc和Os)可置于电池单元10之间。开口O可用作排放热量的通道(例如,通过提供用于热传递介质的流动通道的方式),从而电池单元10产生的热不会在电池模块100中积累。例如,在多次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所述热可在单独的电池单元10中产生。开口O可限定用于热传递介质的通道,以冷却或加热与开口O相邻的电池单元10。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热传递介质可在电池模块100的一侧(例如,通过阻隔件150的一个孔缝156)被引入。之后,当热传递介质通过设置在阻隔件150中的开口O时,热传递介质可与周围的环境(例如,至少一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进行热交换。例如,热传递介质可与电池单元10的较宽面直接接触。然后,热传递介质在穿过开口O后可通过电池模块100的另一侧(例如,通过阻隔件150的位于热传递介质被引入到电池模块100处的相对侧的一个孔缝156)排出。因此,电池模块100的电池单元10可被构造为保持预定的温度。
当热传递介质(例如,可以是流体)流过窄通道时,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可增加,当流过宽通道时,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可降低。从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热传递介质在第一平坦部分E1中的速度可高于在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中的速度。这样,各个开口O的变化的形状(例如,中央开口Oc变化的宽度)可用于有效地冷却和/或加热电池单元10。例如,当从电池单元10排放的热集中在电池单元10的中央部分时,热传递介质在与电池单元10的中央部分相对应的第一平坦部分E1中的速度可以比在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中的速度大。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传递介质和电池单元10之间可发生有效的热传递(例如,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冷却或加热)。可提高电池单元10的热交换效率,例如使得需要较少量的热传递介质,以降低生产成本。
可通过将电极组件(未示出)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盒中来制造电池单元10,然后用帽组件14密封电池盒。帽组件14可包括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2(例如,布置在帽组件14的相对两侧)。帽组件14可包括设置于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2之间的通风口13。电极组件可包括(例如)正极板(未示出)、负极板(未示出)和置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分隔件(未示出)。正极板可连接到正极端子11,负极板可连接到负极端子12。因此,由电极组件和电解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可被传递到电池盒的外部。通风口13可用作通过其将在电池单元10中产生的气体排放到外部的通道。
壳体可将多个电池单元10和至少一个阻隔件150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电池模块100。壳体可包括设置在电池单元10外部(例如,被设置为与电池模块100中的最外部的电池单元相邻)的成对的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例如,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可设置为与在电池模块100的相对两侧的最外部的电池单元10面接触。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可将多个电池单元10向内压。多个连接构件可将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彼此连接。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以及连接构件可形成用于将多个电池单元10和至少一个阻隔件150容纳在电池模块100中的空间。例如,电池单元10可以在所形成的空间中沿第一方向布置。电池单元10可并列布置(例如,以较宽的前面彼此面对的方式沿第一方向布置)。
例如,如图2所示,两个邻近的电池单元10的正极端子11和/或负极端子12可通过母线15电连接。母线15可包括孔,相应的正极端子11和/或负极端子12通过所述孔穿过。例如,每条母线15可连接到一个电池单元10的正极端子11和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负极端子12。连接到穿过所述孔的相应的正极端子11和/或负极端子12的母线15可通过螺母16或类似物固定。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由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支撑的电池单元10可被布置为使得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2可交替地布置。例如,电池单元10的邻近的端子11和端子12可被串联地连接。
多个连接构件可包括跨过多个电池单元10和至少一个阻隔件150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侧托架130(例如,一对侧托架130)。侧托架130可支撑电池单元10的相对的侧边,例如,每个侧托架130可设置在电池单元10的相对两侧上。侧托架130中的一个可与电池模块100中的阻隔件150的每个第一侧构件151交迭,侧托架130中的另一个可与电池模块100中的阻隔件150的每个第二侧构件152交迭。底托架140可跨过电池模块100的底侧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以支撑电池单元10的底侧。底托架140可与电池模块100中的阻隔件150的每个第四侧构件154交迭。
成对的侧托架130和底托架140中的每个托架的一个端部可分别与第一端部板110结合,每对侧托架130和底托架140中的每个的另一端部可与第二端部板120结合。因此,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可通过一对侧托架130和底托架140彼此连接。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通过螺栓和螺母来实现多个连接构件与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之间的结合。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可使用其他连接方式。
可设置第一端部板110和第二端部板120、一对侧托架130以及底托架140以稳固地固定电池单元10。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用于固定电池单元10的组件和所述组件的布置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构造,而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修改。此外,连接结构、电池单元10的数量和/或阻隔件150的数量可基于电池模块100的设计而改变。
参照图4B,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改变的阻隔件250可包括倾斜部分SII。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阻隔件250可被包含在上面讨论的电池模块100中。阻隔件250可与阻隔件150相似,例如,阻隔件250可包括由多个线性构件255限定的多个开口O。阻隔件250可包括与至少一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邻接的多个侧壁。例如,阻隔件250可包括第一侧构件251、第二侧构件252、第三侧构件253和第四侧构件254。多个线性构件255的端部可连接到第一侧构件251的第一内侧251a,所述多个线性构件255的另一端可连接到第二侧构件252的第二内侧252a。第一侧构件251的第一外侧251b和第二侧构件252的第二外侧252b可面对阻隔件250的外部。
阻隔件250的倾斜部分SII可包括第三倾斜部分S3。第三倾斜部分S3可基本上与阻隔件150的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相同或相似。第三倾斜部分S3可具有沿着从第二侧构件252朝向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中央的方向变窄的第三斜度。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三倾斜部分S3可沿着从第一侧构件251朝向开口O的中央的方向变窄。第二平坦部分E2可连接到第三倾斜部分S3,以在阻隔件250中形成一个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第二平坦部分E2可与阻隔件150的第一平坦部分E1相似。第二平坦部分E2从设置有第一侧构件251的一端到第三倾斜部分S3可具有(例如)一致的宽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阻隔件250的中央开口Oc可包括由一组线性构件255限定的倾斜的开口区域。倾斜的开口区域可包括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例如,第二侧构件252)变宽的第一宽区域(例如,第三倾斜部分S3)。中央开口Oc还可包括在阻隔件另一侧边(例如,第一侧构件251)处的窄区域(例如,第二平坦部分E2)。在第一宽区域中,一组线性构件255之间的距离可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增加,在窄区域中,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可基本上恒定。中央开口Oc的中央可包括第二平坦部分E2。
如第一实施例中,一组线性构件255可限定中央开口Oc。其他组的多个线性构件255可依次设置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255的上方和/或下方,以限定侧开口Os。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线性构件255可依据目的以各种形状形成。此外,形成在所述多个线性构件255之间的空间(例如,在中央开口Oc的相对侧)中的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但是侧开口Os可依据线性构件255的形状和目的以各种形状形成。
当热传递介质(例如,可以是流体)流过窄通道时,热传递介质速度可增加,当热传递介质流过宽通道时,热传递介质速度可降低。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热传递介质在第二平坦部分E2中可具有比在第三倾斜部分S3中的速度大的速度。这样,开口O中的一些的变化的形状(例如,中央开口Oc的变化的宽度)可用于有效地冷却和/或加热电池单元10。
参照图4C,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改变的阻隔件350可包括倾斜部分SIII。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阻隔件350可被包含在上面讨论的电池模块100中。阻隔件350可与阻隔件150和阻隔件250相似,例如,阻隔件350可包括由多个线性构件355限定的多个开口O。阻隔件350可包括与至少一个相邻的电池单元10邻接的多个侧壁。例如,阻隔件350可包括第一侧构件351、第二侧构件352、第三侧构件353和第四侧构件354。多个线性构件355的端部可连接到第一侧构件351的第一内侧351a,线性构件355的另一端部可连接到第二侧构件352的第二内侧352a。第一侧构件351的第一外侧351b和第二侧构件352的第二外侧352b可面对阻隔件350的外部。
倾斜部分SIII可包括第四倾斜部分S4。第四倾斜部分S4可限定整个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第四倾斜部分S4可具有从设置有第一侧构件351的一端到设置有第二侧构件352的另一端变宽的第四斜度。因此,所述倾斜的开口区域由朝向阻隔件350的一个侧边变窄的一组线性构件355限定。例如,中央开口Oc的宽度可从第一侧构件351向第二侧构件352逐渐增加(例如,线性地增加)或可从第一侧构件351向第二侧构件352逐渐减小。与第二侧构件352相邻的中央开口Oc的宽度可与阻隔件150中的第二倾斜部分S2相似地逐渐增加。
如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一组线性构件355可限定中央开口Oc。其他组的多个线性构件355可依次设置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355的相对两侧,以限定侧开口Os。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线性构件355还可依据目的以各种形状形成,例如,线性构件355可具有倾斜的形状。此外,在多个线性构件355之间的空间(例如,在中央开口Oc的相对两侧)中形成的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其中,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也可以依据线性构件355的形状和目的形成为各种形状。
当热传递介质流过窄通道时,热传递介质(可以是流体)的速度可增加,当热传递介质流过宽通道时,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可降低。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四倾斜部分S4中的热传递介质在设置有第一侧构件351的一端中的速度可以高于在设置有第二侧构件352的另一端中的速度。例如,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可从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一端向开口O的另一端逐渐地改变。这样,各个开口O的变化的形状(例如,中央开口Oc的变化的宽度)可以用于有效地冷却和/或加热电池单元10。
如在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中,倾斜部分SI、SII、和SIII可以以曲线形成。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倾斜部分SI、SII、和SIII可以以直线形成。例如,倾斜部分SIII可由一组倾斜设置的直线形成。倾斜部分SI和SII可由一组形成各种形状的系列直线形成。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的可以在阻隔件150、250和350的相对两侧上容纳一对邻近的电池单元10的阻隔件150、250和350不同,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阻隔件450可在阻隔件450的一侧上容纳单个电池单元10。例如,阻隔件450可包括多个线性构件455。线性构件455可被多个侧壁围绕。多个侧壁可包括第一侧构件451、第二侧构件452、第三侧构件453和第四侧构件454。电池单元10可设置为与线性构件455相邻且/或被安置在所述多个侧壁内。
线性构件455可被连接到第一例构件451的第一外侧451b的侧边和第二侧构件452的第二外侧452b的侧边。第一侧构件451的第一内侧451a和第二侧构件452的第二内侧452a均可面对阻隔件450的内部,例如,可面对电池单元10的侧边。
在多个开口O′中,中央开口Oc′可被布置为靠近阻隔件450和/或在阻隔件450的中央。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开口O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中央开口Oc′)可具有倾斜部分SI′。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中央开口Oc′可具有根据上面讨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形状。
倾斜部分SI′可包括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第一倾斜部分S1′可具有沿着从第一侧构件451朝向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中央的方向变窄的第一斜度。第二倾斜部分S2′可具有沿从第二侧构件452朝向开口O′(例如,中央开口Oc′)的中央的方向变窄的第二斜度。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斜度和第二斜度可具有相同的大小。第一平坦部分E1′可将第一倾斜部分S1′连接到第二倾斜部分S2′。第一平坦部分E1′在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之间可具有一致的宽度。倾斜部分SI′可由直线形成或由曲线形成。
阻隔件450的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孔缝456。例如,阻隔件450的侧壁可包括其中的孔缝456,用于例如提供相应开口O′和阻隔件450的外部之间的连通。例如,第一侧构件451和第二侧构件452都可包括与开口O′的布置(例如,中央开口Oc′和侧开口Os′)相对应的孔缝456。第一侧构件451和第二侧构件452可包括至少一个主孔缝456和至少一个次孔缝456。主孔缝456的面积可比次孔缝456的面积大。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多个次孔缝456可具有相同的面积。
限定开口O′中的一个(例如,中央开口Oc′)的线性构件455可限定至少一个第一通道和连接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提供用于热传递介质穿过其流动的流动路径。第二通道可比第一通道窄,从而,一组线性构件455之间的流动被集中在第二通道中。
其他多个线性构件455可依次设置在中央开口Oc′的上方和/或下方,以限定其他开口O′(例如,侧开口Os′)。侧开口Os′可具有一致的宽度。侧开口Os′可在形成在基于中央开口Oc′的相对两侧上的其他多个线性构件455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线性构件455还可依据目的以各种形状形成。
当热传递介质(例如,可以是流体)流过窄通道时,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可增加,当热传递介质流过宽通道时,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可降低。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热传递介质在第一平坦部分E1′中的速度可以高于在第一倾斜部分S1′和第二倾斜部分S2′中的速度。这样,各个开口O′的变化的形状(例如,中央开口Oc′的变化的宽度)可以用于有效地冷却和/或加热电池单元10。
在第一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中,可形成线性构件155、255、355和455,以不密封和/或阻挡可作为来自于多个电池单元10的气体的排放通道的通风口13的功能。例如,当在电池单元10中产生的气压达到预定的水平或更高时,通风口13可用作来自电池单元10的气体的排放通道。这样,所述通风口13可减少电池单元10由于(例如)内部压力导致损坏的可能性和/或防止该损坏。
根据电池模块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从电池单元10排放的热可集中在电池单元10的中央部分。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所述排放的热可能集中在电池单元10的侧部分处。就这一点而言,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电池模块可被设计为使得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在从电池单元10排放的热集中的区域中变大。至少一个开口O可形成在与来自于电池单元的热集中的区域相对应的阻隔件中,使得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增加,从而其中的电池单元可在短时间被有效地冷却。此外,电池单元的热交换效率可提高,从而使用更少量的热传递介质,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虽然已经结合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公开的实施例意在覆盖包括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等同的配置。
通过总结与回顾的方式,用于高输出电机驱动电源的电池模块可通过(例如)充电和放电的操作而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可使电池模块中的电池单元劣化。
实施例(例如,上面讨论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使热排放性能得到改善的结构的电池模块。实施例可涉及通过改善电池单元的热交换效率从而可使用更少量的热传递介质来降低产品成本。实施例还可涉及提高电池模块和/或电池组的冷却效率,使得电池单元不会由于反复地充电和放电操作而容易劣化。实施例还可涉及将热传递介质的流动集中在特定的区域以(例如)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冷却电池单元。例如,实施例可包括形成于阻隔件中与来自电池单元的热集中的区域相对应的开口,使得热传递介质的速度在该区域中增加。
在此已公开了示例实施例,虽然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这些特定术语仅以通常的和描述性的意义被使用和解释,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除非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结合特定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相结合地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
至少一个阻隔件,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邻接,
其中,所述阻隔件包括:多个线性构件,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多个线性构件中的一组线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的通道的形式限定倾斜的开口区域,
其中,所述开口区域设置在阻隔件的中部,并且包括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的第一宽度区域,
其中,阻隔件包括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邻接的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限定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所述一个侧壁包括其中的主孔缝,用于提供倾斜的开口区域和阻隔件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其中,主孔缝与开口区域一一对应,并且主孔缝的尺寸与开口区域的开口尺寸对应,
其中,由所述一组线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限定的倾斜的开口区域还包括:第二宽区域,朝向阻隔件的另一个侧边变宽;窄区域,位于第一宽区域和第二宽区域之间,
其中,在第一宽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朝向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增加,在第二宽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朝向阻隔件的所述另一个侧边增加,在窄区域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恒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倾斜的开口区域朝向该倾斜的开口区域所在的开口的中心变窄,从而倾斜的开口区域形成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倾斜的开口区域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具有变化的距离,从而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随着通道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而增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远离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向内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第一方向与线性构件的横跨方向交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
所述多个侧壁在多个电池单元中的成对的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沿第一方向交替布置,
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沿第一方向仅朝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一个电池单元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线性构件中的其他组线性构件限定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的其他开口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所述一个侧壁包括多个次孔缝,用于提供其他开口区域与阻隔件的外部之间的连通,所述主孔缝的面积大于所述次孔缝的面积。
10.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
至少一个阻隔件,阻隔件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并包括沿横过阻隔件的横跨方向延伸的多个线性构件,相邻的线性构件之间设置有开口,
其中,所述多个线性构件中的一组线性构件限定第一通道和连接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比第一通道窄,从而在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流动集中在第二通道中,
其中,第一通道朝向阻隔件的一个侧边变宽,
其中,第二通道设置在阻隔件的中部,
其中,阻隔件包括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邻接的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中的一个限定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所述多个侧壁中的所述一个侧壁包括其中的主孔缝,用于提供开口与阻隔件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其中,主孔缝与开口一一对应,并且主孔缝的尺寸与开口的尺寸对应,
其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还限定连接到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第三通道朝向阻隔件的另一侧边变宽,
其中,在第一通道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朝向阻隔件的所述一个侧边增加,在第三通道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朝向阻隔件的所述另一个侧边增加,在第二通道中,所述一组线性构件之间的距离恒定。
CN201210032401.6A 2011-08-09 2012-02-10 电池模块 Active CN102931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21512P 2011-08-09 2011-08-09
US61/521,512 2011-08-09
US13/335,230 US8765287B2 (en) 2011-08-09 2011-12-22 Battery module
US13/335,230 2011-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1447A CN102931447A (zh) 2013-02-13
CN102931447B true CN102931447B (zh) 2016-12-14

Family

ID=4660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2401.6A Active CN102931447B (zh) 2011-08-09 2012-02-10 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65287B2 (zh)
EP (1) EP2557612B1 (zh)
JP (1) JP6124512B2 (zh)
KR (1) KR101689218B1 (zh)
CN (1) CN102931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0996B2 (ja) * 2012-04-20 2016-09-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温調装置
JP6724298B2 (ja) * 2014-07-31 2020-07-1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源モジュール
JP6718845B2 (ja) * 2017-06-28 2020-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JP7052017B2 (ja) * 2017-09-08 2022-04-11 クリアウォータ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リミテッド 蓄電を改善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7004206B2 (ja) * 2017-12-22 2022-01-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CN111567155B (zh) * 2018-01-15 2022-1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散热器
KR102425695B1 (ko) 2019-01-31 2022-07-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KR20210126400A (ko) * 2020-04-10 2021-10-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KR102481835B1 (ko) * 2020-12-23 2022-12-2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배터리 셀 냉각 구조
FR3123506A1 (fr) 2021-05-27 2022-12-02 Psa Automobiles Sa Module de batterie immerg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205A (zh) * 2004-09-21 2006-03-29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模块
CN101919106A (zh) * 2008-01-18 2010-12-15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组电池组件以及用于装配该电池组电池组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5393A1 (de) 2004-02-04 2005-08-25 Daimlerchrysler Ag Elektrochemischer Energiespeicher
KR100684796B1 (ko) 2005-03-29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US7507124B2 (en) 2004-05-04 2009-03-24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JP2006073461A (ja) * 2004-09-06 2006-03-16 Toyota Motor Corp 組電池
KR100870846B1 (ko) * 2005-01-04 2008-11-27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필름 외장 전기 디바이스용 케이스 및 필름 외장 전기디바이스 집합체
KR100696668B1 (ko) 2005-08-11 2007-03-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07311124A (ja) 2006-05-17 2007-11-29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車両
KR100949331B1 (ko) * 2006-06-09 2010-03-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08159439A (ja) * 2006-12-25 2008-07-10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1054833B1 (ko) 2007-10-29 2011-08-0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리튬 2차 전지 단위 셋 및 리튬 2차 전지 셋
JP5121395B2 (ja) * 2007-10-31 2013-0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用セパレー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205A (zh) * 2004-09-21 2006-03-29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模块
CN101919106A (zh) * 2008-01-18 2010-12-15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组电池组件以及用于装配该电池组电池组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89218B1 (ko) 2016-12-23
US8765287B2 (en) 2014-07-01
JP2013038066A (ja) 2013-02-21
JP6124512B2 (ja) 2017-05-10
KR20160132141A (ko) 2016-11-17
EP2557612A1 (en) 2013-02-13
CN102931447A (zh) 2013-02-13
US20130040181A1 (en) 2013-02-14
EP2557612B1 (en) 201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1447B (zh) 电池模块
CN102820492B (zh) 电池模块
CN102969544B (zh) 电池包
JP5735707B2 (ja) 冷媒の分配均一性が向上した電池パック
KR101586197B1 (ko) 신규한 냉각구조를 가진 전지팩
US9312579B2 (en) Battery pack of excellent cooling efficiency
CN104604019B (zh) 电池模块
JP5843411B2 (ja) 新規な空冷式構造の電池パック
US20070026300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4218274B (zh) 电池组
KR100839374B1 (ko) 전지 모듈
US20070026303A1 (en) Battery module
US9660304B2 (en) Battery pack of novel air cooling structure
KR101958742B1 (ko) 배터리 모듈
JP4787006B2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872402B (zh) 电能存储器和包括该电能存储器的机动车辆
CN103314478A (zh) 具有提高的组装效率的冷却构件和采用该冷却构件的电池模块
CN207800743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
US9666894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40154538A1 (en) Battery pack
JP2022536834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KR101535795B1 (ko) 공냉식 구조의 전지팩
KR102358425B1 (ko) 전지 모듈
US9559392B2 (en) Battery pack
US11901583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OSCH GMBH ROBERT

Effective date: 20130208

Owner name: SAMSUNG SD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B LIMOTIV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2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208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SDI Co., Ltd.

Applicant after: Robert Bosch Lt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before: SB LiMotive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