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7235B -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7235B
CN102927235B CN201210428112.8A CN201210428112A CN102927235B CN 102927235 B CN102927235 B CN 102927235B CN 201210428112 A CN201210428112 A CN 201210428112A CN 102927235 B CN102927235 B CN 102927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ears
driven
driven gea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8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27235A (zh
Inventor
曾华庆
李宇栋
李玉锋
申丽斌
覃玉川
林健
朱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281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27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27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7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27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7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二档惰轮与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的六档从动齿轮均为塔齿轮,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其中,六档从动齿轮的第一齿轮与六档主动齿轮啮合,六档从动齿轮的第二齿轮与二档惰轮的第一齿轮啮合,二档惰轮的第二齿轮与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的二档从动齿轮啮合,二档从动齿轮同时与设置在第一驱动轴上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以实现倒档换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结构布置紧凑、简单合理、中间轴轴向长度短、刚性好,并且中间轴不会影响到换档机构布置。<!--1-->

Description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变速器采用双离合系统和常规的定轴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系统动力中断时间少,有良好的驾驶舒适性。自从大众公司成功装车上市以来,逐步成为变速箱行业发展的热点。
中国专利CN 1910387 B公开了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变速器在第二驱动轴上设置用于实现倒挡的中间齿轮,该齿轮具有不同的传动级,同时设置有第三驱动轴,第三驱动轴上布置了倒挡同步器、倒挡从动齿轮及主减主动齿轮等,其轴向长度较长。另外,该双离合器变速器采用了五个同步器,六挡与倒挡同步器只有半侧工作,零件数量多,且负责六挡与倒挡同步器的换挡拨叉机构复杂。
中国专利CN 102084153 A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一挡主动齿轮按照轴向顺序靠外设置,该齿轮与固定在中间轴上的一个齿轮啮合,同时固定在中间轴上的另一个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实现倒挡换向,倒挡从动齿轮按照轴向顺序靠内设置,导致中间轴轴向长度很长,刚性差。另外,该中间轴一般布置在分别与输入轴和驱动轴有特定距离的位置上,这样就使其换挡机构布置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妨碍了其实现的拨叉结构及变速器的紧凑性或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目的是使其结构布置合理、简单、紧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输入部分、驱动部分和输出部分;
所述的输入部分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
所述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一离合器无相对转动连接,第二输入轴与第二离合器无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输入轴为空心轴,套在第一输入轴的外侧;
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中间轴;
所述的输出部分包括差速器,其上的主减速从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驱动轴上的主减主动齿轮和第二驱动轴上的主减主动齿轮啮合;各轴相互平行,水平布置。
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设有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R;
所述的第一输入轴上依次固定一三挡主动齿轮和五七挡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上依次固定六挡主动齿轮和四挡主动齿轮;
所述的一三挡主动齿轮位于变速器后侧,四挡主动齿轮位于变速器前侧;
所述的第一驱动轴上依次布置一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还固定有一五挡同步器和四倒挡同步器;所述的一五挡同步器位于一挡从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的四倒挡同步器位于四挡从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之间;
所述的一挡从动齿轮位于变速器后侧,倒挡从动齿轮位于变速器前侧;
所述的第二驱动轴上依次布置三挡从动齿轮、七挡从动齿轮、六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还固定有三七挡同步器和六二挡同步器;所述的三七挡同步器位于三挡从动齿轮和七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的六二挡同步器位于六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之间;
所述的三挡从动齿轮位于变速器后侧,二挡从动齿轮位于变速器前侧;
除二挡及倒挡之外,其余挡位的主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从动齿轮啮合,且各挡齿轮副位于各同一平面内;当需要进行换挡时,将相应挡位的从动齿轮与驱动轴通过同步器互联,实现同步转动。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是塔齿轮,设有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和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的直径;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的与六挡主动齿轮啮合;
在中间轴上设二挡惰轮,所述的二挡惰轮是塔齿轮,其空套在中间轴上;所述的二挡惰轮上设有二挡惰轮第一齿轮和二挡惰轮第二齿轮;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二挡惰轮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一齿轮与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啮合,二挡惰轮第二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啮合,以实现二挡传动,同时二挡从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以实现倒挡换向。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二挡惰轮第一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和四挡从动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二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轴向长度长,换挡拨叉机构复杂的问题;倒挡轴位置影响换挡拨叉机构布置,进而碍了其实现的拨叉结构及变速器的的紧凑性或灵活性的问题;倒挡轴的长度长、刚度差问题。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布置紧凑、结构简单合理、中间轴轴向长度短、刚性好,并且中间轴不会影响到换挡机构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各轴的布置、定位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第一输入轴,2、第二输入轴,3、第二驱动轴,4、主减主动齿轮,5、二挡从动齿轮,6、中间轴,7、二挡惰轮(包括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8、六挡从动齿轮(包括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8a、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9、七挡从动齿轮,10、三挡从动齿轮,11、五七挡主动齿轮,12、一三挡主动齿轮,13、六挡主动齿轮,14、四挡主动齿轮,15、第一驱动轴,16、一挡从动齿轮,17、五挡从动齿轮,18、四挡从动齿轮,19、倒挡从动齿轮,20、主减主动齿轮,21、差速器(包括主减从动齿轮21a),K1、第一离合器,K2、第二离合器,D1、一挡,D2、二挡,D3、三挡,D4、四挡,D5、五挡,D6、六挡,D7、七挡,R、倒挡,S1、一五挡同步器,S2、四倒挡同步器,S3、三七挡同步器,S4、六二挡同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输入部分、驱动部分和输出部分;
所述的输入部分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入轴1和第二输入轴2;
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与第一离合器K1无相对转动连接,第二输入轴2与第二离合器K2无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输入轴2为空心轴,套在第一输入轴1的外侧;
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第一驱动轴15、第二驱动轴3和中间轴6;
所述的输出部分包括差速器21,其通过齿轮副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连接;即其上的主减速从动齿轮21a分别与第一驱动轴15上的主减主动齿轮20和第二驱动轴3上的主减主动齿轮4啮合;各轴相互平行,水平布置。
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设有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R,七个前进挡分别为一挡D1、二挡D2、三挡D3、四挡D4、五挡D5、六挡D6和七挡D7。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使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布置合理、简单、紧凑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离合器变速器,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上依次固定一三挡主动齿轮12和五七挡主动齿轮11,第二输入轴2上依次固定六挡主动齿轮13和四挡主动齿轮14。
采用共用主动齿轮可以缩短输入轴的长度,同时避免了与该主动齿轮啮合的两个挡位从动齿轮交错布置从而缩短了输出轴的长度,然而会形成挡位间的变速比的相关性,因此是否采用共用主动齿轮可根据速比要求及轴向空间限制决定。
所述的一三挡主动齿轮12位于变速器后侧,四挡主动齿轮14位于变速器前侧;
所述的第一驱动轴15上依次布置一挡从动齿轮16、五挡从动齿轮17、四挡从动齿轮18、倒挡从动齿轮19,还固定有一五挡同步器S1和四倒挡同步器S2;所述的一五挡同步器S1位于一挡从动齿轮16和五挡从动齿轮17之间;所述的四倒挡同步器S2位于四挡从动齿轮18和倒挡从动齿轮19之间;
所述的一挡从动齿轮16位于变速器后侧,倒挡从动齿轮19位于变速器前侧;
所述的第二驱动轴3上依次布置三挡从动齿轮10、七挡从动齿轮9、六挡从动齿轮8、二挡从动齿轮5,还固定有三七挡同步器S3和六二挡同步器S4;所述的三七挡同步器S3位于三挡从动齿轮10和七挡从动齿轮9之间;所述的六二挡同步器S4位于六挡从动齿轮8和二挡从动齿轮5之间;
所述的三挡从动齿轮10位于变速器后侧,二挡从动齿轮5位于变速器前侧;
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二挡惰轮与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的六挡从动齿轮均为塔齿轮,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其中,六挡从动齿轮的第一齿轮与六挡主动齿轮啮合,六挡从动齿轮的第二齿轮与二挡惰轮的第一齿轮啮合,二挡惰轮的第二齿轮与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的二挡从动齿轮啮合,二挡从动齿轮同时与设置在第一驱动轴上的倒挡从动齿轮啮合,以实现倒挡换向。
各挡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各驱动轴上。除二挡及倒挡之外,其它挡位的主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从动齿轮啮合,且各挡齿轮副基本位于各同一平面内。当需要进行换挡时,将相应挡位的从动齿轮与驱动轴通过同步器互联,实现同步转动。
除二挡及倒挡之外,其它挡位的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若干个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两个挡位的主动齿轮,各挡位的从动齿轮空套在第一驱动轴或第二驱动轴上,通过同步装置实现从动齿轮与两驱动轴互联以实现各个挡位。
因此,第一输入轴上可以依次固定一三挡主动齿轮、五七挡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上可以依次固定六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奇数挡和偶数挡的主动齿轮分别布置在两根输入轴上,换挡时两根输入轴交替传递动力,保证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不中断。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8是塔齿轮,设有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8a和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8a的直径大于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的直径;
具体的方案是: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的8a与六挡主动齿轮13啮合;
在中间轴6上设二挡惰轮7,所述的二挡惰轮7是塔齿轮,其空套在中间轴6上;所述的二挡惰轮7上设有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和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的直径大于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的直径;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与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啮合,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与二挡从动齿轮5啮合,同时二挡从动齿轮5与倒挡从动齿轮19啮合,以实现倒挡换向。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四挡主动齿轮14和四挡从动齿轮18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二挡从动齿轮5和倒挡从动齿轮19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输入部分、驱动部分和输出部分; 
所述的输入部分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入轴(1)和第二输入轴(2); 
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与第一离合器(K1)无相对转动连接,第二输入轴(2)与第二离合器(K2)无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输入轴(2)为空心轴,套在第一输入轴(1)的外侧; 
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第一驱动轴(15)、第二驱动轴(3)和中间轴(6); 
所述的输出部分包括差速器(21),其上的主减速从动齿轮(21a)分别与第一驱动轴(15)上的主减主动齿轮(20)和第二驱动轴(3)上的主减主动齿轮(4)啮合;各轴相互平行,水平布置; 
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设有七个前进挡(D1、D2、D3、D4、D5、D6、D7)和一个倒挡(R);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上依次固定一三挡主动齿轮(12)和五七挡主动齿轮(11),第二输入轴(2)上依次固定六挡主动齿轮(13)和四挡主动齿轮(14); 
所述的一三挡主动齿轮(12)位于变速器后侧,四挡主动齿轮(14)位于变速器前侧; 
所述的第一驱动轴(15)上依次布置一挡从动齿轮(16)、五挡从动齿轮(17)、四挡从动齿轮(18)、倒挡从动齿轮(19),还固定有一五挡同步器(S1)和四倒挡同步器(S2);所述的一五挡同步器(S1)位于一挡从动齿轮(16)和五挡从动齿轮(17)之间;所述的四倒挡同步器(S2)位于四挡从动齿轮(18)和倒挡从动齿轮(19)之间; 
所述的第二驱动轴(3)上依次布置三挡从动齿轮(10)、七挡从动齿轮(9)、六挡从动齿轮(8)、二挡从动齿轮(5),还固定有三七挡同步器(S3)和六二挡同步器(S4);所述的三七挡同步器(S3)位于三挡从动齿轮(10)和七挡从动齿轮(9)之间;所述的六二挡同步器(S4)位于六挡从动齿轮(8)和二挡从动齿轮(5)之间;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8)是塔齿轮,设有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8a)和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8a)的直径大于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的直径; 
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一齿轮的(8a)与六挡主动齿轮(13)啮合; 
在中间轴(6)上设二挡惰轮(7),所述的二挡惰轮(7)是塔齿轮,其空套在中间轴(6)上;所述的二挡惰轮(7)上设有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和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的直径大于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的直径;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与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啮合,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与二挡从动齿轮(5)啮合,同时二挡从动齿轮(5)与倒挡从动齿轮(19)啮合,以实现倒挡换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挡从动齿轮(16)位于变速器后侧,倒挡从动齿轮(19)位于变速器前侧; 
所述的三挡从动齿轮(10)位于变速器后侧,二挡从动齿轮(5)位于变速器前侧; 
除二挡及倒挡之外,其余挡位的主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从动齿轮啮合,且各挡齿轮副位于各同一平面内;当需要进行换挡时,将相应挡位的从动齿轮与驱动轴通过同步器互联,实现同步转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8b)、二挡惰轮第一齿轮(7a)、四挡主动齿轮(14)和四挡从动齿轮(18)位于同一平面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挡惰轮第二齿轮(7b)、二挡从动齿轮(5)和倒挡从动齿轮(19)位于同一平面内。 
CN201210428112.8A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Active CN102927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8112.8A CN102927235B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8112.8A CN102927235B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7235A CN102927235A (zh) 2013-02-13
CN102927235B true CN102927235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64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8112.8A Active CN102927235B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272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134B (zh) * 2014-03-31 2017-11-28 奇瑞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及其变速方法
CN107269775A (zh) * 2017-07-27 2017-10-20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
CN110725906A (zh) * 2019-10-09 2020-01-24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5861U (zh) * 2009-12-17 2011-01-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201851606U (zh) * 2010-09-28 2011-06-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3708A (ja) * 2003-01-14 2004-09-24 Kyowa Metal Work Co Ltd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DE102004001278B4 (de) * 2004-01-07 2015-08-13 Volkswag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5861U (zh) * 2009-12-17 2011-01-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201851606U (zh) * 2010-09-28 2011-06-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7235A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6746B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352913B (zh) 多挡位纵置双离合变速器
JP4855092B2 (ja) ダブルクラッチ型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CN103711845A (zh)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2927214B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5202123A (zh) 七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2927235B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CN204175888U (zh) 一种微型汽车用六挡后驱动变速器
CN204647173U (zh) 一种换挡轻便汽车变速器
CN203548725U (zh) 一种具有双联齿轮的混动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02230520A (zh) 手动换挡变速器的传动装置
CN204459016U (zh) 一种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201206613Y (zh) 一种六速全同步机械式变速器
CN203686006U (zh) 采用特定倒挡结构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3548726U (zh) 采用特定倒挡结构且具有双联齿轮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04791428A (zh) 一种换挡轻便汽车变速器
CN203548724U (zh) 具有双联齿轮的短惰轮轴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3548732U (zh) 一种具有双联齿轮的短惰轮轴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3516614U (zh) 一种采用短惰轮轴的短轴距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3548731U (zh) 一种采用特定倒挡结构的短轴距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03851134A (zh)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及其变速方法
CN102840283B (zh) 多挡变速器
CN204878550U (zh) 双离合纵置变速器及汽车
CN113685508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499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Assignor: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24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620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2

Address after: 241000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Road, No. 8, No.

Patentee after: Chery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No. 8 Changchun Road

Patentee befor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41009 Changchun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8

Patentee after: Chery Holding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241000 Changchun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8

Patentee before: Chery Holdin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