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6296A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6296A
CN102916296A CN2012102595120A CN201210259512A CN102916296A CN 102916296 A CN102916296 A CN 102916296A CN 2012102595120 A CN2012102595120 A CN 2012102595120A CN 201210259512 A CN201210259512 A CN 201210259512A CN 102916296 A CN102916296 A CN 102916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ed piece
piece
fastener
kayser
car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95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6296B (zh
Inventor
林健兴
洪丽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916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6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2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卡连接器包含一本体、多个端子、一卡锁扣件及一退卡机构。卡锁扣件包含一第一连动部。退卡机构包含一杠杆件、一致动件及一弹性件。致动件可向内与向外移动。致动件包含一第二连动部。第二连动部和第一连动部可使卡锁扣件与致动件连动。弹性件可产生弹力,弹力相反于将致动件向内移的力量,且当力量移除后弹力将致动件向外移动。第一连动部与第二连动部让卡锁扣件在锁扣位置与一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同时让致动件于向内与向外之间移动。当致动件移动至靠外位置时,卡锁扣件同步移动至锁扣位置。所述卡连接器的卡锁扣件是以线性移动方式扣合托盘上的凹口,如此托盘不是松动地被固持住。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涉及一种SIM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显示公开于公开号第2010/0055985A1号美国专利的一现有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连接器1。SIM卡连接器1具有一绝缘壳体11、一金属遮罩16、一卡承载机构14、一对弹性件12、一纵向臂13,以及一端子模块15。绝缘壳体11具有一卡收容空间。金属遮罩16可组装于绝缘壳体11。卡承载机构14可插入卡收容空间。弹性件12具有锁扣部121,锁扣部121可固持卡承载机构14。纵向臂13包含一主体部131和两弯曲弹性臂132,两弯曲弹性臂132设置于主体部131的相对两端。端子模块15设置于绝缘壳体11。弹性件12产生较弱固持力量,不足以固持卡承载机构14。为将卡承载机构14牢牢地固持住,因此需使用纵向臂13。
纵向臂13具有两弯曲弹性臂132,两弯曲弹性臂132对应一对弹性件12。当卡承载机构14插入时,卡承载机构14会压抵各弹性件12的U形部,并将各弹性件12的U形部往外移动。各弹性件12的顶端接触对应的弹性臂132,因而额外的固持力会施加在卡承载机构14。然而,SIM卡连接器1使用太多的弹性元件来固持卡承载机构14。为收容这些弹性元件,会使用掉许多SIM卡连接器1的内部空间。再者,尽管导入纵向臂13可增加固持力,然而这些弹性元件仍不够强而有力而能将卡承载机构14牢固地固持,因此仍无法避免卡承载机构14可能被意外拔出。
图2A与图2B显示公开于公告号第6,270,365号美国专利的另一现有SIM卡连接器2。现有SIM卡连接器2具有一壳体20,壳体20具有一内壳体部,该内壳体部可将IC卡22固定于壳体20内。一滑动件21具有一轴部,滑动件21可在内壳体部旁滑动。退出臂23具有一轴孔,轴孔形成在退出臂23的中间。滑动件21的轴部可配合地插入退出臂23的轴孔,如此退出臂23可绕着滑动件21的轴部转动。退出臂23具有第一臂部23a和第二臂部23b,第一臂部23a和第二臂部23b从退出臂23的盘状部分向外延伸。第一臂部23a是提供以当IC卡22正被插入时抵接IC卡22的前端,以转动退出臂23。第二臂部23b具有一顶端部,顶端部具有圆形形状,顶端部可伸入IC卡22的一侧边上的凹部221。
由于第二臂部23b是以摆动方式移动,因此IC卡22的凹部221必须要足够大,如此当IC卡22插入时,第二臂部23b才不会碰触IC卡22。然而,大的凹部221会让插入的IC卡22松动(如图2B所示),而无法使其紧固。此外,SIM卡连接器2的退卡与卡锁固机构包括太多部件,故太复杂,因而造成高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问题,一种新的连接器被提出。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公开一种卡连接器。卡连接器包含一本体、多个端子、一卡锁扣件,以及一退卡机构。本体包含一收容空间。多个端子固定于本体。卡锁扣件包含一第一连动部和一锁扣部,其中当卡锁扣件在一锁扣位置时,锁扣部位于收容空间。退卡机构包含一杠杆件、一致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杠杆件邻近收容空间的后方枢转。致动件可向内和向外移动。致动件能转动杠杆件。致动件包含一第二连动部,其中第二连动部和第一连动部相连结,使得卡锁扣件与致动件连动。弹性件能与致动件相抵接。弹性件可产生一弹力,该弹力相反于将致动件向内移动的一力量,且当该力量移除后,该弹力将致动件向外移动。第一连动部与第二连动部让卡锁扣件在锁扣位置与一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同时让致动件于向内与向外之间移动。当致动件移动至靠外位置时,卡锁扣件同步移动至锁扣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范例公开一种卡连接器。卡连接器包含一托盘、一本体、多个端子、一卡锁扣件,以及一退卡机构。托盘包含一凹口。本体包含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收容托盘。多个端子固定于本体。卡锁扣件包含一第一连动部和一锁扣部,其中当卡锁扣件在一锁扣位置时,锁扣部位于凹口。退卡机构用于退出一插入的托盘,并包含一杠杆件、一致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杠杆件邻近收容空间的后方枢转。致动件可在一靠外位置和一靠内位置间移动。致动件能转动杠杆件。致动件包含一第二连动部。第二连动部和第一连动部相连结,使得卡锁扣件与致动件连动。弹性件能与致动件相抵接。弹性件可产生一弹力,该弹力相反于将致动件向内移动的一力量,且当该力量移除后,该弹力将致动件向外移动。第一连动部与第二连动部让卡锁扣件在锁扣位置与一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同时让致动件向内与向外之间移动,而且当致动件移动至靠外位置时,卡锁扣件同步移动至锁扣位置。
前述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优点为:卡连接器的卡锁扣件是以线性移动方式扣合托盘上的凹口,如此托盘不是松动地被固持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现有并公开于公开号第2010/0055985 A1号美国专利的SIM卡连接器;
图2A与图2B显示另一现有并公开于公告号第6,270,365号美国专利的SIM卡连接器;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卡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一立体分解图,其例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退卡机构及卡锁扣件;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托盘正插入卡连接器;
图7是沿图6的剖面线1-1的剖示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正插入卡连接器的托盘在一触发位置上;
图9是沿图8的剖面线2-2的剖示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当卡锁扣件的前缘推抵在正插入卡连接器的托盘的一边缘时致动件的位置;
图11是沿图10的剖面线3-3的剖示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电子卡的完全插入的托盘的示意图;
图13是沿图12的剖面线4-4的剖示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用推动件推动承载电子卡的插入的托盘,并移动致动件至一触发位置;
图15是沿图14的剖面线5-5的剖示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当致动件移动接近杠杆件时卡锁扣件的位置;
图17是沿图16的剖面线6-6的剖示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承载电子卡的卡连接器被完全退出;
图19是沿图17的剖面线7-7的剖示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在推动件移开后,致动件被弹性件的弹力移动而接触托盘;
图21是沿图20的剖面线8-8的剖示图;
图2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显示致动件被移回靠外位置及卡锁扣件移回锁扣位置;以及
图23是沿图22的剖面线9-9的剖示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SIM卡连接器
2        SIM卡连接器
3        卡连接器
4        印刷电路板
5        电子卡
6        推动件
11       绝缘壳体
12       弹性件
13         纵向臂
14         卡承载机构
15         端子模块
16         金属遮罩
20         壳体
21         滑动件
22         IC卡
23         退出臂
23a        第一臂部
23b        第二臂部
31         盖件
32         本体
33         端子
34         卡锁扣件
35         退卡机构
36         托盘
37         侦测端子
51         接触垫
121        锁扣部
131        主体部
132        弹性臂
221        凹部
321        收容空间
322        枢轴
323        第一下凹区域
324        第二下凹区域
325        槽道
326        开口
341        锁扣部
342        第一连动部
351        致动件
352        杠杆件
353        弹性件
361        凹口
362        开口
3511       第二连动部
3512        突出部
3513        凸部
3514        弯曲端部
3515        开口
3521        第一臂部
3522        第二臂部
35211       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3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3、印刷电路板4和电子卡5的分解示意图。参照图3与图4所示,卡连接器3可安置在一印刷电路板4上。卡连接器3包含一盖件31、一本体32、多个端子33、一卡锁扣件34,以及一退卡机构35。盖件31可盖覆本体32且构成一收容空间321,收容空间321可收容一插入的托盘36。多个端子33可固定于本体32上,例如端子33可埋设固定于本体32。卡锁扣件34可固持一插入的托盘36。退卡机构35能够与卡锁扣件34配合以退出插入的托盘36。
在一实施例中,卡连接器3也可收容那些可直接插入卡连接器3的电子卡。
图5为一立体分解图,其例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退卡机构35及卡锁扣件34。如图5所示,卡锁扣件34包含一锁扣部341,当卡锁扣件34位于锁扣位置上时,锁扣部341可位于收容空间321内。退卡机构35用于退出插入的托盘36。退卡机构35可包含一致动件351、一杠杆件(levering member)352,以及一弹性件353。致动件351可在向外、向内的方向上移动。杠杆件352可设置于邻近收容空间321的后方,并可抵接致动件351。弹性件353能与致动件351相抵接。
特别地,当盖件31固定在本体32上时,杠杆件352和致动件351会被限位于盖件31和本体32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卡锁扣件34是刚性的,不具弹性,如此插入的托盘5可被稳固地固持。
特别地,杠杆件352可凭借一枢轴322转动。杠杆件352包含一第一臂部3521和一第二臂部3522。第一臂部3521在本体32的后方横向延伸,并包含一端部35211。端部35211可被移入收容空间321内,以退出插入的托盘36。第一臂部3521的端部35211可进一步包含一推动片。当杠杆件352转动以退出托盘36或当托盘36插入收容空间321时,第一臂部3521会接触托盘36。第二臂部3522延伸靠近致动件351,如此致动件351可推动第二臂部3522、转动杠杆件352,以及移动第一臂部3521,以在退卡过程中将插入的托盘36向外推出。
特而言之,如图8和图18所示,杠杆件352可在图8或图12所示的一第一位置和图18所示的一第二位置间转动,以退出插入的托盘。于一退卡过程中,一推动件6推动致动件351,在杠杆件352的第二臂部3522抵接致动件351的一端部后,杠杆件352被转动,转动的杠杆件352以其端部35211将插入的托盘6向外推动,直到杠杆件352到第二位置上。在第二位置上,第一臂部3521部分延伸入收容空间321。另一方面,在插卡过程中,一正插入的托盘36推抵杠杆件352的第二臂部3522的端部35211,转动杠杆件352,直到托盘36完全插入为止,同时使杠杆件352位于第一位置上。
致动件351可移动至一靠内位置(如图18所示)或一靠外位置(如图6或图12所示)。致动件351可沿平行托盘36的插入方向的一方向移动。致动件351可用来移动卡锁扣件34。卡锁扣件34可包含一第一连动部342,而致动件351可包含第二连动部3511。第一连动部342和第二连动部3511可相连结,以让卡锁扣件34和致动件351可连动(linked movement),如此卡锁扣件34在锁扣位置和开锁位置间移动时,致动件351可向内和向外同步移动。当致动件351移动至靠外位置上时,卡锁扣件34同步移动至锁扣位置。第一连动部342和第二连动部3511间的相互配合可让卡锁扣件34和致动件351在不同方向上移动,例如在两垂直方向上移动。
特别地,当卡锁扣件34在锁扣位置上时,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会在托盘36上所形成的凹口361内(图4);当卡锁扣件34在开锁位置位置上时,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会移离开托盘36的凹口361,如此锁扣部341不会阻碍插入的托盘36在收容空间321内的移动。
特而言之,如图12所示,为操作顺利,卡连接器3可被形成为在第一位置上的杠杆件352的第二臂部3522与致动件351间的距离x可大于卡锁扣件34从锁扣位置到开锁位置的移动距离y,其中卡锁扣件34在开锁位置上不阻碍插入的托盘36在收容空间321内的移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锁扣件34的第一连动部342包含一销杆(pin),而致动件351的第二连动部3511包含一开槽,其中开槽可相对于致动件351的移动方向倾斜一角度(例如45度)。开槽具有两长开槽边。当致动件351移动时,一长开槽边会抵接销杆,并推动该销杆沿其移动,如此卡锁扣件34可被移动。在另一方面,当销杆移动时,销杆会抵压另一长开槽边,并沿该长开槽边移动,以推动致动件351。
如图5所示,弹性件353可抵接致动件351,以提供一弹力,其中该弹力相反作用于将致动件351向内移动的一力量,且该弹力可在该力量移除后,将致动件351向外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53包含弹簧。
特别地,如图5与图6所示,致动件351包含一突出部3512,突出部3512可接触弹性件353,如此当致动件351向内移动时,突出部3512可压缩弹性件353。本体32还包含一槽道325,槽道325收容弹性件353。槽道325为一端壁所界定,其中弹性件353的一端部抵靠槽道325的该端壁。
如图4与图5所示,本体32包含一第一下凹区域323及一第二下凹区域324。第一下凹区域323让致动件351限制在向内与向外移动。第二下凹区域324限制卡锁扣件34的移动。第一下凹区域323邻近本体32的一侧边。第二下凹区域324可横越第一下凹区域323。
如图5与图7所示,两侦测端子37设置于致动件351的下方。致动件351可为导电材料制作,例如金属。致动件351与两侦测端子37构成开关电路,开关电路控制多个端子33导通或不导通。当致动件351在靠外位置上时,多个端子33是导通的。在致动件351的移动路径上,存在一触发位置(如图9所示),当致动件351通过触发位置时,侦测端子37和致动件351的连接状态会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在致动件351移动至触发位置前,多个端子33是导通的,而当致动件351移动通过触发位置时,多个端子33是不导通的,如此可避免电子卡5遭受破坏。
如图6与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两侦测端子37是沿平行致动件351的移动方向的一方向设置。
特别地,如图4所示,电子卡5包含多个接触垫51。当电子卡5正被插入时,致动件351在向内移动通过触发位置前,接触垫51不接触多个端子33。当电子卡5完全插入后,所有接触垫51接触对应端子33,且卡锁扣件34临近托盘36的凹口361。此时,弹性件353开始将致动件351向外移动,卡锁扣件34同时向凹口361移动。当致动件351向外移动时,在致动件351移动通过触发位置后,导通多个端子33。
在另一方面,当电子卡5正被退出时,在致动件351向内移动且移动通过触发位置前,电子卡5不移动。当致动件351向外移动时,在致动件351移动通过触发位置前,电子卡5脱离多个端子33。
在一实施例中,致动件351包含两凸部3513,两凸部3513对应两侦测端子37。当致动件351在靠外位置上时,致动件351脱离至少一侦测端子37且多个端子33是导通的。当致动件351移动通过触发位置时,致动件351的两凸部3513对应接触两侦测端子37,形成一回路,让多个端子33是不导通的。随着致动件351在超越触发位置过后的向内移动,致动件351的两凸部3513持续接触两侦测端子37,而且多个端子33保持在不导通的状态。
再者,致动件351包含一开口3515,开口3515对应一侦测端子37设置。开口3515用于确保当致动件351在如图7所示的靠外位置上时,对应侦测端子37不接触致动件351。
如图12与图13所示,卡连接器3可在杠杆件352将插入的托盘36向外推移前,多个端子33是不导通的。为此,致动件351的靠外位置与触发位置间的距离c不大于第二臂部3522与致动件351间的距离x。为避免在端子33不导通前移动电子卡5,距离c需不大于移动距离y。
图8至图13是用来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着电子卡5的托盘36插入卡连接器3的步骤。图8与图9例示承载着电子卡5的托盘36插入收容空间321内并移至触发位置。在触发位置上,凸部3513开始接触对应侦测端子37,且托盘36接触卡锁扣件34的一切角,并将卡锁扣件34略微向外推动。同时,致动件351会同步略微向内移动,弹性件353会被略微压缩。从图可看出,在触发位置上,电子卡5的接触垫51不接触多个端子33。
如图10与图11所示,托盘36持续向内移动,致动件351移动通过触发位置,致动件351持续接触侦测端子37,而多个端子33继续保持不导通的状态。在其中的一些时刻,卡锁扣件34被推移离开托盘36的插入路径且以其前缘推压在托盘36的一侧上,而致动件351移动至非常靠近杠杆件352的第二臂部3522的位置上,例如距离第二臂部3522小于0.1毫米(mm)的位置上。
如图12与图13所示,当托盘36被完全插入后,卡锁扣件34会临近托盘36的凹口361,而不再推压着托盘36。由于没有抵抗力量,致动件351被由压缩弹性件353所产生的弹力向外推动,在第一连动部342与第二连动部3511的配合下,卡锁扣件34被同步向内移动,带动锁扣部341向托盘36的凹口361移动。最后,弹性件353推动致动件351回到靠外位置,且卡锁扣件34位于锁扣位置。
图14至图19是用来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着电子卡5的托盘36被移出卡连接器3的步骤。如图14与图15所示,用推动件6将致动件351向内移动,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移出凹口361,以解开托盘36的锁扣,且杠杆件352被转动,将托盘36向外推出。
如图4与图5所示,本体32包含一开口326,开口326露出致动件351的弯曲端部3514。托盘36包含另一开口362,开口362对应本体32的开口326。推动件6(例如插杆)插入开口326和362,推动致动件351的弯曲端部3514,将致动件351向内移动。当致动件351向内移动时,在第一连动部342与第二连动部3511的配合下,使卡锁扣件34进行同步移动,将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移出托盘36的凹口361。当致动件351移动至触发位置(如图15所示),凸部3513接触对应侦测端子37,使多个端子33不导通。在触发位置上时,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可被部分移出托盘36的凹口361。此时,电子卡5尚未被移动。
如图16与图17所示,当推动件6持续推动致动件351,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可被移出托盘36的凹口361,且致动件351可被移至一接触位置,其中在该接触位置上,致动件351开始接触杠杆件352的第二臂部3522。较佳地,在致动件351接触杠杆件352前,卡锁扣件34的锁扣部341可完全移出凹口361。
如图18与图19所示,在致动件351接触杠杆件352的第二臂部3522后,随着致动件351被推动件6向内移动,杠杆件352跟着被转动。转动的杠杆件352的第一臂部3521的端部35211推动托盘36的后侧,将托盘36向外移动,直到杠杆件352转动至第二位置上。
如图20与图21所示,在托盘36被退出至如图18所示的位置上时,推动件6可被移开。在推动件6移开后,弹性件353的弹力将致动件351向外推动,当卡锁扣件34触及托盘36的侧边时,致动件351停止移动。
如图22与图23所示,托盘36接着被手动移出。在托盘36移出时,当卡锁扣件34不推抵托盘36的侧边时,弹性件353的弹力进一步将致动件351向外移。最后,致动件351移回靠外位置上,而卡锁扣件34回到锁扣位置上。
此外,在退卡阶段,当卡锁扣件34推抵在托盘36的侧边,致动件351一直接触着侦测端子37。当致动件351移动通过如图8所示的触发位置时,致动件351脱离侦测端子37,而且当致动件351向外移动时,在致动件351移动通过触发位置前,电子卡5的接触垫51已经脱离对应端子33,如此电子卡5可获得保护。
卡连接器包含一弹性件、用于锁扣一插入的托盘的一卡锁扣件(或无需托盘的另一型态的单一电子卡)和用于使卡锁扣件在一锁扣位置与一开锁位置移动的一退卡机构。卡锁扣件具刚性,如此插入的托盘可被牢牢地固持。再者,卡锁扣件是以线性移动方式扣合托盘上的凹口,如此托盘不是松动地被固持住。再者,退卡机构包含致动件,致动件可在一靠外位置与一靠内位置间移动。弹性件可抵接致动件,以提供相反于致动件向内移动的力量的弹力。当该力量移除后,弹力可将致动件向外移动。此外,致动件可包含导电材料,如此致动件可接触设置于致动件下方的侦测端子,形成回路,以使所述端子不导通。此种侦测开关电路设计简单,可运用于其他类型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公开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公开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范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公开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Claims (20)

1.一种卡连接器,包含:
一本体,包含一收容空间;
多个端子,固定于该本体;
一卡锁扣件,包含一第一连动部和一锁扣部,其中当该卡锁扣件在一锁扣位置时,该锁扣部位于该收容空间;以及
一退卡机构,包含:
一杠杆件,邻近该收容空间的后方枢转;
一致动件,可向内和向外移动,该致动件能转动该杠杆件,该致动件包含一第二连动部,该第二连动部和该第一连动部相连结,使得该卡锁扣件与该致动件连动;及
一弹性件,能与该致动件相抵接,该弹性件产生一弹力,该弹力相反于将该致动件向内移动的一力量,且当该力量移除后,该弹力将该致动件向外移动;
其中,该第一连动部和该第二连动部让该卡锁扣件在该锁扣位置与一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同时让该致动件于向内与向外之间移动,而且当该致动件移动至一靠外位置时,该卡锁扣件同步移动至该锁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动部包含一开槽,该开槽相对于该致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45度角,而该第一连动部包含一销杆,其中该销杆可在该开槽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本体包含一第一下凹区域和一第二下凹区域,其中该第一下凹区域让该致动件限制在向内与向外移动,而该第二下凹区域限制该卡锁扣件的移动,其中该第一下凹区域邻近该本体的一侧边,该第二下凹区域横越该第一下凹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杠杆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间转动,该杠杆件包含一第一臂部和一第二臂部,当该杠杆件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臂部部分延伸入该收容空间,该第二臂部能抵接该致动件,其中当该杠杆件在该第一位置且该致动件在该靠外位置时,该第二臂部与该致动件间的一距离大于该卡锁扣件从该锁扣位置至该开锁位置的一移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还包含设置于该致动件下方的两侦测端子,该致动件是导电的,该两侦测端子和该致动件构成控制所述端子导通或不导通的开关电路,其中该致动件在该靠外位置时,所述端子是导通的,而当该致动件移动通过一触发位置时,所述端子是不导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靠外位置和该触发位置间的距离不大于该卡锁扣件从该锁扣位置至该开锁位置所移动的该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当该致动件脱离该两侦测端子中至少一个时,所述端子是导通的,而当该致动件接触该两侦测端子时,所述端子是不导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致动件包含两凸部,该两凸部对应该两侦测端子,其中当该致动件移动通过该触发位置时,该两凸部分别接触该两侦测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还包含一盖件,其中该杠杆件和该致动件限位于该盖件和该本体之间。
10.一种卡连接器,包含:
一托盘,包含一凹口;
一本体,包含一收容空间,其中该收容空间收容该托盘;
多个端子,固定于该本体;
一卡锁扣件,包含一第一连动部和一锁扣部,其中当该卡锁扣件在一锁扣位置时,该锁扣部位于该凹口;以及
一退卡机构,用于退出一插入的托盘,包含:
一杠杆件,邻近该收容空间的后方枢转;
一致动件,可向内与向外移动,该致动件能转动该杠杆件,该致动件包含一第二连动部,该第二连动部和该第一连动部相连结,使得该卡锁扣件与该致动件连动;及
一弹性件,能与该致动件相抵接,该弹性件产生一弹力,该弹力相反于将该致动件向内移动的一力量,且当该力量移除后,该弹力将该致动件移动向一靠外位置;
其中,该第一连动部和该第二连动部让该卡锁扣件在该锁扣位置与一开锁位置之间移动,同时让该致动件于向内与向外之间移动,而且当该致动件移动至该靠外位置时,该卡锁扣件同步移动至该锁扣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动部包含一开槽,该开槽相对于该致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45度角,而该第一连动部包含一销杆,其中该销杆可在该开槽内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本体包含一第一下凹区域和一第二下凹区域,其中该第一下凹区域让该致动件限制在向内与向外移动,而该第二下凹区域限制该卡锁扣件的移动,其中该第一下凹区域邻近该本体的一侧边,该第二下凹区域横越该第一下凹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杠杆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间转动,该杠杆件包含一第一臂部和一第二臂部,当该杠杆件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臂部部分延伸入该收容空间,以退出该托盘,该第二臂部能抵接该致动件,其中当该杠杆件在该第一位置且该致动件在该靠外位置时,该第二臂部与该致动件间的一距离大于该卡锁扣件从该锁扣位置至该开锁位置的一移动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连接器,还包含设置于该致动件下方的两侦测端子,该致动件是导电的,该两侦测端子和该致动件构成控制所述端子导通或不导通的开关电路,其中该致动件在该靠外位置时,所述端子是导通的,而当该致动件移动通过一触发位置时,所述端子是不导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靠外位置和该触发位置间的距离不大于该卡锁扣件从该锁扣位置至该开锁位置所移动的该移动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当该致动件脱离该两侦测端子中至少一个时,所述端子是导通的,而当该致动件接触该两侦测端子时,所述端子是不导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该致动件包含两凸部,该两凸部对应该两侦测端子,其中当该致动件移动通过该触发位置时,该两凸部分别接触该两侦测端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对应收容于该托盘的一电子卡的接触垫,其中当该电子卡插入时,该电子卡的所述接触垫在该致动件向内移动中通过该触发位置前不接触所述端子,而且在该致动件装置向外移动中通过该触发位置后,才导通所述端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当该电子卡正退出时,在该致动件向内移动中通过该触发位置前,该电子卡不移动,而且该致动件向外移动中通过该触发位置前,该电子卡的所述接触垫才脱离所述端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卡连接器,还包含一盖件,其中该杠杆件和该致动件装置限位于该盖件和该本体之间。
CN201210259512.0A 2011-08-05 2012-07-20 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6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G201105656-1 2011-08-05
SG2011056561A SG187294A1 (en) 2011-08-05 2011-08-05 C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296A true CN102916296A (zh) 2013-02-06
CN102916296B CN102916296B (zh) 2014-11-05

Family

ID=4761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951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6296B (zh) 2011-08-05 2012-07-20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6296B (zh)
SG (1) SG187294A1 (zh)
TW (1) TWI49111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22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CN104332766A (zh) * 2014-10-24 2015-02-04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CN104979655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WO2016061805A1 (zh) * 2014-10-24 2016-04-28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0858B (zh) * 2022-08-11 2023-1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扣持件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7188A (en) * 1987-12-22 1989-12-12 Casio Computer Co., Ltd. Connector for a memory card
CN2508431Y (zh) * 2001-10-10 2002-08-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788396Y (zh) * 2004-08-02 2006-06-14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2008004433A (ja) * 2006-06-23 2008-01-1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N201266692Y (zh) * 2008-08-27 2009-07-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2010114100A (ja) * 2010-02-12 2010-05-20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7765U (en) * 2008-09-16 2009-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7188A (en) * 1987-12-22 1989-12-12 Casio Computer Co., Ltd. Connector for a memory card
CN2508431Y (zh) * 2001-10-10 2002-08-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788396Y (zh) * 2004-08-02 2006-06-14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2008004433A (ja) * 2006-06-23 2008-01-1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N201266692Y (zh) * 2008-08-27 2009-07-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2010114100A (ja) * 2010-02-12 2010-05-20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22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CN103746222B (zh) * 2013-12-31 2015-12-30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CN104979655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979655B (zh) * 2014-04-08 2018-07-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332766A (zh) * 2014-10-24 2015-02-04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WO2016061805A1 (zh) * 2014-10-24 2016-04-28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1119B (zh) 2015-07-01
TW201308785A (zh) 2013-02-16
CN102916296B (zh) 2014-11-05
SG187294A1 (en)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5057B1 (en) Dual-cam ejector assembly
CN102916296B (zh) 卡连接器
TWI299470B (zh)
EP1860743B1 (en) Card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ousing assembly
US10230196B2 (en) Latch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916295A (zh) 卡连接器
JP2010244987A (ja) コネクタ
JP2012169243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09155491A (zh) 高速电连接器
JP2006004949A (ja) コネクタ
EP3309906B1 (en) Card connector
TWI547028B (zh) 卡連接器
US98431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xpandable backshell
JP4023389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CN102856725B (zh) 卡连接器
CN104600508A (zh) 卡连接器
JP452594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14582652B (zh) 按钮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和组装方法
CN218828022U (zh) 连接器组件
US11462844B2 (en) FFC connector with anti-overstress features
CN216598210U (zh) 电连接器的构造
CN252003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4421288A (zh) 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机构、断路器及配电器
CN292216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JP3108020U (ja) デジタルカー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