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8785A - 卡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8785A
TW201308785A TW101125733A TW101125733A TW201308785A TW 201308785 A TW201308785 A TW 201308785A TW 101125733 A TW101125733 A TW 101125733A TW 101125733 A TW101125733 A TW 101125733A TW 201308785 A TW201308785 A TW 2013087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member
latching
terminals
card connector
c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1119B (zh
Inventor
Kian Heng Lim
Lay Khim Ang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0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8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1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1119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卡連接器包含一本體、複數端子、一卡鎖扣件及一退卡機構。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退卡機構包含一槓桿件、一致動件及一彈性件。致動件可向內與向外移動。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第二連動部和第一連動部可使卡鎖扣件與致動件是連動。彈性件可產生彈力,彈力相反於將致動件向內移之力量,且當力量移除後彈力將致動件向外移動。第一連動部與第二連動部讓卡鎖扣件在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致動件於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當致動件移動至靠外位置時,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鎖扣位置。

Description

卡連接器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卡連接器,尤關於一種SIM卡連接器。
圖1顯示揭露於公開號第2010/0055985 A1號美國專利之一現有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連接器1。SIM卡連接器1具有一絕緣殼體11、一金屬遮罩16、一卡承載機構14、一對之彈性件12、一縱向臂13,以及一端子模組15。絕緣殼體11具有一卡收容空間。金屬遮罩16可組裝於絕緣殼體11。卡承載機構14可插入卡收容空間。彈性件12具有鎖扣部121,鎖扣部121可固持卡承載機構14。縱向臂13包含一主體部131和兩彎曲彈性臂132,兩彎曲彈性臂132設置於主體部131之相對兩端。端子模組15設置於絕緣殼體11。彈性件12產生較弱固持力量,不足以固持卡承載機構14。為將卡承載機構14牢牢地固持住,因此需使用縱向臂13。
縱向臂13具有兩彎曲彈性臂132,兩彎曲彈性臂132對應一對之彈性件12。當卡承載機構14插入時,卡承載機構14會壓抵各彈性件12之U形部,並將各彈性件12之U形部往外移動。各彈性件12之頂端接觸對應之彈性臂132,因而額外的固持力會施加在卡承載機構14。然而,SIM卡連接器1使用太多的彈性元件來固持卡承載機構14。為收容這些彈性元件,會使用掉許多SIM卡連接器1之內部空間。再者,儘管導入縱向臂13可增加固持力,然而這些彈性元件仍不 夠強而有力而能將卡承載機構14牢固地固持,因此仍無法避免卡承載機構14可能被意外拔出。
圖2A與圖2B顯示揭露於公告號第6,270,365號美國專利之另一現有SIM卡連接器2。現有SIM卡連接器2具有一殼體20,殼體20具有一內殼體部,該內殼體部可將IC卡22固定於殼體20內。一滑動件21具有一軸部,滑動件21可在內殼體部旁滑動。退出臂23具有一軸孔,軸孔形成在退出臂23之中間。滑動件21之軸部可配合地插入退出臂23之軸孔,如此退出臂23可繞著滑動件21之軸部轉動。退出臂23具有第一臂部23a和第二臂部23b,第一臂部23a和第二臂部23b從退出臂23之盤狀部分向外延伸。第一臂部23a是提供以當IC卡22正被插入時抵接IC卡22之前端,以轉動退出臂23。第二臂部23b具有一頂端部,頂端部具有圓形形狀,頂端部可伸入IC卡22之一側邊上之凹部221。
由於第二臂部23b是以擺動方式移動,因此IC卡22之凹部221必須要足夠大,如此當IC卡22插入時,第二臂部23b才不會碰觸IC卡22。然而,大的凹部221會讓插入之IC卡22鬆動(如圖2B所示),而無法使其緊固。此外,SIM卡連接器2之退卡與卡鎖固機構包括太多部件,故太複雜,因而造成高成本。
鑑於前述問題,一種新的連接器被提出。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揭露一種卡連接器。卡連接器包含一本體、複數端子、一卡鎖扣件,以及一退卡機構。本 體包含一收容空間。複數端子固定於本體。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和一鎖扣部,其中當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時,鎖扣部位於收容空間。退卡機構包含一槓桿件、一致動件,以及一彈性件。槓桿件鄰近收容空間之後方樞轉。致動件可向內和向外移動。致動件能轉動槓桿件。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其中第二連動部和第一連動部相連結,使得卡鎖扣件與致動件是連動。彈性件能與致動件相抵接。彈性件可產生一彈力,該彈力相反於將致動件向內移動之一力量,且當該力量移除後,該彈力將致動件向外移動。第一連動部與第二連動部讓卡鎖扣件在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致動件於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當致動件移動至靠外位置時,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鎖扣位置。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範例揭露一種卡連接器。卡連接器包含一托盤、一本體、複數端子、一卡鎖扣件,以及一退卡機構。托盤包含一凹口。本體包含一收容空間,該收容空間收容托盤。複數端子固定於本體。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和一鎖扣部,其中當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時,鎖扣部位於凹口。退卡機構用於退出一插入的托盤,並包含一槓桿件、一致動件,以及一彈性件。槓桿件鄰近收容空間之後方樞轉。致動件可在一靠外位置和一靠內位置間移動。致動件能轉動槓桿件。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第二連動部和第一連動部相連結,使得卡鎖扣件與致動件是連動。彈性件能與致動件相抵接。彈性件可產生一彈力 ,該彈力相反於將致動件向內移動之一力量,且當該力量移除後,該彈力將致動件向外移動。第一連動部與第二連動部讓卡鎖扣件在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致動件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而且當致動件移動至靠外位置時,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鎖扣位置。
前述實施例之卡連接器之優點為:卡連接器之卡鎖扣件是以線性移動方式扣合托盤上之凹口,如此托盤不是鬆動地被固持住。
以下配合圖式詳述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卡連接器3之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卡連接器3、印刷電路板4和電子卡5之分解示意圖。參照圖3與圖4所示,卡連接器3可安置在一印刷電路板4上。卡連接器3包含一蓋件31、一本體32、複數端子33、一卡鎖扣件34,以及一退卡機構35。蓋件31可蓋覆本體32且構成一收容空間321,收容空間321可收容一插入的托盤36。複數端子33可固定於本體32上,例如端子33可埋設固定於本體32。卡鎖扣件34可固持一插入的托盤36。退卡機構35能夠與卡鎖扣件34配合以退出插入的托盤36。
在一實施例中,卡連接器3也可收容那些可直接插入卡連接器3之電子卡。
圖5為一立體分解圖,其例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退卡機構35及卡鎖扣件34。如圖5所示,卡鎖扣件34包含一鎖扣部 341,當卡鎖扣件34位在鎖扣位置上時,鎖扣部341可位於收容空間321內。退卡機構35用於退出插入的托盤36。退卡機構35可包含一致動件351、一槓桿件(levering member)352,以及一彈性件353。致動件351可在向外、向內之方向上移動。槓桿件352可設置於鄰近收容空間321之後方,並可抵接致動件351。彈性件353能與致動件351相抵接。
特別地,當蓋件31固定在本體32上時,槓桿件352和致動件351會被限位於蓋件31和本體32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卡鎖扣件34是剛性的,不具彈性,如此插入之托盤5可被穩固地固持。
特別地,槓桿件352可憑藉一樞軸322轉動。槓桿件352包含一第一臂部3521和一第二臂部3522。第一臂部3521在本體32之後方橫向延伸,並包含一端部35211。端部35211可被移入收容空間321內,以退出插入的托盤36。第一臂部3521之端部35211可進一步包含一推動片。當槓桿件352轉動以退出托盤36或當托盤36插入收容空間321時,第一臂部3521會接觸托盤36。第二臂部3522延伸靠近致動件351,如此致動件351可推動第二臂部3522、轉動槓桿件352,以及移動第一臂部3521,以在退卡過程中將插入的托盤36向外推出。
特而言之,如圖8和圖18所示,槓桿件352可在圖8或圖12所示之一第一位置和圖18所示之一第二位置間轉動,以退出插入的托盤。於一退卡過程中,一推動件6推動致動件351,在槓桿件352之第二臂部3522抵接致動件351之一端部 後,槓桿件352被轉動,轉動之槓桿件352以其端部35211將插入的托盤6向外推動,直到槓桿件352到第二位置上。在第二位置上,第一臂部3521部分延伸入收容空間321。另一方面,在插卡過程中,一正插入之托盤36推抵槓桿件352之第二臂部3522之端部35211,轉動槓桿件352,直到托盤36完全插入為止,同時使槓桿件352位於第一位置上。
致動件351可移動至一靠內位置(如圖18所示)或一靠外位置(如圖6或圖12所示)。致動件351可沿平行托盤36之插入方向之一方向移動。致動件351可用來移動卡鎖扣件34。卡鎖扣件34可包含一第一連動部342,而致動件351可包含第二連動部3511。第一連動部342和第二連動部3511可相連結,以讓卡鎖扣件34和致動件351可連動(linked movement),如此卡鎖扣件34在鎖扣位置和開鎖位置間移動時,致動件351可向內和向外同步移動。當致動件351移動至靠外位置上時,卡鎖扣件34同步移動至鎖扣位置。第一連動部342和第二連動部3511間之相互配合可讓卡鎖扣件34和致動件351在不同方向上移動,例如在兩垂直方向上移動。
特別地,當卡鎖扣件34在鎖扣位置上時,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會在托盤36上所形成之凹口361內(圖4);當卡鎖扣件34在開鎖位置位置上時,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會移離開托盤36之凹口361,如此鎖扣部341不會阻礙插入的托盤36在收容空間321內的移動。
特而言之,如圖12所示,為操作順利,卡連接器3可被形成為在第一位置上之槓桿件352之第二臂部3522與致動 件351間之距離x可大於卡鎖扣件34從鎖扣位置到開鎖位置之移動距離y,其中卡鎖扣件34在開鎖位置上不阻礙插入的托盤36在收容空間321內的移動。
如圖5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卡鎖扣件34之第一連動部342包含一銷桿(pin),而致動件351之第二連動部3511包含一開槽,其中開槽可相對於致動件351之移動方向傾斜一角度(例如45度)。開槽具有兩長開槽邊。當致動件351移動時,一長開槽邊會抵接銷桿,並推動該銷桿沿其移動,如此卡鎖扣件34可被移動。在另一方面,當銷桿移動時,銷桿會抵壓另一長開槽邊,並沿該長開槽邊移動,以推動致動件351。
如圖5所示,彈性件353可抵接致動件351,以提供一彈力,其中該彈力相反作用於將致動件351向內移動之一力量,且該彈力可在該力量移除後,將致動件351向外移動。在一實施例中,彈性件353包含彈簧。
特別地,如圖5與圖6所示,致動件351包含一突出部3512,突出部3512可接觸彈性件353,如此當致動件351向內移動時,突出部3512可壓縮彈性件353。本體32更包含一槽道325,槽道325收容彈性件353。槽道325為一端壁所界定,其中彈性件353之一端部抵靠槽道325之該端壁。
如圖4與圖5所示,本體32包含一第一下凹區域323及一第二下凹區域324。第一下凹區域323讓致動件351限制在向內與向外移動。第二下凹區域324限制卡鎖扣件34之移動。第一下凹區域323鄰近本體32之一側邊。第二下凹區域324 可橫越第一下凹區域323。
如圖5與圖7所示,兩偵測端子37設置於致動件351之下方。致動件351可為導電材料製作,例如金屬。致動件351與兩偵測端子37構成開關電路,開關電路控制複數端子33導通或不導通。當致動件351在靠外位置上時,複數端子33是導通的。在致動件351之移動路徑上,存在一觸發位置(如圖9所示),當致動件351通過觸發位置時,偵測端子37和致動件351之連接狀態會改變。值得一提的是在致動件351移動至觸發位置前,複數端子33是導通的,而當致動件351移動通過觸發位置時,複數端子33是不導通的,如此可避免電子卡5遭受破壞。
如圖6與圖7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兩偵測端子37是沿平行致動件351之移動方向之一方向設置。
特別地,如圖4所示,電子卡5包含複數個接觸墊51。當電子卡5正被插入時,致動件351在向內移動通過觸發位置前,接觸墊51不接觸複數端子33。當電子卡5完全插入後,所有接觸墊51接觸對應端子33,且卡鎖扣件34臨近托盤36之凹口361。此時,彈性件353開始將致動件351向外移動,卡鎖扣件34同時向凹口361移動。當致動件351向外移動時,在致動件351移動通過觸發位置後,導通複數端子33。
在另一方面,當電子卡5正被退出時,在致動件351向內移動且移動通過觸發位置前,電子卡5不移動。當致動件351向外移動時,在致動件351移動通過觸發位置前,電子 卡5脫離複數端子33。
在一實施例中,致動件351包含兩凸部3513,兩凸部3513對應兩偵測端子37。當致動件351在靠外位置上時,致動件351脫離至少一偵測端子37且複數端子33是導通的。當致動件351移動通過觸發位置時,致動件351之兩凸部3513對應接觸兩偵測端子37,形成一迴路,讓複數端子33是不導通的。隨著致動件351在超越觸發位置過後之向內移動,致動件351之兩凸部3513持續接觸兩偵測端子37,而且複數端子33保持在不導通的狀態。
再者,致動件351包含一開口3515,開口3515對應一偵測端子37設置。開口3515用於確保當致動件351在如圖7所示之靠外位置上時,對應偵測端子37不接觸致動件351。
如圖12與圖13所示,卡連接器3可在槓桿件352將插入的托盤36向外推移前,複數端子33是不導通的。為此,致動件351之靠外位置與觸發位置間之距離c不大於第二臂部3522與致動件351間之距離x。為避免在端子33不導通前移動電子卡5,距離c需不大於移動距離y。
圖8至圖13是用來說明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承載著電子卡5之托盤36插入卡連接器3之步驟。圖8與圖9例示承載著電子卡5之托盤36插入收容空間321內並移至觸發位置。在觸發位置上,凸部3513開始接觸對應偵測端子37,且托盤36接觸卡鎖扣件34之一切角,並將卡鎖扣件34略微向外推動。同時,致動件351會同步略微向內移動,彈性件353會被略微壓縮。從圖可看出,在觸發位置上,電子卡5之接 觸墊51不接觸複數端子33。
如圖10與圖11所示,托盤36持續向內移動,致動件351移動通過觸發位置,致動件351持續接觸偵測端子37,而複數端子33繼續保持不導通的狀態。在其中的一些時刻,卡鎖扣件34被推移離開托盤36之插入路徑且以其前緣推壓在托盤36之一側上,而致動件351移動至非常靠近槓桿件352之第二臂部3522之位置上,例如距離第二臂部3522小於0.1公釐(mm)的位置上。
如圖12與圖13所示,當托盤36被完全插入後,卡鎖扣件34會臨近托盤36之凹口361,而不再推壓著托盤36。由於沒有抵抗力量,致動件351被由壓縮彈性件353所產生之彈力量外推動,在第一連動部342與第二連動部3511之配合下,卡鎖扣件34被同步向內移動,帶動鎖扣部341向托盤36之凹口361移動。最後,彈性件353推動致動件351回到靠外位置,且卡鎖扣件34位在鎖扣位置。
圖14至圖19是用來說明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承載著電子卡5之托盤36被移出卡連接器3之步驟。如圖14與圖15所示,用推動件6將致動件351向內移動,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移出凹口361,以解開托盤36之鎖扣,且槓桿件352被轉動,將托盤36向外推出。
如圖4與圖5所示,本體32包含一開口326,開口326露出致動件351之彎曲端部3514。托盤36包含另一開口362,開口362對應本體32之開口326。推動件6(例如插桿)插入開口326和362,推動致動件351之彎曲端部3514,將致動件351 向內移動。當致動件351向內移動時,在第一連動部342與第二連動部3511之配合下,使卡鎖扣件34進行同步移動,將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移出托盤36之凹口361。當致動件351移動至觸發位置(如圖15所示),凸部3513接觸對應偵測端子37,使複數端子33不導通。在觸發位置上時,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可被部分移出托盤36之凹口361。此時,電子卡5尚未被移動。
如圖16與圖17所示,當推動件6持續推動致動件351,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可被移出托盤36之凹口361,且致動件351可被移至一接觸位置,其中在該接觸位置上,致動件351開始接觸槓桿件352之第二臂部3522。較佳地,在致動件351接觸槓桿件352前,卡鎖扣件34之鎖扣部341可完全移出凹口361。
如圖18與圖19所示,在致動件351接觸槓桿件352之第二臂部3522後,隨著致動件351被推動件6向內移動,槓桿件352跟著被轉動。轉動的槓桿件352之第一臂部3521之端部35211推動托盤36之後側,將托盤36向外移動,直到槓桿件352轉動至第二位置上。
如圖20與圖21所示,在托盤36被退出至如圖18所示之位置上時,推動件6可被移開。在推動件6移開後,彈性件353之彈力將致動件351向外推動,當卡鎖扣件34觸及托盤36之側邊時,致動件351停止移動。
如圖22與圖23所示,托盤36接著被手動移出。在托盤36移出時,當卡鎖扣件34不推抵托盤36之側邊時,彈性件 353之彈力進一步將致動件351向外移。最後,致動件351移回靠外位置上,而卡鎖扣件34回到鎖扣位置上。
此外,在退卡階段,當卡鎖扣件34推抵在托盤36之側邊,致動件351一直接觸著偵測端子37。當致動件351移動通過如圖8所示之觸發位置時,致動件351脫離偵測端子37,而且當致動件351向外移動時,在致動件351移動通過觸發位置前,電子卡5之接觸墊51已經脫離對應端子33,如此電子卡5可獲得保護。
卡連接器包含一彈性件、用於鎖扣一插入的托盤之一卡鎖扣件(或無需托盤之另一型態之單一電子卡)和用於使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移動之一退卡機構。卡鎖扣件具剛性,如此插入的托盤可被牢牢地固持。再者,卡鎖扣件是以線性移動方式扣合托盤上之凹口,如此托盤不是鬆動地被固持住。再者,退卡機構包含致動件,致動件可在一靠外位置與一靠內位置間移動。彈性件可抵接致動件,以提供相反於致動件向內移動之力量之彈力。當該力量移除後,彈力可將致動件向外移動。此外,致動件可包含導電材料,如此致動件可接觸設置於致動件下方之偵測端子,形成迴路,以使該些端子不導通。此種偵測開關電路設計簡單,可運用在其他類型之電連接器。
本揭露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揭露之教示及揭示而作種種不背離本揭露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範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揭 露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SIM卡連接器
2‧‧‧SIM卡連接器
3‧‧‧卡連接器
4‧‧‧印刷電路板
5‧‧‧電子卡
6‧‧‧推動件
11‧‧‧絕緣殼體
12‧‧‧彈性件
13‧‧‧縱向臂
14‧‧‧卡承載機構
15‧‧‧端子模組
16‧‧‧金屬遮罩
20‧‧‧殼體
21‧‧‧滑動件
22‧‧‧IC卡
23‧‧‧退出臂
23a‧‧‧第一臂部
23b‧‧‧第二臂部
31‧‧‧蓋件
32‧‧‧本體
33‧‧‧端子
34‧‧‧卡鎖扣件
35‧‧‧退卡機構
36‧‧‧托盤
37‧‧‧偵測端子
51‧‧‧接觸墊
121‧‧‧鎖扣部
131‧‧‧主體部
132‧‧‧彈性臂
221‧‧‧凹部
321‧‧‧收容空間
322‧‧‧樞軸
323‧‧‧第一下凹區域
324‧‧‧第二下凹區域
325‧‧‧槽道
326‧‧‧開口
341‧‧‧鎖扣部
342‧‧‧第一連動部
351‧‧‧致動件
352‧‧‧槓桿件
353‧‧‧彈性件
361‧‧‧凹口
362‧‧‧開口
3511‧‧‧第二連動部
3512‧‧‧突出部
3513‧‧‧凸部
3514‧‧‧彎曲端部
3515‧‧‧開口
3521‧‧‧第一臂部
3522‧‧‧第二臂部
35211‧‧‧端部
圖1顯示一現有並揭露於公開號第2010/0055985 A1號美國專利之SIM卡連接器;圖2A與圖2B顯示另一現有並揭露於公告號第6,270,365號美國專利之SIM卡連接器;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卡連接器之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卡連接器、印刷電路板和電子卡之分解示意圖;圖5為一立體分解圖,其例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退卡機構及卡鎖扣件;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托盤正插入卡連接器;圖7是沿圖6之割面線1-1之剖示圖;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正插入卡連接器之托盤在一觸發位置上;圖9是沿圖8之割面線2-2之剖示圖;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當卡鎖扣件之前緣推抵在正插入卡連接器之托盤之一邊緣時致動件之位置;圖11是沿圖10之割面線3-3之剖示圖;圖1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承載電子卡之完全插入的托盤之示意圖;圖13是沿圖12之割面線4-4之剖示圖; 圖1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用推動件推動承載電子卡之插入的托盤,並移動致動件至一觸發位置;圖15是沿圖14之割面線5-5之剖示圖;圖1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當致動件移動接近槓桿件時卡鎖扣件之位置;圖17是沿圖16之割面線6-6之剖示圖;圖1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承載電子卡之卡連接器被完全退出;圖19是沿圖17之割面線7-7之剖示圖;圖2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在推動件移開後,致動件被彈性件之彈力移動而接觸托盤;圖21是沿圖20之割面線8-8之剖示圖;圖2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視圖,其顯示致動件被移回靠外位置及卡鎖扣件移回鎖扣位置;以及圖23是沿圖22之割面線9-9之剖示圖。
4‧‧‧印刷電路板
5‧‧‧電子卡
31‧‧‧蓋件
32‧‧‧本體
33‧‧‧端子
34‧‧‧卡鎖扣件
35‧‧‧退卡機構
36‧‧‧托盤
51‧‧‧接觸墊
321‧‧‧收容空間
351‧‧‧致動件
352‧‧‧槓桿件
361‧‧‧凹口
362‧‧‧開口

Claims (20)

  1. 一種卡連接器,包含:一本體,包含一收容空間;複數端子,固定於該本體;一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和一鎖扣部,其中當該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時,該鎖扣部位於該收容空間;以及一退卡機構,包含:一槓桿件,鄰近該收容空間之後方樞轉;一致動件,可向內和向外移動,該致動件能轉動該槓桿件,該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該第二連動部和該第一連動部相連結,使得該卡鎖扣件與該致動件是連動;及一彈性件,能與該致動件相抵接,該彈性件產生一彈力,該彈力相反於將該致動件向內移動之一力量,且當該力量移除後,該彈力將該致動件向外移動;其中,該第一連動部和該第二連動部讓該卡鎖扣件在該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該致動件於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而且當該致動件移動至一靠外位置時,該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該鎖扣位置。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連動部包含一開槽,該開槽相對於該致動件之移動方向傾斜45度角,而該第一連動部包含一銷桿,其中該銷桿可在該開槽內移動。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本體包含一第一下凹區域和一第二下凹區域,其中該第一下凹區域讓該致動件限制在向內與向外移動,而該第二下凹區域限制該卡鎖扣件之移動,其中該第一下凹區域鄰近該本體之一側邊,該第二下凹區域橫越該第一下凹區域。
  4. 根據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槓桿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間轉動,該槓桿件包含一第一臂部和一第二臂部,當該槓桿件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臂部部分延伸入該收容空間,該第二臂部能抵接該致動件,其中當該槓桿件在該第一位置且該致動件在該靠外位置時,該第二臂部與該致動件間之一距離大於該卡鎖扣件從該鎖扣位置至該開鎖位置之一移動距離。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之卡連接器,更包含設置於該致動件下方之兩偵測端子,該致動件是導電的,該兩偵測端子和該致動件構成控制該些端子導通或不導通之開關電路,其中該致動件在該靠外位置時,該些端子是導通的,而當該致動件移動通過一觸發位置時,該些端子是不導通的。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靠外位置和該觸發位置間之距離不大於該卡鎖扣件從該鎖扣位置至該開鎖位置所移動之該移動距離。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當該致動件脫離該兩偵測端子中至少一者時,該些端子是導通的,而當該致動件接觸該兩偵測端子時,該些端子是不導通的。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包含兩凸 部,該兩凸部對應該兩偵測端子,其中當該致動件移動通過該觸發位置時,該兩凸部分別接觸該兩偵測端子。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之卡連接器,更包含一蓋件,其中該槓桿件和該致動件限位於該蓋件和該本體之間。
  10. 一種卡連接器,包含:一托盤,包含一凹口;一本體,包含一收容空間,其中該收容空間收容該托盤;複數端子,固定於該本體;一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和一鎖扣部,其中當該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時,該鎖扣部位於該凹口;以及一退卡機構,用於退出一插入的托盤,包含:一槓桿件,鄰近該收容空間之後方樞轉;一致動件,可向內與向外移動,該致動件能轉動該槓桿件,該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該第二連動部和該第一連動部相連結,使得該卡鎖扣件與該致動件是連動;及一彈性件,能與該致動件相抵接,該彈性件產生一彈力,該彈力相反於將該致動件向內移動之一力量,且當該力量移除後,該彈力將該致動件移動向一靠外位置;其中,該第一連動部和該第二連動部讓該卡鎖扣件在該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該致動件於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而且當該致動件移動至該靠外位置 時,該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該鎖扣位置。
  11. 根據請求項10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連動部包含一開槽,該開槽相對於該致動件之移動方向傾斜45度角,而該第一連動部包含一銷桿,其中該銷桿可在該開槽內移動。
  12. 根據請求項11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本體包含一第一下凹區域和一第二下凹區域,其中該第一下凹區域讓該致動件限制在向內與向外移動,而該第二下凹區域限制該卡鎖扣件之移動,其中該第一下凹區域鄰近該本體之一側邊,該第二下凹區域橫越該第一下凹區域。
  13. 根據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槓桿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間轉動,該槓桿件包含一第一臂部和一第二臂部,當該槓桿件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臂部部分延伸入該收容空間,以退出該托盤,該第二臂部能抵接該致動件,其中當該槓桿件在該第一位置且該致動件在該靠外位置時,該第二臂部與該致動件間之一距離大於該卡鎖扣件從該鎖扣位置至該開鎖位置之一移動距離。
  14. 根據請求項13所述之卡連接器,更包含設置於該致動件下方之兩偵測端子,該致動件是導電的,該兩偵測端子和該致動件構成控制該些端子導通或不導通之開關電路,其中該致動件在該靠外位置時,該些端子是導通的,而當該致動件移動通過一觸發位置時,該些端子是不導通的。
  15. 根據請求項14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靠外位置和該觸發位置間之距離不大於該卡鎖扣件從該鎖扣位置至該開鎖 位置所移動之該移動距離。
  16. 根據請求項15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當該致動件脫離該兩偵測端子中至少一者時,該些端子是導通的,而當該致動件接觸該兩偵測端子時,該些端子是不導通的。
  17. 根據請求項16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包含兩凸部,該兩凸部對應該兩偵測端子,其中當該致動件移動通過該觸發位置時,該兩凸部分別接觸該兩偵測端子。
  18. 根據請求項17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該些端子對應收容於該托盤之一電子卡之接觸墊,其中當該電子卡插入時,該電子卡之該些接觸墊在該致動件向內移動中通過該觸發位置前不接觸該些端子,而且在該致動件裝置向外移動中通過該觸發位置後,才導通該些端子。
  19. 根據請求項18所述之卡連接器,其中當該電子卡正退出時,在該致動件向內移動中通過該觸發位置前,該電子卡不移動,而且該致動件向外移動中通過該觸發位置前,該電子卡之該些接觸墊才脫離開些端子。
  20. 根據請求項19所述之卡連接器,更包含一蓋件,其中該槓桿件和該致動件裝置限位於該蓋件和該本體之間。
TW101125733A 2011-08-05 2012-07-18 卡連接器 TWI491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G2011056561A SG187294A1 (en) 2011-08-05 2011-08-05 C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8785A true TW201308785A (zh) 2013-02-16
TWI491119B TWI491119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61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733A TWI491119B (zh) 2011-08-05 2012-07-18 卡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6296B (zh)
SG (1) SG187294A1 (zh)
TW (1) TWI4911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22413A1 (en) * 2022-08-11 2024-02-14 Pegatron Corporation Elastic buckl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22B (zh) * 2013-12-31 2015-12-30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CN104979655B (zh) * 2014-04-08 2018-07-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332766A (zh) * 2014-10-24 2015-02-04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WO2016061805A1 (zh) * 2014-10-24 2016-04-28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7188A (en) * 1987-12-22 1989-12-12 Casio Computer Co., Ltd. Connector for a memory card
CN2508431Y (zh) * 2001-10-10 2002-08-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788396Y (zh) * 2004-08-02 2006-06-14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2008004433A (ja) * 2006-06-23 2008-01-1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N201266692Y (zh) * 2008-08-27 2009-07-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TWM357765U (en) * 2008-09-16 2009-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5106554B2 (ja) * 2010-02-12 2012-12-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22413A1 (en) * 2022-08-11 2024-02-14 Pegatron Corporation Elastic buckl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87294A1 (en) 2013-02-28
CN102916296A (zh) 2013-02-06
TWI491119B (zh) 2015-07-01
CN102916296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1207B2 (en) Card connector
JP3775338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91119B (zh) 卡連接器
US8142229B1 (en) Card connector with cam feature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f a card
US20070093132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shutter mechanism
TWI536684B (zh) 卡連接器
US793493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070430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an eject mechanism
KR20070056986A (ko) 이젝팅 부재에 캠 팔로워 및 잠금 부재를 일체화 한 카드커넥터
JP2004207168A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TWM294759U (en) Card connector
TWI547028B (zh) 卡連接器
JP2004213999A (ja) スライダ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KR970000554B1 (ko) 정보 프로세싱 매체용 커넥터 디바이스
TWI476999B (zh) 卡連接器
US7351079B2 (en) Card connector
JP2008218335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3797957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320261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の操作機構
TWI509894B (zh) 電子卡托盤、電子卡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551456Y2 (ja) 多極コネクタ
JP2015005333A (ja) 取出し機構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KR101040772B1 (ko) 메모리카드용 커넥터 및 이 메모리카드용 커넥터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
JPH1153486A (ja) カードロック機構
JP2000235634A (ja) カード型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カード型電子機器を搭載可能な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