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1137A -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1137A
CN102911137A CN201210473747XA CN201210473747A CN102911137A CN 102911137 A CN102911137 A CN 102911137A CN 201210473747X A CN201210473747X A CN 201210473747XA CN 201210473747 A CN201210473747 A CN 201210473747A CN 102911137 A CN102911137 A CN 102911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absorption
stripping
poo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37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克品
陈玮娜
李军
马颖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737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1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1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1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以碳酸乙烯酯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吸收溶剂,吸收溶剂由吸收塔塔顶进入,混合原料气由吸收塔塔底通入塔中,混合原料气与贫EO吸收液在吸收塔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吸收进入液相,吸收尾气由塔顶排出;吸收塔塔底富EO吸收液经换热后进入汽提塔塔顶,以水蒸气或氮气充当汽提气进行汽提,气相物流从塔顶采出,经冷却后回收,塔底汽提后的贫EO吸收液与富EO吸收液换热后返回吸收塔塔顶,作为吸收剂循环使用。该发明可以大幅提高吸收剂对环氧乙烷的吸收能力,降低吸收尾气中残余EO含量,增加装置操作弹性及安全性,有效降低物耗能耗,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可应用于现行工业EO/EG装置中环氧乙烷吸收/汽提系统及所有混合气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乙二醇的大型装置均采用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的工艺路线,而环氧乙烷是由乙烯在含银催化剂上直接氧化生成,并且在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同时,乙烯也可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副产物。为了得到精制的环氧乙烷,首先要在环氧乙烷吸收塔中通过环氧乙烷吸收剂将混合气中的环氧乙烷吸收下来,再通过汽提、浓缩、精制等,得到高纯度的环氧乙烷产品。目前工业均是采用纯水作为吸收剂,吸收效果不好,操作弹性小,国内许多企业环氧乙烷吸收塔吸收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吸收塔塔顶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的含量超标,造成大量的物耗损失。国外有专利报道使用甲醇、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等作为环氧乙烷吸收剂,取得不错的吸收效果。
专利U.S.3948621阐明了使用甲醇做吸收剂,由混合气体中分离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的方法。尽管使用甲醇作为吸收剂,可以减少热损失,但是甲醇在吸收环氧乙烷过程中,当温度较高时,可以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甲基乙二醇醚。这样,要想不发生副反应,吸收温度必须控制在-50℃~-15℃,反应温度要求苛刻。
专利U.S.4233221阐述了使用碳酸乙烯酯作为吸收剂吸收环氧乙烷。碳酸乙烯酯的比热是水的40%,并且碳酸乙烯酯对环氧乙烷的吸附能力要强于纯水。并且由于碳酸乙烯酯的沸点为239℃,可以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挥发带来的损耗。另外,碳酸乙烯酯性质较稳定,不能直接和环氧乙烷反应。但是,用碳酸乙烯酯作为吸收剂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那就是由于碳酸乙烯酯的凝固点为39℃,为了操作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吸收操作温度一般要大于40℃。而传统以水作为吸收剂的操作温度在30℃以下。用碳酸乙烯酯作为吸收剂的操作温度比纯水作为吸收剂高至少10℃。这样不仅增加了能耗,而且温度升高后对吸收过程不利,降低碳酸乙烯酯对环氧乙烷的吸收能力。
专利U.S.5559255阐述了使用碳酸丙烯酯作为吸收剂吸收环氧乙烷。由于碳酸丙烯酯凝固点为-49℃,沸点242℃,兼有水和碳酸乙烯酯的优点,常温下不凝固,并且比热值较小,吸收环氧乙烷能力比碳酸乙稀酯要好。
但是,无论使用碳酸乙烯酯还是碳酸丙烯酯完全代替纯水,都增加了一定的生产成本。另外,碳酸乙烯酯在38℃以下容易凝固,保温不好的话易于堵塞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行工业中以水为吸收剂,吸收能力差的缺点,旨在提供一种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采用水、碳酸乙烯酯的混合物作为吸收剂(其中碳酸乙烯酯的质量含量在40%~90%),可以大幅提高现有以纯水作为吸收剂吸收环氧乙烷的能力,降低吸收塔塔顶吸收尾气中残余EO(环氧乙烷)含量,克服单纯以碳酸乙烯酯做吸收剂时,由于碳酸乙烯酯凝固点高给生产带来的不便,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以碳酸乙烯酯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贫EO吸收液(4),贫EO吸收液(4)由吸收塔(T1)塔顶进入,混合原料气(1)由吸收塔(T1)塔底通入塔中,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吸收塔(T1)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保持液气比1~3,吸收塔(T1)塔吸收温度25~40℃,塔体压力1.1~1.4MPa,吸收塔(T1)塔底物料富EO吸收液(2)与混合原料气(1)换热,换热到98~103℃进入汽提塔(T2)塔顶,以汽提气(6)在110~140℃、50~150KPa下进行汽提,气相物流(5)从塔顶采出,经冷却后回收,塔底汽提后的贫EO吸收液(4)与混合原料气(1)换热后返回吸收塔(T1)塔顶,作为吸收剂循环使用。
使用吸收塔、汽提塔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使用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和水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碳酸乙烯酯与水的的质量百分比为30%~90%。优选配比为40%~80%。
使用吸收塔(T1),环氧乙烷被混合溶剂吸收,富环氧乙烷吸收液从吸收塔(T1)塔底排出。
使用汽提塔(T2),分离回收吸收塔(T1)塔底物流中的环氧乙烷,汽提气为水蒸气或氮气中的一种。
本发明使用吸收塔,塔顶压力优选1.1~1.4MPa;吸收温度优选为25~40℃;液气质量比优选为1~3。
本发明使用汽提塔,塔顶压力优选50~150KPa;汽提温度优选为110~140℃。
采用该发明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吸收剂对环氧乙烷的吸收能力,有效降低吸收尾气中残余EO含量,增加装置操作弹性及安全性,有效降低物耗能耗,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工艺图。
1—混合原料气,2—富EO吸收液,3—吸收尾气,4—贫EO吸收液,
5—气相物流,6—汽提气,T1—吸收塔,T2—汽提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阐述。
比较例:
以纯水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吸收塔T1塔塔顶,含有2.82%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液气质量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3℃。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764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100℃,进入汽提塔T2,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5℃。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分析见表1)
实施例1:
以纯碳酸丙烯酯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液气质量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2℃。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135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103℃,进入汽提塔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3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纯碳酸丙烯酯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275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64.0%。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实施例2:
以纯碳酸乙烯酯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液气质量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40℃。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673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7℃,进入汽提塔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8℃。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与水相比,以纯碳酸乙稀酯作吸收剂只能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673ppm,吸收能力提高不明显。原因可能是由于考虑到碳酸乙稀酯的凝固点问题,吸收温度提高了5℃左右,影响了其对环氧乙烷的吸收效果。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以碳酸乙烯酯和水的混合物为吸收剂,其中碳酸乙烯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90%,优选配比为40%~80%:
实施例3: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4:6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3℃。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348ppm。塔底物流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5℃,进入汽提塔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3℃。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348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54.5%。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实施例4: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5:5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2℃。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243.2ppm。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6℃,进入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6℃。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243.2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68.2%。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实施例5: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6:4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2%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2℃。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189ppm。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105℃,进入汽提塔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37℃。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189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75.3%。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实施例6: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7:3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2℃。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87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9℃,进入汽提塔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87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88.6%。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实施例7: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8:2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75。控制吸收温度35.2℃。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154.6ppm。塔底物流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102℃,进入汽提塔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35℃。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154.6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79.8%。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果分析见表1)
吸收塔塔顶压力1.1~1.4MPa;吸收温度为25~40℃;液气质量比为1~3。
实施例8: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7:3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7.3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1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控制吸收温度25℃。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为279ppm。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9℃,进入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279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63.5%。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实施例9: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7:3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9.5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25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3。控制吸收温度30.5℃。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167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9℃,进入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167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78.1%。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实施例10: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7:3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2.1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1.70。控制吸收温度35℃。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为96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9℃,进入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96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87.4%。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实施例11: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7:3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16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35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3%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2.2。控制吸收温度36.5℃。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52ppm。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9℃,进入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52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93.2%。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实施例12:
以碳酸乙烯酯与水按比例7:3混合均匀,作为吸收溶剂。贫EO吸收液(4)以21.4g/min的流量进入塔顶压力为1.4MPa的T1塔塔顶,含有2.82%环氧乙烷的混合原料气(1)由T1塔塔底以5.7L/min流量通入塔中,此时质量液气比为3。控制吸收温度40℃。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塔顶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经分析,吸收尾气(3)中环氧乙烷含量139ppm。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9℃,进入T2塔,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T2塔塔底贫EO吸收液(4)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与水相比,以此混合溶液作吸收剂可以将吸收尾气中残余环氧乙烷含量由764ppm降低到139ppm,吸收塔塔顶残余环氧乙烷含量降低了81.8%。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汽提塔塔顶压力优选50~150KPa;汽提温度优选为110~140℃,汽提气为水蒸气或氮气:
实施例13:
吸收完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的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98℃,进入塔顶压力为50KPa的汽提塔T2塔塔顶,由氮气汽提,汽提温度11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汽提后的贫EO吸收液(4)由T2塔塔底采出,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贫EO吸收液(4)由色谱分析其中环氧乙烷含量为12ppm,符合汽提要求。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实施例14:
吸收完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的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100℃,进入塔顶压力为100KPa的汽提塔T2塔塔顶,由水蒸气汽提,汽提温度125℃。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汽提后的贫EO吸收液(4)由T2塔塔底采出,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贫EO吸收液(4)由色谱分析其中环氧乙烷含量为3ppm,符合汽提要求。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实施例15:
吸收完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的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后,被加热至103℃,进入塔顶压力为150KPa的汽提塔T2塔塔顶,由氮气汽提,汽提温度140℃。经汽提后,气相物流(5)由T2塔塔顶蒸出,经冷却后回收。汽提后的贫EO吸收液(4)由T2塔塔底采出,经换热后返回至T1塔塔顶,作为吸收溶剂循环使用。贫EO吸收液(4)由色谱分析其中环氧乙烷含量为0ppm,符合汽提要求。使用吸收塔T1、汽提塔T2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表1
Figure BDA00002436462200091
Figure BDA00002436462200101

Claims (9)

1.一种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碳酸乙烯酯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贫EO吸收液(4),贫EO吸收液(4)由吸收塔(T1)塔顶进入,混合原料气(1)由吸收塔(T1)塔底通入塔中,混合原料气(1)与贫EO吸收液(4)在吸收塔(T1)塔内充分接触后,混合原料气(1)中环氧乙烷被贫EO吸收液(4)吸收进入液相,吸收尾气(3)由塔顶排出;保持液气比1~3,吸收塔(T1)塔吸收温度25~40℃,塔体压力1.1~1.4MPa,吸收塔(T1)塔底富EO吸收液(2)与贫EO吸收液(4)换热,换热到98~103℃进入汽提塔(T2)塔顶,以水蒸气或氮气充当汽提气,在110~140℃、50~150KPa下进行汽提,气相物流(5)从塔顶采出,经冷却后回收,塔底汽提后的贫EO吸收液(4)与富EO吸收液(2)热后返回吸收塔(T1)塔顶,作为吸收剂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吸收塔、汽提塔为高径比60:1的填料塔,内装直径2~3mm的填料,各连接口均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和水的混合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混合溶剂中碳酸乙烯酯与水的的质量百分比为3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混合溶剂中碳酸乙烯酯与水的的质量百分比优选配比为4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吸收塔(T1),环氧乙烷被混合溶剂吸收,富环氧乙烷吸收液从吸收塔(T1)塔底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T1)塔顶压力1.1~1.4MPa;吸收温度为25~40℃;液气质量比为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汽提塔(T2),分离回收吸收塔(T1)塔底物流中的环氧乙烷,汽提气体是水蒸气或氮气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汽提塔(T2)塔顶压力50~150KPa;汽提温度为110~140℃。
CN201210473747XA 2012-11-20 2012-11-20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Pending CN102911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3747XA CN102911137A (zh) 2012-11-20 2012-11-20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3747XA CN102911137A (zh) 2012-11-20 2012-11-20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1137A true CN102911137A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0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3747XA Pending CN102911137A (zh) 2012-11-20 2012-11-20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113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8899A (zh) * 2018-04-18 2018-10-16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吸收提纯环氧乙烷的方法
CN109422708A (zh) * 2017-08-28 2019-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环氧乙烷纯化方法
CN110479037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复合吸收剂及其用于环氧乙烷分离纯化的方法
CN113559675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北京诺维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乙烷的分离方法与分离装置
CN114870557A (zh) * 2021-11-24 2022-08-09 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环氧乙烷尾气的处理方法
CN115501630A (zh) * 2022-10-10 2022-12-23 朱宏彬 一种环氧乙烷回收利用系统
CN113559675B (zh) * 2020-04-29 2024-06-07 北京诺维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乙烷的分离方法与分离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8621A (en) * 1972-12-22 1976-04-06 Societa' Italiana Resine S.P.A. Process for the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ethylene 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in the direct oxidation of ethylene with oxygen
US4221727A (en) * 1979-08-17 1980-09-0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Ethylene oxide recovery
US4508927A (en) * 1983-08-02 1985-04-02 The Halcon Sd Group, Inc. Preparation of glycols from ethylene oxide
US5559255A (en) * 1994-09-08 1996-09-24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covering ethylene oxide
CN101037424A (zh) * 2007-04-27 2007-09-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环氧乙烷吸收塔贫吸收液进料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8621A (en) * 1972-12-22 1976-04-06 Societa' Italiana Resine S.P.A. Process for the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ethylene 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in the direct oxidation of ethylene with oxygen
US4221727A (en) * 1979-08-17 1980-09-0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Ethylene oxide recovery
US4508927A (en) * 1983-08-02 1985-04-02 The Halcon Sd Group, Inc. Preparation of glycols from ethylene oxide
US5559255A (en) * 1994-09-08 1996-09-24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covering ethylene oxide
CN101037424A (zh) * 2007-04-27 2007-09-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环氧乙烷吸收塔贫吸收液进料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2708A (zh) * 2017-08-28 2019-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环氧乙烷纯化方法
CN108658899A (zh) * 2018-04-18 2018-10-16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吸收提纯环氧乙烷的方法
CN110479037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复合吸收剂及其用于环氧乙烷分离纯化的方法
CN113559675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北京诺维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乙烷的分离方法与分离装置
CN113559675B (zh) * 2020-04-29 2024-06-07 北京诺维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乙烷的分离方法与分离装置
CN114870557A (zh) * 2021-11-24 2022-08-09 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环氧乙烷尾气的处理方法
CN115501630A (zh) * 2022-10-10 2022-12-23 朱宏彬 一种环氧乙烷回收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5203B (zh) 一种气体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及脱酸的工艺装置及方法
CN102898405B (zh) 一种过氧化氢直接环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工艺
CN102911137A (zh) 从乙烯直接氧化产物中分离、回收环氧乙烷的方法
JP7122764B2 (ja) ジメチルカーボネート及び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を併産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セス
CN104130216B (zh) 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丙烷混合气连续生产环氧丙烷的工艺
CN204569778U (zh) 一种气体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及脱酸的工艺装置
CN102627259A (zh) 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方法
CN102641653A (zh) 一种醋酸乙烯反应循环气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
CN105111079A (zh) 一种分离乙酸仲丁酯和仲丁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62548A (zh) 一种环己烷氧化法生产环己酮过程中氧化尾气的处理方法
CN102516006B (zh) 醋酸乙烯生产过程乙烯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05642082B (zh) 双氧水环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尾气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9748804B (zh) 异丙醇胺的生产方法
CN103012332B (zh) 使用填料塔精馏分离四氢呋喃-甲醇-水废溶剂的方法
CN101121709B (zh) 三聚甲醛合成后的初步提浓、净化的方法
CN105294604B (zh) 生产环氧丙烷的装置
CN111100004A (zh) 一种精制碳酸二甲酯的方法和集成装置
CN107089644A (zh) 一种二氧化碳减排及综合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07987037B (zh) 一种单元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06431920A (zh) 合成气制备草酸二甲酯并副产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5315234B (zh) 生产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05439792B (zh) 回收精制丙烯的方法
CN105315238B (zh) 环氧丙烷的生产设备
CN102698567B (zh) 脱除用二氧化碳和脂肪醇生产碳酸酯过程中的尾气中的有机物与二氧化碳的方法
CN207451978U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醋酸正丙酯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