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0133B -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0133B
CN102910133B CN201210408256.7A CN201210408256A CN102910133B CN 102910133 B CN102910133 B CN 102910133B CN 201210408256 A CN201210408256 A CN 201210408256A CN 102910133 B CN102910133 B CN 102910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coating
occupancy sensor
bearing plate
switch element
seat occup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82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0133A (zh
Inventor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082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0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0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0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0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包括:具有压强变换特性的承压板、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和压力开关元件,具有压强变换特性的承压板、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和压力开关元件相互层叠设置,并且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与压力开关元件相邻接。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不需要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坐垫的承载面上,而是可以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与坐垫之间,增加了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抗损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目前各类乘员侦测传感部件故障高发的问题,增加椅面有效侦测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的乘员乘坐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乘员行驶安全保护的考虑,车辆对于乘员人体占用可侦测性判别的要求也日益加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对乘员座椅的使用情况进行侦测判断,不仅能够对安全带的使用情况进行提醒,也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对乘员安全带的主动预紧、安全气囊的展开控制等方面提供判断。
在目前已有的乘员人体占用传感系统的应用中,主要是采用安装于乘员座椅承载面、即坐垫上部的面套内侧的压力传感装置。其主要应用特征为安装于座椅坐垫发泡垫的上部,介于该坐垫和座椅面套之间。在实际的车辆长期载人应用中,常常会由于人体乘坐时在座椅上长时间的直接压挤、颠揉等外力作用,而该造成椅面内部传感器件的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的工作异常甚至损坏。
同时,由于车辆座椅表面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原来的椅面型压力传感装置的传感器常常受到结构设计复杂、传感区域受限等问题的困扰,并导致此类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产生较高的应用成本。
因此,在相关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可以应用于座椅非承载面的传感器,以期实现传感器安装于座椅坐垫下部,位于座椅的底部坐盆与坐垫发泡垫之间。此类研究结果诸如采用傅里叶变换信号采集的弯曲应变线型、簧式微动行程开关型等。但在其产品具体使用时,或者存在输出信号稳定性差的问题,或者存在触点寿命及耐久性不良的问题,导致此类产品难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损性能好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包括:承压板、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和压力开关元件,其中,所述承压板、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和所述压力开关元件相互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并且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与所述压力开关元件相邻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压力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承压板和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设置在所述承压板和所述压力开关元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包括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和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所述压力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还包括基板,所述层叠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板和/或所述基板的面向所述压力开关元件的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面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元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点;所述至少一个凸面区域的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点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的面积小于所述承压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还包括穿销卡扣;所述承压板上设有承压板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上设有激活层连接孔;所述穿销卡扣穿过所述承压板连接孔和所述激活层连接孔。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底部支撑部和坐垫,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部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坐垫之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承压板和柔性压力激活层,可以使得来自于汽车座椅坐垫的压力在柔性压力激活层上在压力开关元件的传感位置处产生增大的或者放大的压强,从而使得柔性压力激活层能够在坐垫传递过来的压力作用下变形并使压力开关元件的传感点被激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不需要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坐垫的承载面上,而是可以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与坐垫之间,因此座位占用传感器不容易因为乘员车辆长期载人应用中由于人体乘坐时在座椅上长时间的直接压挤、颠揉等外力作用而该造成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损伤,从而可以增加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抗损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目前各类乘员侦测传感部件故障高发的问题,增加椅面有效侦测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在非受压状态下传感点附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在受压状态下传感点附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在非受压状态下传感点附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在受压状态下传感点附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的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其中,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或者部分使用了相同的标号。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底部支撑部和坐垫,坐垫设置在该底部支撑部上。该坐垫供乘员乘坐,可以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是本领域内常用的坐垫,例如可以是海绵发泡垫。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可以包括供乘员倚靠的后部支撑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汽车座椅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座位占用传感器,该座位占用传感器设置在坐垫和底部支撑部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结构。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包括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该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相互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其中在层叠结构中,该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的位置可以是任何适当的位置,只要使得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与压力开关元件30相邻接即可。
例如,在层叠结构中,压力开关元件30可以设置在承压板10和该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之间;或者,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可以设置在承压板10和压力开关元件30之间;或者,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可以设置在承压板10和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下方;等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承压板10和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压力开关元件3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当然,需要时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压力开关元件30可以是任何适合类型的压力开关,只要能够对施加在本发明的座位占用传感器的压力产生响应并输出信号即可。例如,一个实施例中,该压力开关元件30可以是压力型箔式导电传感开关或者压力型微动导电传感开关,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压力开关。
一个实施例中,压力型箔式导电传感开关包括至少一个传感点,还包括依次叠放的传感开关上层薄膜基材、上层薄膜导电层、间隔层、下层薄膜导电层和传感开关下层薄膜基材及外部电路引出线,其呈现为一般意义的薄膜开关特征。
一个实施例中,压力型微动导电传感开关包括至少一个传感点,还包括设置在硬性或柔性电路基板上的微动动合或动分触点,及外部电路引出线,其呈现为一般意义的类扁平型微动开关特征。
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基板40,前述的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相互层叠形成的层叠结构设置在该基板40上,从而形成包括基板40的层叠结构。
由前文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和坐垫之间,即该座位占用传感器00支撑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上。因此,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板40是可选的,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可以包括基板40,通过基板40支撑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上;也可以不包括基板40,直接通过前述的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上,此时,可以减少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元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或者,以及基板40)相互层叠形成层叠结构时,可以使用多种连接方式将相互层叠的至少一个承压板10、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压力开关元件30(或者,以及基板40)连接在一起,例如,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穿过层叠结构的至少两侧的最外侧的两个层(或者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50)的同轴孔洞穿销卡扣的方式使层叠结构中的各层连接到一起,当然,容易理解,可以采用其它任何适合的方式,例如采用其它的扣合方式或者捆绑方式等等。
例如,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矩形框是说明性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整体的线框,不是实际存在的元件或部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包括承压板10、柔性压力激活层20、压力开关元件30和基板40。柔性压力激活层20设置在压力开关元件30和承压板10之间,基板40设置在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与柔性压力激活层20相反的一侧。承压板10上设有承压板连接孔11、11’,柔性压力激活层20上设有激活层连接孔21、21’,基板40上设有基板连接孔41、41’,穿销卡扣01穿过承压板连接孔11、激活层连接孔21和基板连接孔41,而穿销卡扣01’穿过承压板连接孔11’、激活层连接孔21’和基板连接孔41’,这样,将承压板10、柔性压力激活层20、压力开关元件30和基板40连接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前文所述,压力开关元件3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传感点31(和/或31’)。该至少一个传感点31(和/或31’)可以检测施加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上的力F(见图1)。例如当由乘员坐到安装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汽车座椅上时,该至少一个传感点31(和/或31’)被激励(下文详述),从而发出表示该汽车座椅被占用的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承压板10的面向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面区域12(和/或12’)。凸面区域12(和/或12’)的位置与压力开关元件30上的至少一个传感点31(和/或31’)的位置对应。
本图中所示,凸面区域的位置与传感点的位置“对应”的意思是传感点的位置位于凸面区域产生的压强的作用范围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个凸面区域12(和/或12’)的位置可以与压力开关元件30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传感点31(和/或31’)的位置对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力开关元件30中的传感点31、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传感器相对于座椅的探测面积的实际情况需要而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凸面区域12(和/或12’)的形状可以为任何适合的几何形状,例如,可以为矩形(如图1所示)、圆形(如图2所示)、菱形(如图2所示)、其它类型的多变形或者其它任何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凸面区域12和12’的面积小于承压板10的承压面13的面积,其中承压面13为承压板10的背向基板40(即背向压力开关元件30和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侧面。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穿销卡扣01’和/或01’可以是分离的单独的元件,也可以是与承压板10、基板40或者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50形成为一体。
又例如,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包括承压板10、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20、压力开关元件30、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基板40。压力开关元件30设置在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20’之间,且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20、压力开关元件30和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20’又设置在承压板10和基板40之间;承压板10的背向基板40(即背向压力开关元件30和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侧面为承压板10的(也就是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承压面13;承压板10、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20、压力开关元件30、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基板40上分别设有供穿销卡扣01、01’穿过的连接孔,并且由穿销卡扣01、01’卡扣连接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
类似地,压力开关元件30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点31,承压板10的面向压力开关元件30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面区域12,凸面区域12的位置与传感点31的位置对应。
又例如,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包括承压板10、压力开关元件30、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基板40。其中压力开关元件30设置在承压板10和柔性压力激活层20之间,基板40设置在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与压力开关元件3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承压板10、压力开关元件30、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基板40上均设有供穿销卡扣01、01’穿过的连接孔并由该穿销卡扣01、01’卡扣连接在一起,其中,本实施例中,穿销卡扣01、01’与承压板10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压力开关元件30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点31(和/或31’),承压板10的面向压力开关元件30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面区域12’,基板40的面向压力开关元件30的侧面上也设有有凸面区域12,一个该凸面区域12或者12’的位置与至少一个传感点31(和/或31’)的位置对应。
如图4所示,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承压板10上的凸面区域12’与压力开关元件30上的多个传感点的位置对应,而基板40上的每个凸面区域12与压力开关元件30上的每个传感点31或31’分别对应。
又例如,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包括承压板10、压力开关元件30和柔性压力激活层20,压力开关元件30采用了扁平型微动触点开关类型的传感点31、31’,其设置在承压板10和柔性压力激活层20之间。该座位占用传感器00直接支撑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50上。承压板10、压力开关元件30、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50上均设有供穿销卡扣01、01’穿过的连接孔并由该穿销卡扣01、01’卡扣连接在一起,其中,本实施例中,穿销卡扣01、01’与承压板10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压力开关元件30也设有至少一个传感点31。与前述各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中,在承压板10或者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50上没有设置凸面区域,而是使得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面积小于承压板10的面积,此时,仍然能达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下文详述。
如图6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力开关元件30包括上层薄膜基材层301、上层薄膜导电层302、间隔层303、下层薄膜导电层304和下层薄膜基材层305。该间隔层303位于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之间,而上层薄膜导电层302、间隔层303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又位于上层薄膜基材层301和下层薄膜基材层305之间,这样,上层薄膜基材层301、上层薄膜导电层302、间隔层303、下层薄膜导电层304和下层薄膜基材层305通过适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的压力开关元件30,其中各层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连接方式,比如通过粘合剂粘合等等。
间隔层303中设有至少一个贯穿间隔层303的面向上层薄膜导电层302的侧面和面向下层薄膜导电层304的侧面的通孔32,该通孔32即形成了前述的传感点31(或31’)。
如图6和图8所示,当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汽车座椅上没有乘员乘坐时,承压板10上没有承受压力(或者仅仅承受座位占用传感器00上方的坐垫的部分重力,该力相对于乘员乘坐时座位占用传感器00所受的压力很小,在此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材料没有变形,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被间隔层303间隔开,使得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不相互接触,从而压力开关元件30处于未被激励的状态,表明该汽车座椅没有被占用,即没有乘员乘坐。
如图7和图9所示,当汽车座椅上有乘员乘坐时,乘员的重力通过汽车座椅的坐垫传递到承压板10的承压面(即如前述的背向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侧面)13。如前文所述,承压板10的面向压力开关元件30的侧面上设有有凸面区域12,且凸面区域12的面积小于承压板10的承压面13的面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均了解,当力的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承压板10需要传递到柔性压力激活层20(当柔性压力激活层20设置在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与承压板1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时,传递到压力开关元件30)的力是一定的(忽略由于汽车或者乘员身体的运动引起的较小的力的波动),因此,由于凸面区域12的面积小于承压板10的承压面13的面积,因此承压板10在凸面区域12的位置处将对柔性压力激活层20(当柔性压力激活层20设置在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与承压板1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时,对压力开关元件30)产生比在承压面13上承受的压强更大的压强,也就是说,承压板10增大了(或者放大了)传递到柔性压力激活层20(或者压力开关元件30)上的压强。
如前文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凸面区域12的位置与压力开关元件30上的传感点31(也就是间隔层303上的通孔32)的位置对应。这样,凸面区域12提供的较大的压强使得在凸面区域12附近的柔性压力激活层20变形,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承压板10是刚性的结构,因此使得柔性压力激活层20向压力开关元件30一侧变形凸出,从而迫使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上层薄膜导电层302通过通孔32向下层薄膜导电层304突出、下层薄膜导电层304通过通孔32向上层薄膜导电层302突出或者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同时通过通孔32向对方突出,从而使得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相互接触。当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相互接触时,可以产生电信号,该电信号即可表示该汽车座椅已经被占用,即汽车座椅上已经有乘员乘坐。
类似地,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没有设置凸面区域12或12’,但是如前文所述,其中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面积小于承压板10的面积,例如,柔性压力激活层20’具有相对于承压板10收窄的形状。因此,当承压板10收到压力时,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在柔性压力激活层20上产生的压强仍然大于在承压板10的承压面13上承受的压强。因此,仍然能达到增大(放大)压强从而促使柔性压力激活层20变形以使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上层薄膜导电层302和下层薄膜导电层304通过间隔层303上的通孔32相互接触,以产生表示汽车座椅被占用的电信号。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适当调整承压板10与柔性压力激活层20或者压力开关元件30之间的承压面积(即凸面区域的面积)的比例,或者适当承压板10的面积与柔性压力激活层20或者压力开关元件30的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就可以调整和改变在柔性压力平衡激活层30和压力开关元件30之间的压强,实现增大(放大)该压强的目的。
前述的各个实施例中,其中承压板10可以为平面的或基本平面的构造,其材质可以是具有一定挠度和硬度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复合了诸如布料、海绵等柔性材料的复合板。承压板10可以是刚性的板,以利于将来自于上方(坐垫)的作用力直接向下传递。
由于承压板10为相对稳定的平面或基本平面的构造,在实际的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座位占用传感器00可以克服座椅发泡垫的底部常常出现的由于发泡工艺缺陷导致的底面存在不平整沟槽、局部缺料疤痕、衬材皱褶等缺陷的影响,使得上述缺陷不会形成对箔式导电传感开关使用的干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凸面区域12可以是与承压板10或者基板40分离形成的元件并且通过适当的连接方式连接到承压板10或者基板40上,也可以是与承压板10或者基板40一体形成的。此外,前述实施例中凸面区域12作用于压力开关元件的传感点31的位置,但是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中,凸面区域12也可以设置在非传感点所在位置。
在承压板10向下方的柔性压力激活层20传递力量的过程中,作为弹性体的柔性压力激活层20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呈现其厚度等外观上被压缩的状态,当上部压力撤出后,柔性压力激活层20恢复原有外形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材质可以采用无纺毡、海绵层、发泡橡胶或三维经编织物等各种具有弹性的垫体。可以理解,采用柔性垫体作为柔性压力激活层20,不仅可以将作用力以柔性垫体受挤压变形的方式传递到压力开关元件30的传感点上,实现压力开关元件30的通孔32处中空的传感点的压陷接触导通,而且,一定厚度的弹性垫体具有外力缓冲作用,也使得压力开关元件30的传感点免于受到外力直接冲击,有助于传感开关使用寿命的延长。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压力激活层20可以是单一材质的独立构成体,也可以是多层材质的复合体,或独立的分层组合体。柔性压力激活层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中所处的位置,即可以设置在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上方,亦可以设置在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下方,或在压力开关元件30的上方、下方均设置。
可以理解,在设置了凸面区域12和/或12’的承压板10的作用下,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外形面积即使不比承压板10有明显的缩小,但由于凸面区域12和/或12’直接压在弹性体的柔性压力激活层20上,也会使外部压力相对集中地施加在该凸面结构所作用的区域,实现传感点区域的局部压强的增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具有收窄结构等减小受压传感区域面积的柔性压力激活层20,即内部承压的柔性压力激活层20的面积小于承压板10的面积,也具有增强受压区域局部压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传感灵敏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力开关元件30、柔性压力激活层20和承压板10可以是都承载在一个底部的基板40之上的。该基板40可以是板型的硬性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可以是单独设立的硬板结构体,也可以是硬性座椅底盆或设置的平面硬性板。可以理解,该硬性基板对于板式底盆的座椅坐垫支撑体的局部孔洞等不平整的结构,以及由网状、条状底部构成的金属/拉簧式半盆、全拉簧式底盆等各种构造的坐垫支撑体的底部承载,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该基板40上设置前述的凸面区域。在来自于座椅上部的挤压力量作用下,其同样也可以具有针对于传感点区域的压力增强功能,也可以实现在传感点区域的局部压力增强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00可以在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上的多个位置进行多个座位占用传感器00的组合设置安装,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人体乘坐时承压传感区域的扩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承压板和柔性压力激活层,可以使得来自于汽车座椅坐垫的压力在柔性压力激活层上在压力开关元件的传感位置处产生增大的或者放大的压强,从而使得柔性压力激活层能够在坐垫传递过来的压力作用下变形并使压力开关元件的传感点被激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位占用传感器不需要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坐垫的承载面上,而是可以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与坐垫之间,因此座位占用传感器不容易因为乘员车辆长期载人应用中由于人体乘坐时在座椅上长时间的直接压挤、颠揉等外力作用而该造成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损伤,从而可以增加座位占用传感器的抗损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目前各类乘员侦测传感部件故障高发的问题,增加椅面有效侦测面积。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座椅的底部支撑部与坐垫之间,包括:承压板、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和压力开关元件,其中,
所述承压板、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和所述压力开关元件相互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并且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与所述压力开关元件相邻接;
所述柔性压力激活层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垫体包括无纺毡、海绵层、发泡橡胶或三维经编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压力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承压板和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叠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设置在所述承压板和所述压力开关元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包括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和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
所述压力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压力激活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压力激活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还包括基板,所述层叠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和/或所述基板的面向所述压力开关元件的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面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开关元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点;
所述至少一个凸面区域的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点的位置对应。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的面积小于所述承压板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还包括穿销卡扣;
所述承压板上设有承压板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压力激活层上设有激活层连接孔;
所述穿销卡扣穿过所述承压板连接孔和所述激活层连接孔。
10.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底部支撑部和坐垫,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部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位占用传感器,所述座位占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坐垫之间。
CN201210408256.7A 2012-10-23 2012-10-23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Active CN102910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8256.7A CN102910133B (zh) 2012-10-23 2012-10-23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8256.7A CN102910133B (zh) 2012-10-23 2012-10-23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0133A CN102910133A (zh) 2013-02-06
CN102910133B true CN102910133B (zh) 2016-01-27

Family

ID=4760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8256.7A Active CN102910133B (zh) 2012-10-23 2012-10-23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0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674A (zh) * 2013-05-23 2013-08-28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乘员占用传感器
CN103264675A (zh) * 2013-05-23 2013-08-28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
CN107150620A (zh) * 2017-05-18 2017-09-12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压力传感器及汽车座椅
CN106994924A (zh) * 2017-05-18 2017-08-01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压力传感器及汽车座椅
CN107097690B (zh) * 2017-05-18 2024-05-17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CN107097691B (zh) * 2017-05-18 2023-05-12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CN107804194A (zh) * 2017-12-08 2018-03-16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重力传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1564A (ja) * 1999-04-28 2000-11-07 Fujikura Ltd 着座検出システム
CN1673701A (zh) * 2004-03-25 2005-09-28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薄膜开关和电阻元件的座位传感器
CN101107688A (zh) * 2005-01-26 2008-01-16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压敏开关元件和座位传感器
CN201348959Y (zh) * 2009-01-06 2009-11-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薄膜开关及薄膜开关按键
CN201780174U (zh) * 2009-12-23 2011-03-30 王小梅 位于座垫下表面或座椅骨架上的压力型安全带提醒传感器
CN203047143U (zh) * 2012-10-23 2013-07-10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1260B2 (en) * 2009-02-05 2011-02-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eat sensor apparatus for occupant presence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1564A (ja) * 1999-04-28 2000-11-07 Fujikura Ltd 着座検出システム
CN1673701A (zh) * 2004-03-25 2005-09-28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薄膜开关和电阻元件的座位传感器
CN101107688A (zh) * 2005-01-26 2008-01-16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压敏开关元件和座位传感器
CN201348959Y (zh) * 2009-01-06 2009-11-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薄膜开关及薄膜开关按键
CN201780174U (zh) * 2009-12-23 2011-03-30 王小梅 位于座垫下表面或座椅骨架上的压力型安全带提醒传感器
CN203047143U (zh) * 2012-10-23 2013-07-10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0133A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0133B (zh)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CN202896500U (zh) 座位占用传感器的布置装配结构
JP5646642B2 (ja) 座席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着座センサの配置方法
CN104379398B (zh) 车座悬置垫及用于车座悬置垫的压力传感器模块
US9028004B2 (en) Vehicle seat
US7176390B2 (en) Capacitive load cell with multi-layer dielectric for extended range
JP5587477B1 (ja) 座席装置
US6289747B1 (en) Pressure-sensitive area sensor
CN103223913A (zh) 具有集成紧固件的乘客检测传感器组件
JP2005532092A (ja) クッション用弾性マット
JP5243639B1 (ja) 座席装置
CN104507741A (zh) 特别是用于车座的座椅悬挂垫
CN203047143U (zh) 一种座位占用传感器及其汽车座椅
CN107097689B (zh) 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
JP2012108113A (ja) 着座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座席装置
JP5930682B2 (ja) 座席装置
JP5890161B2 (ja) 座席装置
CN202896499U (zh) 汽车座椅及座位占用传感器
CN203637763U (zh) 弹性垫式安全带提醒装置
CN207579677U (zh) 一种人体压力传感器及汽车座椅
CN101107688A (zh) 压敏开关元件和座位传感器
CN104334400B (zh) 配置成用于占用状态探测的座椅
CN206406777U (zh) 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
JP2012106724A (ja) 着座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座席装置
CN207579679U (zh) 一种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