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792B - 聚合反应器的连续取出技术和压力控制 - Google Patents

聚合反应器的连续取出技术和压力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792B
CN102892792B CN201180024265.XA CN201180024265A CN102892792B CN 102892792 B CN102892792 B CN 102892792B CN 201180024265 A CN201180024265 A CN 201180024265A CN 102892792 B CN102892792 B CN 102892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slip
polymer reactor
polym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42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2792A (zh
Inventor
J·D·赫托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LLC
Original Assignee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16877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89279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LLC filed Critical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89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2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24Stationary reactors without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245Stationary reactors without moving elements inside placed in s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1812Tubular reactors
    • B01J19/1837Loop-type 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00/00Characteristics for processes of polymerization
    • C08F2400/02Control or adjustment of polymeriz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使用串联反应器生产聚烯烃的技术和系统。描述的实施方案包括这样的技术和系统:其用于在第一聚合反应器中聚合单体以形成第一聚烯烃,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连续地排出第一料浆至第二聚合反应器,并从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连续地排出第二料浆。使用设置在任一个或两个反应器上的连续取出装置,可以实现压力控制,使得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转移速率和从两个反应器的取出速率是在希望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聚合反应器的连续取出技术和压力控制
背景技术
本公开内容一般地涉及聚烯烃生产,且更具体地,涉及在聚烯烃反应器系统中使用2个或更多个聚合反应器的技术和系统。
这一部分意欲向读者介绍可能与在以下描述和/或要求保护的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相关的现有技术方面。这种讨论据信有助于给读者提供背景技术信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因此,应当理解,这些陈述应按此目的进行阅读,而不是作为对现有技术的确认。
随着化学和石化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产品在社会中已变得日益普遍。特别地,因为将简单的分子结构单元连接成更长链(或聚合物)的技术已经取得进展,聚合物产品(通常呈各种塑料的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结合到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中。例如,聚烯烃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和它们的共聚物,被用于零售和药物包装、食品和饮料包装(诸如果汁和碳酸饮料瓶)、家用容器(诸如桶和盒)、家用物品(诸如用具、家具、地毯和玩具)、汽车部件、管道、导管和各种工业产品。
可以从多种单体生产出聚烯烃,诸如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辛烯、癸烯和其它结构单元。如果将一种单体用于聚合,那么聚合物称作同聚物,而不同单体的集合会产生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诸如此类。可以将单体加入聚合反应器(诸如液相反应器或气相反应器)中,在其中将它们转化成聚合物。在液相反应器中,可以使用惰性的烃(诸如异丁烷、丙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和/或正己烷)作为稀释剂,以传送反应器的内容物。还可以将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以促进聚合反应。这样的催化剂的一个实例是,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的含有六价铬的氧化铬。不同于单体,在聚合反应中通常不消耗催化剂。
随着聚合物链在聚合过程中延长,生成称作“松散物(fluff)”或“片状物”或“粉末”的固体颗粒。所述松散物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令人感兴趣的熔融、物理、流变学和/或机械性质,例如密度、熔体指数(MI)、熔体流量(MFR)、共聚物含量、共聚单体含量、模量和结晶度。不同的松散物性质可能是合乎需要的,这取决于聚烯烃松散物或随后丸粒化的松散物要应用的用途。控制反应器内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化学品浓度、聚合物生产率、催化剂类型等等,可能影响松散物性质。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实现某些希望的聚合物特征,总聚合条件可能要求使用超过一个反应器,每个反应器具有它自己的条件集合。这样的聚合物可能是多模态聚合物,其中至少2种聚合物(每种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分数)组合成一种聚合物产物。一般而言,在每个反应器中生产的聚烯烃会悬浮于稀释剂中,以形成产物料浆。所述反应器可以串联,使得来自一个反应器的产物料浆可以转移至后续的反应器,诸如此类,直到生成具有希望的特征集合的聚合物。例如,串联的2个反应器可以生产双模态聚合物;三模态聚合物可能需要3个反应器,诸如此类。
在一些情况下,从一个反应器向下一个反应器转移的料浆的流动可能是不稳定的(例如,遍布于料浆中的固体的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固体从稀释剂中“盐析”。这样的情形可能造成在转移过程中的堵塞(clogging),或可能造成反应器塞满(clog),从而产生反应器阻塞(fouling)。就堵塞可能导致偏离希望的反应条件集合而言,在反应器内生产的聚合物产物可能不会满足希望的规范;也就是说,产物可能是“不合格的”。可以理解,串联的一个或多个反应器的阻塞可能造成由所述系统生产的最终的聚烯烃明显不合格。在极端的或失控的阻塞情形下,可能完全丧失对过程的控制,采用串联反应器的系统的一部分可能变得被聚合物塞住(plugged),需要大量停工期(例如,1-3周)来清除。不幸的是,在这期间,所述聚合系统不可能运行,也就不可能生产聚烯烃。因而,可能合乎需要的是,通过防止反应器堵塞并在转移过程中维持稳定的料浆来避免阻塞。使采用串联的多个反应器的这种工艺流线化,可能导致增加的效率、更少的系统停工期和增加的总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在阅读以下的详细描述及参考附图后,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在附图中:
图1的方框流程图描绘了用于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连续生产聚烯烃的聚烯烃生产系统;
图2是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反应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反应器系统的连续取出(takeoff)装置的图解;
图4是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反应器系统的管道部件(pipingfeature)的图解;
图5是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用于聚烯烃回收和稀释剂再循环的闪蒸管线(flashline)的图解;和
图6是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反应器系统的运行方法的方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为了尽力提供这些实施方案的简要描述,在说明书中没有描述实际实施中的所有特征。应当理解,在任何这样的实际实施的开发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必须做出许多实施特异性的决定以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例如顺应与系统相关和与商业有关的限制,这些限制在一种实施与另一种实施间可能不同。而且,应当理解,这样的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的和耗时的,但对具有本公开内容的益处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这样的开发工作不过是设计、制造和制备的常规事务。
I.聚烯烃生产工艺–概述
从聚烯烃制成的产品作为塑料产品在社会中已变得日益普遍。这些聚烯烃的一个益处是,当与各种货物或产品接触时,它们通常不会反应。具体地,从聚烯烃制成的塑料产品被用于零售和药物包装(诸如陈列袋、瓶子和药物容器)、食品和饮料包装(诸如果汁和碳酸饮料瓶)、家用和工业容器(诸如壶、桶和盒)、家用物品(诸如用具、家具、地毯和玩具)、汽车部件、流体、气体和电传导产品(诸如电缆包皮、管道和导管)和各种其它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聚烯烃的广泛的居住、商业和工业应用已转化为对原料聚烯烃的大量需求,所述原料聚烯烃可以挤出、注塑、吹塑或以其它方式形成最终的消费产品或部件。
在聚烯烃的生产中,聚合反应器(其将单体聚合成聚烯烃)和挤出机(其将聚烯烃转化成聚烯烃丸粒)通常是进行连续运行的聚合系统的部件。然而,在整个聚烯烃工艺中,可以采用多种连续的和批式的系统。现在转向附图,先参看图1,该框图描述了用于生产聚烯烃(诸如聚乙烯同聚物、共聚物和/或三元共聚物)的一个示例性的制备方法10。各种供给装置12可以通过管线、搬运车、圆筒、桶等给制备系统10提供反应器原料14。供给装置12可以包括非现场的(off-site)和/或在现场的(on-site)设施,包括烯烃厂、精炼厂、催化剂厂等。可能的原料14的实例包括烯烃单体和共聚单体(诸如乙烯、丙烯、丁烯、己烯、辛烯和癸烯)、稀释剂(诸如丙烷、异丁烷、正己烷和正庚烷)、链转移剂(诸如氢)、催化剂(诸如Ziegler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铬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助催化剂(诸如三乙基烷基铝(triethylaluminumalkyl)、三乙基硼和甲基铝氧烷)和其它添加剂。在乙烯单体的情况下,示例性的乙烯原料可以通过管线在约800-1450磅/平方英寸表压(psig)在45-65°F下供应。示例性的氢原料也可以通过管线来供应,但在约900-1000psig在90-110°F下。当然,对于乙烯、氢和其它原料14,可存在多种供给条件。
A.进料系统
供给装置12通常提供原料14到反应器进料系统16,在此可以贮存原料14,例如在单体贮存和进料罐、稀释剂容器、催化剂罐、助催化剂筒和罐等中。在所述进料系统16中,原料14可以在作为进料物流18引入到反应器系统20的聚合反应器之前被处理或加工。例如,原料14,诸如单体、共聚单体和稀释剂,可以通过处理床(诸如分子筛床、铝填料等)传送至进料系统16中,以除去催化剂毒物。这样的催化剂毒物可以包括,例如,水、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含有硫、氧或卤素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将被进料的反应器系统20内的一个或多个反应器的类型,所述烯烃单体和共聚单体可以是液体、气体或超临界流体。此外,在运行中,进料系统16也可以储存、处理和计量回收的反应器流出物,以用于再循环到反应器系统20。实际上,在进料系统16中的操作通常接收原料14和回收的反应器流出物物流两者。应当指出,通常仅有相对小量的新补加的稀释剂作为原料14被利用,给聚合反应器供应的大部分稀释剂从反应器流出物中回收。
进料系统16还可以制备或调节添加到聚合反应器的其它原料14,如催化剂。例如,可以如下文所述活化催化剂,然后在催化剂制备罐中与稀释剂(诸如异丁烷或己烷)或矿物油混合。如上所述,催化剂也可以从反应器流出物中回收。原料14和回收的反应器流出物一起在进料系统16中被加工,并作为进料物流18(诸如单体、共聚单体、稀释剂、催化剂、助催化剂、氢、添加剂或它们的组合的物流)进料到反应器系统20中。此外,进料系统16通常会计量和控制原料14向反应器系统20中的加入速率,以维持希望的反应器稳定性和/或实现希望的聚烯烃性质或生产率。
B.反应器系统
反应器系统2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反应器容器,诸如液相反应器、气相反应器或它们的组合。多个反应器可以设置成串联、并联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组合或构型。在聚合反应器容器中,聚合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以形成包含聚合物微粒(通常称为松散物或颗粒)的产物。所述松散物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令人感兴趣的熔融、物理、流变学和/或机械性质,例如密度、熔体指数(MI)、熔体流量(MFR)、共聚物或共聚单体含量、模量和结晶度。可以选择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机械搅拌、产物取出、组分浓度、聚合物生产率等,以实现希望的松散物性质。
除了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以外,通常向所述反应器中添加促进单体聚合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可以是悬浮在反应器内的流体介质中的颗粒。一般而言,可以使用Ziegler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和其它公知的聚烯烃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这样的催化剂的一个实例是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的含有六价铬的氧化铬催化剂。进料系统16中增加的催化剂转化也可能实现反应器系统20中更高的MI潜力。
除了上述的原料14以外,可以将稀释剂加入液相反应器中。根据聚合物松散物或料浆的希望的性质,所述稀释剂可以是在反应条件下为液体或超临界流体的惰性烃。所述稀释剂可以包括:异丁烷、丙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己烷、环己烷、环戊烷、甲基环戊烷、乙基环己烷等等或它们的组合。稀释剂的目的通常是,将催化剂颗粒和聚合物悬浮在反应器内。应当指出,反应器内的温度和压力可能影响稀释剂的溶解度性质。例如,在某些温度和/或压力下,所述稀释剂可能是液体或超临界流体。实际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器可以保持在或高于反应器内容物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或二者组合处。例如,反应器的条件可以使得,在所述反应器内的稀释剂和所有其它聚合组分(诸如原料14)是超临界流体。在这样的超临界条件下,在聚合组分的液相和气相之间可能非常缺乏热力学转换。与稀释剂是液体时的条件相比,所述反应器系统20的一个或多个反应器所维持的超临界条件,可能允许在所述反应器内更高的混合速率、更高的流量、更快的分散等。
作为一个实例,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反应器可以使用丙烷作为稀释剂,且可以运行在或高于整个反应器内容物的临界点。因此,例如,丙烷稀释剂和其它聚合组分维持为超临界流体。应当指出,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反应器内容物的临界温度和压力。这样的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组分的相对浓度、存在于聚合组分内的杂质的量(诸如在支链烃稀释剂中的直链烃的量)、其它催化剂毒物(诸如水、CO2和O2)等。因此,可能希望监测反应器内容物的性质,以确定所述反应器是否运行在超临界条件下。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器可能运行在半超临界条件下,诸如低于反应器内容物的临界压力、但是在或高于临界温度,或低于临界温度、但是高于临界压力。
在反应器系统20中的反应器内可存在运动装置。例如,在液相反应器(诸如环路料浆反应器)内,叶轮可以在流体介质内产生湍动混合区。所述叶轮可以由马达驱动,以推动流体介质以及悬浮在所述流体介质内的任何催化剂、聚烯烃松散物或其它固体微粒穿过所述反应器的封闭回路。类似地,在气相反应器(诸如流化床反应器或活塞流反应器)内,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平桨或搅拌器来混合在所述反应器内的固体颗粒。
C.流出物处理和料回收
反应器系统20内的反应器的排出物22可以包括聚合物松散物以及非聚合物组分,诸如稀释剂、未反应的单体/共聚单体和残余的催化剂。在离开反应器系统20以后,所述排出物22可以随后被加工,例如被流出物处理系统24加工,以将非聚合物组分26(例如,稀释剂、未反应的单体和催化剂)与所述聚合物松散物28分离。
可以加工回收的非聚合物组分26,例如通过分馏系统30,以除去不希望的重和轻组分。分馏的产物物流32然后可以通过进料系统16返回到反应器系统20。另外,一些或所有非聚合物组分26可以更直接地经由未分馏的产物流34再循环到进料系统16,从而绕过分馏系统30。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分馏系统30可以分馏原料14,然后将其引入进料系统16。例如,可以使单体组分与稀释剂组分分离,使得聚合组分中的任一种或组合可以受控地进入反应器系统20。
可以在流出物处理系统24内和/或在挤出/装载系统36中,进一步加工聚合物松散物28,如下文所述。尽管没有图示,但是在流出物处理系统24中的聚合物颗粒和/或残余的活性催化剂中间体可以返回反应器系统20以进一步聚合,诸如在不同类型的反应器中或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
D.挤出/装载系统
在挤出/装载系统36中,通常对聚合物松散物28进行挤出,以生产具有所需的机械、物理和熔融特性的聚合物粒料38。挤出机进料可含有添加剂诸如UV抑制剂和过氧化物,它们被添加到所述聚合物松散物28中来赋予挤出的聚合物粒料38所需的特性。在挤出/装载系统36内的挤出机/造粒机接收挤出机进料,所述挤出机进料含有聚合物松散物28和已经加入的任何添加剂。挤出机/造粒机加热并熔融挤出机进料,所述进料随后可以在压力下通过挤出/装载系统36的造粒机模具挤出(诸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以形成聚烯烃粒料38。这样的粒料38可以在水系统中冷却,所述水系统设置在挤出机/造粒机的排出口处或附近。
一般而言,所述聚烯烃粒料然后可以输送到产物装载区,在该区域,所述粒料可以被贮存、与其它粒料混合和/或装载到有轨车、搬运车、袋等中,以便分销给消费者40。在聚乙烯的情况下,运送给消费者40的粒料38可以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强化聚乙烯(enhancedpolyethylene)。可以销售各种类型和等级的聚乙烯粒料38,例如在Chevron-PhillipsChemicalCompany,LP,Woodlands,Texas,USA的商标名聚乙烯或MarFlexTM聚乙烯下。
聚烯烃制备方法10的聚合和流出物处理部分可以称作方法10的“湿”端42或“反应”侧,而聚烯烃方法10的挤出/装载部分可以称作聚烯烃方法10的“干”端44或“精整”侧。
E.消费者、应用和最终用途
生产的聚烯烃(例如,聚乙烯)粒料38可以用于制备多种产品、部件、家用物品和其它物品,包括粘合剂(诸如热熔粘合剂应用)、电线和电缆、农用薄膜、收缩薄膜、拉伸薄膜、食品包装薄膜、食品软包装、奶容器、冷冻食品包装、垃圾和罐衬里、食品杂货袋、重包装袋、塑料瓶、安全设备、涂料、玩具以及大量容器和塑料制品。最终,由粒料38形成的所述产品和部件可以被进一步加工和组装,以发送和销售给消费者。例如,聚乙烯奶瓶可用奶装填以分销给消费者,或者可以将燃料箱安装在汽车上以发送和销售给消费者。
为了从所述粒料38形成最终产品或部件,一般使所述粒料38经历进一步的加工,例如吹塑、注塑、旋转模塑、吹塑薄膜、流延薄膜、挤出(诸如片材挤出、管和波纹件挤出、涂层/层压挤出等)等。吹塑是用来制备中空塑料部件的一种方法。所述方法通常采用吹塑设备,例如往复式螺杆机器、蓄积头机器(accumulatorheadmachine)等。可对吹塑方法进行调节,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和制备出上述从塑料奶瓶到汽车燃料箱的产品。类似地,在注塑方法中,可模塑出用于宽范围用途的产品和部件,仅举几个例子,包括容器、食品和化学品包装、玩具、汽车、板条箱、盖帽和封闭物。
还可以使用挤出方法。例如聚乙烯管可以从聚乙烯粒料树脂挤出,并由于其耐化学性、相对容易安装、耐久性和成本优势等而被用于很多种应用中。实际上,仅举几个用途,塑料聚乙烯管路已经大量应用于供水总管、气体分配、暴雨和生活污水排水管、内部管件、电缆、电源和通讯导管、冷却水管路、套筒。特别地,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通常构成管道用塑料的聚烯烃组的最大部分)是坚韧的、耐磨的和柔性的(甚至在冰点以下的温度下)。此外,HDPE管道既可呈小直径管材来使用,也可呈高达超过8英尺直径的管道来使用。一般地,可将聚乙烯粒料(树脂)提供给压力管道市场如天然气分配,以及无压力管道市场如导管和波纹管。
旋转模塑是用于通过对双轴旋转模具进行加热来形成中空部件的高温、低压方法。通常可应用于这种方法的聚乙烯粒料树脂是当被熔融时在不存在压力下可一起流动而形成无泡部件的那些树脂。粒料38,如某些HDPE和MDPE树脂提供了这种流动性能以及宽的加工窗口。再有,适合于旋转模塑的这些聚乙烯树脂可具有希望的低温冲击强度、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良好的紫外线(UV)稳定性。对应地,旋转模塑的树脂的应用包括农用罐、工业化学品罐、便携式贮水罐、工业废物容器、娱乐设备、航海产品以及许多其它应用。
片材挤出是用于由各种粒料38树脂来制备平的塑料片材的技术。较薄规格的片材通常热成型成包装用途,例如饮料杯、熟食品容器、制品盘、婴儿擦布容器和人造黄油桶。聚烯烃片材挤出的其它市场包括利用较厚的片材用于工业和娱乐应用的那些,如卡车座(truckbed)衬垫、货盘、汽车垫板、运动场设备和船。挤出片材的第三种用途例如是在土工用膜中,其中平板状聚乙烯材料被焊接成用于采矿应用和城市废物处理的大的容器系统。
吹塑薄膜方法是用于聚乙烯的一种较不同的转化系统。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The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s)(ASTM)将薄膜定义为厚度小于0.254毫米(10mil)。然而,吹塑薄膜方法可制备出厚达0.5毫米(20mil)和更高的材料。另外,与单层和/或多层共挤出技术相结合的吹塑法提供了数种应用的基础。仅举几个例子,吹塑产品的有利性能可以包括透明度、强度、可撕裂性、光学性能和韧性。应用可包括食品和零售包装、工业包装和非包装用途,如农用薄膜、卫生用薄膜等。
流延薄膜方法与吹塑薄膜方法的不同可表现在快速骤冷和实质上的单向取向能力。这些特性使得流延薄膜生产线例如可在产生有益的光学性的同时以较高的生产率进行操作。在食品和零售包装中的应用利用了这些优点。最后,聚烯烃粒料38还可以被供应给挤出涂层和层压工业。
II.多个聚合反应器的压力控制
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形成粒料38,使得得到的产品表现出被认为符合一些前述应用的特性。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所述粒料38可以是多模态的。也就是说,所述粒料38可以表现出宽范围的特性,所述特性源自一种或多种聚合方法的组合。仅举几个实例,双模态聚合物经常成功地用于多种管道应用以及食品包装、吹塑和层压。实际上,双模态聚合物具有许多用途,其中聚合物的加工包括模塑、挤出等等。
生产双模态粒料的方法可以包括这样的工艺:其中在给定的条件集合下,聚合第一单体或多种单体,以生产第一聚合物。通常,生产的第一聚合物是悬浮在液体或超临界稀释剂中的固体聚合物颗粒,其形成第一料浆。所述第一料浆还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第一单体或多种单体、最初用于聚合第一单体的催化剂以及各种添加剂(例如,助催化剂、活化剂、还原剂)。为了去除由第一反应器生产的第一料浆,一些现有的技术使用沉降支管(settlingleg)来去除所述第一料浆,所述沉降支管沿着第一反应器的长度设置。例如,在环路反应器中,沉降支管可以沿着所述环路反应器的一个或多个水平长度设置,和/或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底弯头上。一旦装满沉降支管,打开阀门,以去除所述第一料浆。
双模态聚合物形成可能需要在单独的第二聚合反应器中形成第二聚合物,转移料浆(即,取出的第一料浆)与第二单体一起引入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中,所述第二单体可以与第一单体相同或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单体可以是乙烯,而所述第二单体可以是丁烯或丙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两种单体都可以是乙烯。尽管如此,所述第二单体聚合形成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可以掺有所述第一聚合物。可以以下述方式生产所述第二聚合物:其掺有不同的添加剂,和/或表现出与所述第一聚合物不同的性质集合。实际上,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不同的催化剂、单体、添加剂、助催化剂、稀释剂和反应条件的集合,这允许生产具有微小至巨大差异的聚合物。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希望从相同单体生产的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密度,或使得所述第一聚合物(聚烯烃)具有的第一分子量分布不同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第二分子量分布。在下述实施方案中,可以认为分子量分布是不同的:通过平均分子量测量分布,或通过它们各自的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测量分布,且测量结果相差至少大约5%、10%、15%、20%或更多。
像所述第一料浆一样,所述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可以被液体或超临界稀释剂悬浮,作为第二料浆的一部分。像以前一样,现有的技术可能通过沉降支管来去除第二料浆,所述沉降支管沿着第二反应器的长度设置(差不多以从第一反应器去除第一料浆的方式)。通常,所述沉降支管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叶轮和/或曲率切线附近。通常选择沉降支管位置,使得所述沉降支管捕集的料浆在反应器内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生产具有希望的性质的聚烯烃。
通常,用于将第一料浆从第一聚合反应器引入第二聚合反应器中的部件,可能允许2个反应器(尽管可能存在超过2个反应器)串联连接,例如,以增加处理量。在一些现有的系统中,所述第一料浆可以穿过几个沉降支管之一和产物取出(PTO)阀门进入旁路管线。所述PTO阀门可以作为超过压力阈值的结果而启动(打开),从而允许料浆穿过所述管线。在一些传统的系统中,所述旁路管线在第二反应器上开始,在第一反应器的沉降支管和PTO阀门下面环绕,并返回所述第二反应器。以此方式,由设置在第二反应器中的泵提供的压力差可能提供运动力,以使第二反应器的一些料浆穿过所述管线进行循环。随着来自所述第二反应器的料浆穿过所述管线进行循环,每当PTO阀门启动时,它均会掺杂第一反应器的料浆。时常地,为了促进转移料浆向第二反应器中的转移,所述第一反应器运行在更高的压力下。通常使用比第二反应器压力更高的PTO阀门设定点,产生这样的压力差。所述压力差还可以用于诱导料浆穿过管线的速率,使得料浆中的固体不会盐析。因而,现有系统的旁路管线可能具有约7米/秒的料浆速率,并使用第二反应器中的大约10%的总料浆流。
沉降支管经常用于传统的系统中,这是由于正如它们的名称所暗示的它们允许在反应器内的各个位置处进行重力沉降的能力,所述重力沉降可以产生这样的料浆:所述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大于在反应器中流动的主体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因而,正如使用连续工艺的多模态聚合物形成经常希望的,从沉降支管取出的料浆通常达到大于37%的平均固体浓度。但是,尽管类似的连续工艺取得了国际成功,正在如此生产数十亿磅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现在认识到,沉降支管目前存在与聚合反应器的连续运行和放大有关的困难。例如,“批式”技术的使用(诸如沉降支管在连续工艺中的应用)可能影响系统的处理量。每当沉降支管释放料浆(例如,PTO阀门启动)时,在反应器的上游和下游部分处的料浆的流动会被扰乱,从而增加反应器阻塞和/或不合格产品的风险。此外,由于适当的系统运行所需的大阀门和紧密密封,沉降支管(在本领域中通常已知是约6-8英寸直径)需要经常维护。实际上,使用具有类似尺寸的沉降支管或筒,典型反应器的直径(在本领域中熟知是约20至约30英寸)不会产生真正的连续取出技术,因为它们可能有效地排空反应器,且不允许循环料浆的足够停留时间。
采用沉降支管的流行技术尝试如下获得系统的连续样性能:使用多个沉降支管,使得沉降支管的每次打开(例如,开启PTO阀门)之间的时间最小化。换而言之,在工艺中采用的沉降支管越多,所述工艺可能变得越是连续样,至少在理论上如此。但是,在实践中,现在认识到,由于每个沉降支管的相对大尺寸和世界级(worldscale)反应器的大尺寸,需要的沉降支管的数目快速地开始超过在给定的反应器上可利用的物理空间。这样,现在认识到,连续聚合工艺可能需要使用除了沉降支管以外的部件,尤其是采用串联、并联或二者的组合的多个反应器的那些。在许多技术中,这些部件可能利用一次或多次连续取出(CTO’s)。现在认识到,CTO装置会提供许多胜过沉降支管的优点,包括:在反应器系统中的下部阀门和法兰数、串联的反应器之间更小的转运管线、更少的被阻塞管线和更简单的管道。此外,CTO装置也可能消除对旁路管线的需求。
A.使用CTO装置的串联反应器
现在参考图2,显示了使用CTO装置的、采用2个串联聚合反应器的串联聚合系统100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包括串联的或并联的额外聚合反应器。在系统100运行过程中,第一反应器102生产料浆,在超过某运行压力以后,通过CTO装置104连续地取出所述料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CTO装置104可能包括许多阀门(例如,2),所述阀门构造成调节料浆从所述第一反应器102的去除和流动。如在图解的实施方案中所示的,所述阀门可以是“撞击”-型阀门106和v-球阀108。所述CTO装置104的撞击阀106可以具有或不具有进入第一反应器102的延伸部,且可以成或不成角度以增强固体去除,这取决于CTO装置104在反应器102上的布局和取出的料浆的希望的特性。CTO装置可以称作“固体浓缩器”,因为CTO装置的运行可能导致取出的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高于在反应器102中循环的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此外,如上面所指出的,一些CTO装置(固体浓缩器)可能具有进入在反应器内循环的料浆的延伸部,以增强固体去除和固体浓缩。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这样的延伸部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撞击阀106的取向可以与第一反应器102的弯头的外半径的切线的垂线成15-60度(例如,30-45度)角,并以朝向料浆的下游流的方向上的取向角倾斜。CTO装置104可以使用撞击阀106来引导一部分料浆离开第一反应器102,成为转移料浆。CTO装置104然后可以使用v-球阀108来控制转移料浆穿过导管(例如,转运管线)110的流动,所述导管110使第一反应器102与第二反应器112流体地联接。转运管线110的一端可以经由例如撞击阀114联接至第二反应器112,以使得料浆能够进入第二反应器1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进入第二反应器112的撞击阀114(或进入点)是在环路反应器段的上侧,或在第二反应器112的弯头的内部上,使得在第二反应器112的入口区中的固体最小化。在这样的构型中,这可以减少在低流、无流、反流情形中的堵塞。在运行中,将转移料浆从第一反应器102引入第二反应器112,会促进在第二反应器112内的第二料浆生产,所述第二料浆可以经由CTO装置116(也包括撞击阀118,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也包括v-球阀120)连续取出,所述CTO装置116连接至闪蒸管线装置122。在运行过程中,闪蒸管线装置122可以使第二料浆的液体介质与第二料浆的聚合物产物分离。所述液体介质然后可以经由再循环管线124再循环和导回第一反应器102,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再循环和导回第二反应器112,以用于连续聚合工艺中。另外,单体/共聚单体、补加稀释剂和催化剂进料管线126可以供料进入再循环管线124,所述再循环管线124将闪蒸管线装置122连接至第一反应器102。
为了增加连续聚合工艺的效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所述CTO装置104精确地定位和取向,以增加从第一反应器102取出的料浆的固体浓度,且如上所述,所述CTO装置104可以称作固体浓缩器。在某些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CTO装置104可以具有撞击阀106,所述撞击阀106设置在第一反应器102的弯曲部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撞击阀106(和因而CTO装置104)可以设置在第一反应器102上,在所述第一反应器的下游段处。在这些情况中,可能希望所述CTO装置104设置在运动装置128的前面,所述运动装置128在运行过程中用于循环和混合在第一反应器102内的主体料浆。以此方式设置撞击阀106可以允许CTO装置104从具有相对更高固体浓度的循环主体料浆层收集料浆,基本上不使用重力沉降。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某些循环速率,所述料浆可能表现出这样的层:所述层的固体浓度不同于在所有第一反应器102和/或第二反应器112内存在的平均固体浓度。在某些这样的情况中,所述层是重力和降低的料浆速率的组合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更低的料浆循环速率,料浆的更重部分(例如,固体)可能与邻近第一反应器102(和/或第二反应器112)的下表面的料浆部分一起运输,而更轻的部分(即,稀释剂和小微粒)与第一反应器102(和/或第二反应器112)的下表面远端的料浆部分一起运输。但是,尽管分层可能至少部分地是重力的结果,应当指出,与整合了PTO’s的常规系统一样,不允许所述固体沉降。因此,在某些运行系统100的实施方案中,通过限制存在于取出的(转移的)料浆内的、除了聚烯烃产物(即,固体)以外的物质(例如,稀释剂、未反应的单体和共聚单体)的量,所述CTO装置104(其精确地设置和取向,且具有撞击阀106,所述撞击阀106具有进入第一反应器102的延伸部)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在撞击阀106具有进入第一反应器102的延伸部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延伸部可以在第一反应器102的下表面附近伸入流动的料浆中。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延伸部可以是从撞击阀106的突出物,使得随着料浆内的固体流过反应器102,它们可以接触所述突出物,并被收集在突出物的面向料浆流动方向的表面上。因此,可以通过撞击阀106取出收集的固体,具有比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更高的固体浓度的料浆流过反应器102。因此,就具有这样的延伸部的CTO装置会增加取出的料浆的固体浓度而言,具有突出物(其进入在反应器内循环的料浆)的CTO装置也可以称作固体浓缩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突出物可以是弯曲的突出物,诸如杓,其允许有效地收集固体。
就所述延伸部和撞击阀106允许取出的料浆具有比在第一反应器102内循环的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更高的固体浓度而言,所述延伸部(突出物)和所述撞击阀106可以视作固体浓缩器。另外,应当指出,所述第二反应器11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体浓缩器。例如,所述撞击阀118可以具有进入在第二反应器112内循环的料浆的延伸部或突出物。因此,应当指出,尽管现在在从第一反应器102取出料浆的背景下讨论撞击阀106进入第一反应器102的延伸部,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基本上同样适用于从第二反应器112取出料浆。这样,由于一个或多个固体浓缩器的存在,从第二反应器112取出的料浆可能具有比在第二反应器112内循环的平均固体浓度更高的固体浓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撞击阀106可能具有管形式的延伸部,所述管延伸进流过反应器102的料浆中。在该实施方案中,所述管可以朝向在所述反应器内循环的料浆流弯曲,所述反应器具有用于接收料浆部分的开口。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该方面,所述延伸部可以设置在反应器102的外表面(例如,下表面)附近,并从而收集固体,所述固体来自含有比在反应器102内循环的总料浆的平均固体含量更高的固体含量的层。在某些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开口可以是椭圆形或杓形。
因此,在利用当前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一些构型中,一个聚合反应器可能生产具有高分子量和低密度的聚合物,且其它聚合反应器可能生产具有更低分子量和更高密度的聚合物。应当指出,当前技术会提供第一反应器102或第二反应器112,以执行任一个上述任务。但是,为了简洁,在本文中描述了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应器102可能生产高分子量聚乙烯,其中使用相对大量的基于液体的试剂(例如,1-己烯)和小量的氢链转移剂。在某些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反应器102中的第一料浆可能具有相对低水平的乙烯单体(例如,约0.5至约5.0wt%、或约0.5wt%、或约1.0wt%、或约1.5wt%、或约3.0wt%)和相对高浓度的1-己烯(例如,约3wt%至约12wt%、或约4wt%),它们可能生产具有低聚合物密度的高分子量聚合物。但是,可能同样希望在第二反应器112中生产具有高密度的更低分子量聚合物,并大幅限制存在的1-己烯的量,同时在第二反应器112内具有大量氢。例如,在第二反应器112内的单体含量可以是约3wt%至约12wt%(例如,约4、4.5、5、6、7、8、9或10wt%)。实际上,所述CTO装置104可以用于大幅限制通过取出具有高固体含量(即低1-己烯含量)的料浆而转移至第二反应器112的1-己烯的量,从而促进在第二反应器112中的更低分子量的高密度聚合物的生产。当然,通过促进具有所需特性的聚合物的生产,总多模态工艺可能受益于CTO装置的使用。
B.CTO-转运管线设计
另外,使用撞击阀106作为第一反应器102的出口阀门,可能提供更低的反应器阻塞风险的优点。这可能是由于撞击阀106的运行模式,其中转运管线110的入口可以保持打开,且当它周期性地关闭时,不会由于阀门106的“插塞”机构而塞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撞击阀106会提供胜过其它类型的阀门的优点,因为其它阀门(诸如球阀)允许管线110的一部分保持向聚合反应器102开放,且需要连续稀释剂冲洗来防止反应器阻塞。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所述撞击阀106自动化。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传感器(诸如压力传感器130和/或流动传感器132)检测到泄漏或其它负面的运行因素,与所述传感器通信的控制器(诸如分布控制系统(DCS)134)可以关闭所述撞击阀106,这又可以使第一反应器102与转运管线110和第二反应器112基本上分离。在系统100内的撞击阀的自动化也可能提供其它希望的运行条件,诸如通过关闭转运管线110的两端进行并联运行,这又会使第一反应器102、转运管线110和第二反应器112彼此分离。下面描述了关于并联运行的其它实施方案和技术。
如以上所讨论的,所述转运管线110可以促进在第一反应器102中生产的料浆穿过撞击阀106向第二反应器112的转移。为了防止转运管线110内的转移料浆的固体的盐析,可以维持最小速率,使得所述速率足以悬浮在稀释剂内的颗粒。因此,为了防止潜在地堵塞转运管线110和阻塞反应器系统100,CTO多模态聚合系统的设计(由系统100表示)可以允许穿过转运管线110的转移料浆流的高速率。在这样的系统的设计中,可能有用的是,预定适合防止在转运管线110内的盐析的速率。因此,在一些方面,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程式(例如,Durand方程式、Darcy方程式和它们的改进形式),考虑固体浓度、粒度和导管尺寸以及其它参数,可以将适合防止在转运管线110内的盐析的速率模型化。
实际上,为了实现穿过转运管线110的所需速率,不同的设计考虑因素可以包括:转运管线110的长度和直径以及每个反应器的尺寸(例如,长度和直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通过使用CTO装置来促进料浆穿过转运管线110的流动,可能实现与其它技术(诸如使用压力取出阀门和/或沉降支管的那些)相比在每个反应器之间的更长距离。实际上,由CTO装置提供的更高的流速和更大的压力降可能允许足够的转移料浆速率,甚至在超过大约100英尺、200英尺、300英尺、400英尺或更大的转运管线长度下。但是,应当指出,转运管线110的适当尺寸可能依赖于每个反应器的尺寸和反应器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确定转移料浆的合适速率和它与转运管线110的长度的关系时,转移料浆在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之间经过的总距离可以是一个设计考虑因素。此外,转运管线110的长度不一定等于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相距的水平长度。为了跨越例如100英尺的水平长度,所述转运管线110可以具有大约220英尺、440英尺或更长的管线长度,所述长度包括转运管线110的弯头、弯部、环、弯曲部等。换而言之,为了在可相距100英尺的反应器102、112之间传递,穿过转运管线110流动的流体会在管道中经历大约220英尺、440英尺或更长的距离。
实际管线长度(例如,240英尺、440英尺或更长)可以称作反应器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当量管线长度”(例如,100英尺)。同样地,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也具有当量管线长度。也就是说,在反应器102、112中流动的流体经历的距离可能大于每个反应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例如,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可能具有至少大约200英尺的当量管线长度。具体地,作为一个实例,每个反应器102、112的当量管线长度可能是大约880英尺或更长。因此,在确定例如适当的转移料浆速率时,可能提出转运管线110的当量管线长度与第一反应器102和/或第二反应器112的当量管线长度的比率。在第一反应器102和/或第二反应器112的当量长度是大约880英尺、且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是100英尺的构型中,转运管线110的当量长度是大约220英尺(在大约25%的比率)或大约440英尺(在大约50%的比率)。实际上,当使用CTO装置来促进料浆转移时,这样的比率可能是适当的,而其它构型(诸如使用PTO阀门的那些)在这样的比率可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料浆速率,这可能导致固体盐析或其它不希望的流动特性。
除了长度以外,转运管线110的直径是合适的转移料浆速率的一个设计考虑因素。尽管众多直径可能适用于转运管线110,一般而言,转运管线110的直径可能低于沉降支管的直径(即,小于8英寸)。转运管线110可以设计成表现出在约1至约4英寸范围内的直径,这可能产生在约4英尺/秒至约30英尺/秒范围内的设计速率,这取决于实现特异性的需要。例如,可以将转运管线设计成具有准确的或约1、2、3或4英寸的直径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直径。实际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转运管线110可以等于或小于约3英寸,从而可以避免需要更多维护的更大尺寸的阀门(大于约6英寸)。此外,应当理解,通过使用具有相对小直径的管线,运行危害(诸如管线断裂)可能造成比采用更大直径管线的现有技术更少的危险。
可以得出结论,转运管线110应当设计成,就约50%的固体浓度而言,对于低密度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约4英尺/秒的最小速率。因而,在采用可能始终达到在该范围内的固体浓度的CTO装置(诸如CTO装置104)的实施方案中,转运管线110可以设计成大约20-30英尺/秒(例如,约28英尺/秒)的速率。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例如,在2-英寸转运管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转运管线直径的一个实例)内的更低的固体浓度,19000磅/小时的异丁烷稀释剂(或计算出的8.7英尺/秒的速率),可能是在反应器条件下防止料浆固体盐析所需的速率。因此,所述转运管线可以具有在4英尺/秒至30英尺/秒(例如,5英尺/秒至28英尺/秒、约8英尺/秒至25英尺/秒、10英尺/秒至20英尺/秒、13英尺/秒至18英尺/秒)之间的设计速率。可以理解,允许穿过转运管线110的料浆流的给定速率的设计,可以包括用于调节料浆从第一反应器102至第二反应器112的流动的部件。这样的部件可以包括CTO装置104的v-球阀108。
C.使用CTO装置的压力控制
在连续系统100的运行的一些方面,反应器之间的压力差可能对于连续系统100的性能和得到的聚烯烃产物的性质而言是关键性的。因此,可能希望在连接串联的反应器的转运管线110内包括部件,以控制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这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在转运管线110内的CTO装置104的v-球阀108来执行。例如,通过控制穿过转运管线110的第一料浆的流量,v-球阀108可以基本上控制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在一些方面,通过打开v-球阀108,从而允许更大的料浆流离开第一反应器102,可以降低第一反应器102内的压力。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反向运行可以用于增加第一反应器102内的压力。沿着转运管线110的长度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30和流动传感器132可以分别监测穿过转运管线110的料浆的压力和流量。传感器130和132可以将流动和压力信息传递给DCS134,后者可以自动地调节v-球阀108,使得压力和流动是在希望的运行范围内。
除了至少部分地控制穿过转运管线110的料浆的流动以外,v-球阀108的调节也可以至少部分地控制进入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的流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可以至少部分地控制其它方面,诸如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也就是说,当被正确地调节时,v-球阀108可以至少部分地增加或减小进入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流,并从而至少部分地控制第二反应器112中的压力。因此,v-球阀108可以至少部分地调节进入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流,并从而调节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v-球阀108的调节可能能够控制料浆速率在小范围内,例如,在0.5英尺/秒内。相反,在某些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反应器102上的撞击阀106可能完全开启或停止离开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的流动。在通过v-球阀108控制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的情况下,应当理解,可以连续地打开连接进第二反应器112中的撞击阀114。
现在参考图3,显示了一个实施方案,其中不包括v-球阀108,其可以允许穿过转运管线110在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之间连续流动。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以连续状态流体地连接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可以至少部分地控制第一反应器102内的压力。例如,在运行过程中,当在第一反应器102上的撞击阀106和在第二反应器112上的撞击阀114被完全打开时,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可以高于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也就是说,在第一反应器102中比在第二反应器112中更高的压力水平会造成在所述第一反应器102中生产的料浆穿过转运管线110流至第二反应器112。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使用出口阀门(例如,使用CTO装置116)控制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可以将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维持在基本上固定的水平。通过延伸,离开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流可以至少部分地控制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实际上,应当指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仅使用设置在第二反应器112上的连续取出装置116以及聚合组分向第一反应器102中的流入(例如,单体、共聚单体、稀释剂等),可以控制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并从而控制穿过转运管线110的转移料浆的流量)。因此,以与连续打开的撞击阀106类似的方式,可以一起排除设置在第一反应器102上的连续取出装置10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希望计算防止在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内的盐析所必需的料浆速率。技术人员会认识到,要考虑的一些重要参数可以包括料浆粘度(例如,其可以使用Gay-Nelson-Armstrong方程式进行计算)、料浆的雷诺数、在料浆内的固体的表面粗糙度和环路反应器的管直径。另外,使用Colebrook方程式,可以计算料浆的摩擦因子。可以进一步调节料浆的循环率,以补偿压力降,诸如使用Darcy和/或Durand方程式计算出的压力降。所述循环率可以与运动装置(诸如运动装置136(例如,泵曲线))的规格相匹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维持在来自反应器102、112的连续取出附件中的流动也是重要的。这可以如下实现:维持转运管线110中的最小速率,以防止固体的堵塞和/或盐析。使用如上所述的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可以计算该速率。
在图3图解的实施方案中,撞击阀114设置在第二反应器112的上游段,在运动装置136附近和前面,所述运动装置136包括叶轮138和电动机140。这样的构型可能允许降低第一反应器102内的压力。例如,随着管线110排空至第二反应器112中的最低压力点,这样的定位可以减小第一反应器102中的总压力。该定位还可能通过泵叶轮138的湍动和混合作用,分散来自管线110的浓缩的转移料浆。另外,撞击阀114可以位于第二反应器112的弯头的上侧或内径上,以减少在低流、无流、或反流情形中的堵塞趋势。在运行中,解释的实施方案因而允许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穿过转运管线110连续流至第二反应器112。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TO装置116设置在第二反应器112的下游段,这是负责使料浆离开总系统100的主要部件。相反地,进入第一反应器102的进料126是负责使物质进入所述系统100的主要部件。可以理解,这2个部件的并置可能允许控制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的压力。当然,在2个反应器之间会存在压力梯度,使得第一反应器102内的压力高于第二反应器112内的压力,从而有效地提供转移料浆从所述第一反应器102流至所述第二反应器112的运动力。
因而,随着进料126进入第一反应器102,所述第一反应器102内的压力可能增加,直到它的压力足以使等体积的料浆流入第二反应器112(如果所述反应器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或类似的尺寸)。实际上,如果进料速率增加,第一反应器102压力可能增加,如果进料速率降低,第一反应器102压力可能降低。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穿过转运管线110的流量因而基本上由在串联的反应器(例如,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之间的压力差控制。另外,如上面所指出的,一个反应器与其它反应器的尺寸比可能至少部分地影响压力差、穿过转运管线110流动的转移料浆的量和/或从每个或两个反应器102、112取出的料浆的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器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即,基本上相等的体积)或类似的尺寸(即,类似的体积),以解决与大压力差、料浆体积差等有关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果反应器102、112的体积相差不超过大约20%或不超过大约10%,这称作它们具有类似的尺寸。
D.多条转运管线
所述系统100还可能具有在适当位置的部件,使得堵塞的转运管线基本上不会影响串联的反应器的处理量。如图2所示,可能希望具有超过一条设置在每个反应器上的转运管线(例如,2-5条转运管线,包括端值)。这样的部件可以包括额外的CTO装置142(包括撞击阀144和v-球阀146),其构造成从第一反应器102取出料浆,并经由额外的转运管线148将所述料浆转移至第二反应器112。像主要转运管线110一样,额外的转运管线148可以使用撞击阀150联接至第二反应器。例如,在转运管线(诸如转运管线110)被堵塞的情形下,沿着转运管线110的长度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30可以将指示堵塞的某数据传递给控制器134。所述控制器134可以发信号给阀门,诸如v-球阀108和/或撞击阀106(其组合是CTO装置104),以关闭和几乎同时地打开与转运管线148相连的撞击阀144和/或v-球阀146(其组合是额外的CTO装置142)。所述CTO装置104和142可以沿着不同的取出位置设置在反应器102上,使得取出的料浆的某些特性(例如,料浆速率、分层的固体含量)是基本上相同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CTO装置104和142各自的撞击阀106和144可以设置在第一反应器102上在反应器弯头的点处,使得料浆经历分层(作为局部增加的料浆速率的结果)。实际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CTO装置104和142的撞击阀106和144可以构造成,在第一反应器102的大约同一区域取出料浆。类似地,转运管线110和148可以构造成在大约同一位置将转移料浆递送至第二反应器112。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转运管线110和148可以构造成将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递送至第二反应器112的不同位置。在某些方面,可能希望每条转运管线将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递送至第二反应器112,使得进入第二反应器112的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在进入第二反应器112以后具有强运动力。这样,转运管线110和148与第二反应器106发生流体联接的点可以设置在运动装置136附近,且邻近第二反应器112的弯曲部的内径。当然,转运管线110和148可以共有或具有类似的阀门和控制系统,使得控制器134可以基本上自动化在转运管线之间切换和控制穿过每条管线的流动的整个过程。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转运管线110和148可以同时地或大约同时地运行。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转运管线110和转运管线148内的阀门可以打开,使得由第一反应器102生产的料浆被连续取出,并穿过转运管线110和148流入第二反应器1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在反应器系统100的启动程序中,控制器134将通过先打开所述管线之一(而不是二者)而起作用,以维持转运管线110和148的最小速率,从而避免在低进料速率时段内的低管线速率和固体盐析。在生产速率和反应器进料充分增加的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34将打开第二转运管线(在上述的启动程序中没有打开的那条),以避免超过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阈值。
E.管线维修
现在参考图4,显示了系统160的管道图的图解,所述系统160是系统100的改进。系统160包括用于独立地服务于转运管线和/或彼此独立地运行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的部件。可以理解,改进的系统160可以包括许多关于系统100所述的部件。由于系统100的许多实现部件符合本发明的技术,现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那些部件。在串联的反应器之间的一条或多条转运管线发生堵塞的情况下,聚合系统160会提供这样的部件:所述部件不仅会利于在转运管线之间的切换,而且会利于独立地服务于每条管线。如图解的,用于独立地服务于转运管线(诸如转运管线110)的部件可以包括:能够冲洗转运管线110的稀释剂供给管线162以及主要管线164。应当指出,在图解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要管线164可以连接至转运管线110或管线168,所述管线168连接至闪蒸管线装置122。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分流阀166可以构造成将从第一反应器102取出的料浆分流至第二反应器112或闪蒸管线装置122。所述稀释剂供给管线162可以包括这样的部件:所述部件使稀释剂(例如,异丁烷、丙烷、超临界丙烷)能够以足以将残余聚合物颗粒冲洗出管线110和164的速率流动。这样的部件可以包括稀释剂供给泵170,所述泵170供给多种稀释剂冲洗。一种这样的冲洗由控制阀172控制,所述控制阀172控制穿过与主要管线164相连的冲洗管线174的稀释剂流。所述稀释剂冲洗管线162还可以具有控制阀176,所述控制阀176用于控制穿过与转运管线110相连的冲洗管线178的稀释剂流。控制阀172和176可以构造成关闭它们各自的冲洗管线。用于独立地服务于转运管线的部件还可以包括排出阀182,所述排出阀182沿着转运管线110的长度设置,所述排出阀182连接至排出管线184,所述排出管线184将被冲洗的组分(例如阻塞的聚合物、稀释剂)递送至可以处理固体的罐,例如,分离罐(knockouttank)186。当然,如关于图2所示,转运管线110应当具有压力和流动监测器128和132,使得所述工艺可以构造成手工地运行或被DCS134自动化。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转运管线110变得被阻塞,则可以关闭撞击阀114,且分流阀166可以关闭转运管线110的开口,使得所述转运管线110与两个反应器分离。在某些这样的情况中,可以如下从转运管线110排出料浆:打开排出阀182,并允许在转运管线110内的内容物穿过排出管线184流至分离罐186。稀释剂冲洗管线162可以允许稀释剂(诸如异丁烷)在阀门176控制下穿过冲洗管线178流至转运管线110,使得所述稀释剂冲洗掉转运管线110中的残余聚合物颗粒等等。排出阀182和排出管线184也可以利于第一反应器102的内容物排至分离罐186。应当指出,向分离罐186排出料浆等操作可以包括:使用来自稀释剂供给管线162的稀释剂(例如,异丁烷)冲洗反应器102和主要管线164内容物,以去除任何残余的聚合物颗粒。具体地,稀释剂供给管线162可以接收来自稀释剂源(例如,稀释剂罐)的稀释剂,且泵170可以供给运动力,以使稀释剂流过冲洗管线174并从而流过主要管线164。在该实施方案中,分流阀166会使被冲洗的内容物穿过转运管线110、穿过排出阀182和排出管线184分流至分离罐186。当然,所述稀释剂供给管线174和178可以充当离开第一反应器102的各条管线的冲洗点。应当理解,冲洗管线的总数可以等于或超过离开第一反应器102的管线的总数。如提及的,传感器130和132可以将压力和流动信息分别传递至DCS部件134,这允许操作人员确定转运管线110的不同方面,诸如管线的完整性和将来的可操作性。
应当指出,关于冲洗离开第二反应器112的管线188(并从而冲洗第二反应器112的内容物),第二反应器112可能具有类似的部件。也就是说,所述CTO装置116可以连续地取出料浆进入管线188,所述管线188可以使用包括稀释剂供给管线190在内的部件进行维护。所述稀释剂供给管线190可以包括与关于第一反应器102和转运管线110所述的稀释剂供给管线162类似的部件,包括控制阀192和冲洗管线194。并且,来自稀释剂供给管线190的冲洗管线的数目可以等于或超过离开第二反应器112的管线的数目。截止阀196可以构造成迫使来自稀释剂供给管线190的稀释剂穿过第二反应器112(从而冲洗第二反应器112),并穿过不同的CTO装置,诸如CTO装置19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CTO装置198可以连接至第二闪蒸管线装置200,以用于产物和稀释剂回收。
F.串联和并联运行
在图4中进一步图解了可以允许将系统160可靠地切换回单反应器运行(2个反应器独立地运行)的部件。实际上,所述系统160可以构造成,在操作人员决定时和/或在转运管线堵塞的情况下,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可以并联地运行(即,不是串联)。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被CTO装置104取入离开第一反应器102的主要管线164中的料浆可以被分流阀166分流至管线168,并因而分流至闪蒸管线装置122。如关于系统100所提及的(图2),第二反应器112可以具有CTO装置116,所述CTO装置116使第二料浆能够被连续地取至管线188,所述管线188连接至闪蒸管线装置122。为了保持管线168(其运送在第一反应器102中生产的料浆)与管线188(其运送在第二反应器112中生产的料浆)分开,所述系统160可以具有分流阀202,所述分流阀202构造成选择性地允许任一条管线进入闪蒸管线装置12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并联运行过程中,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可以基本上由在主要管线164内的CTO装置104控制,和/或通过控制离开所述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的流速,用设置在与闪蒸管线122相连的管线168内的其它阀门控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向所述第一反应器102中的进料也可以在控制所述第一反应器102的压力中起作用。在某些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连续地收集来自所述第一反应器102的聚合物产物,并使料浆的稀释剂连续地再循环回所述第一反应器102。与闪蒸管线装置122相连的管线168可以具有这样的部件:所述部件能够控制料浆向闪蒸管线装置122的流动,包括、例如,隔膜阀204和/或v-球阀206。其它可能的部件可以包括具有单向阀210的稀释剂冲洗管线208,其在管线168被阻塞和/或需要维护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稀释剂冲洗管线168。应当理解,隔膜阀204和球阀206可以设置在稀释剂冲洗管线208与管线168相连区域的任一侧上,从而允许选择性地冲洗管线168的任一侧。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管线168还可以具有共有的控制/共有的显示单元212,使得在一个位置可以至少部分地控制转移料浆和冲洗管线168的过程。
除了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管线以外,设置在第二反应器112的下游部分上的CTO装置116还可以连接至闪蒸管线装置122。实际上,经由CTO116从第二反应器112离开的管线188可以包括与离开第一反应器102的那些管线类似的部件。例如,离开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可以穿过管线188流动。离开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的流量可以至少部分地由CTO装置116的撞击阀118、v-球阀120或二者控制。隔膜阀214也可以至少部分地控制穿过管线188的料浆的流动。所述料浆可以被引导至分流阀202,所述分流阀202可以将第二料浆流引导至闪蒸管线装置122。像管线168一样,共有的控制器/显示器216可以允许操作人员在一个位置至少部分地控制与第二反应器106有关的连续料浆取出、管线维修和冲洗过程。
在一些方面,所述控制器134、202和216可以彼此通信。在这样的方面,所述控制器可以可靠地在并联和串联运行之间切换系统160。例如,如果需要并联运行,控制器134可以操作分流阀166和202,以将离开第一反应器102的料浆引导至与闪蒸管线装置122相连的管线168。以几乎同时的方式,可以关闭撞击阀114,从而分离转运管线110。根据上述工艺,稀释剂供给管线162可以开始冲洗转运管线110,最后将转运管线110的内容物排入分离罐186。控制器212可以相应地开始使用阀门204和206控制穿过管线168的料浆的流动,从而改变在管线168内的运行压力、料浆流量和类似的因素,以适合可能由改变成并联运行产生的任意数目的新参数。类似地,控制器216然后可以执行运行,所述运行包括指令隔膜阀214以控制穿过管线188的第二料浆的流动。所述分流阀202可以由控制器212和216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控制,使得分别来自管线168和188的第一和第二料浆不发生混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在并联运行过程中,来自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流可以从CTO装置198、管线188或第二CTO装置218流至第二闪蒸管线装置200,以回收来自反应器112的聚合物,使其与来自第一反应器102和闪蒸管线装置122的聚合物分离。相反地,如果在并联运行过程中需要串联运行,控制器134可以切换分流阀166,以将来自第一反应器102的第一料浆流引导至主要管线164,然后引导至转运管线110,同时基本上同时地关闭排出阀182。应当指出,在料浆被引导至转运管线110之前,所述转运管线110可以装有稀释剂,使得当控制器134打开撞击阀114时,第二反应器不会发生压力下降。所述控制器212然后可以将稀释剂冲洗管线208连接至冲洗管线168,且所述控制器216可以改变隔膜阀214的运行条件。如以前所述,控制器212或控制器216可以指令分流阀202,以允许来自管线188的料浆流流至闪蒸管线装置122。
G.闪蒸管线和稀释剂再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所述系统100和160都利用闪蒸管线装置122进行产物分离和稀释剂再循环。图5描绘了包括这种部件的典型闪蒸管线装置122。所述闪蒸管线装置可以包括这样的部件:所述部件用于将聚合物产物与从第二反应器112(在串联运行的情况下)或从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在并联运行的情况下)连续取出的产物料浆分离开。不论运行模式如何,来自第一反应器102或第二反应器112的料浆必须穿过共同的导管220进入高压闪蒸室222。导管220包括外围导管224,所述外围导管224被供给加热流体,所述加热流体会间接加热在闪蒸管线导管220中的料浆物质。蒸发的稀释剂经由导管226离开闪蒸室222,以用于进一步加工,这可以包括使用再循环冷凝器228通过简单的热交换进行冷凝。所述稀释剂然后经由管线124和再循环液体泵230返回系统100(例如,到达在第一反应器102内的运动装置128附近的区域),无需压缩。再循环冷凝器228可以在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条件下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意合适的热交换流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这样的流体:所述流体处于可经济地提供的温度。该流体的合适的温度范围是40°F至130°F。经由管线232,从高压闪蒸室222取出聚合物颗粒,以用于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技术进一步加工。在一些方面,可以将它们传递至低压闪蒸室234,此后经由管线236回收为聚合物产物。分离的稀释剂穿过压缩机238到达管线2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采用串联反应器的系统(诸如系统100)利用的连续取出不仅会实现在第一反应器102上游的更高的固体浓度,而且允许高压闪蒸的更好运行,从而允许大多数取出的稀释剂被闪蒸出并不经压缩地再循环。实际上,以此方式通常可以回收50-99%(例如,70-92%)的稀释剂。
H.多反应器系统运行
根据如此描述的实施方案,在图6中描绘了运行双反应器聚合系统(例如系统100)的方法300的方框流程图。另外,应当指出,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串联的多个反应器(即,超过2个),且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2个反应器的运行,以便于讨论。如图1所示和所述,一般而言,进料系统16可以向反应器系统20中供料。但是,如图6所示,可能必须确定希望的运行条件302,例如,以确定所述系统将串联还是并联运行。在串联运行的情况下,总工艺可以包括向第一反应器102供料和在所述第一反应器102内聚合的步骤304。在并联运行的情况下,除了步骤304以外,可以进行向第二聚合反应器112供料和在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112内聚合的另一个步骤306。在两个运行实施方案中,第一反应器102和第二反应器112聚合它们各自的单体以形成料浆,且可以分别具有控制连续取出它们各自的料浆的速率的步骤308和310。这些步骤可以包括使用部件,诸如设置在第一反应器102上的CTO104以控制第一料浆312的流动,和设置在第二反应器112上的CTO116以控制第二料浆314的流动。
参考根据第一聚合反应器102的工艺流程图,可以从第一聚合反应器102连续地取出第一料浆312进入导管(例如,图4所示的转运管线110或主要管线164)。应当理解,根据框316,可以连续地监测穿过转运管线110或主要管线164的第一料浆312的流动。如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运行双反应器聚合系统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使用步骤308和310的部件和在图4中描述的部件,可以在串联和并联运行之间切换所述系统。因而,根据串联或并联运行的运行内测定318(例如,如果操作人员决定切换运行模式),或如果检测到泄漏或其它负面的运行因素,可以将第一料浆312的流动引导至许多不同的路径。例如,如果需要并联运行,如步骤320所示,可以将第一料浆312的流动引导至闪蒸管线(例如,闪蒸管线122)。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检测到泄漏或其它负面的运行条件,根据步骤322,可以将第一料浆312引导至分离罐,诸如在图4中描述的分离罐186。相反地,如果要进行串联运行,如框324指示的第一料浆312可以继续穿过转运管线110到达第二反应器112。
应当理解,在并联运行过程中,进料和聚合步骤306可以与步骤304基本上同时地进行,其中进料被递送至第一反应器102并在所述第一反应器102内发生聚合。但是,在串联运行过程中,所述步骤306可以跟在步骤324之后。也就是说,根据步骤324,可以将第一料浆312引导至第二反应器112,然后根据步骤306,将进料引入第二反应器112中并在所述第二反应器112内聚合单体。在此时,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112可以开始将新的聚烯烃掺入第一料浆312中,从而形成第二料浆314。但是,应当理解,在并联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料浆314可以没有掺入第一料浆312。
如提及的,根据第二反应器112的过程可以包括步骤310,所述步骤310用于控制离开反应器112的第二料浆314的流动。在某些实施方案(诸如关于图3所述的那些)中,步骤310也可以指令部件(诸如设置在第二反应器112上的CTO116)来调节离开第一反应器102和/或穿过转运管线110流动的第一料浆312的流动。尽管如此,根据前述步骤320,可以将第二料浆314的流动引导至闪蒸管线装置122,所述第二料浆314可以包括或不包括第一料浆312(取决于运行模式)。例如,在并联运行过程中,闪蒸管线装置122将独立于第二料浆314地接收第一料浆312。在串联运行过程中,所述第二料浆314可以掺入第一料浆312。
在图5中描述的闪蒸管线装置122可以在步骤326中使液体介质328与已经被引导至闪蒸管线装置122的一种或多种料浆的聚合物产物330分离开。当然,根据步骤332,所述液体介质可以再循环至反应器系统,例如,系统100。根据步骤334,可以将固体聚合物产物330引导至挤出/装载区以用于进一步加工,诸如在图1中描述的挤出/装载系统36。为了符合本发明的技术,闪蒸管线装置122还可以包括将液体介质328引导至第一反应器102或第二反应器112或二者的部件。这样,根据步骤336,可以做出串联或并联运行的最终确定,以确定将液体介质328引导至何处。在并联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将液体介质328引导至第一反应器102(根据步骤338)以及第二反应器112(根据步骤340)。在串联构型中,可以将所述液体介质引导至第一反应器102,而不是两个反应器,并且其可以由执行步骤338(而不是步骤338和340)组成。
尽管本公开内容可能易于具有多种改变和替代形式,已经通过附图和表格中的实施例证实了具体实施方案,且已经在本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所述实施方案无意限于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本公开内容意图覆盖落入下面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等效方案和替代方案。

Claims (19)

1.一种生产聚烯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稀释剂和第一单体提供给第一聚合反应器;
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中聚合所述第一单体,以形成在第一料浆中的第一聚烯烃;
以一定的流量,将包含所述第一聚烯烃和所述稀释剂的转移料浆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连续地排出至第二聚合反应器;
使用位于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上的第一连续取出装置,调节所述转移料浆穿过转运管线向第二环路反应器的流量;和
在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中聚合第二单体,以形成第二聚烯烃,
其中,由所述第一连续取出装置调节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中的压力,并且所述转移料浆的速率维持在4英尺/秒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烯烃是聚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具有类似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包括:运行所述第一连续取出装置,使得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转运管线基本上没有重力沉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另外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上的第二连续取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移料浆具有比所述第一料浆更高的平均固体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连续取出装置包括v-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在第一组条件下运行,以生产具有第一分子量分布的所述第一聚烯烃,且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在第二组条件下运行,以生产具有第二分子量分布的所述第二聚烯烃,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分子量分布是不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稀释剂包括异丁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稀释剂包括丙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器、所述第二反应器或二者的组合至少在流体反应器内容物的临界温度和/或至少在流体反应器内容物的临界压力下运行,所述流体反应器内容物包括所有反应器内容物。
12.一种用于生产聚烯烃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聚合反应器;
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下游的第二聚合反应器;
导管,所述导管将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串联地流体相连;和
连续取出装置,所述连续取出装置构造成控制穿过所述导管的转移料浆的流动,
其中,由所述连续取出装置调节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中的压力,并且所述转移料浆的速率维持在4英尺/秒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续取出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续取出装置包括撞击阀,所述撞击阀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进入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内循环的分层料浆的下游流,其中所述撞击阀在朝向所述下游流的方向上成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续取出装置构造成,使用至少部分地由进入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的稀释剂和单体的连续进料产生的运动力,利于所述转移料浆穿过所述导管的流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另外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上的固体浓缩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另外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上的固体浓缩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导管的当量长度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的最长当量长度的比率是25%至50%。
19.一种用于生产聚乙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聚合反应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构造成在第一组条件下循环乙烯、第一稀释剂和在固体载体上的催化剂,以生产在第一料浆中的第一聚乙烯聚合物;
位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上的第一固体浓缩器,所述第一固体浓缩器构造成排出转移料浆,所述转移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高于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内循环的所述第一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
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下游的第二聚合反应器,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能够:接收所述转移料浆,在第二组条件下循环所述转移料浆、乙烯和所述第一稀释剂和/或第二稀释剂,以生产在第二料浆中的第二聚乙烯聚合物,所述第二料浆包含所述第一聚乙烯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乙烯聚合物;和
位于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上的第二固体浓缩器,所述第二固体浓缩器构造成排出产物料浆,并控制所述转移料浆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向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的流动,其中所述产物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高于所述第二料浆的平均固体浓度,
其中,由所述第一固体浓缩器调节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器中的压力,并且所述转移料浆的速率维持在4英尺/秒以上。
CN201180024265.XA 2010-05-21 2011-05-13 聚合反应器的连续取出技术和压力控制 Active CN102892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85,333 US8344078B2 (en) 2010-05-21 2010-05-21 Continuous take off technique and pressure control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12/785,333 2010-05-21
PCT/US2011/036434 WO2011146334A1 (en) 2010-05-21 2011-05-13 Continuous take off technique and pressure control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792A CN102892792A (zh) 2013-01-23
CN102892792B true CN102892792B (zh) 2016-07-06

Family

ID=4416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4265.XA Active CN102892792B (zh) 2010-05-21 2011-05-13 聚合反应器的连续取出技术和压力控制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8344078B2 (zh)
EP (2) EP2571905B1 (zh)
CN (1) CN102892792B (zh)
BR (1) BR112012029640A2 (zh)
CA (1) CA2799228C (zh)
DK (1) DK2571905T3 (zh)
ES (2) ES2475724T3 (zh)
HU (1) HUE029845T2 (zh)
MX (1) MX2012013237A (zh)
PL (1) PL2571905T3 (zh)
RS (1) RS53343B (zh)
RU (1) RU2536204C2 (zh)
WO (1) WO2011146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8515B2 (en) * 2010-02-03 2016-06-07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ompressible liquid diluent in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US8344078B2 (en) 2010-05-21 2013-01-01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ontinuous take off technique and pressure control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20140171601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ethylene production with multiple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9556283B2 (en) * 2010-05-21 2017-01-31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ethylene production with multiple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8597582B2 (en) * 2011-06-30 2013-12-03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Flashline heater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140894A1 (en) * 2012-11-20 2014-05-2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olefin production with multiple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9340629B2 (en) 2012-12-13 2016-05-17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ethylene production with multiple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8987390B2 (en) 2012-12-18 2015-03-2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hain transfer agent removal between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CN104955852B (zh) * 2013-01-22 2018-01-02 道达尔研究技术弗吕公司 具有连续输送的烯烃聚合工艺
HUE026812T2 (en) * 2013-01-22 2016-07-28 Total Res & Technology Feluy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ith continuous discharge
US9310137B2 (en) * 2013-04-29 2016-04-1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Unified cooling in multiple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9822193B2 (en) 2013-04-29 2017-11-21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Unified cooling for multiple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9295964B2 (en) * 2013-09-19 2016-03-2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ressure relief for multiple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US9340627B1 (en) * 2014-05-21 2016-05-17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Elbow and horizontal configurations in a loop reactor
EP3377537B2 (en) * 2015-11-18 2022-02-16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ith a partial shutdown phase
EP3178853B1 (en) 2015-12-07 2018-07-25 Borealis AG Process for polymerising alpha-olefin monomers
US10029230B1 (en) 2017-01-24 2018-07-2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Flow in a slurry loop reactor
JP6902965B2 (ja) * 2017-08-29 2021-07-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EP3479896A1 (en) 2017-11-03 2019-05-08 Borealis AG Polymerization reactor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withdrawal valve
EP3505541B1 (en) * 2018-01-02 2019-11-27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Manufacturing plant for high-pressure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shutdown
AU2020376980A1 (en) * 2019-10-28 2022-06-02 Cora Therapeutics Inc. Formulation to reduce or prevent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US11674023B2 (en) 2020-10-15 2023-06-13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982A (zh) * 2002-09-25 2005-10-19 切夫里昂菲利普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从高固体含量聚合淤浆中连续取料
EP2055725A1 (en) * 2007-11-05 2009-05-06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Reduced blockage when transferring polymer product from one reactor to anot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7363A (en) 1961-05-22 1966-06-21 Phillips Petroleum Co Control of the composition of a reaction mixture
US3203766A (en) 1961-07-06 1965-08-31 Phillips Petroleum Co Apparatus for the recovery of solids from pressure vessels
US3195613A (en) 1961-10-09 1965-07-20 Phillips Petroleum Co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discharging the contents of a pressurized vessel
US3248179A (en) 1962-02-26 1966-04-26 Phillips Petroleum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id polymers of olefins
US3285899A (en) 1962-08-30 1966-11-15 Phillips Petroleum Co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discharging the contents of a pressurized vessel
DE1745433C3 (de) 1967-03-20 1980-08-21 Solvay & Cie., Bruessel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Entfernung von durch kontinuierliche Suspensionspolymerisation bei niederem Druck in Gegenwart von üblichen Katalysatoren und Verdünnungsmitteln erhaltenen Olefinpolymerisaten aus einem Reaktor
FR2105415A5 (fr) 1970-09-04 1972-04-28 Solvay Perfectionnement aux reacteurs de polymerisation continue
BE786661A (fr) 1971-07-27 1973-01-24 Nat Petro Chem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opolymeres ethylene/butene-1 et d'homopolymeres d'ethylene
DE2409839C2 (de) 1974-03-01 1982-11-18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kleinteiliger Olefinpolymerisate
US4125743A (en) 1977-06-07 1978-11-14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Graphics transmission system
US4199546A (en) 1978-03-16 1980-04-22 Chemplex Company Manufacture and recovery of olefin polymer particles
US4211863A (en) 1979-01-17 1980-07-08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Polymer slurry catalyst residue deactivation
JPS56100632A (en) 1980-01-14 1981-08-12 Showa Denko Kk Multistage reaction apparatus using annular tube
EP0057420B1 (en) 1981-01-30 1986-05-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ethylene polymers
US4424341A (en) 1981-09-21 1984-01-03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Separation of solid polymers and liquid diluent
US4654801A (en) 1984-11-30 1987-03-31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Control of a vinyl acetate process
US4613484A (en) 1984-11-30 1986-09-23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Loop reactor settling leg system for separation of solid polymers and liquid diluent
US4754007A (en) 1985-03-08 1988-06-28 Enron Chemical Company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DE3612376A1 (de) 1986-04-12 1987-10-15 Basf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kleinteiliger homo- und copolymerisate des ethen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fluessigen alkans als reaktionsmedium
US4676870A (en) 1986-06-02 1987-06-30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utomatic control of a multiple-effect evaporator
JPS6317493A (ja) 1986-07-09 1988-01-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文字フオントデ−タの処理方法
US5183866A (en) 1989-08-30 1993-02-02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Polymer recovery process
CA2023745A1 (en) 1989-11-27 1991-05-28 Kelly E. Tormaschy Control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US5565175A (en) 1990-10-01 1996-10-15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thylene polymer
FI89929C (fi) 1990-12-28 1993-12-10 Neste Oy Foerfarande foer homo- eller sampolymerisering av eten
US5575979A (en) 1991-03-04 1996-11-1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diluents from solid polymers utilizing a two-stage flash and a cyclone separator
EP0580930B1 (en) 1992-07-31 1996-11-20 Fina Research S.A.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ethylene having a broa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US6042790A (en) 1993-02-08 2000-03-28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unreacted monomer concentration in a polymerization reactor
US5387659A (en) 1993-02-08 1995-02-07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Flash gas sampling for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US5455314A (en) 1994-07-27 1995-10-03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moval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effluent
FI96216C (fi) 1994-12-16 1996-05-27 Borealis Polymers Oy Prosessi polyeteenin valmistamiseksi
FI952098A (fi) 1995-05-02 1996-11-03 Borealis As LLDPE-polymeerien valmistusmenetelmä
US20040136881A1 (en) 1997-07-15 2004-07-15 Verser Donald W. Separation of polymer particles and vaporized diluent in a cyclone
US7033545B2 (en) 1997-07-15 2006-04-25 Chev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Slurry polymerization reactor having large length/diameter ratio
US6239235B1 (en) 1997-07-15 2001-05-2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High solids slurry polymerization
US6114501A (en) 1997-12-19 2000-09-05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Diluent recycle process
KR100531628B1 (ko) 1998-03-20 2005-11-29 엑손모빌 케미칼 패턴츠 인코포레이티드 연속적인 슬러리 중합반응의 휘발물질 제거
DE69909263T2 (de) 1998-03-20 2004-04-22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Baytown Kontinuierliches entfernen flüchtiger bestandteile aus suspensionspolymerisation
US6051631A (en) 1998-06-10 2000-04-18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Process for treating fluid streams
US7005485B2 (en) 1998-12-18 2006-02-28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olefins
US6967230B2 (en) 1998-12-18 2005-11-2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olefins
US6239300B1 (en) 1999-02-17 2001-05-2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Metallocene production process
US6262191B1 (en) 1999-03-09 2001-07-17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Diluent slip stream to give catalyst wetting agent
CN1361794A (zh) 1999-07-15 2002-07-31 菲利浦石油公司 以开槽方式引出悬浮体
EP1083183A1 (en) 1999-09-10 2001-03-14 Fina Research S.A.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olefins
AU2002240549A1 (en) 2002-02-28 2003-09-16 Exxonmobile Chemical Patents In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Continuous slurry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n a loop reactor
US7179426B2 (en) 2002-09-12 2007-02-20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Large catalyst activator
US7015289B2 (en) 2002-09-13 2006-03-21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ake-off valve plugging in a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P1556415B1 (en) 2002-09-13 2009-12-23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Loop reactor apparatus and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with multiple feed points for olefins and catalysts
US7524904B2 (en) 2002-09-16 2009-04-28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olymer solids, hydrocarbon fluids, and purge gas
EP1549680B1 (en) 2002-09-17 2013-06-05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Improved pump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slurry polymerization in loop reactors
JP4856873B2 (ja) 2002-10-11 2012-01-18 ベクトン・ディキンソン・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圧縮可能なプランジャを有するフラッシュシリンジ
ES2296888T3 (es) 2002-10-30 2008-05-01 Borealis Technology Oy Proceso y aparato para la produccion de polimeros de olefinas.
US20050095176A1 (en) 2003-10-31 2005-05-05 Hottovy John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eactor fines
US7037980B2 (en) 2003-11-10 2006-05-0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Monovinylarene/conjugated diene copolymers having lower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US7109290B2 (en) 2004-06-07 2006-09-1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Polymer transfer within a polymerization system
WO2006019494A1 (en) 2004-07-14 2006-02-23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mer production at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BRPI0514170B1 (pt) 2004-08-27 2017-04-25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Lp sistema de fabricação para produzir poliolefina e método para operar um processo de fabricação de poliolefina
US7645841B2 (en) 2004-08-27 2010-01-1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to reduc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fouling
US8079158B2 (en) 2004-09-02 2011-12-20 Grupo Petrotemex, S.A. De C.V. Process for separating and drying thermoplastic particles under high pressure
US7615596B2 (en) 2005-09-30 2009-11-10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Multiple component feed methods and systems
US7547750B2 (en) 2005-10-05 2009-06-16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polymer solids from slurry loop reactor
EP1803498A1 (en) 2005-12-30 2007-07-04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Dynamic pressure control in double loop reactor
EP1825910A1 (en) 2006-02-24 2007-08-29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a loop reactor
RU2465284C2 (ru) 2007-08-27 2012-10-27 Базелль Полиолефин Италия С.Р.Л. Способ 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и олефинов с помощью многопетлевых реакторов
US8202949B2 (en) 2008-08-26 2012-06-1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ressure and flow in a loop reactor
US7999044B2 (en) 2008-09-04 2011-08-16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inventory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
ATE551369T1 (de) 2008-11-17 2012-04-15 Borealis Ag Mehrstufiger prozess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ylen mit reduzierter gelbildung
US9358515B2 (en) 2010-02-03 2016-06-07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ompressible liquid diluent in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US8344078B2 (en) 2010-05-21 2013-01-01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Continuous take off technique and pressure control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982A (zh) * 2002-09-25 2005-10-19 切夫里昂菲利普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从高固体含量聚合淤浆中连续取料
EP2055725A1 (en) * 2007-11-05 2009-05-06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Reduced blockage when transferring polymer product from one reactor to anoth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8184B1 (en) 2016-07-13
RU2012155578A (ru) 2014-06-27
EP2738184B2 (en) 2023-05-17
PL2571905T3 (pl) 2014-08-29
ES2475724T3 (es) 2014-07-11
CA2799228A1 (en) 2011-11-24
MX2012013237A (es) 2013-01-24
CN102892792A (zh) 2013-01-23
WO2011146334A1 (en) 2011-11-24
EP2571905A1 (en) 2013-03-27
ES2595221T5 (es) 2023-10-09
HUE029845T2 (en) 2017-04-28
US20110288247A1 (en) 2011-11-24
US20130183200A1 (en) 2013-07-18
ES2595221T3 (es) 2016-12-28
CA2799228C (en) 2018-05-29
EP2738184A1 (en) 2014-06-04
DK2571905T3 (da) 2014-05-12
US8816024B2 (en) 2014-08-26
BR112012029640A2 (pt) 2016-08-02
EP2571905B1 (en) 2014-03-26
RS53343B (en) 2014-10-31
RU2536204C2 (ru) 2014-12-20
US8344078B2 (en)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792B (zh) 聚合反应器的连续取出技术和压力控制
US8569433B2 (en) Energy efficient polyolefin process
RU2515614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активации катализаторов
US9962670B2 (en) Compressible liquid diluent in polyolefin polymerization
CN101517500B (zh) 用于控制聚烯烃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方法和装置
US79990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inventory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
US200800520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volatile organic content in polyolefin
US10799847B2 (en) Polyolefin production with multiple polymerization reactors
CN105121002A (zh) 聚烯烃聚合反应器之间的链转移剂去除
US90898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ending polymers
CN105579124A (zh) 用于多种聚烯烃聚合反应器的减压
RU2588142C2 (ru) Сжимаемый жидкий разбавитель для 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и полиолефин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