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6895B -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 Google Patents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6895B
CN102886895B CN201210406119.XA CN201210406119A CN102886895B CN 102886895 B CN102886895 B CN 102886895B CN 201210406119 A CN201210406119 A CN 201210406119A CN 102886895 B CN102886895 B CN 102886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illimeters
joint
annular groove
centr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6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6895A (zh
Inventor
牛文全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406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6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6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6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6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68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包括给油分配接头、中心轴、进油管、轮箍、油路挡板、右侧轮缘、左侧轮缘、热合压轮、不锈钢外护板、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软管;给油分配接头与中心轴一端固连,中心轴的另一端与电动机连接;进油管位于中心轴的空腔内;进油管的一端与给油分配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温控装置连接;轮箍套在中心轴外且两者固连;轮箍两侧边沿分别设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左侧轮缘和右侧轮缘分别安装在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内且左侧轮缘和右侧轮缘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安装热合压轮;热合压轮套在轮箍外;本发明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将加热与挤压功能集成一体,加热效果好;采用铜质热合压轮,避免薄膜的表层与其他层发生粘连。

Description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滴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滴灌技术领域中,对于滴灌带的生产设备通常采用平板状挤出机。使用平板状挤出机挤出平板状PE薄膜形成滴灌带时,必须要经过裹折、热压焊接等工序才能完成,在热压焊接工序中,工艺技术的稳定与否对滴灌带产品的影响非常大。目前的热压焊接方式主要有超声冷焊接技术,该技术虽然快捷方便,但是在高速运转时,漏焊接现象非常明显;另外,目前还有热合挤压焊接技术,通过对流涎状薄膜挤压粘接在一起,该技术工艺简单,粘接效果较好,但是粘接过程中将所挤压的所有薄膜层粘接在一起,而裹折式薄壁滴灌带只容许将外部两层薄膜层粘接在一起,外最内层不能和其他层粘接,此外,该技术没有加热装置,不适合裹折式薄壁滴灌带粘接。为了保证热压焊接工序的稳定,研究一种滴灌带热压焊接装置,对于生产合格的滴灌带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灌带热压焊接轮,该焊接轮保证了热压焊接工序的稳定进行,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滴灌带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包括给油分配接头、中心轴、进油管、轮箍、油路挡板、右侧轮缘、左侧轮缘、热合压轮、不锈钢外护板、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软管;其中,给油分配接头与中心轴一端固连,中心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电动机连接;中心轴通过2个轴承固定在生产线上;中心轴中空,进油管位于中心轴的空腔内;进油管的一端与给油分配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温控装置连接;
轮箍套在中心轴外且两者固连;轮箍两侧边沿分别设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左侧轮缘和右侧轮缘分别安装在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内且左侧轮缘和右侧轮缘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安装热合压轮;热合压轮套在轮箍外;热合压轮内壁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侧壁上设有侧面环形凹槽,侧面环形凹槽被一个凸起隔断;该凸起两边的环形凹槽分别与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油路挡板覆盖在环形凹槽上并固定;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接轮箍上设置的进油管通道和出油管通道;热合压轮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顶部有一个环形凹槽;
给油分配接头上设有与进油管相连通的中心孔,还设有与进油管和中心轴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的周围孔;中心孔通过一套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软管、第二接头与进油管通道连通;周围孔通过另一套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软管、第二接头与出油管通道连通。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
所述给油分配接头一端为八棱柱结构的接头帽,其外接圆直径为80毫米,高度为32毫米;另一端为圆柱体结构的外接头,直径为42毫米,高度为20毫米,外接头的轴线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旁边设有周围孔,接头帽内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中心孔与进油孔垂直相交连通,周围孔和出油孔垂直相交连通;中心孔与进油管连接,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两个第一接头连接;外接头与中心轴一端连接。
所述轮箍厚度为60毫米,轮箍包括6个支撑、内圈和外圈;支撑以轮式结构连接内圈和外圈;内圈为中空圆柱,其外径为120毫米,其中空部分的直径为60毫米,中空部分内镶接中心轴的前段;内圈上均匀分布6个丝孔;外圈外径398毫米,内径320毫米,外圈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左环形槽深度为10.5毫米,宽度为24毫米,右侧环形槽深度为10.5毫米,宽度为20毫米;外圈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槽,用于安装热合压轮,其深度为毫米,宽度为4毫米;在外圈的壁上设有进油管通道和出油管通道。
所述热合压轮内径为390毫米,外径为478毫米,厚度为23毫米,热合压轮套在轮箍外,热合压轮的内表面与轮箍的环形槽的表面紧贴;热合压轮侧壁上均匀分布12个丝孔,热合压轮置于右侧轮缘、左侧轮缘之间并固定;热合压轮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高度为7毫米;右侧轮缘、左侧轮缘的环状凸起的内表面均紧贴环形凸台两侧的热合压轮的外表面;环形凸台顶部有一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为深度为1毫米,宽度为6毫米;
热合压轮的一个侧面上有侧面环形凹槽,侧面环形凹槽被凸起隔断;在凸起的两边的热合压轮内壁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凸起两边的环形凹槽分别与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油路挡板覆盖在环形凹槽上并固定,使侧面环形凹槽形成管状通道;油路挡板的两个边沿处分别安装密封圈;进油口由一个穿过轮箍上进油管通道的第二接头连接一根软管,该软管再通过一个第一接头连接给油分配接口的进油孔;出油口由一个穿过轮箍外圈上出油管通道的第二接头连接一根软管,该软管再通过一个第一接头连接给油分配接口的出油孔;从而形成热油循环通道;高温热油通过进油口流入侧面环形凹槽后从出油口流出,使环形凹槽两边的两条棱保持均匀高温。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将加热与挤压功能集成一体,由高温油控温,温度分布均匀,稳定,可使薄壁滴灌带两个粘接层快速加热,加热效果好;采用铜质热合压轮,局部加热塑化薄壁滴灌带,粘接强度大,不会使薄膜的表层与其他层发生粘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给油分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正视图;图2(b)为侧视图。
图3 是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轮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正视图;图4(b)为侧视图。
图5是左侧轮缘的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正视图;图5(b)为侧视图。
图6是右侧轮缘的的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正视图;图6(b)为侧视图。
图7 是热合压轮与油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为正视图;图7(b)为正视图中局部A放大图;图7(c)为图7(b)中A1-A1剖面图;图7(d)为图7(b)中A2-A2剖面图。图7(e)为图7(b)中A3-A3剖面图。
图8 是外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a)为侧视图;图8(b)为正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7,本发明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包括给油分配接头1、中心轴2、进油管3、轮箍4、油路挡板5、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热合压轮8、不锈钢外护板9、第一接头10、第二接头11和软管12;其中,给油分配接头1与中心轴2一端固连,中心轴2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电动机连接;中心轴2通过2个轴承固定在生产线上;中心轴2中空,进油管3位于中心轴2的空腔22内;进油管3的一端与给油分配接头1连接,另一端与温控装置连接;温控装置用以给油加热并向本发明提供热油。
轮箍4套在中心轴2外且两者固连;轮箍4两侧边沿分别设左环形槽31和右环形槽29,左侧轮缘7和右侧轮缘6分别安装在左环形槽31和右环形槽29内且左侧轮缘7和右侧轮缘6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安装热合压轮8;热合压轮8套在轮箍4外;热合压轮8内壁上设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侧壁上设有侧面环形凹槽39,侧面环形凹槽39被一个凸起40隔断;该凸起40两边的环形凹槽39分别与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连通;油路挡板5覆盖在环形凹槽39上并固定,环形凹槽39与油路挡板5之间形成油路通道;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分别连接轮箍4上设置的进油管通道27和出油管通道28;热合压轮8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42,环形凸台42顶部有一个环形凹槽41。
给油分配接头1上设有与进油管3相连通的中心孔15,还设有与进油管3和中心轴2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的周围孔46;中心孔15通过一套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10、软管12、第二接头11与进油管通道27连通;周围孔46通过另一套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10、软管12、第二接头11与出油管通道28连通。
系统工作时,电动机通过齿轮带动中心轴2旋转,从而带动本发明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绕中心轴4旋转;经温控装置加热的高温热油通过进油管3内腔、经给油分配接头1的中心孔15、第一接头10、软管12、第二接头11、进油管通道27进入热合压轮8与油路挡板5形成的油路通道内,在热合压轮8内流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热合压轮外表面均匀高温;然后依次经过出油管通道28、第二接头11、软管12、第一接头10、给油分配接头1的周围孔46,冷却后的油经过进油管3与中心轴2之间的空腔流出。
参见图2,所述给油分配接头1材料为不锈钢。给油分配接头1一端为八棱柱结构的接头帽,其外接圆直径为80毫米,高度为32毫米;另一端为圆柱体结构的外接头,直径为42毫米,高度为20毫米,外接头的轴线上设有中心孔15,中心孔15的旁边设有周围孔46,接头帽内设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中心孔15与进油孔13垂直相交连通,周围孔46和出油孔14垂直相交连通;中心孔15、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内壁均攻丝,中心孔15与进油管螺纹连接,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分别与两个第一接头10螺丝连接;外接头外侧攻丝与中心轴2一端螺接。
参见图3,所述中心轴2的材料采用不锈钢。中心轴2是由前段17、前中间段19、后中间段20、尾段21依次连接而成的中空的台阶状轴,中心轴前段17长度为60毫米;前中间段19长度为118毫米,外径为60毫米;前段17的外端设有接口16,接口16内攻丝后螺接在给油分配接头1的外接头上;接口16内径为42毫米,深度为28毫米;前段17与中间段19之间设有固定轮18,前段17镶接在轮箍4内,且中心轴2通过固定轮18上的6个丝孔与轮箍4螺接固定;固定轮18外径120毫米,厚度为25毫米,6个丝孔分布所在的圆直径为90毫米;后中间段20长度为390毫米,外径为50毫米,后中间段20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生产线上;尾段21长度为80毫米,外径为40毫米,尾段21通过链轮连接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中心轴2转动;中心轴2的中空部分为直径为20毫米的的空腔22,进油管3安装在空腔22内;进油管3为铜质,其内径8毫米,外径12毫米;进油管3一端外攻丝与给油分配接头1的中心孔15连接,另一端通过锥形螺纹管接头与温控装置相连接;进油管3外侧与空腔22管壁形成的环状通道与给油分配接头1的周围孔46连通,作为出油通道。
参见图4,所述轮箍4为不锈钢材质,厚度为60毫米,轮箍4包括6个支撑24、内圈32和外圈23;支撑24为钢板,它们以轮式结构连接内圈32和外圈23;内圈32为中空圆柱,其外径为120毫米,其中空部分25的直径为60毫米,中空部分25内镶接中心轴2的前段17;内圈32上均匀分布6个丝孔26,用以通过螺丝与中心轴3的固定轮18上丝孔的相连接固定;外圈23外径398毫米,内径320毫米,外圈23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左环形槽31和右环形槽29;左环形槽31用于安装左侧轮缘7,其深度为10.5毫米,宽度为24毫米,右侧环形槽29用于安装右侧轮缘6,其深度为10.5毫米,宽度为20毫米;外圈23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槽30,用于安装热合压轮8,其深度为31毫米,宽度为4毫米。在外圈23的壁上设有进油管通道27和出油管通道28。
参见图5,所述左侧轮缘7为四块相同的不锈钢弧形板组成的圆环,左侧轮缘7的内径为351毫米,外径为482毫米;左侧轮缘7的左侧面为平面,右侧面为台阶状面,沿径向由外至里依次为第一环面36、第二环面35、第三环面34,第一环面36与第二环面35之间有环状凸起37;第一环面36内径为474毫米,第二环面35外径为464毫米,第二环面35处左侧轮缘7的厚度为18.5毫米,第三环面34外径398毫米;安装时,第三环面34的右侧面紧贴轮箍4的环形槽31的表面;左侧轮缘7侧壁上均匀分布12个丝孔33。
参见图6,所述右侧轮缘6与左侧轮缘7的结构呈左右对称且尺寸相同,尺寸上的区别仅在于右侧轮缘6上与左侧轮缘7的第三环面34相对应的第四环面38的外径为390毫米。安装时,第四环面38的左侧面紧贴轮箍4的环形槽29的表面。
参见图7,所述热合压轮8为铜质圆环,其内径为390毫米,外径为478毫米,厚度为23毫米,热合压轮8套在轮箍4外,热合压轮8的内表面与轮箍4的环形槽30的表面紧贴;热合压轮8侧壁上均匀分布12个丝孔33,热合压轮8置于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之间并通过螺丝固定,第二环面35紧贴热合压轮8的一侧,环状凸起37从径向上固定热合压轮8;通过螺丝将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与轮箍4固定在一起;热合压轮8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42,高度为7毫米;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的环状凸起37的内表面均紧贴环形凸台42两侧的热合压轮8的外表面;环形凸台42顶部有一个环形凹槽41,环形凹槽41为深度为1毫米,宽度为6毫米;环形凹槽41两边的棱用于挤压粘接迷宫流道的PE薄膜。
热合压轮8的一个侧面上有侧面环形凹槽39,侧面环形凹槽39被凸起40隔断;图1即是将凸起40处剖开的旋转剖视图;在凸起40的两边的热合压轮8内壁上分别设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凸起40两边的环形凹槽39分别与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连通;油路挡板5覆盖在环形凹槽39上并固定,使侧面环形凹槽39形成管状通道;油路挡板5采用玻璃纤维隔热材质制作,油路挡板5的两个边沿处分别安装密封圈45;进油口43由一个穿过轮箍4上进油管通道27的第二接头11连接一根软管12,该软管12再通过一个第一接头10连接给油分配接口1的进油孔13;出油口44由一个穿过轮箍4外圈23上出油管通道28的第二接头11连接一根软管12,该软管12再通过一个第一接头10连接给油分配接口1的出油孔14;从而形成热油循环通道;高温热油通过进油口43流入侧面环形凹槽39后从出油口44流出,使环形凹槽41两边的两条棱保持均匀高温。
具体应用时,带有迷宫流道的PE薄膜由迷宫流道成型轮事先制作得到。将带有迷宫流道的薄膜贴在热合压轮8的外表面,使迷宫流道刚好放置在环形凹槽41的两边的两个棱之间,由环形凹槽41两边的棱将迷宫流道两侧的PE薄膜热熔并挤压粘接。
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11为标准件,其型号分别为G1/4”黄铜管接头,软管12为直径12mm紫铜管。
参见图8,左侧轮缘7的左侧设有不锈钢的外护板9用以保护内部结构,外护板9为带有凹陷部分的草帽形,给油分配接头1及输油软管12位于外护板9的凹陷部分内,不锈钢外护板9边沿上均匀分布有12个丝孔,用以通过螺丝将护板9与左侧轮缘7固定。

Claims (4)

1.一种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油分配接头(1)、中心轴(2)、进油管(3)、轮箍(4)、油路挡板(5)、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热合压轮(8)、不锈钢外护板(9)、第一接头(10)、第二接头(11)和软管(12);其中,给油分配接头(1)与中心轴(2)一端固连,中心轴(2)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电动机连接;中心轴(2)通过2个轴承固定在生产线上;中心轴(2)中空,进油管(3)位于中心轴(2)的空腔(22)内;进油管(3)的一端与给油分配接头(1)连接,另一端与温控装置连接;
轮箍(4)套在中心轴(2)外且两者固连;轮箍(4)两侧边沿分别设左环形槽(31)和右环形槽(29),左侧轮缘(7)和右侧轮缘(6)分别安装在左环形槽(31)和右环形槽(29)内且左侧轮缘(7)和右侧轮缘(6)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安装热合压轮(8);热合压轮(8)套在轮箍(4)外;热合压轮(8)内壁上设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侧壁上设有侧面环形凹槽(39),侧面环形凹槽(39)被一个凸起(40)隔断;该凸起(40)两边的环形凹槽(39)分别与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连通;油路挡板(5)覆盖在环形凹槽(39)上并固定;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分别连接轮箍(4)上设置的进油管通道(27)和出油管通道(28);热合压轮(8)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42),环形凸台(42)顶部有一个环形凹槽(41);
给油分配接头(1)上设有与进油管(3)相连通的中心孔(15),还设有与进油管(3)和中心轴(2)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的周围孔(46);中心孔(15)通过一套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10)、软管(12)、第二接头(11)与进油管通道(27)连通;周围孔(46)通过另一套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10)、软管(12)、第二接头(11)与出油管通道(2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分配接头(1)一端为八棱柱结构的接头帽,其外接圆直径为80毫米,高度为32毫米;另一端为圆柱体结构的外接头,直径为42毫米,高度为20毫米,外接头的轴线上设有中心孔(15),中心孔(15)的旁边设有周围孔(46),接头帽内设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中心孔(15)与进油孔(13)垂直相交连通,周围孔(46)和出油孔(14)垂直相交连通;中心孔(15)与进油管连接,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分别与两个第一接头(10)连接;外接头与中心轴(2)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箍(4)厚度为60毫米,轮箍(4)包括6个支撑(24)、内圈(32)和外圈(23);支撑(24)以轮式结构连接内圈(32)和外圈(23);内圈(32)为中空圆柱,其外径为120毫米,其中空部分(25)的直径为60毫米,中空部分(25)内镶接中心轴(2)的前段(17);内圈(32)上均匀分布6个丝孔(26);外圈(23)外径398毫米,内径320毫米,外圈(23)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左环形槽(31)和右环形槽(29);左环形槽(31)深度为10.5毫米,宽度为24毫米,右侧环形槽(29)深度为10.5毫米,宽度为20毫米;外圈(23)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槽(30),用于安装热合压轮(8),其深度为31毫米,宽度为4毫米;在外圈(23)的壁上设有进油管通道(27)和出油管通道(2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带热压焊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合压轮(8)内径为390毫米,外径为478毫米,厚度为23毫米,热合压轮(8)套在轮箍(4)外,热合压轮(8)的内表面与轮箍(4)的环形槽(30)的表面紧贴;热合压轮(8)侧壁上均匀分布12个丝孔(33),热合压轮(8)置于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之间并固定;热合压轮(8)外表面设有环形凸台(42),高度为7毫米;右侧轮缘(6)、左侧轮缘(7)的环状凸起(37)的内表面均紧贴环形凸台(42)两侧的热合压轮(8)的外表面;环形凸台(42)顶部有一个环形凹槽(41),环形凹槽(41)为深度为1毫米,宽度为6毫米;
热合压轮(8)的一个侧面上有侧面环形凹槽(39),侧面环形凹槽(39)被凸起(40)隔断;在凸起(40)的两边的热合压轮(8)内壁上分别设有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凸起(40)两边的环形凹槽(39)分别与进油口(43)和出油口(44)连通;油路挡板(5)覆盖在环形凹槽(39)上并固定,使侧面环形凹槽(39)形成管状通道;油路挡板(5)的两个边沿处分别安装密封圈(45);进油口(43)由一个穿过轮箍(4)上进油管通道(27)的第二接头(11)连接一根软管(12),该软管(12)再通过一个第一接头(10)连接给油分配接口(1)的进油孔(13);出油口(44)由一个穿过轮箍(4)外圈(23)上出油管通道(28)的第二接头(11)连接一根软管(12),该软管(12)再通过一个第一接头(10)连接给油分配接口(1)的出油孔(14);从而形成热油循环通道;高温热油通过进油口(43)流入侧面环形凹槽(39)后从出油口(44)流出,使环形凹槽(41)两边的两条棱保持均匀高温。
CN201210406119.XA 2012-10-23 2012-10-23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6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6119.XA CN102886895B (zh) 2012-10-23 2012-10-23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6119.XA CN102886895B (zh) 2012-10-23 2012-10-23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6895A CN102886895A (zh) 2013-01-23
CN102886895B true CN102886895B (zh) 2014-08-13

Family

ID=47530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61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6895B (zh) 2012-10-23 2012-10-23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68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1891A (en) * 1982-09-30 1985-09-17 William C. Heller, J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 sealing plastic members
US4531997A (en) * 1983-12-15 1985-07-30 Johnston Orin B Forming bead seal i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mer film by heat bonding
CN1186184C (zh) * 2002-09-05 2005-01-2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保温罩的薄片热封装置
CN2649320Y (zh) * 2003-05-13 2004-10-20 武志远 一种滴头热压粘合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6895A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2279A (zh) 具有加强肋的塑料排水管的连接方法及其形成的管接头
CN205185297U (zh) 一体式加热冷却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构
CN102720906B (zh) 衬塑复合钢管断管焊法兰端补衬塑的施工方法及工装
CN105436662A (zh) 换热器隔膜密封焊缝焊接机及焊接方法
CN102886895B (zh) 滴灌带热压焊接轮
CN208855031U (zh) 直通变径管成型设备
CN104110850A (zh) 热水器的复合型内胆及其制造方法、热水器
CN204894479U (zh) 一种用于塑料复合管生产线的内定径套冷却机构
CN103009628B (zh) 大口径埋地排水用结构壁管连接头生产工艺
CN203629035U (zh) 用于热水器的塑料内胆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N113289849A (zh) 一种tft基板制造用框胶涂布装置及基板制造工艺
CN102233673A (zh) 塑料缠绕结构壁承插管的工艺方法
CN102338249B (zh) 一种钢塑复合排水管及生产方法
CN106352168A (zh) 一种复合管用防腐内衬管及其生产方法、设备
CN201232814Y (zh) 管道连接组件
CN105728221A (zh) 双胶桶轮流熔胶的气压式喷胶方法及胶桶和喷胶头
CN105346063A (zh) 一体式加热冷却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构
CN209812851U (zh) 一种橡胶炼制辊
CN104108179A (zh) 用于热水器的塑料内胆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热水器
WO2017191712A1 (ja) フロロカーボン系樹脂製配管の接合部の補強部材及び補強方法
CN204176035U (zh) 水龙头组件
CN221781694U (zh) 高分子覆膜挤出机温度传感器
CN206001134U (zh) 一种复合管用防腐内衬管及其生产设备
CN209534106U (zh) 聚氨酯保温弯管的聚乙烯外护管一次挤出成型模具
KR101078006B1 (ko) 상하수용 이음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