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635B -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3635B
CN102883635B CN201180022794.6A CN201180022794A CN102883635B CN 102883635 B CN102883635 B CN 102883635B CN 201180022794 A CN201180022794 A CN 201180022794A CN 102883635 B CN102883635 B CN 102883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otuberance
shaped support
sideline
basic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27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3635A (zh
Inventor
彼得·乔金·拉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DS DESIGN APS
Original Assignee
RDS DESIGN A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DS DESIGN APS filed Critical RDS DESIGN APS
Publication of CN102883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3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6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1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 F16B12/12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for non-metal furniture parts, e.g. made of wood, of plastics
    • F16B12/24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for non-metal furniture parts, e.g. made of wood, of plastics using separate pins, dowel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47/00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ed to dismountability or building-up from elements
    • A47B47/04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ed to dismountability or building-up from elements made mainly of wood or plastics
    • A47B47/047Modular arrangements of similar assemblies of elements

Abstract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1),其用于组装例如组合架的箱形家具系统,包括多个具有厚度为t1并且具有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第一边线面(13)和第二边线面(14)的第一板(2、2′、2″、2″′),所述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还包括多个具有厚度为t2并具有第一侧面(7)、第二侧面(8)、第一边线面(15)和第二边线面(16)的第二板(3、3′、3″)以及多个用于第一板(2、2′、2″、2″′)与第二板(3、3′、3″)的直角组装的角撑架(4)。

Description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用于组装箱形家具系统例如组合架,包括:
多个具有一定厚度并且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边线面和第二边线面的第一板,
多个具有一定厚度并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边线面和第二边线面的第二板,以及
多个用于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直角组装(rectangularassembly)的角撑架。
背景技术
通过使用角撑架组装例如组合架的家具是已知的。角撑架邻接将要被组装的两个客体,当所述撑架通过诸如螺钉的固定装置紧固到客体上时,客体由此以期望的角度被保持在一起。然而,诸如螺钉和钉子的使用需要使用工具。所述工具需要将力集中以将力量传递到固定装置上。
DE8810628U1公开了一种将两个板以期望的角度固定在一起的家具撑架。其公开了撑架是如何被拧入板的。撑架被成形为使得其一端用螺钉固定在一个板的后部木材上,而且另一端用螺栓借助于衬套固定在第二板的侧面上。这种组装方法需要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家具系统,其可以根据需要被组装和扩展而不利用工具。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单面(single-faced)家具系统,其是稳固的并且仍然具有美感的。
根据本发明,实现这些效果是由于所述角撑架可以包括:
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及
从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安置成以距离a彼此间隔,
所述第二板在一对相对的边线面上设置有相对于其厚度中心地安置的边线凹口,所述边线凹口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第二突出部,并且
所述第一板在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其尺寸设计成用于容纳角撑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表面凹口分别被安置成与第一和第二边线面间隔一段距离,从而使得当角撑架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二板的边线凹口相配合时,所述边线面与第二板的侧面相齐平。
由此,实现了家具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板和撑架的数量而被无限地扩展。不管家具系统被扩展多少,其将仍然是一个单面系统(single-facedsystem)。例如组合架的组装,这种系统可以在高度上组装而不需要使用与已经使用的部件具有不同形状的部件。所述系统只需通过托架与板的相互作用而保持在一起,并且因此不需要使用其他诸如钉子或螺钉的固定装置来将系统保持在一起。这具有所述系统非常易于组装的效果,而且其可以不利用工具组装。如果试图使第二板倾斜离开相对于第一板的基本垂直位置,作用力将被传递到所述角撑架基础部件。所述撑架的第一突出部防止了撑架平行于第一板的侧面偏移。这意味着基础部件提供了阻止第二板倾斜的转矩。家具系统的形状确保了单个的板和撑架基本上不会受到转矩的影响。家具系统中的第一空间由四个板的四个板表面限定,但是由于所述家具系统是单面系统,具有一附加空间的家具系统的扩展将只需要三块附加的板来形成。因此,两个相邻的空间共享一块共有的板,要么是第一板要么是第二板。所述共有的板在第一空间内具有一个板表面并且在第二空间内具有另一个板表面。由四个板表面限定的空间可以因此被看作一个模块。
根据本发明,当在截面图(sectionalview)中观察时,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侧面上的第一板表面凹口可以两个两个地(twobytwo)彼此对置地(oppositeeachother)垂直地安置在侧面上。
由此,具有角撑架的第一板可以被固定到第二板的第一和第二边线面这两者上。如果第一板构成家具系统的底部板,与所述底部板相同的板可以因此同样被用于由第二板所支撑的顶部板。
根据本发明,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可以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与它们各自最近的边线面间隔开。
由此,第一板因此可以被翻转过来而不需要使用的额外的撑架。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板可以是矩形。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可以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板可以是弓形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板上的表面凹口可以是从第一侧面到第二侧面的贯穿孔(through-goinghole)。
由此,其实现了所述板可以被上下翻转并因此将错误组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进一步地,使得所述板的生产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所述表面凹口和/或边线凹口为盲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包括用于连接三个板的T形撑架,其中,所述T形撑架包括:
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板型基础部件,
从第一表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
从第二表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的边线凹口内,以及
从第一表面突出的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一齐平邻接的(flushingabutting)附加的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并且第一和第三突出部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与第二突出部间隔开,所述相同的距离对应于角撑架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加上第二板板厚度的一半。
通过T形撑架的使用,实现了例如组合架的家具系统可以在垂直于只包括一个角撑架的家具系统的扩展方向的方向上扩展。同样地,其实现了所述家具系统仍然是单面系统。通过使用T形撑架的扩展,其实现了两个第一板精确地在第二板上侧彼此邻接,或者相关的底部第一板精确地位于第二板的下面。所述T形撑架使得布置在第二板上面的第一板由所述第二板的顶部边线面支撑。垂直板典型的第二板上的垂直载荷因此不会在支撑垂直板上产生转矩。如果垂直板被安置在偏移的垂直面上,所述偏移将导致垂直板上的垂直载荷对支撑垂直板产生转矩反作用。进一步地,其实现了这种单面家具系统具有一定的具有美感的外观,不管扩展的方向如何其是统一的。通过弓形板的使用,其实现了可以组装圆周形的家具系统。通过例如弓形第一板的使用,其实现了家具系统可以是蛇形。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包括:
第三撑架,其包括:
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第一表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及
从第二表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的边线凹口内,所述突出部被安置成以对应于T形撑架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的距离间隔开,以及
多个具有一定厚度并且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边线面和第二边线面的第三板,其中第三板的第一边线面与第二边线面之间的距离相对于第一板的第一边线面与第二边线面之间的距离是增加的,所述增加的距离对应于第二板的厚度的一半。
由此,实现了具有阶梯形式即台阶的家具系统的组装,第二板仍然可以与安置在上面的顶部直立板具有共同的垂直轴线。这意味着作为支撑升板的板与安置在下面的支撑第二板对齐。当获得了从家具系统的底部到家具系统的顶部的直的垂直支柱时,其可以获得安全稳定的支撑。同样地,作为单面家具系统,家具系统的具有美感的外观保持了相同的风格,由于在组装家具时,其不是阶梯形状。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突出部可以被安置成与所述基础部件的边缘间隔一段距离。
通过突出部与基础部件的边缘间隔一段距离,其实现了当撑架在其安装位置的扭转时,一抵抗力矩产生,该抵抗力矩抵消了所述扭转。
根据本发明,每个突出部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圆柱形榫钉组成。
其尺寸设计成用于分别紧密地容纳在表面凹口和边线凹口内的圆柱形榫钉使得撑架的容易安置。另外,钻用于容纳榫钉的孔是容易的操作,而且产品容易制造。榫钉为圆柱形并不是必要的。所述榫钉可以具有例如为3-7mm,较佳的是4-6mm的直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包括:
多个具有一定厚度并且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边线面和第二边线面的第一板,
多个具有一定厚度并且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边线面和第二边线面的第二板,以及
多个用于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直角组装(rectangularassembly)的T形撑架,其中,所述T形撑架连接三个板并包括:
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第一表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
从第二表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的边线凹口内,
从第一表面突出的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一齐平邻接的(flushingabutting)附加的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并且第一和第三突出部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与第二突出部间隔开,
所述第二板在一对相对的边线面上设置有相对于其厚度中心地安置的边线凹口,所述边线凹口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第二突出部,而且
所述第一板在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其尺寸设计成用于容纳T形撑架的第一和第三突出部,所述表面凹口分别被安置成与第一和第二边线面间隔一段距离,从而使得当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二板的边线凹口相配合并且T形撑架的第一和第三突出部容纳在表面凹口内时,所述两个第一板的第一侧面彼此相齐平。
由此,实现了可以组装单面圆周形家具系统。所述家具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在高度上扩展而不需要使用更多的撑架。
所述家具系统可以包括与T形撑架基本上相同的第四撑架,其基础部件被扩展。所述第四撑架可以用于额外板的安装,所述额外板被安装成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板,其每个侧面彼此相齐平。第四撑架可以包括第四突出部,所述第四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与第一板位于相同平面的额外板内,由此,所述额外板基本上垂直地连接到第一板。所述第四撑架可以包括位于板形基础部件上的贯穿孔。第一和/或第二板可以是例如钢、塑料或者复合材料。撑架可以由例如钢、塑料或者复合材料制成。撑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支撑突出部以用于分别支撑在板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上,其边线凹口与撑架上的突出部相配合。所述支撑撑架防止板破裂。支撑突出部可以安置成使得他们之间的距离精确地对应于第二板的厚度。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可以具有0.5-4.5mm,较佳为1-3.5mm或者最佳为1.5-2.5mm的厚度。构成突出部的榫钉之间的距离可以是20-1000mm。板形基础部件可以是25-1010mm的宽度和/或长度。板形基础部件可以是矩形。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被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具系统;
图1B示出了图1A的家具系统的分解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具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图2B示出了图1A的家具系统的分解图;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家具系统的角撑架;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家具系统的T形撑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装的家具系统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板;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板的实施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圆周形状的家具系统的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具系统的附加实施例,其中所述家具系统具有部分阶梯形状。
由于家具系统通常包括一些相同的组件,并不是所有图上的所有组件都被标号,因为这可能造成附图非常混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家具系统1,所述系统包括两个第一板2和两个第二板3。所述家具系统1为箱形(box-shaped)并且由八个角撑架(anglebracket)4(只有四个是可见的)固定在其形状上。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2为弓形,但是根据本发明,他们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所述两个第一板具有第一侧面5和相对的第二侧面6。所述两个第二板3具有第一侧面7和第二侧面8。
图1B示出了图1的家具系统1,其分离的部件尚未组装。这样,所有八个角撑架4都是可见的。角撑架4包括板形基础部件9和第一突出部10和第二突出部11(角撑架4在图3A-E中有详细描绘)。两个第一板2包括表面凹口12,该表面凹口的尺寸设计成用于接收角撑架4的第一突出部10。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板2具有在形状上为贯穿孔(through-goinghole)的表面凹口12。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凹口12可以是盲孔。第一板2包括第一边线面13和第二边线面14,而且第二板3包括第一边线面15和第二边线面16。第二板3的第一和第二边线面15、16包括边线凹口17,该边线凹口的尺寸设计成用于接收角撑架4的第二突出部11。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板3的边线凹口17为盲孔。第二板3的边线凹口17被成形成用于与角撑架4的第二突出部11配合。
通过如图1A和1B所示的家具系统1使用角撑架4的组装,实现了第二板3的第一侧面7与第一板2的边线面13、14相齐平。这意味着图1A示出了角撑架4的第一突出部10容纳在第一板2的表面凹口12内,并且角撑架4的第二突出部容纳在第二板3的边线面17内。在所述两个第二板3处,家具系统1的组装是相同的。如果想要更高形状的家具系统,例如组合架,两个附加的第二板3和另外一个第一板2将用于每一个将被建于其上的另外的层/模块。对家具系统1在高度上的组装,不需要其他类型的板或撑架。
在如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板2只需要一个侧面上的表面凹口。然而,如果只在一个侧面上有表面凹口,其不能直接地通过角撑架构建在系统上。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具系统1的一实施例,所述家具系统1包括四个第一板和三个第二板3。因此,所述家具系统1相对于如图1A所示的家具系统1被扩展。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家具系统1进一步包括T形撑架(T-bracket)20(T形撑架在图4A-E中会由更彻底地描绘。因此为清楚起见,参见图4A-E中关于如下标号21-26)。所述T形撑架20具有板形基础部件21,该板形基础部件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22和第二基础部件表面23。第一突出部24和第三突出部25从第一基础部件表面22突出。第二突出部26从第二基础部件表面23突出。第二突出部26的尺寸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3的边线凹口17′内。图2A中很明显地显示第一板2和2′被置于同一平面,在此处第一板2的第二边线面14与附加的第一板2′的第一边线面13相邻接。第一板2、2′的表面凹口12.4和12.1′因此被以一定的距离相对于彼此(oppositeeachother)安置,该距离对应于T形撑架20的第一突出部24与T形撑架20的第三突出部25之间的距离2b。因此,T形撑架20的第一突出部24与T形撑架20的第二突出部26之间的距离为b(这将在图4A-E中进一步地描述)。通过所述家具系统1的组装(如图1A),所述T形撑架20因此将第二板3′垂直于两个第一板2、2′地固定,由于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26完全地被容纳在第二板3′的边线凹口17′内。T形撑架20的这一功能相当于被成形成与角撑架4的第二突出部11配合的第二板3、3″的边线凹口17。第二板3、3′、3″是相同的,第二板3上的边线凹口17和如图1B所示的边线凹口17′也因此是相同的并以相同的方式安置。
图2A和2B很明显地显示了其家具系统1相较于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家具系统在宽度上被扩展。通过T形撑架20的使用,其实现了家具系统1仍然是单面系统(single-facedsystem)。单面表示系统只包括基本上具有四个侧面的板,其意味着所述板并没有被布置成使得他们具有倚靠彼此(againsteachother)的侧面。
图3A-E示出了具有板形基础部件9的角撑架4,所述板形基础部件9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30和第二基础部件表面31。构成角撑架4的第一突出部10的两个榫钉32、33从第一基础部件表面30突出。构成角撑架4的第二突出部11的两个榫钉34、35从第二基础部件表面31突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0和第二突出部11被安置成与基础部件9的边缘间隔一段距离。图3B示出了所述两个突出部10、11被安置成以距离a彼此间隔。角撑架4的距离a可能是例如1-50mm、10-40mm或20-30mm。榫钉32、33、34、35可以具有例如3-7mm,较佳为4-6mm的直径。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突出部10、11不具有相同的长度。第二突出部11可以是大约25mm,并且第一突出部10可以是大约10mm。如果在第一板上的表面凹口是彼此对置的(oppositeeachother),第一突出部10具有第一板2、2′、2″、2″′厚度一半的、从基础部件表面30突出的最大突出部。这种方法实现了角撑架4可以安装在第一板2、2′、2″、2″′的两侧的表面凹口12内(在随后的附图中示出)。示出了第二突出部11和第一突出部10的榫钉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彼此间隔开。这个距离不是必须相同。
图4A-E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T形撑架20,用于将两个第一板2与第二板3(未示出)连接。所述T形撑架20包括具有第一基础部件表面22的板形基础部件21,第一突出部24和第三突出部25从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第二突出部26从T形撑架20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23突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突出部(24、26、25)各自包括构成突出部的两个榫钉。如图2中所示,第一突出部24和第三突出部25被布置成得以紧密地容纳在第一板2上的表面凹口12内,在此处第一板的第一边线面13与另一个第一板的边线面14相邻接以使得第一板的侧面5、6彼此相齐平。
榫钉32、33、34、35可以具有例如3-7mm,较佳为4-6mm的直径。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被安置成与基础部件9的边缘间隔一段距离。图4示出了第一突出部24与第二突出部26被安置成以距离b彼此间隔。T形撑架20的距离b可以是例如10-60mm、20-50mm或30-40mm。榫钉32、33、34、35可以具有例如3-7mm,较佳为4-6mm的直径。第三突出部25与第二突出部26之间的距离也对应于距离b,并且第一突出部24与第三突出部25之间的距离因此为2b。其示出了在此实施例中分别构成第一和第三突出部的两个榫钉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作为撑架来讲这是有利的,因此不需要为了安装在表面凹口中的特定定向。同样地,其示出了第二突出部26的榫钉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和第三突出部的榫钉之间的距离分别是相等的。这个距离不是必须相等。
从图中很明显的是,第一突出部24和第三突出部25从基础部件21突出相同距离。第二突出部26从基础部件21突出的距离比第一和第三突出部24、25远。两者均被应用于角撑架4和T形撑架20,他们的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紧密地容纳在在第二板3、3′、3″上的边线凹口17、17′(如图2)内。通过垂直于第二板的侧面的力的施加,其被安装在固定在位的撑架上的边线面中一个上,第二板将在撑架与板之间的连接点抵消(counteract)所述力。因此,理想的是第二突出部(比第一和第三突出部)更长,以使得其由于其强度而成为板的一部分而不是板与撑架之间的连接。
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具系统1,所述家具系统被组装成圆环的一部分。由于第一板2为弓形,所以这是可能的。这样的组装因此是如图2A和2B中所示家具系统1的进一步组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板2可能是四边形的,例如矩形,因此,与如图5所示的系统对应的具有许多板和撑架的家具系统1的组装将是一个四边形的组合架。在家具系统的端壁,角撑架4用于组装两个第一板2和第二板3′。第一板2与第二板3之间的所有其他组装都是用T形撑架20组装的。
为了不造成混乱,只有少许的板和撑架是被分别标号的。指定所有第一板2是水平地安置的并且所有第二板是垂直地安置。如透视图中所示的家具系统1,不可见的是,除底部的一些以外,所有的第一板2在每一端由两个撑架支撑。
图6A示出了第一板2的具有表面凹口12.1-12.4的侧面5。
图6B示出了第一板2的具有表面凹口12.1′-12.4′的第二面6。很明显的是在第一板2上的表面凹口是关于线S对称的。为了能够使用第一板2,不管是第一侧面5还是第二表面6面向箱型空间,所述对称必须被保持。因此,将例如凹口12.1朝向边线面14的中间移动是可能的,如果表面凹口12.3′朝向边线面13的中间相等地移动。由此,其实现了第一板2可以被上下翻转并且仍然被用作相对的板(oppositeboard)。在第一板2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板为弓形。第一板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如果第一板为矩形,所述凹口可以布置成使得所述板能够以两种方式翻转并仍然与其他组件装配在一起。这意味着所述板可以在第一侧面面向箱内部的情况下以两种方式翻转,并且可以在第二侧面面向箱内部的情况下以另外两种方式翻转。
图7示出了具有多个边线凹口17的第二板3。在此实施例中,边线凹口17在形状上为两个分开的孔,其尺寸设计成用于容纳撑架的第二突出部11、26。如果撑架的第二突出部变为例如板或三个榫钉,边线凹口将被相应地改变。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板3包括额外的凹口18(只在图7C中带有标号地示出)。第一板2和第二板3通过带有板形基础部件9、21的撑架4、20组装,第二板3将不与第一板2相接触,由于撑架基础部件将被安置在两个板2、3中间。通过额外的凹口18,因此实现了第一和第二板均具有长的接触表面,并因此具有长的支撑表面。此外,也获得了好的具有美感的外观,其中被构建的箱型具有基本封闭的角落。
图8示出了家具系统1,所述家具系统形成了圆周形单元。根据本发明,这是通过使用第一板2和第二板3以及T形撑架来实现的。很明显的是,在这样闭合圆周形家居系统中,没有端壁,不需要用于所述系统在层内的组装和扩展的更多的撑架。
图9示出了部分为阶梯形状的家具系统1的透视图。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家具系统1,角撑架4被用于第一板2与第二板3和所述家具系统1的端壁的组装。为了确保家具系统1的强度和具有美感的外观,使用了第三撑架90,其基本上是具有少量改变的角撑架4,以用于组装所述家具系统的阶梯形状。为了实现第二板3′以直线方式位于第二板3″的上方,要求撑架90上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偏移第二板的板厚度的一半。如图1A所示,当将两个板组装时,通过角撑架4实现了第二板3的一个侧面与第一板的边线面相齐平。这种方式下,在视觉上,实现了家具系统的端壁基本上呈现为平面,第二板3以直线方式位于彼此上方(aboveeachother)。当组装阶梯时,为了获得相同的直线,必须修正第一板91,该第一板91比第一板2要长板厚度的一半。使用角撑架4和第一板2也是可行的,但是,在虚线圆圈所标记的组装中,被安置在上侧的第二板将因此相对于被安置在下侧的第二板偏移。因此,第三撑架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为b+0.5t。
附图标记
1家具系统
2、2′、2″、2″′第一板
3、3′、3″第二板
4角撑架
5第一板的第一侧面
6第二板的第二侧面
7第二板的第一侧面
8第二板的第二侧面
9板形基础部件
10角撑架上的第一突出部
11角撑架上的第二突出部
12表面凹口
13边线面
14第一板的第二边线面
15第二板的第一边线面
16第二板的第二边线面
17、17′第二版的边线凹口
18额外的凹口
20T形撑架
21T形撑架基础部件
22T形撑架基础部件的第一表面
23T形撑架基础部件的第二表面
24T形撑架的第一突出部
25T形撑架的第三突出部
26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
30第一基础部件表面
31第二基础部件表面
32榫钉第一突出部
33榫钉第一突出部
34榫钉第二突出部
35榫钉第二突出部
36榫钉第三突出部
37榫钉第三突出部

Claims (13)

1.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用于组装箱形家具系统并包括:
多个具有厚度为t1并且具有第一板的第一侧面、第一板的第二侧面、第一板的第一边线面和第一板的第二边线面的第一板,
多个具有厚度为t2并具有第二板的第一侧面、第二板的第二侧面、第二板的第一边线面和第二板的第二边线面的第二板,以及
多个用于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直角组装的角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撑架包括:
具有角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角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角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角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角撑架的第一突出部,和
从角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角撑架的第二突出部,角撑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被安置成以距离a彼此间隔,
所述第二板在第二板的一对相对的边线面上设置有相对于其厚度中心地安置的边线凹口,所述边线凹口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角撑架的第二突出部,并且
所述第一板在第一板的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其尺寸设计成用于容纳角撑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分别被安置成与第一板的第一和第二边线面间隔一段距离,从而使得当角撑架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二板的边线凹口相配合时,第一板的所述边线面与第二板的侧面相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当在截面图中观察时,第一板的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侧面上的表面凹口两个两个地彼此对置地垂直地安置在第一板的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板的表面凹口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与它们各自最近的第一板的边线面间隔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板是矩形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是相同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板是弓形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板上的表面凹口是从第一板的第一侧面到第一板的第二侧面的贯穿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表面凹口和/或边线凹口为盲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三个板的T形撑架,其中,所述T形撑架包括:
具有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T形撑架的第一突出部,T形撑架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
从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T形撑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的边线凹口内,以及
从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T形撑架的第三突出部,T形撑架的所述第三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一齐平邻接的附加的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并且T形撑架的第一和第三突出部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b与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间隔开,所述距离b对应于角撑架的第一突出部与角撑架的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a加上第二板板厚度t2的一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所述家具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三撑架,该第三撑架包括:
具有第三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第三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第三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第三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第三撑架的第一突出部,第三撑架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及
从第三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第三撑架的第二突出部,第三撑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的边线凹口内,第三撑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被安置成以对应于T形撑架的第一突出部与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距离b的距离间隔开,以及
多个具有厚度为t1并且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边线面和第二边线面的第三板,其中第三板的第一边线面与第二边线面之间的距离相对于第一板的第一边线面与第二边线面之间的距离是增加的,增加的距离对应于第二板的厚度t2的一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角撑架的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突出部被安置成与角撑架的所述基础部件的边缘间隔一段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中,每个突出部由一个或多个圆柱形榫钉组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其还包括多个用于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直角组装的T形撑架,所述T形撑架连接三个板,T形撑架包括:
具有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和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的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
从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T形撑架的第一突出部,T形撑架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
从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二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T形撑架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第二板的边线凹口内,及
从T形撑架的板形基础部件的第一基础部件表面突出的T形撑架的第三突出部,T形撑架的所述第三突出部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在一齐平邻接的附加的第一板的表面凹口内,并且T形撑架的第一和第三突出部被安置成以相同的距离b与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间隔开,
所述第二板在第二板的一对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边线面上设置有相对于其厚度中心地安置的边线凹口,所述边线凹口的尺寸被设计成用于容纳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而且
所述第一板在第一板的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其尺寸设计成用于容纳T形撑架的第一和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分别被安置成与第一板的第一和第二边线面间隔一段距离,从而使得当T形撑架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二板的边线凹口相配合并且T形撑架的第一和第三突出部容纳在第一和第二表面凹口内时,两个所述第一板的第一侧面彼此相齐平。
CN201180022794.6A 2010-03-19 2011-03-21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3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KPA201070113A DK177539B1 (da) 2010-03-19 2010-03-19 Modulopbyggeligt møbelsystem
DKPA201070113 2010-03-19
PCT/DK2011/000018 WO2011113434A1 (en) 2010-03-19 2011-03-21 Modularly assemblable furniture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3635A CN102883635A (zh) 2013-01-16
CN102883635B true CN102883635B (zh) 2016-03-30

Family

ID=4417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79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3635B (zh) 2010-03-19 2011-03-21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47234B1 (zh)
CN (1) CN102883635B (zh)
DK (1) DK177539B1 (zh)
WO (1) WO20111134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3448B2 (en) * 2013-03-08 2017-03-28 Sac Acquisition Llc Modular shelving assembly with universal design ratio
US20150108880A1 (en) * 2013-10-21 2015-04-23 Stewart Chung Modular furniture system
US9247811B2 (en) * 2014-06-19 2016-02-02 Jeffery Alan Spencer Firearm saf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15051A2 (zh) * 1969-11-20 1972-07-07 Rouget Jean Claude
US3874753A (en) * 1972-07-21 1975-04-01 Iwate Fuji Sangyo Kk Unit furniture
CN2445642Y (zh) * 2000-10-12 2001-09-05 陈顺登 组合柜
CN1502014A (zh) * 2001-01-13 2004-06-02 ά 就地组装的模块化储放装置
CN1748089A (zh) * 2003-02-13 2006-03-15 弗里德里希·克纳普 具有锁定装置的配件
DE202008000485U1 (de) * 2008-01-14 2008-04-24 Person, Frank, Dipl.-Designer (FH) Regal Bausystem
CN101305866A (zh) * 2007-05-15 2008-11-19 冷鹭浩 一种组合式板式家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41954A5 (zh) * 1973-08-24 1975-03-21 Claude Bernard
DE7808480U1 (de) * 1978-03-20 1978-09-28 Herrig, Willi, 5450 Neuwied Bauelementensatz zum herstellen von schrankwaenden o.dgl.
AT390481B (de) 1987-08-31 1990-05-10 Stecher Anneliese Moebeleckverbindungsbeschlag
WO2007145882A2 (en) * 2006-06-05 2007-12-21 Spacemaxx, Inc. Modular cabinet, components therefor, kit and method
EP2036455A1 (de) * 2007-09-17 2009-03-18 Günter Sikora Eckverbindungsbeschla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15051A2 (zh) * 1969-11-20 1972-07-07 Rouget Jean Claude
US3874753A (en) * 1972-07-21 1975-04-01 Iwate Fuji Sangyo Kk Unit furniture
CN2445642Y (zh) * 2000-10-12 2001-09-05 陈顺登 组合柜
CN1502014A (zh) * 2001-01-13 2004-06-02 ά 就地组装的模块化储放装置
CN1748089A (zh) * 2003-02-13 2006-03-15 弗里德里希·克纳普 具有锁定装置的配件
CN101305866A (zh) * 2007-05-15 2008-11-19 冷鹭浩 一种组合式板式家具
DE202008000485U1 (de) * 2008-01-14 2008-04-24 Person, Frank, Dipl.-Designer (FH) Regal Bau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7234B1 (en) 2019-07-10
DK177539B1 (da) 2013-09-16
WO2011113434A1 (en) 2011-09-22
EP2547234A1 (en) 2013-01-23
DK201070113A (da) 2011-09-20
WO2011113434A4 (en) 2011-11-10
CN102883635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62776A (en) Modular expansible interlocking support structure
US6141927A (en) Knockdown garden deck
US11761201B2 (en) Partition wall
CN102883635B (zh) 可模块化组装的家具系统
CN111549936B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板
JP3946269B2 (ja) 成形材を固定するための台座
CN206971405U (zh) 一种立柱墙体结构
JP2007117232A (ja) 組立式収納家具
KR101901240B1 (ko) 건축물용 조립식 거푸집 패널
JP2014118671A (ja) 組立式基礎
JP6896217B2 (ja) 柱と梁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木造建築物の柱と梁の接合方法
US20030152421A1 (en) Table corner strengthener
JP6580360B2 (ja) 壁付家具の設置方法
JP6446586B1 (ja) 組立式基礎ブロック
US10844590B2 (en) Column base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and base plate
JP3177322U (ja) 強化段ボール製の簡易パーテーション
JP6979689B2 (ja) キャットタワー
KR101747315B1 (ko) 조립식 다단 상품진열대
EP2537438A1 (en) Furnishing element such as a bookcase, shelves, shelving or suchlike
KR101829744B1 (ko) 조립식 전시부스용 수직 지지대
KR102214700B1 (ko) 가변형 측면 거푸집
JPS5911914Y2 (ja) 支柱の固定具
JP2009150088A (ja) 二重床用支持脚および二重床構造
JP6877955B2 (ja) 間仕切りパネル
NL1040286C2 (nl) Modulair bouwsyste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