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102A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3102A
CN102883102A CN2012102417138A CN201210241713A CN102883102A CN 102883102 A CN102883102 A CN 102883102A CN 2012102417138 A CN2012102417138 A CN 2012102417138A CN 201210241713 A CN201210241713 A CN 201210241713A CN 102883102 A CN102883102 A CN 102883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processing
image
static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17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雅昭
奈良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8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基于图像数据的运动矢量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的静止判定部(71)、和检测依次输入的图像数据是否变化的图像变化检测部(72)。并且,在由静止判定部(71)判定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状态下,图像变化检测部72检测图像数据是否变化,在图像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存储摄像图像的数据。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记录所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知一种在数字照相机等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识别所拍摄的图像中包含的物体,并利用该识别结果自动进行记录的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08-098891号公报中记载的摄像装置,在图像内识别出有多个运动物体的情况下,针对包括各运动物体的各块(以下,称为“运动区域”)求出运动区域尺寸(块数)及运动区域时间差分(块数的变化)。
并且,在所求出的运动区域尺寸及运动区域时间差分满足所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对该运动区域进行自动曝光处理及自动聚焦处理。
然而,在采用了上述技术的情况下,因为没有考虑识别结果中的手抖动等引起的视场角变化的影响,所以在运动区域的存在有无判定中可能会产生错误,故存在无法适当进行自动记录处理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针对所拍摄到的图像可进行利用了图像识别的更适当的自动记录控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以下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摄像单元;
取得单元,其依次取得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数据;
判定单元,其判定所述摄像单元是否处于静止;
检测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和
图像数据记录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变化时,记录所述取得的图像数据。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具备摄像单元的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取得步骤,依次取得由所述摄像单元摄像到的图像数据;
判定步骤,判定所述摄像单元是否处于静止;
检测步骤,在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和
图像数据记录步骤,在由所述检测步骤在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变化时,记录所述取得的图像数据。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具备了摄像单元的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保存了使该计算机作为下述单元发挥功能的程序:
取得单元,其依次取得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数据;
判定单元,其判定所述摄像单元是否处于静止;
检测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和
图像数据记录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变化时,记录所述取得的图像数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构成的俯视图,是使摄像面和显示面配置于彼此为内外面的情况下的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构成的俯视图,是使摄像面和显示面配置于同一面的情况下的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立设于桌子上等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用于执行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静止时记录处理的功能性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5A是用于说明静止判定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是表示对1帧FR的图像设定的块BL的一例的图。
图5B是表示在图5A中的各块BL中检测到的各运动矢量(图中的箭头)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运动矢量的频数分布的直方图。
图7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静止时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静止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图像变化检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静止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由数字照相机构成,为了进行检测新被摄体进入帧中的这一图像识别,而检测通过依次摄像被摄体而连续取得的图像数据是否变化。
并且,具有下述功能:基于连续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来进行自动记录图像数据的动作的控制,由此进行被摄体的记录(以下称为“自动记录功能”。)。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在进行基于自动摄影功能的摄影的情况下,判定图像处理装置(更具体而言为摄像部)是否静止,在判定出图像处理装置静止的情况下,执行基于自动记录功能的图像数据的记录。
这是为了防止因图像处理装置没有处于静止引起的,尽管没有新被摄体进入帧中但却判定为图像数据有变化,而会执行自动记录功能的情况。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在根据该图像处理装置有无静止而判定了应该执行自动记录功能的定时之后,检测图像数据是否变化,执行直至记录由自动记录功能获得的图像(以下称为“摄像图像”)的数据为止的一连串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
图1A、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外观构成的俯视图。
在这些图中,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照相机主体11、显示部主体12和框主体13,且这些各部以彼此之间姿势可变化的方式进行连结。
此外,图1A是使在照相机主体11中配置有摄像镜头的摄像面和在显示部主体12中配置有显示器的显示面配置于图像处理装置1的彼此为内外面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另一方面,图1B是使上述摄像面和显示面配置于图像处理装置1的一个面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照相机主体11形成为俯视时为五边形的短柱状,如图1A所示,照相机主体11的背面形成为平坦。
另外,如图1B所示,在照相机主体11的表面配置了拍摄被摄体的图像并输出图像数据的摄像部22的摄像面(摄像镜头侧的面)。即、照相机主体11构成了内置摄像部22的第1框体。
照相机主体11被轴支撑为:能够以贯通照相机主体11及显示部主体12来配置的转动轴A作为转动中心,相对于显示部主体12进行转动。
另外,照相机主体11被轴支撑为:能够以与转动轴A正交地配置且贯通照相机主体11及框主体13来配置的转动轴B作为转动中心,相对于框主体13进行转动。
更具体而言,照相机主体11构成为:可以使照相机主体11的五边形的外形之中的一条边与显示部主体12滑动接触,同时以转动轴A作为中心来进行转动。
此外,以下将图像处理装置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之中的、设置了照相机主体11的侧(图1A、1B的左侧)称为“照相机侧”,将设置了显示部主体12的侧(图1A、1B的右侧)称为“显示部侧”。
显示部主体12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在其表面的中央配置了矩形状的显示部21的显示面。即、显示部主体12是内置显示部21的第2框体。
框主体13是在图像处理装置1的外周部分作为构成沿着长边方向的2条长边及显示部侧的一条短边的部分被一体式形成的框构件。
另外,框主体13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照相机侧的短边开口,在该开口部夹持照相机主体11。
位于框主体13的显示部侧的短边的部分被形成为:内周侧的面沿着显示部主体12的外形、且外周侧的面向图像处理装置1的外方突出的V字状。
框主体13按照能以转动轴B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与作为第1框体的照相机主体11进行连接。
换言之,上述的转动轴B贯通框主体13夹持照相机主体11的部分,框主体13以转动轴B作为转动中心,以照相机主体11能够在框主体13所包围的空间中向表侧及背侧摆动的状态进行支撑。
这样,由于照相机主体11被轴支撑为能以转动轴B为中心相对于框主体13进行转动,所以能够自由地改变配置摄像部22的摄像面的表面的朝向。
即、用户通过转动照相机主体11,能够如图1A所示那样使摄像部22的摄像面相对于纸面而配置于里侧,或如图1B所示那样使摄像部22的摄像面相对于纸面而配置于跟前侧。
因此,在被摄体存在于内侧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以转动轴B作为中心使照相机主体11转动而处于图1A的状态,由此能够使摄像部22拍摄里侧的被摄体。
与之相对地,在将自己作为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情况等、被摄体存在于跟前侧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以转动轴B作为中心使照相机主体11转动而处于图1B的状态,由此能够使摄像部22拍摄跟前侧的被摄体。
图2是表示立设于桌子上等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用户在拍摄自己的情况等下,首先如图2所示使显示部21的显示面和摄像部22的摄像面的各法线为大致同一方向、且按照照相机主体11和框主体13以转动轴B为中心展开规定角度的方式调整姿势后的状态的图像处理装置1立设于桌子上等。
即、构成框主体13的V字状的底边的前端和显示部主体12的端部与桌子上的面抵接而作为台座发挥功能,框主体13和显示部主体12经由转动轴B互相被轴支撑来保持姿势,由此图像处理装置1可以立设于桌子上等。
如图2所示在立设了图像处理装置1之际,在立设当初的一定时间内图像处理装置1会产生晃动,从而摄像图像会产生模糊。
这种情况下,由于尽管没有新被摄体进入帧中但却有可能判定为图像数据有变化,所以有可能无法适当判定基于自动记录功能应该摄影的定时。
与之相对,在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中,由于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并在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状态(即、应该执行自动摄影功能的状态)下进行基于自动摄影功能的摄影的处理(后述的静止时记录处理),因而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利用图像识别所进行的摄像。
图3是表示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像处理装置1除了具备上述的显示部21及摄像部22之外,还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41、ROM(Read Only Memory)42、RAM(RandomAccess Memory)43、图像处理部44、总线45、输入输出接口46、计时部47、操作部48、存储部49、通信部50以及驱动器51。
CPU41按照ROM42中记录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49下载至RAM43中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
在RAM43中也适当地存储在CPU41执行各种处理时所需的数据等。
图像处理部44由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VRAM(VideoRandomAccess Memory)等构成,与CPU41协作地对图像的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
例如,图像处理部44对从摄像部22输出的摄像图像的数据实施降低噪声、白平衡调整、手抖动修正等的图像处理。
CPU41、ROM42、RAM43及图像处理部44经由总线45相互连接。该总线45还连接着输入输出接口46。输入输出接口46连接着显示部21、摄像部22、计时部47、操作部48、存储部49、通信部50及驱动器51。
显示部21由可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器等构成。
摄像部22虽然未图示,但是具备光学透镜部和图像传感器。
光学透镜部为了拍摄被摄体,而由对光进行集光的透镜、例如聚焦透镜或变焦透镜等构成。
聚焦透镜是使被摄体像成像于图像传感器的受光面的透镜。变焦透镜是使焦点距离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变化的透镜。
光学透镜部还根据需要设置调整焦点、曝光、白平衡等设定参数的外围电路。
图像传感器由光电转换元件或AFE(Analog Front End)等构成。
光电转换元件例如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型的光电转换元件等构成。从光学透镜部向光电转换元件入射被摄体像。
因此,光电转换元件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摄像)并在一定时间内蓄积图像信号,将所蓄积的图像信号作为模拟信号依次供给至AFE。
AFE对该模拟的图像信号执行A/D(Analog/Digital)转换处理等的各种信号处理。通过各种信号处理而生成数字信号,并作为摄像部22的输出信号进行输出。
这种的摄像部22的输出信号是摄像图像的数据,被适当地供给至CPU41、图像处理部44等。
计时部47在CPU41的控制下执行计时动作。
操作部48例如由未图示的释放按钮等的各种按钮构成,受理用户的指示操作。
存储部49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存储各种图像的数据。
通信部50经由包括因特网的网络来控制在与其他装置之间进行的通信。
在驱动器51中适当地安装了由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可移动介质52。
由驱动器51从可移动介质52中读出的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存储部49中。
另外,可移动介质52也能够与存储部49同样地存储在存储部49中存储的图像的数据等的各种数据。
图4是表示用于在图像处理装置1中执行静止时记录处理的功能性构成的功能框图。
静止时记录处理是指如下的一连串处理: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在判定为静止的情况下,检测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进行基于自动记录功能的摄影。
图像数据取得部61具备帧缓冲器,取得从摄像部22依次输出的图像数据,与规定帧相应地存储所取得的图像数据。
具体而言,图像数据取得部61至少存储2帧从摄像部22输入的图像数据。
并且,将图像数据取得部61存储的图像数据作为检测对象,进行静止判定部71用于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的运动矢量的检测,进行图像变化检测部72用于进行自动记录的帧间变化(连续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的检测。
另外,图像数据取得部61中存储的最新的帧的图像数据被显示部21依次显示。
静止判定部71在图像数据取得部61存储的1帧的图像数据中,按预先设定的每个块来检测运动矢量。
此时,作为检测运动矢量的单位的块,能够设为用于编码及解码运动图像的宏块,或者设为使多个宏块集合后的任意尺寸的块。
并且,静止判定部71基于所检测到的运动矢量的频数分布,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
图5A、5B都是用于说明静止判定部71中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5A是表示对1帧FR的图像设定的块BL的一例的图。
图5B是表示图5A中的各块BL中包含的各运动矢量(图中的箭头)的一例的图。
静止判定部71在如图5A所示那样设定的各块BL中,取得使运动矢量的种类和其频度建立对应后的频数分布。
图6是表示图5B所示的运动矢量的频数分布的一例的直方图。
在图6所示的直方图中,按运动矢量的每个种类M1~M8,计数其频数。
静止判定部71由此取得频数分布,比较针对运动矢量的频数而设定的阈值Dth和各运动矢量的频数D,在某个运动矢量的频数D超过了阈值Dth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图像处理装置1中发生振动而没有处于静止(图像产生模糊,无法根据自动记录功能适当进行摄影定时的判定)。
这是因为:在各块中取得多个同样的运动矢量之时,因在图像处理装置1中产生了振动等的理由,推定出图像整体进行了同样运动。
此外,除了将相同朝向及长度的运动矢量作为1个种类的运动矢量来计数频数之外,还能够将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朝向及长度的运动矢量作为1个种类的运动矢量来计数频数。
并且,静止判定部71在判定出图像处理装置1没有振动处于静止(图像没有产生模糊)的情况下,将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信号(以下称为“静止信号”)输出至图像变化检测部72。
图像变化检测部72检测在图像数据取得部61中存储的多个帧的图像数据的变化。
具体而言,图像变化检测部72计算先前的帧的图像数据和接下来的帧的图像数据中的相关性,在相关性低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这些帧的图像数据产生了变化。
即、在连续的帧的图像数据之间,在新被摄体进入了帧中的情况等、图像数据的相关性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变化检测部72检测图像数据的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中,将该图像数据的变化作为基于自动记录功能的释放(release)信号(摄像指示信号)的触发,在检测到图像数据变化的情况下,图像变化检测部72向图像数据记录控制部81输出释放信号,用于使可移动介质52记录被显示部21显示的图像的数据。
图像数据记录控制部81在从图像变化检测部72输入了释放信号的情况下,取得在图像数据取得部61中存储的最新的帧的图像数据,作为摄像图像的数据而记录至可移动介质52。
[动作]
接着,参照图7,对这种图4的功能性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1所执行的静止时记录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说明静止时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对操作部48进行了指示执行静止时记录处理的操作的情况下,以此操作为契机开始进行静止时记录处理。
在图7中,若开始了静止时记录处理,则在步骤S1中,静止判定部71对用于静止判定的计数器设置0(即、初始化)。
在步骤S2中,静止判定部71反复执行静止判定处理(后述),取得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处于静止状态的判定结果。
在步骤S3中,静止判定部71判定步骤S2中的判定结果是否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
在步骤S2中的判定结果不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结果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判定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
与之相对,在步骤S2中的判定结果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状态的结果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判定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静止判定部71判定计数器的值为何值。
在计数器的值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4的判定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静止判定部71将在图像数据取得部61中存储的最新的帧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变化检测部72中的图像变化检测的基准(以下称为“基准帧”)进行保持。
在步骤S6中,静止判定部71使用于静止判定的计数器的值加1。
在步骤S6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2。
在计数器的值为1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4的判定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7。
此时,从静止判定部71向图像变化检测部72输出静止信号,指示图像变化检测部72执行处理。
在步骤S7中,图像变化检测部72执行图像变化检测处理(后述),取得图像数据是否由于新被摄体进入帧中等而发生变化的判定结果。
在步骤S8中,图像变化检测部72判断图像数据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结果是否表示图像数据变化了。
在图像数据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结果不表示图像数据变化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8中判定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中,图像变化检测部72判定计数器的值是否大于为了超时而设定的阈值。这样,在步骤S9中,将用于静止判定的计数器用在超时的判定中。
在计数器的值是为了超时而设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9中判定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2。
与之相对,在判定出计数器的值大于为了超时而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9中判定为是,结束静止时记录处理。
另外,在图像数据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结果表示图像数据变化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8中判定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
此时,从图像变化检测部72向图像数据记录控制部81输出释放信号,指示图像数据记录控制部81执行处理。
在步骤S10中,图像数据记录控制部81将在图像数据取得部61中存储的最新的帧的图像数据作为摄像图像的数据进行取得,并存储至可移动介质52。
若步骤S10的处理结束,则静止时记录处理结束。
接着,参照图8,对图4的功能性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1作为静止时记录处理的子流程而执行的静止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8是说明静止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静止判定处理在静止时记录处理的步骤S2中作为子流程被启动。
在步骤S21中,静止判定部71在图像数据取得部61中存储的1帧的图像数据中,按预先设定的每个块来检测运动矢量。
在步骤S22中,静止判定部71在所检测的1帧份的运动矢量中,按运动矢量的每个种类来计数其频数。
在步骤S23中,静止判定部71判定运动矢量中的最大频数Dmax是否大于针对运动矢量的频数而设定的阈值Dth。
在运动矢量中的最大频数Dmax大于阈值Dth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判定为是,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即、在取得多个同样的运动矢量之时,推定出图像整体进行同样的运动(图像处理装置1没有静止),因而并不将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这一情况设定为判定结果,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与之相对,在运动矢量中的最大频数Dmax为阈值Dth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判定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静止判定部71将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这一情况设定为判定结果。
若步骤S24的处理结束,则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接着,参照图9,对图4的功能性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1作为静止时记录处理的子流程而执行的图像变化检测处理进行说明。
图9是说明图像变化检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像变化检测处理在静止时记录处理的步骤S7中作为子流程被启动。
在步骤S31中,图像变化检测部72计算基准帧的图像数据和新存储的帧的图像数据中的相关性。
此时,图像变化检测部72例如按对图像设定的每个块、或者任意设定的用于评价相关性的每个框来计算相关性。
在步骤S32中,图像变化检测部72判定在步骤S31中计算出的相关性是否大于针对相关性设定的阈值。
在步骤S31中计算出的相关性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判定为是,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即、在基准帧的图像数据和新存储的图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基准帧的图像数据推定出没有变化(被摄体没有变化),因而并不将图像数据已发生变化设定为判定结果,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与之相对,在步骤S31中计算出的相关性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判定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图像变化检测部72将图像数据发生变化设定为判定结果。
若步骤S33的处理结束,则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基于图像数据的运动矢量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的静止判定部71、和检测依次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变化的图像变化检测部72。
并且,在由静止判定部71判定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情况下,图像变化检测部72检测图像数据的变化,在图像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存储摄像图像的数据。
因此,在图像处理装置处于静止、且适合判定基于自动记录功能的摄影的定时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用于通过该自动记录功能记录图像数据的图像识别。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判定图像数据的变化,故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利用图像识别所进行的图像数据的记录。
另外,由于静止判定部71在静止时记录处理中反复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的静止,因而在图像处理装置1静止之后立刻处于能通过自动记录功能记录图像数据的状态。
因此,即便在用户用手保持图像处理装置1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可摄影的时间确保得更长。
另外,由于静止判定部71基于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块的运动矢量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处于静止,因而能够基于直接影响图像识别的图像的状态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处于静止。
因此,能够将判定应该基于自动记录功能进行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定时设为更适当的定时。
另外,图像变化检测部72检测连续的帧中的图像数据的变化,并将该变化作为释放信号的触发。
因此,能够不错过新被摄体进入帧中的定时等的短时间的快门机会,来进行摄影。
另外,图像变化检测部72在由静止判定部71判定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之后,参照计数器的值来判定是否超时。
因此,能够防止在图像处理装置1静止之后在一定时间内未检测到图像数据的变化的情况下,长时间持续待机摄像的状态。
[应用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静止判定处理的步骤S23中说明了阈值Dth为固定值的情况,但是也能将阈值Dth设为可变。
例如,根据各图像数据中的运动矢量的频数分布来计算阈值Dth,针对该图像数据,能够将计算的阈值Dth用于步骤S23的判定中。
这种情况下,运动矢量的频数中偏差越多,则能够进一步减小阈值Dth,运动矢量的频数中偏差越少,则能够进一步增大阈值Dth等。
由此,能够根据图像数据的内容(即、被摄体的状态)来更适当地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静止判定处理,检测图像数据中的运动矢量,并基于其频数分布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
与之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1中具备加速度传感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的静止。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显示部21、摄像部22、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41、ROM(Read Only Memory)42、RAM(Random Access Memory)43、图像处理部44、总线45、输入输出接口46、计时部47、操作部48、存储部49、通信部50、驱动器51以及加速度传感器53。
对于这些之中的除了加速度传感器53以外的各部,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构成相同。
加速度传感器53是压电电阻型或静电容量检测型等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对图像处理装置1施加的加速度。
并且,加速度传感器53将表示检测到的加速度的信号经由总线45输出至CPU41及图像处理部44。
在图10所示的硬件构成中,对于用于执行静止时记录处理的功能性构成,除了静止判定部71的功能之外,与图4中的构成相同。
静止判定部71取得表示加速度传感器53输出的加速度的信号,在该加速度超过了针对加速度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图像处理装置1产生了振动而没有处于静止。
[动作]
接着,参照图11,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静止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11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静止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静止判定处理在静止时记录处理的步骤S2中作为子流程被启动。
在步骤S41中,静止判定部71取得表示从加速度传感器53输入的加速度的信号。
在步骤S42中,静止判定部71判定在步骤S41中取得的信号表示的加速度是否大于针对加速度设定的阈值。
在步骤S41中取得的信号表示的加速度大于针对加速度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判定为是,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即、并不将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设定为判定结果,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与之相对,在步骤S41中取得的信号表示的加速度为针对加速度设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43。
在步骤S43中,静止判定部71设定为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判定结果。
若步骤S43的处理结束,则返回到静止时记录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53检测到的加速度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的静止判定部71、和检测依次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变化的图像变化检测部72。
并且,在由静止判定部71判定出图像处理装置1处于静止的情况下,图像变化检测部72检测图像数据的变化,在图像数据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存储摄像图像的数据。
因此,能够在图像处理装置处于静止、且适合判定基于自动记录功能记录图像数据的定时的状态下,进行用于通过该自动记录功能进行记录的图像识别。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判定图像数据的变化,故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利用图像识别所进行的图像数据的记录。
另外,由于静止判定部71基于由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的加速度传感器53检测到的加速度来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因而基于由在图像处理装置1中实际产生的振动等引起的加速度,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是否静止。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判定图像处理装置1的静止状态,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基于自动记录功能记录图像数据的定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能达成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处理装置1而以具备摄像部22的数字照相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在自装置中不具备摄像部22而输入由其他装置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装置(例如,依次接收由通信对方用Web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等)。
或者,本发明也能适应于摄像部22作为可与图像处理装置1分离的单元的装置。
这种情况下,在静止判定处理中进行运动矢量的检测或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检测,判定摄像部(具体而言为摄像装置所配备的装置或单元)是否静止,由此起到本发明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存储介质而采用了可移动介质52,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网络上的其他装置(服务器等)内的存储部(硬盘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适应的图像处理装置以数字照相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
例如,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一般能够适用于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可适用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摄像机、便携式导航装置、便携电话机、便携式游戏机等。
上述的一连串处理既能由硬件实现,也能由软件实现。
换言之,图4的功能性构成只是例示,并不特别限定。
即,只要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能够将上述的一连串处理作为整体执行的功能即可,为了实现该功能而使用什么样的功能模块并不限定于图4的例子。
另外,1个功能模块既可以由硬件单体构成,也可以由软件单体构件,还可以由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构成。
在由软件执行一连串处理的情况下,构成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于计算机等。
计算机也可以是嵌入于专用硬件的计算机。另外,计算机可以是通过安装各种程序来执行各种功能的计算机,例如通用个人计算机。
包括这种程序的记录介质,不仅由为了向用户提供程序而与装置主体分开地设置的图3、图10的可移动介质52构成,还由在预先组合到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向用户提供的记录介质构成。
可移动介质52例如由磁盘(包括软盘)、光盘或磁光盘等构成。
光盘例如由CD-ROM(Compact Disk-Read Only Memory)、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构成。
磁光盘由MD(Mini-Disk)等构成。
另外,在预先组合到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向用户提供的记录介质,例如由记录了程序的图3、10的ROM42、图3、10的存储部49中包含的硬盘等构成。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了记录于记录介质的程序的步骤,包括沿着该顺序在时间序列上进行的处理,也包括未必沿着时间序列进行处理而并行或个别地执行的处理。
以下,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例示,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本发明可以采取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省略、置换等各种变更。
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包括在本说明书等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主旨内,并且包括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摄像单元;
取得单元,其依次取得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数据;
判定单元,其判定所述摄像单元是否处于静止;
检测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和
图像数据记录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变化时,记录所述取得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单元反复判定所述摄像单元是否处于静止,
所述检测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备:
运动矢量检测单元,其针对所述依次取得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并按每个分割区域来检测运动矢量;
频数计算单元,其计算由所述运动矢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运动矢量的频数;和
频数判定单元,其判定由所述频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运动矢量的频数之中的最大频数是否大于针对所述运动矢量的频数而预先设定的阈值,
并且,在由所述频数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运动矢量的最大频数为所述预先设定的所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备:
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和
加速度判定单元,其判定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加速度是否大于针对所述加速度而预先设定的阈值,
并且,在由所述加速度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加速度为所述预先设定的所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摄像装置处于静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备:
相关性计算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情况下,计算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彼此的相关性;和
相关性判定单元,其反复判定由所述相关性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相关性是否大于针对所述相关性而预先设定的阈值,
并且,在由所述相关性判定单元判定为否时,所述图像数据记录单元将其判定为在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变化,并记录所述取得的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备:
计数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情况下,对其次数进行计数;
值判定单元,其判定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而得到的值是否大于针对该值预先设定的阈值;和
结束单元,其在由所述值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计数而得到的值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结束由所述判定单元进行的判定。
7.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是具备摄像单元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取得步骤,依次取得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数据;
判定步骤,判定所述摄像单元是否处于静止;
检测步骤,在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出所述摄像单元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变化;和
图像数据记录步骤,在由所述检测步骤在所述依次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到变化时,记录所述取得的图像数据。
CN2012102417138A 2011-07-15 2012-07-12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2883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7186A JP5811654B2 (ja) 2011-07-15 2011-07-15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57186 2011-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3102A true CN102883102A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8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17138A Pending CN102883102A (zh) 2011-07-15 2012-07-12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16240A1 (zh)
JP (1) JP5811654B2 (zh)
KR (1) KR20130009660A (zh)
CN (1) CN1028831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512A (zh) * 2013-12-02 2015-06-03 欧姆龙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05472246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7917A1 (ja) * 2013-03-19 2014-09-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65705B2 (ja) * 2015-03-16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動体角速度算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装置
EP3283225B1 (en) 2015-04-14 2021-03-24 Magsort OY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weakly magnetic particles
JP6779978B2 (ja) 2016-03-23 2020-11-04 テルモ株式会社 肺機能測定装置、肺機能測定方法および肺機能測定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4105A (ja) * 2004-12-16 2006-06-29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カメ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91155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8098891A (ja) * 2006-10-11 2008-04-24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090135261A1 (en) * 2007-11-22 2009-05-28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0012A (ja) * 1995-06-23 1997-03-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と画像印刷装置
JPH1132323A (ja) * 1997-07-08 1999-0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チル画像による監視システム
US6803945B1 (en) * 1999-09-21 2004-10-12 Intel Corporation Motion detecting web camera system
JP2005333420A (ja) * 2004-05-20 2005-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カメラ装置
JP2009088628A (ja) * 2007-09-27 2009-04-23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4105A (ja) * 2004-12-16 2006-06-29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カメ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91155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8098891A (ja) * 2006-10-11 2008-04-24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090135261A1 (en) * 2007-11-22 2009-05-28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512A (zh) * 2013-12-02 2015-06-03 欧姆龙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05472246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及方法
CN105472246B (zh) * 2015-12-22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09660A (ko) 2013-01-23
US20130016240A1 (en) 2013-01-17
JP2013026694A (ja) 2013-02-04
JP5811654B2 (ja)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310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JP5754458B2 (ja) 動画像抽出装置、動画像抽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49061B (zh) 图像稳定设备及控制方法和配备图像稳定设备的摄像设备
WO2021008115A1 (zh) 获取稳定帧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872356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05407268B (zh) 图像校正装置、图像校正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4243863B (zh) 拍摄装置、拍摄方法
CN103312975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100586A (zh)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327235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3581522A (zh) 信息通知装置以及信息通知方法
CN10545091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368586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4641627A (zh) 拍摄设备、拍摄方法和拍摄显示程序
JP5648487B2 (ja) 撮像装置
CN103369244A (zh) 图像合成设备、图像合成方法
CN104184885A (zh) 一种拍照方法和具有拍照功能的装置
CN103685931A (zh) 信息生成装置以及信息生成方法
CN104065873A (zh) 图像取得装置以及图像取得方法
JP5459077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3914700A (zh) 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4935807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JP67870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解析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2681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991952B (zh) 拍摄装置、图像再生方法及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80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7801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