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8895A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8895A
CN102868895A CN2011104612874A CN201110461287A CN102868895A CN 102868895 A CN102868895 A CN 102868895A CN 2011104612874 A CN2011104612874 A CN 2011104612874A CN 201110461287 A CN201110461287 A CN 201110461287A CN 102868895 A CN102868895 A CN 102868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
photoresistance
eye image
display device
ligh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12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8895B (zh
Inventor
禹熙成
金永植
朴祥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68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8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04N13/31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the parallax barriers being time-varia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在3D显示模式的初始驱动期间校正观看者的观看位置。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屏障模块、位置检测器以及控制器。显示模块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显示立体图像。屏障模块对应于显示模块布置并形成有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以及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位置检测器检测观看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的位置信息。控制器基于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Description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于2011年7月7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67439的权益,在此通过引用该申请将其引入本文,如同本文将其全部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在三维(3D)显示模式的初始驱动期间校正观看者的观看位置。
背景技术
通常,立体(或3D)图像显示装置是向观看者的左眼及右眼分别提供不同图像,并由此使得观看者能利用其左眼及右眼的双眼视差来观看立体图像的装置。
进来,针对不需要观看者佩戴3D眼镜的非-眼镜类型开展了积极的研究。作为非-眼镜类型,存在通过柱形透镜阵列将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彼此分开的透镜型,以及通过屏障将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彼此分开的屏障型。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典型的屏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视图。
参照图1,典型的屏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将左眼图像LI与右眼图像RI分开并显示它们的显示面板10,以及形成为具有光传递区22和光阻断区24并且布置在显示面板10的前方的屏障面板20,所述光传递区22和光阻断区24交替设置。
观看者通过屏障面板20的光传递区22观看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的图像。在此情形下,观看者的左眼LE和右眼RE通过相同的光传递区22观看显示面板10的不同区域。因此,观看者通过光传递区22观看到彼此相邻显示的左眼图像LI与右眼图像RI,并因而获得三维感受。
典型的屏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根据在屏障面板20中形成的光传递区22和光阻断区24的状态而将显示模式改变为二维(2D)显示模式或3D显示模式。因此,典型的屏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近来被应用于电视(TV)、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电脑、台式电脑、移动装置等。
然而,在典型的屏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在屏障面板20中形成的光传递区22和光阻断区24位置固定,因此当观看者的观看位置改变时,观看者不能观看到立体图像或者感到眩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它们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带来的一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在3D显示模式的初始驱动期间校正了观看者的观看位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在3D显示模式的初始驱动期间,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校正了观看者的观看位置。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列出,而部分将通过本说明书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践中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以及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体现的以及广义描述的,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显示立体图像的显示模块;对应于显示模块布置的屏障模块,该屏障模块形成有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以及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检测观看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的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以及基于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的控制器。
位置检测器可检测观看者的眼睛、眼球以及眉毛之一以检测观看位置信息。
屏障模块可包括屏障面板以及屏障驱动器;所述屏障面板包括液晶层以及改变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液晶驱动电极部分;所述屏障驱动器基于观看位置信息,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产生用于在屏障面板中形成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屏障电压,并且将该屏障电压施加于液晶驱动电极部分。
液晶驱动电极部分可包括:在显示模块上布置的第一基板上形成的多个下基板电极以及在与第一基板结合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的上基板电极,其中来自屏障驱动器的屏障电压被寻址施加(address to)于下基板电极,液晶层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上基板电极接受来自屏障驱动器的公共电压。
控制器可基于观看位置信息而产生用于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的状态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以便将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的观看位置处,而屏障驱动器可根据第一电压改变信息来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的状态。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检测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信息的移动检测器,其中控制器可控制屏障驱动器以根据移动检测器检测的移动信息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控制器可根据移动信息而产生用于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的状态的第二电压改变信息,以将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的观看位置处,而屏障驱动器可响应于第二电压改变信息来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的状态。
控制器可基于移动信息检测转角以及转动方向,并且根据该转角和转动方向产生用于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的第二电压改变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显示立体图像的显示模块;以及对应于显示模块布置的屏障模块,所述屏障模块形成有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以及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检测观看在图像模块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的位置信息;基于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在屏障模块中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立体图像;以及通过经校正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向观看者提供立体图像。
观看者的位置信息可包括观看者的眼睛、眼球以及眉毛之一的位置。
校正位置可包括响应于观看位置信息来变化(shift)光传递区或光阻断区的位置。
驱动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检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信息;以及根据该移动信息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校正位置可包括基于移动信息检测转角和转动方向;以及根据该转角和转动方向来变化光传递区或光阻断区的位置。
应理解,对本发明的前述概要说明和下述详细说明均为示例性及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所述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说明典型的屏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图3的屏障面板的截面图;
图5和图6是说明在图3的屏障面板中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视图;
图7、8A和8B是说明校正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以及光阻断区的位置的方法的视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10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11和图12是示意性说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的视图;
图13是示意性说明光阻断区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而变化的视图;
图14是说明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来校正光阻断区的位置的方法视图;以及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一些实例。尽可能地,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下文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2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视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包括: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并显示它们的显示模块110;对应于显示模块110布置的屏障模块120,该屏障模块形成有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和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检测观看所述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130;以及基于所述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的位置以及光阻断区的位置的控制器140。
显示模块110根据2D显示模式显示平面图像,或者根据3D显示模式显示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在此情形中,以某一方向交替显示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为此,显示模块110可包括平板显示面板(未图示)以及面板驱动器(未图示)。
平板显示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例如,当平板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平板显示模块可进一步包括向液晶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单元。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假定所述平板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面板驱动器可包括向平板显示面板提供图像信号的数据驱动器,向平板显示面板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根据显示模式向数据驱动器提供平面图像数据或者立体图像数据并且控制数据驱动器的驱动时序以及扫描驱动器的驱动时序。
屏障模块120包括在其上部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并且屏障模块120根据控制器140的控制通过光传递区或光阻断区而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为此,屏障模块120包括屏障面板122和屏障驱动器124。
如图4所示,屏障面板122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液晶层230以及液晶驱动电极部分240。
第一基板210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并且布置在显示模块110上。在此情形中,第一基板210可贴附于显示模块110的显示面板或者放置在显示模块110的显示面板中。
第二基板220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并且与第一基板210面对并结合,在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之间设有液晶层230。
液晶层230可形成于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30之间,并配置为扭曲向列(TN)液晶或超扭曲向列(STN)液晶。在液晶层230中,液晶分子的取向根据施加于液晶驱动电极部分240的屏障电压而改变,并由此在屏障面板122中选择性地形成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因此,光传递区传递图像,或者光阻断区阻断图像。为此,可以常白模式驱动屏障面板122。在此,以常白模式驱动的屏障面板122只在屏障电压施加于液晶驱动电极部分240时才形成光阻断区。
液晶驱动电极部分240包括上基板电极244以及多个下基板电极242。
下基板电极242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而来自屏障驱动器124的屏障电压单独地寻址施加于下基板电极242。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基板电极242以一定间隔分隔开而平行/并行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多个下基板电极242以某一间隔分隔开而平行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并且它们形成为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下基板电极242交叉成之字形。例如,下基板电极242可形成为其间有绝缘层243的双层结构,在此情形中,形成在绝缘层243上的下基板电极242各位于在第一基板电极210上形成的下基板电极242之间。以此方式,当下基板电极242形成为多层结构时,可精巧地控制在屏障面板122中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并且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各可形成为透镜型。
上基板电极244形成在第二基板220上以面对第一电极210,并且接收来自屏障驱动器124的公共电压。在此情形中,上基板电极244可形成在第二基板220上方以面对第一基板210,并且形成为多个上基板电极244在第二基板上以一定间隔分隔开而面对第一基板210,从而接收公共电压。
下基板电极242和上基板电极244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但是当下基板电极242和上基板电极244具有不会降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亮度的微细线宽时,下基板电极242和上基板电极244可由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
屏障面板122可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以覆盖下基板电极242的第一取向层(未图示)以及形成在第二基板220上以覆盖上基板电极244的第二取向层(未图示)。在此情形中,液晶层230形成在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并因此使液晶层230的液晶分子取向以便以常白模式驱动液晶层230。
此外,屏障面板122可进一步包括贴附第二基板220的顶部(暴露在外的表面)的偏振膜250。
偏振膜250阻断未完全被屏障面板中形成的光阻断区所阻断的光。也即,偏振膜250只允许通过了屏障面板122的光传递区的光被输出到外部。
再次参照图3和4,屏障驱动器124并不根据控制器140基于2D显示模式的控制而向屏障面板122的液晶驱动电机部分240施加屏障电压,由此在整个屏障面板122中形成光传递区。因此,在显示模块110上显示的平面图像通过呈常白状态的屏障面板122。
另一方面,屏障驱动器124产生屏障电压并根据控制器140基于3D显示模式的控制将该屏障电压单独施加于在屏障面板122中形成的下基板电极242,因此,如图5所示,屏障驱动器124在屏障模块122中交替地形成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为此,屏障驱动器124将屏障电压单独地施加于多个屏障通道BC中的各下基板电极242,所述屏障通道BC配置为具有一定数量的下基板电极242,所述下基板电极242形成为在显示左眼图像LI与右眼图像RI的显示面板的左眼像素与右眼像素中重叠,由此按照屏障通道BC形成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
用于形成各屏障通道BC的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下基板电极242的数目可相同或不同。另外,各屏障通道BC的下基板电极242的数目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和/或分辨率而变化。例如,各屏障通道BC可配置为具有16个下基板电极242。下文,如图6所示,假定每个屏障通道BC配置有16个下基板电极242并且将各屏障通道定义为用于16个下基板电极242的第一至第十六通道C1-C16。
屏障驱动器124单独地将屏障电压施加于第一-第十六通道C1-C6以进行寻址,并因此按照各屏障通道BC形成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在此情形下,屏障驱动器124产生用于在屏障通道BC中形成光传递区LTA的第一电压以及用于在屏障通道BC中形成光阻断区LBA的第二电压并且根据控制器140的控制单独向第一-第十六通道C1-C16施加第一和第二电压。在此,第一电压可为接地电压,并且第二电压可为具有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某一电平的电压。
当将第一电压施加于第一至第十六通道C1-C16时,屏障面板122的液晶层230通过将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维持为常白状态而在屏障通道BC中形成光传递区LTA。另一方面,当将第二电压施加于第一至第十六通道C1-C16时,屏障面板122的液晶层230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而在屏障通道BC中形成光阻断区LBA。例如,由于施加至十个通道(图6中的″■″)的第二电压,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改变,可据此形成光阻断区LBA。此外,可形成其间具有光阻断区LBA的光传递区LTA,该光传递区LTA由于施加至六个通道(图6中的″□″)的第一电压,根据常白状态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而形成。
再次参照图2和3,位置检测器130检测观看在显示模块110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并且将该观看位置信息提供给控制器140。也即,位置检测器130通过照相机模块132检测观看者101的眼睛、眼球和眉毛之一以检测观看位置信息。在此,如图7所示,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可为与观看者101的左眼LE和右眼RE之间的中心部分CP(下文称作观看位置CP)相应的信息。位置检测器130可只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从2D显示模式转变成3D显示模式时检测观看者101的位置信息,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另一实例,即使在3D显示模式时,位置检测器130也可以一定间隔检测观看者101的位置信息。
控制器140驱动显示模块110以便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平面图像或立体图像,并根据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来控制屏障模块120的驱动。当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是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电脑、台式电脑或移动装置时,控制器140可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单元(MCU)或者视频处理模块。当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是TV或显示器时,控制器140可为显示模块100的时序控制器。
控制器140基于位置检测器130提供的观看位置信息,校正按照各屏障通道BC而形成的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各自位置。
通常,当将2D显示模式转变为3D显示模式时,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按照屏障模块120的屏障通道BC,在预定位置形成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而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是否为常规位置无关。因此,当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与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不匹配时,观看者101不能观看到立体图像或者感觉眩晕。因此,控制器140基于位置检测器130提供的观看位置信息,校正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各自位置。
具体地,控制器140产生用于改变施加到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的屏障电压状态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以便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布置在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相对应的常规位置。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压改变信息可为向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单独施加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压改变信息可为变化第二电压的第一变化信息,所述第二电压被施加到按照通道形成光阻断区LBA的10个通道(图6中的″■″),以便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布置在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相对应的常规位置。
作为实例,如图8A的(a)部分所示,当基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的观看位置CP被布置在自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LBA_C向右+X的距离处时,控制器140产生用于使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LBA_C向右移动+X距离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以根据观看位置信息将中心部分LBA_C布置在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相应的常规位置,如图8A的(b)部分所示。
作为另一实例,如图8B的(a)部分所示,当基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的观看位置CP被布置在自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LBA_C向左-X的距离处时,控制器140产生用于使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LBA_C向左移动-X距离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以根据观看位置信息将中心部分LBA_C布置在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相应的常规位置,如图8B的(b)部分所示。
屏障模块120的屏障驱动器124向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施加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以便与提供给控制器140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相对应,从而改变施加于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的屏障电压状态。因此,在屏障面板122的各屏障通道BC中形成的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处。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方法。
首先,当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从2D显示模式转变成3D显示模式时,位置检测器130检测观看在显示模块110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
随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基于所检测的观看位置信息,校正在屏障模块120中交替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也即,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校正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位置以使得在屏障面板122的各屏障通道BC中形成的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被准确地布置在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对应的观看位置CP处。
随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并显示它们,并且与被分开并显示的图像同步,在屏障模块120中交替地形成经位置校正的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由此通过光传递区LTA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因此,观看者101可辨别经过屏障模块120的光传递区LTA的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观看立体图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及其驱动方法在3D显示模式驱动时将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位置校正为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由此向观看者提舒适且准确的立体图像。
图9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视图。图10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9和图10,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包括: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并显示它们的显示模块110;对应于显示模块110布置并形成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以及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的屏障模块120;检测观看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器130;检测显示模块110的移动信息的移动检测器335;以及基于所述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的初始位置及光阻断区的初始位置和基于所述移动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的位置及光阻断区的位置的控制器340。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可进一步包括移动检测器335。除了基于观看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的控制器340以外,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具有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相同的配置,因此,不提供对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而采用上述对它们的说明。贯穿全文,相似附图标记表示相似元件。
首先,如图11所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可在3D显示模式时,通过观看者101的运动或者通过观看者而移动或转动。在此情形下,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改变,并由此,观看者101不能观看立体图像或感觉眩晕。因此,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中,移动检测器335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来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移动检测器335布置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内部,并且检测与显示模块110或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相对应的移动信息以向控制器340提供移动信息。在此情形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可在移动者101观看3D图像同时移动时或是在玩3D游戏时发生,并且移动信息可为与观看者101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倾角和/或转角相对应的信息。例如,如图12所示,当观看者101以X轴、Y轴和Z轴至少一个方向倾斜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时,移动检测器335检测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斜率(θ)相应的移动信息。为此,移动检测器335包括陀螺传感器模块337,所述陀螺传感器模块337测量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而施加到X轴、Y轴和Z轴上的角速度,以检测移动信息。
如图8A和8B所示,当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从2D显示模式转变为3D显示模式时,控制器340基于位置检测器130所提供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或设定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初始位置。也即,控制器340基于观看位置信息产生用于改变施加到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6的屏障电压状态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向屏障驱动器124提供第一电压改变信息,并因此使得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被布置在与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相应的常规位置。
随后,在3D显示模式期间,控制器340基于移动检测器335提供的移动信息来校正在屏障面板122中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具体地,控制器基于所述移动信息来检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转角(θ)和转动方向,并产生用于根据所述转角(θ)和转动方向来校正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位置的信息。对此,控制器340可确定转角(θ)相对于转轴的转动方向,或者比较多个连续改变的转角(θ)以测定转动方向。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压改变信息可为单独施加于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的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的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二电压改变信息可为用于变化(LBA′,LBA″)施加至十个通道(″■″)的第二电压的第二变化信息,所述第二电压根据与移动信息相应的多个转角(θ0至θ16),按照通道形成各屏障通道BC的光阻断区LBA。为此,控制器340可包括查询表,在查询表中绘制与移动信息相应的第二变化信息。在此,根据配置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数(即,下基板电极数)来设定第二变化信息。作为实例,当与移动信息相应的转角是一度时,第二变化信息是将光阻断区LBA变化一个通道的信息。作为另一实例,当与移动信息相应的转角是十度时,第二变化信息是将光阻断区LBA变化十个通道的信息。
结果是,如图14的(a)部分所示,当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以一定转角(θ)转动时,控制器340产生与所述一定转角(θ)一致从而移动(LBA′)光阻断区LBA的第二电压改变信息以将所述光阻断区LBA校正至常规位置。
屏障模块120的屏障驱动器124向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施加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以便对应于从控制器340提供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由此改变施加到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的屏障电压状态。因此,在屏障面板122的各屏障通道BC中形成的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形成为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
屏障驱动器124向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施加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以便对应于从控制器340提供的第二电压改变信息,由此改变施加到各屏障通道BC的通道C1-C16的屏障电压状态。因此,在屏障面板122的各屏障通道BC中形成的光阻断区LBA的位置总会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而被校正为常规位置。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下面将参照图9-15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在操作S100中,首先根据在2D显示模式下观看者的选择或输入数据的种类,在3D显示模式下驱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
在操作S200中,当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从2D显示模式转变成3D显示模式时,位置检测器130检测观看在显示模块110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信息。
随后,在操作S300中,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基于所检测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在屏障模块120中交替形成的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位置。也即,如图8A和8B所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校正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位置以使在屏障面板122的各屏障通道BC中形成的光传递区LTA或光阻断区LBA的中心部分被准确地布置在与观看位置信息相对于的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CP处。
随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立体图像,并且与被分开并显示的图像同步,在屏障模块120中交替地形成经位置校正的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由此通过光传递区LTA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向观看者101提供立体图像。因此,在操作S400中,观看者101辨别出经过屏障模块120的光传递区LTA的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观看立体图像。
随后,在操作S500中,移动检测器335检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同时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上显示立体图像。
当移动检测器检测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操作S500中的“是”)时,在操作S600中,移动检测器335根据移动信息校正在屏障面板122中形成的光阻断区LBA的位置。
当根据移动信息对光阻断区LBA的位置进行校正后,重复操作S400-S600。
当移动检测器335没有检测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操作S500中的“否”)时,重复操作S400和S500。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及其驱动方法在驱动3D显示模式时,将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位置校正为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101的观看位置,并根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移动来矫正光传递区LTA和光阻断区LBA的位置,由此向观看者提供舒适且准确的立体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将2D显示模式转变成3D显示模式时,通过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以便准确地调整观看者的观看位置,可以向观看者提供舒适且准确的立体图像。
此外,本发明根据3D显示模式期间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来矫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并因此可以向观看者提供舒适且准确的立体图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只要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内容的范围内,那么本发明旨在覆盖它们。

Claims (13)

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显示立体图像;
对应于显示模块布置的屏障模块,该屏障模块形成有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以及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
位置检测器,检测观看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的位置信息;以及
控制器,基于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器检测观看者的眼睛、眼球以及眉毛之一以检测观看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屏障模块包括:
屏障面板,包括液晶层和液晶驱动电极部分,所述液晶驱动电极部分改变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和
屏障驱动器,基于观看位置信息,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产生用于在屏障面板中形成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屏障电压,并将所述屏障电压施加于液晶驱动电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驱动电极部分包括:
多个下基板电极,形成在设置于显示模块上的第一基板上,其中来自屏障驱动器的屏障电压被寻址施加到所述下基板电极;和
上基板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上并接收来自屏障驱动器的公共电压,所述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结合并在它们之间设有液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控制器,基于观看位置信息,产生用于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状态的第一电压改变信息,以使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准确地布置在观看者的观看位置,和
屏障驱动器,根据第一电压改变信息,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检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信息的移动检测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屏障驱动器以根据移动检测器所检测的移动信息而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控制器产生用于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状态的第二电压改变信息以根据移动信息而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和
屏障驱动器响应于第二电压改变信息,改变施加于下基板电极的屏障电压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控制器基于移动信息检测转角和转动方向,并且根据所述转角和转动方向产生用于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的第二电压改变信息。
9.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显示立体图像的显示模块;以及对应于显示模块布置的屏障模块,所述屏障模块形成有用于传递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传递区以及用于阻断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的光阻断区,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检测观看在图像模块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观看者的位置信息;
基于观看者的观看位置信息来校正在屏障模块中形成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分开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以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立体图像;以及
通过经校正的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向观看者提供立体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驱动方法,其中观看者的位置信息包括观看者的眼睛、眼球以及眉毛之一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驱动方法,其中校正位置包括响应于观看位置信息,变化光传递区或光阻断区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移动信息;以及
根据该移动信息校正光传递区和光阻断区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驱动方法,其中校正位置包括:
基于移动信息检测转角和转动方向;以及
根据所述转角或转动方向来变化光传递区或光阻断区的位置。
CN201110461287.4A 2011-07-07 2011-12-30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2868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67439 2011-07-07
KR1020110067439A KR101461186B1 (ko) 2011-07-07 2011-07-07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895A true CN102868895A (zh) 2013-01-09
CN102868895B CN102868895B (zh) 2015-03-18

Family

ID=4743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1287.4A Active CN102868895B (zh) 2011-07-07 2011-12-30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29241B2 (zh)
KR (1) KR101461186B1 (zh)
CN (1) CN102868895B (zh)
TW (1) TWI45903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267A (zh) * 2013-01-25 2013-05-22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三维影像显示视角的显示系统
CN10396983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04766540A (zh) * 2014-01-03 2015-07-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0972933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屏障面板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34338A (zh) * 2018-08-08 2021-03-19 京瓷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移动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7525A (ko) * 2012-04-18 2013-10-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시스템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KR101956134B1 (ko) * 2012-06-15 2019-03-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476884B1 (ko) * 2012-06-22 2014-12-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럴랙스 배리어 타입의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CN102798982B (zh) 2012-08-31 2015-11-25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立体显示控制方法
WO2014054520A1 (ja) * 2012-10-03 2014-04-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JP6207355B2 (ja) * 2013-11-18 2017-10-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3次元表示装置
JP6200789B2 (ja) * 2013-11-27 2017-09-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507015B (zh) * 2014-02-20 2015-11-01 Au Optronics Corp 三維影像之調整方法及採用此方法之三維顯示器
KR102199610B1 (ko) * 2014-09-03 2021-01-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5511092B (zh) * 2014-10-11 2019-03-19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JP6573467B2 (ja) * 2015-03-31 2019-09-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液晶パネル
GB2540377A (en) * 2015-07-14 2017-01-18 Sharp Kk Parallax barrier with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regions
CN105304677B (zh) * 2015-09-24 2019-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系统
WO2017115505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TWI779842B (zh) * 2021-09-22 2022-10-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顯示裝置及其顯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9424A (en) * 1995-11-15 2000-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JP2002300611A (ja) * 2001-03-29 2002-10-11 Namco Ltd 画像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US20070176914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medium displaying image according to position of user
EP1816510A1 (en) * 2006-02-07 2007-08-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a display device
CN101419352A (zh) * 2007-10-22 2009-04-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驱动液晶透镜和利用该透镜的立体显示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9447A1 (en) * 2004-12-23 2006-06-29 Unkrich Mark A Ey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a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KR101108467B1 (ko) * 2004-12-30 2012-01-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입체영상표시방법
KR20060096844A (ko) * 2005-03-04 2006-09-13 주식회사 소디 가변형 패럴렉스 배리어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TWI366035B (en) 2008-02-15 2012-06-11 Ind Tech Res Inst 3-d image display devices, 3d/2d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s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KR20120091585A (ko) * 2011-02-09 2012-08-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삼차원 영상 제공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9424A (en) * 1995-11-15 2000-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JP2002300611A (ja) * 2001-03-29 2002-10-11 Namco Ltd 画像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US20070176914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medium displaying image according to position of user
EP1816510A1 (en) * 2006-02-07 2007-08-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a display device
CN101419352A (zh) * 2007-10-22 2009-04-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驱动液晶透镜和利用该透镜的立体显示器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267A (zh) * 2013-01-25 2013-05-22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三维影像显示视角的显示系统
CN103118267B (zh) * 2013-01-25 2015-06-03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三维影像显示视角的显示系统
CN10396983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04766540A (zh) * 2014-01-03 2015-07-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0972933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屏障面板的立体显示装置
US10838223B2 (en) 2017-10-31 2020-11-17 Lg Display Co., Lt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arrier panel
CN112534338A (zh) * 2018-08-08 2021-03-19 京瓷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移动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895B (zh) 2015-03-18
KR101461186B1 (ko) 2014-11-13
TW201303367A (zh) 2013-01-16
KR20130005813A (ko) 2013-01-16
US20130009859A1 (en) 2013-01-10
US9229241B2 (en) 2016-01-05
TWI459035B (zh) 201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8895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848040B2 (en) 3D display system with active shutter plate
KR100728112B1 (ko) 배리어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JP5001575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981319B (zh) 屏障面板以及包括该屏障面板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CN105763862B (zh) 图像显示装置
JP4840962B2 (ja) 縦または横に表示することのできる3dディスプレイ
CN101507288B (zh) 显示设备
US8279270B2 (en)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CN104166266A (zh) 一种镜面显示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
CN101836460A (zh)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CN102034449A (zh)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CN102944961A (zh) 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
US20150249818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102375272A (zh) 光屏障装置和显示单元
CN102749715A (zh) 可切换二维与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US9759925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20070043148A (ko) 배리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951297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335311B1 (ko) 입체표시장치
CN102387381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EP2806646A2 (en) Multi-view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shutter glasse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763932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182507B1 (ko) 2차원 영상 및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200076963A (ko) 배리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