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9986A - 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9986A
CN102859986A CN2011800035452A CN201180003545A CN102859986A CN 102859986 A CN102859986 A CN 102859986A CN 2011800035452 A CN2011800035452 A CN 2011800035452A CN 201180003545 A CN201180003545 A CN 201180003545A CN 102859986 A CN102859986 A CN 102859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able
imaging apparatus
shutter
mentioned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5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飞永真人
房安浩嗣
云井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9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9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Abstract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拍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主电路基板;用于装设摄像元件,并包含接地电位的摄像元件软电缆;根据拍摄被摄体的定时来进行开闭的快门;用于传输对快门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并包含接地电位的快门软电缆;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用于固定摄像元件的支架;以及与支架连接,并配置于摄像元件与主电路基板之间的金属板;并且,摄像元件的接地电位与快门软电缆的接地电位电连接。

Description

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静止相机等拍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外部噪声所造成的视频干扰的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使用手机及PHS(简便式手机)等辐射电磁波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环境之下,使用数码静止相机等拍摄装置的情况越来越多。此外,还有在辐射强电磁波的环境之下,例如,在无线电台及电视台等附近使用数码静止相机等拍摄装置的情况。
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拍摄装置时,该拍摄装置有可能遭受电磁波干扰。因而,将拍摄装置有可能遭受这种电磁波干扰的环境称为“强电场(intenseelectric field)的环境”。若在强电场的环境下使用数码静止相机等拍摄装置,则会出现该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图像中包含条纹花样的噪声(差拍噪声),即发生视频干扰的情况。
构成拍摄装置的摄像元件的性能越高,该视频干扰越显著(因灵敏度高)。此外,随着拍摄装置的小型化,对于装在小型化的拍摄装置中的摄像元件,外部的强电场噪声的耦合量增大,从而该视频干扰变得更显著。
视频干扰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电磁波侵入摄像元件的视频信号线,或者摄像元件软电缆的GND电位因外部电磁波所造成的影响而变动等。
因此,需要采取遮挡摄像元件的周围,或降低摄像元件软电缆的GND的阻抗的措施。
此外,还有使用例如金属弹簧之类的导电性弹性部件来连接散热板与主基板,以降低视频干扰的措施。然而,该措施是沿光的行进方向对摄像元件施加应力,所以会导致摄像元件倾斜。其结果,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图像的画质降低,难于应用到实际的产品中。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用由导电性介质构成的覆盖物来覆盖整个拍摄装置的结构;在透镜表面追加导电性过滤片,以阻挡强电场噪声侵入摄像元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遮挡摄像元件周围的结构。
然而,由导电性介质构成的覆盖物来覆盖整个拍摄装置的结构会导致拍摄装置大型化,使用户难于使用。此外,在透镜表面追加导电性过滤片的结构会导致射入透镜的光量减少,从而使画质降低。另外,遮挡摄像元件周围的结构会导致拍摄装置的内部结构复杂,不能实现作为最终产品的拍摄装置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13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故而,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即使在强电场的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在不降低所拍摄的图像的画质的情况下,降低外部噪声所造成的视频干扰,并且内部结构简便,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外部噪声所造成的视频干扰的拍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是拍摄被摄体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拍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对摄像元件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主电路基板;摄像元件软电缆,与主电路基板连接,并用于装设摄像元件,并且该摄像元件软电缆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也称为摄像元件软电缆GND);快门,根据拍摄被摄体的定时来进行开闭;快门软电缆,与主电路基板连接,并用于传输对快门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并且该快门软电缆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快门软电缆接地部(也称为快门软电缆GND);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支架,用于固定摄像元件;以及金属板,与支架连接,并配置于摄像元件与主电路基板之间;并且,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与快门软电缆接地部电连接。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摄像元件软电缆及快门软电缆具有使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与快门软电缆接地部连接的接地连接部(也称为GND连接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接地连接部与金属板连接、或与支架连接。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上述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各结构所进行的各种处理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提供一系列的处理步骤的拍摄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使计算机执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的程序的形式而被使用。该程序也可以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的形式而被导入计算机。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即使在强电场的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在不降低所拍摄的图像的画质的情况下,降低外部噪声所造成的视频干扰,并且内部结构简便,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拍摄装置的一例)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拆卸了交换镜头单元2后的相机主体1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剖面图。
图4是数码相机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从上方看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通过GND连接部180来使摄像元件软电缆GND与快门软电缆GND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信号层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层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包括快门160及快门软电缆170的快门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快门软电缆170的信号层及GND层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及快门软电缆170有接地连接的情况下、以及没有接地连接的情况下,在摄像元件110的位置上感应的电压的图。
图13是示出通过支架140来使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电连接的情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相机主体
2  交换镜头单元
2a   透镜镜筒
3    主体壳体
4    主体支架
4a   端子支撑部
4b   主体支架环
4c   连接端子
5    相机显示器
6    电子取景器(EVF)
7    操作部
7a   电源开关
7b   释放钮
8    图像传感器
9    电路基板
9a   定时信号产生器
9b   模数转换器(ADC)
10   相机控制器
11   主电路基板
11a,22a  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
12   快门单元
13   振动板(vibrating plate)
13a  振动板支撑部
14   光学低通滤波器
15   电源块
16   存储卡
17   卡插槽
18   主框架
19   三脚架安装部
20   金属制部件
20a  金属板
20b  导热部
21  镜头架
21a 连接端子
21b 镜头支架环
22  镜头控制器
22b 闪存
23  光圈单元
24  驱动部
25  变焦环
26  对焦环
27  光学图像防抖器开关(OIS开关)
28,29,30  透镜群
100 拍摄装置
110 摄像元件
120 主电路基板
130 摄像元件软电缆
131 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即摄像元件软电缆GND)
140 支架
150 金属板
160 快门
161 快门驱动用马达
170 快门软电缆
171 快门软电缆接地部(即快门软电缆GND)
180 接地连接部(即GND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拍摄装置的一例)的外观的立体图。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具备相机主体1、以及能够安装于相机主体1的交换镜头单元2。图2是示出拆卸了交换镜头单元2后的相机主体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剖面图。图4是数码相机的功能方框图。
首先,参照图1~图4,来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此外,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将数码相机的被摄体侧称为前面,成像面侧称为后面或背面。
图1中,相机主体1具备:主体壳体3、主体支架(body mount)4、相机显示器5、电子取景器(EVF:Electronic View Finder)6以及操作部7。主体支架4配置于主体壳体3的前面侧,以使交换镜头单元2能够安装于相机主体1。相机显示器5配置于主体壳体3的背面侧,由液晶屏等构成。EVF6配置于主体壳体3的背面侧,显示显示用图像数据所示的图像等。操作部7配置于主体壳体3的上部,包括电源开关7a、以及受理用户所进行的快门操作的释放钮7b等。
交换镜头单元2在树脂制透镜镜筒2a内具有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具有为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而排列在光轴AX上的透镜群。并且,该透镜镜筒2a的外围部分设置有变焦环25、对焦环26以及OIS(Optical ImageStabilizer,光学图像防抖器)开关27,通过使变焦环25和对焦环26旋转,能够调整该透镜镜筒2a内的透镜的位置。
图2中,利用主体支架4,能够将交换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1,且主体支架4包括端子支撑部4a、主体支架环4b以及连接端子4c。此外,相机主体1在相机主体1与交换镜头单元2之间的安装部分的前面具有快门单元12及振动板13。
图3中,相机主体1的主体壳体3内具备:装有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构成的图像传感器8的电路基板9、以及包括相机控制器10的主电路基板11。并且,相机主体1的主体壳体3内从前到后依次配置有主体支架4、快门单元12、振动板13、光学低通滤波器14、图像传感器8、电路基板9、金属制部件20、主电路基板11、以及相机显示器5。
此外,振动板支撑部13a用于支撑振动板13,使振动板13相对图像传感器8配置于规定位置。振动板支撑部13a经由主体支架4及快门单元12而被主框架18支撑。此外,振动板13及振动板支撑部13a能防止尘埃附着在图像传感器8上。
光学低通滤波器14为了使交换镜头单元2所成像的被摄体像被分辨得比图像传感器8的像素的节距(pitch)更粗,而除去来自被摄体的光中的高频分量。一般而言,在图像传感器8等摄像元件中,各像素上配置有被称为Bayer排列的RGB颜色的彩色滤光片、YCM颜色的补色彩色滤光片。因此,若以一个像素为单位来进行分辨,则不仅产生伪色,而且重复图形的被摄体产生莫尔效应,所以配置有光学低通滤波器14。该光学低通滤波器14还具有用于除去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功能。
配置在主体壳体3内的金属制主框架18与主体支架4的端子支撑部4a连接,并经由主体支架4而支撑交换镜头单元2。此外,具有用于安装三脚架的螺钉孔的三脚架安装部19机械地连接于主框架18,该螺钉孔露出于主体壳体3的下表面。此外,配置成围绕着装有图像传感器8的电路基板9的金属制部件20是用于促进图像传感器8所产生的热的散热的部件,它具有配置在电路基板9与主电路基板11之间的金属板20a(垂直于光轴AX)、和将金属板20a的热传递至主体支架4侧的导热部20b(平行于光轴AX)。
主体支架4是用于将交换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1的元件,它与交换镜头单元2的镜头架21既有机械连接又有电连接。该主体支架4具有安装于主体壳体3的前面的环状的金属制主体支架环4b、和设置在端子支撑部4a上的连接端子4c。当将交换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1时,设置在镜头架21上的连接端子21a与该连接端子4c电连接。
主体支架4的主体支架环4b通过与设置在交换镜头单元2上的镜头架21的金属制镜头支架环21b嵌合,来将交换镜头单元2机械地固定在相机主体1上。镜头支架环21b通过所谓卡口(bayonet)机构而嵌入主体支架环4b。
具体而言,镜头支架环21b相应于与主体支架环4b之间的绕光轴旋转的位置关系,而处于与主体支架环4b未嵌合的第一状态、或与主体支架环4b嵌合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镜头支架环21b能够相对主体支架环4b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插入主体支架环4b。在镜头支架环21b插入主体支架环4b的状态下,使镜头支架环21b相对主体支架环4b旋转,则镜头支架环21b与主体支架环4b嵌合。此时,主体支架环4b与镜头支架环21b之间的旋转位置关系处于第二状态。
此外,在交换镜头单元2安装于相机主体1的状态下,连接端子4c与镜头架21所具有的连接端子21a电接触。这样,主体支架4经由主体支架4的连接端子4c和镜头架21的连接端子21a而与镜头架21电连接。其结果,通过主体支架4和镜头架21,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1与交换镜头单元2之间能进行图像数据信号及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
参照图4,首先对相机主体1的内部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主体支架4及镜头架21在相机控制器10与包含在交换镜头单元2中的镜头控制器22之间进行图像数据及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此外,主体壳体3内具备由向相机控制器10等各部件供电的电池等构成的电源块15,该电源块15还经由主体支架4及镜头架21,向整个交换镜头单元2供电。
图像传感器8根据来自装载于电路基板9的定时信号产生器(TG)9a的定时信号来动作,将经由交换镜头单元2而射入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即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数据,从而生成静态图像数据及动态图像数据等。所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及动态图像数据等图像数据通过装载于电路基板9的ADC(模数转换器)9b而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由相机控制器10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这里,相机控制器10所进行的各种图像处理例如是,图像灰度校正(gamma correction)处理、白平衡(white balance)校正处理、瑕疵校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Electronic Zoom)处理及JPEG压缩处理等。此外,也可以将电路基板9的功能装载于主电路基板11。
此外,图像传感器8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也用于显示通过镜头图像(through-the-lens image)。这里,通过镜头图像是指,动态图像数据中、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卡16中的图像。为了确定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取景,该通过镜头图像被显示于相机显示器5及/或EVF6。
相机控制器10装载于主电路基板11,对相机主体1的各部件进行控制,并经由主体支架4及镜头架21而将用于对交换镜头单元2进行控制的信号发送给镜头控制器22。另一方面,相机控制器10经由主体支架4及镜头架21而接收来自镜头控制器22的各种信号。这样,相机控制器10对交换镜头单元2的各部件进行间接控制。
此外,相机控制器10在进行控制动作及图像处理动作时,将装载于主电路基板11的DRAM11a用作工作存储器。并且,还收纳有卡插槽17,其根据相机控制器10所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来对安装于相机主体1的存储卡16进行静态图像数据及动态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
快门单元12是所谓幕帘式快门(curtain(roller-blind)shutter),它配置于主体支架4与图像传感器8之间,能够遮蔽射向图像传感器8的光。快门单元12具有后幕帘、前幕帘、以及设有用于使从被摄体被引导至图像传感器8的光通过的开口的快门支架框,通过使后幕帘及前幕帘向快门支架框的开口进退,来调节图像传感器8的曝光时间。
其次,对交换镜头单元2的内部功能进行详细说明。交换镜头单元2的树脂制透镜镜筒2a内具备:包含为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而排列在光轴AX上的透镜群的光学系统、镜头架21、镜头控制器22、光圈单元23、以及用于驱动光学系统的透镜群的驱动部24。
此外,在透镜镜筒2a的外围部分设置有变焦环25、对焦环26以及OIS开关27,通过使变焦环25和对焦环26旋转,能够调整透镜镜筒2a内的透镜的位置。
光学系统具有变焦用的透镜群28、OIS用的透镜群29以及对焦用的透镜群30。变焦用的透镜群28使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发生变化。OIS用的透镜群29抑制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像中的相对图像传感器8的抖动而造成的模糊。对焦用的透镜群30使由光学系统在图像传感器8上形成的被摄体像的对焦状态发生变化。
光圈单元23是调整透射到光学系统的光量的光量调整部件,具体而言,具有能够遮蔽透射到光学系统的部分光线的光圈叶片、以及驱动光圈叶片的光圈驱动部。
驱动部24是根据镜头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来驱动上述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群的部件,具有用于检测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群的位置的检测部。
镜头控制器22根据从相机主体1的相机控制器1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来对整个交换镜头单元2进行控制。镜头控制器22接收由驱动部24的检测部所检测出的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群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相机控制器10。相机控制器10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用于控制驱动部24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镜头控制器22。
然后,镜头控制器22将相机控制器10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部24,驱动部24根据来自镜头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来调节透镜群28、29及30的位置。
另一方面,相机控制器10根据示出图像传感器8所接收到的光量、是进行静态图像拍摄还是进行动态图像拍摄、以及是否进行了优先设定光圈值的操作等的信息,来生成用于使光圈单元23动作的控制信号。此时,镜头控制器22将相机控制器10所生成的控制信号中继给光圈单元23。
此外,在交换镜头单元2中具有DRAM22a及闪存22b,在驱动光学系统的各透镜群28、29、30及光圈单元23的情况下,镜头控制器22将DRAM22a用作工作存储器。闪存22b中存储有镜头控制器22所使用的程序及参数。
到此为止,用图1~图4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拍摄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采用后述的摄像元件软电缆及快门摄像软电缆的GND电位的控制的装置,也可以是其它拍摄装置。
以下,作为降低外部噪声所造成的视频干扰的措施,对摄像元件软电缆及快门软电缆的GND电位的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从上方看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这里,主要对摄像元件软电缆及快门软电缆的GND电位的控制进行说明,而省略该控制以外的详细说明,拍摄装置100的基本结构与图1~图4中所说明的数码相机相同。
图5中,拍摄装置100具备:摄像元件110、主电路基板120、摄像元件软电缆130、支架140、金属板150、快门160、快门软电缆170以及GND连接部180。
摄像元件110例如可采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元件110指上述的图像传感器8及电路基板9。摄像元件110将经由镜头而射入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即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数据,从而生成静态图像数据及动态图像数据等。
主电路基板120对摄像元件110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信号处理。这里,各种信号处理是指上述的相机控制器10所进行的各种图像处理,例如,图像灰度校正处理、白平衡校正处理、瑕疵校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及JPEG压缩处理等。
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例如是上述电路基板9,用于装设摄像元件110。并且,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
并且,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摄像元件软电缆GND,该摄像元件软电缆GND在GND连接部180与后述的快门软电缆170的快门软电缆GND连接。
支架140例如是上述的主体支架4,能够将镜头单元(未图示)安装于主体壳体,并固定着摄像元件110及快门160。此外,支架140还固定着除去摄像元件110表面的尘埃的SSWF(Super Sonic Wave Filter)以及闪光单元(未图示)。此外,为了易于散热、提高耐跌落冲击的可靠性、抑制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支架140例如可由铝、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
配置于摄像元件110与主电路基板120之间的金属板150例如是上述的金属制部件20上的金属板20a,由铝及铜之类的导热率及导电率高的金属材料构成,能有效地放出摄像元件110所产生的热。
此外,支架140与金属板150电连接,典型的是,支架140和金属板150之间使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螺丝来固定。
快门160例如是上述快门单元12的一部分,根据用户的操作,基于拍摄被摄体的定时来进行开闭。此外,将快门160、快门软电缆170及快门驱动用马达(未图示)等总称为快门单元。
如上所述,快门软电缆170是快门单元的一部分,用于传输对快门16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并且,快门软电缆170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快门软电缆GND,该快门软电缆GND在GND连接部180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连接。
GND连接部180使摄像元件软电缆GND与快门软电缆GND电连接。
接着,对摄像元件软电缆GND与快门软电缆GND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具体说明。图6是示出通过GND连接部180来使摄像元件软电缆GND与快门软电缆GND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中,支架140连接有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及金属板150。支架140与金属板150之间例如通过螺丝等金属材料而固定,并实现电连接。此外,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与金属板150之间例如通过粘合剂(未图示)而固定。
并且,支架140连接有快门160及快门软电缆170。快门软电缆170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快门软电缆GND171,该快门软电缆GND171具有向金属板150的方向突起的形状,以连接于金属板150。
此外,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图6中为支架140与金属板150之间)。
并且,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之间经由金属板150而电连接。此外,将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之间的连接部分称为GND连接部180。这里,GND连接部180包含与金属板150之间的连接部分,在该GND连接部180上,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之间在所谓使用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螺丝等而紧固的状态下固定在一起。
图7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立体图。图7中,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具有突起形状的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表面例如通过抗蚀剂(resist)等绝缘层构成,以对其进行保护,但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上的抗蚀剂被剥离。并且,该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经由金属板150与快门软电缆GND171连接。
图8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信号层的一例的图。如图8所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中央部分设有用于安装摄像元件110的摄像元件安装部,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端部设有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的连接部。
并且,在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信号层,在摄像元件安装部和用于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的连接部之间设有信号布线。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信号层经由通孔与后述的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层连接。
图9是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层的一例的图。如图9所示,在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层,在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端部,设有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的连接部,而除了用于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的该连接部以外,其余的所有部分都是GND。并且,表面通过抗蚀剂来保护。
此外,图8及图9中示出连接于快门软电缆GND171的、突起形状的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这里,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的形状为向快门软电缆170的方向突起的突起形状,以与快门软电缆GND171连接,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与此。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根据快门单元的配置及形状、快门软电缆170中的信号布线及GND布线、金属板150的配置及形状、以及螺丝位置等来形成。最好是能够使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与快门软电缆GND171容易连接的形状。
图10是示出包括快门160及快门软电缆170的快门单元的立体图。图10中,快门单元具备快门驱动用马达161,快门软电缆170在主电路基板120与快门驱动用马达161之间传输对快门16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并且,快门软电缆170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快门软电缆GND171,快门软电缆GND171为向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的方向突起的突起形状。
图11是示出快门软电缆170的信号层及GND层的一例的图。图11中,快门软电缆170的面端部分别是与主电路基板120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快门160连接的连接部。
并且,在连接于主电路基板120的连接部、与连接于快门160的连接部之间设有信号布线,并在其一部分设有GND布线。并且,该GND布线形成快门软电缆GND171,该快门软电缆GND171具有向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的方向突起的突起形状,以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连接,。
快门软电缆GND171以及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各自的上述突起形状部分之间在金属板150上处于所谓紧固状态,实现电连接且固定在一起。
图12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及快门软电缆170有GND(接地)连接的情况下、以及没有GND(接地)连接的情况下,在摄像元件110的位置上感应的电压的大小。具体而言,图12示出:向拍摄装置100照射均等的3V/m的外部电磁场,并用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在摄像元件110的位置上感应的电压进行仿真后的结果。
图12中,横轴示出所施加的外部电磁场的频率,纵轴示出在摄像元件110的位置上感应的电压的大小。实线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及快门软电缆170有GND连接的情况下的电压的大小,虚线示出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及快门软电缆170没有GND连接的情况下的电压的大小。摄像元件软电缆130及快门软电缆170没有GND连接的情况是指,例如,摄像元件软电缆130上没有具有突起形状的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没有与快门软电缆GND171连接的情况等。
如图12所示,使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及快门软电缆170有GND连接的情况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及快门软电缆170没有GND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由摄像元件110感应的电压。其结果,能够降低对拍摄装置100所拍摄的图像产生的视频干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100,通过使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与快门软电缆GND171电连接,能够降低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阻抗,从而能够抑制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电位的变动。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100,即使在强电场的环境下使用时,也能够在不降低所拍摄的图像的画质的情况下,降低外部噪声所造成的视频干扰,并且内部结构简便,能够实现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之间经由金属板150而电连接,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支架140来使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电连接。
图13是示出通过支架140来使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电连接的情形的图。图13中,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之间经由支架140而电连接。这里,快门软电缆GND171及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的突起形状不是图7~图11所示的形状,而是能够在支架140上容易紧固的形状。
此外,快门软电缆GND171及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只要是能够在支架140上紧固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由此,通过支架140来使快门软电缆GND171与摄像元件软电缆GND131电连接,能够实现面积更大的GND连接。其结果,能够抑制摄像元件软电缆130的GND电位的变动,从而能够降低对拍摄装置100所拍摄的图像产生的视频干扰。
在此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上述说明中的所有方面不过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毫无疑问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到数码相机等拍摄装置,对于在强电场的环境下使用的拍摄装置等尤为有效。

Claims (4)

1.一种拍摄装置,拍摄被摄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像元件,拍摄上述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
主电路基板,对上述摄像元件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
摄像元件软电缆,与上述主电路基板连接,并用于装设上述摄像元件,并且该摄像元件软电缆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
快门,根据拍摄上述被摄体的定时来进行开闭;
快门软电缆,与上述主电路基板连接,并用于传输对上述快门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并且该快门软电缆包含具有接地电位的快门软电缆接地部;
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支架,用于固定上述摄像元件;以及
金属板,与上述支架连接,并配置于上述摄像元件与上述主电路基板之间,
上述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与上述快门软电缆接地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元件软电缆及上述快门软电缆具有使上述摄像元件软电缆接地部与上述快门软电缆接地部连接的接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连接部与上述金属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连接部与上述支架连接。
CN2011800035452A 2011-02-14 2011-04-27 拍摄装置 Pending CN1028599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8832 2011-02-14
JP2011-028832 2011-02-14
PCT/JP2011/002476 WO2012111044A1 (ja) 2011-02-14 2011-04-27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9986A true CN102859986A (zh) 2013-01-02

Family

ID=46672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5452A Pending CN102859986A (zh) 2011-02-14 2011-04-27 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86772B2 (zh)
JP (1) JPWO2012111044A1 (zh)
CN (1) CN102859986A (zh)
WO (1) WO20121110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74A (zh) * 2020-01-22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4121B (en) 2001-11-30 2006-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A display devic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device
CN102823229B (zh) * 2011-01-31 2016-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
JP5221821B1 (ja) * 2011-07-01 2013-06-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14141624A1 (ja) 2013-03-15 2014-09-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受光装置
CN105519090B (zh) * 2014-10-13 2018-06-1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模组
CN107113371B (zh) * 2015-11-23 2020-06-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模组及航拍飞行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6149B2 (en) * 2000-07-06 2003-02-0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Automatic focusing camera
JP2005065014A (ja) * 2003-08-18 2005-03-10 Canon Inc 撮像装置
US20060078330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CN101271192A (zh) * 2007-03-19 2008-09-24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组件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7757A (ja) * 2001-05-31 2002-12-13 Kyocera Corp カメラのレンズ鏡胴
JP4194449B2 (ja) 2003-08-18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の保持構造
JP2005326631A (ja) * 2004-05-14 2005-11-24 Optech:Kk レンズ鏡筒
JP4855001B2 (ja) * 2005-07-25 2012-01-18 Hoya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
JP2007274624A (ja) 2006-03-31 2007-10-18 Citizen Miyota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8104037A (ja) * 2006-10-20 2008-05-01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
JP4199799B2 (ja) * 2006-12-21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8198669A (ja) 2007-02-08 2008-08-28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211378A (ja) 2007-02-23 2008-09-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撮像装置
JP2009200987A (ja) 2008-02-25 2009-09-03 Kyocera Corp 撮像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6149B2 (en) * 2000-07-06 2003-02-0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Automatic focusing camera
JP2005065014A (ja) * 2003-08-18 2005-03-10 Canon Inc 撮像装置
US20060078330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CN101271192A (zh) * 2007-03-19 2008-09-24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组件和成像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74A (zh) * 2020-01-22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86772B2 (en) 2014-07-22
WO2012111044A1 (ja) 2012-08-23
JPWO2012111044A1 (ja) 2014-07-03
US20120314118A1 (en)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4055B (zh) 拍摄装置
CN102823229B (zh) 拍摄装置
US8502900B2 (en) Digital camera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unit
CN102859986A (zh) 拍摄装置
US8982256B2 (en) Imaging device
US8736754B2 (en) Imaging device
CN102835101B (zh) 数码相机
US8970752B2 (en) Ima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