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4051A -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4051A
CN102834051A CN2011800177241A CN201180017724A CN102834051A CN 102834051 A CN102834051 A CN 102834051A CN 2011800177241 A CN2011800177241 A CN 2011800177241A CN 201180017724 A CN201180017724 A CN 201180017724A CN 102834051 A CN102834051 A CN 102834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luid
sending part
sending
tag
senso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7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野弘昌
萩浩司
杉本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34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4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9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invasive, e.g.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by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68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chemical o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e.g. by polarograph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48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48Needles
    • A61B5/6849Needl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needle se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液成分测定系统,谋求防水性的提高。涉及本发明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包括:传感器部(110),其在被检者的皮肤中留置,与该被检者的体液导通,测定规定的体液成分;以及发送部(120),其可装拆地安装于传感器部(110),将传感器部(110)中测定的测定信号,或根据该测定信号算出的、作为所述体液成分在与所述体液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体液中的浓度的算出结果,发送到显示部(130),该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特征在于,传感器部(110)借助基于发送部(120)产生的电磁场的电磁感应而启动,由此进行所述体液成分的测定和所述测定信号向发送部(120)的发送。

Description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地测定被检者的体液,显示体液中所含规定成分的浓度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间歇且连续地测定被检者的间质液,显示血糖值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糖尿病患者自我测定管理血糖值,每次用血糖测定器测定用专用的穿刺器具穿刺指尖等而出的血液的所谓自我血糖监测(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广泛地普及。
此外,近年为了代替自我血糖检测,开发了用于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连续血糖监测是指通过将配置于专用的传感器部的针穿刺至皮下等来将该传感器部留置于皮下,连续地监测患者的血糖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在欧美已经实用化。
用于CGM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传感器部,其始终安装在患者身体上;发送部,其安装在该传感器部,并且将该传感器部中的测定信号发送到外部;以及显示装置,其基于由该发送部发送的信号算出血糖值,并显示该血糖值,该体液成分测定系统以每三天到一周一次左右的频率,更换新的传感器部。
因此,传感器部和发送部可相互装拆地构成,在传感器部和发送部之间,配置用于电力供给及测定信号交接的电气接点。此外,在发送部,通过该电气接点向传感器部供给电力,且通过该电气接点接收利用供给的电力在传感器部测定的测定结果。
这里,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情况下,患者以始终安装着安装有发送部的传感器部的状态度过日常生活。因此,例如为了能够使患者淋浴或入浴,在发送部和传感器部施加充分的防水功能变得很重要。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第2002-526137号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在传感器部和发送部可装拆地构成,且通过电气接点连接的情况下,确保充分的防水性很困难。
即使将传感器部和发送部分别做成防水样式,保护机壳内部的机器,则在传感器部和发送部的连接位置,保护在各机壳的表面露出的电气接点不受浸水的影响也很困难。
对此,可以用防水片等从外侧覆盖传感器部及发送部整体,使露出的电气接点不会浸水,但使传感器部及发送部成为完全的密闭状态很困难,例如,在浸入浴盆的情况下可能会浸水。此外,若粘贴防水片,则不能容易地更换发送部,因此要长期使用传感器部则需要相对应的容量的电源,从而导致发送部的大型化,以及戴用感的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在体液成分测定系统中,以谋求防水性的提高,且谋求传感器部的使用期限的长期化、发送部的小型化、及戴用感的提高为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涉及本发明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具有如下结构。即,包括:
传感器部,其留置在被检者的皮肤中,与该被检者的体液导通来测定规定的体液成分;以及
发送部,其可装拆地安装于所述传感器部,将所述传感器部中测定的测定信号,或根据该测定信号算出的作为所述体液成分在与所述体液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体液中的浓度的算出结果,发送到显示装置,
该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借助基于所述发送部产生的电磁场的电磁感应而启动,由此进行所述体液成分的测定和所述测定信号向所述发送部的发送。
根据本发明,在体液成分测定系统中,在传感器部和发送部之间不具有电气接点,因此防水性提高。而且,由于能够容易地装拆包含电源的发送部,因此能够通过取下发送部,从而不会在入浴等时产生妨碍,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容易取下发送部进行充电、更换很,因此在长期使用传感器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发送部大型化。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借助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应该能够变得清楚。此外,在附图中,在同一或同样的结构中,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在说明书内,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与叙述共同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使用。
[图1]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外观结构的图。
[图2]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3]图3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中监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图4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中校正值数据记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图5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传感器部及发送部中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图6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发送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的图。
[图7]图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8]图8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传感器部及发送部中测定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9]图9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发送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传感器部内的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的图。
[图10]图10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1A]图11A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传感器部及发送部中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B]图11B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传感器部及发送部中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图12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发送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传感器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的图。
[图13A]图13A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的传感器部及发送部中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B]图13B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的传感器部及发送部中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图14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的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发送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传感器部内的电容器的剩余量的变迁的图。
[图15]图1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500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6]图16是表示传感器部110的外观结构的图。
[图17]图17是表示传感器部110的外观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需要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情况。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
<1.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外观结构>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外观结构的图。
如图1(A)所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包括传感器部110、发送部120、以及显示部130。
传感器部110具有由聚氨酯等柔软树脂形成为液密构造的主体部111。在主体部111的底面配置带有防水功能的皮肤粘贴带(未图示),由此,传感器部110能够直接粘贴到被检者的上臂部或腹部等。
此外,在主体部111的底面设置穿刺被检者的皮肤、与皮下的体液接触的针114,针114与配置于主体部111内的成分测定部115连接。成分测定部115测定与针114所接触的皮下体液中葡萄糖等规定成分的量相应的信号。
在主体部111内部还设置具有天线112、IC芯片113及未图示的A/D转换电路的A/D电路内置IC标签117(以下,简称为IC标签117),IC标签117以由在发送部120内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作为电源进行动作,控制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存储于IC芯片113的存储器内,或发送到发送部120。
在主体部111的背面设置卡定部116,构成为能够将发送部120卡定于背面侧。
发送部120具有机壳121。在机壳121的内部配置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其通过被驱动而对于传感器部110的IC标签117产生电磁场,通过电磁感应供给电力,并且通过检测IC标签117中产生的电磁场的变化,接收表示测定结果的测定信号。此外,在发送部120处采用以下结构:处理从传感器部110接收的测定信号,并算出血糖值等体液中所含的规定成分的浓度(体液成分的浓度)后,通过未图示的发送接收模块,向能够通信的显示部130发送该算出的体液成分浓度。
此外,在机壳121的底面设置卡定部123,卡定部123卡定于主体部111的背面的卡定部116,由此将发送部120安装到传感器部110。
显示部130具有显示区域131,显示从发送部120发送的体液成分的浓度。而且显示部130具有输入部132,在进行显示区域131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切换、规定信息的输入等各种操作时使用。
这样,使用IC标签117和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以无线方式进行传感器部110与发送部120之间的、基于发送部120的电力的供给以及基于传感器部110的测定信号的发送,由此不需要在传感器部110的表面露出电气接点,能够容易地实现主体部111的液密结构。其结果是,能够使传感器部110的防水性提高。
此外,在传感器部110与发送部120之间的电力供给以及测定信号的发送中,不需要基于电气接点的连接,由此不需要使发送部120相对于传感器部110紧贴地安装于规定的连接位置,能够通过简易的卡定部安装。
其结果是,发送部120相对于传感器部110的装拆变得容易,被检者能够简单地进行发送部120的装拆。因此,例如在淋浴或入浴时,能够简单地取下发送部120使用,关于发送部120,不需要使其必须为防水结构。即,能够得到可以削减发送部120的成本的附带效果。
图1(B)是表示将发送部120安装到传感器部110的情况的图。如图1(B)所示,在发送部120的背面,设有用于使发送部120的电源为ON/OFF的电源开关124。通过一次推压电源开关124,电源变为ON,灯125亮灯。而且,再次推压电源开关124,则电源变为OFF,灯125熄灯。
在发送部120的背面,还设有扬声器127,例如在发送部120检测到错误等的情况下,对被检者输出声音。此外,设有充电用连接器126,通过将其连接到充电用转接器,能够使内置于发送部120的二次电池充电。
在上述结构下,在发送部120安装于传感器部110的状态下,推压电源开关124,使发送部120的电源为ON,由此在显示部130每规定周期显示规定的体液成分的浓度(在图1(B)的显示部130上表示在显示区域131上显示发展趋势图和由本次测定得到的体液成分的浓度的情况)。
<2.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功能结构>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功能结构。图2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功能结构的图。而且,在图2中,对于与使用图1的外观结构说明的要素相对应的要素,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2所示,传感器部110包括针114、成分测定部115、及IC标签117。针114为引导体液到达成分测定部115的毛细管,设定为其前端能够到达被检者的皮下的长度。针114连接于成分测定部115,将体液引导至成分测定部115中。
成分测定部115是用于测定血液等体液中所含的特定成分(例如葡萄糖、尿酸、胆固醇、蛋白质、无机盐、血细胞等)的浓度的测定机构,使用周知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作为由针114导通的体液可以举出血液、间质液、淋巴液等,作为测定方法,使用测定向捕捉测定对象的体液中所含的规定成分的荧光染液照射激发光时的荧光强度的方法;或使用氧化酶以光学方式或电化学方式对测定对象的体液中所含的规定成分进行测定的方法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针114插入皮下,测定间质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再换算成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值)。而且,作为测定方法,使用将与糖类结合而示出斯托克斯位移的硼酸基导入荧光色素固定到氢上的荧光传感器。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针114不插入皮下而是插入血管内,直接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IC标签117借助由在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控制成分测定部115。而且,将通过将来自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结果进行A/D转换而得到的数字的测定信号发送到发送部120。
发送部120包括:电源开关124、灯125、存储器128、扬声器127、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CPU222、发送接收模块223、二次电池224、充电电路225、以及充电用连接器126。
通过推压电源开关124,发送部120的电源变为ON,灯125亮灯。此外,灯125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变少的情况下,使灯125闪烁,将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很少的情况告知使用者。而且,灯125也可以是根据发送部120的内部状态以不同颜色亮灯的结构(例如正常的情况下以绿色,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以红色亮灯的结构)。
在存储器128内保存有:基于从传感器部110接收的测定结果即数字的测定信号算出体液中所含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的算出程序、用于算出在算出体液成分的浓度时使用的校正值数据的校正程序、以及控制发送部120整体的动作的控制程序等。
此外,校正程序和算出程序每次按作为测定对象的体液、按作为算出对象的成分而准备。由此,能够在发送部120算出各种体液成分的浓度。而且,在存储器128还包括作为将过去算出的体液成分的浓度与测定时刻施加关联地予以保存的保存机构的功能。
扬声器127将测定结束、所测定的体液成分的浓度等以声音告知使用者。例如,在由测定结果得到的血糖值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短的蜂鸣音,异常的情况下连续地输出与比正常情况大的警告音。
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进行发送部120和传感器部110之间的电力供给及测定信号的接收。CPU222控制发送部120整体的动作。发送接收模块223是将发送部120中算出的体液成分的浓度发送到显示部130的通信模块。
二次电池224向构成发送部120的各部分供给电力。充电电路225是用于给二次电池224充电的电路,该充电电路225借助通过充电用连接器126连接的转接器(未图示),在接受电力供给的情况下给二次电池224充电。
显示部130包括:发送接收模块231、CPU232、输入部132、显示区域131、存储器233、以及电源部234。
发送接收模块231接收通过发送接收模块223从发送部120发送的体液成分的浓度。发送接收模块231中接收的体液成分浓度在CPU232中处理,在显示区域131显示,并且保存在存储器233。
输入部132是接受被检者的输入指示的按钮等,其用于以下操作:对于显示部130的电源ON的指示、关于过去算出的体液成分浓度的调用指示、显示的切换指示、以及用于算出在算出体液成分的浓度时使用的校正值数据的信息输入等。此外,显示区域131和输入部132也可以由触摸屏等一个部件构成。电源部234是向构成显示部130的各部分供给电力的电池。
<3.体液成分测定系统中的监测处理>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中的监测处理的流程。图3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中监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此外,以下,为了使说明简单化,使测定对象的体液=间质液、浓度的算出对象的成分=血糖进行说明(即说明作为体液成分的浓度而算出血糖值的情况)。
在步骤S301中,被检者将传感器部110安装于上臂部或腹部。具体而言,使针114穿刺上臂部或腹部的皮肤,并且借助配置于主体部111底面的带有防水功能的皮肤粘贴带使主体部111紧贴于皮肤。
在步骤S302中,在安装于上臂部或腹部的传感器部110的背面安装发送部120。具体而言,使安装于发送部120的底面的卡定部123与安装于传感器部110背面的卡定部116卡定。
在步骤S303中,推压发送部120的电源开关124,使发送部120的电源为ON。由此,发送部120启动,发送部120和显示部130之间的通信确立。
在步骤S304中,将算出的校正值数据记录到存储器128中。此外,校正值数据的记录处理(步骤S304)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在步骤S305中,以每规定周期进行测定,进行显示血糖值的测定处理。当一次的测定处理结束时,进入到步骤S306,判定是否继续监测处理。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继续进行监测处理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305,在规定周期后进行测定,显示血糖值。另一方面,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不继续进行监测处理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判定是否进行再校正,在判定进行再校正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304,进行校正值数据的记录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不进行再校正的情况下,结束监测处理。
<4.校正值数据记录处理>
接着,说明校正值数据记录处理(步骤S304)的详细情况。图4是表示校正值数据记录处理(步骤S304)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401中,被检者通过显示部130输入通过由自我血糖监测(SMBG)测定而得到的血糖值。显示部130中接受该输入,则在步骤S402中,发送接收模块231将该输入的血糖值发送到发送部120。
当发送部120接收从显示部130发送的血糖值时,则在步骤S403中,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启动,对于传感器部110产生电磁场。由此,传感器部110启动,成分测定部115测定与间质液中的葡萄糖量相应的信号。测定结果通过IC标签117发送到发送部120,因此发送部120接收该测定结果。
在步骤S404中,发送部120使校正程序启动,基于步骤S401中从显示部130发送的血糖值和步骤S403中从传感器部110发送的测定结果,算出进行血糖值算出的算出式的校正值数据。然后,将算出的校正值数据记录到存储器128中。
<5.测定处理>
接着,说明测定处理(步骤S305)的详细情况。图5是表示测定处理(步骤S305)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发送部120中测定处理开始时,则在步骤S511中,使规定用于以规定周期进行测定的测定间隔的计时器动作。在步骤S512中,判定计时器是否计时了规定时间。在步骤S512中判定为计时器计时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513。
在步骤S513中,驱动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由此产生电磁场。在步骤S501中,通过在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中产生电磁场,在IC标签117中产生电动势(即,从发送部120对传感器部110供给电力)。
随着步骤S501中电力的供给,在步骤S502中,IC标签117启动,对成分测定部115供给电力,使成分测定部115动作。
在步骤S503中,在成分测定部115中,从针114吸取的间质液到达具有糖响应性荧光色素的氢,向着该氢照射激发光。并且,测定对于照射的激发光的荧光强度。
在步骤S504中,将步骤S503中测定的荧光强度转换为数字信号,作为测定结果记录到IC标签117内的存储器中。并且,在步骤S505中,IC标签117将表示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荧光强度的测定信号发送到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
在步骤S514中,当发送部120接收从传感器部110发送的测定信号时,发送部120读出存储器128内预先记录的计算式及校正值数据,使用该接收的测定信号和该读出的计算式及校正值数据算出血糖值。
在步骤S515中,将步骤S514中算出的血糖值发送到显示部130。在步骤S516中,判定是否继续测定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514、S515中,是由发送部120算出血糖值,将该血糖值发送到显示部130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从发送部120向显示部130发送测定信号,根据该测定信号由显示部130进行血糖值的算出的结构。
在步骤S516中判定继续测定处理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512,继续测定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516中判定为不继续测定处理的情况下,结束测定处理。
<6.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测定处理时,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图6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测定处理时,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若测定处理开始,则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产生电磁场,由成分测定部115进行测定。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
这里,实行多次的测定后,例如被检者为了淋浴或入浴,将发送部120暂时从传感器部110上取下,进行充电(定时601)。
由此,发送部120内的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增加,在定时602充电完成。之后,被检者再次将发送部120安装到传感器部110,接通电源,则测定处理再次开始,再次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产生电磁场,由成分测定部115进行测定。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
这样,在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中,形成如下结构:在被检者始终安装的传感器部110不内置电池,借助来自发送部120的电磁场,向传感器部110供给电力,因此,按照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减少。但是,发送部120为相对于传感器部110容易取下,且能够充电的结构,因此能够根据需要简单地进行充电。即,具有适合连续地监测体液成分的浓度的结构。
从上述说明可知,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中,使用IC标签117和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进行位于传感器部110和发送部120之间的电力供给及测定信号的发送。
由此,不需要在传感器部110的表面露出电气接点,因此能够简单地实现主体部111的液密结构,发送部120的装拆变得容易。其结果是,使传感器部110的防水性提高,并且能够改善使用情况和戴用感。
此外,在传感器部110和发送部120之间,不需要基于电气接点的连接,因此不需要将发送部120对于传感器部110紧贴规定的连接位置安装,能够通过简易的卡定部安装。
其结果是,发送部120相对于传感器部110的装拆变得容易,被检者能够简单地进行发送部120的装拆。因此,例如在淋浴或入浴时,能够简单地取下发送部120使用,关于发送部120,不需要使其为防水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以低成本制造。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是不在传感器部内置电池,成分测定部115中测定所需的电力全部由发送部120供给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传感器部内置电池,关于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中必需的电源,由该内置的电池供给。
<1.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功能结构>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功能结构的图。而且,下面,以本实施方式中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与图2所示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7中,711为纽扣型的小型一次电池(碱电池、锂电池等),其向成分测定部115供给电力。IC标签117借助由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而启动,借助一次电池711的电力,控制成分测定部115进行动作。而且,将通过将来自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结果进行A/D转换而得到的数字的测定信号发送到发送部12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中,使一次电池711内置于传感器部710,借助从该一次电池711供给的电力使成分测定部115动作,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此外,为了将测定信号从成分测定部115发送到发送部120,使用在IC标签117中生成的电动势或从一次电池711供给的电力。
<2.测定处理>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中的测定处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305)的详细情况。图8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中的测定处理(步骤S305)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此外,从步骤S511到步骤S516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从步骤S511到步骤S516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513中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生成电磁场,由此在步骤S501中,在IC标签117中产生电动势。由此,在步骤S801中,IC标签117启动,进行控制以使得从一次电池7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由此,在步骤S802中,从一次电池7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开始,成分测定部115启动。
从步骤S503到步骤S505的处理,与图5的从步骤S503到步骤S505的处理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803中,IC标签117进行控制以使得从一次电池7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结束,由此,从一次电池7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结束。
<3.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及传感器部的一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测定处理时的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及传感器部710的一次电池711的剩余量的变迁。图9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测定处理时的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及传感器部710的一次电池711的剩余量的变迁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测定处理开始,则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产生电磁场,IC标签117启动。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此外,随着IC标签117的启动,从一次电池711向成分测定部115供给电力,成分测定部115中进行测定。其结果是,一次电池711的剩余量也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
这里,在实行多次测定后,例如被检者为了淋浴或入浴,将发送部120暂时从传感器部710上取下,进行充电(定时601)。
由此,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增加,在定时602充电完成。之后,被检者再次将发送部120安装到传感器部710,接通电源,则测定处理再次开始,再次,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产生电磁场,IC标签117启动。其结果是,发送部120内的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
另一方面,一次电池711没有充电,其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继续减少。因此,一次电池711具有按照传感器部710的更换周期内的测定频率的上限的容量。
从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中,是使用IC标签117及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进行位于传感器部710和发送部120之间的IC标签启动用电力的供给以及测定信号的发送的结构,而且,在传感器部110内置作为测定用电源的一次电池。
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使成分测定部稳定地动作。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是在传感器部内置一次电池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传感器部内置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结构。
<1.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功能结构>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功能结构的图。而且,下面,以本实施方式中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与图2所示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200或图7所示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700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10中,1011为纽扣型的小型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其向成分测定部115供给电力。IC标签117借助由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启动,以借助二次电池1011的电力,控制使得成分测定部115进行动作。而且,将通过将来自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结果进行A/D转换而得到的数字的测定信号发送到发送部120。
再有,在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变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借助由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使二次电池1011充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中,使二次电池1011内置于传感器部1010,借助从该二次电池1011供给的电力,使成分测定部115动作,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再有,在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变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使该二次电池充电,因此不需担心传感器部1010内的电池用完,能够对应消耗更大电力的传感器。
此外,为了将测定信号从成分测定部115发送到发送部120,使用IC标签117中生成的电动势或从二次电池1011供给的电力。
<2.测定处理>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中的测定处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305)的详细情况。图11A、图11B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中的测定处理(步骤S305)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此外,从步骤S511到步骤S515的处理,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从步骤S511到步骤S515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513中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启动,由此在步骤S501中,在IC标签117中产生电动势。在步骤S1101中,IC标签117启动,由此控制成从二次电池1011向成分测定部115供给电力。由此,在步骤S1102中,从二次电池10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开始,成分测定部115启动。
从步骤S503到步骤S504的处理,与图8的从步骤S503到步骤S504的处理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1103中,IC标签117将表示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荧光强度的测定信号发送到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而且,在IC标签117中,检测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将检测结果作为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发送到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
在步骤S1104中,IC标签117进行控制以结束从二次电池10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由此,从二次电池10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结束。
在接收由传感器部1010发送的测定信号的发送部120,在步骤S1111中,判定由传感器部1010发送的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是否在规定值以下。在步骤S1111中,在判定为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112,在判定为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不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516(此外,步骤S1516中的处理与图8的步骤S516中的处理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1112中,驱动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在步骤S1105中,借助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中产生的电磁场,在IC标签117中产生电动势(即,从发送部120向传感器部1010供给电力)。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5中,IC标签117判定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是否在规定值以下。在步骤S1105中,在判定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106,随着步骤S1112中来自发送部120的电力的供给,IC标签117启动,控制成产生的电动势向二次电池1011充电。由此,在步骤S1106中,二次电池1011充电。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5中,在判定为二次电池剩余量数据不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结束测定处理。
<3.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传感器部的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测定处理时的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及传感器部1010的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的变迁。图12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的测定处理时的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及传感器部1010的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的变迁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当测定处理开始时,则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产生电磁场,IC标签117启动。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此外,随着IC标签117的启动,从二次电池1011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开始,进行测定。其结果是,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也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
这里,在实行多次测定后,例如被检者为了淋浴或入浴,将发送部120暂时从传感器部1010上取下,进行充电(定时601)。
由此,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增加,在定时602充电完成。之后,被检者再次将发送部120安装到传感器部1010,接通电源,则测定处理再次开始,再次,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产生电磁场,IC标签117启动。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
另一方面,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连续减少,但是当判定为剩余量变为规定值以下时,在发送部120中,改变电磁场产生频率来驱动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由此产生用于二次电池1011的充电的电磁场(定时1201)。但是,在该情况下,测定频率不改变。
由此,发送部120的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减少,但传感器部1010的二次电池1011的剩余量增加。即,传感器部1010内的二次电池1011,其容量能够不依赖于传感器部1010的更换周期内的测定频率。
从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000中,采用以下结构:使用IC标签117及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进行位于传感器部1010和发送部120之间的IC标签启动用的电力的供给、二次电池充电用的电力的供给以及测定信号的发送,而且,在传感器部1010内置作为测定用电源的二次电池。
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使成分测定部稳定地动作。再有,能够避免传感器部的电力用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首先进行生物体成分的测定及测定信号的发送,之后使二次电池充电的结构,但也可以是首先进行二次电池的充电,之后进行生物体成分的测定及测定信号的发送的结构。由此,由于是在测定等之前充电,因此能够可靠地向测定等供给电力。
[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是在传感器部内置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传感器部配置电容器(电容器),向该电容器充电的结构。
<1.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功能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功能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图2说明的功能结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这部分的说明。但是,在图2所示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中,配置于传感器部110的IC标签117还内置电容器。而且,下面,将具备内置有电容器的IC标签117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作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进行说明。
内置有电容器的IC标签117,借助由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启动,并且将该电动势储存在电容器中。然后,控制成借助储存于电容器的电力而成分测定部115进行动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中,结构为:在传感器部110内置电容器,借助该电容器中储存的电力使成分测定部115动作,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
<2.测定处理>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中的测定处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305)的详细情况。图13A、图13B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中的测定处理(步骤S305)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此外,从步骤S511到步骤S512的处理,与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从步骤S511到步骤S512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1313中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启动,由此在步骤S1301中IC标签117内产生电动势。由此,在步骤S1302中,IC标签117启动,在步骤S1303中,产生的电动势的一部分向电容器充电。再有,在步骤S1304中,将向电容器充电的充电量发送到发送部120。
基于由传感器部110发送的电容器充电量,在发送部120,在步骤S1314中,判定该电容器充电量是否在规定值以下。在步骤S1314中,在判定为电容器充电量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313,在电容器充电量超过规定值之前重复上述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314中,在判定为电容器充电量不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推进到步骤S513。
从步骤S513到步骤S516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从步骤S513到步骤S516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513中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启动,由此在步骤S501中在IC标签117内产生电动势。在步骤S502中,IC标签117启动,在步骤S1305中,从电容器到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开始,成分测定部115启动。
从步骤S503到步骤S505的处理,与图5的从步骤S503到步骤S505的处理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这部分的说明。
在步骤S1306中,IC标签117控制以结束从电容器到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由此,从电容器到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结束。
<3.发送部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二次电池的剩余量的变迁、传感器部的电容器的剩余量的变迁>
接着,说明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的测定处理时的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及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传感器部110的电容器的剩余量的变迁。图14是表示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的测定处理时的发送部120的电磁场产生定时、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的变迁及传感器部110的电容器的剩余量的变迁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测定处理开始,则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连续两次产生电磁场,每次IC标签117分别启动。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此外,随着第一次的IC标签117的启动,电容器充电,并且随着第二次的IC标签117的启动,从电容器向成分测定部115的电力供给开始,进行测定。由此电容器的剩余量减少,测定完成后,通过自然放电,剩余量逐渐减少。
这里,在实行多次测定后,例如被检者为了淋浴或入浴,将发送部120暂时从传感器部1010上取下,进行充电(定时601)。
由此,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增加,在定时602充电完成。之后,被检者再次将发送部120安装到传感器部110,接通电源,则测定处理重新开始,再次,每规定周期600,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连续两次产生电磁场,每次IC标签117分别启动。其结果是,二次电池224的剩余量每规定周期600地减少。另一方面,电容器每规定周期600重复充电和放电。
从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300中,采用以下结构:使用IC标签117及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进行位于传感器部110和发送部120之间的IC标签启动用电力的供给、电容器充电用电力的供给以及测定信号的发送,而且,在传感器部110内置作为测定用电源的电容器。
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使成分测定部稳定地动作。再有,能够避免传感器部的电力用完。
[第五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结构为:通过显示部130输入通过由SMBG预先测定而得到的血糖值,由此在发送部120算出校正值数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用于SMBG的血糖计中设置IC标签,通过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直接从该血糖计向发送部120输入校正用的血糖值。
图15是表示由发送部1520直接从外部的血糖计(未图示)接收校正用的血糖值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1500的功能结构的图。如图15所示,在算出血糖值时,从外部的血糖计直接向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发送血糖值,由此不需要通过显示部1530发送用于算出校正值数据的信息,因此在显示部1530,代替发送接收模块配置接收模块1531。
同样,不需要从显示部1530接收用于算出校正值数据的信息,因此在发送部1520,代替发送接收模块配置发送模块1523。其结果是,能够构筑更简单的系统。
以上,基于图1~图15说明了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使显示部作为在远离被检者的位置载置的显示装置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显示部作为能够可装拆地安装于被检者的显示装置构成。
具体而言,可以以能够将显示部安装到被检者的手腕或脚腕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能够佩戴于被检者的颈部的方式构成。或者也可以以能够绕被检者的腰部安装的方式构成。由此,被检者能够马上确认算出的血糖值。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IC标签117和IC标签发送接收模块122之间数据的传递方式,说明了使用电磁感应方式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电磁波方式。此外,作为标签的种类,说明了使用被动标签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标签。即,本发明中,只要是作为RFID标签使用的,附近或附近边界的非接触通信方式,可以使用任一种通信方式。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血糖值的测定方法说明了使用测定荧光强度的荧光传感器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测定方法(例如GOD传感器)。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特别地,将间质液作为测定对象,根据该间质液中所含的葡萄糖量算出血糖值,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由周知的测定方法测定,能够算出浓度的体液成分,可以是任意的体液成分。
例如,在高血压患者的情况下,需要监测如盐分、胆固醇的体液成分,可以以算出这些成分的浓度的方式构成。或者,也可以以算出血液中所含的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等各种成分的浓度的方式构成。
[第六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结构为:在传感器部110的底面中央部设置连接于成分测定部115的针114,针114向大致垂直于底面的方向穿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倾斜地穿刺,且针可装拆地构成。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部1600(能够对于被检体倾斜地穿刺的传感器部)的外观结构及其穿刺状态的图。其中,(A-1)是传感器部1600的侧视图,(A-2)是导入针1614为安装状态的传感器部1600的俯视图,(A-3)是导入针1614为取下状态的传感器部1600的俯视图。
如(A-3)所示,在传感器部1600设置从主体部111的侧面端部开始、与传感器部1600的底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穿刺部1619,在穿刺部1619的前端安装成分测定部115。而且主体部111和穿刺部1619由一个部件构成,具有挠性。
此外,在主体部111的内部以如下方式构成:设置具有天线112、IC芯片113、及未图示的A/D转换电路的IC标签117,IC标签117将由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作为电源而动作,控制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并且将测定结果存储在IC芯片113的存储器内,发送到发送部120。在主体部111的上表面设置卡定部116,使发送部120能够卡定于上表面侧。
再有,如(A-2)所示,在主体部111的侧面、成分测定部115及穿刺部1619上,可装拆地安装导入针1614。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部1600中,导入针1614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由此配置于导入针1614内部的成分测定部115及穿刺部1619被引导至被检者的皮下。由此,成分测定部115与体液接触。
此外,如(A-1)所示,在覆盖成分测定部115及穿刺部1619地安装的导入针1614中,在全长范围内设有缺口部1618。因此,导入针1614在通过穿刺被检者的皮肤,将成分测定部115引导至被检者的皮下之后,能够取下。
(B-1)表示借助导入针1614,成分测定部115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的情况。如(B-1)所示,导入针1614倾斜地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由此成分测定部115被引导至皮下。
如上所述,在导入针1614中设有缺口部1618,因此在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将导入针1614沿箭头方向拔出,只将导入针1614取下。
(B-2)是表示在穿刺被检者的皮肤之后,只将导入针1614取下的情况的图。此外,主体部111及穿刺部1619由聚亚酰胺等树脂形成。穿刺部1619在取下导入针1614之后,以未插入皮肤的部分为中心弯曲地弯折,主体部111通过设在其下表面的粘合剂(未图示)沿着被检体的皮肤粘贴。此外,IC芯片113和A/D转换电路(未图示)有厚度,因此导入针1614避开通过部分地配置。
这样,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能够使用图16所示的传感器部(倾斜地穿刺,针可装拆地构成的传感器部)构成。
[第七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是穿刺部从主体部的侧面端部开始延伸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穿刺部从主体部的侧面中央部开始延伸的结构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部1700(能够对于被检体倾斜地穿刺的传感器部)的外观结构及其穿刺状态的图。其中,(A-1)是传感器部1700的侧视图,(A-2)是导入针1714为安装状态的传感器部1700的俯视图,(A-3)是导入针1714为取下状态的传感器部1700的俯视图。
如(A-3)所示,在传感器部1700设置从主体部111的侧面中央开始、与传感器部1700的底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穿刺部1719,在穿刺部1719的前端安装成分测定部115。主体部111和穿刺部1719由一个部件构成,具有挠性。
此外,在主体部111的内部以如下方式构成:设置具有天线112、IC芯片113、及未图示的A/D转换电路的IC标签117,IC标签117将由发送部120中产生的电磁场生成的电动势作为电源动作,控制基于成分测定部115的测定,并且将测定结果存储在IC芯片113的存储器内,发送到发送部120。在主体部111的上表面设置卡定部116,使发送部120能够卡定于上表面侧。
再有,如(A-2)所示,在成分测定部115及穿刺部1719上,可装拆地安装导入针1714。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部1700中,导入针1714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由此配置于导入针1714内部的成分测定部115及穿刺部1719被引导至被检者的皮下。由此,成分测定部115与体液接触。
此外,如(A-1)所示,在覆盖成分测定部115及穿刺部1719安装的导入针1714中,在全长范围内设有缺口部1718。因此,导入针1714在通过穿刺被检者的皮肤,将成分测定部115引导至被检者的皮下之后,能够通过拉拽捏手部1714A取下导入针1714。
(B-1)表示借助导入针1714,成分测定部115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的情况。如(B-1)所示,导入针1714倾斜地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由此成分测定部115被引导至皮下。
此外,主体部111及穿刺部1719由聚亚酰胺等树脂形成,导入针1714倾斜地穿刺被检者的皮肤后,穿刺部1719以未插入皮肤的部分为中心弯曲地弯折,主体部111通过设在其下表面的粘合剂(未图示)沿着被检者的皮肤粘贴。之后,导入针1714从皮肤中拔出,传感器部1700的载置完成。
如上所述,在导入针1714上设有缺口部1718,因此在穿刺被检者的皮肤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拉拽捏手部1714A、并将导入针1714沿箭头方向拔出,只将导入针1714取下。
(B-2)是表示在穿刺被检者的皮肤之后,只将导入针1714取下的情况的图。
这样,上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所示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能够使用图17所示的传感器部(倾斜地穿刺,针可装拆地构成的传感器部)构成。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和变形。因此,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添加以下的权利要求。
本申请2010年3月31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081405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全部记载内容。

Claims (9)

1.一种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包括:
传感器部,其留置在被检者的皮肤中,与该被检者的体液导通来测定规定的体液成分;以及
发送部,其可装拆地安装于所述传感器部,将所述传感器部中测定的测定信号,或根据该测定信号算出的作为所述体液成分在与所述体液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体液中的浓度的算出结果,发送到显示装置,
该体液成分测定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借助基于所述发送部产生的电磁场的电磁感应而启动,由此进行所述体液成分的测定和所述测定信号向所述发送部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内置有IC标签,
在使所述发送部产生电磁场的情况下,在所述传感器部,使用在所述IC标签生成的电动势,进行所述体液成分的测定,和所述测定信号向所述发送部的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内置有IC标签和一次电池,
在使所述发送部产生电磁场的情况下,在所述传感器部,使用由所述一次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所述体液成分的测定,使用在所述IC标签生成的电动势或由所述一次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所述测定信号向所述发送部的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内置有IC标签和二次电池或电容器,
在使所述发送部产生电磁场的情况下,在所述传感器部,使用在所述IC标签生成的电动势,进行所述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的充电;使用由该二次电池或电容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所述体液成分的测定;使用该IC标签中生成的电动势,或由所述二次电池或电容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所述测定信号向所述发送部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IC标签检测所述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的剩余量,进行该检测结果向所述发送部的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部中,按照所述检测结果,改变产生所述电磁场的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部或所述显示装置中,在接收所述传感器部的测定信号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该测定信号和校正值数据,算出所述体液成分在与所述体液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体液中的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值数据是根据由外部机器测定的所述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体液中的所述体液成分的浓度、和在所述传感器部中测定的测定信号而算出的,由该外部机器测定的所述体液成分的浓度,被从该外部机器发送到所述显示装置,或通过所述显示装置被发送到所述发送部,或者直接被发送到所述发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成分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被构成为借助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而动作。
CN2011800177241A 2010-03-31 2011-03-08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Pending CN1028340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1405 2010-03-31
JP2010081405A JP2011212117A (ja) 2010-03-31 2010-03-31 体液成分測定システム
PCT/JP2011/001350 WO2011121897A1 (ja) 2010-03-31 2011-03-08 体液成分測定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4051A true CN102834051A (zh) 2012-12-19

Family

ID=4471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77241A Pending CN102834051A (zh) 2010-03-31 2011-03-08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323101A1 (zh)
EP (1) EP2554116A1 (zh)
JP (1) JP2011212117A (zh)
CN (1) CN102834051A (zh)
WO (1) WO20111218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8087A1 (zh) * 2013-01-09 2014-07-17 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连续测定体液中分析物的便携式监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1828A1 (ja) * 2011-03-29 2012-10-04 テルモ株式会社 データ移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移送システム
WO2014045451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センサ部及び測定システム
JP6132307B2 (ja) * 2013-09-27 2017-05-24 テルモ株式会社 防水カバーおよび防水通信セット
JP7126159B2 (ja) * 2018-07-27 2022-08-26 セイコ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検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生体情報検出装置、生体情報検出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生体情報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04939B2 (ja) * 2018-07-27 2022-07-22 セイコ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生体情報検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20245694A1 (zh) * 2019-06-07 2020-12-10
KR102303553B1 (ko) * 2019-11-21 2021-09-23 주식회사 아이센스 연속혈당측정용 신체 부착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8081A (ja) * 2001-02-26 2002-09-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医療器
US6809653B1 (en) * 1998-10-08 2004-10-26 Medtronic Minimed, Inc. Telemetered characteristic moni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1193671A (zh) * 2005-04-26 2008-06-04 迪斯特朗尼克许可公司 医疗设备的能量优化式数据传输
JP2008237642A (ja) * 2007-03-28 2008-10-09 Terumo Corp 血行動態モニタシステム
CN101646387A (zh) * 2007-01-02 2010-02-10 艾森斯公司 可部分重复使用生物传感器组件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4847B1 (en) * 1999-02-25 2002-07-23 Medtronic Minimed, Inc. Glucose monitor calibration methods
US6560471B1 (en) * 2001-01-02 2003-05-06 Therasense, Inc. Analyte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50101843A1 (en) * 2003-11-06 2005-05-12 Welch Allyn, Inc. Wireless disposable physiological sensor
US7344500B2 (en) * 2004-07-27 2008-03-18 Medtronic Minimed, Inc. Sensing system with auxiliary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9653B1 (en) * 1998-10-08 2004-10-26 Medtronic Minimed, Inc. Telemetered characteristic moni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02248081A (ja) * 2001-02-26 2002-09-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医療器
CN101193671A (zh) * 2005-04-26 2008-06-04 迪斯特朗尼克许可公司 医疗设备的能量优化式数据传输
CN101646387A (zh) * 2007-01-02 2010-02-10 艾森斯公司 可部分重复使用生物传感器组件和方法
JP2008237642A (ja) * 2007-03-28 2008-10-09 Terumo Corp 血行動態モニタ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8087A1 (zh) * 2013-01-09 2014-07-17 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连续测定体液中分析物的便携式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23101A1 (en) 2012-12-20
EP2554116A1 (en) 2013-02-06
JP2011212117A (ja) 2011-10-27
WO2011121897A1 (ja)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4051A (zh)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US11253175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common electronic architecture for communicating analyte data
JP5837570B2 (ja) 体液成分測定システム
CN101268932B (zh) 用于分析物浓度体内测量的系统
CN108348197B (zh) 用于确定分析物浓度的套件
JP6214786B2 (ja) 持続血糖採取装置及び本体
US20090085768A1 (en) Glucose sensor transceiver
US10424975B2 (en) Sensor module and kit for determining an analyte concentration
US9370322B2 (en) Modular docking station
US20100249965A1 (en) Integrated Blood Glucose Measurement Device
RU2541718C2 (ru) Анали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анализа
CN102759627B (zh) 试样测量装置以及试样测量系统
EP3881762B1 (en) Fixed member for implanted analyte sensor and sensor system
CN102834052A (zh) 体液成分测定系统
CN112472009A (zh) 一种胶囊内窥镜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US9498127B2 (en) Data transfer device and data transfer system
CN216485042U (zh) 一种语音播报式动态血糖仪
CN210811011U (zh) 外插式血压测量模块及其腕表
JP2017205428A (ja) バイオセンサ
CN117752333A (zh) 灵敏度确定方法、植入效果判断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JP2017205427A (ja) 送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