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6481A -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 Google Patents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6481A
CN102826481A CN2012103268732A CN201210326873A CN102826481A CN 102826481 A CN102826481 A CN 102826481A CN 2012103268732 A CN2012103268732 A CN 2012103268732A CN 201210326873 A CN201210326873 A CN 201210326873A CN 102826481 A CN102826481 A CN 102826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cylinder body
inner casing
oi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68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6481B (zh
Inventor
劳光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Y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268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6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6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4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属于压力顶升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包括缸体、内缸和柱塞,内缸为向上的空腔结构,所述内缸的外壁下部与缸体的内壁下部密封连接;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柱塞底部设置密封环,柱塞底部密封套于内缸外壁与缸体内壁之间,柱塞可相对于缸体沿缸体中心线方向垂直移动,内缸与缸体的连接段上设置有连通内缸内至缸体外的低压进口,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内外的高压进口,高压进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重量轻,携带方便,行程更长,成本低廉;柱塞内部制成空腔,既可用于存放更多的液压油,又可减轻柱塞的重量,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顶升装置,尤其是一种超高压的压力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主要用于物品的顶升,其中液压千斤顶的高度尺寸、最大的顶升高度、体积大小以及其承载能力,决定了液压千斤顶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场合。现有的千斤顶,承载能力受到体积的限制,要想具备较大的承载能力,也就要求千斤顶中的液缸压力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千斤顶的体积就需要做得非常大,这也是影响千斤顶的一大因素。同时,现有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主要受到液压缸行程的约束,即便是在柱塞顶部设置螺旋支撑杆,当需要使用较高的行程时,需要先将螺旋支撑杆旋至一定高度,然后才供压使柱塞上升,螺旋支撑杆设置于柱塞的中部,而且螺旋支撑杆与柱塞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因此其承受重量有限,也是影响千斤顶承载能力一个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重量轻,携带方便,行程更长,成本低廉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中液压缸压力大于100MPa,承载能力大;缸体既用于支撑柱塞,又用于存放液压油,液压油存放于缸体心部,使得起重器的结构更加简洁,重量更轻;柱塞内部制成空腔,既可用于存放更多的液压油,又可减轻柱塞的重量,使得整个起重器更轻便,便于携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包括缸体、内缸和柱塞,所述内缸为向上的空腔结构,所述内缸的外壁下部与缸体的内壁下部密封连接;所述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柱塞底部设置密封环,所述柱塞底部密封套于内缸外壁与缸体内壁之间,所述柱塞可相对于缸体沿缸体中心线方向移动,所述内缸与缸体的连接段上设置有连通内缸内至缸体外的低压进口,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内外的高压进口,所述高压进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内缸为向上的空腔结构,可以用于存放液压油,内缸的外壁下部与缸体的内壁下部密封,使得内缸的上部与缸体的上部之间形成空隙,而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套于内缸外壁与缸体内壁之间,同时在柱塞的底部端部上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使得柱塞的底部同时与内缸外壁、缸体内壁密封,同时柱塞可以在高压油的作用下,相对于缸体沿缸体中心线方向移动,其中在内缸与缸体的连接段上设置有低压进口,该低压进口内缸内至缸体外能够向高压泵供油,使得内缸即为高压泵的油缸,巧妙地将油缸设置于起重器的内腔中,不仅减少了起重器的质量,使得其更轻便,还可以存放较多的液压油,从而能够为高压泵提供较多的液压油,最终能够为柱塞的顶升提供较多的高压甚至是超高压的油,使得柱塞能够顶升行程更高,在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外至缸体内壁与内缸外壁之间的高压进口,同时该高压进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使得高压泵通过该高压进口向缸体内壁与内缸外壁之间供入高压油时,柱塞底部密封环在高压油的压力作用下,将柱塞向上顶升至预定高度,同时在高压进口同圆周上设置高压回油孔,用于对缸体内壁与内缸外壁之间进行泄压,在低压进口同圆周上还设置有低压回油孔,可以将经过泄压的高压油重新经过低压回油孔放入到内缸中进行存放,便于后续的继续使用。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结构极为简单,操作简便,重量轻,携带方便,行程更长,成本低廉的,其中液压缸压力大于100MPa,承载能力大;缸体既用于支撑柱塞,又用于存放液压油,液压油存放于缸体心部,使得起重器的结构更加简洁,重量更轻;柱塞内部制成空腔,既可用于存放更多的液压油,又可减轻柱塞的重量,使得整个起重器更轻便,便于携带。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所述缸体通过高压进口和低压进口连接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可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缸体外壁,且所述高压泵与缸体的连接缝处设置有密封块;或者所述高压泵位于缸体外,通过管道连接到缸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为起重器供液压油的高压泵,可以采用分离式结构,也可以与起重器制成整体式结构,其中缸体与高压泵之间通过高压进口和低压进口连接,如过高压泵可以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缸体外壁,且使得高压泵与缸体贴合,其中高压泵与缸体之间的密封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该连接缝处设置密封块,该密封块的中心为通孔,可以与起重器上的油路管道、缸体上的油路管道连通,用于过液,其中密封块外壁中部向密封块两端呈锥形机构,使得密封块外壁中部呈凸起,且该凸起位于连接缝处,当通孔中有油压通过时,超高压的油压对通孔的内壁形成较大的挤压力,使得密封块外壁上的凸起与连接缝紧贴,形成密封,当通孔中的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从而解决了超高压油泵与起重器之间的密封问题,保证起重器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所述高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柱塞组,柱塞组的上端与泵体外的摇把活动连接,所述摇把的端部活动连接到泵体上;柱塞组的下端上与泵体内的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吸油孔连通,所述吸油孔与低压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出油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高压进口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泵体内设置有柱塞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其中柱塞组的下端与泵体内的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吸油孔连通,而吸油孔与所述吸油孔与低压进口连通,使得可以通过控制柱塞组的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单向阀的开闭,可以将液压油从内缸中经低压进口吸入到吸油孔中,然后再经过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出油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高压进口连通,使得液压油经过第一单向阀后形成高压油,流至第二单向阀,再经过第二单向阀进入到出油孔中,再经高压进口流入到缸体和内缸之间的密封环下方,从而推动柱塞向上移动,实现柱塞的顶升。柱塞组的上端与泵体外的摇把活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摇把的上下摆动,控制柱塞组相对于泵体上下移动,当柱塞组相对于泵体向上移动时,柱塞组在泵体内形成一个吸力,将第一单向阀打开,并从内缸中吸入油,此时的第二单向阀受到吸力,关闭的更紧;当柱塞组相对于泵体向下移动时,柱塞组在泵体内形成一个压力,将第一单向阀关闭,且液压油从第一单向阀流入到第二单向阀中,第二单向阀在压力的作用下开启,并将液压油向内缸与缸体之间供应,驱动柱塞的上移。如此反复,摇把控制柱塞组移动,使得小柱塞下端的第一单向阀从油缸向第二单向阀供油,最终实现第一单向阀从油缸向柱塞组提供高压油直至超高压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微型液压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在泵体内设置有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分别与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连通,在内缸与缸体的连接段上还设置有连通内缸内至缸体外的低压回油口,在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内外的高压回油口,所述高压回油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所述高压回油口与第一回油孔连通,低压回油口与第二回油孔连通,在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之间的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卸荷阀,同时在回油管道上还连接有排气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高压回油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能够通过该高压回油口对起重器进行泄压,其中高压回油口与第一回油孔连通,低压回油口与第二回油孔连通,起重器中的高压油可以通过高压回油口、第一回油孔,再经第二回油孔、低压回油口流回至内缸中,进行存放;在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之间的回油管道上连接有卸荷阀,可以用于控制该回油管道的开闭,从而控制起重器的稳压和卸压,当起重器正常使用时,该卸荷阀关闭,回油管道被关闭,起到保压的作用;当起重器使用完成时,可以将卸荷阀开启,回油管道被打开,液压油就会通过回油孔进入到回油管道中,起重器的油压就降低,从而达到了泄压的作用,由于起重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吸入少量的空气进入到油路中,对起重器的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在回油管道上还连接有排气阀,可以用于排除油路中的空气,保整高压泵中的供压压力正常,使得起重器使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所述柱塞组包括小柱塞、联动套和大柱塞,所述大柱塞与摇把活动连接,所述大柱塞套于联动套外,所述联动套套于小柱塞外,所述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之间均密封且同时移动,所述小柱塞的下端与第一单向阀连接,小柱塞的移动将第一单向阀的供油流向第二单向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联动套套于小柱塞外,大柱塞套于联动套外,且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之间均相互密封,且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能够受到摇把的控制而同时相对于泵体移动,小柱塞上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当小柱塞移动时,能够控制第一单向阀将供油从内缸中经吸油孔,然后经过第一单向阀流向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能够确保进入到液压油不会原路返回,从而保证了起重器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小柱塞、联动套和大柱塞的同时联动,实现小柱塞控制超高压的供油。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超高压油泵的密封性以及承压能力的问题。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把大小柱塞结合在一起,紧凑到了极至。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柱塞的底部与内缸外壁密封贴合,所述柱塞的内壁至内顶部与内缸外壁之间为空隙形成柱塞空腔,所述柱塞空腔从内缸的顶部与内缸的内腔连通,在柱塞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柱塞内外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连接有通气孔,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将柱塞的内壁至内顶部掏空,使得柱塞的底部与内缸外壁密封贴合的同时,柱塞的内壁至内顶部与内缸外壁之间为空隙结构,该空隙结构为柱塞空腔,一方面减轻柱塞的重量,使得起重器的质量更轻,另一方面柱塞空腔从内缸的顶部与内缸的内腔连通,使得该柱塞空腔可以用于存放液压油,使得整个缸体内部与柱塞空腔都可以用于存放液压油,使得整个起重器既是承载装置,又是存油器,巧妙地集合在一起,同时能够以存放较多的液压油,确保柱塞顶升高度具备充足的液压油,使得柱塞能够上升更高,而重量更轻,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在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于内缸外壁上,所述定位套对齐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过液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设置有定位套,该定位套主要是对密封环起到支撑作用,当柱塞向下移动时,避免柱塞底部的密封环继续下移,卡于缸体与内缸之间,并将高压进口堵塞,对下次供压再次使用造成影响;通过设置该定位套,能够限制柱塞的底部继续下移,定位套对齐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使得高压进口始终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圈下方,避免堵塞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便于下次供压或者泄压的使用,在定位套的上方与下方均为密封圈进行的密封,因此为了避免定位套对该其内部空间部分的进油,在定位套上开设过液孔,便于定位套内外的连通,保证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使用畅通,确保柱塞的正常升降。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所述柱塞由外悬柱塞和内悬柱塞组成,其中外悬柱塞螺纹连接于内悬柱塞外,在外悬柱塞的内顶部连接有导向柱塞,所述导向柱塞穿过内悬柱塞顶部,并伸入内悬柱塞和内缸中,对柱塞的移动起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在导向柱塞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所述外悬柱塞的内顶部设置有通气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柱塞采用外悬柱塞和内悬柱塞组成,其中外悬柱塞螺纹连接于内悬柱塞外,可以通过旋转外悬柱塞,将柱塞的顶部升高,然后再控制柱塞在液压的作用下顶升,从而减少顶升高度,起重器的使用高度,其中外悬柱塞位于内悬柱塞的外侧,整体尺寸较大,同时外悬柱塞内部为空心结构,从而使得外悬柱塞的承载能力更大,而内悬柱塞的底部密封于内缸与缸体之间,使得内悬柱塞被高压泵驱动而顶升;所述导向柱塞穿过内悬柱塞顶部,其中导向柱塞与内悬柱塞顶部配合,使得导向柱塞的一端固定在外悬柱塞上,而另一端在内悬柱塞顶部的孔内移动,从而内悬柱塞顶部的孔与导向柱塞的配合,能够对外悬柱塞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使得缸体内的能够存放更多的液压油,从而能够保证柱塞顶升具备足够的液压油,使得起重器的顶升高度更高,同时减轻整个起重器的重量,使其便于携带,在导向柱塞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加油口,便于向缸体内加入液压油,并通过加油口螺堵进行密封,所述外悬柱塞的内顶部设置有通气口,保证加油时,缸体内部与大气连通,避免缸体内形成真空而无法加油。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行程更大,顶升高度更高,质量更轻。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所述缸体内壁与内缸外壁合并为一体,所述柱塞由螺纹配合的外悬柱塞和内悬柱塞组成,所述内悬柱塞的底部密封于内缸内壁,所述外悬柱塞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孔,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内悬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所述内缸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缸体外的高压泵连接的低压进口和高压进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将缸体内壁与内缸外壁合并为一体,此时内缸即为缸体,柱塞设置于缸体内,其中柱塞由螺纹配合的外悬柱塞和内悬柱塞组成,外悬柱塞螺纹连接于内悬柱塞外,当起重器的高度不够时,可以将外悬柱塞旋出一部分,再将内悬柱塞顶升,由于外悬柱塞位于内悬柱塞的外部,且中心为空心结构,因此使得外悬柱塞上具备较大的承载能力。内悬柱塞的底部密封于内缸(缸体)内壁上,可以通过缸体侧壁上的低压进口和高压进口,向缸体内供高压油或者将缸体内的中高压油从低压油进口流出进行泄压,因此当高压泵从高压进口向缸体内供油,从而推动内悬柱塞可相对于缸体向上移动至预定位置,当需要泄压时,可以从低压油进口中将缸体中的油流入到油缸中存放,其中在外悬柱塞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孔,加油口可以用于向缸体内补充油,而该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当不需要加油时,将加油口进行堵塞密封,从而保证柱塞的正常使用,柱塞内外大气连通,避免柱塞内形成真空。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柱塞外套有盖帽,所述盖帽螺纹连接于缸体外壁上,所述柱塞外套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位于缸体顶部或者盖帽顶部对柱塞进行锁紧,所述缸体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提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将缸体的上端设计为盖帽,且套于柱塞外并与缸体外壁螺纹连接,可以减少缸体的用料,降低缸体的重量;在柱塞外套有锁紧环,该锁紧环位于缸体顶部或者盖帽顶部,当柱塞在高压泵的液压油的作用下,向上顶升至预定位置后,有时需要起重器长期保持该高度,为了避免起重器中液压油泄露或者压力降低对柱塞高度造成影响,通过该锁紧环锁紧柱塞至该预定高度,并作用于缸体或者盖帽的顶部,即便是起重器中液压降低,对柱塞的高度也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从而保证该起重器的使用安全可靠;在缸体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提手,从而使得该起重器便于携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重量轻,携带方便,行程更长,成本低廉;
2、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液压缸压力大于100MPa,承载能力大;缸体既用于支撑柱塞,又用于存放液压油,液压油存放于缸体心部,使得起重器的结构更加简洁,重量更轻;
3、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柱塞内部制成空腔,既可用于存放更多的液压油,又可减轻柱塞的重量,使得整个起重器更轻便,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提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超高压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101、201、301、401-缸体,102、202-柱塞,103、203、314-内缸,104、204-密封环,105、205-定位套,106、206、306-高压泵,107、207、307-高压进口密封,108、208、308-低压供油密封,109、219-提手,110、210、310、410-加油口螺堵,111、211-定位螺栓,112、212-加力杆,113、303-锁紧环,114-柱塞内腔,302、404-外悬柱塞,309-柱塞密封圈,313、403-内悬柱塞,315、415-盖帽,316-导向柱塞,317、414-缸体密封圈,418-螺堵,419-滚球,420-接口,601-油泵泵体,602-大柱塞,603-小柱塞,604-第一单向阀,605-第二单向阀,606-排气阀,607-摇把,608-摆块,609-卸荷阀,610-吸油孔,611-出油孔,612-第一回油孔,613-第二回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8、图9所示,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包括缸体101、内缸103和柱塞102,所述内缸103为向上的空腔结构,所述内缸103的外壁下部与缸体101的内壁下部密封固定连接,使得内缸103的外壁上部与缸体101的内壁上部形成空隙,在该空隙的底部设置有缸体密封圈,进一步对内缸103的外壁下部与缸体101的内壁下部之间形成密封,柱塞102为向下的空腔结构,其中柱塞102的底部端面处设置有密封环104,且所述柱塞102的底部套于缸体101内壁与内缸103外壁之间,使得柱塞102的底部密封于缸体101内壁与内缸103外壁之间,同时在密封环104与缸体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定位套105,定位套105上设置有过液孔,在缸体10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内外的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所述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位于缸体密封圈上方,同时位于柱塞102底部的密封环104下方, 在内缸103与缸体101的连接段上设置有连通内缸内103至缸体101外的低压进口和低压回油口,所述定位套105对齐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所述定位套105上设置有过液孔,所述缸体101通过高压进口、低压进口、高压回油口和低压回油口连接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可通过定位螺栓111固定于缸体101外壁,且所述高压泵与缸体101的连接缝处设置有密封块,在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处形成高压进口密封107,在低压进口和低压回油口处形成低压供油密封108; 其中高压泵包括油泵泵体601,所述油泵泵体601内设置有柱塞组,柱塞组的上端与油泵泵体601外的摇把607活动连接,摇把607可套加力杆112,便于使用,所述摇把607的端部与摆块608活动连接,所述摆块608活动连接于油泵泵体601上;柱塞组的下端上与油泵泵体601内的第一单向阀604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604的进口与吸油孔610连通,所述吸油孔610与低压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604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605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605的出口与出油孔611连通,所述出油孔611与高压进口连通。在油泵泵体601内设置有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分别与第一回油孔612、第二回油孔613连通,所述高压回油口与第一回油孔612连通,低压回油口与第二回油孔613连通,在第一回油孔612和第二回油孔613之间的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卸荷阀609,同时在回油管道上还连接有排气阀606。所述柱塞组包括小柱塞603、联动套和大柱塞602,所述大柱塞602与摇把607活动连接,所述大柱塞602套于联动套外,所述联动套套于小柱塞外,所述小柱塞603、联动套与大柱塞602之间均密封且同时移动,所述小柱塞603的下端与第一单向阀604连接,小柱塞603的移动将第一单向阀604的供油流向第二单向阀605。柱塞102的内部掏空,使得其底部与内缸103外壁密封贴合,而柱塞102的内壁至内顶部与内缸102外壁之间为空隙形成柱塞空腔114,所述柱塞空腔114从内缸102的顶部与内缸103的内腔连通,在柱塞102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柱塞102内外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连接有通气孔,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110。在柱塞102外套有锁紧环113,所述锁紧环113位于缸体101顶部对柱塞102进行锁紧,所述缸体101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提手109。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在使用时,控制摇把607摆动,使得柱塞组驱动其下端连接的第一单向阀604打开,并产生吸力,将液压油从内缸103内腔中经低压进油口、吸油孔610吸入第一单向阀604中,然后再控制摇把607摆动,柱塞组驱动其下端连接的第一单向阀604关闭,并产生压力,就将第一单向阀604关闭的同时将第二单向阀605开启,并向第二单向阀605供高压油,高压油经过出油孔611从高压进油口进入到内缸103与缸体103之间,推动柱塞102的底部向上移动,因此从而使得柱塞103定升至预定高度,并通过锁紧环113进行锁紧。当不再需要使用起重器时,可以将锁紧环113松开,将卸荷阀609打开,控制回油管道的开启,内缸103与缸体103之间的高压油经过高压回油口、第一回油孔612进入到回油管道中,然后经第二回油孔613、低压回油口重新进入到内缸103内进行存放。当柱塞103下移后,密封环104受到定位环105的限制,不能进一步地下移,能够避免柱塞103继续下移使密封环104与缸体密封圈贴合,堵塞高压进油口和高压回油口,对下次的使用造成影响。当内缸103中的液压油减少时,可以通过柱塞102顶部的加油孔重新加入液压油。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该起重器的高度更高,也即缸体201、内缸203和柱塞202的尺寸更高,使得内缸203中能够存放更多的液压油, 高压泵206与缸体201之间通过定位螺栓211进行固定连接,缸体201上高压进油口与高压泵206之间形成高压进口密封107,低压进油口与高压泵206之间形成低压供油密封108。在柱塞202的顶部设置加油口,该加油口被加油口螺堵210密封,在缸体201外活动连接有提手219。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2采用相同的原理,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将柱塞分成两部分,分别为外悬柱塞302和内悬柱塞313组成,外悬柱塞302和内悬柱塞313均为向下的空腔结构,其中外悬柱塞302为柱塞的上部分,而内悬柱塞313未柱塞的下部分,且外悬柱塞302螺纹连接于内悬柱塞313外,内悬柱塞313的底部密封于内缸314外壁与缸体201之间,在外悬柱塞302的内顶部连接有导向柱塞316,该导向柱塞316为向下的空腔结构,且导向柱塞316的下端穿过内悬柱塞313的顶部,且使得导向柱塞316能够与内悬柱塞313顶部的孔配合,限制导向柱塞316的移动方向,同时限制外悬柱塞302的上下移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柱塞316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加油口,该加油口可以用于向内缸314内加入液压油,在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所述外悬柱塞的内顶部设置有通气口,避免在外悬柱塞内部形成真空,不能加入液压油。在外悬柱塞302外套有盖帽315,所述盖帽315螺纹连接于缸体301的外壁上。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可以先将外悬柱塞302旋至一定高度,然后在通过高压泵306控制内悬柱塞313顶升,从而增加整个起重器的行程。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本实施例将高压泵与起重器之间分离,其中本例将缸体的内壁与内缸的外壁合为一体,形成如图4所示的缸体401,在缸体401内设置有柱塞,该柱塞由外悬柱塞402和内悬柱塞403组成,其中外悬柱塞402为柱塞的上部,内悬柱塞403为柱塞的下部,外悬柱塞402螺纹连接于内悬柱塞403外,在外悬柱塞402外套有盖帽415,所述盖帽415螺纹连接于缸体401外壁上,所述内悬柱塞403的下部设置有缸体密封圈414,使得内悬柱塞403的下端与缸体401之间密封,且内悬柱塞403可相对于缸体401上下移动,在缸体410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口410,分别包括低压进口和高压进口,可以用于与高压泵连接,其中当不适用该接口410时,可以在接口410处设置有螺堵418将滚球419压入接口中。在外悬柱塞402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在该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410,当不需加油时,用于密封堵死,在外悬柱塞40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避免在加油的过程中,外悬柱塞402内形成真空,而无法加入液压油,在内悬柱塞403的顶部均设置有通孔,在该通孔处设置有螺堵418和滚球419,螺堵418将滚球419压入该通孔中堵死。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使用时,可以将外悬柱塞402旋至一定高度,然后控制高压泵向缸体401内供入高压油,从而推动外悬柱塞402和内悬柱塞403共同向上移动,使柱塞402顶升至预定高度;当需要泄压时,将缸体401中的高压油,从低压进口放回到油缸即可,操作极为简便。
本发明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采用多种结构形式,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其中起重器结构的简化,起重器本体的主要零件数少,组织生产极为简单,使得通用件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密封缸体,盖帽,便于批量生产,降低加工成本;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更换密封时间只需20分钟。手动泵作为动力源便于配套而且成为了标准件,同时结合起重量的不同,可以设定几个级别的压力等级,但又不变更整体结构。使系列产品达到多样性。操作方便,任何人群都可以操作,在开始工作时只要关闭好卸压阀,储油筒已经储备够油量,摆动摇把,便可工作提升起重器。工作轻快,在起重量的范围内最大臂力为350N。重量轻,携带方便,起重器的最大重量为18千克,并且设置有提手,携带方便,外观美悦,使人爱不释手,便于使用者爱惜,使用寿命长,除了易损件密封的定期更换外没有其他易损件,密封件的寿命周期也是相当长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内缸和柱塞,所述内缸为向上的空腔结构,所述内缸的外壁下部与缸体的内壁下部密封连接;所述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柱塞底部设置密封环,所述柱塞底部密封套于内缸外壁与缸体内壁之间,所述柱塞可相对于缸体沿缸体中心线方向移动,所述内缸与缸体的连接段上设置有连通内缸内至缸体外的低压进口,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内外的高压进口,所述高压进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通过高压进口和低压进口连接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可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缸体外壁,且所述高压泵与缸体的连接缝处设置有密封块;或者所述高压泵位于缸体外,通过管道连接到缸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柱塞组,柱塞组的上端与泵体外的摇把活动连接,所述摇把的端部活动连接到泵体上;柱塞组的下端上与泵体内的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吸油孔连通,所述吸油孔与低压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出油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高压进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在泵体内设置有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分别与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连通,在内缸与缸体的连接段上还设置有连通内缸内至缸体外的低压回油口,在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缸体内外的高压回油口,所述高压回油口位于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所述高压回油口与第一回油孔连通,低压回油口与第二回油孔连通,在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之间的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卸荷阀,同时在回油管道上还连接有排气阀。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包括小柱塞、联动套和大柱塞,所述大柱塞与摇把活动连接,所述大柱塞套于联动套外,所述联动套套于小柱塞外,所述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之间均密封且同时移动,所述小柱塞的下端与第一单向阀连接,小柱塞的移动将第一单向阀的供油流向第二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柱塞的底部与内缸外壁密封贴合,所述柱塞的内壁至内顶部与内缸外壁之间为空隙形成柱塞空腔,所述柱塞空腔从内缸的顶部与内缸的内腔连通,在柱塞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柱塞内外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连接有通气孔,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在柱塞底部的密封环下方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于内缸外壁上,所述定位套对齐高压进口和高压回油口,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过液孔。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由外悬柱塞和内悬柱塞组成,其中外悬柱塞螺纹连接于内悬柱塞外,在外悬柱塞的内顶部连接有导向柱塞,所述导向柱塞穿过内悬柱塞顶部,并伸入内悬柱塞和内缸中,对柱塞的移动起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在导向柱塞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所述外悬柱塞的内顶部设置有通气口。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壁与内缸外壁合并为一体,所述柱塞由螺纹配合的外悬柱塞和内悬柱塞组成,所述内悬柱塞的底部密封于内缸内壁,所述外悬柱塞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和通气孔,所述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口螺堵,内悬柱塞为向下的空腔结构,所述内缸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缸体外的高压泵连接的低压进口和高压进口。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超高压强力起重器,其特征在于:柱塞外套有盖帽,所述盖帽螺纹连接于缸体外壁上,所述柱塞外套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位于缸体顶部或者盖帽顶部对柱塞进行锁紧,所述缸体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提手。
CN201210326873.2A 2012-09-06 2012-09-06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6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6873.2A CN102826481B (zh) 2012-09-06 2012-09-06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6873.2A CN102826481B (zh) 2012-09-06 2012-09-06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481A true CN102826481A (zh) 2012-12-19
CN102826481B CN102826481B (zh) 2015-03-04

Family

ID=47329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687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6481B (zh) 2012-09-06 2012-09-06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64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8951A (zh) * 2014-06-19 2014-10-22 广东华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特陶的制备方法,采用特陶制备的阀副结构及柱塞副
CN103278219B (zh) * 2013-04-28 2015-07-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用于流量计校准的双量程低摩阻计量缸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9481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Oxtoby Darryl C. Toe jack
CN201099596Y (zh) * 2007-05-21 2008-08-13 邵培森 恒张力小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千斤顶
CN201530703U (zh) * 2009-10-01 2010-07-21 王德赟 立式三行程液压千斤顶
CN102530765A (zh) * 2011-12-26 2012-07-04 常熟市藕渠针织机械厂 具有中央储油室的立式油压千斤顶
CN202302141U (zh) * 2011-10-10 2012-07-04 四川盛堡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卸荷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9481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Oxtoby Darryl C. Toe jack
CN201099596Y (zh) * 2007-05-21 2008-08-13 邵培森 恒张力小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千斤顶
CN201530703U (zh) * 2009-10-01 2010-07-21 王德赟 立式三行程液压千斤顶
CN202302141U (zh) * 2011-10-10 2012-07-04 四川盛堡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卸荷阀
CN102530765A (zh) * 2011-12-26 2012-07-04 常熟市藕渠针织机械厂 具有中央储油室的立式油压千斤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8219B (zh) * 2013-04-28 2015-07-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用于流量计校准的双量程低摩阻计量缸
CN104108951A (zh) * 2014-06-19 2014-10-22 广东华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特陶的制备方法,采用特陶制备的阀副结构及柱塞副
CN104108951B (zh) * 2014-06-19 2016-07-06 广东华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特陶的制备方法,采用特陶制备的阀副结构及柱塞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481B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12741C (en) Double-action sucker-rod well pump
CN104314527A (zh) 采用助力油缸的液压抽油机及其采油方法
CN107676237A (zh) 一种水力活塞泵换向阀
CN102826481B (zh) 超高压强力起重器
CN106089663B (zh) 连续双向举升抽油泵
US2434949A (en) Hydraulic jack
KR101049954B1 (ko) 다단 형 유압잭
RU92916U1 (ru) Штанговый насос для добычи высоковязкой нефти
US2376538A (en) Hydraulic pump for liquids
RU2382902C1 (ru) Скважинный штанговый насос
JP597596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緩衝器、エレベータ用緩衝器の設置方法、エレベータ用緩衝器の保守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
CN203670171U (zh) 环阀式防气抽油泵
CN203223567U (zh) 一种减振充液阀
CN205330938U (zh) 分段举升泵
CN201982410U (zh) 具有上缓冲功能的单作用活塞缸
RU74672U1 (ru) Нефтяной диафрагменный насосный агрегат
CN202718124U (zh) 一种液压打桩机的打桩动力装置
CN205744406U (zh) 油井抽油泵增排助抽装置
CN201496078U (zh) 顶盖注液型单体液压支柱
RU198327U1 (ru) Скважинный электрогидроприводной насосный агрегат
CN201225159Y (zh) 短规格长行程单体液压支柱
CN202560250U (zh) 复合层单体液压支柱
CN204200185U (zh) 采用助力油缸的液压抽油机
CN104033366A (zh) 一种防气锁抽油泵
CN202560249U (zh) 单体液压支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HUAY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618000 DEYANG, SICHUAN PROVINCE TO: 528000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07

Address after: West Design Plaza No. 1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Foshan province Sanle northbound 528000 building 505 room 5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HUAY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8000 No. three, section 83, Tianshan Road, Deyang,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