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3024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3024A
CN102823024A CN2011800158236A CN201180015823A CN102823024A CN 102823024 A CN102823024 A CN 102823024A CN 2011800158236 A CN2011800158236 A CN 2011800158236A CN 201180015823 A CN201180015823 A CN 201180015823A CN 102823024 A CN102823024 A CN 102823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busbar
battery pack
peristom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8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藤圭亮
永山雅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23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3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6Means within the gas flow to guide the flow around one or more cells, e.g. manifolds, baffles or other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其具有使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它可以防止在汇流条的特定区域产生电流集中,同时防止汇流条的弯曲或者切断。所述电池组具有:多个电池单元(6),其收纳有多个单电池(1),且以空出一定的间隙(S)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及平板的汇流条(7),其被配设为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1面(s1)接触,并且使相邻的电池单元(6)彼此之间电连接。其中,在汇流条(7)上设置有与间隙(S)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部(O)。汇流条(7)具有向间隙(S)突出的至少一个第1凸部(8)。第1凸部(8)与在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间隙(S)内露出的第2面(s2)抵接。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使相邻的电池单元(battery block)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的电池组(battery pack)。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动小型摩托车、纯电动汽车(PEV)或者混合动力汽车(HEV)等移动体用的电源,可以使用采用了许多单电池的电池组(组电池)。
作为能够冷却单电池的电池组,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下面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参照图20、图21以及图22(a)和图22(b)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所含有的单位电池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2(a)和图22(b)是表示构成单位电池单元中含有的电池夹具的夹具构件的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20所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具有在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3个)单位电池单元101。
单位电池单元101如图21所示,具有多个(16个)单电池102、和保持多个单电池102的电池夹具103。电池夹具103由一对夹具构件103x和103y构成。排列于第2方向的多个(4个)单电池101的列群的一端固定在夹具构件103x上,另一方面,单电池101的列群的另一端固定在夹具构件103y上。此外,第2方向如图21所示,是与第1方向垂直的方向。
如图22(a)所示,在夹具构件103x中的与其它夹具构件103x接合的接合端面104x上,设置有凹部105x。同样,如图22(b)所示,在夹具构件103y中的与其它夹具构件103y接合的接合端面104y上,设置有凹部105y。由此,如图20所示,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单位电池单元101彼此之间,形成有导入冷却风的通气路106。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组中,将导入至通气路106的冷却风供给单电池102,从而使单电池102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89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作为能够冷却单电池的电池组,本发明申请人研究了以下的电池组。下面参照图19,就该电池组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
本发明申请人所研究的电池组如图19所示,其具有:多个电池单元201,其收纳有多个单电池,且以空出一定的间隙S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及平板的汇流条202,其使相邻的电池单元201彼此之间电连接。在汇流条202上设置有与间隙S连通的开口部O。借助于开口部O以及间隙S,形成有流过冷却风的流路。借助于在流路中流过的冷却风,使收纳于相邻电池单元201中的单电池得以冷却。
然而,在本发明申请人所研究的电池组中,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
电流从相邻的电池单元201中的一方通过汇流条202,流向相邻的电池单元201中的另一方。
汇流条202中流过的电流在开口部O迂回流动,因而在汇流条202的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侧面的区域,存在电流集中的问题(以下将该区域称为“电流集中区域R”)。因此,在电流集中的作用下,电流集中区域R的电阻升高,从而产生在电流集中区域R的电压降。与此同时,在电流集中的作用下,电流集中区域R发热。此外,第2方向如图19所示,是与第1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谓“电压降”,是指在阻抗的两端产生电位差的现象(电流流过阻抗时使电压下降的现象)。
再者,还使汇流条202的开口部O的周围区域的强度降低(以下将该区域称为“低强度区域”)。因此,当电池单元201受到冲击等力的作用时,所存在的问题是在汇流条202的开口部O的周围区域(即低强度区域),汇流条202或者弯曲,汇流条202或者被切断。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使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的电池组中,防止在汇流条的特定区域产生电流集中,同时防止汇流条的弯曲或者切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其具有:多个电池单元,其收纳有多个单电池,且以空出一定的间隙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及平板的汇流条,其被配设为与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第1面接触,并且使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之间电连接;其中,在汇流条上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部,汇流条具有向间隙突出的至少一个第1凸部,第1凸部与在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间隙内露出的第2面抵接。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中,第1凸部优选位于开口部的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在汇流条的特定区域(具体地说,在汇流条的位于开口部在第2方向的侧面的区域)可以防止电流集中。与此同时,在汇流条的开口部的周围区域,可以防止汇流条的弯曲、或者汇流条的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使用的单电池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IIb-IIb线的剖视图。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图,图3(a)为立体图,图3(b)为从第2方向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例子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a)以及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图,图8(a)为立体图,图8(b)为从第2方向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图,图10(a)为立体图,图10(b)为图10(a)所示的Xb-X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例子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其它例子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夹具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池组所含有的单位电池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2(a)和图22(b)是表示构成单位电池单元中含有的电池夹具的夹具构件的构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例示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变更,该变形例以及该变更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附图中,各构成要素以适于图示的尺寸比例进行图示,而图示的尺寸比例往往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同。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参照图1、图2、图3(a)和图3(b)、以及图4进行说明。
—单电池—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使用的单电池的构成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单电池1例如为圆筒形锂离子二次电池。这样一来,通过将用作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换句话说、将高性能的通用电池作为单电池1使用,可以容易谋求收纳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单元的高性能化以及低成本化。
如图1所示,使隔膜13介于正极11和负极12之间而将其卷绕而成的电极组14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收纳在电池壳体15中。在电极组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配设有绝缘板16和17。正极11经由正极引线18而连接在与兼做正极端子的端子板23电连接的过滤器20上。负极板12经由负极引线19而与兼做负极端子的电池壳体15的底部进行连接。
过滤器20与内帽盖21进行连接。内帽盖21的突起部与金属制的阀板22进行连接。阀板22与端子板23进行连接。这样一来,端子板23、阀板22、内帽盖21以及过滤器20一体形成。一体形成的端子板23、阀板22、内帽盖21以及过滤器20经由垫圈24而将电池壳体15的开口部进行封口。
单电池1具有将单电池1内产生的气体向单电池1外排出的安全机构。具体地说,当单电池1发生内部短路等,使单电池1内产生气体,从而使单电池1内的压力上升时,阀板22朝向端子板23膨胀,如果内帽盖21的突起部和阀板22的连接脱离,则电流路径被截断。如果单电池1内的压力进一步上升,则阀板22断裂。由此,在单电池1内产生的气体通过过滤器20的开口部20o、内帽盖21的开口部21o、阀板22的断裂部、以及端子板23的开口部23o而向单电池1外排出。此外,使单电池1内产生的气体向单电池1外排出的安全机构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单电池,举出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单电池,举出使用圆筒形电池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方形电池。
—电池单元—
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IIb-IIb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多个电池单元6如后述的图3(a)以及图3(b)所示,以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第1方向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为相互电连接的电池单元6所排列的方向。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电池单元6包括多个单电池1、具有用于收纳各单电池1的收纳部的夹具2、用于收纳夹具2的壳体3、在多个单电池1的一个端部(正极端子侧)配设的正极集电板4、以及在多个单电池1的另一个端部(负极端子侧)配设的负极集电板5。
各单电池1的正极端子通过正极集电板4而进行电并联连接。另一方面,各单电池1的负极端子通过负极集电板5而进行电并联连接。
在夹具2中设置有贯通夹具2的多个贯通孔,单电池1插入各贯通孔中。换句话说,夹具2具有多个收纳部(即贯通孔的周围部分),在各收纳部收纳着单电池1。
收纳部的内侧面具有能够与单电池1的外侧面接触的形状。单电池1例如在为圆筒形电池的情况下,收纳部的内周面呈圆周状,单电池1的外周面与收纳部的内周面抵接。
夹具2例如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具体地说,例如夹具2由铝(Al)或铜(Cu)、或者添加有氧化铝、氧化钛或氮化铝的树脂构成。
—电池组—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图,图3(a)为立体图,图3(b)为从第2方向观察时的俯视图。第2方向如图3(a)所示,是与第1方向垂直的方向。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具有:多个电池单元6,其以空出一定的间隙S(特别参照图3(b))而以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及平板的汇流条7,其被配设为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1面s1接触,并且使相邻的电池单元6彼此之间电连接以及物理连接。
在汇流条7上设置有与间隙S连通的开口部O(特别参照图3(a))。借助于开口部O以及间隙S,形成有流过冷却风或暖风的流路。借助于在流路中流过的冷却风,能够使收纳于电池单元6中的单电池1得以冷却。另一方面,借助于在流路中流过的暖风,能够对收纳于电池单元6中的单电池1进行加温。
汇流条7具有向间隙S突出的第1凸部8。第1凸部8与在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间隙S内露出的第2面s2(特别参照图3(b))抵接。
如图4所示,开口部O沿第2方向延伸。汇流条7具有多个(例如2个)第1凸部8,多个第1凸部8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两端。第1凸部8优选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一端延伸至汇流条7在第2方向的一端。
从第2方向观察时的第1凸部8的平面形状如图3(b)所示,例如呈矩形状。换句话说,第1凸部8的形状是朝向其突出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例如恒定的形状。
如图3(b)所示,间隙S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相同。如图4所示,开口部O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例如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间隙S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相同。
如图3(b)所示,借助于汇流条7,图示于左侧的电池单元6的正极集电板4和图示于右侧的电池单元6的负极集电板5得以电连接。因此,图示于左侧的电池单元6的第1面s1相当于正极集电板4的表面。另一方面,图示于右侧的电池单元6的第1面s1相当于负极集电板5的表面。
电流从正极集电板4通过汇流条7而流向负极集电板5。
汇流条7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例如,汇流条7含有铜(Cu)、铝(Al)、镍(Ni)、银(Ag)以及金(Au)之中的至少1种。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两端的第1凸部8。由此,可以在汇流条7的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侧面的区域(参照图19中的电流集中区域R)设置第1凸部8。因此,由于可以增大该区域的断面积,因而可以防止电流在该区域的集中。因此,可以防止在电流集中的作用下,该区域的电阻升高,从而产生在该区域的电压降这种现象。与此同时,可以防止因电流集中而使该区域发热的现象。
再者,使第1凸部8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抵接。由此,可以对相邻的电池单元6进行定位,同时可以决定间隙S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
再者,设置有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两端的第1凸部8。由此,可以在汇流条7的开口部O的周围区域的一部分设置第1凸部8。因此,由于可以增大该区域的断面积,因而可以提高该区域的强度。因此,即使电池单元6有时受到冲击等力的作用,从而在与受力的电池单元6的第1面s1抵接的汇流条7上产生应力,在汇流条7的开口部O的周围区域,也可以防止汇流条7的弯曲、或者汇流条7被切断。
再者,使第1凸部8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抵接。由此,电池单元6即使有时受到第1方向的力的作用,也可以防止电池单元6在第1方向(即受力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在汇流条7的开口部O的周围区域的汇流条7的弯曲、或者汇流条7的切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便于理解,举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电池单元6的个数为2个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电池组实际上往往包括更多个电池单元。此外,由图5可知:电池组例如在包括4个电池单元的情况下,在电池组的中心部容易聚集热。因此,有必要在由开口部以及间隙形成的流路中例如使冷却风流动,从而冷却收纳于电池单元中的单电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以及图4所示,举出具有第1凸部8的平板的汇流条的形状呈矩形状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汇流条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相邻的电池单元进行电连接和物理连接的形状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举出第1凸部8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一端延伸到汇流条7在第2方向的一端的情况,换句话说,举出第1凸部8存在于全部电流集中区域(参照图19中的R)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第1凸部只要至少存在于电流集中区域的一部分即可。为了补偿因在汇流条上设置开口部而消失的可流过电流的部分,第1凸部可以至少存在于流过在开口部迂回的电流的一部分区域。由此,由于可以在第1凸部流过在开口部迂回的电流,因而在电流集中区域可以防止电流的集中。
(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电池组,参照图6以及图7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6以及图7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因此,在本变形例中,适当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说明。
本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如下: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7所示,开口部Oa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小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间隙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
与此相对照,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开口部O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间隙S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相同。
根据本变形例,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进而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流入第1凸部8的电流的入口G比较狭窄。因此,在集中于入口G而流过的电流的作用下,位于入口G附近的电池单元6的角部的温度有可能上升。
于是,在本变形例中,使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大于开口部Oa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由此,如图7所示,可以新近设置流入第1凸部8的电流的入口Gx。因此,可以防止电池单元6的角部温度的上升。
(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电池组,参照图8(a)、图8(b)以及图9进行说明。图8(a)是表示本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图,图8(a)为立体图,图8(b)为从第2方向观察时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本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8(a)、图8(b)以及图9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因此,在本变形例中,适当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说明。
本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如下: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的端部为弯曲面部。第1凸部8b与弯曲面部抵接,第1凸部8b在第1方向的侧面为与弯曲面部嵌合的弯曲面。第1凸部8b的形状是第1方向的宽度朝向其突出端而减少的形状。
与此相对照,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是与平板的汇流条7的平面垂直的面。与第2面s2的端部抵接的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侧面是与平板的汇流条7的平面垂直的面。第1凸部8的形状是朝向其突出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恒定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9所示,第1凸部8b的突出端(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Wu小于第1凸部8b的下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Wl。如图8(b)以及图9所示,第1凸部8b的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Wu与间隙Sb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特别参照图8(b))以及开口部Ob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特别参照图9)相同。
与此相对照,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1凸部8的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与第1凸部8的下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相同。如图3(b)以及图4所示,第1凸部8的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以及第1凸部8的下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与间隙S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特别参照图3(b))以及开口部O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特别参照图4)相同。
根据本变形例,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再者,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具体地说,在本变形例中,使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的端部成为弯曲面部,使与弯曲面部抵接的第1凸部8b的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Wu与开口部Ob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另一方面,使第1凸部8b的下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Wl大于开口部Ob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由此,如图8(a)所示,可以新近设置流入第1凸部8b的电流的入口Gy。因此,可以防止电池单元6的角部温度的上升。
(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电池组,参照图10(a)、图10(b)以及图11进行说明。图10(a)以及图10(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电池组的构成的图,图10(a)为立体图,图10(b)为图10(a)所示的Xb-Xb线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变形例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0(a)、图10(b)以及图11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因此,在本变形例中,适当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说明。
本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如下: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平板的汇流条7具有一对第1凸部8和一对第2凸部9。开口部Oc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小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间隙Sc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
与此相对照,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平板的汇流条7只具有一对第1凸部8。开口部O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宽度(=间隙S在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相同。
如图11所示,一对第2凸部9位于开口部Oc在第1方向的两端。如图10(b)所示,一对第2凸部9分别向间隙Sc突出。
如图11所示,第2凸部9在第2方向的一端部与一对第1凸部8中的一方抵接。另一方面,第2凸部9在第2方向的另一端部与一对第1凸部8中的另一方抵接。
如图11所示,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侧面与第2凸部9在第1方向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由图10(a)可知,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两侧面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抵接。如图10(b)所示,第2凸部9在第1方向的侧面与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抵接。
根据本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汇流条7的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侧面的区域(参照图19中的电流集中区域R)设置第1凸部8。因此,由于可以增大该区域的断面积,因而可以防止电流在该区域的集中。
再者,如下所述,根据第2凸部9,可以提高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不仅设置有第1凸部8,而且设置有位于开口部Oc在第1方向的两端的第2凸部9。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由于可以进一步增大汇流条7的开口部Oc的周围区域的断面积,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强度。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在汇流条7的开口部Oc的周围区域的汇流条7的弯曲、或者汇流条7的切断。
再者,不仅设置有第1凸部8,而且设置有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抵接的第2凸部9。由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电池单元6在第1方向的移动。
再者,根据位于开口部Oc在第1方向的一端的第2凸部9,可以防止在汇流条7的位于开口部Oc在第1方向的侧面的区域发生电流的集中。
再者,根据与第1凸部8抵接的第2凸部9,电流从第2凸部9流向第1凸部8,从而可以使电流容易地流向第1凸部8。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举出第2凸部9在第2方向的端部与第1凸部8抵接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举出第2凸部9在第1方向的侧面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2凸部在第1方向的侧面也可以处于比第1凸部在第1方向的侧面更靠内侧(开口部侧)的位置。但是,如本变形例那样,在使第2凸部9在第1方向的侧面与第1凸部8在第1方向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情况下,则如上所述,可以进一步防止电池单元6在第1方向的移动。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0(b)以及图11所示,举出第2凸部9的形状是朝向其突出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恒定的形状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2凸部9d的形状也可以是朝向其突出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减小的形状。换句话说,如图12所示,第2凸部9d在间隙Sd内露出的面也可以是从开口部Od向间隙Sd倾斜的倾斜面。
由此,可以使流入开口部Od的冷却风或暖风沿第2凸部9d的倾斜面流动,从而使冷却风或暖风与电池单元6的第2面s2有效地接触,因而能够对收纳于电池单元6中的单电池1有效地进行冷却或加温。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及其第1~第3变形例中,举出开口部的个数为1个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14所示,开口部Oe的个数也可以为多个(例如3个)。多个开口部Oe排列在第2方向(图14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在此情况下,第1凸部8e位于相邻的开口部Oe彼此之间、处于最上侧的开口部Oe的上端、以及处于最下侧的开口部Oe的下端的位置。
这样一来,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以使第1凸部8e的个数例如由2个增加到4个。因此,如下所述,可以提高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增加设置于电流集中区域(即位于汇流条7中多个开口部Oe在第2方向的侧面的区域)的第1凸部8e的个数。因此,由于可以进一步增大该区域的断面积,因而可以进一步防止电流在该区域的集中。
再者,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增加设置于低强度区域(即汇流条7中多个开口部Oe的周围区域)的第1凸部8e的个数。因此,由于可以进一步增大该区域的断面积,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强度。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在汇流条7的多个开口部Oe的周围区域的汇流条7的弯曲、或者汇流条7的切断。
再者,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增加与相邻的电池单元6的第2面抵接的第1凸部8e的个数。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电池单元6在第1方向的移动。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参照图15以及图16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含有的汇流条的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5以及图16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适当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如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汇流条7上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开口部Of。多个开口部Of中的一个是从汇流条7在第2方向的一端向中央延伸的缺口部。另一方面,多个开口部Of中的另一个是从汇流条7在第2方向的另一端向中央延伸的缺口部。第1凸部8f位于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开口部Of彼此之间。
与此相对照,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汇流条7上例如设置有1个开口部O。开口部O为向第2方向延伸的狭缝部。第1凸部8位于开口部O在第2方向的两端。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举出设置有分别从汇流条7在第2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向中央延伸的2个开口部Of(缺口部)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设置从汇流条7在第2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1个开口部Og(缺口部)。在此情况下,第1凸部8g位于开口部Og在第2方向的一端。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举出第1凸部8f在第1方向的宽度与开口部Of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那样,使第1凸部在第1方向的宽度大于开口部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由此,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举出电池单元6的第2面为与平板的汇流条7的平面垂直的面、第1凸部8f的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以及第1凸部8f的下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与开口部Of在第1方向的宽度相同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那样,使电池单元的第2面的端部成为弯曲面部,使第1凸部的上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与开口部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另一方面,使第1凸部的下端在第1方向的宽度大于开口部在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由此,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举出只设置第1凸部8f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那样,设置位于开口部在第1方向的两端的第2凸部。由此,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及其第1~第3变形例、和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举出将夹具2收纳于绝缘性壳体3中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夹具未必需要收纳于壳体中。但是,在将夹具收纳于壳体中的情况下,即使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之间有时接触,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壳体彼此之间也只不过进行接触,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夹具彼此之间不会电连接。然而,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借助于第1凸部可以防止电池单元在第1方向的移动,因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之间几乎不会接触。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及其第1~第3变形例、和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举出作为夹具、使用设置有多个贯通孔的夹具2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18所示,也可以使用具有中空筒状的多个管2x(收纳部)的夹具2X。相邻的管2x彼此之间相互结合在一起。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及其第1~第3变形例、和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举出使用具有各自收纳有多个单电池(参照图2(b)中的1)的多个电池单元6、和将相邻的电池单元6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7的电池组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电池代替收纳有多个单电池1的电池单元6,从而使用具有多个电池、和将相邻的电池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的电池组。在此情况下,也与第1实施方式及其第1~第3变形例、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多个电池以空出一定的间隙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在汇流条上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部。汇流条被配置为与相邻的电池的第1面接触,而且具有朝向间隙而突出的至少一个第1凸部。第1凸部与在相邻的电池的间隙内露出的第2面抵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具有使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的电池组中是有用的,其可以防止在汇流条的特定区域产生电流集中,同时可以防止汇流条的弯曲或者切断。
符号说明:
1单电池
2,2X夹具
2x管
3壳体
4正极集电板
5负极集电板
6电池单元
7汇流条
8,8b,8e,8f,8g第1凸部
9,9d第2凸部
O,Oa,Ob,Oc,Od,Oe,Of,Og开口部
S,Sb,Sc,Sd间隙
s1第1面
s2第2面
G,Gx,Gy入口
Wu,Wl宽度
11正极
12负极
13隔膜
14电极组
15电池壳体
16,17绝缘板
18正极引线
19负极引线
20过滤器
21内帽盖
22阀板
23端子板
24垫圈
20o,21o,23o开口部

Claims (17)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多个电池单元,其收纳有多个单电池,且以空出一定的间隙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及
平板的汇流条,其被配设为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的第1面接触,并且使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彼此之间电连接;其中,
在所述汇流条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部,
所述汇流条具有向所述间隙突出的至少一个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与在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间隙内露出的第2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与所述间隙在所述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间隙在所述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2面的端部为弯曲面部,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弯曲面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进一步具有位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而且各自向所述间隙突出的一对第2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部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2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部的形状是第1方向的宽度朝向其突出端而减少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具有配设在所述第1面侧、而且使所述多个单电池的端子电并联连接的集电板,
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集电板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条而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部从所述开口部的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第2方向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为缺口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个数为多个,
多个所述开口部排列在垂直于所述第1方向的第2方向上。
13.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多个电池,其以空出一定的间隙而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及
平板的汇流条,其被配设为与相邻的所述电池的第1面接触,并且使相邻的所述电池彼此之间电连接;其中,
在所述汇流条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部,
所述汇流条具有向所述间隙突出的至少一个第1凸部,
所述第1凸部与在相邻的所述电池的所述间隙内露出的第2面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与所述间隙在所述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间隙在所述第1方向的间隙宽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的所述第2面的端部为弯曲面部,
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弯曲面部抵接。
CN2011800158236A 2011-01-07 2011-12-22 电池组 Pending CN102823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1747 2011-01-07
JP2011-001747 2011-01-07
PCT/JP2011/007210 WO2012093452A1 (ja) 2011-01-07 2011-12-22 電池パッ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3024A true CN102823024A (zh) 2012-12-12

Family

ID=4645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8236A Pending CN102823024A (zh) 2011-01-07 2011-12-22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11710A1 (zh)
JP (1) JPWO2012093452A1 (zh)
KR (1) KR20120113772A (zh)
CN (1) CN102823024A (zh)
WO (1) WO2012093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0902B1 (ko) * 2013-04-29 2015-05-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자동차용 배터리 팩 케이스
KR102249504B1 (ko) 2017-03-21 2021-05-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6348U (zh) * 1988-10-17 1990-04-24
JPH0265868U (zh) * 1988-11-08 1990-05-17
CN101160676A (zh) * 2005-04-14 2008-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间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4231B2 (ja) * 1996-08-21 2002-11-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の接続構造
EP1376734A3 (en) * 1997-03-24 2004-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oling device for battery power source
JP3848565B2 (ja) * 2001-11-27 2006-11-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電池パック
US7875375B2 (en) * 2004-08-05 2011-01-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module
EP2193563A1 (en) * 2007-09-27 2010-06-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us bar
KR101082862B1 (ko) * 2008-10-14 2011-11-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단자 연결장치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6348U (zh) * 1988-10-17 1990-04-24
JPH0265868U (zh) * 1988-11-08 1990-05-17
CN101160676A (zh) * 2005-04-14 2008-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间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93452A1 (ja) 2014-06-09
US20130011710A1 (en) 2013-01-10
KR20120113772A (ko) 2012-10-15
WO2012093452A1 (ja) 201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4522B2 (en) Bus bars for battery packs
CN103534837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连接结构及包括该连接结构的电池组
CN110710019B (zh) 具有提高的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的圆柱形电池单元组件及包括该圆柱形电池单元组件的电池模块
JP4933411B2 (ja) 2次電池
KR102505613B1 (ko) 배터리 팩
JP7162193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9478630A (zh) 电池模块
US9184472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with interconnected half contact pads
CN102136596A (zh) 连结有服务插头的电池系统
KR20150066077A (ko) 배터리 모듈
JP2018519651A (ja) 端子プレートおよびbmsが直接連結された構造の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1521403A5 (zh)
KR20160026469A (ko) 저전압 센싱모듈 일체형 버스바를 구비한 배터리모듈
CN112868129B (zh) 电池模组
CN111033808A (zh) 汇流条以及电池层叠体
US11843128B2 (en) Cell module
CN103904380B (zh) 电池组
EP2833432A2 (en) Battery pack
CN102823024A (zh) 电池组
US20210234240A1 (en) Battery module
JP3231814U (ja) セル保護機能を有する接続モジュール
KR101039517B1 (ko) 전지셀 접속부재
TWI530001B (zh) 電池模組
KR101451729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접속부재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팩
KR101926830B1 (ko) 전지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