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5591A -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 Google Patents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5591A
CN102815591A CN2011101554415A CN201110155441A CN102815591A CN 102815591 A CN102815591 A CN 102815591A CN 2011101554415 A CN2011101554415 A CN 2011101554415A CN 201110155441 A CN201110155441 A CN 201110155441A CN 102815591 A CN102815591 A CN 102815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wheel
counterweight
inhibiting device
wheel assembly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54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5591B (zh
Inventor
酒井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554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5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5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5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5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55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对重装置(1)上部的对重轮(3),受力轴(4)依次将对重轮(3)、对重装置上部的受力板(5)和受力板下方的螺母(83)连接,其特征是:在受力轴(4)的表面与受力板(5)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缺口(41),所述对重轮组件还包括对重轮限位装置(7),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一端为工作端(74),将工作端(74)插入缺口(41),再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受力板(5)连接固定,限位装置(7)能够限制受力轴(4)的轴向转动。将本发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安装到电梯中,对于新建电梯可以减小电梯井道空间,对于旧电梯改造可以在对原有电梯改动最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井道空间,拓展电梯的使用功能,性能稳定,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尤其是电梯中安装在对重装置顶部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梯中,对重装置一般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后侧,即对重装置设置在电梯井道俯视方向轿厢后壁与井道后壁之间。有时为了节约轿厢后壁与井道后壁之间的空间,或者为了增加电梯的使用功能而对原有的电梯进行改造,如在原有电梯轿厢的后壁添加一个具有医用急救功能的尾箱,由于尾箱安装在轿厢的后壁,阻碍了原来安装在轿厢后壁的对重装置的运行路线,因而需要改变原有对重装置的位置,或者减小轿厢的使用面积。
现有技术已经有了将电梯对重装置设置在轿厢左侧或右侧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 101450763A,《电梯》,公开日期2008年6月10日。该专利就是将电梯的对重装置设置在轿厢的右侧,由于对重装置位置的改变,原有的轿顶轮、曳引轮、导向轮的位置和角度均需要重新调整,同时还要保证曳引机下方的钢丝绳与地面保持垂直,所以该技术中使用了5个滑轮,与普通的电梯中有4个滑轮相比在对重装置上多添加了一个滑轮,虽然该技术通过多使用一个滑轮而成功的解决了改变对重装置在电梯中的位置。但是其缺点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滑轮的效率一般在70%~80%,也就是说该项技术与原有的电梯相比将增加能耗25%~30%。在提倡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这无疑成为了该项技术的一块不足。另外在面对原有的电梯改造时,如果对重装置无法再安装滑轮,那么改变对重装置的位置也将无法实现,除非更换原有的对重装置,这无疑将额外增加高额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电梯的对重装置可以随意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前、后、左、右任一侧壁的任意位置,这样对于新电梯可以节约电梯井道后部的空间,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给设计师提供想象空间;而对于旧电梯改造成具有急救功能的电梯,例如在原有电梯轿厢的后壁加装一个具有急救功能的尾箱,能够在不增加滑轮数量和不改变轿厢原有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可以说是在对旧电梯改动最小、最经济的情况实现普通电梯的医用功能。为了实现上述想法,需要将电梯中的轿顶轮、导向轮、曳引轮和对重轮重新布置位置和径向旋转一定角度。本发明就是解决对重轮径向转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重轮无法径向旋转要想改变对重装置的位置就要增加滑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该对重轮组件安装在电梯中可以在不增加滑轮的情况下任意改变对重装置在电梯井道中的位置,从而节约能源,调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对重装置上部的对重轮,受力轴依次将对重轮、对重装置上部的受力板和受力板下方的螺母连接,其特征是:在受力轴的表面与受力板连接部位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对重轮组件还包括对重轮限位装置,对重轮限位装置的一部分与缺口插接,对重轮限位装置与受力板连接固定,对重轮限位装置能够限制受力轴的轴向转动。
在受力轴的表面与受力板连接部位的一侧设置有缺口,受力轴插入受力板后可以旋转,根据需要调整好对重轮的径向旋转角度然后将对重轮限位装置的一部分插入缺口,再将对重轮限位装置与受力板连接固定,由于对重轮限位装置和缺口的配合,限位装置能够限制受力轴的轴向转动,对重轮限位装置固定后受力轴也将不再能够转动,这样对重轮就可以在该角度下保持与对重装置相对静止,从而实现了对重轮的径向旋转。
受力轴表面缺口的径向横截面积是该部位受力轴径向横截面积的3%~30%。
优选对重轮限位装置插入缺口的一部分为工作端,工作端的大小和形状与缺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
优选对重轮限位装置为一体式结构的矩形板,或圆形板,或三角形板,或扇形板,或多边形板。
优选对重轮限位装置为分体式结构,对重轮限位装置包括一端与缺口(插接的棒状结构和将棒状结构与受力板固定连接的片状结构。
优选限位装置的工作端为立方体、或圆柱体、或三棱柱、或圆锥体、或半圆柱体。
优选对重轮限位装置与受力板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优选固定板的中部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受力轴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固定板的表面有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的圆心在以通孔的圆心为圆心的一个圆上,对重轮限位装置为一块矩形板,对重轮限位装置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定位孔,至少一个螺栓能够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的定位孔和螺纹孔将对重轮限位装置与固定板连接固定。
优选两个螺栓能够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的定位孔和螺纹孔将对重轮限位装置与固定板连接固定;在螺栓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垫片。
优选相临2个螺纹孔的圆心与通孔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θ,3°≤θ≤30°。
优选在固定板与螺母之间设置有定位钢套;优选定位钢套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槽,缺口槽包括缺口槽下沿,当拧紧螺母时,定位钢套的缺口槽下沿压紧对重轮限位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使对重轮径向旋转,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对重轮能够径向旋转后可以在不增加井道空间、不增加滑轮和不减小轿厢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实现对重装置在电梯井道的四壁任何位置任意布置,增加电梯的功能,节约能耗,充分利用电梯井道空间,节约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的仰视图。
图3是图1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将对重轮限位装置移开的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中定位钢套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中定位钢套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对重轮组件中对重轮径向旋转后的仰视图。
图中1.对重装置,2.连接板,3.对重轮,4.受力轴,41.缺口,42.缺口表面5.受力板,6.固定板,61.螺丝钉,62.螺纹孔,63.通孔,7.对重轮限位装置,71.螺栓,72.垫片,73.定位孔,74.工作端,8.定位钢套,81.缺口槽,82.缺口槽下沿,8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至7对本发明所述的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进行介绍。对重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对重装置1上部的对重轮3,对重轮3通过受力轴4与对重装置连接,并且受力轴4穿过对重块上方的受力板5和受力板下方的螺母83与对重装置的受力板5连接固定,即受力轴4依次将对重轮3、对重装置上部的受力板5和受力板下方的螺母83连接。在受力轴4的表面与受力板5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缺口41,缺口41设置在受力轴4的表面与受力板5连接的部位的一侧,优选下侧,所述对重轮组件还包括对重轮限位装置7,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一部分与缺口41插接,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受力板5连接固定,对重轮限位装置7能够限制受力轴4的轴向转动。
受力轴插入受力板后可以旋转,根据需要调整好对重轮的角度然后将对重轮限位装置的一部分插入缺口41,再将对重轮限位装置与受力板连接固定,由于对重轮限位装置的插入部分和缺口的配合,限位装置能够限制受力轴的轴向转动,对重轮限位装置固定后受力轴也将不再能够转动,这样对重轮就可以在该角度下保持与对重装置相对静止,从而实现了对重轮的径向旋转,见图7。
受力轴表面缺口41的径向横截面积是该部位受力轴4径向横截面积的3%~30%,见图4,即受力轴表面缺口41的径向横截面积是该部位受力轴4没有缺口部位的径向横截面积的3%~30%。这样设计又可以保证对重轮限位装置7插入缺口41后受力轴4可以很好的被固定不转动,又可以保证受力轴4不容易断裂。
对重轮限位装置7插入缺口41的一部分为工作端74,工作端74的大小和形状与缺口41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即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工作端74插入缺口41后,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工作端74与缺口41的表面42紧密接触。这样可以使对重轮限位装置7防止受力轴4转动的效果更好。
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一体式结构的矩形板,还可以为或圆形板,或三角形板,或扇形板,或多边形板。当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矩形板时,限位装置的工作端74为半圆柱体。根据需要,通过改变缺口41的形状,工作端还可以为立方体、或圆柱体、或三棱柱、或圆锥体、或半圆柱体。
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受力板5通过固定板6连接固定,受力板5与固定板6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板6的中部有通孔63,通孔63的位置与受力轴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即受力轴4在安装时穿过通孔63。通过固定板6进行连接可以保证对受力板5的改动最小保证对重装置的安全平稳可靠运行。固定板6的表面有多个螺纹孔62,多个螺纹孔62的圆心在以通孔63的圆心为圆心一个圆周上,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一块矩形钢板,钢板设置有圆弧形的定位孔73,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螺栓71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定位孔73和螺纹孔62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固定板6连接固定,优选两个螺栓71能够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定位孔73和螺纹孔62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固定板6连接固定,在螺栓71和定位孔73之间设置有垫片72。这样对重轮限位装置7可以根据受力轴转动角度的不同很容易的插入缺口41并通过螺栓71固定。为了方便对重轮和受力轴任意旋转,相临2个螺纹孔62的圆心与通孔63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θ,3°≤θ≤30°,见图2。
为了进一步保证对重轮限位装置7固定受力轴的效果,在固定板6与螺母83之间设置有定位钢套8,定位钢套8为圆筒形,定位钢套8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槽81,缺口槽的形状与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工作端74的边缘相配合,缺口槽81包括缺口槽下沿82,当拧紧螺母83时,定位钢套8的缺口槽下沿82能够压紧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表面,即定位钢套8的缺口槽下沿82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压紧。定位钢套8的缺口槽81与对重轮限位装置7配合限制受力轴4转动,例如使用2个螺栓71来固定对重轮限位装置7,增加了定位钢套8后由于3点确定一个平面,则对重轮限位装置7固定受力轴4的效果会更好。
对重轮组件的具体安装方式包括,受力板5和固定板6通过螺丝钉61连接固定,将一端连接有对重轮的受力轴4依次穿过受力板5、固定板6、定位钢套8和螺母83,调整对重轮3及受力轴4至所需要的角度,向受力轴4的缺口41插入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工作端,选择2个螺栓71和垫片72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定位孔73和螺纹孔62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固定板6连接固定,再拧紧螺母83使定位钢套8的缺口槽下沿82能够压紧对重轮限位装置7,定位钢套8的缺口槽81与对重轮限位装置7配合限制受力轴4的径向转动,安装完毕。
本实施方式中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一体式结构的矩形钢板并且中部设置有定位孔73,对重轮限位装置7还可以设计成其他形式,关键在于限位装置的一部分插入受力轴表面的缺口后,再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固定,限位装置7能够限制受力轴4的轴向转动和移动。
例如对重轮限位装置7还可以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对重轮限位装置7包括一棒状结构,棒状结构的一端或一部分能够插入与缺口41,棒状结构插入缺口的部分为工作端,工作端的大小和形状与缺口41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再用固定装置将棒状结构与受力板5连接固定,固定装置为带有与棒状结构相匹配凹槽的片状结构。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重轮的径向旋转,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将本发明所述的可以径向旋转的对重轮组件应用于新电梯可以节约井道空间,对于旧电梯改造可以在不增加井道空间、不增加滑轮和不减小轿厢使用面积的的情况下使电梯的对重装置随意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前、后、左、右任一侧壁的任意位置,进而使在旧电梯后壁增加一个尾箱而改造成医用急救电梯成为可能。

Claims (10)

1.一种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对重装置(1)上部的对重轮(3),受力轴(4)依次将对重轮(3)、对重装置上部的受力板(5)和受力板下方的螺母(83)连接,其特征是:在受力轴(4)的表面与受力板(5)连接部位的一侧设置有缺口(41),所述对重轮组件还包括对重轮限位装置(7),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一部分与缺口(41)插接,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受力板(5)连接固定,对重轮限位装置(7)能够限制受力轴(4)的轴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受力轴表面缺口(41)的径向横截面积是该部位受力轴(4)径向横截面积的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对重轮限位装置(7)插入缺口(41)的一部分为工作端(74),工作端(74)的大小和形状与缺口(41)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一体式结构的矩形板,或圆形板,或三角形板,或扇形板,或多边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分体式结构,对重轮限位装置(7)包括一端与缺口(41)插接的棒状结构和将棒状结构与受力板(5)固定连接的片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限位装置的工作端(74)为立方体、或圆柱体、或三棱柱、或圆锥体、或半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受力板(5)通过固定板(6)连接固定;优选固定板(6)的中部有通孔(63),通孔(63)的位置与受力轴(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固定板(6)的表面有多个螺纹孔(62),多个螺纹孔(62)的圆心在以通孔(63)的圆心为圆心的一个圆上,对重轮限位装置(7)为一块矩形板,对重轮限位装置(7)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定位孔(73),至少一个螺栓(71)能够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定位孔(73)和螺纹孔(62)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固定板(6)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两个螺栓(71)能够穿过对重轮限位装置(7)的定位孔(73)和螺纹孔(62)将对重轮限位装置(7)与固定板(6)连接固定;
在螺栓(71)和定位孔(73)之间设置有垫片(7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相临2个螺纹孔(62)的圆心与通孔(63)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θ,3°≤θ≤3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对重轮组件,其特征是:在固定板(6)与螺母(83)之间设置有定位钢套(8);优选定位钢套(8)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槽(81),缺口槽(81)包括缺口槽下沿(82),当拧紧螺母(83)时,定位钢套(8)的缺口槽下沿(82)压紧对重轮限位装置(7)。
CN201110155441.5A 2011-06-10 2011-06-10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5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5441.5A CN102815591B (zh) 2011-06-10 2011-06-10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5441.5A CN102815591B (zh) 2011-06-10 2011-06-10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5591A true CN102815591A (zh) 2012-12-12
CN102815591B CN102815591B (zh) 2015-02-18

Family

ID=4730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544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5591B (zh) 2011-06-10 2011-06-10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55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977A (zh) * 2013-05-08 2013-08-07 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误差的无机房客梯对重装置
CN103708330A (zh) * 2013-12-17 2014-04-09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0572U (ja) * 1983-04-26 1984-1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装置
CN201190065Y (zh) * 2007-10-31 2009-02-04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对重绳轮安装组件
WO2010103165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Kone Corporation Diverting pulley arrangement and elevator
JP2011105414A (ja) * 2009-11-13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0572U (ja) * 1983-04-26 1984-1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装置
CN201190065Y (zh) * 2007-10-31 2009-02-04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对重绳轮安装组件
WO2010103165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Kone Corporation Diverting pulley arrangement and elevator
JP2011105414A (ja) * 2009-11-13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977A (zh) * 2013-05-08 2013-08-07 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误差的无机房客梯对重装置
CN103708330A (zh) * 2013-12-17 2014-04-09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CN103708330B (zh) * 2013-12-17 2015-07-08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5591B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1741B (zh) 用于压路机的碾轮
CN101967955B (zh) 一种自公转组合式潜孔锤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26907U (zh) 钢丝绳防扭装置和工程机械
CN102815591A (zh) 能够径向转动的对重轮组件
CN201684640U (zh) 摆式磨粉机
CN202427499U (zh) 一种球磨机
CN102815587A (zh) 能够径向转动的轿顶轮组件
CN113338570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墙板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45626B (zh) 一种叉车用复合轴承
CN105314562B (zh) 电梯用卷扬机
CN203223723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支架的斜拉连接件
CN100354545C (zh) 制动装置及电梯用曳引机
CN102359076B (zh)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CN103946142A (zh) 转向滑轮布置、电梯及方法
CN209037336U (zh) 拖泵
CN202245723U (zh) 幕墙单元板块分体式吊装夹具
CN113818436B (zh) 一种用于地基的土建预埋件抗浮动固定结构
CN105313070B (zh) 一种发动机缸套安装装置
CN201746132U (zh) 振动放矿机
CN205587081U (zh) 一种插板式磨机端面衬板
CN210457072U (zh) 一种电梯吊钩的安装连接结构
CN102781808A (zh) 电梯的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
CN202097108U (zh) 一种激振器皮带轮连接结构
CN210357463U (zh) 一种反击破转子装置
CN206257052U (zh) 封闭式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