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1942B - 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和微机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和微机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1942B
CN102811942B CN201180015150.4A CN201180015150A CN102811942B CN 102811942 B CN102811942 B CN 102811942B CN 201180015150 A CN201180015150 A CN 201180015150A CN 102811942 B CN102811942 B CN 102811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substrate
substrate
etching
recess
surface te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1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1942A (zh
Inventor
恩德·腾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asurement Specialt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lmos Semiconductor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mos Semiconductor SE filed Critical Elmos Semiconductor SE
Publication of CN102811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1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16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using properties of piezoelectr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01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 B81C1/00222Integrating an electronic processing unit with a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
    • B81C1/00246Monolithic integration, i.e.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cessing unit are integrated on the same subst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436Shaping materials, i.e. techniques for structuring the substrate or the layers on the substrate
    • B81C1/00555Achieving a desired geometry, i.e. controlling etch rates, anisotropy or selectivity
    • B81C1/00626Processes for achieving a desired geometr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81C1/00563 - B81C1/00619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041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 G01L9/00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associated with semiconductive diaphragm sensors, e.g. etching,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non-semiconductive diaphragms
    • G01L9/0047Diaphragm with non uniform thickness, e.g. with grooves, bosses 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041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 G01L9/0051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 G01L9/0052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piezoresistive elements
    • G01L9/0054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piezoresistive elements integral with a semiconducting diaphrag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098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bod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N junction as detec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iezoelectric, electrostrictive or magnetostric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s H10N30/00 – H10N35/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1/00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B81B2201/02Sensors
    • B81B2201/0264Pressur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or auxiliary parts thereof
    • B81B2207/01Microstructural systems or auxiliary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connected to control or processing electronics, i.e. Smart-MEMS
    • B81B2207/015Microstructural systems or auxiliary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connected to control or processing electronics, i.e. Smart-MEMS the micromechanical device and the control or processing electronics being integrated on the same subst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2203/00Forming microstructural systems
    • B81C2203/07Integrating an electronic processing unit with a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
    • B81C2203/0707Monolithic integration, i.e. the electronic processing unit is formed on or in the same substrate as the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
    • B81C2203/0735Post-CMOS, i.e. forming the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 after the CMOS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ressure Sensor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在适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材料衬底、尤其是半导体衬底中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中:提供材料衬底(12,14,16),在所述装置的制造期间在该材料衬底上构建至少一个表面结构(26)。在材料衬底(12,14,16)中通过使用传统的用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方法的工艺步骤来构建电子器件(30)。在材料衬底(12,14,16)上选择性地从在材料衬底(12,14,16)的刻蚀情况下和/或在对设置在材料衬底(12,14,16)上的材料层(52)的刻蚀情况下分别用作刻蚀停止部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限定电子器件(30)的位置的和/或对于电子器件(30)的功能所需的器件部件(44)。在构建电子器件(30)的器件部件(44)的情况下也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沿着表面结构(26)的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区段从该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形成该部分区段的边界的边界区域(48)。将这样构建的材料衬底(12,14,16)选择性地刻蚀来形成表面结构(26),其中边界区域(48)的边缘限定要构建的表面结构(26)在材料衬底(12,14,16)上的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和微机电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机电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能够与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兼容的微机电装置,其带有关于单片集成到其中的微机电部件高精度地调节过的微机电部件。这种微机电装置的特别的示例性的形式是具有低的制造偏差的微机械CMOS压力传感器。
在微机电装置情况下,集成在半导体衬底中的电子组件、尤其是压阻电阻或者晶体管相对于同样集成在半导体衬底中的微机械结构的准确的相对定位对于该装置的符合规定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微机电装置具有微机械组件,其功能例如一方面通过机械的材料应力来设计,即以结构为条件,另一方面也受到寄生影响。典型的是,在微机电装置中电子组件以及微机械组件平面地通过光刻来制造。微机械组件例如可以具有在所有侧被夹紧的或者并非所有侧被夹紧的板、膜和梁以及更复杂的形状。作为这种微机械组件的例子,在此可以是用于振荡系统的单侧夹紧的梁(横梁、悬臂)、用于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膜、或者用于振荡器的安置在中央的圆片。
与传统的非微机械装置的情况相比,该微机械组件或者结构的微机械制造在微机械组件的绝对尺寸(其典型地在微米范围中或者最大在毫米范围中)方面要求明显更大的相对制造公差。在此,在制造工艺的设计中特别重视的是,将布局和制造方法选择为使得得到的工艺结构在工艺结果方面(即微机电装置)鲁棒地对所述不可避免的参数波动作出反应。在此,要制造的装置的结构与工艺结构关系密切,二者不能完全隔离。
尤其是对于如下的微机械组件,对机械材料应力敏感的微电子器件的位置相对于受到材料应力的微机械组件的位置被控制为,使得不出现明显的制造波动,并且由此不出现在微电子和微机械组件之间的错误调节的关系重大的影响,其中在所述微机械组件中,机械材料应力的量通过测量技术来检测,而为此设计的、出现的最大机械应力的局部区域不能均匀分散,然而同时在功能上或者寄生上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将对于微机电装置的功能重要的微机械结构或者组件与微电子结构或者组件通过工艺结构来耦合,使得通过自调节在实际上不再会出现调节错误。
为了解决该任务,借助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适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材料衬底、尤其是半导体衬底上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法中:
-提供了材料衬底,在所述装置的制造期间在材料衬底上构建至少一个表面结构,
-在材料衬底中通过使用传统的用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方法的工艺步骤来构建至少一个电子器件,
-在材料衬底上在有源区内选择性地从在材料衬底的刻蚀情况下和/或在对设置在材料衬底上的材料层的刻蚀情况下分别用作刻蚀停止部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限定电子器件的位置的和/或对于电子器件的功能所需的器件部件,
-在构建电子器件的器件部件的情况下也在材料衬底上沿着表面结构的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区段从该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形成该部分区段的边界的边界区域,以及
-将这样构建的材料衬底选择性地刻蚀来形成表面结构,其中边界区域的边缘限定要构建的表面结构在材料衬底上的位置。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材料衬底中集成了微机械以及微电子器件。微机械器件在此通常通过表面结构来限定,该表面结构在制造工艺的过程中在此期间或者持续地存在。也就是说,所制造的装置不一定必须具有表面结构,而是更确切地说,该结构仅仅必须在制造期间给出。表面结构例如通过至少一个边沿限定,并且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凹处和/或至少一个突起。在凹处或者突起的情况中,其可以被全面地或者部分地包围或者在最简单的情况中构建为阶梯。在带有全面地夹紧的、跨越腔室的膜的压力传感器情况下,微机械器件构建为所谓的跑道(Race-Track),其是引入材料衬底中的凹处,以便将膜在其接近腔室壁的区域中薄化并且由此柔性地构建。这些凹处沿着与腔室壁邻接的膜区域延伸,其中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凹处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子器件用于感测膜中的机械应力,该机械应力又在膜变形的情况下由于至膜的压力施加或者力施加而形成。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压力传感器的应用情况。
根据本发明,为了制造微机电装置使用了带有光刻的平面半导体工艺。这种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其中在(通常为半导体)衬底上沉积材料,该材料随后被结构化,或者直接结构化地沉积材料。这种结构化的材料层的各“材料岛”的相对位置(在x和y方向上)由于工艺而是高精度的。根据本发明,现在精确地利用该特性,以便自调节地构建微机械(表面)结构相对于微电子器件的相对位置。
这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限定电子器件(在构建于材料衬底中的有源区内)的位置和/或对于电子器件的功能是必须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也用于微机械(表面)结构的形成边界或者位置限定,所述结构通过刻蚀引入材料衬底中,其中该工艺步骤可以用于为了以后构建/完成表面结构而对材料衬底进行预处理。在此,该材料在(以后的)刻蚀中用作针对衬底的在刻蚀停止材料之下的材料的掩膜。例如,该第一材料可以是导电材料,其例如用作压阻晶体管的栅极或者用作压阻电阻的场屏蔽(Field-Shield)或者电阻层。当微机械(表面)结构(例如凹处或者阶梯)通过刻蚀过程构建时,在该情况中导电的材料于是必须相对于材料衬底(例如半导体衬底)用作刻蚀停止掩膜。
在硅衬底上实施的CMOS平面工艺的情况下,第一(刻蚀停止)材料可以是多晶的硅(以下称为多晶硅)。通常,半导体衬底的上侧例如为了保护集成的结构而设置有钝化层。然而也可以施加分别由匹配的材料构成的其他功能上起作用的类型的材料层。为了通过刻蚀构建例如凹处(作为表面结构),首先必须将与以后要引入的凹处齐平的开口构建到钝化层中。这通过光刻方式以及通过刻蚀进行,其中边界区域的多晶硅以及硅衬底本身用作刻蚀停止部。通过使用另外的材料(气态或者液态),于是接着将凹处刻蚀到硅衬底中。在此,边界区域的多晶硅必须用作刻蚀停止掩膜,并且用于保护位于其下的硅衬底。这种选择性地不同强度地刻蚀的材料仅仅能够以大的开销来制造,使得必须找到其他机制,除非替代多晶硅使用其他材料,该材料不仅可以用作微电子器件的器件部件而且可以用作边界区域的刻蚀停止材料。
在使用多晶硅的情况下,因此合乎目的的是,在材料衬底上在以后要构建的表面结构(例如凹处)的区域中施加将刻蚀工艺至少延迟的第二刻蚀停止材料。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例如可以是氧化硅,其以热学方式或者通过沉积来构建,如这在硅半导体组件制造工艺中已知的那样。如果现在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在第一刻蚀停止材料构成的边界区域之下,则在钝化层中刻蚀开口时,不仅将钝化层刻蚀穿透直到第一刻蚀停止材料,而且也将第二刻蚀停止材料刻蚀穿透直到硅半导体材料。由此,边界区域的结构转移到硅半导体衬底上。如果随后为了制造表面结构而在硅半导体衬底中和/或上对其刻蚀,则第二刻蚀停止材料作为针对表面结构成型的掩膜。
前面称为第二“刻蚀停止材料”的材料不一定需要对于如下刻蚀方法或者刻蚀物质具有完全的抵抗性,其中借助所述刻蚀方法或者刻蚀物质将凹处刻蚀到材料衬底中。足够的是,对于刻蚀凹处所使用的刻蚀方法或者刻蚀物质而言,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相比于材料衬底更为不敏感。通过相对于要刻蚀到材料衬底中的凹处的深度以及相对于第一刻蚀停止材料和第二刻蚀停止材料的刻蚀率来相应地选择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的厚度,由此可以实现的是,第二刻蚀停止材料直到例如已将凹处以所希望的侵入深度刻蚀到材料衬底中的时刻还未完全被“刻蚀穿透”。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于是可以如前面所提及的那样,在材料衬底上施加(例如钝化)层,在准备构建表面结构时将与在材料衬底中要构建的表面结构(例如凹处)齐平的开口尤其是通过刻蚀引入所述层中,并且通过所述(钝化)层的开口在材料衬底的通过边界区域形成边界的区域中将表面结构刻蚀到其中。
如前面同样描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扩展方案,在基本相同的材料用于材料衬底和限定表面结构的位置的边界区域之下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的情况下,在材料衬底上构建第二刻蚀停止材料,边界区域至少部分地构建在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上,其中第二刻蚀停止材料在用于将表面结构刻蚀到材料衬底中的刻蚀过程中或者为了预先处理材料衬底来(接着)构建表面结构而以比材料衬底的速率更小的速率被刻蚀掉。
在本发明的另一扩展方案中,可以将至少一个凹处构建在材料衬底的上侧中作为表面结构,其中在材料衬底的下侧中尤其是通过刻蚀来构建腔室,使得总体上形成带有被覆盖的腔室的材料衬底,其中凹处设置在材料衬底的跨越腔室的区域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绝对压力传感器或者相对压力传感器。腔室可以单侧敞开地构建,或者构建为所谓的“掩埋腔”。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根据本发明此外设计了一种微机电装置,其设置有:
-带有上侧和下侧的衬底,
-集成在衬底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其具有第一材料构成的、限定器件的位置和/或对于其功能必需的器件部件,
-在衬底的上侧中和/或上侧上构建的至少一个表面结构,其带有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其中在衬底的上侧上和/或在衬底的接近上侧的区域中沿着表面结构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在衬底中构建第一材料构成的边界区域,该边界区域横向限定表面结构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扩展方案,电子器件是带有栅极的晶体管,器件部件是晶体管的栅极,或者电子器件是电阻,器件部件是例如多晶硅电阻层或者电阻的场屏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扩展方案,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例如是导电的,并且尤其是具有多晶硅。第二材料构成的另一区域在衬底中沿着表面结构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延伸,该第二材料是电绝缘的,并且尤其是具有氧化硅,并且第一材料设置在其上。可替选地,也可以使用金属(例如Al)作为第一(刻蚀停止)掩膜材料。于是,不需要第二刻蚀停止材料。金属例如可以用作晶体管的栅极,并且同时(在相同的工艺步骤中)作为针对横向限制刻蚀的边界区域的材料来施加或者形成。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在衬底的下侧上构建有腔室,其中表面结构在衬底的跨越腔室的区域内具有至少一个凹处。
下面借助两个实施例并且参照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所述实施例中,微机械表面结构分别具有多个凹处。其中:
图1示出了作为微机电装置的例子的微机电压力传感器的透视剖面图,
图2至图4示出了根据制造工艺的第一实施例在不同工艺阶段中的根据图1的微机电压力传感器的半导体衬底的剖面图,
图5至图7示出了根据制造工艺的第二实施例在不同工艺阶段中的根据图1的微机电压力传感器的半导体衬底的剖面图。
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了微机电压力传感器10的结构,该压力传感器构建在SOI半导体衬底12中。SOI半导体衬底12被划分为:硅构成的所谓的操作晶片(Handle-Wafer)14、硅构成的顶部晶片(Top-Wafer)16(有时也称为器件晶片)、以及设置在两个晶片之间的SiO2层17。两个晶片14、16通过SiO2层17相互接合。在操作晶片14中构建有在该实施例中单侧敞开的腔室18。但该腔室18也可以在操作晶片14的下侧20上封闭。
顶部晶片16跨越操作晶片14中的腔室18,并且在该区域中构建为压力敏感或者力敏感的可变形的膜22。为此目的,从顶部晶片16的上侧24出发,将槽或者一般的凹处26引入SOI衬底12中,其也被称为“跑道”。通过这些凹处26,减小了膜22在其边缘区域中的厚度,其中在相邻的槽或者凹处26之间保留材料接片28。在至少一个这种材料接片28的区域中集成有在该实施例中为压阻的微电子器件30,该器件在该实施例中构建为晶体管。
借助根据图2至图4的不同的横截面视图,下面要讨论根据图1的压力传感器10的可能的制造工艺。在此,根据图2至图4沿着其穿过压力传感器来切割的线与图1中以II-II所给出的相同地走向。
在接片28的区域内构建的有源区32(例如n掺杂的阱)中,构建有晶体管30。晶体管30具有漏极端子区域和源极端子区域34、36以及栅极区域38,栅极氧化物40位于栅极区域38上。有源区32被场氧化物42包围并且由此横向上形成边界,如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在CMOS工艺中制造的晶体管所已知的那样。在栅极氧化物40上由例如多晶硅构成的栅极电极44,其限定晶体管30在有源区32内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现在在沉积多晶硅之前,针对晶体管30的栅极电极44(以及针对压力传感器10的其他微电子结构)在例如自调节的CMOS工艺中在顶部晶片16上的其中要从上方刻蚀进凹处26的部位上沉积以后称为硬掩膜46的材料并且接着结构化,或结构化地沉积。在该情况中,所述材料是热氧化物或者CVD氧化物,如也针对晶体管30的场氧化物42所使用的那样。如果在CMOS工艺的以后的工艺步骤中沉积多晶硅并且尤其是针对晶体管30的多晶硅栅极44确定的多晶硅,则该多晶硅也沉积在硬掩膜46上,如在图2中所示。在此,沉积在硬掩膜46上的多晶硅以边界区域48的形式形成开口50的边界,该开口限定在以后的工艺步骤范围中通过刻蚀要构建的凹处26的位置。SOI半导体衬底12的上侧被钝化层52(例如由氮化硅构成)覆盖。
为了准备借助刻蚀来构建凹处26,现在在钝化层52上施加漆掩膜54并且通过光刻方式结构化,使得漆掩膜54在与以后要刻蚀的凹处26齐平的位置上具有开口56。图2示意性示出了示例性描述的、在该工艺阶段中在硅基上的(差分)压力传感器10。
现在为了能够将凹处26刻蚀进顶部晶片12中,首先必须通过漆掩膜54的开口56,通过钝化层52和硬掩膜46刻蚀直到顶部晶片16的硅。在此,边界区域48的多晶硅以及顶部晶片16的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作刻蚀停止部,其中作为其结果将多晶硅构成的边界区域48限定的开口转移到顶部晶片16的硅的上侧上。换而言之,于是边界区域48的多晶硅对刻蚀施加掩膜,使得仅仅在其中漆掩膜54敞开的位置(开口56)上以及在位于其下的硬掩膜46上没有多晶硅(即在边界区域48的开口50的区域中),刻蚀穿过硬掩膜46,其中由此形成开口50。由此,于是硬掩膜46的结构在位置和尺寸上与边界区域48中的开口50的位置和尺寸关联并且自动地调整。因为边界区域48的位置以及由此其开口50又与晶体管30的栅极44的位置关联并且自动地调整,所以由此给出了开口50和晶体管栅极44的高精度并且可复制的相对位置。图3示出了在前面描述的工艺步骤之后、即刻蚀直到硅(边界区域48的多晶硅或者顶部晶片16的硅)的过程之后的状态。
从该状态出发,现在在顶部晶片16的硅中构建凹处26。在此,一定的问题在于,现在使用的刻蚀剂(作为气相或者液相)除了在顶部晶片16的硅中所希望的刻蚀之外还并不希望地侵蚀边界区域48的多晶硅。如借助图3可以看到的那样,该多晶硅伸入到根据图3刻蚀的钝化层52的窗口60中。由此,多晶硅构成的边界区域48的开口50扩宽,这本身是不希望的。但,同样不希望的、直到顶部晶片16的硅的该扩宽的开口穿过硬掩膜46或者通过其开口58的加宽导致的转移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防止:利用不同的刻蚀速率,其中硅被以所述刻蚀速率相对于硬掩膜46的材料刻蚀。于是,要使用如下刻蚀剂或者刻蚀方法:相对于该刻蚀剂或者在该刻蚀方法的情况下,硬掩膜46的材料是耐抗的或者比硅(明显)更不敏感。这种刻蚀剂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通常,要刻蚀的凹处26的深度在数微米的数量级中。在设计硬掩膜46的厚度时,因此要注意的是,在考虑一方面为多晶硅和硅的刻蚀相对于另一方面为SiO2的刻蚀的选择性的情况下,硬掩膜46具有足够的厚度并且不被刻蚀穿透。在漆掩膜54中的开口56因此应当有利地选择得大于要刻蚀的凹处26的尺寸,因为于是漆掩膜54相对于边界区域48的调节误差对于凹处26的以后的位置不再有影响。这意味着,多晶硅边界区域48比漆掩膜54相对于多晶硅结构的调节误差的波动宽度更宽。
通过上面描述的用于选择硬掩膜46的厚度的一般边界条件(在进一步考虑硬掩膜46的材料和硅中刻蚀速率的区别大小),于是可以将硬掩膜46的厚度选择为,使得当达到凹处26的所希望的深度时,硬掩膜46尚未完全被“刻蚀穿透”。由此,在刻蚀之后,在顶部晶片16的硅上沿着凹处26的边缘始终还留有硬掩膜46的剩余材料,这导致了如希望的那样,凹处26的位置与在凹处26的刻蚀之前所计划的相同。在结构上,这在沿着凹处26的上边界边缘的、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阶梯的面62中或者斜面中表现出来。该面62沿着开口58的边缘位于硬掩膜46内。该情况在图4中示出。
借助图5至图7,下面还要简单地讨论用于制造根据图1的压力传感器10的一种可替选的工艺。
该工艺与根据图2至图4的工艺类似。不同于根据图2至图4的该工艺,根据图5至图7,对于晶体管栅极不是使用多晶硅而是使用金属(例如铝或者铝合金)。使用铝或者其他金属材料作为边界区域48的材料的优点是,可以省去前面描述的工艺的硬掩膜46。因为从根据图5的情况出发,现在又首先刻蚀直到顶部晶片16的硅以下,其中边界区域48的金属与硅一样用作刻蚀停止部。由此,在该刻蚀过程之后实现了根据图6的工艺阶段。
从该状态出发,现在刻蚀顶部晶片16的硅,以便构建凹处26。在此,边界区域48保持不变,于是用作掩膜(图7)。
于是,本发明通过下面提及的特征组(和/或其任意组合)来限定:
1、一种用于在适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材料衬底、尤其是半导体衬底中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其中在该方法中:
-提供材料衬底12、14、16,在所述装置的制造期间在该材料衬底上构建至少一个表面结构26,
-在材料衬底12、14、16中通过使用传统的用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方法的工艺步骤来构建至少一个电子器件30,
-在材料衬底12、14、16上选择性地从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限定电子器件30的位置的和/或对于电子器件30的功能所需的器件部件44,其中第一刻蚀停止材料在材料衬底12、14、16的刻蚀情况下和/或在对设置在材料衬底12、14、16上的材料层52的刻蚀情况下分别用作刻蚀停止部,
-在构建电子器件30的器件部件44的情况下也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沿着表面结构26的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区段从该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形成该部分区段的边界的边界区域48,以及
-将这样构建的材料衬底12、14、16选择性地刻蚀来形成表面结构26,其中边界区域48的边缘限定要构建的表面结构26在材料衬底上的位置。
2、根据编号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施加有材料层52,在准备构建表面结构26时,与表面结构26的边缘区段的边缘齐平的开口60尤其是通过刻蚀引入所述材料层中,并且其中穿过材料层52的开口60在材料衬底12、14、16的通过边界区域48形成边界的区域中在其上刻蚀表面结构26的边缘区段或者边缘。
3、根据编号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本相同的材料用于材料衬底12、14、16和限定表面结构26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的位置的边界区域48之下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的情况下,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构建第二刻蚀停止材料46,边界区域48至少部分地构建在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上,并且其中第二刻蚀停止材料46在用于将表面结构26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刻蚀到材料衬底12、14、16中的刻蚀过程中被刻蚀掉,更确切地说,以比材料衬底12、14、16被刻蚀的速率更小的速率来刻蚀掉。
4、根据编号3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衬底12、14、16是晶体硅,第一刻蚀停止材料是多晶硅,并且第二刻蚀停止材料46是氧化硅。
5、根据编号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衬底12、14、16具有下侧和上侧20、24,并且其中表面结构26具有至少一个凹处,所述凹处构建在材料衬底12、14、16的上侧24中,并且其中尤其是通过刻蚀将腔室18构建到材料衬底12、14、16的下侧20中,其中表面结构26的至少一个凹处设置在材料衬底12、14、16的跨越腔室18的区域22内。
6、一种微机电装置,具有:
-带有上侧24和下侧20的衬底12、14、16,
-集成在衬底12、14、16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30,其具有第一材料构成的、限定器件30的位置和/或对于其功能必需的器件部件44,
-在衬底12、14、16的上侧24中和/或上侧24上构建的至少一个表面结构26,其带有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其中在衬底12、14、16的上侧24上和/或在衬底的接近上侧的区域中沿着表面结构26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在衬底12、14、16中构建第一材料构成的边界区域,该边界区域横向限定表面结构26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7、根据编号6所述的装置,其中电子器件30是带有栅极的晶体管,器件部件44是晶体管的栅极,或者电子器件30是电阻,器件部件是电阻的电阻层。
8、根据编号6或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材料是导电的,并且尤其是具有多晶硅,并且其中第二材料构成的另一区域46沿着表面结构26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在衬底12、14、16中延伸,所述第二材料是电绝缘的,并且尤其是具有氧化硅,并且第一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材料上。
9、根据编号6至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表面结构26具有至少一个凹处,并且其中在衬底12、14、16的下侧20上构建有腔室18,并且其中表面结构26的至少一个凹处设置在衬底12、14、16的跨越腔室18的区域22内。
10、一种用于在适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材料衬底、尤其是半导体衬底中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其中在该方法中:
-提供材料衬底12、14、16,在所述装置的制造期间在该材料衬底中至少暂时地引入至少一个凹处26,
-在材料衬底12、14、16中通过使用传统的用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方法的工艺步骤来构建至少一个电子器件30,
-在材料衬底12、14、16上选择性地从在材料衬底12、14、16的刻蚀情况下和/或在对设置在材料衬底12、14、16上的材料层52的刻蚀情况下分别用作刻蚀停止部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限定电子器件30的位置的和/或对于电子器件30的功能所需的器件部件44,
-从该刻蚀停止材料中在构建电子器件30的器件部件44的情况下也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沿着要引入材料衬底12、14、16中的凹处26的边界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区段构建形成该部分区段的边界的、沿着要引入的凹处26延伸的边界区域48,以及
-将这样构建的材料衬底12、14、16选择性地刻蚀来形成凹处26,其中边界区域48的边缘限定所刻蚀的凹处26的位置。
11、根据编号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施加有材料层52,在准备构建凹处26时,与凹处26的边缘或边缘区段齐平的开口60尤其是通过刻蚀引入所述材料层中,并且其中穿过材料层52的开口60在材料衬底12、14、16的通过边界区域48形成边界的区域中至少将凹处26的边缘区段或者边缘刻蚀到材料衬底中。
12、根据编号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本相同的材料用于材料衬底12、14、16和限定凹处26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的位置的边界区域48之下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层的情况下,在材料衬底12、14、16上构建第二刻蚀停止材料46,边界区域48至少部分地构建在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上,其中第二刻蚀停止材料46在用于将至少凹处26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刻蚀到材料衬底12、14、16中的刻蚀过程中被刻蚀掉,更确切地说,以比材料衬底12、14、16被刻蚀的速率更小的速率来刻蚀掉。
13、根据编号12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衬底12、14、16是单晶硅,第一刻蚀停止材料是多晶硅,并且第二刻蚀停止材料46是氧化硅。
14、根据编号10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衬底12、14、16具有下侧和上侧20、24,其中至少一个凹处26构建在材料衬底12、14、16的上侧24中,并且其中尤其是通过刻蚀将腔室18构建到材料衬底12、14、16的下侧20中,其中凹处26设置在材料衬底12、14、16的跨越腔室18的区域22内。
15、一种微机电装置,具有:
-带有上侧24和下侧20的衬底12、14、16,
-集成在衬底12、14、16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30,其具有第一材料构成的、限定器件30的位置和/或对于其功能必需的器件部件44,
-在衬底12、14、16的上侧24中构建的至少一个凹处26,其带有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其中在衬底12、14、16的上侧24上和/或在衬底的接近上侧的区域中沿着凹处26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在衬底12、14、16中构建第一材料构成的边界区域48,该边界区域横向限定凹处26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16、根据编号15所述的装置,其中电子器件30是带有栅极的晶体管,器件部件44是晶体管的栅极,或者电子器件30是电阻,器件部件是电阻的电阻层。
17、根据编号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材料是导电的,并且尤其是具有多晶硅,并且其中第二材料构成的另一区域46沿着凹处26的边界边缘在衬底12、14、16中延伸,所述第二材料是电绝缘的,并且尤其是具有氧化硅,并且第一材料设置在第二材料上。
18、根据编号10至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在衬底12、14、16的下侧20上构建有腔室18,其中至少一个凹处26设置在衬底12、14、16的跨越腔室18的区域22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适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材料衬底中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其中在该方法中:
-提供材料衬底,在所述装置的制造期间在该材料衬底内构建至少一个表面结构,其中所述表面结构包括具有边缘的至少一个凹处,所述边缘延伸至所述材料衬底中,
-在材料衬底中通过使用传统的用于制造集成电子器件的方法的工艺步骤来构建至少一个电子器件,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包括器件部件,在材料衬底上选择性地从第一刻蚀停止材料中构建所述器件部件,所述器件部件限定电子器件的位置或对于电子器件的功能是所需的,或既限定电子器件的位置又对于电子器件的功能是所需的,其中所述第一刻蚀停止材料在材料衬底的刻蚀情况和在对设置在材料衬底上的材料层的刻蚀情况这两种情况的至少一种情况下用作刻蚀停止部,
-其中第一刻蚀停止材料被结构化,以用于同时构建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器件的器件部件以及沿着表面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区段的边界区域,所述边界区域形成表面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的边缘的该部分区段的边界,以及
-将这样构建的材料衬底选择性地刻蚀来形成表面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的边缘,其中边界区域的边缘限定要构建的表面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的边缘在材料衬底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材料衬底上施加有材料层的情况下,在准备构建表面结构时,与表面结构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齐平的开口被引入所述材料层中,并且穿过材料层的开口在材料衬底的通过边界区域形成边界的区域中在所述材料衬底上刻蚀表面结构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本相同的材料用于材料衬底和限定表面结构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的位置的边界区域之下的第一刻蚀停止材料的情况下,在材料衬底上构建第二刻蚀停止材料,边界区域至少部分地构建在该第二刻蚀停止材料上,并且其中第二刻蚀停止材料在用于将表面结构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刻蚀到材料衬底中的刻蚀过程中被刻蚀掉,更确切地说,以比材料衬底被刻蚀的速率更小的速率来刻蚀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衬底是单晶硅,第一刻蚀停止材料是多晶硅,并且第二刻蚀停止材料是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衬底具有下侧和上侧,表面结构具有构建在材料衬底的上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并且将腔室构建到材料衬底的下侧中,其中,材料衬底在其上侧在跨越区域内跨越所述腔室,表面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设置在材料衬底的所述跨越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材料衬底为半导体衬底。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与表面结构的边缘或者边缘区段齐平的所述开口通过刻蚀引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刻蚀将腔室构建到材料衬底的下侧中。
9.一种微机电装置,具有:
-带有上侧和下侧的材料衬底,
-集成在材料衬底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其具有第一材料构成的器件部件,所述器件部件限定所述电子器件的位置或对于所述电子器件的功能是必需的,或既限定所述电子器件的位置又对于所述电子器件的功能是必需的,以及
-在材料衬底的上侧中和上侧上这两种情况的至少一种情况中构建的至少一个表面结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结构带有凹处,所述凹处具有延伸至材料衬底中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在材料衬底的上侧上和在材料衬底的接近所述上侧的区域中这两种情况的至少一种情况中沿着表面结构的凹处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在材料衬底中构建第一材料构成的边界区域,该边界区域横向限定表面结构的凹处的边界边缘或者边界边缘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电子器件是带有栅极的晶体管,器件部件是晶体管的栅极,或者电子器件是电阻,器件部件是电阻的电阻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材料是导电的,并且第二材料构成的另一区域沿着表面结构的边界边缘在衬底中延伸,所述第二材料是电绝缘的,并且第一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材料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表面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凹处,在衬底的下侧上构建有腔室,并且表面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处设置在衬底的跨越腔室的区域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包括多晶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包括氧化硅。
CN201180015150.4A 2010-03-22 2011-03-21 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和微机电装置 Active CN102811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7193.3 2010-03-22
EP10157193 2010-03-22
PCT/EP2011/054220 WO2011117181A2 (de) 2010-03-22 2011-03-21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ikroelektromechanischen vorrichtung und mikroelektromechanische 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942A CN102811942A (zh) 2012-12-05
CN102811942B true CN102811942B (zh) 2016-03-09

Family

ID=4281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150.4A Active CN102811942B (zh) 2010-03-22 2011-03-21 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和微机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34680B2 (zh)
EP (1) EP2550234B1 (zh)
CN (1) CN102811942B (zh)
WO (1) WO201111718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4680B2 (en) 2010-03-22 2015-05-19 Elmos Semiconductor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CN102649537B (zh) * 2012-04-17 2014-12-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soi mems单片集成方法
US9804046B2 (en) * 2015-10-27 2017-10-31 DunAn Sensing, LLC Pressure sensor with support structure for non-silicon diaphragm
US11473991B2 (en) * 2019-12-29 2022-10-18 Measurement Specialties, Inc. Low-pressure sensor with stiffening rib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5171A (zh) * 2006-11-20 2009-09-16 Nxp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结构以及制造这种密封结构的方法
DE102008035055B3 (de) * 2008-07-26 2009-12-17 X-Fab Semiconductor Foundries Ag Verfahren zur Ausrichtung einer elektronischen CMOS-Struktur bezogen auf eine vergrabene Struktur bei gebondeten und rückgedünnten Stapeln von Halbleiterscheib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8837B2 (en) * 2004-06-29 2009-11-17 Peking University Method for fabricating high aspect ratio MEMS device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on the same substrate using post-CMOS process
DE102007003544A1 (de) * 2007-01-24 2008-07-3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und Sensorelement
FR2924421B1 (fr) * 2007-12-04 2010-02-1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a circuit integre et n/mems encapsul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US9034680B2 (en) 2010-03-22 2015-05-19 Elmos Semiconductor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5171A (zh) * 2006-11-20 2009-09-16 Nxp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结构以及制造这种密封结构的方法
DE102008035055B3 (de) * 2008-07-26 2009-12-17 X-Fab Semiconductor Foundries Ag Verfahren zur Ausrichtung einer elektronischen CMOS-Struktur bezogen auf eine vergrabene Struktur bei gebondeten und rückgedünnten Stapeln von Halbleiterscheib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942A (zh) 2012-12-05
US9435699B2 (en) 2016-09-06
WO2011117181A3 (de) 2012-04-26
US9034680B2 (en) 2015-05-19
WO2011117181A2 (de) 2011-09-29
EP2550234B1 (de) 2019-12-11
EP2550234A2 (de) 2013-01-30
US20130126948A1 (en) 2013-05-23
US20150219507A1 (en) 2015-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942B (zh) 用于制造微机电装置的方法和微机电装置
US8558330B2 (en) Deep well process for MEMS pressure sensor
CN103373700A (zh) 用于在半导体基底内部形成空腔的方法
KR20020095107A (ko) 집적회로 및 미세 가공된 시스템
CN101847568B (zh) 半导体制造方法与装置
CN101960276B (zh) 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97520A (zh) 一种单片嵌入结构集成硅加速度和压力复合传感器
CN104058361A (zh) 一种基于预制空腔soi基片的集成压阻式加速度计与压力计的加工方法
EP3145858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ems structure
US20170001857A1 (en) Sensor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575431A (zh) 用于测量力的装置和制作其的方法
JP4918140B2 (ja) 半導体圧力センサ
EP0994330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ngular rate sensor
JP2000124465A (ja) 半導体力学量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03332586A (ja) 外力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72432A (ja) マイクロ構造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97700B (zh) 一种压阻式压力计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85359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tching a diaphragm pressure sensor
US9507142B2 (en) Precise definition of transducer electrodes
JPH06302834A (ja) 薄膜構造の製造方法
US20190204172A1 (en) Pressure Sensor With Stepped Ed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P4006490B1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gyroscope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an output thermal drift in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gyroscope
Ayanoor-Vitikkate et al. Development of wafer scale encapsulation process for large displacement piezoresistive MEMS devices
CN113562688B (zh) 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芯片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传感器芯片
JP3021905B2 (ja) 半導体加速度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orussia Dortmund

Patentee after: Elmers semiconductor Europe

Address before: Borussia Dortmund

Patentee before: ELMOS SEMICONDUCTOR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5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SILICON MICROSTRUCTURES, Inc.

Address before: Borussia Dortmund

Patentee before: Elmers semiconductor Europ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Address after: Virginia

Patentee after: MEASUREMENT SPECIALTIES,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SILICON MICROSTRUCTUR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