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1438A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1438A
CN102811438A CN2012103057178A CN201210305717A CN102811438A CN 102811438 A CN102811438 A CN 102811438A CN 2012103057178 A CN2012103057178 A CN 2012103057178A CN 201210305717 A CN201210305717 A CN 201210305717A CN 102811438 A CN102811438 A CN 102811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display unit
service equipment
informa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57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1438B (zh
Inventor
邹峰
赵杰
闫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057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1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1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438A/zh
Priority to US13/974,713 priority patent/US20140168033A1/en
Priority to KR20157006111A priority patent/KR20150038634A/ko
Priority to JP2015527781A priority patent/JP5876193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3/082220 priority patent/WO201402936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1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06F3/1462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stored in the host and the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remote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领域,公开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其中,一个信息交互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该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设备;服务设备接收到第一指令之后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显示装置接收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该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移动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将用户信息(例如包括头像、用户名称以及用户ID号码等)先传递给云端,然后用户再利用服务器从云端下载该用户信息,从而实现在服务器上对某一应用程序(例如微博、QQ等)的登录操作。
然而,上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繁琐,而且用户需要多次手动参与,用户体验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能够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之后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所述信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以触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探测出自身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后发送的;
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的全部步骤。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的全部步骤。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本发明第六方面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为是时,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以触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连接有显示装置,所述服务设备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探测出自身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后发送的;以及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为是时,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服务设备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以及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所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移动终端如果探测出自身贴近显示装置,那么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该服务设备,该服务设备接收到第一指令之后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由显示装置接收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该信息。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引导信息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贴近显示装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的前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8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能够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如图1所示,该信息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PDA等具备触摸屏的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其他具备触摸屏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一个独立显示屏,也可以是具备显示屏的智能终端,例如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智能充值终端、智能交易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主机,或者是其他具备对外业务服务能力的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即:
步骤一:移动终端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
步骤二、移动终端解析该二维码,获得传输协议信息。
其中,移动终端解析该二维码后可以获得超本文传输协议(Hyper TextTransfer Protocol,HTTP)信息,或者其他可以建立通信连接的传输协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三:移动终端根据该传输协议信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给服务设备。
步骤四:服务设备返回通信连接请求响应给移动终端,从而建立移动终端与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并解析该二维码所存储的传输协议信息来建立与服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有效提高建立通信连接的效率。
当然,在移动终端和服务设备这两个硬件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来完成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102、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设备,以触发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该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以使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令携带的信息可以是用户用于登录某一应用程序(例如微博、QQ等)所需的用户身份信息,该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头像、用户名称以及用户ID号码;或者,第一指令携带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成功登录某一应用程序(例如微博、QQ等)之后,用户需要和服务设备进行交互的数据;或者,第一指令携带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用于访问某一网络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URL),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并端解析该二维码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获得显示装置信息,其中,该显示装置信息可以包括显示装置的ID、编号等,进而移动终端根据该传输协议信息发送给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中可以携带有显示装置信息,使得服务设备可以识别出相应的显示装置,并发送携带有第一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的第二指令给相应的显示装置,以使相应的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服务设备连接有多个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的定位出移动终端贴近的显示装置,进而可以发送携带有第一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的第二指令给移动终端贴近的显示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2中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即:
步骤一:移动终端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捕获到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指定图标或者带有某一色彩的指定区域时,移动终端可以立即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
步骤二:移动终端判断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那么移动终端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以及对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所获得的图像的亮度会因为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光反射作用而大大增加,因此只要设置合理的预设门限,并且判断出图像的亮度高于预设门限时,即可确定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2中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即:
步骤一: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捕获到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目标图像时,移动终端可以关闭闪光灯并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其中,该第一图像数据可以是该目标图像数据,以及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步骤二:移动终端对比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立即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上可以存储一个预设目标图像,该预设目标图像可以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某一指定区域,例如,该预设目标图像可以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上用于显示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的区域。
其中,当移动终端对比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相同之后,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出此时已正对着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某一指定区域。
步骤三:移动终端对比第二图像的亮度与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
其中,如果移动终端正对着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某一指定区域,并贴近显示装置,那么移动终端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以及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所获得的第二图像的亮度会因为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光反射作用而大大增加,因此设置出合理的预设门限,并且对比出第二图像的亮度与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高于预设门限,即可确定出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利用加速度计来探测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存在,再执行上述的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的步骤。
其中,移动终端利用加速度计来探测到移动终端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时,说明移动终端正逐渐贴近显示装置。也即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先利用加速度计来探测到移动终端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进而再触发去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探测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产生,再执行上述的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的步骤。
其中,移动终端探测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产生自动对焦事件时,说明移动终端正逐渐贴近显示装置。也即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先探测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产生自动对焦事件,进而再触发去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从服务设备的角度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如图2所示,该信息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即:
步骤一:服务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
其中,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是移动终端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并解析该二维码获得传输协议信息之后,根据该传输协议信息发送给服务设备的。
步骤二:服务设备返回通信连接请求响应给移动终端,从而建立移动终端与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202、服务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是移动终端探测出自身贴近显示装置后发送的。
203、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该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以使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服务设备通知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将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信息的区域。举例来说,显示装置显示的引导信息的形式可以是“请将手机贴近此处”等。以图3所示的带有引导信息“请将手机贴近此处”的显示装置1的人机界面为例,该引导信息“请将手机贴近此处”可以引导用户将手机贴近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用户名称以及用户ID码)的区域2。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可以进一步丰富移动终端和服务设备之间的可视化交互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以及服务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即:
步骤一:服务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其中,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用于通知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显示装置。
步骤二:服务设备通知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接收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步骤三:服务设备通知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设备和移动终端均进入准备就绪状态,不会给双方工作带来突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是从移动终端和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角度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如图4所示,该信息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其中,步骤401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面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具体实现过程相同,本发明实施例此处不作赘述。
402、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设备。
403、服务设备接收到第一指令之后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
404、显示装置接收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该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402中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显示装置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探测贴近方法来实现,即包括以下步骤:
501、移动终端利用加速度计来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3;如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01。
502、移动终端探测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3;如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02。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可以选择执行上述步骤501和步骤502中的任一步骤;或者移动终端可以既执行上述步骤501,又执行步骤502;特别的,当移动终端既执行上述步骤501又执行步骤502时,移动终端执行上述步骤501和步骤502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
503、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504、移动终端对比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如果是,执行步骤505;如果否,结束本流程。
正如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预设目标图像可以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上用于显示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指令所携带的信息的区域。因此,举例来说,预设目标图像可以是图3所示的用于显示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用户名称以及用户ID码)的区域2。
505、移动终端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506、移动终端对比第二图像的亮度与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是,执行步骤507;如果否,结束本流程。
507、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
在图4该信息交互方法中,移动终端探测自身贴近显示装置之后,以及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器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终端通知服务器已探测贴近显示装置。
步骤二:服务器通知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且接收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步骤三:服务器通知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在图4该信息交互方法中,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服务器通知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将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信息的区域。
同样,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是从移动终端和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器(即服务设备)的角度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如图6所示,该信息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1、移动终端探测自身贴近显示装置。
其中,移动终端探测自身贴近显示装置的具体是实现过程已在前面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此处不作赘述。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可以如图7和图8a所示。其中,图7表示移动终端6贴近显示装置1的前视图;图8a表示移动终端6贴近显示装置1的侧视图。从图7中看得出,显示装置1的人机界面上带有引导信息“请将手机贴近此处”,该引导信息“请将手机贴近此处”可以引导用户将移动终端6贴近显示装置1上的用于显示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4、用户名称3以及用户ID码5)的区域2。
602、移动终端通知服务器已探测贴近显示装置。
603、服务器通知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
604、服务器接收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605、服务器通知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606、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并计算定时以及网络延时。
607、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器。
其中,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指令携带的信息可以是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4、用户名称3以及用户ID码5)。
608、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之后,发送携带有该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以使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
如图8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6的触摸屏上用手指点击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并轻轻向上滑动,即可触发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4、用户名称3以及用户ID码5)的第一指令给服务器。用户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指点击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4、用户名称3以及用户ID码5)并轻轻向上滑动,使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4、用户名称3以及用户ID码5)移出移动终端的视觉反馈,相应地显示装置显示用户登录QQ时的用户信息(如包括头像4、用户名称3以及用户ID码5),从而提供给用户一个信息从移动终端和显示装置之间移出移入的视觉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可视化方式交互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令可以是同步开始动画指令或者是其他新增的指令,而第二指令可以是动画开始指令或者是其他新增的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见,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901,用于本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探测模块902,用于探测本移动终端是否贴近显示装置。
第一收发模块903,用于在探测模块902的探测结果为是时,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设备,以触发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该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以使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建立模块901具体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并解析该二维码获得传输协议信息,以及根据该传输协议信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给服务设备,以及接收服务设备返回的通信连接请求响应,从而建立本移动终端与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其中,传输协议信息可以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其中,图10所示的移动终端是由图9所示的移动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在图10所示的移动终端中,探测模块902包括:
第一摄像子模块9021,用于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图像。
第一判断子模块9022,用于判断该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其中,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是由图9所示的移动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在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探测模块902包括:
第二摄像子模块9023,用于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对比子模块9024,用于对比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
上述的第二摄像子模块9023,还用于在对比子模块9024的对比结果为是时,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上述的对比子模块9024,还用于对比第二图像的亮度与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探测模块902还包括:
加速度计子模块9025,用于探测本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存在,触发第二摄像子模块9023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探测模块902还包括:
对焦探测子模块9026,用于探测本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产生,触发第二摄像子模块9023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探测模块902可以同时设置有加速度计子模块9025和对焦探测子模块9026,也可以仅设置二者中的任一个。
在图9~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第一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在探测模块902的探测结果为是之后,以及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服务设备之前,通知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显示装置,以触发服务设备通知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且服务设备接收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以及接收服务设备发送的通知之后触发本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可见,图9~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设备的结构图。其中,该服务设备连接有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该服务设备可以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1201,用于建立本服务设备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第二收发模块1202,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是移动终端探测出自身贴近显示装置后发送的;以及发送携带有该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显示装置,以使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
其中,第二建立模块1201具体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以及返回通信连接请求响应给移动终端,从而建立移动终端与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其中,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是移动终端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并解析该二维码获得传输协议信息之后,根据该传输协议信息发送给服务设备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收发模块1202还用于在第二建立模块1201建立本服务设备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通知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将移动终端贴近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信息的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收发模块1202还用于在第二建立模块1201建立本服务设备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以及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之前,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用于通知本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显示装置;以及通知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接收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之后触发本服务设备进入准备就绪状态,以及通知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可见,图12所示的服务设备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3所示,该信息交互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301和连接有显示装置1302的服务设备1303。在图13所示的信息交互系统中,移动终端1301的结构、功能可以和图9~图11中任意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功能相同;服务设备1303的结构、功能可以和图12中的服务设备的结构、功能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不作赘述。其中,虚线表示移动终端1301与服务设备1303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其中,图13所示的信息交互系统可以简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减少用户手动参与,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显示装置来显示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更加生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6)

1.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之后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移动终端读取服务设备连接的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
所述移动终端解析所述二维码,获得传输协议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传输协议信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给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服务设备返回通信连接请求响应给所述移动终端,从而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协议信息为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对比所述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对比所述第二图像的亮度与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利用加速度计来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存在,则执行所述的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探测所述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产生,则执行所述的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之后,以及所述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知所述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且接收所述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以及,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信息的区域。
10.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如果是,则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以触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探测自身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对比所述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对比所述第二图像的亮度与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利用加速度计来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存在,则执行所述的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探测所述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产生,则执行所述的所述移动终端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的步骤。
15.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探测出自身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后发送的;
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信息的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以及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接收所述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2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为是时,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以触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
第一摄像子模块,用于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图像;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
第二摄像子模块,用于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对比子模块,用于对比所述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
所述第二摄像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对比子模块的对比结果为是时,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所述对比子模块,还用于对比所述第二图像的亮度与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还包括:
加速度计子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存在,触发所述第二摄像子模块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还包括:
对焦探测子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产生,触发所述第二摄像子模块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为是之后,以及所述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之前,通知所述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以触发所述服务设备通知所述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且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以及接收所述服务设备发送的通知之后触发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26.一种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连接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探测出自身贴近所述显示装置后发送的;以及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服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通知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上的用于显示信息的区域。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服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以及所述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之前,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以及通知所述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接收所述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之后触发所述服务设备进入准备就绪状态,以及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29.一种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和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与连接有显示装置的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为是时,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服务设备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以及发送携带有所述信息的第二指令给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之后显示所述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读取所述显示装置的人机界面上呈现的二维码,并解析所述二维码,获得传输协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传输协议信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给所述服务设备;以及接收所述服务设备返回通信连接请求响应;
所述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以及返回通信连接请求响应给所述移动终端,从而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服务设备的通信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协议信息为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
第一摄像子模块,用于开启闪光灯并摄取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图像;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
第二摄像子模块,用于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对比子模块,用于对比所述第一图像与预设目标图像是否相同;
所述第二摄像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对比子模块的对比结果为是时,开启闪光灯并摄取第二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图像;
所述对比子模块,还用于对比所述第二图像的亮度与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的差值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如果高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还包括:
加速度计子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从加速到减速的动作,如果存在,触发所述第二摄像子模块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还包括:
对焦探测子模块,用于探测所述移动终端中被设置为连续对焦模式的摄像头是否产生自动对焦事件,如果产生,触发所述第二摄像子模块摄取第一图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像素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图像。
36.根据权利要求29~3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为是之后,以及所述发送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给所述服务设备之前,通知所述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建立所述服务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之后,以及所述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的第一指令之前,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服务设备已探测贴近所述显示装置,以及通知所述显示装置被探测完成,并接收所述显示装置返回的通知之后触发所述服务设备进入准备就绪状态,以及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准备就绪状态。
CN201210305717.8A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Active CN102811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5717.8A CN102811438B (zh)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13/974,713 US20140168033A1 (en) 2012-08-24 2013-08-23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KR20157006111A KR20150038634A (ko) 2012-08-24 2013-08-23 정보를 교환하기 위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JP2015527781A JP5876193B2 (ja) 2012-08-24 2013-08-23 情報交換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PCT/CN2013/082220 WO2014029366A1 (en) 2012-08-24 2013-08-23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5717.8A CN102811438B (zh)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438A true CN102811438A (zh) 2012-12-05
CN102811438B CN102811438B (zh) 2015-04-01

Family

ID=47234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5717.8A Active CN102811438B (zh)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8033A1 (zh)
JP (1) JP5876193B2 (zh)
KR (1) KR20150038634A (zh)
CN (1) CN102811438B (zh)
WO (1) WO201402936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4463A (zh) * 2013-10-23 2014-01-29 上海动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双向无线数据通讯系统及方法
WO2014029366A1 (en) * 2012-08-24 2014-02-2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CN104104795A (zh) * 2014-07-08 2014-10-15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表情展示系统
CN104767832A (zh) * 2015-04-30 2015-07-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显示屏交互式显示方法
CN107206162A (zh) * 2015-01-21 2017-09-26 施曼信医疗Asd公司 医疗设备控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17032A1 (en) * 2013-11-15 2015-11-05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touch communications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associated apparatus
JP2015176186A (ja) * 2014-03-13 201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5099512A (zh) * 2014-04-21 2015-11-2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服务设备、以及其服务请求处理方法
US20150373483A1 (en) * 2014-06-23 2015-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alternate visualization via wireless docking
CN104298484B (zh) * 2014-10-17 2019-01-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屏互动方法及装置
JP6424096B2 (ja) * 2015-01-16 2018-1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主表示装置、端末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WO2017164288A1 (ja) * 2016-03-24 2017-09-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端末、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07190B2 (ja) * 2016-03-24 2018-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272325A (zh) * 2020-10-20 2021-01-26 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视频制作中移动端和网页端素材实时同步的方法
CN112351330B (zh) * 2020-10-26 2023-06-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留言方法、显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0627Y (zh) * 2009-05-18 2010-03-24 播思通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能够自动安装新虚拟屏幕内容的移动终端
CN101686442A (zh) * 2009-08-11 2010-03-3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无线终端实现用户心情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EP2490419A1 (en) * 2011-02-15 2012-08-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6791B2 (ja) * 1986-01-07 1995-08-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人を検出する方法
JP3980234B2 (ja) * 2000-01-07 2007-09-26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6005877A (ja) * 2004-06-21 2006-01-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を搭載した携帯電話機並びに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の手振れ防止方法
JP2008185579A (ja) * 2007-01-30 2008-08-14 Minoru Mizuno 携帯電話
JP4805198B2 (ja) * 2007-03-19 2011-11-0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共有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ーの制御方法
US7876424B2 (en) * 2008-08-20 2011-0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ance estimation based on image contrast
JP4463323B1 (ja) * 2009-07-13 2010-05-19 Meet株式会社 情報交換システム
CN102236561B (zh) * 2010-04-23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用于终端的引导配置方法及引导信息处理装置
US9030422B2 (en) * 2011-02-15 2015-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811438B (zh) * 2012-08-24 2015-04-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0627Y (zh) * 2009-05-18 2010-03-24 播思通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能够自动安装新虚拟屏幕内容的移动终端
CN101686442A (zh) * 2009-08-11 2010-03-3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无线终端实现用户心情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EP2490419A1 (en) * 2011-02-15 2012-08-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9366A1 (en) * 2012-08-24 2014-02-2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CN103544463A (zh) * 2013-10-23 2014-01-29 上海动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双向无线数据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4104795A (zh) * 2014-07-08 2014-10-15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表情展示系统
CN107206162A (zh) * 2015-01-21 2017-09-26 施曼信医疗Asd公司 医疗设备控制
CN104767832A (zh) * 2015-04-30 2015-07-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显示屏交互式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29366A1 (en) 2014-02-27
JP2015532746A (ja) 2015-11-12
CN102811438B (zh) 2015-04-01
JP5876193B2 (ja) 2016-03-02
US20140168033A1 (en) 2014-06-19
KR20150038634A (ko)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438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11836114B2 (en) Device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KR102124017B1 (ko) 영상 촬영 장치,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영상 촬영 장치와 사용자 단말 장치의 통신 연결 방법
KR20160089270A (ko) 연결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WO2013104320A1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媒体互动方法和系统
US20230252043A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file between multiple terminals
KR101522345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에서의 배경화면 표시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284076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augmented reality information sharing
CN104915107A (zh) 一种媒体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02882769A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终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12312222A (zh) 视频发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333598A (zh) 基于二维码和网络适配的移动终端和web终端互连的方法
WO2021042336A1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选择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US109245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widget window
CN109451830A (zh) 小区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297A1 (zh) WiFi热点Portal认证方法和装置
JP2019208181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12648A (zh) 视频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0177379A (zh) 基站接入方法及系统
KR101723543B1 (ko) 긴급 신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213092318U (zh) 扫码装置
CN113505005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机器人、服务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51828B1 (ko) 영상 통화 방법 및 영상 통화 중개 장치
CN103118068B (zh) 由当前应用设备从其它数据源设备获取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53658A (zh) 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