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2859B - 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2859B
CN102802859B CN201080027038.8A CN201080027038A CN102802859B CN 102802859 B CN102802859 B CN 102802859B CN 201080027038 A CN201080027038 A CN 201080027038A CN 102802859 B CN102802859 B CN 102802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upling
welding
end wall
joc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0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2859A (zh
Inventor
T·安岑格鲁贝尔
W·布鲁恩迈尔
C·菲尔德尔
T·希斯迈尔
R·克龙拉赫纳
A·劳贝尔
K-H·普菲格尔
M·罗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80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2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2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2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32Accessories
    • B23K9/323Combined coupling means, e.g. gas, electricity, water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32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炬(10)的包括一个联接器装置(24)和一个插塞元件(34)的连接系统(27),该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23)连接于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的联接器装置(24),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输送的焊丝(13)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23)被引导至焊炬(10),并且软管组件(23)连接于插塞元件(34),按照本发明规定,所述联接器装置(24)通过一个连接装置(30)形成,该连接装置包括马达板(28)的一个端壁(38)和一个分隔壁(39),其中,端壁(38)设置用于接纳一联接器(35),以及连接装置(30)构造成至少用于对插塞元件(34)的一个销(37)进行引导和定位,并且连接系统(27)独立于壳体。

Description

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本发明同样涉及一种用于焊炬的连接系统的联接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焊炬的连接系统的电流联接器。
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焊炬的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板。
背景技术
由CH670210A5已知,焊炬的软管组件设有插塞器,该插塞器连接在联接器上或连接在焊接装置上的所谓的中央接头上。利用这样的连接系统,将焊接电流、焊丝、气体和各控制管线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引导至焊炬。为此,相应的接头设置在联接器中和插塞器中。类似的联接器也由WO2007/146963A2、CH681213A5或DE9319418U1已知。
在这里不利的是,插塞器以螺纹连接固定在联接器上,因此对于插塞器需要增大的空间需求。同样,必须通过该螺纹连接支承软管组件的重量。此外,缺陷也在于,在联接器中实现电流传输,从而联接器必须主要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此外,对此大多通过螺钉、弹簧或弹簧加压实现电流传输,因此没有确保最好的电流过渡。因此需要将联接器绝缘,以便阻止电流过渡到壳体——例如焊接装置的壳体上。因此用于联接器的结构费用相应地提高并且空间需求增大。
同样在这里不利的是,联接器固定在壳体上,从而联接器也引起增大的空间需求。这主要归因于联接器必须完全接纳插塞器的销,以便确保电流过渡。此外,空间需求也仍由此增大,即,在壳体中在马达板与联接器之间需要对于焊丝的导向。
因此,在这样的连接系统中不利的是,灵活性受到增大的空间需求限制。这样在中间传动中在较长的软管组件时也需要增大的空间需求。此外,增大的空间需求也导致重量增加。这在自动化的装置中具有重要性,因为例如机械手的运动自由度和轻便性受到限制。在自动化的装置中由于插塞器的增大的空间需求,当将软管组件至少部分地敷设于机械手臂中时也增加敷设软管组件的困难。
还不利的是,用于焊丝的进入嘴未集成于连接系统中。这就是说,进入嘴是处在马达板与联接器之间的导向装置的一部分。因此需要进入嘴的耗费很大的更换,因为基本上必须拆卸导轨。当使用用于焊丝的另一直径时,需要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焊炬提供一种灵活的且紧凑的连接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这样达到,即,在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中,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连接于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的联接器装置,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上的进给单元输送的焊丝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被引导至焊炬,并且软管组件连接于插塞元件,联接器装置通过一连接装置形成,该连接装置包括马达板的一个端壁和一个分隔壁,其中,端壁设置用于接纳一联接器,以及连接装置构成至少用于对插塞元件的一销进行引导和定位,并且连接系统独立于壳体,所述联接器装置的一电流联接器设置在连接装置的端壁与分隔壁之间,所述电流联接器配设有用于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的一个销的穿通部和联锁系统,其中,穿通部构成为接头用于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上,并且所述联锁系统具有一杠杆,借助该杠杆,穿通部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被固定。
在这里有利的是,软管组件基本上直接固定在马达板的连接装置上,从而将焊丝直接由进给单元输送进软管组件中。对此,销这样地在连接装置中对中和定位,使得实现焊丝的低摩擦的过渡。还有利的是,连接系统可极为灵活地使用,因为软管组件基本上直接固定在连接装置上并且连接系统因此独立于壳体。这就是说,联接器装置不固定在壳体上。因此也由马达板支承软管组件的重量。但还有利的是,可以将用于保护气体焊接过程的全部强制必需的介质(电流、焊丝、气体)直接由马达板或连接装置传递到软管组件上。因此,马达板单独地无附加措施地是联接器装置。由此还得到其他的优点,即,可以使用极其节省空间的插塞元件。因此可以将软管组件连同插塞元件一起敷设于所谓的空心轴机械手中。
端壁和分隔壁形成有各一个空隙用于在连接装置中引导销,其中分隔壁构造成用于对销的用于焊丝的进入嘴定位并且与端壁分离地设置,通过该措施以有利的方式实现,通过马达板(端面和分隔壁)保持和对中销,其中销又保持软管组件的重量。因此,定位或者说固定与电流传输和其余介质的传递是分开的。同样经由销固定插塞元件。
优选地,所述联接器固定在端壁的接纳部上,并且所述联接器连接于集成在端壁中的气体供应接头。优选地,所述联接器装置的一电流联接器设置在连接装置的端壁与分隔壁之间。优选地,所述联接器的和电流联接器的穿通部与端壁的和分隔壁的空隙对准,其中,在分隔壁的空隙中构成有用于所述销的止挡。优选地,所述销通过电流联接器的联锁系统固定。按照这些特征也有利的是,连接系统通过所述两个联接器和所述一个插塞连接装置对于全部介质节省空间地形成。因此可以在极窄的空间上传递全部介质。同样,通过所述一个插塞连接装置可以迅速地更换并且经由插塞连接装置的各接头至少产生必需的接触特性。同样通过自己的电流联接器产生确定的电流接触。还有利的是,联接器构成在导电的马达板与壳体之间的绝缘。此外还有利的是,尽管空间窄,每种介质的自身的管线仍是可能的。最后,至联接器的或直接与插塞元件的自动的气体连接也具有优点,因为它们已固定在端壁上。
同样,本发明的目的还这样实现,即,在用于焊炬的连接系统的联接器中,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连接于连接系统,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上的进给单元输送的焊丝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被引导至焊炬,其中,联接器构造成用于传递一部分介质,其中,联接器构造成用于固定在连接装置上并且联接器配设有连接部用于在连接装置中传递其他介质。
在这里有利的是,可将附加的介质灵活地在联接器中按照要求协调并且通过固定在马达板的端面上来产生对于联接器必需的稳定性。
可以由已描述的优点得出其他优点。
优选地,用于固定联接器的位置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气体接头预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构造成用于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的销的穿通部,该销带有用于焊丝的进入嘴,并且气体接头在联接器固定在连接装置的端壁上时自动地连接于端壁的气体供应接头。
优选地,用于空气、数据总线和十一个控制信号的各接头也集成在联接器中、围绕穿通部设置,并且各接头连接于在端壁之前被引导离开的连接管线。
本发明的目的还这样达到,即,在用于焊炬的连接系统的电流联接器中,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连接于连接系统,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上的进给单元输送的焊丝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被引导至焊炬,电流联接器配设有用于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的销的穿通部和联锁系统,其中,穿通部构成为接头用以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上,所述联锁系统具有一杠杆,借助该杠杆,穿通部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被固定。
在这里有利的是,对销的引导和用于传输电流的用不变力的夹紧、制造公差的补偿和迅速的烧嘴替换(例如在涂层操作时)。同样有利的是,杠杆以这样的方式用于控制正确的联锁,即该杠杆基本上翻转越过其死点。此外,死点的克服可以通过杠杆嵌入销中的凹槽内来限定。
可以由已描述的优点得出其他优点。
优选地,所述电流联接器通过一黄铜件构成,该黄铜件连接于联锁系统并通过穿通部形成的用于焊接电流的接头集成在该黄铜件中。
优选地,所述联锁系统具有一杠杆,借助该杠杆,穿通部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被固定。
优选地,用于焊接电流的接头的穿通部与马达板的端壁和分隔壁中的空隙对准地设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这样达到,即,在用于焊炬的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中,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连接于连接系统,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上的进给单元输送的焊丝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被引导至焊炬,其中,插塞元件在第一平面内配设有用于传输附加介质的接头并且在相邻的第二平面内配设有至少一个销,该销带有用于传递焊接电流的区域,在该销的自由端部上在第三平面内设置有用于焊丝的进入嘴,其中,第三平面与第二平面相邻并且至少销构造成用于固定在通过马达板的一个端部区域形成的连接装置上,并且在所述销中集成有凹槽,该凹槽用于电流联接器的联锁系统。
可以由已描述的优点得出由此产生的优点。
优选地,在所述销中集成有凹槽用于电流联接器的联锁系统。
优选地,所述插塞元件的外径匹配于机械手的介质穿通部。
优选地,所述插塞元件构成为转接器。
最后,本发明的目的还这样达到,即,马达板包括用于经由软管组件向焊炬输送焊丝的进给单元,该焊炬连接于连接系统,其中,马达板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通过用于焊炬或软管组件的连接装置形成,其中,连接装置通过一个端壁和一个分隔壁形成,所述联接器装置的一电流联接器设置在连接装置的端壁与分隔壁之间,所述电流联接器配设有用于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的一个销的穿通部和联锁系统,其中,穿通部构成为接头用于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上,并且所述联锁系统具有一杠杆,借助该杠杆,穿通部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被固定。
同样可以由已描述的优点得出由此产生的优点。
优选地,在所述端壁和分隔壁中为一个销设置有各一个空隙,所述空隙与联接器的和电流联接器的各一个穿通部对准,其中,联接器和电流联接器固定在连接装置上。
优选地,为了将联接器固定在一条通过端壁的空隙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元件,其中,从固定元件的中心到空隙中心的距离基本上以28mm确定。
优选地,在端壁的空隙的中心与气体供应接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基本上14mm的长度确定,其中,气体供应接头的中心设置在一条通过空隙中心的水平线上。
附图说明
借助示意的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在全部的描述中包括的公开内容按意义可以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相同部件上。此外,来自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或所示的各实施例的单个特征也可以构成本身独立的、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其中:
图1示出焊接机或焊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连接系统的示意的三维视图,未连接;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连接系统的示意的三维剖视图,未连接;
图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连接系统的示意的三维剖视图,已连接;
图5示出连接系统的马达板的示意的三维视图;
图6示出连接系统的联接器的示意的三维的后视图;
图7示出连接系统的联接器的示意的三维的前视图;
图8示出连接系统的电流联接器的示意的三维视图;
图9示出连接系统的电流联接器的示意的三维剖视图;
图10示出连接系统的与插塞元件的销连接的电流联接器的示意的三维视图;
图11示出连接系统的插塞元件的示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确认,实施例的各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中示出焊接装置1或焊接设备用于不同的工艺或方法,例如MIG/MAG焊接(金属焊条惰性气体保护焊/金属焊条氩气保护焊)或WIG/TIG焊接(惰性气体钨极保护焊)或电极焊接方法、双丝/串联焊接方法、等离子焊接方法或钎焊方法等。
焊接装置1包括一具有功率部件3的电源2、一控制装置4和一为功率部件3或控制装置4配置的转换件5。转换件5或控制装置4连接于一控制阀6,该控制阀在气体存储器9与焊炬10或烧嘴之间设置在一用于气体8、特别是保护气体例如CO2、氦或氩等的供应管道7中。
此外经由控制装置4还可以控制焊丝进给装置11,该焊丝进给装置对于MIG/MAG焊接是常见的,其中经由供应管线12由一储备卷筒14或焊丝卷筒供给添加材料或焊丝13到焊炬10的区域中。当然可能的是,焊丝进给装置11,如其由现有技术是已知的,集成于焊接装置1中,特别集成于基壳中并且不如图1中所示地构成为附加装置。
也可能的是,焊丝进给装置11在焊炬10之外向工艺部位供给焊丝13或添加材料,其中,为此在焊炬10中优选设置有一不熔化的电极,如这在WIG/TIG焊接中是常见的。
将用于在未示出的不熔化的电极与工件16之间形成电弧15、特别是工作电弧的电流经由一焊接导线17从电源2的功率部件3供给焊炬10、特别是电极,其中,待焊接的由多个部分形成的工件16经由另一焊接导线18同样连接于焊接装置1、特别是连接于电源2并因此经由用于工艺的电弧15或形成的等离子射束可以形成电流回路。
为了冷却焊炬10,可以将焊炬10经由冷却循环19在之间连接一流动监控器20的情况下连接于蓄液容器、特别是蓄水容器21,借此在焊炬10投入运行时起动冷却循环19、特别是起动用于设置在蓄水容器21中的液体的液体泵并因此可以引起对焊炬10的冷却。
焊接装置1还具有一输入和/或输出装置22,经由该输入和/或输出装置可以调节或调用焊接装置1的极不同的焊接参数、运行方式或焊接程序。同时将经由输入和/或输出装置22调节的焊接参数、运行方式或焊接程序转送给控制装置4并由该控制装置紧接着控制焊接设备或焊接装置1的各个部件或预定调节或控制用的相应的额定值。
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焊炬10经由软管组件23连接于焊接装置1或焊接设备。在软管组件23中设置有从焊接装置1到焊炬10的各个管线。软管组件23经由联接器装置24连接于焊炬10,而各个管线在软管组件23中经由连接套筒或插塞连接装置连接于焊接装置1的各个触点或接头。为了确保对软管组件23的相应的张力卸载,软管组件23经由一张力卸载装置25连接于壳体26、特别是连接于焊接装置1的基壳。当然有可能,也为了在焊接装置1上的连接可以使用联接器装置24,代替连接套筒或插塞连接装置。按这种方式和方法例如利用联接器装置24形成用于焊炬10的连接系统27。
原则上应提到,对于不同的焊接方法或焊接装置1、例如WIG装置或MIG/MAG装置或等离子装置不必采用或使用全部上述部件。对此例如有可能,焊炬10可以将构造成空气冷却的焊炬10。
如已谈到地,在MIG/MAG焊接过程中给焊炬10供给不同的介质(如气体和焊接电流)和特别是将焊丝13引导至焊炬10。该焊丝13处在焊丝进给装置11中或者在焊接装置1中处在储备卷筒14上,从而可以将该焊丝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输送。这就是说,焊丝13从储备卷筒14、经由马达板28、连接系统27和软管组件23输送至焊炬10。
按照本发明现在规定,用于焊炬10的连接系统27包括一连接装置30,该连接装置由马达板28的一个端壁38和一个分隔壁39形成。同样,连接系统27的各接头分配到不同的平面(31、32、33)上。
以下现在借助实施例描述按照本发明的连接系统27。对此,连接系统27由联接器装置24和插塞元件34形成,其中,联接器装置24包括连接装置30、一联接器35和一电流联接器36。插塞元件34在此固定在软管组件23的一个端部上,其中,在另一端部上固定焊炬10。与之相应地,因此将插塞元件34(以下也称为插塞器34)在将连接系统27连接时连接于联接器35、连接装置30和电流联接器36。
连接系统27现在从图2至11的概观中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连接系统27具有这样的任务,即,为焊炬10提供对于焊接过程必需的介质如焊接电流、气体8、各控制信号40、焊丝13等,如一般由现有技术已知地。相应地,例如为这些介质中的每个在软管组件23中设置一条管线。同样为每个介质不仅在联接器装置24而且在插塞器34中设置一个接头。
不过为了节省空间地经由一个插塞器34传递这些多个介质,按照本发明,联接器装置24的各接头为了插塞器34分布在不同的平面31、32、33中。为此,相应地需要联接器35和电流联接器36,它们对准地接连设置。这就是说,在不同的部位——所说的平面31、32、33上实现不同介质的传输,如特别是从图2至4中显而易见的。
在这里将焊丝13基本上直接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传递到插塞器34上。也可以说,由进给单元29输送的焊丝13由插塞器34接纳,从而可以将该焊丝经由软管组件23引导至焊炬10。这按照本发明已经以这样的方式确保,即,将插塞器34的一个销37定位于连接装置30中。如果将连接系统27用于手动焊炬,则基本上也必需传递其他介质。
因此,按照本发明设有联接器35和电流联接器36,它们设置在马达板28的连接装置30上,从而可以将其他介质紧接在焊丝13之后——朝焊炬10的方向——传递到插塞器34上。为此,连接装置30具有一个端壁38和一个分隔壁39,其中,电流联接器36设置在端壁38与分隔壁39之间并且联接器35固定在端壁38上。因此,电流联接器36固定在马达板28上并且联接器35固定在马达板28上。
联接器35在此优选由不导电的材料、如塑料形成并且构造成用于传递以下介质:十一个控制信号40、气体8、空气42和一根数据总线43。因此,联接器35具有十四个接头,这十四个接头基本上设置成圆,如特别是由图6和7可见。在此,用于各控制信号40的接头交替地具有不同的高度,从而必需的空气路段和蠕变路段可以保持在极窄的空间上。此外,联接器35绕圆的中心具有一个穿通部44,从而其他介质在联接器35后面——朝向进给单元29的方向——可传递到插塞器34上。这基本上涉及焊接电流和焊丝13。因此,穿通部44形成向连接装置30的连接部,在其中传递焊接电流和焊丝13。焊接电流在此由电流联接器36经由销37传递到插塞器34上,亦即直接在联接器35后面。因此,从朝向进给单元29的方向观察,焊丝13完全在后面由插塞器34接纳,即基本上在连接装置30的分隔壁39中。
因此可以说,联接器35的十四个接头被以电流联接器36的一个接头和一个用于接纳焊丝13的接头补充。但这也就是说,为各接头形成三个平面31、32、33,其中,第一平面31通过联接器35形成,第二平面32通过电流联接器36形成和第三平面33通过用于接纳焊丝13的接头形成。
用于接纳焊丝13的接头在此一方面由联接器35、端壁38、电流联接器36、分隔壁39和进给单元29的布置结构、而另一方面由插塞器34产生。
插塞器34因此必须构成为使得各介质经由联接器装置24的分配到三个平面31、32、33上的接头可传递到插塞器34的对应于这些接头的接头,特别是参见图2、3和11。插塞器34为此基本上与联接器35对应地构造,其中代替联接器35的穿通部44,销37设置在插塞器34上。该销37基本上构成在插塞器34上对应的用于焊接电流的接头并且以设置在其自由端部上的进入嘴45形成用于接纳焊丝13的接头。
这就是说,在将连接系统27连接时在第一步骤中插塞器34的销37被引导通过联接器35的穿通部44、紧接着通过端壁38的空隙46和随后通过电流联接器36的穿通部47。在该状态下,插塞器34对中并由在联接器35、端壁38和电流联接器36中引导的销37保持,从而可以使插塞器34以简单方式在第二步骤中按照防扭转装置处于正确的位置。防扭转装置在此优选通过空气42的、气体8的和/或数据总线43的接头形成,因为它们与各控制信号40相比更大。因此确保,这三个接头中没有一个连接于控制信号40。与之相应地首先连接这些接头、亦即在各控制信号的接头之前。因此,在第三步骤中可以将联接器35的各接头连接于插塞器34的在第一平面31内的对应的接头并同时将销37在分隔壁39的空隙48中定位和对中。因此,在分隔壁39的空隙48中设置有一种型式的止挡56,从而仅进入嘴45的一部分通过空隙48伸出。借此相应地也将在焊丝13从进给单元29的两个输送辊的出口与进入嘴45之间的距离减到最小值或可以将各输送辊直接设置在进入嘴45前面,从而确保对焊丝13的精确导向。因此,空隙48具有两个不同的直径,其中,在较大的直径中对中销37、而在较小的直径中对中进入嘴45,该进入嘴可以说浮动地支承于销37中。因此也通过销37的长度和止挡56限定,各介质的接头何时正确地连接。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也完全形成用于接纳焊丝13的接头。这就是说,用于焊丝13的接纳部通过销37的在分隔壁39的空隙48中对中的进入嘴45是与焊丝13的输送轴线对准的,从而基本上可以自动地接纳焊丝13。因此在该状态下全部接头是连接的,直到焊接电流的完全传输,如特别是由图4可见。由此相应地可得出,联接器35和电流联接器36的穿通部44、47与端壁38和分隔壁39的空隙46、48对准。因此,销37的中轴线与焊丝13的输送轴线也对准。
总的来说,销37具有这样的直径,利用该直径基本上大的区域可以用于传递焊接电流。因此,销37可以用于几乎全部应用。此外,销37的直径还必须设计成用于可以保持插塞元件34的重量。这基本上通过在约17mm范围内的直径达到。例如直径为17.31mm。
现在这样实现焊接电流的传输,即,电流联接器36,如特别是借助图8至10示出地,构成有一联锁系统49,该联锁系统在将连接系统27连接时必须是打开的。联锁系统49在闭合时导致,销37基本上被完全包围和以确定的力夹紧,如特别是在图10中所示。联锁系统49为此基本上具有一杠杆50,该杠杆优选连接于电流联接器36的一黄铜件51,其中至少黄铜件51是可导电的。优选一件式的黄铜件51在此可以说分成一个刚性部分52和一个柔性部分53。用于销37的穿通部47在此设置在刚性部分52的区域内。此外,杠杆50在一侧将柔性部分53与刚性部分52相连接,从而在操纵杠杆50时穿通部47的直径由于偏心力而缩小并且销37被夹紧。此外,柔性部分53也起弹簧作用,由此可补偿销37的公差并且可克服联锁系统49的死点。闭合的杠杆50因此基本上可被看作自锁的杠杆50。通过闭合的杠杆50也产生一个面,该面夹紧销37并且经由该面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相应地,该面根据焊接电流的高低协调。为了可以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电流联接器36在内部固定在端壁38上,其中,用于焊接电流的输入导线通常连接在马达板28上。因此,焊接电流从输入导线经由马达板28传递到电流联接器36上,从而最后可以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当然也可能的是,将用于焊接电流的输入导线例如直接连接在电流联接器36上。通过电流联接器36的这样的固定也实现,在组装时可以使穿通部47对准地定位。另外也可以将杠杆50这样成形,使得杠杆50的一部分——配合件57——在闭合时嵌入销37的凹槽54中并且将其附加地固定,如在图10详细可见地。
因此将电流联接器36在内部固定在端壁38上,其中,该固定优选经由螺钉实现。这些螺钉从外部穿过端壁38连接于电流联接器36的刚性部分52中的螺纹。因此没有螺纹设置在端壁38中,由此给出穿通部47的精确定位。
因此在安装电流联接器36以后,可以将联接器35从外部安装在端壁38、即所谓的法兰上。对此,用于固定电流联接器36的各螺钉——在端壁38上的在图5中未标明的各圆被遮盖。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例如在空隙46的左边和右边或上方和下方(按照马达板28的安装位置)设有固定元件41或螺纹41,联接器35的固定基本上在空隙46的中轴线的高度处实现。因此确保,插塞器34的重量经由该固定保持并且对于联接器35的负荷——例如在移除插塞器34时保持最小。
联接器35的穿通部44也构成为插塞器34的销37的导向部,其中,该导向部是电绝缘的。该导向部基本上具有几厘米的长度并且以端壁38的厚度形成在第一平面31与第二平面32之间的距离。除了导向外,该距离也具有第二作用,即,可以引导用于联接器35的各接头(例如各控制信号40、数据总线43和空气42)的连接输入管线。但也可能的是,穿通部44构成为导电的。因此可以例如在穿通部44中实现附加的电流传输。为此必要时装入弹簧,该弹簧包围销37并且将电流传递到该销上。
此外,在端壁38中还可以设有一气体供应接头55,该气体供应接头优选与联接器35的用于气体8的接头对准地定位。因此,在固定联接器35时联接器35的气体接头8自动地连接于端壁38的气体供应接头55。该气体供应接头55基本上朝向马达板28的基板的下侧延伸,在那里连接有气体输入管道和用于焊接电流的输入导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联接器35来说四个点具有重要性,即端壁38的空隙46、两个螺纹41和气体供应接头55。必须基本上保持这些点相互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将各介质经由连接装置30传递至焊炬10。各距离在此基本上按照机械手的、例如所谓的空心轴机械手的介质穿通部协调。这样的介质穿通部具有在约42mm范围内的直径。因此,插塞器34的外径必须相应地至少最小处在该范围之下。这如上所述地通过各接头分配到不同的平面31、32、33上来实现。由于这样的介质穿通部在约42mm的范围内,为联接器35的固定得出以下的距离:
螺纹41的中心到端壁38的空隙46的中心的距离基本上为28mm。在此,各螺纹41基本上设置在一条通过端壁38的空隙46的中心的竖直线上。在端壁38的空隙的中心与气体供应接头55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为14mm。在此,气体供应接头55的中心设置在一条通过端壁38的空隙46的中心的水平线上。各螺纹41、空隙46和气体供应接头55的该布置基本上由图5是可见的,其中,这是马达板28的常见的安装位置。由于在这里马达板28可以说直立地示出,所以得出如上所述的竖直线或水平线。如果马达板28相应地平放地安装,则竖直线或水平线必须互换。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连接系统27基本上由于圆形的插塞器34适用于空心轴机械手,其中,将全部强制必需的介质和附加的介质经由唯一一个插塞器34传输至焊炬10。附加的介质例如是空气42,该空气可用于所谓的吹风。另外附加的介质也可以经由控制管线40之一传递,如气体喷嘴位置的搜寻。
对于基本上无损失地传递各介质重要的是,连接系统27完全连接。这基本上这样来控制,即,联锁系统49的杠杆50是否可以闭合。这就是说,如果使杠杆50闭合,则连接系统27完全闭合并准备好运行。如果据此不使杠杆50完全闭合,则插塞器34并不正确地定位。该控制由销37中的凹槽54和杠杆50的一相应的配合件57得到,该配合件沉入凹槽54中(图10)。因此将销37一方面夹紧在电流联接器36的穿通部47中、而另一方面也经由凹槽54固定,从而基本上给出双保险以防插塞器34的位置改变。相应地,在此经由凹槽54连同杠杆50一起实现夹紧和保险。
但由此也确保,进入嘴45或销37在分隔壁39中正确地定位和对中。因此,焊丝13可以低摩擦地由进入嘴45接纳。在分隔壁39中的止挡56在这里也具有这样的任务,即,构成插塞器34的可感觉到的终端位置并且保护其他接头免受过载。
连接系统27的完全连接对于数据总线43也具有重要性,因为该数据总线构成为所谓的高速数据总线43。为此,在插塞连接装置中的相应的屏蔽是必需的,因为销37设置在紧邻的附近,该销引导例如500A的焊接电流。从数据总线43的高速电缆到插塞连接装置的过渡在此在第一平面31与第二平面32之间的距离中实现。
据此只有当将插塞器34推移直到连接装置30的分隔壁39中的止挡56或者进入嘴45终止于电流联接器36的穿通部47中时,才可以完全闭合连接系统27或杠杆50。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只传递焊接电流并且对于焊工明显的是,插塞器34必须继续推进。
当然也可以例如这样识别出完全连接的连接系统27,即,仅当插塞器34插进直到止挡56时联接器35的控制信号40才与插塞器34的对应的接头接触。相应地也可以例如将在联接器35中的触点与插塞器34闭合或操纵在联接器35中的开关,从而不需要控制信号40。
总的来说马达板28还这样构成,即,在两侧设置连接装置30。因此亦即在进给单元29之前和之后,从而产生马达板28的对称的结构。因此,马达板28也可以用在一所谓的中间驱动装置中,通过该中间驱动装置基本上中断软管组件23。不过,连接系统27到处是相同的并且因此是一致的。
通过马达板28的连接装置30,也可以极其灵活地使用连接系统27。这样可以例如将一所谓的用于机械手的机械烧嘴直接连接在连接装置30上,而不需要联接器35。这可归因于,这样的机械烧嘴只需要有限数量的介质。大多只有焊接电流、气体8和焊丝13。按照本发明可以将这些介质经由连接装置30和电流联接器36传递到插塞器34上。为此可以例如使用一个缩短的销37,从而插塞器34的气体接头8可直接连接于气体供应接头55,或者可以在插塞器34的气体接头8与气体供应接头55之间使用一个中间件。必要时也可以省略电流联接器36,从而只经由连接装置30传递各介质。为此例如在端壁38和分隔壁39的各空隙46中集成有弹簧,这些弹簧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这些弹簧相应地也可用在连接系统27的每种实施形式中,例如也可用在电流联接器36的穿通部47中。
但连接系统27也可以这样地构成,即,插塞元件34或联接器35由一转接器形成。在此相应地将软管组件23连接在转接器上。在此,转接器的形式基本上或者符合插塞元件34或插塞器34的形式,或者符合在插塞器34与联接器35之间的组合。转接器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销37,将该销相应地定位于连接装置30中。这样例如在插塞器34和联接器35的组合中作为转接器,销37基本上固定在联接器35上,该联接器相应地也固定在端壁38上。销37在此构成在联接器35与连接装置30之间的连接部。相反如果转接器相当于插塞器34,则基本上转接器代替插塞器34连接于联接器35、连接装置30和电流联接器36。
因此总是可以将软管组件23固定在转接器上。其它介质可以相应地经由自身的接口和/或但也经由转接器传递。该接口在此大多设置在转接器旁边。因此在连接装置30上也可以连接软管组件23,这些软管组件未设有按照本发明的插塞器34。
原则上因此可以说,插塞元件34连接于软管组件23。在插塞元件34与软管组件23之间的该连接构成过渡部,不过该过渡部可以构成不同的:
首先,插塞元件34如在实施例中描述地固定在软管组件23的一个端部上。
其次,插塞元件34是一转接器,该转接器由联接器35和销37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代替插塞元件34在软管组件23的端部上固定一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将软管组件23与联接器35连接。因此,软管组件23经由连接元件连接于插塞元件34或转接器。
这也是当转接器相当于插塞元件34时的情况。
最后,为了有序起见应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按照本发明的主题的结构,这些主题或其构件部分不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
基于独立的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目的可以由说明书得出。
特别是在图1至11中所示的各个实施形式可以形成独立的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主题。与此有关的按照本发明的目的和解决方案可由对这些图的详细描述得出。
附图标记清单
1焊接装置16工件
2电源17焊接管线
3功率部件18焊接管线
4控制装置19冷却循环
5转换件20流动监控器
6控制阀21蓄水容器
7供应管线22输入和/或输出装置
8气体23软管组件
9气体存储器24联接器装置
10焊炬25张力卸载装置
11焊丝进给装置26壳体
12供给管线27连接系统
13焊丝28马达板
14储备卷筒29进给单元
15电弧30连接装置
31第一平面
32第二平面
33第三平面
34插塞元件
35联接器
36电流联接器
37销
38端壁
39分隔壁
40控制信号
41螺纹
42空气
43数据总线
44穿通部
45进入嘴
46空隙
47穿通部
48空隙
49联锁系统
50杠杆
51黄铜件
52刚性测量部分
53柔性测量部分
54凹槽
55气体供应接头
56止挡
57配合件

Claims (19)

1.用于焊炬(10)的包括一个联接器装置(24)和一个插塞元件(34)的连接系统(27),该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23)连接于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的联接器装置(24),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输送的焊丝(13)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23)被引导至焊炬(10),并且软管组件(23)连接于插塞元件(34);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装置(24)通过一连接装置(30)形成,该连接装置包括马达板(28)的一个端壁(38)和一个分隔壁(39),其中,端壁(38)设置用于接纳一个联接器(35),以及连接装置(30)构造成至少用于对插塞元件(34)的一个销(37)进行引导和定位,并且连接系统(27)独立于壳体,所述联接器装置(24)的一电流联接器(36)设置在连接装置(30)的端壁(38)与分隔壁(39)之间,所述电流联接器(36)配设有用于连接系统(27)的插塞元件(34)的一个销(37)的穿通部(47)和联锁系统(49),其中,穿通部(47)构成为接头用于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并且所述联锁系统(49)具有一杠杆(50),借助该杠杆,穿通部(47)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37)被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27),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38)和分隔壁(39)形成有各一个空隙(46、48)用于在连接装置(30)中引导所述销(37),其中,分隔壁(39)构造成用于定位所述销(37)的用于焊丝(13)的进入嘴(45)并且与端壁(38)分离地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系统(27),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35)固定在端壁(38)的接纳部上,并且所述联接器(35)连接于集成在端壁(38)中的气体供应接头(55)。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系统(27),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35)的和电流联接器(36)的穿通部(44,47)与端壁(38)的和分隔壁(39)的空隙(46、48)对准,其中,在分隔壁(39)的空隙(48)中构成有用于所述销(37)的止挡(56)。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系统(27),其特征在于,所述销(37)通过电流联接器(36)的联锁系统(49)固定。
6.用于焊炬(10)的连接系统(27)的联接器(35),该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23)连接于连接系统(27),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输送的焊丝(13)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23)被引导至焊炬(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35)构造成用于传递一部分介质,其中,所述联接器(35)构造成用于固定在连接装置(30)上并且所述联接器(35)配设有连接部用于在连接装置(30)中传递其他介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器(35),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联接器(35)的位置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气体接头(8)预定。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联接器(3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构造成用于连接系统(27)的插塞元件(34)的销(37)的穿通部(44),该销带有用于焊丝(13)的进入嘴(45),并且气体接头(8)在联接器(35)固定在连接装置(30)的端壁(38)上时自动地连接于端壁(38)的气体供应接头(55)。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接器(35),其特征在于,用于空气(42)、数据总线(43)和十一个控制信号(40)的各接头也集成在联接器(35)中、围绕穿通部(44)设置,并且各接头连接于在端壁(38)之前被引导离开的连接管线。
10.用于焊炬(10)的连接系统(27)的电流联接器(36),该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23)连接于连接系统(27),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输送的焊丝(13)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23)被引导至焊炬(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联接器(36)配设有用于连接系统(27)的插塞元件(34)的一个销(37)的穿通部(47)和联锁系统(49),其中,穿通部(47)构成为接头用于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所述联锁系统(49)具有一杠杆(50),借助该杠杆,穿通部(47)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37)被固定。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流联接器(3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联接器(36)通过一黄铜件(51)构成,该黄铜件连接于联锁系统(49)并且通过穿通部(47)形成的用于焊接电流的接头集成在该黄铜件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流联接器(36),其特征在于,用于焊接电流的接头的穿通部(47)与马达板(28)的端壁(38)和分隔壁(39)中的空隙(46、48)对准地设置。
13.用于焊炬(10)的连接系统(27)的插塞元件(34),该焊炬经由至少一个软管组件(23)连接于连接系统(27),其中,由设置在马达板(28)上的进给单元(29)输送的焊丝(13)和其他介质经由软管组件(23)被引导至焊炬(10);其特征在于,插塞元件(34)在第一平面(31)内配设有用于传输附加介质的接头并且在相邻的第二平面(32)内配设有至少一个销(37),该销带有用于传递焊接电流的区域,在该销的自由端部上在第三平面(33)内设置有用于焊丝(13)的进入嘴(45),其中,第三平面(33)与第二平面(32)相邻并且至少销(37)构造成用于固定在由马达板(28)的一个端部区域形成的连接装置(30)上,并且在所述销(37)中集成有凹槽(54),该凹槽用于电流联接器(36)的联锁系统(49)。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塞元件(3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元件的外径匹配于机械手的介质穿通部。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插塞元件(3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元件(34)构成为转接器。
16.马达板(28),包括一用于经由软管组件(23)向焊炬(10)输送焊丝(13)的进给单元(29),该焊炬连接于连接系统(27);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板(28)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通过用于焊炬(10)或软管组件(23)的一连接装置(30)形成,其中,该连接装置(30)通过一个端壁(38)和一个分隔壁(39)形成,所述连接系统(27)的联接器装置(24)的一电流联接器(36)设置在连接装置(30)的端壁(38)与分隔壁(39)之间,所述电流联接器(36)配设有用于连接系统(27)的插塞元件(34)的一个销(37)的穿通部(47)和联锁系统(49),其中,穿通部(47)构成为接头用于将焊接电流传递到销(37)上,并且所述联锁系统(49)具有一杠杆(50),借助该杠杆,穿通部(47)的直径能通过施加偏心力而改变并且所述销(37)被固定。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板(2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壁(38)和分隔壁(39)中为连接系统(27)的插塞元件(34)的一个销(37)设置有各一个空隙(46、48),所述空隙与连接系统(27)的联接器装置(24)的联接器(35)的和电流联接器(36)的各一个穿通部(44、47)对准,其中,联接器(35)和电流联接器(36)固定在连接装置(30)上。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马达板(28),其特征在于,为了将联接器(35)固定在一条通过端壁(38)的空隙(46)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元件(41),其中,从固定元件(41)的中心到空隙中心的距离基本上以28mm确定。
19.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马达板(28),其特征在于,在端壁(38)的空隙(46)的中心与气体供应接头(55)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基本上14mm的长度确定,其中,气体供应接头(55)的中心设置在一条通过空隙中心的水平线上。
CN201080027038.8A 2009-05-06 2010-05-06 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Active CN102802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0069009A AT508285B1 (de) 2009-05-06 2009-05-06 Anschlusssystem mit einer kupplungsvorrichtung und einem steckelement für einen schweissbrenner
ATA690/2009 2009-05-06
PCT/AT2010/000156 WO2010127377A1 (de) 2009-05-06 2010-05-06 ANSCHLUSSSYSTEM MIT EINER KOPPLUNGSVORRICHTUNG UND EINEM STECKELEMENT FÜR EINEN SCHWEIßBREN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2859A CN102802859A (zh) 2012-11-28
CN102802859B true CN102802859B (zh) 2016-03-16

Family

ID=4269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7038.8A Active CN102802859B (zh) 2009-05-06 2010-05-06 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040872B2 (zh)
EP (2) EP2427296B1 (zh)
JP (2) JP2012525978A (zh)
CN (1) CN102802859B (zh)
AT (1) AT508285B1 (zh)
DE (2) DE202010018548U1 (zh)
ES (1) ES2903354T3 (zh)
PL (1) PL2898978T3 (zh)
WO (1) WO20101273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5269B2 (en) 2010-12-16 2019-06-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wire feeder with tongue and groove feature
US9586283B2 (en) 2011-03-29 2017-03-0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ire feeder tensioner with definitive settings
JP5843683B2 (ja) * 2012-03-28 2016-01-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ンデム溶接トーチ
US10144086B2 (en) * 2012-06-22 2018-12-04 Hobart Brothers Company Wire feeder drive assembly
US9517522B2 (en) * 2012-09-05 2016-12-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elf-aligning wire feeder assembly
AU2014228420B2 (en) * 2013-03-15 2018-11-08 Smith & Nephew, Inc. Surgical fastening
CN106112299A (zh) * 2016-08-19 2016-11-16 高兴 一种u肋的焊接装置和焊接系统
US11185942B2 (en) 2016-10-31 2021-11-3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ulti-process torch
WO2018089657A1 (en) * 2016-11-11 2018-05-17 The Esab Group Inc. Quick disconnect torch handle
US20180290227A1 (en) * 2017-04-07 2018-10-11 Lincoln Global, Inc. Self adjusting seals for wire feeder connection
US11738403B2 (en) 2020-01-27 2023-08-29 The Esab Group Inc. Push pull torc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985A (zh) * 1985-04-01 1987-01-31 特威可制品公司 焊枪接头总成
EP0222716A1 (de) * 1985-09-11 1987-05-20 ESAB Aktiebolag Einrichtung für das Schweissen von Rohren in Wände, insbesondere in Rohrböden
US4864099A (en) * 1987-03-19 1989-09-05 Tweco Products, Inc. Water cooled semi-automatic welding gun
CN1370099A (zh) * 1999-06-14 2002-09-18 L·克里克斯 用于连接焊炬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19384A (en) * 1955-11-25 1958-01-07 Auto Arc Weld Mfg Co Lubricant feeder for welding apparatus
DE1219144B (de) * 1962-04-27 1966-06-16 Oerlikon Buehrle Holding A G Schutzgas-Lichtbogen-Schweissanlage mit kontinuierlich zugefuehrter und sich aufbrauchender Elektrode
US3629574A (en) * 1969-01-28 1971-12-21 Franklin Gno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electrons from ions
US3610875A (en) 1970-02-11 1971-10-05 Unitec Corp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gas and electrical current
GB1354395A (en) * 1971-10-20 1974-06-05 Tweco Prod Inc Semi-atuomatic welding apparatus
JPS5838538Y2 (ja) * 1979-01-24 1983-08-3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溶接用コンジツトケ−ブルコネクタ−
US4270824A (en) 1979-03-30 1981-06-02 Dov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lamp
US4549068A (en) * 1983-12-09 1985-10-22 Kensrue Milo M Welding torch having swivel head assembly
US4582979A (en) * 1984-09-10 1986-04-15 Moerke Delford A Arc welding system and docking assembly therefor
CH670210A5 (en) * 1986-05-02 1989-05-31 Mechafin Ag Welding torch connecting coupling - with two insulating plastic halves joined by plastic union nut
JPS63180180U (zh) * 1987-05-14 1988-11-21
US5074802A (en) * 1989-09-12 1991-12-24 Hypertherm, Inc. Pneumatic-electric quick disconnect connector for a plasma arc torch
CH681213A5 (en) * 1990-04-20 1993-02-15 Mechafin Ag Connection coupling for weld burner to current source - with split ring tube section fitting over bolt section with wedge shapes side butting flanges
JPH07124748A (ja) * 1993-10-28 1995-05-16 Akihiro Saito コンジットケーブルと溶接トーチの清掃装置
DE9319418U1 (de) * 1993-12-17 1994-03-17 Wilhelm Merkle Schweismaschine Schweißvorrichtung
IT239387Y1 (it) * 1995-03-16 2001-02-26 Trafimet Spa Attacco centralizzato per torce per taglio plasma
US6078023A (en) 1998-04-27 2000-06-20 Jones; Glen A. Liquid-cooled welding torch assembly
US6427894B1 (en) * 2000-10-19 2002-08-06 The Esab Group, Inc. Electrode wire feeder for an arc welding system
US6472631B1 (en) * 2001-05-04 2002-10-29 Hypertherm, Inc. Strain relief mechanism for a plasma arc torch
US6713711B2 (en) 2001-11-09 2004-03-30 Thermal Dynamics Corporation Plasma arc torch quick disconnect
US7285746B2 (en) * 2004-04-08 2007-10-2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gun inlets
DE102004021937B3 (de) * 2004-05-04 2005-06-23 Werner Jankus Brenner für Schutzgas-Lichtbogenschweißung
US7274001B1 (en) * 2005-02-28 2007-09-25 Cusick Iii Joseph Baxter Cable assembly for arc welding
US7244911B2 (en) 2005-04-08 2007-07-1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a welding torch
EP2015887B1 (en) 2005-09-12 2012-05-30 Antal Natta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welding torch
US8847116B2 (en) * 2006-06-12 2014-09-30 Victor Equipment Company Wire feeder with interchangeable adaptor cartridg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985A (zh) * 1985-04-01 1987-01-31 特威可制品公司 焊枪接头总成
EP0222716A1 (de) * 1985-09-11 1987-05-20 ESAB Aktiebolag Einrichtung für das Schweissen von Rohren in Wände, insbesondere in Rohrböden
US4864099A (en) * 1987-03-19 1989-09-05 Tweco Products, Inc. Water cooled semi-automatic welding gun
CN1370099A (zh) * 1999-06-14 2002-09-18 L·克里克斯 用于连接焊炬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03354T3 (es) 2022-04-01
JP6027149B2 (ja) 2016-11-16
WO2010127377A1 (de) 2010-11-11
AT508285B1 (de) 2011-11-15
US20120125905A1 (en) 2012-05-24
JP2015107526A (ja) 2015-06-11
EP2427296A1 (de) 2012-03-14
US9040872B2 (en) 2015-05-26
DE202010018547U1 (de) 2017-08-07
EP2898978B1 (de) 2021-11-17
EP2898978A3 (de) 2016-01-20
CN102802859A (zh) 2012-11-28
PL2898978T3 (pl) 2022-06-20
AT508285A1 (de) 2010-12-15
EP2898978A2 (de) 2015-07-29
DE202010018548U1 (de) 2017-08-07
JP2012525978A (ja) 2012-10-25
EP2427296B1 (de) 2018-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2859B (zh) 用于焊炬的包括联接器装置和插塞元件的连接系统
JP5775081B2 (ja) ホースパケットおよび溶接装置用の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US20070164074A1 (en) Buffer device for a welding wire and welding unit
US10232458B2 (en) Plug part, jack part and connecting device as well as adapter element for releasably connecting a liquid-cooled welding torch to a hose package
CN101331000A (zh) 焊炬以及用于焊炬的尾端件和导电管
JP2011509832A (ja) ガスノズルの取付装置
CN104520048A (zh) 模块化的焊接送丝器组件
US20180200825A1 (en) Welding torch
JP5741396B2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及びパーツの供給方法
SK146598A3 (en) Welding torch with a contact socket and a feed device
CN110695478A (zh) 一种送丝吹气装置
CN105215503A (zh) 一种全自动供丝喷火装置
WO2014122824A1 (ja) 溶接装置
JP2004524164A (ja) 溶接ワイヤ移送におけるエラー認識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735457B1 (ko) 연 엑스선 튜브 모듈, 분기된 매체를 이용한 연 엑스선 조사 장치 및 탈부착형 연 엑스선 이오나이저
JP2022050815A (ja) 溶接用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溶接用ケーブル
KR101864326B1 (ko) 부품 실장기
CN214264240U (zh)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
JP2013063842A (ja) 電子部品の検査装置、測定装置、包装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3510346B (zh) 焊枪及焊接方法
JP6856689B2 (ja) 溶接ワイヤ供給システム
CN219684218U (zh) 一种送丝装置的接头组件、送丝装置及焊接设备
JP7024763B2 (ja) 給電線ホルダ
JP2023046563A (ja) 溶接用中間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ワイヤ送給装置
KR20070069401A (ko) 분리형 용접토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