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1040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1040A
CN102801040A CN2012101670088A CN201210167008A CN102801040A CN 102801040 A CN102801040 A CN 102801040A CN 2012101670088 A CN2012101670088 A CN 2012101670088A CN 201210167008 A CN201210167008 A CN 201210167008A CN 102801040 A CN102801040 A CN 102801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using
electric connector
shel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70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1040B (zh
Inventor
伝法谷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1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1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6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metal grounding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多根线缆与配线基板连接的电连接器中使连接器的装卸变得容易、能够实现薄型化、并减少噪声的影响的技术。该电连接器具有:由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上外壳(10);壳体,该壳体保持多根线缆(4),且包含与线缆(4)的芯线电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由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下外壳;上外壳(10)与下外壳夹着壳体而被组装。并且,上外壳(10)在供线缆(4)导出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朝壳体方向折弯的前壁片(14),前壁片(14)具有朝线缆侧连接器(100)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5)和与突出部(15)相邻的孔(14c),能够在突出部(15)以及孔(14c)安装拉片。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将多根线缆与配线基板的配线进行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个人电脑、便携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中需要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连接供多个电子元件搭载、且搭载了半导体集成电路(LSI)、其他主动·被动元件等的配线基板、液晶显示器、RF电路等。并且,伴随着这些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小型化,要求该电连接器实现与高密度实际安装化对应,并且要求刚性·耐久性等高信赖性。并且,希望即使在反复进行连接器的插拔作业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进行该作业,而不使电连接器变形·损伤。
作为电连接器,具有例如专利文献1(注册实用新型第3161161号公报)所记载的电连接器。专利文献1记载有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备:具有狭槽的插口;与插口连接的锁杆;插头,该插头插入到狭槽内而与插口结合,且在相互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锁定部;以及设置于插头的拉片;锁杆保护拉片不受损伤,当将插头从插口解除连接时,拉片形成为能够使锁杆从锁定部容易地解除,并且拉片不容易变形·损伤。
专利文献1:注册实用新型第3161161号公报
然而,关于上述那样的电连接器的技术,根据本发明者的研究结果而使以下那样的情况变得明了。
例如,当电子设备的组装、修理时,存在反复进行电连接器的插拔作业的情况。此时,在电连接器为小型·薄型的情况下,利用人手进行操作是困难的。因此,当进行电连接器的装卸(插拔)时,也考虑有手持线缆并拔出线缆的情况,由此,不只是担心线缆的芯线发生断线,还有覆盖电连接器的外壳发生变形、剥落的危险。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连接器中,通过将设置于插头的上表面的拉片朝上方拉拽,能够将插头从插口解除连接。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连接器的情况下,由于拉片存在于插头的上表面大致中央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将插头与插口连接而折叠拉片的状态下,利用拉片的厚度,电连接器整体的高度变高。在此类结构的情况下,作为在要求薄型化的电子设备使用的连接器是不适宜的。并且,由于用于安装拉片的孔设置于插头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因此因该孔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将多根线缆与配线基板连接的电连接器中,能够使连接器的装卸变得容易、能够实现薄型化、并减少对噪声的影响。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与新颖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以及附图而变得明了。
如果简单地说明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则如下述那样。
即,基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能够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第一外壳,该第一外壳由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壳体,该壳体保持多根线缆,且包含与所述线缆的芯线电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由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通过由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夹入所述壳体而组装成上述电连接器。此外,所述第一外壳在所述线缆所导出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朝上述壳体方向折弯的壁片,所述壁片具有朝所述电连接器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和与所述突出部相邻的孔,能够在上述突出部以及孔安装拉片。
如果简单地说明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根据代表性的实施例而得到的效果,则如下述那样。
(1)由于对拉片的安装利用上外壳的侧面的孔,因此即使在电连接器的组装后也能够自由地装卸拉片,拉片的有无能够在组装完成后选择。
(2)由于能够将拉片折叠于电连接器的外侧,因此电连接器整体的嵌合高度不受拉片影响。
(3)由于在上外壳的上表面不具有贯通孔,因此能降低噪声的影响。
(4)由于拉片安装用的上外壳侧面的孔的下部突出,因此即使在不安装拉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手指等钩挂在该突出的部分而抬起电连接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连接器解除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以及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从上侧观察的图)。
图2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以及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从下侧观察的图)。
图3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以及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未安装拉片的情况)。
图4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以及基板侧连接器的中央部分(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以及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安装了拉片的情况)。
图6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以及基板侧连接器的中央部分(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未安装拉片的情况)。
图8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安装了拉片的情况)。
图9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组装前的结构的分解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上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右上侧观察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上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左上侧观察的图)。
图12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带有端子的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右上侧观察的图)。
图13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带有端子的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左上侧观察的图)。
图14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下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右上侧观察的图)。
图15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的下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左上侧观察的图)。
符号说明如下:
1:电连接器;4:线缆;5:接地线;8:拉片;10:上外壳(第一外壳);11:主体部;12:第一卡止片;12a:L片;13:第二卡止片;13a:L片;13b:孔;14:前壁片;14a:上外壳的一部分;14b、14c:孔;15:突出部;16:舌片;19:孔;20:壳体;21:端子;21a:端子连接部;22:壳体主体部;22a、22b:槽;23:区域;24:狭缝;25:安装部;25a:按压部;26:安装部;26a:按压部;29a、29b:凸部;30:下外壳(第二外壳);31:主体部;32、33:插入部;34:侧壁片;35:折弯片;36:突部;37:嵌合部;100:线缆侧连接器;300:基板侧连接器(对象连接器);310:外壳;311:锁定用凸部;330:壳体;350:端子;351:基板连接部;352:插入部;353、354: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原则上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图1以及图2是示出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线缆侧连接器100以及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是从上侧观察的图,图2是从下侧观察的图。图3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以及基板侧连接器300的中央部分(图3的A-A线)的结构的剖视图(未安装拉片8的情况)。图5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以及基板侧连接器300的中央部分(图5的B-B线)的结构的剖视图(安装了拉片8的情况)。
首先,根据图1~图6对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1~图6所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包括安装于多根线缆4的末端的线缆侧连接器100、和实际安装于配线基板(未图示)且能够与线缆侧连接器100嵌合的基板侧连接器300。线缆侧连接器100形成为能够从基板垂直方向(Z方向)装卸自如地与基板侧连接器300嵌合,通过在朝基板侧连接器300(Z2方向)突出的嵌合部37设置的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端子21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端子350(接触部353、354)接触,多根线缆4分别与基板配线的各配线电连接。另外,线缆侧连接器100朝与嵌合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Y2)导出线缆,在未连接有该线缆侧连接器100的长边的线缆的一侧(Y1方向)的侧面中央附近具有突出部以及孔,在此处安装拉片8,通过将该拉片8朝上方抬起,能够容易地解除线缆侧连接器100与基板侧连接器300之间的嵌合。拉片8为玻璃纸、PS等挠性的条带。并且,拉片8的形状以及材质只要是具有柔软性的物质即可,可以是任意的物质,并不局限于条带,也可以是纱线、细绳等。
基板侧连接器300具有:壳体330;安装为覆盖壳体的金属制的外壳310;以及从壳体330的下侧朝上方(Z1方向)插入而被安装的端子350。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壳体330沿长边方向(X方向)延伸,将端子350以与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端子21相同间隔(间距)进行保持。端子350具有基板连接部351、向壳体330插入的插入部352、以及与U字状的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部353、354。
在基板侧连接器300与线缆侧连接器100嵌合的情况下,各个端子21、350通过接触而被电连接。另一方面,线缆侧连接器100的上外壳10的一部分14a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外壳310的外侧面接触,由此屏蔽性能提高。并且,线缆侧连接器100的下外壳30通过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外壳310的对应部分(符号312)接触而被电连接。另外,位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内侧的锁定用凸部311与在线缆侧连接器100的两侧面设置的孔13b嵌合,由此实现在两个连接器之间的锁定,并且外壳彼此(上外壳10、下外壳30、外壳310)接触,由此屏蔽性提高。
接着,根据图7~图15对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未安装拉片的情况)。图8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安装了拉片的情况)。图9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组装前的结构的分解侧视图。如图7~图9所示,线缆侧连接器100包括上外壳10(第一外壳)、通过一体成形而保持多个端子21(参照图2、图4)的壳体20、以及下外壳30(第二外壳)。
多根线缆4的各个芯线4a与多个端子21各自被电连接。作为线缆4能够使用同轴线缆、普通的电线。在图9中作为一例示出线缆4为同轴线缆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图9示出的同轴线缆4包括:例如,铜线等中心导体(芯线4a)、聚乙烯等绝缘体、编组铜线等外部导体、以及乙烯树脂等绝缘体的外皮。并且,同轴线缆4的各个编组与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的接地线(ground bar)5连接。接地线5进而与上外壳10以及下外壳30电连接而形成接地。
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的上外壳1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从右上侧观察的图,图11是从左上侧观察的图。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上外壳10具有:沿线缆侧连接器100的长边方向(X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1;从该主体部11的长边方向的两侧端部朝下侧(Z2方向)折弯的第一卡止片12、第二卡止片13;以及在前侧(Y1侧)朝下侧折弯的前壁片14。即,第一卡止片12、第二卡止片13以及前壁片14分别是在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组装状态下折弯到壳体20侧的部分,沿着线缆侧连接器100相对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嵌合方向(Z方向)设置。第一卡止片12、第二卡止片13分别在前后方向(Y方向、短边方向)形成于不同位置、以及在长边方向(X方向、长边方向)形成于不同位置。具体而言,第一卡止片12在前后方向(Y方向)设置于相对于第二卡止片13而靠线缆4的导出侧(Y2侧)的位置,在长边方向(X方向)设置于相对于第二卡止片而靠内侧(端子21侧)的位置。并且,第一卡止片12、以及第二卡止片13形成为嵌入(钩挂)到后述的下外壳以及壳体的被卡止部。
在上外壳10的前壁片14形成有多个孔(14b、14c),壳体的凸部29a嵌入到孔14b且堵塞该孔,凸部29b虽嵌入孔14c但也在凸部29b与孔14c之间余留孔。即,孔14c贯穿与长边方向(X方向)以及线缆导出方向(Y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嵌合方向、Z方向),由于因该孔14c的存在而能够在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组装后将拉片8安装于该孔14c,因此用户能够分别选择“安装拉片”、“不安装拉片”。并且,与孔14c对应的部分的前壁片14通过朝前侧(Y1侧)突出(标号15)形成,能够增大孔14c,从而易于安装拉片8。通过安装拉片8,将拉片8朝上方向(Z1)拉拽,由此能够将线缆侧连接器100从基板侧连接器300容易地卸下。此外,在未安装拉片8的情况下,通过用手指钩挂在突出部15、凸部29,能够卸下线缆侧连接器100。凸部29b不是必需的结构,在不设置凸部29的情况下,还能够相应地充分确保在长边方向(Z方向)的孔14c的宽度。
另外,在上外壳10的主体部11的线缆侧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孔19,形成为能够与保持线缆4且与线缆4的外部导体连接的接地线5焊锡连接。这些孔19在连接器的前后方向(Y方向)设置于与第一卡止片12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在上外壳10的主体部11的两端附近具有朝壳体方向(Z2方向)突出而折弯的舌片16,形成为与壳体20的槽22b(参照图12)嵌合。此外,上外壳10通过利用模具对平板状(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不锈钢等)板进行冲孔,之后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形。
图12以及图13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的带有端子的壳体2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从右上侧观察的图,图13是从左上侧观察的图。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具有在壳体20沿长边方向(X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保持多个端子21的主体部22、以及以夹入主体部22的方式在长边方向的两侧端区域安装上外壳10与下外壳20的区域23。在壳体20的主体部22的前方向(Y1方向)的侧面设置朝前方向突出的凸部29a、29b,形成为在组装时与上外壳10的孔14b、14c嵌合。在壳体20的两侧的区域23形成有:沿前后方向(Y方向、短边方向)延伸的狭缝24;安装下外壳30的侧壁片34(参照图9以及图14等)的安装部26;以及安装上外壳的第二卡止片13的安装部25。在安装部26、25分别设置有朝向外侧(X1、X2方向)突出形成的按压部26a、25a。并且,在壳体2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附近具有槽22b,形成为与上外壳10的舌片16嵌合。此外,壳体20由例如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构成,并与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的端子21一体成形。
图14以及图15是示出线缆侧连接器100的下外壳3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是从右上侧观察的图,图15是从左上侧观察的图。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下外壳30具有:沿长边方向(X方向)延伸的主体部31;从该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两侧端部朝上侧(Z1方向)折弯的侧壁片34;以及在主体部31的前侧(Y1方向)侧视呈U字形状折弯的插入部32、33。并且,侧壁片34具有:为了在组装时与上外壳10的L片12a卡合钩挂而相对于侧壁片34朝外侧(X1、X2方向)折弯的折弯片35;以及为了与上外壳10的第一卡止片12卡合并确保电连接而朝外侧(X1、X2方向)突出的突部36。此外,下外壳30与上外壳10相同地,通过利用模具对平板状(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不锈钢等)板进行冲孔、之后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形。
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线缆侧连接器100被进行如下组装。
(1)通过将下外壳30相对于一体成形端子21的壳体20从下侧朝上方(Z1方向)移动,下外壳30的插入部32、33插入并保持到壳体主体部22的对应的槽22a,并且下外壳30的侧壁片34安装于壳体的安装部26。由此,下外壳30的折弯片35位于壳体20的按压部26a的下侧,并且突起36形成为在第一卡止片12的滑动轨道上略微突出的状态。
(2)接着,线缆的芯线4a与端子21的端子连接部21a焊锡连接。线缆4被接地线5排列保持。此外,接地线5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缆4是同轴线缆,因此接地线5在使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未图示)部分露出的状态下保持线缆4。
(3)接着,安装上外壳10。对于上外壳10的安装作业,首先,使上外壳10位于壳体20的上侧(Z1侧),并朝壳体20侧(Z2侧)移动,使上外壳10的第一卡止片12位于壳体20的狭缝24的内部。此时,完成上外壳10相对于壳体20在X方向、Z方向的定位。之后,在该上外壳10与下外壳30夹入壳体20的状态下,通过将上外壳10相对于下外壳30沿着狭缝24朝Y2方向(短边方向、后方向。线缆4的导出方向)滑动移动,上外壳10的第一卡止片12的L字状的L片12a钩挂于下外壳30的侧壁片34的折弯片35,上外壳10、壳体20、以及下外壳30被一体地固定。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焊锡流入上外壳10的孔19,接地线5与上外壳10被电连接以及物理连接。
即,第一卡止片12的L字状的L片12a进入到下外壳30的折弯片35的下侧而固定,由此L片12a、折弯片35、以及按压部26a形成为紧贴的状态,壳体20以及下外壳30被朝向上外壳10(主体部11)推压,由此上外壳10、壳体20、以及下外壳30被一体地固定。并且,下外壳30的突部36与第一卡止片12的内表面接触,由此确保上外壳10与下外壳30之间的电连接。此外,由于在折弯片35的上侧设置有壳体20的一部分亦即按压部26a,因此最终能够由壳体20承受施加在上外壳10以及下外壳30上的朝上方(Z1方向)的力。此外,下壳体30的突部36也可以设置于上外壳10侧而代替设置于下外壳30侧。
另一方面,上外壳10的第二卡止片13安装于壳体20的安装部25。具体而言,第二卡止片13的L字状的L片13a嵌入到安装部25的凸状的按压部25a之下。由于在L片13a的上侧设置有按压部25a,因此此处最终也能够由壳体20承受朝上方(Z1方向)的力。此外,在第二卡止片13形成有用于与基板侧连接器300的锁定用凸部311嵌合的孔13b。
另外,通过组装时的滑动移动,上外壳10的舌片16的前端嵌入到壳体20的槽22b。由此,在连接器组装之后,上外壳10不朝前方(Y1方向)移动。
另外,在壳体20的前侧(Y1方向)的侧面形成有凸部29a、29b,它们与上外壳10的对应的孔14b、14c嵌合,从而将上外壳10与壳体20之间的安装形成较为牢固。
根据基于如以上说明那样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在上外壳10的前侧(Y1方向)的前壁片14设置突出部15与孔14c,由于在此处安装拉片8,因此通过将拉片8朝上方抬起,能够容易地卸下线缆侧连接器100。并且,即使在不安装拉片的情况下,通过手指钩挂在突出部15、凸部29,能够容易地卸下线缆侧连接器100。
另外,由于对拉片8的安装利用上外壳10的侧面的孔,因此即使在线缆侧连接器100的组装之后也能够自由地装卸拉片8,能够在组装结束后选择拉片的有无。并且,由于能够将拉片折叠在电连接器的外侧,因此电连接器整体的嵌合高度不受拉片的影响。并且,由于不在上外壳的上表面设置贯通孔,因此能够减少噪声的影响。
以上,虽基于由本发明者完成的发明的实施方式对该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4)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能够与对象连接器嵌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具有:
第一外壳,该第一外壳由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
壳体,该壳体保持多根线缆,且包含与所述线缆的芯线电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
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由板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
通过由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夹入所述壳体而组装成上述电连接器,
所述第一外壳在所述线缆所导出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朝上述壳体方向折弯的壁片,
所述壁片具有朝所述电连接器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和与所述突出部相邻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沿与所述对象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部以及所述孔安装有挠性的拉片,通过抬起所述拉片,能够从所述对象连接器卸下所述电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对凸部与所述孔的两端部分嵌合,
所述孔在所述一对凸部之间余留有空间部分。
CN201210167008.8A 2011-05-27 2012-05-25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2801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8988A JP5468042B2 (ja) 2011-05-27 2011-05-27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1-118988 2011-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1040A true CN102801040A (zh) 2012-11-28
CN102801040B CN102801040B (zh) 2015-02-04

Family

ID=4720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7008.8A Active CN102801040B (zh) 2011-05-27 2012-05-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68042B2 (zh)
KR (1) KR101439375B1 (zh)
CN (1) CN102801040B (zh)
TW (1) TWI4978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0258A (zh) * 2019-07-10 2021-01-29 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全遮蔽式的排线连接器及其排线插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6568B (zh) * 2018-08-03 2023-09-12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自动拔线治具
JP7427456B2 (ja) 2020-01-24 2024-02-0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ブラケット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408156B2 (ja) 2021-02-22 2024-01-05 株式会社サンセ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遊技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64972U (zh) * 1985-10-09 1987-04-22
JP2003007401A (ja) * 2001-06-22 2003-01-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0969446Y (zh) * 2005-02-18 2007-10-31 莫莱克斯公司 薄型闭锁连接器
US20100291787A1 (en) * 2009-05-12 2010-11-18 Chih Cheng Kuo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64972U (zh) * 1985-10-09 1987-04-22
JP2003007401A (ja) * 2001-06-22 2003-01-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0969446Y (zh) * 2005-02-18 2007-10-31 莫莱克斯公司 薄型闭锁连接器
US20100291787A1 (en) * 2009-05-12 2010-11-18 Chih Cheng Kuo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0258A (zh) * 2019-07-10 2021-01-29 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全遮蔽式的排线连接器及其排线插头
CN112290258B (zh) * 2019-07-10 2022-02-15 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全遮蔽式的排线连接器及其排线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39375B1 (ko) 2014-09-11
JP2012248391A (ja) 2012-12-13
JP5468042B2 (ja) 2014-04-09
TW201310794A (zh) 2013-03-01
CN102801040B (zh) 2015-02-04
KR20120132344A (ko) 2012-12-05
TWI497839B (zh) 2015-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2212U (zh) 基板连接用电连接器
CN104934772A (zh) 连接器组件
US20130122752A1 (en) Connector
US7559772B2 (en) Multi-conductor flat cable connector
CN108418022B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座
CN102801040B (zh) 电连接器
CN102570080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02771014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4979709A (zh) 基板对基板用连接器
CN102801029B (zh) 电连接器
JP2013109743A5 (zh)
CN2089234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CN2033984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CN103368035B (zh)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88612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ing assemblies
US943173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5303754U (zh) 电连接器
US9787027B2 (en) Power plug connector can be plugged in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way
TWI580127B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103765686B (zh) 天线基板连接单元
US8231407B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ar
TWM396512U (en) Card-edge connector
CN201319424Y (zh) 电连接器结构
US2014008759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onnector standoff
US20140057481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