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5728B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5728B
CN102785728B CN201210151629.7A CN201210151629A CN102785728B CN 102785728 B CN102785728 B CN 102785728B CN 201210151629 A CN201210151629 A CN 201210151629A CN 102785728 B CN102785728 B CN 102785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guard
vehicle
rear side
pass
sid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16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5728A (zh
Inventor
池田英喜
石栗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85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5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5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5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的形状。挡泥板(58)具备供缓冲器(45L、45R)贯通的开口部(80L、80R),在比开口部(80L、80R)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罩(56L、56R)。因为开口部(80L、80R)仅形成于挡泥板(58),所以能够使开口尺寸在确保缓冲器(45L、45R)的功能性的基础上接近缓冲器(45L、45R)的外径。如果开口尺寸接近缓冲器(45L、45R)的外径,则能够减小开口部(80L、80R)与缓冲器(45L、45R)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58)内。此外,因为使罩(56L、56R)离开开口部(80L、80R),所以能够自由地设定罩(56L、56R)的形状,而与开口部(80L、80R)无关。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覆盖后轮上方的挡泥板、覆盖车架侧方的后侧罩、连结车架与摇臂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在鞍乘型车辆中,在车架上安装有覆盖后轮上方的挡泥板,覆盖车架侧方的后侧罩与该挡泥板连结。
在车架与摇臂之间配置有缓冲器。为了能够使该缓冲器通过挡泥板及后侧罩,需要在挡泥板及后侧罩设置开口部。
公知一种在挡泥板及后侧罩设置有缓冲器用开口部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4))。
如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在挡泥板22(附图标记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附图标记,以下相同)设置有挡泥板侧缺口,在后侧罩17A设置有罩侧缺口。通过挡泥板侧缺口与罩侧缺口形成开口部,连结车架与摇臂9的缓冲器插入该开口部。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因为通过挡泥板侧缺口与罩侧缺口形成开口部,所以在将后侧罩17A与挡泥板22组装时,存在罩侧缺口的中心相对于挡泥板侧缺口的中心错位的问题。因此,需要增大开口部的开口尺寸,以使得即使罩侧缺口的中心相对于挡泥板侧缺口的中心错位,也能够抑制开口部与缓冲器产生干涉。但是,如果增大开口尺寸,则尘埃等容易侵入挡泥板22的内侧,因此,对于上述开口部的结构而言,在抑制尘埃等侵入方面存在一定限度。
另外,在后侧罩17A设置有罩侧缺口。当设置有上述罩侧缺口时,即使想要将罩侧缺口的周边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形状的自由度也容易受到限制。如果形状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则存在不能将后侧罩17A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的情况,不希望出现上述情况。
因此,寻求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22内侧,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17A的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0641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的形状。
第一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其具有:车架;摇臂,其摆动自如地设置于该车架并且在该摇臂的自由端旋转自如地支承后轮;挡泥板,其安装于所述车架并且在所述摇臂的上方从上方覆盖所述后轮的至少一部分;后侧罩,其与该挡泥板连结并且覆盖所述车架的侧方的一部分;缓冲器,其上端与所述车架连结并且下端与所述摇臂连结,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具备供所述缓冲器贯通的贯通开口部,在比该贯通开口部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后侧罩。
第二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贯通开口部周围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部,使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棱壁形成为圆筒状而形成该圆筒部。
第三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挡泥板的车宽度方向中心设置有凹状部,该凹状部相对于后轮形成为凹形,在所述挡泥板的车宽度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平面部,该平面部从所述凹状部向左右两侧延伸并且至少下表面形成为平面状,该平面部具备贯通开口部及圆筒部。
第四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棱壁的一部分成为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所述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构成所述棱壁与所述后侧罩之间的边界。
第五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贯通开口部以被前侧联接部和后侧联接部夹着的方式配置,该前侧联接部将挡泥板与后侧罩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结合,该后侧联接部将挡泥板与所述后侧罩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结合。
第六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从侧面观察车辆时,挡泥板与后侧罩下侧边缘之间的边界露出。
在第一方面发明中,挡泥板具备供缓冲器贯通的贯通开口部,在比该贯通开口部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后侧罩。
因为贯通开口部仅形成于挡泥板,所以能够使贯通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在确保挡泥板的功能性的基础上接近缓冲器的外径。如果贯通开口部的开口尺寸接近缓冲器的外径,则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贯通开口部与后部缓冲器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
此外,因为自贯通开口部离开地配置后侧罩,所以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的形状,而与贯通开口部无关。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的形状。
在第二方面发明中,在贯通开口部周围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部,使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棱壁形成为圆筒状而形成该圆筒部。
因为在贯通开口部周围的上表面设置圆筒部,所以圆筒部构成阻挡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时的阻挡物。由于圆筒部作为阻挡物而起作用,所以尘埃等很难侵入挡泥板内侧。
另外,因为圆筒部构成加强贯通开口部的开口区域的加强部件,所以能够提高贯通开口部周围的刚性。
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并且能够提高贯通开口部周围的刚性。
在第三方面发明中,在挡泥板的车宽度方向中心设置有凹状部,在挡泥板的车宽度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具备贯通开口部及圆筒部的平面部。
凹状部是因形成为凹形而强度高的部位。另一方面,通过圆筒部加强平面部。通过在挡泥板设置上述凹状部与平面部,能够确保挡泥板的刚性。
在第四方面发明中,棱壁的一部分成为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该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构成棱壁与后侧罩之间的边界。
棱壁是构成圆筒部的部件并且也是加强部件。因为该棱壁成为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所以能够确保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的强度。通过确保挡泥板的外侧边缘部的强度,从而很难弯曲外侧边缘部,并且能够提高后侧罩与挡泥板之间的边界部处的组装精度。
在第五方面发明中,贯通开口部以被前侧联接部和后侧联接部夹着的方式配置,该前侧联接部将挡泥板与后侧罩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结合,该后侧联接部将挡泥板与所述后侧罩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结合。
因为贯通开口部附近具有圆筒部,所以具有刚性。在利用隔着贯通开口部的前侧联接部与后侧联接部,将挡泥板与后侧罩形成一体时,通过圆筒部加强前侧联接部与后侧联接部的中间部位,因此,挡泥板很难弯曲。因为挡泥板很难弯曲,所以能够提高挡泥板与后侧罩的组装精度。
在第六方面发明中,从侧面观察车辆时,挡泥板与后侧罩下侧边缘之间的边界露出。
由于仅在挡泥板设置贯通开口部,所以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后侧罩的下侧边缘在后侧罩与挡泥板之间的边界露出,并且能够使用后侧罩的下侧边缘的形状作为外观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鞍乘型车辆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鞍乘型车辆后部的左视图。
图3是拆下后侧罩的状态下的鞍乘型车辆后部的左视图。
图4是挡泥板及缓冲器的左视图。
图5是贯通开口部的剖面图。
图6是图4的6向视图。
图7是图2的7-7线的剖面图。
图8是说明挡泥板下表面的结构的鞍乘型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拆下挡泥板的状态下的鞍乘型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贯通开口部的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对比图,(a)~(c)是比较例的说明图,(d)是实施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鞍乘型车辆
21车架
39后轮
43摇臂
45L、45R缓冲器
56L、56R后侧罩
58第一挡泥板
64下侧边缘
80L、80R贯通开口部
81凹状部
86L、86R棱壁
87L、87R圆筒部
89L、89R前侧联接部
91L、91R后侧联接部
94L一部分
99L、99R平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从附图标记方向看的图。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鞍乘型车辆10具备: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头管11的转向轴12;安装于该转向轴12的转向把13;安装于转向轴12的下端并且支承前叉部14的上端的底部桥接部15;配置于转向把13的前方并且朝向车辆前方照射的前照灯16;配置于头管11的前方并且为了向其他车辆表示前进方向而闪烁的方向指示灯17;支承于前叉部14并且上方及后方被前轮挡泥板18覆盖的前轮19。
车架21具备:从头管11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22;从该主架22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支承车座23的车座导轨24L(L表示左侧,以下相同);在头管11的后部与主架22的前端上部之间接合并且加强头管11与主架22的接合强度的加强架25。
在主架22的中间部固定有发动机吊架26,在主架22的后部固定有枢轴板27。在发动机吊架26及枢轴板27安装有由发动机28及变速器29构成的动力单元31。
发动机28的进气系统32由空气滤清器33、连接管34、汽化器35、进气管36构成,该空气滤清器33被设置为悬吊在主架22的前部。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系统32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使用喷射装置等的结构。
发动机28的排气系统37由从发动28的排气口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38、设置于该排气管38的后部并且配置于后轮39的侧方的消声器41构成。
通过枢轴42将后摇臂43上下摆动自由地安装于枢轴板27,在该后摇臂43的后端能够旋转地设置有后轮39。发动机28的输出经由变速器29及链驱动式动力传递机构44传递至后轮39。
在车座导轨24L与后摇臂43之间设置有后部缓冲器45L。在车座导轨24L安装有燃料箱46,在车座导轨24L的上方配置有车座23,从而覆盖该燃料箱46。
在车座导轨24L的后部设置有扶手杆47,在该扶手杆47的下方配置有刹车灯48。
在车架21安装有覆盖车架21、发动机28等的车罩49。车罩49由主罩51、护腿挡风板52L、前方顶罩53、前侧罩54L、下罩55L、后侧罩56L构成,该主罩51覆盖头管11的后方并且从主架22的上方覆盖至车宽度方向,该护腿挡风板52L覆盖驾驶者的腿部并且配置在主罩51的前部,该前方顶罩53覆盖头管11的前方,该前侧罩54L从护腿挡风板52L的后方覆盖车辆的侧部,该下罩55L配置在前侧罩54L的下方,该后侧罩56L覆盖车座23的下方(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在车座导轨24L的后部设置有覆盖后轮39的后轮挡泥板57(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基于图2对后部缓冲器45L、后侧罩56L及后轮挡泥板57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后轮挡泥板57由第一挡泥板58(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二挡泥板59构成,该第一挡泥板58在后摇臂43的上方覆盖后轮39的上前方,该第二挡泥板59与该第一挡泥板58连结并且覆盖后轮39的后上方。另外,在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分割后轮挡泥板57,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后部缓冲器45L插入第一挡泥板58的贯通开口部80L(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该后部缓冲器45L的上端安装在设置于车座导轨24L的上侧支板24L,该后部缓冲器45L的下端安装在设置于后摇臂43的下侧支板62。
另外,在第一挡泥板58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车座23的钥匙插入口63。该钥匙插入口63设置于后述的车座锁。
后侧罩56L与第一挡泥板58连结,并且覆盖主架22及车座导轨24L的侧方。
另外,从侧面观察车辆时,第一挡泥板58与后侧罩56L的下侧边缘64之间的边界露出。
基于图3对拆下后侧罩56L的状态下的车体内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挡泥板58安装在主架22及车座导轨24L上。
在第一挡泥板58的前端部设置有车体前安装部65,该车体前安装部65通过螺栓66安装在主架22的安装座103上。另外,在第一挡泥板58的后端部设置有车体后安装部67L,该车体后安装部67L通过螺栓68安装在设置于车座导轨24L的后侧支板69上。螺栓68除了固定车体后安装部67L之外,也固定第二挡泥板59的前端部71。
燃料箱46经由箱支板72安装于车座导轨24L。另外,燃料箱46的后端也安装于车座导轨24L。
主架22与车座导轨24L通过连结部件73L连结。
基于图4对从侧面看的第一挡泥板58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第一挡泥板58是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
在第一挡泥板58的前端部设置有车体前安装部65,在该车体前安装部65的左侧设置有向前方延伸的导向部75L。因为使主架22与该导向部75L的内侧面抵接,所以能够顺利地实施第一挡泥板58的组装作业。
此外,在第一挡泥板58的中间部及后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并且形成外观上的设计面的侧壁部76L。在该侧壁部76L及下表面77设置有供后部缓冲器45L贯通的贯通开口部80L。
而且,在第一挡泥板58的中间部设置有相对于后轮(图2中的附图标记39)凹陷的凹状部81(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第一挡泥板58的前部上表面设置有承载振动防止用缓冲部件的支承座82。
而且,在第一挡泥板58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并且与后侧罩(图2中的附图标记56L)的内面抵接的爪部件83L。通过使该爪部件83L与后侧罩的内面抵接,可以强化第一挡泥板58与后侧罩的连结。
基于图5对贯通开口部80L的截面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贯通开口部80L周围的上表面85设置有圆筒部87L,使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棱壁86L形成为圆筒状而形成该圆筒部87L。
基于图6对第一挡泥板58的内侧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挡泥板58形成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即,除所述左侧结构之外,在右侧也设置有导向部75R(R表示右侧,以下相同)、侧壁部76R、贯通开口部80R、爪部件83R、车体后安装部67R。
此外,第一挡泥板58具备:左前侧联接部89L,其配置在比左侧壁部76L更靠车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且配置在比左贯通开口部80L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与左后侧罩(图2中的附图标记56L)的左前侧连结;左后侧联接部91L,其配置在比左侧壁部76L更靠车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且配置在比左贯通开口部80L更靠后方的位置,并且与左后侧罩的左后侧连结;右前侧联接部89R,其配置在比右侧壁部76R更靠车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且配置在比右贯通开口部80R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与右后侧罩的右前侧连结;右后侧联接部91R,其配置在比右侧壁部76R更靠车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且配置在比右贯通开口部80R更靠后方的位置,并且与右后侧罩的右后侧连结。
在左前侧联接部89L设置有用于使螺钉通过的左前孔92L。同样地,在左后侧联接部91L设置有左后孔93L,在右前侧联接部89R设置有右前孔92R,在右后侧联接部91R设置有右后孔93R。
基于图7对第一挡泥板58与左右后侧罩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比左贯通开口部80L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左后侧罩56L,在比右贯通口部80R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右后侧罩56R。
此外,左棱壁86L的外侧面94L成为第一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该第一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构成左棱壁86L与左后侧罩56L之间的边界。
而且,右棱壁86R的外侧面94R配置在比右侧壁部76R更靠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
从左圆筒部87L的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上端78向左斜上方延伸并且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的部件为左保护棱98L。左保护棱98L抑制螺栓74L的前端与燃料箱46干涉。
而且,从右圆筒部87R的车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上端79向右斜上方延伸并且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的部件为右保护棱98R。右保护棱98R抑制螺栓74R的前端与燃料箱46干涉。
基于图8对第一挡泥板58的下表面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第一挡泥板58的车宽度方向中心设置有相对于后轮(图2中的附图标记39)形成为凹形的凹状部81。
另外,在第一挡泥板58的车宽度方向左侧设置有左平面部99L,该左平面部99L从凹状部81向左侧延伸并且下表面形成为平面状,该左平面部99L具备左贯通开口部80L及左圆筒部87L。另外,在第一挡泥板58的车宽度方向右侧设置有右平面部99R,该右平面部99R从凹状部81向右侧延伸并且下表面形成为平面状,该右平面部99R具备右贯通开口部80R及右圆筒部87R。
此外,左贯通开口部80L以被左前侧联接部89L、左后侧联接部91L夹着的方式配置,该左前侧联接部89L将第一挡泥板58与左后侧罩56L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结合,该左后侧联接部91L将第一挡泥板58与左后侧罩56L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结合。另外,右贯通开口部80R以被右前侧联接部89R、右后侧联接部91R夹着的方式配置,该右前侧联接部89R将第一挡泥板58与右后侧罩56R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结合,该右后侧联接部91R将第一挡泥板58与右后侧罩56R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结合。
在第二挡泥板59的上侧凹部101安装有锁定车座(图2中的附图标记23)的运动的车座锁102。在该车座锁102设置有钥匙插入口(图2中的附图标记63)。
基于图9对左后侧罩56L与右后侧罩56R的下侧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左后侧罩56L的靠前侧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挡泥板(图8中的附图标记58)的左前侧联接部(图8中的附图标记89L)连接的左前安装部103L,在左后侧罩56L的靠后侧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挡泥板的左后侧联接部(图8中的附图标记91L)连接的左后安装部104L。
此外,在右后侧罩56R的靠前侧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挡泥板(图8中的附图标记58)的右前侧联接部(图8中的附图标记89R)连接的右前安装部103R,在右后侧罩56R的靠后侧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挡泥板的右后侧联接部(图8的附图标记91R)连接的右后安装部104R。
在左前安装部103L设置有用于拧紧螺钉的左前螺纹孔105L。同样地,在左后安装部104L设置有左后螺纹孔106L,在右前安装部103R设置有右前螺纹孔105R,在右后安装部104R设置有右后螺纹孔106R。
而且,在燃料箱46的下半部96形成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箱体凹部107。因为该箱体凹部107形成为与第一挡泥板(图7中的附图标记58)的圆弧面(图7中的附图标记108)相吻合,所以能够使第一挡泥板靠近燃料箱46。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车辆的空余空间,并且能够实现车辆的小型化。
左后侧罩56L的下侧边缘64形成为直线状,该下侧边缘64接近作为第一挡泥板(图7中的附图标记58)的外侧边缘部的外侧面(图7中的附图标记94L)。如果下侧边缘64形成为直线状,则能够提高左后侧罩56L与第一挡泥板的组装精度,并且能够减小左后侧罩56L与第一挡泥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减小间隙,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左后侧罩56L内部。
基于图10对贯通开口部的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对比进行说明。
在图10中,通过图10(a)~图10(c)对比较例进行说明,通过图10(d)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10(a)中,贯通开口部200L由设置于后侧罩201的半圆形的罩侧缺口202及设置于挡泥板203的半圆形的挡泥板侧缺口204构成。外径Dc的后部缓冲器205L插入内径D1的贯通开口部200L。即,贯通开口部200L与后部缓冲器205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为C1。
但是,在将后侧罩201L与挡泥板203组装时,如图10(b)所示,后侧罩201L相对于挡泥板203错位。如果产生上述错位,则贯通开口部200L的开口尺寸Ch小于后部缓冲器205L的外径Dc,可能导致贯通开口部200L与后部缓冲器205L干涉。因此,如图10(c)所示,需要使贯通开口部200L的内径D2大于图10(a)的贯通开口部200L的内径D1,从而即使在后侧罩201L相对于第一挡泥板203错位的状态下进行组装,也能够抑制贯通开口部200L与后部缓冲器205L产生干涉。由于增大贯通开口部200L的外径,所以增大贯通开口部200L与后部缓冲器205L之间的间隙C2。如果增大间隙C2,则尘埃等容易侵入,不希望出现上述情况。
在这方面,在实施例中,如图10(d)所示,因为贯通开口部80L仅形成于第一挡泥板58,所以能够使贯通开口部80L的内径D3容易接近后部缓冲器45L的外径Dc。因为贯通开口部80L与后部缓冲器45L之间的间隙C3减小,所以尘埃等很难侵入。
以下,记载上述鞍乘型车辆10的作用效果。
根据如图10(d)所示的结构,因为贯通开口部80L仅形成于第一挡泥板58,所以能够使贯通开口部80L的内径D3在确保后部缓冲器45L的功能性的基础上接近后部缓冲器45L的外径Dc。如果贯通开口部80L的内径D3接近后部缓冲器45L的外径Dc,则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贯通开口部80L与后部缓冲器45L之间的间隙C3,从而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第一挡泥板58内侧。
此外,根据如图7所示的结构,因为自左贯通开口部80L离开地配置左后侧罩56L,所以能够自由地设定左后侧罩56L的形状,而与左贯通开口部80L无关。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第一挡泥板58内侧,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左后侧罩56L的形状。
根据如图5所示的结构,因为在贯通开口部80L周围的上表面设置圆筒部87L,所以圆筒部87L构成阻挡尘埃等侵入第一挡泥板58内侧时的阻挡物。由于圆筒部87L作为阻挡物而起作用,所以尘埃等很难侵入第一挡泥板58内侧。
另外,因为圆筒部87L构成加强贯通开口部80L的开口区域的加强部件,所以能够提高贯通开口部80L周围的刚性。
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尘埃等侵入第一挡泥板58内侧,并且能够提高贯通开口部80L周围的刚性。
根据如图8所示的结构,凹状部81是因形成为凹形而强度高的部位。另一方面,通过左圆筒部87L加强左平面部99L,通过右圆筒部87R加强右平面部99R。通过在第一挡泥板58设置上述凹状部81与平面部99L、99R,能够确保第一挡泥板58的刚性。
根据如图7所示的结构,左棱壁86L是构成左圆筒部87L的部件并且也是加强部件。因为该棱壁86L成为第一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所以能够确保第一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的强度。通过确保第一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的强度,从而很难弯曲外侧边缘部,并且能够提高左后侧罩56L与第一挡泥板58之间的边界部处的组装精度。
根据如图8所示的结构,因为左贯通开口部80L附近具有左圆筒部87L,所以具有刚性。在利用隔着左贯通开口部80L的左前侧联接部89L与左后侧联接部91L,将第一挡泥板58与左后侧罩56L形成一体时,通过左圆筒部87L加强左前侧联接部89L与左后侧联接部91L的中间部位,因此,第一挡泥板58很难弯曲。因为第一挡泥板58很难弯曲,所以能够提高第一挡泥板58与左后侧罩56L的组装精度。另外,由右侧圆筒部87R产生的加强功能也同样地发挥上述作用效果。
根据如图7所示的结构,由于仅在第一挡泥板58设置左贯通开口部80L,所以能够自由地设定左后侧罩56L的形状。
因此,如图2所示,能够使左后侧罩56L的下侧边缘64在左后侧罩56L与第一挡泥板58之间的边界露出,并且能够使用左后侧罩56L的下侧边缘64的形状作为外观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鞍乘型车辆10的外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贯通开口部设置在挡泥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参照图6),但是根据缓冲器的配置也可以将贯通开口部设置在挡泥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或后部。
本发明的贯通开口部适用于鞍乘型车辆。

Claims (7)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车架(21);摇臂(43),其摆动自如地设置于该车架(21)并且在该摇臂(43)的自由端旋转自如地支承后轮(39);挡泥板(58),其安装于所述车架(21)并且在所述摇臂(43)的上方从上方覆盖所述后轮(39)的至少一部分;后侧罩(56L、56R),其与该挡泥板(58)连结并且覆盖所述车架(21)的侧方的一部分;缓冲器(45L、45R),其上端与所述车架(21)连结并且下端与所述摇臂(43)连结,所述鞍乘型车辆(10)的特征在于,
所述挡泥板(58)具备供所述缓冲器(45L、45R)贯通的贯通开口部(80L、80R),
在比该贯通开口部(80L、80R)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后侧罩(56L、56R),
所述贯通开口部(80L、80R)具有圆筒部(87L、87R),该圆筒部(87L、87R)使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棱壁(86L、86R)形成为圆筒状而构成,
所述圆筒部(87L、87R)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具有保护棱(98L、98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泥板(58)的车宽度方向中心设置有凹状部(81),该凹状部(81)相对于所述后轮(39)形成为凹形,
在所述挡泥板(58)的车宽度方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平面部(99L、99R),该平面部(99L、99R)从所述凹状部(81)向左右两侧延伸并且至少下表面形成为平面状,该平面部(99L、99R)具备所述贯通开口部(80L、80R)及所述圆筒部(87L、87R)。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壁(86L)的一部分(94L)成为所述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所述挡泥板(58)的外侧边缘部构成所述棱壁(86L)与所述后侧罩(56L)之间的边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开口部(80L、80R)以被前侧联接部(89L、89R)和后侧联接部(91L、91R)夹着的方式配置,该前侧联接部(89L、89R)将所述挡泥板(58)与所述后侧罩(56L、56R)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结合,该后侧联接部(91L、91R)将所述挡泥板(58)与所述后侧罩(56L、56R)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结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开口部(80L、80R)以被前侧联接部(89L、89R)和后侧联接部(91L、91R)夹着的方式配置,该前侧联接部(89L、89R)将所述挡泥板(58)与所述后侧罩(56L、56R)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结合,该后侧联接部(91L、91R)将所述挡泥板(58)与所述后侧罩(56L、56R)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结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从侧面观察车辆时,所述挡泥板(58)在所述后侧罩(56L、56R)的下侧边缘(64)的车体上下方向下侧露出。
7.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从侧面观察车辆时,所述挡泥板(58)在所述后侧罩(56L、56R)的下侧边缘(64)的车体上下方向下侧露出。
CN201210151629.7A 2011-05-18 2012-05-16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02785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1492A JP5789124B2 (ja) 2011-05-18 2011-05-18 鞍乗型車両
JP2011-111492 2011-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5728A CN102785728A (zh) 2012-11-21
CN102785728B true CN102785728B (zh) 2014-08-20

Family

ID=4715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1629.7A Active CN102785728B (zh) 2011-05-18 2012-05-16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89124B2 (zh)
CN (1) CN102785728B (zh)
BR (1) BR102012011687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65377S (zh) * 2013-08-08 2015-01-11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動速克達
USD732437S1 (en) * 2014-09-09 2015-06-23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Scooter
JP1519506S (zh) * 2014-09-09 2015-03-16
USD744907S1 (en) * 2014-11-07 2015-12-08 Current Motor Scooter
TWD181076S (zh) * 2015-09-18 2017-02-01 Bmw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036A (zh) * 1998-03-18 1999-09-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
JP3385423B2 (ja) * 1992-03-10 2003-03-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取付構造
JP2007290641A (ja) * 2006-04-27 2007-11-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リヤグリップ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CN200992259Y (zh) * 2006-12-31 2007-12-19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摩托车前挡泥板
CN101229831A (zh) * 2006-12-28 2008-07-3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CN102161360A (zh) * 2010-12-31 2011-08-24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挡泥板及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0183A (ja) * 2001-07-31 2003-02-1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7314165A (ja) * 2006-04-28 2007-12-0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423154B2 (ja) * 2009-05-29 2014-02-1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カバー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5423B2 (ja) * 1992-03-10 2003-03-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取付構造
CN1229036A (zh) * 1998-03-18 1999-09-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
JP2007290641A (ja) * 2006-04-27 2007-11-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リヤグリップ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CN101229831A (zh) * 2006-12-28 2008-07-3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CN200992259Y (zh) * 2006-12-31 2007-12-19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摩托车前挡泥板
CN102161360A (zh) * 2010-12-31 2011-08-24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挡泥板及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2011687A2 (pt) 2014-12-02
JP2012240520A (ja) 2012-12-10
BR102012011687B1 (pt) 2020-04-07
JP5789124B2 (ja) 2015-10-07
CN102785728A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5728B (zh) 鞍乘型车辆
JP3157145U (ja) 自動二輪車
JP5478181B2 (ja)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572159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447383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JP2007131257A (ja) 自動二輪車
JP6086889B2 (ja) 後部燃料タンク
JP3154590U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7137408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525333B2 (ja) 車両におけるキャニスタの配設構造
JP606810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373426B2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18052413A (ja) 鞍乗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US10233875B2 (en) Saddle-ridden vehicle
JP662366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2009162093A (ja) 消音器プロテクタ及び鞍乗型車両
JP5435795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4177242A (ja) 鞍乗型車両
JP6099193B2 (ja) 自動二輪車
WO2014181651A1 (ja) 自動二輪車
JP609969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2136161A (ja) 鞍乗型車両
JP539621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支持ステー
JP491161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JP563319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アフェンダ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